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

对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

一、关于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顾瀚,张华,陈曦,赵举[1](2021)在《前置仓装配式冷库动态能耗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为研究前置仓装配式冷库实际运行状态下的动态负荷,本文以上海市某前置仓装配式冷库为研究对象,测试其在冷藏温区下运行的实际负荷。考虑货物进库因素后,装配式冷库动态负荷模型的相对误差由17.8%降至5.26%,提高了冷库动态负荷的计算精度,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并通过MATLAB建立冷库负荷相关因素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当冷库内外环境压差超出风幕机最佳工况区间时,由人员进出造成的负荷随冷库内外环境压差、库外相对湿度、库外温度和人员进出频次的上升而增大。对于该类小型装配式冷库而言,高使用率状态下的冷库负荷主要由库门处热质交换现象造成。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优化风幕机的相关参数,提高其最佳工况区间可进一步降低冷库负荷,达到节能的效果。

赖伟彬[2](2021)在《商用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冷气的回收与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内制冷设备上很多都存在固有资源的浪费,而固有资源浪费率有时高达50%以上。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节能产品,在制热水的同时如果合理的回收冷源不但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也可以给用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李杰[3](2021)在《送风参数及堆码方式对岩心冷柜内热环境特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增强,在航天、航空、深海、水利水电、核电等领域的探索都突飞猛进。岩心作为一种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将开采出来的岩心妥善保存至关重要,保存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直接影响到岩心的品质,也影响到后续对岩心各成分分析的结果。采用合理的储存方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柜体内空气流动,提高空气温度及速度分布的均匀性,保证岩心储藏品质同时降低冷柜能耗,使岩心最终的分析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本文以青岛某地质研究所岩心冷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送风参数和货物堆码方式对冷柜内部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基于冷柜实际结构,通过相似性原理进行计算,搭建冷柜模型实验台。建立冷柜中空气与岩心之间的双向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研究在各个工况下,冷柜内流场分布规律和温度场分布规律,为岩心储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建立三维RNG6)-湍流模型,考虑外界环境及岩心对冷柜内环境的影响,研究送风速度、送风温度以及岩心堆码方式对冷柜内部空气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影响,评估不同工况下冷柜内温度场及速度场的均匀性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冷柜为空柜工况时,柜内气流组织分布较均匀,下部偏右的位置有一个较大的漩涡,涡流区中心流速较慢,温度较高,而X=1.975 m处主要受送风冷空气的影响,温度最低,X=0.025 m处主要受到壁面传热的影响,温度较高,故监测线L0-L6上的温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明显下降的趋势。(2)满柜六层岩心散热工况时,随着冷却时间的增加,冷柜底部最先冷却,然后冷却区域逐渐向上逐渐扩大。当送风速度为4.7 m/s、送风温度为-3℃,t=360 min时刻时,冷柜内绝大部分空气温度处于岩心最佳的储存温度,岩心附近最高温度为3.9℃,最低温度为-0.3℃(仅第一层左列岩心)。气流进入冷柜后,由于库壁和岩心壁面的约束,形成间断性的管道,气流扩散效应减弱,贴附流动距离增加。相比于空库,在送风口一侧堆码货物,冷空气能更快到达冷柜底部且速度较大,促进空气与冷柜内的热量交换。(3)货物仅有半柜时,采用不同的货物堆码方式,柜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呈现出不一样的分布规律,当采用第四、五、六层堆码时,冷柜内平均速度最大,柜内扰流较大,同时由于岩心靠近回风口,柜内空气换热效果相比较好,温度分布最均匀,温度最低。对比三种堆码方式下。送风温度为-3℃,送风速度为4.2 m/s时,经过120 min时,柜内温度分布均满足岩心储藏要求,但采用第四、五、六层堆码时,库内温度下降速率最快。(4)送风速度从3.5 m/s增加至4.7 m/s,但是柜内的速度场变化并不显着,而温度场却能得到很好地改善,说明增加风速对冷柜内空气速度影响不大,但是对气流组织均匀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进行岩心库冷柜送风系统设计时,可通过提高风速来提升冷柜内部的温度均匀性。(5)对比不同送温度下各水平监测线的温度分布,各水平监测线在不同送风速度下呈现出相同的温度分布规律,送风温度越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小,冷柜内温度场越均匀,不均匀系数越小。(6)满柜无热源工况下,气流从送风口送出后,部分撞击在岩心上表面后向左移动,空气逐渐被升温;回风口正下方,因热浮力及回风口的作用,空气流动阻力小,换热较快,温度较低,水平监测线温度沿X轴正方向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将模拟贴附射流的速度分布与经验公式对比,二者吻合度较高;将空库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吻合度也较高,说明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王芳[4](2021)在《基于相变蓄冷技术的小型移动保鲜库设计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果蔬属于易腐烂食品,采摘后需及时放置保鲜库中进行冷藏保鲜。