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十三陵风景区林火管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克[1](2019)在《北京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潜在火行为及扑救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北京常见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栓皮栎为研究对象,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得到地表和冠层可燃物负荷量,采用室内实验和Behaveplus模型计算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燃烧条件下不同森林类型潜在火行为及影响因子。提出了不同火强度和森林火灾蔓延速度下的扑救措施建议。在保证人员和装备安全的前提下,为尽量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可燃物负荷量存在显着差异。油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最大,为13.054 t/hm2。其余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大小依次为栓皮栎林、侧柏林、刺槐林;侧柏林冠层可燃物负荷量最高,为24.399 t/hm2且每个层次可燃物负荷量分布较均匀,垂直连续性更好,其余冠层可燃物负荷量大小依次为油松林、栓皮栎林、刺槐林。(2)在高湿度、低风速条件下北京市四种常见森林类型都只能形成低强度地表火,对林分造成不了威胁;在中等湿度、中等风速条件下油松林发生间歇型树冠火,侧柏林则会发生危险更大的连续型树冠火,刺槐林会发生低等强度地表火,栓皮栎林则会发生中等强度地表火;在低湿度、高风速的条件作用下,油松林和侧柏林都会由地表火蔓延形成连续型树冠火,由于栓皮栎林和刺槐林枝下高较高和冠层负荷量较少的原因不能由地表火蔓延成树冠火。(3)不同森林类型潜在火行为与可燃物负荷量、风速和坡度呈正比,与可燃物含水率呈反比。研究表明风速对火行为参数贡献大于坡度,在低湿度、坡度较陡、无风的情况下四种林型都只能形成低强度的地表火;而在低湿度、坡度为0°风速达到15m/s的情况下,四种林型蔓延速度最小的侧柏林都能够导致大部分林分被毁。(4)在不同燃烧条件下,不同森林类型发生火灾后有着不同的扑救措施。随着单位面积放热量的增加,火场变得难以扑打人为可控制的林火类型范围越来越小。当火焰长度大于3m的时候火灾将会完全失去控制,应当及时转移人员和财产。油松林和栓皮栎林在中高燃烧条件下表现出人为较难控制的情况,扑救时应该引起注意。
李璇皓[2](2019)在《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的森林分布状况和自然条件,对主要可燃物类型的燃烧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选取了植被覆盖率较多、涉及到重点森林防火的十个区县作为研究调查对象,基于优势树种,将北京周边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进行划分。以样地内的树种(植物)组成、林分年龄、郁闭度、坡度、坡向、海拔高度、可燃物载量、可燃物综合属性值、森林类型和可燃物连续性指标等因子作为燃烧性分量,运用SPSS软件中系统聚类的方法,构建可燃物类型燃烧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软件的数据图像运算处理功能,把不同的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等级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直观地、有针对性地为北京地区森林防火提供了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北京地区实际情况,将主要可燃物类型划分为8种,分别为LB1(以油松为主的针叶混交林)、LB2(以侧柏为主的针叶混交林)、LB3(以刺槐为主的阔叶混交林)、LB4(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LB5(以枫树、榆树、杨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LB6(平原造林地)、LB7(灌木、杂草地)、LB8(农田、苗圃等难利用地)。(2)通过可燃物类型燃烧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数学方法计算,燃烧性大小排序为:LB1>LB2>LB7>LB4>LB3>LB5>LB6>LB8。(3)基于各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综合指标排序,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对比分析,划分了 5个燃烧性等级,即低燃烧性(平原造林地、农田;苗圃等难利用地)、中燃烧性(以枫树、榆树、杨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较高燃烧性(以刺槐为主的阔叶混交林;以栎树为主的阔叶混交林)、高燃烧性(灌木、杂草地)和极高燃烧性(以油松为主的针叶混交林;以侧柏为主的针叶混交林)。(4)通过燃烧性等级火险区划图,针对不同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等级提出不同营林防火措施。对于极高燃烧性等级,应合理混交种植防火树种,形成阻火林分网络,同时进行可燃物移除工作,修剪枝条,改变可燃物的空间分布结构;对于高燃烧性等级,采取对可燃物的清理方法以及对林木的抚育手段,改善林分类型生长环境,优化林分结构;对于较高燃烧性等级,应根据立地因子制定死可燃物清理措施,增加扑火队员与装备的可进入性;对于中燃烧性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清理部分有效地表可燃物的营林防火措施;对于低燃烧性等级,应及时清理人为活动较多地区的枯落物,避免人为火灾的发生。
李伟明[3](2018)在《北京十三陵林场主要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提出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林分类型结构不同,林下各类型可燃物的负荷量不同,根据进行不同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进而依据显着影响负荷量的影响因子建立不同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的计算模型,为今后可燃物调控方案的制定以及潜在火行为的预测提供了良好基础。