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录

1999年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录

一、1999年度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论文文献综述)

刘茂[1](2021)在《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晓燕[2](2021)在《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常有学术价值的论题。首先,金庸小说经典化是区别于精英文学的,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特殊个案,因此,在评价其经典性意义的时候,我们既要参照传统精英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又要兼顾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商业性和世俗性的一面。其次,在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无比发达的当下,金庸小说经典化也必然受到创作本体的自我修订、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读者消费的文化取向、文学批评的学术规范、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等因素的影响,它是在历史与现状、作家个体与社会群体、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等多重内外因素共同形成合力的过程中,逐步推进其经典化历程的。第三,梳理和研究金庸小说经典化的生成机制和发展过程,整理和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和理论话语之间的碰撞与博弈,还原和重塑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文学史现场和文学(史)意义,对于我们由此展开对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经典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论题将从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化、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文学批评界与金庸小说的经典化、金庸小说与通俗文学发展等四个角度出发,考察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各种内外因素的生成过程、产生合力的过程、产生效果的过程,力图在文学史的背景下,在丰富扎实的文学史料中,在纵横捭阖的理论批评体系基础上,搜集和整合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绩,拓展和加深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展现和开辟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新的向度。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五章、结语,由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论文中涉及的理论术语、学术概念和专有名词进行宏观梳理与交代。重点讨论何谓“经典”和“经典化”,同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路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向度和价值进行展开。第一章旨在提供金庸小说“经典化”历史的、宏观的知识谱系梳理,对影响其创作和传播时间的和空间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等多种因素展开论述和探讨。其中包括对20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商业化都市环境的历史回顾,对金庸其人其文在香港文化界大行其道的内外因素的讨论和辨析,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对金庸小说由排斥到接受过程中涉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背景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将梳理海峡两岸对金庸作品从抵制到接纳的过程,寻找到贯穿其中的文学普适性因素,还原和阐释金庸作品的文化魅力。除此之外,本章还涉及到金庸小说与中国旧派武侠小说之间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并将之与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同时间段的横向比较并置在一起,以提供最全面、最客观、最真实的关于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第二章是对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展开研究。在第一章新旧武侠小说的比较基础上,着重讨论金庸小说内在的先天因素,寻找使之成为文学经典的文本特质和文化价值。本部分将着重挖掘金庸小说将文化传承融会于“行侠仗义”武侠主题之下,塑造出人文江湖美学境界的艺术属性。同时,将努力探寻金庸小说突破传统商业化写作传统,在丰富精彩的故事情节中塑造出饮誉文坛的经典人物形象,并由此开拓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创作新境界的方法和路径。此外,金庸小说在承袭传统武侠小说书写模式的同时,将世俗价值与理想主义完美统一、在除暴安良的价值之外做出了关于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使其呈现出异于传统武侠小说和通俗文学的特点。以上这些新的变化对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是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金庸小说初版本的主要内容、销售模式,进而辨析作家、办报人和政论家三重身份笼罩下的金庸在1950、60年代的香港对其小说的市场化运作和文学版图的历史建构所实施的规划和策略。同时,也会对金庸小说各种版本的读者群体和营销方式进行深入考察,寻找到金庸小说在大众文化崛起的市场环境中,由报刊连载到多媒介方式传播直至被广大读者完全接纳的历史真相。最后,将纵向分析武侠文化与20世纪中国电影的渊源,同时,广泛收集不同时期金庸影视剧播出后的读者反馈、影视收视率调查等数据,对金庸影视剧改编进行全面梳理,厘清金庸影视剧改编中从忠于剧本到篡改原着、从题材取胜到文化消费的两大特点,从而进一步在市场化、消费化的时代背景下,解读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金庸小说认知的历史变化过程,重点分析其背后折射的时代变迁和文化观念更迭。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作家作品本体分析、文化场域分析、经典筛选三个角度,对金庸经典化与文学批评界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另外,本章将对金庸研究的成果进行“再研究”,从而在学术与学术史双重辩证维度的基础上,展示多元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在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讨论金庸小说经典化对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意义。