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婕[1](2020)在《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指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高速公路不仅是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基础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高速公路在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对促进一个地区的交通物流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来,广东省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但长期以来积累的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程度低,政府财政收入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不仅给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交通网的建设,也能给沿线地区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要致富先修路”,粤西地区高速公路路网发展的需求强烈,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是促进粤西地区发展的先行措施。KC高速公路项目采用BOT+EPC+政府补助模式,是广西沿海地区及粤西山区通往珠江三角中南部地区及珠江东岸的一条重要经济干线。本文介绍了KC高速公路项目的背景和概况,然后对该项目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本项目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工程技术风险、外部协作条件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并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项目总体风险影响最大的是项目市场风险,其次是金融风险,接着是工程技术风险,然后是外部协作条件风险,最后是内部管理风险和政治风险。论文针对每个具体的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希望本论文对类似项目的风险管理有参考借鉴意义。
张枫玉[2](2019)在《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环境评价与经济性分析》文中认为由于地貌变化多样、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落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显着特点,其建设在环境评价和经济分析上要求更高。因此,依托贵州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环境评价和经济分析,探索西部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在复杂地理环境下的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以及高额投资下经济评价、财务分析和收费标准等,对实现我国高速公路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贵州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条件和建设方案,介绍了贵瓮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对沿线地区的经济进行了预测。然后,本文明确了环境评价中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可持续四大类型,确定了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了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依托贵瓮高速公路进行环境分析,结果显示,贵瓮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环境影响的评价等级为“一般”,表示该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中等。其次,本文通过计算贵瓮高速公路的建设期和运营期费用及效益,得到贵瓮高速公路的国民经济评价中净现值为50240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575,高于1。内部收益率为13.34%,投资回收年限为14.7年,评价结果说明在评价期内项目总收益大于总费用,本项目从国民经济上是可行的。再次,本文分析了贵瓮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调整问题,阐述了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确定因素,并对贵瓮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进行预测,依照预测的交通量结果及贵州省高速公路收费的相关规定,确定贵瓮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并计算了不同收费标准增长率和调整年限的组合,计算结果表明,贵瓮高速公路采用3%的年增长率和10年的收费标准调整年限是比较适宜的。最后,本文通过对贵瓮高速公路财务进行融资前后分析,依托项目采用30年营运期,在25%的资本金和75%的国内贷款融资方案下,贵瓮高速公路无论税前、税后资本金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通过项目清偿能力分析,依托项目到营运期的19.80年(税后)可还清所有贷款。本论文基于对贵瓮高速公路环境和经济两方面的分析,得到了贵瓮高速公路的环境评价体系、收费标准确定和调整以及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等方法成果,对完善高速公路环境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西部高速收费标准和财务经济分析具有一定参考借鉴。
伍卫良[3](2010)在《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加快了公路建设的步伐,广东省的公路建设更是日新月异。然而,在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目前省内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逐渐下降,而交通量却逐年增加,部分主干公路已远超其设计能力,交通拥堵严重,公路服务水平低,通常采取大中修、加铺层等维修措施以确保公路的正常服务水平。因此,如何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维修工作,减少公路沥青路面的维修养护成本,维护路面使用质量,做到维修养护资金最小化和路面性能最优化,是路面养护维修的关键。本文将围绕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工程关键技术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在总结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我国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的原则、步骤、厚度计算方法及加铺层排水设计要点,并对橡胶沥青碎石加铺层层间防水防裂技术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常用几种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性能、适用条件及成本效益,提出几种适用于广东省地区特点的加铺层混凝土类型。(2)对开阳高速中修、广佛高速大修等工程进行调研,总结相关工程的工程特点、旧路评价、设计方案、应用效果及实践经验。(3)研究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中修、大修等各项技术措施的时机与设计方案的选择,结合标准对策、处治方式及交通量分级,提出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标准对策模型;在总结省内相关工程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所处自然气候条件、典型病害等因素,提出适合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加铺层合理厚度及建议结构;同时对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设计步骤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4)详细地介绍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工程施工工艺的研究,包括原有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技术、加铺层防裂粘结层施工工艺等,并对如何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潘放,王康臣[4](2006)在《广东省高速公路创新型项目建设模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运作模式从政府行为主导向市场行为主导转变的过程中,业主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结合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在转型期间业主公司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创新模式,详细讨论了业主公司对建设项目管理的实施重点,指出了下阶段的发展趋势。
