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种中国淡水鱼肌肉脂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锐[1](2021)在《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变化影响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罗非鱼(Oreochroms niloticus),是我国南方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因其营养丰富,价格实惠,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我国罗非鱼主要以冻罗非鱼片与冻全鱼等产品形式出口,罗非鱼精深加工产业滞后,经济效益较低。淡水鱼以熟食为主,常见的热加工方式主要有水煮、汽蒸、油炸等,现微波加热、空气炸等较为新型的方式也逐渐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由于传热介质以及加热温度的不同,不同的热加工处理方式对鱼肉品质的影响具有差异。因此,探究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罗非鱼为原料,探究汽蒸、水煮和空气炸3种加工方式对其品质变化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了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加工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影响较大,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热加工处理后鱼肉表面颜色发生变化,L*值、b*值都升高,a*值则是汽蒸、空气炸处理升高,水煮降低;质构方面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后硬度分别由对照组的285.83 g降低至81.50、62.75、148.75 g,咀嚼性由对照组的5.19 m J降低至1.63、1.02、3.87m J,胶着性由对照组的117.42 g降低至23.39、30.03、88.72 g,内聚性由对照组的0.32提高至0.44、0.51、0.63,空气炸处理后样品弹性由对照组的4.17 mm增加至4.33mm,汽蒸和水煮处理弹性分别降低至3.54、3.61 mm。经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后,加工损失率分别为11.51%、9.14%、26.73%;相较于对照组汽蒸、水煮处理p H值分别增加了0.22、0.44,空气炸处理降低了0.51;由于经热处理后水分损失含量降低,导致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相对含量增加。热加工处理后鱼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增加,水煮含量最高为38.1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减少,汽蒸含量最低为29.2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增加,汽蒸含量高为32.53%。经气质联用(GC-MS)分析,在对照、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的鱼肉中分别检测出38、44、44、47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醛类、醇类和烷烃类物质组成。2、探究了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以及蛋白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加工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和蛋白理化性质影响较大,不同热加工方式对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热加工过程脂肪发生氧化,以TBARS值判断其氧化程度为:水煮(0.68 mg MDA/kg)>汽蒸(0.58 mg MDA/kg)>空气炸(0.20 mg MDA/kg)(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热加工引起罗非鱼蛋白质发生氧化与热变性,经汽蒸、水煮、空气炸处理后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由对照组的107.62 mg/g分别降低至4.16、3.88、4.64mg/g,二级结构由有序转变为无序(α螺旋结构含量由对照组的30.07%分别降低为25.05%、24.73%、14.05%,无规则卷曲结构含量由对照组的25.32%分别升高至38.80%、35.29%、29.84%),羰基值由对照组的1.30 nmol/mgprot升高至3.38、5.00、6.85nmol/mgprot,巯基值由10.22 umol/g降低至4.74、4.05、4.52 umol/g;SDS-PAGE图谱表明鱼肉肌肉蛋白分子量集中在16~220 k Da,主要条带为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球蛋白轻链,热加工处理后罗非鱼肉肌球蛋白重链条带变浅上移,肌原纤维蛋白SDS-PAGE图谱出现分子量为37~52 k Da的小分子蛋白聚集。3、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二级质谱(UHPLC-Q-TOFMS/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汽蒸、水煮和空气炸3种不同热加工方式引起的罗非鱼小分子代谢物变化进行了鉴定与分析。从罗非鱼样品中一共鉴定到249种代谢物,其中分别在汽蒸/生样、水煮/生样、空气炸/生样中分别检测到24、29、24种差异代谢物,研究了差异代谢物质和罗非鱼片呈味和营养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汽蒸、水煮和空气炸3种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代谢物组成影响不同,其中汽蒸和水煮处理影响结果相似。差异代谢物中磷脂类代谢物和核苷酸类的贡献率较大,有望成为判定汽蒸、水煮和空气炸处理罗非鱼肌肉特征风味和营养特性的重要指标。同时对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谷氨酰胺(Glutamine,Gln)进行了定量分析,与代谢组学分析表达趋势相同。代谢组学为水产品热加工品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为代谢组学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孙文静[2](2021)在《基于食品组学犏牛不同部位组织品质差异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犏牛是由牦牛和本地黄牛杂交而得的改良一代种,在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等方面具备显着的杂交优势。目前,关于犏牛肉品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对不同部位犏牛肉中的基因表达差异,以及种类丰富的脂质分子类型和小分子代谢物的含量差异等,尚缺乏系统了解。基于此,本研究为深入探讨犏牛品质的分子机理,开展了不同部位犏牛肉的多组学整合分析。首先,基于R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犏牛臀肉、臀肉和腰大肌三个部位肌肉样品进行定量转录组分析,筛选并分析不同部位犏牛肉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基于高通量的UPLC-MS/MS广泛靶向脂质组和代谢组方法,对不同部位犏牛肉的脂质分子、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筛选不同部位犏牛肉的显着差异脂质分子/代谢物。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不同部位犏牛肉间的显着差异基因、脂质分子、代谢物进行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整合分析结果,发现了不同部位犏牛肉中的差异代谢过程,从而为探明肉质差异机理提供重要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犏牛臀肉与腰大肌组、后腱与臀肉和后腱与腰大肌组分别获得780个(上调:513;下调:267)、838(上调:459;下调:379)和962个(上调:624;下调:379)差异表达基因;犏牛臀肉与腰大肌组、臀肉与腰大肌组和后腱与腰大肌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被分类到53个、49个和54个GO条目中,结合GO富集分析发现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和肌球蛋白复合物条目可能与臀肉与腰大肌色泽、嫩度差异有相关联系,钙调蛋白结合条目主要参与糖原的合成与分解;KEGG的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PI3K/Akt信号通路与胰岛素-葡萄糖代谢相关,可能对犏牛宰后肌肉的p H、色泽和嫩度等品质造成影响。(2)从犏牛三个组织样品中共检测到296种脂质代谢物;犏牛不同组织部位之间分别有44个(臀肉与腰大肌),102个(后腱与臀肉)和130个(后腱与腰大肌)差异脂质分子(DALs);犏牛的臀肉与腰大肌的比较中,磷脂酰乙醇胺和酰基肉碱是主要的DAL,在后腱与臀肉的比较中,甘油三酯是主要的DAL,而在后腱与腰大肌的比较中,甘油三酯和酰基肉碱是主要的DAL;这些差异脂质分子可能与不同部位肌肉的活动强度相关,并可能影响宰后生理过程和食用品质。(3)从犏牛肌肉样品中鉴定得到415个代谢产物;犏牛不同组织部位之间共有40个(臀肉与腰大肌),52个(后腱与臀肉)和32个(后腱与腰大肌)差异代谢物。通过分析与犏牛肉质有关的差异代谢物发现,臀肉中的香兰素的丰度显着低于腰大肌和后腱组,因此推测宰后犏牛的臀肉可能要比腰大肌和后腱更容易氧化变质;与腰大肌组相比,后腱部位的差异代谢产物DL-甘油醛-3-磷酸的丰度较高,推测宰后犏牛后腱部位肉色的稳定性可能要高于腰大肌部位。
管维良[3](2021)在《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及其生化和肉质的应激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鲜活的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以下简称对虾)口味鲜美且营养丰富,主要养殖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并向全国供应。目前主要以有水运输的方式实现活虾的调运,该方式以水作为载体,但水的载重消耗了大量的运力并且水质的恶化造成了运输途中对虾的大量死亡。本文针对对虾在有水运输中调运成本高且存活率低的问题,开发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无水保活运输技术,进一步研究了对虾在无水运输过程中的抗胁迫机制和肉质变化规律,得到了以下结果:(1)对虾经过低温驯化(20°C,1 h)再冷击(8°C,3 min)处理后进入休眠状态,将休眠的对虾装入聚氯乙烯(PVC)塑料袋中并充入纯氧,然后在13°C条件下进行10 h的模拟无水保活运输,其存活率可达96%。对虾经过上述条件(8°C冷击诱导休眠和13°C充氧运输)处理以及使用“控温暂养与冷击装置”、“捕捉运输通用虾笼”和“鱼虾无水保活运输箱”作为运输设备,再经过中长途保活运输(距离>300 km,时间>5 h)后,存活率可达90%以上。(2)通过构建“HSP70沉默-外源重组HSP70(rHSP70)”实验模型,冷击处理可诱导对虾中血淋巴细胞的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调。注射rHSP70的对虾与冷击处理的对虾相比,经过空气暴露(模拟无水运输)10h后,其存活率无显着差异(80%vs 90%,p>0.05),然而HSP70沉默处理的对虾存活率显着低于冷击处理的对虾(62%vs 90%,p<0.05)。血淋巴细胞内HSP70含量较高的对虾(即冷击对照组和rHSP70注射组),其胞内的活性氧(ROS)含量、细胞色素c的基因表达量、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均显着低于HSP70沉默的对虾(p<0.05)。上述结果表明对虾血淋巴细胞内的HSP70可以通过冷击处理被诱导表达,并通过清除细胞内ROS、抑制细胞色素c的基因表达和抑制caspase-3激活,阻断了血淋巴细胞凋亡途径,从而提高了对虾对空气暴露胁迫的耐受能力。(3)空气暴露胁迫造成对虾肌肉中活性氮自由基(RNS)含量显着增高(p<0.05)。在RNS的氧化作用下,对虾肌肉中脂质的过氧化值(PV)、肌原纤维蛋白(MP)的羰基(CO)浓度、内源荧光强度(IFI)和表面疏水性明显增高。上述结果说明对虾肌肉中脂质和蛋白在模拟无水运输过程中发生了氧化损伤。但MP的巯基(SH)由于只对活性氧自由基(ROS)敏感,因此未发生由RNS引发的氧化反应。结果还发现MP的氧化损伤还导致了对虾的肌球蛋白重链(MHC)和肌动蛋白降解。模拟有水运输的对虾肌肉脂质和蛋白也发生了类似的氧化反应,但比模拟无水运输的氧化程度略微降低。(4)在模拟无水运输过程中,对虾经受空气暴露胁迫后,其肌细胞内的Ca2+浓度升高,代谢速率加快,ATP消耗加速并逐步降解为AMP和IMP等代谢产物。上述变化最终促使虾肉的鲜味得到了显着的提升。AMP/ATP值的增大和Ca2+浓度的升高使肌细胞内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代谢途径激活,以及AMPKα基因表达量上调。