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促使职业中学“后进生”思想转化的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玥[1](2021)在《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苏州S学校为例》文中提出
侯燕[2](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黄乐之[3](2019)在《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要源源不断为各行各业培养亿万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要出台灵活有效的优惠政策,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职业教育迎来了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春天。中等职业教育也乘着这股东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是不够的,作为校园文化主要载体的学生社团亦为重要的培养平台,学生社团不仅是中职学生基于共同爱好,自愿组成的群众组织,更是中职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平台。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梳理国内外关于中职学生社团现状、中职学生社团的建设、中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文献,并对其中的观点加以整理、提炼,通过文献研究,对中职学生社团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能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然后,向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市A职业技术学校等中职学校的学生社团成员、非学生社团成员、社团指导老师发放350份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社团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情况、社团内部管理状况等,并与部分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社团成员、社团指导老师进行面对面访谈。通过调研发现当今中职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一是社团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社团能力培养效果参差不齐;二是社团内部能力锻炼的机会分配不均;三是社团指导老师缺位;四是社团活动层次偏低影响能力培养的效果。通问卷调查工作,对中职学生社团的现状、中职学生社团能力培养的状况及存在问题有更清晰、更准确的把握。再次,选取能力培养成效突出的学生社团作为典型案例,开展深入研究分析、总结其在能力培养、社团活动开展、社团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为中职学生社团建设提供范本,也为进一步提出社团建设的思路提供依据。最后,结合相关理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针对现阶段中职学生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社团的组建、社团活动的开展、社团内部建设以及社团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找出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路和途径选择。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对中职学生社团的定位及功能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对中职学生社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通过本研究可为中职学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实践做法,为中职学生社团研究提供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思路。
魏和平[4](2018)在《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职业教育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已达到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随着“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和实施,各行各业对高素质职业人才需求量大增,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软硬件发展规模、师资配备、教学效果以及中职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逐步扩大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直接导致中职学生的思想动向多元化,给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学情分析的结果,中职学生的思想动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这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及时的做出调整和改变。这对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教学提出一定的挑战,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优化,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为题,以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为起点,通过对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技师学院、云南交通技师学院三所学校的中专学部和曲靖农业学校、大理市中等职业学校、昆明市盘龙职业高级中学这三所学校进行实证调研,对这些学校的600名在校中职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对学校的15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展开有效访谈调查,在掌握基本信息情况下到一线课堂听课,充分了解90末中职学生的思想动向,坚持以学生为根本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和问题作深入探讨和分析;最后总结经验,适时引导中职学生的职业认同和社会认知,总结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作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建议,促使中职学生尽早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郝静娟[5](2017)在《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农学为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开设最早的专业,1983年建校以来,农学专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后来的蓬勃发展。文章以农村中等职业中学农学专业发展历程及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为研究背景,以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农学专业毕业生进行访谈,对学校农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如:招生难、学生的学习专业兴趣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并从政府投入、社会和家庭因素、专业课程发展、师资水平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面对不利形势,最后提出加大专业宣传力度、深化“教学研”一体化、加强课程改革等措施,农学教育水平提高成效显着。通过对学校农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提升专业水平。
