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

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

一、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探工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亮,居培,赵建国[1](2021)在《煤层顶板大直径定向钻孔用双级双速PDC钻头设计及应用》文中指出大直径定向钻进成孔技术的发展,为"以孔代巷"技术抽采采空区上隅角瓦斯提供了技术支持。受限于井下设备条件,常规大直径钻孔主要采用逐级扩孔工艺。然而,逐级扩孔钻进需要多次提钻、下钻,辅助时间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为提高煤层顶板大直径钻孔成孔效率,开发了双级双速钻进工艺,该工艺采用螺杆马达与钻机分别驱动一级、二级钻头进行单次双级扩孔钻进,可大大提高成孔效率。通过分析双级双速钻进工艺特点、拟钻地层岩性等,从剖面形状、切削齿排布、水路设计以及导向器设计等方面设计了双级双速钻头,该钻头采用球头螺旋形导向器,更容易沿既有钻孔轨迹钻进;采用等切削布齿,提高破岩效率、降低切削齿不均匀磨损,进而提高钻头寿命与钻进效率。设计的双级双速钻头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表明双级双速钻头能够沿先导孔钻进,较常规逐级扩孔钻头综合效率提高25%以上,使用后钻头磨损均匀,满足了双级双速工艺要求,大大提高了煤层顶板大直径钻孔施工效率。

莫海涛[2](2021)在《集束式潜孔锤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集束式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进工艺将快速钻进和高效排渣结合,代表着煤矿区地面大直径钻孔先进钻进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煤矿区地质条件复杂,不同强度的富水性地层分布广泛,导致空气钻进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循环不连续、排渣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钻进效率的提升。针对地层富水性不一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孔底一定高度水柱密封体产生的压力以支撑反循环的形成与稳定的新思路,研究大直径集束式潜孔锤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机理与过程控制,探索适用于不同富水性地层的大直径钻孔快速钻进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复杂地层地面大直径救援井高效钻进及安全透巷技术(2018YFC0808202)”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似实验、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了集束式潜孔锤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首先研究了水柱密封反循环钻进技术原理,构建了基于Ф178mm双壁钻杆及Ф850mm集束式潜孔锤的水柱密封反循环物理模型,并以气液两相流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反循环过程流型判别及转换等理论进行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通过建立数值仿真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水柱密封反循环过程中的进气量Q、液柱高度H及内管返高h三项关键技术参数为基础,完成正交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一组能够形成水柱密封反循环的参数匹配模拟方案和三组未能形成反循环的方案,对比分析得出水柱密封反循环的形成是一个由孔底双循环逐步向全孔反循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双循环通道底部压力在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制了一套可视化相似实验装置,完成了相似模拟实验,对进气量Q、液柱高度H和内管返高h三项关键参数进行了实验分析,得到了h分别为14m及18m情况下,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的Q-H参数匹配临界值曲线;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机理。基于多相流模型分析软件的二次开发,以500m深的大直径孔为例,分析了携液量为0.1~0.7m3/min情况下垂直内管气液两相流流动特性,同时基于改进后的三相流模型,分析了携液量为0.1~0.7m3/min及固相含量为3%~6%情况下垂直内管气液固三相流流动特性,得到了内管反循环通道底部压力与孔深的对应变化关系,为水柱密封反循环钻进过程的关键参数控制选择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反循环排水试验及钻进排渣试验,验证了水柱密封反循环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大直径孔实际钻进情况,完善了水柱密封反循环钻进工艺方法,同时对集束式气动潜孔锤结构设计进行优化改进。本文研究成果为集束式气动潜孔锤钻进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水柱密封反循环工艺方法,对大直径钻孔高效钻进技术研究应用具有理论指导与工程借鉴意义。