同时,AMPK促进了胞内糖酵解和甘油三酯分解。其中在糖酵解途径和甘油三酯分解途径中的己糖激酶(HK)、6-磷酸果糖-2-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和甘油三酯酶(ATGL)活性在AMPK的调控下显着增高。对虾肌肉中的肌糖原在HK、PK和LDH的作用下产生乳酸。同时甘油三脂在ATGL的作用下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其含量与运输前的对虾相比变化较小。上述结果表明了糖酵解是对虾在模拟无水运输过程中的主要供能途径。(5)对虾肌肉内源蛋白酶的总活性在模拟无水运输后显着升高(p<0.05)。其中钙蛋白酶(calpain)和明胶蛋白酶(gelatinolytic protease)由于胞内Ca2+过载而被激活,组织蛋白酶(cathepsin)活性因为乳酸等酸性物质积累而增高。但Ca2+浓度的升高并未使凋亡执行酶(caspase-3)的活性增高,也没有使肌细胞发生凋亡。相应的在有水运输过程中,对虾内源蛋白酶的总活性因组织蛋白酶L活性升高也发生显着升高(p<0.05),但其他的蛋白酶活性与运输前相比变化不明显。(6)在模拟无水运输过程中,对虾肌肉中MP的氧化使其疏水性增大,同时由于明胶蛋白酶活性增高,肌间结缔组织发生降解从而使肌纤维间隙增大,并且p H值的降低也削弱了肌肉中蛋白与水分子的结合能力。在上述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肌肉中的固定水转变为自由水,从而使肌肉的持水力下降以及汁液损失增加。另外,肌纤维中的MP在钙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的双重作用下发生降解,从而使肌纤维碎片化指数显着升高(p<0.05),说明对虾肌纤维在模拟无水运输过程中发生断裂。肌纤维的断裂和肌间结缔组织的降解最终导致对虾在模拟无水运输后肌肉变软。然而MP的SH在模拟无水运输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氧化,使肌肉的弹性略微增加。虽然对虾经过模拟无水运输后,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发生了轻微的改变,但与运输前相比并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上述结果说明了模拟无水运输不会使对虾的肉质发生明显的劣变。相应的在模拟有水运输过程中,对虾肌肉的蛋白脂质氧化程度和蛋白酶活性较低且能量代谢较慢,持水力显着优于模拟无水运输的对虾。
武文一[4](2020)在《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界中,由于温度变化、季节变化、繁殖行为、病害或食物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存在,鱼类常常面临不利于生长的困境。在池塘养殖实践中,越冬期间,由于水温降低导致鱼类代谢减缓,停止摄食,使其同时面对低温和饥饿双重应激,因此有效动员机体贮存物质非常重要。草鱼作为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养殖对象,其越冬期间常常出现减重甚至死亡等现象,尚缺乏精准的营养策略预防或减轻所出现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上述现象,探讨草鱼越冬期间生理响应机制的同时,采用传统营养学手段,研究草鱼越冬后快速恢复体质和越冬前强化体质进而安全越冬的营养改善策略,为生产实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借鉴。本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1.越冬对草鱼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对草鱼越冬期间生物学性状、血清生化指标、常规成分、抗氧化能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实验草鱼体重、肝胰脏重量、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肠体比和腹腔脂肪指数均呈现显着下降趋势(P<0.05),越冬1周后,草鱼肌肉各常规成分含量显着变化(P<0.05);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血清甘油三酯(TG)、甘油(Glycerol)、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HO)和血糖(GLU)含量先显着降低(P<0.05),随后保持稳定,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含量显着上升(P<0.05);肝胰脏糖原和肌肉糖原以及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TG含量显着降低(P<0.05);氧化应激胁迫最大的三个组织分别是脂肪组织、肝胰脏和肌肉;随着越冬时间的延长,各组织脂肪酸比例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关联分析表明草鱼脂肪组织中SFA、肌肉中PUFA和MUFA、肝胰脏中MUFA在越冬期间供应能量的同时与氧化应激乃至机体损伤显示主要正相关;越冬2周内,草鱼肌肉脂质显着上升,可能通过LPL酶依赖的脂质运输途径相关。表明越冬期间,草鱼机体生理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涉及到机体形态改变、能量动员、氧化防御系统作用和其他相关变化。2.越冬胁迫下草鱼肝胰脏转录组学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选取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进行测序。获得2,4130,5604个干净高质量reads,通过归一化处理计算后,总共出现了795个差异基因,包括336个基因显着上调和459个基因显着下调。将所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和KOG功能富集分析后发现,759个差异表达基因共得到68个GO功能注释,其中小分子代谢过程和脂质代谢过程差异表达基因较多,其次是细胞内部分和辅酶绑定途径;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AMPK信号通路富集程度最高,被注释到该途径的24个差异基因有17个差异基因下调,上调的差异基因有7个;使用KOG数据库进一步对基因功能进行分类表明脂质转运与代谢途径富集程度最高,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为55个。结合GO、KEGG和KOG分析结果表明在越冬过程中,主要以AMPK信号通路为主要作用通路,以其下游通路调控基因作为主要作用基因,其中脂质代谢为草鱼应对越冬能量消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表明草鱼肝胰脏更多通过脂质代谢供应能量进而适应越冬。3.草鱼AMPK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对越冬胁迫机体代谢稳态调节研究通过转录组学研究结果发现,越冬期间草鱼AMPK信号通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草鱼AMPK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9个亚型,分别是AMPKα1、AMPKα1、AMPKα2、AMPKβ1a、AMPKβ1b、AMPKβ2、AMPKγ1、AMPKγ2a、AMPKγ2b和AMPKγ3,并获得了它们的完整编码序列;草鱼AMPK基因高度保守,与其他物种具有高度同源性。组织分布表现出组织依赖性表达模式,AMPK在肝胰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能量动员可能有不同的作用;体外脂肪细胞中,AMPKγ可能比AMPKα/β作用更重要。越冬期间,血清ATP、ADP和AMP含量显着降低,同时ADP+AMP/ATP比值显着升高(P<0.05);肝胰脏、肌肉以及腹腔脂肪中AMPKα1、AMPKα2基因表达显着上升(P<0.05),下游糖脂及蛋白代谢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显着上升(包括ATGL、HSL、CPT1α、CD36等脂分解相关基因;GK、PFK、PK等糖酵解相关基因;GLDH,IGF-1等蛋白分解相关基因)或显着下调(ACC、FAS等脂合成相关基因;CREB、Fox O1、PGC-1α、PEPCK、G6Pase、GLUT2等糖异生相关基因;TOR、S6K等蛋白合成相关基因)(P<0.05)。表明在越冬期间激活了草鱼AMPK通路及其下游基因,促进了糖酵解、脂质分解、脂肪酸β氧化、脂肪酸转运以及蛋白分解的进程加快,同时抑制了糖原合成、脂质合成和蛋白合成的过程,维持了机体稳态。4.越冬后投喂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经历越冬胁迫后,草鱼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实际需求可能与正常养殖环境下的适宜需求水平不同。因此对草鱼越冬再投喂饲料中设计8种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饲料,其中包括25%、28%、31%、34%四种粗蛋白水平和4%、8%粗脂肪水平,进行56天实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1%,脂肪含量为8%的饲料显着提高了越冬草鱼最终体重、增重率、脏体比、肠体比和肝体指数,同时显着提高了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率,促进了饲料的利用(P<0.05)。31%蛋白和8%脂肪水平处理组显着提高了肝胰脏消化酶含量,促进肠道结构的修复,也显着提高了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P<0.05)。通过回归分析,建议草鱼越冬后再饲喂饲料中含有蛋白30.32%-30.41%、脂肪8%时,修复效果最好。5.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裂殖壶藻油和硫辛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草鱼越冬后再投喂31%蛋白(实际30.32%-30.41%)、8%脂肪饲料对机体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以此和实验室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分别添加高低含量n-3 HUFA和高低含量硫辛酸对饲料进行强化。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0.52%)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时,显着增强了越冬后草鱼生长性能及成活率提高了肠道质量,降低了饲料系数,同时抑制了脂质在腹腔中的过度蓄积(P<0.05)。添加适宜水平n-3 HUFA后,显着提高了肝胰脏、肌肉、前肠、脂肪组织和血清中的CAT,SOD和GST活性,显着降低了各组织中MDA和O2·-含量(P<0.05),添加0.1%含量硫辛酸时,显着降低了肝胰脏和肌肉O2·-含量但显着提升了CAT含量(P<0.05)。适宜水平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处理组显着改变了各组织中脂肪酸比例,其中PUFA比例在各种脂肪酸组成变化中起主要作用。最终,建议草鱼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含有有蛋白30.32%-30.41%、脂肪8%的同时,添加适宜水平(0.52%)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对草鱼机体具有更好的修复作用。6.越冬前饲料蛋白脂肪水平对草鱼生物学性状及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设计6种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饲料,包括28%、31%、34%三种粗蛋白水平和4%、8%粗脂肪水平,进行28天越冬前强化实验。结果表明,越冬前强化蛋白水平31%,脂肪水平4%饲料对草鱼越冬后体重损失有显着抑制作用(P<0.05),同时肝体比也显着高于其他对照组。越冬后,31%蛋白、4%脂肪饲料强化处理组显着提高了了血清代谢物中TP、GLU和TG含量,降低了越冬期间机体产生的氧化应激,为越冬后再投喂饲料进行恢复打下了良好的机体健康基础。对肝胰脏和肌肉越冬前后脂肪酸模式分析发现,31%蛋白、4%脂肪饲料强化处理组对机体脂肪酸比例变化产生影响最小,显示该处理组能有效降低越冬期间脂肪酸比例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继而降低氧化应激。通过回归分析,越冬前强化饲料中含有31.53%蛋白和4%脂肪对草鱼安全越冬作用最为明显,结果最佳。7.越冬饲料中强化n-3 HUFA对草鱼体重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四种饲料处理组,分别是:31%蛋白4%脂肪组、31%蛋白8%脂肪组、31%蛋白8%脂肪组(0.52%n-3 HUFA)和31%蛋白8%脂肪组(1.04%n-3 HUFA),进而探讨越冬前强化饲料中添加n-3 HUFA是否对草鱼越冬有所帮助。结果显示,饲料中在8%脂肪水平下,无论添加高低水平n-3 HUFA,均不能显着抑制草鱼越冬前后体重损失率。依然是越冬前强化31%蛋白和4%脂肪可显着提高了越冬后草鱼肝胰脏和肠道的质量以及组织学完整性,显着提高了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同时降低了越冬期间带来的氧化应激,为草鱼越冬后再投喂饲料快速恢复奠定基础。越冬前后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比例分析发现,饲料中添加高低含量n-3 HUFA提高了脂肪酸比例模式的变化,提高了机体脂肪动员及代谢,继而造成氧化应激的产生,不利于越冬。因此,越冬前强化n-3HUFA饲料不能有效提高草鱼抵御越冬的不利影响的耐受力。研究表明:(1)越冬期间,草鱼通过动员机体内能量物质进行消耗,继而安全越冬,期间脂肪供能作用最强,而脂肪组织受到了最大的氧化应激压力;AMPK通路及其下游相关基因在越冬期间共同维持了草鱼机体状态的稳定;(2)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含有蛋白30.32%-30.41%脂肪8%以及在此基础上,添加0.52%水平n-3 HUFA和0.1%含量硫辛酸对草鱼修复效果更佳;(3)越冬前强化适宜蛋白31%及4%脂肪饲料,可确保草鱼安全越冬,添加n-3HUFA并无此效果。