本章将以具体文学史事件的整理与回顾为线索,突破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本身,展开对“对通俗文学经典化的原则和标准的讨论”“经典化博弈中作家和读者的关系”等重要文学史问题的思考,考证和辨析这些金庸小说经典化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重要文学(史)事件,梳理和审视时代变化中文艺思想的更迭,以及文学批评家对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批评心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当代文学批评界与大众文学市场化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经济体制变迁与文学运行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嬗变,以及当代作家和读者的关系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建设的重要话题,也是关乎到中国特色文学理论体系建构和文学实践展开的重要问题。结语部分回顾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同时指出金庸小说经典化未来发展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后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关系;二是金庸小说经典化与时代语境下“去经典化”文化态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代文学经典如何应对“去经典化”的时代趋势并寻找其经典化途径。

苏安娜[3](2021)在《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行程,无论是在媒介载体,还是文学类型,抑或是内容创作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派作为从事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场域中,密切地关注和追踪网络文学的发展动态,高屋建瓴地透视网络文学的方方面面,运用专业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知性逻辑和理性含量,在网络文学的创作、接受、传播等文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与网络文学互动互生的过程中,他们适时地革新了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话语形态,有选择地肯定网络文学的娱乐功能,将以快感机制为基础的文学性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并在批评实践中吸纳网络原生态话语,实现了学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遗憾的是,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多关注网民批评和媒体批评,却对学院派批评缺乏足够的审视和观照。有人还先入为主地认为媒体批评和网民批评更适合网络文学,更能推动网络文学的长足进步。这显然是低估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之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乃至学院派批评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宏观地盘点、梳理其二十余年的发展脉络,考察网络文学与学院派批评之间如何互相促进,客观地评价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整体看来,从事网络文学批评的学院派充分发挥了正规军的优势,其批评理论和批评行为可圈可点,促进了网络文学的正向发展。具体来说,第一章纵向地梳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在具体的论述中,结合网络文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划分为发轫、探索、爆发和建构四个阶段,较为完整地展现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共生互动的过程。第二章以共时性的视角讨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成果和创获。学院派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内涵、审美特性、经典化和评价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也探析了网络文学类型叙事背后的大众社会文化心理、快感机制和商业机制等关于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议题,从而触及和完善了被其他批评力量所忽视或短视的部分批评议题,整体地推动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进程。而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探索,也为学院派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重振文学批评的现实效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第三章提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相较于丰富的文学类型和多变的文学现象,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相对贫乏,批评模式也相对滞后,这提醒着学院派必须反思现有的话语惯习和认知偏见,综合运用多种思想理论资源,创新现有的批评方法,更新传统的批评范式。

王方[4](2021)在《《人民日报》对东北抗联的媒介记忆研究(1946-2020)》文中认为东北抗日联军是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中坚力量,不仅为全国抗战的全面胜利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其抗争历程和精神对激发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历史代表过去,记忆则是关乎当前。近年随着媒介记忆研究的深入,以新闻媒体为中心的记忆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媒介记忆理论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人民日报》1946-2020年间对东北抗联的记忆建构情况。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清晰地了解官方媒体“记忆什么”、“谁在记忆”、“如何记忆”的记忆图景,探讨《人民日报》建构抗联记忆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包括五章。