本文以北京十三陵林场蟒山分场主要林型:油松林、侧柏林、五角枫林、黄栌林为研究对象,设置样地62块,利用样方法与标准枝法收集并计算了 4种主要林型不同地表可燃物负载量(地表下层枯落物、地表上层枯落物、1h时滞枯枝、10h时滞枯枝、100h时滞枯枝、灌层)的特征,运用SPSS18.0软件对不同林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影响因子(海拔、坡度、冠幅、郁闭度、林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活枝高、死枝高、地表可燃物层厚度)进行显着性与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林分类型,选择显着性较强、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子,建立其与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各林型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在717.93g/m2~1234.75 g/m2,最大地表可燃物负荷量(油松林)是最小地表可燃物负荷量(黄栌林)的1.72倍,差异较为显着。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大小排序关系为:油松林>五角枫林>侧柏林>黄栌林。其中黄栌林地表上层枯落物负荷量、1h时滞、10h时滞枯枝可燃物负荷量均最大;侧柏林100h时滞枯枝负荷量最大;油松林灌木层可燃物负荷量最大;五角枫林地表下层枯落物负荷量最大。针叶林与阔叶林地表下层枯落物、地表上层枯落物、1h时滞、10h时滞、100h时滞枯枝、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的差异性均不明显;针叶林灌木层可燃物负荷量是阔叶林的5.54倍。(2)油松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的影响,1h时滞、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平均树高的影响,灌木层负荷量主要受平均胸径的影响;侧柏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坡度、林龄、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影响,灌木层负荷量主要受林龄、平均树高的影响,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郁闭度影响;五角枫林灌木层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平均树高影响,1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冠幅影响,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坡度影响;黄栌林灌木层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郁闭度、平均胸径影响,1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活枝高影响。五角枫林、黄栌林的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各因子均无显着相关性。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影响,1h时滞、10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郁闭度影响;阔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主要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影响,1h时滞枯枝负荷量主要受死枝高影响。(3)选择显着性较强的6种影响因子(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树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建立其与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侧柏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油松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平均树高、海拔高度、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针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海拔、坡度、平均胸径、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阔叶林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与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地表枯落物层厚度有关。其中,油松林回归模型的F=38.94,P-value=0.007,R=0.987,R2=0.975,在统计学上讲该模型回归效果最好,精度最高。
王坚[4](2018)在《北京十三陵林场可燃物载量调查及其燃烧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北京十三陵林场内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林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针阔混交林、针叶纯林和针叶混交林,每种林型各取10个样地。本研究共涉及15个因子,分为立地因子,载量及其分布,和可燃物理化性质三大类,对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由此选出燃烧性等级划分的因子,并对不同因子的燃烧性等级进行划分,基于以上内容使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样地的燃烧性进行划分。通过外业调查的方法,获得了调查样地各立地因子和相关林分因子。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获得了含水率、热值、和灰分等因子。各林分乔木部分蓄积量则是通过实验形数法分别计算林分内单株乔木材积并累加获得。使用R语言对林分15个相关因子做多元相关分析,并对研究林型燃烧性等级加权赋值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林分15个因子做多元相关分析,得到以下相关性较高的因子关系:EW-SN(r=0.958,P=0.0007)、平均树高-平均活枝下高(r=0.905,P=0.0051)、平均树高-死枝下高(1=0.893,P=0.0068)、平均胸径-活枝下高(r=0.877,P=0.0095)、平均死枝下高-EW(r=0.818,P=0.0281)、平均树高-SN(r=0.899,P=0.0059)、平均树高-EW(r=0.845,P=0.0165)、平均胸径-林分蓄积量(r=0.862,P=0.0126)和林分蓄积量-地被枯落叶热值(r=0.849,P=0.0157)等。