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藏缅语“致使”义表达方式的历史层次及类型学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黄成龙[1](2020)在《新中国汉藏语研究70年》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汉藏语研究的成就。从单一描写到多元化研究,研究手段不断革新,从纸笔记录到描写分析;从数字技术手段到大范围的比较研究。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从定性研究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断推进汉藏语研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跨学科合作,进行跨领域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汉藏语系语言研究。
贾燕子[2](2018)在《致使义动词“食(sì)”“饲”“喂”的历史替换》文中研究表明表示"给动物或人东西吃"的致使概念,先秦西汉常用"食(sì)",东汉至隋主要用"饲",唐代以来多用"喂"。"食(sì)""饲""喂"这三个具有历史替换关系的词,在句法、语义、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三个词在不同时期的此消彼长,是汉语语音系统的简化、词汇的复音化及致使概念表达方式的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贾燕子,吴福祥[3](2017)在《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吃”“喝”类动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借鉴词汇类型学的理论框架和已有成果,从定名学、符意学以及词汇和语法互动三个方面,考察汉语"吃""喝"概念的词汇化和范畴化、"吃""喝"类动词的多义性及其所具有的形态句法特征,并通过跨语言比较来探求汉语"吃""喝"类动词在历时演变及共时分布中所呈现的共性倾向和个性特征。本文的研究显示,汉语"吃""喝"类动词在历时和共时层面的多种表现都具有一定的跨语言共性。由此可见,词汇现象表面上纷繁复杂,其背后却有一定的系统性。
魏智慧[4](2017)在《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复杂理论尤其是涌现理论的相关理念,提出了一个新的关于语言类型特征的系统涌现模式。我们首先将语言视作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并立足语言交际行为过程,以意义表达和理解为核心,从话语使用的典型模式、意义构建时的互动合作模式以及意义来源的具身体验模式三个层面对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系统涌现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性研究,以此希望打通语言类型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分野,并促进学界从语言运转过程对语言类型特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本文还利用此分析框架,通过对比汉语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与汉语本族语语料库,对不同母语背景学习者视角下的动态汉语交际类型特征进行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本文首先对传统语言类型学及类型特征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其研究内容、方法和不足;(2)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复杂理论,并通过讨论复杂理论与语言系统的关系,阐述语言是个复杂适应系统,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论述奠定基础;接着从认知语言学、过程哲学、环境可供性理论、社会合作理论等角度对语言交际类型特征概念的内涵与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最后,结合涌现理论构建了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理论框架,分析讨论了语言交际类型特征涌现的机制、涌现过程以及根据语言的核心交际功能和交际过程提出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多模式体现框架。(3)依据上述理论框架对SLA领域的目的语类型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并对来自四个国家留学生的中介语语料库及汉语本族语语料库进行对比,总结不同来源国学习者偏误所反映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的共同之处以及差异之处。(4)本文基于复杂理论研究语言类型特征问题,拓宽了语言类型特征的研究范围以及复杂理论的应用领域。另外,本文也启示交际主体应从动态交际过程去理解和使用汉语类型特征,避免造成误解而导致人际沟通的失败。同时,本文从第二语言学习者视角观察汉语类型特征,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王艳[5](2017)在《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认为“结果”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功能范畴,但不同语言在表达这一功能范畴时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由于结果常由动作、过程所引起,因此,反映到语言形式上,表原因的形式主要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为主,但也有一些语言(如汉语)可以由表状态的形容词表达原因。综合各语言事实,表达行为与结果范畴的语言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类:动词及其形态、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附加词短语、动词+名词及其以上几类的镜像序列,少数语言中存在形容词+形容词的情况。本文使用“结果式”代指以上各种可能的语言形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结果式的某些蕴含共性与语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对东亚区域范围内的语言的结果式进行研究。语言系属上,依次对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进行介绍。句法语义上,从结果式的句法表征、语义解释以及句法-语义界面进行研究。最后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所形成的交点间的规律及其蕴含共性,探求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其相应规则的动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形态句法的特点从人类对“动作-结果”不同的认知策略来看,编码形式可以有“先因后果”(V-R)与“先果后因”(R-V)两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先因后果”型,结果性成分R置于动作行为V之后,“V-R”的组合序列是各语言的优势序列。但这两大语系中也有少数语言存在“先果后因”的编码方式。但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日语中,“先果后因”型与“先因后果”型都是重要的编码策略。东亚地区结果式大致可以分为词汇型、形态型与分析型三类。词汇型、形态型的出现频率与形态变化的丰富程度呈正相关,而形态丰富的语言与VR凝固程度呈反相关。阿尔泰语系结果式以词汇型、形态型为主,藏缅语族的藏语、羌语次之,景颇语与缅语支仍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古代汉语与藏缅语编码形式非常相似。现代汉语以固定句法的VR为主,词汇型、形态型较少;越南语与汉语相近,苗瑶、侗台语族次之,彝语支也已经产生固定且能产的VR结果式。东亚地区结果式VR的发达程度,与语言形态丰富程度或者分析性特征显着程度有关,同时语序类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是否有固定的句法形式及其能产性高低对其进行分类,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分布有如下梯度:“汉语>越南语>苗瑶语族、侗台语族(泰语)>彝语支>日语>藏语>羌语>维吾尔语、韩语”。在藏缅语内部表现为“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藏语>羌语”。