张劲文[5](2006)在《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目前国内交通行业建设高潮,解决大型交通建设项目业主管理中存在的弊端、探索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变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借鉴国内外在企业管理、机械制造、建筑业项目管理、交通行业项目管理和信息管理等领域的最新相关成果,将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系统论、集成论、组织理论、信息论与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特殊性相结合,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组织集成和信息集成等四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的理论体系,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对相关集成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对交通行业与制造业的生产及管理类似性和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律性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的可行性;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概念模型,提出该概念模型由要素集成、全寿命周期集成、组织集成、信息集成四个维度构成,项目管理集成目标则是上述四个维度的交点,是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核心。 2、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核心要素模型和全要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模型;将挣值原理应用于业主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中,并在已有挣值法三个核心中间变量的基础上,引入了计划作业量的合同费用(CCWS)的概念,以作为挣值法第四核心中间变量,进一步将全部计划作业量的合同费用(CCWWS)定义为业主对单一合同控制的理想最终结果,是要素集成的理想目标,是完工估算(EAC)的理想值,丰富了挣值法的内涵。 3、给出了基于项目法人制的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定义,构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模型;提出了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应分为项目公司远景目标和执行目标两个层次,其中远景目标定位为项目与自然和谐发展;执行目标定位为在经营期内,以营运为导向、以费用控制为核心,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根据对广东省部分高速公路项目已有建设和营运费用数据
肖波[6](2005)在《制度反腐飓风刮向交通建设领域》文中研究指明眼下正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黄金季节。 按常规,在第二季度,交通行业的各类重大活动都要让位于工程施工建设。而4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市州交通局长以上的干部无一例外被召到省里,参加一次高规格的廉政专门会议,聆听来自高层的最新声音。 一位省交通厅副厅长用“如雷贯
杨荣华[7](2005)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局限性,指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项目集成化管理总体模式。 在集成化管理中,合适的组织结构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支撑平台,信息技术是项目管理者进行姓名集成化管理的工具。本文在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现有的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集成化管理组织结构—以联合协调小组为核心的网状虚拟组织结构模式,并以开阳高速公路作为实例进行设计;本文还对高速公路信息系统作了分析。 供应链管理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管理措施的实现又离不开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本文提出了由主链和副链组成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型;建立了由招投标、工程项目物资采购、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三模块组成的电子商务的平台,并对其构建过程作了分析。 本文还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在进度计划方面,本文分析了传统的进度计划方法的问题,把灰色系统理论引入到PERT中,提出了Grey-PERT方法,并以实例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应用效果和优越性;在投资决策方面,把模糊神经网络引入其中,采用改进的T-S神经网络建模。 本文通过高速公路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模式和关键技术的运用研究,把最新的管理思想引入到高速公路建设中来,以求解决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更有效地利用建设资金,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成本。这对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多文英[8](2004)在《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结合工程施工监理实践,就工程变更的内容、分类、申报及审批程序、变更工程单价确定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同时对如何做好工程变更管理工作谈了看法。
邵志强[9](2004)在《阳光之路——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纪实》文中指出在压力面前,他们深刻反思,理清思路,振奋精神,确立了创建“优质、高效、低价、廉洁”精品工程的奋斗目标。他们按市场化管理组建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管理的新路子。他们把项目建设管理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业主、监理和承包人异地办公,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快速、准确、全面的管理信息,实现了全程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在项目建设中,他们紧紧抓住监督这个环节,以制度化、公开化的运作机制,力保监督全方位、全过程贯穿始终。
邓新灵,吴泉海,黄建庭,吴楚楚[10](2004)在《开阳经验—成功的亮点细细数》文中研究表明$T开阳高速公路是全国高等级公路网国道主干线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中的一段,全长1Z6公里,投资概算46.6亿元。2000年10月动工,2003年8月完工,提前2个月交工验收,综合评分高达93.2分,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建设成本严格控制在概算的85%以内,节省投资6亿多元。$