卢秋平,于彦江,熊亮,王世栋,于浩雨[3](2020)在《强造斜致绳索取心钻具折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定向钻探固体矿产领域,通常在造斜段使用螺杆钻具,大部分的工作量采用取心回转钻进。造斜段使用螺杆钻具,钻杆不回转,受力较简单;如遇强造斜转换绳索取心钻具稳斜钻进,下部钻具组合容易出现回转困难、下不到底的技术难题,甚至出现丝扣折断事故。为避免强造斜对绳索取心钻具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强造斜段对绳索取心钻具的几何约束变形模型,量化分析强造斜段岩心外管长度与造斜强度、环空间隙之间的约束关系,提供了可快速预判下部钻具参数能否满足强造斜安全钻进的方法。该方法在山东某铁矿定向孔的强造斜致下部钻具折断的事故处理中,通过对绳索取心钻具安全计算模型校核和调整钻具参数,实现了绳索取心钻具通过造斜率0. 62°/m的强造斜段安全钻进至靶点,证明对强造斜绳索取心工具安全钻进预测和事故处理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纪文[4](2018)在《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滚压成形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油气资源储层向深部复杂地层发展,石油勘探开发工作正面临巨大挑战,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开采深层油气资源已成为石油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螺杆钻具作为一种辅助钻井工具,在深井钻探中能显着提高钻头破岩效率,降低钻井成本。目前,常规壁厚螺杆钻具在深井、超深井中的平均使用寿命仅有40~60小时,远小于150小时的工程预期寿命,然而等壁厚螺杆钻具凭借其良好的散热性、密封性和力学性能,大幅提高了螺杆钻具的使用寿命和输出功率,展示出等壁厚螺杆钻具在深层破岩中的广阔发展前景。等壁厚螺杆钻具的核心部件为螺杆马达,通过改变原有常规螺杆马达圆形直筒状定子壳体为螺旋曲面结构,使得硫化在定子壳体内壁的橡胶衬套具有均匀壁厚。为此,在现有条件下寻求一种制造精度符合要求、性能达标并且能量产定子壳体内螺旋曲面的工艺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73mm等壁厚定子为滚压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提出等壁厚定子壳体滚压成形工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3D对提出的四种滚压方案,即单轮滚压、多头滚压、一道次滚压和多道次滚压分别进行成形仿真研究,对每种工艺的成形效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出73mm等壁厚定子的最优成形方案——多头一道次滚压成形。确定滚压成形工艺方案后,具体探讨滚压速度、润滑条件、滚压轮结构、滚压轮尺寸和滚压温度等参数对5LZ73 × 7.0型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壳体滚压成形的影响。发现当42CrMo坯管的预热温度为800~1000℃,滚压速度5mm/s,滚压轮半径60mm,滚轮滚压面曲率6~8mm,复合润滑方式下等壁厚定子壳体的成形质量最好,壁厚误差能控制在1mm之内。建立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力学模型,基于卡尔曼单位压力微分方程对滚压力公式进行推导。根据公式得到滚压力大小取决于滚压轮尺寸、坯管壁厚、润滑方式、进给参数和坯管材料。根据有限元模拟提供的滚压参数,对73mm等壁厚定子壳体进行滚压成形试验。对不同坯管材料和进给方式下成形的四组等壁厚定子的直径、壁厚、导程和管长变化量进行测量,结合主效应图和双因素方差分析法定量研究材料和进给方式对定子成形质量的影响。最后,对滚压成形的多头进给装置的结构进行初步设计

孙永辉[5](2016)在《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冷组装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及地质勘探业的急剧发展,钻探深度不断增加,对钻杆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油气工业和地质钻探中普遍使用钢制钻杆,在一些特殊的钻井条件下,如在超深井、高腐蚀介质井中经常发生摩擦热裂、应力腐蚀断裂、氢脆等问题。相比于钢钻杆,铝合金钻杆材料本身特有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其可以更好的替代钢制钻杆完成深井、超深井及水平井、大位移井的钻进工作。与钢钻杆相比,铝合金钻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良好的物理性能、质量轻、比强度高、耐酸性腐蚀、磨阻小以及无磁特性等几个方面。铝合金钻杆可以适用于恶劣的钻井环境并大幅度减轻大钩负载,使其在大直径油气井、超深井、超短半径水平定向井、大位移井等钻进作业中备受瞩目。但铝合金硬度较低、耐磨性差,难以频繁的拧卸钻杆,因此需要在铝合金钻杆的两端通过过盈配合连接钢接头,以减轻因频繁起下钻拧卸钻杆对铝合金钻杆的损伤,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铝合金钻杆与井壁的接触摩擦,从而提高铝合金钻杆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为了保证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的可靠连接,需要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提供一定的相互压紧的压力,形成可靠牢固的静配合。传统的做法是采用“热组装”方法,即将钢接头加热至300-400℃,然后拧接到铝合金管体上,冷却后即可实现过盈配合连接。为减轻高温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需配备冷却系统,但增加了组装工艺及组装设备的复杂性。本文对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的“冷组装”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即利用液氮深冷处理铝合金管体螺纹段,然后快速拧接到处于室温状态的钢接头上,实现二者之间的过盈配合连接。为方便实现对组装件的力学性能检测,本文以直径为Ф50mm、壁厚为5mm的7xxx系铝合金钻杆及直径为Ф58mm的钢接头为研究对象。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出对上述尺寸的铝合金钻杆杆体和钢接头实现可靠连接的过盈量应为mm3214.0mm0960.0≤≤δ,并计算确定了为实现上述过盈量所需要的冷却温度和冷却时间。利用液氮汽化深冷处理箱作为铝合金钻杆冷却装置,采用手动拧接方式,对设计过盈量分别为0.1mm、0.15mm、0.2mm的Ф50mm铝合金钻杆和Ф58mm钢接头进行了冷组装试验,组装过程时间为15—20秒。为评价冷组装连接的效果,对组装件进行了拉伸和扭转试验,并对拉伸和扭转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过盈量为0.15mm的铝合金钻杆和钢接头组装件力学性能最为优秀,可承受最大拉伸力296.32KN,最大扭矩4162 N?m,断裂基本都发生在铝合金初始螺纹第一扣处,说明此处是钻杆与接头最为薄弱的环节。在对小直径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冷组装研究的基础上,对直径Ф147mm、长度9.1m的全尺寸铝合金钻杆进行了冷组装连接,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检验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铝合金钻杆的实际钻进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铝合金钻杆累计进尺765m,贯穿了试验井的直井段、造斜段、增斜段和稳斜段,成功适应了该定向井的复杂井身结构,连续使用38小时,并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最终安全提钻,完全满足该井钻进需求。钻进效率20.1m/h。提钻后发现铝合金钻杆杆体和钢接头连接可靠,没有发生断裂现象。

