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螨防治茄子害虫效果好

虫螨防治茄子害虫效果好

一、虫螨克防治茄子虫害效果好(论文文献综述)

周雯[1](2021)在《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文中指出长期以来,害虫的发生及危害一直是影响蔬菜高效、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害虫治理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防治在蔬菜害虫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蔬菜用药的高要求、菜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害虫发生规律的复杂性,加之抗药性的快速发展,蔬菜害虫治理面临不小的挑战,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的高效、安全使用成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响治理质量的因素是复杂的,实施科学治理的前提首先要明确蔬菜害虫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农户主体出发,研究农户农药认知与用药决策行为,系统分析了两类重要蔬菜害虫治理中药剂利用现状,并在田间药效验证的基础上对代表性害虫提出化防药剂建议,以期为蔬菜害虫的科学药剂防治提供依据。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结论如下:1、以江苏省181个农户调查数据为案例,对农户认知与用药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菜农对害虫和农药使用认知不理想,61.3%的农户仅认识部分害虫,58.6%的农户不关注农药防治靶标,且违规用药现象普遍,不科学不规范用药行为占比达52.5%。实证结果表明,菜农受教育程度、蔬菜种植面积、接受技术指导程度、对蔬菜害虫认知水平、对农药作用靶标的关注、对农药相关条例的关注均对合规用药行为呈正向影响,而种植年限呈负向影响;2、选择茄科和十字花科两类重要蔬菜为目标,检索归纳并比对中国农药信息网农业部登记药剂与实际生产中推荐/常用药剂,分析该两类蔬菜害虫登记农药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完善用药决策规范和依据。结果表明,截至2020年9月,茄科和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登记药剂种类广泛,重要害虫药剂选择充分,但仍有部分登记药剂滞后,品种结构不合理,决策信息不充分,依然存在常发虫害无药可用、常用农药未经登记的问题,且登记数据库中化学农药、单剂农药等老旧农药占比大;3、选择前述两类重要蔬菜上代表性害虫为对象,选取几种代表性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登记药剂药效并评价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高效、安全、持久、经济的防治药剂种类。小青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显示,10.5%三氟甲吡醚和60g/L乙基多杀菌素对小菜蛾防效最好,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4.4%和90.4%。辣椒烟粉虱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5g/L阿维·双丙环虫酯和22%螺虫·噻虫啉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良好,药后7d防效均达90%以上。且部分登记药剂防效验证结果较好,部分常用或推荐药剂安全高效,复配剂的防效均显着优于其单剂,1.5倍剂量一般比田间推荐剂量防效好,化学农药见效略快,生物农药防效更持久。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从蔬菜种植户、政府监管、市场主体、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2)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部门应完善农药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3)建立科学智能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4)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安全高效药剂研发;(5)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孙丰收[2](2021)在《虫螨腈及其代谢物在多种基质中残留检测方法建立及膳食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我国居民对绿色、安全、高品质的农产品有了更高的需求,因而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虫螨腈因其低毒高效、活性显着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新型的吡咯类杀虫、杀螨剂品种之一,可有效替代传统高毒农药产品,其应用前景广泛。201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合专家会议(JMPR)重新评估了虫螨腈残留物评估定义,将其代谢物溴代吡咯腈纳入虫螨腈膳食风险评估考虑,且溴代吡咯腈的毒性是虫螨腈的10倍,将代谢物纳入膳食评估势必会增加虫螨腈的膳食风险。目前我国虫螨腈的残留检测标准方法均未包含溴代吡咯腈的检测,溴代吡咯腈在我国处于未监测状态。随着虫螨腈产品广泛使用,建立虫螨腈以及溴代吡咯腈在多基质中残留检测方法,并结合目前我国虫螨腈的登记使用情况对虫螨腈进行膳食风险评估,明确虫螨腈的膳食摄入风险和溴代吡咯腈对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对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指导虫螨腈的登记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在多种基质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农作物残留试验和市场样品残留监测,并在考虑了溴代吡咯腈的情况下对虫螨腈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以下为主要结果:1.建立了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在蔬菜、水果、粮食、油料和茶叶中基于优化的Qu ECh ERS前处理方法的残留检测方法,在0.001~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平均回收率为82~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3.1%,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方法的线性范围、相关系数、正确度、精密度和LOQ符合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标准要求。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去杂质能力强、前处理简单、通用性好和稳定性好等优点。2.选择虫螨腈登记最多的作物-甘蓝进行农作物残留试验,在辽宁、山西、北京、山东、上海、安徽、湖南、江西、广西、重庆、贵州和广东开展了最终残留试验;其中在北京、上海、湖南和广东同时开展残留消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剂量为120g a.i./ha,施药间隔期7 d,喷雾施药2次,末次施药后14 d和21 d采集甘蓝样品。虫螨腈的最终残留量范围为<0.01~0.471 mg/kg,我国已制定虫螨腈在甘蓝上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1 mg/kg,结果表明未超限量;溴代吡咯腈的最终残留量<0.01 mg/kg;虫螨腈四地消解半衰期范围为2.15~5.37 d,消解较快。3.选择虫螨腈已登记的16种农产品,在泰安市区20个大型超市、小型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320个样品,应用建立的残留检测方法对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的残留情况进行了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样品中残留检出率为11.9%,残留超标率为0.31%,合格率超过99.5%,合格率较高。4.对虫螨腈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由于将溴代吡咯腈纳入虫螨腈膳食风险评估,虫螨腈的膳食风险概率由68.5%提高到69.5%,风险概率未超百。根据评估结果,我国目前虫螨腈的登记使用情况下,对一般人群的健康不会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风险概率略有提升,溴代吡咯腈对虫螨腈的膳食摄入风险贡献不大。但是随着虫螨腈推广使用,膳食风险性会有进一步的增加,69.5%的风险概率处于较高水平,虫螨腈的膳食风险性值得进一步跟踪和持续关注。

