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头翁汤加味治愈阿米巴痢疾3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左黎黎[1](2021)在《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要症状,多发于夏秋季节,是一类或具有传染性的疾病,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属本病范畴。中医在治疗痢疾上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古籍中记载有大量关于痢疾的内容,涉及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个方面,这些内容均由各朝代医家所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的医家个人特色。如何从历史源流的角度辨析清楚痢疾学术发展脉络,厘出具有特色和疗效的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在系统地搜集整理民国以前有关痢疾文献基础上,以文献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将历代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以朝代为基准划分为七个阶段: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全面剖析各个时期痢疾的学术发展特点,内容包括痢疾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预后等多方面内容,总结各医家治痢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明晰痢疾学术发展源流。第二部分即本文最后一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对痢疾表证问题、久痢辨治方法以及如何将古籍中治痢经验运用于现代临床进行了探讨。先秦两汉时期,医家对痢疾没有统一的命名,《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首次出现了后来被广泛接受与认可的痢疾最早命名“肠澼”。在此之后医籍中还出现了多个名称,如《难经》的“小肠泄”“大瘕泄”、《伤寒杂病论》的“下利”。虽病名未有统一,但医家们对该病症状的观察比较一致,如《黄帝内经》“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难经》“便脓血、里急后重”;《伤寒杂病论》“下脓血”“下重”“圊脓血”等。同时都主张从脉象判断该病的预后。对病因的认识,有运气角度、饮食角度、亦有外邪角度;对病性的认识,多数主张为热邪,也有对寒性痢疾的补充。《伤寒杂病论》中首次记载了痢疾的治疗方剂,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且这些名方一直沿用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隋书·经籍志》着录,该时期的中医古籍未见有明确的学术分类,古籍均被称之为“某某方”。葛洪首次在《肘后备急方》中使用“痢”这一病名。陈延之则首次在《小品方》中提出“滞下”病名。这两种病名称谓在隋唐以后逐渐被大家认可。这一时期出现了对痢疾的分型,如姚僧垣在《集验方》中将痢疾分为十种,这是最早有关痢疾的分型,且后世痢疾分型均以此为基础进行,可见《集验方》虽以方为书名称之,但其中的内容涉及理论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中医论着。此时,出现了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如葛洪发明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功效的天行痢基本方;陈延之在《小品方》中创立治疗寒实内结下痢的温脾汤;治疗痢疾名方如乌梅丸方,则在陈延之与姚僧垣二者所撰着的医籍中均出现过,方名相同,但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一致。可见,自从张仲景创制乌梅丸治疗痢疾以来,姚僧垣、陈延之两位医家均认可张仲景之乌梅丸,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说明当时医家已经认识到乌梅丸在治疗痢疾中的重要作用。隋唐时期,第一部专门论述病因病机的《诸病源候论》将痢疾的发生归为两大类原因,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是机体荣卫不足、肠胃虚弱;而外因主要是感受外邪,包括风邪、热邪、寒邪、湿邪、毒邪;内因的肠胃虚弱再与外因所感受的一种邪气或多邪共同作用则患病。隋唐时期还对痢疾的证型分类进一步探索,如《诸病源候论》将其分为13个证型,《千金要方》分4种证型,《外台秘要》分15种证型。这些证型划分虽未统一,但有两类基本得到认同,即热痢与冷痢。针对治疗方剂,对此进行整理的主要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这些治疗方剂中,其中由仲景所创制的乌梅丸得到更多医家的认可与应用,同时在此组方思路上衍生出多个乌梅丸加减方。此外,《千金要方》灵活化裁温脾汤,用此方治疗冷热痢,其思路值得后人借鉴。此时,高频用药主要为黄连、干姜两味药。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从方到药,当时医家对痢疾治疗思路是寒热并用,并根据寒热程度调整方剂。两宋时期,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对痢疾致病的外因认识方面基本趋于一致,主要是风、寒、湿、热(暑)邪;在痢疾致病的内因方面,脾胃虚弱病机得到医家的一致认可。此时,陈言创新性提出“脏气郁结”致痢疾观点,为痢疾治疗提供了从调“气”入手的新思路。此外,医家们逐渐认识到肠胃积滞与痢疾发生的关系,出现了“积滞致痢”说,而且“通利去积”法成为医家治疗痢疾首选方法。宋代对痢疾的分型,主要新增了“气痢”“风痢”两个证型。宋代的大型方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从这些方剂中可分析出宋代用药的一些特点,如注重调气与活血药物的配合使用,在治痢方剂中香料药物大量出现;药物剂型多以丸散为主。以上也间接反映了两宋时期的局方特征。此时,治疗久痢的方剂多数以温中健脾为主,再对症加减用药,形成了温中健脾为主的系列方。金元时期,医家对痢疾的认识,从病名到症状乃至治疗都有一个新飞跃,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对痢疾的认知与实践,各家均有特色,为后期医家在痢疾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关于痢疾病名的认识方面,朱丹溪首次明确了痢疾与泄泻的区别,从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都区分了二者之间的不同,为后期医家正确认识与治疗痢疾奠定了扎实基础。病因病机认识方面,金元四大家都认识到外邪中的湿热与人体脾胃的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四大家治痢各具学派特点。“寒凉派”的刘完素则多主张从寒凉治痢,创立着名的“调气活血”方剂芍药汤;“补土派”的李杲则将其补脾胃升清阳的思想贯彻于痢疾治疗中,自创多首治痢方剂;“攻邪派”的张从正善用攻邪法中的汗、吐、下法治疗痢疾;朱丹溪则综合各家,提出从表里寒热虚实气血辨证治疗痢疾,同时对久痢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即从阴虚入手,与“滋阴派”之理念与思想相吻合。朱丹溪对痢疾发病后期阴虚的创新性认知,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对痢疾的全程诊疗指导与实践思维。明代医家着作中出现了引用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思想的内容,可见他们的诊疗思想已经得到认同。同时,明代也出现了一批在前人基础上,对痢疾诊疗有新思路创新的医家。这些创新使人们对痢疾的认识更深刻,辨证治疗更加细致全面。病名方面,以薛己为代表的医家认同痢疾、滞下病名。孙一奎则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鉴别,认为滞下不能等同于痢疾。在病因病机的认识方面,医家的认识均不出三因,但侧重点不同。虞抟则将这些病因致病概率按从高到低进行了排序。张景岳认为痢疾发病主要因饮冷贪凉“人事”所致,若人不贪凉则不会患病,提出贪凉是为导致痢疾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提示人们饮食行为习惯对疾病的影响作用。秦昌遇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在辨证方面更加全面。徐彦纯、薛己、李梴、赵献可、张景岳对腹痛、里急后重、下脓血、口渴、小水、大孔痛等痢疾常见症状分别从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证。李梴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便于初学入门,在痢疾的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贡献。王肯堂首次提出辨别积之新旧,进一步深化了“积滞致痢”说之内涵。