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液压激振器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苗淳洋[1](2021)在《振动式藻水分离装置设计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章明[2](2021)在《液压离心振动台的建模及解耦控制》文中提出
姚松林[3](2021)在《双向振动电主轴的设计与动态特性仿真分析》文中提出面对合金材料、复合材料、硬脆性材料等难加工材料以及工艺性差的零件加工时,传统的材料加工方式效率较低、经济性差,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而这些难加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端设备与生物医疗等领域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振动辅助切削加工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蓬勃发展。压电陶瓷振动装置在机械振动加工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但是仍存在着功率密度低、结构复杂等问题,相比而言,液压式振动装置的输出功率大,结构简单等特点。现代生产工艺中,电主轴高转速、高精度、结构紧凑的特点也使其逐渐成为现代加工机床的标配。所以,研究一种将电主轴技术与液压振动技术融为一体的振动加工装置就非常有意义。本文设计了一种双向振动电主轴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振动电主轴的结构设计。设计了振动电主轴的整体结构,并简述工作原理,对振动部分、支承部分、冷却部分与密封部分进行设计与选用。(2)液压脉冲系统的设计。设计一种阀芯旋转式换向阀作为主轴振动的动力部件,其输出的液压脉冲振幅与频率容易调节,对其关键部件阀芯与阀体进行了设计计算与材料选择,对支承轴承与电机、以及其他部件进行了选用。(3)基于液压系统动力学原理,使用AMESim软件搭建振动部件模型、旋转阀模型、比例溢流阀模型,根据产品指导手册对比例溢流阀模型进行了参数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振动主轴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4)基于建立的振动主轴系统模型,对振动电主轴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了液压脉冲系统中激振频率、流量、压力等参数对振动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轴位移幅值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加而相应减小,当激振频率接近系统固有频率时,位移幅值会变大并趋于稳定,另外,随着压力与流量的升高,主轴位移幅值出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这表明各工作参数的合理搭配可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效果。
王超[4](2021)在《管路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管路是流体传动、传输和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系统元件,在化工、机械、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管路系统前后端的压缩机、往复泵等设备工作时会有周期性和间歇性的吸、排量,同时管路系统存在结构变化、流固耦合和流体情况复杂等问题,此外管路还可能受到地震、风力等冲击作用,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管路产生振动。管路振动不仅会引起结构疲劳失效,甚至会破坏管路结构,引发灾难性的生产和安全事故,因此对管路振动进行抑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上述背景详细综述了管路振动的理论研究和控制应用研究,经过充足的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利用主动吸振器进行管路振动主动控制的方法,旨在对周期性激励导致的管路振动进行抑制。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径向非对称管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态分析。(2)基于主动吸振系统动力学方程和电磁作动器电压平衡方程研发了主动吸振器原理样机,测试了主动吸振器的固有频率等性能参数。(3)提出了抑制管路振动的主动控制方法并完成了仿真研究,主动控制方法采用PID闭环反馈控制算法,具体是对相对位移信号进行微分反馈得到控制信号,利用APDL完成了主动控制方法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主动控制方法对单频和多频激励下的管路振动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搭建了用于管路振动控制研究的实验平台,研发了用于激发管路单频和多频振动的电磁激振器,测试了电磁激振器的性能,包括单频和多频类方波激励实验。(5)实验研究了主动吸振器对管路振动的抑制效果,包括单频和多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对比了无控制、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的管路振动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主动吸振器及主动控制方法对单频和多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闫珍奇[5](2020)在《梳刷振动式高丛蓝莓采收机的总体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莓果实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如花青素、蛋白质和有机盐等,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因此果实及其相关产品广受大众喜爱,我国的蓝莓相关产业发展迅速。