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约及其《宋书·乐志》(论文文献综述)
辛颖[1](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徐慧极[2](2020)在《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文中指出“体式”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家对艺术门类、类型、体裁、风格等涉及体制与样式问题的总体概括。本文以史为线索,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体式问题。中国古代艺术体式有其独特的形式构成与理论表达方式。本文针对艺术体式理论的论述是以四个结构层次为划分依据,从五个理论维度进行阐述。四个结构层次分别是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以及从体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风格;五个阐释维度分别是物质媒介与艺术语言、形制规范、名家样式、地域风格、时代风格。艺术体式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它在门类、类型、体裁三个层级上经历了从混融综合之“艺”到独立之“体”,再到具体体式细化、整合的演化过程。先秦、秦汉是艺术体式的混融期,体式在礼乐制度的规约下发展,该时期着重讨论的是体式与礼乐制度、百工技艺的生成及规范关系。魏晋南北朝是体式的确立期,各艺术门类作为独立个体的艺术批评意识日渐强烈,门类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界限渐趋明朗,体式理论侧重于强调艺术家的主导作用及名家样式的典范地位,体式形构、样貌的形式认识逐渐深化,二者在体的生成、确立中互为因果。唐宋是体式的系统整合期,也是体式形制规范的重构期,艺术门类、艺术类型、艺术体裁的样式标准逐渐建立,书、画、乐门类艺术的样式类型论逐渐形成,奠定了后世艺术体式阐述的理论基础。元明清时期,艺术体式在整合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艺术体式理论通过拓展体式阐述的本体向度,整合前代艺术体式,再释体式活力。从种类形式层面延伸至风格,时代风格、名家样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成为体式阐述的主要方面。历史阐述维度进一步推进,既有体式的样式形态获得了系统的梳理,体式的形式构成因素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凝练,部分原有艺术样式的体式价值得以彰显。把握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是重审古代艺术样式形态、样式谱系、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等论题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古代艺术整体样式构成的一架梯子,对之进行系统整理,有助于推进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现代阐释。
李刚刚[3](2020)在《魏晋南北朝长平殷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魏晋南北朝近四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陈郡长平殷氏由一个新出门户逐步成长壮大,最终跻身上层社会,成为最重要的士族之一,在当时的政治舞台、文化思潮、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等各个领域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政治方面,殷氏家族在东晋时期曾一度跻身门阀士族行列,甚至可以左右东晋的门阀格局和政治走向;在文化思潮方面,殷氏成员殷浩、殷仲堪等皆为当时着名的玄学名士,在东晋玄佛合流的发展趋势中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学术研究领域,殷氏成员着述繁多,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均有涉及,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传承和发展均有一定的贡献;在文学创作上,殷氏家族文风甚盛,家族成员以文采着称者代不乏人,《隋书·经籍志》中着录的殷氏成员别集有十五家之多,在存世的文学作品中涉及诗歌、乐府、赋、赞、铭、诔等十余种文体,殷氏家族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文学世家。本文以长平殷氏家族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史互证、统计分析和横向比较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殷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盛衰变迁、家风家学及文学创作等相关内容。