传统的保鲜库能耗较高,增大了保鲜成本。为了解决保鲜库能耗高等问题,将蓄冷技术应用于保鲜库中,结合峰谷电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能耗问题,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根据果蔬等农产品储存要求和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小型、移动式的相变蓄冷保鲜库。通过安装制冷机组和100根顶置蓄冷管道,在用电低谷时利用制冷机组为蓄冷管道和保鲜库提供冷源,在用电高峰时利用蓄冷管道内的相变材料固-液相变时的吸热特性为冷库释冷,实现24h循环供冷。在库内安装导风板,将冷能集中送至蓄冷管道,同时防止保鲜库主要储藏区温度过冷。利用CFD软件模拟研究该保鲜库在蓄冷管道释冷过程中内部的温度场均匀性,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在外环境平均温度为30.9℃下,设定温度为2℃时,制冷机提供冷量时,最大温度波动值为0.89℃;蓄冷管道提供冷量时,最大温度波动值为1.39℃,最大温差≤±1.5℃,温度波动平稳,均匀性较好,利于果蔬储存。本文还对相变蓄冷保鲜库的经济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将传统保鲜库和相变蓄冷保鲜库的设备投入费用和运行费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相变蓄冷保鲜库实际投入使用的运行费用低于传统保鲜库,最短回收年限为1.97年。

张灿[5](2021)在《冷风机风速及其运行模式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冷风机不合理的运行参数及运行模式会对果蔬冷藏库内温度场与速度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货物的冷藏品质。本文以西安市某50t苹果冷藏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冷风机风速及其运行模式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给出冷风机合理的运行方案,该研究旨在改变冷风机不合理的运行现状,改善苹果的冷藏环境,为实际冷库运行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k-ε紊流模型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研究冷风机不同风速对冷藏间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的影响,并计算进货阶段不同批次货物的平均温度,定量研究不同批次货物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冷风机风速降低可使原储藏货物的平均温度升高,使新入库货物的冷却降温速率降低,当新入库货物的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时,该货物区域的平均温度随着冷风机风速的降低而升高。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冷藏间,并结合苹果的冷藏温度要求,当冷风机的风速由实际风速8.0m/s降至7.5m/s时,原储藏货物的平均温度升高0.2%,且货物的温度波动不超过±0.5K,新进货物的温度分布为271.4K-274.2K,符合苹果在冷藏间内的冷藏温度要求,当冷风机风速降至7.0m/s、6.5m/s时,部分新入库货物的温度只能冷却至275.0K、275.4K,不适合苹果的冷藏。(2)对冷藏间储藏阶段货物区的温度场进行模拟,得到冷风机使用分季节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时货物的温度分布规律,并引入温度评价指标(TEI)对货物区的温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冷风机采用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时,货物区在冷风机开机与停机时段的温度波动均小于±0.5K,货物区整体的温度分布范围为271.8K-273.4K,冷风机停机后TEI稳定在66.7%,冷风机停机时段货物区底部温度波动较大,会对苹果储藏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提高货物的垫板高度。(3)通过编写与冷风机自动控制模式相关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分别依据满库冷藏间在冷风机停机过程中和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下货物上部温度探头的数值变化,确定了不同的冷风机启停温度。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冷风机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设置启停温度为275.38K/272.82K,冷风机的开停机时间分别为2.75h、3.2h,该启停温度既能保证货物区的温度分布与动态变化满足苹果的冷藏要求,又保证了冷风机的启停频率在合理范围内。与手动控制模式相比,货物区的温度分布为272.0K-273.4K,在冷风机开停机时段的温度波动均小于±0.2K,温度控制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孙静,陈全,王希卓,杨琴,庞中伟,程勤阳[6](2020)在《乙二醇蓄冷库的设计和性能》文中提出为探讨乙二醇作为蓄冷剂的蓄冷库用于果蔬贮藏保鲜的可行性,研究人员设计了包含制冷循环系统、蓄冷剂循环系统和保鲜库制冷系统三个循环的乙二醇蓄冷库。按照国家标准冷库热工性能试验方法对研制的蓄冷库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冷风机制冷量、耗电量和库内温度波动等冷库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制的乙二醇蓄冷库,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为0.20 W/(m2·℃),冷风机制冷量5.4 kW,耗电量35.48 kW·h·d-1,库内温度不均匀性2.8℃,平均温度波动±1.0℃,达到了果蔬贮藏保鲜设施的技术要求。

