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安全成北京中学生必修课(论文文献综述)
李青晓[1](2021)在《大学教师积极独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公办大学专任教师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积极独处在促进大学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对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让大学教师突破其科学研究原创性不足的瓶颈,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学校要努力为大学教师创造更多的积极独处时间,提供更好的积极独处空间,保证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积极独处质量。上海市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基础上,致力于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离不开上海市大学教师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水平也就成为上海市追求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如何提高大学教师科学研究水平,让大学教师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本研究将落脚点放在大学教师积极独处上。“积极独处”即大学教师个体在某一特定的时空里,有意识地、主动地避开外界干扰,不与他人发生任何信息交流或情感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独立思考的过程。积极独处是大学教师自觉自愿的价值选择,积极独处要求大学教师具有自持、坚守和专注的品质,追求宁静的工作环境,与功名利禄保持一定的距离。积极独处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积极独处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积极独处有利于创造科研成果;积极独处可以彰显学术职业的特殊性。笔者对上海市14所公办大学里493名专任教师展开问卷调查,并结合其中10位大学教师的访谈资料,对大学教师积极独处时间资源现状和积极独处空间选择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44.02%大学教师认为自己拥有的积极独处时间总量少,积极独处时间面临的干扰因素多,积极独处时间碎片化现象严重。因此,大学教师尝试通过深夜或节假日加班的方式探寻更多的积极独处时间,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有关大学教师积极独处空间的调查中,尽管54.77%的大学教师选择办公室作为积极独处的最佳空间,但是70.79%的大学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认为自己的办公空间受到干扰。办公空间自主权受限使大学教师心理上缺乏领域感和安全感。因此,大学教师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安静的家庭或图书馆作为积极独处空间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根据以上调查,笔者从个体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大学教师积极独处的影响因素:学科差异会影响大学教师积极独处空间选择;学校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给大学教师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影响大学教师积极独处时间、空间和心境;我国提倡人际交往和科研合作的文化传统忽视了积极独处对大学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价值。为了促进大学教师学术职业的发展,笔者认为,大学管理人员应当尊重科学研究的规律,尊重大学教师积极独处偏好,为大学教师营造“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刘孙芳[2](2020)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建模活动课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创造性思维不仅对于个人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亦离不开个人的创造能力。数学作为一门中学课程,通常被认作是其它社会科学的基础,对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数学建模作为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数学核心素养中起着引领作用(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渗透其它五个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极其重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要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以期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发现世界的奇妙。本论文在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来对数学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整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入美国教育理念的代表------STEAM教育,借助STEAM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数学建模课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一、通过搜集文献,整理出STEAM教育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并且对这两个理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形成文献综述。二、针对STEAM教育和数学建模是否可以进行融合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以及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模式的形成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可行性探究。三、在分析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建构,提出了“三阶段五环节”的数学建模教学模式,并梳理出相关的适合进行建模的课题内容。四、按照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好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本文中选择了《交通信号灯优化问题》和《双层玻璃功效问题》进行教学,并对课堂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五、借助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经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基于STEAM教育理念设计的数学建模课堂,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白华康[3](2020)在《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中国报界的职业化进程,中国高等新闻教育逐渐步入正轨。在各大院校中,新闻学子开始崭露头角。本文在新闻职业化的视野下,通过考察新闻专业学生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以研究民国新闻教育的情况及新闻思想的发展脉络,兼及当时的学生运动和社会思潮。在20世纪2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和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学子在校园内接受“通才”教育,广泛地涉猎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下,一方面,成为新闻批评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习见闻,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对于国内报纸改良的意见。另一方面,注重实践,在校内,编辑出版实习报刊,剪报、校对、采访、写作、编辑、排版以及广告、发行,甚至售卖均由学生担任。在校外,或作为社会报刊的实习记者、特聘记者,或采写校园新闻向报社杂志投稿。新闻学子在校园内的着装、言谈和生活方式受记者职业文化影响,男生往往着笔挺的西装,而女生则倾向于干练简洁的穿搭。学生们热衷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常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主要也源于新闻界对外勤记者的身体要求,以及报纸对体育新闻的重视。新闻学子大多有上进心且自律,校园生活大部分时间在图书馆和新闻研究室度过,课外娱乐则以散步和郊游为主。尤其在30年代国难背景下,不少新闻学子开始追求简朴刻苦的生活。新闻学子虽身处象牙之塔内,而新闻专业的实践性质,则要求他们走向十字街头。除了遵循实习要求参与社会新闻生产外,在20世纪30年代“国难”背景下,新闻系学生充分发挥消息灵通、编辑校园刊物的优势,冲破政府新闻封锁,利用校园刊物参与“国难”问题讨论,支援抗战前线,进行抗日宣传。其中,以燕京大学新闻学子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最为突出。
