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康复理论指导针灸治疗脑卒中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二丽[1](2021)在《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提供更多临床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二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将资料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巴氯芬组)和治疗组(埋线治疗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对症治疗及基础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口服巴氯芬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取穴如下:患侧上肢合谷、外关、曲池、肩髃。分别连续治疗2个月,于治疗前、治疗结束(2个月)后,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患者患侧上肢痉挛的分级,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定患者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观察两组在治疗结束后上肢肌张力的改善情况,运用SPSS26.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并进行差异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痉挛评级: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肌痉挛评级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以认为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治疗后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93.75%,对照组有效率90.32%,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方面治疗组疗效更优。(3)总有效率: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经秩和检验,P=0.348>0.05,可以认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肌痉挛评级方面差异不大,且均疗效肯定。结论(1)本课题研究表明在上肢拮抗肌群处腧穴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与口服巴氯芬相比,在改善患侧上肢痉挛评级方面未见明显差异,但在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穴位埋线疗法明显优于口服巴氯芬。(2)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总体疗效优于口服巴氯芬。
李润桥[2](2021)在《气冲-冲阳组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气冲-冲阳组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分析气冲-冲阳组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有效性,为气冲-冲阳组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确诊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计72例,每组36例,治疗组针刺取用气冲-冲阳组穴,取穴气冲、冲阳、足三里、水沟、内关、三阴交,对照组针刺取用教材常规取穴,取穴丘墟、照海、委中、水沟、内关、三阴交,两组均采用针刺患侧治疗,每周5次,连续6周,每天针刺1次,留针30分钟。在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对两组分别进行简化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踝关节背屈活动角度和Tinetti平衡步态评分的评估及对比,并通过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踝关节背屈活动角度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踝关节背屈活动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均可增加踝关节背屈活动能力。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两组踝关节背屈活动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患者踝关节背屈活动能力增加更为显着。2.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均有提高。治疗6周后,组间比较两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更为显着。3.Tinetti平衡步态评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Tinetti平衡步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均可改善患者平衡能力。组间比较两组治疗6周后Tinetti平衡步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患者平衡能力改善更为显着。4.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两组方法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气冲-冲阳组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其踝关节背屈活动能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且气冲-冲阳组穴的临床疗效较常规取穴更优。
袁伟渠[3](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张琼帅[4](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刘传淮[5](2021)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超声观察偏瘫患者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及其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探讨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偏瘫患者腹肌募集能力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1)招募中风后左侧偏瘫患者30例、右侧3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超声测量两侧Tra、IO、EO在收缩过程的厚度变化以量化肌肉募集能力,对比两侧腹肌募集能力的对称性;(2)选取96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评价双侧Tra、IO、EO的募集能力,采用PASS、BBS、ADL量表评估姿势控制、平衡及日常生活能力;(3)将96例脑卒中随机为对照组、浅剌组、深刺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浅刺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IO肌腹;深刺组则加双侧带脉穴针刺至Tra肌腹。以腹肌募集能力与PASS、BBS、FAC评分为评价指标,在治疗前、3周后进行评价,三部分实验均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息状态下偏瘫患者的患侧EO比健侧明显较厚(P<0.05),对照组双侧Tra比偏瘫患者明显较薄(P<0.05);在运动过程中对照组两侧Tra、IO及EO的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偏瘫患者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均有显着差异(P<0.05)。