王金荣,董学仁[6](2016)在《职业高中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转化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受生源和招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职业高中后进生数量较多,要提高职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千方百计使后进生得到转化;要让这些后进生得到大面积转化,就必须从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入手,对症下药,使他们产生自我转化的内驱力。文章就职业高中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转化后进生的途径进行探讨分析。
孙海滨[7](2014)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典型教育的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职学校学生的典型教育,就要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着眼于培养学生对公民意识与文化、职业技能的高尚情感、积极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以学校、家庭、企业和社区的德育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落脚点,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作出灵活性的改进。本课题研究依据典型教育法的基本理论认识,从方法共识性角度详尽地阐述了在学校、家庭、企业和社会中如何选择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和学习典型。在分析典型教育在当今中职学校运作过程中环节和要素所存在的诟病,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有一定实际操作的策略。对今后增强中职学校学生的典型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方法中,突出正面典型教育的示范、引导、激励等功能和反面典型的警示、威慑、劝阻作用;通过四方结合的典型教育,将典型教育引入了家庭、引进了企业、走向了社会;通过教育者的主观调控,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积极向上的因素或者偶尔擦亮的“向善的火花”,悉心呵护学生进步的火苗,促使这星星之火形成燎原态势,使典型教育从偶然转向主动和必然;建立动态、活性的典型教育新的评价体系。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师生之间的互评、家长的评价、企业管理者的评价和村居领导的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由被评价对象转变为评价的参与者、从而更好的推动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我发展。典型评价主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的动态化,着眼于学生的品行向善、向好的方面去评价。四方结合调控典型教育侧重于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个性培养的研究,有关理论适时顺势,应用到实践当中,不但对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且对所有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影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栋[8](2013)在《教师行动学习研究 ——以高中英语学科教师为例》文中指出教育变革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实施,提升教师素质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则需要通过教师学习得以实现。然而,传统的教师学习存在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内容陈旧等问题;教师作为学习者一般强调理论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培养,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行动学习是建立在学习者经验与反思基础之上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式,最早运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之中,近年来在其它领域也得到了普遍推广。为丰富教师学习的理论研究的实践操作,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本研究将行动学习的理念引入到教师在职学习之中,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师行动学习研究为教师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项目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论文以高中英语学科教师为例,主要探讨教师行动学习的三个主要问题,即教师行动学习是什么、教师为什么要开展行动学习以及教师如何实施行动学习。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还尝试构建了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并指出了其理论意义与推广价值。论文共分为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的背景与主要内容、研究的整体设计与具体方法,并对本研究中的主要概念如教师学习、教师知识、行动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进行了界定,并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各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对教师学习的文献综述、对行动学习的文献总结以及对国内外教师行动学习研究文献的回顾。综述的结论表明尽管对行动学习的研究已有历史,但针对教师行动学习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值得作进一步探究。第三章是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分析了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特征、过程和类型等,同时对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本章还从理论上分析了行动学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这与论文第四章的实证研究部分形成了呼应,共同佐证了研究结论。第四章是本研究的实证调研部分,笔者以高中英语学科教师为例对教师的行动学习开展了实地考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和实物分析了解高中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该部分研究旨在总结教师行动学习的实然状态,对构建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提供实证基础。第五章主要总结教师如何开展行动学习,通过研究笔者将课堂观察与交流、案例总结与研讨、合作行动研究与践行、集体备课磨课等归纳为教师实施行动学习的具体策略,而将开展校本研修和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教师实施行动学习的途径。第六章中本文的重点部分,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和创新点所在。本章结合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分析和高中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证研究总结了教师行动学习的核心特征与价值,介绍了教师行动学习的内外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同时指出了该范式的内涵、特征、对教师在职学习的启示及其推广价值。从这一范式可以看出教师行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施效果受到教学环境、评价制度、学校管理、教师反思能力与沟通技巧等多个内外部因素影响。