李静静[3](2021)在《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文中研究表明中华通草蛉是我国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能够捕食蚜虫、蓟马等多种害虫及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卵,在生物防治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当前我国对害虫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药剂施用后不仅会对靶标害虫造成致死作用,同时捕食性天敌昆虫等非靶标生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研究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急性毒性和亚致死效应,本研究通过药膜法测定了唑虫酰胺对草蛉幼虫的急性毒性,研究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的生长发育、种群数量和繁殖力的影响,及对草蛉2龄幼虫捕食能力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明确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指型管药膜法,测定了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2龄幼虫的毒性,其LC50值为54.66 mg/L。确定LC10、LC20、LC30三种亚致死浓度,开展唑虫酰胺对草蛉亚致死效应的研究,三种亚致死浓度分别为3.84 mg/L、9.56 mg/L和18.45 mg/L。2.在唑虫酰胺LC10、LC20、LC30三种亚致死浓度下,草蛉的化蛹率、蛹重、蛹羽化率、成虫成活率以及卵孵化率均显着降低;蛹期、幼虫的发育历期显着延长;LC10浓度下草蛉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显着增加,平均单雌产卵量为949.65±27.15粒,与对照组的857±21.57粒相比增加了10.74%;而LC20、LC30浓度下显着降低,其中LC20处理组草蛉平均单雌产卵量为661.05±43.95粒,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22.86%,LC30处理组草蛉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6.9±35.78粒,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30.35%。试验记录了草蛉从羽化到死亡整个产卵历期的日均单雌产卵量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亚致死浓度处理后产卵高峰均有所提前。LC20和LC30处理组的日均最大单雌产卵量和产卵历期均有所下降和缩短,而LC10处理组草蛉的最大单雌产卵量虽有所降低,但是产卵历期明显延长;另外对草蛉幼虫成活率没有显着影响。3.在唑虫酰胺LC10、LC20、LC30三种亚致死浓度下,草蛉的捕食量下降,捕食速率降低,寻找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蚕豆蚜密度为20头/皿时,LC10处理组的草蛉捕食量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不显着,其他处理组,各处理浓度在蚕豆蚜密度不同的情况下,均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草蛉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没有发生改变,仍为HollingⅡ反应模型。与对照组相比,三种亚致死浓度LC10、LC20、LC30处理后,瞬时攻击率分别减少了8.8%、48.95%和64.89%;处理猎物时间分别延长了0.56倍、1.69倍和1.71倍;另外最大理论捕食量分别降低了10.55%、62.79%和63.07%。4.测定活性氧(ROS)、丙二醛(MDA)的物质含量变化和保护酶、解毒酶的活性变化以及靶标酶与ATP能量合成情况,草蛉幼虫体内的ROS和MDA含量整体有增加的趋势,在同一时间内,随唑虫酰胺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ROS和MDA在草蛉体内积累越多。同时,三种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升高,并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升高。不同时间段内ATP含量与线粒体呼吸传递链复合体Ⅰ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处理2天、4天、5天时,LC20浓度处理组的MRCCⅠ及ATP含量均最低,并且在处理后第4天开始急速下降。综上,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的生长发育、种群数量、繁殖以及捕食能力造成了显着影响,并且造成了活性氧、丙二醛等有害物质在草蛉体内的积累,诱导了保护酶、解毒酶活力的升高,对草蛉造成一定的氧化损伤,并抑制了唑虫酰胺靶标酶活性以及线粒体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减少了机体能量的提供,影响了草蛉正常的生命活动。

