一、如何选用润滑油添加剂(论文文献综述)
贾丹[1](2021)在《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设计及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对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量占润滑油总需求量正逐年上升,而高品质润滑油的设计及开发技术严重依赖国外,自主研发面临很大困难。在润滑油产品的开发与改进中,性能检测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国润滑油性能评价主要依靠经验或大量实验与数据分析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润滑油的设计与开发周期,致使润滑油发展十分缓慢。将材料数据库与机器学习相结合是润滑材料研发的新方法,为润滑油的性能快速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对于提升装备运行可靠性以及指导润滑油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典型润滑油及其添加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包括试验测试与模拟计算等多样化数据存储与分析数据库,建立数据的自动录入、检索,模拟计算及性能预测一体化数据平台;基于分子模拟计算,分析润滑油及其添加剂分子的结构参量与性能之间的关联规律;确定润滑油分子参量对摩擦学性能和热氧化性能的影响权重,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润滑油分子结构-性能机器学习模型,研究不同机器学习模型对润滑油热氧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预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并提出了一种精确、稳定的性能预测集成学习算法,通过将润滑材料数据库与机器学习相结合,为高性能润滑油的开发提供有力证据。基于上述研究工作,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设计了润滑材料数据存储与数据分析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润滑材料试验检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文件等多样化数据导入;建立了基于不同数据格式(表格、文档)之间转换与关键信息提取的数据检索功能;集成了支撑材料快速评价的模拟计算软件调用以及性能预测等模块。该数据库涵盖商用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润滑脂、固体润滑膜等,数据内容包括了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式、材料的物性参数、试验参数和材料主要性能等,满足高通量计算设计结果的归纳与数据挖掘的需要,为润滑材料性能的快速评价提供数据基础及分析开发平台。(2)以四种典型酯类油(双酯、季戊四醇酯、三羟甲基丙烷酯和偏苯三酸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链长结构的酯类油分子参量模拟计算,分析了酯类油分子的成键性质、化学活性、分子轨道等对其使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酯类油的分子总能量和偶极矩存在明显差异,是影响酯类油抗氧化性、水解稳定性和润滑性等宏观性质的重要参数。HOMO-LUMO能级结果表明,酯类油分子结构中酯基(或苯环与酯基形成的共轭结构)的活性最高,在润滑金属的过程中,酯类油会在金属表面吸附形成一层固体润滑膜,保证了良好的摩擦性能,适当增加双酯分子两端碳链长度,可提高其抗磨性能。静电势结果表明,酯基中的C=O键呈负电性,易与金属阳离子结合或被水中的H+攻击,使其分子结构发生破坏,影响润滑或水解稳定性。电子结构结果阐明了酯类油的分子轨道贡献与分布。模拟计算结果可为机器学习筛选出的特征参量重要性的原因提供科学解释。(3)基于分子模拟计算的润滑油分子结构参量,计算了润滑油结构参数相对于磨损量的影响权重,确定润滑油分子特征参量为:低轨道能量和偶极矩;同样,根据润滑油结构参数相对于起始氧化温度的影响权重,确定润滑油分子特征参量为:分子能量、低轨道能量、HOMO-LUMO能量、偶极矩、脂水分配系数。之后,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机器学习方法,开展了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预测和抗氧化性能预测方法的初步研究,建立了润滑油计算特征参数与磨损量之间、计算特征参数与氧化起始温度之间的机器学习模型,并将预测集代入模型中进行了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4)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开展了润滑油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预测研究,阐明了不同机器学习方法对于润滑油性能预测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基于Stacking理论的润滑油机器学习性能预测集成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集成学习预测方法,最终建立了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精准预测系统,丰富和完善了润滑材料数据库功能,提升了润滑油性能评价技术,加快润滑油的研发及应用进程。
念利利[2](2021)在《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文中提出传统石油基润滑油添加剂不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迫切需要从可再生资源中开发出新型的润滑油添加剂。作为非食用性能源植物,蓖麻油具有可再生、润滑性、低毒性等优点,因此在代替传统石油基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研究以蓖麻油(Castor oil,CO)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苯乙烯(Styrene,ST)及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聚合得到蓖麻油-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PCOM)、蓖麻油-苯乙烯二元共聚物(PCOS)及蓖麻油-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CMS)。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热重(TGA)分析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及黏温性能进行评价,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油品的蜡晶形貌。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蓖麻油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MA)=1:1、引发剂AIBN比例(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25%、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8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59.20%,相对分子量较大为2.722×105,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PDI=1.51)。蓖麻油和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ST)=1:1、引发剂AIBN比例为0.4%、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9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41.26%,相对分子量较大为3.115×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88。蓖麻油和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A):m(ST)=1:0.20:1.2、引发剂AIBN比例为0.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共聚物产率最高为68.39%,相对分子量较大为0.348×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4.77。较优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PCOM15、PCOS8、PCMS7)可将润滑油的凝点降低4℃~17℃。与市售降凝剂相比,合成的降凝剂降凝效果较优。此外,也可将润滑油黏度指数由95提高至105~146。因此,蓖麻油基共聚物可作为一种具有降凝增黏双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
