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青瓷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及相关判别(论文文献综述)
鲍怡,郑建明[1](2020)在《21世纪以来古陶瓷科技考古研究新进展(上)》文中认为古代陶瓷科技考古研究工作一直是科技考古研究的重点之一。周仁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开创了中国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的先河,自此中国古陶瓷科技考古研究进入大众视野,成为陶瓷考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古陶瓷科技考古研究成果丰硕,为中国陶瓷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视角和解读方法。中国古代瓷器的科技考古研究,从对象上来讲,涉及先秦时期的原始瓷至明清时期各种类型的瓷器;
桑振[2](2020)在《耀州窑青瓷呈色机理研究及色度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耀州窑位于我国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历经唐、五代、宋、金、元和明代,烧造时间长达700余年,有中国“北方青瓷代表”之美誉。耀州窑青瓷,以五代天青瓷、宋代橄榄绿瓷和金代月白瓷为代表。其五代天青瓷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之特质;宋代橄榄绿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以刻、印花工艺而佳绝;金代月白釉瓷,釉如堆脂,温润如玉,雅清似月。耀州窑青瓷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不同层次的古陶瓷研究者,在烧造工艺、化学组成分析、着色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本研究从材料物理与化学的角度结合色度学分析,重点对耀州窑青瓷的表观现象与微观结构进行研究,揭示其不同时期、不同釉色的异同性,建立了其青瓷“色度-组成-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同时,以色度学分析为基础,解析烧制温度、着色元素以及釉层厚度等因素与釉色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为解析耀州窑青瓷的呈色、成瓷机理打下基础。本研究获得的进展如下:(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Raman光谱Ip等分析方法对五代天青瓷釉瓷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XPS谱线中Fe2+与Fe3+峰面积比较大,表明釉层内Fe2+离子含量高于Fe3+;Raman光谱Ip值比较高,加之釉层内含有少量的残余石英晶体,说明五代天青瓷是在强还原气氛和较高温度下烧制而成,因此釉色偏青蓝。研究发现,其黑胎天青瓷,胎内的铁钛固溶体和较高含量的莫来石,使得胎色较深,对入射光的吸收增强,从而降低了天青瓷的亮度(L*值);莫来石折射率与石英、方石英和玻璃相相差较大,从而增强了入射光的衍射和散射等,因此五代黑胎天青瓷的透光度、亮度等均低于白胎天青瓷。其次,天青瓷标本中TiO2、CaO、Fe2O3的含量波动范围较小,说明耀州窑五代黑胎天青瓷原料来源稳固,这也是其天青瓷釉色亮度L*、红绿值a*、黄蓝值b*变化较小的主因之一。(2)以光电子能谱与拉曼光谱对耀州窑宋代橄榄绿釉的研究发现,釉层中Fe2+与Fe3+离子含量比值较低,说明其烧制气氛应该为弱还原,因而釉色偏黄绿。同样,其Raman光谱Ip值较高,且差异较小,表明了橄榄绿青瓷烧制温度高,烧造技术稳定而成熟。宋代橄榄绿青瓷釉内晶体、气泡含量较少,致使釉层对入射光的散射较弱,且釉层内玻璃相含量较高,是釉层透光性强、透明度高的主要原因。(3)金代月白釉具有相对较厚的釉层。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其釉层内含有较多微晶体与小而密集的气泡。晶体和气泡的折射率与釉层玻璃相折射率的差异,造成了入射光线在釉层内传播时产生较强的散射,从而增加了釉层的乳浊度,减弱了 Fe离子的呈色效果。因此,虽然釉中氧化铁含量较高却呈色较浅,呈现出淡雅的月白色效果。(4)根据钙系釉判别系数计算结果得出,耀州窑宋代橄榄绿釉、五代天青釉和金代月白釉均属于钙釉系列。微观结构分析得出,五代天青釉和金代月白釉具有特殊的近程序分相结构,能够形成Bragg散射(非晶结构色),对外观呈色有一定贡献。但月白釉内密集而粗大的分相结构,主要贡献于乳浊性而非青色。微观结构结合化学元素分析研究表明,耀州窑青瓷釉中存在Fe元素的化学色和非晶结构色的共同作用。除此之外,青瓷胎釉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应中间层,亦能够减弱釉层对入射光的吸收,提高釉面的L*值,且对颜色较深、颗粒较粗胎体具有较好的遮盖作用,增强了釉面色彩的纯净与柔和的美感。(5)通过对耀州窑五代天青瓷、宋代橄榄绿瓷和金代月白瓷呈色特征的对比分析,结合色度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分析以及实验室考证实验,建立了青瓷釉“色度-组成-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模型,阐释了不同青瓷釉的呈色机理。利用色度学的L*、a*、b*等参数定量辨析青瓷釉表观形貌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结合利用化学和物理结构分别对青瓷胎釉的化学组成与釉层内分相的分析,从着色离子呈色和结构色角度由外而内、系统全面地解析青瓷表观特征之根本。(6)利用青瓷釉色的三原色R、G、B分析值,纠正了传统耀州窑青瓷釉色命名的模糊性。同时,从色度学角度,探讨了在不同烧造气氛、窑炉类型、釉料配方等条件下烧制的青瓷,釉面呈色与烧制温度、Fe2O3含量以及釉层厚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表明,青瓷釉色与工艺因素和烧成参数以及化学组成之间存在非单一的梯度递变量函数关系。