周莹[4](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提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任云飞[5](2018)在《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文中研究指明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军下属文管会已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成功接管,后来又接管了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接管中,文管会首先铲除了国民党、三青团残余势力,废除了国民党党义课程和训导制,在各校设立校委会管理校政。对于教会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会坚持了维持原状,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方针。随后,文管会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课制度,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们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管会对各大高校的课程进行了精简,加入了马列主义学说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内容,并作为必修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众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学,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错误认识。从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广大教师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运动越来越剧烈,虽然出现了随意上纲上线、学生斗老师等不良现象,却从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师们的崇美、恐美思想,树立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为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高校的组织结构,各高校人事权和重大事项的裁决权统一归教育部,高校各部门实行集体领导制,分别设立管委会。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教会高校、私立高校开始出现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恶化,燕京、辅仁等教会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数被改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纷纷公开组织,随着广大师生觉悟的提升,他们入党、入团积极性高涨,党团组织迎来了大发展。通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堪称改造的高潮,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调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见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调整,是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对高校院系、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造。运动以195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调整较为缓慢,1952年为调整的高潮,短短数月的时间,北京几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乱再次整合,综合性高校锐减,大批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类院校相继产生,着名的有“八大学院”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作为新设立高校,其组织结构特点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的改造。文管会对高校课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课、后专业课,先文法专业、后理工专业的次序进行的。各高校删减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课程,添设了一些苏联高校的课程,但是照搬过于艰深的苏联教材,也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北京高校模仿苏联体制,系之下分专业,专业下设若干教研组,以教学研究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讲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进行讲授,甚至翻译、使用了大量苏联教材。此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齐划一”,小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课程的增减,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夺,全国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北京高校也开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权大为缩小。苏联模式的优势是突出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提出,我们仿照苏联模式,也开办了大批工农速成中学。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南下工作团、暑期学习团、干部训练班和青年学园等,提高了认识和觉悟。并且通过实地参加土地改革,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可爱和剥削阶级的丑恶,消除了原先的错误认识。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师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去,他们深入乡间,用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还纷纷向前线捐款捐物,一些同学甚至直接要求参军,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勇于报国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欧美式向苏联式转换的过程。夺取革命胜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经验被认为是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捷径。但是没有很好地联系国情,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出现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现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中,采用“运动式治国”的方式,出现了“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绩。