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的科学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聂松启[1](2021)在《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体育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2017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一带一路”体育旅游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提出,鼓励体育院校和旅游院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目前国内已有17所、国外有7所高校涉及到体育旅游方向,高校人才培养呈现出专业细分化、人才培养综合化趋势。国内高校对于体育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基本有四类: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高级专门人才、创新型人才。体育旅游领队作为体育旅游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加。本文拟构建一个相对科学、完善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丰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方针,为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人才培养建言献策,加速体育旅游领队职业化发展。因此,本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选取16位专家,利用德尔菲法构建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以评价体育旅游领队各素质指标重要性为目标导向,确立评价权重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定量化分析将难以衡量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3各三级指标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各个指标权重。得出结果如下:(1)体育旅游领队是受体育旅游单位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体育旅游团(者)进行体育旅游参与、体验等工作的人员。目前政府单位、高等院校等都在进行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然而当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缺乏科学的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导致体育旅游领队培养存在严重的量和质的问题。(2)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是指一名合格的体育旅游领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根据分类,包括思想品德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身心素质素质,它是全面的、科学的,强调的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3)体育旅游素质结构的一级指标思想品德主要包含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三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排序分别是职业道德、辩证的思维方法、理想的职业动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坚定党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理想抱负和家庭美德。(4)知识结构下的四个二级指标按照重要顺序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各三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分别是体育旅游领队业务知识、体育旅游教学指导方法与理论、体育旅游史地文化知识、体育急救理论、体育旅游策划与设计、政治经济社会等知识、语言知识、体育心理学知识、体育旅游测量与评估、体育旅游市场营销、管理学知识、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信息与计算机应用。(5)能力结构下的三个指标按照重要顺序一次是核心能力、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各三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分别是独立分析、解决、处理问题能力、体育旅游领队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管理能力、体育旅游讲解教学能力、应对体育旅游风险能力、运动技能水平、环境适应能力、基础认知能力、体育旅游策划能力、文字表达能力。(6)身心素质结构下,二级指标心理素质略重要于身体素质;二级指标按照权重高低分别是、心理适应、身体适应能力、意志力、性格特征、外在形象、健康的体魄。并提出以下建议:(1)根据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来看,一个合格的体育旅游领队应该具有基本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立人之本,也是各行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具体来说是指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这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职业道德、辩证的思维方法、理想的职业动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2)体育旅游领队培养中,要把知识结构作为关键要素,知识是评价人才水平的基本标准,要着重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次之。三级指标中尤其注重体育旅游领队业务知识、体育旅游教学指导方法和理论知识、体育急救理论知识的培养。(3)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培养中最重要的应是能力结构。能力结构下核心能力第一重要,其次是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能力中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提高中要强调独立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体育旅游业务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中要重视体育旅游讲解教学能力的拔高。(4)体育旅游领队培养中不能忽视身心素质结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决定展现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的基础。在身体适应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上要均衡发展,以心理发展带动身体发展,同时要注重体育旅游领队意志力、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外在形象的打造。
樊潇潇[2](2020)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命周期长、规模大、造价高、技术综合复杂,对国家未来科技发展布局影响广泛且深远。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作为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环,规划管理有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论文以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为研究目标,针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管理的管理主体、管理组织结构、决策机制三个层面的问题展开研究。论文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从消费、产品角度不同角度判断其属于公共物品范畴,并通过其正外部性对其公共物品属性进行了验证。公共物品是区分市场干预和政府干预的重要判断依据,因此政府提供成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主要提供方式。政府购买过程产生的社会公众——政府、政府——研究机构的两级委托代理关系中,政府被赋予了管理者、提供者的角色,因此,政府成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规划的管理主体是具有必然性的。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科技体制发展、内外部战略目标的变化展开分析,提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管理组织结构需要根据环境、战略目标的变化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新要求及设计思路。根据信息共享观理论框架,选择矩阵式结构、常设项目团队等组织框架以满足组织提高决策效率、适应动态环境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议事机构、组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办事机构、补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咨询机构等建议。