张茂林,李其江,吴军明,张文江,翁彦俊[3](2020)在《从模仿到创新——景德镇中晚唐、五代至宋代瓷器胎釉配方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南窑、兰田窑等窑址的发现和发掘,证实景德镇的瓷业历史不晚于唐代。本文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测试分析了景德镇南窑、兰田窑以及凤凰山窑等出土唐代至宋代青瓷、白瓷和青白瓷样品胎釉的元素组成,探讨了唐至宋代景德镇瓷器胎、釉所用原料配方的演变规律。研究发现,景德镇唐代青瓷主要受越窑等南方青瓷产品的影响,南窑、兰田窑青瓷胎体原料应是沉积粘土;从晚唐五代开始使用瓷石制胎,在南方地区率先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白瓷和青白瓷。瓷釉配方方面,经历了从不同草木灰到釉灰加釉果的演变过程。
高田[4](2020)在《汝州严和店窑青瓷的原料特征和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瓷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瓷器,其烧造时间最长,烧造地区分布最广。严和店窑址创烧于北宋早期,兴盛于北宋晚期,元代时仍在生产。其位于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镇严和店村北。严和店窑文化内涵丰富,是北宋时期中原地区最大的青瓷烧制中心,也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汝瓷窑群。自严和店窑被发现后,考古界和科技界都对严和店窑青瓷进行了一些研究,为了解严和店窑青瓷的原料来源、釉料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在对严和店窑民汝瓷的科技研究多集中在与钧官瓷的化学组分的比较分析上,仍需要对严和店窑青瓷的烧制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更全面综合地了解严和店窑青瓷。为了解严和店窑青瓷的原料特征、产品质量和烧制工艺,研究严和店窑青瓷的原料来源和釉料配方。本文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膨胀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多种实验方法,从物理性能、化学组成、物相构成、显微结构、烧成温度、釉色六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对严和店窑青瓷样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1、严和店窑青瓷样品的显气孔率在0.404~16.512%之间,吸水率在0.173~7.987%之间,体积密度在2.019~2.363 g/cm3之间,表面密度在2.124~2.506 g/cm3之间。2、釉色偏黄的样品外釉主波长在599.1~778.2 nm之间,内釉主波长在594.4~618.15 nm之间;釉色偏绿的样品外釉主波长在564.7~596.1nm之间,内釉主波长在564.1~599.1 nm之间;釉色偏蓝的样品外釉主波长在536.4~570.5 nm之间,内釉主波长在518.85~592.9 nm之间。同一样品内外釉的色调相近,并且外釉的光泽度比内釉好,存在小部分样品的内外釉色存在差异。3、严和店窑青瓷胎、釉的化学成分组成大致相同,YH76号样品胎的化学组成与其他样品明显不同;严和店窑青瓷釉的木灰釉式系数b处于0.606~0.899之间。4、严和店窑青瓷样品胎的物相构成基本相同,主要为石英、莫来石、方石英,大部分样品还含有微量的金红石。5、严和店窑青瓷样品胎中存在残余石英、莫来石和气孔,釉中存在玻璃相、晶相和圆形气泡,胎釉结合处存在针状或柱状的钙长石晶体,并有分相结构相伴生,因而严和店窑青瓷釉属于析晶分相釉。6、严和店窑青瓷样品的烧成温度分布范围为1180~1250℃。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严和店窑青瓷的胎料来源基本相同,部分样品间的差异可能与烧制年代、原料处理有关,存在原料来源不同的样品;严和店窑青瓷存在多种釉色,但其釉料配方大致相同;从釉中主要氧化物种类来看,严和店窑青瓷存在钙釉、钙碱釉两种类型的瓷釉;从微观结构的角度,严和店窑青瓷釉属于析晶分相釉,分相呈液滴状、蠕虫状;严和店窑青瓷的烧制工艺大致相同。
施佩[5](2019)在《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瓷是中国瓷器的发端,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瓷器的出现,即以青瓷为代表。在中国古青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南北方瓷窑有越窑、耀州窑、汝窑、官窑和龙泉窑等。五代耀州窑青瓷,白胎光亮透影,黑胎青丽温润,堪称历代耀州窑青瓷之精品。北宋汝窑青瓷,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宋代五大名窑“汝窑为魁”。南宋官窑青瓷,粉青为上,胎黑者多,有蟹爪纹,紫口铁足等特点,具有南方青瓷温润肥厚的特殊美感。各地青瓷虽均以矿物原料本身含有的铁元素为主要着色剂,但色调与质感千差万别,地域特色明显。探索其成瓷工艺与技术和呈色机理与艺术外观的科学本质,不仅是文物科学价值挖掘、特征鉴别的需要,而且对于当今传统陶瓷行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课题拟通过对五代耀州窑青瓷的研究,并与北宋汝窑、南宋官窑青瓷釉的化学组成中核心元素和特征元素、微纳结构、工艺与技术条件进行类比分析,阐明不同时期、不同窑口青瓷共性的关键科学问题与色彩异化、地域特色形成的本质原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呈色由铁元素产生的化学色和分相结构呈色共同作用,使其呈现美丽动人的天青色。而且,密布的分相结构对自然光的散射作用产生乳浊效果,增添了瓷釉温润、柔和之美。白胎中低含量的Fe2O3和铁钛固溶体,大大减少了对入射光的吸收,而且较少的晶界和气孔也减弱了对入射光的散射,故白胎青瓷具有较好的透光性。然而,白胎中Fe2O3的含量亦高于1.0 wt%,这使其透光性仅存在于强光照射之下,并非显而易见。(2)在北宋汝窑青瓷釉中,大量的气泡和钙长石晶体赋予汝瓷特殊的光泽度和乳浊度。其次,非晶区密集的分相液滴具有近程有序性,因其尺寸太小(31-46 nm),形成的结构色微弱,但可以通过散射形成蛋白石效果,增添了汝瓷独有的美感。同时,磷元素促进了分相液滴的普遍形成,并加剧了铁元素的偏聚,从而加深了化学色,使汝瓷釉呈现偏青蓝的特色。此外,汝瓷釉中含有Si-OH键,这是由于窑址处的土壤偏中性至碱性,在长时间的埋藏过程中,土壤中的水分及其本身对釉面的腐蚀致使Si-OH键的生成。