房振田[4](2021)在《春秋大拱棚“菠菜+菠菜+菜花+N”一年四种四收栽培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秋大拱棚"菠菜+菠菜+菜花+N"栽培技术,是山东省标准化蔬菜基地,邹平市九户镇北郭村菜农经多年实践摸索出的一种高效棚菜栽培模式,不仅投资小,用工少,风险小,效益稳定,同时基地建有蔬菜批发市场,拥有市级示范合作社的规模效应,"一代天骄"牌五个绿色食品证书的品牌效应,效益显着,深受群众欢迎。

陈育民[5](2018)在《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2014-2016年佛山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对策,旨在发现和解决佛山市病虫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佛山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佛山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随着佛山市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常年种植的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比重随着面积比重的增加而增加。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有害生物爆发成灾,也因此佛山市各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复杂,主要虫害16种,主要病害多达50种以上,各种病虫害可在不同寄主间转移为害,多数害虫无明显越冬现象,常年发生为害,交叉危害时间长。(2)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技术。佛山市农作物病虫防控始终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病虫测报体系,测报工作从无到有,测报设备不断更新;测报人才队伍稳定,各区均有专人负责相应工作。除此之外,还不断探索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农业防控等病虫害防控手段新方法,选育及引进一大批抗病性强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防虫网、无菌组培苗等绿色病虫害管理技术,通过多种信息媒介发布病虫情报,坚持化学防治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最后一道防线原则,每年为佛山农业生产挽回大量损失,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测报体系建设及防控技术探索为佛山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市”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力量。(3)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的对策。佛山市现有有害生物防控设备多数是国内小厂家生产,产品研发及更新换代不及时,需不断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尽管人才队伍稳定,但是负责病虫防控人员还肩负行政工作,而且没有试验基地无法及时进行田间应用试验,也给定点测报带来不便,佛山市应建设更完善的测报监测点,减少技术人员行政工作负担。由于缺少历史数据资料,在病虫害测报方面没有相关数学模型,今后应及时记录气候信息及病虫发生数据,建立病虫害测报模型。在教育培训方面,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紧紧抓住每次同各级各类机构和科研院所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专业技术水平提高。

吴文清,胡巧虎,金小东,丁新天[6](2016)在《浙南山地蔬菜病虫发生现状与治理措施》文中提出缙云县蔬菜常年发生的病害有30种以上,虫害20多种。设施栽培加重了蔬菜病虫的发生,病虫种类增多,土传病害发生重,病虫发生频率加快。通过建立核心蔬菜示范区、推广用药安全使用示范、对菜农进行技术培训、加强病虫监测及防治技术指导、运用杀虫灯诱杀、选用环境友好型药剂和减少农药用量等,在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减少蔬菜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目的,促进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明绍勇[7](2016)在《辽宁省绥中县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新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种植方式,而日光温室茄子生产产量高、效益好,省工省时,是农民进行温室蔬菜生产的首选。掌握好温室茄子的高产栽培新技术,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基于此,介绍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新技术,以供参考。

陈兰姣[8](2014)在《浙江出口茄子农药使用的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研究》文中认为前言茄子原产印度,在我国栽培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目前茄子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大量种植[1]。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茄子生产国,据FAO数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茄子栽培总面积已占世界总面积的52.2%。2006年浙江省茄子种植面积为2.35万公顷,约占全国茄子种植总面积的3.3%,占全省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5%,随着茄子产业的不断发展,浙江部分县、市、区已初步形成了集中性生产区域和专业化生产基地,为茄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茄子生产已成为浙江省蔬菜生产中的重要产业。近7年来,浙江省茄子种植面积在