在我国已种植的蓝莓品种中,高丛蓝莓是未来蓝莓育种和发展的主要方向,但目前有关高丛蓝莓果实的采收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成本高且效率低,严重制约蓝莓相关产业升级。因此,本文针对该问题研制一种梳刷振动式高丛蓝莓采收机,详细介绍样机设计过程并结合有关试验进行分析:(1)查阅国内外蓝莓采收机及采收原理的相关文献,对市场上已有的样机和采摘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在高丛蓝莓种植基地对蓝莓生长环境、蓝莓的力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相关种植规范等参数进行测量与记录,以确定设计的主要结构和关键尺寸。(2)根据不同采摘方式建立蓝莓果实对应的采摘力学模型。对力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采摘惯性力的表达式,根据表达式对采摘过程多种因素对果实采摘效率和植株破损的影响进行分析。(3)结合实际需求与相关尺寸,对采收机各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在Solid Works环境下对采收机进行建模,完成模型自重测量、重心位置计算和干涉检查等操作并校核计算,通过ANSYS软件完成重要零件的强度分析和模态分析。(4)完成零部件加工并对样机进行搭建,对样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样机在实际驾驶时,在不同路况且10°以内路面行驶通过性较好,当选定好行走速度、梳刷频率和拍打频率时,采摘装置运行情况良好,梳刷拍打装置基本能够实现果实采摘目标。梳刷振动式高丛蓝莓采收机基本满足蓝莓采收作业的要求,能够实现蓝莓机械化采收作业,节约大量人力资源。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转向速度慢、陡坡与较差路况易打滑等问题进行分析,为样机的优化升级提供思路。
张玉平[6](2020)在《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用超谐激振器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振动时效技术是消除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残余应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传统的振动时效处理方法不仅耗费成本高,且劳动强度大。为了提高振动时效技术的处理效果,论文对非线性超谐激振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TRIZ理论对传统振动时效装置中的激振器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出能够作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小型非线性超谐激振器,搭建了超谐激振测试系统对新能源汽车的全铝车身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基于TRIZ理论对传统电磁激振器进行创新设计,采用因果分析法分析电磁激振器在振动时效处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运用矛盾分析法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将系统的属性由线性振动改进为非线性超谐激振;根据系统的要求选取符合超谐激振的线性弹簧和非线性弹簧;最后对新型激振器的结构进行优化整理,设计出一台小型非线性超谐激振器器的三维模型。运用ANSYS分析软件对超谐激振器模型进行分析,分析振动平台和支撑平台在激振力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结果,研究变节距螺旋弹簧和锥形弹簧在受拉和受压状态下的应力与变形,选取最适用于非线性超谐激振器的非线性弹簧。对激振器壳体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找出壳体的前六阶固有振动频率,研究壳体是否会发生共振现象。运用ADAMS仿真软件对激振器超谐激振器的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交叉对比分析新型激振器在不同频率、不同激振力条件下的振动状态,找出激振器的最佳振动状态的激振力和频率,并以此对激振器用电磁铁进行选型。最后,借助多尺度法简化分析超谐激振器模型,验证非线性超谐振动理论的合理性。根据设计模型及优化结果对各零部件选型并制作了超谐激振器试验样机。图[62]表[7]参[94]
江勇[7](2020)在《基于钢轨信道应急通信与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轨是坑道中比较常见的设施,当发生矿难时,坍塌的泥土、岩石等有可能会造成常规有线、无线通信信道中断,钢轨由于其物理特性,通常不会发生断裂,仍能够穿过坍塌物体。弹性波信号可以通过钢轨直接连通被困人员与救援人员,因此可以通过钢轨信道传输弹性波信号,弹性波信号上承载低码率数字信号,传递关键救援信息。基于钢轨的应急通信系统可以作为一种非常规情况下的补充应急通信手段。针对钢轨中振动信号传播特性,论文首先介绍了弹性波振动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然后研究了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在弹性导波中的应用;继而在ANSYS中建立了钢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特征频率法研究了常规波导结构、任意形状横截面钢轨结构中弹性导波的传播特性。针对影响钢轨波导中振动信号传播的关键要素,论文首先根据周期性轨道结构的弹性波带隙特性,明确了钢轨通信系统中载波频率的选择理论依据;然后根据灾害发生后,钢轨信道所处的不同环境条件,进一步研究了钢轨长度,约束方式对钢轨特征频率的影响;继而基于弹性波边界理论研究了弹性波信号在不同钢轨边界条件时的反射和透射特性。针对在低带宽复杂环境下信息加载及信号检测,论文首先研究了系统中激振源和接收换能器的工作原理;然后针对振动信号传播时噪声,信道特点,研究了振动信号检测降噪算法;继而针对钢轨信道传输带宽小,研究了适合钢轨传输的语音编码方式,实现对语音信息的压缩,减小信道中数据传输量。针对通信系统的振源定位,论文研究了多加权复合振源定位方法。