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以规范政府活动是矫正政府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论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优化了决策维度的两级评价指标以及不同决策步骤中的决策维度。在信息不对称理论框架下,针对监督者信息不对问题提出建立决策信息公开制度、解决监督者“搭便车”困境和利用现代化手段减低监督信息公开和获得成本等建议,针对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拓展信息获取途径、优化决策专家样本、建立代理机构信用评价机制等建议。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多角度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消费、产品等不同分类对设施的公共物品属性进行讨论。为讨论政府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的管理主体提供了依据。2.从委托代理关系的角度,较深入地讨论分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宏观规划管理过程的管理主体和参与主体的角色和职责,为提高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供入手点。3.较系统地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个层面,对提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有效性提出优化或改进方法。
郭瑞[3](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王欣[4](2020)在《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文中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的选择与调整必须兼顾国家各个方面的利益诉求,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否则不利于改革的深化,甚至形成逆转。国家是一个系统,包括企业子系统、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国际关系子系统等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直接制约改革政策的选择,政策效果也会改变约束条件的状况,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之间具有双向动态平衡制约的系统性关系。国有企业具有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种功能,经营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目标,国有企业改革需要配套制度较多,改革政策效果具有系统性特征,多重功能、目标、配套制度约束下的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是非常复杂的国家系统性问题。从国家系统性角度出发,依据系统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方法,通过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比较研究可知,国家系统整体的演变状态直接制约政府的改革政策选择,尤其是政府的稳定状态具有决定性意义;渐进式改革路径和大规模私有化路径各有利弊,针对不同的约束条件,适合不同的改革目标,总体比较,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渐进式改革路径具有优势;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消费品市场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密切配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确保改革政策具有系统适应性的基础;改革的深化与逆转取决于政策的系统性效果,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存在双重目标,改革政策必须以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作为首要目标,如果优先重视企业子系统的优化,可能造成国家系统整体负面影响,企业子系统优化目标更难实现,甚至引起改革的逆转,因此,必须根据政策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约束条件,相机抉择调整政策,确保国家各个子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负面效果破坏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发展民营和外资企业,能够使改革的负面效果得到有效缓解,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确保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的稳定性和行政能力的基础,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必须根据序参量的演化规律,确保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协同性,促进改革深化。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国家转型时期特殊的政治、经济、国际约束条件,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形成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促改革的良性循环,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在此基础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本文的论述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回顾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综合来看,依据系统科学理论、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比较研究很少,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系统科学理论和实证方法的运用。第二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系统科学理论,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同论、耗散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论。第三章回顾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比较分析两国改革政策的异同,指出两国改革政策选择始终贯穿系统性指导思想,由于约束条件不同,改革初始政策存在较大差异,改革过程中政策根据约束条件演化不断调整,具有殊途同归的特征。第四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突变论分析国家系统整体演变状态对于初始改革政策选择的制约作用,阐释中俄改革初始政策差异的主要原因;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系统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目标,指出基于实现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目标,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政策与俄罗斯的大规模私有化改革政策都具有相应合理性;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信息论分析中俄改革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指出改革政策选择必须尊重和把握国家系统整体演变规律,才能取得良好适应性效果。第五章首先依据系统科学的控制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政策效果、约束条件演化和政策调整,指出保持改革政策效果的协调性,实现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是改革深化的关键因素,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内在约束;然后依据系统科学的耗散论分析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的有序性,指出必须发展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缓解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负面效果,促进国家系统形成耗散结构,进而带动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持续优化;最后依据系统科学的协同论指出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是改革政策选择与调整的序参量,稳定的政府是保障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战略性国有企业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第六章全面采用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系统层次分析模型、系统灰色关联度模型、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系统哈肯模型,针对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与约束条件之间的突变性、目的性、适应性、协调性、有序性、协同性等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前文的论述和分析;第七章阐述研究结论并且针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张梦琪[5](2019)在《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文中认为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政府管理改革,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精神要求,引入绩效管理的先进理念,实现了自身行政管理的改善与快速发展,税收现代化得以稳步推进。