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无公害最新科研成果 绿丰灵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文献综述)
贾豪[1](2014)在《不同肥料对宁夏有机枸杞产量的影响及枸杞蚜虫药剂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枸杞因含有枸杞多糖、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而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激发生长和造血功能,并具有调节内分泌、降血糖、提高生育力等保健功能。枸杞作为宁夏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0.41万公顷,发展到2013年的3.33万公顷,年产量已突破5万吨。青海省引进宁夏枸杞品种,栽培面积达2万公顷,年产量3万吨。目前,国际市场对我国枸杞的认知度大幅提高,需求量不断增加,品质要求已提出有机标准。我国枸杞有机化生产刚起步,国内认证规范有待提高,加之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使得我国认证的有机枸杞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针对有机枸杞生产环节中主要田间害虫防治与施肥措施分析,指出我国有机枸杞生产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生态环境,进行了相关生物源农药与有机肥料施肥措施的初步试验,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对不同肥料施肥措施的研究发现,有机肥相对于复合化肥,增产效果略高,施用有机肥较对照增产43.5%-44.7%,施用复合化肥较对照增产39.8%-40.4%;但施用有机肥会造成枸杞蚜虫种群虫口密度增加,影响枸杞产量。通过施用鱼藤酮、苦参碱、茴蒿素和除虫菊素等生物源农药进行蚜虫防治效果试验,以化学农药抗蚜威和清水空白为对照,结果表明:施药7天后苦参碱、茴蒿素的防治效果最佳,可做为有机枸杞生产中蚜虫防治的使用药剂。生物源农药较化学农药具有更佳药效。就不同剂量苦参碱进行了蚜虫防治试验,初步筛选施药最佳浓度为333.3mg/kg,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参照使用。三种新化学药剂,分别采用不同施用浓度即可有效防治蚜虫,筛选施用浓度结果如下:30%噻虫嗪,每公顷喷雾一次需用商品药100.05毫升~150毫升,有效成份为30g~45g;25%吡蚜酮悬浮剂,每公顷喷雾一次需用商品药240毫升~300毫升,有效成份为60g~75g;5%啶虫脒乳油,每公顷喷雾一次需用商品药360毫升~600毫升,有效成份为18g~30g。
丁麟[2](2012)在《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以信息经济、生物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浪潮推动下,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与快速应用,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粮食安全危机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在信息经济、生物经济向基因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发展难题的时期,水稻生产作为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稻作为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作物,同时也越来越成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世界各国对水稻在未来全球粮食安全与竞争中将要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水稻病害控制及其对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生产的价值和意义随之凸显出来。面对以基因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水稻病害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水稻病害研究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全球水稻病害研究展开系统归纳、深入分析、多方比较,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病害研究水平、提升水稻产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整个水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广泛运用文献计量学、竞争情报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使用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检索,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2000-2009年10间收录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以水稻病害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上述10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引文为主要衡量指标,进行研究论文的比较与评价(实证研究部分扩展到1898-2011年期间)。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比较世界主要标杆国家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趋势。同时对重点国家和我国的主要水稻病害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建议。经统计,2000-2009年由Web of science收录的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三种水稻病害的研究论文共计36164篇。发表的论文主要来自美国、印度、中国、日本、韩国、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在发文最多的25个研究机构中,9个来自美国。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在高被引论文中,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了849篇,显示了美国研究论文的影响力。来自中国国内的的文献发文量居于第2位。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走在国内前沿。在词频分析上选择影响因子、立即指数、总引用数、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机构、高被引作者、专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词频分析表明,我国在水稻病害研究方面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有相近之处,特别是在“稻瘟病菌”、“致病性”、“生理小种”、“遗传宗谱”、“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杂交水稻”、“基因组”、“抗药性”、“抑制中浓度”等为关键词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比较明显的优势。而“基因飘移”、“基因修复”、“转基因污染”等在世界上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在以我国专家为主要作者发表的论文中较少出现,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较薄弱。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主要优势为开展基础研究较早、长期与国外保持学科交流、有长期战略规划、资金(基金)支持项目多样等;劣势主要是研究力量分散、尖端科研成果缺乏、科技推广相对滞后等。经过文献计量分析,国外期刊—《PHYTOPATHOLOGY》、《CROP PROTECTION》、《PLANTDISEAS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EUPHYTICA》;国内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垦殖与稻作》、《北方水稻》、《植物保护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关于水稻病害的发文量最高。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对以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为代表的水稻病害学科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排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引文分析,确定了各国在水稻,特别是水稻病害领域的研究期刊以及实证领域方面的研究实力的综合排名。应用词频分析法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论文中的关键词,归纳了目前世界上水稻病害,如稻瘟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热点。