对研究林型燃烧性等级加权赋值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为:易燃森林类型为针叶纯林;可燃森林类型为针叶混交林;难燃森林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纯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针对各林分燃烧性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易燃森林类型即针叶纯林,在本研究中地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层可燃物载量最大,热值介于其他两类之间。但林下枝高最小,使得该类林分一旦发生火灾,林火极易蔓延至林冠层;可燃森林类型即针叶混交林,在本研究中平均胸径较小,但地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层可燃物载量相对其他林分较多且热值最大,油松林林下枝高介于其他两类之间,灌木可以达到林内最低死枝下高,且林分所处坡度较小,该类林分较易发生地表火,林火可能蔓延至林冠层,林火在地表蔓延速度较慢,且林火在林冠层的蔓延没有其他两类这么严重;难燃森林类型即针阔混交林和针叶纯林,在本研究中平均胸径最大,但地表灌木、草本和枯枝落叶层可燃物载量最少且热值最低,林下枝高最大,该类林分可燃物主要集中于林冠层。相对不易发生地表火。森林燃烧有三个基本要素中,其中,可燃物相较于其他两个要素更易调控管理。十三陵林区由于其气候和植被情况等极易发生火灾,对该林区森林可燃物和燃烧性展开研究意义较大。
于侯康[5](2017)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崂山”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新时期的旅游发展战略。崂山风景区作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近年来按照国家、省、市发展全域旅游、创建文化旅游品牌等改革创新部署要求,大力发展全要素旅游产业,相继实施了十大重点工程和七大品质升级行动,大力推进景区社区融合发展,构筑了全域旅游新格局。论文以崂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图表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当前全域旅游与智慧景区建设的理论与研究成果,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崂山风景区发展仍然存在的问题。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民游和个人游、自助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作者提出了全域旅游背景下新的“智慧崂山”信息系统的框架,主要阐述了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门禁票务、森林防火、市场营销、综合执法、客服热线六个部分的建设与更新方案,旨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管理者和游客,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论文所提到的发展框架与方案思路不仅适用于崂山风景区,希望能给其它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蔡炯[6](2013)在《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发展,北京市国有林场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在北京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0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把国有林场划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按从事公益事业单位管理,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承担;2008年举办奥运会后,北京市更将生态文明放在发展首位;2011年下半年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全面启动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展开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围绕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这一主题,通过对绩效评价、国有林场等方面的国内外文献回顾和对西山林场等单位的问卷调查,梳理了北京市国有林场的发展现状;运用相关理论,确立了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的内容与原则,设计出基于BSC(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概念模型、评价指标及权重等,并构建了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际调查数据,对北京西山等四个国有林场进行了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的对策建议,包括充分利用绩效评价信息、完善绩效评价活动、改善国有林场会计核算工作、改善国有林场组织管理、改进和完善激励机制、注重产业发展规划、拓宽林场资金来源等。论文的主要结论有:(1)通过对北京市国有林场发展状况的梳理,明确了北京市国有林场的发展由量的积累已逐步转向质的提升,成效显着,但并不均衡;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相关林业工程的参与等构成了林场的主要经营业务。(2)根据北京市国有林场建设目的,确定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的目标,即评价林场在生态公益服务方面的效果和效率及林场自身发展状况等。绩效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设计了基于BSC的绩效评价概念模型。(3)在数据可获得的基础上,依据BSC模型,从四个维度分别进行了指标设置;考虑到主观确权的不足和数学确权的难以实现等,采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模型确定指标的序数权数,构建了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选择西山林场、十三陵林场、八达岭林场、松山林场等四个林场进行了具体的绩效评价分析;通过计算“EVA(经济增加值)”、灰色关联分析法和DEA(数据包络分析)法,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维度分别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场在经济效益方面的经营是有效的,在生态效益方面的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林场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的,但发展不均衡,不稳定,相互间差异变化不大,经济投入与生态资源间的匹配性有待改善等。
