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环境污染投诉看如何强化环境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江[1](2021)在《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环境保护问题愈加被全社会所关注,环境绩效审计这样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在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环境绩效审计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对被审计单位环境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为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保障。但目前,企业在具体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使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作用,还需要对现有的环境绩效审计工作进行优化。本文对当前环境绩效审计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的分析研究。通过对ZY油田进行调查,深入了解ZY油田生态环境管理的情况及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现状,分析了现阶段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影响当前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实施效果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针对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这一缺陷,一方面在选取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时,本文引入了战略目标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从平衡计分卡的财务维度、客户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维度进行指标的选取,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最终确定出21个指标,对ZY油田环境管理工作的绩效做出综合评判;另一方面,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将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分为三个层次,合理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构建出一套适用于ZY油田的科学合理的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在对指标体系的构建效果进行分析后,本文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构建的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进行实际运用,从内部审计角度,对ZY油田开展环境绩效评价,得出ZY油田整体环境绩效水平处于优秀水平,但部分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ZY油田开展环境绩效审计的保障措施。
杨钰玲[2](2021)在《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审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审计工作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此期间,审计职能进一步得到拓展、审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内部环境审计成为了内部审计拓展的新兴业务之一。政府为实现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不断加强生态环保立法、执法,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并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等。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展经济活动时不再将保护生态环境抛在经济发展之后。尤其化工企业,为实现产业转型、提质增效,在坚持科学发展、开放发展的同时,逐渐意识到需要从企业内部做好环保工作。因此,企业开始在日常实务中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监督和咨询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内部环境审计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进行研究分析。首先,深入了解S化工公司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以及内部审计流程、目前负责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部门、内部环境审计现状,分析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其次,根据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方面的缺陷,从影响S化工公司环境审计的内外因素出发,分析构建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选出24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分析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在内部环境合规审计、内部环境管理审计、内部环境财务审计和内部环境绩效审计四个方面的开展情况。从上述背景、意义以及研究过程等方面得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工作需进一步提升。S化工公司日常比较注意环境保护也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但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监督、评价和咨询作用,内部环境审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突出。该问题会使得企业内部没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和处理环境问题的危机意识。论文最后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工作后续的发展提出了保障性建议,能对S化工公司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周清香[3](2021)在《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黄河流域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资源能源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但受发展条件、地理环境、要素配置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重化工产业发展促使地区面临水资源环境压力,产业发展的不合理布局对其生态功能和安全形成威胁。黄河流域面临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不协调、区域利益分化等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出新要求,迫切需要通过环境规制促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聚焦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制研究,对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规制过程的实现主要源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环境规制通过制度安排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作用。本文首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利益分析为切入点,挖掘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内在原因,从经济主体行为视角出发,阐释环境规制下政府、企业、公众行为对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剖析经济主体利益诉求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行为选择。其次,对黄河流域环境规制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特征事实进行分析。系统梳理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评析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和治理绩效;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把握其资源环境特征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变动趋势。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实证考察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出完善环境规制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由于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诉求最大化,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生态保护所致。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分化,以及传统机制考核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削弱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意愿。企业不考虑环境成本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引致环境污染。环境规制能够推动政府加强环保补助和环境治理投资,强化环境监管,提升环境治理绩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环境质量改善和高质量发展。合理的环境规制会激发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改变投资结构、增加环保支出,通过清洁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实现污染减排,补偿规制成本,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效应双赢。美好生态的需要增强公众环保诉求,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促使公众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通过绿色消费和环保参与推动政府加快环境污染治理,健全环保政策,倒逼企业技术革新,推动高质量发展。(2)对黄河流域2004-2017年黄河流域污染排放、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阐述,黄河流域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略有上升,单位GDP能耗整体呈下降趋势;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逐年递增,环境污染状况有所改善。(3)2004-2017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整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发展格局。2004-2017年山东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分维度指数均值在九省区达到最高,相较而言,甘肃、宁夏、青海高质量发展发展水平较低。从不同流域来看,2004-2017年下游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均高于中游与上游地区,年均增长率为2.18%。(4)经验分析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和分维度指数的影响,以及区域异质性视角下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并有利于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成果共享和生态保护四个分维度指数改善。环境规制的高质量发展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城市规模呈现异质性。(5)从作用机制来看,环境规制能够激励地方政府加强环境治理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公众环保参与,助推高质量发展。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有:一是聚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探寻流域内各省区层面和城市层面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成因,厘清环境规制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二是从理论层面刻画了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三是在理论阐释基础上,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环境规制约束下政府、企业、公众行为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利于厘清不同行为主体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的角色,破解环境治理困境的根源,以期通过环境规制促进各行为主体在推进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中发挥作用。
