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土壤水分及动态特征

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土壤水分及动态特征

一、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的土壤水分及其调蓄动态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燚[1](2021)在《黄土高原草地根系残体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土流失是当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植物根系死亡分解后形成的根系通道是土壤水分优先流的主要路径,对改善土壤结构、恢复“土壤水库”的调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黄土高原根系残体调蓄土壤水分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禾本科牧草(白羊草)和豆科牧草(达乌里胡枝子)为研究对象,在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60 cm土层中,采用CT扫描技术对草地根系通道进行原位观测,结合室内模拟根系残体分解实验,分析草地根系形态特征、化学组成与分解速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草地根系分解下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探讨草地根系残体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水分入渗速率的研究,揭示草地根系残体形成根系通道增加土壤水分入渗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机制,为明确草地根系残体介导下的土壤水文过程、促进黄土高原土壤水库功能的正常发挥及草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根系形态变化特征,达乌里胡枝子各土层根系分解速率均高于白羊草。根系分解过程中,在0-60 cm土层中,草地根系各土层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随根系分解速率加快而不断减小,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随着根系分解时间增加,草地根系分解指数K不断减小,且草地根系分解指数K随土层深度加深而不断减小。达乌里胡枝子各土层根系分解50%干物质所需时间为0.413、0.567、0.570、0.571和0.586年,而白羊草为0.440、0.568、0.576、0.582和0.617年,达乌里胡枝子各土层根系分解95%干物质所需时间为1.785、2.449、2.462、2.470和2.532年,而白羊草为1.902、2.454、2.488、2.515和2.668年,且达乌里胡枝子各土层根系分解指数K高于白羊草,这表明在0-60 cm土层中达乌里胡枝子各土层根系分解速率比白羊草快。(2)证明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0-10 cm土层草地根系全碳、全氮遵循释放模式,草地根系全碳、全氮、碳氮比是影响草地根系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在0-10 cm土层中,草地根系全碳、全氮含量随根系分解时间增加而降低,遵循释放模式。草地根系分解后期,在0-10 cm土层,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全碳含量分别降低了15%和25%,全氮含量分别降低了39%和26%,达乌里胡枝子根系养分损失量高于白羊草。在0-60 cm土层根系分解过程中,草地根系全碳含量与根系分解速率呈显着正相关(P<0.05),草地根系全氮含量与根系分解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但草地根系碳氮比与根系分解速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草地根系碳氮比越小,根系分解速率越快。(3)明晰了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根系化学组成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发现在0-10 cm表土层达乌里胡枝子提高土壤养分能力优于白羊草。在0-60 cm土层根系分解进程中,草地根系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不断增加。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草地根系各土层土壤养分不断降低,草地根系分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表土层。草地根系分解后期,在0-10 cm表土层,达乌里胡枝子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均显着高于白羊草(P<0.05),由此可见在表土层,达乌里胡枝子改善土壤质量能力强于白羊草。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草地根系全碳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而草地根系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关系不显着(P>0.05)。当土壤缺乏养分时,草地根系会分解释放出大量碳元素,增加土壤养分供给,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4)揭示了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差异及其对土壤渗透性影响机制,明确了达乌里胡枝子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水分渗透性的能力优于白羊草。草地根系分解后期,在0-60 cm土层,草地根系各土层土壤含水量、pH值、团聚体百分量、孔隙数和孔隙度增大,而土壤容重则相反。随土层深度加深,草地根系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团聚体百分量、孔隙数和孔隙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容重则相反。在0-60 cm土层中,草地根系分解增大了土壤饱和导水率,且土壤饱和导水率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在0-6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孔隙数、孔隙度和有机碳与土壤饱和导水率、水分入渗速率呈显着正相关,而土壤容重则相反(P?0.05)。在0-60 cm草地根系分解过程中,达乌里胡枝子土壤孔隙数、孔隙度、粒径>0.25 mm团聚体百分量、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水分入渗速率高于白羊草,而土壤容重相反,且达乌里胡枝子土壤水分入渗速率表现为增加趋势,而白羊草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与白羊草相比,达乌里胡枝子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水分渗透性的能力更强。

刘欣蕊[2](2021)在《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及对水热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森林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指示着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变化,探究多年冻土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氮含量变化对探明其碳氮储量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在大兴安岭地区分布广且具代表性的兴安-落叶松林、白桦林以及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为背景,采集0-30 cm浅层森林土壤,利用人为控制水热条件的室内模拟实验,模拟生长季(增温)极端降水天气(增湿)后浅层森林土壤中最活跃的碳氮组分: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全氮(TN)、土壤铵态氮(NH4+-N)和土壤硝态氮(NO3--N)对水热条件变化的短期动态响应,系统研究分析森林土壤碳氮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和短期波动性。本研究初步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不同林型下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土壤碳含量在三种林型间虽有差异,但并不显着,三种林型土壤碳含量均值为白桦林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林型之间SOC和DOC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土壤SOC在三种林型土壤的垂直方向上呈现表层大于底层,土壤DOC垂直分布呈现0-10cm>20-30cm>10-20cm的现象;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林型各土层之间SOC和DOC含量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土壤氮含量均在兴安落叶松林中最高,垂直分布均呈现表层大于底层。TN含量在三种林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NH4+-N和NO3--N各土层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2)水热交互作用下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动态变化特征土壤碳含量整体随温度增加而下降,随水分增加而增加,随培养时间推移波动下降。SOC含量在不同林型中均值与培养前一致;温度对兴安落叶松林和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壤土壤SOC含量影响显着(p<0.05),随着水分的增加,SOC含量呈上升;在三种林型DOC含量中均受温度和水分的显着影响(p<0.05),随着温度增加,DOC含量呈下降趋势,随水分增加而增加。土壤氮含量总体呈现随时间推移波动下降的趋势,垂直方向上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TN含量在兴安落叶松林中受温度水分的显着影响(p<0.05),随温度和水分的增加而减少,NH4+-N和NO3--N含量三种林型中总体呈现随时间推移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温度和水分的增加而增加。(3)森林土壤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土壤内部碳氮变化是土壤理化因子互相作用的结果,SOC、TN和含水量是土壤内部碳氮变化的关键因素。温度和水分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对三种林型土壤碳氮均存在显着影响,温度主要对土壤SOC、DOC、TN和NH4+-N含量存在显着影响,水分主要对土壤DOC、TN和NO3--N含量存在显着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DOC含量存在显着影响。