金琳[7](2012)在《北京十三陵林场低山针叶林可燃物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基于北京十三陵林场低山针叶林的森林可燃物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可燃物调控方案。根据地形、林分特征设置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计9块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和11块侧柏林(Platycladus orientalis Forest),记录林分的地形、林分因子,林下植被特征,利用收获法调查地表枯落物、草本及灌木的可燃物负荷量,利用标准枝法调查乔木可燃物负荷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林分、地形因子对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的影响,并探讨防火季时林分易燃可燃物的垂直分布特征。根据结果,提出适合该地区的可燃物调控技术方案,具体结论如下:(1)林下植被的生长主要与林分因子相关。灌木生长主要与郁闭度、密度、平均胸径、死枝高相关;草本生长主要与郁闭度、平均树高、密度相关,同时受灌木平均高度的影响。(2)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主要与林分因子相关。细小可燃物(主要为草本和1h时滞枯枝)与郁闭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相关;灌木可燃物负荷量主要与密度、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相关;枯落物层的10h时滞枯枝及下层落叶负荷量主要与郁闭度相关。(3)为了所研究的可燃物垂直分布更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林分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调查样地划分为6种类型,包括3类油松林、3类侧柏林,以此代表整个十三陵林场的低山针叶林,同时对每一类型林分的易燃可燃物(主要为地表上层枯落物、草本、灌木、乔木针叶、小枝及死枝)垂直分布进行分析:整体而言,油松林的易燃可燃物主要以地表可燃物为主,树冠可燃物中,死枝可燃物的负荷量占有一定的比例,引燃树冠火的可燃物主要以死枝为主。侧柏林中的易燃可燃物主要以树冠可燃物为主,活枝可燃物占有的比例较大,引燃树冠火的可燃物负荷量相对较大,而地表可燃物相对较少。(4)对6种类型的林分制定相应的可燃物调控方案。整体看来,油松林主要以割灌为主,适当的进行地表枯枝落叶的清理。侧柏林主要以修枝为主,适当的进行割灌,同时根据林分密度情况进行疏伐和乡土阔叶树种的补植。通过森林易燃可燃物分布特征及林分特点制定相应的可燃物调控方案,避免了因盲目地进行可燃物大面积清理所浪费的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同时维持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实现了对森林可燃物进行综合调控、生态调控的理念。
张旸[8](2012)在《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实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实现方法,借鉴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理念,针对现代城市林业管理实践中已经具备的基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托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建设项目支撑,紧密结合北京城市林业建设和管理的业务实际,对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建设的背景条件、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关键技术、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标准体系、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的基本要素、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系统运行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重点提出了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的内涵、目标。通过业务梳理,从网格化管理的视角,全新地定义了网格化管理的的对象、业务和事件。将现代城市林业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包括业务原型模式、三级平台模式、体系建设模式和系统构架模式。在理论上建立了四大模型,如地理空间网格模型、对象资源网格模型、业务数据网格模型和责任主体网格模型。在北京城市林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行政职能和业务的规范,将数据流程与业务流程整合,做到业务管理的协同、指挥调度的统一、突发应急的快速反应、决策的科学果断、监督考核的量化。城市林业网格化区划是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本研究在融合了林业与城市园林现有区划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林业网格化区划以及编码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实现做了大量的研究。系统设计分为五个子系统,分别为系统构建与维护子系统、网格信息采集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网格化数据交换子系统和网格化专题应用子系统。本研究完成了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从概念提出、理论创建、模型设计、标准制定和指导信息系统研发的全过程。在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建设项目完成后,在全市推广应用。为全局核心业务和职能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手段,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城市林业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性作用。