各大高校规模扩大,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工农群众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马骞[6](2018)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文中认为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对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表达。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舆情事件频出,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观点、意见、甚至是谣言时常在各类媒介中迅速传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致使相关教育舆情难以消解,严重影响当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舆情工作,无论对于教育事业的政策运行过程、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舆情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成为热点。然而目前教育舆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化的研究范式,这导致教育舆情缺乏共识性的分析思路和科学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相关成果也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全年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主题、时间关联度、载体、话语倾向性、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了分类统计,通过对比研究法,尝试从实践中归纳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性,即多元性、广泛深刻性、情绪性、即时性与易逝性、周期性与反复性等,并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刺激教育舆情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专业化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对教育舆情的影响方式,尝试梳理教育舆情工作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认为教育舆情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机构、教育舆情监测机构等对象提出提高认识、动态治理、健全机制、紧密协作、加强研究等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袁玉梅[7](2017)在《向警予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着名的领导人,是党内最早从事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革命家。少年时期,向警予笃信教育救国,尤其关注女性教育事业;在蔡和森的影响下,逐渐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她一生致力于妇女解放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在教育、妇女解放以及报刊宣传等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的伟大先驱者。本文以向警予生平事迹为主线,以具体的时代环境为背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向警予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深化和拓展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生平和思想研究。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的选题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一章对向警予的思想发展进行简要历史考察。向警予早期是一名民主主义者,她反对封建束缚,主张教育救国;反对传统婚姻制度,主张男女双方自由结合。在蔡和森的影响下,向警予逐渐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她反对圈养女性,主张妇女解放;反对政治改良,主张中国走暴力革命的道路。第二章主要研究向警予的教育救国思想。向警予在家庭教育、教师引导以及“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立志教育救国。她认为,教育应当坚持个体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结合;要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应坚持男女共学,运用“教育取重自动”和榜样示范法进行教育,注重学生自治管理。向警予的教育救国思想突显了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强调国家意识的全方位教学内容,重视个性的教学方法和民主与严谨并重的教育管理模式。向警予教育救国的思想及其实践,提升了女子觉悟,推动了妇女解放,为社会风俗的转变吹进了一股新风,当然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第三章对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向警予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着名的妇女运动领导人,曾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对妇女解放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深刻的理论认识。向警予认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经济制度,只有实行政治革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妇女解放。妇女解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必须以劳动妇女为主体,联合最广大范围的妇女,着眼于民族解放和女性自身解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主体上求同存异、目标上两位一体、方法上多元并举的鲜明特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妇女运动的积极探索,时至今日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受到整个社会历史宏大叙事的影响和制约,也有很多不彻底和不完善的地方。第四章重点研究向警予的宣传思想,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较为薄弱。向警予投身革命后,曾先后参与《向导》《妇女周报》和《大江报》的编辑、出版等工作。她认为,报刊是“改造思想、滋养思想”的有力武器;报刊宣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以事实为准绳,真实反映妇女运动全貌,为民族解放大业而服务。向警予的报刊宣传实践在宣传、鼓动群众,揭露、批判敌人,反映、引导舆论,指导、推动工作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她在报刊宣传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特征的宣传思想;她的宣传实践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报刊宣传的探索,既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也有受历史条件限制所具有的局限。第五章对向警予思想进行总体评析。本章将向警予思想与秋瑾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向警予思想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广泛的群众性和严谨的科学性,推动了思想文化启蒙,促进了社会救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妇女解放与人类解放事业,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有益探索。由于向警予牺牲较早,她的很多思想没有得到进一步展开,具有不成熟性,但这并不妨碍她在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妇女解放理论的创立以及报刊宣传中的理论贡献。