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梳理古今学者对长平殷氏家族的研究现状,明确本文写作可供借镜的学术成果以及殷氏家族研究中尚待开掘的学术空间和可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考察殷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盛衰变迁。长平殷氏自三国魏章武太守殷褒起,至陈尚书金部郎殷梵童,凡历11世,300余年,在此期间殷氏家族几经变迁。为清楚地了解殷氏家族的盛衰变化,本章将殷氏家族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曹魏西晋时期,殷氏家族在政坛上崭露头角;东晋时期,殷氏家族跻身一流门阀士族行列;南北朝时期,殷氏家族依旧平流上层。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将每个时期再细分为若干时间段做进一步具体细致的研究。这样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具体,更有助于全面了解殷氏家族的盛衰变化。第二章主要介绍长平殷氏的家族文化。第一是玄儒双修的家学特征。在家族学术方面,殷氏家族非常注重儒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表现在殷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崇孝门风、对礼学的孜矻追求及家族成员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贯彻和实施等方面;同时殷氏家族也是一个典型的玄学世家,殷氏成员中出现了一大批玄学名士,殷浩、殷仲堪辈更是清谈场上的领军人物,他们在东晋佛玄合流的历史进程中助力颇多。第二是佛道交融的家族信仰。殷氏家族的宗教信仰呈现出佛道交融的特征,家族成员既有虔诚的佛教徒,又有天师道的信奉者,甚至一些家族成员两者兼信,这种交融的宗教信仰特征反映了殷氏家族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开放包容的一面。第三是殷氏家族在杂艺方面的成就。长平殷氏在杂艺方面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医学和书画两方面,医术关乎家族成员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的需要,书画则关乎家族成员审美情趣及艺术修养的提高。第三章主要分析殷氏家族的文学作品。首先对殷氏成员的着述进行考释,按照传统的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注明出处,各附解说。其次对家族成员的存世作品进行统计,按照文体进行分类并标明出处、保存状况等信息,以表格的形式附录在文章结尾。最后是文本细读,结合作品的写作及时代背景,分析作品的思想情感,揭示作品的艺术成就等相关内容。
饶祝源[4](2020)在《《续汉书·礼仪志》研究》文中提出《续汉书·礼仪志》为西晋司马彪所撰写的《续汉书》八志之一,经刘昭所注,合并于范晔《后汉书》,作为正史礼志流传至今。司马彪以“礼仪”与“祭祀”两分的写法修撰东汉礼志。对《续汉书·礼仪志》来说,则以“月令”为体系记载王朝礼制的具体仪节,在内容安排上颇具政治性考量。《续汉书·礼仪志》在内容与体例上所兼有的独特性,使其在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正史礼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司马彪着史广征古籍,故《续汉书·礼仪志》史料来源广泛。其中对蔡邕着述的引用较为突出,同时史料来源大量涉及两汉间政令、仪制、诏书等汉家“故事”。在文献方面,通过考察,可以发现现今广为流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续汉书·礼仪志》在史实与编纂方面仍存在较多讹误,故有必要结合历代考据成果对《续汉书·礼仪志》进行再一次的全面校勘。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看出,有清以来,学者对《续汉书·礼仪志》的考据呈现不同的特点,同一问题不同史学家考释研究侧重也各有不同,因此,探讨历代学者对《续汉书·礼仪志》诠释研究特点有利于对《续汉书·礼仪志》文献研究成果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最后,《续汉书·礼仪志》以及刘昭注在史料以及内容上兼具研究价值。在史料上,《礼仪志》志文及刘昭注对后世文献具有辑补以及溯源方面的价值;在内容上,《续汉书·礼仪志》为汉代礼制研究提供了祭祀、丧葬、习俗等多种方面研究视角,对东汉史以及礼制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黄金龙[5](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徐涵含[6](2020)在《乐府《白纻歌》综论》文中指出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白纻歌》54首,约占“杂舞”类歌辞的30%,所占比例大,应引起重视。近年来,对《白纻歌》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多局限于对“白纻舞”舞蹈的复现,相关的文学研究甚少。本文主要以乐府《白纻歌》为研究对象,结合音乐、舞蹈、文学等背景,对《白纻歌》的起源、流变、主题及艺术形式诸方面加以综合研究。论文由绪论、主体(共三个章节)和结语组成。第一章,“白纻”概说,包括“白纻”、“白纻舞”、《白纻歌》三部分。