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125标记蝮蛇毒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欣[1](2021)在《青环海蛇蛇毒组分的多组学分析及抗体制备》文中认为
谢娟[2](2021)在《活化蛋白C在蝮蛇咬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文中研究表明
王博[3](2021)在《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海蛇属蛇目眼镜蛇科海蛇亚科,全球共70余种,我国分布有17种,优势种为平颏海蛇(Hydrophis curtus,H.curtus)和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H.cyanocinctus),在北部湾及海南、福建近海最为多见。海蛇毒是由多种蛋白、多肽和小分子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和多种酶类,致死性极强。由于海蛇种类、地域分布及猎食对象的不同,海蛇毒中所含的蛋白种类和占比也有一定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我国海域平颏海蛇毒(H.curtus venom,Hcu V)和青环海蛇毒(H.cyanocinctus venom,Hcy V)的组成,比较分析两者差异情况,本部分以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海蛇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其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蛋白组学方法对两种海蛇毒的蛋白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组学基础之上,我们又进一步对海蛇毒相关的生物学性质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首先应用Illumina Hi Seq?平台对我国两种海蛇毒腺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成功构建了高质量的毒腺转录组数据库,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获得38,710和35,716条unigenes序列。我们将毒腺的转录组数据在公共数据库(NR、KEGG、GO、KOG、Swiss Prot)中进行了功能注释,在NR数据库中,两种海蛇毒腺注释序列来源最多的3个物种均为Notechis scutatus,Pseudonaja textilis,Ophiophagus hannah;在KEGG注释中,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分别注释了10,949和10,683条unigenes,主要集中在信号转导和疾病发生相关的路径中;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位点检测,平颏海蛇和青环海蛇毒腺转录组中分别发现了15,171和12,908个SSR位点,其中以单核苷酸为重复单元的类型占比最高,均超过了50%。通过与Uni Prot动物毒素库(Uni Prot animal toxin and venom database)Blast比对,在两种海蛇毒腺中总共筛选到了17种蛇毒蛋白,充分挖掘了海蛇毒腺中蛇毒蛋白功能基因的资源。2.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得Hcu V和Hcy V蛋白组分的原始肽段,匹配检索Uni Prot动物毒素数据库,在Hcu V和Hcy V中分别鉴定到47和38种毒素相关蛋白。根据功能分类,鉴定到的毒素相关蛋白可归为15个家族,主要包括:三指毒素、蛋白酶类、磷脂酶类、富含半胱氨酸毒素蛋白类、毒素因子、离子通道抑制剂等。这些毒素多见于蛇类,但也有少数见于其它有毒生物,包括蜘蛛(Lycosa singoriensis)、蝎子(Lychas mucronatus)、芋螺(Conus textile)等。3.通过毒素蛋白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毒素家族在Hcu V和Hcy V中所占比例不同,具体的蛋白组成也有一定差异。Hcu V和Hcy V中比例最高的两类毒素均为三指毒素(主要包括短链和长链神经毒素)和磷脂酶A2,在Hcu V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4%和38%,在Hcy V中分别为69%和22%,与文献报道的不同海域海蛇毒的组成及占比有明显差异。两种海蛇毒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表明,Hcu V和Hcy V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0.34 mg/kg和0.24 mg/kg,都有很强的致死性;两种海蛇毒均检测到明显的神经毒性、磷脂酶A2活性,以及微弱的蛋白酶活性和间接溶血毒性,但无明显的促凝与抗凝活性,这些活性检测结果与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本部分通过对Hcu V和Hcy V进行多组学分析,并结合蛇毒生物学活性检测,揭示了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组成的分子多样性,也提示毒素蛋白组成比例的不同与其咬伤症状表现和致死效应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为后续研制针对我国海域海蛇咬伤中毒的抗毒血清提供了重要基础。第二部分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其抗毒效果评价海蛇毒主要组分为神经毒素,能阻断神经突触传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海蛇毒的毒性极强,可诱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率高,目前针对海蛇咬伤最有效的急救方式是尽快注射抗毒血清,但我国仅生产几种抗陆地蛇毒血清,对海蛇咬伤救治效果不佳。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海域、不同种类的海蛇,其毒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研制特异性针对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的抗毒血清,本论文第二部分即以我国海域优势种平颏海蛇毒为抗原,经过抗原处理、免疫马匹、抗体纯化等步骤,制备了高效价的抗毒血清;并进一步对抗海蛇毒血清的体内外抗毒效果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抗毒血清的有效用量和使用时机,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0.6%甲醛浓度灭活毒素再添加弗氏不完全佐剂进行乳化,使毒素抗原获得最大的免疫原性,免疫马匹后50天采血可获得最高效价的马血清;经过酶消化、硫酸铵沉淀、超滤、柱层析等抗体纯化步骤后,抗海蛇毒血清中抗体F(ab’)2蛋白纯度达到91.6%,杂质大量减少,同时具备较好的毒素中和能力。2.抗平颏海蛇毒血清(H.curtus antivenom,Hcu AV)体外抗毒实验结果显示,Hcu AV对平颏海蛇毒和青环海蛇毒均有良好中和效果:1 m L Hcu AV能够对抗1.2 mg平颏海蛇毒或0.9 mg青环海蛇毒,使半数实验动物存活,提示Hcu AV能交叉中和多种海蛇毒,并为体内实验的抗毒血清用量提供了依据。3.Hcu AV体内抗毒实验结果显示,海蛇咬伤中毒后注射Hcu AV能显着提高实验动物的存活率,但需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前)尽早注射足量抗毒血清才能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预防用药和延迟用药均无法降低中毒死亡率。同时,Hcu AV能有效减轻海蛇毒造成的多器官病理学变化。本部分以平颏海蛇毒为抗原,制备了高效价、高纯度的抗平颏海蛇毒马血清,能有效中和Hcu V和Hcy V,覆盖我国海域优势种海蛇毒。海蛇咬伤后尽快注射足量抗毒血清,能显着地降低中毒死亡率,保护机体脏器免受损伤,为今后抗海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三部分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海蛇毒由多种酶类、非酶类蛋白和多肽、小分子物质组成,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毒素。