乔静[7](2019)在《苹果冷藏间动态冷负荷特性及库内温度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冷库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冷库全年运行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的不科学导致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冷库制冷系统能耗是冷库企业能耗的主要部分,降低系统制冷能耗,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冷库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冷负荷是研究能耗的基础,温度是影响果蔬贮藏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冷藏间全年动态冷负荷及库内温度变化规律,对降低冷库系统能耗、提高果蔬贮藏品质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本文选取西安某230t苹果冷藏间为研究对象,建立冷间动态冷负荷模型及库内温度预测模型,对全年动态冷负荷及库内温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冷藏库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了冷间全年动态冷负荷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冷负荷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冷藏间在全年运行中,货物冷负荷为主要冷负荷,在进货阶段,进货温度为15℃,每日进货量为库容量10%时,货物冷负荷占比为56%~74%;在储藏期,货物冷负荷占比为39%~87%。相对于设计工况下冷却设备冷负荷,全年冷却设备冷负荷率集中分布在10%~20%区间,时间频度63.6%。由此可见,除进货期外,制冷设备全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了货物及库内空气温度预测模型,并且研究了在进货过程中货物堆风速、进货温度、进货量对第一批货物降温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货物降温速率受货物堆风速、进货温度影响较大,货物堆风速越大,苹果降温越快,在风速0.3m/s下,冷却时间为116h,相比于风速0.5m/s、1m/s下冷却时间分别增加了1.03倍、2.41倍;在进货温度15℃下,货物冷却时间为194h,相比于进货温度为4℃下的冷却时间增加了2.46倍;未经预冷的货物入库储藏,20%进货量下的冷却时间比5%进货量下的冷却时间增加了72.1%,因此为保证果蔬贮藏品质,应使货物在预冷后少量多批次入库。(3)利用苹果库内温度预测模型,研究了在储藏阶段,贮藏温度、室外温度以及货物贮藏量对冷风机运行规律的影响。在满足苹果贮藏温度要求条件下,贮藏温度越高,冷风机运行时间越短。室外温度对冷风机运行时长影响较小,在贮藏温度2℃,温度波动范围±0.1℃下,室外温度从1.3℃(12月份月平均温度)上升至14.7℃(10月份月平均温度),一天内冷风机平均运行时间延长了26.3%;当贮藏量从库容量的30%增加至库容量的100%时,一天内冷风机平均运行时间延长了33.2%。

余超群[8](2019)在《轮流降温式冷库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轮流降温式制冷系统是利用一套制冷装置通过调节风机频率与压缩机频率满足10个同温冷间在不同的工况下的轮流降温。整个系统主要由一套风冷式冷凝机组、一台翅片管式蒸发器、一台轴流风机、10个大小相等的冷库、送风管道和电控装置组成。实验以轮流降温制冷系统为对象,研究了冷库轮流制冷的最小冷量配置。实验中10个冷间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轮流降温,改变冷库的温度范围,调节冷风机频率与压缩机频率,通过改变冷库送风风量和制冷量的方法,改变冷库轮流降温的时间和升温时间,使冷库低能耗运行。通过建立冷库的升温降温模型,分析冷间在不同的工况下的升温降温。实验中环境温度对照组为15℃、30℃,冷库温度对照组为-12-10℃、-6-4℃、02℃。在此工况下,分别调节压缩机频率调与冷风机频率,测量不同工况下的降温时间与升温时间,分析在不同的工况下冷风机频率与压缩机频率对冷库的降温和升温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当冷风机频率为35Hz、40Hz、45Hz、50Hz时,冷库的平均送风量分别为59.21m3/h、64.38m3/h、74.65m3/h、83.96m3/h,10个冷间的送风量在平均送风量水平线上下波动。由于送风管道长度较短,阻力损失较小,可认为冷库的送风风量与冷库的与位置无关,与冷风机的频率成正比。(2)冷库温度不同时,风机频率对冷库降温升温的影响不同。随着冷库温度的降低,冷风机频率的改变对降温时间的影响降低。冷库温度为-12-10℃、-6-4℃、02℃时,风机频率从30Hz增加至50Hz,单个冷间的降温时间分别降低了32s、29s、26s;升温时间提高了47s、59.7s、92.5s。当工况不变时,风机频率较小时,频率变化对降温时间的影响较大,风机频率较大时,频率变化对冷库的降温时间影响较小。冷库温度为-12-10℃时,在风机频率从30Hz提高至40Hz,降温时间降低了24.4%,风机频率从40Hz提高至45Hz,降温时间仅仅降低了12.25%。(3)在不同的制冷工况下,库温越低,运行时间系数变化越大。环境温度为15℃、当库温为-12-10℃、02℃时,风机频率从30Hz增加至50Hz,运行时间系数分别降低了0.23、0.15。随着风机频率的增加,风机频率对运行时间系数的影响越小。当冷库温度为02℃、风机频率为50Hz时,运行时间系数为0.24,配冷量较大,制冷系统处于“大马拉小车”的状态,可将风机频率调至30Hz,降低风机运行功率,运行系数可提高到0.38。(4)当压缩机频率为50Hz,环境温度为15℃时,运行时间系数小于0.5,配冷量满足冷库的降温要求;环境温度为30℃时,运行时间系数均大于0.5,当运行系数大于0.4过多时,则不能满足冷库的降温要求。在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运行时间系数随风机频率变化的情况时,理论与实验存在的最大误差为16%,最小误差为2.6%。(5)当冷库温度分别为-12-10℃、-6-4℃、02℃时,随着压缩机频率的增加,降温时间分别降低了39s、29s、27s,升温时间分别增加了29.5s、38.6s、72.4s;运行时间系数。工况不变时,运行时间系数随压缩机频率增加而降低。当库温越低时,改变压缩机频率对运行时间系数的影响越大。冷库温度为-12-10℃、02℃时,压缩机频率从30Hz提高至50Hz,运行时间系数分别降低了0.11,0.09。冷库温度大于-6℃时,运行时间系数小与0.45,配冷量满足冷库的降温要求,冷库温度小于-10℃时,运行时间均大于0.45。理论与实验的最大误差为21%、最小误差为3%。(6)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运行时间系数随压缩机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当环境温度为30℃时,压缩机频率为30Hz,运行时间系数最大为0.79,配冷无法满足冷库的降温,将频率提高至50Hz,运行时间系数降低到0.47。在研究不同环境温度下运行时间系数随压缩机频率变化的情况时,理论与实验存在的最大误差为16%,最小误差为0.8%。(7)在同一配冷的情况下,当围护结构的厚度较小,围护结构厚度的变化对运行时间系数影响较大,当围护结构厚度较大时,围护结构厚度的变化对运行时间系数的影响较小。围护结构厚度为100mm,压缩机频率为36Hz时,运行时间系数等于1,制冷系统能维持库房温度,压缩机的不停机。在进行冷库设计时,可根据运行时间系数选择合理的维护结构厚度。在研究不同围护结构厚度下运行时间系数随风机频率变化的情况时,理论与实验存在的最大误差为7%,最小误差为2%。

