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郑伯旭[1](2022)在《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汲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的第二课堂。丰富的馆藏文献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有助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高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如何在新时代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首先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理论阐释,其次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就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深入挖掘并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形成健康的人格。
张志华[2](2021)在《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文中提出高校图书馆建设管理工作的持续完善,能够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文章内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文章撰写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的路径进行探索,以此为该项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杨秀芳[3](2021)在《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变革》文中指出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精神为主体的群体文化。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以图书馆为平台,通过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引导,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文章介绍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立足于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转型,提出了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变革策略。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吴梦瑶[5](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文中提出社会流行的文化思潮、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校图书馆的资源保障,一系列因素造就了一所大学的校园阅读状态与校风学风。本文拟通过四个部分来梳理改革开放至今的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阅读活动研究综述”“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并于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特点,试找出当前校园阅读中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文章在引言部分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做出本研究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同时指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具体所用的研究内容及方式方法。第2章“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着重探究校风、学风在校园阅读中的影响,分为校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大部分内容;通过对校友回忆录、校友访谈、校史记录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按时间顺序介绍了不同时期南京大学校风、校貌的不同特点,并对大学校园阅读氛围构建过程中,学校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总结。第3章“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则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探究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的发展史。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阅读内容与阅读方式。通过对不同时期阅读特点的探究,总结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热点与途径的变迁。第4章“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系统探究了目前南京大学学风、校风建设在校园阅读中的具体内容,列举了南京大学校内举办的各类校园阅读活动,由图书馆举办的如“图书借阅排行榜”“南京大学读书节”;由教务处主持的“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由学生组织的如各类读书会、读书社团、读书拓展等活动。第5章总揽全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三个基本特点,指出目前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推进的不足之处:阅读推广各方力量分散,阅读推广中学校特色不足、专业性欠缺,以及阅读活动考核监督难以落实等问题。文章最后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如下:凝聚各方力量,共建校园阅读;健全阅读考核机制,倡导同学间互评;最后,呼吁南京大学在阅读推广中发掘学校特点,建设具有南大特色的校园阅读文化。
苏蜀源[6](2019)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简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通过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彰显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刘晓东[7](2016)在《高职学院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校园文化是学校内在的一种文化氛围,这是经常很长时间才能够形成的,是学校精神价值与物质基础的综合体现。本文对高职学院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明确高职学院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王丽娜[8](2016)在《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信息最集中的地方,其凭借着自身的功能和优势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此主要从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及馆员优质、专业的服务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黄树玲[9](2015)在《高校图书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探讨》文中指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资源依托、教育延伸、素质培养、价值导向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当前高校图书馆仍存在着功利意识、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重视对学生的管理而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促使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图书馆应该长期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具体对策是:积极开展活动;大力营造文化氛围;构建高质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重视数字化建设;加强宣传力度。
王惠霞[10](2014)在《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文中研究指明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具体的体现。不管是在大学还是在高职院校中,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文章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进行阐述。
二、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诠释 |
校园文化的内涵 |
校园文化的主要构成 |
1.校园物质文化 |
2.校园制度文化 |
3.校园精神文化 |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打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
延伸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
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的主要措施 |
加强馆舍环境建设,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
推进文献资源建设,夯实校园文化物质保障 |
拓宽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满足校园文化建设需求 |
加强馆员系统培训,提高校园文化服务水平 |
(2)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教育促进的作用 |
价值导向作用 |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作用发挥中的阻碍因素 |
管理理念的缺乏 |
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
阅读服务工作的不完善 |
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有待提升 |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发挥的路径 |
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
开展科学导读活动 |
合理组织阅读推广活动柜 |
做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更新换代 |