(2)PASS、BBS及ADL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PASS量表中的姿势维持评分与健、患两侧的Tra与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姿势变换评分与完成ADIM时患侧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与完成AC时健、患侧的Tra和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患侧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3)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完成AC时深刺组健患两侧和浅刺组患侧的Tra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健患两侧Tra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患侧Tra收缩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和AC时患侧的I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深刺组、浅刺组两侧I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I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深刺组和浅刺组完成ADIM时患侧EO的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降低(P<0.05),完成AC时三组健侧的EO收缩比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深刺组、浅刺组两侧EO收缩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完成ADIM时深刺组、浅刺组病例的患侧EO收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完成AC时深刺组患侧EO收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例的PASS、BBS、FAC评分治疗前与治疗3周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深刺组病例在治疗后PASS、BBS、ADL评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三组PASS量表中两部分得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深刺组在治疗后姿势维持得分明显高于浅刺组、对照组(P<0.05),深刺组、浅刺组在治疗后姿势变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健康人群两侧的腹部肌肉运动时总体变化趋势都是增厚(收缩比例>1),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完成收缩动作时,健、患两侧腹部肌肉的收缩比例有着明显差异,健侧与正常人收缩比例相似,但患侧明显较差,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现逆收缩(收缩比例<1)。(2)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受嗜烟史、嗜酒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心血管病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因素影响;卒中患者患侧腹部肌群收缩比例受嗜烟史、病变类型、偏瘫侧、病程、高脂血症史和是否康复指导、继发肺部感染史等因素影响。PASS、BBS、ADL量表评分与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呈正相关,与EO的收缩比例呈负相关,患侧Tra、IO收缩比例越高,EO的代偿性收缩越低,量表得分越高。(3)深刺带脉穴能有效提高卒中偏瘫患者患侧Tra、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Tra、IO、EO的厚度与收缩比例趋于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静态和动态稳定)、平衡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浅刺带脉穴能提高患者IO的收缩比例,使健患两侧的IO、EO的收缩收缩比例相对平衡,从而改善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能力。
蓝嘉欣[6](2021)在《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对肾阳衰惫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2020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厦门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泌尿外科病房接受治疗的肾阳衰惫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9例采用间歇导尿治疗,试验组39例用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每日1次,7次/周,治疗2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导尿时间、尿路感染发生率,最后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脑卒中类型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前,经检验,患者上述指标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尿潴留的临床程度分级、膀胱功能积分均较前好转(P<0.05),膀胱残余尿量均较前减少(P<0.05),且试验组改善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白细胞阳性率: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阳性率均较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白细胞阳性率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导尿时间及拔管率:治疗后,试验组导尿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且试验组拔管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疗效评价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疗效均较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可以改善肾阳衰惫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自主排尿能力,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患者导尿时间,提高拔管率,降低尿路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丁玲[7](2021)在《平衡阴阳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平衡阴阳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平衡阴阳针刺法在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优势,以期在临床上为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治疗提供更优方案。内容与方法:纳入符合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住院患者共6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予规范化内科治疗+醒脑开窍基础治疗+平衡阴阳针刺治疗的为试验组,予规范化内科治疗+醒脑开窍基础治疗+常规针刺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均予针刺治疗1次/日,留针30min/次,6次/周,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改良MAS量表、FMA量表(手功能)及手功能分级量表、改良MBI量表的评分,收集数据并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手指拘挛缓解程度及日常生活改善情况,比较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卒中类型、病手、MAS痉挛程度评分、FMA手功能评分、手功能分级量表、MBI指数评分等基线资料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均为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有效率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试验组临床疗效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在改良MAS量表、FMA量表(手功能)、手功能分级量表及改良MBI量表方面的评分与治疗前自身相比较,均有显着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改良MAS量表、FMA量表(手功能)、手功能分级量表及改良MBI量表方面的评分改善程度较观察组明显(P<0.05)。