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

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

一、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强朦朦[1](2021)在《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研究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全球众多国家开始管制渔业捕捞,并鼓励海水养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缓解渔业资源短缺尤为重要。但海水养殖却是高风险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从保障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还是从稳定沿海养殖户的生计来说,海水养殖的风险管理都至关重要。因此,对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这一渔业资源经济手段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围绕两者承担的生产风险评估、保险定价与保险政策优化等工作,对中国海水养殖保险展开研究。首先,利用分布拟合法对中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进行测度,并以此为基础讨论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思路。其次,基于精算原理,对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定价方法进行改进。再次,量化分析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讨论政府是否应该补贴、如何确定补贴比例和补贴是否可持续等重要问题。最后,以梭子蟹降水指数保险为例,对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第一,我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要显着高于农作物,致灾因子来源复杂。保险机构应积极开展海水养殖保险,且需要聚焦鱼类和甲壳类等高生产风险品种,而且类型上应以多灾种保险为主。第二,对于海水养殖保险的定价方法,分布拟合法要优于实践中采用的经验费率法。而且,基于相邻地区的情况对费率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反映海水养殖生产损失的空间关联性。第三,从促进供需均衡的角度来看,政府应该对海水养殖保险进行保费补贴,而且这种补贴是有效率的。最优的补贴比例和海水养殖户生产风险水平、风险厌恶程度和保险附加费率的高低有关。另外,即使中央财政不提供支持,地方政府也完全有财力去补贴海水养殖保险。第四,政府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政策是有效的,此类创新产品具有提高海水养殖户福利和降低收入尾部风险的潜力,且需要的补贴成本要比传统的损害赔偿保险低。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定量评估了中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并改进了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方法。本文首次运用参数和非参数分布拟合法从不同层面对我国海水养殖的生产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并从致灾因子的危害性、海水养殖生产的暴露度和脆弱性等角度对评估结果进行了解释。同时,本文改进了中国海水养殖保险承保体在实践中采用的经验费率法,强调利用参数法和非参数法来科学的拟合单产分布和根据相邻地区的情况来调整费率。第二,提出了海水养殖保险保费补贴比例的测算方法。海水养殖保险保费补贴的首要目的在于提高海水养殖户的参保率,最优的保费补贴比例应该刚好使得海水养殖户购买保险和不购买保险的效用相等。同时,政府在确定保费补贴比例时,需要注意补贴效率的提高和减少过度补贴的程度。第三,优化了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的设计方法,并提出了分析此类保险有效性的原则。本文提出先基于水产科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指数触发值区间,然后基于海水养殖户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函数规划求解最优的指数触发值,该思路不仅有着较强的理论基础,而且计算过程客观。另外,从保险的本质来看,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是否有效不能只聚焦基差风险,最根本的还要看此类保险是否提高了海水养殖户的福利和降低了政府补贴的成本。

赵艳飞,钟声平,王贤丰,黄凌光,刘旭佳,熊向英[2](2021)在《拟穴青蟹、斑节对虾和缢蛏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试验法比较研究拟穴青蟹、斑节对虾、缢蛏三元混养模式,以拟穴青蟹、斑节对虾为基础,作为对照组(CS),混以5个不同搭配比例的缢蛏,即5个处理组(CSR1、CSR2、CSR3、CSR4和CSR5),对各混养模式的养殖效果、氮磷收支及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各混养模式下饲料是氮、磷主要输入方式,分别占氮、磷总输入的84.02%~86.31%与98.08%~98.83%,底泥沉积是氮、磷主要输出方式,分别占氮、磷总支出的44.21%~56.40%与50.38%~60.96%;不同混养模式下,养殖生物在规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产量以及产值方面均存在差异,采用CSR3和CSR4混养模式可取得较高养殖效益;氮、磷利用率方面,各处理组氮利用率为12.35%~32.66%,且CSR5>CSR3、CSR4>CSR1、CSR2>CS,差异显着(P<0.05);磷利用率为9.38%~23.10%,CSR3、CSR4、CSR5>CS、CSR1、CSR2,差异显着(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虾、蟹混养系统中加入适量密度缢蛏,可显着提高养殖系统养殖效益与氮、磷利用率。综上所述,结合养殖投入、养殖效益与氮、磷利用率等方面数据,CSR3处理组密度搭配最为合理,即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蟹、斑节对虾、缢蛏最优搭配为拟穴青蟹35只/25 m2、斑节对虾300尾/25 m2、缢蛏1000个/25 m2。

关晓燕,王摆,蒋经伟,田甲申,董颖,陈仲,高杉,王旭达,孙冰,段萍,赵泽龙,周遵春[3](2020)在《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在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环境质量及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疾病暴发密切相关。为了考察中国明对虾不同混养模式中的微生态状况,本研究基于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6种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6种混养池塘沉积物的主要微生物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褐牙鲆的混养,会导致变形菌门丰度升高,同时抑制放线菌门的生长。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具有最高的沉积物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通过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预测发现,化能异养和含硫化合物的呼吸是中国对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功能。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沉积物中部分细菌的某特异性富集,可以提高沉积物中溶解氧量并促进化学物污染物的降解。综上所述,中国明对虾、海蜇、菲律宾蛤仔混养模式在6种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中微生态状况最佳。