张涛[3](2021)在《基于中红外光谱的润滑油添加剂种类识别与酸值测定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机械设备在相对运动的接触表面必然伴随着摩擦磨损,若没有针对性的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那么机器的寿命则会十分的短暂。时代发展下,润滑油工艺技术越发完整,加之添加剂的广泛应用,润滑油成为一类重要的产品。简单来说,润滑油的工作机理就是润滑剂牢固地黏附在设备摩擦副的两个摩擦面上,从而使得两个摩擦面被分隔开,并形成一层油膜,该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强力接合,两个摩擦面因此被分开。这样的工作机理就成功的将设备之间的摩擦转移到润滑油本身的分子之间,从而起到减摩降磨的作用。设备润滑是设备维护的关键一环。无论是油变质或是油减少都会加大设备的磨损。在此背景下,设备润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部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是润滑油的精髓,与基础油配伍后,可改善和提高其物化性能。所以添加剂中富含表征润滑油主要性能的信息,同时它也是保障润滑油的质量关键。为满足不同设备对于润滑油的不同要求,需在基础油中加入不同的添加剂以实现不同的功能。添加剂的种类不仅决定了油品的分类,也决定了油品的性能。如何科学地测试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在诸多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现,润滑油的理化性能指标也能表征润滑油的性能及油品的质量状态。如总酸值、总碱值等理化指标,它们与润滑油的化学组成之间呈线性关系。在用设备润滑油的油液监测技术通过定期分析在用润滑油的成分和性能指标变化,可以提前预测油液污染和异常磨损。它不仅能及时掌握润滑油的使用状况,确认润滑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正常使用,而且能起到中介作用,间接获取机械设备的磨损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减少机械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设备润滑油添加剂的定性分析以及理化性能指标的无损且快速的测试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从润滑油性能的快速测试作为抓手分别研究了两部分的内容,大致工作如下:1.关于近类别机械设备润滑油中微小量添加剂多种类识别问题,研究了几种经典分类算法,包括一对多支持向量机(OVR SVMs)、决策树(DT)、梯度提升树(GBDT)和随机森林(RF),嵌入麻雀遗传搜索算法(GA-SSA)优选中红外光谱特征波段技术,建立多类别分类模型的构建方法。2.对于理化指标的快速测试方法研究,考虑到酸值可以表征润滑油的老化质量,且当酸值超过2时,油品将不能继续使用,所以本文以风电机组齿轮油作为实例分析对象,寻找可以快速测定风电机组在用齿轮油的总酸值的无损方法。同样也采用一些经典的回归算法,决策树、支持向量回归机等结合多种特征选择方法,建立风力发电机齿轮油中红外光谱数据与总酸值含量指标之间的回归预测模型,从而实现直接把油品预处理后的中红外光谱数据导入到模型中就可输出对应的酸值预测值。实例测试结果显示:OVR SVMs和GBDT嵌入GA-SSA优选技术后的新模型对微小量添加剂的识别率达到100%,可同步识别八种添加剂含量不同的润滑油。在酸值指标测定的方法研究中,L1稀疏表示结合决策树DT所建模型表现良好,决定系数达到1。以上结果证明了本文所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郭竟尧[4](2021)在《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文中认为船舶柴油机多处于高温高载荷的恶劣工况下,由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在润滑油中加入添加剂可以大大改善润滑油的减摩和抗磨性能,甚至达到一定的自修复效果从而有效减少船舶柴油机的摩擦磨损。本文首先以石墨烯、硼酸钙为原料,油酸为修饰剂,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文中统称为1#润滑添加剂)。为了进一步探究等离子体辅助球磨法制备石墨烯负载硼酸盐复合粉体的工艺,再以膨胀石墨代替石墨烯为原料,制备第二组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文中统称为2#润滑添加剂)。通过SEM、FT-IR、Raman、TEM、XRD等检测手段对所制备的两种润滑添加剂进行微观结构和表面特性分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并探究其减摩抗磨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以两种不同原料合成的润滑添加剂的形成机制。球磨20 h所制得的两种润滑添加剂中硼酸钙的粒径为8nm-10nm左右,且被2-3层石墨烯所包裹为球状。这说明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过程中,磨球的机械作用促使膨胀石墨剥离为石墨烯,同时等离子体的热效应使硼酸钙颗粒表面温度迅速升高并产生“热爆”,处于高应力状态下的硼酸钙颗粒热爆飞溅出来,冷凝沉积在石墨烯上并随即被包覆为球状,两者逐渐形成纳米复合结构。(2)测试两种润滑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添加量为0.05wt%的两种球磨20h粉体的复合油,静置30天后无明显沉降现象发生,这是因为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实现了油酸对两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的表面修饰,油酸的非极性长链烷基吸附于两种润滑添加剂的表面,并在基础油中产生空间位阻效应,使这两种润滑添加剂在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3)分析两种润滑添加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常温下1#-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28.6%,磨损量降低了33.4%;2#-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26.4%,磨损量降低了32.5%。高温下1#-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47.7%,磨损量降低了46.1%;2#-PM20h复合油的摩擦系数为相较于基础油降低了48.9%,磨损量降低了48%。可见两种由不同原料球磨20h制备的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基本一样,这表明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可以有效地剥离膨胀石墨,获得较高质量的石墨烯基复合润滑添加剂材料。(4)探究两种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机理。试验表明,两种润滑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被包覆为球状的纳米硼酸钙粒子可以在摩擦副表面产生多活动中心的滚动摩擦,有效地减少了摩擦副表面的擦伤;复合油中的纳米复合粉体填充沉积到磨损表面的凹坑、沟槽中,对摩擦副表面的磨痕进行原位修复,并且当摩擦过程中石墨烯片层破裂时,释放出的纳米硼酸钙颗粒会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并进一步发挥减摩抗磨的作用。尤其在高温条件下,石墨烯和硼酸盐更容易沉积吸附在摩擦表面,通过协同作用有效对磨损表面进行修复,从而使整个摩擦过程中的摩擦系数更低。