韩博文[8](2017)在《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外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较为滞后。鉴于此,笔者致力于讨论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实验法对国内外翻译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教学原则、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大纲、专业测试与评估等问题。本文在对本科与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提高母语水平及修养、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打开院系壁垒的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案。结合俄语翻译硕士培养目标,指出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还有待完善:使用现代化翻译辅助软件、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的作用、俄语翻译专业相关学科的课程的增设及建立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考虑我国翻译专业的教学需求,本文对翻译、翻译专业、翻译学、教学翻译、翻译教学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利用语言学、翻译学等理论探讨了翻译专业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问题,将其拆分成四个方面的分力:即策略能力、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和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翻译专业教学列举了不同类别的教学方法,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自己合理化建议。结合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经验和我国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如何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在测试与评估方面,论述了测试的分类以及影响测试的客观因素,从对学生的评估、对课程的评估、翻译专业的社会评估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教学评估问题并介绍了五种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和五种文体的俄汉翻译要点。本文论述了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中各环节因素,阐明了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新兴专业的教学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岳婷婷[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孙语谦(Chonlaphat Temsongsai)[10](2015)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华小说中的国家认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认同”概念最早源于政治范畴,但是由于其表述和含义的人文主义色彩强烈,现如今在新闻传播、文学等领域也被广泛使用,以便开拓新的研究角、加强学术研究深度。从形成史来看,文学是在社会舆论中形成的,是人类内心思想的表达,也是人类主观意识的刻画,因此文学在某些方面与政治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泰国华人文学更是如此,长期以来泰华文学的兴衰都与泰国政治紧密相连,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中泰两国关系平稳发展,泰华文学也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另者,泰华文学作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各国研究者的青睐,他们透过各个视角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中鲜有上升到国家认同议题的成果。鉴于此,本文以该点作为出发点,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泰华小说为对象,透过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发、文本细读法、扩展阅读法等研究方法,并通过社会学、民族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心理进行分析,以期能就泰华作家创作动机中国家认同方面做出一个详细的分析。作为具有泰国主人翁意识的外来移民,泰华小说的创作者们一直在对泰国的国家认同感与对本民族的族群认同感之间寻找平衡。首先,泰华文坛通过各种办法让泰华文学立足于泰国社会,且试图以本国文学体系其中一员的身份对广大读者进行推介,以获得其接受;再者,泰华作家积极建构一体国民的身份、努力展现泰国社会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途径,他们自我审视且尽量化解泰人对华人的误解与偏见,以构建民族团结的和谐局面;对现实政体的可取之处进行表扬展示对居住国的情怀,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建设性地批判,展现其作为本国公民的责任;第三,他们积极建构多元文化属性,在努力吸纳本国文化的同时,也积极保留本族文化。与此同时,他们还对本族文化进行审视与自我批评,以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他们还站在泰华两族的角度,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的进入,清楚表明了其作为当地文化传承者的态度。因此泰华作品在树立泰国国家认同意识的同时也尽可能地保留了华族的属性,成为具有本地特色的华文文学创作。
二、交通安全成北京中学生必修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通安全成北京中学生必修课(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教师积极独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公办大学专任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 核心概念 |
(二) 理论基础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过程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过程 |
第二章 积极独处的特征和价值 |
一、积极独处的核心特征 |
(一) 自觉自愿的价值选择 |
(二) 自持、坚守和专注的品质 |
(三) 追求宁静的工作环境 |
(四) 与功名利禄保持一定的距离 |
二、积极独处的内在价值 |
(一) 积极独处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
(二) 积极独处有利于创造科研成果 |
(三) 积极独处可以彰显学术职业的特殊性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积极独处时间资源现状 |
一、积极独处时间总量少 |
二、积极独处时间干扰因素多 |
(一) 不容推卸的各类会议 |
(二) 手续繁杂的财务报销 |
三、积极独处时间碎片化现象严重 |
(一) 时间碎片化影响大学教师科研思考的完整性 |
(二) 时间碎片化影响大学教师科研思考的深入性 |
四、探寻更多积极独处时间 |
(一) 在深夜中探寻 |
(二) 在节假日中探寻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积极独处空间选择现状 |
一、办公室作为积极独处空间 |
(一) 办公空间受到干扰 |
(二) 办公空间的干扰因素 |
(三) 大学教师对办公空间的心理感知 |
二、家庭作为积极独处空间 |
(一) 家庭作为积极独处空间的优势 |
(二) 选择家庭作为积极独处空间的个体差异 |
三、图书馆作为积极独处空间 |
(一) 图书馆使用情况 |
(二) 图书馆的优势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教师积极独处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 |
