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硝酸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过程中老化和洗涤条件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万莉莎[1](2021)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与公斤级放大试验》文中研究说明大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的介孔γ-氧化铝作为石化行业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或载体可以缓解原油重质化等问题。而当前市场上商业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小,且实验室制备γ-氧化铝的工艺受成本和规模的限制难以直接投入实际生产。因此,开发出一种放大效果好、简单可控、成本较低且制备的γ-氧化铝具有优良性质的工艺对石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偏铝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制备出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孔径分布较窄的介孔γ-氧化铝,在此基础上对其放大工艺进行探究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制备γ-氧化铝的工艺中,系统考察了制备方法、沉淀p H值、扩孔改性剂种类及添加量、老化时间对其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分散微反应器法优于并流滴加法且得到的优化条件即:沉淀p H值为8.0-8.6,最佳扩孔改性剂为PEG1500,其添加量仅为偏铝酸钠用量的3%(摩尔比),老化时间为0.5 h,此时制得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比表面积为421.6 m2/g、孔容为1.27 m L/g、平均孔径为12.0 nm、孔径分布非常集中。同时,研究了氧化铝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的晶型转化和热稳定性,未改性样品的晶型在1100℃时完全转化为θ和α,而改性后的样品还存在γ-Al2O3的衍射峰,表明PEG1500的添加提升了γ-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在放大试验中,搭建了规模为100 L的放大膜分散微反应器工艺平台,得到最佳实验参数是:膜分散微反应器放大尺寸为直径16 mm和深8 mm、偏铝酸钠流量为36L/h、硫酸铝浓度为30 g/L、反应时长为1 h、老化时间为0.5-1 h、酸-盐洗涤方式、干燥温度为120℃,此时制得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比表面积范围为320.6-492.9 m2/g,孔容在1.03-1.23 m L/g之间,平均孔径在12.1-15.8 nm之间,得到介孔γ-氧化铝的时空产率约为37.8 kg/(m3·h),为工艺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尹梦[2](2021)在《制氢催化剂载体SiO2@TiO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污染愈演愈烈,绿色环保能源备受人们的关注,氢气作为高效无污染的能源逐渐得到重视,其中甲醇因具有优异的碳氢比是最佳制氢材料之一。甲醇制氢是一种能够高效制备氢气的有效方法,其中催化剂是高效率生产氢气的关键。催化剂由活性金属、助催化剂和载体共同组成,其中载体的孔性能决定活性金属的分散和抗失活能力,从而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如今,工业上常使用Al2O3作为催化剂载体,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Al2O3载体的孔径较大,分布不均,无用微孔较多,且与活性金属相互作用较弱,导致活性金属在孔道结构容易烧结失活。同时催化剂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在防伪领域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为了发掘一种不仅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且适用于工业制备的孔径小、分布集中的介孔材料。为了填补催化剂在防伪领域的空白,研究了稀土铕代替稀土铈作为助催化剂,设计了一种简单快捷的原位合成核壳介孔SiO2@TiO2粉体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制备了介孔SiO2@TiO2载体,对比研究了其作为载体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工业高温甲醇制氢提供一种新型载体。这有利于未来提高甲醇制氢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催化剂的防伪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在溶胶-凝胶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原位制备介孔SiO2@TiO2粉体的方法,通过压片机成型后,研究了其对各金属活性组分的吸附规律,并将其应用在就高温甲醇制氢领域中,对比研究了两种载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研究了不同含量稀土铕作为助催化剂时的荧光性能和催化性能。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利用改进后的溶胶-凝胶法在溶液中原位制备了一种介孔SiO2@TiO2粉体,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Si/Ti比,溶液p H值对所制备的SiO2@TiO2粉体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Ti比与反应时间对制得样品的孔性能和结构影响小,而反应温度与溶液p H值对所得样品的孔性能和结构影响较大,反应温度会影响SiO2对钛酸前驱体的吸附效率,而p H值会影响钛酸丁酯的水解速率。其最佳的制备条件是在Si/Ti比为1:2,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0h,p H值为8.5。在碱性环境中所制得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30-180 m2·g-1)和分布集中的孔径(3-5 nm)。通过对实验条件的扩大,对制得样品分析可知,样品是具有粒径均匀的球形形貌,且孔性能与探讨实验样品性能一致,具有稳定Si-O-Ti结构。表明在扩大实验条件的情况下,对样品的性能与结构没有影响。因此说明所设计的原位合成介孔SiO2@TiO2粉体的方法具有在工业应用中的潜质。(2)通过工业成型机对原位合成的介孔粉体进行加工成型,负载活性组分后形成催化剂,并将其与Al2O3载体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载体抗压强度均在50 N/cm以上,属于高机械强度的载体。同时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小的孔径,且孔径分散集中。通过与以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的比较,SiO2@TiO2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因此SiO2@TiO2载体在甲醇制氢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以稀土铕代替稀土铈作为助催化剂,研究其对甲醇制氢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稀土铕作为助催化剂时,催化剂的甲醇转化率几乎不变,氢气的选择性也较好,说明稀土铕也具有助催化剂功能。