王亚军[5](2020)在《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物氧化反应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润滑油是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和颗粒捕集器中沉积灰分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深入研究润滑油不同组分对于柴油机颗粒物氧化反应性及氧化过程的影响,对于润滑油配方优化和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不同润滑油组分,包括I、II、III类矿物基础油,IV类合成基础油、无灰分散剂、清净剂、抗氧抗腐剂、复合剂、抗磨剂参与燃烧对柴油机颗粒物基本碳粒子粒径分布、纳观参数、石墨化程度、表面官能团的影响规律。然后,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颗粒物氧化特征温度和表观活化能,并将其与颗粒物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分析不同氧化程度下碳烟颗粒微观结构的变化,研究了基础油及添加剂衍生灰分对碳烟氧化模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基础油和无灰添加剂参与燃烧后,颗粒物微晶长度减小,曲率增加,石墨化程度降低,表面脂肪族C-H官能团含量增加,氧化特征温度降低,表观活化能减小,说明其氧化反应性增加。金属类添加剂参与燃烧后,既改变了碳烟的理化性质,同时又增加了颗粒物中的灰分含量,排气颗粒物的氧化特性受碳烟理化性质和灰分含量两方面因素影响。通过颗粒物氧化反应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颗粒物氧化表观活化能与石墨化程度和表面官能团含量相关性较大,而与颗粒物初级粒子粒径大小相关性较小。碳烟颗粒的石墨化程度越高,表面官能团含量越少,说明颗粒物碳层分布更均匀,表面缺陷及活性位密度小,从而降低了其氧化反应性。关于碳烟氧化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颗粒物在氧化初期,基本碳粒子多呈现出壳核结构。20%氧化转化率时,颗粒物多呈洋葱状结构,基本碳粒子粒径减小,微晶进一步伸长,排列更加规则,说明碳烟粒子发生表面氧化,同时碳烟微晶重组,内部结构越来越石墨化。在40%氧化转化率下可以观察到许多中空结构的碳烟颗粒,说明颗粒物发生内部氧化。在60%氧化转化率下观察到部分碳质碎片,其可能来自于基本碳粒子破碎现象。柴油机碳烟颗粒氧化过程中同时存在内部氧化模式和表面氧化模式,初始时表面氧化占主导,随着氧化的进行,逐渐向内部氧化模式转变。在相同氧化转化率下,与纯柴油相比,基础油参与燃烧后生成的碳烟颗粒的内部氧化倾向更高。添加剂衍生的金属灰分,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促进了碳烟微粒的表面氧化。
马思齐[6](2020)在《高聚物包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润滑油添加剂对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副作为内燃机中重要的摩擦副之一,其润滑摩擦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整机的燃油经济性、热效率、耐用性甚至整机寿命。随着内燃机向高功率化发展,燃烧室的爆发压力、温度和活塞组的线速度逐渐升高,导致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润滑条件越来越严苛,因此开展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抑制研究对于提高内燃机燃油经济性,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和服役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内燃机的“血液”,润滑油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机的运行状态,而决定润滑油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油和添加剂,如果将基础油的品质定义为润滑油的根本,那么添加剂的质量和性能则是润滑油的真髓。传统含硫、磷、锌等元素的各类润滑油添加剂虽能满足高压、高速、高温等“三高”的服役条件,但是其与环保法规要求相差甚远,生成的燃烧产物同样无法被车辆滤器装置完全过滤转化,几乎不能满足国家现行的节能减排标准。基于润滑油添加剂研究及应用现状,国内外许多研究人员都在致力于新型的、环保的润滑油添加剂开发。随着纳米材料的出现,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界面与表面效应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关注,纳米材料以其独有的理化特性为工业材料开拓了新的领域。现有研究表明,当把某些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加入到润滑油中时,能在摩擦副间起到意想不到的润滑效果,特别是在高速、高温、重载和重污染等恶劣环境下。基于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有着很好的减摩抗磨作用,将纳米材料应用于润滑油添加剂产品开发的基础性、应用性研究也已成为当前润滑油添加剂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将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并且获得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成果,基于现有研究结果,本文选取纳米金刚石颗粒作为润滑油减摩添加剂,探究其在气缸套-活塞环间对基础油润滑摩擦性能的改善,现将具体研究内容陈述如下:(1)采用“聚苯胺原位聚合分散纳米金刚石颗粒.”制备出聚苯胺/纳米金刚石(PANi/ND)复合材料,利用SEM、TEM和XRD等材料表征设备对其进行表征,以了解该二元复合结构组织形态和分散状态,结果表明聚苯胺的包覆阻隔了单个纳米金刚石,有效地改善了纳米金刚石在聚苯胺基体中的分散性;通过静置实验发现在室温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至少15天无明显分层及金刚石颗粒沉降现象。(2)采用对置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系统研究了纳米复合润滑剂对基础油在典型气缸套-活塞环配对副间摩擦磨损性能影响。载荷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氮化缸套-PVD活塞环摩擦副,纳米复合润滑剂最优添加浓度为2wt%;镀铬缸套-PVD活塞环的纳米复合润滑剂最优添加浓度为1wt%;但是,对于铸铁缸套-PVD活塞环,纳米复合润滑剂并无减摩效果,反而加剧磨损。(3)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无论是氮化缸套-PVD活塞环还是镀铬缸套-PVD活塞环摩擦副,复合材料添加的润滑油相比于基础油均可降低缸套-活塞环摩擦系数,特别在高温条件下对基础油的减摩性能提升更显着。在高温条件下(200℃),纳米复合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wt%、2wt%、3wt%的润滑油相比于基础油使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摩擦系数其数分别下降12%、19%和15%;但是高温条件下,镀铬缸套在基础油润滑条件下表面发生异常磨损,摩擦力波动范围较大,无法计算摩擦系数。(4)采用贫油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有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油在气缸套-活塞环配对副间的抗拉缸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润滑剂对基础油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和镀铬缸套-PVD活塞环两组摩擦副间抗拉缸性能均有提升,尤其在镀铬缸套与PVD活塞环间拉缸性能提升更为显着。在高载磨合为20MPa时,纳米复合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wt%、2wt%、3wt%的润滑油条件下,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平均抗拉缸时间分别为131min、156min和120min,与基础油相比,抗拉缸时间分别提高了 2.3倍、2.8倍和2倍,镀铬缸套-PVD活塞环摩擦副间也发现类似的规律,纳米复合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wt%、2wt%、3wt%的润滑油使分别提高了 7倍、5.2倍和6.4倍。
游坤[7](2020)在《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学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硅材料由于自身优异的特点,近年来在光电器件及微纳器件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应用场合上产生的摩擦、磨损、黏附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了减轻硅的摩擦磨损,本文以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在单晶硅试件表面进行微摩擦学行为试验,结合分子动力学分析,探究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减磨润滑作用。根据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学行为试验研究,选用了UMT-2微摩擦试验台进行摩擦磨损试验。基于试验台的测试原理和试件的安装方式,设计了直径为3 mm的圆形单晶硅上试件和15?10 mm的方形单晶硅下试件,并采用DRIE方法对试件的织构进行了微米量级的加工。依据润滑液的自身特性及与单晶硅表面的浸润性能,选用二甲基硅油作为试验的基础液,同时选用了相关的试验材料和试验设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石墨烯以及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甲基硅油添加剂在硅表面间的运动剪切行为。讨论了模拟润滑体系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发现润滑液分子与单晶硅表面产生了很强的吸附作用。