一、积极独处的影响因素 |
(一) 个体层面: 学科差异 |
(二) 学校层面: 绩效考评机制 |
(三) 社会层面: 文化传统 |
二、对策建议 |
(一) 尊重科学研究规律 |
(二) 尊重个体积极独处偏好 |
(三) 营造“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2)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建模活动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学生创造能力有待提高 |
1.1.2 数学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学科 |
1.1.3 数学建模活动是数学教育中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
1.1.4 STEAM教育对于学生创造力培养具有强有力的作用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 |
2.1 关于数学建模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国外中学数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3 国内中学数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4 高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的意义 |
2.1.5 当前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2 关于STEAM教育 |
2.2.1 基本概念 |
2.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3章 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建模活动课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必要性分析 |
3.1.1 符合现代教育理论 |
3.1.2 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
3.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
3.2.2 教学模式的形成 |
3.2.3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建模活动课建构 |
4.1 概念介绍 |
4.2 理论依据 |
4.2.1 “做中学”理论 |
4.2.2 “项目式学习”理论 |
4.3 “三阶段五环节”教学模式 |
4.3.1 “三阶段五环节”的内涵 |
4.3.2 “三阶段五环节”的实施流程 |
4.3.3 “三阶段五环节”的基本教学程序 |
4.4 教学内容的制定 |
4.4.1 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 |
4.4.2 梳理高中课本适合融合的内容 |
第5章 教学实践 |
5.1 活动对象的选择及课程安排 |
5.2 活动过程的教学设计 |
5.2.1 概念介绍 |
5.2.2 基本原则 |
5.2.3 教学案例呈现 |
5.3 活动过程 |
5.3.1 案例一《交通信号灯优化问题》 |
5.3.2 案例二《双层玻璃功效问题》 |
第6章 教学实践评价 |
6.1 学生自评 |
6.2 教师反馈评价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民国新闻教育的研究 |
二、从新闻职业化理路研究中国新闻教育 |
三、有关民国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 |
第二章 高等新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新闻教育萌芽的考证 |
一、中国报馆俱进会提议设立新闻学校的具体经过 |
二、全国报界联合会提议筹设新闻大学的详细情形 |
第二节 高等新闻教育兴起的背景 |
一、新闻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
二、报界对时局变动的回应 |
第三节 高等新闻教育的发展与勃兴 |
一、教会大学的“密苏里式”新闻教育 |
二、私立大学的“本土化”新闻教育 |
三、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党化”新闻教育 |
第三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进入校园 |
第一节 招生广告:新闻学子的择校参考 |
第二节 入学考试:国文与英文的沟壑 |
一、英国文学:圣约翰大学对英文的考察方式 |
二、燕京大学全面的英语能力要求 |
三、注重国学:本国私立大学的入学考试 |
四、党义:中央政治学校必不可少的考察 |
第三节 选择新闻专业的初心 |
一、对新闻学和新闻事业的热情 |
二、对“无冕之王”虚荣的幻想 |
三、寻找安身立命的工作 |
第四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 |
第一节 “通才”教育:培养知识广博的记者 |
一、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并重:各大学新闻系的课程设置 |
二、拓展视野:新闻界名流讲座 |
第二节 “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一、参观报馆:详细了解报纸出版流程 |
二、经营校园媒体: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
三、校外实习:增长报业经验 |
第三节 新闻学术研究活动 |
一、新闻学会和新闻研究室:中国新闻学术研究的摇篮 |
二、新闻讨论周和报展:新闻学子的学术实践 |
第四节 新闻系学生的对外交流 |
一、暑期参观与旅行 |
二、出国留学和交换 |
第五章 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
第一节 生活情况 |
一、学杂费 |
二、新闻学子的长袍、西装和制服:职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龃龉 |
三、住宿: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 |
四、娱乐活动 |
第二节 体育运动和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校园社交 |
一、师生交游 |
二、志趣相投的同学 |
第六章 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理念 |
第一节 三民主义新闻思想 |
第二节 以自由主义新闻思想为主导 |
一、新闻专业主义 |
二、新闻的商品性和报业托拉斯讨论 |
三、大众化新闻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启蒙 |
第七章 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 |
第一节 积极参与校外新闻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参与“国难”问题讨论:《燕大周刊》抗日问题专号 |
一、解读日本对华新政策 |
二、对政府现行政策的强烈不满 |
三、激进的抗日救亡建言 |
第三节 同仇敌忾:全国新闻学子支援绥远抗日前线 |
一、燕大新闻系绥远前线战地调查团 |
二、全国新闻学子捐款捐物援绥 |
第四节 巨浪在未名湖畔增长:一二·九运动中的燕京新闻学子 |
一、掌握学生自治会 |
二、领导请愿游行活动 |
三、积极利用新闻报道和国际舆论 |
四、参加南下扩大宣传团 |
五、组织延安访问团 |
结语: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北平高校 |
第一节 公立高校 |
第二节 教会高校与私立高校 |
第三节 党的活动与学生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经过 |
第二节 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初步改造 |
第三节 思想改造、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在北京高校中的展开 |
第三章 接管后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公立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教会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内中共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第四章 北京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第一节 北京高等院校调整的开始 |
第二节 北京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高潮 |
第三节 北京的新建高校及其特点 |
