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

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

一、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宋英华,吕贝贝,吕伟[1](2021)在《我国堰塞湖致因分析及灾害链构建研究》文中提出为揭示我国堰塞湖形成机理,基于堰塞湖实际案例,依据灾害链式演变规律,构建我国堰塞湖灾害链模型;以灾害链模型中各因素为节点,各因素间作用关系为边,构建我国堰塞湖灾害链演化网络模型,利用Gephi软件实现灾害链演化网络可视化和拓扑参数计算,最终确定堰塞湖防治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持续降雨作用于山地地貌,导致山体滑坡,该类堰塞湖致因在我国较为普遍,通过加大特定地区雨量与地质环境监测力度,可有效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水平。

董建辉,唐然,李大鑫,李海军[2](2021)在《四川汉源县二道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持续的强降雨极大的加速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二道坪在受到人类工程活动同时,受到强降雨影响,导致二道坪坡体处于欠稳定状态。为了对二道坪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分析,在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后,结合无人机、工程地质学以及土力学等手段,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道坪主滑方向为100°,纵向长约174 m,横向宽约92 m,滑坡体面积约1.50万m2,滑体平均厚度约4.5 m,体积约6.75万m3,属小型滑坡;滑坡体为浅地表为第四系松散体及含角砾粉质黏土层,滑带为易溶于水的含角砾粉质黏土层,为滑坡的启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饱和状态),稳定系数为1.05,在地震和暴雨共同作用下稳定性系数为0.85,滑坡启动。

刘渊钊,李宗发[3](2021)在《贵州省印江县岩口堰塞湖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印江岩口堰塞湖是岩口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形成的,通过对岩口堰塞湖的形成地质条件的分析,了解其形成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制认为:印江县岩口堰塞湖所处峡谷两岸碳酸盐岩形成高陡凌空的陡壁,由上硬下软的岩性组合与斜穿峡谷的斜向结构面(断层面)的不利组合,以及堰塞湖坝址原左岸坡脚砂石采场对坡脚的破坏是形成印江岩口滑坡而堵塞印江河形成堰塞湖的主要原因。堰塞湖的形成机制可以概括为:高陡斜坡坡体变形—滑坡启动沿断层面滑动—滑坡堆积体阻断印江河—河流水位快速上升—堰塞湖形成。

黄海韵[4](2021)在《水城县尖山营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持续的强降雨极大地加大了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在受到长期人类工程活动同时,2020年9月强降雨后,导致尖山营在2020年9月15日发生滑坡。为了分析尖山营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在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后,结合无人机、工程地质学以及土力学等手段,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尖山营滑坡体纵长约650 m,前缘横宽410 m,坡度上陡下缓,平均为20°,滑坡区面积约0.14 km2,厚度2~8 m不等,平均约6 m,体积约8.4×105 m3;滑坡体为浅地表为第四系松散体及全(强)风化泥岩层,滑带为易溶于水的粉砂质泥岩层,为滑坡的启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定量分析结果,在持续强降雨条件下(饱和状态),稳定系数为0.724,尖山营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朱要强[5](2020)在《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层广泛分布。和广西以硬质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峰林地貌环境不同,贵州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地下水运移场、地质体风化与卸荷等地质作用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各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常成为岩溶及崩滑流地质灾害叠加易发部位。贵州这一特征明显、脆弱且连片分布的岩溶地质环境区域,耦合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因素,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大型崩滑灾害频发,是我国特大崩滑灾害高发区之一。本文在贵州山地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研究和成灾模式划分基础上,针对贵州岩溶地质环境区内造成人员财产特大损失的“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等常见成灾模式,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现场视频影像、地震波信号、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关岭滑坡-碎屑流、水城滑坡-碎屑流、福泉滑坡-涌浪和纳雍崩塌-碎屑流为具体案例,对典型崩滑灾害运动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堆积特征开展研究,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致灾范围预测,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进展有:(1)首次按地质灾害发育模式+成灾模式对贵州高位崩塌滑坡形成的碎屑流、涌浪等灾害链致灾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贵州岩溶山区滑坡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弱面控制型”、“关键块体控制型”、“软弱基座控制型”、“采空区控制型”和“复合型”滑坡,其中关岭滑坡、水城滑坡和福泉滑坡是“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将研究区崩塌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软弱基座控制型”、“弱面控制型”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其中纳雍崩塌是“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将典型特大崩滑灾害成灾模式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模式”、“崩塌-碎屑流模式”和“滑坡-涌浪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三种成灾模式类型的地质灾害致灾过程和致灾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精细调查和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获取的DEM高程信息,建立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的流变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和水城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并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特征和堆积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揭示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厚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为开展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3)对“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研究。以纳雍崩塌为例,结合现场视频影像和张家湾地震台捕获的地震波信号对纳雍崩塌事件的动力过程展开分析,揭示了该事件的强度特征和频谱特征,为崩塌事件的动力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建立纳雍崩塌的DEM模型,建立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流变模型和参数,实现了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震波信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揭示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量化揭示了碎屑流运动的宏观、细观及微观过程,为崩滑-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福泉滑坡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获取的DEM模型,建立“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的流变模型和参数,模拟了福泉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运动过程,对不同时刻滑体的形态、运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基于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滑体特征,建立了涌浪模型和参数,分析不同时刻滑坡-涌浪的运动形态、流场内的最大动压力及碎屑流最终运动距离,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灾害全过程致灾机理。(5)总结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的崩滑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技术要点及步骤。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确定的流变模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崩滑灾害开展致灾范围预测;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使用“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型及参数评价这一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的可靠性,为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刘秀云,刘斌,秦龙[6](2020)在《贵州省印江县赵家坝浅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贵州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该滑坡依据厚度可分为浅层滑坡。根据滑坡变形特征、地形条件,将该滑坡的成因机制归纳为蠕滑-拉裂变形。该类型的滑坡多分布在临空面好、高陡斜坡的部位,丰富的降水渗入覆盖层内部,导致覆盖层自重增加,并在基-覆界面汇聚使粉质黏土在界面处进一步被软化。该类滑坡首先在坡脚处发生轻微蠕滑变形,其次坡顶出现拉裂缝,在进一步的扰动作用下,坡体发生整体滑动。本文对赵家坝滑坡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浅层滑坡破坏机制进行研究。

