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水电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亮,高雪山,邝明勇[1](2020)在《广东省与奥地利水电发展对比分析及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奥地利与广东省的水电开发经验与面临的困境,综述了奥地利在可持续水电开发方面的新思路和经验教训,比较和分析广东与发达国家在小水电开发方面的异同,并对奥地利的先进技术与治理理念进行总结,提出广东小水电发展的建议,可为小水电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杨利林[2](2019)在《四川马边县马儿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化以来,生活节奏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也随之加快,绿地面积减少,空气质量变差,人们越来越青睐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养生、环境优美的多功能活动场所。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资源丰富,这正好迎合人们休闲旅游要求。马儿山森林公园已于2015年申报省级森林公园,目前正在创建过程中。森林公园内大部分属于山地地貌。园内原始林广阔,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但是,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森林公园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实现保护和开发协调发展、经济效应与生态效益兼得,有待探索和研究。本文在对马儿山森林公园内的景观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层次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法对马儿山森林公园内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森林公园发展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为该森林公园合理开发建设提出如下建议:马儿山森林公园在发展战略上,寻求差异化、精品化、乡土化、民俗化的特色发展眼光;在发展思路上,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到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在目标定位上,着眼长远,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在资金保障上,要整合市场优势与资源优势,建立多元化投资结构体系与投资平台,探索实行“合作制”“股份制”以及“政府+公司+农户+”等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争取政策支持、社会参与和自筹等多渠道投入措施;在旅游线路设置上,要开放与周边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县内外“一日加多日游”全方位有延伸有保障;在消费上,要丰富旅游产品类型,特别是规范完善和开发利用民俗风情表演、民族特色用品等产品;在管理服务上,以现代旅游业服务理念为指导,突出专业人才的价值和利用。同时,鉴于旅游业特别是森林公园存在投资大、成本高、回收迟、见效慢等实际情况,在旅游总体布局、区域互动发展、综合配套建设及各产业链条协同推进上,须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决策部署,形成旅游业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的良好局面。
冯乐坤[3](2015)在《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文中认为自继受前苏联公有制中的国有财产理论以来,我国国有财产范围不仅极其广泛,又遍及全国各地,因国有财产统一由中央作为统一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也不现实,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国有财产一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管理,中央与地方一直分享着国有财产的利益,各级地方对其直接支配的国有财产事实上已经处于享有所有权之实,但各级地方所直接支配财产仍然被视为国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不断发生,为此,在借鉴前苏联后期以及俄罗斯立法转而采纳对国有财产实行的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以及各主要国家所采纳地方所有理念的基础上,我国理应赋予各级地方对其直接管理支配的国有财产享有所有权。不过,我国地方所有是将部分国有财产主体从国家变更为地方,地方所有财产其实就是对国有财产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具体进行财产分权的结果,立法就应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之间对国有财产的具体划分标准,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也就最终得以确定。然而,受各国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各个地方均为地方所有权主体的影响,地方所有层级往往与地方层级具有对应性,地方所有权的形成其实就是以各国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为基础,既然我国目前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地方层级实行三级或者四级模式,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理应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等层级,因现实中的我国地方层级处于变动之中,地方所有财产必然会面临在各级之间进行具体分割,具体分割标准理应予以明确。当然,未来立法在对地方所有财产规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适用各级地方所有权平等、利益衡量的理念,也要采纳“一般+分散”的立法模式,即宪法、民法进行一般性规定的同时,相关单行法也应对其加以规定,尤其要允许各地方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形而对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进行规定。
何书琴,岑栋浩,徐林春[4](2015)在《广东省500kW以上水电站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广东省第1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从总体分布、区域分布、工程规模、电站类型和建成年代等方面对广东省500kW以上水电站现状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广东省水电站主要分布在粤北地区;以小型水电站和引水式水电站为主,但抽水蓄能水电站总装机容量接近其他常规水电站装机容量总和;20世纪90年代后掀起了一股水电建设高潮。
陈海燕[5](2015)在《基于3E系统协调的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消费结构是能源发展的一个核心部分,广东省能源发展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来自经济和环境因素的促进、约束问题:随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节能减排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进一步提高,能源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大。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经济、能源和环境的3E系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广东省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结构不合理,《广东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了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清洁能源比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能源结构调整目标。本文立足于广东省的发展实际,使用1986-2013年发展数据为样本,首先建立协整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经济-能源-环境三者的协整关系、动态因果关系和作用水平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经济、能源和环境三者存在协整关系,并发现这种协整关系的作用机理主要依靠经济、能源系统的协调作用实现,而环境系统的协调作用不显着;(2)不仅如此,还得到了经济、能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关系及相互作用情况,经济和能源之间存在长、短期的相互促进关系,但是经济对能源的影响水平远高于能源对经济的影响水平;经济与环境之间存在单向的长期因果关系,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长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尽管这种抑制水平较低;能源与环境之间存在单向的短期、长期因果关系,环境污染短期正向作用于能源消费量,长期对能源消费量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在对广东省经济、能源、环境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路径分析模型研究各因素对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为了获得更加细致和可靠的结果,本文选取了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原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原油占一次能源比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能源消费结构的显性指标,研究获得了一致的结果:经济发展对原煤比重、原油比重和非清洁能源比重均无显着的直接作用,但是能够直接促进非化石能源(一次电力)比重的增长;能源消费量对原煤比重、原油比重和非清洁能源比重有显着的直接的抑制作用,但是并不影响非化石能源比重的增长;环境污染约束能够显着直接抑制非清洁能源的比重,但是对单个原煤比重、原油比重的直接抑制作用则不显着,环境污染约束能直接促进非化石能源比重的增长。
