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骇人听闻的恋物癖(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月[1](2020)在《《维护司法公正:一位检察官对犯罪、刑罚和法治的看法》(节选)翻译报告》文中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扩大,使得非文学翻译的需求激增,并且随着社会进步和国际化城市的建设,法律翻译必将成为完善的社会功能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更加积极的参与全球化治理,对于国际法和各国法律体系制度的了解不可或缺,而法律类书籍的翻译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国人更加真实的了解其他国家的法律体系,还能为法律类专业人士提供更多资料。在此背景下,译者选取了Preet Bharara所着的Doing justice:A prosecutor’s thoughts on crime,punishment,and the rule of law一书作为翻译文本,该书分为调查、指控、判决、刑罚四个部分,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和个人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下以及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实现真理和正义所需的思维过程。译者只选取了其中的第二部分进行翻译,通过这部分的翻译读者可以了解在指控阶段各种有趣的案例。本书的翻译,不仅可以让读者对美国的司法体系和诉讼程序,尤其是对诉讼的第二阶段——指控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为其他从事法律翻译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让其了解该类法律文本的行文特点,以及翻译此类文本所需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个翻译任务的描述,包括翻译材料的介绍、选材的意义以及文本特点;第二部分是对整个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从词汇和句法两大层面探讨翻译策略:在词汇层面,译者讨论了具有特殊含义的普通词汇以及法律术语的翻译,在句法层面,译者讨论了平行句以及长难句的翻译;第四部分是对整个报告的总结。希望通过本次的翻译实践可以让读者对美国的司法制度与程序有更加清晰的了解。通过这篇报告,译者不仅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美国司法体系的运作模式,以及原作者想传达的法治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性,还希望从事法律翻译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可以了解到翻译法律文本需要比其他文本更加严谨,尤其是对法律术语的翻译。
汪凡凡[2](2020)在《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托马斯·品钦小说的生态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托马斯·品钦小说从自然生态层面抨击了在资本主义"人控制自然"意识形态、技术理性、经济理性等的驱使下,人对生灵、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等的严重破坏;从社会生态层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和非正义性所导致的战争之灾和种族屠杀,权力和技术的合谋造就了一个"类死人"的世界,技术异化使人物化及人际关系的畸形等社会生态严重失衡的现状;从精神生态层面批判了科技至上、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对人性的异化、对文化的践踏,以及人们信仰的丧失等精神生态危机。对此,托马斯·品钦提出了一系列化解生态危机的方法,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忧思与后人道主义关怀,发出了对生态正义、回归自然、绿色消费、文化多元等的呼吁,希冀建立一个远离有害物质和生态灾难、免除种族与性别歧视以及资本主义毒害和压迫的生态社会。
王晶[3](2020)在《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中的西部神话书写 ——从辛格、墨菲到麦克多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以辛格、墨菲和麦克多纳的西部代表剧为研究对象,聚焦三位剧作家作品中的爱尔兰西部神话书写,以他们所处的不同时期为参照系,勾勒20世纪爱尔兰西部神话书写这一文学传统的嬗变历程,发掘西部神话对建构爱尔兰性的政治和文化意涵。本文通过对辛格的《骑马下海人》和《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墨菲的《没有欢笑的小镇》和《返乡谈话》、麦克多纳的《康尼马拉的骷髅》和《荒漠的西部》进行文本分析,指出三位剧作家由于出身背景、观察视角和所处时代的不同,他们对西部神话的书写有着各自的独特性、创新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辛格以诗性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梦幻与现实并置的西部,构筑了一个以农民生活为核心景观的西部神话;墨菲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穿了德瓦莱拉田园神话对乡村生活美化的虚假性,为世人展现了一个物质贫困和精神饥荒的爱尔兰西部图景;而麦克多纳则通过黑色风景和暴力怪诞的方式戳破了旧的浪漫化的西部神话,建构了一个由全球大众流行媒介所浸淫的夸大与非真实的后现代西部黑色田园。这三位剧作家分别活跃在20世纪早期、中期和晚期爱尔兰戏剧的舞台上,他们同时把眼光投放到爱尔兰西部,视其为体现民族性、诗性田园和爱尔兰性的文化象征符号,书写了爱尔兰民族的文化神话。爱尔兰西部神话书写传统始于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辛格是该传统的先驱者,墨菲和麦克多纳对其既有继承的关系,又有反叛和解构的意识,墨菲更倾向于采取保守主义的立场,而麦克多纳则表现出更加激进的批判态度。通过比较三个不同时期的剧作家对爱尔兰西部神话的书写,我们可以发现该文学传统在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中的嬗变历程:从辛格的西部神秘化书写,到墨菲的反德瓦莱拉田园神话书写,再到麦克多纳后现代黑色田园神话书写。该嬗变历程呈现出神话与反神话书写,传统与进步,过去与现在,地方与全球之间二元对立的特点,表明了爱尔兰西部神话在建构爱尔兰性的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世纪百年间,三位剧作家对爱尔兰性的表述也在逐渐地发生演变,从比较窄义的“盖尔文化、农村和天主教”的爱尔兰性,转变为更为宽容的“全球化、多元化和异质化”的爱尔兰性。可以说,辛格、墨菲和麦克多纳在创作中坚持自己特有的立场,敢于质疑和批判叶芝、德瓦莱拉等政治文化精英对爱尔兰西部的神话化想象和建构,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诠释了他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也书写了爱尔兰民族的精神面貌。