王超,陈耀华[9](2011)在《中国名山的历史保护与启示——以中华五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山岳的开发历史悠久,中国名山在当前多作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其中部分还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仍能较好得到保留,对其认识和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探究。五岳作为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名山,开发利用和保护历史悠久,是研究中国名山历史保护的良好范例。通过对五岳的文献资料与历史遗迹的研究发现,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认识理念是一切山水利用和山水保护活动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五岳历史上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国家级祭祀的地位保障、圣旨法令的法律保护、明确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体制、"天人合一"的保护性建设、"以城奉山"的服务基地划定和从政府到民间多种渠道的保护修缮。这些措施不仅对于研究五岳及中国名山的保护和演变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当今风景区和遗产地的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郭富伟,王立明,牛树奎[10](2008)在《十三陵林场森林可燃物分布特征与防灭火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十三陵林场调查样地数据的分析,从树种组成、林分年龄、郁闭度、坡度、坡向、海拔、可燃物载量、草本高度和盖度、灌木高度和盖度为基本因子,结合可燃物的结构特征、载量特征和可燃物的分布特征,得出该林区发生火灾的主要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经营措施及防灭火对策。
二、北京十三陵风景区林火管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十三陵风景区林火管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潜在火行为及扑救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可燃物负荷量的研究进展 |
1.2.2 可燃物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火行为研究进展 |
1.2.4 林火蔓延模型 |
1.2.5 林火的扑救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情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类型 |
2.4 研究区火险情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典型林分的选择 |
3.2 林分特征调查 |
3.3 冠层可燃物调查 |
3.4 室内实验 |
3.4.1 可燃物含水率测定 |
3.4.2 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
3.4.3 冠层可燃物负荷量 |
3.4.4 可燃物床厚度 |
3.5 火行为指标计算 |
3.5.1 火线强度公式 |
3.5.2 林冠火引燃公式 |
3.5.3 树冠火连续蔓延参数计算公式 |
3.6 模型拟合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分析 |
4.2 不同森林类型垂直可燃物负荷量分析 |
4.2.1 油松林可燃物负荷量垂直分布分析 |
4.2.2 侧柏林可燃物负荷量垂直分布分析 |
4.2.3 刺槐林可燃物负荷量垂直分布分析 |
4.2.4 栓皮栎林可燃物负荷量垂直分布分析 |
4.3 不同林型潜在火行为分析 |
4.3.1 三种燃烧条件下地表火行为分析 |
4.3.2 三种燃烧条件下火行为类型转化分析 |
4.3.3 潜在树冠火火行为分析 |
4.4 不同燃烧条件下坡度、风速对火行为影响分析 |
4.4.1 坡度对火行为影响 |
4.4.2 风速对火行为影响 |
4.5 不同燃烧条件下林火扑救措施 |
4.5.1 油松林三种燃烧条件下扑救措施 |
4.5.2 侧柏林三种燃烧条件下扑救措施 |
4.5.3 刺槐林三种燃烧条件下扑救措施 |
4.5.4 栓皮栎林三种燃烧条件下扑救措施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 |
致谢 |
(2)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的与意义 |
1.2 基于燃烧性的林火研究 |
1.2.1 森林可燃物类型研究 |
1.2.2 森林燃烧性研究 |
1.3 国内外林火研究背景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北京市自然概况 |
2.2 北京市森林防火概况 |
2.3 研究区县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可燃物类型划分 |
3.2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分量调查 |
3.2.1 可燃物载量调查 |
3.2.2 林分因子调查 |
3.2.3 室内试验 |
3.3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评价指标构建 |
3.4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等级划分 |
3.5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可燃物类型燃烧性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 |
4.1.1 可燃物类型划分结果 |
4.1.2 可燃物载量分析 |
4.1.3 树种以及植物组成分析 |
4.1.4 郁闭度分析 |
4.1.5 林分年龄分析 |
4.1.6 森林类型(林火种类)分析 |
4.1.7 坡向分析 |
4.1.8 坡度分析 |
4.1.9 海拔分析 |
4.1.10 可燃物连续性指标(蔓延连续性指数)分析 |
4.1.11 可燃物负荷量与含水率综合指标分析 |
4.2 燃烧性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基于燃烧性的火险区划 |
4.3 基于燃烧性的森林防火措施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北京十三陵林场主要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森林可燃物的研究 |
1.2.1 森林可燃物的种类与分布格局 |
1.2.2 森林可燃物与火行为及调控技术的关系 |
1.3 森林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关系的研究 |
1.4 森林可燃物负荷量模型研究 |
1.5 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地形地貌 |
2.4 植被类型 |
2.4.1 油松林样地概况 |
2.4.2 侧柏林样地概况 |
2.4.3 五角枫林样地概况 |
2.4.4 黄栌林样地概况 |