海蛇毒除了剧烈的毒性之外,也含有多种结构特异、功能新颖的活性物质,具有多样的药理学效应如: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血栓等。海蛇毒中的活性物质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的热点之一。本部分以我国南海海域平颏海蛇为研究对象,分离其毒腺组织,利用M13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了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然后以内毒素LPS为靶标分子,经过多轮淘选,筛选出一个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通过基因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与性质分析等,最终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了一段功能性多肽,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评价其对内毒素的拮抗效果。本部分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高质量的平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文库,文库库容达到2.2×109,随机测序验证外源插入片段准确无误;c-Myc标签检测结果表明,外源插入片段在噬菌体外壳表面得到了高效的展示。2.以LPS为靶标分子,经过4轮固相淘选、阳性克隆测序、氨基酸序列预测等过程,获得了一段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多肽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多肽富含碱性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523.15,理论等电点为10.76,在中性溶液中携带正电荷;该多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氨基与羧基端呈现出双亲性结构,能够与带负电荷疏水性的LPS特异性结合。3.通过化学合成方式成功合成并纯化了该21肽,纯度超过95%,质谱测定实际分子量与软件预测的理论值相符,证明合成的多肽无误,可用于进一步实验。利用生物膜干涉技术(BLI)对该多肽与LPS的结合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多肽与LPS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方式为“快结合-慢解离”。内毒素中和实验表明,该海蛇毒腺来源的21肽具有明确的内毒素中和效果,因而将其命名为H.curtus Endotoxin-neutralizing Peptide,简称Hc-ENP。4.体外实验结果表明,Hc-ENP具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在5-10μg/m L浓度下,能够有效抑制LPS与RAW264.7细胞的结合。Western-blot、ELISA、细胞免疫荧光等结果显示,Hc-ENP能通过抑制MAPK、NF-κB炎性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有效抑制LPS刺激细胞产生的一系列炎性反应,包括: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活性氧含量增加等,进而发挥抗炎活性。5.体内实验结果表明,Hc-ENP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机体引发的全身性炎性反应,包括:靶器官炎性细胞浸润、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器官组织中炎性相关酶表达量升高、组织病理改变等。本部分通过构建高质量海蛇毒腺M13噬菌体展示库来进行淘选,从而获得平颏海蛇毒腺中的特定活性分子。本实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个平颏海蛇毒腺来源的内毒素中和肽—Hc-ENP,其在体内外均有明确的LPS拮抗效果,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海蛇基因资源,探索其开发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途径。
陈俊[4](2021)在《717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1.1观察717解毒合剂对蝮蛇咬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对蝮蛇伤患者血生化值如心肌酶谱(CK、CK-MB),肝功能指标(AST、ALT),肾功能指标(BUN、CREA),血常规(WBC、CRP),凝血功能(APTT、PT),炎症介质(TNF-α、IL-6、5-HT、Histamine)等值进行检测,探求717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作用机制。1.2蛋白组学观察蝮蛇伤大鼠创面组织差异蛋白表达:收集各组大鼠腓肠肌创面组织,采用基于双向电泳(2-D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正常大鼠与蝮蛇上大鼠创面蛋白差异表达情况。1.3动物实验观察蝮蛇毒对大鼠致毒效应以及717解毒合剂的治疗作用;屏障环境下,从脏器系数、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等方面,观察蝮蛇毒对大鼠的致毒效应。并从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研究717解毒合剂抗蝮蛇毒治疗蛇伤机制。2方法2.1临床观察:从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间在江西省中医院外一科住院部就诊的患者中择取150例符合临床试验条件的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分配75例病患。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每日另口服1剂717解毒合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7天内的病情表现、生化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ELISA检测TNF-α、IL-6、5-HT、Histamine数值,具体内容为:2.1.1临床疗效;2.1.2两组患者病情程度与临床疗效比较;2.1.3肿胀、疼痛、瘀斑消退时间及治愈时间;2.1.4治疗前后局部症状、全身体征积分及总积分;2.1.5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总积分;2.1.6治疗前后心肌酶谱、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检测2.1.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因子表达水平。2.2动物实验2.2.1实验一:将1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对半分成两组,雌雄各半,取蝮蛇毒皮下注射于大鼠左下肢制成蛇伤模型,2h后取2种疮面肌肉进行蛋白质分析,2D-DIGE双向电泳,MALDI-TOF-MS质谱分析,观察大鼠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软件Mascot distiller过滤基线峰、识别信号峰。应用Mascot软件搜索NCBI数据库,寻找匹配的相关蛋白质,同时查询其功能,来明确鉴定的差异蛋白质为何种蛋白质。2.2.2实验二:52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正常组和蝮蛇毒组,蝮蛇毒组再分为2h、4h、12h、24h、36h、72h共计六组,于大鼠左后肢注射蝮蛇毒造模,分别于2h、4h、12h、24h、36h、72h麻醉模型大鼠并取心、肝、脾、肺、肾组织及动脉血。观察:(1)大鼠注射蛇毒后一般反应;(2)生化仪检测血清CK、CK-MB、LDH、AST、ALT、GLDH、ALP、UREA、CREA、UA等数值;(3)观察脏器病理学改变。2.2.3实验三:72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蛇毒血清组、低剂量药物组、中剂量药物组、高剂量药物组,共计6组。