第一章绪论,从东北抗联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入手,评析媒介记忆、东北抗联和《人民日报》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其对本研究的指鉴价值,进而阐释本研究意义。第二章包括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信度的说明。第三章为研究发现,包括新闻文本、历时呈现、话语特征、记忆框架和建构因素等内容。第四章则是对东北抗联建构不足与策略的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整体内容进一步进行概括和凝练,提出研究现存的局限和未来展望。通过分析发现,在新闻文本上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在体裁上体现出多样与立体兼顾的记忆样态;第二,在版面上表现出重要话语空间与国际元素显现的记忆框架;第三,在篇幅上表现出深入完整与时效详尽兼具的记忆内容;第四,在图片应用上表现出永久固定场景实现定位的记忆叙事;第五,在新闻来源上体现出官媒合力与事件直接相关者补充的记忆角色。由年份、月份和主题的历时分析可知,东北抗联记忆呈现明显的“潜伏、遗忘与突显”趋势和集中于“整十”年份的周期报道。抗联记忆的唤醒集中在2月、7月、8月、9月,体现了重大事件触发性。主题的延转则说明历史记忆是一种基于现实权利、利益需要的“选择性建构”书写。在记忆话语特征上,表现出党政话语持续、国际话语凸显、英雄话语年深日久的记忆形象。在记忆框架上,《人民日报》建构抗联记忆包含纪念场所、纪念语境和纪念主体三个维度;同时媒介记忆的建构受社会情境、媒介事件和媒体属性三个因素影响。基于以上数据和文本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最终构建出“英雄”、“政党”和“普通人”为主的媒介记忆。实际上,东北抗联记忆的复兴是官方权力基于现实社会需要感知而参与建构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记忆建构的过程中存在记忆框架失衡难抵遗忘、记忆内容重复乏新意和记忆群体讲述不足的局限性。

许颖鑫[5](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状况分析 ——基于CSSCI期刊的社会网络分析》文中提出自1958年第一部国产电视剧问世以来,中国电视剧已走过六十余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的巨大嬗变。中国电视剧见证了不同时代人的情感、生活和社会图景的变迁,已然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电视剧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已远超戏剧与电影,成为拥有广泛受众与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主流艺术形式,是国人最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之一。随着电视剧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中价值地位的日渐增长,众多研究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对国产电视剧进行研究。尤其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的研究逐渐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一方面,研究者与研究成果显着增加;另一方面,研究方法更加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不断加强。关于中国电视剧的研究涉及诸多层面,如电视剧本体研究、创作研究、叙事研究、产业研究、受众研究、文化传播研究、审美研究等。为了更好地把握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的整体状况,梳理最近二十多年的理论研究样貌,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2000-2020年区间主题为电视剧或电视剧研究的4399篇CSSCI期刊文章为研究对象,对有效文献做了定量分析,最终以直观形象化的形式呈现分析结果,揭示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的研究状况。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中国电视剧研究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梳理中国电视剧主题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成果发表平台、研究力量聚合等基本概况;其次,对中国电视剧研究状况进行社会网络分析,选取高频关键词、构建关系数据矩阵,再对高频关键词间的内在关系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实现对电视剧主题研究内容的深度剖析,发现其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及相关特征;再次,对中国电视剧研究热点进行多元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得出研究的主要议题聚类情况;最后,基于前期定量分析的数据进行定性研究,总结归纳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热点、发展规律,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分析,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古远清[6](2020)在《台湾新世纪文学大事记(2000—2019)》文中研究表明大事记的内容,包括重大政治事件、文化热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论争、重要会议、刊物创刊终刊、重要作品发表出版、重要作家活动及去世等项。

胡琪[7](2020)在《镜像中的亲子关系与现实社会的相互映照研究 ——以2013年以来国产家庭伦理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80后群体逐渐成为新生代父母,越来越多的家庭伦理剧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将叙事主题对准亲子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家风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2013年中国首部育儿题材电视剧《小儿难养》为起点,《虎妈猫爸》《小别离》《归去来》《少年派》《带着爸爸去留学》《小欢喜》等反映多元亲子关系,涵盖“家庭教育”“学区房”“出国留学”等热点话题的家庭伦理剧随之涌现,更奠定了2019年教育题材电视剧大年的地位。透过聚焦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伦理剧,笔者综合运用家庭社会学、叙事学、文艺学、传播学等视角,一方面围绕从“差序格局”延伸而来的“主从关系”“人缘关系”“朋友关系”,对养育型、强制型、溺爱型、朋友型四种亲子关系进行创新视角的解读,并结合电视文本探究各类亲子关系背后映射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采用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艺术呈现和现实社会之间的契合互动。在认知层面,大部分观众认为家庭伦理剧再现了当下社会环境中的典型问题和典型人物,较大程度地秉承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认同层面,虽然短评数量较少,行为认同层面的效果不是特别显着,但是在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中正面维度占比均接近90%,访谈对象也表现出较高程度的认同水平,他们表示从剧中学到了“言传与身教并重”等育儿方法,这表明家庭伦理剧正在帮助现实家庭实现思想和行为层面的转变,发挥着改善和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教育意义。最后,基于受众分析反馈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未来亲子类家庭伦理剧创作的三点建议:(1)挖掘现实题材,凝练时代发展中的痛点;(2)源于现实更要高于现实,倡导艺术作品的人文关怀;(3)寓教于乐更要润物无声,提高剧集的美育教化功能。