然而,在各地基层税务部门的探索实践中,绩效管理体现出不少问题。本文综合应用各类研究方法,基于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分析,以潍坊市税务局为例研究了基层税务部门的绩效管理现状,在介绍潍坊市税务局绩效管理考核具体做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所取得的成效,分析了运行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包括定位不够准确、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过程控制不够强、激励作用不明显,并进一步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包括思想认识不到位、指标设计有难度、主观因素影响大以及行政部门效率低。借鉴国内税务部门先进经验及方法,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具体包括:在实施范围方面,实现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关键任务、指标分解、主体责任、360°测评全覆盖;在实施过程方面,实现全程持续性开展绩效沟通、收集和分析信息、不间断反馈以及必要的目标修正;在实施对象方面,通过建立明确的岗责体系、科学的指标分解和责任倒追制度实现全员包含;基于目标管理法、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360°反馈评估法尽可能科学地多维度设计考核指标;最后,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应用。希望通过本文有限的分析研究,能够为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工作提供部分参考。
郑文晓[6](2019)在《基于第三方评价的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学科建设水平,需要一个衡量进步的标杆,因此,第三方评价中的学科评价排名就越来越成为各个高校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国内外第三方评价中的学科评价结果加以统计梳理,对陕西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以期提升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本文以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路径为导向,通过文献整理、数据总结、现状分析、对策提出、展望总结五个步骤,梳理了部分当前主流的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探索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路径。(1)在文献研究方面,阐述了各国大学学科建设的政策导向异同点以及国内外关于大学学科排名的评价体系。德法日韩四国,虽然不同的政策内容不同,但都展开了“集中战略”,为大学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在学科排名的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都不相同,数据来源、排名方法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一高校的同一学科排名结果也可能不同。(2)通过数据分析与比较研究,总结了近期陕西省高校在第三方评价中的排名结果以及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情况。陕西的一流学科以西安交通大学为首,“985”“211”院校为重点梯队,呈梯形向前发展。大多数高校的C类学科数量很多,但是A类学科可以说是没有,B类数量呈中间趋势。(3)以陕西省两所院校为案例,分析了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及优劣势,以此为根据提出了一流学科建设的路径和建议。陕西是全国的教育大省,但是教育经费投入并不算多;在陕高校学科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尤其是省会城市西安以外的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均比较弱;虽然近两年陕西省出台了不少政策,吸引大学生来陕发展,但是效果不佳。由此提出学科建设路径:培养创新人才,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发展;结合地方优势,发展特色学科。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期望通过梳理陕西省高校学科在第三方评价中的表现,对其现状进行SWOT分析,提出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可选择路径,为加快陕西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基础,从而提升陕西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平,培养并留下更多高端优秀人才,促进陕西的经济发展。
柯翀[7](2019)在《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破解土地供需矛盾、优化用地空间和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余姚市在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上作了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进进度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余姚市为研究对象,从“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角度出发,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定量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借助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区位理论,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展开讨论和研究。首先,对国外城市更新理论和国内学者在低效用地再开发存在问题、认定标准、面临困境、模式、对策建议等方面研究展开了回顾,构建了余姚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理论框架。其次,分析了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存在认定缺乏科学指标体系、再开发低效用地质量不高、符合“两规”的低效用地少、工作协调难度大、权力主体主动开发积极性不高、受制于土地管理制度等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主要有:国家层面缺乏自上而下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规定,多元化主体缺失、经验和技术力量不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套合率低、历史遗留低效用地权属不清、低效用地再开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土地管理制度适应性不强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低效用地认定标准、加快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完善历史遗留用地补办手续、建立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袁安[8](2019)在《中国农村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精准扶贫是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根本举措,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扶贫产业的精准选择是关键,这一机制实现了扶贫产业的科学选择与利益的共同分享,保障了产业精准扶贫的科学性和稳定性,有助于实现长期有效脱贫致富的目标。在理论分析部分,论文梳理了贫困标准和贫困识别、扶贫产业的选择和利益分配的研究成果,具体阐明了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的理论内涵,进而分析了贫困精准识别、产业扶贫与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相互关系,论述了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运作机制,从而明确了扶贫产业选择必须与农村扶贫利益共享结合,并且论证了扶贫产业的精准选择机制对脱贫致富的作用。