左下肢注射蝮蛇毒,2小时后给予治疗,蛇毒组尾静脉注射抗蛇毒血清0.6mL/只,717解毒合剂组按5、20、50mL/kg.d剂量灌胃,共灌6天。20只KM小鼠随机、对半分成2组,雌雄各半,按10mL/kg.d剂量灌胃,共灌3天。SD大鼠各组分别于注射蝮蛇毒后2h、治疗后72h、治疗第6天腹腔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取肝脏组织。观察:2.2.3.1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蝮蛇毒小鼠腹膜情况,镜下大鼠肝脏组织结构;2.2.3.2 ELISA法检测三次取血所得血清中TNF-α、NF-κB含量,第6天所取血清中IL-2、IL-4、IL-6、TNF-α、NF-κB、CRP、INF-β因子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IκBαmRNA、p38MAPK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NOS、COX-2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NF-кB P50、NF-кB P65表达。3结果3.1临床研究3.1.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76.39%,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1.2治疗组62例轻、中度患者,治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11例重度患者,治愈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3例。对照组65例轻、中度患者,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7例重度患者,治愈4例、显效1例、无效2例。两组在轻、中度患者的临床疗效上差异不显着(P>0.05),在重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1.3治疗组患者平均肿胀、疼痛、瘀斑消退时间4.48±0.87天、4.95±0.57天、7.43±1.42天,平均住院时间4.98±1.17天;对照组患者平均肿胀、疼痛、瘀斑消退时间5.75±1.01天、6.50±0.86天、8.52±1.44天,平均住院时间6.46±1.45天。两组患者在肿胀、疼痛、瘀斑消退及疾病治愈时间方面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1.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局部症状积分、全身体征积分、总积分具体为1.48±0.87、1.94±1.15、2.44±1.44;对照组分别为2.46±0.86、2.95±1.15、4.20±1.30,组间差异显着(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3.1.5 717解毒合剂能有效治疗蝮蛇咬伤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积分均下降,第3天、第7天积分下降明显(P<0.0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1.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K、CK-MB、LDH、ALT、AST、BUN、Cr值比较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3.1.7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BC、CRP、APTT、PT、TNF-α、IL-6、5-HT、Histamine数值均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3.2动物实验3.2.1实验一蝮蛇伤模型大鼠较正常大鼠蛋白表达升高斑点为160个,降低的斑点为141个,其中蝮蛇伤四个斑点鉴定蛋白主要含有Myosin-4,Alpha-1B-glycoprotein两种蛋白,初步验证了蛋白组学技术应用于蛇伤早期鉴别诊断标志物筛选的可行性。3.2.2实验二3.2.2.1创面2h后出现中毒现象,4h水肿明显,12h组织液渗出,36h出现自愈趋势,72h开始结痂;3.2.2.2在无菌环境中,蝮蛇毒大鼠脏器或增大或减小,36h后各脏器均有恢复趋势;3.2.2.3治疗后,各组TP、ALB值均降低,GLOB先减小后增大,ALT、AST、ALP、CK、LDH、UREA、CREA、UA值先升高后降低,各指标均有后期恢复趋势;3.2.2.4心肌细胞、肝细胞、肾脏组织4h出现较明显损伤、见炎性浸润,72h出现组织溶解、坏死现象。肺组织后期见轻微肺泡间增宽现象,少见炎细胞浸润。3.2.3实验三3.2.3.1血清组及717解毒合剂中、高剂量组大鼠皮毛光润,精神状态良好,饮食、活动均趋于正常,创面愈合程度高;模型组大鼠皮毛较松散,精神状况不佳,饮食、活动量较少,反应迟钝。造模4小时后小鼠腹部皮下见紫黑色弥漫性出血,72小时症状减轻,中药组减轻更明显。3.2.3.2正常大鼠肝小叶肝细胞排列整齐呈多角形,模型组肝小叶结构稍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染色淡、胞内空泡化,有明显炎细胞浸润,点状坏死灶,717解毒合剂能减轻肝细胞肿胀程度,以高剂量组效果最明显,肝索排列较为整齐,组织结构趋向正常。3.2.3.3蝮蛇伤大鼠血清中TNF-α、NF-κB、IL-2、IL-4、IL-6、CRP、INF-β表达升高;肝组织中COX-2、i NOS、p38MAPK、p-p38MAPK、STAT3、P-STAT3、IκBαmRNA,NF-κB,NF-κB P50蛋白表达升高,p38MAPK mRNA、IκBα蛋白表达下调,717解毒合剂能起到有效的逆向调节作用。4结论4.1 717解毒合剂能有效治疗蝮蛇咬伤患者,减少肿胀、疼痛、瘀斑消退及疾病治愈时间,降低局部症状、全身体征积分及总积分;4.2 CK、CK-MB、LDH、ALT、AST、BUN、Cr,TNF-α、NF-κB、IL-6、p38MAPK、p-p38MAPK、STAT3、P-STAT3、IκBαmRNA、NF-κB P50等可作为蝮蛇咬伤程度及疗效评价指标;4.3 717解毒合剂通过调控NF-ΚB与MAPK信号通路起到抗蝮蛇毒活性,对主要炎症因子具有抑制作用,在治疗后期更具有抗炎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也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尹赛格[5](2021)在《活性肽OM-LV20通过色氨酸羟化酶1介导的促脑缺血损伤修复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中风导致严重的神经损伤并造成严峻的社会、经济负担,由于损伤后修复机制的高度复杂性与目前被批准使用的药物极度稀缺,使得新型抗中风药物的发现、新的机制解析及新药物靶标发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肽类分子已经成为发现与确认新药靶点的有力工具,并且是新药创制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在基础科学研究、新型生物产业和创新药物研发中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 1,TPH1)参与多种精神、神经等相关疾病进程,但其对中风的作用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明确外源性应用OM-LV20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在对氧化应激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机制,并以OM-LV20为分子探针探索内源性TPH1作为抗中风药物靶标的可能性。为后续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缺血再灌注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 法]1)利用HPLC系统检测活性肽OM-LV20在4℃、37℃及血浆中的半衰期。2)以Sprague-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以腹腔注射的方法连续给药(OM-LV20)7天后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模型,即大脑中动脉栓塞2 h/再灌注24 h。通过利用mNSS行为学评分、TTC染色与脑梗死面积量化,初步评估OM-LV20的神经保护作用;利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评估OM-LV20对脑内细胞和神经元形态及存活状态的保护作用。