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T轻骑重组工作没有搁浅(论文文献综述)
阿日娜[1](2021)在《十九世纪瑞典文学家斯特林堡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世彬[2](2021)在《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范桂香[3](2018)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研究 ——以董事会中心主义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是在传统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制中不断吸取欧美法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及运行机制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继续保留了传统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的立法思维,另一方面吸纳了大陆法系同行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会治理结构配置模式,后续发展中还吸纳了英美法系的独立董事制度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结构设置,形成目前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本文从公司治理的重要理论“传统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分析论述的起点,提出我国公司治理仍需要坚持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即是:现代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我国公司治理的理论指导。我国目前这种富有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现状,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导致我国公司治理面临着公共性质和代理根本性问题,尤其是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尤其突出;二是董事会运作失范是核心问题,主要包括:现行公司法的制度安排导致董事会迷失在股东会和经理层之间;董事会的产生缺乏规范,往往由大股东直接、间接指派董事,缺乏独立性;董事也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董事权责不清,履职风险极大;引进英美的“独立董事”制度水土不服,未能有效履职;三是监事会监督功能机制缺失及经理职权的无序扩张。此外,本文对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结构的条件进行分析,从制度基础、新兴科技公司治理范本和董事会中心主义在美国、英国、德国的实践三方面论证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具备实施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结构的条件和基础。并且,公司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股权的不断分散、全球性巨型跨国公司的诞生,均是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变的内因。因目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存在众多问题,本文认为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时机和环境已具备,并对应提出完善思路及措施:一是完善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股东会的法定职权,确立了董事会在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废除公司法赋予经理人的法定职权,并允许通过章程约定形式自由选择采用“双层股权结构”治理模式;二是对董事会运行机制进行完善,构建战略型董事会,在不断加强董事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同时,引入欧美流行的商业判断原则,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监督机制。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专业监督职能;四是需要限定经理权限的扩张,加强对其监督和授权。
任荣[4](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司并购是企业控制权转移和产权交易的重要形式,公司治理则是解决企业内外部诸多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由于公司并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因此,也被认为是一种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公司并购中相关的公司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公司并购既可能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也可能导致公司治理水平下降。我国目前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监管机构的监督能力还有待提高,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过分集中和内部人控制问题。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已经异化成为相关利益主体攫取私利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不仅普遍存在股权转让价格过低、上市公司资金被挪用等现象,而且还存在信息泄露、价格操纵和内幕交易问题,能否通过公司并购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令人质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对我国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和内幕交易的运行机理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并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为了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进行评估,本文根据股权结构、股东权利、董事会、监事会与高管层的结构与运行机制、企业高管个人情况、企业薪酬与激励制度、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等7个方面的30个指标,构建了一套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据此,本文选取了 1999-2012年我国股票市场发生的1119次公司并购事件涉及的样本公司,及该期间内未发生公司并购的2709家规模和行业匹配的上市公司作为参照样本。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每个样本公司在公司并购发生前1年(T-1期)到公司并购发生后2年(T+2期)期间公司治理的综合因子得分。为了验证本文构建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进一步对不同类别研究样本的公司治理综合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和检验。我们发现:1)在并购之前,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均大大低于非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且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最低。这表明并购一般发生在公司治理水平较低的企业,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明显高于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越低,越有可能成为公司并购中的目标企业,通过股权转移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是公司并购的动因之一;2)并购发生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均得到了显着提高,且并购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大大超过非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但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仍然低于非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这表明,公司并购能够显着提高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能够有效缓解股东和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冲突。