苏治南[4](2020)在《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文中认为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下文简称“地埋管道系统”)实现了滩涂地下部养鱼(中华乌塘鳢,Bostrychus sinensis),地上部种植红树林,红树林得到快速恢复的目标,但在关键过程上需加强总结和理论探讨。管道内水体环境、元素收支、养殖容量及环境效应是表征地埋管道系统特征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于2016~2018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通过现场监测与试验,定量研究了上述科学问题,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管道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从鱼苗投放到收获的5个月内,分别对幼鱼阶段和成鱼阶段水质共进行了6次测定。结果表明,每次清洗系统之后的15天内,15个水质指标中只有溶解氧趋于下降,其它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与对照相比,所有水质指标都无显着差异。养殖管道内部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和硫化物较对照组分别高5.07%、30.97%、73.90%和204.31%,但每半个月一次的清洗有效清除了系统内部沉积物污染的胁迫。以上结果表明,养殖水质总体上接近天然海水,且定期清洗有效避免了沉积物氮、磷污染,这是地埋管道系统取得成功的机理。2.养殖系统碳、氮、磷收支及物质利用率碳、氮、磷收支研究得到其百分率方程如下:碳:人工饵料(82.65%)+其他输入(17.35%)=收获鱼类(19.70%)+系统损耗(6.06%)+向外释放(74.24%);氮:人工饵料(82.33%)+其他输入(17.67%)=收获鱼类(18.61%)+系统损耗(5.92%)+向外释放(75.46%);磷:人工饵料(79.30%)+系统输入(20.70%)=收获鱼类(16.97%)+系统损耗(5.84%)+向外释放(77.19%);“其他输入”包括鱼苗+天然饵料,“系统损耗”包括死鱼+残饵,“向外释放”包括溶失饵料+沉积物+水体输出+其他输出。人工饵料和水体输出分别是元素输入、输出的主要通道。地埋管道系统中华乌塘鳢的饲料系数为5.76,约为其池塘养殖的50%,饵料利用率较高。碳、氮、磷利用率分别为14.76%、14.33%和6.64%。鲜杂鱼饵料的磷主要存在于骨骼和鳞片,非鱼类喜好部分,这是磷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3.养殖容量实验表明溶解氧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限制因子,且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的溶解氧最低值为2.59 mg/L。当水体溶解氧等于中华乌塘鳢摄食正常摄食最低值时,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生物量(B,kg)与流量(V,m3/h)的关系:B=13.316V-11.395(B≤60 kg)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数量:n=S×(H1-H2)/(4.24t)纳潮混养塘可支撑的养殖容量:Ca=10.61×S×(H1-H2)/t式中:S为纳潮混养塘的蓄水面积(m2);H1为无纳潮前最高潮水面高程(最低潮日的高潮时水面高程)(m);H2为纳潮混养塘塘底高程(m);t为无纳潮期时长(h)。以上研究为地埋管道系统的推广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关键参数。4.养殖对环境、大型底栖动物和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元素收支方程显示,地埋管道系统生产1 t的中华乌塘鳢,由水体、沉积物和溶失饵料向海区排放的碳、氮、磷量分别为338.02 kg、79.34 kg、2.39kg。养殖后(养殖结束一个月内),滩涂残留水和沉积物的总碳、总氮、总磷、硫化物含量分别是养殖前的72.86%、118.66%、89.50%、54.40%和100.01%、100.15%、114.49%、91.93%。养殖区内的水质指标、沉积物指标和红树林形态指标在养殖前后均差异不显着。养殖区和对照区的红树植物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种数、生物量、丰度、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差异不显着。模拟实验显示红树植物和沉积物的δ13C和δ15N在养殖前后差异也不显着。养殖物质通过常流水低浓度分散排放是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对环境和动植物无显着影响的主要原因,此外,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等是可能的原因。5.应用与建议设计了表层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使管道养殖水体的平均溶解氧浓度提高了12.28%,增强了推广应用性。地埋管道系统适合于光滩红树林重建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滩涂治理的应用。

赵光辉[5](2020)在《闽江河口围垦养虾塘养殖期碳、氮、磷元素的收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天然渔业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人类对渔产品的旺盛需求,沿海地区围塘水产养殖成为当前人们获取水产品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常会出现营养元素利用效率低下,养殖生物品质较差,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等问题。对养殖塘养殖期生源要素碳(C)、氮(N)和磷(P)收支状况进行研究,可以明晰营养元素的来源及归宿,进而为提高养殖塘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制定养殖塘污染物削减方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有关水产养殖塘C、N、P收支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将养殖过程中CO2、CH4和N2O等气体排放纳入到C、N元素收支核算的研究鲜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以闽江河口湿地围垦而成的养虾塘(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于养殖期(2018年5月-10月),对池塘C、N和P收支状况进行跟踪监测,以期揭示养虾塘C、N、P营养元素收支规律,为养虾塘水质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养虾塘养殖期水体理化因子动态特征原位测定养虾塘水体环境因子,采集水体样品通过室内分析测定样品中叶绿素a和C、N、P浓度。