李传华[6](2013)在《长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快速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水平井开发油气藏被公认是现代石油工业的一项有效益的技术进步。它的特点在于能够增大生产井段与生产层的接触面积,降低生产压差,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长庆苏里格气田为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大型岩性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直井、常规定向井的开发经济效益相对较差。为改善苏里格气田开发效果,提高区块采收率,达到降低开采成本、合理高效开发的目的,长庆苏里格气田引进了水平井整体开发的新模式,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但是,在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仍然是工程技术人员所困扰的难题。本文针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水平井实施中的技术难点,开展了技术攻关与研究,通过分析长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现状和水平井快速钻技术在长庆苏里格气田的应用情况,总结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的施工经验和该区块水平井的施工难点,并结合水平井钻井的具体实施情况,从井身结构、井眼剖面设计、轨迹控制、钻头选型、钻井液体系、钻具组合优化等几方面入手,得出了适合该区块的水平井快速钻井关键技术,从而使水平井快速钻井技术得到成功实践。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快速钻井技术的研究,在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及加快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为该区块水平井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依据。

李健[7](2011)在《苏里格水平井钻井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范围内正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水平井己成为高效开发油气的重要技术支撑,水平井的数量也迅速增多。中国水平井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应用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在分析国内水平井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技术发展中的瓶颈进行了探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有助于水平井技术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苏里格气田为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低产的大型岩性气田,储层非均质性强,直井开发经济效益较差。为改善开发效果,长城钻探在苏里格气田采用水平井技术整体开发,依靠特色技术,实施品牌工程,实现少井多产,降本增效,提高单井采收率。水平井试验结果表明,水平井技术可为低渗岩性气藏转换开发方式提供了有利的借鉴。本文通过对苏里格水平井钻井技术的研究,实现了优化井身剖面设计,优化钻具组合,加大了PDC钻头个性化设计及推广应用,加强了工程事故和复杂情况有效预防,全井推广水平井导向钻井技术。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对于开发技术难度大的地层,在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及加快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向军文[8](2010)在《定向钻进控制预测技术》文中研究指明定向钻井技术在矿产勘探及开发、煤层气开发中正发挥重大作用。准确预测定向钻井井底井斜和方位角,可降低定向钻井成本,减少定向钻进失误。目前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利于现场快速准确预测井底轨迹。本文通过对井斜、方位与造斜工具角、造斜井长和造斜率的数据处理技术,建立了井底井斜和方位增量预测模型,与通用定向井公式比,精度高,且可在井场快速预测出定向钻井井底轨迹参数。经土耳其46对对接井实际证明,大大地提高井底预测速度和防止定向钻进失误率,对指导定向钻井现场快速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张朝东,蒋伟祥,崔伟[9](2008)在《定向对接井技术在金坛盐矿的应用》文中提出定向对接井采卤工艺是利用现代定向钻井特殊工具、仪器、测试装置使钻头沿设计的井身轨迹钻达指定靶区,从而达到两井建糟连通的一种水溶采卤先进技术。