游伟洲[9](2019)在《邮轮食品冷藏库气流组织模拟研究及优化》文中指出冷库内的气流组织是影响冷库内部温度分布、速度分布均匀性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设置送风方式、排风口布置以及冷库内气流引导方式对冷库内的气流组织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鱼类散发的三甲胺(TMA)气体会对其余冻品造成严重污染,保证其余种类冻品不受其污染是保证冻品品质的重要条件。本文以某邮轮中的一个实际的禽/鱼共用冷库为研究对象,利用CFD软件对其气流组织进行模拟研究,对比不同气流引导方式、不同送风方式、排风口布置以及货物堆码对冷库内气流组织的影响,得出最佳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内容为:(1)建立实验冷库物理模型,将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保证所选湍流模型与算法的可信度;(2)建立风机直吹送风形式下采用集中堆码的冷库模型,对不同气流引导方式下TMA气体在冷库内气体分布情况进行模拟计算,保证禽类冻品不受TMA气体污染;(3)建立不同送风形式与不同堆码形式下冷库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选择适用于该冷库的送风方式以及堆码方式,保证禽类冻品与鱼类冻品贮藏质量。通过对比分析,通道内设置导流风机不利于对鱼类冻品散发TMA气体的阻隔,禽类冷藏间内有较多TMA气体堆积;增加禽类冷藏间送风量对TMA气体有较好的阻隔效果但仍有部分区域存在TMA气体堆积;在鱼类冷藏间内增设排风口对TMA气体阻隔作用效果优良,禽类冷藏间内极少TMA气体堆积,可保证禽类冻品不受污染,保持较好品质。冷库采用风机直吹送风时,冷库内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易导致冻品干耗增加,品质下降;采用孔板送风纤维织物风管时送风均匀性较好,温度分布均匀,但禽类冷藏间TMA气体堆积较多,导致禽类冻品污染;采用风道侧风口送风时,冷库温度均匀性优于风机直吹,次于孔板送风与纤维织物风管送风,但可以保证禽类冷藏间内TMA气体堆积较少,适合于该冷库。三种堆码方式对冷库内温度分布影响较小。

刘海波[10](2018)在《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制冷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同时由于不恰当的存储及运输方式,我国生鲜易腐食品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800亿元。全程冷链是提高食品品质和安全、降低食品损腐率的重要方式,而冷库又是全程冷链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核心节点,在过去几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能耗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本文以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为对象,建立其制冷系统能耗辨识方法,建立冷库内部及库门开启过程的CFD仿真模型,并建立冷库制冷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的仿真模型,为优化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提供实用工具,并优化冷库蓄冷运行的控制策略,分析其节能降费潜力。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冷库制冷压缩机能耗的辨识方法,从全年4000多组运行状态参数和对应气象参数进行约简分析,以压缩机功率为决策属性,将所涉及的10个影响因素(即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3个气象参数和排气压力、排气温度、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油压、油温、运行电流等7个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约简到2个影响参数(即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得出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可以作为大型冷库制冷系统运行状态和压缩机能耗的最简表征参数,为大型冷库制冷系统的能耗分析以及进一步节能控制和节能改造奠定了基础。建立了冷库库房的CFD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多个测点的温度测量值偏差的均方差仅为3.04%,单点最大误差9.76%,精度满足对冷库库房风速和温度分布进行分析的要求。通过对本文所研究冷库库房中不同冷风机送风风速、安装位置、货物堆放方式的模拟分析,冷风机的出风风速在7.32m/s8.32m/s较为合适(优选为7.32 m/s),可以提高冷库的冷冻效果;冷风机的安装采用从中间向两端送风的方式较为合适,可以获得更为均匀的风速和温度分布;在冷库内货物的堆放应尽量远离冷库壁面,尽可能的分散堆放冷藏的货物,尽量避免在冷风机回风区堆放货物。建立了热压作用下库门渗风过程的CFD仿真模型,并通过红外热成像法和多点测温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不同库门开度、不同开启时间条件下,由库内外温差所引起的渗风对库内气流组织和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库大门的开度大小和开启时间的长短对于冷热空气的运动轨迹影响不大,也不会影响初期中和面的形成;但是库门开度越小,热空气进入冷库的速度越小,库门开启时间越短,进入冷库的热湿空气越少,所引起的热湿负荷也就越小。因此,合理的降低库门开度并尽量缩短库门开启时间,可以避免热湿空气进入库房并降低冷库热湿负荷,是冷库制冷系统节能的途径之一。建立了冷库用氨制冷系统压缩机、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和整个制冷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基于图形法的螺杆压缩机仿真模型,压缩机流量、输入功率等参数与实验值误差在1%以内,分析了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和EER随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规律,印证了第2章中的系统辨识结果。分布参数法翅片管式换热器仿真模型,用来对冷风机和蒸发式冷凝器进行性能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换热器性能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偏差在5%以内,可以进行换热器的性能分析,并应用于系统仿真模型中。