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培养创新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王军政,肖文英,王超,袁粼[1](2021)在《“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本研一体"3+X"机制为导向,从思政课群、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七个维度进行系统全面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李保忠[2](2021)在《“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苗[3](2020)在《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人才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显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聚焦于以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该群体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现有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特点,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进行概念界定。从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四个方面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测量,并以研究生自身、导师、学校、团队等层面设计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问卷。以南昌大学为例,对社会科学类研究生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水平较弱,各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知识结构、创新人格。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在性别、导师带生总人数方面未出现显着性差异,在年级、专业类别、学科门类、导师指导频率方面,在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着显着性差异。个人因素、导师因素、团队因素、学校培养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或某些层面上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本文分析了国内两所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并讨论了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和经验讨论,本文从激发个人创新动机、制定合理培养目标、加强导师指导力度、优化课程设置、改善科研环境方面提出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夏岚(Akhmetgaleeva Sabina)[4](2020)在《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与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竞争能力重要衡量标准,高端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研究生培养是各国发展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建立更科学更健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各国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国、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国家,双方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交流更有利于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更有利于两国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密切合作。中国高素质人才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拥有一批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科研创性能力强、社会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无论是课程体系、奖助力度、基础设施都在不断的完善,并建立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乌兹别克斯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乌兹别克斯坦深受欧洲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明显的欧洲国家特色,对于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在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实践理论等基础上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广东海洋大学(GDOU)和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TSIOS)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等内容进行调研分析,通过比较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入了解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最终结合相关理论,针对相关问题,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手段、奖励力度、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改善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第1章主要对选题背景、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考核模式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第2章对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分类进行界定,并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对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实践理论的理论内涵和运用进行分析。第3章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手段、奖励力度、基础设施等方面对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研究生培养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第4、5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广东海洋大学和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为例,分别对两国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奖助力度、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为后文对比分析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做好数据和案例支撑。第6章结合总体情况介绍和调研分析对两国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模式、奖助力度、基础设置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和调研分析、文本分析,从而对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中国培养模式存在培养目标未分层界定、课程设置偏理论、新式教学方式缺乏、教学互动欠缺、考核手段力度不足、奖助激励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缺位的问题,而乌兹别克斯坦存在培养目标单调、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主体范围狭窄、奖助重点领域缺位、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并发现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手段单一、基础设施不足是两国培养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第7章针对中乌两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两国完善培养模式提出建议。中国研究生培养中要精准界定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充实教学方式、健全考核手段、提升奖助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而乌兹别克斯坦要注重外部考核、重点领域激励、完善内部配套措施、丰富教学课程、建立特色培养目标。
