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台北“万安27号”演习(论文文献综述)
祁爽[1](2020)在《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圆明园正觉寺是一座清代皇家园林附属的藏传佛寺,位于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南侧,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落成。寺中设八方攒尖亭独供新样文殊菩萨,系五台山殊像寺新样文殊的摹写塑像。正觉寺在近代曾遭受破坏,2011年完成修复工程。圆明园正觉寺的营建与乾隆皇帝的文殊信仰、满族佛教推行密切相关,是彼时宫廷宗教信仰与民族维系互为融合的具体实践。寺院的组群格局与建筑做法,塑造的空间意象反映了清代皇家宗教建筑的营建特征。目前从建筑史学层面,尚未对正觉寺展开系统研究。本文在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搜集的基础上,首先解读正觉寺营建的历史背景,阐释寺院盛期的基本情况,梳理历史变迁;结合建筑实物、图档、《成府村志》,论述正觉寺建筑遗存原状与复原现状,辨析建筑复原的真实性。基于所发现的正觉殿与其历史原状存在出入的问题,进行复原设计;基于此,从整体组群到建筑单体,进一步分析寺院空间设计方法与理念;最后,对正觉寺与同朝供养文殊像的香山宝相寺、承德殊像寺展开对比研究,以探析在同源佛像供养为主导影响因素下三寺建筑的营建关系。作为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的系统研究,本文完善补充对其本体的认识,为清代宫廷宗教建筑研究进行一定的积累。同时对正觉寺的保护和利用具有指导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庄希圣(ChuangHsi-Sheng)[2](2016)在《容积移转对历史街区保存的影响 ——以台湾大稻埕为例》文中指出台湾各个城市因都市的快速发展,历史街区面临道路拓宽是否保留或拆除的问题,且乡土文化运动的兴起,促成公民团体及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历史街区的保存议题,呼吁对文化资产的保护。政府自1986年从鹿港老街开始,对全省各地的历史街区投入大量资源和经费作保存与维护工作,藉此希望可以达到活化再利用的目的。经历四分之一世纪的努力,合北市大稻埕地区从逐渐没落的城市边缘,重新成为都市活动的核心及历史街区保护的典范。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历程,象征台北市由开发导向城市转化为重视历史文化城市,此一计划的历史过程,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1977年“内政部”核定都市计划「变更迪化街宽度」将迪化街一段划设为20公尺道路,台北市政府此20公尺宽计划道路拓宽工程与原有7.8公尺宽迪化街保护产生巨大冲突,经由公民团体(如:乐山文教基金会)及专家学者的呼吁和投入,引发台湾地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运动,开启对文化资产的重视。为妥善保护迪化街区及大稻埕地区的整体风貌,台北市政府划定迪化街特定专用区范围,在各个阶段研拟提出不同的都市计划手段,由最初允许退缩至20公尺宽计划道路线后兴建大楼,到发布「迪化街风貌管制暂行办法」,限制第一进部份仅得兴建三层楼,第二进之后允许依法定容积兴建,再到近期研拟「大稻埕特定专用区整体发展计划」,引入容积移转、都市设计管制和风貌重建等理念。本研究以现在的角度来「回顾」当时历史街区的保存与规划历程,再来「检讨」当时的规划与现在的发展情况是否有冲突或有窒碍难行的地方,未来是否有需要调整改进的建议。首先透过文献的搜集回顾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的时空背景与规划历程﹔再透过实地案例调查的分析检讨,归纳结论作为未来历史街区保存的参考依据。
贾庆军[3](2016)在《美国南海政策史研究》文中认为自美国涉足南海以来,南海问题便融入越来越多的美国因素。当今,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强势、深度介入南海问题给南海问题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美国已成为影响南海问题最具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外部因素,南海问题也已经成为中美之间的重大问题。何以如此?本论文希望从历史中找出答案。本论文从历史角度系统地论述了美国从1950年到201 5年的南海政策,它包含以下主要内容:第一章是1950年前美国与南海关系的历史回顾。本章从美国海上力量兵临南海、美国对菲律宾领土的界定和美国觊觎南海地缘战略价值三个方面回顾了 1950年前美国与南海的关系。本章最后得出结论:1950年前美国与南海的关系是1950年后美国南海遏制中国政策的缘起。第二章是1950年至1970年的美国南海政策。这时期美国主导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公开否决中国南海主权;还在南海周边构建军事同盟围堵中国;公然直接侵犯中国南海主权;对中国几百次的抗议置若罔闻,而对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侵占中国南海岛礁放纵和偏袒。本章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在南海打造“防共”防波提,意图遏制共产党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影响。第三章是1971年至1991年的美国南海政策。这时期中国和美国走近,结成了“准同盟”,共同对付苏联的霸权威胁。这使得美国过去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南海政策发生了变化。美国在南海主权争端上采取“中立”政策,这从1974年的西沙海战和1988年的赤瓜礁海战可以看出。虽然如此,美国在实际行动中还是对中国有所防范。防范中国的意图尤其表现在美国更加重视南海的地缘战略价值。在南海,美国遏制苏联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遏制了中国,因为南海的绝大部分是中国的。美国这种表面“中立”、背后仍防范中国的南海政策在1989年到1991年间逐渐了发生了变化。其原因在于美国对中国满怀希望的“和平演变”彻底失败了。这给美国以极大的震撼。美国立刻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宣布制裁中国。美国重新采取公开遏制中国的政策。本章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是美国的“隐性遏制”还是美国的“显性遏制”,意识形态因素一直左右着这时期的美国南海政策。第四章是克林顿政府的南海政策。打着反共反华旗号上台的克林顿政府一方面仍顽固抱守冷战意识形态思维,攻击中国的人权,又一方面警惕中国的崛起,害怕中国会威胁到美国的霸权。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遏制色彩越来越重,这种遏制的重心也由防范中国意识形态转移到防范中国崛起。而且,冷战后南海地缘战略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军事价值的增加给美国遏制中国提供了条件。美国把南海当做遏制中国的重要战场。由此,美国改变过去自己一直宣称的对南海主权争端“不持立场”主张,而采取偏向越南和菲律宾的南海主张。本章最后得出结论:从克林顿政府开始,美国政府南海政策的重心就转移到遏制中国崛起上。第五章是小布什的南海政策。这时期,虽然美国对外政策重点是反恐,但在对华政策上,美国仍然妄图以南海问题牵制中国。与克林顿政府不同,小布什政府没有直接介入南海主权争端,而是更侧重利用南海地缘战略价值来遏制中国。例如,主张南海的“航行自由和飞越自由”、加强美菲同盟关系及支持菲律宾的军力发展、签订双边军事协议、频繁举行双边和多边军事演习、加强发展与越南的关系及支持越南的军力发展、介入南海资源开发、主导构建多层次的南海安全合作机制、强化在南海周边的军事部署,等等。本章最后结论:小布什政府的南海政策坚持遏制中国崛起。第六章是奥巴马政府的南海政策。这时期美国介入南海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加。美国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将战略矛头直指中国。受此影响,美国加强军事部署,巩固和扩大在南海的军事“前沿存在”;加大军援菲律宾和越南,并在主权争端中偏袒它们;积极推动南海主权争端法律化,企图否定中国南海主权;积极拉拢东盟和区外大国插手南海事务,组建南海遏华联盟;强化“航行自由”,直接挑战中国南海主权。奥巴马政府深度介入南海争端的原因在于,它不相信中国提出的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认为中国不会和平崛起,南海争端是美国对中国实施“抵销战略”的最佳支点。本章得出最后结论:奥巴马政府的南海政策加大遏制中国崛起。。考察1950年到2015年的美国南海政策史,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体会:美国南海政策随南海地缘战略价值的增加而不断演变;遏制中国是贯穿美国南海政策史的主线;遏制中国的重心由“意识形态”转到“中国崛起”;遏制中国是南海问题激化的重要推手;遏制中国影响了中国与他国的关系。
简贵灯[4](2016)在《京剧在日据台湾的因应之道(1908-1937)》文中指出1920年代,台湾社会文化启蒙运动与各类社会运动蓬勃开展,京剧恰在这一时期,成为台湾社会最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与文化现象。表面观之,京剧在台湾迅速找到立足点,在于其“发展能力较强,营谋之力较切”;但是,“商业运作”只是这一进程的催化剂。京剧之进入台湾并且为台湾民众所接受,京剧得以在台湾“在地生存”并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台湾与祖国大陆属于同一文化单元,在审美娱乐取向上具有共通的特征。而在日本殖民统治背景下,台湾民众更渴望维系与祖国大陆的文化连接,选择京剧这种特定的戏剧样式,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选择。藉此,本文以京剧“因应之道”为研究的基点,将京剧置身于日据(1908至1937)这一特殊时期、台湾这一特殊场域中进行考查,通过对报刊资讯、演出戏单、文人日记等民间文献的校读发现:京剧在日据时期就已应用各种策略积极融入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仅成为台湾民众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常应庙会活动的邀请充当阵头,参与台湾地区的神诞演剧。借助商业剧场与民间剧场的交互影响,京剧成功地成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戏曲剧种。京剧“在地化”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受到渡台演出的海派京班的直接影响,台湾京剧无论是表演风格还是商业运作,均带有鲜明的海派风格,甚至台湾报章上的剧评也以海派为标杆;二、京剧的文化身份对京剧在台湾的生存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台湾民众观/评剧观念变迁的梳理,不难发现文化认同,尤其是汉文化传统的维系,对京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白光炜,邢蓬宇[5](2016)在《2015年台湾军事动态》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是马英九的最后任期,台军事动态主要表现为坚持守势防卫战略,持续加紧整军备战,不断提升台美军事合作水平,谋求打造精锐军事力量。坚持守势防卫战略台湾当局始终以大陆为主要对手和最大威胁,坚持守势防卫军事战略,不断加强台军防卫力量建设。——马英九当局颁布"防务报告书"。2015年10月27日,马英九当局发布任内最后一份"防务报告书"。全文约8万字,分为战略环境、防务政策、防务战力、全民防务等