此外,还将竞争情报理论和相关方法应用于水稻病害研究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广泛使用Benchmarking分析、SWOT分析等典型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在同类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这一研究对于拓展和深化我国水稻病害研究范围和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徐志灵[3](2011)在《杂交稻“Ⅱ优明86”繁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三系超级稻“Ⅱ优明86"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繁殖种技术要点,初步总结了两个不同生态区高产栽培技术,全面分析了新型营销模式和多种营销举措的实施效果,必将为品种推广和营销创新带来新的启迪。“Ⅱ优明86"是三明市农科所于1996年用“Ⅱ-32A"与自选新株型恢复系“明恢86"配制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中熟超级杂交稻。2001年8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隆平高科买断品种全国独占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作者与运作单位重点研究了该品种的制种关键技术,并通过多点多年示范总结了不同生态区栽培技术,技术筹备充分。在品种推广方面运作单位深度分析了当时大陆品种多家操作价格低、利润薄等多种市场因素,原创性的实施了“产品独家代理,网络内封闭运营”的新型推广模式,该种营销模式既解决了科研单位、企业及代理商之间的利益分配,盘活了整个产业链,全面推动了产业发展。同时多种营销措施并举,如在网络内通过立体广告、举办高产擂台赛、万村干乡培训活动、10万斤良种献爱心活动、征文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等新型推广手段,使商品种子利润提高了200%以上,5年累计推广种了1.50×104吨,累计推广1.33×106公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占贞[4](201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文中提出产业集群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越来越成为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东北国有林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把产业集群作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模式对提高东北国有林区经济竞争力十分迫切。本文从国有林区的特点出发,以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为切入点,以组织生态理论、演化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工具,研究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及结构,通过对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各要素系统的功能及要素系统间关系的分析,从内在机理上刻画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影响因素、演进阶段和动力机制。同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进行了识别、对其演进阶段进行了测度,以上研究拓展了林业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本文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绪论和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首先,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在对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界定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该系统要素、系统结构及平衡条件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内容为国内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经验借鉴。以国内外典型林产业集群为例,总结归纳出产业集群演进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提出了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演进与成长研究的启示和借鉴。第三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条件与演进影响因素分析。首先,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条件入手,分析了林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前提;其次,从集群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系统视角选择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指标,并在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第四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机理分析。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化生命周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升级转型或迁移衰亡;其次,基于生命周期的划分,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不同演进阶段的动力机制与作用机理;再次,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网络化过程:企业无组织简单集聚-企业间纵向联结-集群中企业横向联结-集群企业分工模块化-集群企业网络化;最后,以吉林敦化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生态系统为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内容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根据林业统计资料,利用标准区位商系数和产业波及效果系数识别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利用行业集中度、产业区域集聚度测定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演进阶段,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选择和对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最后,基于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成长对策。在前述对国内外典型林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成长现状,构建了资源禀赋挖掘、龙头企业带动、园区依托、专业市场带动、多种经营主导、林业合作组织带动和森林旅游引导等成长模式,并从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各要素系统视角,提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的成长对策。
王铮[5](2010)在《辽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技术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充分发挥水稻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地区资源优势,以辽粳294、辽粳9号和辽星1号为代表品种,并以沈稻系列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生育特性和推广的组织措施、栽培技术、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辽粳294、辽粳9号和辽星1号都比对照品种增产显着,各项品质指标都达到国家优质粳稻谷标准,是集理想株型、优质、高产、多抗为一体的水稻新品种,在同期审定的品种中表现突出,这是能够成为主栽品种的关键。采取的稀播种育壮秧、适时插秧合理稀植、科学施肥均衡营养、加强水分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技术措施,发挥了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优质特性。在新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推广项目,建立高产示范田,召开现场观摩会,举办技术培训班以借助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品种的宣传和技术普及,有效地推动了辽粳294、辽粳9号、辽星1号的推广应用。1998年以来,辽粳294、辽粳9号、辽星1号先后成为辽宁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主栽品种。经10余年的实践证明,所采取的栽培技术和推广措施是有效的。在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推广模式,内容包括技术的应用范围、技术内容和质量指标,实施的服务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机制。其技术要点为:选择适宜的环境,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亲环境栽培。实行大棚或宽床开闭式的营养土保温旱育苗,应用了床土调制剂。根据秧龄确定播种量,提高秧苗质量。根据品种的分蘖力和株型确定移栽密度,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提高成穗率和成粒率。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需肥特点施肥,合理使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合理耕作,达到田面平整。采用清水节水灌溉,适当晚撤水,盐碱注意排碱洗盐。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防治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实施稻田养蟹、养鱼、养鸭、养蜗牛等,田埂种豆,既增加经济效益,又减少病、虫、草害。水稻成熟后及时收获,分品种单独脱谷,分品种收购、贮藏。改进加工设备,改进加工技术,进行精加工、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并实施名牌战略。