结果显示:闽江河口养虾塘水体环境因子均表现出显着地时间差异,其中,水温、DO、盐度在养殖过程中均能满足对虾的正常生长需求,而p H在养殖中后期处于较高水平,可能是影响对虾生长的重要因素;养虾塘水体C、N、P营养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其中C、N元素浓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P元素呈降低趋势,这与沉积物对P元素的吸附能力较强有关。(2)养虾塘养殖期C元素收支通过野外样品采集、数据现场调查以及室内实验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养虾塘由进水、降雨、浮游植物初级生产、虾苗投放、饲料投放等途径输入养虾塘C总量,由浮游植物呼吸、放水、对虾收获、水-大气界面含C气体(CO2和CH4)排放、底泥呼吸和其他途径支出C,以及由沉积物滞留C,得到各收支途径所占比例。结果显示:闽江河口养虾塘C总输入量为4555.94-5448.27 kg/hm2,输入的主要途径是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占C总输入量的58.50-61.63%,其次是饲料投放,占31.80-35.28%,通过进水、降雨、虾苗投放等途径输入较少,分别占4.84-5.79%、0.41-0.49%和<0.01%;浮游植物呼吸是养殖塘C输出的主要途径,占总输入C的47.25-53.42%,其次是放水和对虾收获,分别占总输入C的9.15-11.69%和8.98-11.38%,通过底泥呼吸和水-大气界面含C气体排放输出C较少,分别为0.04‰和2.30%,通过其他途径输出2.89-8.37%;沉积物中滞留C占总输入的18.00-21.59%,占有较大比例。通过计算养虾塘C元素利用率和养殖对水体的环境负荷,得出对虾对C元素的利用率为8.98-11.38%,每生产1吨对虾会对水体产生32.12-53.73 kg环境负荷。(3)养虾塘养殖期N元素收支通过野外样品采集、数据现场调查以及室内实验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养虾塘由进水、降雨、虾苗投放、饲料投放等途径输入养虾塘N总量,由放水、对虾收获、水-大气界面N2O排放和其他途径支出N,以及由沉积物滞留N,得到各收支途径所占比例。结果显示:闽江河口养虾塘N总输入量为262.01-331.65 kg/hm2,N输入的主要途径是饲料投放,占总输入的90.92-92.82%,通过进水、降雨、虾苗投放等途径输入较少,分别占4.15-5.24%、3.02-3.83%和<0.01%;对虾收获是养虾塘N输出的最主要方式,占42.54-49.12%,其次是放水,占7.82-13.27%,通过水-大气界面N2O排放输出0.21‰,通过其他途径如渗漏、氨挥发和反硝化作用输出4.51-9.40%;沉积物中滞留N占总输入的28.22-44.00%。通过计算养虾塘N元素利用率和养殖对水体的环境负荷,得出对虾对N元素的利用率为42.54-49.12%,每生产1吨对虾会对水体产生1.67-3.88 kg环境负荷。(4)养虾塘养殖期P元素收支通过野外样品采集、数据现场调查以及室内实验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养虾塘由进水、降雨、虾苗投放、饲料投放等途径输入养虾塘P总量,由放水、对虾收获,以及由沉积物滞留P,得到各收支途径所占比例。结果显示:闽江河口养虾塘P总输入量为59.17-75.66 kg/hm2,P输入的主要途径是饲料投放,占总输入的95.37-96.38%,通过进水、降雨、虾苗投放等途径输入较少,分别占3.06-3.91%、0.55-0.70%和<0.01%;对虾收获是养虾塘P输出的最主要方式,占26.77-30.75%,其次是放水,占4.93-5.65%;沉积物对P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滞留在沉积物中的P占总输入的54.84-68.40%。通过计算养虾塘P元素利用率和养殖对水体的环境负荷,得出对虾对P元素的利用率为26.77-30.76%,每生产1吨对虾会对水体产生0.15-0.27 kg环境负荷。

张志东[6](2020)在《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文中提出近年来,江苏虾类养殖业蓬勃发展,传统的高投喂高产出养殖模式给养殖水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养殖水域氮磷超标现象日趋严重。如何解决虾类养殖水体氮磷超标问题,并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使之可以符合现行标准排放,是文本研究的重点。本文对虾类饲料源头入手,改良饲料的投喂方式,减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后续养殖尾水处理减轻压力。然后通过贝类及微藻的水质净化作用,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净化,最后构建出虾贝养殖系统,为实际养殖提供模式参考。具体研究如下:1.使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研究了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体成分及养殖水质的影响。旨在掌握脊尾白虾当下普遍的混投模式下养殖水体的环境现状及养殖产出现状,为生态健康养殖提供科学参考与理论基础。试验结果显示:(1)混投组(Diet2组)脊尾白虾的生长性能显着高于单一投喂组(Diet1组和Diet3组)(P<0.05),而单一投喂组(Diet1组与Diet3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3个投喂组之间脂肪酶活性无显着差异(P>0.05)。(3)Diet2组脊尾白虾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Diet3组(P<0.05),与Diet1组差异不显着(P>0.05),混投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着低于单一投喂组(P<0.05)。各实验组之间脊尾白虾粗脂肪含量与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4)随着实验的进行,脊尾白虾养殖水环境中COD、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无机氮及无机磷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束时,各水质指标总体呈现Diet1组>Diet2组>Diet3组的规律。由此可见,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方式对环境污染小,以其代替冰鲜饲料已经成为趋势。然而人工配合饲料无法达到全价营养,还不能完全替代冰鲜饲料,所以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会以“冰鲜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方式继续投喂,养殖水质氮磷超标问题还将继续存在,因此,还需要通过滤水性贝类对养殖水质进行处理,以保证脊尾白虾养殖尾水符合现行标准排放。2.使用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直接研究了文蛤的滤水率,明确了文蛤的净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文蛤幼贝滤水率随水体盐度、水体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着差异,但是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着高于野生群体;(3)根据响应面BBD模型试验结果显示,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 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m L/(个·min)。(4)在BBD模型优化得出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下进行了水质检测,结果发现,文蛤能显着降低水体中TSS、Chl.a及COD含量(P<0.05),但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无显着的消除效果(P>0.05)。