首先研究了根据信号衰减确定振源位置,并对灾害导致轨道被掩埋、损坏、岔道对振动源距离测量精度影响进行了分类研究;然后基于不同位置激振源的频谱特性差异,采用频谱特征标签作为激振源的定位凭据;继而借鉴了以太网基于RFC2544协议测试时延的方法,研究以时间测量法定位激振源位置。针对钢轨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具体实现,论文首先基于软件无线电原理及思想,提出了以钢轨为传输信道的通信系统软硬件实现方案;然后针对钢轨通信系统信源、信道、信宿的特点,研究了钢轨通信系统的通信原理,设计了整机实现方案,系统通信协议,系统通信处理机制;继而研究分析了振动通信系统中干扰噪声的源头,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应的抗干扰技术,实现对关键语音信息,关键文本的正常低误码传输。在论文最后对项目创新点和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邹志勇,别云波,王琪,吴向伟,林萍[8](2020)在《基于Solidworks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的核桃收获机的仿真设计》文中提出运用Solidworks建模,设计了一种核桃振动收获机,主要由夹持装置、激振装置及机架组成,通过激振器中偏心块运转产生的激振力作用于核桃树干上,侧枝上核桃被迫振动,产生大于果柄力的拉力,使果柄断裂、果实脱落。用UG对核桃树进行三维建模,导入Workbench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核桃树最适激振频率为15.41 Hz,夹持装置夹紧力为3.185 kN。对激振装置中偏心块进行参数设计,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偏心块固有频率为1 626.1~5 072.6Hz;对偏心块结构静力进行分析,其形变为0.022 mm,应变为55.12 MPa,偏心块结构稳定,可满足设计要求。
王安明[9](2020)在《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GMM)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功能材料,具有应变系数大、转换效率高、响应速度快、功率密度高、频率特性好、居里温度高等突出优点。应用GMM开发超磁致伸缩激振器,能够弥补机械式激振器的不足:振动频率低于200Hz,很难接近高刚度构件的固有频率;激振力不能平滑调节;采用电机驱动,可靠性低,寿命短。然而,长期以来,机械式激振器在振动时效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研究超磁致伸缩激振器,对振动时效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加速振动时效设备更新换代乃至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超磁致伸缩激振器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参数辨识、热损耗分析、热传导模型和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设计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原理样机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成果对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制作的原理样机在振动时效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研制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当动态磁场下的磁致伸缩系数很大时,需要的磁场强度也随之增加,驱动线圈的设计受到线圈匝数、电流大小、线圈电感和时间常数等因素的限制,激振器的工作频率难以满足设计要求,驱动线圈的功率损耗不能有效控制。为此,选取适当的磁致伸缩系数以缩小磁场强度的动态范围,增大GMM棒的横截面积以获得足够的输出力。驱动线圈采用减少匝数、增加线径、增大电流的设计方案,以减小电感、降低损耗。利用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倍频效应,不加偏置磁场,优化磁路结构。采用玻莫合金提高磁导率,以降低磁阻,减少漏磁,提高磁场均匀性。对驱动线圈的时间常数进行补偿,缩短响应时间,提高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动态性能。建立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系统模型。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系统建模包含磁致伸缩模型、磁化模型和结构动力学模型三部分。其中,磁致伸缩模型描述磁化强度与磁致伸缩系数的关系,应用二次畴转模型建立;磁化模型描述磁场强度与磁化强度的关系,由Jiles-Atherton模型建立,该模型物理含义明确,但包含5个待定参数;结构动力学模型由位移模型和激振力模型构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磁致伸缩模型、磁化模型和结构动力学模型相结合,能够清晰反映激振电流与激振力的关系。应用免疫遗传算法辨识了 Jiles-Atherton模型的待定参数。为避免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种群早熟,致使搜索结果陷入局部最优,采用自适应策略,动态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应用免疫遗传算法对Jiles-Atherton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以辨识结果为依据,基于最小二乘法,运用线性函数对磁场强度与磁化强度进行曲线拟合,建立了线性磁化模型以代替Jiles-Atherton模型,应用于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控制,克服了 Jiles-Atherton模型求解过程复杂、不易工程应用的缺点,为激振电流-激振力控制提供参考依据。建立了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在最高频率的动态磁场下,当GMM棒的直径一定时,考虑复数磁导率估算磁滞损耗,应用伽辽金加权余量有限元法估算涡流损耗,分析表明,磁滞和涡流是产生损耗的次要因素,电阻损耗是驱动线圈发热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自然冷却,设计了环形肋片结构的铝质散热器,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并计算了散热效率。