王忠勋[6](2010)在《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物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对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随着气候变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因此,开展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研究,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在以下领域开展了以下探索:1.对我国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预警预测、防控策略以及植物技术推广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国内外现行的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为双城市植保工作指明了方向。2.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手段,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双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植物保护体系的发展和现状、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体系和形式,以及主要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3.对植物保护技术推广体系、推广方法、服务方式、以及农作物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治等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4.提出了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对策:(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植物保护推广体系;(2)明确植保主攻方向,实现防控重点、策略和方式的转变;(3)完善植保检疫检验法规,制订绿色、有机种植业重要病虫害预警预报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及其农产品生产标准;(4)推进植保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宋岩[7](2009)在《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我国在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接近极限,怎样寻找一条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循环经济的提出,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经济模式,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对循环型农业的研究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理论、循环型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层次的分析,构建出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SWOT分析,得出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对河西内陆河流域的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展趋势进行了整体评价和综合分析,得出影响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主成分为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成分、特殊农用资源投入成分与环境影响成分,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分,进而得到1998年到2007年十年间河西内陆河流域的循环型农业的发展趋势,即:河西内陆河流域正在以牺牲生态效益来换取经济效益的传统型农业正在向集约型农业、循环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转变。熵值法的运用,分析出河西五市:嘉峪关市、金昌市、武威市、酒泉市与张掖市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基于对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分析以及评价结论,分析出适应河西内陆河流域不同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生产模式,即:农—牧—沼生产模式、秸秆—奶牛—沼气—瓜果生产模式、禽—猪—沼—菜生产模式、草畜业循环模式、粮—果—草—畜节水防沙模式与设施农业生态模式。在对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对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沙瑞[8](2009)在《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和环境严重破坏之间的矛盾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关注。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响应,展开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的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杨凌示范区于200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循环经济发展刚刚起步,规划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在研究国内外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掌握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循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索适合杨凌示范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进一步建设生态示范区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实践动态,介绍了论文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杨凌示范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进行概述;其次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核算了2002年到2007年的直接物质投入量、区域过程排放量以及物质输入与输出强度和效率六个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质减量化分析,得出杨凌示范区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粗放型特征,经济发展偏离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结论;最后指出杨凌示范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技术支持、循环经济主体认识和参与不足等问题,以及其所拥有的良好发展环境、广阔发展空间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等优势;第三章在掌握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提出针对于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构建方案。首先制定杨凌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其次按照点、线、面的战略发展思路分别对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进行模式构建:从清洁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产业链拓展、生产者责任延伸、废弃物综合利用五个方面构建循环型企业;构建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循环型农业,以生态产业园为核心的循环型工业,以旅游业、物流业、商贸餐饮业为重点的绿色服务业,以及三次产业间的循环链接;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处理系统,水资源和能源利用系统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建设循环型社会;第四章从主体参与机制和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指标核算、技术支持四个体系方面出发,提出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杨加猛[9](2008)在《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 ——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文中提出林业产业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多个门类,产品种类多、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林业产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以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为主体的产业链雏形已逐步形成。