分析了润滑体系的剪切应力,发现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甲基硅油添加剂均能减小体系的剪切应力。讨论了温度及压强对润滑体系剪切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98 K时,润滑体系的剪切应力最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压力的增加系统的剪切应力也随之增加,体系的润滑性能变差。采用超声分散法对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在二甲基硅油中进行了分散。采用UMT-2微摩擦试验台,进行了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作为二甲基硅油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试验,测量了不同质量分数下单晶硅试件的摩擦系数,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件磨损后的形貌进行了显微表征。同时,进行了不同织构试件、不同往复运动速度和不同施加载荷下,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润滑试验,测试了不同工况下试件的摩擦系数。结合分子动力学分析,讨论了添加剂在不同质量分数下,单晶硅试件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以及磨损后的表面形貌。分析了不同织构试件、不同往复运动速度和不同施加载荷对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在单晶硅表面产生了良好的减磨润滑作用,并对磨损表面起到了修复作用。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在单晶硅表面产生了化学保护膜和物理保护膜,保护膜受速度的影响较小且承载能力较强。氧化石墨烯含氧基团的存在,使其与单晶硅表面存在更强的吸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摩擦过程中的剪切应力。该论文有图56幅,表6个,参考文献98篇。
马玉琪[8](2020)在《含氮、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润滑油添加剂能有效改善基础油的摩擦学性能,降低机械磨损,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传统润滑油添加剂通常含有硫、磷和氯等元素,对设备有严重腐蚀并且易造成巨大环境污染;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趋严重,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合成了含氮、含硼和含氮硼类润滑油添加剂,不含硫、磷和氯等元素,对环境友好。首先对苯并三唑进行修饰,引入烷基链和含羟基碳链,合成了六种润滑油添加剂,油溶性实验表明含羟基的添加剂在基础油中油溶性较差,烷基链修饰的添加剂油溶性较好,本文对四种烷基链修饰添加剂的热稳定性、铜片腐蚀和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最佳添加浓度。其次合成了醇醚型硼酸酯添加剂,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带水剂为甲苯、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2 h,对添加剂水解稳定性、铜片腐蚀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探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最佳添加浓度。最后合成了两种以苯并三唑衍生物为阳离子、硼酸酯为阴离子的离子液体添加剂,对添加剂油溶性、热稳定性、铜片腐蚀和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探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基础油中的最佳添加浓度。
石佳学[9](2020)在《燃用PODE的柴油机专用润滑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汽车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国六标准已经出台,清洁能源的使用愈发具有实际的重要意义。PODE是一种可以作为柴油替代物的清洁燃料,大量研究表明PODE在不影响发动机使用效率的情况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由于PODE的理化性质的特性,根据其与柴油互溶的特点,比较容易窜入曲轴箱与柴机油溶在一起,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也会加速发动机中各种耗材的损耗,所以不仅需要研究PODE与柴油混合后对于柴机油的影响,还需要研究PODE直接混合柴机油的影响,为后续研制PODE柴油燃料专用润滑油提供可靠的依据,基于此目的,本文开展了发动机燃用PODE时的专用润滑油研究,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了PODE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柴机油的影响,根据PODE燃料的燃烧特性,以及PODE对发动机中常见金属零件和橡胶密封件的影响,确定了PODE发动机润滑油应当具备的润滑特性,提出了PODE发动机机油级别为20W/50的观点;(2)通过系列试验分析了柴油、PODE/柴油混合燃料、纯PODE对基础油、成品油的影响,在综合考虑润滑性能和经济性等因素后选出适合配PODE发动机机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3)通过试验测试了基础油、非功能添加剂和功能性添加剂的性能以及各添加剂单剂的感受性,确定了比较合适的基础油、添加剂的加量范围。(4)运用正交试验方法,依据本文试验情况得出各试验的因素水平,在确定各个性能指标权重基础上对试验数据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终的实验室配方。(5)根据实验室配方配制了PODE发动机的专用润滑油,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PODE发动机采用该配方润滑油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庄勇[10](2019)在《不同粒径纳米ZnO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添加纳米微粒来提升润滑油性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是纳米摩擦学的研究分支之一。纳米粒子在润滑油中保持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纳米粒子的凝絮或沉积会导致其性能难以发挥,甚至使摩擦副之间摩擦磨损更为加剧。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通过实验来分析纳米粒子的粒径对分散稳定性造成的影响。(1)实验采用的纳米粒子为ZnO,粒径有30nm、50nm及90nm三种类型。(2)用平平加OS-15、司班60、司班80、吐温60、吐温80五种分散剂分别进行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根据分散剂的不同将润滑油试剂分为五组,每组包含30nm、50nm、90nm三种粒径的ZnO粒子,经磁力搅拌及超声分散等处理,五组润滑油试样中的纳米ZnO均可均匀分散,经12h沉降试验,各组滑油试样仍然较浊浑,并且未发现明显凝絮或沉降。(3)将各组润滑油试样进行20min的离心试验,每一组的润滑油试样,添加有30nmZnO粒子的润滑油样均是沉积量最低、滑油试样的透明度也最低,其次是添加50nmZnO的润滑油样,再次是添加90nmZnO的润滑油样。(4)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五组润滑油油样的吸光度与透射比,定量分析各组油样中纳米ZnO粒子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程度。吸光度越大、透射比越小的润滑油油样,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性也越好,经过测试,发现五组试样中均是粒径越小的纳米ZnO粒子,其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也越好。(5)对经平平加OS-15修饰的30nm、50nm及90nm ZnO润滑油试样,在四球试验机上做基础摩擦学性能试验,发现粒子分散稳定性越好的润滑油试样在摩擦学性能上也有更好的表现。
二、如何选用润滑油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选用润滑油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设计及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润滑材料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2.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传统材料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2.3 面向数据驱动的材料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1.3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发展现状 |