夏瑛,张东,赵乾[4](2021)在《环保督察中的环境诉求与政府回应——基于省级环保督察资料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环保督察下的环境诉求呈现何种形态?基层政府的回应是否存在强弱差异?若存在,差异与哪些因素相关?文章基于A省环保督察组对该省A市督察资料的研究发现:第一,环保督察下的环境诉求呈现明显的"大环保"特征,有大量在过去被认为是环保部门职责范围以外的诉求进入到环境政治领域,环保督察的开展在事实上已将环境政治的范畴从"小环保"扩展到了"大环保"。第二,即使面临上级督察压力,基层政府在整改回应上依然存在"强""弱"差异。第三,影响基层政府回应强弱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投诉所涉及的污染类型以及该投诉是否为上一轮督察中未被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基层政府对固废污染的整改力度最大,这可能是因为固废污染比其他污染更易处理,整改见效更快,但当相关投诉是上一轮督察未被解决的问题时,则无论它涉及哪类污染,都会得到基层政府的强力回应。
葛俊良[5](2020)在《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协商治理意味着环境治理由依靠政府威权解决问题向主体间达成合意的过程转变。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引导利益相关方理性互动,形成政策建议,有助于强化环境决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而可视为健全环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试图回答地方政府如何影响和塑造环境协商治理实践以及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如何具体运行这两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进行宏观层面的考察和梳理,分析和比较不同环境治理范式的主要内容和实践现状,着重探讨协商治理与多中心治理、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网络化治理等环境治理范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协商治理是环境社会治理的一种基础性范式。在此基础上,依据环境议题属性和协商主体间关系标准,将国内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划分为回应型、自治型、咨询型和监督型四种类型,并分别阐述其议题属性、协商功能、社会参与形式和制度化平台等。根据地方政府开展环境协商治理的利益动机,本研究从议题边界、功能定位、参与主体、程序流程和协商方式五个角度剖析国内环境协商治理的实践取向,指出其兼具公共性和工具性的双重治理动机,但基于治理有效性和社会控制的工具性取向更为明显。协商民主对公共理性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决特定环境问题、规范公众参与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组织机构职能、提供环境政策咨询和推动环境政策落实等工具性的协商动机所取代。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出发,笔者认为现阶段国内民主协商的重心停留在治理层面,聚焦于包括环境议题在内的社会民生事务,注重对社会各阶层意见和诉求的包容、吸纳和整合。通过协商民主与地方或基层治理的整合,以推动社会的动员、整合和合作,进而达成有效治理的目标,这也是协商民主本土化实践的基本特点之一。在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的这种工具性取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Z省J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协商主体的行为逻辑、主体间相互关系和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勾勒出J市环境协商治理的整体图景;并采用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从环境协商议题、环境协商策略和环境协商成效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环境协商平台的搭建和协商参与者的挑选,体现出党委领导、利益相关和便于治理的原则;环境协商议题设置的关键在于响应者响应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公共性环境治理主体会根据具体协商情境,选取恰当的协商策略并加以组合式运用,使之与环境协商议题的特征相匹配;从所选案例来看,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机制呈现出比较好的治理绩效,而环境协商治理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这两者间的匹配性等因素的影响。
刘学民[6](2020)在《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雾霾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呈现发生频率高、污染程度重、分布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等特征,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引起了中央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出台大气相关政策、法规、方案等280余项,其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提出对颗粒物、SO2、NOx等大气污染物实施协同控制。“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和“打好蓝天保卫战”要求有效提高环境规制效率,对雾霾进行科学施策和标本兼治。因此,探索我国雾霾污染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及治理路径已是当前各界亟需攻克的难题,也是实现新常态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切入点。本文以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为研究主题,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机理和路径优化机理。随后运用ESDA技术考察了雾霾污染和环境规制的空间集聚和演化特征,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基于协同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并测算了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索了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通过直接和间接协同效应,展开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直接、间接路径优化分析,提高了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理论分析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构建环境规制视角下雾霾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的整体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环境规制相关“三大假说”、协同理论及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规范分析法,从环境规制协同和优化的角度,阐述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机理和路径优化机理,为本文研究提供了严谨可靠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文献阅读、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雾霾的形成过程、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系统构建了雾霾污染人为和自然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雾霾污染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低-高集聚、高-低集聚向高-高和低-低集聚演化趋势明显;不同影响因素对雾霾污染起到了差异化作用效果,即雾霾是由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和自然因素间接促进的综合作用结果。对雾霾形成本质认知的提升将为其治理提供思路和方向。接着,基于“污染天堂”、“波特假说”及“竞相到底”假说,研究了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不能改善雾霾污染,只有当环境规制强度高于临界值时才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抑制作用,并体现了显着的空间溢出性和时间滞后性。此外,环境规制对雾霾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滞后效应对不同地区环境规制效力起到了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如提高了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效力却减弱了其在西部地区的有效性。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是下一步展开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然后,基于协同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指标,检验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效果。在对横向和纵向两种协同度测算的基础上,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控制雾霾污染,且显着加强了政府型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力;环境规制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的增加同样有利于改善雾霾污染,同时可缓解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类型的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作用的异质性。尽管环境规制协同效果显着,但如何优化和提高其协同治理效率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最后,基于中介效应方法,通过直接协同效应和间接协同效应探索了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的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直接协同路径优化方面,可推行“强化中央政府规制约束,明确地方政府监管职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保障公众参与法律途径”的雾霾防治利益相关多元主体纵深权责协同治理体系构建的路径优化策略;间接协同路径优化方面,分别对“环境规制-外商投资-雾霾污染”、“环境规制-产业结构-雾霾污染”及“环境规制-技术创新-雾霾污染”三条协同路径的合理性进行检验、讨论和分析,然后从政策、产业、技术等视角给出了具体路径优化措施。雾霾污染治理研究在经管学科领域起步较晚,所以存在很大深入探索空间。