2.5 人文环境 |
3 研究方法 |
3.1 野外调查 |
3.2 样地设置 |
3.3 林分调查 |
3.4 森林可燃物调查 |
3.4.1 可燃物种类调查 |
3.4.2 地表可燃物调查 |
3.5 室内实验 |
3.5.1 可燃物负荷量的计算 |
3.5.2 可燃物含水率的计算 |
3.5.3 实验数据处理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林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特征 |
4.2 各林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2.1 油纯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4.2.2 侧柏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4.2.3 五角枫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4.2.4 黄栌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4.2.5 针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4.2.6 阔叶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及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4.3 各林型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回归模型 |
4.3.1 侧柏林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回归模型 |
4.3.2 油松林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回归模型 |
4.3.3 针叶林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回归模型 |
4.3.4 阔叶林地表可燃物总负荷量回归模型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校内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致谢 |
(4)北京十三陵林场可燃物载量调查及其燃烧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森林可燃物及其燃烧性研究现状概述 |
1.2.1 森林可燃物载量估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2 燃烧性分析中因子间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3 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气候状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土壤类型 |
2.4 植被资源 |
2.5 森林火灾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林分选择 |
3.2 外业调查 |
3.2.1 各林分树种组成及相关林分因子测定 |
3.2.2 各林分灌木、草本及地被死可燃物调查 |
3.2.3 立地因子测定 |
3.3 室内试验 |
3.4 数据处理 |
3.4.1 载量计算 |
3.4.2 其他林分因子的获得 |
3.4.3 因子间相关性分析及因子选择 |
3.4.4 基于各因子的燃烧性等级划分 |
3.4.5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权重 |
3.4.6 燃烧性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林内乔木、灌木、草本和地被可燃物载量 |
4.2 其他林分因子 |
4.3 地被可燃物热值和灰分 |
4.4 因子间相关性分析以及因子选择 |
4.4.1 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
4.4.2 因子选择 |
4.5 基于立地因子的燃烧性等级划分 |
4.6 基于林分因子的燃烧性等级划分 |
4.7 基于地表可燃物载量的燃烧性等级划分 |
4.8 基于地被可燃物热值和灰分的燃烧性等级划分 |
4.9 层次分析确定权重 |
4.10 燃烧性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崂山”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全域旅游相关理论 |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与解读 |
2.1.2 全域旅游的内容 |
2.2 智慧景区等相关概念 |
2.2.1 数字景区 |
2.2.2 智慧景区 |
第三章 全域旅游下的“智慧崂山”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崂山风景区概况 |
3.2 全域旅游背景下崂山风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2.1 景区与社区发展不协调 |
3.2.2 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
3.2.3 旅游产品不丰富 |
3.2.4 市场化经营水平不高 |
3.2.5 旅游管理不够规范 |
3.3 崂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3.3.1 崂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现状 |
3.3.2 崂山风景区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全域旅游下的“智慧崂山”发展规划 |
4.1“智慧崂山”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
4.1.1“智慧崂山”发展原则和方向 |
4.1.2“智慧崂山”建设目标 |
4.2“智慧崂山”信息系统总体规划 |
4.2.1 设计依据 |
4.2.2 总体设计原则 |
4.2.3 架构设计 |
4.2.4 项目实施成功关键要素分析 |
4.3“智慧崂山”信息系统建设具体内容 |
4.3.1 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
4.3.2 门禁票务部分 |
4.3.3 森林防火部分 |
4.3.4 市场营销部分 |
4.3.5 综合执法部分 |
4.3.6 客服热线部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发展经济学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战略管理理论 |
2.2 数据来源 |
2.2.1 统计数据 |
2.2.2 实地调研 |
2.3 本章小结 |
3 北京市国有林场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 北京市国有林场概况 |