(3)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高职院校图书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助力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变革策略 |
利用用户画像,健全校园文化舆情机制 |
运用传播手段,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 |
创新活动模式,构建校园文化创新形式 |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校园文化基础建设 |
结合主流文化,增强校园文化辐射效果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5)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阅读活动研究综述 |
1.2.1 校园阅读中的校风学风研究 |
1.2.2 校园阅读中的高校图书馆研究 |
1.2.3 高校阅读的特点与状况研究 |
1.2.4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2章 南京大学的校史源流及学风积淀 |
2.1 改革开放以前的校风、学风及校园学习环境 |
2.1.1 校史概述 |
2.1.2 校风的嬗变与学风的积淀 |
2.1.3 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读者服务 |
2.1.3.1 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
2.1.3.2 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 |
2.1.4 校园学习环境、设施与大学生阅读活动 |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学风、校风建设 |
2.2.1 重拾学习传统,弘扬中华文化(1978-1988年) |
2.2.2 重视专业学习,勤奋务实求新(1988-1997年) |
2.2.3 参与信息世界,文化哺育人才(1997年以来)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变迁 |
3.1 计划经济时期大学生阅读热点(1978-1992年) |
3.1.1 “文革结束”带来的文史读物热 |
3.1.2 美学兴起引发的美学读物热 |
3.1.3 中西交流带来的思想读物热 |
3.1.3.1 现代西方哲学热 |
3.1.3.2 “批判与反思”文学热 |
3.1.4 市场经济造成的“读书无用”热 |
3.2 市场经济时期大学生阅读热点(1992年以来) |
3.2.1 经济读物热 |
3.2.2 技能读物热 |
3.2.3 休闲读物热 |
3.3 与时俱进并引领时尚的大学生阅读方式变化 |
3.3.1 图书借还蔚然成风(1978-1990年) |
3.3.2 囊中羞涩,盗版横行(1990-2000年) |
3.3.3 新兴阅读方式渐成主流(2000年以来) |
第4章 学风、校风建设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活动 |
4.1 南京大学图书馆打造的校园文化品牌 |
4.1.1 南大图书馆的“借阅率”与“借阅排行榜” |
4.1.1.1 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率的下降 |
4.1.1.2 南京大学图书馆“借阅排行榜” |
4.1.2 南大图书馆主办的“读书节” |
4.1.3 “读书节”活动的显着成效 |
4.1.3.1 全面树立和宣传图书馆新形象 |
4.1.3.2 提升图书馆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 |
4.1.3.3 促进校园文明建设与阅读风气形成 |
4.2 南大教务处打造的“悦读经典计划” |
4.2.1 通识教育背景上的“悦读经典计划” |
4.2.2 “悦读经典计划”的书目遴选 |
4.3 南大学子自发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 |
4.3.1 读书社、读书会 |
4.3.1.1 紫藤学社 |
4.3.1.2 凝眸文学社 |
4.3.1.3 重唱诗社与林下诗社 |
4.3.1.4 新传读书会 |
4.3.1.5 阅读与出版协会 |
4.3.1.6 百草园书社 |
4.3.1.7 悦读书社 |
4.3.1.8 雅南读书会 |
4.3.2 其他校园阅读活动 |
4.4 学风、校风建设对学生校园阅读的影响 |
4.4.1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参与广度分析 |
4.4.2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参与深度分析 |
4.4.3 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满意度分析 |
第5章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特点与建议 |
5.1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呈现的特点 |
5.1.1 校园阅读行为由零星发起到系统规模 |
5.1.2 校园阅读活动层次不同、丰富多彩 |
5.1.3 校园文化精神对学生影响深远 |
5.2 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的缺憾与不足 |
5.2.1 校园阅读推广力量分散 |
5.2.2 阅读活动考核监督难以落实 |
5.2.3 校园文化活动特色性不强 |
5.3 基于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的三个建议 |
5.3.1 引领各方力量,共建校园阅读 |
5.3.1.1 建立阅读推广长效机制 |
5.3.1.2 联合各方推广校园阅读 |
5.3.2 重视阅读成效,落实推广工作 |
5.3.2.1 重视评价学生阅读成果 |
5.3.2.2 总结各项活动收获 |
5.3.3 重视校园特色,打造校园文化 |
5.3.3.1 创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
5.3.3.2 打造学校特色的阅读活动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京大学学风、校风建设与校园阅读学生评价反馈 |
致谢 |
(6)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一)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 |
(二)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 |
(三)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环境育人的作用 |
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做法 |
(一)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发挥教育职能 |
(二) 宣传馆藏资源, 推动校园文化发展 |
(三) 立足馆内资源,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
(四) 善用新媒体, 巩固校园文化阵地 |
三、结语 |
(7)高职学院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学院图书馆和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作用 |
1.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发展的重要场所 |
2.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
3.对学生的影响 |
三、完善高职学院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措施 |
1.信息技术的应用 |
2.强化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势 |
3.改善图书馆环境, 加强硬件措施的建设 |
4.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
(8)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
二、高校图书馆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
三、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一)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二)高校图书馆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三)高校图书馆优质、专业的服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9)高校图书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
(一) 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依托 |
(二) 具有教育延伸作用 |
(三) 具有素质培养功能 |
(四) 发挥价值导向作用 |
二、高校图书馆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功利意识严重 |
(二) 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
(三) 重视对学生的管理而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
三、高校图书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
(一) 积极开展活动 |
(二) 大力营造文化氛围 |
(三) 构建高质量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 |
(四) 重视数字化建设 |
(五) 加强宣传力度 |
(10)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园文化相关内容 |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视野下加强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
四、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郑伯旭. 文化产业, 2022(03)
- [2]浅谈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张志华. 文化产业, 2021(29)
- [3]全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变革[J]. 杨秀芳. 文化产业, 2021(29)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大学校园阅读状态及学风校风研究(1978-2019)[D]. 吴梦瑶. 南京大学, 2020(02)
- [6]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苏蜀源. 决策探索(下), 2019(04)
- [7]高职学院图书馆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 刘晓东. 科学中国人, 2016(08)
- [8]论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 王丽娜. 传播与版权, 2016(01)
- [9]高校图书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探讨[J]. 黄树玲. 学理论, 2015(08)
- [10]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图书馆建设[J]. 王惠霞. 兰台世界,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