刘艳[5](2020)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在罗非鱼脂质营养代谢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营养性疾病在当前鱼类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脂肪氧化和营养品质。β氧化是脂肪酸降解供能的主要途径,在营养代谢和抗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是鱼类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场所。而目前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在鱼体脂质营养代谢中功能的研究尚不明确,与肌肉脂质品质的关系还不清楚。本课题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含有不同链长和不同饱和度的脂肪源对罗非鱼进行投喂,在活体水平上验证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在β氧化方面的不同,并利用脂质组学研究不同脂肪源对罗非鱼肌肉脂质分子营养价值的影响。之后从离体和活体水平分别对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对不同脂肪酸的代谢特征进行探究。本论文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不同脂肪源对脂代谢和脂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许多脂肪源研究往往选取某一脂肪酸含量的变化来衡量与比较不同脂肪源的营养效果,尤其是相应油源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然而这些脂肪源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并不相同。因此使用主要脂肪酸含量相同的油源才能更加精确的对不同脂肪酸的功能进行比较研究。本实验选用棕榈油(PO)、橄榄油(OO)、红花油(SO)、紫苏油(PEO)和鱼油(FO)作为脂肪源,它们分别富含PA、OA、LA、LNA和EPA+DHA。将不同含量的PA添加到不同的原始油源中,使得每种脂肪源的主要脂肪酸含量相同即PA、OA、LA、LNA和EPA+DHA含量相同(55%),随后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研究结果显示PO组的增重最低显着低于SO和PEO组的,而OO组的腹腔脂肪含量、血清ALT和AST酶活均最高。FO组通过促进脂分解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脂合成基因来降低血清TG。而OO组正好与FO组相反。总之油源中的LA、LNA、EPA和DHA不影响鱼体正常生长和脂代谢。而高水平的PA抑制罗非鱼生长,高含量的OA促进鱼体脂肪累积诱导肝损伤。脂肪酸的利用主要通过β氧化实现,因此本研究结果向我们提示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在不同脂肪酸间存在明显的氧化差异。此外鱼肉营养价值也与饲料中脂肪源密切相关,但目前还没有研究报道脂肪源是如何影响鱼肉脂质营养品质的,因此此部分我们利用脂质组学对罗非鱼肌肉脂质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磷脂中沉积了较高的LA和较低的LNA导致罗非鱼18:2n-6/18:3n-3比较高。而饲料中的n-3极长链高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可以增加TG sn-1/3和PL sn-2位上n-3脂肪酸的含量。PA特异性的结合在甘油骨架的外位上,且不受饲料中脂肪源的影响。富含n-3 PUFA的脂肪源投喂罗非鱼时,LA优先结合在sn-2位上。高含量的LNA结合在TG的sn-1/3、PE的sn-1及PC的sn-2。以上说明饲料油源不仅影响脂肪酸的组成和位置分布,还改变鱼肉营养价值。2.线粒体对不同脂肪酸代谢特征的分析之前的研究结果向我们提示罗非鱼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对不同链长脂肪酸β氧化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脂肪源对罗非鱼具有不同的代谢特征和肌肉脂质营养品质。因此接下来我们对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对不同脂肪酸的代谢特征分别展开研究。首先我们从细胞器、细胞、活体水平进一步分析线粒体对不同单体和复合脂肪酸代谢特征。结果表明PA、OA和LNA促进线粒体呼吸,而LA、ARA、EPA和DHA对线粒体呼吸有抑制作用。线粒体β氧化底物结果和线粒体β氧化障碍细胞实验均显示线粒体可能优先利用OA和PA。随后在活体水平上进行验证,综合考量线粒体氧化受阻对低脂鱼类肌肉脂质的影响。此部分使用MD构建两种油源(豆油和鱼油)的线粒体障碍模型,以模拟实际生产中由不同饱和度和不同链长诱导的线粒体β氧化障碍。线粒体发生氧化障碍影响肌肉脂质含量、脂肪酸组成和代谢差异物数量,但影响的程度取决于饲料中脂肪源的类型,一般对鱼油组的影响较大。线粒体氧化障碍影响PA、ARA和EPA的含量,但不影响其位置分布和营养价值。OA的含量和位置分布仅与脂肪源相关。而LA和DHA的含量、位置分布与线粒体氧化障碍及油源均有关,其中豆油加MD组对其位置分布影响较大。本实验是第一次探究氧化障碍对肌肉磷脂含量、结构及组成的影响,我们的结果为评估患有代谢疾病的鱼类的营养品质评价提供了参考。3.过氧化物酶体对不同脂肪酸的代谢特征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特异性抑制剂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对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代谢的了解,研究发现炔酸(TRO和TDYA)可以特异性的抑制过氧化物酶体限速酶ACO。因此本部分首先在细胞水平上对TRO的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了探索并对过氧化物酶体氧化障碍下PA的氧化代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RO合适的作用浓度和时间分别为0.02 umol/L和6 h。而过氧化物酶体发生氧化障碍后,短时间内增加极长链脂肪酸的含量,长时间内影响长链脂肪酸的利用。接下来我们在活体水平上对TDYA的作用浓度及作用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添加TDYA导致血清和肝脏TG、MDA和ALT增加,发生脂质过氧化,诱导肝损伤。过氧化物酶体氧化障碍不影响肝脏和肌肉脂含量但改变其脂肪酸组成。过氧化物酶体发生氧化障碍,肝脏降低脂解和脂肪酸从头合成,导致TG和NEFA增加。结果显示添加量为75mg/kg和150mg/kg TDYA均可以有效抑制肝脏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综合考量选用75mg/kg添加量。有研究表明高脂饲料诱导过氧化物酶体氧化增加,从而导致过氧化氢增多,也因此可能抑制了线粒体氧化。那么在高脂饲料下抑制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也许可以缓解高脂饲料诱导的氧化损伤。因此我们对TDYA在高脂饲料中降脂效果进行了探究。我们发现高脂饲料诱导肝脏脂肪积累,降低脂肪氧化能力,造成肝氧化损伤。而添加TDYA可显着降低血清和肝脏TG、NEFA和H2O2含量,提高CAT和SOD抗氧化活性。但TDYA不影响肝脏脂代谢基因的表达,主要通过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水平,降低脂含量,改善肝氧化损伤。综上,(1)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的不同使得罗非鱼对不同油源氧化分解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对罗非鱼营养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2)线粒体发生氧化障碍影响肌肉磷脂脂质组成和营养价值。过氧化物酶体发生氧化障碍导致细胞和活体脂肪积累;(3)本论文首次具体系统的研究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在鱼类营养代谢和品质维持中的功能,为改善鱼类肌肉营养价值和脂肪源的选择提供了方向。
张改改[6](2019)在《不同脂肪源和蛋白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脂质代谢及蛋白代谢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1.基于脂质组学分析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质分子的影响目前,关于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鱼体脂肪酸组成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的研究有很多,然而关于脂肪酸组成改变鱼体肌肉结构的信息较少。本研究通过生化和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肌肉脂质分子变化特征的影响,旨在探讨脂质分子特异性对鱼类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12%的固体鱼油(SFO)、液体鱼油(FO)、菜籽油(RO)和混合油(亚麻籽油:大豆油=1:1)(LSO)作为单一脂肪源,配制4组等氮(46%粗蛋白)等能(21.31MJ/kg)的纯化饲料。将480尾(24.1±1.25)g大口黑鲈随机分成4组,每组3次重复,并用试验饲料喂养103天。结果表明,RO和LSO组鱼体重增重率和全鱼脂肪含量均显着高于SFO和FO组(P<0.05),而蛋白质含量则相反。该研究证实C16:0和C18:1n-9更倾向沉积于甘油骨架的外部位置。此外,大口黑鲈体内C18:2n-6与C18:3n-3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导致肌肉中C18:2n-6的高积累和C18:3n-3的低积累。C18:2n-6特异性地沉积在磷脂酰胆碱(PC)的sn-2位置,并且C18:3n-3在甘油三酯(TG)中的sn-2位置沉积较高。另外,TG、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分子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4n-6、C20:5n-3和C22:3n-6)的位置分布相似,其中大多数是主要分布在TG分子的sn-1/3位置以及PC和PE分子的sn-2位置。综上所述,所有这些结构特征有助于减少饲料脂肪对鱼体的负面影响。2.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消化率、肝脏功能和代谢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肝脏抗氧化能力以及代谢的影响,以植物蛋白复合物(酶解豆粕:玉米蛋白粉=10:1)替代部分鱼粉,酶解豆粕的添加量分别为0(E0组)、15%(E15组)、20%(E20组)、25%(E25组)、30%(E30组),各组替代鱼粉的量分别为0、23.64%、30.91%、40%、47.27%,并在E20组(替代30.91%的鱼粉)的基础上,将添加量为20%的酶解豆粕改用豆粕(SBM组)或发酵豆粕(FSBM组)等蛋白替代鱼粉,配制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将初始体重为(17.17±0.14)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为7组,分别投喂7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周期为67天。结果显示:(1)E25和E30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的饲料系数无显着性差异,E25、E30组的存活率较低,可能与摄食不均衡,小个体被残杀有关,这也可能造成E25、E30组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其他组。