通过并购,并购公司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得到了有效解决,而目标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冲突虽然得到了缓解,但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目标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始终低于非并购企业和并购企业;3)在样本公司并购发生前1年(T-1期)至发生后第2年(T+2期)期间,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相比,非并购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增长缓慢。本文研究了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问题。首先,我们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确实存在,并对不同的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方式进行了剖析。其次,我们在LLSV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并购公司、目标公司、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市场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对它们在并购中的博弈行为进行研究,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剖析。本文的研究发现:并购双方企业的控股股东不但有可能在公司并购中采取非合谋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且还可能通过合谋方式共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当控股股东采取非合谋方式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时,目标企业的控股股东通过在协议转让中溢价出让控制权的方式,能够获得超过其持股比例的私人利益。而并购企业的控股股东为了扩大自己控制权,不惜牺牲中小股东利益,用溢价方式获得目标企业的股权,致使股权转让价格高于流通股价格。当控股股东合谋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时,他们合谋压低股权转让价格,利用远低于流通股价格的股权转让价格,达到牟取控制权私利之目的。在并购企业控股股东和目标企业中小股东的博弈中,如果目标企业中小股东的股权转让比例越低,股权转让的价格越高。在中小股东和市场监管者面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监管博弈中,控股股东为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考虑其侵占行为被市场监管者查处的概率;面对控股股东侵占,为了降低成本,中小股东宁愿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而不愿采取直接监督、举报与上诉等方式进行抵抗;由于受到监管成本的约束,为提高监管效率,市场监管者需要综合考虑控股股东侵占行为产生的概率,侵占行为对中小股东伤害的程度,及对侵占行为查出的成本,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了验证本文所得的上述理论,本文选取1999-2012年我国股票市场发生公司并购,且具有完整数据的231家目标企业,以及636家规模匹配的非并购企业作为参照样本,对公司并购中的控股股东侵占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具有较高的价格折扣,公司并购的股权转让价格明显超过了同类非公司并购的股权转让价格。实证结果还表明,对并购双方企业而言,公司并购的股权转让比例越低,股权转让价格越高,而对同类非并购企业而言,股权转让比例越低,股权转让价格越低。上述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本文博弈分析导出的理论结果。本文还研究了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问题。本文对我国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相关利益主体争夺超额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是公司并购中滋生内幕交易的主要原因;而强化法律法规惩处能够有效约束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选取1993-2013年公司并购中证监会和人民法院查处的内幕交易案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事件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并购信息公告日之前,样本公司股票的超额收益率显着大于零,其超额换手率和超额成交量迅速增加。这充分证实了信息不对称,攫取超额收益确实是我国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的特征。此外,本文根据我国股票市场法治环境的特征,将我国股票市场法治环境按时间分为两段,其中2010年以前的法治环境较差,2010年至今法律环境较好。然后我们将公司并购公告目前后不同时间段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作为因变量,以企业资产规模和内幕交易发生时间等相关变量作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法律环境越差公告目前后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反之亦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并购中对中小股东保护法律法规,以及对内幕交易的监管措施,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就如何抑制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如何完善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发挥投资者的监督作用,建立和完善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设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对完善公司并购中法律法规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对市场监管者的监管水平,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不仅充实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为抑制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和内幕交易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水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李安安[5](2013)在《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 ——以规制利益冲突为中心》文中提出在20世纪的80年代,当全球正在兴起公司治理的研究热潮时,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几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然而,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迅猛崛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公司法与金融法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二者之间的融合初露端倪,融合的典型映射就是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和互动。金融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公司法与金融法相融合的美好图景,还有愈演愈烈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作为金融创新产物的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重创了实体经济,增加了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于危机的扩散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资本市场经历了公司治理与金融监管法制的重大变革,但对于规制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而言仍显制度供给的不足,推动进一步的规制变革势在必行。