严斌斌[7](2019)在《贵州省思南县莲花山滑坡成因分析及工程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活动范围、强度不断增大,对地质环境影响也不断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对地质灾害防范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对滑坡开展了大量调查、设计、监测等工作,对滑坡变形及破坏模式逐步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以贵州省思南县莲花山滑坡这一侵蚀中山河谷斜坡地区典型的碎石土覆盖层滑坡为对象,对滑坡的发育特征、稳定性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莲花山滑坡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基础上,阐述了该滑坡的边界、规模、形态特征,分析了滑体、滑带、滑床的物质组成、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变形破坏机制。滑体物质成分主要为第四系崩积层碎石土,滑体规模约13.5×104m3,属中型中层牵引式土质滑坡。前缘开挖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2、采用极限平衡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对莲花山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经计算莲花山滑坡主变形区(2-2剖面)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这与滑坡目前仅产生大变形,但未整体滑动的现状及变形相基本一致;在工况一、二条件下,牵引、拉张变形区(4-4剖面变形区前缘部分)处于不稳定状态,这与其变形形成机制主要为前缘高陡临空产生及主变形区的侧向牵引基本一致。3、针对莲花山滑坡的成因机制,主要诱发因素,分析滑坡灾害变形特征,同时结合极限平衡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削方工程,抗滑桩工程,排水沟工程及监测的综合防治对策研究,为以后类似滑坡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严研[8](2019)在《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文中研究表明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而围绕党中央提出的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一宏伟目标,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更是想方设法的采取多种措施,推行多项政策,以期最终全面的解决贫困问题。虽然其中的大部分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着全面彻底消除贫困这一目标,各项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关键的攻坚阶段。针对目前的形势,贫困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难的是要先定位清楚这些贫困的死角,也就是需要在目前的精准扶贫阶段中找准方向。回顾历史上和当前正在实施执行的种种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做到帮助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这些偏向整体宏观的政策面对更为特殊的和地域性的贫困问题,其执行的效率也变得越来越低,所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来越不明显。综合这些各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和政策,各级政府,在当前的形势下,更加期盼在扶贫模式上的创新,抓住矛盾的关键,满足精准扶贫的要求,彻底扫清扶贫障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全面小康。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现状以及目前精准扶贫的实际需求和痛点,在分析借鉴了目前我国所广泛使用的自然灾害灾后重建模式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新的扶贫模式——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并尝试将此模式来用以解决我国当前精准扶贫阶段的主要矛盾。本文所提出的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含义是,除自然灾害外,在经济社会中,同样存在一些社会经济问题,如同自然灾害一样,会阻碍社会的经济发展,例如贫穷,我们把这些社会经济问题称之为“社会灾害”。因此,本文以灾害经济学为出发点,将灾害的界定从自然灾害延伸到社会灾害,为了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灾害,我们将“贫穷”这一社会灾害定义为“非灾”,而将解决这一灾害的发展模式定义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而,我们又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以贫困这一“社会灾害”为出发点,选取因非自然灾害导致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贫困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即“非灾经济发展区”,将其视为类同于遭受自然灾害后的地区,进行虚拟“推倒重来”式建设。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就是将“社会灾害”类比自然灾害,通过“灾后重建”来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该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对遭受“贫困”这一社会灾害的地区,试图从国家政策层面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脱贫。“非灾经济”这一概念以灾害经济为出发点,但又区别于灾害经济学,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非灾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灾害,而灾害经济学则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灾害。根据上述理念和思路,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的来进行研究,即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定量研究分析和研究展望和结论。(1)研究背景:在开始深入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前,本文在第一章绪论里的第一节中,特别从五个方面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是:围绕习主席的“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精准扶贫、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的决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工业反哺农业,这些政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共同构成了创新研究非灾经济这一精准扶贫模式新思路的政策背景和研究必要性。以及在此条件下,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不仅是将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种尝试,而且还在精准扶贫中的目标中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模式。在第一章后面的二,三,四节里,分别概述了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分析。