本文以环境规制为切入点,对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展开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理论上看,本研究深化了对雾霾形成过程及演化特征的理解,提出了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机理、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机理和路径优化机理,完善了环境规制视角下雾霾防治领域的理论研究,为雾霾污染的科学治理提供理论支撑;创新性地构建了环境规制横向跨区域协同度和纵向利益相关者协同度指标,丰富了环境规制协同的内涵和指标体系构建;从实践上看,本研究对我国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方式的改变,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与绿色发展的协同推进,人居环境与生活水平改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给予决策参考;对调动企业减排意愿和消费者节能消费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车路[7](2020)在《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文明的兴衰演替。为了建设清洁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中国正在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进一步推进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提出了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随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逐步完善,一幅“生态振兴”的中国蓝图正在铺陈开来。制度的活力在于执行,目前以执法部门为主的行政调整机制在环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态治理效能的提升有赖于环境行政执法。因此,如何将先进的生态治理理念与制度体系外化为执法部门高效的执行力,让以执法部门为主的行政调整机制在生态治理中发挥强根固本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思考。陕北能源富集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型区域,一直面临着保障资源供应和推动绿色发展的双重挑战。深处该区域腹地的榆林市也是如此,依靠能源优势和过度开发,榆林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但却让当地的生态环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污染形势愈发严峻。本文通过对榆林市的环境行政执法情况加以调查分析,一方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来研究各类因素主体在环境行政执法中如何有效的保护环境,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另一方面也能对以榆林市为代表的陕北能源富集地区环境执法状况进行探究,为解决陕北能源富集区环境治理问题有所助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概况,包括当地的环境资源状况和环境行政执法状况;第二部分重在找出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诸如制度文化缺失不健全、计划目标完成不理想等问题;第三部分对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相关案例和图表数据来佐证;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其他地方的环境行政执法先进经验,并将其加以总结;第五部分结合调查研究结果和国内其他省市先进经验为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陈晨[8](2019)在《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文中提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过渡,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转化需求,另一方面是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现实状况所迫。在以往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以重工业经济发展为依托,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由此说明,环境污染的源头为工业企业,尤其为重污染行业企业。因此,若能有效整治重污染行业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必将使我国的环境治理状况上一个台阶。但鉴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需要借助政府“看得见的手”加以调控,弥补单一市场作用的失灵,因此,研究政府主导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的作用意义重大。我国环境制度处于逐步完善的进程当中,规制形式逐渐多元化,从最初的惩戒性规制措施,过渡到命令型与市场型规制措施并举,现阶段逐渐赋予公众更多的环境治理主导权,稳步实现异质性环境规制形式对环境治理的多方位引导作用。而生态改善过程中,环境规制的遵循将导致企业经营成本支出的增加,造成企业污染治理缺乏主动性,通过权衡规制遵循成本支出与遵循收益折现值的关系,制定最终的环境治理决策,被动污染减排,抑或是主动的绿色创新行为以根除环境问题。“波特假说”指出环境规制作用下,企业通过技术的改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低生产成本,借以“创新补偿效应”和“先动优势”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但绿色创新因其资源禀赋的公共物品特性,具有双重正外部性,环境规制是否能够促进企业主动的绿色创新行为,还是绩效表现的提升,最终对企业经济价值产出的影响如何?是环境治理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治理价值链中各环节作用为思路,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同环境规制形式(命令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是否能够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即使制度压力下,企业缺乏根源环境治理——绿色创新动力,那么环境规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环境绩效表现的改进?环境规制制度的遵循和污染问题的应对,最终对企业经济价值产生何种影响?其作用机理是什么?内外部不同的影响因素——寻租抑或媒体关注,对企业环境和经济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选取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的重污染行业企业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经过实证论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命令型与市场型环境规制能有效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其中命令型环境规制存在阈值效应,在适度强度内达到绿色创新效果最大化,否则将抑制其产出;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着。第二,命令型、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均可有效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提升,但前期良好的环境绩效变现对当期值产生抑制作用。第三,不同形式的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短期和长期价值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长期价值的作用效果大于短期利润,主要通过环境规制作用下企业绿色创新的“创新补偿”和“先动优势”与环境绩效的“声誉效应”发挥作用。第四,环境规制下,企业的规制寻租行为有利于企业短期环境绩效和经济利润的增加,但在长期中,抑制了企业的绿色创新行为和长期价值增长。第五,借以媒体关注的信息传递功能,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产出、环境绩效提升和长期价值增长均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导致企业短期利润的下滑趋势。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一,企图揭示宏观环境规制手段对微观企业环境治理效果与经济价值的作用机理,验证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企业行为效果。现有研究主要以宏观角度研究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以微观企业角度展开研究,采用客观可量化的指标,研究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环境治理价值链的作用关系。第二,考虑环境规制形式的异质性,丰富和完善环境规制制度理论基础。研究不同环境规制措施对企业环境治理表现和经济价值的作用效果,并以企业绿色创新和环境绩效提升为经济价值的增长效应,揭示环境规制与企业价值间的作用路径。第三,探寻环境治理效果偏差的影响因素。从企业内部规制寻租和外部媒体信息传递角度,研究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治理行为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企图规避造成环境规制目的偏离的作用因素。本文研究的管理启示和政策建议:在企业管理方面,为提升企业环境治理中的竞争力,应以积极主动的绿色创新行为为主,摒弃被动的减排行为;并尽力避免规制下的企业寻租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最终价值的侵蚀。在政府治理方面,应制定适度的命令型环境规制,并逐步完善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制度,发挥环境规制的对企业环境治理和价值产出的激励作用;强化环境治理中媒体的信息传导功能,实现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
袁一仁[9](2019)在《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然而长期较为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使得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累积和加深。随着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取得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推行合理的环境规制来实现区域的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诉求。本文基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把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到传统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中,在资源环境约束视角下,系统研究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规制的绿色发展效应。梳理了我国环境规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评估了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环境规制政策实施成效,建立了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机制分析框架,测算和分析了长江经济带不同城市群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环境规制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和门槛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做了进一步探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加速完善——全面深化改革”三个阶段。环境规制是政府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改变环境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为目的,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负荷存在差异,样本期内,城市群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三大城市群之间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相对稳定;城市群污染负荷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污染物排放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第二,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高,成渝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整体平均水平以下。