唐小凤[9](2014)在《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监测及其亚致死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是一种分布广泛、寄主植物种类多、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害虫。目前对于该螨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由于杀虫剂的频繁使用,使二斑叶螨的抗药性迅速产生和发展,给田间二斑叶螨种群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中,首先比较了田问两种常见叶螨(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T. truncatus)的抗药性,其次通过传统毒力测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北京地区田间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状况,同时研究常用杀虫剂对二斑叶螨的亚致死效应,为有效防治该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一、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对药剂的敏感性比较阿维菌素和氧苦.内酯对截形叶螨雌成螨的LC5o值分别为0.0012mg/L和0.026mg/L,对二斑叶螨雌成螨的LC5o值分别为0.093mg/L和0.31mg/L,毒力均显着高于其它供试杀螨剂;而且二斑叶螨对化学药剂的耐药性均高于截形叶螨。在虫螨腈中加入0.1%有机硅助剂倍效或杰效利后,对截形叶螨雌成螨的室内毒力分别提高5.62倍和1.91倍;而且减少虫螨腈药量25%、并加入0.1%浓度的助剂混合喷施盆栽茄子上截形叶螨时,能够达到与虫螨腈单独喷施时的防治效果。二、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基线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测定由杀虫剂对室内敏感种群的毒力可知,阿维菌素、联苯肼酯和噻螨酮对卵的效果最好,LC5o值分别为0.0019mg/L、0.0322mg/L和0.556mg/L;阿维菌素、噻螨酮、联苯肼酯、克螨特和虫螨腈对幼螨的效果较好,LC5o值分别为0.00114mg/L、0.014mg/L、0.025mg/L、0.19mg/L和0.547mg/L;阿维菌素、联苯肼酯和虫螨腈对雌成螨的效果较好,LC5o值分别为0.0925mg/L、23.848mg/L和108.14mg/L。基于此敏感基线,被筛选出的药剂用于测定北京4个地区田间二斑叶螨种群的卵、幼螨和雌成螨。结果表明,海淀、昌平、海淀和怀柔田间二斑叶螨种群对不同化学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阿维菌素均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抗性倍数高达1000倍以上,而联苯肼酯对4个田间种群的卵、幼螨和雌成螨均具有较高毒力,对雌成螨的抗性倍数均低于2倍。三、二斑叶螨抗阿维菌素相关基因的PASA检测技术基于已测定的北京4个地区二斑叶螨雌成螨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水平,建立了基于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GluCl基因的特异性等位基因PCR (PASA)检测技术,并检测了二斑叶螨田间种群该基因上G323D的突变频率。结果表明,室内敏感种群中未检测到抗性个体,昌平和密云种群G323D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均为100.00%,怀柔和海淀种群分别为86.25%和90.00%。四、联苯菊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研究室内研究杀虫杀螨剂联苯菊酯的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影响,发现联苯菊酯亚致死剂量LC1o和LC25处理卵后,与对照处理相比,除了幼螨期和成螨期外,其余发育历期均表现为延长,而雌成螨的寿命有所缩短,产卵量下降;对二斑叶螨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表现为降低,平均世代周期延长;联苯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雌成螨后,当代雌成螨的寿命虽与对照无显着性差异,但是产卵量却显着降低。说明,联苯菊酯亚致死剂量对二斑叶螨种群具有抑制作用,而不表现为刺激种群增长的作用。

田平[10](2013)在《陕西关中地区枣树主要有害生物调查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普查和样地调查的方法,以大荔枣区为重点,对陕西关中地区枣树有害生物种类进行了深入调查,摸清了关中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枣树病虫害与枣树品种、树龄和土壤的生态学关系;分析总结了陕西关中地区枣树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关中地区枣树病虫害的主要防治对象,并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选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种类有13种。枣锈病、枣白粉病、枣褐斑病、枣炭疽病、枣疯病、枣树根癌病和枣裂果病是关中地区枣树的主要病害种类;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尺蠖、苹果小卷叶蛾、日本龟蜡蚧和枣瘿蚊是关中地区枣树的主要害虫种类。通过对关中地区枣树病虫害发生与枣树种类、树龄、土壤的关系分析表明:梨枣和冬枣的病虫害发生率最低,大荔水枣的病虫害发生率最高;枣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随树龄的增大呈现出加重的趋势;黄绵土的枣树园内锈病和白粉病发生率最高,沙土枣树园的枣疯病发生率最高,塿土枣树园的食心虫发生率最高,黄绵土和河淤土的枣尺蠖发生率最高,河淤土的枣粘虫发生率最高。通过对关中地区枣树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后认为:病虫害种类多,危害严重,新的暴发种类不断出现;危害面积逐年增加,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大面积成灾现象逐年减少,区域性危害不断加重;季节性危害十分明显;主要病虫害交替危害;发生频率高,具有顽固性和突发性。化学防治结果表明:35%的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的3个浓度对枣树桃小食心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菊马乳油4000倍液防治枣尺蠖效果最好,杀灭效果为94.4%;喷施30%龙灯福连悬浮剂对枣树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达99.4%,对枣果实病害防治效果达87.1%。

二、虫螨克防治茄子虫害效果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虫螨克防治茄子虫害效果好(论文提纲范文)