在彝语支内部也呈现一定层次,相较于彝语、傈僳语、纳西语,拉祜语有更为固定的句法形式与更强的类推力。东亚地区语言中进入结果式V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活动动词,有些语言允许状态谓词进入V的位置,但大多数语言中成就动词与完成动词不会出现在V的位置上。少数语言如汉语允许性质形容词出现在V的位置上。能进入结果式R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形容词、状态谓词、成就动词以及语义发生虚化的动词。东亚地区V、R、O、NEG语序倾向性符合WALS的统计结果,其中SVO语序的语言,“SNegVO”语序为优势语序,VR入句后的语序有三种:(i)“S-NegV-R-O”、(ii)“S-Neg-V-O-R”(iii)“S-V-O-Neg-R”。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中,否定副词进入结果式的语序倾向是“S-O-Neg-V-R”。(二)语义特点如果一种语言中没有弱结果式,那么它也没有强结果式。换言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强结果式,那么它必有弱结果式(Washio1999、2002)。弱结果式无标志,而强结果式有标志(Li Chao2007)。动作行为最自然的结果、规约性结果,容易与动词融合为VR,往往也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类推力越强,在越多的语言中使用。句法上有固定VR形式的语言,间接致使、强结果式更为多产。尽管其他语族的语言中也存在强结果式,但结果式的能产性并没有汉语的那么强。从跨语言来看,VR具有极强的类推力,语言中VR产生后,将会推动把更多的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压缩进VR内。从语义上看,语义相关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融合为VR结果式。使用连词的情况,多是语义相关度不高,V与R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宾语的结果式蕴含了指向主语的结果式。若一种语言有例外格标记结果式,那么它一定有指向宾语的结果式。(三)结果式事件结构模板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有四类图式:[ACT]CAUSE[BECOME]、[ACT]CAUSE[ACT]、[BECOME]CAUSE[BECOME]、[BECOME]CAUSE[ACT]。其中,事件结构最为典型的是[[x ACT]CAUSE[BECOME[y]]]。先果后因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主要是“[[BECOME[x]]BY[x ACTy]]”。东亚地区语言连动式比较发达,因此,表示高使动性动作的动词(“[x ACTy]”)可以出现在R的位置上。由于有的语言状态谓词不能出现在原因性成分位置(即V)上,因此,不会出现[[BECOME[x<STATE1>]]CAUSE[BECOME[x<STATE2>]]]。但汉语中有[[x]CAUSE[x ACTy]]类表示低使动性的性状形容词引发高使动性的动作。东亚语言结果式的出现与发展,既有语言内部因素也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汉语结果式具有形式固定、组合灵活、能产性强的特点,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结果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相同语序类型的苗瑶、侗台语族,也影响到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族。许多少数民族语的结果式的句法形式越来越趋于固定,更具有类推力。总之,语言接触推动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本文研究为结果式跨语言研究提供类型差异与共性的证据,有助于突破各单语研究的局限,重新认识这一个范畴,也有助于促进结果式在机器翻译与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杨江锋[6](2016)在《汉语迂回致使结构的多维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迂回致使结构属于分析型致使结构的一种,在基本形式上表现为[NP1[vp Vcause NP2 VeffectNP3]])。NP1是主动词(即致使动词Vcause)的句法和逻辑主语,NP2是主动词的句法宾语,同时又是内嵌动词(即结果动词Veffect)的主语。在语义上,NP1为动作的施事者(致使者),NP2是致使动作的受影响者(被致使者),结果动词为NP2受影响后执行的动作或享有的状态,NP3是结果动词的影响的对象。致使动词常见的有"使、叫、让"等。学界对迂回致使结构虽然有一定的研究,但有些问题还未曾涉及到。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主要探讨四个问题,即:(1)采用构式搭配分析法来考察"使、让、叫"字迂回致使结构中结果动词的使用情况,以此来解释三个结构在语义上的差异和近似之处;(2)从主观性视角出发,采用多语体分析法对典型迂回致使结构进行分析,籍此来解释"使"和"让"字迂回致使结构在口语和书面语中的分布有显着性差异的动因;(3)考察文献中提及的致使结构的三个原型模型,即致使结构顺序象似性模型、弹子球模型和直接操控模型,是否能在汉语"使、让、叫"迂回致使结构中得到验证;(4)尝试在认知构式语法的框架内对汉语迂回致使结构进行统一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使用共现词位分析法对结果动词槽位填充词的统计分类表明,"使、让、叫"字迂回致使结构之所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近义的,主要是因为这三个结构中结果动词槽位填充词在语义类型总体分布上有很相近的地方;同时,这三个结构在对结果动词槽位填充词选用是存在语义偏向,"使""字迂回致使结构多倾向于选择表示状态改变的结果动词,"让"字迂回致使结构偏向移动或运动类结果动词,"叫"字迂回致使结构则偏向于社交言辞类动词。三个迂回致使结构在具体结果动词选用时也表现出了偏向效应。(2)"使"字迂回致使结构和"让"字迂回致使结构一直被认为是意义相同的,其主要差别在于这两个结构用在不同的语域中,即前者多用于书面语语域,而后者多用于口语语域。本文将语体视为一个由不同语体类型构建起来的原型范畴,口语和书面语的各类语体形成一个连续统;意义也是按照原型性建立起来的一个范畴。语体范畴和意义范畴之间存在互动关系,通过范畴互动概念得以体现,话语功能得以实现。对这两个结构在现代汉语口笔语语料库各个语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主观性/客观性层面来讨论这两个结构。我们认为一方面"使"字迂回致使结构和"让"字迂回致使结构都具有"致使"意义,另一方面,这两个结构在主观性/客观性上表现出了差异,"让"字迂回致使结构趋向于表达主观性,而"使"字迂回致使结构则偏向于表达客观性。(3)考察文献中提及的致使结构的三个原型模型,即致使结构顺序象似性模型、弹子球模型和直接操控模型,是否能在汉语"使、让、叫"迂回致使结构中得到验证。统计分析表明,既有的致使结构原型模型与语料库实证数据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不同类型致使动词对不同致使模型的依赖程度也不同。认为既有的致使结构模型无法很好的解释汉语迂回致使结构,可以通过构建迂回致使构式来建立其原型模型。同时,从跨语言的视角,以英语中典型的[XMAKEYVinf]构式为例,在多语体的视角下对其进行调查,来解释建立迂回致使结构原型模型的复杂性,以此证实致使结构原型模型的建立需要协同性证据。(4)通过考察迂回致使动词的自身意义和在句式中的意义,认为典型迂回致使动词的主要动词意义与迂回致使构式的意义之间有很紧密的相一致,其论元结构上与迂回致使构式相匹配,所有此类句式可以放在构式语法的视角下进行统一讨论。发现Stefanowitsch(2001)提出的迂回致使构式图式无法解释permit和prevent 一类的常用致使动词,三种事件类型无法全面解释汉语典型迂回致使结构。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动词词汇类型、语法化与致使强度趋势"关系图,建立迂回致使构式的原型范畴观。在构式语法框架内,讨论了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了的迂回致使构式图式。认为汉语迂回致使构式的事件共有四种,即致使力正向传递、致使力潜行传递、致使力零传递和致使力阻断传递,并对汉语常用致使/使令动词就行了归类。