别鹏飞[3](2019)在《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间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作为川中丘陵区的主要森林类型,由于林分结构不合理,导致林分的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等生态效益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上经济效益低下,亟待改造。为了解间伐改造的生态效应,本文以四川省盐亭县柏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实验(未间伐)、轻度(10%15%)、中度(20%25%)以及重度(35%40%)4种不同间伐强度,每种强度设置3个20m×20m的标准样地,共计12个。通过对各样地林木生长以及林下植被覆盖度和多样性、凋落物持水、土壤理化性质等相关指标的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了不同间伐强度对柏木人工林的影响效应,以期为该地区柏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间伐强度显着影响柏木人工林林分的生长。重度间伐对树高和胸径的连年生长量有显着促进效果,分别为0.19m·a-1、0.48cm·a-1,显着大于对照和轻度间伐(P<0.05);林分的蓄积量、年平均生长率在各间伐强度下无显着差异(P>0.05)。(2)重度间伐对林下灌木和草本的影响较为显着。其中草本种类在重度、中度、轻度下分别比对照增加7种、3种、1种,灌木种类在重度、中度、轻度下分别比对照增加8种、6种、3种;灌木和草本Simpson指数、Shannon-Wieiner指数、Pielou指数、丰富度指数规律一致,即重度>中度>轻度>对照组;灌木和草本的生物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3)间伐影响了林下凋落物蓄积量和蓄水量,其中重度间伐下影响效应显着。凋落物总蓄积量最大值为重度间伐的4.07t/hm2,分别比中度、轻度、对照增加了1.12t/hm2、2.03t/hm2、2.66t/hm2。凋落物的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在重度间伐下最大,分别为13.1t/hm2、11.3t/hm2,显着大于对照和轻度间伐(P<0.05);其持水率与时间的关系基本一致,且重度间伐下持水率最大。(4)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及物理性质指标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其中土壤全碳、有机质、全氮、孔隙度、土壤贮水性能在同一间伐强度下0-10cm层显着大于20-30cm层(P<0.05),而土壤的容重则表现相反规律。(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与灌草生物量相关性较强,是其重要的指示指标;另外凋落物的蓄积量、持水能力与土壤的理化性质、灌草层的多样性有较强的相关作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柏木人工林间伐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相应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重度间伐(2.04)>中度间伐(0.32)>对照(-0.97)>轻度间伐(-1.38)。基于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间伐强度和对照实验,重度间伐(35%40%)和中度间伐(20%25%)对该区柏木人工林的林木生长、生物多样性、土壤性质及凋落物性质的改善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即间伐后林分密度2257株.hm-21515株.hm-2可显着提高林分的生态效益和功能。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川中丘陵区长防林三期工程以及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刘秋香[4](2019)在《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是评估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修复与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川丘陵地区的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紫色土分为碱性、中性、酸性三种亚类,本文选取采自四川省盐亭县林山乡的碱性紫色土(注:经查证,碱性紫色土壤p H值大于8,呈碱性,文中称碱性紫色土),仁寿县花瓷乡的中性紫色土和乐山市的酸性紫色土,通过田间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有机碳和腐殖质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为四川丘陵地区合理利用土地及协调土地利用方式提供了参考。同时,以盐亭碱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林地凋落物和农作物秸秆的腐殖化规律,为秸秆的循环高效利用和凋落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作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类型的土壤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垂直剖面中有机碳和腐殖质碳的分布存在着显着性的差异。碱性、中性、酸性紫色土壤剖面有机碳量总体的差异表现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碱性紫色土。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碱性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为:林地>旱地>水田,中性和酸性紫色土的有机碳含量为:水田>林地>旱地。2)碱性紫色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HA/FA值表现为:碱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林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11.919g/kg、11.403g/kg;旱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7.919g/kg、7.107g/kg;水田土壤表层的腐殖质含量、重组土碳含量分别为14.788g/kg、13.957g/kg:均表现为:水田>林地>旱地。旱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最大,为1.98,表明旱地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最强。水田土壤腐殖质HA/FA值是1,林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为0.467,其腐殖质腐殖化程度最差。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不同类型土壤的腐殖质组分碳的含量如下:胡敏素(Humin,Hu)>富里酸(Fulvic acid,FA)>胡敏酸(Humic acid,HA),不同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碳含量为:紧结合态>松结合态>稳结合态。在土壤剖面中,不同类型土壤的腐殖质及组分碳含量、重组土碳及各结合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胡敏素和紧结态腐殖质含量最多分别占腐殖质总量的50%以上。碱性、中性、酸性紫色土壤的20-40cm土层的HA/FA值均高于0-20cm层和40-60cm层土壤的HA/FA值,说明20-40cm层土壤腐殖质的聚合程度较高。不同类型土壤中松结合态腐殖质含量与紧结合态腐殖质含量的比值为0.2270.536,整体偏小,说明四川丘陵区紫色土壤腐殖质的存储能力较强。林地、旱地、水田土壤的腐殖质及组分碳含量、重组土碳、各结合形态腐殖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旱地和水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区间分别为1.2721.979,0.7371.696,林地土壤腐殖质的HA/FA值区间为0.6660.932,可得旱地和水田土壤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HA/FA)大于林地土壤,表明水田和旱地土壤腐殖质的质量较好。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中松结合态腐殖质与紧结合态腐殖质的比值表现为:旱地>水田>林地,说明旱地土壤腐殖质的活性最高。也说明川中丘陵区不同类型土壤在不同利用方式下腐殖质活性和储存能力均较强。4)土壤的部分理化性质与有机碳及腐殖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紫色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p H的相关系数为-0.080,呈负相关,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949**,正相关性显着,以此证明了土壤氮素主要是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于有机质中。土壤有效磷与有机碳的相关系数为0.142,呈正相关。5)秸秆还田腐解和凋落物腐殖化都属于有机物质的腐解,其腐解率都随腐解时间延长增大,残留量减小。腐解一年的时间后,水稻秸秆的腐解率为99.61%,营养元素碳(C)、氮(N)、磷(P)、钾(K)的腐解释放率分别为99.73%、99.07%、96.44%、99.16%;玉米秸秆的腐解率为96.89%,营养元素C、N、P、K的腐解释放率分别为97.36%、93.23%、99.53%、99.93%。由此可见秸秆腐解过程中,秸秆中的营养元素进入土壤成为供植物生长的养分。秸秆腐解后的剩余部分也可以成为土壤中的有机物质。本文不仅分析了盐亭林地凋落物及组分在2018年的年产量,同时研究了凋落物在210d中的腐殖化规律。首先从凋落物数量实验的结果得出,桤柏混交林凋落物年产量为272.916g·m-2·yr-1,各组分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枝24.94%,叶68.14%,果6.92%。落叶在凋落物中占据主体,其变化趋势与凋落物总产量变化一致。其次,凋落物腐殖化过程中,凋落物腐解率随腐解时间延长增大。其所含元素C、N、P、K的释放率整体上随腐解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从整个腐殖化时间区间上看,K元素释放率高于元素C、N、P的释放率,C、P元素释放率居中,N的释放率最小,且增长缓慢。腐解210d后,凋落物残留物中的腐殖质含量从初始的22.568%下降到7.1663%,HA和FA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且有机碳含量缓慢降低。w(HA)/w(FA)在腐殖化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说明凋落物腐殖化有利于胡敏酸形成,在210d时,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相差不大。因此腐殖过程中腐殖质的积累对土壤形成极为重要。因此,秸秆返田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剩余的秸秆,同时,它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土壤肥力增强,对农业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林地凋落物的腐殖化可增加林地土壤有机碳,增加土壤碳库储量。