3)OM-LV20对I/R大鼠神经保护机制研究(动物水平):利用分子对接模拟、高通量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1(Glucagon like peptide-1 receptor,GLP-1R)激动实验和转录组学测序分析研究OM-LV20对I/R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利用Western蛋白印迹、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检测研究OM-LV20是否通过直接激动GLP-1R、激活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s)信号通路与 BDNF/AKT 信号通路和调节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受体(Type 1 Pity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Receptor,PAC1R)、cAMP 及 TPH1 水平对 I/R 大鼠进行神经保护。4)利用大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三标、qRT-PCR、序列比对与Western免疫印迹研究TPH1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上的表达情况。5)OM-LV20对氧化应激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细胞水平):以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CTX-TNA2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不同时间点(2h,4h,6h,12 h和24h)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300 μM)刺激制造氧化应激模型以研究TPH1水平的变化;以活性肽OM-LV20为分子探针,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和qRT-PCR探索活性肽对H2O2刺激下CTX-TNA2细胞的神经保护机制是否通过“PAC1R-MAPKs-TPH1”分子轴。6)通过慢病毒转染CTX-TNA2细胞构建与筛选稳定过表达细胞株;利用H2O2刺激2 h制造氧化应激模型和检测细胞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乳酸脱氢酶(L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变化以探索TPH1的神经保护作用。[结 果](1)活性肽OM-LV20在4℃与37℃条件下均展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2.834 h。(2)OM-LV20有效逆转由I/R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异常、显着挽救脑梗死体积、有效提高大鼠海马区(p<0.05)和皮质区(p<0.0001)神经元存活率(20 ng/kg),并改善由I/R所致的细胞胞质染色加深、胞体皱缩、细胞间隙增大并有空泡形成及海马CA1区结构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细胞和组织状态的改变。(3)分子对接模拟实验提示OM-LV20可能与GLP-1R通过Ile-19、Asp-12、Lys-7、Lys-4和Leu-1位点结合;GLP-1R激动实验提示OM-LV20并不是GLP-1R的直接激动剂。(4)I/R组和OM-LV20组大鼠梗死区域脑组织转录组测序提示:OM-LV20与I/R组共有3089个显着差异基因,并主要富集于MAPKs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内质网蛋白加工等信号通路。通过实验验证发现,OM-LV20对大鼠脑I/R损伤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激活BDNF/AKT信号通路、促进TPH1和PAC1R水平、及调节cAMP水平相关。(5)TPH1明显分布于海马区域、丘脑区域和中缝区域,特别是海马CA1区有明显表达,并在大鼠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及DI-TNC1和CTX-TNA2两种大鼠星形胶质细胞株中均有表达。(6)TPH1在不同时间H2O2刺激下的变化:TPH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先下降(2h降低)后上升(12h达到高峰)的趋势。(7)OM-LV20 以浓度依赖(10pM、100 pM、1nM)升高 CTX-TNA2 细胞中TPH1的mRNA和蛋白水平。(8)OM-LV20对H2O2刺激下大鼠CTX-TNA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OM-LV20可能通过保护细胞活力(p<0.01)、抑制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p<0.05)、升高PAC1R(p<0.001)、TPH1(p<0.05)和 CAT水平(p<0.05),与减少LDH释放(p<0.0001)改善氧化应激下的细胞损伤。(9)OM-LV20通过抑制JNK磷酸化水平升高TPH1水平:OM-LV20的应用降低JNK磷酸化水平并升高TPH1水平(p<0.05)。同时应用OM-LV20和Anisomycin后,TPH1水平有所下降(p<0.01);SP600125的单独应用会升高TPH1水平(p<0.05)。说明OM-LV20通过调控JNK信号通路磷酸化对TPH1水平进行调控、p-JNK水平与TPH1水平呈负相关趋势。(10)OM-LV20可能通过结合PAC1R对TPH1水平进行调控:分子对接模式实验提示,OM-LV20与PAC1R有结合的潜能。单独应用OM-LV20能提高CTX-TNA2细胞的TPH1水平(p<0.01),联合应用PACAP6-38后,升高的TPH1水平有所下降(p<0.05)。(11)过表达TPH1对H2O2刺激下的CTX-TNA2细胞活力损伤无保护作用,但有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过表达TPH1逆转了异常的CAT水平降低(升高25.01%±12.62%)与 LDH 水平升高(313.53%±65.39%)。[结 论]体内实验结果提示,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腹腔注射活性肽OM-LV20可显着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异常,并对I/R造成的梗死区域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有保护作用。OM-LV20介导的潜在分子机制涉及MAPKs和BDNF/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TPH1、cAMP和PAC1R的水平变化。体外实验结果提示,OM-LV20对氧化应激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通过“PAC1R-MAPKs-TPH1”分子轴进行。此外,本研究首次报道了 TPH1在大鼠星型胶质细胞上的表达、探索了在不同时间点H2O2刺激下CTX-TNA2细胞中TPH1水平的表达,并发现TPH1可能通过提高CAT水平和减少LDH的释放以保护星形胶质细胞抵抗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源性肽OM-LV20对I/R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为新型抗卒中药物先导分子提供候选模版;为靶向TPH1及抗氧化应激途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减轻脑I/R损伤的相关机制,也为脑I/R的神经保护药物研发提供了潜在靶点。