本文对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法律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互性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语境和资本市场的场域下,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存在紧密关联。宏观而言,一方面,金融创新带来的投资者革命、股东积极主义浪潮与公司治理的趋同化变革深深影响了公司法,使得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另一方面,公司治理可以从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以及法律金融学等金融法的理论框架中得到圆满解释,公司治理已经成为金融法的核心概念范畴之一。微观而言,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点日趋增多,公司治理中渗透着金融创新的因子,金融创新中呈现出公司治理的色调,二者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使得公司法与金融法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公司金融法呼之欲出,为资本市场法制的结构性变革描绘了全新的图景。二、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传统公司治理理论是建立在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两权分离、股东同质化、责权利的均衡化、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的对应性等理性基础之上的,但在金融创新冲击下,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从分离走向了融合,股东同质化被股东异质化所替代,实体经济背景下的责权利均衡化走向了虚拟经济背景下的责权利非均衡化,投票权与经济利益从对应关系走向背离关系,这些理性基础的改变导致公司治理理论面临范式危机。与此同时,代理成本理论、信义义务理论等公司法的传统理论在金融创新面前难以自圆其说,股东至上、一股一权等公司法的传统原则在金融创新面前也面临适用困境。这需要对公司治理理论作出调适和变革,包括在认识论上用“投资者至上“取代“股东至上”、用多边主义规制理念取代单边主义规制理念、用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的理念取代“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佣资本”的理念,在解释论上将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解释为“异质化的投资者”而不是“同质化的投资者”、将信义义务受信人的范围解释为“公司、股东和债权人”而不局限于公司和股东、将上市公司解释为“缩小了的社会”而不是“扩大了的个人”等。三、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可以类型化为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股权脱钩是指股票的投票权与股票的经济利益之间不再是当然的对应关系,而是出现了普遍性的背离,即股票的收益权能(经济所有权)与投票权能的背离的现象。债权脱钩是指公司债权人与公司之间的紧密利益关联被割裂,债权人不再关心公司的生死,甚至希望和放任公司破产的现象,其本质是债权收益与债权风险的分离。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出现,打破了投票权与经济利益相对应的和谐画面,扭曲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结构,对股东至上、股份平等、一股一权等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带来了严重挑战,恶化了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使得公司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利益冲突。四、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金融危机过后,公司治理与金融监管法制出现了重大变革,但变革后的资本市场法制对于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而言缺乏自足性,表现在未走出纯股权治理模式的制度窠臼、难以规制机构投资者的败德行为、缺乏针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特别规则、忽视公权介入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一方面需要选择正确的规制路径,如合约与公权的合作规制进路以及进化主义的规制进路,防止因路径选择的错误而付出额外的制度成本;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的制度规则,如确立信息披露的“实质主义”规则、限制市场驱动型机构投资者的投票权、剥夺“空心债权人”在公司破产中的不当受益权等,有效遏制机构投资者的败德行为,实现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良性互动,助推公司法与金融法走向融合。股权脱钩与债权脱钩的法律规制还应关注中国在金融创新、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方面的本土性问题,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特异规则,更好地实现上市公司中的利益平衡。
高建民[6](2011)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风险也就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预防与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成为当前必须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企业财务危机的预警研究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关注。本文首先通过论述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点与不足,并指出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仍然是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主流分析方法。其次,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财务危机的定义,阐释了本文对财务危机概念的理解,说明了由于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化,过度负债,盲目投资,内部控制弱化等内部因素,以及企业面临的政治与法律、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系统描述了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即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能力严重弱化,出现过度杠杆经营,非标准审计意见,代理成本超高等征兆。并说明了财务预警的概念与功能。再次,本文通过建立相关的研究假设与研究流程设计,运用统计方法构造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具体来说,本文选取制造行业这样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以沪深两市2001年至2005年首次因财务原因被ST的上市公司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作为开发样本,选取它们的17项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使用非参数检验,显着性检验,因子分析等一系列统计方法构建二元逻辑回归财务预警模型,并将2007年至2010年首次因财务原因被ST的上市公司及与其配对的正常公司作为检验样本,利用此模型进行跨期检验。为了进行深入地分析,本文构建了不考虑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杠杆系数,审计意见和代理成本的财务预警模型(模型一),与包含该四项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模型二),并将其进行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论显示两个模型均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财务杠杆系数,综合杠杆系数,审计意见和代理成本指标对预测准确率的提高作用比较明显。本文通过模型的跨期检验证实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基本上具有跨期预测能力。然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于如何进行企业的财务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即企业管理者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及时更新财务预警指标的数据,健全财务预警体系,加强资金管理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本文从扩大研究样本,寻求更长的研究期间,进行行业细分的财务预警研究,增加预测变量四方面提出了对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展望。