徐隽[6](2013)在《我国区域之间电力互换效益分析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力行业同时具有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的双重属性,虽然无法像其他商品流通行业一样,通过自由竞争路径来实现企业效率和效益的双提高,但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众及政府监管的内在和外在双重要求下,必须以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电力供应和公平优质服务为目标开展业务。深入研究如何在电力行业内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自然资源禀赋特性、电力消费与生产中心分布的不对称以及逐年大幅增长的电力消费量,使得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持续供应危机,这样的现状决定了相对于各区域电网之间的竞争,未来区域之间合作与电力互换的趋势更加显着。由于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复杂,利益协调需要具备一定依据。因此,本文从经济和减排两个角度研究区域之间的电力互换问题,完成的工作主要如下:(1)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区域电力互换领域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核电资源、煤炭发电资源和天然气发电资源区域分布条件;剖析了我国区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平衡。(2)针对区域电力互换能效、排放与相关政策,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发电资源的发电能效、高耗电行业区域分布及不同类型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介绍了国内外节能减排相关的法律法规。(3)针对区域电力互换成本、价格及相关政策,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发电资源的发电成本、上网电价和区域间销售电价,并介绍了关于电力价格的相关法律法规。(4)针对区域间电力互换的判定问题,对比分析了区域间购煤发电和直接购电成本,以区域电力互换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区域电力外送和区域电力外购判定分析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区域电力外购优化模型。(5)针对区域燃煤发电互换问题,基于我国区域间燃煤发电上网价格比较,构建了区域燃煤发电互换节煤量分析模型、发电增值分析模型和污染物减排分析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区域燃煤发电互换具有经济和环境效益。(6)在区域燃煤发电互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间多类型发电互换效益问题,讨论了区域多类型发电参与电力互换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别构建了区域间多类型发电互换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可通过充分实现不同区域多种类型能源资源之间的发电互换,取得更加显着的电力互换效益。(7)在区域多类型发电互换效益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多区域、多类型发电参与电力互换交易的优化问题,构建了区域电力市场协调机制下发电资源调度优化模型,以此为基础,分别构建了不考虑时段情形和考虑时段情形下的区域发电互换交易优化模型。
钱玉杰[7](2013)在《我国水电的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动力。能源不仅与人类的发展紧密关联,而且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仍占主导地位,能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能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势下,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但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有力地保障我国能源供应,优化我国能源结构,而且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将有非常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收集处理大批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分析和计量分析,研究了我国水能资源的重要地位、储量及空间分布情况,并对我国水电的地理分布、开发利用状况、生产消费格局及时空变化、西电东送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基于现阶段水电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通过分析,本文得到的结论和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1)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但人均可开发量不足。从可采储量角度看,水能资源占常规能源的比例较大,说明我国水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具备规模开发和支撑能源结构升级的条件,今后在能源资源中的地位将逐步凸显。(2)我国水能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西南地区的水能资源最为丰富,而东部地区的水能资源则较为贫乏,在全国总体上呈现出“西部丰富、东部贫乏”的状况。水能在不同流域之间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流域的水能资源最丰富,远高于其他流域。(3)水电开发方面,长江流域的水电站装机容量最大,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水电站分布也最多,有2441座。从开发程度看,我国水能资源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只有21.3%。其中,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开发程度较高,而水能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雅鲁藏布江及西藏其他河流流域、西南国际诸河流域开发程度较低,将成为以后我国水电开发的主战场。(4)1995到2010年期间,我国水力发电量呈现近似直线增长态势,且开发集聚程度逐渐加强,水电分布区域差异较大。西南、华中地区的水电最丰富,尤以湖北、四川、云南为主,华北地区最少,不足全国总量的1%。不同区域的电力结构也有显着的差别,除青海、西藏、四川明显以水力发电为主外,其余省份多以火力发电为主。(5)六大区域电网中,华中电网和南方电网是水电消费的高值区域,主要体现在河南、四川、湖北、湖南以及广东等省份。经济相对发达的华北地区电力需求量大,而目前水电消费量不高,是今后转换能源结构的重点区域。(6)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水电输送格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明显地分为北、中、南三条输送通道。其中,北部通道是将甘肃、青海省的水电资源送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华北地区;中部通道是将四川、湖北省的水电资源送往重庆、河南和安徽、江苏等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广西、云南的水电资源送往广东、海南省等地。(7)我国水电生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则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两者存在区域错位。水电主要消费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定的重合性,但水电消费区域更加向西南、华中地区聚集。随着时间的变化,GDP重心与水电的产消重心在东西、南北方向上的错位更加严重。(8)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供给,加强环境保护,需要在清楚认识未来能源需求和当今水电开发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水电开发管理体制、移民、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制定水电开发政策,以加强能源战略储备,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陈寅雅[8](2013)在《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及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域是地表水的集水区域,是一个综合性的生态系统。流域包括流域内水文网络、水流、土地、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基本自然要素,同时还包括生活在流域范围内的人口、文化、经济、决策等各种综合要素。自古以来,经济的开拓与江河流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分别发源于世界几大着名的河流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以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岸。流域经济尤其是大河流域经济,逐渐发展成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重要的经济区域,这个包含了流域内自然要素及相关人类活动的特殊区域,是一个集“资源交换、物质共享、信息传递”为一体的,且流域内各域段相关要素及利益主体之间互相影响、相互牵制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世界范围的国家、地区发展历史及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较为靠前的国家,均对流域及河流的综合治理、资源开发利用给予很高的重视。流域在经济学中属于“公共池塘资源”,所谓“公共池塘资源”是指那些在使用中具有不可排他性和竞争性,即难以排他但可共同享用的物品。由于这类资源在消费中容易产生“拥挤效应”和“资源退化”等不良现象,因此,在这种资源利用中的制度安排就必须尽可能合理,否则外部性难以避免。流域资源因具有公共池塘资源的特性,尤其是流域水资源在利用中更容易因拥挤效应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突显、水污染问题频发。而水资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流域水资源短缺及水污染问题已逐渐发展成为当前影响自然环境和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大阻碍,流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是在二战后,人口的激增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资源被大量消耗、水资源污染严重事件频发。目前,全球有上千万人由于饮用了受污染的水源而死亡,水危机已经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河流众多的国家,因此,合理利用和对流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是我们合理布局生产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做好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目前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中国既面临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性任务,又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现如今,中国依旧十分庞大的人口基数,致使我们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些人口、资源、经济、生态之间的矛盾还在随着我们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消耗继续表现得更加显着。