瞿定国[6](2016)在《2015年台湾军事情况综述》文中认为2015年,在"防卫固守、有效吓阻"军事战略指导下,台湾当局和防务部门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台军进行了建军备战工作:一是高阶将领大调整,强化台军领导力量;二是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筹建大型军事博物馆;三是实施多层级政军演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四是"自产为主外购为辅",提高联合作战能力;五是完备"法源"基础,确保募兵制转型成功;六是强化内部管理,严肃整饬军纪;七是发布"国防报告书",视大陆为台湾安全"主要威胁"。
刘亚玉[7](2014)在《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57年至2000年的台湾电影史中,每个年代都不乏女性导演的身影。她们的作品顺应不同时代的电影潮流,透露出台湾社会不同时期的集体无意识,展现出与男性导演不同的性别视角。本论文将台湾女导演及其作品放置在三个历史时期来研究:第一章:1950年代的初涉电影创作的台湾女导演。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日本殖民统治之后,被压抑许久的台湾本土文化开始复苏,出现了台语片的创作浪潮,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导演陈文敏影墨登场。在1957年第一届台语片金马奖影展中,她参与编剧导演的作品有三部入围,作品多以家庭伦理片为主,初涉性别议题的思索。第二章: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女导演和她们的作品。政治戒严时期的台湾,文艺政策有诸多限制。女导演汪莹、杨家云曾参与政治宣教影片的创作,崔小萍、刘立立则拍摄时下流行的爱情文艺片等各种商业类型片。她们受到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从女性视点反观社会现实,着眼于现代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变化。第三章:1980年代至2000年,台湾电影新浪潮中的女性导演。政治解严前后,台湾岛内民主与自由的呼声越来越大,政治宣教电影遭遇瓶颈,武侠片、爱情文艺片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在电影业一片低迷之中,新浪潮的电影导演走出了艺术探索的新步伐^张艾嘉、王小棣、黄玉珊等皆为新电影的重要推手或参与者。她们的作品中彰显着更加强烈的自觉意识,涉及性别议题、社会问题、历史题材,将民主意识贯彻在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在内容和形式中都彰显出不同以往的美学特质。本论文将研究对象集中于1957年至2000年创作剧情长片的台湾女导演,探究她们的作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意义与内涵,运用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影史研究、影视批评学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张银行[8](2012)在《闽台武术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所指向的“闽台”疆域概指西北横亘武夷山脉与江西相邻、西南高耸博平山脉与广东相接、东北绵延太姥山脉与浙江毗连、东南滨海与台湾相望之“三山一海一岛”界内的自然区域,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今福建省和台湾省全境。文化区域与相对固定、明确的自然地理与行政区划不同,相对模糊。因之,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区域以今福建省和台湾省为主,但不乏部分触须渐及其文化所辐射、流播的相邻区域及海外。研究对象为闽台及其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涉及区域内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及其物化成果的总合。以地域历史文化为视角,以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探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对闽台武术本体及相关文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闽台自然与人文环境,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等形成的地域文化影响,探索闽台武术文化基质、发展阶段、内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内因,揭示闽台武术文化发生、发展、传播的规律,提炼、总结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在谋篇布局上紧紧围绕闽台武术文化发生的自然与人文场域、闽台本体武术文化及相关武术文化、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构建四大环节展开。自然与人文环境是某一地域武术文化研究展开必须预设和铺垫的场域,本体武术文化与相关武术文化是支撑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二元结构”,理论构建是武术本体与相关文化研究之后的提升之举,与自然人文场域相回应、对仗,此为地域武术文化研究的三步曲。围绕上述四大环节、三步曲奏,论文内容及结构上共由十七单元组成,除论文撰写规范与结构要求的不可或缺的导论及结论部分外,其余十五大主题构成了本研究的脊梁。各主题貌似杂乱无章,实则是珠联璧合的有机整体,都力图从不同视角尽可能全面展示闽台武术文化的五彩缤纷。导论部分(第1单元)包括闽台武术文化的研究缘起,研究展开所依持的理论支撑、方法论、前期基础,研究的思路、区域界定,以及论文相关研究的现状把握等。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自然与人文场域奠基(第2单元)。界定、梳理了研究所涉及的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闽台武术氤氲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土壤,“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以及闽台“和而不同”的内部区域差异性。该部分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展开的场域预设。闽台武术本体文化部分(第3-5单元)。对福建本土及其在它域流布的拳种进行了各臻片区的统计,并对其地域分布特征、拳种流派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总体上对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分类提炼,对其有别于北方拳种之“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进行了文化、地理、实战需要的多位解读,并展示了福建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对台湾地区流传的武术拳种进行了汇总表列,在揭示其特点的基础上,阐释了以官方为主导的台湾北派武术发展的机缘、根基与策略,再现了台湾南派武术的主要内容、传承单位与形式,及其在复兴与困惑中的多元化选择。分析了当前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组织特点,并对比了台湾地区武术组织管理与大陆地区的异同点。选取了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虽非闽台本土拳种但已在台湾传承了六十余年的太极拳,以及罗乾章所传粤派洪拳四个个案,分别自渊源、传承、技术特点、拳经拳谱、海内外传播、组织管理等方面揭示其所负载的地域文化信息。闽台武术相关文化部分(第6-15单元)。晋末以降的中原及周边移民奠定了福建武术的基础,明清以迄日据时期以闽为主以粤为辅的移民将南派武术携往台湾,光复前后大陆各地军民入台成为台湾北派武术的源头。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的拳器阵、技术风格、精神传统、尚武地域等均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清战争期间,附郑的沿海拳勇之士及素练之师跟随郑氏进入台湾。阵头为闽台所独有,宋江阵、狮阵更专以武术表演、阵法操练为主。武术不仅成为戏曲、武侠影视的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段,更成为港台武侠文学和影视的有机构成,台湾的武侠意象是台湾文化心理的折射。历史上曾经存在的闽越族悍勇善战,其健斗余风至今仍渗透于台湾原住民群落之中,闽台两地客家群落中的武术均展示了两地由来已久的普遍尚武风习,他们的武术散发着一股原始朴拙的气息。强烈的宗族观念与辄相斗杀的民性使闽台酷烈的械斗之风经久不衰,极大促进了闽台民间尚武风气的浓厚及两岸武术交流。闽台易得风气之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闽籍善武人士、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武人的革命活动,及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都体现了闽台武人的入世精神。天地会萌发于福建漳州地区。天地会等会党中多传习武术活动,形成了主在洪门中传习的“洪拳”。伴随天地会的海内外传播,尚武之习、武术内容也随之传布,尤其在闽台习武群落中形成了交叉于会党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维文化事象次层的南少林武术文化现象。