治疗方面,王肯堂提出治痢需先分标本,非从肠胃一途的认识。戴思恭提出治痢总则“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反映了戴思恭治疗痢疾以清为要,兼顾护脾胃之思想。薛己治痢则从脾胃虚弱这一根本入手,是其重视脾胃阳气学术观点在痢疾治疗中的体现。张景岳认为患痢者虚寒居多,治疗多主张温补脾肾;对于实热证患者,采取治标的方法清热攻积,打破痢疾初起忌补之局限性。方剂方面,徐彦纯独出心裁,将治痢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是对诊疗疾病方剂的一次高度概括与总结。王纶首设治痢主方,以一方加减统括痢疾的治疗,体现其通治方思想。清代医家对痢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痢疾治疗方法的探索和辨治框架的构建。在病因病机方面,大部分医家的认识与前代医家认识基本一致,不外乎外感六邪,内有脾胃损伤。大多数医家将病机的研究集中在各种痢疾致病因素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而陈士铎、唐容川两位医家则从新的角度对痢疾病机进行了阐述,即二者都注意到五脏中之肝脏在痢疾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陈士铎认为痢疾主要是因肝木克脾土所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病久及肾则成痢疾。这是医家首次明确指出肝脏在痢疾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认知,跳出了既往医家从脾肾论治痢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对痢疾认知及诊疗的全新思维。唐容川则从肺金与肝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痢疾的成因。他认为秋季肺金当令,若肝木之气过旺之人,会受到肺金之气的制约,肝木郁结不疏则生火,火反来克肺金,造成肺气不得清肃,“肺气传送太急而致暴注大肠”即下痢,从五脏生克角度形象地阐释了暴注下痢证候机理,与临床颇为吻合;同时“肝气郁而不疏,故肛门闭塞,欲便不便”,形成里急后重,而发生痢疾。唐氏认为虽然痢疾症状表现和病变部位都是与脾胃有关,但发病之源实则为肝肺,这是对痢疾发病机理研究的创新性思维体现。分析以上两位医家,乃均为临床实践之大家。在治疗方面,出现了新治疗方法。最有名的当属喻嘉言提出的逆流挽舟法,强调解表之法在痢疾治疗中的作用。陈士铎根据提出的肝木克脾土的发病机制,制定了平肝治痢法,针对因瘀血导致痢久不愈的祛瘀治痢法,以及针对湿热两重和痢下纯血的补阴治痢法。孔毓礼总结了痢疾的十大常用治法,独创暂时快速缓解后重症状的暂宽法。雷丰根据痢疾不同证型分别给与不同治法,制定了治痢九法。在辨治框架的构建方面,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案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纲举目张,辨治条理清晰。综合以上,痢疾的诊疗从初起的不系统到明清时期的系统化,经历了漫长发展过程。先秦两汉时期集中在对该病病名的探索和对该病主要症状的认识,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为痢疾辨治搭建了整体框架,首次出现的治疗方药,如白头翁汤、桃花汤、乌梅丸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虽然张仲景对痢疾病因病机的理论未做过多阐释,但其构建的六经辨治体系能涵盖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八纲,对痢疾辨治框架构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特点是出现了许多专门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些方剂都是对痢疾治疗的一种探索,多本书中出现方剂组成与剂量均不相同的同名方乌梅丸,说明当时医家对张仲景治痢思维的认可。隋唐时期主要特点是对痢疾病因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如《诸病源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这些详细阐述痢疾病因病机的专着。这一时期对痢疾辨治体系的探索当属孙思邈《千金要方》对痢疾证型四分法,其辨治理法方药均以四分法为纲。两宋时期,因政府对医学的重视,产生了多种由政府组织整理编撰的大型方书,这些书中记载了大量治疗痢疾的方剂。这一时期特点是大量治疗痢疾方剂的涌现,但是如何使用这些方剂,在什么辨治体系指导下使用方剂,提高这些方剂的有效性,是当时医家未能关注的盲区。金元时期,四大家治痢方药均是在各家学术思想指导下而产生的,虽各家辨治体系均有偏颇,但相比于两宋时期已有进步,说明医家开始重视辨治体系指导下的痢疾诊疗模式。明代,对辨治体系重要性认识愈加凸显。徐彦纯将前人治疗痢疾方剂依据病因病机治法,分成十三大类,指导医家在辨治选方时遵循这十三分法的框架;张景岳提出“二纲六变”理论,用二纲统领六变,并将其运用在痢疾从辨证到治疗整个过程,用八纲体系指导痢疾治疗;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中将陈无择三因论落实到痢疾的治疗和证型划分,将痢疾区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理法方药均不出这二分法。清代,对辨治体系的探索更是成为大多数医家的选择,医家们焦点不再局限于某个方剂,而是某种方法,甚至于是在一个体系指导之下的方法、方剂的使用。孔毓礼以辨表里寒热虚实将痢疾的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八纲的论治痢疾学术体系;舒驰远将痢证分为“陷邪”“秋燥”“时毒”和“滑脱”四大纲,将不同类型的痢疾治疗总括在四纲之下,每纲均形成完整的理法方药;雷丰将痢疾分为九大证型,每种证型详论其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法、方药,以九分法的体系指导痢疾的辨治。数千年来,医家们经历了从探索单一治痢方剂到逐渐完善痢疾辨治体系这一曲折过程,医家们最终认识到一个完善的辨治体系相较于某个孤立的方剂更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从文献到文献,文献研究实现从文献到临床水平的提升才是文献研究的最终目标。笔者将历代医家所撰着的古籍中所涉及之痢疾的理法方药内容罗列于此,并基于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分析,期待能够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痢疾提供中医思维与借鉴。
杨朋[2](2021)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比较,客观评价芍药汤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的疗效。2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于芜湖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就诊的60例UC患者(不含脱落病例),且中医辨证均为大肠湿热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ESR与hs-CRP的水平、内镜下黏膜表现及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中医症状评分变化,通过SPSS 24.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差异。3结果从内镜下黏膜病变疗效评价上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p<0.05);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上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p<0.05)。且两组均无不良事件发生。4结论(1)在本次6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研究中,男性患者比女性多;(2)在本次6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研究中慢性复发型患者最多,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为主,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3)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能降低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4)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能促进大肠湿热型UC患者病变黏膜的愈合;(5)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能改善大肠湿热型UC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在腹泻、腹胀、黏液脓血便、口干口苦及里急后重等方面。