在实证分析部分,论文使用了201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了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水平与贫困减缓的相互关系,验证了产业精准扶贫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首先,产业精准扶贫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减贫作用明显,扶贫产业单位产值的1%增长可以带动农村贫困人口下降0.88%,带动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0.137%,具有显着的减贫效应。2010-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呈现不断改善的态势,精准扶贫政策和产业扶贫工作总体上实现了较好的结果,但是存在较为明显的年度差异。2010-2011年中国农村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的政策效应主要体现为对贫困人口规模减贫的促进作用,产业发展水平与贫困人口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但是,2011-2014年这一作用明显放缓,负相关性减弱,转变为产业发展水平与农村贫困发生率之间的较强负相关关系,而2014-2016年,扶贫产业与贫困人口规模和贫困发生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与贫困发生率的负相关性进一步增强。由此可见,扶贫产业的精准发展对深度贫困农村地区减贫的促进作用在上升,体现了扶贫工作难度的加大和扶贫产业精准化发展的转变趋势;其次,利益分配方式的优化对中国农村地区产业扶贫精准选择机制的减贫效果较为明显,体现了利益共享机制的重要性。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推动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科学有效运行的相关建议,相关建议包括了提高产业精准选择的科学性、推动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的有效运行、保障利益共享机制的有效实施和强化政府对精准扶贫产业的政策支持四个方面的内容。
孙宇[9](2018)在《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的研制》文中认为火星是离地球较近的行星之一,并且它有很多物理特性和地球相似,因此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类的关注。人类对火星的观察始于16世纪初。借助光学望远镜只能对火星的轮廓特征进行观测。进入航天时期后,对火星的探测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先进的探测器可被发往深空,使得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和火星气候环境的演化的研究逐步深入。火星作为人类可达到的为数不多的星球之一,对火星的直接的探测越来越被人类所重视。20世纪末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航天大国掀起了火星探测的高潮。现阶段认为,火星曾经是一个有山有水的星球,气候温暖又有大气环绕。但未知的缘故使得火星变为了目前的样子。在没有全球性的磁场保护下,火星环境的能量粒子特别是中低能的粒子如何影响火星大气逃逸的研究对地球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MARS-1是我国首颗独立火星探测任务的第一颗卫星,它由一个环绕器和一个火星着陆器构成。并筹划2020年在海南文昌卫星中心发射送往太空。由于需要面对2020年的发射窗口,所以探测器研制时间非常紧迫,且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深空探测所面临的难题。MARS-1的主要任务为探究火星地质地貌,火星浅表层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结构,火星大气气候和火星内部结构。火星环绕器着眼于火星全球年的性和综合性的探测,它有七个科学载荷配置一台载荷控制器。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简称EPA)是环绕器七个科学载荷之一。主要承担在地火转移轨道和火星空间环境中中低能能量粒子的测量,并绘制其通量谱。其要探测的能量粒子从电子、质子、氦离子和铁以下的重离子的通量;能量范围为:0.1 Me V300 Me V。本论文主要围绕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的设计、研制、测试和定标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为了减少探测器的重量和功耗,探测器采用了单一、紧凑型的探头设计。为了可以同时实现入射粒子的鉴别和能量测量,探测器构型选用了ΔΕ?Ε望远镜系统。粒子能损采用两种硅探测器进行分段测量。为了提高低穿透能力粒子的鉴别能力,ΔΕ选用了厚度为15μm的硅探测器。为了提高穿透能量较强的粒子的能损第二个ΔΕ探测器选用了厚度为300μm的硅,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能量较低粒子的全沉积探测器。对穿透能量最强的粒子,选用了32.5 mm厚的碘化铯晶体对其进行探测。为了扩大探测器的动态范围,碘化铯荧光光子的读出选用了PD和Si PM同时读出方式的设计。同时为了完全覆盖从0.1300 Me V的能量测量,各个探测采用了多路输出并用不同的增益电路对其进行测量。为了降低事例率和保持对稀有事件的探测概率,探测器采了两种几何因子设计,结合电子学上的分频功能使探测器可工作在最高为105 cm-2s-1的环境下。还采用重离子的原始数据和轻粒子能谱的混合数据结构来满足1.3kbps的数据带宽的限制。·单元组件的研制过程中利用放射源和束流测试对部分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进行了验证。放射源对硅的测试表明了可实现最低能0.1 Me V的能量测量,束流测试结果表明最高能可覆盖300 Me V。且对入射粒子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深空的温度环境远比地面要复杂的多,为了消除探测器的温度效应,保证探测器在轨工作正常,在研制过程中深入的研究了碘化铯耦合PD和碘化铯耦合Si PM的温度效应。并得到了探测器输出幅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碘化铯耦合PD最后采用了数值修正来消除其温度带来的影响,由于Si PM读出的温度效应非常大,为了不影响探测器的动态范围,采用了补偿Si PM电压的方式来消除碘化铯耦合Si PM的温度效应。硅探测器和反符合探测器由于温度效应较小,可不做温度修正。·为了验证探测器的性能实验过程中利用60 Me V/u的碳束轰击Be靶产生的各种次级束对探测器进行的定标。定标结果表明:探测器对270 Me V/u的氮和100 Me V的质子的能量分辨好于3%。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只对氮以下的元素进行了鉴别,其中对碳元素的质量分辨好于3%。在提高流强的条件下FPGA进行了32分频,可实现在火星环境中太阳粒子事件爆发后承受最高105的计数率。且利用加速器提供的已知束流对探测器进行了刻度。得到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施凯莉[10](2017)在《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学科排名应用中的合理性研究 ——以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追求一流的学科或科研的卓越是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新观念,如何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引文索引数据库是学科评价过程中的有效工具,ESI数据库是学科排名的工具,我们一般将ESI前1%的大学和学科视为“一流”。但是,我国对ESI数据库的研究长期以来越过了对ESI数据库的元评价。只有理性地认识ESI数据库,才能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更好地推动我国“双一流”建设的进程。本研究试从引文索引数据库本身的合理性、国内应用的合理性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在理论上,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出发,立足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功能、合理性与局限性,分析了引文索引数据库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应用于学科排名的工具性。在实践上,结合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个案研究,针对性地提出我国高校应用引文索引数据库的问题与改进策略。从Y大学“学科办”教师的深度访谈中,我们了解到ESI数据库在技术上依赖于InCites数据库,导致潜力值计算的不精确,以及对合作论文作者贡献度没有区分引起的“被引频次”重复计算等问题。但是从实质合理性出发,应用人员普遍认同ESI数据库的应用能够推动学科建设,而且Y大学材料科学潜力值从未购入ESI数据库之前的0.572提升到了1.106,但是应用人员基于统计的数据分析不仅掩盖了学科结构的不平衡,在现实中还刻意筛选热门学科而回避自己的劣势学科,是有违平均主义的。从Y大学为提升材料科学的学科排名甚至设想从原本的化工学院中划分出一个独立的材料科学学院来看,Y大学已经被限定在ESI学科分类的话语体系中无法自拔了。通过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整体合理性分析与Y大学的个案研究,我们发现,现实中引文索引数据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先分类后排名将论文同质化,将同一期刊上的论文质量同质化、所属学科同质化是与现实情况不符的,也不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2)被引频次将引证关系同质化,即引文索引数据库将文献间的引证关系通过“被引频次”的方式表现出来后,使原本文献间必然的联系在质性上难以区分;(3)科研人员缺位;(4)功能本末倒置;(5)引文失范行为。对此,我们应该发挥科研人员应用引文索引数据库的主体性,相信科研人员的学术理性,并建立引文规范机制,约束国内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人员的行为。我们在追求量的累积的道路上距离质的卓越越走越远,我们应该给学科的自由发展留有余地。