(1)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蔬菜生产及害虫发生
        1.1 我国蔬菜生产发展
        1.2 蔬菜害虫发生及为害
    2 蔬菜害虫药剂防治
        2.1 概况
        2.2 存在问题
        2.2.1 过度依赖农药
        2.2.2 抗药性问题严重
        2.2.3 蔬菜农药残留超标
        2.2.4 发生农药中毒事件
    3 农户认知及用药行为
        3.1 概况
        3.2 存在问题
        3.2.1 认知不足,农药选择不当
        3.2.2 农药施用剂量、方式不规范
        3.2.3 任意混合配置,机械选用不当造成浪费
        3.2.4 农技指导不到位,治理对策不够规范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农户对蔬菜害虫及其治理的认知、决策与行为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相关理论基础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设计
        2.2.2 数据来源
        2.3 模型选择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户对蔬菜害虫认知及用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3.1.1 农户基本特征描述
        3.1.2 相关认知特征描述
        3.1.3 用药行为特征描述
        3.2 农户对蔬菜害虫用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2.1 变量与样本统计
        3.2.2 模型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两类重要蔬菜害虫药剂分析及存在问题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库调研
        2.2 蔬菜害虫防治药剂文献调研
    3 结果与分析
        3.1 茄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3.1.1 登记农药
        3.1.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3.2 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药剂分析
        3.2.1 登记农药
        3.2.2 文献报道有田间药效评价的药剂
    4 讨论
第四章 两种重要蔬菜害虫代表性防治药剂田间药效验证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1.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2.2 试验设计
        2.2.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2.2.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试验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小青菜小菜蛾田间药效
        3.2 辣椒烟粉虱田间药效
    4 讨论
第五章 提升蔬菜害虫药剂治理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1 政府部门加强指导,提高菜农用药水平
    2 农业农村部完善登记,国家给予政策补贴
    3 建立科学的害虫管理决策系统,畅通防治信息渠道
    4 重视药剂防治研究,加快绿色高效安全药剂研发
    5 市场监管加大力度,规范从业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附录 江苏省菜农杀虫剂使用认知和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2)虫螨腈及其代谢物在多种基质中残留检测方法建立及膳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虫螨腈简介
        1.2.1 虫螨腈物理化学性质
        1.2.2 虫螨腈代谢物简介
        1.2.3 虫螨腈国内外应用情况
    1.3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3.1 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分析
        1.3.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1.3.1.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1.3 气相色谱法
        1.3.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2 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技术
        1.3.2.1 固相萃取
        1.3.2.2 固相微萃取
        1.3.2.3 微波辅助萃取
        1.3.2.4 凝胶渗透色谱
        1.3.2.5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
        1.3.2.6 QuE ChERS前处理技术
    1.4 膳食风险评估
        1.4.1 膳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1.4.2 膳食风险评估内容
        1.4.2.1 毒理学评估
        1.4.2.2 残留化学评估
        1.4.2.3 膳食摄入评估
        1.4.2.4 评估结论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主要仪器
        2.1.2 主要试剂
        2.1.3 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虫螨腈及溴代吡咯腈残留检测方法建立
        2.2.1.1 仪器分析方法
        2.2.1.2 前处理方法
        2.2.1.3 检测方法验证
        2.2.2 虫螨腈在甘蓝上的残留试验
        2.2.2.1 供试农药
        2.2.2.2 田间试验地址、供试作物品种及试验类型
        2.2.2.3 田间试验设计
        2.2.2.4 田间施药
        2.2.2.5 田间样品采集
        2.2.2.6 田间样品制备、储存和运输
        2.2.2.7 田间样品检测
        2.2.3 市场样品监测
        2.2.3.1 市场样品采集
        2.2.3.2 采集样品检测
        2.2.4 虫螨腈膳食风险评估
        2.2.4.1 农药毒理学评估
        2.2.4.2 农药残留化学评估
        2.2.4.3 膳食摄入评估
        2.2.4.4 评估结果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前处理方法优化
    3.2 检测方法验证
        3.2.1 标准曲线及相关系数
        3.2.2 正确度、精密度和定量限(LOQ)
    3.3 残留田间试验样品检测
        3.3.1 虫螨腈在甘蓝中的最终残留结果
        3.3.2 虫螨腈在甘蓝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
    3.4 市场样品检测
    3.5 虫螨腈膳食风险评估结果
4 讨论
    4.1 残留检测方法建立及验证
    4.2 虫螨腈在甘蓝上的残留试验
    4.3 市场监测状况
    4.4 膳食安全评价
5 结论
6 论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6.1 论文创新之处