陈夏莹[5](2020)在《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来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将本、硕、博三个阶段打通,制定衔接的培养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和连贯的体系设计,打破不同学习阶段间的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力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发展。当前高校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探究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准确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秀人才、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从目标制定、内容设计、方式机制和考核评价四个方面梳理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探讨两者的异同点。第二部分以国内某高校为例,编制学生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专业感知质量和学业成就问卷,对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的学生和分段式培养的学生进行问卷对照调查,分析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及问题所在。第三部分从理论层面探讨我国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制度障碍以及与我国学位授予的关系。第四部分结合前三部分研究,从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一般系统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若干对策。研究表明,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过程体现出本研一体、通专结合、科教融合和国际化培养等特征,与分段式人才培养相比呈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效果。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顶层设计上,选拔方式不够科学、培养方案衔接不足以及推荐免试制度存在局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学科交叉渗透不足、本科生导师制作用不突出、国际化培养水平较低、教学管理运行不畅等;在培养成效方面,学生学习投入不足、学业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感知质量不够强、学业成就还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是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二是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三是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四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廖清云[6](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夏之晨[7](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朱心怡[8](2020)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能够考察和判断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是国家监测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能够为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保证。作为高等教育顶层的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主力军,其最终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即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生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内在的统一,二者各项核心素质上的培养是一致的。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出发选择五大核心素养包括科学素养、创造性人格素养、创新素养、领导力素养和情商素养对当前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本研究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出发,以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等六所高校528名全日制研究生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探究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一)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处于中上水平,其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各核心素养总体发展情况最好的是情商素养,其余依次是领导力素养、创新素养、创造性人格素养和科学素养。(二)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总体情况并不理想,总体得分低于理论中值,其中在论文发表和主持课题两方面得分较低。性别、年龄、硕士类别和年级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总体情况较好,其中总体发展情况最好的是发现问题维度,在问题的提升转化维度上情况一般。性别、院校和年级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总体情况较好,各维度发展情况比较均衡。性别、硕士类别、院校和年级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五)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但并不是太好。其中总体情况最好的是全日制研究生的挑战性人格,其次是好奇心和冒险性。全日制研究生的想象力人格发展情况并不理想。专业类型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创造型人格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六)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总体得分高于理论中值,各维度发展情况良好且较为均衡,但在情绪调控方面仍有待提高。硕士类别、院校、专业类型和年级的差异对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的发展有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校和个人两大层面提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建议。
王家阳[9](2020)在《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拔尖创新人才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物,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都呼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荣誉学院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从“少年班”、“实验班”等发展而来,到现在大学竞相建立荣誉学院。然而,目前对我国荣誉学院并没有全国性的研究和分析,荣誉学院在发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对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势在必行。我国荣誉学院经历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曲折的发展,人们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认识到了拔尖创新人才和荣誉学院的重要性。回顾我国荣誉学院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典型建设和全面推进三大阶段。当前,我国“985工程”建设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地方大学三种层次大学的荣誉学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上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差异。在管理创新上,他们都有卓越的培养目标、多元高水平师资和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在人才培养上,他们建立了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并取得了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但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校领导重视程度、委员会制度、分流淘汰标准、国际合作交流层次和形式以及培养成效上有较大差异。当前我国荣誉学院还存在扎堆建立、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等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生源的“非差异化”、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国际合作培养的“全方位落地”等人才培养问题。可以通过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等改革举措进行优化。荣誉学院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改革与发展不仅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也是标志性成果。大学的荣誉学院后续建设和创新,需要在汲取前期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继续保持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端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傅雅欣[10](2020)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处于国民教育的顶端,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新时代背景下,“双一流”建设的诞生及发展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带去了亘古未有的发展机遇,亦从多个视角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在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组织育人具有重要意义,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三全育人”理念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体现。