李嘉敏[8](2020)在《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典电影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自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传承方式。而红色经典电影作为反映特定时代社会现实的影像文本,呈现出的话语更具现实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红色经典电影在多元话语主体的更迭中不断更新;因此,深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探究红色经典电影,对厘清红色经典电影的流变及其呈现的话语权力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经典电影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影中国家、资本和大众话语权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嬗变。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述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历程,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引入话语权力理论,以此作为全文的研究起点;第二章分析1949-1977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文艺服从政治年代中的具体表现;“十七年”时期主要是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工具,“文革”时期则较为沉寂,革命样板戏取而代之成为政治的传声筒;第三章探讨1978-2000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这一时期伴随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形势的变化,红色经典电影倚仗着政府的“红头文件”和经济补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新高潮,电影以对人的关注和真实的英雄形象为大众展演了宏大的历史画卷;第四章考察2001-2019年红色经典电影在新世纪呈现的面貌,这一阶段红色经典电影走向市场化与类型化,媒介技术的发展提升了红色经典电影的表现力,商业化包装下的偶像面孔参与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书写。红色经典电影的产生与流变,呈现了其从一元的国家话语强势主导到国家、大众话语的双重叙事再到国家、大众以及资本等多元话语主体共存博弈的历史变迁。可见,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变迁与国家话语权力密不可分,在未来抑或呈现新的发展样态。

罗紫榆[9](2020)在《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主旋律电视剧的主题内涵在不断丰富。现实题材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状态为主体,不断融合新的社会动态加以创作,令观众时刻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时刻体会到时代气息的变更,成为主旋律电视剧的有力枝干。类型叙事作为一个特定叙事体系,在遵循故事一般性成规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调整、融合、变化,培养相对成熟的观众群体,并顺应观众的期待不断对类型电视剧叙事模式进行革新。类型叙事强化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大众化表达,并显现出一些文本内容上的规律。本文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作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的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影像文本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此类电视剧类型叙事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第一章厘清了“主旋律电视剧”、“现实题材电视剧”、“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三个概念以及对“类型电视剧”与“类型叙事”、“电视剧类型”与“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进行辨析,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确定,并整理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内涵变化,对“现实题材”被囊括进“主旋律电视剧”作出了阐述。第二章梳理了“主旋律”时代内涵的变迁,从类型叙事的特征和现实题材的优势分析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特点,并列举了现实题材下,军旅剧、家庭剧、都市剧和行业剧是怎样与主旋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第三章采取个案分析法,先从总体概述军旅剧、家庭剧、都市剧和行业剧的创作内涵,再选择四部能分别代表近年来这四类电视剧创作倾向的剧集,从人物形象、情节设置、视觉图谱和主题观念四个方面阐述这些剧是如何进行类型叙事的。第四章,类型融合是电视剧艺术与电视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走向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本章重点论述了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里,类型融合的元素调动与表现特征,并从切实表达的时代主题、多线铺展的情节节奏、多面性格的人物塑造和多元融合的风格拓展四个方面,剖析了近年来此类电视剧受到大量关注与良好口碑的缘由。第五章,对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进行了反思和展望。从三个方面反思了创作意图与市场接受上的得失,一是通俗审美与抽象形态的隔阂,二是人物深度与支线庞杂的矛盾,三是类型期待与叙事套路上的落差;从两个方面展望了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如何走向“讲好中国故事”,一是关注现实和扎根生活的类型开发,二是展现艺术与市场运作的价值平衡。