结论:平衡阴阳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在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均有一定临床疗效。平衡阴阳针刺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的手功能上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董丹宇[8](2021)在《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放血疗法对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踝关节内翻角度、胫神经H反射相关参数及量表分值的变化,探讨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肌肉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2例患者按照纳入顺序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放血疗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1例。两组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及康复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予放血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总疗程均为4周。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yer Assessment,FMA-L)以及踝关节内翻角度、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及Hmax/Mmax等指标观察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变化情况。所获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踝关节内翻角度:两组治疗后踝关节内翻角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经组间比较,治疗组踝关节内翻角度的降幅较对照组显着(P<0.05)。(2)CSI评分:两组治疗后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经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CSI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3)FMA-L评分:两组治疗后FMA-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1)。经组间对比,两组FMA-L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胫神经H反射:两组治疗后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均有所延长,Hmax/Mmax比值均有所降低(P<0.01)。经组间对比,治疗组在延长潜伏期、降低Hmax/Mmax比值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5)相关性:治疗前患者胫神经H反射Hmax/Mmax比值与CSI评分之间有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与FMA-L评分之间不存在明显线性相关关系(P>0.05);H反射潜伏期与CSI评分、FMA-L评分之间均不存在明显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1)放血疗法和常规针刺治疗均可降低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下肢肌张力,改善踝关节痉挛状态及提高下肢运动功能。(2)放血疗法在改善胫神经H反射相关参数及降低痉挛程度方面优于常规针刺。(3)胫神经H反射Hmax/Mmax比值越高,CSI评分越高,下肢痉挛程度越高。
唐安琪[9](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以探索针灸治疗本病的合理方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根据本课题纳入标准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入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进行基础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的方法,均留针30min,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2周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3、观察指标:以简易Fugl-Meyer评分(Fug1-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进行效果评价,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由一名独立受过训练的针灸科医师进行客观评价。4、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本研究一共纳入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试验期间,最终60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1、患者基本资料对比: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类型进行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两组评分量表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在治疗前的FMA、CSI、MBI、MAS量表评分的数据数据对比,两组之间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两组评分量表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FMA、CSI、MAS以及MBI量表评分均显着提高,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提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4、以MAS痉挛分级评分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均能够显着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功能、降低肢体的肌张力和痉挛程度,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对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要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且能显着提高患肢的活动能力,降低痉挛程度以及肌张力,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易于推广,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提出新的治疗方案。
林松涛[10](2021)在《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转筋”现代统称为抽筋。医学上把抽筋称作抽搐(convulsion)。抽筋是高发病,比如在运动中、各类手术中、睡眠中等这些情况都可以出现抽搐。中医在针灸治疗转筋上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目前尚没有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文献研究和分析。同时,对转筋的针灸疗法及腧穴应用准则等研究的相关内容渐渐地明显增加,却缺乏有系统地深入整理分析。文献中发表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单篇文章的病例数相对较少,并且某些临床观察数据的随机对照严重不足。这影响了针灸治疗手法在本病症的客观评价与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变成缺乏了针灸疗法的临床疗效资料信息,因而局限了针灸在转筋治疗中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深度以及穴位的应用。目的:通过《普济方》引申现代文献研究,探讨针灸治疗转筋的证型、治法、选穴和归经,并全方位的梳理归纳出纯针灸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总结出现常用的针灸疗法和取穴规律。方法:本研究选用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普济方》大型丛书为研究对象。