散热性能的仿真和试验结果显示,激振器的最高温度得到有效控制,设计的散热器能够保证激振器的稳定工作。验证了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应用非正弦周期量的分析方法,以傅里叶级数前4项为激振电流的近似表达式,描述了激振电流、磁场强度、磁化强度、磁致伸缩系数、GMM棒输出力与激振力之间的关系,在激振器工作频率范围内,激振电流与激振力近似线性关系。试验表明,激振器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响应时间、超调量和时间常数与理论分析相符。当激振电流在2.5~30A内变化时,磁场强度为1.5~31.5A/m,磁化强度为12.9~216.9A/m,激振力可在0.343~9.98kN内调节,最大激振力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由磁致伸缩模型、线性磁化模型与结构动力学模型建立的超磁致激振器系统模型的准确性。
陈玉达,林君,邢雪峰[10](2020)在《可控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文中认为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等领域。震源作为地震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勘探效果。可控震源是一种非破坏性震源,能够激发能量密度低且波形可控的正弦信号。首先阐述了可控震源勘探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可控震源主要技术发展,以及在陆地、海洋勘探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结合当前地震勘探热点,展望了可控震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需要综合考虑震源自身性能、激发参数、应用场景等因素。可控震源畸变分析与抑制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可控震源自身性能,提高振动波形质量与基频出力。合理的震源激发参数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一般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与工程经验设定参数,并无适用所有地质条件的固定参数组合。目前可控震源应用场景多集中于野外勘探,未来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将向城市、海洋勘探领域加速拓展,这将促进震源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二、小型液压激振器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液压激振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3)双向振动电主轴的设计与动态特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振动辅助加工研究现状 |
1.2.2 激振方式的研究现状 |
1.2.3 电主轴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新型双向振动电主轴的总体设计 |
2.1 振动主轴总体结构 |
2.2 激振部件的设计 |
2.3 主轴轴承 |
2.3.1 轴承类型的选择与布置 |
2.3.2 轴承的润滑 |
2.3.3 轴承的预紧 |
2.4 冷却系统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压脉冲系统的设计 |
3.1 液压脉冲系统的工作原理 |
3.2 旋转阀结构设计与元件选型 |
3.2.1 旋转阀阀芯的参数设计 |
3.2.2 转阀阀体的参数设计 |
3.2.3 转阀其他部件的选用与设计 |
3.2.4 旋转阀的整体结构与参数分析 |
3.3 其他液压系统元件的选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动电主轴系统仿真建模 |
4.1 AMESim软件简介 |
4.2 液压激振分析 |
4.2.1 液压振动原理 |
4.2.2 液压弹簧与液压阻尼 |
4.3 主轴振动部件建模 |
4.4 比例溢流阀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4.1 PID控制简介 |
4.4.2 参数设定与验证分析 |
4.5 旋转阀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参数设置 |
4.6 振动主轴仿真模型的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动电主轴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5.1 振动参数的影响分析 |
5.1.1 有弹性负载时的频率响应分析 |
5.1.2 激振频率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
5.1.3 参振质量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
5.1.4 弹簧刚度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
5.2 液压系统参数的影响分析 |
5.2.1 油源压力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
5.2.2 流量因素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
5.2.3 液压室进油管路对振动的影响分析 |
5.2.4 油缸面积与固有频率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管路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路振动理论研究 |
1.2.2 管路振动控制应用研究 |
1.3 本文工作内容 |
第2章 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 |