王正[7](2015)在《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致使范畴是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多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不同语言致使句的表达方式不同,不同语言的致使范畴都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通过对前人致使范畴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深入地田野调查,笔者界定了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的范围,划分了武鸣致使范畴的类型。从语言类型学上看,武鸣壮语致使范畴主要分为两大类:分析型和词汇型。从句法结构上看,武鸣壮语分析型的致使句又分为三个小类:“ha?55”字句、“t?k55”字句和使令句;武鸣壮语词汇型的致使句分为两个小类:使成句和使动句。使成句根据使事V和成事C的位置,又分为VOC式和VCO式两种结构。随后,对其中的小类进行了句法和语义两方面的分析研究。通过对每一种句法结构的语义分析,任一致使范畴的句法结构在语义表达上都表现了共性:致使范畴包含两个部分——致事事件和使事事件。基于以上梳理和分析,最终得出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的类型学特征,并探讨了武鸣壮语致使标记和致使结构的发展变化的类型学特点。从致使标记的意义变化、句法位置以及语音弱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武鸣壮语致使标记的形成途径主要是实词的语法化。结合类型学和语法化研究成果,笔者推断出武鸣壮语致使类型出现的顺序为:ha?55句、t?k55句形成最早,然后出现VOC式结构表示致使义;在汉语接触和语法化作用下,致使类型VOC结构又出现分化,出现多种相关结构。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搜集到关于壮语致使范畴的类型学分析方面的专着,因此,本研究不仅符合对语言本体研究的需要,而且也有助于第二语言教学和民族语言翻译。
杨作玲[8](2014)在《先秦汉语的类型指向》文中研究指明先秦汉语由动词范畴所决定的相关句法一形态现象与藏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且不能用语言的普遍性来阐释,说明两种语言间存在非偶然的联系,具有相同的动词范畴。藏语是语义作格型语言,使动和结果相对的动词系统对藏语的作格标记具有决定作用,这意味着更早期的汉语也应该是语义作格型语言。
高迎泽[9](2011)在《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语义、句法、语用和形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及其影响机制;二、部分及物动词的去声别义所表现出的形态句法功能。上古汉语动词的及物不及物之分一直是一个难点,原因是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本文在考察了“配价理论”、“动词词汇语义学”以及Givón关于句子意义层次性的描述等有关动词的理论后认为:(1)动词的句法表现即动词能够携带多少论元、携带什么性质的论元,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其语义预知。动词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理想认知模型”(ICM)。(2)句子的意义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命题义,一个是语用义。在实际交际当中,只表达命题义而不表达语用义的句子是不存在的。但有些句子基本表达的是命题义,只有很少的语用因素。语用义可以引起句子结构很大的改变。(3)及物动词就是语义上蕴含两个及以上论元的动词。及物动词在表达命题义时,句子中只出现其语义上蕴含的论元。如果及物动词语义上蕴含的论元没有出现,或者虽然出现但不在应有的位置,就可以认为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上古汉语中80多个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基本上验证了以上对及物动词句法表现的认识。在所考察的及物动词中,相当一部分有去声别义的异读现象。本文采用将音读和句法表现相对应的方法来观察动词,具体做法是:先对动词的用法进行分类,然后考察有音变的例子中动词的句法表现与如字读时动词的句法表现有何不同。通过研究发现,去声别义是上古汉语中一种形态句法现象,它不仅和词的意义相关,还和词的句法表现甚至其他方面比如动词的方向性范畴有关。本文共分三大部分:上编为理论篇,从绪论至第三章;中编为实践篇,从第四章至第二十章;下编为结论篇,从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四章。绪论指出动词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需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第一章回顾了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的历史,指出了成就和不足。主要包括传统的分类、对宾语性质的关注、配价、及物性、作格动词和中性动词之别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几种研究动词的理论,力图寻求这些理论中的相同点和亮点。主要包括配价理论、动词词汇语义学、句子意义的层次性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考察,决定将命题义和交际义进行区分以研究动词在句子中论元的实现情况。第三章首先对本文要研究的及物动词进行了定义,指出研究的对象为广义的及物动词;其次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和程序;另外还包括语料的选取和章节安排等。第四章至第二十章为动词的分类描写和研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1)通过近义词的比较考察动词的语义包含哪些因素,即这些近义词的共有义素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2)表达命题义时动词携带的论元有几个,各充当什么语义角色;(3)哪些语用因素(交际因素)会影响句子中动词论元的数量和位置;(4)动词的去声别义表示的是什么意义,有什么功能。第二十一章从句法的角度把上古汉语的动词分为四类:(1)及物动词,典型句法表现形式是NP1+V+NP2,当出现别的形式比如NP1+V,NP2+V,NP1+NP2+V等形式时都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2)非作格动词,典型句法表现形式为NP1+V,当出现NP1+V+NP2的形式时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3)非宾格动词,典型句法表现形式为NP2+V,当出现NP1+V+NP2的形式时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以上两类属于传统所谓不及物动词。(4)形容词,作谓语时其典型句法表现形式为NP2+Adj,当出现NP1+Adj+NP2的形式时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总的来说,典型句法表现形式是动词的常态,而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形式则属于变态。第二十二章主要考察了影响上古汉语及物动词句法表现的因素。(1)当宾语不出现即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形式为NP1+V时,原因有:宾语为默认受事论元、宾语无指、宾语为上下文中的旧信息、受事话题化等。其中值得关注的是NP1+V+于(乎)+NP2的形式,此时,句子表达是一种体意义,包括将行体、起始体、进行体、尝试体等,这些可以概之以未完成体或者非完整体。(2)当宾语位于句子的开头即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形式为NP2+V时,原因是受事提前做了话题,而动词后未出现回指代词。这种形式有时可以表达被动的意义。(3)NP1+见+V的格式中,“见”是动词,V是一个指称化了的体词性成分,作“见”的宾语。NP1+为+V的格式中,“为”是系词,而V是一个指称化了的谓词性成分。这两种形式都不表达被动意义。(4)受事占据句子的“第二位置”即出现NP1+NP2+V的形式。这种句式表达的是焦点意义。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是焦点,要置于动词前;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是由于否定句凸显对比焦点而重读成分不同造成的;名词宾语前置是通过特定词汇和标记以及移位来凸显焦点成分。第二十三章回顾了前人对去声别义功能的研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去声别义的功能有四项:方向性、派生旁格(増价)、变狭的意义(转注)、名物化,其中増价功能可能是方向性的一种派生功能。