张金昌[10](2007)在《钻探技术新进展》文中提出以石油钻井和地质岩心钻探为例,论述了进入21世纪后,石油钻井和地质岩心钻中钻探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二、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探工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煤层顶板大直径定向钻孔用双级双速PDC钻头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双级双速快速扩孔技术原理
2 双级双速钻头结构设计
    2.1 直径的确定
    2.2 布齿设计
        2.2.1 剖面确定
        2.2.2 切削齿的选择
        2.2.3 切削齿排布
    2.3 切削齿安装角度选择
    2.4 导向器设计
    2.5 水路设计
3 现场试验
    3.1 钻孔设计
    3.2 应用情况
4结论

(2)集束式潜孔锤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集束式潜孔锤
        1.2.2 反循环钻进工艺
        1.2.3 气力提升工艺
        1.2.4 垂直管多相流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水柱密封反循环物理模型
    2.1 水柱密封反循环钻进技术原理
        2.1.1 起始阶段
        2.1.2 发展阶段
        2.1.3 稳定阶段
    2.2 水柱密封反循环物理模型
        2.2.1 模型选取依据
        2.2.2 模型主要参数
        2.2.3 模型分析设计及说明
    2.3 两相流流动模型基本方程
        2.3.1 流体流动基本参数
        2.3.2 均相流动模型方程
        2.3.3 分相流动模型方程
        2.3.4 漂移流动模型方程
    2.4 垂直气液两相流流型
    2.5 流型判别准则及压降计算
        2.5.1 流型转化
        2.5.2 压降预测模型
    2.6 垂直气液两相流传热模型
        2.6.1 井眼环空与管内温度分布
        2.6.2 传热计算关键参数求解
    2.7 本章小结
3 孔底反循环起始瞬态分析
    3.1 孔底流体特性参数
    3.2 正交模拟方案设计
    3.3 数值计算模型及方法
        3.3.1 模型建立
        3.3.2 计算方法选择
        3.3.3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3.3.4 边界条件设定
        3.3.5 流场的初始化
        3.3.6 算法选取
    3.4 结果分析
        3.4.1 压差
        3.4.2 气相质量流量
        3.4.3 液相质量流量
        3.4.4 瞬态反循环的发展过程
    3.5 瞬态反循环的形成机理
    3.6 本章小结
4 水柱密封反循环模拟实验
    4.1 相似模拟实验系统
    4.2 实验流程
    4.3 实验过程
        4.3.1 实验方案设计
        4.3.2 实验过程
    4.4 实验结果分析
        4.4.1 反循环临界值
        4.4.2 反循环形成机理
        4.4.3 反循环动力及效率
    4.5 本章小结
5 反循环通道多相流流动特性分析
    5.1 气液两相流模型求解
        5.1.1 边界条件
        5.1.2 求解方法
    5.2 反循环通道两相流模拟计算结果
        5.2.1 压力和温度分析
        5.2.2 不同气液量下孔底压力和液面高度
    5.3 反循环通道三相流模型基本方程
    5.4 反循环通道三相流模型计算结果
        5.4.1 相同携液量下的温度与压力分析
        5.4.2 不同携液量下的压力分析
    5.5 本章小节
6 水柱密封反循环现场试验研究
    6.1 反循环排水试验
    6.2 反循环钻进及排渣试验
        6.2.1 先导性试验
        6.2.2 改进试验
    6.3 水柱密封反循环钻进控制方法
    6.4 集束式潜孔锤结构改进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强造斜致绳索取心钻具折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
2 机理分析与策略研究
3 事故处理与参数优选
4 结论