汤意远[3](2020)在《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文中认为目的:结合目前全球猪类传染性疾病疫情的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猪常见传染病“猪痢疾”的中医药治疗,通过文献研究找出中医治疗人类痢疾的辨证规律,进一步指导猪痢疾的辨证论治,促进经济发展。方法:本文通过搜集中医药治疗猪痢疾的相关文献、近现代中医药治疗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相关文献及明清时期治疗人痢疾的相关医案,文献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后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病例中的症状、中药、治法、证型等信息进行规范。一,将文献资料进行规范后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症状、中药、治法、证型出现频次;二,运用频数描述方法分析不同时期人痢疾与猪痢疾症状规律及不同时期人痢疾症状、中药、治法规律;三,运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时期人痢疾症状与猪痢疾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了猪痢疾相关文献26篇;现代时期人痢疾相关文献36篇;过渡时期人痢疾相关文献74篇;明清时期人痢疾相关医案资料190篇。2.利用相关性分析分别与通过文献搜索获得的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现代时期、过渡时期、明清时期)的症状作比较,其中明清时期人痢疾症状与猪痢疾症状相关性最大。3.现代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31个,常见症状有6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腹胀为次要症状。过渡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32个,常见症状有5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为次要症状。明清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59个,常见症状有12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纳差、腹胀、口渴、不食、畏寒、精神不振、恶心呕吐为次要症状。4.现代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81味,常用中药有白芍、木香、黄连、黄芩、甘草、槟榔、当归、白头翁、大黄、山楂、秦皮、葛根、黄柏、马齿苋、地榆;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较高的3类药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过渡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86味,常用中药有木香、黄柏、黄连、白芍;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较高的3类药依次为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明清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214味,常用中药有白芍、甘草、黄连、茯苓、木香、黄芩、陈皮、白术、山楂、当归、神曲、厚朴、人参、炮姜、砂仁;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前3类药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4.现代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7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过渡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7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清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9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温中燥湿、调和气血,温中调气止痢。结论:1.猪痢疾辨证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人痢疾辨证。2.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的主要症状无明显差异,次要症状存在差异。3.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药物均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而单味常用药存在差异。4.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在治法方面均以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治法使用频率最高;但不同时期治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5.随着时间的发展,湿热痢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虚寒痢、休息痢比例呈下降趋势。
赵建政[4](2020)在《芍药汤联合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芍药汤联合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按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0月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时间先后编为1~122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治疗组与对照组1各31例,其余两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芍药汤联合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1应用美沙拉嗪栓塞肛治疗、对照组2应用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应用芍药汤保留灌肠治疗。四周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8周后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比较四组总体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入选的122例患者,2例脱落,四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Mayo评分改善情况: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3总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发现治疗组优于其余三组;2.中医症状评价:四组症状积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四组药物均有疗效;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其余三组;3.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1有效率为73.33%,治疗后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后对照组3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发现治疗组优于其余三组;4.结肠粘膜评分:四组粘膜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四组药物均有疗效;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其余三组;5.Mayo评分比较:四组Mayo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四组药物均有疗效;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治疗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通过两两比较,发现治疗组优于其余三组;结论:发现美沙拉嗪栓塞肛、结肠宁灌肠、芍药汤灌肠均有疗效,但芍药汤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纯美沙拉嗪栓塞肛、结肠宁灌肠、芍药汤灌肠疗效好,可作为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应用。