3.1.1 北京市国有林场外部环境 |
3.1.2 北京市国有林场基本状况 |
3.2 北京市国有林场发展历程 |
3.3 北京市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
3.3.1 北京市国有林场现状调研结果分析 |
3.3.2 北京市国有林场类型划分 |
3.3.3 北京市国有林场相关属性分析 |
3.3.4 北京市国有林场主要经营活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目标和内容 |
4.1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目标 |
4.2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原则 |
4.2.1 “3E”原则 |
4.2.2 治理原则 |
4.2.3 可比性原则 |
4.2.4 成本收益原则 |
4.3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内容 |
4.3.1 生态效益 |
4.3.2 经济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4.4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标准与指标设置依据分析 |
5.1.1 生态效益标准与指标 |
5.1.2 经济效益标准与指标 |
5.1.3 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
5.2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 |
5.2.1 组织维度和学习与成长维度 |
5.2.2 生态效益维度 |
5.2.3 经济效益维度 |
5.3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指标权重 |
5.4 本章小结 |
6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及结果分析 |
6.1 国有林场综合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6.1.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6.1.2 灰色关联分析法 |
6.2 国有林场的经济增加值计算 |
6.3 国有林场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 |
6.3.1 数据整理 |
6.3.2 分析过程及结果 |
6.4 国有林场绩效的数据包络分析 |
6.4.1 数据包络模型选择 |
6.4.2 生态效益维度绩效评价 |
6.4.3 经济效益维度绩效评价 |
6.4.4 生态效益维度与经济效益维度相互关联分析 |
6.5 国有林场绩效的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6.6 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影响因素的Tobit分析 |
6.6.1 生态效益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6.6.2 经济效益维度影响因素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提升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的对策 |
7.1 充分利用绩效评价信息 |
7.2 完善绩效评价活动 |
7.3 改善国有林场的会计核算工作 |
7.4 改善国有林场的组织管理 |
7.5 改进和完善激励机制 |
7.6 注重产业发展规划 |
7.7 拓宽林场资金来源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北京市国有林场状况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灰色关联分析的MATLAB代码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北京十三陵林场低山针叶林可燃物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燃物负荷量的研究 |
1.2.2 可燃物空间分布的研究 |
1.2.3 可燃物调控技术的研究 |
1.2.3.1 调控技术方法的研究 |
1.2.3.2 可燃物的景观水平调控 |
1.2.3.3 森林可燃物生态调控的展望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植被类型 |
2.5 人文环境 |
3 研究方法 |
3.1 野外调查 |
3.1.1 样地的设置 |
3.1.2 林分调查 |
3.1.3 森林可燃物负荷量调查 |
3.1.3.1 树冠可燃物负荷量的调查 |
3.1.3.2 地表及梯状可燃物负荷量的调查 |
3.2 室内实验 |
3.3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林分基本特征 |
4.2 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因子 |
4.2.1 影响针叶林林下植被特征的相关因子 |
4.2.2 影响油松林林下植被特征的相关因子 |
4.2.3 影响侧柏林林下植被特征的相关因子 |
4.2.4 林下植被特征的影响因子分析 |
4.3 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因子 |
4.3.1 影响针叶林可燃物负荷量的相关因子 |
4.3.2 影响油松林可燃物负荷量的相关因子 |
4.3.3 影响侧柏林可燃物负荷量的相关因子 |
4.4 易燃可燃物的垂直分布 |
4.4.1 样地的划分 |
4.4.1.1 林分公因子的提取 |
4.4.1.2 样地类型的划分 |
4.4.2 易燃可燃物的垂直分布 |
4.4.2.1 油松林易燃可燃物的垂直分布 |
4.4.2.2 侧柏林易燃可燃物的垂直分布 |
4.5 可燃物调控技术方案的制定 |
4.5.1 可燃物调控措施的选择 |
4.5.1.1 修枝 |
4.5.1.2 割灌 |
4.5.1.3 枯枝落叶的清理 |
4.5.1.4 林分密度的调整 |
4.5.2 油松林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2.1 油松林A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2.2 油松林B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2.3 油松林C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3 侧柏林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3.1 侧柏林A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3.2 侧柏林B调控方案的制定 |
4.5.3.3 侧柏林C调控方案的制定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实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城市林业研究与发展 |