同时稀土铕具有强的荧光性能,不仅赋予催化剂防伪功能,也能为后期通过荧光性能研究催化剂催化性能,构建两者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杨永佳,张新昇,李金,张春光,赵元生,郑诗礼,李平[3](2021)在《大孔拟薄水铝石和γ-Al2O3载体制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γ-Al2O3作为催化剂载体在炼油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随着原油资源的重、劣质化,重油加工过程,如固定床渣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对其催化剂载体均提出了大孔要求以满足重油大分子在催化剂孔道内的传质扩散所需,因此,制备适用于重油加工的大孔γ-Al2O3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γ-Al2O3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前驱物拟薄水铝石,本工作综述了大孔拟薄水铝石的主要工业制备工艺,包括沉淀法、醇铝水解法等,并介绍了基于上述工艺所进行的γ-Al2O3载体扩孔研究,如p H摆动扩孔、添加扩孔剂扩孔及水热处理扩孔等。最后,展望了今后大孔拟薄水铝石和γ-Al2O3载体制备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王栋斌,郑峰伟,周正,陈凯,金建涛[4](2020)在《碳化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碳化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技术和改进方法,探讨了中和pH、中和温度、NaAlO2溶液浓度、CO2浓度以及老化方式、洗涤方式、干燥方式对产物性质的影响。评述了碳化法的不同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对制备出性质稳定、产品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更稳定的拟薄水铝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开发低成本、绿色环保、利于规模化的制备工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哲,白立光,沈冲,赵晓东[5](2020)在《拟薄水铝石孔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近年有关拟薄水铝石孔结构调控的国内外文献,指出控制合成条件、添加助剂和模板剂可有效改善拟薄水铝石的孔结构,即在合适的pH和温度下进行合成可抑制三水铝石、湃铝石等杂质产生,添加硅、磷等助剂可改变拟薄水铝石的晶体结构,而模板剂可促使拟薄水铝石微晶沿特定方向生长。
陈博[6](2020)在《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高性能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已经发展成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并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与传统的大颗粒材料相比,纳米颗粒具有表面-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诸多独特的效应。但是,由于纳米颗粒同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因而极易引发颗粒间的团聚,导致上述众多纳米效应难以在复合材料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核心单元,纳米颗粒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将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应用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困扰高性能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宏量制备和应用的核心难题,创制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宏量制备分散性良好的纳米颗粒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采用直接反应沉淀法或共沉淀法,结合超重力技术、表面改性技术和水热处理技术等工艺手段,制备出了多种可稳定分散甚至单分散于不同液相介质中的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所得纳米分散体可有效避免颗粒间的团聚,克服了纳米粉体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基于所得透明纳米液相分散体,创制成功多种透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光学和阻燃等性能。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MgCl2·6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直接反应沉淀法结合表面改性技术制备了可稳定分散于多种液相介质中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作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30℃,反应终点溶液pH=10,改性剂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其用量为10 wt%,在沉淀反应完成后加入到混合浆料中,改性温度和时间分别为70℃和3 h。在此较优条件下,所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呈无规则片状形貌,平均粒径约为65 nm,厚度为1-2 nm,可长期(≥6个月)稳定分散于甲醇、乙醇和乙二醇等有机溶剂中,形成透明稳定的纳米液相分散体。进一步采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作为反应器,制备了粒径更小、尺寸更均匀的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结果表明:随着RPB转速的提高,颗粒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当RPB转速提高至2500 rpm时,所得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的平均粒径仅为32 nm,相比于釜式法所制备的产品,颗粒的尺寸显着减小,且粒径分布变窄,分散体的透明性更高。更重要的是,制备过程由间歇变为连续,生产效率得到显着的提高。FT-IR结果表明,改性剂分子KH-570已吸附到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的表面,并通过长链空间位阻效应阻止了颗粒间的团聚,使得纳米分散体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存在。(2)以AlCl3·6H2O和NaOH为原料,在不需要添加改性剂的条件下,采用直接反应沉淀法制备了可稳定分散于水相和醇相中的纳米拟薄水铝石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水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30℃,反应物摩尔比n(OH-)/n(Al3+)=3,陈化温度和时间为70℃和3h。所得纳米拟薄水铝石颗粒为无定形氢氧化铝,颗粒呈无规则长方片状或卷曲棒状结构,长径尺寸约为60-80 nm,短径尺寸约为15-20 nm。