在研究目标上,本文以非灾经济发展区的精确定位,重建以及检验效果,来最终证明此发展模式的应用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作用。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技术路线上,本文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办法,本文在进行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定量分析后,从而得出了在不同省份,特别是中西部,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论。(2)理论研究:本文在第二、三和第四章为整体研究提供其理论研究的支撑。第二章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提供了理论基础,为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章指出,由灾害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非灾经济理论,是通过对灾害的辩证思考来对灾害经济学的一种拓展应用,以给经济社会属性一个相对于自然灾害的新定义,来把灾后重建应用到精确扶贫的工作中。本章还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产业集群效应理论、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的现代乡村发展理论、城镇化理论、短板理论以及后发优势理论。同时,本章还阐述了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的理论依据: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以及聚集经济理论。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贫困问题和经济增长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在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理论。第四章主要是详尽的从概念上界定了非灾经济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分析了与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及其实施策略和有效性。(3)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本文第五、六和第七章提供了研究的实证定量分析。第五章是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受灾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四川省主要重灾区2003-2017年间的数据研究,加入虚拟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其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措施政策和重建模式效果明显,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第六章是以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东、中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在本章中,首先是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其次确定了典型省份“非灾”地区的选址,最后对三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得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三省份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定量影响。重点借鉴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经济效果来类比三省(自治区)的非灾经济发展区虚拟“灾后重建”的影响,并搜集数据对其影响效果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湖北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七章是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对西部地区贫困发生较典型省份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与第六章类似,继续探究西部三省份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的非灾经济发展区的选址以及非灾重建对于各省贫困地区(非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终结果证明,若借鉴四川灾后重建政策的经验,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部分贫困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进行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如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的精准扶贫模式也可以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研究展望和结论:本文的第八和第九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展望了研究的应用前景。第八章对精准扶贫的现状和成果做了详尽的概括,特别分析了非经济和经济因素下的目前贫困发生的现状和成因,对精准扶贫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在解读了我国目前的精准扶贫方式后,对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在精准扶贫重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第九章总结和概况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结论和一些综合政策建议。综合概况,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非灾经济未能投入实际使用的情况下,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对在虚拟中应用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的区域进行分析检验,最终数据表现了其模拟效果,证明了非灾经济发展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有效地提升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态势,并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进一步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同时,数据显示在人均居民收入和人均固定消费方面均有显着的提升。在基础建设的发展上,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地方税收的增长将加大投资总量。其次,本文将自然灾害的重建与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类比为一个高度统一的相关体,通过研究其内在联系,以自然灾害后区域重建的模式,反推扶贫过程中相关可借鉴的范畴,进行定向区域扶贫。从宏观层面来讲,两者都急需在中央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指导下,由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政策来进行建设,从而达到重建和脱贫的目的,同时带动和发展区域经济,根本上改善灾后民生和贫困状况。而且,两者需要一个长期的规划和建设时期,以保持政策的可延续性和可实施性,真正扭转经济发展的局面。另外,自然灾害的重建和非灾经济发展下的精准扶贫都具有极高的地方区域特色,从一区一策甚至到一人一策,也是“对口支援”和“对口帮扶”的具体表现方式。“对口支援”中协调各方资源来办一件事,和“对口帮扶”中协调政府和公众资源来对目标区域进行定向支持和攻关,对着二者相互间是可以积极有效予以借鉴的。