研究生组织育人是以党组织为统领,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育人工作融入研究生各级各类组织中,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育人功能,对研究生进行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以“双一流”建设目标为导向的育人活动。本文以“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施符合高校‘双一流’建设需求的研究生组织育人”为主线,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关系,认为二者能够在发展中相辅相成。其次,论述了研究生组织育人的理论依据,并对研究生组织育人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明确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内涵、特征及功能。再次,针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生组织育人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研究生组织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研究生组织育人存在“碎片化”特征明显、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和组织育人成效难突显等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组织育人体系不健全、内部运行不畅、缺乏创新性等。最后,探讨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而提出了明确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团的纽带作用、提升学术组织育人影响力、加强导师立德树人以及创新研究生组织育人工作平台、内容和方式等具体路径,改善其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促进研究生组织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从而为“双一流”建设培养卓越而有灵魂的一流人才。
二、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培养创新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培养创新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 不同特征研究生个性化培养不够 |
2. 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受阻且力度不强 |
3. 本硕博三阶段培养体系固化及培养内容衔接不紧密 |
二、“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 |
1. 牢基础:强化学术研究根基 |
2. 促创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
3. 重融合:多学科交叉协同 |
三、“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1. 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四类型” |
2. 实践途径:创新人才培养“七维度” |
3. 时序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本研一体“3+X” |
四、培养成效 |
(3)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呼吁 |
1.1.2 研究生教育是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 |
1.1.3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
1.1.4 综合性大学发展的需要 |
1.1.5 社会科学类研究的特殊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社会科学的研究 |
1.2.2 关于研究生创新内涵的研究 |
1.2.3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的研究 |
1.2.4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5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1.2.6 文献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科学类 |
2.1.2 创新能力 |
2.1.3 研究生创新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创造能力成分理论 |
第3章 问卷编制与施测 |
3.1 问卷设计 |
3.2 预试问卷的调查与检验 |
3.2.1 项目分析 |
3.2.2 因素分析 |
3.2.3 信度检验 |
3.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施测 |
3.3.1 调查对象 |
3.3.2 问卷复检 |
第4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4.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
4.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4.2.1 性别 |
4.2.2 年级 |
4.2.3 专业类型 |
4.2.4 学科门类 |
4.2.5 导师带生总人数 |
4.2.6 导师指导频率 |
4.2.7 导师指导时间 |
4.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4.3.2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3.3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 |
5.1 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1.1 重庆大学 |
5.1.2 中国人民大学 |
5.2 国外主要国家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点 |
5.2.1 美国 |
5.2.2 英国 |
5.2.3 日本 |
第6章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
6.1 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 |
6.2 制定合理培养目标 |
6.3 加强导师指导力度 |
6.4 优化课程设置 |
6.5 改善科研环境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预试) |
附录B 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调查问卷(正式) |
(4)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与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才培养模式 |
2.1.2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概念 |
2.1.3 研究生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公平理论 |
2.2.2 教育实践理论 |
3 中乌两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情况分析 |
3.1 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情况分析 |
3.1.1 培养目标 |
3.1.2 培养层次 |
3.1.3 培养类型 |
3.1.4 课程设置 |
3.1.5 专业实践 |
3.1.6 外部协作 |
3.2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研究生培养一般情况分析 |
3.2.1 培养目标 |
3.2.2 培养层次 |
3.2.3 培养类型 |
3.2.4 课程设置 |
3.2.5 专业实践 |
3.2.6 外部协作 |
4 中国典型调研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 |
4.1 问卷调查主要内容 |
4.1.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4.1.2 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情况 |
4.1.3 高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情况 |
4.1.4 高校研究生的教学模式情况 |
4.1.5 高校研究生的考核模式情况 |
4.1.6 高校研究生的奖助力度情况 |
4.1.7 高校研究生的基础设施情况 |
4.2 个案访谈: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个案访谈 |
4.2.1 案例一: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学生自主意识不足 |
4.2.2 案例二: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制约—已有教学模式限制 |
4.2.3 案例三:研究生培养未来的方向—创新社会人才理念 |
4.3 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5 乌兹别克斯坦典型调研分析——以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 |
5.1 问卷调查:东方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问卷调查 |
5.1.1 培养目标 |
5.1.2 课程设置 |
5.1.3 教学方式 |
5.1.4 考核手段 |
5.1.5 奖助力度 |
5.1.6 基础设施 |
5.2 个案访谈:东方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个案访谈 |
5.2.1 案例一:研究生培养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
5.2.2 案例二:研究生培养教学方法—互动实践应用 |
5.2.3 案例三:研究生培养教学模式—多元模式结合 |
5.3 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6 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及问题分析 |
6.1 中乌比较分析 |