满洲[5](2019)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人工林土壤碳组分分异性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初期所种植的单一林种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近年来出现了严重退化现象,为改善植被现状,“十二五”期间开始利用添加不同植物物种,以混交林代替单一林地的方式对现有退化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改善。为探究植被恢复对不同土壤碳组分的影响,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选取了黄土高原龙滩流域立地条件相似的白杨纯林、白杨+5年生油松混交林、白杨+10年生油松混交林、油松纯林、山杏纯林、山杏+5年生樟子松混交林、山杏+5年生云杉混交林等7块样地,收集并测定了7块样地中细根生物量、凋落物量和凋落物化学性质,对比分析了不同纯林之间、退化山杏纯林及其山杏樟子松和山杏云杉混交林之间、退化白杨纯林及不同恢复年限白杨油松混交林之间土壤碳组分的差异,研究了退化林地群落结构调整后的碳组分变化,探讨了该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碳变化驱动因子对土壤碳的影响并解释了土壤碳变化的直接驱动因子和间接驱动因子。更好的阐明了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植被恢复过程与土壤碳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人工林植被的有效恢复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恢复树种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其重组组分含量表现相似,上层(0-40cm)和下层(40-100 cm)之间有所差别,0-40 cm土层,白杨纯林的土壤有机碳及其重组组分含量最低,山杏最高;40-100 cm土层,山杏纯林含量最低,白杨最高。0-40 cm土层内,白杨纯林的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低于山杏和油松纯林,40-100 cm土层,三种林地土壤轻组有机碳无显着差异。三种人工林地土壤无机碳均有明显脱钙现象,但含量最高的土层有所差别。三种人工恢复林地下,土壤全碳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山杏纯林>油松纯林>白杨纯林,土壤全碳含量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上层(0-20 cm)。(2)退化林地植被群落结构调整后,相较于单一纯林,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变化类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不同混交林下土壤重组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变化不同。相对于山杏纯林,山杏+樟子松混交林的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均有所增加,而山杏+云杉混交林的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有所下降;白杨油松混交林的土壤轻组有机碳先增加后减少,而重组有机碳持续增加,有机碳增加主要来源于重组有机碳。单一纯林调整为混交林后,表层无机碳含量依然低于其他土层,无机碳含量最大土层朝地表上移且含量高于纯林。混交林地的土壤全碳含量高于单一纯林。退化林地植被群落结构调整形成混交林后,土壤有机碳及其重组组分、土壤无机碳、土壤全碳含量均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在单一退化林地内续种不同物种调整为混交林的结构改变方式能够提高土壤的固碳潜力。(3)白杨、山杏和油松三种人工恢复树种相较,油松纯林的土壤固碳效果最好,白杨最差。退化纯林植被群落结构调整为混交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无机碳储量和全碳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退化白杨纯林调整为白杨油松混交林后,白杨+油松混交林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全碳储量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长,混交林的结构调整方式能够提高土壤的碳固存能力。(4)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土壤重组有机碳、土壤含水量、细根生物量、土壤全氮、微生物量碳和氮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无机碳含量、土壤重组碳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和土壤pH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轻组、重组有机碳、细根生物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和土壤pH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剩余指标无显着相关性。土壤无机碳与与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龙滩流域人工林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容重、pH、全氮含量、细根生物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碳变化都有较高的主导作用。其中,土壤含水量、全氮含量、细根生物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全碳变化起总的正向效应且主要为间接影响,土壤容重和pH对土壤全碳含量的变化起总的负向效应。土壤含水量、容重、pH、全氮含量、细根生物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有机碳变化均有较高的主导作用,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细根生物量、微生物量碳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主要贡献为间接效应,土壤pH和微生物量氮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相当;土壤含水量、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与土壤无机碳都有负向决定作用,且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对土壤无机碳含量起着最大的负向直接作用,土壤pH对土壤无机碳含量起着主要的正向作用,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无机碳含量起着主要的负向作用;驱动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主导不同土壤碳组分的变化。

高玥[6](2018)在《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作为森林旅游的新业态,森林养生是生态福祉普惠大众的有效途径。森林公园作为开展森林养生旅游的优质平台,摸清其养生林资源情况及景观分布格局并策划具有其特色的养生产品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养生旅游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运用Global Mapper14.1、ArcGIS10.4.1软件对森林公园卫片、地形图、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林地保护数据等进行处理,提取所需信息和数据,以景观分类法确定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类型和主要养生树种。分别选取景观要素斑块尺度、类型尺度和景观尺度指数指标,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空间分布格局。针对其特点和分布规律提出森林养生旅游产品构想及营销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总结养生林概念:富含植物精气、空气负离子等健康因子,赋有生态景观价值、生态健康养生价值和游憩体验价值,具备开展健康养生、生态体验教育、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等活动的潜力,并具有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功能的森林。(2)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类型体系主要由针叶林(柏木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柏木-桤木混交林)、阔叶林(桤木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等林分构成。(3)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森林公园内整体养生林覆盖率较高,其中针叶林景观面积最大,占森林公园养生林斑块类型总面积的31.84%,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特征,是该地区优势景观类型,也是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的基质,主导着该地区整体景观的格局、功能和动态变化过程。其他景观类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桤-柏混交林、马尾松林、桤木林、竹林、经济林、灌木林和杉木林,其中桤-柏混交林和马尾松林面积达到了 100hm2以上,是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该区森林景观稳定性和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竹林、经济林、灌木林景观所占比例均不足1%,面积差异不明显。柏木林和桤-柏混交林斑块形状最为复杂,边界较不规则且有较长的边界,稳定性较弱。灌木林、疏林地和杉木林景观形状指数低,景观边界较为规则,景观形状也较简单。森林公园整体香农多样性指数不高,养生林景观多样性程度和聚集度都处于中等水平;各养生林景观类型在两大景观片区的分布处于随机状态,而且主要养生林景观类型在不同片区的比例差异较大,以柏木、马尾松为优势种的针叶林和桤-柏混交林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数据也映证了多样性指数与优势度成反比的结论。柏木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杉木林和桤-柏混交林景观破碎程度较低。森林公园养生林植被绝大部分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缓坡(6°-15°)、斜坡(16°-25°)地区,区内养生林景观在各坡向分布面积大体相当,这些分布特征与人类生产经营活动及植被的生物学特性联系紧密。(4)针对目前森林公园养生林及其景观存在针叶林面积过大、树种单一、景观效果有待提升、景观异质性较低、林相季相变化少等问题,应采取构建近自然异龄混交林、营造目标树、综合防治病虫害、增加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例以及补植彩色植物等营林措施。(5)初步监测了主要养生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柏木林平均值分别为13183个/cm3;桤木林平均值为5800个/cm3;马尾松林平均值为8163个/cm3;竹林为873个/cm3;桤木-麻栎混交林平均值为5187个/cm3;马尾松-麻栎混交林平均值为7663个/cm3。森林公园养生林主要树种为柏木、马尾松、杉木、桤木、麻栎、香樟、刺槐、楠竹、盐肤木、柑桔类等,其植物精气成分主要包括α-蒎烯、樟脑烯、二环烃、β-蒎烯、莰烯、没食子酸、柠檬烯等,分析整理了森林公园内近350种养生资源植物及其主要养生用途。(6)目前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存在资源挖掘不足、产品单一、缺乏核心产品、特色性主题性较差等问题。规划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及项目,构建了由柏海林涛养生游、生态观光休闲游、山岳运动健身游为主题的养生旅游产品体系。提出了养生产品营销策略,包括产品包装、品牌认证、专题旅游等产品营销手段以及品牌、联动、广告、节庆、网络方面的分销营销。