从分解结果来看,绿色技术进步是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而绿色技术效率对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提高城市群技术进步水平是提升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组内差异始终大于其组间差异,组内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的主要来源。第三,现行的环境规制政策整体上虽有利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阶段性特征和工具差异性。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系数在各分位数均显着为正,这说明环境规制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然而,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的环境规制只有在中低分位数才能发挥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环境规制在高分位数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显着正向效应,而在低分位数的作用为负向,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着;成渝城市群地区环境规制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在高分位数得到充分体现。在环境规制工具层面,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与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形结构,且只在低分位数显着;市场激励型、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与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均符合“U”型结构,且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在中高分位数显着,而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只在中分位数显着。除了环境规制及其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影响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较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以及环境技术创新投入较多的地区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助力作用也增强,而政府干预程度过高则不利于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四,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关系。根据双重门槛(0.362和0.643)将规制强度划分为低、中和高等三个区间,在较低环境规制区间,环境规制有助于促进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未达最优。伴随环境规制强度进入中规制区间,环境规制通过激励企业通过创新补偿效应倒逼绿色技术创新,从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然而,当环境规制强度跨入高规制区间,环境规制则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转变为抑制作用。分阶段来看,在20052010年,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结构,而在20112016年,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分区域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区存在单门槛效应,不管是在较低的环境规制区间还是较高的环境规制区间,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只在高的环境规制区间满足统计意义上的显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地区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且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结构。分规制工具来看,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最优规制区间为0.6550.830,当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的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强度处于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合理区间,但是依旧偏低,仍然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规模获取地区经济绿色增长。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的最优规制区间为0.0070.012,企业排污费的征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能够对改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促进作用。当前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排污费征收规模仍然相对偏低,仍处于较低水平,可以适当提高征收标准。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单一门槛值为19.000,在低规制强度的环境规制阻碍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而在高规制强度的环境规制才能倒逼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改进了前人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评价的指标,拓展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投入指标。构建了包含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在内的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构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松弛测度的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对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进行了测度,进一步采用Theil指数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第二,改进了前人关于环境规制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方法。本文从两个层面对城市群环境规制加以衡量,第一个层面是从环境规制的结果和成效出发,选取工业废水处理率(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废气)、工业烟(粉)尘去除率(废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渣)等四个指标,并采用熵值法构建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指数,以期对城市群环境规制做出综合解释,避免了只考虑单一变量的局限性,使数据具有平稳性。第二个层面是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分别选取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排污费征收总额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和群众环境案件举报数分别代表城市群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指标数据,采用生态环境部自2009年6月开始公布的12369群众环境举报案件情况表,并以投诉涉及企业位置赋予环境投诉案件空间属性,整理得到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强度。第三,在考虑个体异质性和参数异质性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了环境规制在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和不同经济主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效应;通过建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内生地测算出城市群绿色发展效应最大化的最优规制强度区间;并基于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等三类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效应和门槛效应进行了对比考察,以期发现不同情景下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环境规制敏感性的差异。第四,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按照不同政策工具形式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融合使用的思路,提出了政策工具的优化组合及创新举措,形成了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李鑫涛[10](2019)在《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安全事件与环保维权冲突频发。多元复杂的环境问题和政府传统的治理模式使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不断遭受质疑和冲击,甚至演化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导致大量政治资源损耗,形成新的地方性发展危机。这种政治资源的损耗对各利益群体造成政治影响和政治结果后便形成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而政治成本的过度消耗会危及政府的合法性和政治的安全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环境治理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成本方面,对于政治成本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环境治理中科学地控制政治成本消耗是政府必须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其内涵、重要性和产生原因基础上,通过建立整体性理论模型,考察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机理,构建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指标体系,并在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进行测度后,提出了控制流程和规制策略。这对于拓宽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破解地方性危机和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理论决策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演绎归纳法界定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并结合国内环境相关案例,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产生原因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成本—效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从公共危机学、环境政治学、政府经济学、社会风险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将具有情境特征的政治成本消耗现象映射到各治理主体“结构—行为”的特定场域中,创新性地构建出“结构—情境—行为”这一整体性决策分析框架。(2)探讨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机理。在决策分析框架下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嵌入到环境治理系统中,采用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公众等治理主体之间的策略行为选择,分析了在不同阶段中各治理主体的均衡策略。