需要通过与微藻的协同作用,方可起到消除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的目的。3.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CCD模型法,设置了4个实验组即无蛤无藻组(O组)、有蛤无藻组(A组)、无蛤有藻组(B组)及有蛤有藻组(AB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响应面实验根据CCD模型,以文蛤密度(A)和微藻密度(B)为影响因素,共设13个实验组。研究了文蛤与微藻的协同作用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消除效果。实验结果显示,(1)文蛤在清水态(无藻)环境中对无机氮及无机磷的消除效果不显着(P>0.05),需与微藻协同才能显着降低水体无机氮和无机磷含量(P<0.05)。(2)文蛤和微藻最佳搭配比例为:文蛤221粒/m2,微藻1.92×106个/m L,此时对水体中无机氮和无机磷的日消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93%和8.60%。4.通过在江苏吕四构建“脊尾白虾-文蛤”串联养殖模式,并采用生态学方法,连续30 d监测了虾贝串联养殖系统的水质指标,结果发现,虾池尾水经过文蛤池净化后,能一定程度上净化脊尾白虾养殖尾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因此,虾贝分池养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今后脊尾白虾绿色健康养殖提供模式借鉴。

董学兴[7](2019)在《罗氏沼虾对氨氮的胁迫响应及其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养殖模式单一,养殖中后期常面临氨氮浓度升高、水质恶化等问题,而且富含氨氮的养殖尾水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土壤环境遭受污染。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研究了氨氮对罗氏沼虾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作用,首次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罗氏沼虾对氨氮的代谢、解毒机制,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罗氏沼虾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1、氨氮短期胁迫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体重为3.46±0.66 g罗氏沼虾的急性毒性作用。设置非离子氨浓度0、0.5、1.88 mg·L-1,研究了氨氮胁迫4 h、8 h、12 h、24 h、48 h和72 h对罗氏沼虾血淋巴、肌肉、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肌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并检测了氨氮对其肌肉和肝胰腺抗氧化酶基因(SOD、CAT和GPX)、热休克蛋白基因(HSP60、HSP70和HSP90)、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 2、Caspase 3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非离子氨对罗氏沼虾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72、5.44、4.28和3.78 mg·L-1,其安全浓度为0.378 mg·L-1。(2)1.88 mg·L-1组在8 h时显着诱导了鳃T-SOD活性,72 h时显着诱导了鳃CAT活性;0.5、1.88 mg·L-1组24 h时显着诱导了血淋巴CAT活性,1.88 mg·L-1组24 h时亦同时显着诱导了血淋巴T-SOD活性;72 h时,0.5、1.88 mg·L-1组显着诱导了肌肉GSH-Px活性。72 h时,1.88 mg·L-1组罗氏沼虾血淋巴、肌肉和鳃MDA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0.5 mg·L-1组。(3)1.88 mg·L-1组肌肉SOD基因表达分别在8 h和24 h时被显着诱导,该组肝胰腺SOD基因也在8 h和48 h时被显着诱导;1.88 mg·L-1组肌肉和肝胰腺CAT基因分别在3 h和8 h时被显着诱导到最高值;1.88 mg·L-1组肌肉和肝胰腺GPX基因均在8 h时被显着诱导到最高值,其中肝胰腺GPX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的23.86倍和12.21倍。(4)0.5 mg·L-1组在3 h时显着诱导了肌肉HSP60基因表达,1.88 mg·L-1组在8 h、24 h和72 h时均显着诱导了肌肉和肝胰腺HSP60基因表达;1.88 mg·L-1组在8 h、24 h和48 h时显着诱导了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该浓度下肌肉HSP70基因表达仅在8 h时被诱导,0.5 mg·L-1组肝胰腺HSP70基因表达在8 h时被诱导;1.88 mg·L-1组分别在8 h、12 h和24 h时显着诱导了肌肉HSP90基因表达,在3h和72 h时诱导了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0.5 mg·L-1组在12 h时诱导了肌肉HSP90基因表达,在72 h时显着诱导肝胰腺HSP90基因表达。(5)1.88 mg·L-1组肌肉和肝胰腺Caspase 2基因表达分别在3 h和8 h时被显着诱导至最大值;1.88 mg·L-1组肌肉Caspase 3基因表达在24 h和48 h时被显着诱导,肝胰腺Caspase 3基因表达在8h和24 h时亦被显着诱导;氨氮对肝胰腺Bcl-2基因表达无显着影响,0.5 mg·L-1组肌肉Bcl-2基因表达在3 h时被显着诱导。氨氮胁迫72 h后,1.88 mg·L-1组罗氏沼虾肝胰腺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现象。2、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在温度(25±1)℃、pH 8.0±0.5条件下采用生物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氨氮对罗氏沼虾幼虾(0.16±0.06 g)的LC50。设置0、0.43、0.64、0.85、1.06 mg·L-1等5个非离子氨浓度,研究了氨氮胁迫48 h及恢复48 h对罗氏沼虾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胁迫和恢复对其肌肉抗氧化酶基因(SOD、CAT和GPX)、热休克蛋白基因(HSP60、HSP70和HSP90)、细胞凋亡基因(Caspase2、Caspase 3和Bcl-2)表达的影响。(1)非离子氨对罗氏沼虾24 h、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4.25、2.35、1.86、1.54 mg·L-1,安全浓度为0.154 mg·L-1。(2)氨氮胁迫48 h时,各试验组罗氏沼虾SOD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CAT和GSH-Px活性变化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0.43、0.64和1.06 mg·L-1组MDA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胁迫48h时相比,恢复48 h后各组SOD活性均显着下降(P<0.05);除0.85 mg·L-1组外,其余试验组SOD活性仍然显着高于对照(P<0.05);0.85、1.06 mg·L-1组CAT活性较胁迫状态显着下降(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MDA含量无显着差异。