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网:桌面提速与边缘智能并举(论文文献综述)
刘忠全[1](2019)在《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政策以大力推动创新活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而“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则进一步明确了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微观层面看,技术创新是众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是企业立足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成本管理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成本核算、改进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以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2016年进一步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其中的“降成本”即强调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受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技术创新及成本管理创新越来越为理论界所重视。已有文献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大量研究,同时也有众多学者针对成本管理演进历程、影响因素及模式创新等进行了探讨。虽然偶有文献对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查,如有学者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协同关系,也有学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提出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是基于二十世纪80年代技术的进步,亦即技术创新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但几乎没有学者对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具体影响路径加以研究。就现实而言,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技术的进步必然导致企业内部生产力的变化,从而会对企业内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从这一点来讲,技术进步必然会通过某种或某几种路径影响或导致成本管理创新。本文主要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Robert K.Yin认为,当研究的问题与其所处内外环境难以区分时,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技术创新、成本管理创新以及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都与企业环境密切相关,且难以区分,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技术创新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本文遵循的案例研究步骤如下:第一,以创新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及组织理论为基础,初步构建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影响机制的理论观点;第二,以理论观点为基础,设计案例研究方案,形成案例研究框架;第三,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案例,通过现场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收集案例证据分析资料,并采用“模式匹配”证据分析技巧对证据资料进行分析,形成案例研究观点;第四,通过理论构建与案例证据分析的不断循环,最终形成本文的理论观点与研究结论。通过案例研究,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通过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以及会计信息技术进步来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理论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能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生重大影响,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也推动着成本管理模式创新。本文着重考查了大庆油田因科技进步而导致的生产变化,并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对成本管理模式的影响。首先,生产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变革,伴随着生产要素——劳动资料、管理要素与信息要素等的变化,成本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如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其次,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及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分别促使企业采用成本预算控制及分批法等进行成本管理;最后,技术创新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种类等变化也对成本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进而推动了成本管理创新。第二,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使得组织结构产生相应变化,进而带动了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本文通过梳理大庆油田责任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历程,分别考查了以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为主的两个阶段,发现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分别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与其相适应,同时成本管理模式也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大庆油田为配合模仿创新阶段的生产实际采用了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并实际运用了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相契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责任成本管理;在研发模式以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为提高生产效率,案例企业在原有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基础上引入了灵活性更强的职能制组织结构,并运用了相适应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案例研究发现,整个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演进都是基于与新型技术和组织结构变化的匹配,基于产量的生产技术创新催生着组织结构的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又孕育着新的成本管理模式与之融合。第三,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进而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产生影响。通过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两个单位的案例研究发现,由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发展能够直接推动成本管理创新。具体而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变革能够通过精细预算成本管理、规范成本核算管理、强化运营和管控成本等对成本管理创新产生正向作用;此外,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也能通过减少财务运营成本及提升核算效率等促进成本管理创新。会计信息系统是成本管理的物质基础之一,会计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展,成本管理也伴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得到革新。本文研究的创新与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技术创新是成本管理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了技术创新影响成本管理创新的分析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的研究文献。理论界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及“成本管理模式”等主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未有学者就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作用及作用路径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多角度地分析、论证了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作用。第二,本文系统揭示了技术创新与成本管理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厘清了二者之间完整的传导路径。已有文献大多将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两者孤立起来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就两者之间具体的经济联系进行探讨。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企业,具体验证了生产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在技术创新和成本管理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从而进一步厘清了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具体路径。第三,本文重点关注了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的影响,进一步拓展了技术创新效应的研究领域。