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扬水墨精神 点化丹青灵韵——中国动画音乐创作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司徒钟敏[1](2021)在《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视听创作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与国内的地位逐渐提高,涌现出包括《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在内的一批优秀的动画电影。这些作品从视觉呈现和听觉元素两方面打造视觉奇观和听觉盛宴,让观众领略速度剪辑与虚拟技术的合成奇观和时尚个性的形象奇观。人声出众又接地气,民族特色音响效果显着,国产动画音乐得到传承,凸显出中国动画电影的创新。
吕相宜[2](2021)在《试论场景音乐在动画中的应用 ——以日本动画场景音乐为例》文中提出动画作为一种综合艺术,音乐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二者的结合度越高,就越能够激起观者的兴趣,通过视觉与听觉带来的沉浸式临场感就会越强烈。由此可见,动画音乐在动画作品当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动画中的音乐主要由配乐和歌曲组成。配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歌曲则主要分为主题歌和插曲两种形式。其中,场景音乐往往受到的关注度较少。场景音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戏剧高潮的出现,能创造出赋予诗情画意的意境,在动画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日本的动画产业发展的较为成熟,动画音乐的风格种类极为丰富,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因此笔者选取一些日本经典动画作品当中的场景音乐作为应用案例,通过旋律扒谱、动画截图等方式,以音乐谱例、动画案例等形式对场景音乐进行归纳整理。笔者尝试将动画中的场景进行分类,试图从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入手,结合阅览的文献进行分析,对于场景音乐在动画中的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进行研究论述,分析出场景音乐与其他动画音乐种类相比的独特之处。笔者通过对于场景音乐的图文赏析和乐谱解读来论证其在动画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希望能从动画音乐的角度给动画观众们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希望本文可在动画场景音乐鉴赏的层面给予更多的借鉴意义。同时,笔者希冀大众能够对于场景音乐多给予关注和重视,希望它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万雯昕,李令春[3](2019)在《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国产动画电影的音乐建构》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2015年《大圣归来》到2019年《白蛇:缘起》,动画电影创作者们从传统经典作品或民间神话传说中汲取文学营养,将蕴含中国美学的用色、构图与符合现代审美的造型语言完美结合,最终制作精良的画面与恰到好处的音乐,给观众呈现出了全新的视听盛宴。而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要渲染电影的故事氛围,同时还要从旁强化角色性格,甚至配合画面产生叙事效果。
郑莉琼[4](2018)在《中国影视动画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回顾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中国动画在艺术创作上历经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造就了那个时代独特的中国动画的艺术美学风格,本文围绕“中国影视动画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这一主题进行研究,试图从中国优秀的动画中整理归纳出各种民族文化元素,并以民族元素在动画中如何运用为线索,采用实例分析与论证结合的方法,探索当代中国动画艺术实现民族化、本土化的途径。本文以中国影视动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切入点,通过历史分析、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中国影视动画作品中的题材选择、角色造型、场景设计、音乐特效等多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进行剖析,将处于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影视动画中的运用现状清晰的展现出来。针对“中国影视动画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研究,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分别是:(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元素在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不同时期的运用及表现情况进行系统和详细的论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2)从形式上,以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为主的传统美术片样式和新时代下的多媒体动画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不同动画形式下的运用与体现;(3)从内容上,主要从传统文学题材和传统音乐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进行探究。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画中的演变历程、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三个方面的系统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元素随着国产影视动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由起步、发展、兴盛到低迷、转型的演变过程。依据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尤其是传统绘画和民间艺术在国产动画作品中得到了大量运用。其中,传统文学为国产影视动画的题材选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传统音乐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者对动画民族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文化元素在影视动画中的运用现状进行的探讨以及所得出的相应学术结论,有望为当下的国产影视动画发展提供相应的理性思考与价值启示。