(3)氨氮胁迫48 h时,1.06 mg·L-1组CAT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恢复48 h后各浓度组间无显着差异。氨氮胁迫48 h对SOD基因表达无显着影响,恢复48 h后0.43、1.06 mg·L-1组SOD基因表达显着高于其他组。氨氮胁迫48 h时,0.85 mg·L-1组GPX基因表达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恢复48h后GPX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4)氨氮胁迫和恢复对HSP70基因表达均无显着影响。胁迫48 h时,各试验组HSP90表达均显着上升,恢复48 h后各组HSP90基因表达较胁迫时下降,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胁迫48h时,除0.43 mg·L-1组外的其余试验组HSP60基因表达显着上升,恢复48h后表达量下降至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5)氨氮胁迫48 h时,各试验组Caspase2、Caspase3表达皆显着高于对照组;恢复48 h后,除0.43 mg·L-1组外其余试验组Caspase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各试验组Caspase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着。3、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生长、代谢酶、抗氧化酶、代谢组的影响将罗氏沼虾(0.28±0.05 g)暴露于非离子氨浓度为0、0.108、0.216、0.324和0.54 mg·L-1中20d,研究氨氮对罗氏沼虾生长、成活率、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检测了0.108、0.324和0.54 mg·L-1氨氮对其肌肉代谢组的影响。结果表明:(1)0.54 mg·L-1组罗氏沼虾成活率显着降低,该组增重率也降低但差异不显着。(2)0.216、0.324和0.54 mg·L-1组罗氏沼虾肝胰腺酸性磷酸酶(ACP)、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显着降低,0.216 mg·L-1组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也显着降低。随氨氮浓度升高,肝胰腺和肌肉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着,对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影响也同样不显着。0.216mg·L-1组罗氏沼虾肝胰腺尿素氮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0.54 mg·L-1浓度组。(3)氨氮对肌肉CAT活性无显着影响;0.324 mg·L-1组SOD活性最大,显着大于对照组和0.108 mg·L-1组;0.216 mg·L-1组MDA含量最低,显着低于0.108mg·L-1组,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4)氨氮对罗氏沼虾肌肉嘌呤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途径、а-亚麻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和膦酸盐与磷酸酯代谢、萜类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以及赖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明显的影响。上述研究可见,高浓度氨氮对罗氏沼虾产生了胁迫效应,显着影响其成活和生长。为探寻减少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氨氮积累的方法,本文采用围隔实验研究了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实验设置6种养殖模式:罗氏沼虾单养(MP组)、罗氏沼虾+浮萍(Lemna minor)(PP组)、罗氏沼虾+鲢鱼(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PF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鲢鱼(PMF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PMP组)、罗氏沼虾+背角无齿蚌+浮萍+鲢鱼(PMPF组),养殖64 d。评估了不同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水质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4、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和水质指标的影响养殖过程中,每10 d测定一次水质理化指标(浊度、DO、pH、Chl-a、COD、BOD、NO3-N、NO2-N、NH3-N、TN、TP、PO4-P、TOC)。养殖结束(64 d)时测定增重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PMPF组增重率最大,但与其它组无显着差异,各组间成活率也无显着差异。PMPF组中平均DO最高,而PF组中TN和Chl-a浓度最高。与MP组相比,混养鲢鱼的PF、PMF和PMPF组有效降低了PO4-P含量。浮萍可有效吸收水中的N和P,有浮萍的PP和PMP组中Chl-a浓度较PF组显着下降。PMPF养殖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5、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冗余分析(RDA)肠道菌群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肠道细菌多样性指数MP组最大(4.08),PMF组(1.27)最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虾肠道中相对丰度较大。不同模式最大优势菌存在较大差异,其中MP、PMP和PMPF组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PP组为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PF和PMF组为Candidatus Hepatoplasma。肠道细菌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表明:TP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具有显着影响(P<0.05)。肠棕气单胞菌(Aeromonas enteropelogenes)、有益菌肠球菌(Enterococcus)、格氏乳酸菌(Lactococcus garvieae)与NO3-N、TN正相关,红细菌属(Rhodobacter)、假单胞菌(Pseudomonas vranovensis)与TP正相关。可见,养殖模式可通过影响水体营养盐尤其是氮磷含量影响罗氏沼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