分散体具有明显的触变性,颗粒间可通过氢键作用等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进而阻止颗粒间的团聚和聚沉,使分散体保持长期稳定的存在。纳米拟薄水铝石颗粒在220℃下水热处理12 h后,可转变为结晶度更高、晶型更好、形貌更规整的纳米勃姆石片,纳米片的平均粒径约为58 nm,厚度约为12.5 nm,在水相中可实现单分散。水热处理后的分散体依然保持较高的光学透明性和分散稳定性。(3)在上述纳米单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制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制备研究。以Mg(NO3)2·6H2O、Al(NO3)3·9H2O和氨水为原料,在不需要添加改性剂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MgAl-LDHs颗粒及其透明分散体。考察了各因素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较优的制备工艺条件为:以水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30℃,金属摩尔比n(Mg)/n(Al)=3,反应终点溶液pH=9。在此较优条件下,所制备的纳米MgAl-LDHs颗粒呈无规则片状形貌,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57 nm,经XRD和FT-IR表征后可知,其插层阴离子为NO3-。进一步采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作为反应器,强化反应的微观混合和传质过程,使所得产物颗粒的粒径更小、粒度分布更窄、分散体透明性更高。经研究发现,当RPB转速提高至2400 rpm,反应物进料速率为350 mL/min,反应物进料流量比为1:1时,所得纳米MgAl-LDHs颗粒的平均粒径仅为31 nm。相比于釜式法所制备的产品,产物颗粒的平均粒径明显减小,分散体的透明性进一步提高。在130℃下水热处理12 h后,分散体中所含纳米MgAl-LDHs颗粒的形貌由无规则片状向正六方片状转变,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大至72 nm,但分散体的透明性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且水热后的颗粒可单分散于液相介质中。通过颗粒的表面电位测试可知,较高的Zeta电位(55.4 mV)是纳米分散体得以长期稳定存在的关键。(4)基于上述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采用溶液共混、机械旋涂等方法制备了多种金属氢氧化物/聚合物透明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光学和阻燃等性能。结果表明:当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颗粒的填充量较低(10 wt%)时,所得纳米复合薄膜均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性和材料柔韧性;由于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经过表面改性,其与聚合物的兼容性较纳米氢氧化铝和纳米MgAl-LDHs颗粒更好,在固含量高达30 wt%的情况下,所得纳米复合薄膜仍保持较高的光学透明性;此外,进一步将纳米复合材料的固含量提高至40-60 wt%,复合材料将展现出优异的难燃性(LOI>26)和阻燃性。
陈依婷[7](2020)在《拟薄水铝石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Pb(Ⅱ)吸附性能》文中研究说明Pb(Ⅱ)对人体和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性,且随工业领域的发展,因Pb(Ⅱ)污染物引起的环境问题将日益严重。拟薄水铝石吸附材料因其比表面高、分散性好及凝胶触变性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中广受关注。然而粉体拟薄水铝石吸附材料在吸附重金属后,从水体中分离存在操作复杂和设备昂贵等问题,且残留的粉体吸附材料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这些不足限制了拟薄水铝石吸附材料的推广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基于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对Pb(Ⅱ)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和易于从水体中分离的拟薄水铝石基复合薄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拟薄水铝石溶胶和壳聚糖溶胶,基于两者的混合体系,再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合成了壳聚糖-拟薄水铝石复合薄膜(CS-BCF)。通过XRD、FT-IR和SEM等表征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CS-BCF和相应的拟薄水铝石薄膜(BF)、壳聚糖薄膜(CSF)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评价了他们对Pb(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与BF和CSF相比,样品CS-BCF具有更好的Pb(Ⅱ)吸附亲和力,且三种薄膜对Pb(Ⅱ)的吸附数据更加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其中通过Langmuir等温模型计算得到CS-BCF、BF和CSF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00mg/g、19.57 mg/g和17.45 mg/g。在共存阳离子Na+,K+,Mg2+和Ca2+的干扰实验中发现,样品CS-BCF对Pb(II)的吸附量下降范围为0.45~2.84 mg/g。吸附机理分析表明,Pb(Ⅱ)在CS-BCF上的吸附除了静电吸引作用外,还通过化学作用在CS-BCF表面形成Pb3(CO3)2(OH)2沉淀。此外,样品CS-BCF在水中的耐酸性大幅度增强,在pH=2的水溶液中振荡1 h后无质量损失,而BF和CSF则分别损失了24%和100%。(2)以MgSO4·7H2O和尿素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在BF基底上原位生长镁铝水滑石,合成了镁铝水滑石@拟薄水铝石复合薄膜(MgAl-LDH@BCF)。XRD、FT-IR、SEM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样品MgAl-LDH@BCF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23.48 m2/g和0.0354 cm3/g,远高于单一的BF(4.12 m2/g和0.0051 cm3/g)。当镁盐添加量从0.1 mmol增加至3 mmol时,薄膜表面的MgAl-LDH结晶度和生成量随之增强。所有的MgAl-LDH@BCF样品比BF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对Pb(Ⅱ)的吸附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其中,以0.5 mmol Mg(Ⅱ)制备的MgAl-LDH@BCF对Pb(II)的吸附表现出最佳的吸附速率、吸附量(99.83 mg/g)和吸附去除率(99.83%)。拓展实验发现,将前驱体中的MgSO4·7H2O替换成Mg(NO3)2·6H2O、MgCl2、Ni(NO3)2·6H2O、CoSO4·7H2O和Zn(NO3)2·6H2O后,依旧能成功地在BF表面原位生长LDH,从而制备相应的MAl-LDH@BCF(M=Mg,Ni,Co和Zn)。吸附机理分析表明,Pb(Ⅱ)通过静电吸引和络合反应在典型样品MgAl-LDH@BCF表面形成沉淀。(3)室温下分别以MgSO4·7H2O、Mg(NO3)2·6H2O和MgCl2为水滑石前驱体,通过共沉淀法在BF基底表面原位生长LDH,合成了MgAl-LDH@BF-X(X分别表示S,N,C)。XRD和SEM研究发现,生成的LDH属于纳米级薄片,宽度范围约为400~750nm,且反应条件pH和镁盐浓度对LDH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以pH=11,Mg(II)=2mmol/L为较佳条件。在50 mL、50 mg/g的Pb(II)水溶液中,MgAl-LDH@BF-S、MgAl-LDH@BF-C和MgAl-LDH@BF-N对Pb(Ⅱ)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48.49 mg/g、49.72mg/g和49.80 mg/g,相应的吸附去除率为96.98%、99.44%和99.60%。此外,三种复合薄膜对Pb(II)的吸附主要由粒子内扩散控制。