刘颖[5](2017)在《中国动画音乐创作的创新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动画艺术的不断发展,动画的展现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动画作品,而是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无论在电视广告、电子游戏还是科教的宣传片中,动画的身影无处不在。动画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涵盖着诸多艺术元素,其中,音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二十世纪20年代动画传入中国,距今己有90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动画的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动画音乐也获得了更多受众的关注。以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为积淀的动画音乐,向世界各地受众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因此,对中国动画音乐的创作研究不仅能对动画作品及音乐有更加深入的认识理解,还能通过对动画音乐的分析研究,深层次的了解中国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发扬。本文从动画、动画音乐、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创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同时,本文通过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性动画作品,从创作方面对中国动画音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动画音乐创作中的创新特点。
王诗雨[6](201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在动画创作上的运用》文中指出“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也是中国美学的主导精神,从古代至现代的中国艺术家们在创作中都深受该理念的影响。“和合”理念的整体性、辩证性、有机性决定了它可以运用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中。动画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也发挥着日益突出的重要作用。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合理运用在动画设计中,可以让动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与精髓,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审美。同时也是中国动画实现民族化的一种探索。在此前提下,研究“和合”理念在动画创作上的运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理念在动画设计上的运用,根据分析研究得出的理论指导实践,将中国传统美学理念与中国风动画相结合,创作了原创动画作品《槐安梦》,从该实践成果中展现了“和合”理念的运用。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国内外对此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方式。接着从中国传统美学循序渐进地分析至中国的“和合”文化,并从不同角度阐释“和合”理念,概述其在现代设计上的意义和作用,为实践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先从中国画入手,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上对该理念的具体运用,并论述中国动画对此的继承与更迭。其后以运用“和合”理念最为典型的两部动画作品《山水情》和《牧笛》为例,从人物意象、镜头语言、思想内涵、声效编排上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分析,以此来指导创作实践。最后展现了原创动画作品《槐安梦》的创作过程,分析“和合”理念在绘制手法、主题思想、造型设计、镜头语言上的具体运用。实践结果表明,“和合”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对动画创作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是中国动画实现民族化不可或缺的支撑。
李沚沭[7](2017)在《新时期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民俗探寻》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我国国内的动画理论并不完善,动画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综合分析我国国内动画发展现状以及动画产业的重要地位,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整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我国的动画制作缺少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与利用。我国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都可以作为动画素材来进行剧本的创作以及角色元素的开发和利用。为了更好的实现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笔者从以下方面对中国动画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做了一定的分析,供广大学者交流与借鉴。