第五章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校园生活的变化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生活 |
第三节 教学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6)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教育舆情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
2.1 关于舆情 |
2.1.1 舆情的定义 |
2.1.2 舆情与舆论 |
2.1.3 网络舆情 |
2.1.4 舆情与新闻报道 |
2.2 关于教育舆情 |
2.2.1 教育舆情的内涵界定 |
2.2.2 教育舆情的组成要素 |
第三章 教育舆情分布统计与内容分析——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样本 |
3.1 多维度分类及其分布统计 |
3.1.1 主题类别 |
3.1.2 样本的时间分布统计 |
3.1.3 载体分类及分布统计 |
3.1.4 话语情绪特点分布统计 |
3.1.5 样本影响力 |
3.2 分布统计分析 |
3.2.1 教育管理类频次高政策法规类影响大 |
3.2.2 新闻媒体重渐进社交媒体多突发 |
3.2.3 教育舆情话语情绪平衡健康 |
3.2.4 全国性传统媒体和地方性传统媒体在统计中的优势领域 |
3.3 教育舆情热点 |
3.3.1 不同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热点信息 |
3.3.2 教育舆情热点关键词 |
第四章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点 |
4.1 教育舆情的特性 |
4.1.1 教育舆情的多元性 |
4.1.2 教育舆情的广泛深刻性 |
4.1.3 教育舆情的情绪性 |
4.1.4 教育舆情的即时性与易逝性 |
4.1.5 教育舆情的周期性与反复性 |
4.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两种议程设置 |
4.2.1 议程设置理论与适用性简述 |
4.2.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专业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议程设置 |
4.3 对研究样本局限性与科学性的思考 |
第五章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
5.1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困境 |
5.1.1 教育舆情工作的被动滞后 |
5.1.2 对教育舆情工作认识存在不足 |
5.1.3 处理负面的教育舆情难题手段不足 |
5.1.4 教育舆情研究规范尚未成熟 |
5.2 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
5.2.1 充分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引导教育舆情 |
5.2.2 将动态治理思维贯穿教育舆情工作全过程 |
5.2.3 健全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舆情 |
5.2.4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社会的协作联系 |
5.2.5 加强教育舆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向警予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一) 拓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 |
(二) 拓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研究 |
(三) 深化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研究 |
(四) 加强早期共产党人和女干部的研究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四) 创新点 |
第一章 向警予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 |
一、反对封建束缚,主张教育救国 |
二、反对婚姻制度,主张自由结合 |
三、反对政治改良,主张暴力革命 |
四、反对圈养女性,主张妇女解放 |
第二章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 |
一、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 |
(一) 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推动 |
(二) 从萌芽到发展的形成过程 |
(三) 家庭教育与教师引导的影响 |
二、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个体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结合 |
(二) 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 |
(三) 坚持男女共学 |
(四) “教育取重自动”与榜样示范法相结合 |
(五) 注重学生自治 |
三、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 突出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教育目标 |
(二) 强调国家意识的全方位教学内容 |
(三) 重视个性的科学化教育方法 |
(四) 严谨与民主并重的教育管理 |
四、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的意义和局限 |
(一) 历史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 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 |
一、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 |
(一) 近代中国的妇女觉醒 |
(二) 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三) 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二、向警予关于妇女解放的主要内容 |
(一) 妇女解放首先要取得经济独立 |
(二) 妇女解放的根本路径在于政治革命 |
(三) 劳动妇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社会基础 |
(四) 妇女解放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
(五) 妇女解放的目标 |
三、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 主体上求同存异 |
(二) 目标上两位一体 |
(三) 方法上多元并举 |
四、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意义、启示及反思 |
(一) 历史意义 |
(二) 现实启示及反思 |
第四章 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 |
一、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形成 |
(一) 近代中国报刊宣传的发展 |
(二) 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三) 影响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若干因素 |
二、向警予报刊宣传工作的实践 |
(一) 《向导》重要撰稿人 |
(二) 主编《妇女周报》 |
(三) 《大江报》主笔 |
三、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报刊是“改造思想、滋养思想”的有力武器 |
(二) 报刊宣传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 |
(三) 报刊宣传要为民族解放服务 |
(四) 报刊宣传要联系实际、联系群众 |
(五) 报刊宣传要真实、客观反映妇女运动全貌 |
(六) 报刊宣传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舆论导向 |
四、向警予报刊宣传实践的社会影响 |
(一) 宣传、鼓动群众 |
(二) 揭露、打击敌人 |
(三) 反映、引导舆论 |
(四) 指导、拓展工作 |
五、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特点和局限 |
(一) 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特点 |
(二) 向警予报刊宣传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五章 向警予思想的评析 |
一、向警予思想的特征 |
(一) 彻底的革命性 |
(二) 广泛的群众性 |