王若凡[4](2019)在《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文中认为十八世纪法国的萨德是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争议性不仅在其笔下的情色描写,也在他对于基督教道德的质疑。萨德作为启蒙的科学与理性的信徒,将基督教道德观的律法视为束缚与压迫。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观的反对切入分析,第二部分分析萨德小说中的自然道德观,第三部分深入阐述萨德自然道德观的自爱自由思想,第四部分对于他的相对主义实质与虚无主义倾向展开分析。萨德否定基督教道德观的合理性。他认为上帝作为构建基督教道德观的支点,其本身是人为制造的概念。萨德从科学与理性两个角度论证上帝不存在。他认为基督教的虔信、顺从与性纯洁的三种核心道德观是人为制造的,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利益的手段。基督教道德观构建支点是上帝,自然的剧烈变化是神迹彰显的证明。萨德在小说中以自然为支点构筑自己的自然道德观。萨德认为自然的变化表现为物质的变化与原子的重新组合。萨德据此提出符合自然的就是道德的,将合乎自然作为的标准。自然是萨德道德观的核心,他的伦理讨论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坚信人最基本的生活规则就是依循自然。萨德依循自然提出了以自爱、独立和自由为原则的道德观。萨德的自爱道德观认为个人的保存是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人爱自己具有正义性。萨德认为自爱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他反对死刑并推崇个体生存,反对用道德观强迫个体去关爱他人。萨德的反抗道德观反对权力与法律,认为权力塑造的美德是其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萨德针对基督教一元制标准提出了多元的道德判断。萨德的多元道德观不可自洽的地方在于无法得出道德共识。萨德的自由道德观表现为对身体的自由掌控。他笔下的性并不仅仅是性本身,性是权力的隐喻也是自由的象征。他所追求的自由是运用自然赋予人类的权力。但萨德将自由推向无束缚的境地,认为社会契约是束缚了人的枷锁。本文将萨德以自然为核心的道德观实质归纳为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与道德悖论的相对性四个方面。这四点从主观到客观,共同构成了萨德道德观相对主义的实质。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层面上看,萨德认为人为制定的道德观有其狭隘性。萨德信奉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在不同时代与不同文化中应有截然不同的判断标准,他的道德理论是基于文化相对现象的道德相对主义,以自然取代上帝,其道德观也必然会进入理论与现实的困境。本文提出萨德的道德困境有三种,第一是自然性与规范及秩序的矛盾困境,第二是人性与动物性的矛盾困境,第三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困境。其道德相对主义必将导向道德标准的虚无。造成萨德道德理论困境的原因在于企图以自然构建道德体系的尝试不可自洽。
孙睿[5](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宁欣[6](2018)在《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文中提出东方对于西方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国度,当照相机这一媒介被引入中国后,照片的图像本应承担着记录真实的中国面貌的义务,但西方摄影师往往通过镜头的取景选择、框架设置、场景设计、模特摆拍等方式,展示出他者的中国形象。实际上,对于一个社会的评判,主要依赖于这个国家对待女人和小孩的态度以及他们在时代大背景下的生存际遇。中国女性作为特定的人物群体,是西方摄影师关注的重点,成为了非西方之人物及西方现实欲望对象的标准。可以说,中国女性在异族和性别的双重他者之中被凝视、被观看、被言说,在影像这一真实、客观的媒介之中,在祛魅的表征下展现中国妇女的面貌、生存状态,却也在假象的隐喻中塑造出符合西方期望与想象的中国女性形象,相机像是一把枪支,在图像背后暗含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权利机制下的话语,控制视觉的在场,本文以西方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女性照片为视觉文本,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基础,阐述西方在想象和记忆中提炼出的中国女性色彩。本文将西方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视为一个整体的视觉文本,分章论述:第一章阐述本文选题背景及现有的研究基础,将中国影像与形象研究分类为两个部分:后殖民主义研究、摄影史研究。在归类研究之上,指出本文将研究范围限定在早期西方摄影师拍摄的中国女性的影像,同时,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中国形象像一条变色龙,根据西方人的需求和期望变化而变化,本章阐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的历史流变。第三章阐述西方镜头下被凝视的中国女性的封建形象,以女性的人生历程为基础,阐述女性作为附属的视觉信码;第二个部分阐述西方摄影师通过影像的语言对中国女性这一典型群体的塑造,用镜头进行阶级的界定,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边缘人、战争破败景象中的难民妇女、戴枷锁的女囚,同时指出照相馆的设计摆拍的双重趣味:摄影成为贵族的新名片或是西方摄影师对中国式肖像的建构,交际花的自我宣传或是符合西方人性幻想“捷径”。第四章阐述中国女性作为公民的视觉信码,即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新国人形象,即女学生、现代新娘、摩登女郎,塑造出新时代的中国女性形象,“第三世界女人”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变形,从而变成佐证西方文明的一种方式。第五章将女性作为符号的信码,使得她们的形象解构为符号的表达,具体包括梳妆、裹足、纺织,通过摄影的方式完成符号的具象表达。第六章摄影机器本质是他者的形象建构的一种“话语”方式,分析西方摄影师对中国女性的关注、建构的主观动机、意图:猎奇式的俯视、恋物癖式的观赏、殖民式的凝视、偏见式的物化。