李梦德,刘立斌,倪健[7](2017)在《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过去50年来的碳循环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Forest-DNDC模型的植被和土壤参数本地化校准,以气象插值数据为输入,模拟了贵州省普定县高原型喀斯特次生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19652014年的土壤、植被和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结果表明,与冷模拟和实测值相比,参数本地化校准后的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春、秋、冬3个季节的土壤呼吸动态,而模拟的夏季土壤呼吸偏小;但统计检验指出,参数修订后的Forest-DND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喀斯特森林土壤呼吸,降低了模拟误差,可用于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碳动态的模拟。进一步分析发现,19652014年喀斯特森林的碳通量除模拟早期的前34年急剧增加之外,随后总初级生产力(GPP)保持相对稳定,植物呼吸(Rplant)和生态系统呼吸(Recosystem)随着森林发育而增加,土壤呼吸(Rsoil)减少,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呈迅速减小趋势;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亦较迅速下降,在2013年达到最低值-0.17 t C/ha,喀斯特森林由碳汇变为弱碳源。相关分析表明,年均温度和年降水对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的GPP和Rsoil没有显着影响,但却显着影响NPP、Rplant、Recosystem和NEE。

张宗学,鲁时燕,牛牧,陈俊华,龚固堂,朱志芳,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8](2014)在《川中丘陵区优良适宜树种选择》文中研究指明首先选用生长适宜性指标、抗逆性指标、生态功能指标作为控制层,生长周期、更新能力、生长速度、抗旱性、抗寒性、耐瘠薄性、冠层疏透性和根系特性等8个因子作指标层,用层次分析法对柏木、马尾松、桤木和香樟等20个供选树种进行模型选择,然后对得分较高的树种分别在川中丘陵区的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中进行改造后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模型筛选出适宜川中丘陵区的乔木树种分别为麻栎、栓皮栎,刺槐,桤木,喜树,香椿,马尾松、香樟、柏木9个,灌木树种为马桑,黄荆,火棘3个。(2)从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状况分析,香樟、桤木、喜树、窄冠刺槐、香椿均可用于在柏木纯林中补植,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以补植香椿为宜,立地条件差的林分中以补植窄冠刺槐为宜。马尾松纯林中应补植香樟和栓皮栎,但补植香樟时应选择土层较厚,土壤含水量较高的林分。补植的苗木以2a生大苗为宜。

刘芝芹[9](2014)在《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文中认为云南高原山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在整个长江流域中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其土地利用格局和森林生态修复措施也日益引起重视。云南高原山地森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在涵养当地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态系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和保护长江上游云南高原山地生态环境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以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头塘监测站主要植被类型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水冬瓜林、云南松纯林及圆柏林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和荒草地为对照,在分析典型小流域头塘监测站降雨特性的基础上,从森林植被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三个垂直活动层次,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灰色关联法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林冠层截留、枯落物层持水、土壤入渗、土壤持水特性、地表径流等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不同层次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运用AHP法模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林分水文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配置模式林分的水源涵养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将对指导云南高原山地森林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不同林分林冠层生态水文功能得到,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为最好。5种不同林分林冠截留率大小顺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24.84%)>云南松+栓皮栎林(21.77%)>云南松纯林(20.80%)>圆柏(16.]]%)>水冬瓜(14.35%)。该地区5种森林类型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对降雨量进行分级来比较截留率的变化也进一步表明,不同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随着降雨量级的增大而逐级减小。(2)通过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生态水文功能的比较可知,以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为最好。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差异明显,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的枯落物储量最大,为12.0t.hm-2,分别是云南松纯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水冬瓜林、圆柏林地的1.51,1.68,2.24,2.75倍。枯落物年凋落量、最大持水量及有效拦蓄量大小排序与枯落物储量大小排序完全一致,5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变动范围在261.02%~401.03%之间;各林分的有效拦蓄量在7.13-37.66t.hm-2之间,相当于拦蓄0.71-3.77mm的降雨。5种林分中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的拦蓄能力最强。这也充分说枯落物储量大的林分其最大持水能力也强。(3)比较不同林分土壤层的生态水文功能可知,以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为最好。土壤的入渗性能层间变化差异较大,除了荒草地外,初渗率和稳渗率均以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C层母岩;各林分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大小顺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14.93mm-min-1)>云南松+栓皮栎(6.2mm·min-1)>云南松纯林(5.75mm·min-1)>水冬瓜(4.06mm-min-1)>坡耕地(3.41mm·min-1)>圆柏(2.61mm·min-1)>荒草地(2.02mm-min-1),不同地类表层土壤的稳定与初始入渗速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中水稳性团聚体、自然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非毛管孔隙度、容重是影响渗透特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单位面积不同地类的有效蓄水量的大小排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512.11t·hm-2·-1)>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250.59t·hm-2·a-1)>云南松纯林(178.81t·hm-2·a-11)>水冬瓜(174.26t·hm-2·a-1)>圆柏林(147.66t-hm-2·a-1)>坡耕地(94.83t·hm-2·a-1)>荒草地(86.52t·hm-2·a-1)。(4)结合2001至2013年6-10月雨季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年度径流深及总径流深大小规律均为:坡耕地>荒草地>圆柏林>水冬瓜林>云南松纯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不同森林类型的典型林分的径流系数从2001年到2013年都有降低的趋势,而荒草地和坡耕地的径流系数呈上升趁势。2013年全年的总地表径流量以坡耕地的最多,以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的最少。