陈嘉庚等侨领的支持、沈扬德等拳师的外流、依托“估俚间”习武自卫的大量华人劳工成为福建武术海外传播的人力载体,福建(鹤拳)成为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两岸隔阂时期台湾成为中国武术海外传播的前站。宋代大批武闱夺魁的武人在全国的位置及本土地域分布恰是地域尚武风气的反映。曾公亮主编的旷世兵书《武经总要》为后世武人研究宋及以前武术的重要史料。俞大猷妙绝天下的棍技及具有“通论”意义的武术理论专着《剑经》成为中国武术众多拳种流派理论采借的渊薮,其人其技其着作对与其同时代及后起的军事家、武术家及其论着,少林武术、西北武术乃至海外武技均有着或浅或深的影响。闽台武术文化丰富而灵动的武术因子更吉光片羽式的渗透在物化的建筑、地名,记载在方志稗史中,流传于民间口头的俗谚俚语里。闽台武术文化理论提升(第16单元)。该部分是“宏论约取”的提升环节,内容包括山海一体基框内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兵燹与私斗交织的发生论、碎而不散的“块状”形态论、离异与回归的交流与传播论,及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导览。结论(第17单元)。闽台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人文环境是闽台武术诞育的母体;战争与私斗是闽台武术发生发展的内驱力;移民是闽台武术发展一以贯之的脊线;闽台武术交流因两岸关系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种族与文化认同是闽台武术交流、对外传播与反哺的心理动力;闽台武术已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闽台武术文化具有开拓进取、抗争不屈、入世刚健的精神品质;闽台武术文化呈现鲜明的“二元结构”和“块状”景观形态;闽台武术凝聚和彰显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人地(海)关系理论是闽台武术文化研究的一种范式。
朱琴[9](2011)在《苏州古代笔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笔记作为一种着述方式,以灵活自由的形式,受到文人学者的普遍喜爱。但在传统的目录学中,一直不受重视,无明确类目可隶。近数十年来,笔记的史料价值日益获得学者们的重视,学术界对笔记的研究也有了较大进展,延伸至笔记作品的汇编、笔记发展史、笔记专着、专题史料及解题目录研究等各个方面,但对地域性笔记创作的系统研究尚鲜有涉及。本文以“苏州”为地理范围,分上、下两编,对其历史上产生的笔记作品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上编将苏州古代笔记的创作发展分成三个历史阶段进行考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将其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力图揭示苏州古代笔记创作发展的整体脉络。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首先对笔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概括说明,提出本文的思路及方法。对“苏州”的地域范围做了界定,对传统目录学中“小说”类的演变、笔记的归属、笔记的现代分类等情况做了简要回顾,从而提出本文的笔记分类原则,将苏州古代笔记分成三类:小说故事类、历史丛谈类、考据辨证类。第一章:成长发展期-魏晋至宋元时期的苏州笔记。六朝时期,是苏州笔记创作的起步阶段,作品数量不多,现存主要有《陆氏要览》、《异林》、《笑林》等几部,但散佚不全,内容也比较简略,以志怪、谐笑故事为主。唐代的笔记创作有所突破,陆长源的《辨疑志》内容比较新颖,以志怪之笔驳佛道诬妄;而罗隐的野史杂记,对唐代历史、人物、风俗方面的记载,亦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宋元时期,历史丛谈、考据辨证类笔记创作有了较大发展。历史丛谈类笔记内容丰富,艺文掌故、典章制度、山水风土,皆有所及。考据辨证类笔记,如《野客丛书》之类,辨订经史诗文之余,也杂记闻见琐事。第二章:成熟繁荣期-明代的苏州笔记。明代的苏州笔记,兴盛于中叶以后。由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笔记作者扩展到文人各个阶层,各类型的笔记创作均有可取之处。小说故事类笔记成就突出,在明代的笔记小说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内容以鬼怪因果、神仙方术之事为多,创作上有较多模仿改编的痕迹。小说家们普遍鸠异嗜奇,通过积极创作及舆论造势,对“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思想发起冲击。历史丛谈类笔记成就最大,题材丰富。内容各有侧重,或者杂谈掌故,兼及经济民生,如陆容《菽园杂记》;或记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如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凤洲杂编》;或叙地理风土、民俗人文,如费信《星槎胜榄》、顾《海槎余录》;或者志文艺、明风尚,如冯班《钝吟杂录》、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文震亨《长物志》之类。反映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考据辨证类笔记成绩稍逊,学术考订往往与轶闻琐记混杂一处。张凤翼的《谈辂》、王世懋的《读史订疑》、钱希言的《戏瑕》都属于丛考杂辨,王世贞的《史乘考误》则专纠史料记载之误,开辟了一代史学考据的先风。随着明代出版业的发达,说部汇刻风气亦盛行,苏州地区出现了顾元庆、袁褧、陆延枝等几位出版家,以编纂汇刻古今说部书为己任。《顾氏文房小说》、《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广四十家小说》、《烟霞小说》的产生,对小说笔记的保存流传为功甚巨。第三章:全面鼎盛期-清代的苏州笔记。苏州笔记创作在清代达到鼎盛,各类型笔记均衡发展。小说故事类笔记,出现了钮琇的《觚剩》、沈起凤的《谐铎》这两部具有代表性作品,前者开《聊斋》之先声,后者承《聊斋》之遗绪,在清代笔记小说史上具有特殊地位。以内容而言,清代的笔记小说不专以谈异说怪为务,小说家们也没有明显的嗜怪搜奇的癖好,多数作品志怪与记事兼顾,在志怪的表象下,曲折地反映现实问题;其形制也发生一定变化,篇幅有所增长,情节铺陈、笔触委宛,受传奇的影响较深。历史丛谈类笔记数量最多,内容最富,广泛记载了一朝的历史事件、典章故实、风土人情、文化学术等各方面情况,同时又较多地受到时代环境、意识形态的制约。陆文衡的《啬庵随笔》、王家祯的《研堂见闻杂记》记叙清初的战乱动荡及政治风波;张廷骧的《不远复斋见闻杂志》、王韬的《瓮牖余谈》等,描写清末的社会现实。清代的风土笔记比较发达,苏州笔记中也产生一系列相关作品,顾禄的《清嘉录》、袁学澜的《吴郡岁华纪丽》、王桭臣的《宁古塔纪略》、王庭筠的《粤西宦游略》、王韬的《瀛壖杂志》等,广泛描写了苏州、上?⒍奔拔髂媳呲锔鞯氐姆缤撩俗。鸦片战争以后,海禁大开,笔记的内容随着知识分子阅历的丰富而产生变化,叙欧风、明西学、倡维新成为晚清笔记的新视觉,王韬的《漫游随录》,详载国外见闻,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进步思想的传播。清代考据学兴盛,苏州又是乾嘉学派之吴派的发源地,考据辨证类笔记数量也比较多,其内容往往随着一代思潮及学术风气的变化而变化。清初的学术笔记,以顾炎武的《日知录》、何焯的《义门读书记》为代表。《日知录》遍考经史,学贯四部,气象宏大,树立了一代学术典范;《义门读书记》重在经史诗文的评点,同时又将校勘、考证融汇其中,开创了文学评点的新风范。清中期的学术笔记以惠栋的《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及吴翌凤的《逊志堂杂钞》为代表,前者以说经为主,重在音韵训诂;后者泛及经史,在文字音韵、名物称谓、典章制度等方面皆有辨证。晚清的学术笔记以宋翔凤的《过庭录》,叶廷琯的《吹网录》、《鸥波渔话》及江衡的《溉斋杂志》为代表。宋翔凤虽是清代今文经学的代表大家,治学方法仍坚持乾嘉考据的道路,注重通过文字音韵,训释经典,发挥微言大义;《吹网录》、《鸥波渔话》则泛及经史子集、金石碑版,扩大了学术考据的范围;江衡治学也继承乾嘉学者的考据方法,强调从文字训诂入手辨证经史,同时提出学术要与时务相结合,要通经致用,《溉斋杂志》的内容突出反映了晚清学术研究的时代性要求。结语:在上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苏州地区独特的文化环境,从教育水平、隐逸传统、文人的治学倾向及藏书刻书风气等方面入手,说明当地的文化环境之于笔记创作的影响。下编为苏州古代笔记提要,是本论文的基础整理研究,着重考叙历代笔记的作家生平、作品内容及版本源流。在编排上遵循上编的体例,将苏州地区的古代笔记作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所产生的笔记作品以时代为序进行编排,共收录魏晋至清末140余位作家200余种笔记。
戴一中[10](2008)在《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文中认为台湾在解严後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运动,曾让许多关心教育者大感振奋。为了许给下一代一个更人性和优质的教育环境,「大学教育改革运动」、「师范教育法修正案」、「教师法立法」、「民间教改会议」、「四一○教育运动」、「民间兴学」……大家莫不争相参与、奔走,一时之间教育改革运动蔚为美谈。而教育改革的成败和教育制度能否顺利运作,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国家针对教育制度改革投入大量资源後,教育问题仍然是该变而不变的现象,意味着这些教育改革和研究忽视了某些社会结构面向,以致不能适当地对症下药。如果要深入理解教育制度改革涉及的结构问题,其实有必要着重於当时社会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的探讨。本书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架构下产生,从师资培育制度历来变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探求这些背景与师资培育制度变革的关系,提供各界省思社会背景对师资培育制度变革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师资培育制度变革,无论是解严前台湾当局威权统治的独裁性格好坏、解严後组织政治杠杆支点向哪一方倾斜、以及在制度实践阶段各种组织机制程度不一的影响,在在都突显出组织对制度变革的统理力量是愈来愈强,形成一种朝向组织统理的制度转型趋势?狙芯恐饕蕴车貐^中小学师资的培育制度为对象,采文献分析、档案分析、及个案研究,时间与空间为1949年至2002年七月最新修正《师资培育法》公布为止饕芯拷Y果如下:1945年9月日本战败投降,台湾政府决定以「教育第一,师范为先」为光复初期之教育政策。当时日籍教师撤回日本,台湾仅有教师一百位左右,政府接收台湾之初,中小学教师非常缺乏,不得不使用大量代用教师,以应一时之需,因严重的师荒,所以师资的补充与培养,乃为当时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此时的师资培育制度以师范教育为主,师范生全数公费,台湾与大陆采行同样的师资培育制度,日制废除。