二、21世纪的科学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科学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 |
1.1.2 体育旅游市场对“体育旅游领队”需求量大 |
1.1.3 “体育旅游领队”职业化势在必行 |
1.1.4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亟需统一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型 |
1.5 现状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旅游领队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旅游领队概念的研究脉络 |
2.1.2 体育旅游概念界定 |
2.1.3 体育旅游领队概念界定 |
2.1.4 体育旅游领队与国际领队的区别与联系 |
2.1.5 体育旅游领队与户外领队的区别与联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理论选择依据分析 |
2.2.2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2.2.3 人才学内在因素结构理论 |
2.3 国内文献综述 |
2.3.1 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相关分析 |
2.3.2 国内高等院校体育旅游领队课程开展 |
2.3.3 相关职业的素质结构分析 |
2.4 国外文献综述 |
3 研究主要思路 |
3.1 研究对象 |
3.2 调查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比较分析法 |
3.3.3 德尔菲法 |
3.3.4 实证分析法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内容 |
4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构建 |
4.1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构建流程 |
4.2.1 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
4.2.2 指标体系信效度检验 |
4.2.3 指标筛选 |
4.2.4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指标说明 |
4.2.5 确定指标权重 |
4.3 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5 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实证分析 |
5.1 素质结构指标体系——实证分析数据的转化 |
5.2 实证分析调查对象的确定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设置表 |
附录二:德尔菲法第一轮访谈问卷 |
附录三:德尔菲法第二轮访谈问卷 |
附录四:体育旅游领队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五: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实证分析问卷 |
(2)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1.2.1 研究概况 |
1.2.2 研究的基本领域和观点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设施宏观规划管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视角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宏观规划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层次 |
2.2.1 研究对象及目标 |
2.2.2 管理有效性评价及风险控制 |
2.2.3 研究问题层次 |
2.3 研究理论框架 |
2.3.1 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理论 |
2.3.2 政府干预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组织结构理论 |
2.3.5 公共选择理论 |
第3章 宏观规划管理中政府角色定位 |
3.1 研究框架 |
3.1.1 现状与问题诊断 |
3.1.2 研究路径 |
3.2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属性判断 |
3.2.1 消费角度 |
3.2.2 产品角度 |
3.2.3 外部性 |
3.3 提供方式选择 |
3.3.1 私人经济部门提供 |
3.3.2 私人合作提供 |
3.3.3 政府预算提供 |
3.3.4 其它提供方式讨论及小结 |
3.4 政府角色 |
3.4.1 直接提供和政府购买的选择 |
3.4.2 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角色划分 |
3.4.3 规划管理及参与主体 |
3.5 小结 |
第4章 宏观规划的管理组织结构优化 |
4.1 研究框架 |
4.1.1 现状 |
4.1.2 问题诊断 |
4.1.3 研究路径 |
4.2 权变因素影响 |
4.2.1 科技体制变量 |
4.2.2 战略目标变量 |
4.2.3 设计原则 |
4.2.4 设计思路 |
4.3 优化路径及选择 |
4.3.1 信息共享观框架 |
4.3.2 组织结构类型选择 |
4.3.3 横向联系方式选择 |
4.4 结构优化构建 |
4.5 小结 |
第5章 宏观规划的决策机制改进 |
5.1 研究框架 |
5.1.1 现状 |
5.1.2 问题诊断 |
5.1.3 研究路径 |
5.2 基于效率的决策机制选择 |
5.2.1 案例分析 |
5.2.2 决策维度和步骤的选择 |
5.3 基于公平的决策机制改进 |
5.3.1 监督者信息不对称 |
5.3.2 决策专家信息不对称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4)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研究 |
1.2.2 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选择研究 |
1.2.3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系统性关系研究 |
1.2.4 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的实证计量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科学 |
2.1.1 现代系统科学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 |
2.2 经济学 |
2.2.1 转轨经济学 |
2.2.2 新制度经济学 |
2.2.3 国际政治经济学 |
2.3 企业管理学 |
2.3.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2 国有企业功能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回顾与比较 |
3.1 中国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1.1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1.2 改革开放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2 俄罗斯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 |
3.2.1 苏联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 |
3.2.2 俄罗斯国家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 |
3.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比较 |
3.3.1 系统思想贯彻始终 |
3.3.2 改革兼顾双重目标 |
3.3.3 政策路径逐渐趋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分析 |
4.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比较 |
4.1.1 初始政治约束条件 |
4.1.2 初始经济约束条件 |
4.1.3 初始国际约束条件 |
4.2 中俄初始政策路径比较 |
4.2.1 初始政治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2 初始经济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3 初始国际约束与初始政策路径 |
4.2.4 国家系统状态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3 中俄初始政策目标比较 |
4.3.1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政治目标 |
4.3.2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经济目标 |
4.3.3 中俄初始改革政策的国际目标 |
4.3.4 国家系统演变目标制约政策路径选择 |
4.4 中俄初始政策的适应性比较 |
4.4.1 初始政策与政治约束适应性 |