周远征[7](2009)在《“现在我们叫中国长安集团”》文中研究指明“不叫重庆长安集团了,现在我们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009年7月7日,专程从北京飞赴重庆应对各路媒体“纠缠”的原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公司高级经理赵雄武一字一顿地说:“我们已经在7月1日正式更名,这只是一个简单更名。” 在整合长安汽车、青山机械厂等20多家整
程效[8](2008)在《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股权分置是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二元结构,指的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证券交易所市场流通和转让上的属性差异:上市公司占控股地位的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而只占1/3左右的公众股可以流通。我国股市这一“先天不足”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成为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认识到股权分置的危害性,管理层多年来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一市场顽疾。经过漫长的探讨和试验,在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同年8月,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开,至今,股权分置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年,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收官阶段,那么这个中国特有的证券市场的重大变革给企业带来了什么?股权分置改革后企业绩效究竟有没有提高?这是本文的研究主旨。本文选取两组样本公司,一组是股改样本公司,一组是对应样本公司,采用2004年至2007年四年的数据,将10个绩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浓缩,得到绩效综合得分。然后对两个样本之间的绩效进行横向比较,对每个样本公司4年来绩效进行纵向比较,并分析绩效变化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企业绩效的建议。
贾男[9](2007)在《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为代表的标准金融理论面临着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挑战,随着认知心理学中个体行为偏差的研究引入金融经济学以及信息经济学的发展,行为金融学派应运而生并不断地发展壮大。与标准金融理论不同的是,行为金融学建立在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两个假设基础之上,构建了一套能够正确反映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来讨论投资者实际上是如何决策的,证券市场上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因而对于证券市场的异常现象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大体上遵循两条路线,一是研究行为心理学在金融市场上的直接运用;二是研究非理性行为对市场总体行为的影响,在这一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噪音交易理论。作为一个兼具新兴和转轨双重特征的资本市场,中国股市具有典型的非有效和非理性特征,大量与公司基本面无关的信息主导着市场。许多研究者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证明中国股市投资者普遍存在着“代表性偏差”、“羊群效应”、“追涨杀跌”等表现特点;除了投资者行为存在偏差之外,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于政府的行为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非理性的偏差,这些微观主体的行为会对投资者行为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现象说明,在中国股市中与基本面无关的噪音泛滥,噪音交易主导市场,其结果是股价形成机制扭曲,股市波动幅度增大,股市效率降低,股市泡沫膨胀,股市风险积聚。基于寻求股市发展的矛盾根源,深刻认识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推动股市发展和完善的目的,本文在全面引证和评述相关金融学文献的基础之上,以中国股市的噪音交易为切入点和主题,对噪音交易的表现、噪音交易的形成机理、噪音交易的影响和矫正噪音交易的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全文除导言外,可以分为七章:第一章提出了噪音交易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和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股市噪音交易的分析框架,逐级厘清了噪音、噪音交易、噪音交易者、噪音交易者风险等相关概念在噪音交易理论中的含义,对噪音交易的二重性和噪音交易者的获利机制和生存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着重对噪音交易产生的一般原因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详细地论述,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第二章分析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的特殊表现。从中国股市发展的态势出发,收集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具体数据,从噪音交易的特殊类型、噪音交易活跃程度的统计特征来说明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的表现程度,并运用行为资产定价模型对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的活跃程度进行了实证的检验;然后从噪音交易者的特殊构成、噪音交易者的生存状况等方面探讨了噪音交易者的现状,以此来说明研究噪音交易的必要性。第三章研究了中国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内部机理,即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偏差。由于参与者自身的有限理性,导致他们产生启发式偏差和框架依赖等认知和行为偏差,而这正是形成噪音交易的最直接原因。具体到我国股市,这些行为偏差表现在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过度投机、短期行为等;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并购重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股利分配等行为上;除此之外,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的行为偏差也是导致噪音交易形成的重要来源。第四章进一步探讨中国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外部机理,即市场制度约束。制度在金融市场中是规范投资者行为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肯定对投资者认知和行为产生种种影响。本章分析了制度安排通过影响信息排列方式和信息呈现背景而加深了投资者系统的认知和行为偏差,导致制度性噪音的产生。而在转型期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约束主要包括市场分割制度、股权分置制度、卖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全退市制度、市场开放制度等。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研究了噪音交易对股票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噪音交易对股市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价格上,第五章分析了噪音交易对股票价格机制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噪音交易背景下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和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并分别运用计量分析法和事件分析法对中国股市存在的IPO折价、封闭式基金折价和股价过度波动等现象进行了实证的分析。