任晓晶[8](2020)在《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的研究》文中提出拟薄水铝石(Pseudo Boehmite,AlOOH·nH2O,n=0.080.62)是一种结晶不完全的氧化铝水合物,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催化裂化、催化加氢等工艺中的催化剂载体。随着原料油呈现重质化和劣质化的趋势,大孔容、高比表面积拟薄水铝石产品的制备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前拟薄水铝石的生产工艺众多,本课题采用实际生产中成本最低的碳分工艺,依托氧化铝工艺流程,采用中间产物铝酸钠精液和烟气中的CO2作为反应原料,解决传统碳分法工艺中产品孔径分布不均、结晶颗粒大、杂质多等问题。(1)从理论上分析了超重力连续碳分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可行性,将超重力技术与连续碳分工艺相结合,提出制备拟薄水铝石的新方法。采用传统碳分法的原料和错流旋转填料床,在超重力环境下通过强化微观混合连续制备得到拟薄水铝石。(2)考察NaAlO2溶液浓度、气液比和超重力因子对拟薄水铝石孔隙性能的影响。随NaAlO2溶液浓度、气液比和超重力因子的增大,拟薄水铝石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佳制备条件为NaAlO2溶液浓度为0.1 mol/L,气液比为3:1,超重力因子为54,基于此条件得到的拟薄水铝石产品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505 m2/g,1.102 cc/g。(3)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透射电镜(TEM)对其孔隙性能进行分析。实验证明超重力连续碳分可以制得纳米级的拟薄水铝石,且孔道呈纤维状。(4)在制备过程中引入聚乙二醇400(PEG)对其进行扩孔改性,通过BET、XRD、SEM等表征手段发现制得的改性拟薄水铝石杂质减少,孔道丰富且均匀,制得的大孔拟薄水铝石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495 m2/g,2.125 cc/g。经过550℃焙烧最终得到的纳米级大孔纤维状γ-Al2O3比表面积和孔容为322 m2/g,1.826 cc/g。(5)将超重力连续碳分法进行放大实验。主要采用工厂实际生产过程的原料铝酸钠精液作为反应溶液,在错流旋转填料床中与CO2发生碳分反应。本实验采用稀释后的20L溶液进行连续生产,最终将制备的拟薄水铝石样品与工厂实际生产的样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得的产品在比表面积、孔容和粒度方面都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将两种拟薄水铝石进行ACE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应用在催化剂载体方面,在C5汽油、轻收和总液收方面都有提升,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
胡贝[9](2020)在《抗铁污染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各地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加剧,原油中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对FCC催化剂抗重金属污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部分炼厂已在生产中出现了铁中毒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催化裂化装置的稳定运行和炼厂的经济效益,这使得研发FCC抗铁污染催化剂迫在眉睫。本论文通过对催化裂化铁污染机理的分析,考虑提高FCC催化剂抗铁污染性能可从三方面入手:(1)增加现有FCC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体积;(2)增加现有FCC催化剂尤其是基质组分中的氧化铝含量;(3)直接向催化剂中添加具有抗铁污染性能的改性元素。根据上述分析讨论,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选用廉价易得的纤维素为模板剂,拟薄水铝石为铝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中孔氧化铝材料。首先考察了老化温度、老化时间以及焙烧温度对合成中孔氧化铝的孔道结构及表面酸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比最终确定了老化温度80 oC,老化时间1.5 h,焙烧温度550 oC为最佳反应条件,制备出了具有大比表面、大孔体积、丰富中孔孔道结构以及较高表面酸密度的氧化铝材料。将所制备的中孔氧化铝作为基质组分制备新型抗铁污染FCC催化剂,采用ACE评价对催化剂的抗铁污染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与各自新鲜剂样品相比,污染铁后,常规FCC催化剂的油浆和焦炭产率分别上升了1.77和1.61个百分点,其汽油、总液收和转化率分别下降了2.60、3.53和1.89个百分点。而含有所制备中孔氧化铝新型FCC催化剂的油浆和焦炭产率则分别上升了1.06和0.85个百分点,汽油、总液收和转化率则分别下降了1.55、1.95和1.39个百分点。(2)基于双铝中合法,以酸抽提高岭土产生的游离态铝为酸性铝源,以偏铝酸钠溶液为碱性铝源,在高岭土结构中原位构筑拟薄水铝石结构单元,制备了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基质材料加入到FCC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制备出新型抗铁污染FCC催化剂。利用XRD、NH3-TPD、N2吸附-脱附、FT-IR、MAT和ACE等对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和FCC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高岭土相比,所制备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具有显着更高的比表面、孔体积以及表面酸密度,其中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达到112 m2/g和0.39 cm3/g,与此同时Al2O3含量增加至57.13%(w)。在相同铁污染情况下,与用常规高岭土作为基质组分制备的FCC催化剂相比,用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制备的FCC催化剂其重油收率降低了1.22个百分点,转化率提高了1.96个百分点,显示了更强的重油转化能力;汽油收率和总液收分别高出了2.08和2.23个百分点,具有更好的裂化产品分布。(3)以硫酸锌为锌源,制备了锌元素改性FC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和ACE等分析了FCC催化剂锌元素改性抗铁污染机理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焙烧条件下,锌元素与铁元素能够形成高熔点锌铁尖晶石稳定物种(ZnFe2O4);铁污染前,相比于常规FCC催化剂,锌改性FC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微反活性并无明显差异,铁污染后,与常规FCC催化剂相比,锌改性FCC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微反活性均有明显提高。ACE评价结果表明,相同铁污染条件下,相比于常规FCC催化剂,锌改性FCC催化剂的重油收率降低了0.89个百分点,汽油和总液收分别提高了0.61和0.75个百分点,显示了较好的抗铁污染性能。