去声别义现象纷繁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十四章为余论,主要指出了本文的创获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杨作玲[10](2009)在《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借鉴非宾格动词理论,参照Beth Levin& Malka Rappaport Hovav(1995)的研究成果,认为非宾格动词是由语义决定而由句法表现的,探讨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句法功用及相关问题,表明非宾格性现象既有语言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从语义类上主要有状态动词、存现动词、趋向动词、心理动词、阶段层次义的形容词,通过归纳总结它们的构句功能,提出了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诊断式,并对这些诊断式的合理性、各语义类非宾格动词的典型性、非宾格动词的派生方向以及相关的句法-形态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除绪论部分外,分为上下两编:从第二章到第六章为上编部分,是对非宾格动词句法功用的具体考察;从第七章到第十章为下编部分,重在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总结。第一章绪论简要地评述上古汉语动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介绍本文的研究取向、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章考察状态动词的句法功用,以“败”、“折”、“断”、“尽”、“坏”等19个动词为代表。由于状态动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本章归纳得出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诊断式有四条:最小成句为NP V,NP是V的直接内在论元,语义自足。有对应的使动句法交替形式,后者的宾语可以转化为前者的主语而承担的语义角色相同;可以形成领主属宾句;形容词化作定语时,相当于英语中的过去分词形式,具有“完成”或“被动”义。第三章考察趋向动词的句法功用,以“入”、“出”、“去”、“来”、“朝”、“迁”为典型代表。提出趋向动词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这可能与趋向动词的施事性特征相关。第四章考察存现义动词的句法功用,以“起”、“作”、“兴”、“立”为代表。上古汉语的存现义动词能够形成自动和使动的句法配对,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具有特殊性。其句法功用与状态动词完全一致,存现义动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第五章考察心理动词的句法功用,以“怒”、“惧”、“畏”、“服”、“悦”、“喜”为代表,通过展现其句法功用,提出在非宾格性上心理动词内部表现不一致,从致使义心理动词到非致使义心理动词可能是一个连续统,致使义心理动词具有非宾格性,但并不总是固定地通过所有的诊断式,体现了非宾格问题的复杂性。第六章考察形容词的句法功用,以“顺”、“纾/缓”、“乱”、“深”、“大/小”为代表。研究表明,上古汉语的形容词在使动化能力上可能形成一个连续统,阶段层次义形容词的能力最强,而且有与状态动词相似的语音表现,具有非宾格性;而个体层次义的形容词使动化的能力弱,从跨语言的角度来看,不具有非宾格性。但由于形容词有与状态动词不同的句法功用,在词汇系统中单成一类,因此阶段层次形容词仍然是不典型的非宾格动词。第七章归纳了典型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的句法功用,对比得出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句法实现确实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跨语言的角度以及动词本身的语义特点方面探讨了诊断式的合理性,提出动词使动化的等级系列为非宾格动词>非作格动词>及物动词;在非宾格性的典型性上,状态动词、存现动词>趋向动词>心理动词、阶段层次形容词。第八章探讨非宾格动词的派生方向,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派生方向有两种,一种是由非宾格动词派生出及物动词,属原生型非宾格动词;一种是由及物动词派生出非宾格动词,但后一种派生并不是简单地去及物化(detransitive),而是来自于及物动词的完成体形式。提出上古汉语存在两种清浊别义,并对“见”类非宾格动词是清声母的完成体形式进行了阐述。第九章探讨上古汉语语言类型的指向。本文提供了更多的句法-形态现象来展示上古汉语的语言面貌,包括上古汉语“及物性”的扩展,它表明上古汉语动词不适合于及物性概念下的分类;名词性成分在句法上是非强制性出现的,特别是主语的出现与否最为自由;不存在真正的被动态和反被动态,而有使动态;上古汉语宾语语义的复杂性与句法的实现方式与藏语的与格标记la具有可比性;上古汉语语序以SVO为主,还兼有SOV型语序。这些现象说明上古汉语混合型特征显着,与藏语有重要的关联。其中影响上古汉语句法-形态面貌最重要的方面是动词的分类,藏语的作格标记与使动态前缀相关,这意味着更早期的远古汉语应该是语义作格型语言。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创获及不足。
二、汉语藏缅语“致使”义表达方式的历史层次及类型学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藏缅语“致使”义表达方式的历史层次及类型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汉藏语研究7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藏语概论与同源词研究 |
二、比较词汇集 |
三、研究方法与系属问题 |
四、专题研究 |
(一)语音演变 |
(二)词类研究 |
1. 量词 |
2. 存在动词 |
3. 数词 |
(三)形态变化 |
(四)句法结构 |
1. 领属结构 |
2. 疑问结构 |
3. 被动结构 |
4. 比较结构 |
5. 述补结构 |
6. 连动结构 |
7. 致使结构 |
8. 复句 |
五、类型学研究 |
(一)区域类型学研究 |
(二)语音类型学研究 |
(三)语序类型学研究 |
六、结语 |
(2)致使义动词“食(sì)”“饲”“喂”的历史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 (sì) ”“饲”“喂”的替换过程s |
1.1先秦西汉的上古时期 |
1.1.1“食 (sì) ” |
1.1.2“飤”与“饲” |
1.1.3“喂” |
1.2东汉至隋的中古时期 |
1.2.1“食 (sì) ”与“饲” |
1.2.2“喂” |
1.3唐代以来 |
二汉语“给动物或人东西吃”致使概念的表达方式 |
2.1汉语“给动物或人东西吃”致使概念的形态型表达方式及其使用时期 |
2.2汉语“给动物或人东西吃”致使概念分析型方式的历史演变 |
2.3形态型致使式“食 () ”与词汇型致使式“喂”的语义区别 |
三“食”“饲”“喂”替换的原因 |
(3)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吃”“喝”类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二“吃”“喝”概念的词汇化与范畴化 |
三“吃”“喝”类动词的语义扩展 |
四“吃”“喝”类动词的形态句法特征 |
(4)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语言类型学文献综述 |
一、从分类学到语言类型学 |
二、语言类型特征的相关研究 |
三、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特征研究 |
四、已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路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建构 |
第一节 话语形式结构的复杂动态性分析 |
一、复杂动态理论内涵概述 |
二、静态语言观的根本缺陷 |
三、话语形式结构的复杂动态性分析 |
第二节 语言交际类型特征概念解析 |
一、“类型”与“类型特征”辩证关系 |
二、“语言类型”与“语言类型特征” |
三、“语言交际类型特征”概念界定 |
四、语言交际类型特征多维度解析 |
第三节 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涌现性分析 |
一、语言交际类型特征与系统涌现现象的相似性 |
二、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涌现机制分析 |
三、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的涌现过程分析 |
第四节 语言交际类型特征理论建构 |
一、语言意义体现的话语使用模式 |
二、语言意义建构的互动合作模式 |
三、语言意义来源的具身体验模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SLA领域的目的语类型特征 |
第二节 中介语与目的语类型特征 |
一、中介语中语言偏误的本质 |
二、中介语中语言偏误形成的原因 |
三、语言偏误在揭示目的语类型特征上的价值 |
第三节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一、自建学习者中介语语料库 |