一些地区和行业至今仍然沿袭着较为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开发模式,这种对自然资源无限制地利用、以粗放经营为特征,并通过牺牲环境为代价来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很难承受。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转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和高消耗、低产出模式,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更重要的是这条道路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珠江是我国水流量仅次于长江,跨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香港、澳门8省区以及越南的国际性大河。西江为珠江的干流,横跨我国五个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澳门。这条位于我国南方的大河,流域面积较广,其域内生态环境的好坏、资源消耗的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等等,既事关当地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我国重大战略安全保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西江流域为例对我国流域经济开发进行探讨,研究中主要涉及的区域为西江流域流经的内陆四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在研究中借鉴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刘树坤教授从水利建设角度提出的流域安全度、舒适度及富裕度的这一观点,从这三个角度来考察我国西江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1994年9月,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5年3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召开于丹麦哥本哈根,会上又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其中提出了同样的议题,再次明确“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将“提升和改善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些都充分肯定和强调了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一切发展和物质利益的追求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这样的需求包括物质层面的需求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我们不能“先发展、后保护”,而是应该“边发展、边保护”,即开发与保护同时进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基于流域水资源、周边其他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维持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均衡基础之上的发展,是一种既能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需要,又是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通过对西江流域资源的现存状况和消费结构即安全度、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即舒适度、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即富裕度三个维度多项指标的综合考察与分析,能够清晰地知道当前西江流域各域段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该流域的特点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本文认为西江流域开发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念上过度重视产业价值和经济增长,忽略生态保护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开发利用流域资源的过程中,人们更多以工业生产为核心、更多注重物质收益的发展理念,这种发展理念有一定的现实根源——使用最广泛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核指标GDP。 GDP考核指标使得各地在发展中产生一种唯GDP至上的观念,却忽视了经济持续发展和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生态环境,抛弃了本应最为值得重视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环节。GDP考核存在一些缺陷,如不容易准确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人们实际享有的社会福利水平以及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其次,制度上的割据状行政区行政模式不利于流域的综合开发。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流域会跨越几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行政区域又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当前割据行政区行政这一制度模式容易导致各行政主体为谋求本区域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其它地区利益。即流域区内不同的行政管理者为最大化自身及其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利用权威等方式自上而下对流域资源进行不符合整体利益与综合发展的规划与开发。“分割管理”和“各自为政”的流域管理局面使得各区域管理中利益协调与流域整体规划不能有效契合,即使有些流域管理中成立流域管理局和相应流域管理机构,然而区域管理部门在资源、信息等方面无法与这类流域管理机构实现共享。即使制定相关管理协议,还是会因在执行过程中一些区域过分考虑区域利益而受到阻碍。开发理念存在的误区和旧观念未彻底扭转,是制约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称为“观念约束力”或“观念瓶颈”,如果说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存在诸问题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是“正式制度”短缺;那么开发理念的短板则是“非正式制度”短缺,两种短缺交织在一起,成了阻碍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铜墙铁壁。再次,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用经济学手段从另一个侧面分析了西江流域经济发展与西江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对国外几个典型的流域管理及水污染防治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结合我国的国情及西江流域具体的特征,提出促进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将流域流经的几个不同行政区域联接起来,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流域内不同区域间相互协调发展,通过这种整体联动效应可有效拉动流域周边区域获得更大范围的发展。提出促进西江流域资源综合开发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首先,提出发展生态也是发展生产力的观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使得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良好改善,即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而人类要生存和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上,两者的同步进行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结合西江流域本身的资源及环境特征,可通过建立适宜人居的西江流域生态城市带,来拉动该流域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对西江流域各域段综合开发进行具体规划和设计。流域区内自然要素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上、下游之间、干、支流之间、相邻的区域之间活动都牵连密切,流域区常被视为是一个具有极强整体性、极高关联度的“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因此,要在尊重流域资源自然统一性的基础上统筹推进流域综合开发,对各域段进行具体针对性的规划。最后,提出通过相应的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对西江流域区进行统筹管理的“流域省”。新制度经济学中强调:制度变迁中主要存在两种方式——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通常为人们在对那些因为制度的不均衡效应而引致的获利机会进行追求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这种变迁方式具有内生性;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通常表现为类似政府这样的权威机构和组织予以推动的变迁方式,具有外生性。西江流域省的建立是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是两类变迁方式混合作用的结果。诱致性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和自然因素,经济诱因表现为经济基础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流域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同时,流域管理体制变革收益超过变革成本;而自然因素则是由于流域资源本身的规律性引起的,进而对流域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建立西江流域省,对积极有效进行行政干预及流域整体功能规划等方面的实施带来便利。从交易费用理论中我们可知,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任何一项契约的达成以及任何一桩交易都需要交易费用,即交易费用为正,而我们制定和完善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有效降低交易费用,进行合理的行政体制改革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一定程度地降低交易费用。行政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市场失灵或外部性的问题。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水平的提升是相互促进的、互为前提的关系。对生态环境实施有效保护有益于经济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经济水平的提升,又能够为环保事业的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撑。人类的社会福利主要体现在社会文明程度与人们生活质量两方面,有效规划和管理流域经济,可将流域资源的多功能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水力发电、抗洪减灾、农业灌溉、水运事业以及旅游业,从而达到生态保护与生活质量提升并举、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的目的。生态文明是一切文明的根基,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外发达工业国家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西江流域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从现在开始,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绿色发展,这将促进我国西南地区和粤、港、澳区域的合作,有利于泛珠区域合作的深度推进,并推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要,同时也不能对后代人的需求带来损害,要依据流域现有的及可预见的自然资源状况,以流域现有资源状况为基础进行合理规划;对生活在流域周围的人们与流域水资源、其它自然要素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注重生态保护,改善流域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即提高舒适度;最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进步,即富裕度的提升。