第六章则主要探讨噪音交易对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深层次影响,由于噪音交易的过度活跃,致使中国股市的效率降低,非理性泡沫滋生膨胀,并且还形成了一种新的股市风险——基于投资者行为的风险,这些负效应导致股票市场有效性被大大削弱,本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做出了说明。第七章提出了本文的结论和噪音交易的矫正对策,指出持续制度创新、培育理性市场主体、规范政府监管行为应作为矫正噪音交易的重要措施,而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应始终放在股市发展的重要地位。本文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集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认为“噪音”是指不能正确反映证券的基本面,而使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同程度地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扭曲的、虚假的信息,或者“无信息”;噪音交易是指一切使得证券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交易;噪音交易的内涵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一部分投资者由于获取、选择、分析信息的能力有限,而只能以噪音为基础进行的交易;也包括一些掌握有内部信息的投资者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主动进行的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的交易。这种噪音交易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市场操纵者的一种主动投机策略。因此,噪音交易者的范畴也并不仅限于有限理性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拥有内幕信息的投资者也是潜在的噪音交易者,在一定条件下,他们也会主动地进行噪音交易。第二,本文将噪音交易产生的一般原因归纳为行为偏差、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和市场操纵四类,并对每一类原因如何导致噪音交易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本文认为受价值取向、目标多元性、情绪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的投资者是介于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市场参与者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价值判断和交易决策同理性交易行为的偏差是引起噪音交易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或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性致使噪音交易者只能以他们认为真实但实际虚假的“信息”为基础进行交易,从而错误地判断证券的价格,形成对证券过多或过少的需求,这种噪音交易的来源可以概括为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关系导致的噪音交易是指由于代理人与委托人目标函数的背离,致使代理人有更大的积极性去从事更多的、超出基于私人信息合理规模的噪音交易,因为他们的噪音交易向委托人传达了更高水平的信息交易的信号,使委托人将会更多地进行投资;市场操纵者为实现操纵目的利用噪音交易者非理性行为主动地制造噪音交易以干扰市场信息,并且为操纵者赢得相对信息优势,这种来源的噪音交易同时也是一种主动性投机策略,这是操纵行为在市场上广泛存在的内在激励。第三,本文将中国股市的噪音交易区分为系统性噪音交易和非系统性噪音交易。本文认为系统性噪音交易是指存在于每一个证券市场中,是构成市场所必需的,能够增强市场流动性并且不能够通过提高投资者素质、加强监管等措施加以消除的噪音交易。例如一定程度内的认知和行为偏差、合理范围内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委托-代理关系都是证券市场存在和得以发展的必然特征,这些原因造成的噪音交易无法避免和消除,因而都属于系统性的噪音交易;非系统性噪音交易是指某一个市场上特殊存在的噪音交易,这类噪音交易的程度、范围都超过了系统性噪音交易,它是由股票市场主体过度的行为偏差或结构性、制度性约束、市场操纵行为、政策过度干预等原因造成的,会给市场带来负面的影响、降低市场效率。通过这种区分,本文证明了中国股票市场噪音交易的程度比成熟市场更加严重正是由于非系统性噪音交易过于活跃,而这种非系统性噪音交易是可以通过政策措施加以矫正和治理的。第四,本文将中国股市的噪音交易者区分为直接的噪音交易者和间接的噪音交易者,直接的噪音交易者是指直接参与了噪音交易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私募基金;间接的噪音交易者是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噪音交易,但其行为会引起或诱发投资者进行噪音交易,以致加深了噪音交易的频度和范围的市场参与主体,包括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等。这些间接噪音交易者的行为偏差会对投资者的决策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投资者行为偏差进一步加剧,因此这些主体的行为偏差也构成噪音交易形成的重要机理。本文认为制度在金融市场中是规范投资者行为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肯定会对投资者认知和行为产生种种影响。中国股市既不可避免地存在新兴市场所固有的制度缺陷,同时也处于制度转型的时期,制度缺陷和制度转型的双重约束通过改变信息的排列方式和信息呈现的背景使投资者产生错觉,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系统的认知和行为偏差,形成制度性噪音,成为噪音交易形成的深层来源。
牟国柱[10](2006)在《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产重组是世界现代经济发展中最绚丽、最壮观的一道风景线。资产重组包括企业联合、兼并、收购、破产等企业行为,其不仅是企业成长迅速而有效的渠道,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社会效率,促进行业、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资产重组除了发挥她的共性作用以外,还能解决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形成的弊病和历史遗留问题,如国有资本退出、国有企业改制等。此外,外资的资产重组还能达到招商引资、提高管理水平、融入世界经济循环等目的。中国轻骑集团的资产重组就是十分典型的案例,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轻骑集团的发展史和面临的困难。本部分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中国轻骑集团的发展历史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分七节:开拓奋进、调整蓄势、突飞猛进、创造辉煌、祸不单行、峰回路转、自力更生。第二部分是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的分析。本部分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轻骑集团的资产重组,分五节:资产重组理论、国际资产重组情况、中国轻骑集团现状分析、摩托车行业发展分析、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第三部分是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方案。本部分分两节:评价三林集团的战略重组方案、制订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方案。第四部分是本文的总结部分,本部分对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进行总结。
二、ST轻骑重组工作没有搁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轻骑重组工作没有搁浅(论文提纲范文)
(3)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研究 ——以董事会中心主义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 |
一、研究架构 |
二、研究范围 |
第三节 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可取之处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 |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向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转变的内因 |
一、肩负的社会责任要求公司不再以股东利益作为唯一出发点 |