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与径流系数关系最密切的是降雨量因子和60分钟最大雨强因子。通过回归分析,不同地类地表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用3次曲线方程模拟效果最好,模型均能通过F检验。运用SPSS相关系数法分析头塘监测站各地类产流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覆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系数与上述因素均呈负相关关系,大小排序为:郁闭度>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率>土壤有效蓄水量>非毛管孔隙灌度>初渗率。(5)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14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不同林分的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量化得分排列顺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0.981)>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0.730)>云南松纯林(0.617)>水冬瓜林(0.514)>圆柏林(0.502)。(6)采用影子工程法将森林生态系统汛期调蓄洪峰的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价值核算得到,流域内各林分类型调节洪峰的价值大小排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8746.95元.hm-2)>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4488.30元.hm-2)>云南松纯林(3359.55元.hm-2)>水冬瓜林(3025.35元.hm-2)>圆柏林(2594.10元.hm-2)。各森林类型水源涵养潜力都较大,在云南高原山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刘贤安[10](2014)在《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种群动态及生态水文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绵阳官司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流域防护林作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被誉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护的重要生态屏障,其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决定了生态服务功能效益的发挥。近年来,该区域内人口密度逐渐增大,人地矛盾日已突出,人为干扰活动显着影响了防护林体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同时对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亦构成了潜在威胁。合理评估防护林种群及群落动态过程及生态水文功能,对进一步了解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效益发挥成效、促进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生态学、水文学、土壤学及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原理和方法为指导,通过野外调查、数理统计相结合,定性定量分析了防护林群落更新演替动态及群落结构特征;采用高度级、大小级结构对防护林4个乔木优势种群柏木、马尾松、栓皮栎、麻栎进行分级归类,探讨了优势种群的结构特征、种群稳定性及种群更新状况;运用静态生命表及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了优势种群的数量动态、更新演替规律,预测了种群的发展趋势;根据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实验,运用统计处理、回归分析和数据拟合等方法,探讨了防护林林下枯落物的持水特征及吸持水过程、构建了枯落物吸持水经验模型,与此同时分析了林下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化及土壤持水特征;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5种林分的总体生态水文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价。基于以上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防护林更新动态及群落物种组成该流域植被经过20多年的更新演替,局部林分类型发生了较大变化。低矮黄荆马桑灌丛和桤柏混交林已更新演变为柏木纯林;栎黄荆次生灌丛已更新演变为栎类林;湿地松林已更新演变为马尾松湿地松混交林。其它林分类型未发生改变,还保留着原有的柏木林、马尾松林或松柏混交林类型,但群落物种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早期的马尾松林、柏木林林下更新层出现了较多栓皮栎、青冈、油桐、朴树、构树等落叶阔叶幼苗幼树;部分常绿阔叶树种(红豆树、女贞)已扩散到亚乔木层。(2)防护林群落垂直结构动态防护林各林分的物种空间分布正发生着改变,垂直结构共享物种增加。如样地3,20年前该固定样地为栎黄荆次生灌丛,20年后该样地植被演变为多优种栎类林。同时由于垂直空间分布发生改变,各植被系列的代表样地亦发生改变。如样地6(马尾柏木混交林),原为纯单优或纯双优林分系列,3级以上空间没有其它物种分享,而本次调查显示,其36级出现了较多阔叶树种,且在垂直空间上间断出现。(3)防护林群落稳定率动态变化固定样地群落稳定性排序为:样地8>样地6>样地5>样地3>样地11>样地7>样地12>样地10>样地4>样地9>样地2>样地1,由此可见,较成熟林分稳定率高于未成熟林分,混交林高于纯林,未受干扰林分高于受干扰疏林。与前人研究对比发现:近10年来,群落稳定率除松柏混交林样地10呈下降趋势外,下降值为34.8%,其他样地群落稳定率均呈上升趋势,柏木林样地1上升了40.7%,柏木林样地2上升了28.1%,柏木林样地5上升了3.5%,松柏混交林样地6上升了3.9%,马尾松林样地7上升了1.2%,马尾松林样地9上升了26.8%,马尾松林样地12上升了33.1%。(4)防护林优势种群高度级、大小级结构从高度级结构可以看出:防护林各样地乔木优势种群结构(单优种或共优种)稳定性发展趋势既有增长型也有衰退型。对于柏木种群来说,样地1处于增长型样地,样地2处于稳定型,样地4、5、6、10处于衰退型;对于马尾松来说,增长型包括样地9、11,稳定型包括样地8,衰退型包括样地6、7、10、12;对于湿地松种群来说,该种群处于衰退型;栎类林样地3中栓皮栎和麻栎分别表现为稳定型和增长型。从大小级结构可以看出:防护林4个乔木优势种群的中低龄级(Ⅰ、Ⅱ级)幼苗及幼树少,尤其是幼苗严重不足,而Ⅲ、Ⅳ级中幼龄树所占比例较高,成熟龄树Ⅵ、Ⅶ级缺乏,表现出低的更新率和高的死亡率,使得各种群的大小级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不稳定型的纺锤状结构,这与更新良好的天然林的典型金字塔增长型种群结构差异显着。(5)防护林优势种群数量动态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柏木和马尾松的死亡率动态趋势具有相似性,而栓皮栎和麻栎的死亡率动态趋势与柏木、马尾松差异较大,且二者亦不相同;除栓皮栎外,柏木、马尾松、麻栎的最高生命期望值均出现于死亡率最高的龄级之前,说明幼苗和幼树在经过自然筛选和种内、种间竞争后,保留下来的幼苗、幼树生命期望寿命较弱。存活曲线分析表明:柏木、马尾松、栓皮栎、麻栎种群存活曲线更趋于Deevey-Ⅱ型,反映了在一定时间段内种群各年龄阶段存活过程过渡较平稳,总体上呈现较稳定的趋势,但单个样地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生存函数曲线综合表明:柏木种群动态为前期增长,中期衰退,后期稳定;马尾松种群动态为前期增长,中期稳定,后期衰退;栓皮栎种群动态为前期衰退,中期增长,后期衰退;麻栎种群动态为前期稳定,中期增长,后期衰退。(6)防护林林下枯落物生态水文特征该流域防护林各林分枯落物厚度与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即栎类林>松柏混交林>马尾松林>柏木林>马湿混交林,其枯落物厚度介于2.007.33cm,枯落物储量介于4.119.15t/hm2;最大持水量与有效拦蓄量大小排序相同,即栎类林>松柏混交林>柏木林>马尾松林>马尾松湿地松混交林,其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介于6.7815.21t/hm2,有效拦蓄量介于4.0910.61t/hm2。防护林不同层次、不同林分林下枯落物的持水过程表现出相似的特性,在浸水前期持水量快速增加,浸水45h左右达到较大值,浸水1015h后持水量随浸水时间的增加变化不大;5种林下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之间均符合Q=ln(t)+b,林下枯落物的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均符合V=a t-b,二者均达到显着相关(p<0.001),证明这2个方程可以用来模拟林分枯落物持水量、枯落物持水率和枯落物吸水速率的实际变化,可以方便地预测林分枯落物不同浸泡时间后的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的变化。(7)防护林林下土壤生态水文特征防护林各林分林下土壤(030cm)土壤容重大小排序为:松柏混交林(1.42g/cm3)>马尾松林(1.395g/cm3)>栎类林(1.38g/cm3)>柏木林(1.375g/cm3)>马湿混交林(1.32g/cm3),土壤总孔隙度大小排序与土壤容重相反,依次为马湿混交林(50.45%)>柏木林(48.55%)>栎类林(48.51%)>马尾松林(48.37%)>松柏混交林(47.41%);防护林土壤最大持水量与毛管持水量大小排序相同,即松柏混交林>柏木林>栎类林>马尾松林>马湿混交林,其最大持水量介于227.03262.62mm,毛管持水量介于193.19226.71mm,而土壤有效持水量与前两者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柏木林>松柏混交林>栎类林>马湿混交林>马尾松林,其土壤有效持水量介于33.5737.02mm。与王金锡等(1992)研究成果对比发现:各林分类型的土壤调蓄水(土壤有效持水量)量明显增加,土壤生态水文功能增效约为2.417.26%。(8)防护林生态水文功能评价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表明:防护林5种林分的综合生态水文功能大小排序为栎类林(0.89)>松柏混交林(0.82)>柏木林(0.77)>马尾松林(0.71)>马湿混交林(0.68)。栎类林和松柏混交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水文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而柏木林、马尾松林等针叶纯林其生态水文功能较差,因此有必要对针叶纯林进行适度人工改良,适度疏减林分密度,适当补植本土阔叶植物数量,以保证防护林林分能长效的发挥其生态功能,提高水土保持及水文功能效益。

二、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的土壤水分及其调蓄动态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的土壤水分及其调蓄动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高原草地根系残体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根系残体分解过程