杨丽娜[9](2012)在《我国大宗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增强,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能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经济发展导致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规模增加,我国已经相继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需矛盾不断扩大。大宗能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利用的主体。因此研究我国大宗能源的开发利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对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我国大宗能源开发利用系统中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能源流动的区域差异问题。以能源地理学、能源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中国31个省域(不含港澳台)1997-2008年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流动的区域变化及其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引入重心模型,分析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经济总量的区域格局变化特征并研究三者之间的区域错位和相互关系。根据1997-2008年各省化石能源的调入调出数据,对各省区的能源流动地域类别进行了判别,在省域尺度研究了能源区域流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能源生产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呈现出快速向西推进的态势。能源消费总量区域变化缓慢,但石油消费向西推进,天然气消费区域之间趋于平衡。能源生产重心向西移动,同经济发展重心移动方向相悖,区域经济差异扩大。说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引起的西部能源大开发并没有引起其区域经济大发展。(2)我国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经济发展三者存在区域错位,重心显示位置错位牧大并且这个错位度随着生产、消费和经济的区域变化正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造成我国能源调运压力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较高,经济发达的地方能源消费较多。经济发展同能源生产的相关性低,高能源生产的地方经济水平较低。(3)我国单位能耗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但能源的投入依然多倍于经济产出。能源高产出的地区经济发展往往较为粗放,能源优势无法转换为经济优势,如北方的中西部地区;不具备资源优势的地方更为节能,经济发展往往能够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如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因此我国要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在具备能源优势的地方捉倡节能发展,争取将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4)1997-2008年,我国化石能源无论是调运规模还是参与能源区域协作的区域都呈扩大态势,呈现集中输流、分散汇流的特征。随着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许多省份的能源缺口越来越大,不得不寻求区域协作来解决能源问题。中西部地区能源盈余,东部地区能源缺口较大,形成能源西输东汇的运输格局。(5)区域产消不平衡是能源流动的基本动力,运输通道的改善促进了能源区域间的流动,而价格是能源区域流动的信号。(6)我国煤炭运输主要采用铁路和铁水联运两种方式进行运输;石油采用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相结合的方式;而天然气主要依靠“西气东输”工程的管道进行运输。本文认为我国必须立足于自身解决本国能源问题。一方面我国要优化能源结构,对煤进行集中的洁净化处理,依靠技术创新加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另一方面要优化区域能源供求战略,对西部地区进行能源转换政策,并将有些能源进行就地转化成电力,减少东部发展能源产业环境压力的和能源运输压力的同时也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起以价格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的能源价格体制;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耗强度;重视能源安全,多条渠道供应能源并进行能源战略储备机制等。
李兴华[10](2011)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研究》文中认为攀枝花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钛原料、钛制品基地,位列世界第二的钒制品基地和国内唯一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其发展的基础是拥有世界罕见的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多金属伴生矿床,该矿具有资源储量大、经济价值高、易采难选冶等特点。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实现了铁、钒、钛的规模化利用,形成了采选、钢铁、钒、钛原料、钛白和钛金属6个主产业及其配套的伴随产业。然而在上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水平不高、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尚未突破、节能环保问题日益凸显、现有产业规模与资源量不相匹配等问题。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市场、技术相互结合不紧密,存在资源系统集成开发方向不明、单兵作战等现象,缺少系统思考、缺乏高层面的战略思想和顶层设计等。当前,我国正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国家鼓励攀枝花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四川省提出了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攀枝花市提出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这些都将对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研究的。要解决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国家经济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四川省和攀枝花市提出的奋斗目标,亟需用一种新的战略研究工具总结过去、明确现状,并对将来的资源走向、目标、路径进行系统分析,技术路线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即是通过技术路线图编制的主要方法,辅助使用头脑风暴、SWOT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并与国内外相关资源进行了对比;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形成的6个主产业及其伴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合市场需求、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6个主产业的SWOT分析,提出了发展策略;绘制出了攀枝花市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路线图。其要素包括产业目标、关键技术、技术重要性、两个层次(国际、国内)的技术差距、技术预计实现时间、实现路径以及需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等。同时,还对2015年和2020年7个产业的规模进行了预测。论文通过对上述6个主产业和伴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系统分析,以及与国内外相关产业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1)采选产业:近年来,我国铁矿石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应充分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量大、易采的优势;攀枝花采选业已具有一定规模,但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发展潜力较大。(2)钢铁产业:全球重心已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短期内需求低迷的状况难以有效改善,钢铁产量还会有所增长,高炉生铁产量将趋于稳定;中国已成为全球增长的重心,对钢铁的巨大需求,预计能持续到2020年,目前是典型的结构性过剩;攀枝花目前面临着产能不足、技术、配套资源、交通等因素制约。(3)钒产业:全球钒资源和产业高度集中。85%以上的钒用于钢铁生产的添加剂,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钒的需求有望大幅度提高;国内钒行业高度垄断,但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4)钛原料产业:国际钛铁矿形成了寡头竞争态势,我国对外依存度高,用攀枝花钛精矿规模化生产氯化原料存在技术瓶颈。(5)钛白产业:发达国家产业集中度高,以氯化法为主,我国是生产大国而非强国;攀枝花生产能力和规模居全国第一,氯化法钛白生产有望取得较大突破。(6)金属钛产业:全球海绵钛和钛材生产高度垄断,主要应用领域正从航空航天转向民用;我国海绵钛产能和产量居世界第钛材加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攀枝花具备了生产海绵钛、钛锭、钛板卷、钛铁的能力,但尚未形成规模。