胡萱[10](2019)在《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大化地有效阅读是通俗小说创作的终极目标,也是通俗小说产生最佳社会影响和最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创作、传播、运作、阅读、效益,通俗小说创作就是一个市场运行的过程,其中阅读是主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阅读主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通俗小说的市场运作也随之进行调整。本论文选择阅读的视角论述通俗小说创作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强调通俗小说批评的“通俗视角”。既然阅读是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主要环节,抓住这个环节对之展开批评,就最能体现通俗小说批评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二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但是从阅读的角度分析通俗小说的运作过程的成果还不多见,为本论文留下了创新的空间。三是刊载媒体转换迅速是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重要特点。刊载媒体的不同自然带来阅读形式的不同,阅读形式的不同也就带来市场运作的不同。因此阅读方式的研究也就最能呈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创作风貌。“纸读”指的是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读者从市民阶层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但读者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运作延续了近现代通俗小说的运作机制,同时也受到西方畅销书机制的影响。当代纸质通俗小说市场运作的实质是本土化了的畅销书机制。“网读”指的是网络小说的阅读。网络小说的阅读从纸张迁移到屏幕,读者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进一步浅层化,在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与作者进行即时互动。网络小说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付费阅读及其衍生的市场运作模式,这一模式形成后,网络小说的读者不仅花费时间阅读小说,还要消费金钱乃至情感,过度消费的读者已变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粉丝”。网络小说的市场运作正是深植于粉丝经济,所有市场运作的具体行为都指向对粉丝生产力的充分调动。“手读”指的是电子游戏的阅读。电子游戏可以看作是“手读”的故事。相较于“纸读”、“网读”,电子游戏具有多重技术优势,游戏玩家可以获得比阅读小说更强烈的代入感,这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比拟的。虽然游戏更充分地调动了阅读者的感官,但其生产程序是预先设定好的,阅读者能改变的内容十分有限。阅读者实际处于被控制的地位,其主体性被剥夺了。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相当繁荣,对之展开科学的批评是当务之急。从阅读和市场运作的层面展开研究,对通俗小说的价值评价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对通俗小说构建健康、有益的社会正能量也能提供科学的对策。

二、1999年度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度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论文提纲范文)

(2)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经典”“经典化”的概念与当代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在香港的文学生成:商业化与殖民统治场域中的家国想象
    第二节 在大陆和台湾的传播:政治文化影响下的经典认同
    第三节 与旧派武侠小说关系:良暴传统的现代性转向
    结语
第二章 金庸小说本体的经典性:传统文学的渗透与人学叙事的开拓
    第一节 书剑江湖:“行侠仗义”主题的雅化
    第二节 人性挖掘:情节推演中的多元人格塑造
    第三节 彼岸理想:俗世摹写中的生命关怀
第三章 大众传媒与金庸小说经典化:纸质媒介的推广与图像传媒的创新
    第一节 报刊连载:多重合力作用下的文学经典诞生
    第二节 修订、出版及宣传:商品经济策略下的经典塑型
    第三节 跨文类改编:大众文化市场的“再经典”与“泛经典”
第四章 文学批评与金庸小说经典化:学术体系的接纳与权力话语的认证
    第一节 文本批评的经典指认:金庸小说研究系统的建立
    第二节 文化场域的内涵丰富:金庸小说价值意义的评估
    第三节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金庸小说经典地位的夯实
第五章 金庸小说经典化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启示
    第一节 通俗文学批评标准:娱乐消费和世俗关怀的属性确认
    第二节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文学机制变革中的姿态转换
结语:未完成的经典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与网络文学发展同频共振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一节 作为新宠的网文与发轫期的学院派批评(1998-2002)
        一、作为互联网大众新宠的网络文学
        二、于沉寂中开启先声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二节 不断壮大的网文与探索期的学院派批评(2003-2007)
        一、从自发式写作转向商业化的网络文学
        二、于认知深化中拓进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三节 势头强劲的网文与爆发期的学院派批评(2008-2013)
        一、于承续与展望中趋向多元的网络文学
        二、介入到网络文学场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四节 步入主流的网文与建构期的学院派批评(2014-今)
        一、于多方竞合格局中谋新变的网络文学
        二、向体系化发展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第二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探讨与现象聚焦
    第一节 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讨
        一、网络文学内涵的探究
        二、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辨析
        三、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探求
        四、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探讨