4.4.2 初始政策与经济约束适应性 |
4.4.3 初始政策与国际约束适应性 |
4.4.4 国家系统演变规律制约政策适应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与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5.1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比较 |
5.1.1 改革过程中的政治约束条件演化 |
5.1.2 改革过程中的经济约束条件演化 |
5.1.3 改革过程中的国际约束条件演化 |
5.2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调整比较 |
5.2.1 政治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2 经济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3 国际约束条件演化与政策调整 |
5.2.4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状态决定改革的深化与逆转 |
5.3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 |
5.3.1 中俄的政策调整与国家系统有序性演化 |
5.3.2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3.3 适度发展外资企业保障国家系统有序性 |
5.4 中俄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协同性比较 |
5.4.1 政府是改革政策协同性的关键因素 |
5.4.2 战略性国有企业是保障政府行政能力的必要条件 |
5.4.3 改革政策选择的序参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1.1 燕尾突变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1.2 改革政策选择突变指数测算 |
6.1.3 改革约束条件制约政策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2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目标与路径选择实证比较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2.2 改革政策选择层次分析指标测算 |
6.2.3 改革政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比较分析 |
6.3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适应性实证比较分析 |
6.3.1 灰色关联度模型建构与指标选取 |
6.3.2 改革政策适应性灰色关联度指标测算 |
6.3.3 改革政策的适应性比较分析 |
6.4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政策调整实证比较分析 |
6.4.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4.2 改革政策耦合协调度指标测算 |
6.4.3 国家系统整体优化与改革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
6.5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家系统有序性实证比较分析 |
6.5.1 耗散结构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6.5.2 改革过程中系统耗散结构指数测算 |
6.5.3 国家系统有序性比较分析 |
6.6 中俄国有企业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实证比较分析 |
6.6.1 哈肯模型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
6.6.2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指标测算 |
6.6.3 改革政策选择序参量比较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框架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绩效与绩效管理 |
2.1.2 政府绩效管理 |
2.1.3 税务绩效管理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绩效管理的效用功能 |
2.2.2 绩效管理的主要流程 |
2.2.3 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 |
3.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现状分析——以潍坊市税务局为例 |
3.1 潍坊市税务局绩效管理考核具体做法 |
3.1.1 绩效计划和指标 |
3.1.2 日常管理 |
3.1.3 绩效考核 |
3.1.4 结果运用 |
3.1.5 技术支撑 |
3.2 潍坊市税务局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 |
3.2.1 税务系统内顶层设计得以贯彻实施 |
3.2.2 促进各项税收工作扎实落地 |
3.2.3 内部管理方式进一步转变 |
3.2.4 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得到激发 |
3.2.5 推动树立税务部门良好形象 |
3.3 潍坊市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1 定位不够准确 |
3.3.2 指标设计不够科学 |
3.3.3 过程控制不够强 |
3.3.4 激励作用不明显 |
3.4 潍坊市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问题原因分析 |
3.4.1 思想认识不到位 |
3.4.2 指标设计有难度 |
3.4.3 主观因素影响大 |
3.4.4 行政部门效率低 |
4.国内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经验借鉴 |
4.1 北京地税实行差异化考评促绩效管理落地 |
4.2 茂名地税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
4.3 珠海国税以绩效管理破解“不作为”难题 |
4.4 柳州地税强化绩效考评结果运用成效明显 |
5.提升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实施范围全部覆盖 |
5.1.1 关键任务全覆盖 |
5.1.2 指标分解全覆盖 |
5.1.3 主体责任全覆盖 |
5.1.4 360°测评全覆盖 |
5.2 实施过程全程把控 |
5.2.1 全程开展绩效沟通 |
5.2.2 全程收集和分析信息 |
5.2.3 全程不间断反馈 |
5.2.4 全程修正绩效目标 |
5.3 实施对象全员包含 |
5.3.1 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体系 |
5.3.2 建立科学的指标分解和责任倒追制度 |
5.4 指标设计多重维度 |
5.4.1 目标管理设定各层次目标 |
5.4.2 平衡计分卡分解各维度目标 |
5.4.3 关键绩效指标将目标具体化 |
5.4.4 360°反馈评估全面考核 |
5.5 考核结果强化应用 |
5.5.1 组织绩效挂钩 |
5.5.2 个人记实 |
5.5.3 领导评鉴 |
5.5.4 公认度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基于第三方评价的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教育的战略要求 |
1.1.2 一流学科建设是陕西人才储备的需要 |
1.1.3 学科评价已成为各高校的重要关注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2.1 学科与一流学科 |
2.1.1 学科 |
2.1.2 一流学科 |
2.2 学科评价 |
2.2.1 评价内容 |
2.2.2 学科评价方法 |
2.3 第三方评价 |
2.3.1 第四轮学科评估 |
2.3.2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2.3.3 ESI(基本科学指标) |
2.3.4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
2.4 理论支撑 |
2.4.1 教育评价学理论 |
2.4.2 教育社会学理论 |
2.4.3 教育统计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第三方评价结果中陕西省高校学科情况 |
3.1 第四轮学科评估 |
3.1.1 数量及分布 |
3.1.2 各高校学科情况 |
3.2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情况 |
3.2.1 数量及分布 |
3.2.2 各高校学科情况 |
3.3 ESI学科评价情况 |
3.3.1 ESI学科与我国学科分类 |
3.3.2 各高校学科情况 |
3.4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情况 |
3.4.1 数量及分布 |
3.4.2 各高校学科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实践研究 |
4.1 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个案分析——院校A |
4.1.1 院校A的基本情况 |
4.1.2 院校A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
4.2 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个案分析——院校B |
4.2.1 院校B的基本情况 |
4.2.2 院校B一流学科建设的特点 |
4.3 陕西省高校一流学科建设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遇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路径选择 |