姚臻[7](2018)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探讨空间在英国当代着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文学叙事中所具有的主题意蕴和价值判断,揭示了作家对艺术创新、文化态势、社会责任、历史真相和小说意义等重大命题的哲思。空间叙事在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中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承载着作家对于空间体验的文化想象,还承载着他对小说空间形式的创作实践。本文试图从空间叙事维度、空间叙事建构以及空间叙事内涵这三个层面对麦克尤恩的小说进行系统性的解读,探讨作家如何通过空间构建起一个观照叙事内容、叙事策略以及叙事理念的多维小说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部分主要分析了麦克尤恩小说中多维的空间类型,具体分为地理、心理和权力三种。地理空间不仅仅是故事叙述和情节发展的场所,也是作家本人对后现代文明引发的人性危机、异质文化带来的精神迷失以及现代都市历史景观进行审视与探讨的场域。“城市荒原”、“异域迷宫”及“伦敦景观”的城市书写路径勾勒出地理空间变迁下作家的情感结构和创作风格的变迁;心理空间主要体现在生存经验投射于人物内心产生的感悟和认知。无论是记忆空间还是想象空间,都是人物认知外部世界和内在自我的有效手段,反映出作家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者的认识与思考;此外,麦克尤恩的小说叙事还关注空间中的权力因素,权力不仅存在于社会空间,还渗透了个人空间,权力的行使通过权力规训和权力话语以达到对主体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控制。麦氏小说中的空间类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空间构造,也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表征空间,是各种权力和文化交锋的社会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部分主要探讨了麦克尤恩如何在小说中建构空间,即其独特的空间叙事策略,具体表现在作家在处理空间与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和空间转换关系时所采用的叙事策略。麦克尤恩的小说文本在叙事结构上具有显着的时空体特质,具体表现为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以及通过延缓的场景来表现空间化的时间;在空间形式方面,麦克尤恩的叙述风格从早期的个人肖像的空间形式逐渐转向对社会图景的空间展示;在空间转换方面,在麦克尤恩的小说中,空间的移动、交叠和变化往往与个体寻求成长和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和模式。麦氏空间叙事策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空间体验作为生存体验的内在形式。作家有意识地在小说中进行空间叙事构造,使小说叙事从情节层面升华到对主题意义的凸显层面,从而将个人经验、审美体验以及对社会历史的关注和反思融进小说的空间。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主要聚焦于麦克尤恩藏匿于空间叙事之下的心理诉求、伦理判断以及理性建构,旨在阐释麦克尤恩小说叙事中所涉及的诸多复杂因素。麦克尤恩笔下的文本空间是动态的、开放的意义再生体。它通过自身结构中垂直叙述轴的运动与其他文学文本、与历史、文化以及心理语境之间进行关联。垂直叙述轴的文学层面通过对相关文学体裁和文学文本的引用和改造,彰显出作家对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批判性地继承态度;垂直叙述轴的历史层面主要通过“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参与对历史的解构/重构的过程;垂直叙事轴的精神层面分析则在心理学范畴中折射出一个对自我与他者进行哲学性反思的麦克尤恩形象,具体表现为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文本、文本与语言、自我与语言以及社会话语形式等诸多关系中复杂而不稳定的效果。因此麦克尤恩的小说空间具有动态生成、无限开放的内涵。空间叙事开辟了麦克尤恩小说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在此视角下,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不仅仅是承载故事发展的容器和背景,而是作为叙事技巧和手段参与并影响着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意义的建构,从而使文本空间成为一个复杂隐喻和语义的系统,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文化、伦理等多个层面意义。本文从小说文本中的空间的具体表现类型入手,结合作家的情感结构和意识形态,上升至抽象意义上的麦克尤恩的空间叙事策略,再回落至社会学意义上小说文本与外部世界叠加之上形成的社会空间,揭示出麦克尤恩微妙复杂的空间叙事下丰富的社会主题。