二、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
1.3.2 项目风险分析 |
1.3.3 项目风险防范措施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KC高速公路项目概述 |
2.1 项目概况 |
2.1.1 项目背景 |
2.1.2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
2.1.3 项目实施模式 |
2.2 项目建设的意义 |
2.3 项目投资方简介 |
2.4 项目公司组织架构及权责 |
2.5 KC高速公路项目的重点 |
2.5.1 项目准备期重点 |
2.5.2 项目建设期的重点 |
2.5.3 项目运营期的重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 |
3.1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步骤 |
3.2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3.3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识别 |
3.3.1 政治风险 |
3.3.2 市场风险 |
3.3.3 金融风险 |
3.3.4 工程技术风险 |
3.3.5 外部协作条件风险 |
3.3.6 内部管理风险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评估 |
4.1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
4.2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综合评估 |
4.2.1 项目风险二级指标分析 |
4.2.2 项目风险三级指标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
5.1 政治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5.1.1 政策风险控制措施 |
5.1.2 法律风险控制措施 |
5.2 市场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5.2.1 交通量波动风险控制措施 |
5.2.2 竞争性项目出现风险控制措施 |
5.3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5.3.1 银行融资风险控制措施 |
5.3.2 利率风险控制措施 |
5.4 工程技术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5.4.1 天气和地质风险控制措施 |
5.4.2 施工技术风险控制措施 |
5.5 外部协作条件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5.5.1 征地拆迁风险控制措施 |
5.5.2 配套设置风险控制措施 |
5.5.3 环境保护风险控制措施 |
5.6 内部管理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
5.6.1 完工风险控制措施 |
5.6.2 成本超支风险控制措施 |
5.6.3 运营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环境评价与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条件与建设方案分析 |
2.1 贵瓮高速公路基本情况 |
2.2 贵瓮高速公路建设条件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象 |
2.2.4 水文特征 |
2.2.5 地质构造 |
2.2.6 构造运动与地震 |
2.3 贵瓮高速公路建设方案 |
2.3.1 路线走向 |
2.3.2 主要控制点 |
2.3.3 路线 |
2.4 建设区经济现状及预测 |
2.4.1 项目影响区经济现状 |
2.4.2 项目影响区经济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环境评价 |
3.1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
3.1.1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1.2 高速公路建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3.2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 |
3.2.1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任务 |
3.2.2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的原则 |
3.2.3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体系指标的建立 |
3.3 高速公路环境评价过程分析 |
3.3.1 分析方法 |
3.3.2 评价过程 |
3.4 权重的确定 |
3.5 贵瓮高速公路环境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区域国民经济评价 |
4.1 国民经济评价的参数与指标 |
4.1.1 评价参数的选择 |
4.1.2 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
4.1.3 国民经济评价流程 |
4.2 费用调整 |
4.2.1 项目建设费用调整 |
4.2.2 养护、管理、及大修费用 |
4.2.3 汽车运输成本调整 |
4.2.4 速度与运输成本模型 |
4.3 效益计算 |
4.3.1 降低运营成本效益 |
4.3.2 旅客节约时间效益 |
4.3.3 减少交通事故效益 |
4.3.4 效益计算 |
4.4 社会效益 |
4.5 国民经济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
4.5.1 国民经济评价 |
4.5.2 敏感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瓮高速公路项目财务分析评价 |
5.1 贵瓮高速公路收费费率的确定 |
5.1.1 影响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因素 |
5.1.2 贵瓮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 |
5.1.3 贵瓮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确定及调整 |
5.2 高速公路财务评价体系与方法 |
5.2.1 财务评价体系的确定原则 |
5.2.2 财务评价流程 |
5.2.3 财务评价参数 |
5.2.4 主要评价指标 |
5.3 敏感性分析 |
5.4 贵瓮高速公路财务分析 |
5.4.1 评价参数 |
5.4.2 融资前分析 |
5.4.3 融资后分析 |
5.4.4 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本人发表的成果 |
(3)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状况综合评价体系 |
1.2.2 加铺层设计 |
1.2.3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关键施工工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沥青路面加铺层设计 |
2.1 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 |
2.1.1 国内外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简介 |
2.1.2 加铺层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
2.1.3 加铺层厚度计算方法 |
2.1.4 加铺层补强厚度计算 |
2.1.5 加铺层的排水设计要点 |
2.2 加铺层层间防水、防裂设计 |
2.2.1 橡胶沥青碎石封层设计 |
2.2.2 改性沥青砂胶应力吸收层 |
2.2.3 土工合成材料夹层 |
2.3 加铺层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 |
2.3.1 AC 型混合料 |
2.3.2 SMA 混合料 |
2.3.3 橡胶沥青混合料 |
2.3.4 Superpave 混合料 |
2.3.5 粘结层 |
2.3.6 混合料选择使用注意事项 |
2.3.7 加铺层常用沥青混合料特点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工程调研 |
3.1 开阳高速沥青路面中修加铺层工程调研 |
3.1.1 原路面设计、施工情况及养护历史 |
3.1.2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
3.1.3 路面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4 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总结 |