《普济方》是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于1983年7月第1版第4次印刷,该书取当代古今方剂彚辑成编,一共分为10册。收录在该套丛书的第五册卷203附论灸霍乱法和第十册卷409-426论述针灸为主。因此,本次主要着重于该丛书第五册和第十册里面的针灸转筋相关部分。通过这本古医方探讨“转筋”的针灸治疗组成方法的所有卷数进行发掘和研究加以综合整理。现代文献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检索2009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所有关转筋穴位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高级检索,为保证查全率,采用篇名、摘要、关键词、主题词分别检索。检索题词为“转筋”、“筋急”、“痉挛”、“挛急”、“瘛疭”、“拘急”、“针灸疗法”、“穴位疗法”等进行检索。统计方法是把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化处理。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化处理。统计的步骤,首先是把文献中的病例数、中医治法、症状、穴位等列成表格后。再计算出各种证型、治疗方法等的频数和百分比,并绘制图表。然后统计出文献中的中医证型、治法、穴位的使用频率。最后根据上述数据,归纳出针灸治疗转筋的证治规律。结果:《普济方》研究:《普济方》的针灸门在第10册中。按卷次为409-424卷。前8卷载有针灸的序言和歌赋,介绍针灸取穴、补泻法和经络腧穴。后8卷为各种病候的治疗,载有207种病症。书中除针灸治法外,尚有记载汤药、罨敷及按摩。卷203附论的灸霍乱法及卷417到424为针灸的治疗部分。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方面,疾病灸疗方法均有多种。其中隔物灸就有隔蒜灸、隔纸灸、附子饼灸等。并且还记载了许多民间灸法,使灸法内容更丰富。《普济方》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处方组穴主次分明严谨。重视针刺操作,引载诸多针刺手法。直接或者间接、部分或全部收集明初之前的各种针灸医着。特点是不随意加减改动而忠于原着。对同名穴异同详加审定并详细记载了煮沸针具的消毒。在用穴上灵活多变,对灸法十分重视,特别在卷411中大量记载了关于灸法的论述。《普济方》提及的治法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其次是活血止痛和行气通络。书中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占少数,只有30条,而没有使用针刺法的条文则有55条。相反的,书中使用艾灸法较多,其中以直接灸法为主,占了 60篇、间接灸法只有1篇,而没有灸法的有24篇。《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穴位出现总频次为85次。本次调查的穴位中,出现最多次的是承筋、解溪,共出现6次;其次是仆参、水分、涌泉,出现5次;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出现4次;隐白、至阴,出现3次。这1 1个穴位共占。《普济方》里主要穴位归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少阳胆经。《普济方》里有很多特定穴,其中以经外奇穴最多,其次是井穴和交会穴。经外奇穴以女膝出现次数最多;井穴里涌泉出现次数最多;交会穴里则是仆参出现次数最多。《普济方》中常用治疗转筋的经外奇穴有女膝、夹脊、外踝尖、鬼眼、十王、慈宫、手踝骨、内踝尖和玉田。现代文献研究:对每篇现代文献进行阅读及整理,初步筛选出以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共284篇。为保证所选文献的确切性,经逐篇浏览,按“研究方法”的要求统计,最终获得完全符合文献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为66篇,收纳病例2675例。根据统计调查结果,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居多,其次是颤证,痫证。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居多,其次是帕金森病,癫痫。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出现34次,其次是肠胃出现24次,膈肌出现22次。转筋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古人以农耕、游牧,加上饮食不洁,导致脾胃受寒,或饮食不节而成为脾胃虚弱;当时的人多数以双脚行走,使双脚容易受伤,造成瘀阻经络,下肢转筋;体力劳动使大量出汗导致津液亏虚。导致气滞阻络,形成转筋。因此,古人的转筋多发于全身、腹部、下肢。而近年来,中国高速迈向现代化,高压的生活模式和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文化,与之相随的健康问题也成了严峻挑战。人们多以进食肥甘厚腻,喝高浓度烈酒,导致脾虚生痰,痰阻经络;房劳、生育过多、老人以及长期慢性病等的肝肾不足而不能濡筋;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导致肝火上逆而成筋挛。故此,现代的人多发的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病,即发病部位多发于脑部、肠胃、膈肌。根据研究古人的发病症状多以霍乱转筋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与古人体力劳动和游牧为主,饮食不洁,形成的转筋非常吻合。现代人的高脂高胆固醇、喝高浓度烈酒的饮食文化;房劳、长期慢性病;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跟着不断地增加,致使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和肝阳上亢等的转筋证型出现,与主要发病症状的喉间呃呃连声,其次是声短而,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相符合。古代与现代的转筋发病部位、发病症状、治疗手段出现了那么大的分别,主要是环境的改变为主。由于现代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转筋的病发与生活压力、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有关;高楼大厦、保暖衣使人们不容易受到风寒侵袭;科技的进步,如暖风机使人们在室内得到保暖。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抽搐是常见的症状,多数好发于小腿部,一般持续2-3分钟左右。一般患者不会主动到门诊求医。本次研究的患者不是单独出现抽搐症状,主要是本身有基础病后出现抽搐或者在手术中出现抽搐。本次调查的现代文献中没有单纯出现抽搐的病例。因多数患者都是在基础病之后才出现相关抽搐的病种。如以膈肌痉挛、眼肌痉挛、高热惊厥、癫痫、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病和破伤风。取穴数量以及穴位的操作方法也呈现多种多样,如针刺、火罐、耳针、艾灸、温针灸、头针、穴位放血、穴位注射和梅花针等。另外,通过这次对转筋的研究,特别是腓肠肌痉挛的治疗的讨论,古人以仆参、昆仑、承山、承筋、至阴、内踝尖、外踝尖、十王、女膝、下巨虚、解溪、条口、足窍阴、丘墟、太白、隐白、涌泉穴,主要以针刺法和灸法为主。结论:1.《普济方》中转筋的主要发病部位主要是全身、腹部和下肢,提到的症状共涉及22种,以霍乱转筋、转筋入腹和下肢转筋为主要症状。2.《普济方》书中使用的针刺法较少,主要以直接艾灸法治疗为主。3.《普济方》中穴位涉及40个穴位,以承筋、解溪、仆参、水分、涌泉、承山、女膝、丘墟、足窍阴、隐白和至阴为主。特定穴则以经外奇穴、井穴和交会穴为主。4.现代文献中医病名以呃逆、颤证和痫证为主。西医病名以膈肌痉挛、帕金森病和癫痫为主。发病部位主要是脑部、肠胃和膈肌。5.现代文献的转筋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胃气上逆、情志不遂及气机逆乱。症状主要是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全身抽搐和四肢抽搐。6.现代文献出现的证型主要是痰饮阻络、肝肾亏虚、胃火上逆、肝阳上亢和肝郁气滞。治法主要是降逆止呃、滋补肝肾、健脾和胃和平肝潜阳。现代文献的转筋治疗操作方法主要是针刺和艾灸。7.在治疗转筋方面,体现出辨证论治中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的特点。转筋多发于肝火上亢、血虚不能滋养经脉、脾胃感受寒邪引起转筋。故此,古代文献多见灸法治疗转筋,对施灸的壮数和顺序也有严格的要求。创新点:1.首次系统性地从《普济方》进行转筋病的文献研究。该丛书为方剂书,书中止直接列出治疗转筋的部位和穴位。本论文通过对《普济方》上文下理,结合现代文献,整理、归纳出转筋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方法。把古代已经被遗忘的治疗转筋特效穴展现给不同的医家参考,为现代抽搐病症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或特效穴。2.首次发现转筋在《普济方》和现代文献的整体发病特点及形成转筋的各种因素,对日后制定预防和保健指导,为日后转筋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二、康复理论指导针灸治疗脑卒中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复理论指导针灸治疗脑卒中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