1960年起,台湾当局陆续将师范学校升格为高等教育的三年制师范?茖W校方案,却於1962年停摆。究其原因,在当时大多数人的家庭经济情况不佳,念不起高中,而念得起高中者,在大学生人数不多、就业机会多、且毕业後通过考试亦可从事教职的情况下,多欲挤进大学就读。所以除非是大学联招落榜者,才会考虑念师范院校。因此,此期欲藉师范学校改制为高等教育,以提昇师资素质的预期,并未达成此时期。1961年代以後,随着各期经济建设计画的推动、劳力密集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较高知识水准的作业员,因此,教育政策对普及中等教育的措施骤然积极,并仓促於1968年起推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企图运用教育力量,提昇人口素质,加速经济起飞。由於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激增,使教师需求量遽增。於是1967年,培育中学师资的省立台湾师范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同年并增设省立高雄师范学院,1971年再增设省立彰化教育学院,皆担负中学师资培育的工作。但是师资数量仍供不应求,所以除了单独设置的师资养成机构外,中学师资多元、速成培养的方式,也积极施行。至1970年代,台湾长期贸易逆差已转为贸易持续顺差,使台湾与民间皆迈入经济富?碾A段,由於民间方面,人民所得普遍提高的情况,使公费吸引清寒优秀子弟就读的优势已然降低。此外,为了防止有限师资延长在学年限,造成师资短缺的窘境,因此,台湾教育行政当局以各种方式限制师范生继续升学,如《师范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师范校院及教育院系公费生,在规定服务期限内,不得从事教育以外的工作或升学。此举虽防止了师范毕业生立即转业,造成教育投资浪费的结果,但是却也阻挡了师孖龓煷笊钤臁煷笊ö芯克钤斓臋C会,更负面影响学子选择就读师范院校的意愿,及师范生在学意愿的低落。1980年起台湾政府开始执行师资培育公立、一元化制度。钜额公费的支出,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牵匆幎ㄏ碛泄M的每个师范生,却只能分得十分微薄的公费。因此1983、1984年,教育当局对学制改革召开多次研讨时,师资培育制度改公自费并行的构想,已获得初步的共识,并将之规定於1987年修正的《师范教育法》草案之中。总之,1987年解严以前的台湾,师资培育制度以师范教育为主,朝「一本多枝」的情况发展。由於处於政治力量对全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严厉控制的戒严时期,所以教育深受政治力量的管制。同时民间经济背景的富?潭纫嘤绊懝M的意义与作用。如1971年代经济景气之时,社会就业机会充?搪殎K不为社会所青睐,但是到了1981年代,随着经济的不景气,高学历者就业困难的窘境,使得教职逐渐成为高学历者热切企盼的工作。另外,在国际经济发展方面,此期北美洲及西欧皆分别有经济区域的形成,以联合的经济力量,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所以,为了扩大台湾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加速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措施,变得迫切需要,而多元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亦因此倍受瞩目。1987年,台湾政府宣布解严以後,更使多元文化的发展环境,出现了大幅的改善。由於开放文化事业的自由经营,因而促进了文化事件的蓬勃发展。1997年所公布的《师资培育法》,在师资来源、教师职前的培育、教师资格取得、与教师在职训练等各方面,都做了必要的规划。至於培育师资的费用方面,则兼采公费和助学金的方式,且公费生以就读师资类科不足之学系,或毕业後自愿至偏远或特殊地区学校服务的学生为原则。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受经济背景自由化、开放、多元、富裕的正面贡献,虽使师资培育制度有上述许多的进步,但因经济不景气与利益均沾的心态,师资培育制度修订的过程与方向,却难免以开拓教职的就业市场为重,因此影响资格检定、证照制度、与在职进修等制度,和将来在教师素质把关上的功效。另外,教育学程组织开放的时点正值少台湾国中学生人数的萎缩期,但是中等师资仍然持续大量培育,造成了大批的流浪教师、突显了台湾政府部门在部份政策调控去管制化後,同时也失去了政策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本论文对台湾未来师资培育制度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台湾立法机关与行政部门对制度的确立,应充分协调,慎重将事,并与教育专业团体与舆论之间进行充份地沟通,与社会各层面的需求亦应?只樱砸嬷贫鹊耐晟菩浴M瑫r,为适应未来社会变迁,应加强师资批判反省能力的培养、提昇师资培育制度的专业性与专业影响力、减少经济景气所产生的影响,力求质量并重。另外,对国外制度的借镜应避免横向的搬移,并应发展具有我国文化特色的师资培育制度,建立优良的贤师观。最後,再由甄选制度的革新、不减班政策、及退场机制的启动来解决流浪教师的问题。
二、2004年台北“万安27号”演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台北“万安27号”演习(论文提纲范文)
(1)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回顾 |
1.4.1 直接相关研究 |
1.4.2 间接相关研究 |
1.4.3 已有研究中的不足 |
1.5 研究基础与研究材料 |
1.5.1 已有研究基础 |
1.5.2 研究材料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结构 |
1.7 未尽事宜 |
第2章 营建历史与概况 |
2.1 建寺背景 |
2.1.1 概述 |
2.1.2 新样文殊菩萨的写仿 |
2.1.3 满族佛教推广下的文殊供养寺院 |
2.2 寺院概况 |
2.2.1 寺院格局 |
2.2.2 周边环境 |
2.2.3 宗教活动、属性 |
2.2.4 选址与功能的联系 |
2.2.5 植物配置 |
2.3 历史变迁 |
2.3.1 始建至清末 |
2.3.2 民国至二十世纪末 |
2.3.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形制研究 |
3.1 概述 |
3.1.1 建筑遗存与修复 |
3.1.2 彩画遗存与修复 |
3.2 修缮建筑 |
3.2.1 山门 |
3.2.2 中院配殿 |
3.2.3 配殿 |
3.2.4 转角房 |
3.2.5 值房 |
3.3 复原建筑 |
3.3.1 钟鼓楼 |
3.3.2 后院配殿 |
3.3.3 殊像阁 |
3.3.4 最上楼 |
3.3.5 天王殿 |
3.3.6 正觉殿 |
3.3.7 院墙与掖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空间分析 |
4.1 组群布局 |
4.1.1 平面尺度设计 |
4.1.2 空间布局与意象 |
4.2 正觉殿的空间特征 |
4.2.1 平面布局 |
4.2.2 竖向设计 |
4.2.3 檐柱高与明间面阔 |
4.3 殊像阁的空间特征 |
4.3.1 建筑形制与命名 |
4.3.2 视觉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正觉寺与文殊供养寺院对比研究 |
5.1 概述 |
5.1.1 营建的影响因素 |
5.1.2 寺院概况 |
5.2 寺院选址 |
5.2.1 自然环境 |
5.2.2 满族寺庙分布 |
5.3 布局与功能 |
5.3.1 主体礼佛空间 |
5.3.2 附属游憩空间 |
5.4 空间意象 |
5.4.1 文殊为中心的向心空间 |
5.4.2 清凉五台 |
5.5 佛教主题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建筑构件尺寸表 |
二、图档 |
三、史料汇编 |
四、历史照片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容积移转对历史街区保存的影响 ——以台湾大稻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动机和目的 |
1.1.1 研究动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资料搜集整理 |
1.3.2 案例分析 |
1.3.3 资料整理分析 |
1.3.4 实地调查研究 |
1.3.5 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
1.4 研究流程 |
第2章 历史街区文献回顾与探讨 |
2.1 文化资产保存观念之发展 |
2.1.1 何谓文化资产保存 |
2.1.2 文化资产保存之推行 |
2.2 历史街区相关文献回顾 |
2.2.1 历史街区之概念与意义 |
2.2.2 保存与发展 |
2.2.3 历史街区保存相关文献回顾 |
2.3 历史街区相关法令 |
2.3.1 《文化资产保存法》 |
2.3.2 《台北市大同区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细部计划》 |
2.3.3 《台南市历史街区振兴自治条例》 |
2.4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存案例探讨 |
2.4.1 国内历史街区保存案例:剥皮寮 |
2.4.2 英国历史街区保存案例:诺丁汉 |
2.4.3 日本历史街区保存案例: 东京都东京车站丸之内地区都市再生 |
第3章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之回顾与现况 |
3.1 大稻埕的社会与历史脉络 |
3.1.1 先民拓垦,稻埕首开 |
3.1.2 首善之区,迈向世界 |
3.1.3 稻香、茶香、书卷香 |
3.1.4 大稻埕的繁荣与没落 |
3.2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与历程 |
3.2.1 大稻埕廸化街保存运动范围 |
3.2.2 大稻埕现况建筑形式分析 |
3.2.3 大稻埕廸化街保存运动 |
3.2.4 大稻埕廸化街保存运动过程 |
3.3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政策 |
3.3.1 廸化街特定专用区现况调查及发展可行性研究-1989 |
3.3.2 大稻埕特定专用区初步发展构想与都市设计研究-1990 |
3.3.3 大稻埕历史街区整体发展计划-1997 |
3.3.4 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主要计划-2000 |
3.3.5 大稻埕历史风貌特定专用区细部计划-2000 |
3.4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与容积移转 |
3.4.1 容积移转制度的源起与意涵 |
3.4.2 美国与日本容积移转制度的分析 |
3.4.3 台湾容积移转制度的创设与建立 |
3.4.4 容积移转法令的演变与影响 |
3.4.5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与容积移转相关规定 |