王亮[8](2018)在《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文中认为高概念是好莱坞的一种程式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是以引人关注的噱头、简洁的情节主轴和明晰的主题、高度的视听冲击力、明星等元素追求最大多数观众及充分的市场营销能力的商业叙事策略。而高概念电影则是在这种策略和模式下所生产出来的影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高概念电影日趋成熟,成为目前好莱坞电影生产的主流程式,更为其在全球电影市场的领先地位保驾护航。本论文对高概念电影的形成过程、定义、特征、叙事模式、意识形态构建功能以及创作和接受范式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总结。高概念电影的形成首先是电影受自身内部的商业、技术和文化等本质属性规范和约束的结果。电影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加上好莱坞的趋利本性决定了高概念电影市场导向的生产宗旨;技术的发展为高概念电影走向奇观化和数字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消费主义、视觉文化的兴起则是高概念电影能够大行其道的生存土壤。其次,二战之后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等外部因素则是催生高概念电影的直接原因。迫于经济压力上升以及新的娱乐形式的出现、电影观众群体的迭代,电影业不得不对制片模式和经营方式进行调整,其产品市场也由北美拓展到了全世界。在这种新形势下,发展一种能快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影艺术形式很有必要,既容易占据市场又可以在电影、电视、游乐设施、电子游戏等领域共同分享概念和影像艺术的高概念电影便应运而生了。高概念电影沿袭与继承了好莱坞影史上的类型电影及“重磅炸弹”电影的制作理念和模式,同时又有区别于前二者的特征。由于高概念电影更加强调与市场营销的紧密联系,其更加重视图像中心的奇观叙事,更加追求主题浅显集中、情节简单明了、叙述直白清晰的叙述有效性。同时以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加强明星与电影作品的契合度保障产品的差异性,将电影产品与文化、娱乐产品进行整合营销,全方位开发利润增长点。借由电影文本之间以及电影文本与小说、漫画、电子游戏等其他形式文本之间相互指涉的互文性生产大量的续集、系列电影或衍生电影,建立品牌效应,维持长期的盈利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概念电影是对经典好莱坞电影在叙事和审美表达层面的强化。在表层意义场的故事元素层面,高概念电影为确保其能够在全球市场畅行无阻,最大程度地降低文化折扣,倾向于表现能够在不同文化、民族的受众中引起共鸣的通约性主题。传统叙事作品中的成长母题、爱情母题、寻找母题、复仇母题等都是高概念电影中常见的主题。而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和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了适应观众与日俱增的新、奇、特的观影需求,高概念电影越来越倾向于将传统创作主题进行非现实化的包装。在故事结构方面,高概念电影仍遵循传统的因果律,并对经典好莱坞时期的三幕式结构进行了强化。高概念电影的人物一般是鲜明清晰的,较少出现难以捉摸的性格或飘忽不定的情绪变化。着力表现人物的外部动作,人物动机明确,具有一致性。人物设置基本遵循几种基本的角色功能定位。高概念电影主要通过表层意义场的奇观效果来吸引观众,相对来说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相对羸弱,这也是一般认为高概念电影比较浅薄的原因。但高概念电影也能通过溢出与断裂、测绘与建构等时空符号的规划与设置,创造生动且丰富的银幕形象,从而激发观众的二度审美。高概念电影在向全世界观众提供声色俱全的顶级娱乐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承担着意识形态输出的功能,通过形象化传播,将意识形态表达融入影像之中。特别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多民族、高度异质性的移民社会来说,高概念电影在建构主流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中最典型的包括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鼓吹民主自由的同时又对强权政治秋波暗送以及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等。另外,尽管近年来高概念电影越来越走向非现实化,但它仍极度紧张地保持着对现实的高度敏感与关注,并极为敏捷又颇具匠心地调整着其经营与叙事策略。既满足大众的观影愉悦,同时又传达西方的主流价值观,通过虚构的故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做出回应。但这种现实回应的旨归是遮蔽与抚慰,而非揭露与质询。是通过对现实问题给出想象性的解决方案而达到遮蔽现实、抚慰社会主体的焦虑情绪的功能。而在好莱坞高概念电影中,男性中心、白人中心与人类中心的倾向清晰可见,女性、有色人种和自然一般以“他者”形象出现,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高概念电影的产生、发展与成熟离不开电影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数字技术对于电影制作领域的全方位介入,则使得高度商业化、奇观化、突出“概念”的高概念电影如虎添翼。数字技术强化了高概念电影的奇观修辞,使英雄情结更加弥散,也带来了更加精致的影像。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消费主义语境中数字影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电影艺术越发屈从于资本逻辑,影像生产的拟真化使得人们越来越陷入“失真”状态、“真实”变得愈发难以把握,电影对数字技术的依赖使得全球化越来越近似“美国化”等等,都是需要警惕的。最后,高概念电影策略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系统,而是根据市场动向、产业发展而适时调整,因此高概念电影仍然处于变动不居的发展之中。也正因为我们对高概念策略仍然处于不断的探索之中,造成了部分高概念电影过度渲染“概念”而故事乏力、滥用奇观而忽视叙事、过度依靠互文生产而原创不足等误区。相信随着对高概念电影的理解的深入、电影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电影工业体系的完善,中国电影产业会建立一套符合发展现状的营销体系与生产模式,走出自己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焦康武[9](2017)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暗网犯罪应对研究》文中认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应对暗网犯罪具有导向意义。新时期暗网犯罪对网络安全构成了新威胁,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出发,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认识暗网犯罪的现状和特点,为其作一个初步定义,并结合暗网犯罪对我国已经形成和潜在形成的挑战,用辩证的、系统的思维来设计应对暗网犯罪的策略。应对暗网犯罪应坚持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全方位治理思路,这是应对暗网犯罪的有效路径。