之后,创新性地应用小信号模型在抗干扰模式下仿真分析出各个阶段不同均衡策略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和涌现特征对政治成本演化系统影响最为明显;在负效应下政府的政治资源消耗增加不利于政治成本的控制,会使治理系统更加不稳定;各阶段涉及的治理主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获得“共赢”等等。(3)确立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测度分析。依据决策分析框架,以“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为研究背景,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考察环境问题政治成本在实际情况下的产生过程和演化传播,初步得出其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和案例法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初始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完成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指标体系的科学化构建;在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T市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后,基于G1法/熵值法组合赋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创新性地测度出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在各个阶段中的政治成本。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失范导致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消耗在各个阶段持续扩大;群众行为性政治成本以及其所包含的5项四级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权重占比最大等等。(4)设计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流程并提出了规制对策建议。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置于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中的“情境阶段”,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和小信号抗干扰模型,通过参数输入和计算编程处理,对其演化态势进行监测和调试分析,并据此创新性地设计出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控制的决策操作流程。研究发现,通过该操作流程得出的测度结果与实际事件演化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政府部门可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作为一种观测变量,依据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对当前环境问题中的政治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感知和预警,以便及时出台和采取治理政策,控制政治成本的消耗。同时综合之前的分析,提出调整环境问题治理决策系统和成本观、优化和创新政府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提升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和环境素养、强化政府社会风险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合作、积极营建官民互信机制和协商民主机制等六个方面规制措施来控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以期能够为政府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控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提供长期、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方案。
二、从环境污染投诉看如何强化环境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环境污染投诉看如何强化环境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概念 |
2.1.1 内部审计的概念 |
2.1.2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概念 |
2.1.3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概念 |
2.1.4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概念 |
2.2 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相关理论 |
2.2.1 受托责任理论 |
2.2.2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现状 |
3.1 ZY油田基本情况 |
3.2 ZY油田生态环境管理情况 |
3.2.1 优化调整推进绿色发展 |
3.2.2 攻坚克难推行绿色生产 |
3.2.3 创新引领发展绿色科技 |
3.2.4 多措并举打造绿色文化 |
3.2.5 完善机制保障绿企常绿 |
3.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实施现状 |
3.3.1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流程 |
3.3.2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目标 |
3.3.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内容 |
3.3.4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3.3.5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 |
3.4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环境绩效审计不够规范 |
3.4.2 设立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视角单一 |
3.4.3 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不强 |
3.5 构建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意义 |
3.5.1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重要性分析 |
3.5.2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的必要性分析 |
第四章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
4.1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指标设计的依据 |
4.1.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设计的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
4.2.1 平衡计分卡原理 |
4.2.2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设计 |
4.2.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筛选 |
4.2.4 计算确定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权重 |
4.3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效果分析 |
4.3.1 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更加规范 |
4.3.2 设立环境绩效审计指标的视角全面 |
4.3.3 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
4.4 ZY油田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应用 |
4.4.1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分级评判标准 |
4.4.2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做出决策 |
第五章 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的保障措施 |
5.1 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
5.2 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测 |
5.3 动态调整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
5.4 优化和完善企业的信息披露制度 |
5.5 完善环境绩效审计的奖励与惩罚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环境审计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审计的定义 |
2.1.2 环境审计内容 |
2.2 内部审计与内部环境审计的概念界定 |
2.2.1 内部审计的概念 |
2.2.2 内部环境审计的概念 |
2.2.3 内部环境审计的特点 |
2.2.4 内部环境审计的方法 |
2.3 内部环境审计理论基础 |
2.3.1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理论 |
2.3.2 成本效益相关理论 |
2.3.3 经济外部性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化工公司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现状分析 |
3.1 S化工公司基本情况 |
3.1.1 S化工公司简介 |
3.1.2 S化工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
3.2 S化工公司环境保护管理的现状 |
3.2.1 S化工公司所处的环保监管环境 |
3.2.2 S化工公司环保投入情况 |
3.3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的现状分析 |
3.3.1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机构及职责 |
3.3.2 S化工公司环境审计的相关规定 |
3.4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
3.4.1 内部环境审计制度不健全 |
3.4.2 企业环境绩效管理有待提高 |
3.4.3 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失效 |
3.4.4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
3.5 影响S化工公司环境审计的内外因素分析 |
3.5.1 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3.5.2 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3.6 构建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评价体系的目的 |
4.1.1 健全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制度 |
4.1.2 规范企业内部环境管理 |
4.1.3 在企业的绩效体系中融入内部环境审计 |
4.2 构建评价体系的原则 |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
4.4 内部环境审计评价体系设计 |
4.4.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 |
4.4.2 内部环境审计评价指标的赋值结果 |
4.4.3 内部环境审计目标及评分标准 |
4.5 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综合评价 |
4.5.1 模糊综合评价运用 |
4.5.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强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的对策 |
5.1 健全内部环境审计制度 |
5.2 优化内部环境绩效管理体系 |
5.3 强化环境风险预警机制审计 |
5.4 完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 |
2.1.1 环境规制的内涵界定 |
2.1.2 环境规制的类型 |
2.1.3 环境规制的度量 |
2.2 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
2.2.1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 |
2.2.2 高质量发展的测度 |
2.2.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环境规制影响经济发展的研究 |
2.3.1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