(3)南宋官窑青瓷釉的表面存在大量的气泡聚集体,分布在石英晶体的周围。这是由于制釉原料熔化过程中,石英颗粒附近的过饱和熔体析出气体,而不断产生新的气泡,随之扩散到已存在的气泡中,产生了该结构。而且,南宋官窑青瓷釉具有较高的SiO2/Al2O3摩尔比(8.760-11.451 mol%),故其中发生了液-液分相现象。由于分相液滴的密度高且尺寸仅有21-30nm,形成的结构色微弱,所以釉色主要由铁离子产生的化学色决定。此外,分相液滴、气泡、钙长石析晶等的存在可以提高釉面的玉质感,进一步修饰官窑青瓷釉的呈色。(4)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青瓷釉的对比分析表明,五代耀州窑青瓷釉含有最高的K2O和CaO含量,有利于青蓝发色和釉层中气泡的长大与排出,故釉色青中带蓝且釉面透明度和光泽度高。北宋汝窑青瓷釉含有最高的Fe2O3和P2O5含量。P2O5促进汝瓷釉的分相,导致铁元素的偏聚,加深汝瓷釉的青蓝色调。同时,釉层中密集的气泡、析晶和分相结构不仅提高了釉面的乳浊度,并形成了蛋白石效果。南宋官窑青瓷釉的基础釉组成与汝窑青瓷釉相近,显微结构也相似。但由于其SiO2含量高,促使釉料在非均相成核阶段气泡聚集体的形成,进一步提高了乳浊度,并有利于釉面玉质感的形成。此外,烧成温度、埋藏土壤pH值以及制釉原料中铁元素存在状态的差异,也会影响青瓷釉的外观,同时也是地域特色形成的原因。(5)以Ca3(PO4)2代替釉灰作为分相促进剂,研究其对Fe2O3着色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将Ca3(PO4)2加入到Fe2O3着色釉中,引入了高活性的Ca2+和P5+。因Ca2+的离子势较大(Z/r=1.89),其吸引O2-的能力强于Si4+,故釉熔体分离成富钙相和富硅相。高温下两相的黏度差异导致了石英和玻璃相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影响了铁元素的分布,釉面形成了圆形花纹。由于P5+对Fe-O键具有强烈地反极化作用,从而提高了 Fe2+与Fe3+-O-Fe2+的含量,加深了釉面的绿蓝色调。此外,P5+促进了瓷釉中蠕虫状分相结构的生成,分相结构不仅通过Bragg散射形成了非晶结构色,而且影响了铁元素的分布与化学状态,从而影响了化学色,结构色与化学色的耦合作用进一步加深了釉面的蓝色调。
杨小平[6](2019)在《广西浦北龙门窑遗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门窑位于广西浦北县龙门镇南郊,从制瓷风格来看,属小江瓷系统。笔者首次对该窑址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厘清了龙门窑的窑址分布范围;根据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总结了龙门窑产品的装饰艺术及其工艺特点,并确定了龙门窑青花瓷的烧造年代为清晚期到民国时期,分前后两期,但时间跨度不大。此外,利用陶瓷吸水率仪、DIL 402PC热膨胀仪、岛津EDX-8100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别测试了龙门窑产品的吸水率、烧成温度及化学组分,又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观察了龙门窑产品的显微结构,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对比同时期景德镇、德化青花的相关数据以探讨龙门窑的制作工艺、发展演变规律,对还原小江瓷历史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龙门窑产品质地比较粗糙,原料处理不够精细,在超景深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瓷胎内部布满孔隙,结构疏松。多数龙门窑产品的吸水率分布在3%以内,比景德镇、德化青花瓷高4倍之多,但是其产品达到了中国生活用瓷的标准;2.龙门窑大部分青花瓷的烧成温度分布在1300℃左右,对比同时期景德镇、德化青花瓷的1245℃、1195℃烧成温度来看,龙门窑青花瓷的烧成温度偏高,主要是龙门窑产品Al2O3含量较高的原因,其瓷胎Al2O3的含量基本在25%左右,而德化青花瓷胎的Al2O3的含量在15%-23%之间,景德镇青花瓷胎Al2O3的含量在18%-30%之间;3.龙门窑青花瓷胎式为(3.428-8.028)SiO2·Al2O3·(0.1686-0.5680)RxOy,釉式为(4.978-12.512)SiO2·RxOy·(0.5618-1.2324)Al2O3,其胎中的主要元素相似于德化青花瓷胎成分,但Fe2O3的含量略高一些,这可能是龙门窑青花瓷胎偏灰的主要原因;4.龙门窑青花瓷瓷釉的SiO2含量较高,Al2O3的含量在12.54%-14.53%,分布较为集中,说明龙门窑釉料配方中的瓷石比例比较稳定。整体来看,龙门窑青花瓷釉的釉灰用量较大,可能为钙釉;但是lmY3-1、lmY12-1、lmY12-2和lmY13-2有可能是钙-碱釉,其CaO含量都低于7%,但是K2O的相对含量较高,都大于3%或者接近于3%。对比景德镇、德化青花瓷来看,龙门窑青花瓷釉灰的含量较高,瓷石的量较少,除Fe元素的含量较高外,釉配方的不同也可能是龙门窑部分产品釉色偏暗的原因,后期提高釉灰用量主要是为了增加CaO的含量,以增加釉的流动性;5.龙门窑所用的青料Mn元素趋于稳定,而且含量较高,说明龙门窑所用青料为高锰钴矿,但色料中Fe元素含量较高,导致龙门窑青花发色偏灰暗沉,龙门窑所用青料可能是几种不同的色料,而广西的两个无名异含Co量极低,而且杂质较多,用作青料的可能性极低。文革瓷的红彩和绿彩为颜料所绘;早期几个产品的褐彩、绿彩是以Fe元素为着色剂;6.从前、后期工艺演变规律来看,早期窑址与晚期窑址的原料采集点可能不同。
施群,周灵,周晓峰,李德胜,陈贤生,叶晓平[7](2018)在《宋元龙泉青瓷的艺术风格与材料探析》文中提出龙泉青瓷因不同窑口位置形成迥异的艺术特色。南宋时期龙泉窑烧制的薄胎厚釉的青瓷经典釉色是梅子青和粉青,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文章在前人研究和整理的基础上,从造型、装饰的陶瓷艺术手法与坯釉料材料化学组成、施釉技法等制备工艺的角度入手,就宋元龙泉窑青瓷的时代风格主要问题进行解析,试图探讨并揭示宋元龙泉青瓷时代风格的艺术特色。