第七章是本研究的总结部分,该章汇总了研究的结论与启示,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教师行动学习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论文以高中英语教师为例对教师行动学习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教师本人(包括其它学科教师)、教师教育者、教育管理人员都有启示作用,且对于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职学习效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升他们的专业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余静[9](2009)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后进生”的德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形势下,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行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生源的关系,学生的平均水平与普通学校相比有非常明显甚至非常巨大的差距,存在着不少学习困难、成绩落后且行为习惯欠佳的学生,可以说,后进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且这些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职校后进生由于长期受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结构,导致学习、品德、行为诸方面的落后,他们的情感、心智和行为往往与常态的青少年形成明显的差异,甚至另类,且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矫正。学校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广大教育者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他们不但要给学生传授各种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毫无疑问,无沦过去、现在或将来,学校教育的这种巨大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学校和教师的思想观点、道德情操、教育方法、文化修养,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当然职校后进生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家庭、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因素和后进生自身的原因,职业学校只有将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做好,才有可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效果,真正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分析:先从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德育的概念界定着手,然后对职校后进生的道德认知特点、道德情感特征、道德意志特征、道德行为特征做了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为中职学校后进生的成因分析:从外因(学校、社会、家庭)和内因(自身因素)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职校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第四部分为中职后进生德育教育对策:从明确德育任务,正确把握德育原则;拓宽德育基本内容,把握德育过程;科学采用德育方法;丰富德育途径四个方面,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教育的德育对策。第五部分是结束语。第六部分为参考文献。
任丽婵[10](2009)在《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文中认为我国城乡教师素质的差异是导致城乡教育差距、影响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推进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政府和高校高度重视的工作。作为为国家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师院校,理应适应形势变化,更好地服务社会。高校为社会服务的职能最根本的应该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职能上。“顶岗支教实习”活动已经在全国部分师范院校开始实践并产生预期效果。这项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师范毕业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院校积极开展培训农村教师的活动,旨在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研究立足于山西师范大学“顶岗支教实习与换岗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现状,旨在建构一种适应教师教育改革需要的、有特色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方法等。行文思路大致如下:首先,在收集和分析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的抽象概括,将其上升为一种理论模式即新型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由此看来,这个模式应该属于一种“实践—解释型”的模式。该模式客观上表现为一个模式体系,包括宏观层面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宏观运行图、中观层面的“顶岗支教实习”模式阶段运行图以及微观层面的两个子模式。这两个子模式分别是“顶岗支教实习”子模式(包括运行机制图和流程图)和“换岗教师培训”子模式(包括运行机制图和流程图)。其次,对于实践层面的两个子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系统、详尽地阐述,目的是为了解释模型本身的操作内涵。这也正体现了“实践—解释型”模式最直接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我们解决的是该模式在实践中是否可行的问题。通过访谈、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等,初步论证该模式的有效性。模式本身形成一种高师院校与地方教育的双赢合作,既提高了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促进了基础教育一线的改革和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研究过程本身是一种创新,因为之前仅有对于“顶岗支教实习”的零星研究,多表现为实践总结层次。而本研究趋向于理论模式的建构,努力为实践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指导。二是指模式本身的创新之处。实际上,模式体现的创新思想随处可见。但是,最突出的一点是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机制。
二、探索促使职业中学“后进生”思想转化的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索促使职业中学“后进生”思想转化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中职学生社团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社团 |
二、中职学生社团 |
三、能力 |
第二节 中职学生社团的特征 |
一、中职学生社团具有自发性 |
二、中职学生社团具有自治性 |
三、中职学生社团具有松散性 |
四、中职学生社团具有开放性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能力本位教育思想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学生社团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二节 中职学生社团的现状 |
一、中职学生课余时间充裕,参加学生社团是首选 |
二、参加社团的动机和途径具有多样性 |
三、文体类社团所占比例较高 |
第三节 中职学生社团的主要存在问题 |
一、社团发展不平衡,能力培养成效参差不齐 |
二、实践锻炼机会分配不均 |
三、社团指导老师缺位 |
四、社团活动层次较低,能力培养难达预期 |
五、学校对社团地位及作用不够重视 |
第四章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生社团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三菱俱乐部” |
一、三菱社团成立前的基本情况 |
二、三菱社团提升成员能力的主要举措 |
三、三菱社团产生的积极效应 |
第二节 清远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飞扬舞蹈社” |
一、基于能力培养的社团活动 |
二、丰富的能力展现平台 |
三、有效的能力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有的放矢 |
第五章 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生社团建设途径 |
第一节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为依托组建学生社团 |
一、依据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组建社团 |