孙美林[5](2019)在《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慢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近几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西医仍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药对该病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对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的临床观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提供更为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全部患者都是来自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门诊,且全部符合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的临床诊断,均签署知情同意。本试验研究按随机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因在临床观察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样本脱落现象出现,所以在60例病例的基础上增加了20%的样本数量。治疗组:厚朴温中汤加味(由厚朴、草豆蔻、陈皮、木香、干姜、生姜、茯苓、炙甘草等药物组成)的中药汤剂,疗程4周;对照组:胃肠灵胶囊,疗程同上。观察两组经过治疗以后其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情况,并作出疗效评估。结果:本课题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具有显着差异,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厚朴温中汤加味组临床主症与次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肠镜检查也显示出两组治疗后报告结果有改观,与治疗前相比,经统计学分析,都有明显差异性(P<0.05)。本试验能说明厚朴温中汤加味中药汤剂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疗效优于胃肠灵胶囊,且表明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安全有效,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突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为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扩展了思路。结论: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田明敏[6](2018)在《《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华医典、中国知网、南京中医药大学电子及纸质图书资源为搜索平台,以黄芩或黄芩汤为关键词,对与黄芩汤相关的古今文献资料进行了搜索整理。按照文献类型及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对黄芩汤在中医发展史上存在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对古代医家对黄芩汤临床症状的补充做了总结。对现代医家黄芩汤相关医案中主要临床症状进行了提取分析,结合对原文解读,明确了黄芩汤的经典使用指征,同时,勾勒出了黄芩汤适用人群的体质状态。通过对黄芩汤原方、加减方、类方、单味方等文献资料的整理,明确了黄芩汤古今应用疾病谱的发展演变。首先黄芩汤典型的临床应用指征包括出血、腹痛腹泻、肌肉关节痛、烦热、腹皮热、脉数。出血可见便血、尿血、咳血、衄血、牙龈出血。女性患者月经量一般偏大或见月经淋漓不净、经间期出血、崩漏等。腹痛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多,偏稀溏,臭秽,或夹有粘液、脓血,伴腹痛。便后肛门灼热疼痛,有肛门下坠感,或有痔疮等。女性经期腹痛严重。肌肉关节痛表现为患者可有晨僵,或四肢、腰胯部、颈肩部酸胀痛,下肢抽筋。烦热方面,患者有胸闷不安、躁动、焦虑、睡眠障碍乃至精神障碍,同时具有身体的热感,或汗出、或心悸、或胸闷呼吸不畅感、或小便灼热感、或口干苦、或舌红脉滑数等。患者脐温高,扪之灼手。脉象以滑数脉为主。其次,黄芩汤主治疾病谱主要包括以腹痛腹泻为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化疗后腹泻、克罗恩病、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慢性肠胃炎、阿米巴痢疾、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胆囊炎、黄疸、结肠癌、肝癌等。以腹痛、经水不调为表现的经带胎产类疾病,如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淋漓不净、经间期出血、崩漏、胎漏、不孕、子宫内膜癌术后等。以淋证等为表现的泌尿系统疾病,如乳糜尿、急性肾炎、多囊肾。以咳血、衄血等为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热出血、慢性鼻窦炎等。以关节肌肉酸痛为表现的其他疾病,如骨癌术后腰痛、类风关、强直性脊柱炎等。以及具有典型指征的其他疾病如面部痤疮、口腔溃疡、带状疱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再次,黄芩汤的适用人群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其人多体型中等或偏瘦,肌肉坚紧。肤色白,唇舌红,眼睑红,咽红,皮肤粘膜常处于充血状态,属于热性体质。平素可见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肛周灼热等。大便次数多,稀溏,粘臭。腹诊脐温高者多见,有时可见腹部压痛。其人性情偏急躁,睡眠不佳。女性子宫处于郁热状态,常见月经过多,色暗红,夹有血块,或见月经淋漓不净、崩漏、经间期出血、痛经。其人脉象滑数,苔薄黄。通过对古今医家临床经验的挖掘,我们发现黄芩汤除了具有杀菌抗炎作用外,还可能具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同时,根据黄煌教授临床经验,黄芩汤在肝病、妇科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黄芩汤还具有广谱抗癌的作用,在胃癌、肝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的治疗上也有很大的潜力。
张稚鲲[7](2017)在《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防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在与疫病的长期抗争中,中医已认识到疫病可以通过食物、呼吸、接触等途径传染,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经验尤其丰富,但中医诊疗信息多具有模糊性、非线性、非定量等复杂特征,利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在古今用药及配伍规律的对比中发现疫病处方用药特点,了解医家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为当代临床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在了解古今疫病(急性传染性病)治疗概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临床文献,归纳、分析历代疫病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比较古今异同,筛选常用中药,了解方剂组成中各药的适用范围,筛选常用的配伍结构,发现临床文献中的隐性信息,为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①文献调研。古代文献使用书目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主要运用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定以及嵌套检索等检索技术从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献(既包括个案、医案,也包括大样本临床报道)。从每篇文献中摘取来源、年代、病名、症状、治则治法、方名、剂型、用药组成、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数据项。古今数据以1911年为分界点。②数据清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基础数据表格,根据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及规范。③数据挖掘。