2.1 管路横向振动动力学方程 |
2.2 管路振动的有限元法 |
2.2.1 管路系统的有限元分析步骤 |
2.2.2 管路系统的有限元建模 |
2.2.3 ANSYS与 APDL命令流简介 |
2.3 管路系统模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主动吸振器原理样机和控制方法的研究 |
3.1 主动吸振器数学模型 |
3.1.1 主动吸振系统动力学方程 |
3.1.2 电磁作动器电压平衡方程 |
3.2 主动吸振器原理样机 |
3.2.1 主动吸振器刚度阻尼 |
3.2.2 主动吸振器结构 |
3.2.3 电磁作动器 |
3.2.4 振动传感器 |
3.2.5 剖分式法兰 |
3.3 主动控制系统 |
3.3.1 控制器 |
3.3.2 功率放大器 |
3.3.3 速度传感器 |
3.3.4 数据采集设备 |
3.3.5 控制系统电路 |
3.4 主动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 |
3.5 安装主动吸振器后管路系统模态和谐响应分析 |
3.6 主动控制方法及其仿真 |
3.6.1 主动控制方法 |
3.6.2 仿真计算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用于管路振动控制的主动吸振器实验研究 |
4.1 实验管路系统 |
4.1.1 实验管路 |
4.1.2 管路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
4.1.3 安装主动吸振器后管路系统固有频率测试 |
4.2 电磁激振器及其性能实验 |
4.2.1 非简谐周期性激励 |
4.2.2 电磁激振器 |
4.2.3 电磁激振器性能实验 |
4.3 主动吸振器管路振动控制实验研究 |
4.3.1 主动控制方法实现 |
4.3.2 单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控制实验 |
4.3.3 多频类方波激励下的管路振动控制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汇总 |
5.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梳刷振动式高丛蓝莓采收机的总体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振动采收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蓝莓采收机械研究及试验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蓝莓植株相关特性与种植规范 |
2.1 蓝莓植株的相关特性测量 |
2.1.1 蓝莓植株外形特性 |
2.1.2 蓝莓果实相关特性 |
2.2 种植规范 |
2.3 关键尺寸设计依据 |
2.3.1 机架与自行走装置设计要求 |
2.3.2 关键尺寸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蓝莓振动采收机理分析 |
3.1 果实脱落原理及振动主要形式分析 |
3.1.1 蓝莓果实脱落原理 |
3.1.2 蓝莓果实振动形式分析 |
3.2 果实运动动力学模型研究 |
3.2.1 梳刷过程中的单摆运动 |
3.2.2 纵向拍打过程中的往复运动 |
3.3 采摘惯性力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梳刷振动式高丛蓝莓采收机设计 |
4.1 采收机的整机结构设计 |
4.1.1 整机结构 |
4.1.2 整机工作原理 |
4.2 龙门框架的设计 |
4.3 自行走装置设计 |
4.4 梳刷拍打装置设计 |
4.5 接莓输送装置设计 |
4.6 整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
4.6.1 模型的建立 |
4.6.2 干涉检查 |
4.6.3 质量属性 |
4.6.4 稳定性校核 |
4.7 本章小结 |
5 关键零部件仿真分析 |
5.1 有限元分析法及软件的介绍 |
5.1.1 有限元法 |
5.1.2 有限元分析软件 |
5.1.3 ANSYS软件分析过程 |
5.2 前处理 |
5.3 静力学仿真 |
5.4 模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样机制造与试验 |
6.1 样机的加工制造 |
6.2 样机试验 |
6.2.1 试验场地与试验内容 |
6.2.2 行走与转向试验 |
6.2.3 工作运行试验 |
6.3 试验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用超谐激振器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铝合金焊接件应力分析及消除方法 |
1.3 激振器概述 |
1.4 激振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超谐激振器主体结构设计 |
2.1 TRIZ理论体系及简介 |
2.2 基于TRIZ理论的激振器创新设计 |
2.2.1 电磁激振器工作原理 |
2.2.2 因果分析 |
2.2.3 矛盾分析 |
2.3 超谐激振器用弹簧设计 |
2.3.1 超谐激振器弹簧选型 |
2.3.2 超谐激振器弹簧结构设计 |
2.3.3 超谐激振器弹簧联接方案设计 |
2.4 超谐激振器主体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超谐激振器的关键零部件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简介 |
3.2 超谐激振器的零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几何模型和材料的选择 |
3.2.2 网格划分和施加约束及载荷 |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1 振动平台的静力学分析与结果 |
3.3.2 支撑平台的静力学分析与结果 |
3.3.3 非线性弹簧仿真结果分析与比较 |
3.4 超谐激振器壳体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超谐激振器运动学分析 |
4.1 ADAMS软件介绍 |
4.2 基于ADAMS的超谐激振器运动学仿真 |
4.2.1 建立ADAMS三维模型 |
4.2.2 施加约束与载荷 |
4.2.3 超谐激振器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超谐激振器非线性机理及样机试制 |
5.1 非线性超谐激振机理 |