郝景伟[8](2019)在《虾类两种新发疫病病原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虾病毒性偷死病(viral covert mortality disease,VCMD)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是近年来出现的两种虾类新发疫病,这两种病害的传播流行使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证实,虾类偷死野田村病毒(covert mortality nodavirus,CMNV)和携带Pir基因质粒的多种弧菌分别是导致VCMD和AHPND的病原。本论文在对我国四种主要养殖虾类包括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罗氏沼虾感染CMNV状况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又利用分子生物学、组织学和超微病理分析技术对养殖池塘内、池塘周边野生生物以及来自东海海域的样品等携带和感染CMNV的情况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这些物种是否为CMNV的贮存宿主或媒介生物。同时,本论文也尝试对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孤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that caused AHPND,VpAHPND)的病原生态学展开了初步研究,通过套式PCR、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原位杂交等实验技术分析了养殖三疣梭子蟹自然感染VpAHPND后产生的组织病理变化,并研究了对虾养殖池塘内及周边环境中VpAHPND的贮存宿主或媒介生物。1)针对池塘养殖虾类中CMNV的流行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逆转录巢式PCR检测显示,从患病对虾样品总RNA中能够扩增出与预期大小一致的片段,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序列为CMNV特征基因序列,基于测序片段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也表明上述患病虾类中CMNV株系与CMNV原始株系亲缘关系很近。针对患病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罗氏沼虾进行组织病理、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TEM)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虾类样品的肝胰腺组织中均可见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和核固缩,其中凡纳滨对虾和罗氏沼虾的肌肉组织出现溶解状坏死、肌纤维间排列疏松等病变,肝胰腺和肌肉的病变组织部位中存在CMNV RNA探针的阳性杂交信号,电镜分析结果也证实这些样品的肝胰腺细胞中存在大量散在的CMNV样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说明,发生VCMD的养殖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罗氏沼虾中均存在CMNV感染,感染导致患病个体的肝胰腺和肌肉组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理损伤。2)对对虾养殖池塘内及周边排水渠中野生水母携带和感染CMNV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方法可从钩手水母样品总RNA中扩增出CMNV的目标条带,而半月水母样品中无CMNV目标条带扩增出来,32份钩手水母样品中CMNV的阳性检出率为12.5%;目标条带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阳性扩增片段的序列与CMNV原始株系对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来自钩手水母的CMNV与CMNV原始株系聚为一支;组织病理和ISH分析发现,钩手水母的胃囊、肌肉等组织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病理损伤,病变组织部位均有明显的CMNV RNA探针的阳性杂交信号;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证实,在钩手水母胃囊和肌肉组织中存在大量的CMNV样病毒颗粒。钩手水母作为刺胞动物门的一类生物能够在自然条件下被虾类CMNV所感染,进一步证实CMNV具有跨物种传播的能力。3)对2017年-2018年间我国华北沿海省市对虾养殖池塘内共栖生物中CMNV的感染和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共采集涉及34个物种的100份样品,另外还从东海海域采集了远海梭子蟹样品,对上述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分子生物学分析可检出CMNV阳性的样品包括凡纳滨对虾虾苗、刀额新对虾、沼虾、蜾赢蜚、黑褐新糠虾、天津厚蟹、三疣梭子蟹、钉螺、卤虫、蛆虫、鲫鱼、鰕虎鱼和罗非鱼等13个物种,2017年和2018年沿海对虾养殖池塘共栖生物中CMNV的流行率分别为40.9%和26.8%。逆转录巢式PCR检测和靶基因测序发现,天津厚蟹、中华沙蟹、黑褐新糠虾、中华蜾赢蜚、鲻虾虎鱼和虫蛆等样品均可扩增出CMNV阳性片段,阳性片段序列与CMNV原始株系相应序列的相似性97%以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上述样品中的CMNV与CMNV原始株系序列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近;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天津厚蟹、中华沙蟹、沙蚕和远海梭子蟹样品的多个组织内存在病理改变,ISH结果表明上述样品病变组织内存在蓝紫色的CMNV探针阳性杂交信号,TEM分析结果证实在凡纳滨对虾、天津厚蟹、中华沙蟹和沙蚕的体内存在大量的CMNV样病毒颗粒。上述结果表明,CMNV在自然条件下可感染天津厚蟹、中华沙蟹、沙蚕和远海梭子蟹等野生生物种类,这些种类在CMNV传播和流行中可能扮演贮存宿主和媒介生物的作用。4)对山东省潍坊市一虾蟹混养池塘中患病三疣梭子蟹自然感染病原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对三疣梭子蟹样品进行了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rimp hemocyte iridescent virus,SHIV)、VpAHPND、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CMNV、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和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HPV)等8种病原的检测,并对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和ISH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患病三疣梭子蟹样品呈现VpAHPND阳性,而呈现 WSSV、IHHNV、SHIV、EHP、CMNV、YHV 和 HPV 等阴性对样品VpAHPND套式PCR检测第二轮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序列比对以及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扩增产物与致病副溶血弧菌质粒上pirAvp毒力基因核酸片段具有99%的同源性,该序列与已报道的多个致病副溶血弧菌PirA聚在进化树的同一主分支上。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患病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心肌肌纤维呈溶解样病变,鳃丝上皮柱突细胞坏死明显,胸中枢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损伤严重,并且这些组织中还可见大量的细胞核固缩现象;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肝胰腺、心肌、鳃组织及胸中枢神经节中的病变部位均存在VpAHPND探针的蓝紫色杂交信号。