建立了基于图形法压缩机模型和分布参数法蒸发器与蒸发式冷凝器模型的氨制冷系统仿真模型,采用双循环的计算方式,可以实现模型的快速求解,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室外环境温度和库温条件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能耗的仿真误差均在5%以内。通过热平衡分析,建立了基于分时电价政策的冷库蓄冷运行策略。通过库房热平衡和制冷系统仿真,对蓄冷模式和无蓄冷模式的全年能耗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2015年的气象数据,所研究冷库在蓄冷模式下可以较无蓄冷模式,降低电耗18.11%,节约电费47.78%;降低电耗主要是因为蓄冷模式下制冷系统主要在夜间低温时段开启,制冷系统的能效提高;而节约电费主要得益于分时电价政策。因此针对不同地区的分时电价政策和冷库自身的特征,优化蓄冷模式控制策略,可以实现较好的节能和节资的效果。本文的研究为冷库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供了实用的仿真工具,并为冷库的节能降费措施研究奠定了基础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二、关于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前置仓装配式冷库动态能耗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置仓装配式冷库动态负荷模型
    1.1 建筑围护结构热传导模型
    1.2 冷库渗风负荷计算模型
2 前置仓装配式冷库负荷计算及测试
    2.1 前置仓装配式冷库结构及测试方案
    2.2 前置仓装配式冷库负荷计算及实验对比
3 前置仓装配式冷库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3.1 冷库内外压差
    3.2 人员进出频次
    3.3 冷库负荷占比分析
4 结论

(3)送风参数及堆码方式对岩心冷柜内热环境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冷库储藏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气流组织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学模型
    2.1 冷柜负荷计算
        2.1.1 设计参数
        2.1.2 冷柜冷负荷计算
        2.1.3 冷柜运行参数计算
    2.2 冷藏原理
    2.3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2.4 基本控制方程
    2.5 湍流数学模型
    2.6 算法简介
    2.7 壁面函数法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值模拟介绍
    3.1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步骤
    3.2 数值模拟目的及意义
    3.3 模型建立及求解
        3.3.1 物理模型
        3.3.2 基本假设
        3.3.3 工况确定
        3.3.4 网格划分
    3.4 边界条件设置
        3.4.1 计算域设定
        3.4.2 边界条件设定
    3.5 贴附射流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柜模拟结果及分析
    4.1 空柜气流组织模拟
        4.1.1 速度场分析
        4.1.2 温度场分析
    4.2 满柜工况气流组织模拟
        4.2.1 速度场分析
        4.2.2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分布
        4.2.3 温度场分析
    4.3 半柜工况气流组织模拟
        4.3.1 速度场分析
        4.3.2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分布
        4.3.3 温度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相似性论证
    5.1 相似性原理
    5.2 相似准则
    5.3 模型实验台相似性论证
        5.3.1 模型律选择及比例尺
        5.3.2 相似比例尺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研究
    6.1 实验台介绍
    6.2 实验设备及仪器介绍
        6.2.1 恒温水槽介绍
        6.2.2 风机盘管介绍
        6.2.3 风速传感器介绍
        6.2.4 热电偶介绍
        6.2.5 温度采集器MX100 介绍
        6.2.6 高精度水银温度计
    6.3 实验前期准备
        6.3.1 热电偶制作
        6.3.2 热电偶标定
        6.3.3 热电偶布置
    6.4 实验过程介绍
        6.4.1 实验操作流程
        6.4.2 实验工况确定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7.1 空柜实验
        7.1.1 送风速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7.1.2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7.1.3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7.2 满柜(无热源)实验
        7.2.1 送风速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7.2.2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7.2.3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7.3 一层热源实验
        7.3.1 冷柜内温度场分析
        7.3.2 岩心温度分布规律
        7.3.3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7.3.4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7.4 满柜(第一层热源)实验
        7.4.1 冷柜温度场分析
        7.4.2 岩心温度场分析
        7.4.3 送风温度对冷柜内气流组织分布的影响
        7.4.4 气流组织评价指标
    7.5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7.5.1 模拟与实验验证