二、董事会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更能适应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 |
三、股权的不断分散需要一个具有战略决策的董事会 |
第三节 董事会中心主义下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我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不足 |
第一节 国有公司治理问题 |
一、面临着公共性质和代理问题两大问题 |
二、“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 |
三、国企改革路径启示 |
第二节 董事会运作失范治理问题 |
一、现行制度的缺陷导致董事会的迷失 |
二、董事会的组成缺乏独立性 |
三、董事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四、独立董事未能有效履职 |
第三节 监事会监督功能缺失治理问题 |
第四章 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结构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建立董事会中心主义的制度基础 |
一、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制度支撑 |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和推进 |
第二节 分散股权公司治理事件的启示 |
一、治理事件介绍 |
二、股权分散与董事会关系 |
三、对我公司治理的启示 |
第三节 新兴科技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治理范本 |
一、案例范本介绍 |
二、合伙人、双层股权结构制度与董事会的关系 |
三、两种制度的评价 |
四、对我国公司治理的启示 |
第五章 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主义的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思路 |
第一节 董事会中心主义在欧美国家的实践借鉴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德国 |
第二节 立法制度上治理结构完善措施 |
一、削弱限制股东大会职权,凸显董事会核心地位 |
二、重新界定总经理的地位 |
三、允许通过章程自由选择实施“双层股权结构” |
第三节 董事会运行机制完善措施 |
一、构建战略性董事会 |
二、强化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三、继续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四、健全董事会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四节 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运行机制的完善 |
一、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机制 |
二、限定经理层权限扩张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主题与意义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
四、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公司并购与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公司并购和公司治理 |
一、公司并购内涵及并购方式 |
二、公司治理内涵与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并购对公司治理的正效应理论 |
一、效率理论 |
二、控制权市场理论 |
三、自由现金流假说 |
第三节 并购对公司治理的负效应理论 |
一、管理者主义理论 |
二、并购的自负假说 |
三、并购的隧道效应理论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现状及公司治理效果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基本情况 |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动因 |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特征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治理效果 |
一、公司并购与股权结构变化 |
二、公司并购对董事会构成与运作的影响 |
三、公司并购与高管激励约束制度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评估及检验 |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评估体系的构建 |
二、因子得分评估模型 |
三、数据来源 |
四、公司并购的公司治理效果评估实证研究 |
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六、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控股股东侵占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的隧道效应 |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的控股股东侵占行为 |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主要方式 |
三、我国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第二节 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模型分析 |
一、影响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问题的制度因素 |
二、公司并购中影响控股股东侵占的非制度因素 |
三、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博弈分析 |
第三节 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问题的实证 |
一、实证假设 |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三、变量选择 |
四、模型构建 |
五、描述性统计 |
六、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内幕交易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的市场特征 |
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现状 |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典型案例 |
三、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机理分析 |
一、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
二、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后果和影响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
一、实证假设 |
二、样本选择 |
三、变量选取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五、模型构建 |
六、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
第一节 国外对公司并购的中小股东保护和内幕交易监管 |
一、国外对公司并购的中小股东保护法律法规 |
二、国外对公司并购内幕交易的监管 |
第二节 我国对并购中控股股东侵占的抑制 |
一、关联交易的规范管理 |
二、提高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
三、建立和完善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 |
第三节 我国对公司并购中内幕交易的控制 |
一、完善并购中的信息披露制度 |
二、提高对内幕交易的监控手段 |
三、加大对内幕交易者的惩罚力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5)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 ——以规制利益冲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章 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互解释 |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公司法回应 |
一、金融创新与投资者革命的发轫 |
二、金融创新与股东积极主义的勃兴 |
三、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趋同化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的金融法透视 |