二、自建汉语本族语语料库 |
三、混合式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分析程序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一节 美国学习者中介语所反映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 |
一、美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高频话语结构使用模式分析 |
二、美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互动合作模式对比分析 |
三、美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具身体验模式对比分析 |
第二节 韩国学习者中介语所反映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 |
一、韩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高频话语结构使用模式分析 |
二、韩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互动合作模式对比分析 |
三、韩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具身体验模式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日本学习者中介语反映出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 |
一、日本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高频话语结构使用模式分析 |
二、日本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互动合作模式对比分析 |
三、日本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具身体验模式对比分析 |
第四节 泰国学习者中介语反映出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 |
一、泰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者高频话语结构使用模式分析 |
二、泰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互动合作模式特征对比分析 |
三、泰国学习者与汉语本族语者具身体验模式特征对比分析 |
第五节 不同国家学习者中介语反映出的共同汉语交际类型特征 |
第六节 不同国家学习者中介语反映出的不同汉语交际类型特征 |
一、美国学习者中介语突出反映出的汉语类型特征 |
二、韩国学习者中介语突出反映出的汉语类型特征 |
三、日本学习者中介语突出反映出的汉语类型特征 |
四、泰国学习者中介语突出反映出的汉语类型特征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议与总结 |
第一节 教学建议 |
一、提高教材适用性 |
二、优化教学设计 |
三、打造个性化语言学习在线平台 |
第二节 研究总结 |
一、研究总结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处 |
四、研究展望 |
附录一 访谈资料的整理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第二章 结果式研究综述 |
2.1 VR结果式的界定 |
2.1.1 关于真假结果式VR的讨论 |
2.1.2 关于VR结果式的名称 |
2.1.3 结果式的特点 |
2.1.4 结果式VR的判定 |
2.1.5 跨语言研究中结果式的定义 |
2.2 结果式形态与句法 |
2.2.1 V与R的类型 |
2.2.2 V、R、O排序 |
2.3 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2.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2.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2.4 结果式论元实现 |
2.4.1 有关句法映射的观点 |
2.4.2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2.4.3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结果式 |
3.1 汉语概况 |
3.2 汉语结果式句法表现 |
3.2.1 现代汉语结果式的编码形式 |
3.2.2 进入结果式VR的词类及结果式类型 |
3.2.3 VR特殊用法及其相关句式 |
3.2.4 汉语结果式句法在历时上的演变 |
3.3 汉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3.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3.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3.4 汉语结果式论元实现 |
3.4.1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3.4.2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 |
4.1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概况 |
4.1.1 藏缅语族语言概况 |
4.1.2 藏缅语族结果式研究现状 |
4.2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的形态与句法 |
4.2.1 藏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2 羌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3 景颇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4 缅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5 彝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6 藏缅语结果式句法表现的特点 |
4.3 藏缅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4.3.1 藏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2 羌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3 景颇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4 缅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5 彝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4 藏缅语族结果式论元实现 |
4.4.1 藏语与羌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2 景颇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3 载瓦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4 拉祜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 |
5.1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概况 |
5.1.1 苗瑶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1.2 侗台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2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2.1 结果式的判定标准 |
5.2.2 苗瑶语族结果式句法表现 |
5.2.3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3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3.1 苗瑶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5.3.2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4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1 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2 壮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3 傣语与泰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亚语系结果式 |