    6.2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中华通草蛉概述
        1.1.1 生物特性
        1.1.2 越冬和滞育
        1.1.3 捕食功能
    1.2 天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3 农药对草蛉的研究现状
    1.4 农药对天敌昆虫的亚致死效应的相关研究
        1.4.1 对天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1.4.2 对天敌行为的影响
        1.4.3 对天敌功能反应的影响
    1.5 生物体内的氧化胁迫指标
        1.5.1 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概述
        1.5.2 农药对昆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1.5.3 丙二醛(MDA)的概述
        1.5.4 农药对昆虫体内解毒酶的影响
    1.6 唑虫酰胺及其靶标研究现状
        1.6.1 唑虫酰胺的理化性质
        1.6.2 唑虫酰胺的杀虫活性
        1.6.3 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I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药剂、主要仪器
        2.1.1 试验试剂
        2.1.2 试验仪器
    2.2 供试虫源及饲养
    2.3 室内毒力测定
    2.4 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2.5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幼虫的亚致死效应
        2.5.1 生长发育与繁殖力的测定
        2.5.2 捕食能力的测定
        2.5.2.1 蚕豆蚜的饲养
        2.5.2.2 草蛉2龄幼虫捕食量的测定
        2.5.2.3 草蛉2蛉幼虫捕食功能反应的测定
        2.5.2.4 草蛉2蛉幼虫捕食速率的测定
        2.5.2.5 草蛉2蛉幼虫寻找效应的测定
    2.6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幼虫亚致死效应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2.6.1 氧化损伤及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2.6.2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2.6.3 作用靶标酶MRCCⅠ及ATP含量的测定
    2.7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2 龄幼虫的急性毒性
    3.2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幼虫亚致死效应
        3.2.1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生长发育与繁殖力的影响
        3.2.1.1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化蛹率及蛹重的影响
        3.2.1.2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蛹期及蛹羽化率的影响
        3.2.1.3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成虫成活率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3.2.1.4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成活率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3.2.1.5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成虫繁殖力的影响
        3.2.2 唑虫酰胺亚致死浓度对草蛉捕食能力的影响
        3.2.2.1 对草蛉捕食量的影响
        3.2.2.2 对草蛉捕食功能反应的影响
        3.2.2.3 对草蛉捕食速率的影响
        3.2.2.4 对草蛉寻找效应的影响
    3.3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幼虫亚致死效应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3.3.1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ROS含量的影响
        3.3.2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三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3.3.2.1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SOD活性的影响
        3.3.2.2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POD活性的影响
        3.3.2.3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CAT活性的影响
        3.3.3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MDA含量的影响
        3.3.4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三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3.3.4.1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Car E活性的影响
        3.3.4.2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GST活性的影响
        3.3.4.3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幼虫P450单加氧酶活性的影响
        3.3.5 唑虫酰胺三种亚致死浓度对草蛉作用靶标酶MRCC Ⅰ及ATP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2龄幼虫的急性毒性
    4.2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
    4.3 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作用机制研究
    4.4 有待进一步研究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春秋大拱棚“菠菜+菠菜+菜花+N”一年四种四收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大棚建造
2 茬口安排
    1)早秋茬菠菜:
    2)秋冬茬菠菜:
    3)早春有机菜花:
    4)N品种:
3 栽培技术
    3.1 秋季两茬菠菜
        3.1.1 品种选择。
        3.1.2 播种时间。
        3.1.3 种子处理。
        3.1.4 播种方式。
        3.1.5 栽培管理。
        3.1.6 菠菜常见病虫草害防治。
    3.2 早春菜花
        3.2.1 品种选择:
        3.2.2 育苗:
        3.2.3 定植:
        3.2.4 田间管理:
        3.2.5 病虫害防治。
        3.2.6 及时盖花,适时收获。
    3.3 N品种
4 结语