随着酶解豆粕添加量的增加,脏体比、肝体比、全鱼脂肪含量显着降低(P<0.05);豆粕、酶解豆粕、发酵豆粕分别替代30.91%鱼粉时,FSBM组的特定生长率显着低于E20组(P<0.05),脏体比、肝体比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2)随着酶解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不断增大,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高于对照组;E20、E30组的胃蛋白酶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三种豆粕分别替代30.91%鱼粉时,FSBM组肠道淀粉酶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肠道脂肪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则相反。(3)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除E30组肝脏ALT外),肝脏丙二醛(MDA)呈下降趋势;E20、SBM与FSBM三组中,FSBM组的肝脏MDA、ALT显着低于其他两组(P<0.05),肝脏AST活力依次为E20>FSBM>SBM;(4)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后,各组的耗氧率有显着升高的趋势(P<0.05),E20、E25、E30组的排氨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E20、E30组肌肉氮的保留率显着高于其他组;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血清的游离脂肪酸(NEFA)、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都有显着的影响。三种不同豆粕分别替代30.91%鱼粉时,FSBM组的耗氧率显着低于其他两组(P<0.05),排氨率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豆粕组(SBM组)的血清T-CHO显着高于其他两组,而血清LDL-C与肌肉脂肪含量呈相反的结果;E20组的血清TG显着低于其他两组。综上所述,饲料中酶解豆粕的添加量小于30%时,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无不利影响,但有利于减轻肝脏氧化应激负担,并提高代谢水平。普通豆粕、酶解豆粕与发酵豆粕均可以替代30.91%鱼粉,且酶解豆粕的替代效果最好。3.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酶解豆粕及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代谢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探究酶解豆粕和豆粕分别替代鱼粉后,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与代谢之间的调控机制。基于上述养殖试验结束后,统计E0、E20、E30、SBM四组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并检测肝脏T-AOC活力和MDA含量。基于GS/MC代谢组学技术对肝脏代谢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发现:(1)饲料中添加30%酶解豆粕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显着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P<0.05);酶解豆粕和豆粕同一水平替代鱼粉时,大口黑鲈的增重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是肝脏抗氧化能力显着提高(P<0.05),其中酶解豆粕的替代效果最显着。(2)利用代谢组学分析出,在E0、E20、E30三组之间鉴定出共有的差异代谢物有91种,E0、E20、SBM三组之间共有的差异代谢物有80种。其中主要有氨基酸、糖类、脂肪酸、核苷类、有机酸等物质。这些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途径主要有: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柠檬酸(TCA)循环、丁酸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ABC转运蛋白、嘧啶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代谢途径。综上所述,酶解豆粕和豆粕分别替代鱼粉时,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和肝脏抗氧化能力升高可能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途径有关。4.酶解豆粕及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饲料中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究酶解豆粕和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E0、E20、E30、SBM四组大口黑鲈肠道内容物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E0组的Ace及Chao指数低于其他三组,并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E20、E30和SBM三组的Shannon指数均高于E0组,而Simpson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2)基于门水平,E0、E20、E30、SBM四组大口黑鲈肠道的优势菌群为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中厚壁菌门占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上,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sensu-stricto-1)、未分类的消化链球菌科(unclassified-f-Peptostreptococcaceae)、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是大口黑鲈肠道的优势菌群,其中,狭义梭菌属-1是E0、E30、SBM三组的绝对优势菌群,而消化链球菌是E20组的绝对优势菌群。(3)对属水平差异菌属进行研究分析发现,E0、E20和E30三组样品中的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E30组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的丰度均高于其他两组,且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E0、E20、SBM三组样品在属水平上也存在显着性差异,SBM组中的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极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1),而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Alpinimonas菌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综上所述,酶解豆粕和豆粕替代鱼粉会增加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酶解豆粕添加为30%时,可以显着增加大口黑鲈肠道中的有益菌;相较于酶解豆粕,豆粕增加肠道中的有害菌的丰度。
韩迎雪[7](2019)在《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脂质特征分析及其鱼肉凝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淡水鱼是我国传统的水产养殖品种,历史悠久,并且种类繁多。其共有的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且易吸收、脂肪含量低且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由于市场对淡水鱼消费习惯的限制以及其自身因素的影响,淡水鱼的市场价值较低,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本文研究了淡水鱼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磷脂组成及含量,鱼糜凝胶的质构、凝胶强度、白度、持水性、粗脂肪含量、磷脂组成及含量,鱼肉及鱼糜凝胶磷脂与鱼糜品质的相关性,最终筛选出适合制作鱼糜的鱼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为比较淡水鱼肌肉脂肪酸在鱼类科、目以及种属间的差异,本文采用氯仿-甲醇(体积比=2∶1)法提取30种淡水鱼背部肌肉的粗脂肪,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30种淡水鱼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30种淡水鱼每kg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为50.24174.96 g,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范围为21.31%36.3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相对含量在22.79%53.00%之间,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相对含量范围为22.22%47.28%。30种淡水鱼共检出25种脂肪酸,其中8种饱和脂肪酸,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30种淡水鱼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最为丰富。(2)为建立快速、灵敏的检测淡水鱼肌肉中各磷脂组分的方法,以翘嘴红鲌(Erg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为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HPLC-ELSD),以Chromolith?Performan-ce-Si型正相硅胶色谱分析柱(100mm×4.6 mm)作为分离柱,正己烷-异丙醇-13%乙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系,三元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70℃,雾化气(氮气)压力为320 kPa。结果表明,各磷脂组分均能完全分离,且各磷脂组分在相应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高,C.V.值均小于3.0%,平均回收率为88.38%107.41%,RSD为0.4%4.95%。本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翘嘴红鲌等淡水鱼中磷脂含量的测定。(3)为研究淡水鱼肌肉磷脂的含量及种类在鱼类科、目和种属间的规律,采用氯仿-甲醇提取法及HPLC-ELSD检测方法对淡水鱼肌肉磷脂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淡水鱼肌肉总磷脂含量在0.603.70 mg/g,磷脂酰乙醇胺(PE)占总磷脂的46.45%65.30%,是淡水鱼肌肉磷脂的主要成分。在所有被检测的淡水鱼肌肉中共检测到磷脂酰乙醇胺(PE)、溶血磷脂酰乙醇胺(LPE)、磷脂酰肌醇(PI)、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胆碱(PC)、鞘磷脂(SM)、溶血磷脂酰胆碱(LPC)七种磷脂成分。其中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缩骨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脆肉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et V)、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鳙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磷脂组成种类最为丰富。(4)为筛选出适合做鱼糜的鱼种,将不同种类淡水鱼鱼肉经过一系列加工步骤做成鱼糜凝胶,测定其凝胶强度、质构、白度、持水性、粗脂肪含量、磷脂组成及含量,并寻找鱼肉及鱼糜凝胶磷脂与鱼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淡水鱼糜凝胶硬度为121.83972.9 g,内聚性为0.032.35,弹性为1.352.95 mm,咀嚼性为0.218.37 mJ,凝胶强度为109.83884.88 g.cm,白度为66.0280.8,持水性为71.5%91.83%,粗脂肪含量为每kg鱼糜凝胶中有37.19130.35 mg。根据鱼肉磷脂、鱼糜凝胶磷脂与鱼糜品质的相关性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认为草鱼、鳙鱼、罗非鱼、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是最适合作为生产鱼糜的鱼种。