5.1 实施人才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
5.1.1 树立科教融合育人的新观念 |
5.1.2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环境 |
5.1.3 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环节 |
5.1.4 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
5.1.5 发展创新人才成长的新文化 |
5.2 地方政府推进,政策保障学科发展 |
5.2.1 重视大学制度建设,完善高校治理体系 |
5.2.2 强调科学规划,周期绩效考核支持 |
5.2.3 建立元投入机制,提高学科经费 |
5.3 交叉多重学科,建立一流学科群 |
5.4 吸收外来文化,寻求特色学科发展 |
5.5 深化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1.1 研究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6.2.1 研究局限 |
6.2.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附录二:陕西省“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
(7)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重点 |
(二)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主要概念 |
(一)城镇低效用地 |
(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二)人地关系理论 |
(三)区位理论 |
第二章 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现状 |
一、余姚市区域及经济概况 |
二、余姚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三、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现状和再开发状况 |
(一)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基本情况 |
(二)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践经验 |
第三章 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问题和原因 |
一、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问题 |
(一)低效用地认定缺乏科学指标体系 |
(二)再开发的低效用地质量不高 |
(三)符合“两规”的低效用地少 |
(四)再开发工作协调难度大 |
(五)权利主体再开发积极性不高 |
(六)再开发受制于土地管理制度 |
二、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家层面缺乏自上而下的认定标准和程序规定 |
(二)多元化主体缺失、经验和技术力量不足 |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套合率低 |
(四)历史遗留低效用地权属不清 |
(五)低效用地再开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六)土地管理制度适应性不强 |
第四章 完善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对策 |
一、构建低效用地评价体系 |
二、探索多种权利主体再开发方式 |
(一)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再开发模式 |
(二)允许市场主体参与再开发活动 |
(三)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再开发 |
三、推进国土空间规划试点、加快多规合一步伐 |
四、完善历史遗留用地补办手续 |
五、建立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机制 |
六、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
结论和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需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农村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1 贫困标准和识别 |
1.2.2 扶贫产业的选择 |
1.2.3 产业扶贫的利益分配 |
1.2.4 文献研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理论分析 |
2.1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理论基础 |
2.1.1 精准扶贫的内涵 |
2.1.2 产业扶贫的内涵 |
2.1.3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内涵 |
2.1.4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理论基础 |
2.1.5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的依据 |
2.1.6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的形成条件 |
2.2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必要性 |
2.2.1 产业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2.2.2 扶贫产业科学选择的必要性 |
2.2.3 扶贫产业利益共享的必要性 |
2.2.4 产业扶贫的科学选择与利益共享的相互关系 |
2.3 贫困的精准识别与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相互关系 |
2.3.1 贫困精准识别与产业扶贫精准选择的内在联系 |
2.3.2 贫困精准识别与产业扶贫精准选择的协同作用 |
2.4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与产业扶贫的相互关系 |
2.4.1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是对产业扶贫的补充 |
2.4.2 扶贫产业的特殊性是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现实基础 |
2.4.3 精准选择是产业扶贫精准化改造的必然要求 |
2.4.4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长效减贫作用的实现路径 |
2.5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对脱贫致富的作用 |
2.5.1 明确扶贫开发方向,坚持产业精准扶贫的根本路径 |
2.5.2 产业扶贫的科学选择机制保障产业扶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2.5.3 保证利益分配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延长产业扶贫的作用周期 |
3 中国农村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 |
3.1 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 |
3.1.1 产业扶贫的政策发展历程 |
3.1.2 中国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阶段 |
3.2 中国农村扶贫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1 中国农村的贫困标准和贫困现状 |
3.2.2 中国农村扶贫产业的发展模式 |
3.2.3 中国农村扶贫产业利益分享的方式 |
3.3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的案例分析——基于巫溪县的调研 |
3.3.1 巫溪县农村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
3.3.2 巫溪县农村产业扶贫的工作模式 |
3.3.3 巫溪县农村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总结 |
3.4 中国农村扶贫产业选择与利益分享存在的问题 |
3.4.1 扶贫产业的选择不精准 |
3.4.2 缺少明确的产业扶贫利益共享机制 |
3.4.3 扶贫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动力不足 |
4 中国农村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分析 |
4.1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基准和原则 |
4.1.1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基准 |
4.1.2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的原则 |
4.1.3 扶贫产业选择指标的说明 |
4.2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运行的具体流程说明 |
4.2.1 机制的选择主体 |
4.2.2 扶贫产业备选组的确定流程 |
4.2.3 扶贫产业的筛选流程 |
5 扶贫产业利益共享机制的分析 |
5.1 利益共享的主体和利益共享的原则 |
5.1.1 利益共享机制的主体 |
5.1.2 利益共享的原则 |
5.2 利益分享的运作流程 |
5.2.1 扶贫产业发展前利益分配共享 |
5.2.2 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参与共享 |