张思桐[8](2017)在《晚唐至北宋时期越窑与耀州窑青瓷工艺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发明瓷器的国家,瓷器的最早表现形态是青瓷。从东汉发展到宋代,青瓷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南北窑场共烧,是中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窑是唐宋时期南方的着名青瓷窑,而耀州窑则是唐宋时期北方的着名青瓷窑。通过历史文献资料、越窑及耀州窑的考古发现以及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可以发现,晚唐至北宋时期,两窑青瓷在原料、胎釉成分、窑炉、装烧工艺、装饰工艺等方面差异明显。在原料胎釉方面,越窑以瓷石制胎,瓷石与石灰石、草木灰调和制釉,耀州窑使用坩土制胎,釉石和石灰石制釉;在窑炉方面,越窑长期使用龙窑烧窑,燃料为木柴,耀州窑在唐末五代时期使用燃柴的蛋壳形窑,北宋时期使用燃煤的蛋壳形窑,窑炉结构也有变化;在装烧工艺方面虽然五代起耀州窑使用与越窑相似的M形匣钵,但在除匣钵以外的窑具及装烧方式上两窑明显不同;在装饰工艺方面,越窑晚唐五代时期以素面装饰为主,北宋时期出现细线划花工艺,耀州窑装饰工艺多样,北宋时期以刻花工艺最为突出。越窑和耀州窑青瓷在工艺上有其各自独立的发展体系,两窑青瓷都是在不断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各自的工艺特色与风格。
李泽群[9](2017)在《环太湖地区东周时期原始瓷的产地》文中指出"环太湖地区"指的是西至茅山山脉、天目山、北至长江南岸、东至上海西部地区、南至钱塘江北岸的广大区域。居于核心的太湖与周围的苕溪、荆溪、吴淞江、东江和娄江水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上运输网络,为环太湖地区的文化交往和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而平坦肥沃的沿湖平原也为周边的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因此环太湖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该区域是我国原始瓷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不仅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出土原始瓷器的聚落和墓葬,而且发现了迄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生产原始瓷的窑址群——东苕溪窑址群。东苕溪流域内众多窑址的原料来源是否一致?其生产的原始瓷销往了何处?环太湖地区聚落与墓葬出土的原始瓷又来自何方?这些原始瓷产品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和路线流通的?这些都是事关古代社会生产与交换的重要问题。前人的研究大多针对北方各地出土的原始瓷,而针对环太湖地区的着墨不多。本文使用考古类型学、X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苏南、浙北等地东周时期的原始瓷样品做了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上述问题做了研究。本文研究表明,浙北窑址样品胎的原料来源并不一致。我们通过分析某些特征元素或特征值(如常量元素K、Fe、Na,微量元素V、Ba、Zn、Co、Cr,镧系稀土元素,以及Rb/Sr的比值等),可以有效地将原料来源不同的窑址区分开来。地理位置较近的德清王家山、长山、亭子桥等窑址的胎料来源相近,位置较远的湖州南山、瓢山和德清火烧山窑址的胎料来源各不相同。湖州北家山窑址的样品比较特殊,其部分样品的胎料来源与地理位置较近的瓢山窑址相近,部分样品的胎料来源则与地理位置较远的德清王家山、长山、亭子桥等窑址相近,说明窑址之间相互输送着原料。通过类型学分析,我们将苏南和沪西的聚落及墓葬遗址出土的东周时期原始瓷样品分成了 A、B两组。A组样品的风格与德清窑址群的东周产品非常相似,可能产于德清。而B组样品的风格虽然与德清窑址东周产品有别,但也有相似之处,其产地可能与A组相距不远,即仍在德清附近。这样的分组在胎釉的成分特征得到了验证。A组样品的化学成分均与德清窑址产品非常相近,应产于德清龙山窑址群中部,而B组样品的化学成分与德清地区窑址产品有差别,胎的化学成分具有高钾高钡的特点,与湖州南山窑址最为接近,因此该组样品可能产于湖州青山窑址群。但B组样品与南山窑址样品的化学成分仍然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并不能排除该组样品不是浙北地区生产的可能。环太湖地区东周时期的原始瓷产品应是经水路从浙北地区通过太湖和主要水系输送到沿岸各地,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输网络。该运输网络南起浙北的东苕溪流域,主要沿太湖西岸和北岸以及苕溪、荆溪、洮滆、淞江、娄江、东江等主要水系向外流通扩散。在这一网络中,位于太湖北岸的苏州和无锡可能是重要的原始瓷再分配中心。原始瓷产品到达此处后,经过再分配,再通过洮滆、淞江、娄江、东江等水系以及其它人工运河输送至常州、镇江、上海以及长江南岸。
周本源[10](2016)在《广西宋代中和窑青白瓷科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西藤县中和窑创烧于北宋中后期,两宋之际兴盛,南宋后期衰落,烧造时间约200年。自从1963年被发现,中和窑因其较大的规模和较好的瓷器品质,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于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些年,学术界主要从考古发掘、田野调查、自然条件、社会背景等方面对中和窑窑址分布、出土遗物的器型和装饰特征、兴衰原因、技术来源、销售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然而,中和窑青白瓷的原料、配方、烧成温度等制作工艺研究却几乎是空白。本研究采用液体静力称重法、高温热膨胀仪、能谱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电镜分别对中和窑青白瓷的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烧成温度、化学元素组成、显微结构进行了测量,并采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试图从器物的内在属性方面还原中和窑的制作工艺、发展演变规律、内在特征,进而为探讨广西宋代制瓷工艺水平以及宋代广西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等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中和窑青白瓷胎质细腻,多数样品吸水率在0.3%1.69%之间,胎中孔隙直径为20μm左右,烧成温度在1200℃左右。