聂选华[9](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曾成[10](2018)在《基于GIS和RUSLE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与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成土速率慢,水土空间不匹配等特殊的地质水文背景和地下结构发育的原因,决定了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比非喀斯特地区更加复杂和特殊,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往往与地形、岩性、石漠化、道路修建等都有着复杂的关系。但是前人的研究忽略了石漠化、岩性等自然要素以及道路等人类活动要素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因此,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时空演变及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是非常缺乏的。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研究喀斯特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演变规律及其与空间要素关联性,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见的,不仅缺少数据上的支持,更缺少技术方法上的经验与贡献。有鉴于此,本文以中国南方典型喀斯特槽谷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类型的实际调查情况和土壤可蚀性测试计算结果,基于GIS技术和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RUSLE),选取坡度、岩性、石漠化等因子作为自然影响要素,对研究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岩性和石漠化的演变关系进行了分析;选取道路因子作为人类活动的影响要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了喀斯特地貌下道路修建对于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影响,揭示了该地区土壤侵蚀与主控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研究期内,研究区土壤侵蚀演变总的是有好转的趋势,微度和轻度侵蚀所占面积比例呈现增加趋势,中度以上侵蚀面积所占比例呈现减少趋势,从侵蚀面积上呈现由中度侵蚀以上侵蚀等级向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转移的迹象,证明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在大范围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效果是显着的。(2)坡度在35°以下的区域,随着坡度的增加,印江县土壤侵蚀模数也逐渐增加,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当坡度达到35°时,侵蚀量则变为下降趋势,受坡度增大的影响变弱。坡度在35°以下的区域,一方面随坡度的增加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变强,另一方面喀斯特山区的坡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度在35°以下的区域,人类活动剧烈,导致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当坡度达到35°时,侵蚀量则变为下降趋势,受坡度增大的影响变弱。15°-35°坡度带是研究区的主要侵蚀坡度段,侵蚀面积占侵蚀总面积的60.59%,侵蚀总量的贡献率为40.44%,该坡度范围遭受人为开垦剧烈,是土壤侵蚀易发生的区域,所以15°-35°坡度带应是印江县加强防治土壤侵蚀措施的重要区域。(3)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区土壤侵蚀速率降幅大于非碳酸盐岩地区,所有的岩石出露区的土壤侵蚀整体上呈现出好转的趋势,但各个岩性分布带之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差异较大。连续性白云岩、石灰岩夹碎屑岩、石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地区随着碳酸盐岩的含量减少,年侵蚀速率的降幅逐渐降低。碳酸盐岩含量越高,成土速率越慢,土层浅薄,故年侵蚀速率的降幅小。(4)随石漠化等级的加重,土壤年侵蚀速率的降幅逐渐减少,呈现石漠化程度越高,侵蚀模数越低,年侵蚀速率降幅越小的特点。由于无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和低海拔地区,有一定土壤厚度,且植被覆盖良好,故无石漠化地区的年侵蚀速率降幅大于石漠化地区。(5)喀斯特地区地表破碎,大量山体的存在增加了土壤侵蚀景观格局的破碎化,同时景观破碎化是也是加剧道路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印江县道路缓冲区的土壤侵蚀变化总体受控于全县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本文在道路缓冲区内抠除了山体,计算结果更能体现喀斯特地区的实际情况,结果表明在抠除山体之前的道路缓冲区存在3069.18hm2的侵蚀高估。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将喀斯特等复杂地形区特殊的地形因子考虑在内。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决策者和环境管理者宏观决策提供依据,为国际同行研究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侵蚀提供了方法上的经验和数据上的参考。