5.2.3 扶贫产业的稳定发展时期人员发展机会分享 |
5.3 利益共享的方案 |
5.3.1 针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利益共享 |
5.3.2 针对不具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利益共享 |
6 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减贫作用的实证分析 |
6.1 实证分析的思路和基本假设 |
6.1.1 实证分析的思路 |
6.1.2 基本假设 |
6.2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6.2.1 模型的构建 |
6.2.2 数据来源和相关变量 |
6.3 实证分析过程 |
6.3.1 产业精准扶贫与农村贫困减缓的协整关系检验 |
6.3.2 双重差分模型的前提假设检验 |
6.3.3 双重差分模型估计 |
6.3.4 模型设定检验和分年政策效应 |
6.3.5 产业精准扶贫中利益共享机制优化的减贫效果 |
6.3.6 三重差分模型的进一步检验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7.2.1 提高产业精准选择的科学性 |
7.2.2 推动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的有效运行 |
7.2.3 保障利益共享机制的有效实施 |
7.2.4 强化政府对精准扶贫产业的政策支持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火星概貌 |
1.2 火星探测历史 |
1.3 火星探测意义 |
1.4 火星环境特点 |
1.4.1 火星温度环境 |
1.4.2 火星辐射环境 |
1.5 MARS-1 简介 |
1.5.1 火星探测系统简介 |
1.5.2 科学目标 |
1.6 粒子探测方法介绍 |
1.6.1 粒子鉴别方法 |
第二章 EPA探头设计 |
2.1 EPA任务与性能设计指标 |
2.2 探头的构型 |
2.2.1 ΔE-Ε望远镜方法 |
2.2.2 原理验证 |
2.3 ΔE探测器的设计 |
2.4 E探测器设计 |
2.4.1 E探测器构型 |
2.5 读出方式设计 |
2.5.1 重离子在CsI(Tl)晶体中的光产额 |
2.5.2 读出器件的选择 |
2.5.3 光子收集均匀性 |
2.6 反符合探测器设计 |
2.7 探测器几何因子 |
2.7.1 准直仪设计 |
2.7.2 挡光片设计 |
2.7.3 几何因子的计算 |
2.8 GEANT4 模拟 |
2.9 电子学 |
2.9.1 电荷测量 |
2.9.2 刻度电路 |
第三章 探测器单元组件的研制 |
3.1 ΔΕ探测器的研制 |
3.1.1 半导体探测器工作原理 |
3.1.2 硅探测器测试 |
3.2 碘化铯探测器的研制 |
3.2.1 无机闪烁体的发光机制 |
3.2.2 SiPM和 PD工作原理 |
3.2.3 碘化铯探测器的加工 |
3.3 反符合探测器的研制 |
3.3.1 有机闪烁体的发光机制 |
3.3.2 PSD探测器测试 |
3.4 分析仪探头束流测试 |
3.5 整机联合测试 |
3.5.1 放射源测试 |
3.5.2 束流测试 |
3.6 科学指标的验证 |
3.6.1 SD1 探测器的验证 |
3.6.2 SD2 探测器的验证 |
3.6.3 CsI探测器的验证 |
第四章 温度特性研究 |
4.1 硅探测器的温度依赖 |
4.2 PD温度效应 |
4.3 SIPM温度效应 |
4.4 碘化铯耦合PD与 SIPM的温度效应 |
4.5 CsI晶体的温度效应 |
4.6 碘化铯耦合SIPM的温度效应 |
4.7 能量分辨的温度依赖 |
4.8 温度修正 |
4.8.1 PD读出的温度修正 |
4.8.2 SIPM读出的温度修正 |
第五章 探测器整机测试 |
5.1 放射源测试 |
5.2 束流测试 |
5.2.1 能量响应曲线定标 |
5.2.2 探测效率与通量范围 |
5.2.3 能量测量范围验证和能量分辨 |
5.2.4 粒子鉴别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学科排名应用中的合理性研究 ——以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研究现状 |
(二) 国内学科排名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个案研究法 |
(三) 深度访谈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解析 |
一、引文索引与引文索引数据库 |
二、ESI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 |
三、学科排名 |
第二节 理论基础: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 |
一、马克斯·韦伯及其着作 |
二、马克斯·韦伯理论的主线:合理性 |
三、合理性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章 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发展与应用 |
第一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功能与特征 |
一、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功能 |
二、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合理性 |
三、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应用概述 |
一、国外引文索引数据库及应用 |
二、国内引文索引数据库及应用 |
第三节 作为学科排名工具的引文索引数据库 |
一、引文索引数据库是学科排名的工具 |
二、在我国重点学科建设推动下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 |
第三章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应用于学科排名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
一、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部门与职责 |
二、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进行学科动态分析 |
三、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进行潜势学科分析 |
第二节 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与组织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合理性分析 |
一、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形式合理性分析 |
二、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的实质合理性分析 |
第四章 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于学科排名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
第一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先分类后排名将论文同质优 |
二、被引频次将引证关系同质化 |
第二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中的问题分析 |
一、应用主体以政策制定者为主,科研人员缺位 |
二、应用中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功能本末倒置 |
三、应用中与利益挂钩,导致引文失范行为 |
第三节 引文索引数据库应用于学科排名的改进策略 |
一、发挥科研人员应用引文索引数据库的主体性 |
二、建立引文规范机制 |
三、给学科的自由发展留有余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21世纪的科学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旅游领队素质结构研究[D]. 聂松启.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2]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宏观规划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 樊潇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9)
- [3]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4]中俄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条件与政策选择比较研究 ——基于系统科学理论[D]. 王欣. 辽宁大学, 2020(01)
- [5]基层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D]. 张梦琪.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4)
- [6]基于第三方评价的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研究[D]. 郑文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余姚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柯翀.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中国农村扶贫产业精准选择机制研究[D]. 袁安. 武汉大学, 2019(09)
- [9]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的研制[D]. 孙宇. 兰州大学, 2018(08)
- [10]引文索引数据库在国内学科排名应用中的合理性研究 ——以Y大学应用ESI数据库为例[D]. 施凯莉. 扬州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