周敏[8](2018)在《冷冻及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脆肉鲩(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et V)是草鱼用饲料喂养到一定重量后,再投喂蚕豆而养成的一种新兴的淡水养殖鱼类,具有肉质紧硬、肉色鲜红、久煮不烂且味道鲜美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冷冻保藏是脆肉鲩常用的保藏方法,但由于冷链发展不完善,常常导致脆肉鲩在加工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品质劣化,且不当的加热处理也会对脆肉鲩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是以脆肉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冷冻过程中反复冻融次数(0、1、3、5、7、10次)、解冻方法(空气解冻、静水解冻、低温解冻、微波解冻和超声波解冻)、宰后停滞时间(1 h、2 h、8 h、12 h、24 h)对冷冻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烹调方式(蒸制、煮制、油炸)对脆肉鲩鱼肉营养价值及其风味的影响。探讨冷冻过程及烹饪过程中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变化规律,为脆肉鲩鱼肉的加工及远程运输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如下:(1)反复冻融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冻融次数(0、1、3、5、7、10次)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解冻汁液损失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差异性显着(p<0.05);蒸煮损失和加压失水率均出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pH值则先降低后增大;亮度(L)和白度(W)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红度(a*)和黄度(b*)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则不断减小;随着冻融次数的递增,硬度和弹性逐渐降低;硫代巴比妥酸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逐渐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不断增加,巯基含量不断降低;鱼肉的微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肌原纤维紧密程度和断裂程度增加,鱼肉的保水性逐渐降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鱼肉的品质特性发生劣化,并且在冻融5次后,脆肉鲩鱼肉的品质会发生进一步劣化,故脆肉鲩在冷冻保藏期间应该尽可能保持温度恒定,减少冻融次数的发生。(2)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比较了五种不同的解冻方法(空气、静水、低温、微波和超声波)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解冻方法对脆肉鲩肌肉品质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冷冻鱼肉经静水解冻后,肌肉pH值与对照组的pH值没有显着性变化(p>0.05),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和加压失水率较低,L*、a*、b*值与对照组最为接近,能够较好地保持鱼肉的持水性和色泽;静水解冻后脆肉鲩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较高,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TBARS值和羰基含量值最低;与其他几种解冻方式相比,静水解冻能更好的保持脆肉鲩肌肉的品质。(3)宰后停滞时间对冷冻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比较了冷冻前停滞时间(1 h、2 h、8 h、12 h、24 h)对鱼肉的影响。结果表明:宰后停滞12 h冻结的鱼肉在蒸煮损失率、解冻汁液损失、蛋白质氧化等方面均显着低于(p<0.05)其他宰后停滞时间冻结的鱼肉;宰后停滞1 h冻结鱼肉的色泽优于其他宰后停滞时间,肌原纤维白羰基含量也小于其他滞留时间冻结的鱼肉,但与8 h、24 h冻结的鱼肉差异不显着(p>0.05);宰后停滞8 h冻结鱼肉的脂肪氧化程度和加压失水率均显着低于(p<0.05)其他宰后停滞时间,pH显着高于(p<0.05)其他滞留时间冻结的鱼肉。(4)不同烹调方法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烹调方式(蒸制、煮制、油炸)对脆肉鲩鱼肉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烹饪方式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较大,蒸制、煮制、油炸之中,煮制方式蒸煮损失率最少;油炸方式蒸煮损失最大,水分含量最低,灰分、脂肪、粗蛋白含量最高。经过加热后,脆肉鲩鱼肉中的丙二醛的含量显着增大,其中煮制的样品中丙二醛的含量最高,油炸方式最低。不同烹调方式没有改变脆肉鲩肌肉中氨基酸的组成。但经过不同方式烹调后,鱼肉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大,其中经油炸烹调的鱼肉中氨基酸含量最大。经过不同方式熟制后,脆肉鲩鱼肉中的脂肪酸组成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蒸制鱼肉中的MUFA含量最高,其含量为48.46%,其次为油炸,为46.48%;煮制鱼肉油脂中的PUFA含量最高,其含量为36.36%。(5)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风味物质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的气味影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分析鱼肉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经过蒸制和煮制后,脆肉鲩鱼肉中挥发性成分的数目和对照组的相同,但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经过油炸后,脆肉鲩鱼肉中挥发性成分种类增多。三种熟制方式鱼肉的挥发性物质中,醛类物质的含量最高,其次为醇类和烷烃类物质。醛类物质中以壬醛和辛醛的含量最高,醇类物质中以1-壬烯-3-醇的含量最高。
王文娟,朱成科,王慧洪,舒璐,蒋凡[9](2016)在《异抗坏血酸钠对乌鳢肌肉海藻酸钠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异Vc钠保鲜液浸泡、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对冷藏期间乌鳢肌肉新鲜度的影响。用乳酸链球菌素、柠檬酸和醋酸配制成保鲜液A。在A保鲜液的基础上,添加异Vc钠,配成保鲜液B。用A、B保鲜液浸泡乌鳢肌肉块,再用海藻酸钠溶液进行涂膜,分别为A涂膜组和B涂膜组。测定该两组冷冻肉汁液流失率及2℃冷藏期间肌肉p H值、TBA值、TVB-N及细菌总数的变化,并与不经浸泡和涂膜的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表明,乌鳢肌肉经两种保鲜液浸泡、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其冷冻汁液流失率均显着(p<0.05)低于未处理的对照组。在贮藏期间,乌鳢肌肉经保鲜液浸泡、海藻酸涂膜处理能显着延缓肌肉p H值、TBA值、TVB-N及细菌总数的上升;并且B涂膜组的延缓效果显着(p<0.05)大于A涂膜组。综合考虑,用含异Vc钠的保鲜液浸泡后,再经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改善乌鳢肌肉的贮藏品质。
王琦,邹舟,于刚[10](2014)在《四种湖北产淡水鱼脂质分布及组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Folch法和薄层层析(TLC)技术分析比较了鲢鱼(Hypephthatmichtys motitrlx)、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鳊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四种湖北产淡水鱼头部、背肌、腹肌、内脏四部分脂质的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鲢鱼、草鱼、鳙鱼、鳊鱼的头部和内脏脂质含量显着性地高于腹肌和背肌,在四种鱼中,鲢鱼头部和内脏脂质含量都是最高的,草鱼的腹肌和背肌中脂质含量都是最低的。TLC分析结果表明,四种淡水鱼各部位脂质组成中除了中性脂质外还含有极性脂。
二、三种中国淡水鱼肌肉脂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种中国淡水鱼肌肉脂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变化影响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罗非鱼及其在我国的加工研究现状 |
1.1.1 罗非鱼简介 |
1.1.2 我国罗非鱼加工现状 |
1.2 热加工对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
1.2.1 热加工概况 |
1.2.2 鱼肉品质概况 |
1.2.3 热加工对鱼肉品质的影响 |
1.3 代谢组学在水产品品质与安全中的研究进展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技术 |
1.3.3 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4.1 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 |
2.2.2 主要化学试剂 |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加工损失率的测定 |
2.3.3 色差的测定 |
2.3.4 质构的测定 |
2.3.5 pH 值的测定 |
2.3.6 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7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2.3.8 挥发性香气成分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加工损失的影响 |
2.5.2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色差影响 |
2.5.3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 |
2.5.4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p H值的影响 |
2.5.5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基本营养成分的影响 |
2.5.6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酸组成含量的影响 |
2.5.7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
2.6 小结 |
第3章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和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样品 |
3.2.2 主要化学试剂 |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TBARS值的测定 |
3.3.3 全蛋白质提取与测定 |
3.3.4 肌原纤维蛋白提取与测定 |
3.3.5 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测定 |
3.3.6 羰基、巯基含量测定 |
3.3.7 SDS-PAGE电泳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脂肪氧化(TBARS值)的影响 |
3.5.2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含量的影响 |
3.5.3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3.5.4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羰基含量的影响 |
3.5.5 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巯基含量的影响 |
3.5.6 SDS-PAGE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样品 |
4.2.2 主要化学试剂 |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3.2 代谢物提取 |
4.3.3 色谱质谱分析 |
4.4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热加工方式处理罗非鱼片代谢物鉴定概况 |
4.5.2 不同热加工处理方式罗非鱼片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 |
4.5.3 不同热加工处理方式罗非鱼片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