根据齐夫定律确定分析样本,通过启用Excel高级功能、VBA编程、调用相关函数等进行频次统计,筛选高频药,使用SPSSClementine12.0、Python正则表达式匹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了解疫病常用药对、药组及其配伍结构。[结论]①疫病用药的频次分析及古今用药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方药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用药的频次及比例了解疫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发现药味使用的变化,为筛选古今常用药及特色药,发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中药提供线索与参考。②古今疫病总体用药有许多相似之处,祛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补血药、泻下药、消食药、补阴药的使用无太大差别,而在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等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清热药现代方使用较古代方明显增多,而解表药古代方使用较现代方多,提示古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散”治疫,现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清”治疫。③疫病方配伍总体现代清、散、行、和的特点。“清”指清热泻火,疫病的最普遍病理特征为发热,清热为疫病治疗之要则。清热药甘寒之品常多味并用,苦寒之品常与甘寒同用。“散”“行”指药组中常配具有宣散、行滞特点的药味,提示疫毒壅滞为疫病的另一普遍存在的病理特征。“和”指配伍中体现攻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的特点,比如,使用苦寒药时,常配以甘草等益脾缓中,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以当归补血、行血并散血中之瘀毒,寓攻于补,寓补于攻。总体来看,古今在配伍原则上无太大差异,现代方配伍多以仲景方为基础。④对古今疫病用药的比较分析建立在疫病总体用药、病系用药、疾病用药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筛选具有不同普适作用的疫病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⑤为临床提供了疫病组方选药的结构式思路,即疫病方=疫病共性药+病系共性药+疾病个性药,以辅助提高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的处方用药质量,同时方便计算机分类处理,为建立疫病临床荐药系统提供思路与参考。
王洪杰,吕冠华[8](2016)在《白头翁汤临床应用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头翁汤为治湿热之经方,特别是对脾胃病的治疗,因其能治湿热诸疾,现今在辨证基础上灵活加减,被更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郑海涛[9](2016)在《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文中提出目的:应用Delphi法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方法:结合文献研究的结果、采用专家问卷调查(Delphi法)、专家论证会及行业专家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法制订“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专家问卷调查:在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全国范围内遴选的40位专家发送问卷。对回收的第一轮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第二轮专家调查问卷。将第二轮问卷发送给回复第一轮问卷的专家及再次遴选的其他专家共40位(第一轮未回复专家不再发送),再次统计分析第二轮回收的问卷,并将前两轮专家所提出的共性问题作为第三轮纳入指标,形成第三轮调查问卷。将第三轮问卷发送给回复第二轮问卷的专家及再次遴选的其他专家共40位(第二轮未回复专家不再发送),再次统计分析第三轮回收的问卷,所得问卷即“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草稿。专家论证会:邀请国内着名中医儿科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对“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草稿进行讨论、论证。最后根据专家讨论共识,结合课题负责人修改意见,形成“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的初稿。行业专家征求意见:将“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初稿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并征求同行意见,形成指南评价稿。结果: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专家问卷调查表,共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77.5%、92.5%、92.5%,在第三轮问卷中专家意见已基本趋于一致,因此结束专家咨询,并通过专家会议的论证,形成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初稿。并将其报送专家指导组论证,根据专家指导组意见修改完善并征求同行意见,形成指南评价稿。结论:应用Delphi法进行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的规范化研究,并根据专家所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了“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同时证明Delphi法作为一种充分发挥专家智慧、知识和经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医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具有客观性、传统性及可操作性的重要方法学。
王思思[10](2016)在《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溃结患者临床活动指数、内镜指数及肠黏膜EGFR、MUC2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脾胃科门诊和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32例经美沙拉嗪常规治疗疗效不佳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给予中药溃结方加减治疗(100ml,3次/d),疗程8周。观察治疗1、2、4、8周证候评分变化,包括大便性状,腹泻次数,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是否伴随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并按照轻、中、重进行评分,最后判断溃结方治疗的安全性;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电子肠镜复查的患者21例并钳取病变部位结肠黏膜,同时设1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亦取其结肠黏膜,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活动指数及肠黏膜内镜指数,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结肠黏膜EGFR、MUC2表达。结果:1.32例患者经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尤其是在改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治疗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过中药溃结方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与内镜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EGFR表达水平治疗前后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P<0.01),其中治疗后表达水平比治疗前上升更明显(P<0.05);MUC2表达水平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1.中药溃结方能够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是安全有效的中药组方。2.中药溃结方可能通过调整肠黏膜组织EGFR、MUC2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二、白头翁汤加味治愈阿米巴痢疾3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头翁汤加味治愈阿米巴痢疾3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学术思想研究 |