釉层较薄,厚度在100μm250μm之间。2、中和窑青白瓷胎中Al203的含量在23.44%27.32%之间,与当地瓷土化学组成相似,胎料应是采用当地的瓷土,并不添加其它原料。釉料为釉灰和釉果以一定的比例配成,采用釉灰所占比例较高的钙釉配方。中和窑从烧制早期到晚期,早期胎料淘洗比中期精细,晚期可能胎料采集点发生了改变;中期釉料配方比早期稳定,且配方发生了改变,制作工艺水平有所提升,晚期制作釉料的瓷土的采集点也可能发生了改变。从而反映了经过上百年的制瓷原料的开采,中和窑晚期存在优质原料缺乏的状况。3、中和窑和城关窑胎中SrO、ZrO2含量比值相近,在1.4左右,桂平窑青白瓷胎中SrO、ZrO2含量比值在0.9左右,可通过胎中痕量元素SrO、ZrO2含量比值对其进行区分。中和窑青白瓷相对于我国其它地区青白瓷(安徽繁昌窑、武昌青山窑、景德镇湖田窑、福建德化窑),胎具有高铝、低硅、高钾、高锰、高铁、低钠的特点,釉具有低硅、高钙、低钠的特点,并可以通过判别函数1.179SiO2-4.315K2O-6.643Fe2O3是否小于52.113(其中SiO2、K2O、Fe2O3表示SiO2、K2O、Fe2O3的质量百分比),对广西青白瓷与我国其它地区青白瓷进行区分。4、从田野调查、科技分析的角度对中和窑兴衰原因、技术来源、销售情况进行了补充,中和窑附近较好的原料品质可能是其兴盛原因之一,中和窑晚期优质原料缺乏可能是其衰落原因之一,中和窑制作技术可能来自于广西境内较早烧制青白瓷瓷窑的窑工,藤县人民的龙母、天妃信仰,可能与中和窑瓷器外销有关。
二、宋代青瓷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及相关判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宋代青瓷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及相关判别(论文提纲范文)
(1)21世纪以来古陶瓷科技考古研究新进展(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分分析 |
1.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光谱仪(PIXE) |
2.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 |
3. 中子活化分析(NAA) |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光光谱仪(ICP-OES) |
5. 小结 |
二结构分析 |
1. 激光三维扫描(3D Laser Scanner) |
2. 光学显微镜(OM) |
3. 电子显微镜(EM) |
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5.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6. 小结 |
(2)耀州窑青瓷呈色机理研究及色度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耀州窑青瓷概述 |
1.2.1 耀州窑发展历史 |
1.2.2 耀州窑青瓷的主要釉色 |
1.2.3 耀州窑青瓷的工艺特点 |
1.3 耀州窑青瓷组成特点 |
1.3.1 釉的组成特点 |
1.3.2 胎的组成特点 |
1.4 青瓷釉的呈色 |
1.4.1 物理色 |
1.4.2 化学色 |
1.5 色度学在古陶瓷中的应用 |
1.5.1 色度学理论 |
1.5.2 色度学在古陶瓷中的应用 |
1.6 耀州窑青瓷研究现状 |
1.7 研究内容、思路与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思路 |
1.7.3 研究意义 |
1.8 创新点 |
2 实验 |
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 标本分析与表征 |
2.2.1 化学成分分析 |
2.2.2 光学性能分析 |
2.2.3 物相分析 |
2.2.4 价态分析 |
2.2.5 分子结构分析 |
2.2.6 显微结构分析 |
2.2.7 色度分析 |
2.2.8 标本的制备与表征 |
3 五代耀州窑天青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标本类型与特征 |
3.2.2 标本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耀州窑五代天青瓷釉的组成特点与色度值 |
3.3.2 烧成温度与物相分析 |
3.3.3 Fe离子的价态与釉色的关系 |
3.3.4 胎的组成特点 |
3.3.5 釉层厚度和胎釉中间层对天青釉呈色的影响 |
3.3.6 Fe、Ti元素对胎釉的呈色影响 |
3.3.7 物相对青瓷透光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釉瓷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标本类型与特征 |
4.2.2 标本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组成与釉面呈色的关系 |
4.3.2 烧成温度与物相对釉呈色的影响 |
4.3.3 铁离子的化学态与釉色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瓷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标本类型与特征 |
5.2.2 标本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耀州窑金代月白瓷胎釉的组成特点 |
5.3.2 釉的色度值分析 |
5.3.3 铁元素的化学态对釉色的影响 |
5.3.4 烧成温度与物相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耀州窑天青、橄榄绿、月白釉呈色机理比较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标本类型与特征 |
6.2.2 标本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五代、宋、金时期耀州窑青瓷釉的呈色与组成特点 |
6.3.2 物相、烧成温度与釉呈色之间的关系分析 |
6.3.3 Fe离子化学态与釉色的关系 |
6.3.4 胎体与釉色的关系 |
6.4 微纳结构对釉面呈色的影响 |