        7.5.2 误差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相变蓄冷技术的小型移动保鲜库设计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变蓄冷技术
        1.2.2 CFD技术
        1.2.3 保温材料
    1.3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课题来源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课题来源
第2章 相变蓄冷保鲜库结构设计
    2.1 基本设计要求
    2.2 保鲜库热负荷计算
        2.2.1 制冷负荷计算
        2.2.2 蓄冷负荷
    2.3 蓄冷剂总用量
    2.4 压缩机制冷量
    2.5 整体结构设计
        2.5.1 围护结构
        2.5.2 制冷机组选用
        2.5.3 蓄冷管道
        2.5.4 导风板
        2.5.5 温度控制流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保鲜库温度场模拟
    3.1 数值模拟理论分析
    3.2 物理模型
    3.3 网格划分
    3.4 模型导入
    3.5 数学模型
    3.6 求解参数设定
    3.7 仿真结果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及数据分析
    4.1 试验对象
    4.2 测试仪器
        4.2.1 红外热像仪
        4.2.2 温度采集模块
    4.3 试验方案
        4.3.1 传感器布置
        4.3.2 试验步骤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4.1 环境温度
        4.4.2 长度方向温度分析
        4.4.3 高度方向温度分析
        4.4.4 宽度方向温度分析
        4.4.5 红外热成像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
    5.1 长度方向温度场分析
    5.2 高度方向温度场分析
    5.3 宽度方向温度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经济性分析
    6.1 初投资费用分析
        6.1.1 相变蓄冷保鲜库造价
        6.1.2 传统保鲜库造价
    6.2 保鲜库运行费用分析
        6.2.1 浙江峰谷电价政策
        6.2.2 相变蓄冷保鲜库运行费用
        6.2.3 传统保鲜库运行费用
        6.2.4 回收年限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5)冷风机风速及其运行模式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关于冷库研究的国内现状
        1.2.1 数值模拟在国内冷库研究中的应用
        1.2.2 国内关于冷风机的研究现状
    1.3 关于冷库研究的国外现状
        1.3.1 数值模拟在国外冷库研究中的应用
        1.3.2 国外关于冷风机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冷风机风速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
    2.1 苹果冷藏间进货阶段的物理模型概况
    2.2 进货阶段冷藏间室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学建模
        2.2.1 空气区数学模型的建立
        2.2.2 货物区数学模型的建立
        2.2.3 边界条件
        2.2.4 初始条件
    2.3 网格无关性分析
    2.4 数值模拟的实验验证
    2.5 冷风机风速对进货阶段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
        2.5.1 冷风机风速对货物平均温度的影响
        2.5.2 冷风机风速对冷藏间温度场、速度场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冷风机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
    3.1 苹果冷藏间储藏阶段的物理模型概况
    3.2 冷风机手动控制运行模式下室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学建模
        3.2.1 边界条件
        3.2.2 初始条件
    3.3 温度评价指标
    3.4 代表性截面的选取
    3.5 冷风机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对冷藏间温度场的影响
        3.5.1 冬季冷风机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
        3.5.2 春季冷风机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
        3.5.3 夏季冷风机手动控制间歇运行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冷风机自动控制运行模式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
    4.1 冷风机自动控制运行模式下室内流动与传热过程的数学建模
        4.1.1 数学模型概况
        4.1.2 初始条件
    4.2 温度探头位置的选取
    4.3 冷风机启停温度的设置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获奖情况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6)乙二醇蓄冷库的设计和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乙二醇蓄冷系统原理
2 乙二醇蓄冷库试制
    2.1 乙二醇蓄冷库设计
        2.1.1 围护结构厚度
        2.1.2 冷藏间制冷负荷
        2.1.3 压缩机功率
        2.1.4 蒸发器蒸发面积
        2.1.5 蓄冷剂用量
    2.2 乙二醇蓄冷库试制
        2.2.1 围护结构选型
        2.2.2 压缩机选型
        2.2.3 冷风机选型
        2.2.4 蓄冷箱选型和实际尺寸
        2.2.5 乙二醇蓄冷库试制
3 乙二醇蓄冷库性能分析
    3.1 仪器与设备
    3.2 方法
        3.2.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3.2.2 冷风机制冷量