(4)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滚压成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螺杆钻具研究现状
        1.2.1 螺杆钻具简介
        1.2.2 国外螺杆钻具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螺杆钻具的研究现状
        1.2.4 螺杆马达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1.2.5 等壁厚螺杆马达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等壁厚定子加工工艺的研究概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工艺方案研究
    2.1 引言
    2.2 刚粘塑性有限元方法与数值模拟软件DEFORM-3D
        2.2.1 刚粘塑性有限元法
        2.2.2 DEFORM-3D系统结构介绍
        2.2.3 DEFORM-3D软件的特点
    2.3 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工艺方案研究
        2.3.1 单轮滚压成形工艺
        2.3.2 多头滚压成形工艺
        2.3.3 道次滚压成形
        2.3.4 两道次滚压成形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工艺参数研究
    3.1 引言
    3.2 等壁厚定子多头滚压成形工艺
    3.3 等壁厚定子壳体轮廓及坯管尺寸确定
        3.3.1 等壁厚定子金属壳体内外轮廓线的确定
        3.3.2 坯管尺寸的确定
    3.4 工艺参数对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的影响
        3.4.1 滚压速度的影响
        3.4.2 润滑方式的影响
        3.4.3 滚压轮尺寸的影响
        3.4.4 滚压轮结构的影响
        3.4.5 滚压温度的影响
    3.5 73MM等壁厚定子全导程滚压模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等壁厚定子滚压加工变形力求解
    4.1 引言
    4.2 金属塑性加工变形力的工程法介绍
        4.2.1 金属塑性加工变形力
        4.2.2 工程法及其要点
    4.3 滚压力公式推导
        4.3.1 滚压模型假设
        4.3.2 建立单位压力微分方程
        4.3.3 求解单位压力微分方程
    4.4 工程法求解滚压力
    4.5 工艺参数对滚压力解析值的影响
        4.5.1 滚压轮尺寸的影响
        4.5.2 滚压轮滚压面曲率的影响
        4.5.3 摩擦系数的影响
        4.5.4 滚压温度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试验及进给装置设计
    5.1 引言
    5.2 等壁厚定子滚压成形试验
        5.2.1 试验参数
        5.2.2 滚压成形试验定子参数
        5.2.3 试验数据分析
    5.3 多头进给装置设计
        5.3.1 滚压轮固定架
        5.3.2 滚压轮装夹器
        5.3.3 多头进给装置装配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冷组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铝合金钻杆国外研究现状
        1.2.2 铝合金钻杆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铝合金钻杆及组装工艺介绍
    2.1 铝合金钻杆的主要特点
        2.1.1 铝合金钻杆材料要求
        2.1.2 铝合金钻杆的优点
    2.2 铝合金钻杆的生产流程
    2.3 铝合金钻杆杆体结构设计
    2.4 深冷处理技术简介
    2.5 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组装工艺介绍
        2.5.1 铝合金钻杆杆体与钢接头热组装法
        2.5.2 铝合金钻杆杆体与钢接头冷组装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过盈配合理论计算
    3.1 过盈量的确定
    3.2 铝合金钻杆冷却温度及时间的确定
        3.2.1 铝合金钻杆冷却温度计算
        3.2.2 铝合金钻杆冷却时间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铝合金钻杆冷组装室内试验研究
    4.1 铝合金钻杆冷组装试验主要设备
    4.2 Φ50mm铝合金钻杆冷组装实验
    4.3 Ф50mm铝合金钻杆拉伸试验
        4.3.1 拉伸试验设备
        4.3.2 抗拉试验
        4.3.3 拉伸断裂结果分析
    4.4 Ф50mm铝合金钻杆抗扭实验
        4.4.1 抗扭试验设备及试验材料
        4.4.2 抗扭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Φ147mm铝合金钻杆冷组装及入井实钻试验
    5.1 Φ147mm铝合金钻杆的设计
        5.1.1 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的设计
        5.1.2 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性能参数
    5.2 Ф147mm铝合金钻杆全尺寸冷组装试验
    5.3 铝合金钻杆入井实钻
        5.3.1 试验设备的选择
        5.3.2 试验地层和油层
        5.3.3 钻井液设计及性能参数
        5.3.4 钻具组合设计
        5.3.5 钻进参数
        5.3.6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长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快速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与现状
        1.1.1 国外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
        1.1.2 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现状
    1.2 长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发展