        1.2.2 草地根系通道与土壤水分入渗研究方法
        1.2.3 草地根系残体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
        1.2.4 草地根系通道与土壤水分入渗关系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草地根系残体分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2.2 草地根系残体分解与土壤根系通道形成的关系
        2.2.3 草地根系残体调控土壤水分能力的机制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域概述
    2.5 研究方法
        2.5.1 实验设计
        2.5.2 室内模拟根系残体分解实验
        2.5.3 根系通道原位观测实验
        2.5.4 土壤水分实验
        2.5.5 样品测定方法
        2.5.6 数据处理
        2.5.7 统计分析
第三章 草地根系形态特征对其分解速率影响
    3.1 前言
    3.2 结果分析
        3.2.1 根系形态特征差异
        3.2.2 根系质量损失动态
        3.2.3 根系形态特征与分解速率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根系形态特征与根系分解速率关系
        3.3.2 不同物种根系分解速率差异
    3.4 小结
第四章 草地根系化学组成与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4.1 前言
    4.2 结果分析
        4.2.1 根系分解过程不同根系化学性质差异
        4.2.2 根系化学组成与根系分解速率相关性分析
        4.2.3 根系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动态
        4.2.4 根系化学组成与土壤化学性质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根系分解变化特征
        4.3.2 根系化学组成对根系分解速率影响
        4.3.3 根系分解过程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4.3.4 根系化学组成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草地根系分解对土壤水分渗透性能影响
    5.1 前言
    5.2 结果分析
        5.2.1 根系分解下土壤物理特性差异
        5.2.2 根系分解下土壤饱和导水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2.3 根系分解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5.3 讨论
        5.3.1 根系分解下土壤物理结构变化
        5.3.2 根系分解下饱和导水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3.3 根系分解下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及对水热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多年冻土退化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1.2.2 森林土壤碳氮影响因素
        1.2.3 水热条件对森林土壤碳、氮库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气候条件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采集样品
        2.2.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3 室内控制实验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3.1 不同林型SOC垂直分布特征
    3.2 不同林型DOC垂直分布特征
    3.3 不同林型TN垂直分布特征
    3.4 不同林型NH_4~+-N垂直分布特征
    3.5 不同林型NO_3~--N垂直分布特征
    3.6 讨论
    3.7 小结
第四章 水热交互作用下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动态变化
    4.1 水热交互作用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1.1 SOC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1.2 DOC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1.3 T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1.4 NH_4~+-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1.5 NO_3~--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2 水热交互作用下白桦林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动态变化
        4.2.1 SOC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2.2 DOC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2.3 T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2.4 NH_4~+-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2.5 NO_3~--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3 水热交互作用下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动态变化
        4.3.1 SOC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3.2 DOC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3.3 T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3.4 NH_4~+-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3.5 NO_3~--N垂直分布的动态变化
    4.4 森林土壤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森林土壤碳氮含量与土壤基础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4.4.2 森林土壤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1.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
        2.水热交互作用下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动态变化
        3.森林土壤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间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低效林的概念
        1.2.2 柏木低效人工林研究概况
        1.2.3 间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1.2.4 间伐对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1.2.5 间伐对林下凋落物影响
        1.2.6 间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2.7 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方案
    2.1 实验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林木生长及林分蓄积的测定
        2.2.3 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调查
        2.2.4 林下植物生物量测定
        2.2.5 林下凋落物采集与持水能力实验
        2.2.6 林下凋落物养分测定
        2.2.7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8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模型
        2.2.9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3.1.1 间伐对林木树高生长的影响
        3.1.2 间伐对林分胸径生长量的影响
        3.1.3 间伐强度对林分蓄积的影响
    3.2 间伐对柏木人工林林下草本和灌木的影响
        3.2.1 间伐对林下草本和灌木种类和重要值的影响
        3.2.2 间伐强度对林下灌草生物多样性影响
        3.2.3 间伐对林下灌草生物量影响
    3.3 间伐对柏木人工林林下凋落物影响
        3.3.1 不同间伐强度下凋落物蓄积量
        3.3.2 不同间伐强度下凋落物养分含量变化
        3.3.3 不同间伐强度下凋落物持水特性
    3.4 间伐对林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3.4.1 不同间伐强度下的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3.4.2 不同间伐强度下的土壤养分变化
        3.4.3 柏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柏木人工林综合评价
        3.5.1 林下灌草、凋落物、土壤等指标相关性分析
        3.5.2 基于灌草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凋落物蓄积和养分、土壤理化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3.5.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间伐强度柏木人工林综合评价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柏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
        4.1.2 柏木人工林林下灌草多样性和灌草生物量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
        4.1.3 柏木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及持水特性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
        4.1.4 柏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间伐强度的响应
        4.1.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柏木人工林综合评价