3.1.5 加铺设计方案 |
3.1.6 中修工程效果 |
3.2 广佛高速沥青路面大修工程调研 |
3.2.1 广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简介 |
3.2.2 交通量及轴载调查分析 |
3.2.3 旧路路况调查分析 |
3.2.4 破损原因分析 |
3.2.5 制定路面处治技术方案 |
3.2.6 推荐方案(施工图设计) |
3.2.7 大修工程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工程设计 |
4.1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的定义 |
4.2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时机选择方法 |
4.2.1 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和重建的效益分析 |
4.2.2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时机选择方法 |
4.3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方案选择 |
4.3.1 标准对策及处治方法 |
4.3.2 交通量分级 |
4.3.3 标准对策模型 |
4.3.4 加铺层设计的合理厚度和建议结构 |
4.4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设计 |
4.4.1 原路面设计、施工及养护情况 |
4.4.2 交通量调查与分析 |
4.4.3 路面现状调查与分析 |
4.4.4 设计要点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路面大中修、加铺层工程施工工艺 |
5.1 原有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技术 |
5.1.1 裂缝的治理 |
5.1.2 路面坑槽、松散、沉陷的治理 |
5.1.3 车辙、推移、拥包的治理 |
5.1.4 路面泛油病害的治理 |
5.2 加铺层防裂粘结层施工工艺 |
5.2.1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 |
5.2.2 玻璃纤维土工格栅防裂层施工工艺 |
5.3 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技术措施 |
5.3.1 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 |
5.3.2 使用改性沥青 |
5.3.3 提高集料质量 |
5.3.4 提高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 |
5.3.5 提高沥青基层的使用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广东省高速公路创新型项目建设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注重体制创新, 实行规范的公司制 |
2 管理信息化 |
一是使质量管理到位。 |
二是使进度管理有效。 |
三是使造价管理透明。 |
3 技术创新, 建科技之路 |
4 健全激励机制 |
5 安全、环保理念与时俱进,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6 多渠道加强廉政监督 |
7 广东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再提高, 上水平 |
8 结语 |
(5)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国内交通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
1.1.2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的特征 |
1.1.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项目管理理论 |
1.2.2 管理集成理论 |
1.2.3 建设项目管理集成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基础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总体框架分析 |
2.1 管理集成理论概述 |
2.1.1 集成的内涵 |
2.1.2 管理集成的内涵与特征 |
2.1.3 管理集成的基本要素 |
2.2 管理集成理论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适用性分析 |
2.2.1 管理集成在制造业企业管理中的表现 |
2.2.2 交通建设行业与制造业的生产及管理类似性 |
2.2.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的规律性 |
2.2.4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的可行性 |
2.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总体框架 |
2.3.1 项目管理集成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基础 |
2.3.2 项目管理集成理论与方法体系框架 |
2.3.3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系统概念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要素集成 |
3.1 项目管理要素及基本模型 |
3.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
3.1.2 项目管理要素模型 |
3.2 项目管理核心要素集成模型和方法 |
3.2.1 核心要素集成模型 |
3.2.2 核心要素集成管理方法 |
3.3 基于挣值管理原理的业主项目管理核心要素集成方法 |
3.3.1 挣值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3.3.2 挣值法的变量及控制过程 |
3.3.3 基于挣值原理的业主项目管理核心要素控制步骤 |
3.3.4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 |
4.1 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模型 |
4.1.1 全寿命周期定义 |
4.1.2 项目法人在全寿命周期中的定位及实际情况 |
4.1.3 全寿命周期管理集成模型 |
4.2 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集成体系 |
4.2.1 传统大型交通建设项目三大目标的局限性 |
4.2.2 全寿命周期管理对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目标的要求 |
4.2.3 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体系 |
4.3 全寿命周期投资控制 |
4.3.1 全寿命周期费用定义 |
4.3.2 建设阶段费用和营运阶段费用之间关系分析 |
4.3.3 全寿命周期投资控制对LCC目标实现的影响 |
4.4 全寿命周期决策阶段风险分析集成方法 |
4.4.1 项目风险定义、划分及特点 |
4.4.2 全寿命周期风险分析意义 |
4.4.3 决策阶段风险分析集成方法 |
4.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组织集成 |
5.1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概述 |
5.1.1 国际项目管理组织模式概述 |
5.1.2 国际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发展趋势 |
5.1.3 国内项目管理组织模式 |
5.1.4 国内主流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优缺点 |
5.1.5 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优化目标 |
5.2 动态联盟一般原理 |
5.2.1 动态联盟的概念与特点 |
5.2.2 动态联盟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5.2.3 动态联盟建立过程 |
5.2.4 动态联盟组织运作 |
5.2.5 动态联盟的关键技术 |
5.3 项目动态联盟适用性分析 |
5.3.1 可行性分析 |
5.3.2 适用模式 |
5.3.3 实施重点 |
5.4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下项目经营者激励模式 |
5.4.1 传统固定支薪制下委托—代理基本激励模型 |
5.4.2 加强监督的激励模型 |
5.4.3 固定支薪制下高薪与解聘惩罚结合的激励模型 |
5.4.4 项目剩余索取权分成制激励 |
5.4.5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集成 |
6.1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6.1.1 建筑业中的信息孤岛现象 |