        一、类型叙事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
        二、网络文学快感机制的探析
        三、网络文学商业机制的考察
第三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第一节 丰富的文学类型和相对贫乏的批评话语的矛盾及化解
        一、对西方理论话语的套用与挪移
        二、代际阻隔导致话语体系的割裂
        三、吸纳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反哺
    第二节 多变的文学现象和相对滞后的批评模式的矛盾及超越
        一、各批评主体间的分立模式致使对话受阻
        二、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的模式忽视读者作用
        三、询唤对话式批评与引入读者接受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等情况

(4)《人民日报》对东北抗联的媒介记忆研究(194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基础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
        1.3.2 关于东北抗联的研究
        1.3.3 关于《人民日报》抗战报道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2.1 理论意义
        1.4.2.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问题
    2.3 研究方法
    2.4 信度检验
第三章 研究发现与结果
    3.1 东北抗联新闻文本呈现
        3.1.1 报道体裁:多样与立体兼顾的记忆样态
        3.1.2 报道版面:重要话语空间与国际元素显现的记忆框架
        3.1.3 报道篇幅:深入完整与时效详尽兼具的记忆内容
        3.1.4 图片应用:永久固定事件场景实现定位的记忆叙事
        3.1.5 新闻来源:官媒合力与事件直接相关者补充的记忆角色
    3.2 东北抗联历时呈现
        3.2.1 年份:“潜伏、遗忘与突显”之年度轨迹
        3.2.2 月度:重大事件月触发呈现
        3.2.3 主题历时变化:选择性建构的记忆书写
    3.3 东北抗联话语分析
        3.3.1 政党话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3.3.2 国际话语:国际政治功能凸显,从感激到担当的主动争取
        3.3.3 英雄话语:文化符号聚焦,从英雄时势到时势英雄的再现逻辑
    3.4 东北抗联记忆建构框架
        3.4.1 纪念场所:记忆承载者与爱国教育地
        3.4.2 纪念语境:欢腾的胜利时刻与溢出的历史话题
        3.4.3 纪念主体:政群共建的多样刻写与英雄为主的自我言说
    3.5 东北抗联记忆建构的影响因素
        3.5.1 社会情境
        3.5.2 媒介事件
        3.5.3 媒体属性
    小结
第四章 媒介记忆建构的不足与策略
    4.1 记忆框架:内容失衡难抵遗忘,应协调框架丰富抗联记忆
    4.2 记忆策略:重复书写缺乏新意,应挖掘抗联新颖记忆点
    4.3 记忆话语:顺位主体话语缺失,应丰富亲历、普通群体记忆讲述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样本编码表及操作化定义
    附录2:新闻报道样本统计表
致谢

(5)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状况分析 ——基于CSSCI期刊的社会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论文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新
        二、研究方法新
第一章 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主题
        一、中国电视剧研究主题概述
        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概述
    第二节 研究方法解析
        一、文献计量学的概念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概念
        三、社会网络分析的内容
        四、多元统计分析的概念
    第三节 研究工具及分析软件
        一、统计分析软件--EXCEL
        二、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
        三、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四、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第一节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取
        一、文献来源
        二、选取原则
        三、选取样本
    第二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时间分布
        一、整体走势
        二、阶段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期刊分布
        一、期刊载文量分析
        二、期刊被引频次分析
    第四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学术力量
        一、高发文作者
        二、高被引论文
        三、机构分布情况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社会网络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社会网络构建
        一、选取关键词
        二、确定高频关键词
        三、构建关系数据矩阵
    第二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整体网络分析
        一、构建网络社群图
        二、网络密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中心性分析
        一、点度中心性分析
        二、中间中心性分析
        三、接近中心性分析
    第四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核心-边缘分析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的多元统计分析
    第一节 构建多元统计分析数据矩阵
        一、相似矩阵
        二、相异矩阵
    第二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因子分析
        一、检验可行性
        二、提取公因子
    第三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聚类分析
        一、聚类进度表
        二、聚类树状图
    第四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多维尺度分析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结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热点分析