2.3.2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2.3.3 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 |
2.3.4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理论机制分析 |
3.1 环境规制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利益格局分析 |
3.1.1 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分化 |
3.1.2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不协调 |
3.1.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分割 |
3.1.4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不统一 |
3.2 环境规制下经济主体行为影响高质量发展 |
3.2.1 环境规制通过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3.2.2 环境规制通过企业行为影响高质量发展 |
3.2.3 环境规制通过公众行为影响高质量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1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历史演变 |
4.1.1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2000) |
4.1.2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逐步完善阶段(2000-2012) |
4.1.3 黄河流域环境规制政策的全面推进阶段(2012-至今) |
4.2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与环境规制实施成效分析 |
4.2.1 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现状 |
4.2.2 黄河流域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实施成效现状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
5.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 |
5.1.3 指标选择与说明 |
5.2 高质量发展的测度方法 |
5.2.1 测度方法选择 |
5.2.2 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
5.3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测度结果分析 |
5.3.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时间演化分析 |
5.3.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分析* |
6.1 计量模型、变量与数据 |
6.1.1 模型设定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总体回归结果 |
6.2.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6.3 稳健性检验 |
6.4 进一步讨论 |
6.4.1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非线性关系讨论 |
6.4.2 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分维度指数的非线性关系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环境规制影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出 |
7.1.1 环境规制通过政府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2 环境规制通过企业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7.1.3 环境规制通过公众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
7.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1 模型设定 |
7.2.2 指标选取和变量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3.1 基于政府行为机制检验 |
7.3.2 基于企业行为机制检验 |
7.3.3 基于公众行为机制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环境规制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8.1 完善环境规制,保障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
8.2 协调利益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8.3 通过环境规制规范主体行为,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发展质量 |
8.4 优化激励机制,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第九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环保督察中的环境诉求与政府回应——基于省级环保督察资料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常规环境治理中的环境诉求与政府回应 |
(一)环境诉求本身的特征 |
(二)民众表达环境诉求的方式 |
(三)官僚组织因素 |
三、资料与变量描述 |
(一)因变量 |
(二)自变量 |
四、环保督察中的环境诉求 |
(一)常规信访渠道中的环境诉求 |
(二)环保督察中的环境诉求 |
五、环保督察中的地方政府回应 |
(一)环保督察中的“强回应”与“弱回应” |
(二)基层政府回应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六、结论与讨论 |
(5)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民主的研究 |
1.2.3 关于当前中国环境治理困境的研究 |
1.2.4 关于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研究 |
1.3 核心概念阐释 |
1.3.1 环境与环境治理 |
1.3.2 环境社会治理 |
1.3.3 协商治理 |
1.3.4 环境协商治理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环境协商治理理论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常见的环境治理范式 |
2.1.1 环境单中心治理范式 |
2.1.2 环境多中心治理范式 |
2.1.3 环境协同治理范式 |
2.1.4 环境整体性治理范式 |
2.1.5 环境网络化治理范式 |
2.1.6 环境协商治理范式 |
2.2 环境协商治理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建构主义理论 |
2.2.2 生态现代化理论 |
2.2.3 环境正义理论 |
2.2.4 环境民主理论 |
2.3 环境协商治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
2.4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的四种实践 |
3.1 国内地方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类型划分 |
3.2 回应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3 自治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 咨询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4.1 人民政协制度框架下的环境协商 |
3.4.2 环境议题的协商式电视问政 |
3.5 监督型环境协商治理实践 |
3.5.1 专题询问会 |
3.5.2 环保社会组织的协商监督 |
4 民主协商:我国地方环境治理的一种工具性机制 |
4.1 环境协商治理的议题边界 |
4.2 环境协商治理的功能定位 |
4.3 环境协商治理的主体挑选 |
4.4 环境协商治理的程序设计 |
4.5 环境协商治理的方式选择 |
5 环境协商治理何以可能:基于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 |
5.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基本情况 |
5.1.1 Z省J市开展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主要背景 |
5.1.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参与主体及相互间关系 |
5.1.3 Z省J市各方力量参与环境协商治理实践的行为逻辑 |
5.2 Z省J市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建构 |
5.2.1 环境公民身份的塑造 |
5.2.2 环境协商治理具体机制的建构 |
5.3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多案例比较 |
5.3.1 选取案例的基本情况介绍 |
5.3.2 我国地方环境协商治理运行机制的组织基础 |
5.3.3 环境协商治理机制的议题设置:环境问题如何被建构为环境协商议题? |
5.3.4 环境协商治理的策略选择:注重与环境协商议题特征的匹配性 |
5.3.5 环境协商治理的效果 |
5.3.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6)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雾霾污染研究现状 |
1.3.2 环境规制研究现状 |
1.3.3 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研究现状 |
1.3.4 雾霾治理路径优化研究现状 |
1.3.5 环境污染治理核心相关理论 |
1.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理论依据 |
2.1.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协同治理理论 |
2.2 环境规制影响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 |
2.2.1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分析 |
2.2.2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机理分析 |
2.3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机制 |
2.3.1 直接协同路径优化机理分析 |
2.3.2 间接协同路径优化机理分析 |
2.3.3 协同路径优化综合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雾霾污染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3.1 引言 |
3.2 雾霾污染的形成过程 |
3.2.1 污染排放 |
3.2.2 促进条件 |
3.2.3 作用反应 |
3.3 研究设计 |
3.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3.2 变量的选取及其测度 |
3.3.3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
3.3.4 探索性空间数据模型构建 |
3.3.5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3.4 雾霾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特征分析 |
3.4.1 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3.4.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3.5 雾霾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
3.5.1 人为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3.5.2 自然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的选取及其测度 |
4.2.3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4.3 环境规制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4.3.1 我国环境规制现状简析 |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4.4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1 空间溢出效应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2 时间滞后效应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3 区域差异效应的检验结果与分析 |