王晓庆[6](2020)在《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急性毒性与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皖南蝮蛇抑瘤组分-I(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Ⅰ,AHVAC-Ⅰ)的急性毒理反应,评估AHVAC-Ⅰ作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探究AHVAC-I对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的影响,为其在胃癌治疗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实验支持。方法:采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法从皖南蝮蛇粗毒分离纯化出AHVAC-Ⅰ,备后续实验使用。将12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AHVAC-Ⅰ剂量组(1 mg/kg、1.44mg/kg、2.06mg/kg、2.96 mg/kg、4.25 mg/kg),其中每组20只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后,连续观察7天,记录小鼠死亡只数并观察其行为变化;采用半数致死量法,计算AHVAC-I的LD50值;存活的实验动物在1周观察期后摘除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肝肾功能;解剖小鼠,重要脏器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改变,以综合评估AHVAC-I的急性毒理反应。为探究AHVAC-I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作为实验对象,通过CCK-8实验,得到AHVAC-Ⅰ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根据IC50值进行AHVAC-I浓度分组,采用T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检证AHVAC-Ⅰ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HVAC-I处理后SGC-7901细胞中RAI14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AHVAC-I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的分子机制。结果:1、成功从皖南蝮蛇蛇毒粗毒中分离并纯化出AHVAC-Ⅰ组分。2、AHVAC-Ⅰ经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为2.585mg/kg,其95%可信限为(2.233~3.069)mg/kg;3、血清学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CR、BUN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低剂量AHVAC-Ⅰ组小鼠血清中的ALT、AST、CR和BUN均无明显变化。4、病理检查发现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肾有变性损伤,而低剂量AHVAC-Ⅰ组小鼠肝脏、肾脏、心肌均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变化。5、以0、5、10、15μg/ml AHVAC-Ⅰ处理SGC-7901细胞,穿膜细胞数显着少于对照组。6、以0、5、10、15μg/ml AHVAC-Ⅰ处理SGC-7901细胞,细胞对于划痕区的修复能力显着下降。结论:1、低剂量AHVAC-Ⅰ不会引起小鼠严重的急性毒性反应,中高剂量的AHVAC-Ⅰ对小鼠的主要毒性靶器管为肝脏与肾脏。2、AHVAC-Ⅰ能够抑制细胞SGC-7901的迁移。
刘方兴[7](2020)在《AAVC-I对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Agkistrodon Acutus antitumor venom component-I,AAVC-I)对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并在裸鼠体内观察AAVC-I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口腔鳞癌Cal27细胞,经0.1mg/mL的AAVC-I刺激后,通过CCK8法确定细胞增殖情况;通过Transwell小室法确定细胞侵袭情况;通过细胞划痕法来确定细胞迁移情况;通过Annexin V-PI双染法来确定细胞凋亡情况。2、在12只雄性裸鼠背部注射1×107个/ml的Cal27细胞,造瘤成功后,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AAVC-I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隔日腹腔注射0.01mL/g生理盐水稀释的1.0mg/kg的AAVC-1,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01mL/g,共计给药5次。动态观察每次给药48h后瘤体的体积变化并且绘制肿瘤生长动态图表。末次给药48h后处死小鼠,完整剥取瘤体组织后立即称重,计算抑瘤率。将瘤体制作切片,通过HE染色法观察细胞学表现;通过SP法观察Ki-67抗原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AVC-I刺激后的口腔鳞癌Cal27细胞增殖明显收到抑制,且当时间达到96h后,其对肿瘤细胞的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呈时间依赖性;划痕愈合百分比明显降低,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小室下侵袭细胞数目百分比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百分比明显增加。2、相比对照组,给与AAVC-I的裸鼠瘤体生长速度明显收到抑制,瘤体的质量更小,光镜下可见核分裂象的细胞明显减少,Ki-67抗原表达降低,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增高。结论:AAVC-I能抑制口腔鳞癌Cal27细胞的生长,与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密切相关。
王帆[8](2020)在《基于多元分析技术的蛇毒混合物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蛇毒作为天然的高效生物蛋白腺体分泌物,以其极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液体黄金”。蛇毒的成分非常复杂,事实上其毒理机制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多元活性成分的病理分析还十分欠缺。我们通过高通量蛋白质荧光染料法,对7种蛇毒蛋白进行辨别分析,利用机器学习实现蛇毒混合样品的辨别分析的同时,探索蛇毒的毒理的同时,期待推进人工智能方法对混合样品分析、复杂药理、病理的分析。目的(1)建立一种用蛋白质荧光染料进行多种蛇毒蛋白及其混合物等多种复杂样品分析的方法;(2)开发基于差异化蛇毒蛋白荧光染色的多元分析的荧光阵列传感器。方法(1)根据所要检测的6种代表性的蛇毒蛋白(磷脂酶A2、α-神经毒素、心脏毒素、透明质酸酶、凝血酶、血凝酶),选择普适性能与之结合的4种荧光染料(曙红Y、异硫氰酸荧光素异构体I、磺酰罗丹明B、达旦黄)。将一定浓度的染料和蛋白混合,用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6种蛋白在4种染料中的荧光强度,并记录加入蛋白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2)构建多元分析荧光传感阵列,利用多元辨别分析方法,将传感阵列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分层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的方法将数据可视化呈现。(3)利用构建的多元分析传感阵列,分别对相同浓度下不同蛋白、不同浓度下不同蛋白、相同浓度梯度下不同蛋白、多组分蛋白混合物、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蛋白以及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蛇毒混合物进行辨别分析。