一、资本结构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
二、金融契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
三、法律金融学视角下的公司治理 |
第三节 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的交错和互动 |
一、交错的现实图景与未来走向 |
二、互动的语境、场域与限度 |
第二章 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 |
第一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理性基础与范式危机 |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理性基础检视 |
二、金融创新对公司治理理性基础的冲击 |
第二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适用迷局与价值困境 |
一、公司治理理论的适用迷局之检视 |
二、公司治理理论的价值困境之佐证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理论的进化路径与治道变革 |
一、金融创新与公司治理理论的进化:一个观念史的考察 |
二、金融创新视域下公司治理理论的调适与变革 |
第三章 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 I :股权脱钩 |
第一节 股权脱钩的总体解说 |
一、股权脱钩的内涵界定 |
二、股权脱钩的病理学分析 |
第二节 股权脱钩的类型化展开 |
一、空洞投票引起的股权脱钩 |
二、隐性/变异所有权引起的股权脱钩 |
第三节 股权脱钩的法律构造 |
一、股权脱钩的主体构造 |
二、股权脱钩的行为构造 |
三、股权脱钩的责任构造 |
第四章 金融创新诱致的公司治理利益冲突Ⅱ:债权脱钩 |
第一节 债权脱钩的总体解说 |
一、债权脱钩的内涵界定 |
二、债权脱钩的病理学分析 |
第二节 债权脱钩的制度发生学解释 |
一、信用衍生品引起的债权脱钩 |
二、证券化引起的债权脱钩 |
第三节 债权脱钩的法律构造 |
一、债权脱钩的主体构造 |
二、债权脱钩的行为构造 |
三、债权脱钩的责任构造 |
第五章 新型公司治理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法律规制的制度供给与实践反思 |
一、法律规制的制度供给之检视 |
二、法律规制的实践效果之反思 |
第二节 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与制度设计 |
一、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之研判 |
二、法律规制的制度设计之展开 |
第三节 法律规制中的中国本土性问题及其化解 |
一、本土性问题的三重维度 |
二、本土性问题的克服之道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财务管理理论 |
1.2.2 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
1.2.3 有利于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 |
2.1.1 单变量判别分析法 |
2.1.2 多元线性判别法 |
2.1.3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
2.1.4 多元概率比回归模型 |
2.1.5 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
2.1.6 期权定价理论模型 |
2.1.7 专家系统方法应用 |
2.1.8 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 |
2.1.9 模型比较研究 |
2.2 国内关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价 |
2.4 相关启示 |
3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理论研究 |
3.1 财务危机的概念界定 |
3.1.1 国外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3.1.2 国内对财务危机的定义 |
3.1.3 国内外对财务危机概念界定的比较分析 |
3.1.4 本文对财务危机的理解 |
3.2 财务危机的成因 |
3.2.1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3.2.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3 企业财务危机的表现形式 |
3.3.1 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甚至长期亏损 |
3.3.2 营运能力下降 |
3.3.3 偿债能力缺失 |
3.3.4 现金极度短缺 |
3.3.5 过度的杠杆经营 |
3.3.6 审计意见 |
3.3.7 代理成本过大 |
3.4 财务预警的概念与功能 |
3.4.1 财务预警的概念 |
3.4.2 财务预警的功能 |
4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设计 |
4.1 研究样本选取 |
4.1.1 研究样本来源 |
4.1.2 研究样本的确定标准 |
4.1.3 配对样本公司的设计 |
4.1.4 财务危机预警的时间选择 |
4.2 研究变量的选择 |
4.2.1 研究变量的选取原则 |
4.2.2 研究变量的确定 |
4.3 研究假设 |
4.4 研究流程 |
4.4.1 选择研究样本 |
4.4.2 选择研究变量 |
4.4.3 建立研究假设 |
4.4.4 研究变量的显着性检验 |
4.4.5 因子分析 |
4.4.6 二元逻辑逻辑回归分析 |
4.4.7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
5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建立前的数据处理 |
5.1.1 正态分布检验 |
5.1.2 显着性检验 |
5.1.3 因子分析 |
5.1.4 比较模型建立前的数据处理 |
5.2 模型的建立 |
5.2.1 原始财务变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
5.2.2 加入新增变量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
5.3 两个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检验与比较分析 |
5.3.1 两个模型的统计检验 |
5.3.2 两个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预测效果检验 |
5.3.3 两个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综合比较分析 |
6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建议 |
6.2.1 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
6.2.2 及时更新财务预警模型的指标数据 |
6.2.3 健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
6.2.4 加强对资金管理活动的控制 |
6.2.5 完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 |
6.3 研究局限 |
6.3.1 研究样本量的局限 |
6.3.2 研究时间的局限 |
6.3.3 研究行业的局限 |
6.3.4 预测变量的局限 |
6.4 研究建议 |
6.4.1 研究样本量的问题 |
6.4.2 研究时间的问题 |
6.4.3 行业局限的问题 |
6.4.4 预测变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和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股权分置问题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2.1 股权分置的历史原因 |
2.1.1 国有企业改革与多元股权结构的形成 |
2.1.2 证券市场的建立与股权分置的形成 |
2.2 股权分置的危害 |
2.3 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 |
第3章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 |
3.1 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内涵 |
3.1.1 股权与股权结构的内涵 |
3.1.2 公司绩效的内涵 |
3.2 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 |
3.2.1 股权属性与公司治理机制 |
3.2.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治理机制 |
3.2.3 股权流通性与公司治理机制 |
3.3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的选择 |
4.2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提取指标的主成分 |
4.3.2 构建公司绩效的综合评价函数 |
4.3.3 样本公司绩效综合得分分析 |
第5章 后股权分置时代提高企业绩效的建议 |
5.1 优化公司治理,提高治理效率 |
5.1.1 优化股权结构 |