《白纻歌》因“白纻”舞衣而得名,最早被孙皓采撷入宫,后经各朝各代的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乐府诗体。本章节首先探讨了白纻的产生和应用,因白纻的广泛使用,故而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接着论述《白纻歌》作为舞曲歌辞与舞蹈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白纻舞”的起源和舞蹈形式,明确舞蹈和诗歌的关系。《白纻歌》在晋朝之后被广泛传唱并产生大量拟作,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白纻歌》的宫廷文学属性,但所体现的宫廷文化并非一成不变,与当时代的王朝政治和社会风气有关。另外,《白纻歌》产生并兴盛于吴地,与此地文化也有一定关系,主要体现在吴地人民的“崇鸟意识”和“巫文化”风俗。第二章,主要论述乐府《白纻歌》的源流发展,按照时间顺序,分为魏晋兴起时期、南北朝发展时期和隋唐独立时期。魏晋是《白纻歌》的兴起阶段,但最早留存下来的《白纻歌》是《晋白纻舞歌诗》,此时期音乐机构的逐渐完善、社会出现的尚舞风气的形成都是推动《白纻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民间质朴纯情的风格给宫廷乐舞带来新的气息,不仅在当时深受统治阶级、贵族士人的喜爱,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南朝是中国乐舞发展史的高潮阶段,《白纻歌》获得很大的发展,现存《白纻歌》30余首。《白纻歌》在此时期最鲜明的表现是其兼具“雅乐”和“俗乐”两种性质,其中有《白纻篇大雅》存世。另一方面,在“宫体诗”发展背景之下,《白纻歌》逐渐沦为“艳情诗”的代表。隋唐是《白纻歌》的独立阶段,隋朝燕乐的兴起对《白纻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刺激了《白纻歌》脱离音乐、舞蹈,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在诗歌内容不再局限于乐府旧题,开始成为文人抒情言志的手段,讽刺意味加强。到了中晚唐时期,乐府体《白纻歌》开始消亡,与此同时产生了词体《白苎词》。第三章,探讨《白纻歌》的创作主题和诗歌形式。首先对《白纻歌》主题的复与变展开论述,“复”的方面表现在“盛称舞者之美”和“宜及芳时为乐”两大旧曲主题,而“变”主要集中在《白纻歌》开始注重诗歌的抒情性质,表现为“闺怨”和“讽喻”,特别是讽刺统治阶级成份的增加,将《白纻歌》精神重塑,使其脱离固有的浓艳、奢靡风格,同时也对后代《白纻歌》主题产生影响,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接着论述《白纻歌》的诗歌形式,六朝时期《白纻歌》句句用韵,为七言古体,与柏梁体和七言歌行体之间有一定关系,继而进一步探讨《白纻歌》的其他诗歌形态,如用韵、声律、平仄等。最后对名家创作《白纻歌》进行专节研究,以李白和鲍照《白纻歌》为重点,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总之,对于乐府《白纻歌》的专题研究,不仅能明确理解《白纻歌》文学价值,更能厘清唐以前乐府诗阶段性的发展情况,还能为探寻乐府《白纻歌》向词、曲演变的轨迹奠定基础。
李秋香[7](2020)在《沈约美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沈约是南朝时期一位十分重要的文人,历任宋、齐、梁三朝,在美学、文学、史学等领域均有突出成就。文学方面,他是永明体的倡导者之一,其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引领时代的风气,是齐、梁文坛着名的领袖,被誉为“一代辞宗”。史学方面,他撰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等四代历史,今存《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史家称他“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1)。现今研究沈约的学者较多,研究内容、成果也颇为丰富、扎实。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文学、史学方面,较少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他的美学思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对沈约显在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结语共七部分构成。绪论为百年来沈约研究的相关成果的综述与补充。第一章为沈约的家世与时代。特定的社会思潮、家族环境对沈约的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他美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章为沈约的佛教美学思想。齐梁时期由范缜《神灭论》一文引发的神灭与神不灭之争论,持有神论的沈约由此创作大量与佛相关的作品来维护自己的信仰。结合沈约的论、义等护教作品分析其神不灭思想的知识体系和构成,即神本非形的二元论;知性常传的佛性论;“一念之间,众缘互起”的因果论。分析了其杂糅的佛教美学思想,即佛性之美与净国之美;神妙形粗与贵神贱形;“情照”说;无念的审美状态。第三章为沈约的礼乐美学思想。首先,对沈约涉乐作品做简单的梳理和总结;其次,结合沈约作品分析其论乐的构成:器、文、情、官;最后,从南朝统治集团出生庶族、乐自身发展的需求及沈约个人原因三个方面,结合沈约的作品重点分析其“歌功颂德”的雅乐观和“清丽哀伤”的俗乐观。