4.5.4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4.5.5 不同热加工处理罗非鱼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5.6 不同热加工处理罗非鱼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4.5.7 与罗非鱼热加工品质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分析 |
4.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基于食品组学犏牛不同部位组织品质差异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犏牛的简介 |
1.1.1 犏牛的类型及形态特征 |
1.1.2 犏牛的养殖特点 |
1.2 犏牛的杂交优势 |
1.2.1 犏牛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 |
1.2.2 犏牛肉的品质特点 |
1.2.3 犏牛产乳性能 |
1.3 食品组学概述 |
1.3.1 转录组学技术在肉品质分析与研究中的应用 |
1.3.2 脂质组学技术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
1.3.3 代谢组学技术在食品品质分析中的应用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犏牛不同组织部位转录组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2.2.3 犏牛不同组织部位的总RNA提取 |
2.2.4 转录组测序 |
2.2.5 数据处理 |
2.2.6 功能注释和富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NA-seq测序与质量检测 |
2.3.2 样品相关性分析 |
2.3.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3.4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富集 |
2.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注释与富集 |
2.3.6 不同部位差异基因表达与肌肉宰后生理 |
2.3.7 不同部位差异基因表达与肉质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犏牛不同组织部位脂质组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3.2.4 脂质提取 |
3.2.5 UPLC-MS/MS法及靶向脂质组分析 |
3.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犏牛肌肉组织脂质的鉴定与分类 |
3.3.2 犏牛不同组织部位脂质组的OPLS-DA分析 |
3.3.3 不同部位犏牛肉脂质分类的比较 |
3.3.4 犏牛不同肌肉组织之间的差异脂质组分的筛选 |
3.3.5 差异脂质KEGG富集与分类 |
3.3.6 不同组织部位的活动强度与脂质组差异的相关性 |
3.3.7 脂质组差异对犏牛不同部位宰后生理活动的潜在影响 |
3.3.8 脂质组差异对犏牛不同部位食用品质的潜在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犏牛不同组织部位代谢组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4.2.4 代谢物提取 |
4.2.5 UPLC-MS/MS液相条件 |
4.2.6 质谱条件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犏牛不同组织部位代谢组OPLS-DA分析 |
4.3.2 不同部位犏牛肉代谢物分类的比较 |
4.3.3 犏牛不同肌肉组织之间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3.4 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 |
4.3.5 犏牛不同部位差异代谢物的功能分析 |
4.3.6 与犏牛肉质有关的差异代谢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S1 |
附表S2 |
附表S3 |
附表S4 |
附表S5 |
附表S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及其生化和肉质的应激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南美白对虾 |
1.2 鲜活水产品保活运输 |
1.2.1 无水运输 |
1.2.2 有水运输 |
1.2.3 运输前处理 |
1.3 鲜活水产品在无水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反应 |
1.3.1 机体应激反应 |
1.3.2 细胞应激反应 |
1.4 无水运输对鲜活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
1.4.1 脂质和蛋白质氧化途径 |
1.4.2 能量物质代谢途径 |
1.4.3 内源性蛋白酶酶解途径 |
1.4.4 细胞凋亡途径 |
1.5 本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无水保活运输关键技术的研发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休眠和复苏的温度及时间 |
2.3.2 冷击温度及保活温度对模拟无水运输存活率的影响 |
2.3.3 暂养对模拟无水运输存活率的影响 |
2.3.4 无水保活运输包装的使用效果 |
2.3.5 防伤装载对模拟无水运输存活率的影响 |
2.3.6 无水保活运输过程中温度、氧气和存活率的变化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SP70抑制空气暴露胁迫对血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试剂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实验模型的建立及有效性 |
3.3.2 血淋巴细胞HSP70基因及蛋白表达 |
3.3.3 HSP70对空气暴露对虾存活率的影响 |
3.3.4 HSP70对血淋巴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
3.3.5 HSP70对血淋巴细胞内细胞色素c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3.6 HSP70对血淋巴细胞内caspase-3 基因表达量及其活性的影响 |
3.3.7 HSP70对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气暴露胁迫对肌肉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试剂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 |
4.3.1 肌肉中ROS和 RNS的含量 |
4.3.2 肌肉中脂质的FFA含量、PV、TBARs值和FR值 |
4.3.3 肌肉中MP的 CO浓度、SH和 S-S浓度、内在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 |
4.3.4 肌肉中MP的蛋白组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气暴露胁迫对肌肉糖原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试剂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实验结果 |
5.3.1 对虾肌肉的肌纤维呼吸类型 |
5.3.2 肌肉细胞内的Ca~(2+)浓度 |
5.3.3 肌肉中AMPKα基因表达量 |
5.3.4 肌肉中HK,PK,LDH和ATGL的活性 |
5.3.5 肌肉中肌糖原和乳酸的含量 |
5.3.6 肌肉中ATP、IMP的含量及AMP/ATP值和K值 |
5.3.7 肌肉中脂肪酸的组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空气暴露胁迫对肌肉内源性蛋白酶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试剂与设备 |
6.2.3 实验方法 |
6.2.4 数据处理 |
6.3 实验结果 |
6.3.1 肌肉中蛋白酶的总活性 |
6.3.2 肌肉中组织蛋白酶B和L的活性 |
6.3.3 肌肉中钙蛋白酶的活性 |
6.3.4 肌肉中caspase-3 的活性及细胞的凋亡状况 |
6.3.5 肌肉中明胶蛋白酶的活性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气暴露胁迫对肌肉品质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实验材料 |
7.2.2 试剂与设备 |
7.2.3 实验方法 |
7.2.4 数据处理 |
7.3 实验结果 |
7.3.1 肌肉的pH值、纤维碎片指数和微观形态 |
7.3.2 肌肉的水分状态 |
7.3.3 肌肉的离心失重率和汁液损失率 |
7.3.4 肌肉的质构特性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对越冬鱼类的影响 |
1.2 饥饿对越冬鱼类的影响 |
1.2.1 饥饿对越冬鱼类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
1.2.2 饥饿对越冬鱼类体组成的影响 |
1.2.3 饥饿对越冬鱼类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代谢的影响 |
1.3 越冬对鱼类氧化应激的影响 |
1.4 越冬对鱼类消化生理的影响 |
1.5 越冬对鱼类内分泌的影响 |
1.6 AMPK在能量代谢中作用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越冬对草鱼生物学性状、生理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条件和方法 |
2.1.3 样品采集 |
2.1.4 生物学参数测定 |
2.1.5 全鱼及肌肉常规成分分析 |
2.1.6 血清指标测定 |
2.1.7 肝胰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糖原和TG含量及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
2.1.8 组织酶抗氧化活性测定 |
2.1.9 实验鱼前肠及肝胰脏组织学 |
2.1.10 实验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测定 |
2.1.11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2.1.12 数据处理 |
2.2 结果 |
2.2.1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2.2.2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2.2.3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4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肝胰脏、肌肉、脂肪组织中糖原和TG含量及血清代谢物含量变化的影响 |
2.2.5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组织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2.6 越冬对一龄和二龄草鱼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的影响 |
2.2.7 越冬对一龄、二龄和成年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2.2.8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关联性的影响 |
2.2.9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LPL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关联性分析 |
2.2.10 越冬对二龄草鱼肝胰脏和肌肉HSPs及 UCP2 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越冬胁迫下草鱼肝胰脏转录组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条件及方法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总RNA提取及定量 |
3.1.4 cDNA文库的构建、质量检测及测序 |
3.1.5 测序数据组装和注释 |
3.1.6 差异基因(DEGs)表达分析 |
3.1.7 GO、KEGG及 KOG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3.1.8 RT-qPCR验证 |
3.2 结果 |
3.2.1 测序结果统计 |
3.2.2 差异基因(DEGs)表达分析 |
3.2.3 差异表达基因GO、KEGG及 COG富集分析 |
3.2.4 RT-qPCR验证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草鱼AMPK基因特征分析及其对越冬胁迫机体代谢稳态调节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1:AMPK家族基因克隆及组织表达谱 |
4.1.2 实验2:在体及离体饥饿实验 |
4.1.3 实验3:AMPK对越冬胁迫下机体能量代谢稳态调节 |