6.5 胎釉中间层与釉面呈色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7 青瓷釉的色度学分析 |
7.1 引言 |
7.2 色度学中的色彩理论与釉呈色 |
7.2.1 色彩三原色R、G、B |
7.2.2 陶瓷釉色精确表达 |
7.2.3 陶瓷的釉色定义与色彩值区域 |
7.2.4 青瓷的釉色定义与色彩值区域 |
7.3 本章小结 |
8 青瓷釉呈色因素与色度的函数关系研究 |
8.1 引言 |
8.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8.2.1 原料 |
8.2.2 实验方法 |
8.2.3 结果与讨论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3)从模仿到创新——景德镇中晚唐、五代至宋代瓷器胎釉配方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唐至宋代景德镇瓷胎原料配方的演变 |
三唐至宋代景德镇瓷釉原料配方的演变 |
四结论 |
(4)汝州严和店窑青瓷的原料特征和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青瓷的发展 |
1.2 严和店窑简介 |
1.3 现代分析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物理性能分析 |
2.1 样品选取与制备 |
2.2 实验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反射光谱分析 |
3.1 原理 |
3.2 样品选取 |
3.3 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样品外釉的反射光谱分析 |
3.4.2 样品内釉的反射光谱分析 |
3.4.3 样品内外釉反射光谱的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原料特征研究 |
4.1 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 |
4.2 样品选取 |
4.3 实验与结果 |
4.4 严和店窑青瓷胎的原料来源研究 |
4.4.1 散布分析 |
4.4.2 因子分析 |
4.4.3 模糊聚类分析 |
4.5 严和店窑青瓷釉的配方研究 |
4.5.1 散布分析 |
4.5.2 因子分析 |
4.5.3 模糊聚类分析 |
4.6 严和店窑青瓷釉的类型 |
4.7 本章小结 |
5 物相分析 |
5.1 X射线衍射的基本原理 |
5.2 样品的选取与制备 |
5.3 实验 |
5.4 严和店窑青瓷胎的物相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显微结构分析 |
6.1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
6.2 样品选取与制备 |
6.3 实验 |
6.4 严和店窑青瓷的显微结构分析 |
6.4.1 严和店窑青瓷胎的显微结构 |
6.4.2 严和店窑青瓷釉的显微结构 |
6.4.3 严和店窑青瓷胎釉结合处的显微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烧成温度分析 |
7.1 热膨胀法的基本原理 |
7.2 样品选取与制备 |
7.3 实验 |
7.4 热膨胀曲线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青瓷的发展历程 |
1.3 南北方青瓷的组成特点 |
1.3.1 胎的组成特点 |
1.3.2 釉的组成特点 |
1.4 南北方青瓷的显微结构特点 |
1.4.1 胎的显微结构特点 |
1.4.2 釉的显微结构特点 |
1.5 南北方青瓷的工艺特点 |
1.6 青瓷釉的呈色 |
1.6.1 化学色 |
1.6.2 结构色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2 实验 |
2.1 主要实验设备 |
2.2 样品测试与表征 |
2.2.1 化学组成分析 |
2.2.2 光学性能分析 |
2.2.3 物相分析 |
2.2.4 分子结构分析 |
2.2.5 显微结构分析 |
2.2.6 价态分析 |
2.2.7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流程 |
3 五代耀州窑青瓷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样品介绍 |
3.2.2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组成特点及釉色 |
3.3.2 瓷釉的烧成温度与物相分析 |
3.3.3 五代耀州窑青瓷釉的呈色机理分析 |
3.3.4 五代耀州窑青瓷胎的组成特点 |
3.3.5 微观结构对瓷胎透光性的影响 |
3.3.6 Fe、Ti元素对胎色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北宋汝窑青瓷釉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样品介绍 |
4.2.2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化学组成与表观性能的关系 |
4.3.2 微观结构对表观性能的影响 |
4.3.3 呈色机理的分析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南宋官窑青瓷釉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样品介绍 |
5.2.2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南宋官窑青瓷釉的组成特点 |
5.3.2 铁离子的化学态与釉色的关系 |
5.3.3 化学组成对釉面结构的影响 |
5.3.4 分相结构与瓷釉外观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6 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和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样品介绍 |
6.2.2 样品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时期、不同窑口青瓷釉的呈色及组成特点 |
6.3.2 化学组成对青瓷釉结构及烧成温度的影响 |