结果(1)6种代表性的蛇毒蛋白(磷脂酶A2、α-神经毒素、心脏毒素、透明质酸酶、凝血酶、血凝酶)在4种荧光染料(曙红Y、异硫氰酸荧光素异构体I、磺酰罗丹明B、达旦黄)中均具有独特的荧光指纹,可实现100%的区别分析;(2)利用LDA和HCA两种多元辨别分析方法,LDA可明显区分6种蛇毒蛋白的种类,HCA可具体观察6种蛇毒蛋白之间的亲缘关系;(3)在构建的荧光传感阵列上,可明显区分相同浓度下不同蛋白、不同浓度下不同蛋白、相同浓度梯度下不同蛋白、多组分蛋白混合物和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蛋白,以上实验均重复14组且准确率均达100%,检测限为10 ng/mL;(4)在构建的荧光传感阵列上,可完全区分7种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蛇毒混合物,并明显观察出这7种蛇毒混合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结论(1)基于荧光染料结合蛇毒蛋白后产生荧光强度变化的荧光传感阵列对多种蛇毒蛋白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2)基于染料结合蛇毒蛋白致使荧光强度发生变化这一原理,构建的荧光传感器可以快速灵敏的检测蛇毒蛋白的种类,对混合蛇毒蛋白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李胜杰[9](2019)在《耐辐射奇球菌特异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及其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功能研究》文中提出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具有极强的DNA损伤修复能力,对电离辐射、紫外线、干燥以及各种DNA损伤化学试剂等引起的突变和致死效应都具有超强的抗性,被誉为世界上“最顽强的细菌”。耐辐射奇球菌作为研究生物体DNA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维持的模式生物之一,对其生存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极端环境压力下的生命活动过程和特有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方法鉴定了耐辐射奇球菌特异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及其关键DNA甲基转移酶,发现其在维持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阐明了该DNA甲基转移酶的生化特性,研究了DNA甲基化修饰对耐辐射奇球菌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作用。(1)利用第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SMRT-Seq)对耐辐射奇球菌R1株(D.radiodurans R1,DraR1)基因组进行重测序及DNA甲基化修饰预测分析。通过构建甲基转移酶敲除株、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分析及SMRT-Seq等方法发现,DraR1基因组主要以N4-methylcytosine(4mC)修饰为主,含量约为1.3‰4mC/dC,由DNA甲基转移酶M.DraR1(Methyltransferase from DraR1)介导催化形成,修饰发生在“CCGCGG”保守motif上的第二个胞嘧啶C的N4位上;其次为N6-methyladenosine(6mA)修饰,含量约为0.4‰6mA/dA,由ORF2230P、ORF14075P和ORF15360P编码的甲基转移酶催化形成,但未鉴定到与该修饰有关的保守motifs;而5-methylcytosine(5mC)修饰的含量极其微弱,且没有发现相关甲基转移酶。因此,4mC甲基化修饰为耐辐射奇球菌的表观遗传标志。(2)通过对耐辐射奇球菌M.DraR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典型的DNA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从N端至C端依次为含“FxGxG”保守motif的甲基供体SAM结合域、TRD底物识别域及“SPPY”甲基转移催化域,属α型DNA甲基转移酶类;体内和体外生化功能分析结果显示,M.DraR1具有底物识别特异性,可严格地结合并甲基化修饰含“CCGCGG”保守位点的DNA底物,保护其免受同源性限制性内切酶SacII的切割,进一步证实了M.DraR1可介导催化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4mC甲基化修饰的形成。(3)通过表型分析并结合RNA-Seq测序,研究了4mC甲基化修饰对耐辐射奇球菌的生物学意义。结果显示,敲除M.DraR1基因后并不会影响耐辐射奇球菌的生长能力,但会引起该物种对高剂量的DNA损伤因子变得敏感,如UV、γ-ray辐照等;同时,还会显着提高耐辐射奇球菌的自发突变率、自然转化效率及重组率,表明4mC甲基化修饰的缺失会引起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缺失4mC甲基化修饰后,耐辐射奇球菌中部分细胞表现出染色质DNA弥散、类核区扩大的特殊行为;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4mC修饰的缺失将导致DNA损伤响应和DNA修复等相关转录本的富集。这些结果暗示着4mC修饰可能通过影响耐辐射奇球菌DNA构象来调控其转录水平,进而参与维持其自身基因组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鉴定了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特异的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及其DNA甲基转移酶M.DraR1,结果表明4mC甲基化修饰具有参与维持该物种基因组稳定性的重要功能,首次揭示了4mC修饰在耐辐射奇球菌中介导的表观调控作用。研究结果加深了对DNA 4mC甲基化修饰参与维护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稳定性功能作用的新认识,而且也为深入研究细菌限制-修饰系统的表观调控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文杰[10](2019)在《胱抑素C调控树突状细胞中MHC-Ⅱ的表达以及Erk依赖性T细胞极化因子的分泌》文中提出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表达在所有有核细胞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保护细胞免受内源性蛋白酶或外源性蛋白酶的不当水解。临床上,Cystatin C因其分泌量恒定而且分子量较小,常被用作评价肾功能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炎症条件下血液中Cystatin C的浓度波动明显,且与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生有关,提示Cystatin C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然而,Cystatin C如何影响免疫细胞,尤其是免疫反应的启始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目前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Cystatin C过表达的DC克隆——DC2.4作为研究对象,探究Cystatin C对DC各种功能的影响。我们发现,过表达Cystatin C基因的DC2.4对外源性抗原的吞噬能力增强,但其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与调节MHC-II成熟的重要伴侣蛋白H2DM含量减少,从而导致的MHC-II表达量下降有关。此外,在Cystatin C的影响下,DC更倾向于促使CD4+T细胞向促炎的Th1/Th17方向分化,而不是向抗炎的Th2分化,其机制与胞内Erk/MAP激酶依赖的极化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的Cystatin C所致DC功能改变及其分子机制可以解释文献报道的该种蛋白酶抑制剂调节宿主免疫应答的现象,同时也为开发靶向治疗炎症或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的Cystatin C衍生药物提供理论基础。