1.4 润滑油机器学习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机器学习的材料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4.2 润滑油性能预测研究现状 |
1.4.3 集成学习算法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润滑材料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库系统平台的开发语言与软件 |
2.2.1 数据库类型 |
2.2.2 Web服务器 |
2.2.3 脚本语言与开发框架 |
2.3 关系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2.4 润滑材料数据库系统框架的搭建 |
2.4.1 搭建满足模拟-试验的集成开发环境 |
2.4.2 搭建数据库网站前台/后台系统框架 |
2.5 数据库网站登录及注册页面的搭建 |
2.6 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的构建 |
2.6.1 数据库功能模块的设计 |
2.6.2 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的优化与数据收集 |
2.7 结论 |
第三章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方法 |
3.2.1 分子模拟简介 |
3.2.2 分子模拟计算软件 |
3.2.3 分子模拟方法 |
3.3 润滑油分子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1 润滑油材料的选择 |
3.3.2 分子总能量 |
3.3.3 分子偶极矩 |
3.3.4 HOMO-LUMO能级 |
3.3.5 静电势 |
3.3.6 电子结构 |
3.4 结论 |
第四章 润滑油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机器学习方法概述 |
4.3 润滑油摩擦磨损性能预测方法 |
4.3.1 试验材料 |
4.3.2 润滑油添加剂分子结构参量计算 |
4.3.3 润滑油特征参量的选取 |
4.3.4 特征参量与磨损量之间的机器学习模型 |
4.4 润滑油抗氧化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
4.4.1 试验材料 |
4.4.2 润滑油分子结构参量计算 |
4.4.3 润滑油特征参量的选取 |
4.4.4 特征参量与起始氧化温度之间的机器学习模型 |
4.5 结论 |
第五章 润滑油性能集成学习预测系统研究 |
5.1 引言 |
5.2 集成学习模型构建方法 |
5.2.1 集成学习方法 |
5.2.2 润滑油集成学习性能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
5.3 不同机器学习方法性能预测差异性对比 |
5.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3.2 支持向量机模型 |
5.3.3 神经网络模型 |
5.4 润滑油集成学习性能预测系统的建立 |
5.4.1 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
5.4.2 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
5.4.3 支持向量机-多元线性回归集成学习模型构建 |
5.5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2)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润滑油添加剂概述 |
1.2.1 润滑油添加剂简介 |
1.2.2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1.2.3 黏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
1.3 植物油 |
1.3.1 植物油特性 |
1.3.2 植物油的改性 |
1.4 蓖麻油 |
1.4.1 蓖麻油简介 |
1.4.2 蓖麻油在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蓖麻油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蜡晶形貌 |
2.3.6 凝点测试 |
2.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5 引发剂种类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5 聚合物的表征 |
2.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2.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2.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2.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2.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2.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2.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蓖麻油与苯乙烯的共聚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3.3.4 热重分析 |
3.3.5 蜡晶形貌 |
3.3.6 凝点测试 |
3.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后处理方法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2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3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6 溶剂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5 聚合物的表征 |
3.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3.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3.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3.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3.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3.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3.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3.5 蜡晶形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5 聚合物的表征 |
4.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4.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4.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4.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4.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4.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4.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基于中红外光谱的润滑油添加剂种类识别与酸值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润滑油基础知识 |
2.2 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2.3 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3章 经典分类算法种类识别模型 |
3.1 设备润滑油中红外光谱数据获取 |
3.2 构建润滑油添加剂种类识别模型 |
3.2.1 min-max标准归一化 |
3.2.2 PCA主成分分析 |
3.2.3 经典分类算法的润滑油添加剂种类识别模型设计 |
3.2.4 嵌入GA优选光谱特征波段的新模型构建 |
3.2.5 SSA二次筛选GA所选特征谱区内的特征波长 |
3.3 各分类识别模型实例测试 |
3.3.1 原始光谱数据预处理 |
3.3.2 测试结果 |