4.5 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研究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的选取及其测度 |
5.2.3 实证模型发展与构建 |
5.3 环境规制协同的测算与分析 |
5.3.1 环境规制横向协同 |
5.3.2 环境规制纵向协同 |
5.4 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实证分析 |
5.4.1 横向协同治理的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
5.4.2 纵向协同治理的模型检验结果与分析 |
5.5 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的研究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下雾霾协同治理的路径优化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与数据 |
6.2.2 研究方法 |
6.2.3 模型构建 |
6.3 直接协同路径优化分析 |
6.4 间接协同路径优化分析 |
6.4.1 “环境规制-外商投资-雾霾污染”间接协同路径检验与优化分析 |
6.4.2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雾霾污染”间接协同路径检验与优化分析 |
6.4.3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雾霾污染”间接协同路径检验与优化分析 |
6.4.4 间接协同路径优化措施 |
6.5 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环境行政执法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概况 |
一、榆林市环境资源概况 |
二、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现状 |
(一)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制度建设 |
(二)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
(三)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成效 |
第二章 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问题检视 |
一、制度文化缺失不健全 |
二、计划目标完成不理想 |
三、执法管理体制不畅通 |
四、公众参与态度不积极 |
第三章 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问题成因分析 |
一、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制度因素 |
(一)环境法律制度滞后 |
(二)环境法律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
(三)法律责任条款设置不明确 |
二、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因素 |
(一)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 |
(二)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不充分 |
三、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关联主体因素 |
(一)公众参与意愿的结构性缺乏 |
(二)企业守法自觉性较低 |
第四章 国内其他地方环境行政执法的先进经验 |
一、安徽省马鞍山市经验 |
二、四川省巴中市经验 |
三、山东省菏泽市经验 |
四、经验借鉴 |
第五章 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的完善与建议 |
一、基于制度因素的考量 |
(一)建立资源主导政策体系,健全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
(二)完善违法行政责任制度,适时调整处罚裁量基准 |
二、基于行政因素的考量 |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环保执法方式 |
(二)理清执法管理权限,强化人员管理职责 |
三、基于关联主体因素的考量 |
(一)完善公众参与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公众专门监督平台 |
(二)完善企业环境治理公开制度,构建公众媒体多元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榆林市榆溪河污染治理前效果图 |
附录2:榆林市榆溪河污染治理后效果图 |
附录3:榆林市横山县韩岔乡东方红煤矿整改要求图 |
附录4:榆林市横山县龙翔煤矿污染现场图 |
附录5:榆林市横山县龙翔煤矿行政处罚决定书 |
附录6:榆林市横山县龙翔煤矿强制执行申请书 |
致谢 |
(8)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思路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绿色创新 |
2.1.3 环境绩效 |
2.1.4 经济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制度理论 |
2.2.2 波特假说 |
2.2.3 声誉理论 |
2.2.4 寻租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环境规制研究状况梳理 |
2.3.2 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研究综述 |
2.3.3 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绩效研究综述 |
2.3.4 环境规制与企业经济绩效研究综述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3.1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
3.1.1 环境规制形式异质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 |
3.1.2 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阈值效应分析 |
3.1.3 媒体关注情境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 |
3.1.4 内部治理情境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分析 |
3.2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 |
3.2.1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 |
3.2.2 媒体关注情境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 |
3.2.3 企业寻租情境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 |
3.2.4 企业特征异质性条件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分析 |
3.3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 |
3.3.1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3.3.2 环境规制影响企业经济绩效的路径分析 |
3.3.3 媒体关注情境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3.3.4 企业寻租情境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分析 |
第4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取及定义 |
4.1.3 模型构建 |
4.2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相关性分析 |
4.2.3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直接效应 |
4.2.4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阈值效应 |
4.3 各因素调节效应检验 |
4.3.1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媒体关注作用检验 |
4.3.2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企业寻租作用检验 |
4.3.3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管理层激励异质性检验 |
4.4 稳健性检验 |
4.4.1 替换变量指标 |
4.4.2 新环境法实施的环境规制效应检验 |
4.4.3 固定效应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1.2 变量选取及定义 |
5.1.3 模型构建 |
5.2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直接效应 |
5.2.4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动态效应 |
5.3 各因素调节效应检验 |
5.3.1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媒体关注作用检验 |
5.3.2 环境规制对企业环境绩效:企业寻租作用检验 |
5.3.3 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企业特征异质性检验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替换变量指标 |
5.4.2 新环境法实施的环境规制效应检验 |
5.4.3 固定效应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实证分析 |
6.1 研究设计 |
6.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2 变量选取及定义 |
6.1.3 模型构建 |
6.2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2 相关性分析 |
6.2.3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直接效应 |
6.3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的作用机制检验 |
6.3.1 绿色创新的中介效应 |
6.3.2 环境绩效的中介效应 |
6.4 各因素调节效应检验 |
6.4.1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媒体关注作用检验 |
6.4.2 环境规制对企业经济绩效:企业寻租作用检验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替换变量指标 |
6.5.2 固定效应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启示与建议 |
7.2.1 企业管理启示 |
7.2.2 环境治理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环境规制政策演变与效果评价 |
2.1 环境规制政策演变的历史脉络 |
2.1.1 环境规制的起步发展阶段(1978-1991) |
2.1.2 环境规制的加速完善阶段(1992-2011) |
2.1.3 环境规制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 年至今) |
2.2 长江经济带环境规制效果评价 |
2.2.1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变化趋势 |
2.2.2 环境污染负荷变化趋势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制分析 |
3.1 环境资源及其污染的经济成因 |
3.1.1 环境资源的基本属性 |
3.1.2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
3.2 环境规制产生的一般逻辑及构成 |
3.2.1 环境规制产生的一般逻辑 |
3.2.2 环境规制的分类及其特点 |
3.3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
3.3.1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机制 |
3.3.2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影响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比较 |
4.2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
4.2.1 绿色生产函数的构建 |
4.2.2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2.3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4.3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测算结果分析 |
4.4.1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
4.4.2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4.3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比较 |