大量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从生产活动、企业价值以及宏观经济后果等角度入手,很少有学者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行为产生的影响。技术进步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研究不应局限于其直接的经济后果,还应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管理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本文以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落脚于企业成本管理创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技术创新经济后果和成本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对企业管理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罗磊[2](2013)在《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许多报业集团都相继启动了对全媒体的探索,预示着国内媒体转型进入以“全介质传播”为核心命题的发展阶段,“全媒体”研究也随之成为前沿的课题。从媒介融合的演变看,全媒体模式契合了当下中国报业改革的问题,它指出了一种路径。更主要的是,全媒体不但揭开了报业对“技术短板”的担忧,还清晰地把报业从单一媒介模式到全介质传播转换的急迫性表露无遗。从融合语境看,所有纸媒都要经历这一阶段性的形态转身。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实现华丽转身,是个新课题,更是一个难题;而如何利用新的契机,打破区域壁垒,以便更好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议题。本研究立足于这一现实需要与理论期待,基于“西部地区报业集团”的研究取向,对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作了深入研究。论文紧扣全球报业数字化趋势与既有实践,立足于当下我国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关键命题与发展趋势,总结了当下报业集团的改革与实践。并对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对其优、劣势和机遇、困境进行了综合比较,试图解决全媒体战略能否接轨并创新西部报业集团发展路径的问题,选取了三个富有代表性的模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平台”模式、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双轮驱动”模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同轴捆缆”模式,以它们转型的成功经验为例证,尝试从中提炼出对整个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有价值的东西,力图勾勒一幅全媒体转型的成功图景。最后,针对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正反因素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指出了全媒体转型的要点,并从构建内容体系、一体化布局全媒体传播体系、流程再造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全媒体转型的初步设想,进一步归纳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路径。旨在为西部地区报业的研究者和经营者提供一些思路,以便改进和完善西部地区报业的经营环境;通过比较、借鉴和实践创新,实现对东部地区报业的追赶。
匡导球[3](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武博[4](2001)在《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文中研究表明竞争已经由过去的过度分散竞争走向以品牌竞争、规模竞争和以核心竞争能力为特征的相对垄断竞争,由传统产业的竞争走向新兴产业的竞争,由国内竞争走向国际竞争。因此,中国企业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论文立论依据是:企业成长的先发展型与后发展型的类型划分理论、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哈麦(Gx Hamel)的“公司核心能力”的理论。 论文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中国的工业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是否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如何面对世界诸强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论文共分四篇十三章,从理论阐述到实证分析,系统的论证了中国工业企业跨国经营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意义,现状和战略对策。 一、竞争——经济发展的动力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米,市场竞争的形式和激烈程度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国经济相互渗透交融,推动着世界经济向无国界经营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尖锐。因此,对竞争力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伴随世界各国对竞争力研究不断地深入,以及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不断地出新,人们对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如何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什么样的竞争力才能持续?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核心竞争能力的问题被提了出来。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已开始转变为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首先又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由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瑞士·洛桑)和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瑞士.日内瓦)从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准确地把握了衡量一国经济发展中创造增加值及财富之经济实力的经济理论、指标体系和统计学方法,将各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及其分项要素乃至几百个经济指标置于国际可比的统一评价体系中,主要从一个国家的国内经济实力、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政府对经济的作用和影响、金融实力、基础设施状况、企业管理能力、科技实力、人力资源状况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从而为人们认识国际经济竞争发展的格局和态势,探求各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优劣势和努力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方法相依据。 中国从1995年开始正式加入国际竞争力的世界评价体系,从而使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和研究有了世界标准。在IMD的评价报告中,中国1995年名列全部46个参评国家的第34名,1996年名列第26名,1997年名列第27名,1998年名列第24名。中国的国际竟争力在世界上的综合排名及许多分项耍素排名正在迅速提高。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决定经济实力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该国有没有一批基础雄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跨国公司则是跨国经营企业中的伎伎者。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跨国公司是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角,如果没有一批能够在世界经济领域叱咤风云、纵横驰骋的跨国公司,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也无从体现。 目前,世界上共有各类跨国公司4.4万多家,其分支机构有25万之众,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占工业国家总产值的40%,控制着世界贸易额的50%以上,1999年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额和投资额分别占世界贸易额和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1/3。此外跨国公司还控制着国际技术转让的 75%和对发展中国家贸易的 90%。实际上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己纳入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国际生产流通和服务网络之中,跨国公司的地位十分显赫,是世界经济中的巨人。 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人力扶植本国跨国经营企业的成长,到1982年在美国《幸福》杂志排列的美国以外最大500 $跨国公司中日本已占了134家,远远超过当时的英国和西德。1996年,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总数已占世界最大500家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异军突起是本世纪80年代的一件大事,给世界跨国公司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6年世界投资报告》1995年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总量己占全球总量的15%。韩国的三星、大宇等已进入世界着名跨国公司行列。 中国加入gro在即,入世后中国的企业将会全方位的招入到国际市场激烈竟争的洪流中去,中国如何培育自己跨国公司的核心竟争力,帮助更多的中国跨国公司进入世界500强,正是中国学术界应该研究和探讨的实际问题。 本论文着重研究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如何面对来自世界范围的挑战,切入点集中了中国上业生产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竟争能力。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始终是国际两务学研究的中心课题,而对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更是近几年企业管理战略研究的?