第四章为沈约文学批评的审美批评标准。主要围绕沈约史论、诗赋等作品,结合时代特征分析其诗赋“情真彩丽”的自然审美旨趣,分析其“平易晓畅”的声律美,分析其“情文并茂”的审美理想。第五章为沈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沈约作为南朝齐梁美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美学理论家。他的文学活动和审美趣味对南朝后期和永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教融合下形成多元、杂糅的美学形态;沈约对“北方士族孙,祖根源阳夏”(1)谢灵运的接受和认同,可看作是其南北审美文化融合的体现,也是南北审美文化的交流过程体现;刘勰对其文学批评审美理论的继承,主要表现为抒情重文的文学发生论,倡导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论,追求诗歌声律的完美和谐,崇尚“清丽”之美;永明声律美的继古与新变。沈约作为南朝齐梁时期审美文化的大杂糅、大综合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古时期古典审美文化向更高的综合阶段和圆熟形态上、转换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美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大综合、大统一的审美文化,为盛唐审美文化的真正圆熟境界的到来,做好了充分的历史铺垫和准备。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观点的总结及对沈约美学思想价值的概括。
金文汇[8](2020)在《我国固有乐鼓名称及流变考》文中指出我国历代礼乐中使用的乐鼓名称基本都源于先秦以及成书于汉代的经书之中。但介于汉前文字体系结构复杂以及经书中所描绘的实际上是一种古人理想中的礼乐制度,其中诸多的乐鼓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或是名称无法对应实物,或是同一乐鼓有多个名称,亦或是功能重复等等。在后人按照前代礼书所载的内容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名称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本文包括三个部分,绪论、两个章节以及结语。第一章内容即是历代礼乐中常见的五大类乐鼓名称,通过梳理、分析这些名称从先秦到其消亡这段时间中所产生的变化。本文第二章内容是按时间顺序、以各代记录乐鼓的着作为节点,综合各代史书中对乐鼓名称及信息的收录,观察前代文献对后代文献的影响以及后代文献对前代文献的接受程度,并总结各时代乐鼓名称的特点。
张勇健[9](2020)在《五凉异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象”是历史书写中异于常态常情或带有神异色彩的现象的概称。五凉政权统治时期,人们对异象密切关注,天命异象之说在社会思想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史事记载羼杂众多异象,涉及祥瑞、灾异、鬼神等诸多方面。本文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切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史籍文献中有关政权的异象记载,将异象与历史形势结合起来,对五凉政权的异象进行考察,着重审视其背后的知识、信仰世界。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先秦至魏晋时期灾祥异象观念的渊源,形成及其发展流变;第二章从统治者及其先祖的诞生及形貌记载入手,探讨五凉政权对统治者神性形象的塑造;第三章主要爬梳五凉政权相关祥瑞异象的记载,分析五凉政权在建构统治正当性,巩固政权统治时对异象的运作;第四章主要考察五凉政权动荡、衰亡时,多方政治势力进行政治斗争过程中对异象的解释、运作,以及后世史家对五凉亡国异象的书写。异象与五凉政治频繁互动共鸣,在五凉政权兴起、发展及衰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五凉政权的异象在很大程度上呈现了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和思想世界,是五凉社会历史的曲折反映。
孔庆蓉[10](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指出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二、沈约及其《宋书·乐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约及其《宋书·乐志》(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1.3 研究对象 |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
1.4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1.1 “戏”字训诂释义 |
1.1.1 例证释“戏”字 |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