附录 B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 |
附录 C 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气冲-冲阳组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A:踝关节背屈活动角度测量 |
附表B:简化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 |
附表C:TGA平衡步态评分 |
附表D:综述 针灸治疗中风后足下垂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
1.1.3 小结 |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
1.2.4 小结 |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
1.3.7 小结 |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
1.4.5 小结 |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设计 |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
2.2.3 样本量计算 |
2.2.4 偏倚控制 |
2.2.5 病例选择 |
2.2.6 干预措施 |
2.2.7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分析 |
2.4 伦理学要求 |
2.5 结果 |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
2.5.2 基线情况 |
2.5.3 疗效评价 |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
2.6 讨论 |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
3.1 病例选择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纳入标准 |
3.1.3 排除标准 |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
3.1.5 技术路线图 |
3.1.6 实验步骤 |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8 统计学处理 |
3.2 结果 |
3.2.1 一般信息 |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方案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1.实验材料 |
2.实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两侧腹部核心肌群收缩对称性的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脑卒中偏瘫患者 |
2.2 健康对照组 |
2.3 脑卒中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偏瘫患者) |
3.2 纳入标准(对照组) |
3.3 排除标准(偏瘫患者) |
3.4 排除标准(对照组) |
4 超声检查方法与募集能力指标 |
4.1 检测仪器与观察指标 |
4.2 检测肌肉 |
4.3 检测操作 |
4.4 检测动作 |
4.5 注意事项 |
5 统计学分析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资料比较 |
7.2 各组受试者肌骨超声结果 |
8 讨论 |
8.1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肌肉厚度的差异 |
8.2 偏瘫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腹部肌群收缩比例的差异 |
第二部分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3 研究工具 |
3.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3.2 肌骨超声检测 |
3.3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 |
3.4 Berg平衡量表 |
3.5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4 研究过程 |
4.1 资料收集 |
4.2 统计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姿势控制能力相关量表评分情况 |
5.3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情况 |
5.4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
5.5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6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5.7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功能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5.8 脑卒中患者腹部核心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
6 分析与讨论 |
6.1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分析 |
6.2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6.3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现状 |
6.4 脑卒中偏瘫患者姿势控制、平衡及生活功能的影响因素 |
6.5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现状 |
6.6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因素 |
6.7 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肌群收缩情况与姿势控制能力的相关性 |
第三部分 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腹部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估算 |
2.2 随机分组与盲法 |
2.3 针刺用品 |
2.4 研究方法 |
2.5 疗效评价 |
2.6 质量控制 |
2.7 数据分析 |
2.8 技术路线图 |
3 医学伦理问题 |
4 研究结果 |
4.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及脱落病例 |
4.2 基线比较 |
4.3 临床指标观察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课题设计分析 |
5.1.1 中医对中风偏瘫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障碍的认识 |
5.1.2 康复医学对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认识 |
5.1.3 带脉穴选穴理论支持 |
5.1.4 针刺深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与安全性 |
5.1.5 腹部肌群测量动作的选择与依据 |
5.1.6 肌骨超声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5.1.7 量表的选择与依据 |
5.2 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 |
5.2.1 基线情况分析 |
5.2.2 静息状态下腹部肌群厚度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3 完成ADIM和 AC时腹肌收缩比例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4 脑卒中姿势控制量表(PASS)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5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6 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7 针刺带脉穴的安全深度分析 |
6 课题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卒中后姿势控制障碍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的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及处理 |
1.6 脱落标准及处理 |
1.7 中止标准及处理 |