6.1 南亚语系概况 |
6.1.1 南亚语系语言概况 |
6.1.2 南亚语系结果式研究现状 |
6.2 南亚语系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6.2.1 V-R类型 |
6.2.2 使动范畴 |
6.2.3 “先果后因”的编码形式 |
6.3 结果式的其他句法表现 |
6.3.1 关于V、R、O的语序 |
6.3.2 处置式、被动句 |
6.3.3 可能式、否定形式 |
6.4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6.4.1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6.4.2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6.5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1 佤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2 越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 |
7.1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研究概况 |
7.2 维吾尔语结果式 |
7.2.1 维吾尔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2.2 维吾尔语结果式的语义与事件结构模板 |
7.3 韩语结果式 |
7.3.1 韩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3.2 韩语结果式语义特点 |
7.3.3 韩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4 日语结果式 |
7.4.1 日语结果式的研究概况 |
7.4.2 日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4.3 日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7.4.4 日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跨语言的规则与类型学解释 |
8.1 关于形态句法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则 |
8.1.1 各语言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8.1.2 各语言进入V、R的词类 |
8.1.3 语序类型(SOV\SVO)与V、R、O组合的倾向性 |
8.1.4 结果式与处置句、被动句的关系 |
8.1.5 结果式的否定形式 |
8.2 关于语义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2.1 强弱结果式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2 指向宾语与主语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3 歧义句 |
8.3 关于事件结构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4 结果式VR在东亚地区语言中普遍使用的条件 |
8.4.1 语言内部因素 |
8.4.2 语言外部因素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
9.2 本文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6)汉语迂回致使结构的多维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理论背景 |
1.2.1 基于使用的模式 |
1.2.2 认知构式语法 |
1.2.3 原型理论 |
1.3 语料说明 |
1.3.1 汉语语料库概况 |
1.3.2 汉语口笔语语料库:LCMC和CCSC |
1.3.3 语料检索和统计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汉语迂回致使结构研究现状 |
2.1 致使结构的分类 |
2.1.1 国外学者的致使结构分类 |
2.1.2 国内学者的致使结构分类 |
2.2 迂回致使结构的基本界定 |
2.3 多元视角下汉语分析型致使结构研究概述 |
2.3.1 句法学视角 |
2.3.2 语义学视角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3.4 语言类型学(语言对比)视角 |
2.3.5 历时语言学及语法化视角 |
2.3.6 神经语言学视角 |
2.3.7 逻辑学视角 |
2.3.8 第二语言习得视角 |
2.4 多元视角下汉语兼语式研究概述 |
2.4.1 兼语式的归属及类别问题 |
2.4.2 兼语式的句法研究 |
2.4.3 兼语式的语义研究 |
2.4.4 兼语式的历史语言学研究 |
2.4.5 兼语式的对比、翻译研究 |
2.4.6. 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智能 |
2.4.7 第二语言习得视角 |
2.4.8 兼语式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
2.5 对当前研究的简评 |
第三章 迂回致使结构结果动词的构式搭配分析 |
3.1 典型迂回致使结构结果动词研究现状 |
3.2 构式搭配分析法 |
3.3 迂回致使结构结果动词的提取和构式搭配分析法的使用 |
3.3.1 结果动词的提取 |
3.3.2 构式搭配分析法的使用 |
3.4 统计结果和分析 |
3.4.1 基于迂回致使结构结果动词原始频次的分析 |
3.4.2 典型迂回致使结构结果动词共现词位分析 |
3.4.3 典型迂回致使结构结果动词多元显着共现词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体视角下的迂回致使结构研究 |
4.1 主观性、主观化与迂回致使结构 |
4.2 汉语迂回致使结构与语体 |
4.3 语体的原型范畴观 |
4.4 统计结果 |
4.4.1 "使"和"让"迂回致使结构在CCSC和LCMC中的总体分布 |
4.4.2 "使"和"让"迂回致使结构在CCSC中的分布 |
4.4.3 "使"和"让"迂回致使结构在LCMC中的分布 |
4.5 分析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理论视域下汉语迂回致使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致使结构的相关原型模型 |
5.3 研究设计 |
5.3.1 研究问题 |
5.3.2 相关动词的选择 |
5.3.3 语料的标注 |
5.4 研究结果 |
5.4.1 迂回致使动词的整体分布 |
5.4.2 结构与模型的匹配情况 |
5.4.2.1 汉语迂回致使结构与致使结构原型模型匹配性分布数据 |
5.4.2.2 汉语迂回致使结构与致使结构原型模型不匹配性分布数据 |
5.4.3 典型迂回致使动词与三个模型的选择关系 |
5.5 讨论分析 |
5.6 致使结构原型的复杂性:来自英语make类迂回致使结构的证据 |
5.6.1 引言 |
5.6.2 研究背景 |
5.6.3 研究方法 |
5.6.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5.6.5 典型make类迂回致使结构和语体、致使结构原型模型的关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式视角下的迂回致使结构研究 |
6.1 迂回致使结构的图式构成 |
6.2 汉语致使结构中动词的意义和句式的意义 |
6.3 汉语迂回致使构式的类型 |
6.3.1 他山之石:英语迂回致使构式事件类型 |
6.3.2 从英语迂回致使构式模型看汉语迂回致使结构 |
6.3.3 构式压制与词汇压制 |
6.3.4 汉语迂回致使构式的事件类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7)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 |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致使范畴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致使范畴的研究及发展动态 |
二、国内致使范畴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语料来源、语言代表点的选择及研究方法 |
一、语料来源、语言代表点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致使的界定、分类及武鸣壮语的致使范畴 |
第一节 致使的界定和分类 |
一、汉语对致使的界定和分类 |
二、壮语对致使的界定和分类 |
三、致使的界定和分类 |
第二节 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的研究范围及其分类 |
一、分析型致使句 |
二、词汇型致使句 |
第二章 武鸣壮语分析型致使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武鸣壮语ha?55字句分析 |