5.1.1 非线性超谐激振系统的数学模型 |
5.1.2 多尺度法 |
5.1.3 非线性超谐激振器振动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
5.2 零部件选型 |
5.2.1 弹簧选型 |
5.2.2 电磁铁及振动控制器选型 |
5.3 非线性超谐激振器样机试验 |
5.3.1 非线性超谐激振器样机制造 |
5.3.2 非线性超谐激振器振动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基于钢轨信道应急通信与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钢轨弹性波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
2.1 弹性波基本概念及理论 |
2.1.1 弹性波基本概念 |
2.1.2 弹性波基本理论 |
2.2 弹性导波有限元分析方法 |
2.2.1 有限元简介 |
2.2.2 弹性体有限元位移法 |
2.3 导波结构有限元频散特性求解方法 |
2.3.1 板状结构导波频散关系求解 |
2.3.2 杆状结构导波频散关系求解 |
2.3.3 钢轨导波频散特性求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轨中信号传播关键因素研究 |
3.1 钢轨物理材质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2 钢轨几何结构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2.1 钢轨周期性结构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2.2 钢轨长度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3 钢轨约束点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4 钢轨边界及附属物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5 温度及应力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带宽复杂环境下信息加载及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
4.1 振动信号激振及检测方法研究 |
4.1.1 激振方法研究 |
4.1.2 振动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
4.2 信息加载及降噪技术研究 |
4.2.1 信息加载技术研究 |
4.2.2 振动信号降噪 |
4.3 低速率语音编/解码技术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加权复合振源定位方法的研究 |
5.1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 |
5.2 基于频谱特征的定位方法 |
5.3 基于双向延迟时间的定位方法 |
5.4 复合定位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钢轨传输介质的通信系统研究 |
6.1 钢轨弹性波通信方式 |
6.1.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 |
6.1.2 二进制频移键控(BFSK) |
6.2 通信协议 |
6.3 系统整体设计 |
6.4 噪声干扰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基于Solidworks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的核桃收获机的仿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核桃收获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1.1 整机结构 |
1.2 工作原理 |
2 核桃树体的建模 |
3 关键部件的设计 |
3.1 夹持装置 |
3.2 激振装置 |
3.2.1 偏心块选取 |
3.2.2 偏心块参数的确定 |
3.3 偏心块有限元分析 |
4 结论 |
(9)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振动时效技术机理 |
1.3 振动时效技术设备 |
1.4 激振器概述及机械式激振器分析 |
1.4.1 激振器概述 |
1.4.2 机械式激振器的性能分析 |
1.5 超磁致伸缩器件的研究现状 |
1.5.1 典型的超磁致伸缩材料 |
1.5.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领域 |
1.5.3 超磁致伸缩器件的研究现状 |
1.5.4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关键技术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 |
2.1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工作机理 |
2.1.1 磁致伸缩的主要原因 |
2.1.2 场致变形的微观过程 |
2.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物理效应及主要参数 |
2.3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设计的关键问题 |
2.3.1 激振器的设计流程和基本结构 |
2.3.2 驱动磁场类型及频率 |
2.3.3 激振器的性能指标与总体结构 |
2.4 GMM棒的几何参数及预紧机构设计 |
2.4.1 超磁致伸缩材料及其预压应力 |
2.4.2 GMM棒的几何参数 |
2.4.3 考虑涡流损耗的GMM棒体选型 |
2.4.4 预紧机构设计 |
2.5 驱动线圈设计与分析 |
2.5.1 驱动线圈的结构设计 |
2.5.2 驱动线圈的参数分析 |
2.6 磁路分析与设计 |
2.6.1 磁路设计 |
2.6.2 磁路的有限元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系统建模 |
3.1 磁致伸缩模型 |
3.2 磁化模型 |
3.3 磁滞非线性方程及其局部线性化 |
3.3.1 磁滞非线性方程 |
3.3.2 非线性方程的局部线性化 |
3.4 激振器的结构动力学建模 |
3.4.1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力学模型 |