6.3.3 制釉原料与釉色的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陶瓷釉中结构色与化学色的耦合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原料 |
7.2.2 样品制备 |
7.2.3 样品表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Ca_3(PO_4)_2的引入对釉面外观和物相的影响 |
7.3.2 Ca_3(PO_4)_2样品中釉面花纹的形成原因 |
7.3.3 Ca_3(PO_4)_2的引入对铁离子化学态的影响 |
7.3.4 分相结构与结构色的关系 |
7.3.5 分相结构对化学色的影响 |
7.3.6 结构色与化学色的耦合机制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6)广西浦北龙门窑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青花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内 |
1.1.2 国外 |
1.2 广西瓷业分布 |
1.2.1 广西唐代瓷业分布 |
1.2.2 广西宋代瓷业分布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 |
2.田野调查 |
2.1 浦北县博物馆调查 |
2.2 小江瓷器厂调查 |
2.3 龙门窑现存龙窑XCY11 的调查 |
3.龙门窑遗存研究 |
3.1 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 |
3.2 分布范围 |
3.3 龙门窑遗迹 |
3.4 龙门窑遗物 |
3.5 龙门窑产品纹饰题材 |
3.5.1 植物花卉纹 |
3.5.2 几何纹 |
3.5.3 佛教题材纹饰 |
3.5.4 文字题材 |
3.5.5 款识 |
4.断代与分期 |
4.1 产品特征 |
4.2 年代 |
4.3 分期 |
5.样品选择及实验方案 |
5.1 实验样品来源与选择 |
5.2 实验目的与方案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方案 |
6.科技分析 |
6.1 物理性能研究 |
6.1.1 古陶瓷吸水率测试方法概述 |
6.1.2 样品介绍 |
6.1.3 实验仪器与步骤 |
6.1.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1.5 小结 |
6.2 烧成温度研究 |
6.2.1 古陶瓷烧成温度研究简述 |
6.2.2 热膨胀测温方法简介 |
6.2.3 实验仪器与步骤 |
6.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5 小结 |
6.3 化学组分研究 |
6.3.1 古陶瓷化学组分研究综述 |
6.3.2 实验仪器与步骤 |
6.3.2.1 实验仪器 |
6.3.2.2 实验步骤 |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5 小结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龙门窑样品照片 |
附录2 龙门窑样品显微照片 |
附录3 龙门窑样品热膨胀曲线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宋元龙泉青瓷的艺术风格与材料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的时代风格 |
2 龙泉青瓷的材料特点 |
2.1 龙泉青瓷坯釉原料化学组成特点 |
2.2 朱砂底和紫口铁足 |
3 结语 |
(8)晚唐至北宋时期越窑与耀州窑青瓷工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越窑研究的情况概述 |
1.2.2 国内对耀州窑研究的情况概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手段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手段与方法 |
2 晚唐至北宋时期越窑及耀州窑青瓷的发展情况概述 |
2.1 晚唐至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 |
2.1.1 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沿革 |
2.1.2 晚唐至北宋时期越窑青瓷特点 |
2.1.3 寺龙口越窑址情况概述 |
2.2 晚唐至北宋时期的耀州窑青瓷 |
2.2.1 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沿革 |
2.2.2 晚唐至北宋耀州窑青瓷特点 |
2.2.3 黄堡窑址情况概述 |
3 越窑与耀州窑青瓷原料及胎釉比较 |
3.1 越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1.1 晚唐时期越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1.2 五代时期越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1.3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2 耀州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2.1 晚唐时期黄堡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2.2 五代时期耀州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2.3 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原料与胎釉成分 |
3.3 越窑与耀州窑青瓷原料及胎釉比较研究 |
4 越窑与耀州窑窑炉比较 |
4.1 越窑使用龙窑 |
4.2 耀州窑使用蛋壳形窑 |
4.2.1 晚唐至五代时期使用燃柴蛋壳形窑 |
4.2.2 北宋时期使用燃煤蛋壳形窑 |
4.3 越窑与耀州窑窑炉比较研究 |
5 越窑与耀州窑青瓷装烧工艺比较 |
5.1 越窑青瓷装烧工艺 |
5.1.1 晚唐时期越窑青瓷装烧工艺 |
5.1.2 五代时期越窑青瓷装烧工艺 |
5.1.3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装烧工艺 |
5.2 耀州窑青瓷装烧工艺 |
5.2.1 晚唐时期黄堡窑青瓷装烧工艺 |
5.2.2 五代时期耀州窑青瓷装烧工艺 |