二、碘-125标记蝮蛇毒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碘-125标记蝮蛇毒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3)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我国两种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比较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抗平颏海蛇毒血清的制备及抗毒效果评价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平颏海蛇毒腺中活性组分的淘选与效应分析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蛇毒中活性组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4)717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写词注释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717 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纳入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1 中医学对蝮蛇咬伤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蝮蛇咬伤的认识 |
3 717 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机制探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蝮蛇伤大鼠创面组织差异蛋白组学初步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小结 |
第二节 屏障环境下蝮蛇毒对动物致毒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小结 |
第三节 717 解毒合剂抗蝮蛇毒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不足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试验相关表格 717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临床试验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综述 蛇毒的中毒机制与植物药干预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5)活性肽OM-LV20通过色氨酸羟化酶1介导的促脑缺血损伤修复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OM-LV20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OM-LV20通过调控色氨酸羟化酶1对氧化应激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主要创新点与展望 |
综述 外源性应用多肽分子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急性毒性与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AHVAC-I分离提纯 |
1.研究材料 |
2.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AHVAC-I急性毒性研究 |
1.研究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AHVAC-Ⅰ腹腔注射后小鼠的生存曲线及行动等行为的观察 |
2.2 AHVAC-Ⅰ腹腔注射后小鼠生化指标的观察 |
2.3 AHVAC-Ⅰ腹腔注射后小鼠的病理改变 |
2.4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AHVAC-I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迁移实验的影响 |
1.研究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3 主要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 |
2.2 Ttranswell检测AHVAC-Ⅰ作用对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2.3 数据统计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AAVC-I对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细胞系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
1.4 实验试剂 |
2.方法 |
2.1 体外实验 |
2.1.1 细胞培养 |
2.1.2 增殖实验 |
2.1.3 迁移实验 |
2.1.4 侵袭实验 |
2.1.5 凋亡实验 |
2.2 动物实验 |
2.2.1 模型制备 |
2.2.2 分组给药 |
2.2.3 测量肿瘤体积及绘制生长曲线 |
2.2.4 肿瘤组织HE染色 |
2.2.5 免疫组化检测Ki-67抗原 |
2.2.6 免疫组化检测Cleaved Caspase-3 蛋白 |
3.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体外细胞实验 |
2.体内实验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多元分析技术的蛇毒混合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蛇毒蛋白与蛋白质染料的响应 |
1.1 前言 |
1.2 实验部分 |
1.3 结果与讨论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元辨别分析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蛇毒蛋白及蛋白混合物分析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耐辐射奇球菌特异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及其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细菌DNA甲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
1.1.1 细菌DNA甲基化修饰概述 |
1.1.2 甲基化修饰碱基的检测方法 |
1.1.3 细菌常见的甲基化修饰类型 |
1.1.4 细菌DNA甲基化修饰的表观调控机制 |
1.2 耐辐射奇球菌的研究进展 |
1.2.1 耐辐射奇球菌的基本概述 |
1.2.2 耐辐射奇球菌的极端抗性机制 |
1.2.3 耐辐射奇球菌DNA甲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
第2章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SMRT测序及DNA甲基化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 |
2.2.2 常用仪器 |
2.2.3 本章所用化学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试剂配制 |
2.3.2 菌株的活化与培养 |
2.3.3 总DNA的提取 |
2.3.4 第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seq) |
2.3.5 多序列比对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提取质量评估 |
2.4.2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 |
2.4.3 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 |
2.4.4 耐辐射奇球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 |
2.4.5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甲基化分布 |
2.4.6 耐辐射奇球菌DNA甲基转移酶的预测 |
2.4.7 耐辐射奇球菌限制性内切酶的预测 |
2.5 小结 |
第3章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质谱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化学试剂 |
3.2.4 试剂配置 |
3.2.5 菌株活化与培养 |
3.2.6 甲基转移酶基因敲除株的构建 |
3.2.7 标准品N~4-甲基脱氧胞苷(4mC/m~4dC)的合成 |
3.2.8 合成的4mC鉴定 |
3.2.9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分析 |
3.2.10 修饰碱基(6mA)的斑点杂交验证 |