第4章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之检讨 |
4.1 大稻埕历史街区保存之容积移转运作的检讨分析 |
4.1.1 容积移转的运用模式 |
4.1.2 都市设计审议对于容积移转的相关法令 |
4.1.3 都市设计审议法令对于容积移转的影响 |
4.1.4 大稻埕地区运用容积移转的古迹实例探讨 |
4.2 大稻埕都市计划容积移转运用于历史保存的影响 |
4.2.1 容积移转对迪化街地区容积利用的影响 |
4.2.2 容积移转对迪化街地区建筑高度的影响 |
4.2.3 大稻埕以历史保存为目的之容积移转机制检讨 |
4.3 大稻埕都市计划容积移转案基本数据之汇整 |
4.3.1 容积移转申请案空间标定 |
4.3.2 大稻埕容积移转申请案空间汇整分析 |
4.3.3 大稻埕迪化街区规划与发展汇整 |
4.4 大稻埕都市计划容积移转实施后的现况分析 |
4.4.1 大稻埕的产业分布-传统产业现况分析 |
4.4.2 大稻埕的产业分布-文化创意产业现况分析 |
4.4.3 大稻埕的文化资产 |
第5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5.1 结论:容积移转运用于历史保存的机制 |
5.1.1 台湾容积移转的发展情况 |
5.1.2 容积移转运用于历史保存的机制检讨 |
5.1.3 容积移转运用于历史保存的适用条件检讨 |
5.2 大稻埕特定专用区后续执行计划建议 |
5.2.1 本计划研究成果总结 |
5.2.2 大稻埕地区发展课题分析 |
5.2.3 大稻埕地区发展的后续建议与研究方向 |
5.3 大稻埕容积移转政策推动历史街区保存成功经验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访谈问卷与纪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美国南海政策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文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本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50年前美国涉足南海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美国海上力量兵临南海 |
一、美国与南海的关系始之于贸易 |
二、美国海上军事力量兵临南海 |
第二节 美国对菲律宾领土范围的界定 |
一、美西《巴黎和约》和《华盛顿条约》 |
二、《美英条约》 |
第三节 美国觊觎南海地缘战略价值 |
一、法国和日本争夺南海 |
二、日本占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
三、《开罗宣言》暗藏玄机 |
四、美国“帮助”中国接收南海诸岛 |
第二章 1950年至1970年的美国南海政策:敌对下的对华遏制 |
第一节 主导《旧金山和约》 |
一、拒绝《旧金山和约》给予中国南海主权 |
二、拒绝两岸中国人参加对日和会 |
第二节 构建南海军事包围 |
一、美国确立南海遏制中国政策 |
二、美国构建南海遏制中国军事包围圈 |
第三节 美国南海政策诱导南海主权争端爆发 |
一、美国的侵犯遭到中国抗议 |
二、美国南海政策诱导菲律宾侵犯中国南海主权 |
三、美国南海政策诱导越南侵犯中国南海主权 |
第三章 1971年至1991年的美国南海政策: “中立”下的对华遏制 |
第一节 “中立”政策与美苏南海争夺 |
一、美国对1974年西沙海战的立场 |
二、美国对1988年赤瓜礁海战的立场 |
三、美国与苏联争夺南海控制权 |
第二节 重回遏制: 美国加强关注南海主权争端 |
一、从“和平演变”到“重回遏制” |
二、美国加强关注南海主权争端 |
第四章 克林顿政府的南海政策: 开始遏制中国崛起 |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 |
一、遏制中国 |
二、接触中国 |
第二节 冷战后南海地缘战略价值增加 |
一、南海地缘战略经济价值增加 |
二、南海地缘战略政治价值增加 |
三、南海地缘战略军事价值增加 |
第三节 美国积极介入南海主权争端 |
一、1992: 影响克林顿政府南海政策关键年 |
二、“美济礁事件” |
三、遏制中国崛起: 克林顿政府南海政策新目标 |
第五章 小布什政府的南海政策: 坚持遏制中国崛起 |
第一节 “4.1”中美撞机事件与美国的“FON”计划 |
一、“4·1”中美撞机事件 |
二、“FON”计划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的南海政策 |
一、提高威慑中国的军事能力 |
二、加强美菲军事同盟关系 |
三、加快发展与越南的关系 |
第六章 奥巴马政府的南海政策:加大遏制中国崛起 |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
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出台 |
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三、盖茨和希拉里拉开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序幕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深度介入南海主权争端 |
一、加强军事部署 |
二、加大军援菲律宾和越南 |
三、强化“航行自由” |
四、积极推动南海主权争端法律化 |
五、积极构筑“南海遏华联盟” |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深度介入南海争端原因探析 |
一、奥巴马政府认为中国不会和平崛起 |
二、奥巴马政府对“新型大国关系”心存戒心 |
三、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实施“抵销战略” |
结语 |
附录一 美国南海政策史料摘录(1898-2015) |
附录二 1995年5月10日美国国务院关于南海立场的声明 |
附录三 2010年7月23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关于美国南海立场的声明 |
附录四 2014年12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报告《海洋界限—中国在南海的海洋主张》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个人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京剧在日据台湾的因应之道(190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立意 |
第二节 前人成果 |
第一章 台湾商业演剧市场的发育 |
第一节 “旧惯”传承下民间演剧对商业体系的拓展 |
一、“旧惯”传承与民间演剧的发展 |
二、民间演剧对台湾商业活动的促进 |
第二节 “都市化”与商业剧场的发育 |
一、殖民治理下的台湾“都市化”进程 |
二、都市娱乐业消费者的增加及消费观念的改变 |
三、戏院日渐繁盛 |
小结 |
第二章 赴台京班及其组织构成 |
第一节 赴台京班的活动概况 |
第二节 赴台京班的巡演模式 |
第三节 赴台京班之组织构成 |
小结 |
第三章 京班在台湾的商业运作 |
第一节 广告策略 |
一、“戏目预告”与报刊广告 |
二、“游街宣传”与分发戏单 |
三、“广告式剧评” |
第二节 行销策略 |
一、促销手段 |
二、制造卖点 |
第三节 演员策略 |
一、添聘新员 |
二、名角号召 |
三、艺妲合演 |
第四节 剧目策略 |
一、“打炮戏”剧目策略 |
二、常戏戏目策略 |
三、特殊剧目策略 |
第四章 京剧在台湾的“在地化”生存 |
第一节 京剧“在地化”的路径 |
一、京班走出内台 |
二、京伶流寓台湾 |
三、新式媒体推广 |
第二节 京剧“在地化”的标志 |
一、本土京班 |
二、台式票房 |
第三节 京剧对内台歌仔戏的影响 |
一、歌仔戏的内台运作 |
二、歌仔戏中的京剧因子 |
小结 |
第五章 台湾京剧鉴赏的“海派趣味” |
第一节 内台剧场的台湾观众 |
第二节 台湾观众观剧的“海派趣味” |
第三节 台湾剧评的“海派鉴赏观”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台湾“京剧类”硕博论文一览表 |
附录二: 赴台京班可考演出剧目(1908-1919) |
附录三: 赴台京班演出剧目的“一剧多名” |
附录四: 赴台京班打炮戏(夜戏)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2015年台湾军事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坚持守势防卫战略 |
深化军事事务革新 |
加大战备整建力度 |
持续组织重大演训 |
强化台美军事实质关系 |
事故案件时有发生 |
(6)2015年台湾军事情况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阶将领大调整,强化台军领导力量 |
二、举办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筹建大型军事博物馆 |
三、实施多层级政军演练,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
( 一) “汉光31 号”演习模拟 “大台北保卫战” |
( 二) “政军兵推”演练遭遇网路攻击应变措施 |
( 三) 纪念抗战胜利举行 “国防战力展示” |
( 四) 联合护渔操演展现护卫海权决心 |
四、 “自产为主外购为辅”,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
五、完备 “法源” 基础,确保募兵制转型成功 |
六、强化内部管理,严肃整饬军纪 |
七、发布 “国防报告书”,视大陆为台湾“主要威胁” |
(7)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1950 年代台语电影时代的第一位女导演 |
第一节 台湾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发出的声音 |
第二节 陈文敏在筚路蓝缕的台语片时代影墨登台 |
第三节 为女性书写悲情故事与民间传奇的女导演 |
第四节 小结:1950 年代初涉性别议题的女性书写 |
第二章 1960 至 198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
第一节 主流电影中女导演汪莹的声音 |
一 、去中性化的女性革命史诗书写 |
二 、彰显政治意识形态的体育电影 |
三 、关注儿童的情感缺失和反观成人世界的虚妄 |
第二节 爱情文艺片早期的女导演——崔小萍 |
一 、逃离政治挂帅的琼瑶爱情文艺片 |
二 、小说与电影《窗外》之间的命运关联 |
三 、从性别视点比较宋存寿与崔小萍的两部《窗外》 |
第三节 琼瑶电影后期的御用导演——刘立立 |
一 、巨星影业时代男性导演作品与刘立立电影之比较 |
二 、从乌托邦爱情转向家庭伦理的琼瑶电影 |
三 、刘立立导演的非文学改编电影中的性别思索 |
第四节 电影类型极致多元的导演——杨家云 |
一 、玄小佛风格的另类爱情文艺片 |
二 、用各种类型片叙事中建构女性主体 |
第五节 喜剧式的家庭伦理片导演——苏月禾 |
一 、从职业女性到家庭主妇的情感转变与自我定位 |