王凌云[10](2017)在《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意象是诗歌中的常见意象。通过对植物意象的书写,诗歌不仅保存着“人与自然”相遇的原初经验,而且对“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着反思性的理解;不仅使我们发现了植物的感性或形式之美,而且在植物中看到了我们自身“灵魂”的隐喻。因此,对诗歌中的植物意象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对人类具体生命经验和深层意识结构进行探究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语言的潜能、对人类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边界进行测度的可靠方式,同时还是对文学史或诗歌史进行有效梳理的一条线索。本文试图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对当代新诗作品的细读出发,以“植物意象”这一问题为中心,分列出若干“子问题”,对问题可能延展到的若干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且,本文在论述过程中,试图将“植物诗学”的整体论述,与对诗歌文本细节的分析联系起来。就研究方法来说,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的方法,按照“植物意象”包含的四层意蕴,也就是“知觉”层、“语言-修辞”层、“经验-场景”层和“象征-观念”层,对若干诗歌文本进行分析。同时,本文还借鉴了名物学、精神分析、神话学和广义现象学的某些方法和“漂移说”理论,对植物意象的意义生成方式进行阐释。本文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在“绪论”部分,本文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问题”;然后,梳理了对“诗歌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的三条路径,即“名物学—博物学”路径、“诗学—文学批评”路径和“经学—神话学—哲学”路径,并依据这三条路径对以往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综述;随后,对本文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和章节结构进行了解说。在第一章中,本文对“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进行了分析。古今诗人们书写的植物种类及其出现频率有非常显着的区分,他们在书写这些植物时的语言特征、修辞策略、精神气质以及背后预设的诗学理念的分歧更是巨大。这一章试图探究中国当代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呈现植物意象时书写方式的差别,同时探讨其历史成因,并揭示出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古今诗学理念和文明精神的差异。在第二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树”意象。这一章对“树”的诗学讨论分为五个步骤:首先,我们探讨“作为灵魂形象的树”;其次,是“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第三,我们讨论“诸种不同的树”,包括“观念性的树”和“经验性的树”;然后,我们讨论了“树的各个部分”,包括“根”、“枝”、“叶”和“果”;最后,分析由诗歌所见证的“树”在人类生活中的位置和意义。这一章的分析着眼于“意象的诗学逻辑”,试图对意象的谱系、意象所携带的隐喻和象征观念、以及意象的变形方式等进行探究,从灵魂形态学和深层意识结构的角度来理解诗歌中与“树”相连的生命经验。在第三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草”意象。这一章首先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之意象作了简略的梳理;然后,分析了中国当代新诗中从“草原书写”过渡到“草丛书写”的转变过程;随后,依据若干当代新诗作品,对作为“生命”之象征的“草”的各种形态进行了分析;最后,是对“荒草”这一意象中所凝结的文明、个体和历史经验的解说。这一章后面还附有一节专题讨论,对“竹”与“藤”这两种意象在当代新诗中的书写方式进行了分析。在第四章中,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意象。这一章首先对“花”的四重象征涵义进行了分析,并从文明论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中“桃花”意象的演变进行了追忆。随后,本文在古今中西比较的视野中,考察了“德性之花”与“爱欲之花”这两种典型的象征方式之间的张力。中国当代新诗对“花”的书写,有一个从“象征性”向“日常性”转换的大体轮廓;同时,当代诗人们对“花园”意象的各个层面也进行了深度开掘。这一章指出,诗歌中的“花”之意象的演变,与德性、爱欲和女性在历史中的命运息息相关。第五章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的“作物”意象的讨论。这一章结合文本细读,对“粮食”、“庄稼地”、“蔬菜”与“瓜果”等意象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当代新诗在对“作物”的书写上呈现出来的多向通道;然后,通过对中国当代“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农事诗”写作的前景与趋势。这一章指出,诗歌对“日常之物”的关注必定会落实在对“作物”的关注上,只有这样的写作才真实、具体和可信。在“结语”中,我们对此前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我们提出,当代的“植物诗学”需要摆脱古典的“德性诗学”主导模式,走向一种更加开放、多元的诗歌书写方式。对植物意象的研究,是通往诗歌内核和奥秘的一条通道。本研究的意图,并不只是对中国当代新诗中那些书写植物意象的作品进行分析,而且是在尝试通过细致和耐心的阅读,恢复我们对植物生命的感知与同情,激活我们对汉语自身微妙性的敏感,进而重塑我们生命经验的完整性。