6.1.2 信息技术在交通建设行业中的地位 |
6.1.3 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过程及趋势 |
6.2 项目管理信息集成可行性分析 |
6.2.1 主流软件比较 |
6.2.2 项目法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6.2.3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6.2.4 项目法人在信息集成中的作用 |
6.3 项目管理信息集成方法 |
6.3.1 信息集成系统定义 |
6.3.2 信息集成系统实施目标 |
6.3.3 信息集成系统模型 |
6.3.4 信息集成系统框架性分析 |
6.3.5 信息集成系统的建立和实施 |
6.4 Internet-based PIMIS框架性分析 |
6.4.1 基本特点 |
6.4.2 体系框架 |
6.4.3 实现方式 |
6.4.4 基于虚拟专用网(VPN)的系统安全解决方法 |
6.5 案例分析 |
6.5.1 项目概述 |
6.5.2 信息集成目标 |
6.5.3 信息集成目标分解 |
6.5.4 业务需求分析 |
6.5.5 信息集成总体框架结构 |
6.5.6 各层平台总体功能介绍及其基本子系统分析 |
6.5.7 拟研究与解决的内容与关键技术 |
6.5.8 网络平台建设 |
6.5.9 信息集成系统实施计划进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历程和成果 |
1.1.2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概况 |
1.1.3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及应用概况 |
1.2.1 集成化管理现状 |
1.2.2 项目集成化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关键技术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提出 |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 |
2.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可行性 |
2.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定义 |
2.4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意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集成化组织结构模式研究 |
3.1 组织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
3.1.1 组织的概念 |
3.1.2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形式 |
3.2 国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模式及组织结构现状 |
3.2.1 日本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政府控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式 |
3.2.2 美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政府操作模式 |
3.2.3 法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政府主导、分工协作模式 |
3.3 中国目前高速公路管理组织结构的现状 |
3.3.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公司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 |
3.3.2 高速公路监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能 |
3.3.3 高速公路建设承包人的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 |
3.4 建立适应高速公路集成化管理组织结构模式 |
3.4.1 网状虚拟组织的相关介绍 |
3.4.2 虚拟组织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可能性 |
3.4.3 网状虚拟组织结构设计 |
3.5 开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组织结构设计案例 |
3.5.1 项目基本情况 |
3.5.2 原有组织结构设置 |
3.5.3 对改进的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结构进行设计 |
3.6 小结 |
第四章 集成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管理 |
4.1 概述 |
4.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供应链模型 |
4.4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 |
4.4.1 供应链体系设计策略的选择 |
4.4.2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
4.5 在供应链管理下的电子商务平台 |
4.5.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电子商务 |
4.5.2 开阳高速公路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 |
4.5.3 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过程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灰色理论的进度计划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
5.1 动态灰色控制系统框架 |
5.2 灰色建模 |
5.2.1 CPM和PERT的介绍 |
5.2.2 进度计划管理面临的问题 |
5.2.3 灰色系统理论的引入 |
5.3 Grey--PERT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
6.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概述 |
6.2 模糊神经网络在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
6.2.1 模糊神经网络的概述 |
6.2.2 模糊神经网络决策模型 |
6.2.3 学习规则 |
6.2.4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速公路建设方案进行初选 |
6.2.5 对初选方案进行评价 |
6.3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KC高速公路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张颖婕.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2]贵阳至瓮安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环境评价与经济性分析[D]. 张枫玉.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沥青路面大中修工程关键技术研究[D]. 伍卫良.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6)
- [4]广东省高速公路创新型项目建设模式初探[J]. 潘放,王康臣. 公路, 2006(07)
- [5]大型交通建设项目管理集成研究[D]. 张劲文. 中南大学, 2006(01)
- [6]制度反腐飓风刮向交通建设领域[N]. 肖波. 经济参考报, 2005
- [7]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D]. 杨荣华. 长沙理工大学, 2005(03)
- [8]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工程变更管理探讨[J]. 多文英. 山西交通科技, 2004(06)
- [9]阳光之路——广东开阳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纪实[J]. 邵志强. 中国监察, 2004(23)
- [10]开阳经验—成功的亮点细细数[N]. 邓新灵,吴泉海,黄建庭,吴楚楚. 广东建设报, 2004
标签:全寿命周期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项目风险论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项目目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