4.1.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草鱼AMPK的分子特性研究 |
4.2.2 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
4.2.3 AMPK亚基的三维结构预测 |
4.2.4 草鱼AMPK的组织分布 |
4.2.5 草鱼体内和体外饥饿处理期间AMPK基因表达的变化 |
4.2.6 AMPK对越冬胁迫下草鱼机体能量动员基因表达影响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越冬后投喂不同蛋白及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体组成、消化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5.1.2 实验设计 |
5.1.3 样品采集 |
5.1.4 常规成分分析 |
5.1.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5.1.6 消化酶活性 |
5.1.7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5.1.8 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 |
5.1.9 实验鱼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测定 |
5.1.10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5.1.11 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生长性能和生物学性状 |
5.2.2 全鱼和肌肉常规成分 |
5.2.3 血清生化指标 |
5.2.4 消化酶活性与组织学 |
5.2.5 抗氧化能力 |
5.2.6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 |
5.2.7 肝胰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 |
5.3 讨论 |
第六章 越冬后再投喂饲料中裂殖壶藻油和硫辛酸对草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6.1.2 实验设计 |
6.1.3 样品采集 |
6.1.4 常规成分分析 |
6.1.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6.1.6 抗氧化酶活性 |
6.1.7 脂肪酸测定 |
6.1.8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6.1.9 统计分析 |
6.2 结果 |
6.2.1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生物学特征参数的影响 |
6.2.2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6.2.3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6.2.4 越冬再投喂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肝胰脏、肌肉和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2.5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组织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6.2.6 组织-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 |
6.2.7 越冬再投喂不同藻油水平饲料对草鱼FAD和 ELO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8 越冬再投喂不同硫辛酸水平饲料对草鱼Nrf2-Keap1 信号通路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 讨论 |
第七章 越冬前饲料蛋白脂肪水平饲料对草鱼生物学性状及机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7.1.2 实验设计 |
7.1.3 样品采集 |
7.1.4 常规成分分析 |
7.1.5 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
7.1.6 抗氧化酶活性 |
7.1.7 脂肪酸测定 |
7.1.8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7.1.9 统计分析 |
7.2 结果 |
7.2.1 饲料不同水平蛋白脂肪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体重的影响 |
7.2.2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7.2.3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7.2.4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7.2.5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7.2.6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7.2.7 饲料不同蛋白脂肪水平对越冬后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7.3 讨论 |
第八章 越冬饲料中强化n-3HUFA对草鱼体重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实验饲料的配制 |
8.1.2 实验设计 |
8.1.3 样品采集 |
8.1.4 常规成分分析 |
8.1.5 血清代谢物含量测定 |
8.1.6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8.1.7 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 |
8.1.8 脂肪酸测定 |
8.1.9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 |
8.1.10 统计分析 |
8.2 结果 |
8.2.1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体重的影响 |
8.2.2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8.2.3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常规成分的影响 |
8.2.4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血清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
8.2.5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草鱼肝胰脏和肌肉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8.2.6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前肠组织学的影响 |
8.2.7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和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8.2.8 饲料n-3HUFA强化对越冬前后草鱼肝胰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8.3 讨论 |
第九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下一步研究内容 |
9.1 综合讨论和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主要生长及生物学指标 |
附录 B 脂肪酸测定步骤 |
附录 C 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实验步骤 |
附录 D 肝细胞和脂肪细胞培养及处理简要 |
附录 E RT-qPCR所用引物序列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在罗非鱼脂质营养代谢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脂肪酸β氧化概述 |
第二节 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在脂肪酸β-氧化中的互作关系 |
第三节 鱼类脂质营养代谢与脂肪酸β氧化的相关性研究 |
第四节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罗非鱼脂代谢和脂质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一节 比较分析罗非鱼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对不同脂肪源的代谢特征 |
第二节 不同饲料油源改变罗非鱼肌肉脂质营养价值的脂质组学分析 |
第三章 罗非鱼线粒体对不同单体和复合脂肪酸代谢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线粒体对不同脂肪酸的呼吸率差异研究 |
第二节 细胞水平线粒体β氧化障碍不同单体脂肪酸的代谢特征分析 |
第三节 线粒体氧化障碍下,罗非鱼摄入不同脂肪源改变肌肉磷脂脂质组成 |
第四章 罗非鱼过氧化物酶体对单体和复合脂肪酸代谢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细胞水平过氧化物酶体抑制剂曲格列酮作用浓度摸索及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二节 过氧化物酶体抑制剂TDYA作用浓度摸索及对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
第三节 过氧化物酶体抑制剂TDYA在高脂饲料中降脂效果的初步研究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不同脂肪源和蛋白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脂质代谢及蛋白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鱼油替代的研究进展 |
2.鱼粉替代的研究进展 |
2.1 其他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现状 |
2.2 其他蛋白源替代鱼粉存在的问题 |
2.3 解决鱼粉替代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
3.代谢组学及脂质组学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 |
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基于脂质组学分析饲料中不同脂肪源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肌肉脂质分子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管理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生长性能及体成分分析 |
2.2 肌肉脂肪酸组成 |
2.3 肌肉脂质组学分析 |
3.讨论 |
3.1 生长性能和体成分分析 |
3.2 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 肌肉脂质组学分析 |
4.小结 |
第二章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肝脏功能和代谢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指标的计算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 |
2.1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
2.2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3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肝脏功能的影响 |
2.4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代谢的影响 |
3.讨论 |
3.1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体成分的影响 |
3.2 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 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代谢的影响 |
4.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酶解豆粕及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代谢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