以上结果表明,虾蟹混养池塘中三疣梭子蟹在自然状态下感染了VpAHPND,并导致肝胰腺、心肌、鳃和胸中枢神经节发生了严重病理损伤。这是首次在养殖三疣梭子蟹中鉴定到VpAHPND感染并揭示感染所致的病理变化,研究结果为揭示VpAHPND自然宿主种类和养殖三疣梭子蟹病害防控提供了基础信息。5)为掌握VpAHPND的宿主和媒介生物种类,本研究对采集自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日本对虾和三疣梭子蟹养殖场及其周边的养殖和野生生物种类包括凡纳滨对虾、天津厚蟹、玻璃海鞘、招潮蟹、挠足类和枝角类、沙蚕、蜾赢蜚、石灰虫、卤虫、藤壶等109份样品进行了检测,2017年和2018年野生生物中VpAHPND的流行率分别为23.5%和26.7%。基于套式PCR和荧光定量PCR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部分凡纳滨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天津厚蟹、挠足类和枝角类、蛆虫呈现VpAHPND的阳性,而蛆虾、蜾赢蜚、玻璃海鞘、卤虫、藤壶、沙蚕等呈现阴性;ISH分析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的肝胰腺、天津厚蟹和沙蚕的肌肉组织中存在大量VpAHPND的阳性杂交信号。上述研究表明,养殖池塘中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周边排水渠中的天津厚蟹和沙蚕可被VpAHPND感染,后两者在养殖池塘VpAHPND的传播和扩散中可能会起到媒介生物的作用。以上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多省市的养殖对虾包括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罗氏沼虾中存在CMNV的感染和流行,对虾养殖池塘系统中多种生物具有感染、贮存和传播CMNV的能力,另外CMNV可大幅度跨越物种障碍感染水母,CMNV的这些病原生态学特征提示出VCMD持续危害对虾养殖业的风险不容忽视。同时本研究有关虾蟹混养池塘中三疣梭子蟹可被VpAHPND感染并引起严重病理损伤,以及池塘中多种生物可被VpAHPND感染的结果表明VpAHPND的有效防控也面临媒介生物种类多的挑战。本研究的结果一方面丰富了 CMNV和VpAHPND的病原生态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为开展这两种新发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支持。

陈形[9](2019)在《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的易感宿主调查》文中指出十足目虹彩病毒1感染(Infection with 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IDIV1),是一种能够导致甲壳动物高死亡率(可达100%)的新发疫病。该病的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1(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目前包含两个病毒株,即:虾血细胞虹彩病毒(Shrimp hemocyte iridescent virus,SHIV)和红螯螯虾虹彩病毒(Cherax quadricarinatus iridovirus,CQIV)。这两株病毒的基因组相似性为99%。其中,SHIV由本实验室首次完成分离、鉴定、测序分析、命名及检测方法建立等一系列工作。IDIV1首先发生于中国福建,2017年,我国正式启动DIV1的监测计划,涉及13个省(直辖市)。其中,6个省出现了IDIV1疫情。目前还没有控制IDIV1传播的良好措施。本论文旨在调查、评价不同甲壳动物对DIV1感染的敏感性,初步揭示DIV1的易感宿主和生物载体,从而为IDIV1的疫病防控和甲壳动物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1.脊尾白虾对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易感性研究本研究中,通过投喂DIV1(SHIV 20141215)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病料和注射病毒粗提液(注射感染)的方式人工感染脊尾白虾。感染后的脊尾白虾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包括额剑基部出现轻微“白头”、活力减弱、空胃、肝胰腺颜色变浅、空肠和死亡,投喂组、注射组和对照组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50.0±26.5)%、(76.7±18.3)%和6.7%。TaqMan探针法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死亡的和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脊尾白虾均为DIV1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被感染的脊尾白虾的肝胰腺血窦、造血组织和甲壳下上皮存在嗜酸性包涵体和核固缩现象,并且部分嗜酸性包涵体里面或周围有微小的嗜碱性染色。原位地高辛标记的环介导等温扩增(in situ DIG-labeling-loop-mediated DNA amplification,ISDL)检测发现,被感染的脊尾白虾的胃、造血组织、甲壳下上皮组织和肝胰腺血窦中都观察到蓝紫色阳性杂交信号。采用透射电镜对感染的脊尾白虾各组织超薄切片观察发现,在肝胰腺血窦、鳃、步足、肌肉和游泳足的血细胞中存在大量的二十面体病毒粒,直径约150 nm,成熟的病毒粒子主要分布在细胞膜附近的细胞质,位于病毒发生基质的边缘。综合以上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和透射电镜的检测结果,表明脊尾白虾是DIV1的一种易感宿主。2.三疣梭子蟹等多种甲壳动物对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易感性调查本研究通过投喂或注射攻毒方式对三疣梭子蟹、中华锦绣龙虾、天津厚蟹和寄居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通过投喂吸附DIV1(SHIV 20141215)的小球藻进行卤虫的人工感染实验。其中,三疣梭子蟹能够被DVI1成功感染,而天津厚蟹、寄居蟹和锦绣龙虾中均未检测到SHIV感染。被感染的三疣梭子蟹表现出活力减弱、空胃、空肠和死亡,且上皮、性腺、鳃、心脏、肝胰腺、胃、肌肉和肠等组织经qPCR检测均为DIV1强阳性;组织病理上呈现核固缩及嗜酸性包涵体;对以上各组织的ISDL检测同样都观察到了蓝紫色阳性信号;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也发现在以上各组织的细胞内外存在大量的二十面体病毒粒子,大小约136.4±16.1 nm(n=90)。卤虫攻毒实验的结果显示,DIV1在卤虫体内的病毒载量随感染时间增加而降低。攻毒后1天,DIV1在卤虫体内的载量达到106 copies/ng-DNA,但在攻毒后7天,DIV1在卤虫体内的检测呈阴性。另外,ISDL的结果表明,在攻毒3天后的卤虫样品检测到蓝紫色阳性信号,仅分布在附肢周围,但在攻毒7天后的卤虫样品中未检测到阳性信号。以上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是DIV1的一种易感宿主,而天津厚蟹、寄居蟹、卤虫、锦绣龙虾均不是DIV1的易感宿主。3.一例罗氏沼虾自然感染十足目虹彩病毒1的病例研究罗氏沼虾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动物。近年来,罗氏沼虾养殖场暴发的一种新疾病,俗称“白头”病,在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但尚未明确“白头”病的病原。在本研究中,我们从江苏省某暴发“白头”病的罗氏沼虾养殖场,采集了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细螯沼虾、凡纳滨对虾和一些枝角类样品,并进行了病原学分析。