        一、议题聚焦
        二、精品创新
    第二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特征分析
        一、时间的浓重书写
        二、空间的多元展现
    第三节 中国电视剧研究的结论总结
        一、研究结论
        二、未来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7)镜像中的亲子关系与现实社会的相互映照研究 ——以2013年以来国产家庭伦理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家庭伦理剧相关研究
        1.2.2 亲子关系相关研究
        1.2.3 家庭伦理剧中的亲子关系研究
    1.3 研究问题
    1.4 关键概念和理论基础
        1.4.1 关键概念
        1.4.2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深度访谈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意义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意义
2 家庭伦理剧的叙事新转向
    2.1 叙事主题的转向:从夫妻矛盾到亲子关系
    2.2 叙事风格的变化:从宏大叙事到“轻文化”
    2.3 叙事结构的转换:从单一主线到多元呈现
3 社会镜像:家庭伦理剧中亲子关系矛盾所折射的社会问题
    3.1 家庭伦理剧呈现的亲子关系
        3.1.1 养育型:缺爱缺位“撒手式”
        3.1.2 强制型:虎妈狼爸“严苛式”
        3.1.3 溺爱型:娇生惯养“泛爱式”
        3.1.4 朋友型:平等沟通“友好式”
    3.2 家庭伦理剧映射的现实痛点
        3.2.1 婴幼儿教育的“起跑线”竞争
        3.2.2 出国留学潮的低龄化趋势
        3.2.3 “高考定终身”的狭隘观念
        3.2.4 “不放手”父母培养的“啃老巨婴”
4 认知与认同:家庭伦理剧的受众研究
    4.1 认知:故事情节层面的个人判断
    4.2 认同:亲子相处模式的深度反思
        4.2.1 情感认同:移情换位思考
        4.2.2 行为认同:日后行为改造
5 家庭伦理剧创作题材的突破和提高
    5.1 挖掘现实题材,凝练时代发展中的痛点
    5.2 源于现实更要高于现实,倡导艺术作品的人文关怀
    5.3 寓教于乐更要润物无声,提高艺术作品的美育教化功能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附录B 深度访谈采访提纲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红色经典电影
        二、关于话语权力与电影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红色经典电影与话语权力的运作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
        一、“红色经典”的界定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发展
        三、红色经典电影的类型
    第二节 话语权力理论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中的话语权力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权力建构(1949-1977)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背景
        一、新生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二、计划经济凸显国家意志
        三、厚重的革命文化历史
    第二节 “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话语表达
        一、红色政权的显性宣传
        二、革命英雄构筑红色记忆
        三、1960年电影《红旗谱》:透视国家话语权力的合法性
    第三节 “文革”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现实境况
    第四节 “文革”时期红色经典电影的国家权力呈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色经典电影的双重话语叙事(1978-2000)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复苏与探索
        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
        二、经济上的改革开放
        三、个人思想的解放
    第二节 双重话语主体的融合与共生
        一、凸显对“人”的关注
        二、真实的革命英雄
        三、历史史诗的展演
    第三节 1991年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人民战争的胜利
        一、《大决战之淮海战役》的历史画卷
        二、纪实的美学追求
        三、军民鱼水情的歌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色经典电影多元话语的共谋(2001-2019)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转向
        一、消费文化的异军突起
        二、官方权力机构的助推
        三、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影像塑形
        一、大众话语权力的僭越
        二、资本聚合下的审美体验
        三、主流话语下的拟红色经典
    第三节 2017年电影《建军大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
        一、《建军大业》的现代书写
        二、年轻英雄的追求与反抗
        三、家国同构的主旋律弘扬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一)主旋律电视剧研究相关
        (二)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相关
        (三)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研究相关
        (四)类型研究相关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案分析法
        (三)文本分析法
    四、研究意义
        (一)创新点
        (二)理论价值
        (三)现实价值
第一章 主旋律电视剧与类型叙事概述
    一、主旋律电视剧的定义与其题材
        (一)主旋律电视剧的界定与嬗变
        (二)主旋律电视剧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三)主旋律电视剧涉及的题材
    二、类型叙事与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
        (一)类型叙事
        (二)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主要类型