但总体而言,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林业产业链条中的营林业、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然相对割裂,上下游产业间还亟待进一步相互延伸和拓展。因此,从产业链的角度审视林业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出林业产业链的相关理论模型和测度工具,对于把握现代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林业物质产品、生态产品和文化产品的多种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林业产业链的理论和实证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对林业产业链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模型。通过分析林业产业链的系统构成,明确林业产业链各产业环节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联。综合供应链、价值链、产业组织、循环经济等相关理论,对林业产业链的内涵进行界定,探讨林业产业链拓展的多重动因。从林业产业的特点和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包括产业集聚化、产业纵向集成化、产业横向集成化和产业网络化的林业产业链演进模型。其次,对林业产业链的测度模型和方法进行研究。借鉴有关林业产业链测度的研究基础,基于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模型,提出由长度(Length、)、宽度(Breadth)、关联度(Correlativity)和厚度(Thickness)组成的林业产业链LBCT测度模型,为林业产业链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和测度工具。以测度模型为依据,设计了林业产业链的主客观综合测度方法、流程和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林业产业链主观测度和基于代用属性的林业产业链客观测度的模型及一般步骤。再者,对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模型及其途径进行研究。从林业产业链涉及的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出发,以系统集成的思路,提出了林业产业链的多维静态拓展模型——四面体模型和林业产业链的多维动态拓展模型——蛛网模型,从供需维、空间维、价值维和组织维角度探讨了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途径。最后,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进行产业链测度与拓展模型的应用研究。基于江苏林业产业发展现状,运用前述林业产业链测度模型和方法,对江苏林业产业链进行主、客观测度,根据综合测度结果,分析江苏林业产业链各个测度要素的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基于多维拓展模型的江苏林业产业链拓展的具体途径。
贾辉[10](2007)在《棉花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加工》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甘肃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甘肃省棉花苗期虫害、病害逐年加重。针对甘肃棉区的特点,开展了药肥复合型棉花种衣剂的研究,以期达到既综合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又能调节生长的目的。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种衣剂中农药有效成分、氮肥、生长调节剂及其配套助剂的系统研究,优化筛选出了两个种衣剂配方。两个种衣剂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复硝钠,氮肥为尿素,总量为4.1%,配套助剂及加入量分别为成膜剂5%,载体5%、乳化剂5%、黄原胶0.1%、乙二醇3%。2、通过对种衣剂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的系统研究,总结提出了悬浮种衣剂规模化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为高剪切—砂磨—中间循环—砂磨—均制调配—包装。3、对两个悬浮种衣剂18%甲·毒种衣剂和18%脲·毒种衣剂进行了室内毒力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种衣剂包衣处理棉花种子,对棉花苗期病害和苗期棉蚜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对棉花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分别达到91.3%和93.9%。在试验药剂处理的条件下,对棉花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无不良影响。推荐药种比为1:50。本研究成果为棉花种衣剂的研制、生产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21世纪无公害最新科研成果 绿丰灵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无公害最新科研成果 绿丰灵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肥料对宁夏有机枸杞产量的影响及枸杞蚜虫药剂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 |
1.2.1 国外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发展 |
1.2.2 中国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发展与对策 |
1.3 有机枸杞发展 |
1.3.1 中国有机枸杞发展现状 |
1.3.2 中国有机枸杞发展存在的问题 |
1.4 我国有机枸杞生产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 |
1.5 枸杞蚜虫研究概况 |
1.5.1 枸杞蚜虫形态特征及为害征状 |
1.5.2 枸杞蚜虫田间发生规律 |
1.6 生物源农药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枸杞有机种植模式田间肥效与蚜虫发生量调查研究 |
2.1.1 试验供试用枸杞品种 |
2.1.2 试验地点概况 |
2.1.3 供试肥料 |
2.1.4 试验设计 |
2.1.5 田间管理 |
2.1.6 试验仪器 |
2.1.7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 不同药剂(生物源农药、化学农药)蚜虫防治试验 |
2.2.1 试验供试品种 |
2.2.2 试验地点概况 |
2.2.3 供试药剂 |
2.2.4 试验设计 |
2.2.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2.3 不同浓度生物源药剂蚜虫防治防效 |
2.3.1 试验供试品种 |
2.3.2 试验地点概况 |
2.3.3 供试药剂 |
2.3.4 试验设计 |
2.3.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 三种化学药剂蚜虫防治效果试验 |
2.4.1 供试品种 |
2.4.2 试验地点概况 |
2.4.3 供试药剂 |
2.4.4 试验设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肥料田间肥效筛选及蚜虫发生量 |
3.2 不同药剂蚜虫防治结果 |
3.3 不同浓度生物源药剂蚜虫防治试验 |
3.4 不同化学药剂蚜虫防治试验结果 |
3.4.1 30%噻虫嗪悬浮剂防治 |
3.4.2 25%吡蚜酮悬浮剂防治 |
3.4.3 5%啶虫脒乳油防治 |
3.4.4 结果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3 枸杞蚜虫防治方法讨论 |
4.3.1 农业防治措施 |
4.3.2 化学防治 |
4.3.3 生物防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检索方法 |
1.3.3 分析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水稻病害研究概论 |
2.1 水稻病害的种类与分布 |
2.1.1 水稻病害种类 |
2.1.2 水稻主要病害的世界分布 |
2.1.3 我国水稻的区划分布 |
2.1.4 我国水稻三种主要病害分布 |
2.2 水稻病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
2.3 水稻病害研究的目的意义 |
2.3.1 世界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
2.3.2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力量 |
2.3.3 提高国家粮食品质,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支撑 |
2.3.4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 |
2.4 当前水稻病害研究的进展 |