李广超[10](2019)在《C9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的开发》文中提出C9石油树脂是乙烯装置的副产C9馏分聚合得到的,加氢C9石油树脂因其优良的性质广受市场欢迎。本文针对C9加氢工艺中的关键技术催化剂的开发进行了讨论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氧化铝载体的镍基催化剂,通过加氢C9石油树脂产品的一系列性能标准来评价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对制备工艺各过程潜在因素的影响讨论了构效关系。本文首先详细讨论了共沉淀法不同制备条件的影响,确定了共沉淀法制备条件:采用Na2CO3作为沉淀剂,Al2(SO4)3和Ni(NO3)2及助剂混合盐溶液作为载体和活性组分来源,并流进料,通过控制温度、流速、配比等条件合成前驱体,经过老化、多次过滤和洗涤,然后450℃~500℃焙烧4h、成型、还原得到C9树脂加氢催化剂。通过表征和评价对比了等体积浸渍法、浸渍沉淀法、共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得到C9石油树脂加氢性能从高到低依次共沉淀法、正向浸渍沉淀法、等体积浸渍法、并流浸渍沉淀法、共混合法。初步确定了成型配方:按照原粉重量作为基准,添加25%SB粉、3%田菁粉、75%水、10%浓硝酸,小试共沉淀法成型催化剂厘米强度达到80N左右,并对比了不同合成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原粉在相同成型工艺后的催化剂强度。初步确定了固定床评价工艺:20%质量分数浓度的C9石油树脂溶液,反应温度250℃,反应压力10 MPa,氢油比300,空速0.9 h-1。所制催化剂可在此条件下得到15天长周期的色值小于1、蜡雾点适中、软化点大于90℃,相容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的改性树脂。按照催化剂样品制备工艺,进行百公斤级工业化试生产。相比于小试,工业化生产的催化剂微观结构粒径分布较窄,颗粒度较大,平均孔径较小,工业化催化剂可在小试评价条件下达到11.5天近水白色加氢树脂,完全符合生产要求。
二、硝酸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过程中老化和洗涤条件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硝酸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过程中老化和洗涤条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与公斤级放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氢氧化铝的分类与性质 |
1.1.1 氧化铝水合物分类 |
1.1.2 拟薄水铝石的结构和性质 |
1.2 氧化铝概述 |
1.2.1 γ-氧化铝的晶型和结构 |
1.2.2 γ-氧化铝的制备研究进展 |
1.2.3 γ-氧化铝的扩孔改性研究 |
1.2.4 工艺条件对γ-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 |
1.2.5 γ-氧化铝的市场现状 |
1.3 表面活性剂概述 |
1.3.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1.3.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纳米材料 |
1.4 微反应器概述 |
1.4.1 膜分散微反应器 |
1.4.2 膜分散微反应器的放大应用 |
1.5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制备路线 |
2.4 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 |
2.4.2 N_2 气吸附-脱附测试 |
2.4.3 原位红外光谱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三章 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工艺探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方法和沉淀p H值的影响 |
3.3 表面活性剂对γ-氧化铝性质的影响 |
3.3.1 PEG系列的优化筛选 |
3.3.2 Tween系列的优化筛选 |
3.3.3 添加量的优化 |
3.3.4 老化时间的优化 |
3.4 焙烧温度对氧化铝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
3.4.1 PEG1500 改性氧化铝的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 |
3.4.2 Tween60 改性氧化铝的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 |
3.4.3 未改性氧化铝的晶型转变和热稳定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备γ-氧化铝的公斤级工艺放大试验 |
4.1 放大试验工艺流程 |
4.1.1 工艺流程图 |
4.1.2 试验操作流程 |
4.2 放大试验制备γ-氧化铝的影响因素 |
4.2.1 膜分散微反应器尺寸的影响 |
4.2.2 偏铝酸钠流量的影响 |
4.2.3 硫酸铝质量浓度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长的影响 |
4.2.5 老化时长和洗涤方式的影响 |
4.2.6 干燥温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制氢催化剂载体SiO2@TiO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催化剂载体研究进展 |
1.2.2 甲醇制氢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
1.2.3 助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 介孔SiO_2@TiO_2粉体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3.1 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研究进展 |
1.3.2 介孔SiO_2@TiO_2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介孔SiO_2@TiO_2粉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介孔SiO_2@TiO_2粉体的制备实验 |
2.2.4 表征与测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Si/Ti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2 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3 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4 不同p H值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结构与性能分析 |