        3.2.3 耗电量
        3.2.4 温度
    3.3 结果
        3.3.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3.3.2冷风机制冷量
        3.3.3 耗电量
        3.3.4 库内温度
4 结论

(7)苹果冷藏间动态冷负荷特性及库内温度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冷库节能研究现状
    1.3 国外冷库节能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2 苹果冷藏间动态冷负荷特性研究
    2.1 围护结构热阻实测
    2.2 冷藏间冷负荷模型建立
        2.2.1 围护结构冷负荷
        2.2.2 货物冷负荷
        2.2.3 开门冷负荷
        2.2.4 通风换气冷负荷
        2.2.5 冷风机电动机冷负荷
        2.2.6 照明冷负荷
    2.3 苹果冷藏间冷负荷变化规律研究
        2.3.1 进货期冷藏间冷负荷变化规律
        2.3.2 储藏期及出库期冷藏间冷负荷变化规律
    2.4 苹果冷藏间冷负荷分布特性研究
    2.5 冷间冷负荷影响因素研究
    2.6 本章小结
3 货物温度预测模型建立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货物温度预测模型建立
        3.1.1 冷库几何模型
        3.1.2 数学模型
    3.2 货物表面传热系数的确定
        3.2.1 货物表面受迫对流传热系数确定
        3.2.2 货物表面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确定
    3.3 货物温度预测模型验证
    3.4 库内货物及空气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3.5 第一批货物冷却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3.5.1 货物堆风速对货物冷却时间影响
        3.5.2 进货温度对货物冷却时间影响
        3.5.3 进货量对货物冷却时间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冷风机控制策略研究
    4.1 冷风机运行时长评价指标
    4.2 贮藏温度对冷风机运行时长影响
    4.3 室外温度对冷风机运行时长影响
    4.4 货物贮存量对冷风机运行时长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8)轮流降温式冷库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冷库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冷库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冷库的发展现状
    1.3 冷库能耗分析
        1.3.1 压缩机能耗分析
        1.3.2 冷风机能耗分析
        1.3.3 冷库围护结构能耗分析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轮流降温式冷库制冷系统介绍
    2.1 轮流降温制冷系统原理
        2.1.1 实验原理图
        2.1.2 实验原理
    2.2 实验台介绍
        2.2.1 冷库库体
        2.2.2 蒸发器
        2.2.3 管道布置
        2.2.4 控制系统
    2.3 实验数据的测量与收集
        2.3.1 温度测量
        2.3.2 风速测量
        2.3.3 其他数据的测量与采集
    2.4 实验台特点
第三章 理论计算与模拟
    3.1 风管阻力计算
        3.1.1 沿程阻力
        3.1.2 局部阻力
    3.2 风管保温性能计算
        3.2.1 防止结露的保温层厚度计算
        3.2.2 保温层的经济厚度计算
    3.3 风量计算
    3.4 围护结构传热模型
        3.4.1 围护结构传热量的计算
        3.4.2 电动机热量的计算
        3.4.3 冷库升温降温模型
    3.5 理论数据分析
        3.5.1 不同压缩机频率下的运行时间系数
        3.5.2 不同风机频率下的运行时间系数
        3.5.3 不同围护结构厚度下的运行时间系数
第四章 实验数据与分析
    4.1 实验方案
    4.2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4.2.1 风机频率对送风量的影响
        4.2.2 风机频率对冷库升温降温的影响
        4.2.3 压缩机频率对冷库升温降温的影响
        4.2.4 轮流降温系统的开停机状况
    4.3 理论数据与实验数据分析对比
        4.3.1 压缩机频率对运行时间系数的影响
        4.3.2 风机频率对运行时间系数的影响
        4.3.3 维护结构厚度对运行时间系数的影响
        4.3.4 轮流降温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邮轮食品冷藏库气流组织模拟研究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2章 冷库概述及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2.1 冷库概述
        2.1.1 冷库的定义
        2.1.2 冷库的分类及组成
        2.1.3 冷库的冷却方式
    2.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2.2.1 数学模型基本控制方程
        2.2.2 多孔介质模型
        2.2.3 控制方程离散化
        2.2.4 SIMPLE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验证
    3.1 实验介绍
        3.1.1 实验室介绍
        3.1.2 实验数据测定
    3.2 实验冷库数值模拟
        3.2.1 数值计算边界条件设置
        3.2.2 数值计算物理模型
        3.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2.4 数值模拟结果
        3.2.5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气流引导方式对冷库内气流组织影响
    4.1 冷库容量及送风量计算
    4.2 不同气流引导方式模拟分析
        4.2.1 两冷藏间通道加装导流风机对库内气流组织影响
        4.2.2 增加禽类冷藏间送风量对库内气流组织影响