2.4.1 国外水稻病害防治研究的主要进展 |
2.4.2 我国水稻病害发展与研究概况 |
2.5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
2.5.1 充分利用多样性抗病资源控制水稻病害 |
2.5.2 利用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控制病害 |
2.5.3 生物防治应用 |
2.6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面临的问题 |
2.6.1 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
2.6.2 转基因水稻对病害防治的贡献 |
2.6.3 粮食安全问题对水稻病害研究的考验 |
第三章 文献计量学与竞争情报学的发展概况 |
3.1 文献计量学综述 |
3.1.1 文献计量学的概念 |
3.1.2 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现状 |
3.1.3 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
3.2 竞争情报学综述 |
3.2.1 竞争情报学概念 |
3.2.2 我国竞争情报学的应用现状 |
3.2.3 竞争情报学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基于文献计量理论的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
4.1 研究词频分析 |
4.2 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4.2.1 国际相关期刊总体分析 |
4.2.2 有关文献计量分析 |
4.3 国际水稻病害实证研究 |
4.3.1 水稻稻瘟病 |
4.3.2 水稻白叶枯病 |
4.3.3 水稻纹枯病 |
4.4 中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国内文献计量实证研究 |
4.4.1 水稻稻瘟病 |
4.4.2 水稻白叶枯病 |
4.4.3 水稻纹枯病 |
第五章 国内外水稻病害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水平比较 |
5.1 水稻病害预测预报水平的比较 |
5.1.1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软件的研发数量 |
5.1.2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准确度的比较 |
5.1.3 国内水稻病害预测预报系统的主要不足 |
5.2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比较 |
5.2.1 国际农药新品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5.2.2 国内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
5.2.3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农药新品种 |
5.2.4 国内外化学防治新方法比较 |
第六章 基于竞争情报的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
6.1 典型机构的定标比超分析 |
6.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1.2 评价指标的定义 |
6.2 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优势以及发达国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6.3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劣势或不足 |
6.4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机会与威胁 |
第七章 全文讨论 |
7.1 水稻病害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策略 |
7.1.1 学科专家与情报专家相互结合,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 |
7.1.2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为各时期病害发生量提供预测预报服务 |
7.1.3 加强对水稻病害研究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的专业指导 |
7.1.4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
7.1.5 进一步加强病害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7.1.6 加强对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提高参与国际大协作的能力 |
7.2 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对策建议 |
7.2.1 建立健全我国水稻病害管理制度与法规 |
7.2.2 成立国家级水稻病害专业防控指导监督委员会 |
7.2.3 加强对外来水稻病害的管理与防控 |
7.2.4 建立国家级水稻病害评估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 |
7.2.5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7.2.6 强化科研中坚力量建设,增强公益性研究的主导力量 |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 |
7.3.1 主题词的进一步完善 |
7.3.2 进一步细化学科分类 |
7.3.3 拓宽语种研究范围 |
7.3.4 进一步拓宽实证分析范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3)杂交稻“Ⅱ优明86”繁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1 三系籼型杂交稻研究概况 |
1.2 三系杂交水稻的选育途径 |
1.2.1 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选育 |
1.2.2 恢复系的选育 |
1.2.3 三系杂交水稻制种的关键技术 |
1.3 我国种业发展概况 |
1.3.1 世界种业发展趋势 |
1.3.2 我国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1 引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Ⅱ优明86”的选育过程与基本特性 |
2.1 “Ⅱ-32A”的选育过程及特征 |
2.1.1 “Ⅱ-32A”的选育过程 |
2.1.2 “Ⅱ-32A”特征 |
2.2 “明恢86”的选育过程及特征 |
2.2.1 “明恢86”的选育过程 |
2.2.2 “明恢86”的特征 |
2.3 “Ⅱ优明86”选育过程及特征 |
2.3.1 “Ⅱ优明86”的选育过程 |
2.3.2 “Ⅱ优明86”品种特性 |
3 相关技术研究 |
3.1 杂交种制种技术研究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地点 |
3.1.3 试验方法 |
3.1.4 试验结果分析 |
3.1.5 高产制种技术研究总结 |
3.1.6 高产制种技术实施效果 |
3.2 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3.2.1 种植“Ⅱ优明86”益分析试验 |
3.2.2 “Ⅱ优明86”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3.2.3 “Ⅱ优明86”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结果 |
4 试验示范与品种推广 |
4.1 试验示范 |
4.1.1 高产纪录试验示范 |
4.1.2 建立百、千亩高产示范方 |
4.1.3 采取点面结合的示范模式 |
4.2 品种推广 |
4.2.1 创新营销理念 |
4.2.2 引入媒体广告,引领经销商营销新概念 |
4.2.3 举办高产擂台赛,引爆种植大户强劲助推力 |
4.2.4 万村千乡培训活动,强力拉动农户刚性需求 |
4.2.5 10万斤良种献爱心活动 |
4.2.6 征文与送科技下乡活动 |
4.3 实施效果 |
5 总结与讨论 |
5.1 关于繁育栽培技术研究 |
5.2 关于品种示范推广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A |
附件B |
附件c |
附件D |
附件E |
附图F |
附图G |
(4)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外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
1.3.2 国内产业集群演进研究 |
1.3.3 国内林业产业集群研究 |
1.3.4 产业集群演进理论研究评析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及平衡条件分析 |
2.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林业产业分类 |
2.1.2 林业产业集群的生态学特征 |
2.1.3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4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特征 |
2.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模型构建 |
2.3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2.3.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要素系统间的关系 |
2.3.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生态链结构 |
2.4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平衡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经验借鉴 |