二 、台湾新电影初期带有写实风向的爱情文艺片 |
第六节 小结:1960 至 70 年代女导演的创作环境概述 |
一 、“三厅电影”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内涵 |
二 、台湾新女性主义思潮对女导演的影响 |
第三章 1980 至 1990 年代的台湾女导演 |
第一节 跨地域文化创作的导演——张艾嘉 |
一 、城乡变迁中人的移动与乡土情感的失落 |
二 、移民潮中离散的华人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自我蜕变 |
三 、“新时代的娜拉”——新时代女性的出走和回归 |
四 、导演自我反射式的情感反思 |
五 、张艾嘉电影中的男性叙述者和父亲的回归 |
第二节 以天下为己任为艺术使命的导演——王小棣 |
一 、从小人物的故事观照历史 |
二 、后现代台湾消费文化的浮世绘图谱 |
三 、探究青少年心理对社会家庭问题的反射 |
四 、用生活片段书写草根阶级的生命史 |
第三节 从感性书写到理性思辨的导演——黄玉珊 |
一 、传统的台湾父权社会压抑中的女性呐喊 |
二 、都市变迁中女性心灵成长史 |
三 、再现台湾本土艺术家追寻历史的足迹 |
第四节 跨区域制片的导演——刘怡明 |
一 、女性在后现代婚恋关系的新思考 |
二 、追寻父辈的原乡故土 |
第五节 小结:台湾新电影思潮影响下的女导演创作 |
一 、再论台湾电影新浪潮与女性创作者的位置 |
二 、论女导演电影中的本土意识 |
三 、后女性主义思潮语境之下的创作趋向 |
四 、新电影之后女性形象的嬗变 |
总论 |
参考文献资料 |
附录一:台湾历史学家及女导演访谈录 |
一 、台湾电影史学家黄仁先生谈台湾女导演 |
二 、汪莹导演访谈 |
三 、杨家云导演访谈 |
四 、王小棣导演访谈 |
五 、黄玉珊导演访谈录 |
附录二:参考影片目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项目 |
致谢 |
(8)闽台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与发展趋势展望 |
1.2.1 武术文化、地域武术文化相关研究现状及启示 |
1.2.2 闽台文化研究现状及启示 |
1.2.3 闽台武术研究现状及启示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理论假设及可能创新点 |
1.6 研究重点、难点 |
1.7 论文撰写的前的准备工作 |
2 场域奠基——闽台武术文化诞育与存在的时空 |
2.1 闽台疆域及其历史沿革 |
2.1.1 闽台行政区划 |
2.1.2 闽台建制沿革 |
2.2 文化土壤——闽台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 |
2.2.1 闽台自然气候与地理环境 |
2.2.2 海山一体——蛮瘴腥臊之隅——乐郊宝地 |
2.2.3 东南偏安——汇聚五方人文精粹 |
2.2.4 地缘开放与海洋灵动——易得风气之先 |
2.3“好战不羁”与“尚功务实”的民风民性 |
2.3.1 好战不羁轻死易发 |
2.3.2 尚功务实奇巧多智 |
2.4 和而不同——闽台区域文化的内部差异性 |
2.4.1 闽与台的“同”与“异” |
2.4.2 福建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
2.4.3 台湾内部各区域文化特色 |
本章小结 |
3 名重武林——福建武术本体文化概况纵览 |
3.1 福建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
3.1.1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地域分布 |
3.1.2 福建与它域武术的交叉与渗透 |
3.1.3 福建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
3.2 福建南拳技术巡礼及其特点分析 |
3.2.1 福建南拳技术撷要 |
3.2.2 福建南拳的技术特点 |
3.2.3“右前左后”的拳姿与行拳路线解读 |
3.2.4 兵器与生产生活化的传统武术器械 |
本章小结 |
4 同质异构——台湾武术本体文化发展厘析 |
4.1 国术、台湾武术 |
4.2 台湾武术拳种及其地域分布 |
4.2.1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 |
4.2.2 台湾武术拳种流派的特点 |
4.3 以官方为主导的北派武术发展 |
4.3.1“二二八事件”成为北派武术大发展的肇始 |
4.3.2 党政要员、国术耆老——北派武术得以立足的根基 |
4.3.3 北派武术生根发枝的策略 |
4.4 台湾南派武术的复兴及多元化发展 |
4.4.1 南派武术的主要流传内容 |
4.4.2 南派武术的传承单位——堂号各异的武馆 |
4.4.3 庙会与阵头相结合——台湾南派武术的独特传承形式 |
4.4.4 南派武术的传承现状——以大甲地区武术传承为例 |
4.5 台湾武术的组织运作 |
4.5.1 台湾武术的政府组织 |
4.5.2 台湾武术的民间组织——以中华国术总会为例 |
4.5.3 台湾武术的国际组织 |
4.6 台湾武术组织的特点 |
4.6.1 官方组织少民间组织多 |
4.6.2 官方的组织民间的团体 |
4.6.3 交叉管理重复设置 |
4.6.4 平起平坐不相统属 |
4.6.5 组织健全各司其职 |
4.6.6 特立独行一人多兼 |
4.7 台湾与大陆武术组织的异同点 |
4.7.1 政府组织 |
4.7.2 民间组织 |
4.7.3 国际组织 |
4.7.4 其它 |
4.8 台湾竞技武术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5 知微见着——闽台武术本体文化个案透视 |
5.1 三百年来的永春白鹤拳 |
5.1.1 永春白鹤拳的起源 |
5.1.2 永春拳白鹤拳的内容体系及传承 |
5.1.3 永春白鹤拳的技术特点 |
5.1.4 永春白鹤拳技术体系所折射的文化信息解读 |
5.1.5 永春白鹤拳名称、风格特点反映的地域特色与人文精神 |
5.1.6《永春白鹤拳谱》所透露的文化信息 |
5.1.7 国考载誉四海薪传——由地方而闻名全国 |
5.1.8 渡海南行维扬寰宇——由国内而扬播海外 |
5.1.9 永春白鹤拳与其他拳种流派(它域武技)的关系 |
5.1.10 台湾的白鹤拳系统 |
5.2 博采创新、枝蔓庞杂之五祖拳 |
5.2.1 五祖拳的起源与形成 |
5.2.2 五祖拳诸多争议与不实产生的原因分析 |
5.2.3 蔡玉明与“五祖鹤阳拳” |
5.2.4 五祖拳的技法特点 |
5.2.5 五祖拳的传承与发展 |
5.2.6 入世进取,与时俱化——《中华柔术大全》与五祖拳 |
5.2.7 五祖拳的内涵及文化 |
5.3 台湾太极拳发展管窥 |
5.3.1 异彩纷呈的台湾太极拳传承 |
5.3.2 台湾太极拳传承的手段与策略 |
5.3.3 政府的组织民间的团体——台湾太极拳的组织与管理 |
5.3.4 台湾太极拳发展阶段厘分 |
5.3.5 早期台湾太极拳的海外传播与交流 |
5.4 罗乾章、洪拳与同义堂武馆 |
5.4.1 广东拳为主,闽拳为辅——罗乾章所传武艺体系 |
5.4.2 罗乾章所传狮艺 |
5.4.3 罗乾章所传医药 |
5.4.4 罗乾章开创的同义堂武馆体系 |
本章小结 |
6 移民携技——闽与台武术的形成及其交流 |
6.1 中原移民福建与福建武术的形成 |
6.1.1 避乱求生的两晋经济移民 |
6.1.2 平乱建国的盛唐军事移民 |
6.1.3 宋室南渡,举国南迁 |
6.2 闽粤移民与台湾武术的形成 |
6.2.1 从考古看闽台早期文化交流 |
6.2.2 闽粤移民与闽台武术文化交流 |
6.3 光复前后的大陆军事移民台湾与北派武术发展 |
本章小结 |
7 抗争不屈——战争洗礼中的闽台武术 |
7.1 明朝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发展的影响 |
7.1.1 抗倭将领对福建武术发展影响举隅 |
7.1.2 拳、兵器、战阵与福建武术 |
7.1.3 抗倭战争对福建武术技术风格与特点的影响 |
7.1.4 保家卫国的浩然之气蔚为福建武林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传统 |
7.1.5 从倭寇主要劫掠地看其与福建尚武地域的相关性 |
7.2 郑氏抗清与垦殖对闽台武术发展的推促 |
7.2.1 抗清战争与闽台尚武风气 |
7.2.2 严格的军事武艺训练与精锐兵种的训练 |
7.2.3 抗击外夷明郑劲卒显神威 |
7.2.4 收复台湾,“寓兵于农”与闽台武术交流 |
本章小结 |
8 尚阵乐曲——闽台民俗体育与艺术中的武术存在 |
8.1 闽台阵头中的十八般武艺 |
8.2 闽台独有的武术阵头——宋江阵 |
8.2.1 宋江阵的源流众说 |
8.2.2 宋江阵产生的渊源初厘 |
8.2.3 宋江阵的器械与《水浒》人物的对仗 |
8.2.4 宋江阵的种类 |
8.2.5 宋江阵的表演程式 |
8.2.6 闽台两地宋江阵的传承 |
8.2.7 闽台宋江阵的对比 |
8.3 闽台武(舞)狮中的武艺 |
8.3.1 武(舞)狮中的武艺 |
8.3.2 绵延不绝狮武踪——寓武于阵的晋江安海下山后狮阵 |
8.4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功艺术 |
8.4.1 戏曲、武侠影视中的武术题材 |
8.4.2 舞台上的武功艺术 |
8.5 台湾的武侠世界 |
8.5.1 台湾的武侠小说 |
8.5.2 早期的台湾武侠影视 |
8.5.3 台湾武侠现象解读 |
本章小结 |
9 原始朴拙——闽台少数人群落中的武术 |
9.1 悍勇善战闽越族 |
9.1.1 闽越相融 |
9.1.2 秦汉之际的辉煌——参与中原逐鹿 |
9.2 台湾原住民的原始形态武术与尚武健斗俗习 |
9.2.1 台湾原住民的族源与分布 |
9.2.2 台湾原住民的武器 |
9.2.3 台湾原住民的彪悍健斗风习 |
9.2.4 祭典与成年礼——原住民尚武之风的寄存形式 |
9.2.5 会所(公庙)——斯巴达式的勇士训练场 |
9.2.6 神话传说——原住民的英雄史诗 |
9.2.7 敌对与反抗——原住民尚武好战的传统和刚烈的民性 |
9.3 闽台客家武术 |
9.3.1 闽西客家武术 |
9.3.2 台湾客家武术 |
9.3.3 台湾客家武术考察——以西螺七嵌武术为例 |
9.3.4 流民拳与岳飞拳——客家人的拳与主要在客家流传的拳 |
本章小结 |
10 崇宗奉祖——闽台“辄相斗杀”的械斗之风 |
10.1 宗族组织的蔚然兴起 |
10.1.1 适者生存—移民社会的群聚惯习—宗族形成的前置基础 |
10.1.2 理学的调适—宗法制度的庶民化—宗族形成的理论支撑 |
10.1.3 历史与现实——靖乡保族与基层自治——宗族组织的建构与强化 |
10.1.4 宗族意识的强固与细化 |
10.2“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宗族械斗与尚武之风 |
10.2.1 林林总总的福建械斗——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之争 |
10.2.2 闽粤械斗流风所及——台湾的分类械斗 |
10.2.3 闽台械斗的异同比较 |
10.3 闽台械斗之风兴盛的内因剖析 |
10.3.1 闽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
10.3.2 宗族社会的内聚与排外 |
10.3.3 好功尚名的民气 |
10.3.4 官府的不作为 |
10.4 对闽台社会发展的影响 |
10.4.1 民风飘向黩武,社会发展阻滞不前 |
10.4.2 民性好义尚公,反哺族群发展 |
10.5 械斗对闽台武术发展与交流的推促 |