(7)伴随产业:攀枝花在钒钛磁铁矿开发利用过程中形成了硫酸、氯碱、机械加工、测试、环保等伴随产业,发展空间较大。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形成的主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从优势上看,资源优势明显,产业政策利好因素多,产业链前端优势明显,后端薄弱。从劣势上看,大部分产业存在技术瓶颈,部分产业缺少辅助性产业支撑,高新技术产品缺乏,地域条件欠佳,交通成为重要的限制性因素。从面临的机遇看,具有西部大开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战略资源综合开发试验区等利好因素,很多关键技术处于突破前夜,多数产业市场前景好。从面临的威胁看,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资源同类城市和周边地区发展迅速,技术壁垒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高端市场进入难度大,环保、节能减排压力大。对此,本论文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延长产业链、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树立品牌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在对产业的市场需求、国家战略、产业现状、部门及行业规划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扩大生产能力、提升技术水平、促进安全及环境友好、高效及低成本、产业链延伸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拓展市场等发展目标。围绕发展目标,深入分析研究提炼出关键技术82项,对每一项技术内涵进行了描述,其中重要性指数超过90的13项、80-90的39项,70-80的26项,60-70的4项。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较,4项差距大,58项差距中~大,18项差距小-中,2项差距小;与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较,31项差距中-大,40项差距小~中,8项差距小,3项国内领先。对关键技术的实现时间进行了预测,预测在2015年以前实现的技术23项,2015-2020年实现的技术56项,2020-2025年实现的技术3项。可以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17项,以引进为主的3项。列出了各产业应优先发展的技术42项,通过对产业间的分析比较,列出了当前应优先发展的技术13项。依据2010年7个产业中的主要产品市场价格,预计2015年可形成产业产值1101亿元,2020年可达1812.7亿元。本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是全球首个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类技术路线图,国内资源综合利用类和四川省第一个产业技术路线图。其对明确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系统认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资源特点、市场前景,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完善、资源整合和产学研结合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广东省水电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水电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省与奥地利水电发展对比分析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省小水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
1.1 总体建设情况 |
1)经济效益 |
2)社会效益 |
3)生态效益 |
1.2 发展历程 |
1)加强小水电站安全管理 |
2)实施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河流生态修复 |
3)开展绿色水电站评价与建议 |
1.3 问题和困难 |
1)小水电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 |
2)小水电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
3)小水电行业监管手段缺乏、管理难度较大 |
2 奥地利小水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
2.1 水电建设概况 |
2.2 历史沿革 |
3 奥地利小水电先进理念及做法 |
3.1 政策法规 |
1)清洁能源及政府补贴 |
2)水电开发要求 |
3.2 水电可持续发展技术 |
1)先进机组 |
2)旧水电改造 |
4 相关情况对比分析 |
1)加强小水电环评工作,进一步研究、探讨绿色水电站的可能性 |
2)加强水利、电力、能源、科研等多部门合作 |
3)加强政府投入力度,对小水电站安全、生态发展措施设置适当的补贴机制 |
5 结语 |
(2)四川马边县马儿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森林公园 |
2.1.2 森林景观资源 |
2.2 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情况 |
2.2.2 国内森林公园的发展研究 |
3 研究地概况 |
3.1 研究地地理区位 |
3.2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土壤及母岩状况 |
3.2.3 气候 |
3.2.4 水系 |
3.2.5 生物 |
3.3 研究地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3.1 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条件 |
3.3.2 所在市、县社会经济概况 |
3.3.3 旅游发展规划 |
4 马儿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 |
4.1 马儿山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现状 |
4.1.1 自然景观资源 |
4.1.2 历史人文景观资源 |
4.1.3 周边可借景观资源 |
4.2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组建 |
4.2.2 森林景观资源质量评价 |
4.2.3 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
4.2.4 森林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
4.3 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
5 发展对策研究 |
5.1 运用SWOT分析法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遇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马儿山森林公园发展对策研究 |
5.2.1 SO増长型战略 |
5.2.2 ST多种经营战略 |
5.2.3 WO扭转型战略 |
5.2.4 WT防御型战略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3)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主要概念说明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现状 |
四、选题价值 |
五、基本内容 |
六、观点创新 |
第一章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检讨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 |
一、前苏联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及修正 |
二、我国建国前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流变 |
二、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检讨 |
第三节 我国非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的梳理与检讨 |
二、资源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主体理论的评析与选择—以我国国有企业财产主体理论为样本 |
第二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法理证成 |
第一节 地方分权与地方利益保护 |
一、地方利益的多样化和独立性 |
二、地方分权、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 |
三、我国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之关系 |
第二节 地方责任的独立性 |
一、地方支出责任与地方责任的关系辨析 |
二、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地方责任 |
三、地方债务的独立性 |
四、余论 |
第三节 原住民的利益保护与地方所有 |
一、原住民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二、我国台湾地区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三、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之反思 |
四、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立法路径分析—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为视角 |
五、结论 |
第三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层级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系 |
一、域外主要国家行政区划层级之梳理 |
二、域外主要国家地方所有层级之梳理 |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联性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的构建路径 |
一、省级地方的设置与省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二、地级地方的存废与地级地方所有财产的分割 |
三、乡镇级地方层级的存废与乡镇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第四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企业属性之界定 |
二、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变动与地方利益的保护 |
三、各级地方划分企业性国有财产的规则 |
四、地方所有企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中心 |
第二节 地方所有的财政收入 |
一、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所有 |
二、地方所有财政收入划分之基础 |
三、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分权—以设立地方税种为中心 |
四、各级地方之间的非税收入分权 |
第三节 地方所有的资源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土地 |
二、地方所有矿产资源 |
三、地方所有水资源 |
四、地方所有森林资源 |
第四节 地方所有的行政事业性财产 |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范围之界定 |