3.2.11 基因组DNA酶切分析 |
3.2.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耐辐射奇球菌DNA甲基转移酶基因敲除株验证 |
3.3.2 标准品N~4-甲基脱氧胞苷的化学合成分析 |
3.3.3 核苷标准品UHPLC-QQQ-MS/MS分析及标准曲线制作 |
3.3.4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分析 |
3.3.5 敲除株ΔM.DraR1的SMRT-Seq分析 |
3.3.6 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DNA限制性酶酶切分析 |
3.3.7 奇球菌属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质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甲基转移酶M.DraR1的分离纯化及生化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及质粒 |
4.2.2 主要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4.2.3 甲基转移酶M.DraR1及其同源物的Motif在线分析 |
4.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2.5 转化及质粒提取 |
4.2.6 质粒pRRS-M.DraR1的构建 |
4.2.7 质粒pRRS-M.DraR1的酶切分析 |
4.2.8 可溶性M.DraR1蛋白诱导条件的优化 |
4.2.9 甲基转移酶M.DraR1的纯化步骤 |
4.2.10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4.2.11 凝胶迁移实验(EMSA) |
4.2.12 甲基转移酶M.DraR1体外酶活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序列比对分析 |
4.3.2 甲基转移酶M.DraR1体内活性分析 |
4.3.3 甲基转移酶M.DraR1可溶性诱导条件的优化结果 |
4.3.4 可溶性M.DraR1蛋白的纯化结果 |
4.3.5 甲基转移酶M.DraR1的质谱鉴定结果 |
4.3.6 甲基转移酶M.DraR1的底物结合特性 |
4.3.7 甲基转移酶M.DraR1的体外酶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DraR1参与维持耐辐射奇球菌基因组稳定性作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种与质粒 |
5.2.2 主要仪器设备与实验材料 |
5.2.3 补偿株的构建 |
5.2.4 生长曲线的测定 |
5.2.5 突变率的测定 |
5.2.6 表型与生存率的测定 |
5.2.7 转化与重组效率的测定 |
5.2.8 荧光显微镜分析 |
5.2.9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5.2.10 RNA-seq及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敲除株ΔM.DraR1生长能力与突变率分析 |
5.3.2 敲除株表型及生存率分析 |
5.3.3 转化效率及重组率分析 |
5.3.4 敲除株ΔM.DraR1细胞显微结构分析 |
5.3.5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
5.3.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3.7 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 |
5.3.8 4mC修饰参与调节DNA损伤响应 |
5.3.9 4mC修饰参与维持耐辐射奇球菌的内核结构 |
5.3.10 4mC修饰参与调控DNA修复 |
5.3.11 4mC修饰调控耐辐射奇球菌的自然感受态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胱抑素C调控树突状细胞中MHC-Ⅱ的表达以及Erk依赖性T细胞极化因子的分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1.综述 |
1.1 Cystatin C的发现 |
1.2 Cystatin C的结构和功能 |
1.3 Cystatin C与疾病的关系 |
1.4 Cystatin C与免疫系统 |
1.4.1 Cystatin C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
1.4.2 Cystatin C与免疫分子 |
1.5 Cystatin C与 DC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细胞 |
2.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试剂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表面分子检测 |
2.3.3 磁性细胞分选 |
2.3.4 体内T细胞增殖检测 |
2.3.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2.3.6 细胞吞噬能力检测 |
2.3.7 提取细胞RNA |
2.3.8 RNA逆转录 |
2.3.9 荧光定量PCR反应 |
2.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DC2.4 的单克隆筛选 |
3.2 Cystatin C过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
3.2.1 Cystatin C过表达质粒载体的构建 |
3.2.2 Cystatin C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包装及感染 |
3.3 Cystatin C对 DC2.4 吞噬能力的影响 |
3.4 Cystatin C抑制DC促进CD4 T细胞的增殖作用 |
3.5 Cystatin C通过下调H2DM的表达从而下调DC膜表面MHC-II的表达 |
3.6 Cystatin C对 CD4 T细胞分化的影响 |
3.7 Cystatin C促进DC分泌不同的T细胞极化因子 |
3.8 Cystatin C通过Erk信号通路调控DC分泌T细胞极化因子 |
3.9 抑制Erk信号对Cystatin C其它作用的影响 |
4.结果分析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碘-125标记蝮蛇毒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 [1]青环海蛇蛇毒组分的多组学分析及抗体制备[D]. 李佳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活化蛋白C在蝮蛇咬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D]. 谢娟. 南华大学, 2021
- [3]我国优势种海蛇毒多组学分析、抗毒血清制备以及毒腺中活性组分淘选[D]. 王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1)
- [4]717解毒合剂治疗蝮蛇咬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陈俊.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活性肽OM-LV20通过色氨酸羟化酶1介导的促脑缺血损伤修复作用和机制研究[D]. 尹赛格.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6]皖南蝮蛇抑瘤组分Ⅰ急性毒性与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能力的研究[D]. 王晓庆.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7]AAVC-I对人口腔鳞癌Cal27细胞体内外抑制作用的研究[D]. 刘方兴. 皖南医学院, 2020
- [8]基于多元分析技术的蛇毒混合物分析[D]. 王帆.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9]耐辐射奇球菌特异DNA甲基化修饰模式及其参与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功能研究[D]. 李胜杰. 浙江大学, 2019(04)
- [10]胱抑素C调控树突状细胞中MHC-Ⅱ的表达以及Erk依赖性T细胞极化因子的分泌[D]. 张文杰.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