6.2 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
6.2.1 培养目标未分层界定 |
6.2.2 课程设置偏理论 |
6.2.3 教学模式落后化 |
6.2.4 考核手段力度不足 |
6.2.5 奖助激励程度低 |
6.2.6 基础设施建设缺位 |
6.3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
6.3.1 培养目标实践结合度低 |
6.3.2 课程设置不合理 |
6.3.3 教学方式互动不足 |
6.3.4 考核主体范围狭窄 |
6.3.5 奖助领域重点弱化 |
6.3.6 配套设施保障缺乏 |
7 改善中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7.2 乌兹别克斯坦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7.2.1 设定特色培养目标 |
7.2.2 深化培养课程改革 |
7.2.3 丰富培养教学方式 |
7.2.4 加强外部考核力度 |
7.2.5 强调重点领域激励 |
7.2.6 改善内部配套支撑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教师访谈大纲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 |
(三)本硕博贯通教育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贯通式博士生培养相关研究 |
(二)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本硕博贯通培养 |
(二)人才培养成效 |
二、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理论 |
(二)系统论 |
(三)因材施教理论 |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
一、国内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
(二)内容设计:重基础、强实践的本研贯通计划 |
(三)方式机制:政策支持、小班教学、全程导师制 |
(四)考核评价:综合性考察与评价 |
二、国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实践分析 |
(一)目标制定:培养卓越的科学技术人才 |
(二)内容设计:纵横贯通的教育体系 |
(三)方式机制:组织一体化、个性化培养、季度制 |
(四)考核评价:基于学业达成度的评价 |
三、国内外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异同点 |
第四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成效评价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五)研究假设 |
(六)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一)连读班各变量总体状况分析 |
(二)连读班与普通班的差异分析 |
(三)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
(四)连读班各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投入不够高 |
(二)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学业自我效能感不够强 |
(三)培养环节不尽合理,降低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学术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学业成就有待提升 |
第五章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
一、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 |
二、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适用范围 |
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
四、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制度障碍 |
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 |
第六章 提升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的对策 |
一、树立高等教育多样化理念,探索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 |
(一)注重软性评价,建立学生多元化评价机制 |
(二)扩宽课程广度,构建学生多元化知识体系 |
(三)加强校际合作,开拓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 |
二、秉持系统思想,统筹设计本、硕、博三个阶段培养计划 |
(一)推进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设计,强化目标引领 |
(二)推进培养内容的系统性设计,强化学研结合 |
(三)推进教学与管理的一体化设计,强化资源整合 |
(四)推进国内与国际的融合性设计,强化国际培养 |
三、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
(一)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指导服务 |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学科间横向联系 |
(三)开展跨群体团队建设,促进学生间纵向交流 |
四、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质量监控与过程管理 |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投入 |
(二)注重意志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
(三)完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学生专业感知质量 |
(四)创造学习交流机会,提升学生学业成就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普通班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本硕博连读班人才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校企联合培养 |
(三)拔尖创新人才 |
(四)人才培养模式 |
二、理论基础 |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
一、置校入企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二、校企共建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三、引企入校模式 |
(一)典型案例分析 |
(二)模式特征 |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
三、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7)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团队 |
二、科研团队 |
三、高校科研团队 |
四、科学研究素养 |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
第六节 研究设想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
三、模型阐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 |
二、拔尖创新人才 |
第二节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
一、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 |
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 |
三、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核心素质研究 |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实践研究 |
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工具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被试 |
第三节 研究工具 |
一、基本背景信息 |
二、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情况调查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造型人格素质测量问卷 |
四、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测量问卷 |
五、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质测量问卷 |
六、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质测量问卷 |
第四节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测量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全日制研究生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一、性别分布情况 |
二、年龄特征分布情况 |
三、硕士类别分布情况 |
四、院校类别分布情况 |
五、专业类型分布情况 |
六、年级分布分布情况 |
第二节 全日制研究生各核心素质的基本情况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的基本情况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的基本情况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的基本情况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全日制研究生各核心素质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假设检验 |
第四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全日制研究生科学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二、全日制研究生创造性人格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三、全日制研究生创新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四、全日制研究生领导力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五、全日制研究生情商素养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的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对策 |