2.3.5 放大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结构与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SiO_2@TiO_2制氢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SiO_2@TiO_2载体的制备实验 |
3.2.4 SiO_2@TiO_2载体对活性组分吸附实验 |
3.2.5 甲醇制氢催化剂的制备实验 |
3.2.6 甲醇制氢催化性能测试实验 |
3.2.7 表征与测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iO_2@TiO_2载体的孔性能分析 |
3.3.2 SiO_2@TiO_2载体热稳定性分析 |
3.3.3 SiO_2@TiO_2载体的机械强度分析 |
3.3.4 SiO_2@TiO_2载体对活性组分吸附性能分析 |
3.3.5 SiO_2@TiO_2催化剂的元素组成分析 |
3.3.6 SiO_2@TiO_2与Al_2O_3催化剂的性能对比分析 |
3.3.7 SiO_2@TiO_2催化剂荧光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5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大孔拟薄水铝石和γ-Al2O3载体制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拟薄水铝石的制备方法 |
2.1 沉淀法 |
2.1.1 碱沉淀法 |
2.1.2 酸沉淀法 |
2.2 醇铝水解法 |
3 拟薄水铝石和γ-Al2O3的扩孔方法 |
3.1 p H摆动扩孔法 |
3.2 添加扩孔剂扩孔法 |
3.3 水热处理扩孔法 |
3.4 其他扩孔方法 |
4 结语与展望 |
(4)碳化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成胶机理 |
2 制备条件 |
2.1 NaAlO2溶液浓度 |
2.2 CO2浓度和流量 |
2.3 成胶温度 |
2.4 成胶终点pH值 |
2.5 老化过程 |
2.6 洗涤过程 |
2.7 干燥过程 |
3 制备工艺 |
3.1 传统间歇中和碳化工艺 |
3.2 连续中和碳化工艺 |
3.3 超重力碳化工艺 |
4 结 语 |
(5)拟薄水铝石孔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拟薄水铝石合成方法简介 |
2 拟薄水铝石孔结构的调控方式 |
2.1 调节合成工艺条件 |
2.2 添加助剂 |
2.3 使用模板剂 |
3 结束语 |
(6)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简介 |
1.2 纳米金属氢氧化物 |
1.2.1 纳米单金属氢氧化物 |
1.2.2 纳米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
1.3 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金属氢氧化物 |
1.3.1 超重力技术概述 |
1.3.2 超重力旋转填充床(RPB)及其工作原理 |
1.3.3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基本原理 |
1.3.4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金属氢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
1.4 纳米颗粒的分散 |
1.4.1 纳米分散体概述 |
1.4.2 纳米颗粒的分散机理 |
1.4.3 纳米分散体的制备 |
1.5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重力反应沉淀结合表面改性技术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2.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备工艺条件对产物结果的影响 |
2.3.2 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的表征 |
2.3.3 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的形成机理分析 |
2.3.4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透明分散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应沉淀-水热结晶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铝透明分散体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3.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沉淀反应条件对纳米拟薄水铝石透明分散体制备的影响 |
3.3.2 纳米拟薄水铝石透明分散体的表征 |
3.3.3 热处理的影响 |
3.3.4 水热过程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重力共沉淀-水热法制备纳米镁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4.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共沉淀反应条件对纳米MgAl-LDHs透明分散体制备的影响 |
4.3.2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MgAl-LDHs透明分散体 |
4.3.3 纳米MgAl-LDHs颗粒的表征分析 |
4.3.4 水热处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氢氧化物/聚合物透明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流程与步骤 |
5.2.4 产品表征与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VB/MH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与阻燃性能 |
5.3.2 涂层织物/MH纳米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5.3.3 PVA/ATH透明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与阻燃性能 |
5.3.4 PVA/LDHs透明纳米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及阻燃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附件 |
(7)拟薄水铝石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Pb(Ⅱ)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氧化铝及其复合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 |
1.2.1 氧化铝简介 |
1.2.2 粉状拟薄水铝石及其复合材料 |
1.2.3 膜状拟薄水铝石及其复合材料 |
1.2.4 其他氧化铝及其复合材料 |
1.3 其他常见的吸附剂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1.3.1 壳聚糖 |
1.3.2 水滑石 |
1.4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1 溶胶-凝胶法 |
1.4.2 静电纺丝法 |
1.4.3 其他方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温和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壳聚糖-拟薄水铝石复合薄膜及其Pb(II)吸附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样品表征测试 |