2 样本量估算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材料准备 |
3.3 治疗方法 |
3.4 评估方法 |
3.5 彩超检查 |
3.6 不良事件处理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情况 |
4.2 安全性指标 |
4.3 实验室观察指标 |
4.4 疗效评定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质量控制 |
7 试验流程图 |
研究结果 |
1 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实验室观察指标比较 |
3.1 治疗前结果 |
3.2 治疗后结果 |
4 临床疗效比较 |
分析与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后尿潴留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3 课题设计思路 |
3.1 立题思路 |
3.2 中医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再认识 |
3.3 西医对脑卒中后尿潴留的再认识 |
3.4 调神温阳针法选择依据 |
3.5 间歇导尿选择依据 |
3.6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的选择依据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 |
4.1 安全性分析 |
4.2 治疗前结果及分析 |
4.3 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
4.4 机制探讨 |
5 课题存在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关于脑卒中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平衡阴阳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试验材料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项目 |
2.5 统计分析 |
2.6.针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3 研究流程图 |
4 结果 |
4.1 完成情况分析 |
4.2 基本资料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
4.5 组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
4.6 手功能分级 |
4.7 临床有效性分析 |
4.8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中风后手指拘挛性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盲法实施 |
2.3 治疗方案 |
3 观察指标 |
3.1 基线指标 |
3.2 临床疗效评价 |
3.3 安全性评价 |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对比 |
3 结局指标评价 |
3.1 踝关节内翻角度比较 |
3.2 CSI量表评分比较 |
3.3 FMA-L量表评分比较 |
3.4 H反射潜伏期及Hmax/Mmax比值比较 |
3.5 H反射Hmax/Mmax比值与CSI、FMA-L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1 课题设计的分析 |
1.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足内翻的认识 |
1.2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足内翻的认识 |
1.3 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依据 |
1.4 放血疗法的作用机制探讨 |
1.5 选穴依据 |
1.6 量表选择依据 |
1.7 H反射选择依据 |
2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2.1 放血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踝关节内翻角度 |
2.2 放血疗法可降低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CSI评分 |
2.3 放血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FMA-L评分 |
2.4 放血疗法可延长胫神经H反射潜伏期时长,降低Hmax/Mmax比值 |
2.5 H反射Hmax/Mmax比值与CSI评分之间存在相关性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中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材料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不良事件的评估、处理和记录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讨论 |
1 西医学对脑对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机制的研究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
3 立题理论依据 |
4 临床疗效分析 |
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论 |
1.1.1 中医转筋的历史沿革 |
1.1.2 转筋的定义 |
1.1.3 现代转筋的中医范围 |
1.2 《黄帝内经》对转筋疾病与治法的概论 |
1.2.1 《内经》对转筋疾病的特点论述 |
1.3 现代文献研究 |
1.3.1 中医对转筋的认识 |
1.4 现代文献概述研究 |
1.4.1 “转筋”的现代病症 |
1.4.2 发病部位 |
1.4.3 病理生理机制 |
1.4.4 病因 |
1.4.5 抽搐的临床类型 |
1.4.6 肌肉痉挛的评定 |
1.4.7 现代的抽搐治疗 |
1.5 小结 |
第二章 《普济方》 |
2.1 作者及其编辑特色 |
2.1.1 作者 |
2.1.2 编辑特色 |
2.2 《普济方》针灸学内容简介 |
2.2.1 汇总诸家腧穴 |
2.2.2 审定同名穴的异同 |
2.2.3 集针刺补泻手法 |
2.2.4 记载针具消毒 |
2.2.5 重辨证施治取穴甚简明 |
2.2.6 灸法 |
2.3 治未病思想 |
2.4 转筋的病因病机 |
2.5 转筋证型的认识 |
2.6 方药治法的认识 |
2.7 小结 |
第三章 转筋于《普济方》及现代文献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资料来源 |
3.2.3 术语规范 |
3.3 统计方法 |
3.3.1 统计步骤 |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4.1 《普济方》 |
3.4.2 现代文献 |
第四章 讨论 |
4.1 《普济方》 |
4.2 现代文献 |
4.3 《普济方》与现代文献的异同 |
4.3.1 膀胱经为主 |
4.3.2 经外奇穴 |
4.3.3 发病部位 |
4.3.4 发病症状 |
4.3.5 治疗方法 |
4.4 治疗腓肠肌痉挛穴位比较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四、康复理论指导针灸治疗脑卒中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 秦二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气冲-冲阳组穴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观察[D]. 李润桥.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带脉穴不同针刺深度对中风偏瘫患者核心肌群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D]. 刘传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6]调神温阳针法联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D]. 蓝嘉欣.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平衡阴阳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观察[D]. 丁玲.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放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D]. 董丹宇.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温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唐安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普济方》的针灸治疗转筋的文献研究[D]. 林松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