一、高校层面 |
二、个人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荣誉学院 |
1.3.2 拔尖创新人才 |
1.3.3 通识教育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重难点 |
1.4.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建设的发展历程 |
2.1 初期探索:以实验之名的“零的突破” |
2.2 典型建设:以名校引领的“高峰探索” |
2.3 全面推进:多类型院校参与的“高原效应” |
第三章 以卓越之名:荣誉学院的管理创新 |
3.1 以国际化和优势学科定位培养目标 |
3.2 多元高水平组建师资团队 |
3.2.1 多元的导师制 |
3.2.2 高水平教学团队 |
3.3 校内多方协同的制度支撑 |
3.3.1 校领导直接负责制 |
3.3.2 多元化的委员会制度 |
3.3.3 专业学院协同管理制度 |
3.3.4 独立的荣誉生权益保障 |
第四章 促卓越之实: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 |
4.1 多样化、强竞争的选拔机制 |
4.1.1 选拔时间:入学前、入学后和二次选拔 |
4.1.2 选拔标准:成绩为主和综合考察 |
4.1.3 分流淘汰:自主退出和考核退出 |
4.2 基于高平台的个性化培养过程 |
4.2.1 实行分段式培养模式 |
4.2.2 构建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 |
4.2.3 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 |
4.2.4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
4.2.5 搭建国际国内交流平台 |
4.3 显性化、可称赞的培养成效 |
4.3.1 毕业生继续深造率高 |
4.3.2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 |
4.3.3 毕业生学业成果丰富 |
第五章 拷卓越之问:荣誉学院的发展困境 |
5.1 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问题 |
5.1.1 荣誉学院的扎堆成立 |
5.1.2 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职责划分 |
5.1.3 荣誉学院与校内其他专业学院的协同 |
5.2 深度开展卓越人才培养问题 |
5.2.1 选拔标准的“成绩导向” |
5.2.2 生源的“非差异化” |
5.2.3 分流淘汰标准的过分“学科化” |
5.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 |
5.2.5 国际合作培养缺乏“全方位落地” |
第六章 续卓越之路:给荣誉学院的若干建议 |
6.1 管理机制 |
6.1.1 明晰办学定位,发挥自身特色优势 |
6.1.2 建立独立的师资体系,加强针对性培养 |
6.1.3 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合力 |
6.2 人才培养 |
6.2.1 坚持严格选拔的原则,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 |
6.2.2 健全访学制度,提升国际交流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我国荣誉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情况 |
附录2 我国荣誉学院导师制设置情况 |
附录3 我国荣誉学院任课教师水平 |
附录4 我国荣誉学院校领导任职情况 |
附录5 我国荣誉学院委员会制度设置情况 |
附录6 我国荣誉学院分段式培养对照表 |
附录7 我国荣誉学院国际合作交流情况 |
附录8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升学情况 |
附录9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 |
附录10 我国荣誉学院毕业生荣誉获奖情况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1.1 “双一流”建设的兴起 |
1.2 “十大”育人体系的提出 |
1.3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国内研究 |
3.2 国外研究 |
3.3 研究述评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分析法 |
4.2 问卷调查法 |
4.3 访谈法 |
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关系 |
1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与价值追求 |
1.1 “双一流”建设的提出 |
1.2 “双一流”建设的价值追求 |
2 研究生组织育人的目标与价值 |
2.1 研究生组织育人的目标 |
2.2 研究生组织育人的价值探寻 |
3 “双一流”建设与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关系 |
3.1 目标一致性 |
3.2 主体契合性 |
3.3 协调共进性 |
第三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理论概述 |
1 研究生组织育人的理论基础 |
1.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论 |
1.2 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 |
1.3 组织体系的行为养成理论 |
1.4 协同理论的合力效应 |
2 相关概念 |
2.1 高校组织 |
2.2 高校育人 |
2.3 高校组织育人 |
3 研究生组织的类型、特征和功能 |
3.1 研究生组织的主要类型 |
3.2 研究生组织的一般特征 |
3.3 研究生组织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功能 |
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研究 |
4.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含义 |
4.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中的主客体关系 |
4.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优势 |
第四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现状及问题审视 |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现状 |
1.1 调查概况 |
1.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存在的问题 |
2.1 “碎片化”特征明显,育人合力不足 |
2.2 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
2.3 研究生组织育人成效难突显 |
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研究生组织育人体系不健全 |
3.2 研究生组织育人内部运行不畅 |
3.3 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第五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提升研究生组织育人成效的对策 |
1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指导思想 |
1.1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立场 |
1.3 贯彻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原则 |
2.1 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
2.2 实现研究生育人环节的互融互通 |
3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的路径探索 |
3.1 明确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
3.2 发挥团的纽带作用,提升团学组织凝聚力 |
3.3 提升研究生基层学术组织育人的影响力 |
3.4 加强导师立德树人,发挥导师育人职责 |
3.5 创新研究生组织育人工作平台、内容和方式 |
结束语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培养创新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李勇,王军政,肖文英,王超,袁粼.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2)
- [2]“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李保忠.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综合性大学社会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以南昌大学为例[D]. 李苗. 南昌大学, 2020(01)
- [4]中乌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以广东海洋大学与塔什干东方大学为例[D]. 夏岚(Akhmetgaleeva Sabina).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3)
- [5]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成效研究[D]. 陈夏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8]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质量测评及提升研究 ——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D]. 朱心怡. 江苏大学, 2020(05)
- [9]我国大学本科荣誉学院发展研究[D]. 王家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4)
- [10]“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组织育人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傅雅欣.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