二、行政事业性财产与土地、财政收入的关联性 |
三、各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之划分 |
四、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性财产为中心 |
第五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理念 |
一、各级地方所有权的平等性 |
二、地方利益的衡量性 |
第二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模式 |
一、国有财产的立法模式:梳理与评析 |
二、地方所有财产立法模式之梳理 |
三、我国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设计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文章 |
二、着作 |
三、博士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4)广东省500kW以上水电站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总体分析 |
2区域分布分析 |
3工程规模分析 |
4电站类型分析 |
5建成年代分析 |
6结语 |
(5)基于3E系统协调的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 |
1.2.2 能源消费结构 |
1.2.3 广东省能源问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基于 3E系统协调的能源消费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能源的定义与主要分类 |
2.1.2 能源消费结构的定义 |
2.2 3 E系统的相关理论 |
2.2.1 3E系统的内涵 |
2.2.2 3E系统相互作用机制 |
2.2.3 3E系统的协调机制 |
2.3 能源消费结构对 3E系统协调的作用 |
第三章 广东省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
3.1 广东省能源禀赋与一次能源生产 |
3.1.1 广东省能源禀赋 |
3.1.2 广东省一次能源生产 |
3.2 广东省能源消费量与消费结构 |
3.2.1 广东省能源消费量 |
3.2.2 广东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
3.3 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的横向比较 |
3.3.1 与国内其他城市的比较 |
3.3.2 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的比较 |
3.4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及环境污染的关系 |
3.4.1 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 |
3.4.2 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东省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
4.1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
4.2 模型与方法说明 |
4.2.1 向量自回归模型 |
4.2.2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分析 |
4.3 实证分析 |
4.3.1 随机趋势检验 |
4.3.2 基于ECM的因果关系检验 |
4.3.3 脉冲响应 |
4.3.4 方差分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说明 |
5.3 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说明 |
5.3.2 初始路径图设定及说明 |
5.3.3 非清洁能源比重为代表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分析 |
5.3.4 原煤比重为代表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分析 |
5.3.5 原油比重为代表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分析 |
5.3.6 非化石能源比重为代表的能源消费结构的路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实践启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区域之间电力互换效益分析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电力消费区域间分布不对称 |
1.1.2 我国不同地区发电上网均价不同 |
1.1.3 我国区域间发电环境容量与排放控制目标不同 |
1.1.4 我国区域间销售电价水平不同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贸易与能源电力消费关系研究 |
1.2.2 不同类型能源消费强度分析研究 |
1.2.3 电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研究 |
1.2.4 不同发电类型上网电价形成机制研究 |
1.2.5 不同类型电源发电置换研究 |
1.2.6 销售电价与节能减排关系研究 |
1.2.7 区域电网及跨省电力交易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 第2章 我国电力互换的理论及资源条件分析 |
2.1 区域电力互换的工业生态学理论基础 |
2.1.1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
2.1.2 工业生态学全息论分析维度 |
2.1.3 区域电力互换的资源规划要素 |
2.1.4 各类发电资源条件总体分析 |
2.2 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分析 |
2.2.1 水力发电资源条件 |
2.2.2 风力发电资源条件 |
2.2.3 光伏发电资源条件 |
2.2.4 生物质发电资源条件 |
2.3 核电资源区域分布条件分析 |
2.4 煤炭发电资源分布条件分析 |
2.5 天然气发电资源分布条件分析 |
2.6 区域间能源生产与消费需求平衡分析 |
2.7 小结 第3章 我国电力互换的能效与排放及相关政策分析 |
3.1 发电能效差别分析 |
3.1.1 不同类型资源发电能效差别 |
3.1.2 不同单机容量发电能效差别 |
3.1.3 不同地区燃煤发电能效差别 |
3.2 高耗电行业区域分布分析 |
3.2.1 五大耗能行业用电量分地区分布 |
3.2.2 我国电解铝产能产量分地区分布 |
3.3 不同类型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分析 |
3.3.1 不同类型机组发电碳排放比较 |
3.3.2 火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情况 |
3.3.3 各种燃料发电技术的废物排放量比较 |
3.4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政策研究 |
3.4.1 世界各国节能减排政策 |
3.4.2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电力互换的成本与价格及相关政策分析 |
4.1 不同类型资源发电成本差别分析 |
4.2 不同单机容量发电成本差别分析 |
4.2.1 燃煤机组发电成本分析 |
4.2.2 水力发电成本分析 |
4.2.3 核电成本分析 |
4.2.4 天然气发电成本分析 |
4.2.5 生物质发电成本分析 |
4.3 发电上网电价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发电上网电价类型 |
4.3.2 上网电价的重要影响因素 |
4.4 区域间销售电价差别分析 |
4.4.1 销售电价类型分析 |
4.4.2 区域间销售电价差别分析 |
4.5 电力价格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分析 |
4.5.1 偏重发电侧调节的电价政策 |
4.5.2 侧重输配电调节的电价政策 |
4.5.3 各类电价政策的改进空间 |
4.6 小结 第5章 区域间发电互换判定分析模型 |
5.1 购煤发电与购电选择比较分析模型 |
5.1.1 区域间购煤发电成本评价模型 |
5.1.2 区域间购电成本评价模型 |
5.1.3 算例分析 |
5.2 区域间电力外送与外购判定分析模型 |
5.2.1 区域电力外送判定分析模型 |
5.2.2 区域电力外购判定分析模型 |
5.2.3 算例分析 |
5.3 区域电力外购优化模型 |
5.3.1 区域电力外送与外购对比分析模型 |
5.3.2 区域电力外购优化算法 |
5.3.3 算例分析 |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之间燃煤发电互换效益分析模型 |
6.1 我国区域间燃煤电上网价格比较 |
6.1.1 地区之间火电企业上网价格比较 |
6.1.2 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比较 |
6.1.3 相邻地区火电机组上网电价比较 |
6.1.4 典型受端电网本地发电电价 |
6.1.5 分地区燃煤发电机组标杆电价 |
6.1.6 脱硫机组电价比较 |
6.2 燃煤发电互换节煤量分析模型 |
6.3 燃煤发电互换发电增值分析模型 |
6.4 燃煤发电互换污染物减排分析模型 |
6.5 区域间发电互换交易的效益算例分析 |
6.5.1 基础数据 |
6.5.2 算例结果 |
6.6 小结 第7章 区域之间多类型发电互换效益分析模型 |
7.1 区域间新能源发电上网价格比较 |
7.1.1 区域间水电上网价格比较 |
7.1.2 区域间风电发电上网价格比较 |
7.1.3 区域间生物质能发电上网价格比较 |
7.2 区域之间多类型发电互换经济效益分析模型 |
7.2.1 区域多类型发电互换煤耗分析模型 |
7.2.2 区域多类型发电互换成本分析模型 |
7.2.3 区域多类型发电互换煤炭节约价值分析模型 |
7.3 区域多类型发电互换减排效益分析模型 |
7.3.1 多类型发电互换污染物减排价值分析模型 |
7.3.2 多类型发电互换效益增值计算模型 |
7.4 算例分析 |
7.4.1 基础数据 |
7.4.2 算例结果 |
7.5 小结 第8章 多区域多类型发电互换交易效益优化模型 |
8.1 区域电力市场协调机制下发电资源调度优化模型 |
8.1.1 区域间电力市场协调 |
8.1.2 区域间发电功率互换经济分析模型 |
8.1.3 区域间电力市场协调调度优化模型 |
8.2 不考虑时段情形下的区域发电互换交易优化模型 |
8.2.1 发电互换效益计算模型 |
8.2.2 发电互换效益增值优化模型 |
8.2.3 算例分析 |
8.3 考虑多时段情形下区域发电互换交易优化模型 |
8.3.1 多时段发电互换效益计算模型 |
8.3.2 多时段发电互换效益增值优化模型 |
8.3.3 算例分析 |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
(7)我国水电的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能资源概述 |
1.2 水力发电 |
1.2.1 水力发电特点 |
1.2.2 水电站的分类 |
1.2.3 水力发电的优缺点 |
1.3 选题背景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关于水电的开发利用 |
1.5.2 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 |
1.5.3 水电与经济发展 |
1.5.4 相关其他方面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7 论文结构体系 |
第二章 我国水能资源的储量及地区分布 |
2.1 我国水能资源的地位 |
2.1.1 河流水能资源的表述 |
2.1.2 水能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地位 |
2.2 我国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
2.2.1 基于省区市的水能资源的空间分布 |
2.2.2 基于水系的水能资源空间分布 |