5.1.2 完善公司治理 |
5.1.3 加强企业管理 |
5.2 健全市场机制,改善外部环境 |
5.2.1 加快法律建设和实施 |
5.2.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5.2.3 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 |
5.2.4 规范发展机构投资者 |
5.2.5 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样本公司基本情况表 |
附录B 股改样本公司指标数据 |
附录C 对应样本公司指标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言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3 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0.4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0.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0.6 本文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1 噪音交易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马克思主义关于股票价格和股市效率的论述 |
1.1.1 股票价格的论述及评论 |
1.1.2 股市效率的论述及评论 |
1.2 行为金融学关于噪音交易的理论概述 |
1.3 股市噪音交易分析框架 |
1.3.1 噪音的本质 |
1.3.2 噪音交易的内涵及其二重性 |
1.3.3 噪音交易者、噪音交易者风险及其行为机制 |
1.3.4 噪音交易产生的一般原因分析 |
1.3.5 对噪音交易理论的简要评论 |
2 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的特殊表现 |
2.1 中国股市发展态势 |
2.1.1 中国股市的规模特点 |
2.1.2 中国股市的结构特点 |
2.1.3 中国股市深入发展的困境 |
2.2 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的表现程度 |
2.2.1 噪音交易的特殊类型 |
2.2.2 噪音交易活跃程度的统计特征 |
2.2.3 中国股市噪音交易活跃程度的经验分析 |
2.3 中国股市噪音交易者的现状 |
2.3.1 噪音交易者的特殊构成 |
2.3.2 噪音交易者的生存状况 |
3 中国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内部机理:主体行为偏差 |
3.1 投资者行为偏差 |
3.1.1 羊群行为 |
3.1.2 内幕交易 |
3.1.3 市场操纵 |
3.1.4 过度投机 |
3.1.5 短期行为 |
3.1.6 投资者行为偏差的实证检验 |
3.2 上市公司行为偏差 |
3.2.1 过度融资 |
3.2.2 并购重组 |
3.2.3 关联交易 |
3.2.4 信息披露 |
3.2.5 股利分配 |
3.3 中介机构行为偏差 |
3.3.1 证券公司 |
3.3.2 其他中介机构 |
3.4 政府行为偏差 |
4 中国股市噪音交易形成的外部机理:市场制度约束 |
4.1 制度约束导致制度性噪音的形成 |
4.1.1 制度安排影响信息排列方式和信息呈现背景 |
4.1.2 制度安排影响认知和行为方式 |
4.1.3 转型期制度性噪音的产生 |
4.2 转型期股票市场的制度约束 |
4.2.1 市场分割制度与A、B股合并 |
4.2.2 股权分置制度与股改后的新挑战 |
4.2.3 做空制度与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的推出 |
4.2.4 信息披露制度与“三公”原则 |
4.2.5 退市制度与投资者风险偏好转变 |
4.2.6 市场开放制度与投资者行为进化 |
5 噪音交易对股票价格机制的影响 |
5.1 噪音交易影响股票定价机制 |
5.1.1 噪音交易下的资产定价理论 |
5.1.2 中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
5.1.3 噪音交易对 IPO抑价的解释 |
5.1.4 噪音交易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 |
5.2 噪音交易引起股价过度波动 |
5.2.1 噪音交易导致股价过度波动的理论探讨 |
5.2.2 噪音交易引起中国股价过度波动的实证分析 |
6 噪音交易对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 |
6.1 噪音交易与股市效率 |
6.1.1 噪音交易影响证券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 |
6.1.2 中国股市低效率的现实表现 |
6.1.3 噪音交易影响中国股市效率的实证分析 |
6.2 噪音交易与股市泡沫 |
6.2.1 股市泡沫的界定和分类 |
6.2.2 噪音交易与非理性泡沫的形成 |
6.2.3 中国股票市场非理性泡沫分析 |
6.3 噪音交易与股市风险 |
6.3.1 噪音交易者风险的现实表现:基于投资者行为的股市风险 |
6.3.2 噪音交易与投资者行为风险的产生 |
6.3.3 投资者行为风险在股票市场风险结构中的地位 |
7 中国股市嗓音交易的矫正 |
7.1 持续制度创新 |
7.1.1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产权制度改革 |
7.1.2 做空制度与风险规避机制的完善 |
7.1.3 信息公开与公平信息披露 |
7.1.4 混合型做市商制度的引入 |
7.1.5 不完全退市制度的市场化 |
7.1.6 市场开放制度的进一步深化 |
7.2 培育理性市场主体 |
7.2.1 纠正投资者的行为偏差 |
7.2.2 纠正上市公司行为偏差 |
7.2.3 纠正中介机构行为偏差 |
7.3 规范政府监管行为 |
7.3.1 转轨期政府职能的拓展和角色定位 |
7.3.2 行政力量的过度介入与监管不规范 |
7.3.3 转变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国轻骑集团的发展史和面临的困难 |
1.1 开拓奋进(1984年至1988年) |
1.2 调整蓄势(1989年至1991年) |
1.3 突飞猛进(1992年至1995年) |
1.4 创造辉煌(1996年至1998年) |
1.5 祸不单行(1999年至2001年) |
1.6 峰回路转(2002年) |
1.7 自力更生(2003年至2005年) |
2 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分析 |
2.1 资产重组的理论 |
2.1.1 资产重组的一般意义 |
2.1.2 资产重组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
2.1.3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内容和模式 |
2.1.4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主导者 |
2.2 国际资产重组情况 |
2.2.1 简介美国五次并购浪潮 |
2.2.2 企业并购的定义和类型 |
2.2.3 企业并购的发展趋势 |
2.2.4 企业并购的动因 |
2.2.5 企业并购的组织与实施 |
2.3 中国轻骑集团现状分析 |
2.3.1 中国轻骑集团产权关系分析 |
2.3.2 中国轻骑集团债务情况分析 |
2.3.3 中国轻骑集团资产情况分析 |
2.4 摩托车行业分析 |
2.4.1 摩托车行业发展趋势 |
2.4.2 中国轻骑集团摩托车业务预测 |
2.5 房地产行业分析 |
2.5.1 济南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 |
2.5.2 中国轻骑集团现有土地的开发预测 |
3 中国轻骑集团的资产重组方案 |
3.1 评价三林集团的方案 |
3.1.1 方案的优点 |
3.1.2 方案的缺点 |
3.2 制订资产重组方案 |
3.2.1 债务重组 |
3.2.2 腾笼换业 |
3.2.3 资产重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ST轻骑重组工作没有搁浅(论文参考文献)
- [1]十九世纪瑞典文学家斯特林堡的汉学研究[D]. 阿日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山东小三线建设研究[D]. 刘世彬.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3]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研究 ——以董事会中心主义为视角[D]. 范桂香.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 任荣. 南京大学, 2013(05)
- [5]金融创新视域下的公司治理 ——以规制利益冲突为中心[D]. 李安安. 武汉大学, 2013(07)
- [6]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D]. 高建民.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2)
- [7]“现在我们叫中国长安集团”[N]. 周远征. 中国经营报, 2009
- [8]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 程效. 南昌大学, 2008(11)
- [9]中国股市噪音交易研究[D]. 贾男. 四川大学, 2007(05)
- [10]中国轻骑集团资产重组案例研究[D]. 牟国柱.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