(5)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2006-2015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1.1.2 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现状
    2.1 水稻病虫害
        2.1.1 佛山市水稻种植情况
        2.1.2 近3年佛山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
    2.2 蔬菜病虫害
        2.2.1 佛山市蔬菜种植情况
        2.2.2 近3年佛山市蔬菜病虫害发生情况
    2.3 其它作物病虫害
        2.3.1 佛山市其它作物种植情况
        2.3.2 近3年佛山市其它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
3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
    3.1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体系建设
        3.1.1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的发展
        3.1.2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方法
        3.1.2.1 调查方法
        3.1.2.2 统计方法
    3.2 病虫害防控技术
        3.2.1 物理防控
        3.2.2 生物防控
        3.2.3 农业防控
        3.2.4 化学防控
    3.3 病虫害防控实例
        3.3.1 番茄青枯病的防控
        3.3.2 无菌组培苗防控粉葛茎基腐病
        3.3.3 防虫网防控黄曲条跳甲
        3.3.4 波尔多液防控火龙果蜗牛
        3.3.5 可降解无纺布防控农田杂草
    3.4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效果
4 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对策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对佛山市病虫害防控的硬件投入
        4.1.1 更新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4.1.2 增加测报点,完善测报网络建设
        4.1.3 增加高、精、尖的现代化测报仪器设备投入
        4.1.4 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建立测报模型
    4.2 强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4.2.1 引进专业病虫害防控及测报人才
        4.2.2 激发兴趣,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控人员的工作热情
        4.2.3 创造条件,适当提高基层病虫害防控人员待遇水平
    4.3 增加教育培训,提升病虫害防控技术知识系统性
        4.3.1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创新考核激励机制
        4.3.2 提高农民对测报预警及防治意见的解读能力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浙南山地蔬菜病虫发生现状与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及防治现状
    1.1 病虫害发生现状
        1.1.1 平原近郊菜区近郊菜区多为蔬菜连作,或以菜-稻-菜模式为主。
        1.1.2 低山晚菜区该菜区主要蔬菜种类有黄花菜、生姜、黄瓜、辣椒、番茄、丝瓜、苦瓜、豇豆、大白菜等。
        1.1.3 中高山晚菜区由于海拔较高,种植蔬菜品种单一,病虫发生轻、种类少。
    1.2 蔬菜病虫害发生新特点
        1.2.1 设施栽培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以防寒、保温为主的保护地设施(如大中小棚、地膜覆盖等)与露地栽培相比,具有温湿度高、温差大、日照少、气流缓慢等特点,在棚室半封闭式的生态条件中,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如菜青虫、小菜蛾、螨类、烟粉虱、潜叶蝇、蓟马等害虫在冬天可继续生长与繁殖,虫口基数增加,发生期提早,世代增多。
        1.2.2 入侵病虫增多蔬菜大流通导致蔬菜新入侵病虫种类增多,如20世纪90年代美洲斑潜蝇、烟粉虱在南方扩散,现已成为缙云县蔬菜的重要害虫,并可传播番茄曲叶病毒病等;瓜绢螟、瓜实蝇上升为瓜类蔬菜上难以防治的害虫。
        1.2.3 土传病害发生重随着大棚面积的不断增加,茄科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蔬菜根结线虫病、根肿病等土传病害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蔬菜一旦感染土传病害,防治难度大。
        1.2.4 病虫发生频率加快斜纹夜蛾等害虫发生频率增加,为害加重。
    1.3 病虫害防治情况
        1.3.1 缺乏预警机制缙云县现有植保人员少,蔬菜病虫测报技术力量不足,目前还没有规范的蔬菜病虫测报预警技术,农民对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适期难以掌握,导致蔬菜减产10%~20%,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绝收。
        1.3.2 用药情况由于蔬菜种植周期短,复种指数高,品种繁多,病虫发生复杂,用药较频繁。从调查情况看,乐果、菊酯类等常用药剂仍有一定市场,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啶虫脒、噻虫嗪、嘧菌酯、烯酰吗啉、瑞毒霉、苯醚甲环唑、百菌清、氟醚菌酰胺、枯草芽孢菌、异菌脲、扑海因、霜脲·锰锌等占主导地位。平原近郊蔬菜区由于常年种植蔬菜,种植水平较高,菜农经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易接受新农药、新技术,用药较规范。
        1.3.3 防治成本差异大蔬菜病虫害防治次数及防治成本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
        1.3.4 病虫抗药性上升缙云县蔬菜夜蛾科害虫、小菜蛾、豆野螟已对多种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及苏云金杆菌类等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2 病虫害治理措施
    2.1 狠抓技术培训
    2.2 加强蔬菜病虫监测防治研究
    2.3 运用杀虫灯诱杀
    2.4 推广环境友好型药剂
    2.5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3 做好病虫害治理的建议
    3.1 健身栽培
    3.2 注重生物防治
    3.3 做好物理调控
    3.4 诱杀防治
    3.5 合理用药