2.2.4 吸附性能测试 |
2.3 制备条件对复合薄膜吸附量的影响 |
2.3.1 不同溶胶体积比制备的样品的吸附量 |
2.3.2 戊二醛添加量对样品吸附量的影响 |
2.4 表征结果与分析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2.4.3 形貌分析 |
2.4.4 热分析 |
2.5 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1 pH值的影响 |
2.5.2 吸附动力学 |
2.5.3 吸附等温线 |
2.5.4 共存阳离子对典型样品吸附量的影响 |
2.5.5 吸附机理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热法制备水滑石@拟薄水铝石复合薄膜及其Pb(II)吸附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3.2.2 样品制备 |
3.2.3 样品表征测试 |
3.2.4 吸附性能测试 |
3.3 表征结果与分析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形貌与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N_2吸附-脱附分析 |
3.3.5 Zeta电位分析 |
3.4 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吸附动力学 |
3.4.2 共存阳离子对典型样品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3 吸附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拟薄水铝石复合薄膜及其Pb(Ⅱ)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及设备 |
4.2.2 样品制备 |
4.2.3 样品表征测试 |
4.2.4 吸附性能测试 |
4.3 表征结果与分析 |
4.3.1 形貌与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4.4 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吸附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拟薄水铝石简介 |
1.1.1 氧化铝及其水合物分类 |
1.1.2 拟薄水铝石的产品规格及用途 |
1.1.3 拟薄水铝石市场需求 |
1.2 拟薄水铝石研究现状 |
1.2.1 拟薄水铝石对催化裂化的影响 |
1.2.2 拟薄水铝石的制备研究进展 |
1.2.3 超重力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的探究 |
1.3 超重力技术简介 |
1.3.1 超重力技术 |
1.3.2 超重力装置 |
1.3.3 超重力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2 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案 |
2.1 碳分法合成拟薄水铝石原理及研究方案 |
2.1.1 碳分法合成拟薄水铝石原理 |
2.1.2 超重力碳分法连续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可行性 |
2.2 拟薄水铝石改性原理及可行性 |
2.2.1 拟薄水铝石改性原理 |
2.2.2 拟薄水铝石改性方案可行性 |
3 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合成拟薄水铝石及表征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3.1.3 纳米拟薄水铝石制备实验流程 |
3.1.4 拟薄水铝石样品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Na AlO_2溶液浓度对产品孔隙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气液比对产品孔隙性能的影响 |
3.2.3 超重力因子对产品孔隙性能的影响 |
3.2.4 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备拟薄水铝石最优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4 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合成γ-Al_2O_3及拟薄水铝石改性 |
4.1 拟薄水铝石改性研究 |
4.1.1 实验方案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拟薄水铝石的改性实验制备流程 |
4.2 γ-Al_2O_3的制备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拟薄水铝石改性研究结果 |
4.3.2 γ-Al_2O_3的制备及表征结果 |
4.4 纳米拟薄水铝石制备方法对比 |
4.5 pH在连续碳分过程的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拟薄水铝石作为FCC催化剂载体的应用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实验方案 |
5.1.2 实验仪器 |
5.1.3 表征与检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拟薄水铝石放大实验及表征 |
5.2.2 ACE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抗铁污染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催化裂化在炼油中的地位 |
1.2 催化裂化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催化裂化工艺现状 |
1.2.2 催化裂化发展趋势 |
1.3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成和种类 |
1.3.1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组成 |
1.3.2 FCC催化剂的种类 |
1.4 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失活 |
1.4.1 积碳失活 |
1.4.2 中毒失活 |
1.4.3 水热失活和烧结失活 |
1.5 未来催化裂化催化剂发展方向 |
1.6 重金属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6.1 镍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6.2 钒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6.3 铁对FCC催化剂的污染 |
1.7 催化裂化催化剂抗重金属技术 |
1.7.1 催化裂化抗镍技术 |
1.7.2 催化裂化抗钒技术 |
1.7.3 催化裂化抗铁技术 |
1.8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2章 中孔氧化铝在抗铁污染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样品的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样品表征及评价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N2吸附-脱附法分析 |
2.3.3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2.3.5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分析 |
2.3.6 ACE反应性能评价 |