    1.3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施工情况
第二章 制约苏里格水平井施工的难点及因素
    2.1 苏里格气田的地质特征
    2.2 制约水平井提速的难点因素
        2.2.1 地质因素
        2.2.2 钻井工具的因素
        2.2.3 钻井因素
第三章 苏里格水平井井身结构及剖面设计优化
    3.1 井身结构优化
        3.1.1 套管层次简化
        3.1.2 钻头尺寸优化
        3.1.3 无导眼直接入窗
    3.2 剖面设计优化
        3.2.1 剖面优化的优点
        3.2.2 井身剖面设计选择
第四章 苏里格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
    4.1 斜井段井眼轨迹控制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4.2 斜井段井眼轨迹控制方法
    4.3 斜井段着陆入窗控制的技术要点
        4.3.1 PDC 直接入窗
        4.3.2 PDC 入窗条件
        4.3.3 随钻地质导向技术
    4.4 水平段轨迹控制技术
        4.4.1 水平段轨迹控制要点
        4.4.2 水平段悬空侧钻技术
第五章 苏里格水平井钻头选择与优化设计
    5.1 PDC 钻头在苏里格区块应用难点分析
    5.2 苏里格区块水平井钻头优化设计
        5.2.1 钻头结构设计
        5.2.2 钻头布齿设计
        5.2.3 水力结构的优化设计
    5.3 PDC 钻头在苏里格水平井的现场应用
第六章 水平井钻井液分段优化
    6.1 表层段钻井液优化
    6.2 二开直井段钻井液优化
    6.3 二开斜井段钻井液优化
        6.3.1 水平井稳斜段和大斜度井段存在的难点
        6.3.2 无土相复合盐水钻井液体系在斜井段的使用
        6.3.3 现场应用及使用效果
    6.4 三开水平段钻井液技术
        6.4.1 无土相低伤害暂堵钻(完)井液体系特点
        6.4.2 水平段钻井液配制与维护
        6.4.3 水平段钻井液体系在苏 36-15-11H 的现场应用
第七章 钻具组合优化技术
    7.1 直井段钻具组合优化
    7.2 斜井段钻具组合优化
    7.3 水平段钻具组合优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7)苏里格水平井钻井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水平井钻井技术
        1.1.1 水平井技术发展现状
        1.1.2 水平井井身剖面优化设计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1.1.3 钻头适用性研究
        1.1.4 钻具组合
        1.1.5 摩阻/扭矩控制技术研究
    1.2 苏里格气田的地质特征
第二章 苏里格水平井井眼轨道设计
    2.1 苏10-34-37H 水平井靶区设计参数
    2.2 苏10-34-37H 水平井剖面设计
        2.2.1 井身剖面选择
        2.2.2 井身剖面计算
    2.3 苏10-34-37H 钻井装备选择
第三章 苏里格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
    3.1 苏里格水平井着陆段的轨道控制技术
        3.1.1 着陆控制的技术要点
        3.1.2 动态监控的常用计算
    3.2 苏里格水平井井水平段轨迹控制技术
        3.2.1 水平段主要控制技术要点
        3.2.2 水平段井眼轨道控制计算
    3.3 苏10-34-37H 井眼轨道控制应用
        3.3.1 苏10-34-37H 井钻具组合
        3.3.2 苏10-34-37H 井眼轨道控制工艺技术要求
        3.3.3 苏10-34-37H 井眼轨道控制技术应用
第四章 苏里格水平井摩阻/扭矩控制技术研究
    4.1 作用在钻柱上的摩擦力
        4.1.1 滑动摩擦力
        4.1.2 钻井液的内摩擦力
        4.1.3 总摩擦力
    4.2 钻柱的摩阻扭矩与摩擦力的关系
    4.3 各种因素对摩阻的影响
    4.4 苏里格摩阻/扭矩控制技术应用
第五章 苏里格水平井钻头选择与优化设计
    5.1 钻头结构设计
    5.2 钻头布齿设计
    5.3 水力结构的优化设计
    5.4 PDC 钻头在本地区的现场应用
    5.5 应用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9)定向对接井技术在金坛盐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钻探施工技术
    2.1 井身结构
    2.2 施工方法
3 施工工艺
4 钻进技术参数
5 对接连通井施工程序

四、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探工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层顶板大直径定向钻孔用双级双速PDC钻头设计及应用[J]. 高晓亮,居培,赵建国.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05)
  • [2]集束式潜孔锤水柱密封反循环形成机理与过程控制研究[D]. 莫海涛.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2)
  • [3]强造斜致绳索取心钻具折断分析[J]. 卢秋平,于彦江,熊亮,王世栋,于浩雨. 地质与勘探, 2020(02)
  • [4]等壁厚螺杆钻具定子滚压成形方法研究[D]. 纪文.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5]铝合金钻杆与钢接头冷组装试验研究[D]. 孙永辉. 吉林大学, 2016(09)
  • [6]长庆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快速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D]. 李传华.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 [7]苏里格水平井钻井技术[D]. 李健. 东北石油大学, 2011(04)
  • [8]定向钻进控制预测技术[J]. 向军文. 地质与勘探, 2010(06)
  • [9]定向对接井技术在金坛盐矿的应用[J]. 张朝东,蒋伟祥,崔伟. 安徽地质, 2008(04)
  • [10]钻探技术新进展[A]. 张金昌. 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总第254期)

标签:;  

小直径中半径水平定向井钻井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