10.5.1 推动了闽台尚武之风的浓厚 |
10.5.2 促进闽台两地拳师傅的流动 |
10.5.3 促进武馆及阵头的创立 |
10.5.4 形成生产生活化的武术器械 |
本章小结 |
11 入世进取——近现代革命中的闽台武术活动 |
11.1 浩气荡然——“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闽籍武人 |
11.2 “古田会议”放光芒——福建苏区的武术活动 |
11.2.1 “古田会议”的召开 |
11.2.2 武术为革命战争服务 |
11.2.3 群众体育中的武术活动 |
11.3 悲壮惨烈——台湾人民抗日斗争中的武艺 |
11.3.1“桑梓之地,义与存亡” |
11.3.2 惨烈战争,全民皆兵 |
11.3.3 黑旗军、大刀术与领率作用 |
11.3.4 义军、民团多英雄 |
11.3.5 殖民时期绵延不绝的番汉反抗运动 |
本章小结 |
12 扑朔迷离——会党语境中的闽台武术 |
12.1 天地会的萌发—— 天地会形成时间、地点及创始人 |
12.2 天地会形成的原因分析 |
12.2.1 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12.2.2 宗族械斗成为天地会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
12.2.3 在融摄前起会党及民间知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 |
12.2.4 乡党、宗族与会党 |
12.3 会党兴衰的劲敌——义民、乡勇与团练武装 |
12.4 会党结社(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1 天地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2 福建哥老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3 福建大刀会中的武术活动 |
12.4.4 天地会成为南少林武术寻绎的端绪 |
12.5 天地会与近代民主革命 |
12.6 天地会的海外发展与武术活动 |
12.6.1 天地会成为南洋华人的情感维系纽带与庇护组织 |
12.6.2 天地会在海外的流变与发展 |
12.6.3 直接或间接促进了福建武术乃至中华武术的海外传播 |
12.7 历史与现实——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
12.7.1 南少林寺遗址考察 |
12.7.2 天地会与“南少林”的源起—灾难叙事的逻辑一致性 |
12.7.3 南少林与南少林武术 |
12.7.4 以南少林为题材的武侠影视 |
12.7.5 宗族社会与南少林 |
12.8 洪门余绪 |
12.8.1 产生于洪门的拳种——洪拳 |
12.8.2 洪门与达摩是少林武术的艺祖 |
12.8.3 今之洪门往往成为武术机构的代名词 |
本章小结 |
13 海丝武踪——闽台武术的海外传播 |
13.1 福建武术在东南亚的传播 |
13.1.1“越”源如缕、精美绝伦的马来兵器 |
13.1.2 福建侨领与东南亚武术传播 |
13.1.3 福建拳师与东南亚武术举隅 |
13.1.4 闽台武人与太极拳的东南亚传播 |
13.1.5“估俚间”——华人劳工自卫中的武术传播 |
13.2 福建武术与日本空手道 |
13.2.1 早期福建移民奠定琉球武术的基础 |
13.2.2 福建是日本空手道的祖源地 |
13.3 台湾武术的海外传播 |
13.3.1 台湾武术对日本、韩国的传播 |
13.3.2 台湾武术对东南亚及欧美的传播 |
13.4 武术传播海外的途径与形式 |
13.4.1 移民是福建武术传播的主要载体 |
13.4.2 早期战争的遗留 |
13.4.3 战败逃亡与隐逸它乡 |
13.4.4 商贸往来 |
13.4.5 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14 震烁古今——八闽武人及着作赏析 |
14.1 武闱夺魁——宋代福建武举人及其地域分布 |
14.1.1 宋朝福建武举(武状元)在全国的位置 |
14.1.2 宋朝福建籍武状元 |
14.2 尚武以宣其威,设营卫以整其旅——曾公亮与《武经总要》 |
14.2.1 曾公亮其人、《武经总要》版本及其问世缘起 |
14.2.2《武经总要》的内容体系 |
14.2.3 细大毕载、足资钩稽——内容宏富的宋代兵器荟萃 |
14.2.4 发凡起例——《武经总要》的范式作用 |
14.2.5 入世应时——《武经总要》所载负的时代武术信息 |
14.2.6“十八般武艺”已初具雏形 |
14.3 剑名天下——俞大猷与《剑经》 |
14.3.1 才兼文武,矢志报国的俞大猷 |
14.3.2“荆楚”、“剑”与“棍” |
14.3.3 以剑彰棍——“剑”与《剑经》 |
14.3.4 以剑裕棍——棍法对剑、枪等器法的融摄 |
14.3.5 棍为诸艺之基——一种追求“通艺”心理的时代诉求 |
14.3.6 转益多师,博采旁摄——《剑经》的形成 |
14.3.7 理明法备——《剑经》的技理解读 |
14.3.8《剑经》的闽南思维与语言 |
14.3.9 《剑经》的“北传”与“西渐” |
14.3.10余韵悠长——对闽台、中国乃至东方武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15 吉光片羽——闽台武术文化因子拾遗 |
15.1 建筑、地名中的武术因子过滤 |
15.1.1 建筑——土堡与土楼 |
15.1.2 防御意味浓厚的闽南房屋建构 |
15.1.3 厝翅廊檐下的武术雕刻 |
15.1.4 兵刃之气浓厚的地名 |
15.2 史志及口传中的闽台义士、侠客 |
15.2.1《台湾通史》中的“勇士” |
15.2.2《清稗类钞》中的“技勇者” |
15.2.3 其它 |
15.3 闽南民间武术俗谚 |
本章小结 |
16 论宏取约——闽台武术文化的理论建构 |
16.1 山海一体——闽台武术文化的人地(海)关系系统论 |
16.1.1 人与地的“相对移动”——闽台武术的形成与传播 |
16.1.2 人地(海)关系“相对平衡”——闽台武术的创造与存在 |
16.1.3 人地(海)关系“失衡”——闽台武术发展的动因 |
16.1.4 人地(海)关系的回归“和谐”——闽台武术(研究)的使命与责任 |
16.2 兵燹与私斗——闽台武术文化发生论 |
16.3 和而不同——闽台武术文化景观的“块状”形态论 |
16.3.1 闽台“块状”文化的形成机制 |
16.3.2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的“二元”文化心理 |
16.3.3 闽台武术“块状”文化景观 |
16.4 离异与回归——闽台武术文化交流的嬗变及其海外传播论 |
16.4.1 历时——闽台武术交流的六段论 |
16.4.2 心理——闽台武术交流及海外传播价值论 |
16.4.3 和谐——闽台武术交流的回归论 |
16.5 导览——闽台武术文化特色 |
16.5.1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勾描 |
16.5.2 闽台武术文化特色便览直观图 |
本章小结 |
1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表索引 |
求学经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苏州古代笔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
绪论 |
一、笔记研究综述 |
二、本文的思路及方法 |
三、“苏州”的地域范围界定 |
四、传统目录学中“小说”类的演变及笔记的归属 |
五、笔记的现代分类情况及本文的分类原则 |
第一章 成长发展期:魏晋至宋元时期的苏州笔记 |
第一节 笔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苏州笔记 |
一、志怪小说——《陆机要览》、《异林》等 |
二、轶事小说——《笑林》 |
三、其他的笔记创作——《琐语》 |
第三节 唐代的苏州笔记 |
第四节 宋代的苏州笔记 |
一、小说故事类笔记 |
二、历史丛谈类笔记 |
1. 记载朝野掌故、士林风流——《石林燕语》、《避暑录话》等 |
2. 描写风土人文——《中吴纪闻》、《吴船录》、《桂海虞衡志》等 |
三、考据辨证类笔记 |
1. 龚颐正及《芥隐笔记》 |
2. 王楙及《野客丛书》 |
第五节 元代的苏州笔记 |
一、历史丛谈类笔记 |
1. 徐大焯及《烬余录》 |
2. 郑元佑及《遂昌山人杂录》 |
二、考据辨证类笔记——《雪履斋笔记》、《书斋夜话》等 |
小结 |
第二章 成熟繁荣期:明代的苏州笔记 |
第一节 笔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小说故事类笔记 |
一、志怪小说——《志怪录》、《庚巳编》、《西樵野记》、《狯园》等 |
1. 内容主题 |
2. 创作特点 |
3. 思想内涵的深化 |
二、轶事小说——《震泽纪闻》、《吴中往哲记》等 |
第三节 历史丛谈类笔记 |
一、杂谈掌故,兼及经济民生 |
1. 叶盛及《水东日记》 |
2. 陆容及《菽园杂记》 |
3. 其他笔记——《濯缨亭笔记》、《寓圃杂记》等 |
二、记载历史事件、典章沿革——王世贞及《弇山堂别集》、《凤洲杂编》 |
三、描写风土人文——《海槎余录》、《星槎胜览》等 |
四、反映地方文艺、时代风尚 |
1. 书法理论——《钝吟杂录》 |
2. 曲苑掌故——《三家村老委谈》、《梅花草堂笔谈》等 |
3. 艺术清赏——《长物志》 |
五、广征博稽、丛钞汇编——《琅琊代醉编》、《艳异编》等 |
第四节 考据辨证类笔记 |
一、明代的学术风气及学术笔记 |
二、苏州地区的考据辨证类笔记 |
1. 丛考杂辨——《谭辂》、《读史订疑》、《炳烛斋随笔》、《戏瑕》等 |
2. 史学考订——《史乘考误》 |
第五节 笔记小说的汇编刊刻 |
一、地方藏书、刻书风气的盛行 |
二、苏州说部丛书的汇刻 |
1. 顾元庆及《顾氏文房小说》、《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 |
2. 袁褧及《广四十家小说》 |
3. 陆延枝及《烟霞小说》 |
4. 选录范围与汇编体例的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鼎盛期:清代的苏州笔记 |
第一节 笔记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小说故事类笔记 |
一、创作概述 |
二、钮琇及《觚剩》 |
三、沈起凤及《谐铎》 |
第三节 历史丛谈类笔记 |
一、记述政治事件、历史现实 |
1. 清初——《啬庵随笔》、《研堂见闻杂录》等 |
2. 清末——《不远复斋闻见杂志》、《五石脂》等 |
二、反映明末清初的实学研究——《广阳杂记》 |
三、描写风土人文 |
1. 苏州风土笔记——《清嘉录》、《桐桥倚棹录》、《吴郡岁华纪丽》 |
2. 东北及西南风土笔记——《宁古塔纪略》、《粤西从宦略》等 |
3. 上海风土笔记——《瀛壖杂志》 |
四、述欧风、明西学、倡维新——《漫游随录》、《瓮牖余谈》 |
1. 描写国外见闻 |
2. 宣传西方实学 |
3. 提倡变革维新 |
五、其他的丛谈杂着 |
第四节 考据辨证类笔记 |
一、清代初期的考据辨证笔记 |
1. 顾炎武及《日知录》 |
2. 何焯及《义门读书记》 |
3. 其他的学术笔记——《看鉴偶评》、《读史随笔》、《畏垒笔记》等 |
二、清代中期的考据辨证笔记 |
1. 惠栋及《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 |
2. 吴翌凤及《逊志堂杂钞》 |
3. 其他的学术笔记——《潘澜笔记》、《忏摩录》、《朴学斋笔记》等 |
三、清代后期的考据辨证笔记 |
1. 宋翔凤及《过庭录》 |