(三) 严谨的科学性 |
二、向警予思想的历史作用 |
(一) 推动思想文化启蒙 |
(二) 促进社会救亡运动的开展 |
(三) 推动妇女解放与人类解放 |
(四) 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
三、向警予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
(二) 对农民阶级的潜力认识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8)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国内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国外翻译教学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二节 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及意义 |
一、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背景 |
二、开设俄语翻译专业的意义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 |
第一章 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内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着作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二、期刊中的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 |
第二节 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评析 |
一、国外翻译理论文献述评 |
二、国外翻译专业教学理论评述 |
第三节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研究建议 |
一、加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研究 |
二、重视翻译教学理论的研究 |
三、推动外部学术活动的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翻译专业能力培养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相关概念分析 |
一、翻译基础体系论 |
二、翻译专业的概念界定 |
三、翻译学的基础体系论 |
第二节 翻译能力的培养 |
一、策略能力 |
二、语言单位的翻译能力 |
三、交叉学科的知识能力 |
四、使用现代翻译工具的能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一节 翻译专业课程特点 |
一、课程的定义 |
二、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 |
第二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成立 |
二、俄语翻译专业培养目标 |
三、俄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
一、俄语口译翻译硕士专业简介 |
二、俄语翻译硕士口译课程特点 |
第四节 浅析俄语本科翻译专业教学课程设置改革 |
一、国内外翻译专业课程要求 |
二、提高母语水平及汉语素养 |
三、增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
四、打开院系壁垒,跨专业课程共享 |
第五节 俄语翻译专业本科与硕士课程比较 |
一、本科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二、研究生翻译专业课程模式 |
三、对翻译专业研究生课程的几点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俄语翻译专业教学任务 |
第一节 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与手段 |
一、本科俄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法 |
二、口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三、笔译翻译硕士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在学术环境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两种教学模式 |
一、模式1:将翻译作为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二、模式2:将翻译作为翻译学的一部分,进行翻译教学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课程大纲的设置 |
一、第一阶段:以翻译能力为基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计划 |
二、第二阶段:以语篇内容为基础,翻译为本的教学计划 |
第四节 俄语翻译专业测试与评估 |
一、俄语翻译专业的测试 |
二、俄语翻译专业的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汉翻译常用技巧及教学原则 |
第一节 俄汉语词翻译技巧 |
一、俄语成语的翻译 |
二、数字的翻译 |
三、形动词短语和который连接的定语从属句的翻译 |
四、俄语中常用虚词的翻译 |
五、副动词短语的译法 |
第二节 俄汉文体翻译技巧 |
一、科技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二、新闻文体的翻译要点 |
三、公文文体的翻译要点 |
四、政论文体的翻译要点 |
五、经贸文体的翻译要点 |
第三节 俄语翻译专业的教学原则及建议 |
一、俄语翻译专业教学原则 |
二、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一 高校翻译专业教师情况调查表 |
表二 高校翻译专业学生调查表 |
表三 翻译(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表 |
表四 高等学校(含民办)俄语教学情况统计信息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华小说中的国家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何谓“国家认同”?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特色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前后泰华文坛中国家认同的转变 |
第一节 泰华作家群的划分与20世纪80年代前泰华文坛中国家认同的存在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作家群体的国家认同意识异同分析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华文坛中的国家认同与泰文文坛的关系 |
第二章 泰华小说泰国国民身份建构 |
第一节 国民意识与社会问题及弱势群体的书写 |
第二节 泰国生活中自我审视 |
第三节 批判中接纳现实政体 |
第三章 泰华小说中国家认同与文化建构 |
第一节 泰国本土文化的融入 |
第二节 中华传统文化的叙述与反思 |
第三节 泰式华文的使用 |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华作家的忧患意识 |
第一节 国家物质生活与精神道德的发展不相协调 |
第二节 华文教育、母语失语的焦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交通安全成北京中学生必修课(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教师积极独处现状研究 ——以上海市公办大学专任教师为例[D]. 李青晓.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建模活动课设计研究[D]. 刘孙芳.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0)
- [3]民国时期新闻专业大学生的校园生活(1921-1937)[D]. 白华康.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D]. 任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D]. 马骞. 西北大学, 2018(01)
- [7]向警予思想研究[D]. 袁玉梅. 武汉大学, 2017(06)
- [8]论俄语翻译专业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 韩博文.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10]20世纪80年代以来泰华小说中的国家认同[D]. 孙语谦(Chonlaphat Temsongsai).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