    4.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4)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腐殖质概述
        1.2.2 土壤腐殖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还田秸秆腐殖化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2.4 林地凋落物腐殖化及其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研究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植被类型
    2.2 研究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紫色土有机碳及腐殖质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分类和具体采集地点的确定
        3.1.2 土壤样品剖面的采集
        3.1.3 土样制备及预处理
        3.1.4 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3.1.5 样品腐殖质分组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部分理化性质垂向分布特征
        3.2.2 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3.2.3 表层土壤腐殖质含量特征
        3.2.4 有机碳分层特征
        3.2.5 腐殖质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3.2.6 土壤有机碳与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与总结
        3.3.1 讨论
        3.3.2 总结
第4章 碱性紫色土中秸秆腐解和林地凋落物腐解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秸秆还田实验布设
        4.1.2 林地凋落物腐殖化实验
        4.1.3 数据计算
    4.2 秸秆腐解和凋落物腐殖化试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气候情况
    4.3 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及凋落物腐殖化
        4.3.1 水稻与玉米秸秆还田腐解特征
        4.3.2 林地凋落物腐解中养分释放特征和腐殖酸含量变化特征研究
    4.4 结论与展望
        4.4.1 主要结论
        4.4.2 研究展望
第5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5.1.2 腐殖质组成特征、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特征、松结合态腐殖质与紧结合态腐殖质的比值特征
        5.1.3 土壤有机碳与其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1.4 有机物质的腐解
    5.2 存在问题及展望
        5.2.1 存在问题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一 学术论文
    二 科研项目

(5)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人工林土壤碳组分分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1.2.2 植被恢复对土壤无机碳的影响
        1.2.3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的影响
    1.3 结语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地选择
        2.3.2 样品采集
        2.3.3 实验分析方法
        2.3.4 实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差异
        3.1.1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差异
        3.1.2 不同人工混交林与单一纯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差异
        3.1.3 不同恢复时期混交林与纯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变化规律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无机碳差异
        3.2.1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无机碳差异
        3.2.2 不同人工混交林与单一纯林土壤无机碳差异
        3.2.3 不同恢复时期混交林与纯林土壤无机碳变化规律
    3.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全碳差异
        3.3.1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全碳差异
        3.3.2 不同人工混交林与单一纯林土壤全碳差异
        3.3.3 不同恢复时期混交林与纯林土壤全碳变化规律
    3.4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的土壤碳储量的差异
        3.4.1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碳储量差异
        3.4.2 不同人工混交林与单一纯林土壤碳储量差异
        3.4.3 不同恢复时期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碳储量变化
    3.5 土壤碳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
        3.5.1 土壤碳变化的相关理化性质
        3.5.2 微生物量碳、氮
        3.5.3 凋落物
        3.5.4 细根生物量
        3.5.5 人工林植被恢复下土壤碳变化驱动因子通径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土壤碳的差异性分析
        4.1.1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有机碳差异分析
        4.1.2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无机碳差异分析
        4.1.3 不同人工恢复树种下土壤全碳差异分析
    4.2 退化植被群落结构调整后土壤碳的变化分析
        4.2.1 植被群落结构调整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2.2 植被群落结构调整对土壤无机碳的影响
        4.2.3 植被群落结构调整对土壤全碳的影响
    4.3 土壤碳变化的驱动因子影响分析
        4.3.1 土壤驱动因子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4.3.2 土壤驱动因子对土壤无机碳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特色
    5.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养生林研究
        2.1.1 内涵与发展概况
        2.1.2 养生林的功能
    2.2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
    2.3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地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生态环境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1.4 基础设施现状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实地调查法
        3.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3 养生林景观类型分类
        3.3.4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景观指数选取)
    3.4 技术路线
4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
    4.1 景观要素类型斑块特征分析
        4.1.1 斑块规模
        4.1.2 斑块粒级结构分析
    4.2 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分析
    4.3 景观异质性特征分析
        4.3.1 斑块密度分析
        4.3.2 边缘密度分析
        4.3.3 养生林景观空间异质性分析
        4.3.4 景观破碎化分析
    4.4 养生林植被分布格局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4.4.1 养生林植被格局与海拔的关系
        4.4.2 养生林植被格局与坡度的关系
        4.4.3 养生林植被格局与坡向的关系
5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经营管理策略研究
    5.1 存在问题
        5.1.1 针叶林面积过大,树种结构不合理
        5.1.2人工造林树种单一
        5.1.3 部分乔灌草丛景观效果较差
        5.1.4 景观异质性较低,林相单调且季相变化少
    5.2 抚育与经营措施
        5.2.1 林分层次质量提升
        5.2.2 景观空间和养生功能层次质量提升
    5.3 养生林健康因子动态监测
        5.3.1 空气负离子监测
        5.3.2 植物精气研究
    5.4 梳理主要养生植物及其功效
6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6.1 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问题
        6.1.1 养生林资源挖掘不足,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较差
        6.1.2 养生产品单一,以视觉体验为主
        6.1.3 缺乏具有蓬安特色的核心产品
    6.2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6.2.1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
        6.2.2 突出特色,协调布局
        6.2.3 资源优化,融合发展
        6.2.4 市场运作,复合模式
        6.2.5 兼顾群众,互利共赢
    6.3 森林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6.3.1 柏海林涛养生游
        6.3.2 生态观光休闲游
        6.3.3 户外拓展健身游
    6.4 森林养生产品营销策略