3.3.3 测试结果综合对比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风电机组在用齿轮油酸值测定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建模及评价方法 |
4.2 实例建模分析 |
4.2.1 光谱数据预处理 |
4.2.2 特征选择 |
4.2.3 齿轮油酸值测定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数据预处理结果 |
4.3.2 特征选择结果 |
4.4 测试结果 |
4.5 综合分析 |
第5章 基于润滑油理化指标数据库的设计 |
5.1 润滑油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5.2 润滑油管理系统窗体的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和硼酸钙的摩擦学研究现状 |
1.2.1 石墨烯的摩擦学研究 |
1.2.2 硼酸钙的摩擦学研究 |
1.3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 |
1.4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1.4.2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3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方法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2章 以石墨烯为原料的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 |
2.1 1~#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2 1~#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2.2 1~#润滑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2.2.1 扫描电镜形貌 |
2.2.2 透射电镜形貌 |
2.2.3 X射线衍射 |
2.2.4 Raman分析 |
2.2.5 红外光谱分析 |
2.3 1~#润滑添加剂的分散性研究 |
2.4 1~#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测试 |
2.4.1 试验仪器 |
2.4.2 试验方法 |
2.4.3 1~#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2.4.4 油液检测与分析 |
2.4.5 摩擦副表面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以膨胀石墨为原料的硼酸钙/石墨烯润滑添加剂 |
3.1 2~#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2 2~#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
3.2 2~#润滑添加剂的结构表征 |
3.2.1 扫描电镜形貌 |
3.2.2 透射电镜形貌 |
3.2.3 X射线衍射 |
3.2.4 Raman分析 |
3.2.5 FT-IR |
3.3 2~#润滑添加剂的分散性研究 |
3.4 2~#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测试 |
3.4.1 2~#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3.4.2 油液检测与分析 |
3.4.3 摩擦副表面分析 |
3.5 两种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温下不同原料的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
4.1 试验方法 |
4.2 1~#润滑添加剂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1~#润滑添加剂复合油的摩擦学性能 |
4.2.2 油液检测与分析 |
4.2.3 摩擦副表面分析 |
4.3 2~#润滑添加剂复合油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2~#润滑添加剂复合油的摩擦学性能 |
4.3.2 油液检测与分析 |
4.3.3 摩擦副表面分析 |
4.4 不同温度下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物氧化反应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机颗粒物 |
1.2.1 柴油机颗粒物的产生及来源分析 |
1.2.2 柴油机颗粒物的氧化行为 |
1.3 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
1.3.1 润滑油缸内消耗机理 |
1.3.2 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物生成影响的研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平台 |
2.2.1 实验用发动机 |
2.2.2 实验用燃油和润滑油 |
2.2.3 实验方案设计 |
2.3 颗粒物采样系统 |
2.4 颗粒物表征手段及分析方法 |
2.4.1 颗粒物形貌及纳观参数 |
2.4.2 石墨化程度 |
2.4.3 表面官能团含量 |
2.4.4 氧化反应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润滑油成分对颗粒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基础油对柴油机颗粒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缸内燃烧参数 |
3.2.2 颗粒物形貌 |
3.2.3 颗粒物纳观参数和石墨化程度 |
3.2.4 颗粒物表面官能团 |
3.3 添加剂对柴油机颗粒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1 缸内燃烧参数 |
3.3.2 颗粒物形貌 |
3.3.3 颗粒物纳观参数和石墨化程度 |
3.3.4 颗粒物表面官能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润滑油成分对颗粒物氧化反应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颗粒物氧化反应性表征方法 |
4.3 润滑油组分对柴油机颗粒物氧化反应性的影响 |
4.3.1 基础油 |
4.3.2 添加剂 |
4.3.3 金属灰分 |
4.4 颗粒物理化性质与氧化反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润滑油成分对碳烟颗粒氧化过程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基础油对颗粒物氧化过程的影响 |
5.2.1 碳烟氧化过程中的微观形貌变化 |
5.2.2 基本碳粒子平均粒径变化率 |
5.2.3 碳烟氧化过程中的纳观结构演变 |
5.3 金属灰分对颗粒物氧化过程的影响 |
5.3.1 碳烟氧化过程中的微观形貌变化 |
5.3.2 基本碳粒子平均粒径变化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说明 |
致谢 |
(6)高聚物包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润滑油添加剂对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纳米材料提高润滑油减摩性能的研究进展 |
1.2.2 纳米添加剂在内燃机中的应用 |
1.2.3 纳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减摩机制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所研究内容 |
2 试验部分介绍 |
2.1 试验设备 |
2.1.1 摩擦磨损试验机 |
2.1.2 检测设备 |
2.2 试验所用材料 |
2.2.1 气缸套试样 |
2.2.2 活塞环试样 |
2.3 试验方法与参数 |
2.3.1 载荷级试验 |
2.3.2 长效摩擦磨损 |
2.3.3 抗拉缸试验 |
3 纳米复合润滑剂制备方法论述 |
3.1 引言 |
3.2 润滑油纳米添加剂的制备及表征 |
3.2.1 润滑油纳米复合润滑剂制备过程 |
3.2.2 聚苯胺包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材料杂化结构的表征 |
3.2.3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基础油中的悬浮稳定性能研究 |
3.3 小结 |
4 浓度对纳米复合润滑剂改善基础油极压和抗磨性能研究 |
4.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极压与抗磨效果与分析 |
4.1.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的极压性能 |
4.1.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的磨损性能 |
4.1.3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改善润滑摩擦性能的机制 |