二、骇人听闻的恋物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骇人听闻的恋物癖(论文提纲范文)
(1)《维护司法公正:一位检察官对犯罪、刑罚和法治的看法》(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and its author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1.3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1.3.1 Lexical features |
1.3.2 Syntactic features |
1.3.3 Textual features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1 Translation tools |
2.1.2 Legal background |
2.1.3 Parallel texts |
2.1.4 Schedule of the task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2.2.1 Glossary making |
2.2.2 While– 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
3.CASE STUDY |
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2 Translation problems at lexical level |
3.2.1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with special meanings |
3.2.2 Translation of legal terms |
3.3 Translation problems at syntactic level |
3.3.1 Translation of parallel sentences |
3.3.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
4.CONCLUSION |
4.1 Major findings |
4.2 Limitat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2)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托马斯·品钦小说的生态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生态危机 |
(一)技术理性与自然之殇 |
(二)经济理性与城市之困 |
二、社会生态危机 |
(一)战争与国家之难 |
(二)种族问题与民族之危 |
(三)技术与权力的联姻造成人与社会的畸形关系 |
(四)人的物化与人际关系的异化 |
三、精神生态危机 |
(一)经济与政治的双重难民与精神荒原 |
(二)电子媒介与异化的精神消费 |
四、结语 |
(3)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中的西部神话书写 ——从辛格、墨菲到麦克多纳(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篇章结构 |
第一章 爱尔兰西部与爱尔兰西部神话书写 |
第一节 爱尔兰西部: 爱尔兰民族本质的地域 |
第二节 爱尔兰西部神话书写: 爱尔兰民族的文化神话 |
第三节 辛格、墨菲和麦克多纳与爱尔兰西部神话书写传统 |
第二章 辛格的爱尔兰西部神秘化书写 |
第一节 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西部神话书写 |
第二节 《骑马下海人》: 浪漫原始主义的民族神话建构 |
第三节 《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 诗与暴力、想象与现实并存的西部 |
第三章 墨菲的反德瓦莱拉田园神话书写 |
第一节 爱尔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部神话书写 |
第二节 《没有欢笑的小镇》: 家庭神话的破灭与后饥荒时代精神创伤 |
第三节 《返乡谈话》: 新旧观念的冲突与田园梦的幻灭 |
第四章 麦克多纳的后现代黑色田园神话书写 |
第一节 爱尔兰全球化时期的西部神话书写 |
第二节 《康尼马拉的骷髅》: 墓地景观、大饥荒记忆与砸尸骨狂欢 |
第三节 《荒漠的西部》: 弑父、手足之争与天主教神话的坍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萨德的生平、作品与道德观简析 |
二、萨德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萨德道德观的研究意义与研究途径 |
第一章 宗教道德:萨德小说中的否定对象 |
第一节 萨德对于基督教道德基础的否定 |
一、理性的论述:对上帝存在的理论反驳 |
二、现实的揭露:小说中对上帝失语的现实描述 |
第二节 萨德对基督教道德人间代言者的否定 |
一、教会的腐败:经济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科勒芒神父等形象分析 |
二、教会的滥权:政治上与道德相悖——以人物圣玛利司铎群像等形象分析 |
第三节 萨德对基督教美德观本身的否定 |
一、愚昧的信徒:萨德对虔信的道德观的否定——以《相对的惩罚》与《司铎丈夫》为例 |
二、顺从的羔羊:萨德对顺从的道德观的否定——以《院长受骗记》与《幸运的骗局》等为例 |
三、身心的枷锁:萨德对性纯洁的道德观的否定——以《伪贞洁的女人》与《手足相残》等为例 |
第四节 、萨德的基督教道德观的目的观 |
第二章 自然道德:萨德小说中提出的道德观 |
第一节 自然代替上帝的道德支点之争 |
一、基督教对自然的阐释:上帝与道德律令存在的证据 |
二、萨德对自然的阐析:无关道德的客观变化 |
第二节 萨德的自然与道德关系理论 |
一、自然的特质:客观与变化 |
二、自然的范围:增扩至欲望 |
三、自然的判断:符合自然即道德 |
第三章 自爱自由:萨德的道德观的准则 |
第一节 、信仰自己:自爱的道德观——以《卧房里的哲学》为例 |
一、个体存在的正当性 |
二、自爱的合理性与博弈平衡 |
三、优点:尊重生命和死刑废除 |
四、不足:爱他人的正当性的 |
第二节 、拒绝顺从:独立的道德观——以《贞洁的厄运》为例 |
一、反抗的对象:权力与法律 |
二、萨德小说中的反抗者 |
三、优点:反对一元化的多元判断 |
四、不足:对道德共识的缺乏 |
第三节 、掌握身体:自由的道德观——以《受惩罚的先生》与《弗洛维勒与古瓦尔》为例 |
一、萨德的身体自由的道德概念 |
二、萨德小说中的身体自由描述 |
三、优点:平等的追求 |
四、不足:过犹不及的自由 |
第四章 虚无倾向:对萨德小说中道德观的辨析 |
第一节 萨德道德观的相对主义实质 |
一、道德判断标准的相对性 |
二、文化相对主义的相对性 |
三、道德判断能力的相对性 |