一、表致使义的ha?55字句的范围 |
二、ha?55字句的句法分析 |
三、ha?55字句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武鸣壮语t?k55字句句法和语义分析 |
一、表致使义t?k55字句的范围 |
二、t?k55字句的句法分析 |
三、t?k55字句的语义分析 |
第三节 武鸣壮语使令型致使句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一、武鸣壮语使令型致使句的范围 |
二、武鸣壮语使令型致使句的句法分析 |
三、武鸣壮语使令型致使句的语义分析 |
第三章 武鸣壮语词汇型致使句的句法和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武鸣壮语使成式致使句分析 |
一、武鸣壮语使成式致使句的范围 |
二、武鸣壮语使成式致使句的句法分析 |
三、武鸣壮语使成式致使句的语义分析 |
第二节 武鸣壮语使动型致使句分析 |
一、武鸣壮语使动型致使句的句法分析 |
二、武鸣壮语使动型致使句的语义分析 |
第四章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武鸣壮语致使范畴句法语义的类型学分析 |
一、武鸣壮语致使结构的句法类型 |
二、武鸣壮语致使范畴语义的类型学分析 |
第二节 致使标记以及致使结构来源的类型学考察 |
一、武鸣壮语致使标记“ha?55”的形成 |
二、武鸣壮语“t?k55”字句的类型学分析 |
三、武鸣壮语使成式结构的基本特点及相关句式形成原因..78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先秦汉语的类型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名词性成分的非强制性 |
二及物性的扩展 |
四被动态和使动态问题 |
1. 被动态 |
2. 使动态 |
五先秦汉语的语言类型指向 |
1. 藏语为语义作格型语言 |
2. 更早期的汉语是语义作格型语言 |
(9)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语义、句法、语用和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编:理论篇 |
0 绪论 |
0.1 动词研究的重要性 |
0.2 上古汉语动词研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0.3 本研究的目的 |
1 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1.1 传统的分类 |
1.2 配价及其问题 |
1.3 及物性及其困境 |
1.4 作格动词和中性动词 |
1.5 小结 |
2 如何研究动词 |
2.1 配价 |
2.2 动词词汇语义学 |
2.3 句子信息的层次性和复杂性 |
2.4 小结:句子的命题义和交际义 |
3 关于本研究 |
3.1 什么是及物动词 |
3.2 研究内容及目标 |
3.3 研究方法和程序 |
3.4 语料的选取 |
3.5 文章结构 |
中编:实践篇 |
4 伐、征、侵、袭、攻、围、讨、击 |
4.0 小引 |
4.1 伐 |
4.2 征 |
4.3 侵 |
4.4 袭 |
4.5 攻 |
4.6 围 |
4.7 讨 |
4.8 击 |
4.9 “敲击”义的动词 |
4.10 本章小结 |
5 杀、弑、戮、斩、死 |
5.0 小引 |
5.1 杀 |
5.2 弑 |
5.3 戮 |
5.4 斩 |
5.5 死 |
6 秉、持、执、操 |
6.0 小引 |
6.1 秉 |
6.2 持 |
6.3 执 |
6.4 操 |
7 争、夺、追、逐 |
7.0 小引 |
7.1 争 |
7.2 夺 |
7.3 追 |
7.4 逐 |
8 违、犯、奸、干 |
8.0 小引 |
8.1 违 |
8.2 犯 |
8.3 奸 |
8.4 干 |
9 与(予)、授、馈、诒(贻)、遗、赏、赐 |
9.0 小引 |
9.1 与(予) |
9.2 授(受) |
9.3 馈 |
9.4 诒(贻) |
9.5 遗 |
9.6 赏 |
9.7 赐 |
10 贡、献、荐、假、借、贷 |
10.0 小引 |
10.1 贡 |
10.2 献 |
10.3 荐 |
10.4 假 |
10.5 借、贷 |
11 饮、食、衣、冠、枕、劳、来 |
11.1 饮 |
11.2 食 |
11.3 衣 |
11.4 冠 |
11.5 枕 |
11.6 劳来 |
12 乘、御、驾、耕、歌 |
12.0 说明 |
12.1 乘 |
12.2 御 |
12.3 驾 |
12.4 耕 |
12.5 歌 |
12.6 小结 |
13 守、戍、御、救 |
13.1 守 |
13.2 戍 |
13.3 御 |
13.4 救 |
14 取(娶)、妻、女、嫁、养 |
14.1 取(娶) |
14.2 妻女 |
14.3 嫁 |
14.4 养 |
15 占、卜、筮、祭、祀 |
15.0 小引 |
15.1 占 |
15.2 卜 |
15.3 筮 |
15.4 祭 |
15.5 祀 |
16 听、闻、从、叛(畔) |
16.0 小引 |
16.1 听(听到) |
16.2 闻 |
16.3 听(听从) |
16.4 从(听从) |
16.5 从(随从) |
16.7 叛(畔) |
17 视、观、望、见 |
17.0 小引 |
17.1 视 |
17.2 观 |
17.3 望 |
17.4 见 |
18 言、语、告 |
18.0 小引 |
18.1 言 |
18.2 语 |
18.3 告 |
19 之、适、如、奔、走 |
19.0 小引 |
19.1 之 |
19.2 适 |
19.3 如 |
19.4 奔 |
19.5 走 |
20 知、恶、患、图、说(悦) |
20.0 小引 |
20.1 知 |
20.2 恶 |
20.3 患 |
20.4 图 |
20.5 说(悦) |
下编:结论篇 |
21 上古汉语谓词的类别及句法特征 |
21.1 及物动词 |
21.2 非作格动词 |
21.3 非宾格动词 |
21.4 形容词 |
21.5 小结 |
22 影响上古汉语及物动词句法多样性的因素 |
22.1 命题义和交际义及其关系 |
22.2 默认受事不出现 |
22.3 宾语无指 |
22.4 上下文中的旧信息 |
22.5 否定 |
22.6 受事话题化 |
22.7 被动表达 |
22.8 宾语前置 |
22.9 自+动词 |
22.10 相互义和共同义 |
22.11 时体意义的表达 |
22.12 本章小结 |
23 去声别义的功能 |
23.1 前人对去声别义功能的论述 |
23.2 存在的问题 |
23.3 去声别义和方向 |
23.4 派生旁格:増价 |
23.5 变狭的意义:转注 |
23.6 动变名 |
23.7 小结 |
24 余论 |
2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24.3 语法研究的规律和例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上古汉语动词研究述评 |
1.1.1 传统的动词分类研究述评 |
1.1.2 上古汉语作格动词研究述评 |
1.1.3 过去的动词研究不重视语音分别 |
第二节 非宾格动词理论及主要成果 |
1.2.1 非宾格动词之名 |
1.2.2 非宾格动词理论的主要思想 |
1.2.3 非宾格动词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 |
1.2.3.1 对非宾格动词诊断式的探讨 |
1.2.3.2 句法上的显性与隐性非宾格现象 |
1.2.3.3 对非宾格动词复杂性的认识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目标 |
1.3.1 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主要语义类别及诊断式 |
1.3.2 考察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的句法表现 |
第四节 本文相关术语的界定及结构安排 |
上编 |
第二章 状态动词 |
第一节 "败"类动词 |
2.1.0 引言 |
2.1.1 败 |
2.1.1.1 浊声母"败"之句法功用 |
2.1.1.2 清声母"败"之句法功用 |
2.1.2 断 |
2.1.2.1 浊声母"断"之句法功用 |
2.1.2.2 清声母"断"之句法功用 |
2.1.2.3 小结 |
2.1.3 折 |
2.1.3.1 浊声母"折"之句法功用 |
2.1.3.2 清声母"折"之句法功用 |
2.1.4 尽 |
2.1.4.1 浊声母"尽"之句法功用 |
2.1.4.2 清声母"尽"之句法功用 |
2.1.5 坏 |
2.1.5.1 浊声母"坏"之句法功用 |
2.1.5.2 清声母"坏"之句法功用 |
2.1.6 小结 |
2.1.6.1 两读动词的类别归属 |
2.1.6.2 余论 |
第二节 "见"类动词 |
2.2.0 引言 |
2.2.1 见 |
2.2.1.1 清声母"见"之句法功用 |
2.2.1.2 浊声母"见"之句法功用 |
2.2.1.3 小结 |
2.2.2 降 |
2.2.2.1 清声母"降"之句法功用 |
2.2.2.2 浊声母"降"之句法功用 |
2.2.2.3 小结 |
2.2.3 解 |
2.2.3.1 解1 |
2.2.3.2 解2 |
2.2.3.3 解3 |
2.2.3.4 解4 |
2.2.3.5 解5 |
2.2.3.6 解6 |
2.2.3.7 解7 |
2.2.3.8 小结 |
第三节 "治"类动词 |
2.3.0 概说 |
2.3.1 治 |
2.3.1.1 去声之"治"的句法功用 |
2.3.1.2 平声之"治"的句法功用 |
2.3.1.3 小结 |