2.3 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 |
第三章 我国水电的地理分布及时空变化 |
3.1 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3.1.1 能源生产结构的变化阶段分析 |
3.1.2 水电开发对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
3.2 我国水电开发现状及潜力分析 |
3.2.1 流域视角下的水电开发状况 |
3.2.2 十五大水电基地 |
3.2.3 百万千瓦级水电站 |
3.3 水电分布格局及时空变化 |
3.3.1 水电分布的区域差异 |
3.3.2 水力发电量的阶段划分 |
3.3.3 水力发电的时空变化 |
第四章 我国水电生产消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
4.1 水电消费格局 |
4.2 水电输送格局 |
4.2.1 水电输送概述 |
4.2.2 水电输送类型 |
4.2.3 水电输送的预测分析 |
4.3 水电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变动趋向 |
4.3.1 区域经济发展变动趋向 |
4.3.2 经济、水电产消重心的变动趋向 |
4.3.3 水电产消与经济发展的错位 |
第五章 我国水电开发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
5.1 我国水电开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5.1.1 水电开发管理体制的制约 |
5.1.2 现行电价制度不合理 |
5.1.3 水电工程移民的安置致富难 |
5.1.4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
5.1.5 水能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 |
5.2 保障水电合理开发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
5.2.1 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 |
5.2.2 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水电发展 |
5.2.3 执行公正合理的水电电价 |
5.2.4 注重水电开发的生态环保 |
5.2.5 大力开发水电,建立大型水电基地 |
5.2.6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加快西电东送进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及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一、可能存在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流域经济开发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水资源 |
一、水资源的特性及重要性 |
二、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与供需分析 |
三、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 |
一、流域与流域区 |
二、流域经济 |
三、区域经济 |
四、流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
第三节 流域资源利用的负外部性 |
一、外部性 |
二、流域资源利用的负外部性——以水资源为例 |
三、流域水资源利用负外部性产生的根源 |
第四节 流域经济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
一、增长极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
二、点—轴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
三、网络开发模式评析 |
四、梯度开发模式理论评析 |
第五节 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二、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
四、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三章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现状、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西江流域的区位及资源状况 |
一、西江流域区位状况 |
二、西江流域资源特征 |
三、西江流域产业特征 |
第二节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现状 |
一、西江流域的开发历史 |
二、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现状分析 |
三、西江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
四、西江流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第三节 西江流域各区域段开发中产生的问题 |
一、水利工程的兴建带来不良环境效应 |
二、水资源粗放利用导致流域水资源浪费及生态破坏 |
三、工农业发展中增加的污染物致使水质下降 |
四、西江流域资源过度开发易引发地质灾害 |
第四节 西江流域开发中诸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一、传统的开发理念未彻底转变 |
二、制度因素导致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 |
三、流域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 |
四、环境库伦兹曲线理论的解释 |
第四章 流域经济开发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经济的开发与管理 |
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管理概述 |
二、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概要 |
三、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对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欧洲莱茵河流域的开发与管理 |
一、莱茵河流域开发与管理概述 |
二、莱茵河流域开发机制研析 |
三、莱茵河流域跨国协调管理对我国西江流域管理的启示 |
第三节 英国泰晤士河流域的开发及管理 |
一、泰晤士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概述 |
二、泰晤士河水污染治理对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
第五章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观念创新 |
一、生态建设也是一种生产力 |
二、对“西江黄金水道”的重新定位 |
三、建立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会计制度 |
第二节 西江流域经济综合开发的路径选择 |
一、西江流域经济综合开发 |
二、打造西江产业生态区 |
三、建设适宜人居的西江流域生态城市带 |
第三节 西江流域区体制改革——建立西江流域省 |
一、行政区划的原则及省级行政区划建制 |
二、重庆直辖市建立的借鉴 |
三、西江流域跨省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
四、构建西江流域省的基本框架及必要性 |
第四节 西江流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激励 |
一、有效界定流域资源产权及明确开发主体——以水资源为例 |
二、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与水价改革 |
三、完善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后记 |
(9)我国大宗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概念界定 |
1.2 能源分类 |
1.3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第二章 我国大宗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概述 |
2.1 中国能源产消能力的国际比较 |
2.2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结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大宗能源的地理分布及生产能力的区域变化 |
3.1 大宗能源的分布 |
3.2 大宗能源生产能力的区域变化 |
3.3 大宗能源生产重心变化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宗能源消费的区域差异及重心变化 |
4.1 原煤 |
4.2 石油 |
4.3 天然气 |
4.4 水电 |
4.5 大宗能源消费总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宗能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的关联 |
5.1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重心变化 |
5.2 能源产消和经济增长的错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化石能源流动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
6.1 省际间煤炭资源流动的时空演变过程 |
6.2 省际间石油资源流动的时空演变过程 |
6.3 省际间天然气资源流动的时空演变过程 |
6.4 化石能源区域流动驱动力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钒钛磁铁矿资源情况 |
1.1.1 国外钒钛磁铁矿资源 |
1.1.2 国内其它类似资源 |
1.1.3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 |
1.1.3.1 资源特点 |
1.1.3.2 综合利用技术及产业发展历程 |
1.1.3.3 存在的问题 |
1.2 本研究的相关政策背景 |
1.3 技术路线图的产生、发展及研究概况 |
1.3.1 技术路线图的起源及发展 |
1.3.2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及应用 |
1.3.3 技术路线图的表达形式 |
1.3.4 技术路线图的特点和分类 |
1.3.5 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方法 |
1.3.6 技术路线图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
1.4 研究目的 |
1.4.1 系统认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资源特点、市场前景 |
1.4.2 明确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 |
1.4.3 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完善 |
1.4.4 促进资源整合和产学研结合 |
1.4.4.1 有助于政府对产业目标的宏观指导 |
1.4.4.2 促进企业顺应市场变化,抢占发展先机 |
1.4.4.3 促进投资者明确投资方向、投资重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过程、方法和特点 |
2.1 研究过程 |
2.1.1 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 |
2.1.1.1 组建研究团队 |
2.1.1.2 开展预研究 |
2.1.1.3 制定研究方案 |
2.1.2 研究阶段(2009年7月—2010年6月) |