4.4.4 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效应分析 |
5.1 城市群环境规制强度的测算 |
5.1.1 环境规制强度指标体系构建 |
5.1.2 环境规制强度综合指数测度 |
5.1.3 环境规制强度测算结果分析 |
5.2 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计量分析 |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
5.2.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的进一步讨论 |
5.3.1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
5.3.2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
5.3.3 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影响效应的检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分析 |
6.1 模型方法与数据说明 |
6.1.1 门槛面板模型与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6.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1 总体样本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6.2.2 分地区样本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6.2.3 分时段样本环境规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基于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的进一步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完善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政策 |
7.1.1 明确环境规制政策的地位和作用 |
7.1.2 合理确定环境规制类型及其规制强度 |
7.1.3 注重环境规制政策的动态调整与优化 |
7.2 优化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组合 |
7.2.1 合理使用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 |
7.2.2 加强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的使用 |
7.2.3 加快拓展公众参与型规制工具 |
7.3 提高地方环境规制的执行效力 |
7.3.1 建立环境规制的监督反馈机制 |
7.3.2 建立环境规制的成效评价制度 |
7.3.3 建立环境规制的区际协调机制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10)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环境问题带来地方性发展危机 |
1.1.2 政府治理中对政治成本的忽视 |
1.1.3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
1.1.4 公共管理实现途径多元化演变 |
1.2 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
1.2.1 环境问题政治资源的概念界定 |
1.2.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概念界定 |
1.2.3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及重要性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的重要性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内容 |
1.5 文章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绿色治理理论 |
2.1.2 复杂系统理论 |
2.1.3 成本-效用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
2.1.4 风险社会理论 |
2.2 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述评 |
2.2.1 政府经济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
2.2.2 环境政治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
2.2.3 公共管理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
2.3 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
2.3.1 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
2.3.2 环境风险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
2.3.3 邻避抗争事件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
2.4 小结与启示 |
第3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与决策的分析框架 |
3.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产生的原因分析 |
3.1.1 地方政府的决策系统模糊 |
3.1.2 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滞后 |
3.1.3 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较低 |
3.1.4 环境社会风险的敏感性不足 |
3.1.5 社会组织和媒体的参与力度不够 |
3.1.6 公众利益的维护不到位 |
3.2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规制理论模型 |
3.2.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机理 |
3.2.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决策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
4.1 结构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
4.1.1 结构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
4.1.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
4.1.3 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
4.1.4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
4.1.5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
4.1.6 结论与讨论 |
4.2 情境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
4.2.1 情境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
4.2.2 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均衡分析 |
4.2.3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
4.3.1 行为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
4.3.2 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均衡分析 |
4.3.3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
4.3.4 结论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量化测度分析—基于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的个案考察 |
5.1 案例的选择与讨论 |
5.1.1 案例事件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
5.1.2 案例事件的分析 |
5.1.3 资料搜集与扎根分析 |
5.1.4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的案例讨论 |
5.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开发与设计 |
5.2.1 测度指标体系的初始构建 |
5.2.2 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 |
5.3 T市的区域环境效率分析 |
5.3.1 T市环境治理的背景分析 |
5.3.2 评估方法与变量说明 |
5.3.3 效率评价和实证结果分析 |
5.3.4 结论与启示 |
5.4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测度分析 |
5.4.1 测度方法的选择 |
5.4.2 测度设计和数据获取 |
5.4.3 主客观组合赋权和模糊测度 |
5.4.4 政治成本测度值与政治成本的关系论述 |
5.4.5 结论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流程设计 |
6.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控制的实例分析—以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为例 |
6.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决策流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
7.2 研究启示和规制策略 |
7.2.1 调整环境问题治理决策系统和成本观 |
7.2.2 优化和创新政府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 |
7.2.3 提升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和环境素养 |
7.2.4 强化政府社会风险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 |
7.2.5 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
7.2.6 积极营建官民互信机制和协商民主机制 |
7.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的实地情况示意图 |
附录B: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专家筛选调查表 |
附录C: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访谈提纲 |
附录D: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环境政治成本的调查问卷 |
附录E: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程度调查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从环境污染投诉看如何强化环境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ZY油田环境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朱江.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S化工公司内部环境审计研究[D]. 杨钰玲.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3]环境规制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D]. 周清香. 西北大学, 2021(12)
- [4]环保督察中的环境诉求与政府回应——基于省级环保督察资料的实证分析[J]. 夏瑛,张东,赵乾.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1(01)
- [5]我国地方环境治理中的民主协商机制研究[D]. 葛俊良. 浙江大学, 2020(02)
- [6]环境规制下雾霾污染的协同治理及其路径优化研究[D]. 刘学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榆林市环境行政执法调查研究[D]. 车路. 兰州大学, 2020(01)
- [8]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及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证据[D]. 陈晨. 辽宁大学, 2019(10)
- [9]环境规制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D]. 袁一仁.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D]. 李鑫涛. 天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