3.1 国外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 |
3.1.1 芬兰的林业产业集群 |
3.1.2 意大利家具产业集群 |
3.1.3 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集群 |
3.2 国内典型林业产业集群演进 |
3.2.1 广东东莞厚街家具产业集群 |
3.2.2 浙江安吉林业产业集群 |
3.2.3 江苏邳州胶合板产业集群 |
3.3 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成长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基础条件 |
4.1.1 最终产品的可分解性 |
4.1.2 最终产品的可运输性 |
4.1.3 林业产业价值链条的延伸 |
4.1.4 集群内产品的互补性差异 |
4.1.5 本地市场需求及高级客户的存在 |
4.1.6 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性 |
4.2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形成的环境条件 |
4.2.1 自然资源禀赋 |
4.2.2 根植性的地域文化 |
4.2.3 企业家精神 |
4.2.4 政府的制度供给 |
4.2.5 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 |
4.3 东北国有林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4.3.3 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演进机理分析 |
5.1 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的生命周期 |
5.1.1 产业种群的形成与演化 |
5.1.2 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期 |
5.1.3 集群生态系统的成长期 |
5.1.4 集群生态系统的成熟期 |
5.1.5 集群生态系统的升级(衰亡或迁移) |
5.2 基于生命周期的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机制分析 |
5.2.1 集群生态系统的形成与触发机制 |
5.2.2 集群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自增强机制 |
5.2.3 集群生态系统的衰退与"锁定"机制 |
5.2.4 集群生态系统的升级与变异重组机制 |
5.3 东北国有林区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网络演化 |
5.3.1 企业无组织地简单集聚 |
5.3.2 集群企业间的纵向联结 |
5.3.3 集群企业间的横向联结 |
5.3.4 集群企业分工模块化 |
5.3.5 集群企业网络化 |
5.4 案例分析: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 |
5.4.1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现状 |
5.4.2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分析 |
5.4.3 吉林敦化木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升级对策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 |
6.1 产业集群识别与测度方法 |
6.1.1 研究方法综述 |
6.1.2 产业集群识别方法 |
6.1.3 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方法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识别与演进阶段测度 |
6.2.1 样本、数据的说明 |
6.2.2 林业产业集群识别 |
6.2.3 林业产业集群演进阶段测度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研究 |
7.1 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基本原则 |
7.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构建 |
7.2.1 资源禀赋挖掘模式 |
7.2.2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
7.2.3 工业园区依托模式 |
7.2.4 专业市场牵引模式 |
7.2.5 多种经营主导模式 |
7.2.6 林业合作组织带动模式 |
7.2.7 森林旅游引领模式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模式的选择 |
7.3.1 林木培育业 |
7.3.2 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 |
7.3.3 陆生野生动植物的繁殖与利用业 |
7.3.4 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业 |
7.3.5 木材精深加工业 |
7.3.6 森林旅游业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生态系统的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成长对策研究 |
8.1 生产要素系统视角 |
8.1.1 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
8.1.2 延长林业产业链条 |
8.1.3 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 |
8.1.4 积极建设速生丰产林原料基地 |
8.1.5 加强林业产业集群外向度 |
8.2 服务要素视角 |
8.2.1 制定林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划 |
8.2.2 打造林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 |
8.2.3 建立健全集群发展的会融服务体系 |
8.2.4 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 |
8.3 环境要素视角 |
8.3.1 制定林业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
8.3.2 制定支持林业产业集群成长的财税政策 |
8.3.3 培育本地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 |
8.4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辽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技术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水稻育种研究 |
1.2.2 关于栽培技术研究 |
1.2.3 关于水稻推广方式和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的经济效果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推广面积和产量情况 |
2.2.2 效益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辽粳系列水稻品种的技术效果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产量分析 |
3.2.2 品质分析 |
3.2.3 抗性及适应性分析 |
3.2.4 配套栽培技术组装 |
3.2.5 推广措施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系列水稻品种推广的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沈农模式 |
4.2.2 辽粳模式和沈农模式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五章 推广模式的构建 |
5.1 原理与方法 |
5.1.1 构建品种推广模式的原理 |
5.1.2 建模方法 |
5.2 模式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5.2.1 技术路线 |
5.2.2 品种推广模式的内容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1.1 关于辽粳系列品种推广 |
6.1.2 关于品种特点和推广措施 |
6.1.3 新推广模式的要点 |
6.2 建议 |
6.2.1 关于农业技术指导应用 |
6.2.2 关于农业补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1.2.1 有害生物 |
1.2.2 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 |
1.2.3 植物保护与生态环境 |
1.2.4 植物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
1.2.5 植物生态保护 |
1.3 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2 中国植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
1.4 国外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美国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日本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3 韩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现状 |
2.1 双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的现行体系 |
2.1.1 双城市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
2.1.2 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2.1.3 双城市农业科技培训与服务形式 |