四、道德悖论体现的相对性 |
五、对萨德道德相对主义的评价 |
第二节 对萨德道德虚无倾向的评析 |
一、萨德自然道德观的困境 |
二、萨德的道德观必然导向虚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
二、身体艺术 |
三、身体与设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
一、引导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
一、女性主义身体 |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
一、抽象化设计 |
二、写实主义 |
三、超现实主义 |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
一、戏剧化设计 |
二、体验设计 |
三、情感设计 |
四、隐匿设计 |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
一、拟人型 |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
三、器官的抽象化 |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
一、休息功能 |
二、引导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
一、怪诞艺术设计 |
二、文化与身份 |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
一、技术与身体 |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
四、无器官身体 |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
一、运动器械设计 |
二、健身器械设计 |
三、康复护具设计 |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后殖民主义研究 |
1.2.2 摄影史研究 |
1.3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历史流变 |
2.1 天朝上国的赛里斯人 |
2.2 破败王朝的“黄祸” |
2.3 民主共和国的公民 |
第三章 被凝视的中国女性 |
3.1 封建形象:女性作为附属的视觉信码 |
3.1.1 女婴:出生意味着噩梦 |
3.1.2 少女:维护秩序的牺牲品 |
3.1.3 新娘:待价而沽的商品 |
3.1.4 妇女:秩序的受害者亦是维护者 |
3.2 典型形象:女性作为阶级界定的视觉信码 |
3.2.1 街拍社会底层人士:边缘人注定卑微 |
3.2.2 战争破败景象中的难民妇女 |
3.2.3 带枷锁的女囚形象 |
3.3 照相馆设计摆拍:仪式化的双重趣味 |
3.3.1 贵族审美新趣味:民主肖像?设计摆拍? |
3.3.2 被凝视的交际花:欲望的挑逗 |
第四章 新国人形象:女性作为公民的视觉信码 |
4.1 女学生:追求知识的国民之母 |
4.2 现代新娘:自由恋爱的先锋 |
4.3 摩登女郎:西方时尚的复制 |
第五章 复数的女人味:女性作为符号的信码 |
5.1 梳妆:分身照 |
5.2 裹足:对身体的规训 |
5.3 纺织:制造与世隔绝的内闺 |
第六章 “他者”的凝视:谁的机器?为了谁,反对谁? |
6.1 机器等于话语 |
6.1.1 影像作为客观的表征 |
6.1.2 影像作为主观的解释 |
6.2 影像的话语实践:中国女性的形象编码 |
6.2.1 猎奇式的俯视:记忆与想象的建构 |
6.2.2 恋物癖式的观赏:欲望与对抗死亡的交织 |
6.2.3 殖民式的凝视:先进与落后的对立 |
6.2.4 偏见式的物化:自我与他者的界定 |
后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理论的概念梳理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维度 |
第一节 地理空间 |
一、城市荒原 |
二、异域迷宫 |
三、伦敦景观 |
第二节 心理空间 |
一、记忆空间和个体意识的自我构建 |
二、想象空间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异化 |
第三节 权力空间 |
一、身体与权力规训 |
二、政治与权力话语 |
第二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 |
第一节 时空体表述 |
一、时间的弱化与空间的凸显 |
二、空间化的时间——延缓的场景 |
第二节 空间形式——从“个人肖像”到“社会图景” |
一、个人肖像 |
二、社会全景 |
第三节 空间转换 |
一、视角切换 |
二、插入故事 |
第三章 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内涵 |
第一节 空间叙事中的互文层 |
一、《在切瑟尔海滩上》与印象主义小说 |
二、《星期六》与意识流小说 |
三、《赎罪》与现代主义文学 |
第二节 空间叙事中的历史层 |
一、《黑犬》与历史的文本性 |
二、《赎罪》与文本的历史性 |
第三节 空间叙事中的精神层 |
一、他者的另我性 |
二、镜中的自他关系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影工业发展与高概念电影形成 |
第一节 “高概念”与高概念电影 |
一、“高概念”的提出 |
二、“高概念”的发展与重释 |
第二节 电影的本质属性:高概念电影形成的内部因素 |
一、当代电影商业属性的强化 |
二、技术属性的充分开掘利用 |
三、视觉文化勃兴的推波助澜 |
第三节 电影工业的结构性变化:高概念电影兴起的外部因素 |
一、制片模式横向化 |
二、娱乐形式多元化 |
三、经营方式协同化 |
四、观众群体低龄化 |
五、产品市场全球化 |
第四节 高概念电影对类型电影的继承与突破 |
一、反馈流程——类型电影的生成机制 |
二、泛类型化——高概念电影的类型特征 |
三、题材同质——高概念电影的类型趋向 |
第二章 高概念电影的基本特征与商业属性 |
第一节 视效奇观性 |
一、电影的发明与视觉文化转向 |
二、高概念电影的视觉奇观策略 |
三、奇观叙事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
第二节 叙述精简化 |
一、主题浅显集中 |
二、情节简洁明了 |
三、叙述直白清晰 |
第三节 市场中心性 |
一、独特创意吸引观众注意力 |
二、明星契合保障产品差异性 |
三、整合营销开发利润增长点 |
四、互文生产建立品牌影响力 |
第三章 高概念电影的叙事模式与审美表达 |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的表层意义场:故事元素 |
一、主题定位:传统母题与当代的非现实变奏 |
二、结构框架:因果律原则与传统结构的加强 |
三、角色塑造:清晰明确的角色功能与成长弧 |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的深层意义场:时空结构 |