4.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极压与抗磨效果与分析 |
4.2.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的极压性能 |
4.2.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的磨损性能 |
4.2.3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改善润滑摩擦性能机制 |
4.3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铸铁缸套-PVD活塞环间极压与抗磨效果与分析 |
4.3.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铸铁缸套-PVD活塞环间的极压性能 |
4.3.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铸铁缸套-PVD活塞环间改善润滑摩擦性能机制 |
4.4 变载工况下纳米复合润滑剂在三种配对副下抗磨和极压机制分析 |
4.5 小结 |
5 温度对纳米复合润滑剂改善基础油减摩性能研究 |
5.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减摩效果与分析 |
5.1.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的摩擦性能 |
5.1.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的磨损性能 |
5.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减摩效果与分析 |
5.2.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的摩擦性能 |
5.2.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的磨损性能 |
5.3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改善润滑摩擦性能的机制分析 |
5.4 小结 |
6 纳米复合润滑剂改善基础油抗拉缸性能研究 |
6.1 贫油状态下摩擦力的变化规律 |
6.1.1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PVD活塞环间的对基础油抗拉缸性能影响 |
6.1.2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对基础油的抗拉缸性能影响 |
6.1.3 纳米复合润滑剂在氮化缸套和镀铬缸套-PVD活塞环间对基础油抗拉缸性能影响对比 |
6.2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总结 |
2 试件设计与试验材料选用 |
2.1 微摩擦试验台的选用 |
2.2 其它设备的选用 |
2.3 试件的设计与加工 |
2.4 试验材料的选用 |
2.5 本章总结 |
3 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润滑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3.2 分子动力学模拟润滑体系的现状 |
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原理 |
3.4 分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5 模拟条件的选择 |
3.6 模拟结果讨论与分析 |
3.7 其他条件对润滑性能影响模拟 |
3.8 本章总结 |
4 石墨烯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2 润滑液的配置 |
4.3 不同质量分数的摩擦试验 |
4.4 不同织构试件的摩擦试验 |
4.5 不同往复运动速度的摩擦试验 |
4.6 不同施加载荷的摩擦试验 |
4.7 石墨烯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机理总结 |
4.8 本章总结 |
5 氧化石墨烯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试验研究 |
5.1 试验方案设计 |
5.2 润滑液的配置 |
5.3 不同质量分数的摩擦试验 |
5.4 不同织构试件的摩擦试验 |
5.5 不同往复运动速度的摩擦试验 |
5.6 不同施加载荷的摩擦试验 |
5.7 氧化石墨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机理总结 |
5.8 本章总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总结 |
6.2 相关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含氮、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
1.3 润滑油添加剂的分类 |
1.3.1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 |
1.3.1.1 含氯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
1.3.1.2 含磷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
1.3.1.3 含硫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
1.3.1.4 含氮有机化合物添加剂 |
1.3.1.5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 |
1.3.1.6 有机金属添加剂 |
1.3.2 离子液体添加剂 |
1.3.3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药品与试剂 |
2.3 实验部分 |
2.3.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BTE-1和BTE-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
2.3.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BTD-1和BTD-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
2.3.3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BTM-1和BTM-2 有机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核磁图谱分析 |
2.4.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油溶性测试 |
2.4.3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
2.4.4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4.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添加剂在500N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4.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添加剂在GTL430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
2.4.5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粘度测试 |
2.4.6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润滑油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合成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1 仪器与设备 |
3.2.2 药品与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有机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TEB的合成 |
3.3.2 带水剂对添加剂TEB产率的影响 |
3.3.3 温度对添加剂TEB产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添加剂TEB产率和颜色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核磁图谱分析 |
3.4.2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的油溶性测试 |
3.4.3 硼酸酯水解稳定性性测试 |
3.4.4 硼酸酯润滑油添加剂TEB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3.5 硼酸酯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合成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1 仪器与设备 |
4.2.2 药品与试剂 |
4.3 实验部分 |