二、社团依托专业的资源发展,为育人服务 |
第二节 社团活动课程化,使能力培养落到实处 |
一、以课时保证社团的活动时间 |
二、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开展社团活动 |
三、社团活动内容的设计 |
四、以学生为主体的社团活动实施 |
五、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完善社团内部建设,让社团成为能力提升的主阵地 |
一、完善社团的各项规章制度 |
二、学生社团要树立品牌意识 |
三、加强社团之间联系,共同提升能力 |
第四节 优化外部环境,为能力培养提供良好土壤 |
一、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
二、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
三、在硬件和资金方面给予学生社团更多支持 |
四、完善培训及奖励的机制 |
五、加强校企合作,丰富能力培养的平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1.理论价值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国内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
3.国内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对策研究综述 |
(四)文献综述总结 |
(五)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与价值性分析 |
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分析 |
2.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分析 |
(六)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七)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和调研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二)调研过程 |
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情况问卷的设计和编制 |
3.调查问卷数据处理 |
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问卷调查分析 |
(一)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 |
1.关于思想政治课开课情况 |
2.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材使用类别 |
3.关于思想政治课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 |
4.关于教学内容兴趣及特点 |
5.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情况 |
6.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进度安排 |
7.关于思想政治课内容评价 |
8.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考核 |
9.关于考核内容 |
10.关于思想政治课整体教学评估 |
(二)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问卷调查结论分析 |
(三)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访谈问卷分析 |
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师资力量分析 |
2.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分析 |
3.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分析 |
4.“工学结合”新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情况 |
5.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反思 |
(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访谈调查结论分析 |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机制分析 |
(一)“双向交流”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模式 |
1.课堂教学环节的“双向交流” |
2.学生生活的情感“双向交流” |
(二)“工学结合”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 |
1.教学内容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化意识 |
2.教学方法注重工学结合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 |
(三)“就业导向”下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课内外教学实践 |
1.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2.转变中职学生就业观念,树立团队意识 |
(四)“学生中心”的全面协调发展新理念 |
1.注重校园显隐性校园文化建设 |
2.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团队专业化 |
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 |
(一)教学目标分析 |
(二)教学内容分析 |
1.理论型教学内容分析 |
2.实践型教学内容分析 |
(三)教学设计案例 |
1.理论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案例 |
2.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析(理论课) |
3.实践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案例 |
4.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析(实践课) |
(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重要环节分析 |
1.注重学情分析 |
2.注重行动导向教学设计 |
3.考核方式的变化 |
五、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施建议 |
(一)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
(二)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念 |
(三)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 |
(四)考核评价方式多样化 |
(五)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 |
六、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1.5.1 难点 |
1.5.2 创新点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1.6.1 农学 |
1.6.2 农学教育 |
第2章 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问题的调查实施 |
2.1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内容设计 |
2.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 |
2.1.2 访谈提纲的基本内容 |
2.2 调查地区及学校概况 |
2.3 调查过程的实施 |
2.3.1 学生的抽样 |
2.3.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
第3章 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现状 |
3.1.1 农学教学以中职对口升学高考为目标 |
3.1.2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
3.1.3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教师队伍亟待壮大 |
3.1.4 招生人数增加,教学成果进一步提升 |
3.2 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
3.2.1 农学专业招生困难 |
3.2.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
3.2.3 设置专业课程不合理 |
3.2.4 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 |
第4章 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 |