1.2 “戏”字源流释义 |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
2.2.1 乐府建置考源 |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
2.3.1 黄门职官溯源 |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
3.2.2 “观”对“演”的“述”求 |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 |
二、体式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现状 |
(一)艺术形态分类相关成果 |
(二)古代文体研究相关成果 |
(三)古代艺术史研究兼及成果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学方法 |
(二)比较法 |
(三)历史阐述学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礼乐制度和百工技艺规范下的先秦、秦汉艺术体式 |
第一节 礼乐制度与艺术体式 |
一、礼乐为主导的音乐体式 |
二、典仪仪制下礼乐体式的分化 |
三、礼制规约与音乐体式的样态 |
四、发展至性情、模仿的音乐起源论 |
第二节 诗乐舞由一而分 |
一、上古到先秦:诗乐舞一体,乐舞为主导 |
二、秦汉:歌舞音乐形成,歌、舞为主导 |
第三节 隶变与书体书势的衍生 |
一、经典书学势体文 |
二、势体文文献剖析 |
三、《四体书势》的体式意义 |
四、势体文与书法体势 |
五、势体文综合艺术语言、形制规范、样式风格阐述维度为一体 |
六、势体文对唐代书体论的影响 |
第四节 百工技艺、礼乐观念下的工艺和绘画体式 |
一、工艺技艺与百工艺术体式的分化 |
二、宇宙观念与百工艺术体式的统合 |
三、礼乐观念与绘画体式的存在价值 |
第二章 主体和样式典范主导的“体”: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
第一节 形构、样貌与魏晋南北朝艺术体式 |
一、《文心雕龙》之“体势” |
二、形构、样貌与书法体式 |
第二节 阮籍、嵇康以琴体言乐体 |
一、阮籍音乐体式论 |
二、嵇康琴体论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音乐体式分化 |
第四节 二王典范与书家体式 |
一、魏晋南朝二王体式典范 |
二、钟张二王与古今二体 |
三、书家、书体的体式建构 |
第五节 人物画、山水画体式 |
一、传神论与人物画体式 |
二、山水画体式论形成 |
三、六法与画体 |
第三章 形制规范的建立:承前启后的唐宋艺术体式 |
第一节 唐宋乐舞、戏剧体式整合 |
一、诗、词的音乐体式衍变 |
二、宋音乐体裁文献转折期 |
三、从唐歌舞燕乐至宋杂剧 |
四、乐部制与乐部样式标志 |
第二节 体法与唐宋书法体式 |
一、书体为纲与书体体式 |
二、书体体式与书家体式 |
三、书法体式的融合与分化 |
第三节 类型与唐宋绘画体式 |
一、体式风格类型 |
二、门类与绘画体式 |
三、门类间体式融合 |
第四章 本体向度的拓展:元明清整合再释的艺术体式 |
第一节 风格阐释维度的延伸 |
一、时代风格与名家样式 |
二、地域风格与流派风格 |
第二节 形构阐释维度的延续 |
一、戏剧体式与戏曲体制 |
二、书体体式的系统整合 |
第三节 历史阐述维度的推进 |
一、时代、艺术家体式的历史概括 |
二、钩沉体式传衍的流脉意识显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3)魏晋南北朝长平殷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缘起 |
研究现状 |
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长平殷氏在六朝时期的盛衰变迁 |
第一节 曹魏西晋:殷氏家族崭露头角 |
一、曹魏时期殷氏家族奠定发展基础 |
二、西晋时期殷氏家族崭露头角 |
第二节 东晋时期:殷氏家族跻身门阀士族行列 |
一、东晋前期殷氏家族蓬勃发展 |
二、东晋中后期殷氏家族达到顶峰 |
三、东晋末期殷氏家族走向衰落 |
第三节 南朝四朝:殷氏家族平流上层 |
一、刘宋时期殷氏家族再次迎来发展高峰 |
二、齐梁陈时期殷氏家族完成内部转型 |
第二章 长平殷氏家族文化研究 |
第一节 玄儒双修的家学特征 |
一、殷氏家族的玄化 |
二、殷氏家族的尚儒本色 |
第二节 佛道交融的家族信仰 |
一、殷氏家族的佛教信仰 |
二、殷氏家族的道教信仰 |
第三节 殷氏家族的杂艺成就 |
一、殷氏之医术 |
二、殷氏之书画 |
第三章 殷氏家族文学创作研究 |
第一节 殷氏家族成员着述考释 |
一、经部 |
二、史部 |
三、子部 |
四、集部 |
第二节 殷氏成员存世作品研究 |
一、诗赋作品 |
二、公牍文 |
三、论说文 |
四、书信作品 |
五、杂录体小说 |
六、其他文体 |
第三节 殷氏成员文学创作特征 |
一、追求文采风流 |
二、彰显家国情怀 |
三、弘扬家族文化 |
四、文体丰富多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续汉书·礼仪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一)古代学者对于《续汉书·礼仪志》的注释与研究 |
(二)近代学者对于《续汉书·礼仪志》的整理与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续汉书·礼仪志》内容与结构 |
一、引言 |
二、内容 |
三、结构体例 |
第二章 《续汉书·礼仪志》史料比较研究 |
一、经部文献 |
(一)礼学典籍 |