4.3.1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DEB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制备 |
4.3.2 苯并三唑衍生物类DBB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制备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苯并三唑离子液体的核磁图谱分析 |
4.4.2 苯并三唑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油溶性测试 |
4.4.3 苯并三唑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热稳定性测试 |
4.4.4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 |
4.4.4.1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添加剂在500N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
4.4.4.2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添加剂在GTL430基础油摩擦学性能测试 |
4.4.5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粘度测试 |
4.4.6 苯并三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铜片腐蚀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9)燃用PODE的柴油机专用润滑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特性及优势 |
1.3 PODE柴油机的润滑特点及润滑需求 |
1.4 国内外PODE-柴油混合燃料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试验仪器 |
2.1 润滑油性能测试主要试验仪器 |
2.1.1 润滑油粘度测试仪器 |
2.1.2 低温性能测试仪器 |
2.1.3 高温性能测试仪器 |
2.1.4 抗氧抗腐性能测试仪器 |
2.1.5 极压抗磨性能测试仪器 |
2.1.6 清净分散性能测试仪器 |
2.1.7 润滑油其他性能测试仪器 |
第三章 PODE对柴油发动机油的影响 |
3.1 不同比例PODE对于基础油的影响 |
3.1.1 不同比例PODE对于基础油运动粘度的影响 |
3.1.2 不同比例PODE对于基础油抗磨性的影响 |
3.1.3 不同比例PODE对于基础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 |
3.1.4 不同比例PODE对于基础油闪点的影响 |
3.1.5 PODE对于基础油的影响小结 |
3.2 PODE对成品油20w50 的影响性试验 |
3.2.1 试验安排 |
3.2.2 试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
3.2.3 试验分析与讨论 |
3.3 PODE燃料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之后对柴油机油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试验过程及结果 |
3.3.3 试验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油及功能添加剂配比试验 |
4.1 基础油的分类、选择和基础添加剂的配比 |
4.1.1 基础油的选择与研究 |
4.1.2 基础添加剂的添加 |
4.2 清净分散剂 |
4.2.1 清净分散剂的作用 |
4.2.2 清净分散剂的使用性能 |
4.2.3 清净分散剂的选择 |
4.3 抗氧抗腐剂 |
4.3.1 抗氧抗腐剂的作用机理 |
4.3.2 抗氧抗腐剂的应用 |
4.3.3 抗氧抗腐剂的选用 |
4.4 抗泡剂 |
4.4.1 抗泡剂抗泡机理 |
4.4.2 抗泡剂的使用性能 |
4.4.3 抗泡剂的选用 |
4.5 极压抗磨剂 |
4.5.1 极压抗磨剂的作用机理 |
4.5.2 极压抗磨剂的使用性能 |
4.5.3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 |
4.6 抗乳化剂 |
4.6.1 抗乳化剂的作用机理 |
4.6.2 抗乳化机的使用性能 |
4.6.3 抗乳化剂的选择 |
第五章 功能性添加剂的配比 |
5.1 试验的总体规划及数据处理方法 |
5.1.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5.1.2 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法 |
5.1.3 数据标准化方法 |
5.1.4 综合评分 |
5.2 功能性添加剂的感受性试验 |
5.2.1 抗氧抗腐剂与抗磨剂的试验 |
5.2.2 清净分散剂的试验 |
5.3 全配方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5.3.1 试验因子和水平的确定 |
5.3.2 全配方试验 |
5.3.3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5.3.4 研制油与参比油的对比试验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不同粒径纳米ZnO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摩擦学概述 |
1.2.1 摩擦产生机理 |
1.2.2 磨损的种类 |
1.2.3 润滑的发展 |
1.3 纳米摩擦学发展历程 |
2 纳米ZnO粒子概述及选用 |
2.1 ZnO材料概述 |
2.1.1 ZnO结构性能及应用 |
2.1.2 纳米级ZnO的优良润滑特性 |
2.2 本课题纳米级ZnO的选用 |
2.2.1 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2.2 本课题采用的纳米ZnO |
2.2.3 关于实验所用纳米粒子的其他说明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粒径ZnO粒子在基础油中的分散稳定性 |
3.1 基础润滑油的选用 |
3.2 分散剂的选用 |
3.2.1 分散剂使用的必要性 |
3.2.2 本实验采用分散剂的性能介绍 |
3.2.3 分散剂分散原理 |
3.3 实验设备及思路 |
3.3.1 实验设备 |
3.3.2 实验思路 |
3.4 实验方法与过程 |
3.4.1 添加有纳米粒子润滑油的制备 |
3.4.2 纳米粒子在润滑油中的分散 |
3.4.3 润滑油试样的离心试验 |
3.4.4 润滑油试样的吸光度及透射比测试 |
3.5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纳米粒子分散稳定性与摩擦学性能关系测试 |
4.1 实验思路及设备 |
4.2 不同粒径纳米ZnO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实验 |
4.2.1 摩擦系数的测算 |
4.2.2 磨斑形貌观察及磨斑直径计算 |
4.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如何选用润滑油添加剂(论文参考文献)
- [1]润滑材料数据库平台设计及机器学习性能预测方法研究[D]. 贾丹.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1
- [2]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D]. 念利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基于中红外光谱的润滑油添加剂种类识别与酸值测定方法研究[D]. 张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石墨烯负载硼酸钙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D]. 郭竟尧. 集美大学, 2021
- [5]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物氧化反应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亚军. 天津大学, 2020(01)
- [6]高聚物包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润滑油添加剂对气缸套-活塞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D]. 马思齐.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石墨烯类添加剂在单晶硅表面的微摩擦学行为研究[D]. 游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含氮、硼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马玉琪. 辽宁大学, 2020(01)
- [9]燃用PODE的柴油机专用润滑油研究[D]. 石佳学. 西京学院, 2020(04)
- [10]不同粒径纳米ZnO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研究[D]. 庄勇.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