1.3 样品采集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5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生长性能及肝脏抗氧化能力 |
2.2 代谢组学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第四章 酶解豆粕及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饲料的配制 |
1.2 试验对象及养殖 |
1.3 样品采集与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结果 |
2.1 OTU聚类分析和大口黑鲈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2.2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分析 |
2.3 大口黑鲈肠道菌群属水平上的物种差异分析 |
2.4 样品的PCA与聚类分析 |
3.讨论 |
4.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脂质特征分析及其鱼肉凝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脂质的分类 |
1.1.1 油脂 |
1.1.2 类脂 |
1.1.2.1 磷脂 |
1.1.2.2 糖脂 |
1.1.2.3 胆固醇及其酯 |
1.2 淡水鱼脂质的提取方法 |
1.2.1 有机溶剂提取法 |
1.2.2 超临界流体萃取 |
1.2.3 其他方法 |
1.3 淡水鱼脂质的分析检测方法 |
1.3.1 层析法 |
1.3.2 气相色谱法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 脂质对鱼糜凝胶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30种淡水鱼肌肉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样品前处理 |
2.2.3.2 脂肪的提取 |
2.2.3.3 脂肪酸的甲酯化 |
2.2.3.4 脂肪酸的GC-MS分析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30 种淡水鱼粗脂肪的含量 |
2.3.2 30 种淡水鱼脂肪酸组成 |
2.3.2.1 饱和脂肪酸 |
2.3.2.2 不饱和脂肪酸 |
2.3.2.3 EPA和DHA总相对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淡水鱼磷脂检测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样品前处理 |
3.2.3.2 脂肪的提取 |
3.2.3.3 样品制备 |
3.2.3.4 色谱分析条件 |
3.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色谱条件优化选择 |
3.3.1.1 色谱柱的选择 |
3.3.1.2 检测器的选择 |
3.3.1.3 流动相的选择 |
3.3.1.4 柱温的选择 |
3.3.1.5 蒸发光温度的选择 |
3.3.2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3.3.3 方法的精密度 |
3.3.4 回收率 |
3.3.5 翘嘴红鲌磷脂组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0种淡水鱼磷脂的含量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样品前处理 |
4.2.3.2 脂肪的提取 |
4.2.3.3 样品制备 |
4.2.3.4 色谱分析条件 |
4.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磷脂标准品的标准曲线 |
4.3.2 淡水鱼肌肉磷脂组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种类淡水鱼糜品质特性与磷脂的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3.1 鱼糜凝胶制作工艺流程 |
5.2.3.2 鱼糜凝胶制作要点 |
5.2.3.3 鱼糜凝胶质构的测定 |
5.2.3.4 凝胶强度的测定 |
5.2.3.5 鱼糜凝胶白度的测定 |
5.2.3.6 鱼糜凝胶持水性的测定 |
5.2.3.7 鱼糜凝胶脂肪含量及磷脂组成的测定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种类鱼糜的质构 |
5.3.2 不同种类鱼糜的凝胶强度 |
5.3.3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白度 |
5.3.4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持水性 |
5.3.5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脂肪含量及磷脂组成 |
5.3.5.1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脂肪含量 |
5.3.5.2 不同种类鱼糜凝胶的磷脂组成 |
5.3.6 鱼糜品质特性与磷脂的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种类淡水鱼肌肉磷脂的HPLC-ELSD图谱 |
附录2 不同种类淡水鱼糜凝胶磷脂的HPLC-ELSD图谱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 |
(8)冷冻及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脆肉鲩简介 |
1.2 脆肉鲩的营养价值 |
1.3 冷冻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
1.3.1 冷冻水产品品质特性变化 |
1.3.2 冷冻水产品物理性质变化 |
1.3.3 冷冻水产品化学特性变化 |
1.3.4 脆肉鲩鱼肉冷冻机理的研究 |
1.4 热处理对水产品品质的影响 |
1.4.1 热处理对水产品肌肉蛋白结构的影响 |
1.4.2 热处理对水产品肌肉脂质的影响 |
1.4.3 热处理对水产品肌肉持水性的影响 |
1.4.4 热处理对水产品风味的影响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及处理方式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鱼肉持水性和pH值的影响 |
2.2.2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肌肉色泽的影响 |
2.2.3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鱼肉质构的影响 |
2.2.4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肌肉脂肪氧化、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
2.2.5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鱼肉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和羰基含量的影响 |
2.2.6 反复冻融对脆肉鲩肌肉微观结构的影响 |
2.3 结论 |
第3章 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肌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及处理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实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解冻方式对脆肉鲩肌肉保水性的影响 |
3.2.2 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鱼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3.2.3 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肌肉脂肪氧化的影响 |
3.2.4 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肌肉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解冻方法对脆肉鲩微观结构的影响 |
3.3 结论 |
第4章 宰后停滞时间对冷冻脆肉鲩肌肉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及处理方式 |
4.1.2 仪器与试剂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宰后停滞时间对脆肉鲩加压失水率的影响 |
4.2.2 宰后停滞时间对脆肉鲩解冻汁液损失率和pH值的影响 |
4.2.3 宰后停滞时间对脆肉鲩鱼肉色泽的影响 |
4.2.4 宰后停滞时间对脆肉鲩鱼肉TBA值的影响 |
4.2.5 宰后停滞时间对脆肉鲩鱼肉蛋白氧化的影响 |
4.3 结论 |
第5章 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与器材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烹调损失率的影响 |
5.2.2 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基本成分的影响 |
5.2.3 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pH值的影响 |
5.2.4 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肌肉质构的影响 |
5.2.5 不同烹调方式对脆肉鲩脂肪氧化的影响 |
5.2.6 脆肉鲩鱼肉中氨基酸组成分的分析 |
5.2.7 脂肪酸组成分析 |
5.3 结论 |
第6章 不同烹调方法对脆肉鲩风味物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数据处理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不同烹调方法对脆肉鲩鱼肉风味的影响 |
6.2.2 不同烹调方法对脆肉鲩挥发性成分组成分析 |
6.2.3 不同烹调方法对脆肉鲩鱼肉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6.3 结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牛血请蛋白标准曲线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9)异抗坏血酸钠对乌鳢肌肉海藻酸钠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试验材料 |
1.2处理方法 |
1.3测定方法 |
1.3.1冷冻肉汁液流失的测定 |
1.3.2 p H值测定 |
1.3.3 TBA值的测定 |
1.3.4细菌总数的测定 |
1.3.5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测定 |
1.4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肌肉解冻24 h后的汁液流失率 |
2.2冷藏过程中肌肉p H值的变化 |
2.3冷藏过程中肌肉TBA值的变化 |
2.4冷藏过程中肌肉细菌总数的变化 |
2.5冷藏过程中肌肉TVB-N的变化 |
3结论 |
(10)四种湖北产淡水鱼脂质分布及组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 1 原料处理 |
1. 2 脂质提取 |
1. 3 脂质组成分析 |
1. 4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脂质含量 |
2. 2 脂质组成 |
3 结束语 |
四、三种中国淡水鱼肌肉脂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热加工方式对罗非鱼片品质变化影响作用研究[D]. 李锐. 烟台大学, 2021
- [2]基于食品组学犏牛不同部位组织品质差异及其机理研究[D]. 孙文静. 西藏农牧学院, 2021(08)
- [3]南美白对虾无水保活及其生化和肉质的应激响应[D]. 管维良. 浙江大学, 2021
- [4]越冬胁迫对草鱼的影响及其应对的营养饲料策略研究[D]. 武文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在罗非鱼脂质营养代谢中的功能研究[D]. 刘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不同脂肪源和蛋白源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脂质代谢及蛋白代谢的影响[D]. 张改改.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我国主要淡水鱼品种脂质特征分析及其鱼肉凝胶性能研究[D]. 韩迎雪.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2)
- [8]冷冻及烹调方式对脆肉鲩鱼肉品质的影响[D]. 周敏.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8(02)
- [9]异抗坏血酸钠对乌鳢肌肉海藻酸钠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J]. 王文娟,朱成科,王慧洪,舒璐,蒋凡. 现代食品科技, 2016(04)
- [10]四种湖北产淡水鱼脂质分布及组成分析[J]. 王琦,邹舟,于刚.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