        6.4.1 产品营销策略
        6.4.2 促销营销策略
        6.4.3 分销营销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养生植物名录
附表2 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资源调查表

(8)川中丘陵区优良适宜树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试验方法及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筛选
        3.1.1 树种优化选择模型的建立
        3.1.2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一致性检验
        3.1.3 树种选择优化选择结果
    3.2 树种栽培选择试验
        3.2.1 试验树种成活率、生长情况分析
4 结论及讨论

(9)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水特征研究进展
        1.2.2 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3 森林水文生态效益评价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布设
        2.2.2 试验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降雨特征及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3.1 降雨特征分析及产流过程中的降雨变化
        3.1.1 降雨特征分析
        3.1.2 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析
        3.1.3 坡面产流过程中的降雨变化
    3.2 不同林分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3.2.1 林冠降雨截留能力比较
        3.2.2 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回归关系
        3.2.3 林内穿透雨特征
        3.2.4 林冠最大容水量
        3.2.5 林冠对典型次降雨在时间上的分配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森林不同林分枯落物层贮量及蓄水特征
    4.1 枯落物归还量动态变化
    4.2 枯落物储量
    4.3 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
        4.3.1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
        4.3.2 枯落物有效拦蓄量
    4.4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分析
        4.4.1 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4.4.2 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5.1 土壤物理特性
        5.1.1 土壤容重特征
        5.1.2 土壤孔隙度特征
        5.1.3 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
    5.2 林地土壤水分入渗
        5.2.1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的土壤渗透能力比较
        5.2.2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土壤入渗过程比较
        5.2.3 土壤渗透性垂直变化规律分析
        5.2.4 入渗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5.3 渗透特性影响因子分析
        5.3.1 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5.4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涵蓄水分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坡面尺度森林群落产流产沙研究
    6.1 地表径流特征分析
        6.1.1 降雨量等级与地表产流的关系
        6.1.2 地表产流总量变化
        6.1.3 地表径流的月动态
        6.1.4 地表径流的方差分析
    6.2 坡面产流影响因素分析
        6.2.1 降雨因子对头塘监测站各地类产流的影响
        6.2.2 地被物及土壤理化特性对产流的影响
    6.3 坡面产沙特征分析
        6.3.1 不同地类坡面产沙量比较
        6.3.2 产沙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6.3.3 产沙量与产流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1 水文生态功能效益评价方法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2 数据处理
    7.2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效益评价
        7.2.1 原始数据确定
        7.2.2 林冠层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7.2.3 枯落物层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7.2.4 土壤层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7.2.5 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7.3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价值评价
        7.3.1 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7.3.2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7.3.3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层的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7.3.4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效益价值核算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种群动态及生态水文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及存在问题
        1.2.1 种群动态研究现状
        1.2.2 森林水文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地位
    2.2 区域地质环境
        2.2.1 地质背景
        2.2.2 地层分布
        2.2.3 沉积物组成
    2.3 地形地貌及格局分布
    2.4 土壤分布与特征
        2.4.1 姜石黄壤
        2.4.2 老冲积黄壤
        2.4.3 黄红紫色土
        2.4.4 灰白沙土
    2.5 气候概况
    2.6 水文状况
    2.7 植被状况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资料收集
        3.2.2 野外调查
        3.2.3 数据处理及相关公式
    3.3 技术路线
第4章 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种群动态
    4.1 防护林群落结构
        4.1.1 群落更新动态
        4.1.2 群落垂直结构
    4.2 优势种群结构特征
        4.2.1 优势种高度级结构
        4.2.2 优势种大小级结构
    4.3 优势种群数量动态
        4.3.1 静态生命表编制
        4.3.2 优势种存活曲线
        4.3.3 优势种生存分析
第5章 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生态水文特征
    5.1 枯落物生态水文特征
        5.1.1 枯落物储量及组成
        5.1.2 枯落物持水特征
        5.1.3 枯落物吸、持水过程
    5.2 森林土壤生态水文特征
        5.2.1 森林土壤物理性质
        5.2.2 森林土壤持水特征
    5.3 防护林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5.3.1 评价方法与指标
        5.3.2 指标标准化及数据处理
        5.3.3 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的土壤水分及其调蓄动态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高原草地根系残体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D]. 王光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森林土壤碳氮垂直分布特征及对水热变化的响应[D]. 刘欣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间伐改造研究[D]. 别鹏飞. 绵阳师范学院, 2019(05)
  • [4]四川丘陵区紫色土腐殖质特征与有机物质腐殖化研究[D]. 刘秋香. 绵阳师范学院, 2019(05)
  • [5]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恢复人工林土壤碳组分分异性研究[D]. 满洲.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6]四川蓬安国家森林公园养生林景观格局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D]. 高玥.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5)
  • [7]喀斯特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过去50年来的碳循环模拟[J]. 李梦德,刘立斌,倪健. 地球与环境, 2017(01)
  • [8]川中丘陵区优良适宜树种选择[J]. 张宗学,鲁时燕,牛牧,陈俊华,龚固堂,朱志芳,黎燕琼,郑绍伟,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14(05)
  • [9]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D]. 刘芝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 [10]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种群动态及生态水文特征研究[D]. 刘贤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土壤水分及动态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