2 方药研究 |
3 治法研究 |
4 医案研究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古籍第一轮筛选 |
1.2 古籍第二轮筛选 |
2 先秦两汉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2.1 《黄帝内经》 |
2.1.1 对疾病名称和症状的初探 |
2.1.2 早期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
2.2 《难经》 |
2.3 《神农本草经》 |
2.4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4.1 六经病与痢疾 |
2.4.2 《金匮要略》从专病论治痢疾 |
2.4.3 仲景治痢之方 |
2.5 小结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3.1 王叔和《脉经》 |
3.2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
3.3 《中藏经》 |
3.4 葛洪《肘后备急方》 |
3.4.1 首用“痢”病名 |
3.4.2 首提痢具传染性 |
3.4.3 创天行痢主方 |
3.5 陈延之《小品方》 |
3.5.1 首提“滞下”病名 |
3.5.2 “乌梅丸”通治痢疾 |
3.6 姚僧垣《集验方》 |
3.6.1 初见“痢疾分型” |
3.7 小结 |
4 隋唐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4.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4.1.1 列痢病十三候 |
4.1.2 详析各证痢之病源 |
4.1.3 首提“休息痢”病名 |
4.1.4 养生方导引法在痢病中的运用 |
4.2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
4.2.1 痢证四分法 |
4.2.2 选方丰富 |
4.2.3 开灌肠疗法治痢先河 |
4.2.4 治痢需注意饮食调养宜忌 |
4.2.5 服痢药须知 |
4.3 王焘《外台秘要》 |
4.4 小结 |
5 两宋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5.1 《太平圣惠方》 |
5.1.1 新增“气痢”分型 |
5.1.2 痢疾通用药 |
5.1.3 痢疾治疗用方新特点 |
5.1.4 痢疾食疗方 |
5.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5.2.1 从脾胃论治痢疾的总体思路 |
5.2.2 从腹痛与痢色辨证选方 |
5.2.3 从治久痢方剂中看治疗思路 |
5.3 《圣济总录》 |
5.3.1 对气痢和休息痢的新认识 |
5.3.2 痢疾治法 |
5.3.3 治久痢方剂用药规律 |
5.4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
5.5 窦材《扁鹊心书》 |
5.6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5.6.1 首提“脏气郁结”致痢 |
5.6.2 创“风痢”证型 |
5.6.3 首次分门论述“痢疾”与“泄泻” |
5.7 张杲《医说》 |
5.7.1 赞同“积滞说” |
5.7.2 载治久痢方 |
5.8 严用和《严氏济生方》 |
5.8.1 将“风冷暑湿”贯穿辨治始终 |
5.8.2 强调“去积”在治痢中的重要性 |
5.9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
5.9.1 从“积滞”论治痢疾 |
5.9.2 对“痢下之物”辨证进一步细化 |
5.9.3 从所感之邪辨下痢之方 |
5.9.4 学《肘后》简方治痢 |
5.9.5 注重痢疾调护 |
5.10 小结 |
6 金元时期对痢疾的认识 |
6.1 刘完素及其着作 |
6.1.1 从“火热”角度阐释痢疾发病机制 |
6.1.2 从“湿热”角度设治痢总则 |
6.1.3 常用的治痢方法 |
6.1.4 创经典治痢方剂芍药汤 |
6.2 张从正《儒门事亲》 |
6.3 李杲及其着作 |
6.3.1 长夏湿热与脾胃虚弱导致痢疾的发生 |
6.3.2 设升阳除湿之大法 |
6.3.3 创多首治痢疾方剂 |
6.4 朱丹溪及其着作 |
6.4.1 明确指出泄泻与痢疾不同 |
6.4.2 赤白痢之辨 |
6.4.3 痢疾治法的寒热之辨 |
6.4.4 设两套痢疾辨治路径 |
6.4.5 久痢治疗新思路 |
6.5 小结 |
7 明代对痢疾的认识 |
7.1 徐彦纯《玉机微义》 |
7.1.1 将痢疾称为滞下 |
7.1.2 认同三因论 |
7.1.3 对里急后重、腹痛病机的分析更加全面 |
7.1.4 痢疾方据病因病机分十三大类 |
7.2 戴思恭《证治要诀》 |
7.3 王纶及薛己《明医杂着》 |
7.3.1 设治痢主方 |
7.3.2 主方之外另设两方 |
7.3.3 王纶与薛己治痢特点 |
7.4 虞抟《苍生司命》 |
7.5 李梴《医学入门》 |
7.5.1 首次以歌诀形式归纳痢疾辨治要点 |
7.5.2 歌诀下注释多有创见 |
7.6 孙一奎及其着作 |
7.6.1 区别“痢”与“滞下” |
7.6.2 析休息痢三个成因 |
7.7 王肯堂《证治准绳》 |
7.7.1 从五脏经脉气血详析痢疾形成过程 |
7.7.2 治痢需分标本 |
7.7.3 首辨积之新旧 |
7.8 赵献可《医贯》 |
7.8.1 强调治痢须辨阴阳寒热虚实 |
7.8.2 重视与似痢非痢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
7.8.3 对休息痢和久痢的认识 |
7.9 张介宾《景岳全书》 |
7.9.1 痢疾发病主要因“人事”所致 |
7.9.2 强调痢疾的寒热虚实之辨 |
7.9.3 详析痢疾常见症状寒热虚实 |
7.10 秦昌遇《症因脉治》 |
7.10.1 痢分外感内伤 |
7.10.2 外感痢疾与内伤痢疾之辨 |
7.10.3 休息痢之外感与内伤 |
7.11 小结 |
8 清代对痢疾的认识 |
8.1 喻昌《医门法律》 |
8.1.1 治痢三法 |
8.1.2 治痢“律三条” |
8.2 陈士铎及其着作 |
8.2.1 痢疾之阴阳真假症 |
8.2.2 痢疾治疗新法 |
8.3 程钟龄《医学心悟》 |
8.3.1 创“治痢散”方专治痢疾初起 |
8.4 何梦瑶《医碥》 |
8.4.1 痢均由湿热所致,初起无寒证 |
8.4.2 辨证须详辨虚实 |
8.4.3 治痢用药禁忌 |
8.5 吴鞠通《温病条辨》 |
8.5.1 久痢辨治大全 |
8.5.2 痢疾预后判断十条准则 |
8.6 唐宗海及其着作 |
8.6.1 从肝肺分析痢疾病因病机 |
8.6.2 从肝肺论治痢疾 |
8.6.3 发热恶寒分期论治 |
8.6.4 痢后补脾阴 |
8.7 孔毓礼《痢疾论》 |
8.7.1 表里寒热虚实辨证方法 |
8.7.2 十大常用治法 |
8.7.3 治痢常用方荮 |
8.8 舒驰远《痢门挈纲》 |
8.8.1 治痢四纲之陷邪 |
8.8.2 治痢四纲之秋燥 |
8.8.3 治痢四纲之时毒 |
8.8.4 治痢四纲之滑脱 |
8.9 雷丰《时病论》 |
8.9.1 痢疾九证与治痢九法 |
8.10 小结 |
9 讨论 |
9.1 痢疾表证刍议 |
9.2 久痢的表里寒热虚实辨治 |
9.3 古籍的治痢经验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 |
9.4 痢疾辨治体系构建 |
9.4.1 辨证要点 |
9.4.2 治法 |
9.4.3 常见六经方证 |
结语 |
创新点 |
附录 各医家古籍治痢特色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2)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Main Abbreviation)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2.5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安全评价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年龄分布特点 |
3.2 性别分布特点 |
3.3 临床分型分布特点 |
3.4 治疗前后ESR与hs-CRP指标的变化 |
3.4.1 ESR的变化 |
3.4.2 hs-CRP的变化 |
3.5 内镜下黏膜表现评分分析 |
3.6 中医症状评分分析 |
3.7 安全性分析 |
讨论与分析 |
1 西医对UC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研究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诊断 |
1.4 治疗 |
1.4.1 药物治疗 |
1.4.2 非药物治疗 |
1.4.3 外科治疗 |
2 中医对UC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与病因病机 |
2.2 辨证分型 |
2.3 芍药汤与保留灌肠 |
3 结果分析 |
3.1 年龄 |
3.2 性别 |
3.3 ESR与hs-CRP |
3.4 内镜下黏膜表现 |