二、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堰塞湖致因分析及灾害链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堰塞湖形成致因因素
2 堰塞湖灾害链演化过程分析
3 堰塞湖灾害链构建
    3.1 堰塞湖灾害链网络模型构建
    3.2 堰塞湖灾害链关键节点分析
    3.3 堰塞湖灾害链关键边分析
    3.4 断链减灾措施
4 结论

(2)四川汉源县二道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2 滑坡特征分析
    2.1 发育特征
    2.2 物质与结构特征
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3.1 滑坡控滑因素
        (1)地层岩性:
        (2)地质构造:
        (3)地形地貌:
        (4)降雨:
    3.2 滑坡形成演化过程
4 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1)内在因素:
        (2)外在因素:
    4.2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4.2.1 计算方案
        4.2.2 计算工况
        4.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 结论

(3)贵州省印江县岩口堰塞湖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1.1 地层岩性
    1.2 地质构造
    1.3 水文地质条件
    1.4 工程地质
        (1)硬质岩:
        (2)软质岩:
        (3)松散岩组:
    1.5 人类工程活动
2 印江河岩口段河谷特征
3 滑坡堆积体特征
    3.1 形态特征
    3.2 物质组成
4 印江岩口堰塞湖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4.1 地形地貌
    4.2 地层岩性
    4.3 地质构造
    4.4 人类工程活动
5 印江岩口堰塞湖形成机制分析
    1)高陡斜坡坡体变形。
    2)滑坡启动沿断层面滑动。
    3)滑坡堆积体阻断印江河。
    4)河水水位快速上升。
    5)堰塞湖形成。
6 综合治理措施
7 结语

(4)水城县尖山营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环境条件
2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2.1 滑坡前缘变形破坏特征
    2.2 滑坡堆积体特征
    2.3 滑坡体后缘变形破坏特征
3 滑坡成因分析
    3.1 地形条件
    3.2 地层岩性条件
    3.3 水文地质条件
    3.4 降雨
    3.5 人类工程活动
4 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1)内在因素:
        2)外在因素:
    4.2 滑坡稳定性定量分析
        4.2.1 计算方案
        4.2.2 计算参数
        4.2.3 计算结果分析
5 结论