4.2 社会和家庭在认识方面存在偏差 |
4.2.1 社会舆论存在负面影响 |
4.2.2 家庭态度不认可 |
4.3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课程发展滞后 |
4.3.1 教材知识陈旧 |
4.3.2“教科研”合作的途径无法实现 |
4.3.3 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 |
4.4 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师资缺乏 |
第5章 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的对策 |
5.1 学校开源节流,解决投入不足问题 |
5.2 加大专业宣传力度 |
5.3 重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 |
5.4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专业特色成长 |
5.4.1 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
5.4.2 加强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
5.4.3 深化“产学研”一体化 |
5.4.4 制定严密合理的评价机制 |
5.5 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典型教育的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特点与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中职学校实施德育典型教育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典型教育存在的误区 |
第二节 中职学校学生现状呼唤新的典型教育 |
第三节 社会现实需求呼唤新的典型教育 |
第三章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典型教育实施途径 |
第一节 中职学校德育典型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方合力的论述 |
第三节 四方结合调控式中职典型教育的实施 |
第四节 调控式典型教育目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四章 四方结合调控式中职德育典型教育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四方结合调控式的中职德育典型教育的实证研究 |
第二节 四方结合调控式的中职德育典型教育的实证研究效果 |
第五章 四方结合调控式中职德育典型教育实践的思考 |
第一节 应用优劣性分析及启示 |
第二节 四方结合调控式中职德育典型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四方结合调控式中职德育典型教育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教师行动学习研究 ——以高中英语学科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1.1.1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革新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需要 |
1.1.3 丰富教师学习理论的需要 |
1.1.4 个人工作与学习经历的启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1.2.1 终身教育与学习理念风行全球 |
1.2.2 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方兴未艾 |
1.2.3 教师专业化运动风起云涌 |
1.2.4 教师在职培训计划日新月异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诉求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1.5.1 研究取向 |
1.5.2 研究步骤 |
1.5.3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核心概念分析 |
1.6.1 学习 |
1.6.2 教师学习 |
1.6.3 教师知识 |
1.6.4 行动学习 |
1.6.5 教师专业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师学习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教师学习的内涵研究 |
2.1.2 教师学习的特征研究 |
2.1.3 教师知识研究 |
2.1.4 教师学习的方式与策略研究 |
2.1.5 教师学习的外部条件研究 |
第二节 行动学习研究的文献综述 |
2.2.1 行动学习的理论研究 |
2.2.2 行动学习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教师行动学习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教师行动学习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 |
3.1.1 行动学习的基本内涵 |
3.1.2 行动学习的主要特征 |
3.1.3 教师行动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
第二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要素分析 |
3.2.1 教师行动学习的构成要素 |
3.2.2 教师行动学习的基本流程 |
第三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类型 |
第四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相关理论基础 |
3.4.1 经验学习循环理论 |
3.4.2 成人学习理论 |
3.4.3 学习共同体理论 |
3.4.4 知识管理理论 |
3.4.5 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五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意义 |
3.5.1 对教师个体成长的意义 |
3.5.2 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意义 |
3.5.3 对学生群体进步的意义 |
第四章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问卷调查 |
第二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访谈研究 |
4.2.1 英语教师访谈分析 |
4.2.2 学校校长访谈分析 |
4.2.3 教师培训人员访谈分析 |
第三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地观察 |
第四节 英语教师行动学习的实物资料分析 |
第五节 实证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教师行动学习的实施策略与途径 |
第一节 课堂观察与交流 |
5.1.1 教师课堂观察的内涵与特征 |
5.1.2 教师课堂观察的价值与实施 |
5.1.3 教师课堂观察与行动学习 |
第二节 案例总结与研修 |
5.2.1 教师案例研修的内涵 |
5.2.2 教师案例研修的价值 |
5.2.3 教师案例研修与行动学习 |
第三节 行动研究与践行 |
5.3.1 教师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征 |
5.3.2 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 |
5.3.3 教师行动研究与行动学习 |
第四节 校本研修与分享 |
5.4.1 校本研修的内涵与特征 |
5.4.2 教师校本研修的实施 |
5.4.3 教师校本研修与行动学习 |
第五节 专业发展学校(PDS)的设立与推进 |
5.5.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内涵与特征 |
5.5.2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运作机制 |
5.5.3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行动学习 |
第六章 教师行动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一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内部机制 |
6.1.1 教师行动学习的实施流程 |
6.1.2 教师行动学习的运作机制 |
6.1.3 教师行动学习的内部影响因素 |
6.1.4 教师行动学习的伦理准则 |
第二节 教师行动学习的外部条件 |
6.2.1 整体教育教学环境 |
6.2.2 学校文化氛围 |
6.2.3 对教师行动学习的管理 |
第三节 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 |
6.3.1 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内涵 |