3.5 中医症状评分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 |
2 中医病因病机 |
2.1 脾胃虚弱 |
2.2 饮食不节 |
2.3 情志失调 |
2.4 感受外邪 |
3 辨证分型 |
4 辨证论治 |
4.1 分型论治 |
4.2 分期论治 |
4.3 经验方治疗 |
5 中药灌肠 |
6 其他治法 |
7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附表 |
(3)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 人痢疾与猪痢疾对比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表现 |
2 治疗进展与挑战 |
2.1 猪痢疾 |
2.2 人痢疾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来源 |
2 文献检索方式与策略 |
2.1 猪痢疾文献检索 |
2.2 现代时期人痢疾文献检索 |
2.3 过渡时期人痢疾文献检索 |
2.4 明清时期医案收集 |
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 猪痢疾 |
3.2 现代时期人痢疾 |
3.3 过渡时期人痢疾 |
3.4 明清时期人痢疾 |
4 数据规范化 |
4.1 症状统一 |
4.2 中药统一 |
4.3 证型统一规范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症状 |
2.1 猪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2 现代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3 过渡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4 明清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3 中药 |
3.1 现代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3.2 过渡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3.3 明清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4 治法 |
4.1 现代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2 过渡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3 明清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4 三个时期证型 |
讨论 |
1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医药治疗 |
2 猪痢疾中医药治疗 |
3 不同时期人痢疾的认识 |
3.1 症状 |
3.2 中药 |
3.3 治法 |
3.4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 猪四诊 |
附表B 猪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C 现代时期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D 过渡时期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E 明清时期痢疾参考着作 |
综述 细菌性痢疾的中西医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芍药汤联合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疾病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1.6 伦理审查 |
2.研究方案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注意事项 |
3.观测指标 |
3.1 安全性观测指标 |
3.2 疗效性观测 |
4.疗效评定标准 |
4.1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评估标准见附表A |
4.2 中医症状评分标准见附表B |
4.3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标准 |
5.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病例资料来源 |
2.一般情况对比 |
2.1 四组性别分布比较 |
2.2 四组年龄比较 |
3 治疗后效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中医对UC的认知 |
1.1 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对治疗 UC 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UC的认知 |
2.1 现代医学对UC的研究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对UC的治疗 |
3.立题依据 |
第四部分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A: |
附表 B: |
附录 C |
附录 D 临床观察表 |
附表 E: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
综述 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5)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中药对慢性结肠炎的辨证及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慢性结肠炎的认识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病理特征 |
2.3 治疗 |
3 问题与展望 |
试验研究 |
1 病例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试验方法 |
4 研究结果 |
5 典型病例 |
讨论 |
1 立法思想 |
2 厚朴温中汤组方分析 |
3 疗效评价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6)《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文献收集 |
2.1.1 古代文献收集 |
2.1.2 现代文献收集 |
2.2 文献确认 |
2.3 文献分析 |
2.3.1 方论类文献 |
2.3.2 方剂类文献 |
2.3.3 医案类文献 |
2.3.4 临床类文献 |
2.3.5 黄煌教授经验 |
2.3.6 药理学实验研究类文献 |
2.4 结果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
1. 黄芩汤原方研究 |
1.1 黄芩汤相关问题探讨 |
1.1.1 合病之论 |
1.1.2 黄芩汤证历代补充 |
1.1.3 黄芩汤与《伤寒论》其他条文之间的关系 |
1.1.4 黄芩汤与除中 |
1.2 黄芩汤扩展应用 |
1.3 黄芩汤药物组成及剂量 |
1.4 黄芩汤加味方举隅 |
1.5 黄芩汤去大枣方 |
1.6 黄芩汤与温病 |
1.7 黄芩汤古代医案 |
2. 黄芩汤类方研究 |
2.1 黄芩汤类方在发热性疾病中的应用 |
2.2 黄芩汤类方在下利、便秘证中的应用 |
2.3 黄芩汤类方在诸出血证中的应用 |
2.4 黄芩汤类方在诸痛证中的应用 |
2.5 黄芩汤类方在黄疸证等中的应用 |
2.6 黄芩汤类方在痘疹疮痈证中的应用 |
2.7 黄芩汤类方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 |
2.8 黄芩汤类方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
2.9 黄芩汤类方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
2.10 小结 |
3. 黄芩单味方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当代医家解读黄芩汤 |
2. 临床类文献研究 |
2.1 临床观察类文献 |
2.1.1 消化系统疾病 |
2.1.2 其他疾病 |
2.2 医案类文献 |
3. 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 |
3.1 黄芩汤成分 |
3.2 黄芩汤的药理学作用 |
3.2.1 免疫调节、抗炎 |
3.2.2 抑菌 |
3.2.3 抗癌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黄芩汤的经验 |
1. 黄芩汤原方有效医案研究 |
2. 黄芩汤加味方有效医案研究 |
3. 黄芩汤合方有效医案研究 |
4. 黄芩汤药物剂量 |
5. 疗效评价 |
6.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1. 经典原文的回溯 |
1.1 “太阳与少阳合病”的再解读 |
1.2 黄芩汤方证的再诠释 |
1.2.1 原文解读之方证提取 |
1.2.2 以药测证之方证补充 |