(5)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1.1 降雨
        2.1.2 水系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斜坡工程岩组特征
第3章 贵州岩溶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灾模式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
        3.1.1 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3.1.2 崩塌灾害发育规律
        3.1.3 各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相互关系
    3.2 研究区崩滑灾害发育模式
        3.2.1 崩(滑)灾害孕灾主控因素分析
        3.2.2 研究区滑坡主要发育模式
        3.2.3 研究区崩塌主要发育模式
    3.3 研究区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
        3.3.1 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3.3.2 高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3 高位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危险性
        3.3.4 高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4 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3.4.1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模式
        3.4.2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模式
        3.4.3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致灾机理
    4.1 关岭滑坡-碎屑流
        4.1.1 关岭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1.2 关岭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4.1.3 关岭滑坡-碎屑流分区特征
        4.1.4 关岭滑坡-碎屑流致灾过程模拟
        4.1.5 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
    4.2 水城滑坡-碎屑流
        4.2.1 水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2.2 水城滑坡基本特征
        4.2.3 水城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4.2.4 水城滑坡DAN3D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致灾机理
    5.1 福泉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5.2 滑坡基本特征
    5.3 福泉滑坡及涌浪灾害致灾过程
        5.3.1 滑坡入水前运动过程模拟
        5.3.2 滑坡-碎屑流入水后涌浪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致灾机理
    6.1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6.2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与碎屑流特征
        6.2.1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
        6.2.2 纳雍崩塌-碎屑流运动及堆积特征
    6.3 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
        6.3.1 流变模型及参数
        6.3.2 纳雍崩塌DAN3D数值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滑体致灾范围预测
    7.1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概况
    7.2 崩塌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7.3 研究区潜在崩滑灾害致灾范围预测
        7.3.1 DAN3D预测结果
        7.3.2 公式预测结果
    7.4 基于DAN3D的崩滑灾害潜在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总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贵州省印江县赵家坝浅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滑坡区概况
    1.1 地质构造
    1.2 地形地貌
    1.3 气象水文
    1.4 地层岩性
    1.5 地下水位
2 滑坡体工程地质概况
3 影响因素
4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4.1 稳定性计算剖面选取
    4.2 参数选取
    4.3 稳定性计算结果(见表1)
5 滑动机制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7)贵州省思南县莲花山滑坡成因分析及工程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完成的工作量
2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3 莲花山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定性分析
    3.1 滑坡的形态与规模
    3.2 滑坡结构特征
    3.3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3.4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3.5 滑坡影响因素与变形破坏机制
4 滑坡推力计算及稳定性评价
    4.1 计算模型与工况
    4.2 计算参数选取
    4.3 滑坡稳定性计算
    4.4 滑坡稳定性计算及结果评述
5 莲花山滑坡防治工程
    5.1 支护设计原则及依据
    5.2 治理工程分项设计
    5.3 效益评价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各计算过程附表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四个全面”与扶贫目标
        1.1.2 精准扶贫
        1.1.3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1.1.4 “十三五”规划
        1.1.5 工业反哺农业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分析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及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的理论依据
    2.1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2.1.1 产业集群效应理论
        2.1.2 现代乡村发展理论
        2.1.3 城镇化理论
        2.1.4 短板理论
        2.1.5 后发优势理论
    2.2 非灾经济发展区选址理论依据
        2.2.1 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2.2.2 聚集经济理论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3.1 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与评价
        3.1.1 国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2 国内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3.1.3 关于贫困问题研究评价
    3.2 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的研究方法综述与评价
        3.2.1 哈罗德—多马模型
        3.2.2 索洛增长模型
        3.2.3 A-K模型
        3.2.4 拉姆齐模型
        3.2.5 新经济增长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4 非灾经济及发展模式的概念界定
    4.1 非灾经济概念及发展模式的提出
    4.2 关于“非灾经济”的概念界定
5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四川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模型方法选择
        5.1.2 方法理论综述
        5.1.3 理论模型
    5.2 模型求解
        5.2.1 模型
        5.2.2 数据
        5.2.3 数据平稳性检验
        5.2.4 面板回归
        5.2.5 回归结果分析
6 东、中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1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1.1 河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1.2 河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1.3 河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6.2.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6.2.3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6.3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6.3.1 湖北省扶贫工作现状
        6.3.2 湖北省非灾地区选址
        6.3.3 湖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1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工作现状
        7.1.2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地区选址
        7.1.3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2.1 云南省扶贫工作现状
        7.2.2 云南省非灾地区选址
        7.2.3 云南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7.3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及实证分析
        7.3.1 贵州省扶贫工作现状
        7.3.2 贵州省非灾地区选址
        7.3.3 贵州省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检验及效益分析
8 精准扶贫与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8.1 我国贫困的发生状况及成因分析
        8.1.1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其区域分布
        8.1.2 贫困地区致贫原因简要分析
    8.2 我国贫困县脱贫现状
        8.2.1 贫困县脱贫的判断标准
        8.2.2 扶贫县脱贫成果
    8.3 精准扶贫的方式解读以及非灾经济发展模式的应用展望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广泛实施的综合政策建议
        9.2.2 具体省份内实施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10)基于GIS和RUSLE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与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研究内容、目的及研究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特色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
        2.1.2 气候
        2.1.3 地形及土壤
        2.1.4 水文及植被
        2.1.5 社会经济状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RUSLE模型计算
        3.1.1 降雨侵蚀力因子(R)
        3.1.2 土壤可蚀性因子(K)
        3.1.3 坡长(L)和坡度(S)因子
        3.1.4 植被覆盖因子(C)
        3.1.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
        3.1.6 土壤侵蚀量的评价方法
    3.2 山脊线及道路缓冲区的建立
        3.2.1 山脊线提取及山体建立
        3.2.2 道路提取及缓冲区建立
    3.3 景观指数分析
第四章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特征
    4.1 不同历史阶段土壤侵蚀分布
    4.2 土壤侵蚀空间变化转移
    4.3 与其他研究者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自然要素相关性分析
    5.1 与坡度因子的相关性
    5.2 与岩性因子的相关性
    5.3 与石漠化因子的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人类活动要素相关性分析
    6.1 道路修建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6.2 土壤侵蚀景观破碎性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堰塞湖致因分析及灾害链构建研究[J]. 宋英华,吕贝贝,吕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21(09)
  • [2]四川汉源县二道坪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董建辉,唐然,李大鑫,李海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2)
  • [3]贵州省印江县岩口堰塞湖形成机制研究[J]. 刘渊钊,李宗发. 贵州科学, 2021(03)
  • [4]水城县尖山营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J]. 黄海韵. 科技和产业, 2021(03)
  • [5]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D]. 朱要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贵州省印江县赵家坝浅层滑坡成因机制分析[J]. 刘秀云,刘斌,秦龙. 建材与装饰, 2020(05)
  • [7]贵州省思南县莲花山滑坡成因分析及工程防治对策研究[D]. 严斌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8]精准扶贫借鉴自然灾害重建模式研究 ——非灾经济发展模式[D]. 严研. 武汉大学, 2019(01)
  • [9]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10]基于GIS和RUSLE的典型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演变与空间要素关联性分析[D]. 曾成.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印江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