二、史部文献 |
(一)蔡邕《东观汉记·礼志》 |
(二)卫宏《汉旧仪》 |
(三)应劭《汉官仪》 |
(四)谢承《后汉书》 |
三、子部文献 |
(一)蔡邕《独断》 |
(二)《白虎通》 |
四、其他文献 |
(一)谶纬书 |
(二)两汉“故事” |
五、小结 |
第三章 《续汉书·礼仪志》文献研究 |
一、校勘 |
(一)讹文 |
(二)脱文 |
(三)衍文 |
(四)倒文 |
(五)存疑 |
二、句读 |
三、《续汉书·礼仪志》考释 |
(一)仪节 |
(二)名物 |
四、历代学者的研究特点 |
第四章 《续汉书·礼仪志》价值研究 |
一、补遗 |
(一)补范书不足 |
(二)对其他文献的辑补 |
二、他史之源组成部分 |
(一)《东汉会要》史源之一 |
(二)后世《礼志》史源之一 |
(三)其他文献的史料来源 |
三、东汉史研究价值 |
(一)祭祀制度 |
(二)丧葬制度 |
(三)巫俗入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标号说明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
四、研究史回顾 |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
三、南、北曲牌界说 |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
余论:曲牌论 |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
参考文献 |
附录编制说明 |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後记 |
(6)乐府《白纻歌》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方法 |
第一章 “白纻”概说 |
第一节 “白纻”及《白纻》舞、歌 |
一 “白纻”的产生和应用 |
二 “白纻舞”的起源和舞蹈形式 |
三 《白纻歌》的传唱及拟作 |
第二节 《白纻歌》的宫廷文学属性 |
一 作者多为朝廷重臣 |
二 内容以雅颂为主 |
第三节 《白纻歌》的文化意蕴 |
一 崇鸟意识的体现 |
二 巫舞和巫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乐府《白纻歌》的溯源探流 |
第一节 《白纻歌》在魏晋的兴起 |
一 孙吴时期童谣《白纻歌》的出现 |
二 《晋白纻舞歌诗》的形成 |
第二节 《白纻歌》在南朝的发展 |
一 《白纻歌》大雅化 |
二 刘宋文人拟古乐府《白纻歌》 |
三 梁朝《白纻歌》与“宫体诗” |
第三节 《白纻歌》在隋唐的独立 |
一 隋朝“燕乐”兴起后《白纻歌》的现状 |
二 盛、中唐时期《白纻歌》拟作盛况 |
三 晚唐《白纻歌》及《白苎》词、曲的兴起 |
小结 |
第三章 乐府《白纻歌》的创作主题及诗歌形式 |
第一节 《白纻歌》创作主题的复与变 |
一 复:盛称舞者之美,宜及芳时为乐 |
二 变:“闺怨”及“讽喻” |
第二节 《白纻歌》的诗歌形式 |
一 《白纻歌》与柏梁体及七言诗的关系 |
二 艺术表现——用韵、声律、句式、篇章等 |
第三节 李白拟作鲍照《白纻歌》 |
一 诗歌形式的相似性 |
二 诗歌主题的创新性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沈约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综述 |
(一)沈约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沈约音乐思想的研究 |
(三)沈约文学活动与诗文创作研究 |
(四)沈约受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的研究 |
(五)沈约家世及其生平研究 |
(六)沈约《宋书》的史学价值研究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沈约的家世与时代 |
第一节 沈约的家世 |
第二节 沈约生活时代的社会思潮 |
一、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思想特征 |
二、追求新变的思潮 |
第二章 沈约的佛教美学思想 |
第一节 沈约的神不灭思想 |
一、神本非形的二元论 |
二、知性常传的佛性论 |
三、“一念之间,众缘互起”的因果论 |
第二节 沈约佛性论中的美学思想 |
一、“佛性”之美与“净国”之美 |
二、“神妙形粗”与“贵神贱形” |
三、“情照”说 |
四、“无念”的审美状态 |
五、沈约佛教美学思想的意义 |
第三章 沈约的礼乐美学思想 |
第一节 沈约礼乐作品概况 |
第二节 沈约论“乐”的构成 |
一、乐之器 |
二、乐之文 |
三、乐之情 |
四、乐之官 |
第三节 沈约的“雅俗”美学思想 |
一、“歌功颂德”的雅乐观 |
二、“清丽哀伤”的俗乐观 |
三、沈约雅俗观的成因 |
第四章 沈约文学批评的审美标准 |
第一节 “情真彩丽”的自然审美旨趣 |
第二节 “平易晓畅”的声律美 |
第三节 “情文并茂”的审美理想 |
第五章 沈约美学思想的影响和意义 |
第一节 综合、杂糅的美学思想 |
一、三教融合下新的美学形态 |
二、南北审美文化的融合 |
第二节 刘勰对沈约文学批评审美标准的继承 |
一、抒情重文的文学发生论 |
二、倡导平易自然的审美理想 |
三、追求诗歌声律的完美和谐 |
四、崇尚“清丽”之美 |
第三节 永明声律美的继古与新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固有乐鼓名称及流变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原由及意义 |