2. 黄芩汤疾病谱的历史演变 |
3. 黄芩汤的体质状态 |
4. 黄芩汤的病机 |
5. 方证鉴别 |
5.1 与葛根芩连汤的鉴别 |
5.2 与白头翁汤的鉴别 |
5.3 与半夏泻心汤的鉴别 |
5.4 与泻心汤的鉴别 |
5.5 与三物黄芩汤的鉴别 |
5.6 与黄连阿胶汤的鉴别 |
6. 临床经验探讨及应用展望 |
6.1 黄芩汤与小柴胡汤合方 |
6.2 黄芩汤在肝病治疗中的运用 |
6.3 黄芩汤清宫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例 |
7. 黄芩汤的抗病毒作用 |
8. 黄芩汤与粘膜免疫系统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 |
1. 黄芩汤方证 |
2. 黄芩汤及其加减方现代应用疾病谱 |
3. 体质状态 |
4. 常用剂量及服用方法 |
5.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
6. 其他 |
参考文献 |
附录 黄煌教授医案及解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探赜 |
1. 疫病释义 |
2. 疫病病因 |
3. 疫病防治 |
3.1 宋以前 |
3.2 宋金元 |
3.3 明清 |
第二部分 疫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 |
1. 建国以来我国法定急性传染性疾病回顾 |
2. 常见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
2.1 病毒性肝炎 |
2.2 细菌性痢疾 |
2.3 流行性感冒 |
2.4 流行性腮腺炎 |
2.5 手足口病 |
第三部分 古今疫病方药数据挖掘 |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挖掘结果 |
3.1 疫病高频药挖掘 |
3.1.1 疫病总体用药 |
3.1.2 疫病病系用药 |
3.1.3 疫病病种用药 |
3.2 疫病用药古今对比数据挖掘 |
3.2.1 古今总体用药 |
3.2.2 古今病系用药 |
3.2.3 古今病种用药 |
3.3. 疫病方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
3.3.1 疫病方总体配伍规律 |
3.3.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 |
3.3.3 疫病病种配伍规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疫病用药特点分析 |
1.1 总述 |
1.2 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
1.2.1 疫病总体用药 |
1.2.2 古今病系用药 |
1.2.3 古今病种用药 |
1.3 疫病用药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析 |
1.3.1 细菌性痢疾 |
1.3.1.1 古代方 |
1.3.1.2 现代方 |
1.3.1.3 小结 |
1.3.2 病毒性肝炎 |
1.3.2.1 古代方 |
1.3.2.2 现代方 |
1.3.2.3 小结 |
1.3.3 流行性腮腺炎 |
1.3.3.1 古代方 |
1.3.3.2 现代方 |
1.3.3.3 小结 |
1.4 古今疫病用药特点总结 |
2. 疫病方配伍特点分析 |
2.1 古今疫病方总体配伍特点分析 |
2.1.1 古代方 |
2.1.2 现代方 |
2.1.3 小结 |
2.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特点分析 |
2.2.1 Ⅰ类疫病 |
2.2.1.1 古代方 |
2.2.1.2 现代方 |
2.2.1.3 小结 |
2.2.2 Ⅱ类疫病 |
2.2.2.1 古代方 |
2.2.2.2 现代方 |
2.2.2.3 小结 |
2.2.3 Ⅲ类疫病 |
2.2.3.1 古代方 |
2.2.3.2 现代方 |
2.2.3.3 小结 |
2.3 疫病病种配伍特点分析 |
2.3.1 细菌性痢疾 |
2.3.1.1 古代方 |
2.3.1.2 现代方 |
2.3.1.3 小结 |
2.3.2 病毒性肝炎 |
2.3.2.1 古代方 |
2.3.2.2 现代方 |
2.3.2.3 小结 |
2.3.3 流行性腮腺炎 |
2.3.3.1 古代方 |
2.3.3.2 现代方 |
2.3.3.3 小结 |
2.4 疫病方配伍特点总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问题与思考 |
2. 主要创新点 |
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白头翁汤临床应用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消化系统疾病 |
1.1 慢性浅表性胃炎 |
1.2 溃疡性结肠炎 |
1.3 急性菌痢 |
1.5 阿米巴痢疾 |
1.7 伤寒 |
1.8 噤口痢 |
1.9 慢性胆囊炎 |
1.10 放射性直肠炎 |
2 泌尿系统疾病 |
2.1 急性肾炎 |
2.2癃闭 |
3 妇科疾病 |
3.1 阴道炎 |
3.2盆腔炎 |
3.3 崩漏 |
4 呼吸系统疾病 |
4.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5 皮肤病 |
5.1 带状疱疹 |
5.2 银屑病 |
6 其他 |
6.1 急性结膜炎 |
6.2 睾丸炎 |
6.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6.4 肌衄 |
7 小结 |
(9)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第一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2 第二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3 第三轮专家问卷统计分析 |
4 专家论证会 |
5 同行征求意见 |
讨论 |
1 德尔菲法及其优缺点 |
2 德尔菲法在制订本指南中的应用体会 |
3 本指南所做的中医标准化工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2: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3:第三轮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 4: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细菌性痢疾 |
附录 5: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 |
附录 6: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7: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等 |
(10)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EGFR、MUC2表达的影响(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白头翁汤加味治愈阿米巴痢疾3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古籍医家的痢疾源流探析[D]. 左黎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芍药汤加减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 杨朋.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D]. 汤意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芍药汤联合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 赵建政.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寒湿气滞证)的临床观察[D]. 孙美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研究[D]. 田明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7]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D].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8]白头翁汤临床应用概况[J]. 王洪杰,吕冠华. 江西中医药, 2016(05)
- [9]小儿细菌性痢疾中医诊疗指南问卷调查[D]. 郑海涛.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溃结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D]. 王思思.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标签:痢疾论文; 阿米巴痢疾论文;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论文; 黄芩汤论文; 白头翁的功效与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