2.1.4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运行体系 |
2.2 双城市植物保护体系现状 |
2.2.1 双城市植物保护体系的发展 |
2.2.2 植物保护体系现状 |
2.3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 |
2.3.1 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形式 |
2.3.2 植物保护技术的推广体系 |
2.4 双城市主要作物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 |
2.4.1 玉米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
2.4.2 大豆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
2.4.3 水稻病虫草害发生与防治 |
2.4.4 棚室蔬菜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
2.4.5 农田草害的发生和防治 |
2.4.6 农田鼠害的发生和防治 |
第3章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
3.1 植物保护体系存在的问题 |
3.1.1 人才队伍问题 |
3.1.3 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
3.1.4 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推广体制陈旧 |
3.1.5 植保器材的管理和销售混乱 |
3.2 植物保护技术推广形式存在的问题 |
3.2.1 推广手段单一,方式落后 |
3.2.2 推广渠道不畅,技术指导不到位 |
3.3 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
3.3.1 防害减灾技术落后 |
3.3.2 重大病虫害的变异和危害加剧 |
3.3.3 作物类型单一,优良品种少 |
第4章 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
4.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监测体系 |
4.2 加强专业化植保人才队伍建设 |
4.3 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多元植保推广体系 |
4.4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 |
4.5 明确主攻方向,实现三大转变 |
4.6 加快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
4.7 尽快编制双城市农业重大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2 循环经济理论与循环农业理论概述 |
2.1 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 |
2.2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原则 |
2.2.1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3 循环型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循环层次 |
2.3.1 循环型农业的内涵 |
2.3.2 循环型农业的特征 |
2.3.3 循环型农业的循环层次 |
3 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3.1 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3.2 循环型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3.3 循环型农业发展的评价方法 |
3.3.1 主成分分析法 |
3.3.2 熵值法 |
4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SWOT 分析 |
4.1 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发展现状 |
4.1.1 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自然资源现状 |
4.1.2 河西内陆河流域农业社会经济现状 |
4.2 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SWOT 分析 |
4.2.1 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优势 |
4.2.2 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劣势 |
4.2.3 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机遇 |
4.2.4 河西内陆河流域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威胁 |
5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分析及评价 |
5.1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主成分分析 |
5.1.1 指标选取 |
5.1.2 数据来源 |
5.1.3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 |
5.1.4 提取主成分 |
5.1.5 主成分的经济含义 |
5.1.6 计算主成分特征向量和综合得分 |
5.2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熵值分析 |
6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6.1 农—牧—沼生产模式 |
6.2 秸秆—奶牛—沼气—瓜果生产模式 |
6.3 禽—猪—沼—菜生产模式 |
6.4 草畜业循环模式 |
6.5 粮—果—草—畜节水防沙模式 |
6.6 设施农业生态模式 |
7 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7.1 合理利用资源 |
7.1.1 节约利用现有资源 |
7.1.2 加强废物再资源化 |
7.1.3 开发利用新生资源 |
7.2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 |
7.2.1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参与 |
7.2.2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筹资渠道 |
7.2.3 定位政府角色,强化公共服务 |
7.3 提高循环型农业的科技支撑 |
7.3.1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
7.3.2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
7.3.3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培训与服务 |
7.4 着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化经营 |
7.4.1 建立产业化经营合作组织 |
7.4.2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
7.4.3 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
7.4.4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7.5 坚持依法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
7.5.1 完善地方规章,提供法律支撑 |
7.5.2 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 |
7.6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国内外实践动态 |
1.4.1 国外实践动态 |
1.4.2 国内实践动态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2.1 杨凌示范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 |
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
2.2.1 指标选取和计算 |
2.2.2 物质流分析 |
2.2.3 物质减量分析 |
2.2.4 研究结论 |
2.3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与机遇 |
2.3.1 面临问题 |
2.3.2 发展机遇 |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
3.1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3.1.1 指导思想 |
3.1.2 基本原则 |
3.1.3 总体目标 |
3.2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设计 |
3.2.1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
3.2.2 循环型企业模式 |
3.2.3 循环型产业模式 |
3.2.4 循环型社会模式 |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建立职责分明的社会参与机制 |
4.1.1 规范政府的参与职责 |
4.1.2 明确企业的参与责任 |
4.1.3 提高公众的参与作用 |
4.2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
4.3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 |
4.4 建立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