        4.2.3 鱼类冷藏间增设排风口对库内气流组织影响
    4.3 不同气流引导方式模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冷库气流组织优化模拟研究
    5.1 不同送风方式及堆码方式对气流组织影响的模拟研究
        5.1.1 风机直吹送风不同堆码方式模拟结果分析
        5.1.2 风道侧送风口送风不同堆码方式模拟结果分析
        5.1.3 吊顶孔板送风不同堆码方式模拟结果分析
        5.1.4 纤维织物风管送风不同堆码方式模拟结果分析
    5.2 不同送风方式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结果
致谢

(10)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制冷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1.2.1 冷库能耗辨识
        1.2.2 冷库制冷系统节能措施
        1.2.3 冷库降低库房冷负荷的研究进展
        1.2.4 冷库制冷系统优化的研究进展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冷库制冷系统压缩机能耗分析
    2.1 冷库及制冷系统介绍
    2.2 粗糙集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
        2.2.1 知识与不可分辨关系
        2.2.2 决策表、约简与核
        2.2.3 决策表约简步骤
    2.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冷库制冷系统数据分析
        2.3.1 原始数据的采集
        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库内部气流组织的仿真分析
    3.1 CFD模拟方法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2.1 基本假设
        3.2.2 控制方程
        3.2.3 物理模型的建立
        3.2.4 网格划分
        3.2.5 模型设置
    3.3 模型有效性验证
        3.3.1 仪器与设备
        3.3.2 验证条件与方法
        3.3.3 验证结果
    3.4 冷风机风速变化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3.4.1 冷库内速度场
        3.4.2 冷库内温度场
    3.5 冷风机位置变化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3.5.1 冷库内速度场
        3.5.2 冷库内温度场
    3.6 货物堆放形式变化对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3.6.1 冷库内速度场
        3.6.2 冷库内温度场
        3.6.3 货物温度分布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库库门热压渗风的仿真研究
    4.1 CFD仿真建模
    4.2 模型验证
        4.2.1 验证方法
        4.2.2 验证结果
    4.3 速度场分析
    4.4 温度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冷库制冷系统的仿真研究
    5.1 压缩机建模与分析
        5.1.1 压缩机建模
        5.1.2 压缩机模型验证
        5.1.3 压缩机性能分析
    5.2 膨胀阀建模
    5.3 传热管路建模
        5.3.1 冷凝管路的稳态模型
        5.3.2 蒸发管路的稳态模型
        5.3.3 管内单相流动的稳态模型
        5.3.4 管外侧换热模型
        5.3.5 管壁的传热模型
        5.3.6 传热系数计算
        5.3.7 单相流动压力损失计算
        5.3.8 气液两相流动压力损失计算
        5.3.9 蒸发/冷凝管传热与压力计算公式
    5.4 换热器模型
        5.4.1 物理模型
        5.4.2 数学模型
        5.4.3 模型验证
    5.5 制冷系统仿真
        5.5.1 制冷系统建模
        5.5.2 模型验证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冷库蓄冷运行节能分析
    6.1 冷库热平衡模型
        6.1.1 冷库热平衡分析
        6.1.2 冷库能耗模型
    6.2 冷库蓄冷运行分析
        6.2.1 北京的分时电价政策
        6.2.2 蓄冷运行策略
        6.2.3 全年运行分析
    6.3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关于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前置仓装配式冷库动态能耗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J]. 顾瀚,张华,陈曦,赵举. 制冷学报, 2021(05)
  • [2]商用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冷气的回收与改造[J]. 赖伟彬. 制冷, 2021(02)
  • [3]送风参数及堆码方式对岩心冷柜内热环境特性的影响[D]. 李杰. 天津商业大学, 2021(12)
  • [4]基于相变蓄冷技术的小型移动保鲜库设计及试验研究[D]. 王芳.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1)
  • [5]冷风机风速及其运行模式对苹果冷藏环境的影响研究[D]. 张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乙二醇蓄冷库的设计和性能[J]. 孙静,陈全,王希卓,杨琴,庞中伟,程勤阳. 保鲜与加工, 2020(01)
  • [7]苹果冷藏间动态冷负荷特性及库内温度预测研究[D]. 乔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轮流降温式冷库的特性研究[D]. 余超群. 天津商业大学, 2019(09)
  • [9]邮轮食品冷藏库气流组织模拟研究及优化[D]. 游伟洲.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10]大型储备肉专用冷库制冷系统能耗分析与节能研究[D]. 刘海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对室内装配式冷库冷负荷计算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