2.1.2.1 调查阶段 |
2.1.2.2 资料分析阶段 |
2.1.2.3 关键技术分析提炼阶段 |
2.1.2.4 技术路线图初稿形成阶段 |
2.1.3 修改和发布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1月) |
2.2 研究方法 |
2.2.1 头脑风暴 |
2.2.2 SWOT分析 |
2.2.3 问卷调查 |
2.3 产业现状分析及技术路线图相关要素确定方法 |
2.3.1 产业现状分析 |
2.3.2 产业发展目标及其关键技术的关联的确定 |
2.3.3 关键技术相关指标的量化 |
2.4 研究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钒钛磁铁矿形成的产业现状及结构分析 |
3.1 钒钛磁铁矿采选 |
3.1.1 国外钒钛磁铁矿的开采、选别工艺 |
3.1.1.1 俄罗斯钒钛磁铁矿开采、选别工艺 |
3.1.1.2 南非钒钛磁铁矿开采、选别工艺 |
3.1.2 国内铁矿供需及其他地区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现状 |
3.1.2.1 国内铁矿开采及需求情况 |
3.1.2.2 国内其他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现状 |
3.1.3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现状 |
3.1.3.1 技术产业链 |
3.1.3.2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采选产业现状 |
3.1.4 本节小结 |
3.2 钢铁产业 |
3.2.1 国外钢铁产业现状 |
3.2.1.1 世界钢铁产业生产格局 |
3.2.1.2 世界钢铁产业消费格局及发展预测 |
3.2.2 中国钢铁产业现状 |
3.2.2.1 中国钢铁产业的供需现状 |
3.2.2.2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况 |
3.2.2.3 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2.4 发展趋势 |
3.2.3 攀枝花钢铁产业现状 |
3.2.3.1 技术产业链 |
3.2.3.2 攀枝花钢铁产业现状 |
3.2.3.3 攀枝花钢铁产业的特殊副产物——高钛型高炉渣 |
3.2.4 本节小结 |
3.3 钒产业 |
3.3.1 国外钒产业现状 |
3.3.1.1 全球钒资源量 |
3.3.1.2 提钒原料及工艺 |
3.3.1.3 生产情况 |
3.3.1.4 钒的应用 |
3.3.2 国内钒产业现状 |
3.3.2.1 我国钒产业基本情况 |
3.3.2.2 承德钒产业发展现状 |
3.3.2.3 其它地区钒产业发展现状 |
3.3.2.4 我国钒的应用情况 |
3.3.3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 |
3.3.3.1 技术产业链 |
3.3.3.2 攀枝花钒产业现状 |
3.3.4 本节小结 |
3.4 钛原料产业 |
3.4.1 国外钛原料产业现状 |
3.4.1.1 钛铁矿 |
3.4.1.2 钛渣及UGS |
3.4.1.3 天然金红石和人造金红石 |
3.4.2 国内钛原料产业现状 |
3.4.2.1 钛铁矿 |
3.4.2.2 钛渣 |
3.4.2.3 天然金红石和人造金红石 |
3.4.2.4 四氯化钛 |
3.4.2.5 我国钛原料发展趋势 |
3.4.3 攀枝花钛原料产业现状 |
3.4.3.1 技术产业链 |
3.4.3.2 攀枝花钛原料产业现状 |
3.4.4 本节小结 |
3.5 钛白产业 |
3.5.1 国外钛白产业现状 |
3.5.1.1 全球钛白粉生产情况 |
3.5.1.2 全球钛白粉消费情况 |
3.5.1.3 钛白产业发展趋势 |
3.5.2 国内钛白产业现状 |
3.5.2.1 我国钛白产业发展历程 |
3.5.2.2 我国钛白粉生产情况 |
3.5.2.3 我国钛白粉生产工艺 |
3.5.2.4 我国钛白粉产品结构 |
3.5.3 攀枝花钛白产业现状 |
3.5.3.1 技术产业链 |
3.5.3.2 攀枝花钛白产业现状 |
3.5.4 本节小结 |
3.6 金属钛产业 |
3.6.1 国外金属钛产业现状 |
3.6.1.1 海绵钛 |
3.6.1.2 钛材 |
3.6.2 国内金属钛产业现状 |
3.6.2.1 海绵钛 |
3.6.2.2 钛材 |
3.6.3 攀枝花金属钛产业现状 |
3.6.3.1 技术产业链 |
3.6.3.2 产业现状 |
3.6.4 本节小结 |
3.7 伴随产业 |
3.7.1 周边伴随产业现状 |
3.7.1.1 周边地区硫酸产业现状 |
3.7.1.2 周边地区氯碱产业现状 |
3.7.2 攀枝花伴随产业现状 |
3.7.2.1 硫酸产业 |
3.7.2.2 氯碱产业 |
3.7.2.3 稀贵金属产业 |
3.7.2.4 测试及机加工 |
3.7.2.5 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及环保 |
3.7.3 本节小结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形成的主产业的SWOT分析 |
4.1 采选产业SWOT分析 |
4.1.1 内部条件 |
4.1.1.1 优势 |
4.1.1.2 劣势 |
4.1.2 外部条件 |
4.1.2.1 机会 |
4.1.2.2 威胁 |
4.1.3 应对策略 |
4.1.3.1 SO策略 |
4.1.3.2 WO策略 |
4.1.3.3 ST策略 |
4.1.3.4 WT策略 |
4.2 攀枝花钢铁产业SWOT分析 |
4.2.1 内部条件 |
4.2.1.1 优势 |
4.2.1.2 劣势 |
4.2.2 外部条件 |
4.2.2.1 机会 |
4.2.2.2 威胁 |
4.2.3 应对策略 |
4.2.3.1 SO策略 |
4.2.3.2 WO策略 |
4.2.3.3 ST策略 |
4.2.3.4 WT策略 |
4.3. 攀枝花钒产SWOT分析 |
4.3.1 内部条件 |
4.3.1.1 优势 |
4.3.1.2 劣势 |
4.3.2 外部条件 |
4.3.2.1 机会 |
4.3.2.2 威胁 |
4.3.3 应对策略 |
4.3.3.1 SO策略 |
4.3.3.2 WO策略 |
4.3.3.3 ST策略 |
4.3.3.4 WT策略 |
4.4 攀枝花钛原料产SWOT分析 |
4.4.1 内部条件 |
4.4.1.1 优势 |
4.4.1.2 劣势 |
4.4.2 外部条件 |
4.4.2.1 机会 |
4.4.2.2 威胁 |
4.4.3 应对策略 |
4.4.3.1 SO策略 |
4.4.3.2 WO策略 |
4.4.3.3 ST策略 |
4.4.3.4 WT策略 |
4.5 攀枝花钛白产业SWOT分析 |
4.5.1 内部条件 |
4.5.1.1 优势 |
4.5.1.2 劣势 |
4.5.2 外部条件 |
4.5.2.1 机会 |
4.5.2.2 威胁 |
4.5.3 应对策略 |
4.5.3.1 SO策略 |
4.5.3.2 WO策略 |
4.5.3.3 ST策略 |
4.5.3.4 WT策略 |
4.6 攀枝花金属钛产业SWOT分析 |
4.6.1 内部条件 |
4.6.1.1 优势 |
4.6.1.2 劣势 |
4.6.2 外部条件 |
4.6.2.1 机会 |
4.6.2.2 威胁 |
4.6.3 应对策略 |
4.6.3.1 SO策略 |
4.6.3.2 WO策略 |
4.6.3.3 ST策略 |
4.6.3.4 WT策略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发展目标、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路线 |
5.1 采选产业 |
5.1.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1.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1.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2 钢铁产业 |
5.2.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2.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2.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3 钒产业 |
5.3.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3.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3.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4 钛原料产业 |
5.4.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4.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4.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5 钛白产业 |
5.5.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5.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5.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6 金属钛产业 |
5.6.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6.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6.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7 伴随产业 |
5.7.1 发展目标及其与关键技术的关联 |
5.7.2 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 |
5.7.3 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8 展望及近期应优先发展的关键技术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四、广东省水电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省与奥地利水电发展对比分析及思考[J]. 赵亮,高雪山,邝明勇. 广东水利水电, 2020(03)
- [2]四川马边县马儿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杨利林.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3]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D]. 冯乐坤.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
- [4]广东省500kW以上水电站现状分析[J]. 何书琴,岑栋浩,徐林春.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5(09)
- [5]基于3E系统协调的广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研究[D]. 陈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6]我国区域之间电力互换效益分析模型研究[D]. 徐隽. 华北电力大学, 2013(11)
- [7]我国水电的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D]. 钱玉杰. 兰州大学, 2013(11)
- [8]我国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及体制改革研究[D]. 陈寅雅. 武汉大学, 2013(07)
- [9]我国大宗能源开发利用的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D]. 杨丽娜. 兰州大学, 2012(09)
- [10]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图研究[D]. 李兴华.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论文; 能源结构论文; 能源消费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互换交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