一、溢出与断裂:高概念电影的时间符号规划 |
二、测绘与建构:高概念电影的空间符号设置 |
第四章 高概念电影的意识形态建构与形象化传播 |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对主流价值观的建构 |
一、个人英雄主义与强者崇拜 |
二、民主自由与强权政治的缜密缝合 |
三、家庭至上的伦理价值观 |
第二节 高概念电影对现实的显影与遮蔽 |
一、高概念电影的现实指涉:现实问题的游戏化呈现 |
二、高概念电影的梦幻功能:现实问题的非常规性解决 |
第三节 高概念电影中的“他者”形象 |
一、父权主导与作为“他者”的女性 |
二、白人中心主义与作为“他者”的有色人种 |
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主义与作为“他者”的自然 |
第五章 数字化时代高概念电影的创作与审美接受 |
第一节 高概念电影中艺术与技术的互动 |
一、电影技术:电影叙事的根本前提 |
二、数字技术:高概念电影成熟的关键动力 |
第二节 数字技术对高概念电影创作的影响 |
一、奇观修辞的强化 |
二、超验英雄的建构 |
三、影像表达精致化 |
第三节 消费主义语境中的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 |
一、资本逻辑: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原罪烙印” |
二、虚拟真实: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认同迷途” |
三、文化融合:高概念电影数字影像的“全球化” |
结语 |
一、“高概念”作为商业制作模式的开放性 |
二、高概念电影的“局限性”辨析 |
三、高概念电影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暗网犯罪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对认识及应对暗网犯罪的导向意义 |
(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辩证发展着的安全观 |
(二)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系统全面的安全观 |
二、暗网犯罪现状与特点 |
(一) 暗网犯罪概念及其现状 |
1. 暗网犯罪概念 |
(二) 暗网犯罪现状 |
(三) 暗网犯罪的特点 |
1. 犯罪形式丰富, 类型多样 |
2. 犯罪操作门槛低 |
3. 波及范围涉及全球, 规模巨大 |
4. 依托暗网, 犯罪难以侦查 |
三、暗网犯罪对我国国家安全形成的挑战 |
(一) 暗网成为其他犯罪的掩体 |
(二) 暗网为恐怖主义犯罪打造避风港 |
(三) 监管暗网犯罪困境重重 |
(四) 暗网犯罪及其管辖可能侵犯别国主权及公民隐私 |
四、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暗网犯罪的应对路径 |
(一) 加快暗网科技研发, 源头治理 |
(二) 完善国内网络安全立法, 依法治理 |
(三) 社会共同应对暗网犯罪, 系统治理 |
(四) 国内外多种手段并举, 综合治理 |
结语 |
(10)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新诗中的植物意象? |
第二节 文献回顾:研究“诗歌中的植物”的三种路径 |
一、“名物学—博物学”:侧重考据的路径 |
二、“诗学—文学批评”:针对辞章的路径 |
三、“经学—神话学—哲学”:侧重义理的路径 |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章节结构 |
一、本文的基本概念 |
二、本文的研究视野和主要方法 |
三、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中国诗歌中植物意象的古今之变 |
第一节 植物种类和出现频率 |
第二节 植物意象的书写方式 |
第三节 诗学理念与文明精神 |
第二章 “树”的诗学 |
第一节 作为灵魂形象的“树” |
第二节 作为原初场景的“树林” |
第三节 诸种树:观念与经验 |
第四节 树的诸部分:根、枝、叶、果 |
一、根 |
二、枝 |
三、叶 |
四、果 |
第五节 “树”与人类生活:诗的见证 |
第三章 “草”的诗学 |
第一节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草” |
第二节 从“草原”到“草丛” |
第三节 生命之“草”:爱欲、良善、悲智与愉悦 |
第四节 “荒草”之诗:个体、文明与历史 |
[附论]“竹”与“藤” |
第四章 “花”的诗学 |
第一节 “花”的四重象征 |
第二节 从德性到爱欲:“古今中西之争”中的“花”之书写 |
第三节 从象征到日常:中国当代新诗中的“花” |
第四节 “花园”之诗:欲望、冥想与沉思 |
第五章 “作物”的诗学 |
第一节 “粮食”与“庄稼地” |
第二节 “蔬菜”与“瓜果” |
第三节 “农事诗”中的作物意象 |
结语 “植物诗学”的多重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骇人听闻的恋物癖(论文参考文献)
- [1]《维护司法公正:一位检察官对犯罪、刑罚和法治的看法》(节选)翻译报告[D]. 张明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2]论生态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托马斯·品钦小说的生态观[J]. 汪凡凡.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20世纪爱尔兰戏剧中的西部神话书写 ——从辛格、墨菲到麦克多纳[D]. 王晶.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4]萨德小说中的道德观研究[D]. 王若凡.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6]作为话语的图像—早期西方摄影镜头下的中国女性形象[D]. 宁欣. 暨南大学, 2018(01)
- [7]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姚臻.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8]商业交互文本的美学实践 ——高概念电影研究[D]. 王亮. 吉林大学, 2018(12)
- [9]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我国暗网犯罪应对研究[J]. 焦康武. 犯罪研究, 2017(06)
- [10]中国当代新诗植物意象研究[D]. 王凌云. 云南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