4.5 建立循环经济指标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 ——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林业产业的地位与作用 |
二、我国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
三、林业产业链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的产业链研究综述 |
二、国内的产业链研究综述 |
三、总结与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业产业链的系统分析与演进模型研究 |
第一节 林业产业链的系统结构 |
一、林业产业的系统结构 |
二、林业产业链的系统结构 |
第二节 林业产业链的系统原理 |
一、林业产业链的内涵界定 |
二、林业产业链的形成动因 |
第三节 林业产业链发展的演进模型 |
一、产业集聚化 |
二、产业纵向集成化 |
三、产业横向集成化 |
四、产业网络化 |
第三章 林业产业链的测度模型与主客观综合测度方法研究 |
第一节 基于演进模型的林业产业链LBCT测度模型 |
一、林业产业链测度研究的现状与LBCT测度模型的提出 |
二、林业产业链长度(Length) |
三、林业产业链宽度(Breadth) |
四、林业产业链关联度(Correlativity) |
五、林业产业链厚度(Thickness) |
第二节 林业产业链主客观综合测度流程与测度体系设计 |
一、林业产业链主客观综合测度的流程 |
二、林业产业链的测度体系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林业产业链主观测度 |
一、模糊评判矩阵构造 |
二、模糊合成和综合测度 |
第四节 基于代用属性的林业产业链客观测度 |
一、指标量化处理 |
二、计量模型建立 |
三、测度及验证 |
第四章 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模型及其途径研究 |
第一节 多维拓展模型构建及测度、拓展模型的关联性分析 |
一、林业产业链拓展的维度确定及依据 |
二、林业产业链的多维静态拓展模型——四面体模型 |
三、林业产业链的四维动态拓展模型——蛛网模型 |
四、林业产业链四维拓展模型与LBCT测度模型的关联性分析 |
第二节 供需维拓展途径 |
一、林产品延伸与拓展 |
二、生产要素需求与供给 |
三、政策、法律需求与供给 |
第三节 空间维拓展途径 |
一、影响林业产业布局的因素 |
二、实例分析——江苏林业产业链的合理布局 |
第四节 价值维拓展途径 |
一、林业产业链的生产环节拓展 |
二、林业产业链的技术环节拓展 |
三、林业产业链的营销环节拓展 |
第五节 组织维拓展途径 |
一、循环型林业产业链构建 |
二、循环型林业产业链拓展模式 |
三、实例分析——“江苏林浆纸一体化生态产业园”构建方案 |
第五章 江苏林业产业链测度与拓展的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江苏林业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一、江苏林业产业的基本状况分析 |
二、江苏木材加工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三、江苏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
四、江苏银杏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第二节 江苏林业产业链测度结果分析 |
一、江苏林业产业链的主客观测度 |
二、江苏林业产业链测度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江苏林业产业链拓展的具体路径 |
一、产业集聚化的实施路径 |
二、产业纵向集成化的实施路径 |
三、产业横向集成化的实施路径 |
四、产业网络化的实施路径 |
第六章 结语 |
一、本文所做的工作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详细摘要 |
(10)棉花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加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及其重要性 |
1.2 棉花病虫害及其防治 |
1.2.1 合理轮作倒茬 |
1.2.2 选育抗病品种 |
1.2.3 土壤消毒 |
1.2.4 进行化学防治 |
1.2.5 生物防治 |
1.2.6 实行种子处理 |
1.3 农用化学品及其重要性 |
1.3.1 农药剂型与制剂技术 |
1.4 种子处理技术及种衣剂的研究和应用 |
1.4.1 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 |
1.5 种衣剂的研制开发及产业化概述 |
1.6 种衣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1.6.1 国内外棉花种子处理研究和应用进展 |
1.6.2 我国种衣剂存在的问题 |
1.6.3 我国种衣剂展望 |
1.7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8 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棉花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的分离培养 |
2.2.2 种衣剂安全性试验方法 |
2.2.3 药剂的药效试验方法 |
2.2.4 种衣剂配方中乳化剂的筛选方法 |
2.2.5 种衣剂配方中成膜剂的研究方法 |
2.2.6 种衣剂中其他添加物的筛选方法 |
2.2.7 生产工艺的研究方法 |
2.2.7.1 砂磨介质及用量的研究 |
2.2.7.2 加工方式研究 |
2.3 种衣剂产品的检测方法研究 |
2.3.1 粘度测定 |
2.3.2 粒径大小测定 |
2.3.3 PH值测定 |
2.3.4 成膜时间测定 |
2.3.5 种衣剂脱落率测定 |
2.4 种子安全剂量的确定 |
2.5 种衣剂的室内药效试验 |
2.5.1 种衣剂的防病效果试验 |
2.5.2 种衣剂的防虫效果试验 |
2.6 调查方法及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真菌鉴定结果 |
3.2 药剂安全剂量试验结果 |
3.3 杀菌效果试验结果 |
3.3.1 六种杀菌剂对棉花孢镰刀菌的毒力研究 |
3.3.2 种杀菌剂对尖孢镰刀菌的毒力比较 |
3.3.3 六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菌的毒力研究 |
3.3.4 六种杀菌剂对棉花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比较 |
3.3.5 室内盆栽试验 |
3.4 杀虫效果试验结果 |
3.5 种衣剂配方中乳化剂的筛选研究结果 |
3.5.1 乳化剂的水溶性 |
3.5.2 乳化剂用量的确定 |
3.6 种衣剂配方中成膜剂的研究方法 |
3.6.1 成膜剂的部分物理性能的研究 |
3.6.2 成膜剂透气、透水性、脱落率的测定结果 |
3.6.3 成膜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 |
3.7 种衣剂其他添加物的筛选方法 |
3.7.1 防冻剂的研究结果 |
3.7.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结果 |
3.7.3 种衣剂配方中警戒色的研究方法 |
3.8 两个棉花种衣种配方 |
3.9 生产工艺的研究方法 |
3.9.1 砂磨介质及用量的研究 |
3.9.2 加工工艺研究结果 |
3.10 种衣剂产品的检测结果 |
3.10.1 种衣剂产品的标准检测结果 |
3.10.2 种衣剂产品的种子安全性检测 |
3.10.3 种衣剂的室内药效试验 |
4 问题与讨论 |
4.1 种衣剂配方研制的指导思路 |
4.2 悬浮种衣剂配方中活性成分可进一步提高标准 |
4.3 种衣剂配方中相关助剂可以优化 |
4.4 研究出的悬浮种衣剂加工工艺需要工厂生产实践 |
4.5 种衣剂的作用机理需要探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21世纪无公害最新科研成果 绿丰灵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肥料对宁夏有机枸杞产量的影响及枸杞蚜虫药剂防治研究[D]. 贾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2]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 丁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8)
- [3]杂交稻“Ⅱ优明86”繁育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D]. 徐志灵. 安徽农业大学, 2011(07)
- [4]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生态系统演进与成长研究[D]. 张占贞.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5]辽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技术经济分析[D]. 王铮.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03)
- [6]双城市植物保护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忠勋.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7]河西内陆河流域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宋岩.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8]杨凌示范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沙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9]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 ——以江苏林业产业链为例[D]. 杨加猛.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10]棉花悬浮种衣剂的研制与加工[D]. 贾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