2.3.2 毁 |
2.3.2.1 上声"毁"之句法功用 |
2.3.2.2 去声"毁"之句法功用 |
2.3.2.3 小结 |
2.3.3 张 |
2.3.3.1 去声"张"之句法功用 |
2.3.3.2 平声"张"之句法功用 |
2.2.3.3 小结 |
2.3.4 沉(湛,沈) |
2.3.4.1 平声"沉"之句法功用 |
2.3.4.2 去声"沉"之句法功用 |
2.3.4.3 小结 |
2.3.5 生① |
2.3.5.1 平声生①之句法功用 |
2.3.5.2 去声生①之句法功用 |
2.3.5.3 小结 |
第四节 "伤"类动词 |
2.4.0 概说 |
2.4.1 伤 |
2.4.1.1 "伤"的句法功用 |
2.4.1.2 小结 |
2.4.2 破 |
2.4.2.1 "破"的句法功用 |
2.4.2.2 小结 |
2.4.3 止 |
2.4.3.1 "停止"之"止"的句法功用 |
2.4.3.2 "使……停止"之"止"的句法功用 |
2.4.3.3 小结 |
2.4.4 开/启 |
2.4.4.1 "开"的句法功用 |
2.4.4.2 "启"的句法功用 |
2.4.4.3 小结 |
2.4.5 死 |
2.4.5.1 "死"之句法功用 |
2.4.5.2 小结 |
第三章 趋向动词 |
引言 |
第一节 入(内/纳) |
3.1.0 概说 |
3.1.1 "入"的句法功用 |
3.1.2 "内"的句法功用 |
3.1.3 "纳"的句法功用 |
3.1.4 小结 |
第二节 出 |
3.2.0 概说 |
3.2.1 出 |
3.2.1.1 入声之"出"的句法功用 |
3.2.1.2 去声之"出"的句法功用 |
3.2.2 小结 |
第三节 去 |
3.3.1 去声之"去"的句法功用 |
3.3.2 上声之"去"的句法功用 |
3.3.3 小结 |
第四节 来(徕) |
3.4.1 来 |
3.4.1.1 平声之"来"的句法功用 |
3.4.1.2 去声之"来"的句法功用 |
3.4.2 徕 |
3.4.2.1 "徕"的句法功用 |
3.4.3 小结 |
第五节 朝 |
3.5.1 "朝"的句法功用 |
3.5.2 小结 |
第六节 迁 |
3.6.1 "迁"之句法功用 |
3.6.2 小结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存现动词 |
第一节 起 |
4.1.1 "起立"之"起"的句法功用 |
4.1.2 "出现"之"起"的句法功用 |
4.1.3 小结 |
第二节 作 |
4.2.1 "站起"之"作"的句法功用 |
4.2.2 "兴起"之"作"的句法功用 |
4.2.3 小结 |
第三节 兴 |
4.3.1 "站起"之"兴"的句法功用 |
4.3.2 "兴起"之"兴"的句法功用 |
4.3.3 小结 |
第四节 立 |
4.4.1 "站立"之"立"的句法功用 |
4.4.2 "兴起"之"立"的句法功用 |
4.4.3 "确立"义之"立"的句法功用 |
4.4.4 小结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心理动词 |
第一节 怒 |
5.1.1 "怒"的句法功用 |
5.1.2 小结 |
第二节 惧 |
5.2.1 "惧"的句法功用 |
5.2.2 小结 |
第三节 畏 |
5.3.1 "畏"的句法功用 |
5.3.2 小结 |
第四节 服 |
5.4.1 "服"之句法功用 |
5.4.2 小结 |
第五节 悦 |
5.5.1 "悦"的句法功用 |
5.5.2 小结 |
第六节 喜 |
5.6.1 上声"喜"的句法功用 |
5.6.2 去声"喜"的句法功用 |
5.6.3 小结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形容词的非宾格性探讨 |
第一节 顺 |
6.1.1 "顺"的句法功用 |
6.1.2 "训"的句法功用 |
6.1.3 小结 |
第二节 纾/缓 |
6.2.1 "纾"的句法功用 |
6.2.1.1 浊声母上声"纾"的句法功用 |
6.2.1.2 清声母平声之"纾"的句法功用 |
6.2.2 缓 |
6.2.2.1 "缓"的句法功用 |
6.2.3 小结 |
第三节 乱 |
6.3.1 "乱"之句法功用 |
6.3.2 小结 |
第四节 深 |
6.4.1 平声之"深"的句法功用 |
6.4.2 小结 |
第五节 大/小 |
6.5.1 "大""小"的句法功用 |
6.5.2 小结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下编 |
第七章 非宾格动词可能的诊断式及其意义 |
第一节 典型非作格动词的句法特征 |
7.1.1 胜 |
7.1.1.1 "胜"的句法功用 |
7.1.1.2 小结 |
7.1.2 哭 |
7.1.2.1 "哭"的句法功用 |
7.1.3 坐 |
7.1.3.1 "坐"的句法功用 |
7.1.4 走 |
7.1.4.1 上声"走"的句法功用 |
7.1.4.2 去声"走"的句法功用 |
7.1.5 吠 |
7.1.5.1 "吠"的句法功用 |
7.1.6 典型非作格动词的句法特征 |
第二节 典型及物动词的句法特征 |
7.2.1 围 |
7.2.1.1 "围"的主要句法功用 |
7.2.2 斩 |
7.2.2.1 "斩"的句法功用 |
7.2.3 取 |
7.2.3.1 "取"的句法功用 |
7.2.4 伐 |
7.2.4.1 "伐"的主要句法功用 |
7.2.5 诛 |
7.2.5.1 "诛"的句法功用 |
7.2.6 典型及物动词的句法特征 |
第三节 非宾格动词的诊断式及其合理性探讨 |
7.3.1 对诊断式合理性的探讨 |
7.3.1.1 关于使动交替形式 |
7.3.1.2 关于非宾格动词作定语 |
7.3.1.3 关于领主属宾结构 |
7.3.1.4 关于"自V"结构 |
7.3.2 关于显性非宾格现象 |
7.3.2.1 关于处所倒置结构 |
7.3.2.2 气象动词——雨,震 |
第四节 各语义类别动词非宾格性的强弱 |
7.4.1 存现动词是典型的非宾格动词 |
7.4.2 趋向动词非宾格性的探讨 |
7.4.3 心理动词非宾格性的探讨 |
7.4.4 阶段层次形容词非宾格性的探讨 |
第八章 非宾格动词的派生方向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非宾格动词的派生方向 |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清浊交替形式 |
8.2.0 引言 |
8.2.1 "见"字的清浊交替 |
8.2.1.1 "见清"的用法 |
8.2.1.2 "见浊"的用法 |
8.2.2 "解"字的清浊交替 |
8.2.2.1 "解"字兼集两种清浊别义 |
8.2.2.2 "解"字分析 |
8.2.3 "见"类动词清浊交替的来源 |
第三节 非宾格动词的派生方向与动词语义的关系 |
8.3.1 关于完成体 |
8.3.2 由非作格动词派生的非宾格动词 |
第九章 上古汉语语言类型的指向 |
引言 |
第一节 上古汉语的及物性扩展问题 |
9.2.1 及物性扩展的句法式 |
9.2.1.1 非作格动词后带宾语 |
9.2.1.2 非宾格动词后带宾语 |
9.2.2 及物性扩展的形态式 |
第二节 名词成分的非强制性 |
第三节 使动态 |
9.3.1 指向使动态前缀s-的清浊别义 |
9.3.2 上古汉语的被动态问题 |
第四节 语序及旁格宾语的实现 |
9.4.1 语序 |
9.4.2 旁格宾语的实现 |
第五节 上古汉语的语言类型指向 |
9.5.1 藏语的使动态前缀*s-和语言类型之间的关系 |
9.5.1.1 何谓作格语言? |
9.5.1.2 藏语为作格语言 |
9.5.1.3 藏语的作格标记与使动态的关联 |
9.5.2 上古汉语语言类型的指向:语义作格型语言 |
第十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创见 |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不足 |
参考文献 |
工具书部分 |
引用书目 |
专着部分 |
论文部分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汉语藏缅语“致使”义表达方式的历史层次及类型学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汉藏语研究70年[J]. 黄成龙. 贵州民族研究, 2020(06)
- [2]致使义动词“食(sì)”“饲”“喂”的历史替换[J]. 贾燕子. 古汉语研究, 2018(02)
- [3]词汇类型学视角的汉语“吃”“喝”类动词研究[J]. 贾燕子,吴福祥.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3)
- [4]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交际类型特征研究[D]. 魏智慧. 厦门大学, 2017(08)
- [5]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6]汉语迂回致使结构的多维度研究[D]. 杨江锋. 浙江大学, 2016(06)
- [7]武鸣壮语致使范畴研究[D]. 王正.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2)
- [8]先秦汉语的类型指向[J]. 杨作玲. 民族语文, 2014(04)
- [9]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语义、句法、语用和形态[D]. 高迎泽. 南开大学, 2011(12)
- [10]上古汉语非宾格动词研究[D]. 杨作玲. 南开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