2.4 制备条件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1 老化温度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2 老化时间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3 焙烧温度对中孔氧化铝理化性质的影响 |
2.5 中孔氧化铝形成机制 |
2.6 结果讨论 |
2.6.1 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 |
2.6.2 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 |
2.6.3 X射线荧光表征结果 |
2.6.4 红外酸性表征结果 |
2.6.5 SEM表征结果 |
2.6.6 ACE评价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抗铁污染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样品表征 |
3.3 材料和催化剂的制备 |
3.3.1 拟薄水铝石@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合成 |
3.3.2 FCC催化剂的制备及污染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XRD表征结果 |
3.4.2 试样的理化性质 |
3.4.3 高岭土和PB@kaolin主要组成成分 |
3.4.4 NH3 程序升温脱附法(NH3-TPD) |
3.4.5 吡啶-吸附FT-IR法 |
3.4.6 抗铁污染性能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锌元素在抗铁污染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样品表征及评价 |
4.2.3 样品制备及污染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表征 |
4.3.2 催化剂性质 |
4.3.3 SEM表征 |
4.3.4 ACE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C9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C9石油树脂概述 |
1.2.1 定义及分类 |
1.2.2 应用概况 |
1.2.3 产量及市场情况 |
1.2.4 生产工艺技术 |
1.3 C9石油树脂加氢工艺概述 |
1.3.1 浆化床反应器加氢工艺 |
1.3.2 喷淋床反应器加氢工艺 |
1.3.3 固定床反应器加氢工艺 |
1.4 C9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 |
1.4.1 贵金属系催化剂 |
1.4.2 贱金属系催化剂 |
1.4.3 复合系催化剂 |
1.4.4 不同种类催化剂综合对比 |
1.5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设备及原料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共沉淀法 |
2.2.2 浸渍沉淀法 |
2.2.3 等体积浸渍法 |
2.2.4 共混合法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表征 |
2.3.2 X射线衍射(XRD)表征 |
2.3.3 差热分析(TG-DTG)表征 |
2.3.4 扫描电镜(SEM)表征 |
2.3.5 化学吸附仪(NH_3-TPD)表征 |
2.3.6 激光粒度仪(DLS)表征 |
2.3.7 物理吸附仪(BET)表征 |
2.3.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表征 |
2.3.9 傅里叶红外分析仪(FT-IR)表征 |
2.4 催化剂评价 |
2.4.1 成型催化剂的物性评价 |
2.4.2 成型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三章 共沉淀法制备条件的影响探究 |
3.1 沉淀反应过程相关因素的影响 |
3.1.1 温度的影响 |
3.1.2 加料速度的影响 |
3.1.3 混合盐浓度的影响 |
3.1.4 沉淀剂配比的影响 |
3.1.5 不同助剂改性的影响 |
3.1.6 担载量的影响 |
3.1.7 铝源的影响 |
3.1.8 进料方式的影响 |
3.2 老化过程的影响 |
3.3 洗涤过程相关因素的影响 |
3.4 焙烧过程的相关影响 |
3.5 还原过程的相关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制备方法的对比探究 |
4.1 等体积浸渍法 |
4.2 浸渍沉淀法 |
4.2.1 并流进料 |
4.2.2 正向进料 |
4.3 共混合法 |
4.4 不同制备方法的活性对比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成型催化剂的评价及工艺优化 |
5.1 催化剂的成型工艺探究 |
5.2 成型催化剂的加氢性能评价 |
5.3 评价工艺的考察 |
5.3.1 C9石油树脂反应浓度 |
5.3.2 加氢反应温度和压力 |
5.3.3 氢油流动相体积比 |
5.3.4 体积空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放大生产探究 |
6.1 放大实验探究 |
6.2 工业化试生产探究 |
6.2.1 工业化催化剂生产工艺流程 |
6.2.2 工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初步改进 |
6.3 工业化催化剂与实验催化剂对比分析 |
6.3.1 元素相对含量对比 |
6.3.2 还原难易度对比 |
6.3.3 微观形貌及颗粒度对比 |
6.3.4 微观孔结构对比 |
6.3.5 活性评价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硝酸法制备拟薄水铝石过程中老化和洗涤条件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膜分散微反应器中纤维状介孔γ-氧化铝的制备与公斤级放大试验[D]. 万莉莎. 西北大学, 2021
- [2]制氢催化剂载体SiO2@TiO2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尹梦.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3]大孔拟薄水铝石和γ-Al2O3载体制备研究进展[J]. 杨永佳,张新昇,李金,张春光,赵元生,郑诗礼,李平. 过程工程学报, 2021(10)
- [4]碳化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研究进展[J]. 王栋斌,郑峰伟,周正,陈凯,金建涛. 广州化工, 2020(21)
- [5]拟薄水铝石孔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J]. 张哲,白立光,沈冲,赵晓东.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20(04)
- [6]纳米金属氢氧化物透明分散体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性能研究[D]. 陈博.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7]拟薄水铝石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Pb(Ⅱ)吸附性能[D]. 陈依婷. 广州大学, 2020
- [8]超重力连续碳分法制备纳米拟薄水铝石的研究[D]. 任晓晶. 中北大学, 2020(12)
- [9]抗铁污染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D]. 胡贝.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10]C9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的开发[D]. 李广超.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