胡蓝月[8](2016)在《中国定格动画60年民族化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西汉时期的影戏是动画传统形态的开端,而现在我们谈论的动画则起源于欧洲,发达于美国,最早对动画的定义出现于1917年的日本。而在1926年万氏兄弟研制成功《大闹画室》,才代表着以电影技术为依托的中国动画启程。动画拍摄离不开摄影技术,中国开始工业革命时间较晚,因此中国定格动画在起步阶段,技术较为落后,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中国定格动画也分别在技术手段和艺术表达这两方面得到突破。动画艺术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吸取文学、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力,然动画的艺术风格又因为国土疆域与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各有千秋,比如日本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武士精神、尚美品格和有次序的生活习惯;美国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画面、有韵律的运动节奏还有类似百老汇的歌舞表演;中国动画中,我们可以在看到精美的制作工艺的同时体味到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浸润的结果。在中国定格动画短短的历史中,动画的种类繁多,比如:使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偶动画、融合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剪纸动画、还有中国动画艺术家们自己研究发明的水墨剪纸动画,独特精致的民族化风格曾使它们风靡一时。这些影片虽然种类不同,但不论是画面的风格还是动画传递出的精神与思维,都能分析出其中蕴含着很强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些特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沉淀、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萃取,更是评判中国动画片的标尺和中国动画兴衰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六十多年的部分中国定格动画,把握影片丰富独特的画面风格,为中国动画的创新与发展作参考。
秦安建[9](2015)在《新时期中国动画音乐风格的变迁》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中国动画音乐风格呈现了由民族音乐为主流向流行音乐为主流的嬗变趋势,并以多元化风格的形态发展。中国动画音乐传播媒介发生了由"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转变,说明了动画音乐传播由文化事业"艺术传播"到文化产业"娱乐传播"转变的事实。本文以传播学角度探析新时期中国动画音乐传播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转变原因,揭示动画音乐如何商品化的规律,指出动画音乐传播的不足和应对策略,力图探寻推动动画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相里金子[10](2015)在《“二次元”世界中影视动画艺术元素研究》文中认为当影视动画作为一种大众所熟知的新兴文化艺术,其独特的符号体系、传播意义以及文化价值,无形中影响着当代人们的思想、行为与交流方式,它将人们从虚幻中引入真实,并且提供了一个可以深刻认识世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参与文化交流的广阔空间。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动画艺术的“全球化”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更广泛、更迅速、更便捷的交流与传播的机会,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散发出独具一格的魅力。影视动画艺术作为承载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艺术创作形式,一直以来得到人们的不断关注,并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它以自身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社会文化的缩影,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环境,影响着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它能再造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景象,带给人们“真实”的感受。人们也通过高科技的数字体验来感受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那么,动画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怎样的?各国创作风格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动画艺术与他国的巨大差距?是技术水平上的落差,是创作团队的水准规范,是动画艺术产业规模的形成,还是其背后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格的缺失?在虚拟动画带给人们无限视听与刺激享受的背后,又潜藏暗示着怎样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当代动画艺术创作中,讨论并研究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以及民族文化风格和审美价值缺失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激扬水墨精神 点化丹青灵韵——中国动画音乐创作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扬水墨精神 点化丹青灵韵——中国动画音乐创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视听创作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奇观的视觉盛宴 |