二、相关文献及现状研究 |
1、相关文献 |
2、研究现状 |
三、论题范围 |
第一章 我国固有乐鼓名称及流变考 |
第一节 鼗 |
一、鼗及其通假字 |
1、三字的释义 |
2、三字在原始文献中的使用 |
二、作为鼓的鼗 |
三、雷鼗、灵鼗、路鼗 |
四、鞉牢 |
1、我国史料文献中的鞉牢 |
2、图像中的鼗、鞉牢、排箫与鸡娄鼓 |
3、传回至中原的鸡娄鼓与鞉牢 |
4、我国固有鼗 |
五、鼗的大小 |
六、小结 |
第二节 鼙、应、朄、朔 |
一、鞞与鼙是否可以通假 |
1、字书中的鞞与鼙 |
2、史料文献对二字的使用 |
二、朄、应、朔、鼙 |
1、字书中的朄与应 |
2、文献记载中的应、鼙、朄、朔 |
三、鼙与鼓 |
四、小结 |
第三节 搏拊、抚拍、节、相、雅 |
一、搏拊二字 |
1、字书中的搏、拊 |
2、文献中的搏、拊 |
二、相、抚拍、节 |
1、文献中的相与抚拍 |
2、节 |
三、小结 |
第四节 、建鼓、楹鼓、足鼓、悬鼓、晋鼓、羽葆鼓 |
一、建鼓 |
1、建字本义 |
2、文献中的建鼓 |
二、足鼓、楹鼓、悬鼓 |
三、晋鼓 |
1、建、晋二字 |
2、韦昭的注文 |
3、文献中的晋鼓 |
4、安徽九里墩春秋墓青铜鼓座 |
四、羽葆鼓 |
五、小结 |
第五节 、鼖、鼛、鼜 |
一、鼖 |
二、鼛 |
三、鼜 |
四、大鼓 |
五、小结 |
第二章 各时代乐鼓名称特点 |
第一节 先秦两汉的缘起 |
一、先秦时期的积淀 |
1、异文众多 |
2、单字名称 |
3、先秦时期的“鼓”字的用法 |
二、两汉时期的蓝图 |
1、经书中的礼制 |
2、依托于文本的鼓名 |
第二节 隋唐间的实践 |
一、《宋书》对郑玄观点的部分继承 |
二、《隋书》的实践 |
三、《通典》、《旧唐书》的沿革 |
四、《新唐书》 |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继承与革新 |
一、《宋史》 |
二、《辽史》、《金史》的继承 |
三、《元史》 |
第四节 明清时期的缩减 |
第五节 《乐书》和《乐律全书》的重复和错漏 |
一、陈旸《乐书》 |
二、朱载堉《乐律全书》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音乐文物大系》中排箫、鼗(鞉牢)、鸡娄鼓图像规律 |
致谢 |
(9)五凉异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异象”之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基本思路 |
第一章 异象论的源与流——以灾祥为中心 |
第一节 早期中国的异象论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异象论 |
第二章 异象与五凉君主神圣性的塑造 |
第一节 诞载之异 |
第二节 形貌之异 |
第三章 异象与五凉统治正当性的建构 |
第一节 瑞物 |
第二节 鸟兽之瑞 |
第三节 草木之瑞 |
第四章 异象与五凉政治演进 |
第一节 异象与政治斗争 |
第二节 异象与政权败亡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
二、乐府曲目创制 |
三、歌辞记录 |
四、乐舞表演 |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
小结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
小结 |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
一、对汉诗的注释 |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
小结 |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
一、乐府分类研究 |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
小结 |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
四、汉、魏诗之辨 |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沈约及其《宋书·乐志》(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2]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研究[D]. 徐慧极. 东南大学, 2020(02)
- [3]魏晋南北朝长平殷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 李刚刚. 河南大学, 2020(02)
- [4]《续汉书·礼仪志》研究[D]. 饶祝源. 河南大学, 2020(02)
-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6]乐府《白纻歌》综论[D]. 徐涵含.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沈约美学思想研究[D]. 李秋香.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我国固有乐鼓名称及流变考[D]. 金文汇.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
- [9]五凉异象研究[D]. 张勇健. 兰州大学, 2020(01)
- [10]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