5.2.3 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装烧工艺 |
5.3 越窑与耀州窑青瓷装烧工艺比较研究 |
6 越窑与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比较 |
6.1 越窑青瓷装饰工艺 |
6.1.1 晚唐时期越窑青瓷装饰工艺 |
6.1.2 五代时期越窑青瓷装饰工艺 |
6.1.3 北宋时期越窑青瓷装饰工艺 |
6.2 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 |
6.2.1 晚唐时期黄堡窑青瓷装饰工艺 |
6.2.2 五代时期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 |
6.2.3 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 |
6.3 越窑与耀州窑青瓷装饰工艺比较研究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
作者简介 |
(9)环太湖地区东周时期原始瓷的产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环太湖地区先秦原始瓷研究的回顾 |
1.1 发掘史 |
1.1.1 墓葬与聚落 |
1.1.2 窑址 |
1.2 研究成果 |
第二章 遗址及样品 |
2.1 遗址 |
2.1.1 浙北窑址 |
2.1.2 聚落 |
2.1.3 墓葬 |
2.2 样品 |
第三章 样品类型学分析 |
3.1 浙北窑址 |
3.2 上海广富林遗址 |
3.3 苏州獾墩土墩墓 |
3.4 昆山勤丰遗址 |
3.5 无锡安南村遗址 |
3.6 常州四堡村遗址 |
3.7 镇江丁家村遗址 |
3.8 小结 |
第四章 样品成分分析 |
4.1 检测方法与仪器介绍 |
4.2 实验步骤 |
4.2.1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光谱仪(EDXRF) |
4.2.2 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光谱仪(WDXRF) |
4.3 检测结果 |
4.3.1 浙江北部窑址样品的胎釉成分 |
4.3.2 苏州及上海地区样品的胎釉成分 |
4.3.3 常州、无锡、镇江地区胎的成分 |
第五章 原始瓷的产地 |
5.1 湖州及德清地区窑址的产地特征 |
5.2 A、B组样品的产地 |
5.2.1 A组样品的产地 |
5.2.2 B组样品的产地 |
5.2.3 A、B组样品与萧山窑址的关系 |
5.3 小结 |
第六章 原始瓷的流通路线 |
6.1 先秦时期环太湖地区的自然概况及河湖水系 |
6.2 浙北窑址东周原始瓷产品的流通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附彩图 |
致谢 |
(10)广西宋代中和窑青白瓷科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历史沿革与地理环境 |
1.2 广西陶瓷发展史简述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中和窑发现、调查及发掘情况简述 |
1.3.2 中和窑研究回顾 |
1.4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 |
2 中和窑及相关窑址的田野调查 |
2.1 藤县中和窑田野调查 |
2.1.1 中和窑遗址现状调查 |
2.1.2 藤县博物馆调查 |
2.2 城关窑及桂平窑田野调查 |
2.2.1 容县城关窑田野调查 |
2.2.2 桂平窑田野调查 |
3 样品选择及实验方案 |
3.1 实验样品来源与选择 |
3.2 实验目的与方案 |
4 中和窑青白瓷的科技分析 |
4.1 物理性能研究 |
4.1.1 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测试原理及方法 |
4.1.2 实验仪器与步骤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4 小结 |
4.2 热性能研究 |
4.2.1 古陶瓷烧成温度研究简述 |
4.2.2 实验仪器与步骤 |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4 小结 |
4.3 化学组成研究 |
4.3.1 古陶瓷化学组成研究简述 |
4.3.2 实验仪器与步骤 |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4 小结 |
4.4 显微结构研究 |
4.4.1 古陶瓷显微结构研究简述 |
4.4.2 实验仪器与步骤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4 小结 |
4.5 总结 |
5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科研情况 |
四、宋代青瓷的胎釉元素成分分析及相关判别(论文参考文献)
- [1]21世纪以来古陶瓷科技考古研究新进展(上)[J]. 鲍怡,郑建明. 文物天地, 2020(12)
- [2]耀州窑青瓷呈色机理研究及色度学分析[D]. 桑振.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5)
- [3]从模仿到创新——景德镇中晚唐、五代至宋代瓷器胎釉配方的演变[J]. 张茂林,李其江,吴军明,张文江,翁彦俊.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09)
- [4]汝州严和店窑青瓷的原料特征和烧制技术研究[D]. 高田. 郑州大学, 2020(02)
- [5]五代耀州窑、北宋汝窑及南宋官窑青瓷釉的比较研究[D]. 施佩.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1)
- [6]广西浦北龙门窑遗存研究[D]. 杨小平.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宋元龙泉青瓷的艺术风格与材料探析[J]. 施群,周灵,周晓峰,李德胜,陈贤生,叶晓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08)
- [8]晚唐至北宋时期越窑与耀州窑青瓷工艺比较研究[D]. 张思桐. 浙江大学, 2017(12)
- [9]环太湖地区东周时期原始瓷的产地[D]. 李泽群. 南京大学, 2017(09)
- [10]广西宋代中和窑青白瓷科技研究[D]. 周本源.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