1.3.2 林业信息化研究与发展 |
1.3.3 网格计算研究与发展 |
1.3.4 网格化管理研究与发展 |
1.3.5 网格GIS研究与发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地点 |
2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概念与方法 |
2.1.1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概念的提出 |
2.1.2 方法论 |
2.1.3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的定义 |
2.2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基本要素 |
2.2.1 对象、事件和业务要素 |
2.2.2 网格区划的概念 |
2.3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应用模式研究 |
2.3.1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业务模式 |
2.3.2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三级平台模式 |
2.3.3 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体系构建模式 |
2.4 业务梳理与责任主体 |
2.4.1 业务梳理方法 |
2.4.2 业务梳理例举 |
2.4.3 机构与责任主体 |
2.5 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
2.5.1 空间数据访问与可视化 |
2.5.2 基于GIS的业务定制 |
2.5.3 跨GIS平台的中间件 |
2.5.4 标准化服务平台 |
2.5.5 无线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 |
2.5.6 数据存储管理 |
2.6 小结 |
3 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
3.1 宏观发展规划 |
3.1.1 发展目标 |
3.1.2 总体布局 |
3.1.3 重点建设工程 |
3.1.4 管理与效益的提升 |
3.2 网格区划与编码 |
3.2.1 网格分级与划分原则 |
3.2.2 网格编码 |
3.2.3 属性要求 |
3.3 要素编码 |
3.3.1 编码原则与分类 |
3.3.2 编码与属性要求 |
3.4 责任主体编码 |
3.4.1 编码原则 |
3.4.2 代码结构 |
3.4.3 属性要求 |
3.5 系统组织与网格模型 |
3.5.1 系统组织 |
3.5.2 网格模型 |
3.6 小结 |
4 服务于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需求分析 |
4.1.2 系统流程分析 |
4.1.3 系统总体构架与组成 |
4.2 数据管理 |
4.2.1 信息采集模块 |
4.2.2 数据库管理模块 |
4.3 平台管理 |
4.3.1 系统构建与维护模块 |
4.3.2 数据共享与交换模块 |
4.4 网格化管理应用 |
4.4.1 综合信息查询模块 |
4.4.2 专题应用模块 |
4.5 小结 |
5 系统运行实例 |
5.1 数据的定义与维护 |
5.2 数据采集与入库 |
5.3 数据展示与应用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中国名山的历史保护与启示——以中华五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名山与五岳 |
3 五岳的历史沿革 |
4 五岳的历史保护与启示 |
4.1 自然山水的认识理念 |
4.2 国家祭祀的保护地位 |
4.3 圣旨条例的保护法令 |
4.4 职责明确的保护体制 |
4.5 天人合一的保护建设 |
4.6 以城奉山的保障基地 |
4.7 多方参与的保护修缮 |
5 结语 |
(10)十三陵林场森林可燃物分布特征与防灭火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地区概况 |
2 森林可燃物分布特征 |
3 十三陵林场森林火灾防控策略 |
3.1 加强森林可燃物经营管理 |
(1)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 提高森林自阻火生态健康性。 |
(2) 增加阔叶林比例, 降低林分燃烧性和火险等级。 |
(3) 尽快更新造林, 减少林内“天窗”。 |
3.2 强化火源管理 |
(1) 加强宣传教育。 |
(2) 综合运用设卡、巡护、清山几种手段。 |
3.3建立防火带离带, 阻断可燃物分布的水平和垂直连续性 |
3.4 多方监测, 提高林火预测预报水平 |
3.5 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急体系, 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 |
(1) 建立防火应急通信网络, 加强森林防火工程系统建设。 |
(2) 大力开展以水灭火, 提高森林消防能力。 |
(3) 利用GIS等先进技术, 科学提高灭火效率。 |
(4) 加强灭火队伍和装备建设, 开展灭火技战术研究与演练。 |
4 结论与讨论 |
四、北京十三陵风景区林火管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潜在火行为及扑救措施研究[D]. 李克.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北京市山区主要可燃物类型燃烧性研究[D]. 李璇皓.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北京十三陵林场主要林分类型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影响因子研究[D]. 李伟明.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北京十三陵林场可燃物载量调查及其燃烧性分析[D]. 王坚.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5]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崂山”发展研究[D]. 于侯康. 青岛大学, 2017(01)
- [6]北京市国有林场绩效评价研究[D]. 蔡炯. 北京林业大学, 2013(10)
- [7]北京十三陵林场低山针叶林可燃物分布及调控技术研究[D]. 金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8]北京城市林业网格化管理模式与实现的研究[D]. 张旸.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6)
- [9]中国名山的历史保护与启示——以中华五岳为例[J]. 王超,陈耀华. 地理研究, 2011(02)
- [10]十三陵林场森林可燃物分布特征与防灭火对策研究[J]. 郭富伟,王立明,牛树奎. 森林防火,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