6.3.2 教师专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概述 |
6.3.3 基于行动学习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范式构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7.2.1 对教师校内学习的启示 |
7.2.2 对教师校外培训的启示 |
7.2.3 对其他相关人员的启示 |
第三节 本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
第四节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英语教师学习现状与策略使用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英语教师行动学习访谈提纲 |
附录3 教师行动学习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4 公开课听评课记录表 |
附录5 英语教师听课记录 |
附录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中等职业学校中“后进生”的德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引言 |
(二) 问题提出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二、概念的界定及分析 |
(一) 中等职业学校 |
(二) 对后进生的界定 |
(三) 德育的内涵 |
(四) 中职后进生的道德品质特征分析 |
三、中等职业学校中后进生成因分析 |
(一) 外部因素分析 |
(二) 内部因素探究 |
四、中职后进生的德育教育对策 |
(一) 明确德育任务、正确把握德育原则 |
(二) 拓宽德育基本内容、把握德育过程 |
(三) 科学采用德育方法 |
(四) 丰富德育途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及农村教育现状 |
一、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
二、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的发展 |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
二、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我国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现状 |
一、传统教育实习模式的界定 |
二、建国以来,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三、传统教育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
四、改革传统教育实习现状的思考 |
第二章 “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我国顶岗支教实习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顶岗支教实习的发展阶段 |
二、顶岗支教实习的理论依据 |
三、我国顶岗支教实习活动的相关保障机制 |
四、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第五节“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建构 |
一、“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宏观运行机制 |
二、“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阶段运行机制 |
三、“顶岗支教实习”子模式 |
四、“换岗教师培训”子模式 |
第六节“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研究 |
一、“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突出的特点 |
二、“顶岗支教实习”模式凸显的理念 |
三、“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保障机制 |
第三章 “顶岗支教实习”子模式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顶岗支教实习的岗前集中培训阶段 |
一、培训前确定参加顶岗支教实习的学生名单 |
二、开展顶岗支教实习的岗前集中培训活动 |
三、总结岗前培训工作并进行实习总动员活动 |
第二节 顶岗支教实习生的教育实习阶段 |
一、实习目标 |
二、实习内容和形式 |
三、实习管理 |
第三节 顶岗支教实习生返校后的总结交流阶段 |
一、对支教实习生的考核、评价工作的开展 |
二、支教实习的表彰、总结工作 |
三、支教实习的后续工作安排 |
第四章 “换岗教师培训”子模式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换岗教师的报到工作阶段 |
一、确定换岗教师的人数及相关信息 |
二、换岗教师的报到工作 |
第二节 换岗教师的培训工作阶段 |
一、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
三、换岗教师培训的管理 |
第三节 换岗教师培训的考核、总结工作阶段 |
一、换岗教师培训的考核 |
二、换岗教师培训工作的总结 |
第五章 “顶岗支教实习”模式的运行效果 |
第一节 一种高师院校与地方教育双赢的合作模式 |
一、对高师院校的实际效果 |
二、对支教县市的实际效果 |
第二节 对于基础教育一线产生的巨大影响 |
一、对支教学校的实际效果 |
二、对换岗教师的实际效果 |
三、对支教学校学生产生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实习生实现了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
一、促进支教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二、促使支教实习生变得“成熟” |
三、增强了支教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职业奉献精神 |
四、经过实践锤炼的教育理念在支教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
五、提高了支教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
六、提高了支教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 |
七、增强了支教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就业能力 |
八、便于支教实习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 |
九、锻炼和培养了支教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
十、支教学生的就业率为 100%,毕业后他们能够直接胜任工作 |
第四节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一、转变观念,服务新农村建设 |
二、为农村地区输送高实用人才 |
三、培训农村在职教师 |
四、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
五、调整科研方向,促进新农村建设 |
六、积极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促进新农村建设 |
第六章 模式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探索促使职业中学“后进生”思想转化的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苏州S学校为例[D]. 张婉玥.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3]基于能力培养的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 黄乐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9(02)
- [4]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D]. 魏和平. 云南大学, 2018(01)
- [5]鸡泽县综合职教中心农学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郝静娟. 河北大学, 2017(01)
- [6]职业高中后进生的心理特征及转化途径[J]. 王金荣,董学仁. 宁夏教育, 2016(11)
- [7]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典型教育的改革研究[D]. 孙海滨.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4(09)
- [8]教师行动学习研究 ——以高中英语学科教师为例[D]. 王栋. 上海师范大学, 2013(11)
- [9]中等职业学校中“后进生”的德育策略研究[D]. 余静. 苏州大学, 2009(S2)
- [10]教师教育改革——“顶岗支教实习”模式[D]. 任丽婵. 山西师范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