(一)速度剪辑与虚拟技术的合成奇观 |
(二)时尚个性形象奇观 |
二、时尚的听觉盛宴 |
(一)出众又接地气的人声 |
(二)打造民族特色音响效果 |
(三)国产动画音乐的传承与融合创新 |
(2)试论场景音乐在动画中的应用 ——以日本动画场景音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1.选题背景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
1.主要研究方法 |
2.主要研究内容 |
3.研究创新之处 |
二、动画音乐简述 |
(一)动画的概念与分类 |
1.动画的概念 |
2.动画的分类 |
(二)动画音乐的概念及分类 |
1.动画音乐的概念 |
2.动画音乐的分类 |
三、场景音乐的类别及功能 |
(一)场景音乐的类别 |
1.专门设计的场景音乐 |
2.由主题音乐发展、变奏而来的场景音乐 |
(二)场景音乐的功能 |
1.制造戏剧高潮 |
2.描绘环境背景 |
3.推动情节发展 |
4.加强连贯统一 |
5.抒发角色情感 |
四、日本动画场景音乐案例应用分析 |
(一)场景音乐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
1.忧伤场景 |
2.治愈场景 |
3.欢乐场景 |
4.热血场景 |
5.搞怪场景 |
6.悬疑场景 |
7.恐怖场景 |
(二)场景音乐的风格针对性应用 |
1.民族风格 |
2.时代风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国产动画电影的音乐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直击心灵的音乐叙事 |
(一) 开篇:音乐情绪与故事氛围 |
(二) 中段:插曲关联与人物塑造 |
(三) 尾声:主题曲与情感的延展 |
二、“老汤新药”的音乐创作 |
结语 |
(4)中国影视动画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阐释 |
1.2.1 中国影视动画 |
1.2.2 传统文化元素 |
1.3 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综述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影视动画在历史发展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
2.1 萌芽与探索时期(1922-1945) |
2.2 发展与繁荣时期(1946-1967) |
2.3 复苏与转型时期(1976-1999) |
2.4 机遇与挑战时期(2000-至今) |
第三章 中国影视动画在艺术形式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
3.1 水墨动画 |
3.2 剪纸动画 |
3.3 木偶动画 |
3.4 新媒体动画 |
第四章 中国影视动画在艺术内容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
4.1 传统文学题材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
4.1.1 民间故事题材 |
4.1.2 神话传说题材 |
4.1.3 历史故事题材 |
4.1.4 童话、寓言、成语等题材 |
4.2 传统音乐在中国影视动画中的运用及体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动画音乐创作的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动画及动画音乐 |
2.1 动画 |
2.2 动画的源起及发展 |
2.3 动画音乐 |
2.4 动画音乐的创作要素 |
2.4.1 节奏 |
2.4.2 旋律 |
2.4.3 调式 |
2.4.4 音色 |
2.5 动画音乐的构成 |
2.5.1 声乐曲 |
2.5.2 器乐曲 |
2.6 动画音乐的创作形式 |
2.6.1 原创音乐与非原创音乐 |
2.6.2 有源音乐和无源音乐 |
第3章 中国动画及中国动画音乐 |
3.1 中国动画的源起与发展 |
3.2 中国动画音乐的源起与发展 |
第4章 中国动画音乐的创作创新 |
4.1 民族性 |
4.1.1 民族调式的使用 |
4.1.2 民族乐器的运用 |
4.1.3 民族古曲的融入 |
4.2 区域性 |
4.2.1 北方音乐 |
4.2.2 南方音乐 |
4.2.3 西北音乐 |
4.2.4 青藏音乐 |
4.3 流行性 |
4.4 多元性 |
第5章 中国动画音乐创作发展的思考 |
5.1 对中国动画音乐创作的客观评价 |
5.2 对中国动画音乐创作的发展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在动画创作上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方法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目的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 |
2.1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观念 |
2.2 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精粹 |
2.3 中国的“和合”文化 |
2.3.1 中国“和合”理念的产生 |
2.3.2 儒家的和合理念 |
2.3.3 道家的和合理念 |
2.4 和合思想的现代阐释 |
第3章“和合”理念在水墨动画中的运用实例探究 |
3.1 中国画中的“和合”理念 |
3.1.1 中国画的意境表达 |
3.1.2 中国画中的线条表现 |
3.2 水墨动画与中国画的关系 |
3.2.1 水墨动画对中国水墨画的传承 |
3.2.2 水墨动画的与时俱进 |
3.3 水墨动画《山水情》中“和合”理念运用的具体分析 |
3.3.1 角色设计的中的“和合”理念 |
3.3.1.1 形象造型设计 |
3.3.1.2 表情动作设计 |
3.3.2 分镜构图的和谐之美 |
3.3.3 思想情感与客观景物的天人合一 |
3.3.4 配乐的和谐交融 |
3.4 水墨动画《牧笛》中和合理念运用的具体分析 |
3.4.1 情景意境之“和” |
3.4.2 思想感情之“和” |
3.4.3 配乐声效之“和” |
第4章 动画作品《槐安梦》中的“和合”思维理念 |
4.1 《槐安梦》的创作背景 |
4.1.1 创作愿景 |
4.1.2 表达形式与风格采选 |
4.2 《槐安梦》绘制材料的筛选过程 |
4.3 《槐安梦》的思想情感 |
4.4 《槐安梦》造型设计 |
4.5 《槐安梦》镜头语言构思 |
第5章 结论 |
5.1 形式 |