二、企业网:桌面提速与边缘智能并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企业网:桌面提速与边缘智能并举(论文提纲范文)
(1)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 |
一、宏观经济后果 |
二、微观经济后果 |
第二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影响因素 |
二、生产要素和生产工艺流程的经济后果 |
第三节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因素 |
二、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经济后果 |
第四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 |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 |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后果 |
第五节 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构成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进步与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产出产品升级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生产组织形式案例分析 |
一、技术创新、生产要素及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生产工艺流程及成本管理创新 |
三、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创新—基于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创新、组织结构完善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建构与观点提出 |
一、技术创新结果、组织结构特征变化与成本管理创新 |
二、技术创新方式、组织结构形式选择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证据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大庆油田技术创新历程回顾 |
二、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
三、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特征的影响 |
四、技术创新通过组织结构影响成本管理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信息系统与成本管理创新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理论构建与观点提出 |
一、信息技术的创新历程 |
二、信息技术创新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
三、会计信息系统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 |
四、信息技术创新对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路径 |
第三节 案例研究设计 |
一、案例选择说明 |
二、案例证据资料收集与分析 |
三、案例研究思路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
一、采油二厂会计信息化案例分析 |
二、中国石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总结 |
本章小结 |
研究总结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 |
四、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2)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全媒体概念解析 |
1.1.1 全媒体概念的解读 |
1.1.2 全媒体的价值特点 |
1.2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
1.3.1 国内外媒介融合研究现状 |
1.3.2 传统报业全媒体转型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本文创新点 |
2 报业全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 |
2.1 当前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动因 |
2.1.1 技术因素 |
2.1.2 受众因素 |
2.1.3 经济因素 |
2.1.4 政策因素 |
2.2 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内容与实践 |
2.2.1 报业全媒体转型的内容 |
2.2.2 国外报业数字化的实践参考 |
2.2.3 国内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实践模式 |
2.3 报业全媒体战略的未来走向 |
2.3.1 以互联网和移动媒体为重点 |
2.3.2 发展数字视频媒体前景广阔 |
2.3.3 媒介融合由浅向深推入 |
2.3.4 媒介形态和生产更趋专业细分 |
3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
3.1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的总体概况 |
3.1.1 数量构成状况 |
3.1.2 报业集团的基本格局 |
3.1.3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的竞争格局 |
3.2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有利条件分析 |
3.2.1 城市化进程加快催熟报业市场 |
3.2.2 宽松的舆论环境培育报业发展沃土 |
3.2.3 良好的文化生态助推转型红火 |
3.2.4 新闻嬗变深化报业改革势在必行 |
3.3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困境分析 |
3.3.1 认知障碍 |
3.3.2 体制制约 |
3.3.3 技术瓶颈 |
3.3.4 人才匮乏 |
4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模式与前景 |
4.1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模式 |
4.1.1 “平台”模式: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4.1.2 “双轮驱动”模式: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
4.1.3 “同轴捆缆”模式: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
4.2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后的前景探析 |
4.2.1 优化体制机制,再造游戏规则 |
4.2.2 延伸产业链,创新盈利模式 |
4.2.3 变革组织结构,推动流程创新 |
5 对西部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进一步思考 |
5.1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要点 |