第二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总体特征呈现
    一、“主旋律”时代内涵的变迁
    二、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特点
        (一)作为类型叙事的特征
        (二)作为现实题材的优势
    三、类型电视剧与主旋律内容的结合
        (一)军旅剧与“爱国主义”精神
        (二)家庭剧与“家文化”特征
        (三)都市剧与“改革创新”精神
        (四)行业剧与“自我奉献”精神
第三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分析
    一、军旅剧——展现家国鸿鹄之志
        (一)军营青年群体的人物形象
        (二)“英雄成长型”情节设置
        (三)呼应主旨的视觉图谱
        (四)保家卫国的主题观念
    二、家庭剧——树立和谐家庭风尚
        (一)亲子家庭的人物形象
        (二)“网状交汇型”情节设置
        (三)相互作用的视觉图谱
        (四)和谐家风的主题观念
    三、都市剧——聚焦当代都市文化
        (一)当代都市职场的人物形象
        (二)“冲突并行型”情节设置
        (三)强化立意的视觉图谱
        (四)奋斗成长的主题观念
    四、行业剧——歌颂岗位奉献精神
        (一)单一行业群体的人物形象
        (二)“以零串整型”情节设置
        (三)精准呈现的视觉图谱
        (四)敬业奉献的主题观念
第四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融合策略
    一、类型融合的元素调动
        (一)类型元素的多元调动
        (二)类型元素的集成创新
    二、类型融合的表现特征
        (一)切实表达的时代主题
        (二)多线铺展的情节节奏
        (三)多面性格的人物塑造
        (四)多元融合的风格拓展
第五章 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反思与展望
    一、反思:创作意图与市场接受的得失
        (一)通俗审美与抽象形态的隔阂
        (二)人物深度与支线庞杂的矛盾
        (三)类型期待与叙事套路的落差
    二、展望:走向“讲好中国故事”
        (一)关注现实与扎根生活的类型开发
        (二)展现艺术与市场运作的价值平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论文涉及的中国电视剧年度选集部分作品
    附录2 :论文第三章涉及的个案剧集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论文视角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创作的特点
    第一节 目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阅读最大化的追求
    第二节 途径: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设置
        一、当代通俗小说的生产
        二、当代通俗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第三节 特点: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市场运作机制的比较
        一、与现代通俗小说相比较
        二、与欧美畅销书机制相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纸读: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
    第一节 当代纸质通俗小说的特质
        一、大众读者的阅读
        二、本土化的畅销书机制
    第二节 寄身畅销书机制的“郭敬明”现象
        一、内容消费:年轻读者的“代言人”
        二、运作策略:与出版机构合作及IP运营
        三、偶像构建:“造神”与“吸粉”
    第三节 大众传媒推动的“麦家热”
        一、文本:中国式谍战的传统
        二、营销:携手影视剧的策略
        三、传播:跨文化流行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读:网络小说的屏阅读与“粉丝”狂欢化的消费
    第一节 屏阅读:众声喧哗的开放空间
        一、载体:纸张到屏幕
        二、文本:欲望的呈现
        三、互动:阅读与评论
    第二节 读者:过度消费的粉丝
        一、结构:“70后”到“90后”
        二、生产:消费与投入
        三、参与:管理与监督
    第三节 市场运作:以读者为中心
        一、营销:纸质出版到全版权运营
        二、类型:高度细分的受众
        三、作者:卖文谋生的草根
        四、编辑:被削弱的环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读:电子游戏的阅读与跨媒介转换
    第一节 电子游戏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电子游戏阅读机制的设置
        一、故事与空间
        二、人物与互动
    第三节 电子游戏与通俗小说的跨媒介转换
        一、“手读”变“纸读”
        二、“纸读”变“手读”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1999年度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D]. 刘茂. 西北大学, 2021
  • [2]金庸小说经典化研究[D]. 黄晓燕. 浙江大学, 2021
  • [3]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苏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4]《人民日报》对东北抗联的媒介记忆研究(1946-2020)[D]. 王方.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5]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研究状况分析 ——基于CSSCI期刊的社会网络分析[D]. 许颖鑫.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台湾新世纪文学大事记(2000—2019)[J]. 古远清. 人文, 2020(01)
  • [7]镜像中的亲子关系与现实社会的相互映照研究 ——以2013年以来国产家庭伦理剧为例[D]. 胡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中国红色经典电影的话语权力变迁研究[D]. 李嘉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近年来现实题材主旋律电视剧的类型叙事研究[D]. 罗紫榆.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当代通俗小说阅读与市场运作机制研究[D]. 胡萱. 苏州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1999年中国长篇电视剧备忘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