3.4.2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数学模型 |
3.5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Simulink仿真 |
3.5.1 激振器的仿真模型 |
3.5.2 激振器的仿真结果分析 |
3.6 结构参数对激振器动态性能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参数辨识 |
4.1 模型参数辨识原理 |
4.1.1 连续模型的离散化 |
4.1.2 参数辨识目标 |
4.2 差分进化算法 |
4.2.1 差分进化算法设计 |
4.2.2 差分进化算法流程 |
4.3 免疫遗传算法 |
4.3.1 免疫遗传算法的自适应策略 |
4.3.2 免疫遗传算法设计 |
4.3.3 免疫遗传算法流程 |
4.4 辨识结果分析 |
4.4.1 首次辨识结果 |
4.4.2 重复辨识结果 |
4.5 磁化模型的线性化 |
4.5.1 磁滞回线的特征 |
4.5.2 磁化模型的线性化 |
4.6 本章小结 |
5 激振器的热损耗分析与热传导模型 |
5.1 动态条件下的磁场分布 |
5.1.1 磁化过程中的能量关系 |
5.1.2 磁场强度与磁导率 |
5.2 GMM棒的磁滞损耗 |
5.3 GMM棒的涡流损耗 |
5.3.1 GMM棒的涡流模型 |
5.3.2 涡流模型的有限元求解 |
5.4 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与仿真 |
5.4.1 驱动线圈的传热方式 |
5.4.2 散热器的热传导模型 |
5.4.3 散热性能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分析与试验 |
6.1 激振电流与激振力的关系 |
6.2 激振器的响应特性分析 |
6.2.1 激振器的暂态响应 |
6.2.2 激振器的稳态响应 |
6.2.3 驱动线圈的阶跃响应 |
6.3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试验 |
6.3.1 预压应力试验 |
6.3.2 激振器的阶跃响应试验 |
6.3.3 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试验 |
6.3.4 激振力试验 |
6.3.5 散热性能试验 |
6.3.6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应用 |
6.4 超磁致伸缩式与机械式激振器的对比 |
6.4.1 两种形式激振器的结构原理 |
6.4.2 激振器的频率-激振力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要参数的名称、符号及单位 |
附录B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原理样机 |
附录C 超磁致伸缩激振器驱动系统实验装置 |
附录D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运行界面 |
附录E 振动时效控制系统程序框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可控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控震源勘探原理 |
1.1 线性扫描信号 |
1.2 相关技术 |
2 可控震源技术 |
2.1 液压式可控震源 |
2.1.1 系统控制与地面输出力估计 |
2.1.2 畸变分析与抑制 |
2.1.2. 1 主伺服阀畸变与抑制 |
2.1.2. 2 振动平板畸变分析与抑制 |
2.1.3 液压可控震源现状 |
2.2 电磁式可控震源 |
2.2.1 控制技术与畸变抑制 |
2.2.1. 1 PID系统控制技术 |
2.2.1. 2 位置反馈控制技术 |
2.2.1. 3 畸变与抑制技术 |
2.2.2 相控震源 |
2.2.3 电磁式可控震源现状 |
2.3 精密可控震源 |
2.3.1 系统控制技术 |
2.3.2 可控震源信号与结构改进 |
2.3.3 精密可控震源现状 |
2.4 可控震源对比 |
2.4.1 系统结构 |
2.4.2 控制技术 |
2.4.3 畸变影响因素 |
2.4.4 工作参数 |
3 可控震源与勘探 |
3.1 陆地勘探 |
3.1.1 低频勘探 |
3.1.2 不同介质下的震源激发参数 |
3.1.3 城市勘探 |
3.2 海洋勘探 |
4 总结与展望 |
四、小型液压激振器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振动式藻水分离装置设计和研究[D]. 苗淳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2]液压离心振动台的建模及解耦控制[D]. 吴章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双向振动电主轴的设计与动态特性仿真分析[D]. 姚松林.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4]管路振动主动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D]. 王超. 浙江大学, 2021(09)
- [5]梳刷振动式高丛蓝莓采收机的总体设计与试验研究[D]. 闫珍奇.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7)
- [6]新能源汽车全铝车身用超谐激振器的设计与研究[D]. 张玉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
- [7]基于钢轨信道应急通信与定位技术研究[D]. 江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基于Solidworks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的核桃收获机的仿真设计[J]. 邹志勇,别云波,王琪,吴向伟,林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9]超磁致伸缩激振器的结构设计、系统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D]. 王安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可控震源技术发展与应用[J]. 陈玉达,林君,邢雪峰. 石油物探,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