5.1.1 抢占文化体制改革先机,谋取转型发展空间 |
5.1.2 加大资本运营的力度,积聚转型的物质基础 |
5.1.3 重视“技术驱动”的意义,培养全媒体人才 |
5.2 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对策 |
5.2.1 合理化建构全媒体内容银行体系 |
5.2.2 一体化布局“全媒体”传播体系 |
5.2.3 最优化设计“全媒体”流程结构 |
5.2.4 合作化携手走联合发展共赢之路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篇 企业跨国经营和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探讨 |
1. 企业跨国经营必然性的论证 |
1.1 跨国经营的定义、范围和影响 |
1.2 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分析 |
1.3 企业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 |
1.4 企业跨国经营意识的进化 |
1.5 跨国经营对中国企业的挑战 |
2. 企业跨国经营竞争力理论的探讨 |
2.1 关于跨国经营的理论 |
2.2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2.3 经济发展阶段的国际竞争分析 |
2.4 国际竞争中的福利分析 |
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探讨 |
3.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背景简述 |
3.2 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 |
3.3 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与战略转折点管理 |
3.4 从竞争到超越竞争 |
3.5 新战略的范式与研究新趋势 |
4.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要素与模型研究 |
4.1 竞争时代的竞争力研究 |
4.2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位与管理 |
4.3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价值取向与构成概述 |
第二篇 核心要素与竞争力 |
5. R&D、人力资源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
5.1 R&D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 未来企业的智力竞争 |
5.3 人才竞争的必然性与效用分析 |
5.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供给研究 |
6. 营销、品牌、服务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6.1 市场营销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
6.2 全球化的市场网络体系 |
6.3 品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效用分析 |
6.4 品牌竞争的特点及其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 |
6.5 服务竞争与核心营销能力 |
7. 企业组织结构、联盟、兼并与企业文化研究 |
7.1 企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组织结构动态设计 |
7.2 全球购并与战略联盟探析 |
7.3 科学管理的挑战——文化管理 |
7.4 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能力 |
第三篇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分析 |
8. 中国工业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分析 |
8.1 中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分析 |
8.2 中国工业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
8.3 中国工业企业竞争能力分析 |
9. 中国工业企业R&D与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
9.1 中国R&D环境分析 |
9.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分析 |
9.3 中国工业企业R&D中的困境分析 |
9.4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与核心竞争能力 |
10. 中国企业营销、品牌、服务分析 |
10.1 中国企业营销竞争能力现状分析 |
10.2 中国企业品牌竞争能力分析 |
10.3 中国企业亟待更新的营销观念——服务竞争 |
11. 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联盟兼并与企业文化分析 |
11.1 中国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与变革 |
11.2 中国企业的兼并与联盟分析 |
11.3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四篇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证分析与战略选择 |
12.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证分析 |
12.1 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比较研究 |
12.2 中国海尔集团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实证分析 |
12.3 长虹电子集团和海尔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
13.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 |
13.1 中国工业企业R&D的战略策略 |
13.2 跨国经营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战略 |
13.3 核心营销能力培育战略 |
13.4 企业组织过程再造战略 |
13.5 企业兼并与重组的战略策略 |
13.6 独特的企业文化战略 |
13.7 中国工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管理 |
主要参考文献 |
四、企业网:桌面提速与边缘智能并举(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创新对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D]. 刘忠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西部地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研究[D]. 罗磊. 中南大学, 2013(05)
- [3]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4]论中国工业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核心竞争能力[D]. 武博. 南京农业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