2. 叶廷琯及《吹网录》、《鸥陂渔话》 |
3. 江衡及《溉斋杂志》 |
小结 |
结语 |
下编 |
第一章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苏州笔记提要 |
《太古蚕马记》一卷 |
《陆机要览》 |
《笑林》 |
《异林》 |
《辨疑志》三卷 |
《玉涧杂书》一卷 |
《避暑录话》二卷 |
《岩下放言》三卷 |
《石林燕语》十卷 |
《中吴纪闻》六卷 |
《步里客谈》二卷 |
《过庭录》一卷 |
《揽辔录》一卷 |
《骖鸾录》一卷 |
《桂海虞衡志》一卷 |
《吴船录》二卷 |
《芥隐笔记》一卷 |
《野客丛书》三十卷附《野老记闻》一卷 |
《船窗夜话》一卷 |
《负暄杂录》一卷 |
《席上腐谈》二卷 |
《书斋夜话》四卷 |
《烬余录》二卷 |
《遂昌山人杂录》一卷 |
《平江记事》一卷 |
《吴中旧事》一卷 |
《研北杂志》二卷 |
《雪履斋笔记》一卷 |
第二章 明代的苏州笔记提要 |
《星槎胜览》四卷 |
《水东日记》四十卷 |
《县笥琐探》一卷 |
《三余赘笔》一卷 |
《石田杂记》一卷 |
《石田翁客座新闻》十一卷 |
《寓圃杂记》十卷 |
《农田余话》二卷 |
《菽园杂记》十五卷 |
《蓬窗类纪》五卷 |
《蓬轩吴记》二卷《别记》一卷 |
《贤识录》一卷 |
《病逸漫记》一卷 |
《濯缨亭笔记》十卷 |
《琅琊漫钞》一卷 |
《震泽纪闻》二卷 |
《震泽长语》二卷 |
《苏谈》一卷 |
《吴中故语》一卷 |
《吴中往哲记》一卷 |
《都公谭纂》二卷 |
《听雨纪谈》一卷 |
《野记》四卷 |
《祝子志怪录》五卷 |
《前闻记》一卷 |
《语怪》一卷 |
《猥谈》一卷 |
《读书笔记》一卷 |
《皇明纪略》一卷 |
《近峰闻略》八卷 |
《下陴纪谈》二卷 |
《责备余谈》二卷《附录》一卷 |
《续观感录》十二卷 |
《艾子后语》一卷 |
《翦胜野闻》一卷 |
《异林》一卷 |
《海槎余录》一卷 |
《莘野纂闻》一卷 |
《云林遗事》一卷《附录》一卷 |
《檐曝偶谈》一卷 |
《山樵暇语》十卷 |
《明良记》四卷 |
《高坡异纂》三卷 |
《吴风录》一卷 |
《西樵野记》十卷 |
《庚巳编》十卷 |
《泾林杂记》二卷 |
《冶城客论》一卷 |
《俟后编》六卷《补录》一卷《附录》一卷 |
《连抑武杂记》一卷 |
《说听》四卷 |
《艳异编》四十卷续集十九卷 |
《觚不觚录》一卷 |
《凤洲杂编》六卷 |
《弇山堂别集》一百卷 |
《史乘考误》十一卷 |
《谭辂》三卷 |
《吴社编》一卷 |
《二酉委谈》一卷 |
《窥天外乘》一卷 |
《读史订疑》一卷 |
《西台漫纪》六卷 |
《琅琊代醉编》四十卷 |
《说储》八卷《二集》八卷 |
《广滑稽》三十六卷 |
《林居漫录》二十六卷附《驳漫录评正》不分卷 |
《梅花草堂笔谈》十四卷 |
《闻雁斋笔谈》六卷 |
《新刻徐比部燕山丛录》二十二卷 |
《泾林续记》二卷 |
《花当阁丛谈》八卷 |
《狯园》十六卷 |
《戏瑕》三卷 |
《炳烛斋随笔》一卷 |
《樗斋漫录》十二卷 |
《长物志》十二卷 |
《容膝居杂录》六卷 |
《闲余笔话》一卷 |
第三章 清代的苏州笔记提要 |
《啬庵随笔》六卷附录一卷 |
《甲行日注》八卷 |
《启祯记闻录》六卷 |
《亭杂记》一卷 |
《郑桐庵笔记》一卷 |
《虞山杂志》一卷 |
《钝吟杂录》十卷 |
《吴乘窃笔》一卷 |
《虞书》一卷《后虞书》一卷 |
《日知录》三十二卷 |
《日知录之余》四卷 |
《菰中随笔》三卷 |
《艮斋杂说》七卷《续说》三卷 |
《看鉴偶评》五卷 |
《五九枝谭》一卷 |
《读东坡志林》一卷 |
《吴城日记》三卷 |
《读史稗语》十一卷 |
《说铃》一卷 |
《研堂闻见杂录》一卷 |
《金陵野钞》十四卷 |
《三吴旧语》一卷 |
《已畦琐语》一卷 |
《觚剩》八编《续编》四卷 |
《杂言》一卷 |
《广阳杂记》五卷 |
《虞谐志》一卷 |
《坚瓠集》六十六卷 |
《石里杂识》一卷 |
《读战国策随笔》一卷 |
《畏垒笔记》四卷 |
《养疴客谈》一卷 |
《义门读书记》五十八卷 |
《宁古塔纪略》一卷 |
《熙怡录》一卷 |
《鹊南杂录》一卷 |
《残簏故事》一卷 |
《掌录》二卷 |
《香天谈薮》一卷 |
《言鲭》二卷 |
《柳南随笔》六卷《续笔》四卷 |
《后海书堂杂录》二卷 |
《漱华随笔》四卷 |
《九曜斋笔记》三卷 |
《松崖笔记》三卷 |
《巢林笔谈》六卷《续编》二卷 |
《余冬琐录》二卷 |
《课余偶笔》一卷 |
《张氏卮言》一卷 |
《晋人尘》一卷 |
《粤西琐记》一卷 |
《消夏闲记摘抄》三卷 |
《丹午笔记》不分卷 |
《闻见偶录》一卷 |
《粤西从宦略》一卷 |
《闾史琐言》一卷 |
《读左剩语》一卷 |
《秋樵杂录》一卷 |
《芝庵杂记》四卷 |
《秋镫丛话》一卷 |
《吴语》一卷 |
《抟沙录》一卷 |
《谐铎》十二卷 |
《逊志堂杂钞》十卷 |
《灯窗丛录》五卷补遗一卷 |
《东斋脞语》一卷 |
《云峰偶笔》一卷 |
《梦阑琐笔》一卷 |
《忍斋杂识》一卷 |
《熙朝新语》十六卷 |
《樗园销夏录》三卷 |
《潘澜笔记》二卷 |
《忏摩录》一卷 |
《思补斋笔记》八卷 |
《消暑随笔》四卷附《子目》二卷 |
《朴学斋笔记》八卷 |
《红兰逸乘》四卷 |
《过庭录》十六卷 |
《三余杂志》八卷《辩诬》二卷 |
《闻见阐幽录》一卷 |
《吹网录》六卷 |
《鸥陂渔话》六卷 |
《清嘉录》十二卷 |
《桐桥倚棹录》十二卷 |
《吴郡岁华纪丽》十二卷 |
《寄蜗残赘》十六卷 |
《漏网喁鱼集》一卷 |
《花影吹笙室笔记》三卷 |
《陔兰书屋笔记》二卷 |
《借巢笔记》一卷 |
《课经笔记》一卷 |
《瀛壖杂志》六卷 |
《瓮牖余谈》八卷 |
《漫游随录》三卷 |
《扶桑游记》三卷 |
《珊瑚舌雕谈初笔》八卷 |
《海角续编》一卷 |
《劫余杂录》二卷 |
《不远复斋见闻杂志》十卷 |
《溉斋杂识》三卷 |
《玉壶仙馆备忘录》七卷 |
《五石脂》一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步骤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范围与名词界定 |
第二章 1949 年前台湾的师资培育制度 |
第一节 日据时期前 |
第二节 日据时期( 1895—1945 ) |
第三节 台湾光复初期的师范教育(1945-1949) |
第三章 社会变迁时期的师资培育制度(1949-1987) |
第一节 扎根茁壮的经济起飞 |
壹、经济重建期(1945-1952 年):农工生产及交通运输的复旧 |
贰、进口替代时期(1953 至1961 年) :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 |
参、出口扩张时期(1961 至1972 年):经济起飞阶段 |
肆、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1973 至1979 年):能源危机阶段 |
伍、发展策略性工业期(1980 至1987 年):台湾产业外移 |
第二节 沈稳转型的社会型态 |
壹、社会转型的现象 |
贰、此期社会背景对师资培育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文化的再生与新生 |
壹、中华文化的再生 |
贰、中华文化的新生 |
参、此期文化背景对师资培训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台湾光复後的师资培育 |
壹、1949 年後的师范教育(1949-1979) |
贰、《师范教育法》时期(1979~1994) |
第四章 多元开放时期的师资培育制度(1987-1994)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
壹、此期的经济措施 |
贰、此期师资培育制度的发展 |
第二节 竞争开放的社会演变 |
壹、竞争开放的社会演变 |
贰、此期社会背景对师资培育制度的影响 |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蜕变 |
壹、蜕变的新貌与困境 |
贰、此期文化背景对师资培育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台湾师范院校的危机与转型 |
壹、前言 |
贰、《师培法》公布後,师范校院重要性、危机及存废问题 |
参、台湾十年教育改革对师范校院教育的缺失 |
肆、台湾师范校院的现况分析 |
伍、台湾师范校院的转型及未来发展方向 |
陆、师院升格与整并及因应策略 |
柒、目前台湾处理师范校院转型情形 |
捌、结语 |
第五章 《师资培育法》的产生及其影响 |
第一节 《师资培育法》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师资培育法》的主要内容 |
壹、《师资培育法》的主要内容 |
贰、《师资培育法》与《师范教育法》的比较 |
参、《师资培育法》於1994 年2 月公布实施,经过数次之修订,特别是2002 年7月24 日新修正之「师资培法」与修正前,有以下之差异 |
第三节《师资培育法》的影响 |
第六章 当前台湾师资培育制度(1994-今) |
第一节 师资培育多元的意义 |
第二节 师资培育之取向 |
壹、师资培育理念取向 |
贰、台湾师资培育理念的演变情形 |
第三节 师资培育机构之评监 |
壹、教育评监的基本概念 |
贰、教育评监的目的 |
参、过程取向之评监模式 |
肆、「教育部」师资培育机构之评监 |
第四节 师资培育政策问题 |
第七章 一所大学国小教育学程之实例研究 |
第一节 师资培育理念的追求 |
壹、走出自已的天空 |
贰、师资培育理念 |
第二节 追求师资培育理念的实践 |
壹、国小教育学程的课程 |
贰、国小教育学程的学生 |
参、教育学程老师教学与研究的两难 |
第三节 教育学程中心与其他单位的多重关系 |
壹、大学对教育学程的支持系统 |
贰、教育学程与「教育部」的关系 |
第四节 教育学程中心的危机与转机 |
第五节 重要议题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壹、台湾师资培育制度的变革历程 |
贰、理想的师资培育理念:人本主义取向与实务经验取向之融合 |
参、实践师资培育理念所作之相关措施 |
肆、追求实践师资培育理念过程中的助力与阻力 |
伍、一种期待 |
第二节 建议 |
壹、对台湾未来师资培育制度发展的建议 |
贰、对後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後记 |
详细摘要 |
四、2004年台北“万安27号”演习(论文参考文献)
- [1]圆明园正觉寺建筑研究[D]. 祁爽. 天津大学, 2020
- [2]容积移转对历史街区保存的影响 ——以台湾大稻埕为例[D]. 庄希圣(ChuangHsi-Sheng). 清华大学, 2016(06)
- [3]美国南海政策史研究[D]. 贾庆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4]京剧在日据台湾的因应之道(1908-1937)[D]. 简贵灯.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5]2015年台湾军事动态[J]. 白光炜,邢蓬宇. 两岸关系, 2016(02)
- [6]2015年台湾军事情况综述[J]. 瞿定国. 现代台湾研究, 2016(01)
- [7]台湾女性导演研究1957-2000[D]. 刘亚玉. 上海大学, 2014(02)
- [8]闽台武术文化研究[D]. 张银行. 上海体育学院, 2012(05)
- [9]苏州古代笔记研究[D]. 朱琴. 苏州大学, 2011(06)
- [10]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 戴一中. 苏州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