(7)辽宁省绥中县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建高效节能第四代日光温室
2 选好品种,应用工厂化育苗技术
3 整地施肥,应用生物菌肥
4 生长期管理
    4.1 水肥管理
    4.2 温湿度管理
    4.3 光照管理
    4.4 应用秸秆新技术
    4.5 科学整枝
5 病虫害防治
    5.1 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5.1.1 早疫病
        5.1.2 灰霉病可用速克灵、乙霉威、腐霉剂、异菌脲、嘧酰菌胺和嘧霉胺等药剂交替防治。
        5.1.3 绵疫病可用烯酰吗啉、霜霉威、杀毒矾、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
    5.2 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6 采收

(8)浙江出口茄子农药使用的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浙江茄子产区主要农药使用现状及及与国外残留限量标准的比较
    1.1 浙江省茄子病虫害的发生种类
    1.2 浙江省茄子农药使用情况调查
    1.3 浙江茄子常见的使用农药与国外及残留限量标准的比较
2 茄子各生长期农药的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透视
    2.1 播前土壤消毒及种子处理用药风险分析
    2.2 播种育苗期及大田定植长期病虫害的防治用药风险分析
3 讨论和建议

(9)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监测及其亚致死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二斑叶螨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物学特性
    1.2 二斑叶螨的危害
    1.3 二斑叶螨的防治
        1.3.1 农业防治
        1.3.2 生物防治
        1.3.3 化学防治
    1.4 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1.5 斑叶螨抗药性检测方法
        1.5.1 生物测定方法
        1.5.2 分子检测技术
    1.6 斑叶螨抗药性的机理研究
    1.7 二斑叶螨抗药性治理
        1.7.1 不同作用机制药剂的使用
        1.7.2 轮换用药或合理混配
        1.7.3 增效剂的使用
    1.8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8.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8.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二斑叶螨和截形叶螨对药剂的敏感性比较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试验药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杀螨剂对雌成螨的毒力测定
        2.2.2 助剂添加对截形叶螨的毒力测定
        2.2.3 助剂添加对截形叶螨的防治效果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杀螨剂对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的毒力测定
        2.3.2 助剂添加对杀螨剂的增效作用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毒力基线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测定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供试药剂
    3.2 试验方法
        3.2.1 卵和幼螨毒力测定
        3.2.2 雌成螨的毒力测定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室内二斑叶螨对11种药剂的敏感基线
        3.3.2 4个二斑叶螨田间种群卵,幼螨和雌成螨对所筛选药剂的抗性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二斑叶螨抗阿维菌素相关基因的PASA检测技术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试剂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叶螨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
        4.2.2 G323D点突变及频率检测
    4.3 结果与分析
        4.3.1 GluCl基因片段扩增比对
        4.3.2 抗性和敏感种群的突变位点
        4.3.3 抗性种群基因突变频率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联苯菊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虫源
        5.1.2 试验药剂
    5.2 试验方法
        5.2.1 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5.2.2 对卵的亚致死效应
        5.2.3 对雌成螨的亚致死效应
        5.2.4 数据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联苯菊酯对二斑叶螨卵和雌成螨的亚致死剂量的确定
        5.3.2 联苯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卵对种群发育历期的影响
        5.3.3 联苯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卵对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5.3.4 联苯菊酯亚致死剂量处理雌成螨对其发育繁殖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陕西关中地区枣树主要有害生物调查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我国红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1.2 陕西省红枣现状
        1.2.1 陕北枣区主要特点
        1.2.2 陕北红枣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3 大荔红枣产区现状
    1.4 枣树主要有害生物现状
    1.5 枣树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现状
        1.5.1 枣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1.5.2 林业技术措施
        1.5.3 物理防治
        1.5.4 化学防治
        1.5.5 生物防治
        1.5.6 检疫
        1.5.7 病虫害预报和监测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
第三章 试验方法
    3.1 枣树主要有害生物种类调查
    3.2 有害生物危害及发生规律调查
        3.2.1 病害观察方法
        3.2.2 虫害观察方法
        3.2.3 病虫害发生规律的观察
    3.3 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3.3.1 防治试验对象的确定
        3.3.2 试验药剂及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关中地区枣树主要病害名录
    4.2 关中地区枣树主要害虫名录
    4.3 关中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
        4.3.1 与品种的关系
        4.3.2 与树龄的关系
        4.3.3 与土壤的关系
    4.4 关中地区枣树主要有害生物种类及生物学习性
        4.4.1 枣树病害
        4.4.2 枣树害虫
    4.5 陕西枣树病虫害发生特点
        4.5.1 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新的暴发种类不断出现
        4.5.2 危害面积逐年增加,防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4.5.3 大面积成灾现象逐年减少,区域性危害不断加重
        4.5.4 枣树病虫害季节性危害十分严重
        4.5.5 主要病虫害交替危害
        4.5.6 发生频率高,具有顽固性和突发性
    4.6 主要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技术
        4.6.1 枣树桃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
        4.6.2 枣尺蠖防治试验
        4.6.3 枣树病害防治试验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虫螨克防治茄子虫害效果好(论文参考文献)

  • [1]蔬菜害虫治理中的农户认知、决策及药剂治理现状与对策[D]. 周雯. 扬州大学, 2021(09)
  • [2]虫螨腈及其代谢物在多种基质中残留检测方法建立及膳食风险评估[D]. 孙丰收.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唑虫酰胺对中华通草蛉的亚致死效应[D]. 李静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春秋大拱棚“菠菜+菠菜+菜花+N”一年四种四收栽培技术[J]. 房振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01)
  • [5]佛山市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对策研究[D]. 陈育民.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浙南山地蔬菜病虫发生现状与治理措施[J]. 吴文清,胡巧虎,金小东,丁新天. 植物医生, 2016(05)
  • [7]辽宁省绥中县日光温室茄子高产栽培新技术[J]. 明绍勇. 江西农业, 2016(03)
  • [8]浙江出口茄子农药使用的风险分析及关键控制点研究[A]. 陈兰姣. 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 2014
  • [9]二斑叶螨的抗药性监测及其亚致死效应研究[D]. 唐小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1)
  • [10]陕西关中地区枣树主要有害生物调查及化学防治技术研究[D]. 田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虫螨防治茄子害虫效果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