5.2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定格动画60年民族化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三、研究观点及主要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定格动画民族化风格的因缘 |
第一节 中国定格动画的缘起 |
一、时代背景 |
二、经济环境 |
三、人文气氛 |
第二节 开端时期的风格 |
一、单一宣传的风格及其原因 |
二、科技进步带动动画的革新 |
三、题材增多引起风格转变 |
第三节 民族风格的发轫 |
一、民族化风格出现的原由 |
二、民族风格的诞生——以木偶动画《神笔》为例 |
第二章 中国定格动画的民族艺术形式 |
第一节 绘画形式 |
一、敦煌壁画与工笔重彩 |
二、画像艺术 |
三、木刻版画 |
四、水墨山水画 |
第二节 民族民间工艺形式 |
一、定格动画中民族民间工艺的造型要素 |
二、定格动画中民族民间工艺的造型规律 |
第三章 中国定格动画民族元素的运用 |
第一节 动画的片头片尾以及配音配乐 |
一、片头片尾 |
二、配音配乐 |
第二节 动画的场景设计 |
一、中国自然风光 |
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
第三节 动画的角色设定 |
一、人物造型 |
二、服饰与发式 |
第四章 中国定格动画体现的民族精神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成为中国定格动画题材的主要灵感来源 |
一、神话寓言小说 |
二、民族民间故事 |
三、历史记载 |
第二节 定格动画对民族精神的展演 |
一、尊卑有序的生活常态 |
二、知足与宿命的价值观念 |
三、和美与团圆的精神诉求 |
第三节 儒道文化对民族化的定格动画的充实 |
一、儒家思想 |
二、道家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定格动画民族化风格的创新与启示 |
第一节 中国定格动画民族化创新的方向 |
一、加强与科技结合——加强与国际的学习 |
二、加强与市场结合——衍生品开发 |
三、扩大受众群体——适合观众审美与内涵 |
第二节 外国动画对中国定格动画创新的启示 |
一、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学派衰落的启示 |
二、日本动画风格的发展 |
三、美英动画的长盛不衰 |
第三节 中国定格动画对中国其他动画创新的启示 |
一、选择适当的故事题材 |
二、改进表现动画内涵的方式 |
三、拓宽动画的展示渠道与创新动画的制作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新时期中国动画音乐风格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中国动画音乐风格变迁概况 |
二新时期动画音乐风格变迁原因探析 |
三新时期动画音乐发展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
(10)“二次元”世界中影视动画艺术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 目前的研究现状 |
三、 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动画”与“二次元”的发展起源及其生成背景 |
第一节 “动画”的定义、起源及发展状况 |
一、 动画的定义 |
二、 动画的起源 |
三、 动画的发展 |
第二节 “二次元”概念辨析及其文化的生成背景 |
一、 “二次元”概念的辨析 |
二、 “二次元”文化及其生成背景 |
第二章 影视动画中美术、音乐及电影语言元素的研究 |
第一节 影视动画中造型艺术的创作体现 |
一、 美国动画造型艺术的创作体现 |
二、 日本动画造型艺术的创作体现 |
三、 中国动画造型艺术的创作体现 |
第二节 动画音乐的发展与创作特征 |
一、 动画音乐的定义 |
二、 影视动画中声音艺术的发展及创作 |
三、 美国动画音乐的发展及其创作特征 |
四、 日本动画音乐的发展及其创作特征 |
五、 中国动画音乐的发展及其创作特征 |
第三章 不同民族文化下动画艺术的发展规律及其审美特点 |
第一节 中国动画艺术民族化风格的彰显——以动画影片《神笔马良》与《骄傲的将军》为例 |
第二节 美国动画艺术全球视野下的多元化融合——以动画影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为例 |
第三节 日本动画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艺术体现 |
第四节 中、美、日影视动画艺术发展的差异 |
第五节 中国动画艺术审美价值的缺失 |
第四部分 虚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
第一节 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虚拟性存在 |
第二节 虚拟文化与现实世界的对立与互溶 |
第三节 动漫衍生产品的人文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激扬水墨精神 点化丹青灵韵——中国动画音乐创作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视听创作呈现研究[J]. 司徒钟敏. 视听, 2021(12)
- [2]试论场景音乐在动画中的应用 ——以日本动画场景音乐为例[D]. 吕相宜.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从《大圣归来》到《白蛇:缘起》:国产动画电影的音乐建构[J]. 万雯昕,李令春.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4]中国影视动画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现状研究[D]. 郑莉琼. 西南大学, 2018(01)
- [5]中国动画音乐创作的创新性研究[D]. 刘颖. 河北大学, 2017(01)
- [6]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在动画创作上的运用[D]. 王诗雨.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7]新时期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民俗探寻[J]. 李沚沭. 数码设计, 2017(06)
- [8]中国定格动画60年民族化风格研究[D]. 胡蓝月.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新时期中国动画音乐风格的变迁[J]. 秦安建. 作家, 2015(12)
- [10]“二次元”世界中影视动画艺术元素研究[D]. 相里金子. 西安音乐学院,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