这些样品的qPCR检测均为DIV1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的造血组织、肝胰腺和鳃中存在嗜酸性包涵体和核固缩现象;另外,在它们的造血组织、血细胞、肝胰腺和触角腺中也检测到ISDL的蓝紫色阳性杂交信号。此外,在罗氏沼虾造血组织的超薄切片中发现大量DIV1粒子,平均直径约157.9 nm,并在血细胞中观察到病毒装配区和正在出芽的病毒。通过TaqMan PCR定量检测DIV1在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的病毒分布,结果表明DIV1在造血组织中分布量最高,相对丰度为(25.4±16.9)%;肝胰腺和肌肉中的分布量最低,相对丰度分别为(2.4±1.2)%和(2.4±2.2)%。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初步判定DIV1是罗氏沼虾“白头”病的病原,日本沼虾和克氏原鳌虾也是DIV1的自然宿主。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是DIV1的易感宿主,而天津厚蟹、寄居蟹、卤虫和锦绣龙虾并非DIV1的宿主;(2)感染DIV1的甲壳动物呈现活力减弱、空肠、空胃等临床症状,被感染的脊尾白虾和罗氏沼虾的临床症状还表现为额剑基部造血组织发白,即“白头”症状;(3)在组织病理上,被感染的肝胰腺、鳃等组织存在嗜酸性包涵体、发生核固缩现象,在嗜酸性包涵体的里面或周围存有嗜碱性微粒。本论文的相关研究结果,将有助于DIV1致病机制和IDIV1疫病防控技术的深入研究,为IDIV1疫病传播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指导。

宋柳[10](2019)在《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功能鉴定及其响应盐度变化的免疫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致其死亡的主要病原。盐度是三疣梭子蟹养殖的重要环境因子,由于阴雨天气及大换水等常会导致养殖水体盐度急剧变化,使得三疣梭子蟹产生应激反应,生理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极易引起疾病的爆发,甚至大量死亡。几丁质酶(Chitinas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参与机体蜕皮生长、变态发育及免疫应答等生理过程的关键酶类,可通过裂解几丁质(Chitin)而发挥多种功能。节肢动物几丁质酶属于18-糖苷键水解酶(GH18)多基因家族,目前大多研究集中在昆虫中,其成员被归类为8个组别(group1-8)。相比于昆虫,甲壳动物在该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目前仅发现7组几丁质酶基因。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研究刚刚起步,仅有PtCht3(Group 3)、PtCht(Group 7)和PtChti(Group 3)等几例,功能研究主要聚焦于蜕皮及盐度适应等。据此,本研究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5个成员基因,并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归类;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实现对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原核表达及抑菌实验进行基因免疫功能的验证;通过注射感染不同病原探究基因在响应盐度变化的免疫机制等,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三疣梭子蟹5种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本研究利用RACE(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克隆技术成功克隆5个几丁质酶基因,分别命名为PtCht-1,PtCht-2,PtCht4,PtCht6,PtCht8。其中,PtCht-1 cDNA全长为1910bp,ORF1749bp,共编码58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MW)为65.122 kDa,理论等电点(pI)为4.52;PtCht-2 cDNA全长为2422bp,ORF1851bp,共编码616个氨基酸,预测MW 69.122 kDa,pI 4.62;PtCht4 cDNA全长为1549bp,ORF1389bp,共编码462个氨基酸,预测MW 51.172kDa,pI 5.03;PtCht6 cDNA全长为2736bp,ORF 2103bp,共编码700个氨基酸,预测MW 76.603kDa,pI 6.29;PtCht8 cDNA全长为1973bp,ORF1599bp,共编码532个氨基酸,预测MW 59.867 kDa,pI 6.79。将三疣梭子蟹5个几丁质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其他物种几丁质酶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PtCht-1氨基酸序列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EsCht4的同源性最高,为65%,PtCht-2、PtCht4、PtCht6氨基酸序列均与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SpCht4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100%和85%,PtCht8氨基酸序列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LmCht5的同源性最高,为98%。利用MEGA 6.0软件对三疣梭子蟹5个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甲壳类几丁质酶基因分为7组,其中PtCht-1和PtCht-2均属于Group4,PtCht4、PtCht6和PtCht8基因分别归类于Group6、Group5和Group1。本实验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GH18基因家族的类别,为甲壳动物几丁质酶多基因家族功能研究奠定基础。2.三疣梭子蟹5种几丁质酶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甲壳动物几丁质酶的主要功能集中体现在参与蜕皮,肠道围食膜内几丁质类食物的消化和病原免疫调控。本实验利用RT-qPCR技术分析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Cht-1,PtCht-2,PtCht4,PtCht6和PtCht8在9个组织(心脏、肝胰腺、血细胞、鳃、胃、肠、肌肉、眼柄和表皮)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5个基因在9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PtCht-1,PtCht-2和PtCht6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PtCht4在肠中的表达量最高,而PtCht8在表皮中的表达量最高。由此推测,PtCht-1,PtCht-2和PtCht6基因极可能作为免疫基因参与机体的病原防御,发挥免疫功能;PtCht4基因除了具有消化吸收食物中几丁质的功能外,还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PtCht8基因可能主要参与三疣梭子蟹的蜕皮发育,该结果为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3.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的免疫功能验证本研究通过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PtCht-1,PtCht-2和PtCht6基因的FISH探针,将注射有WSSV和副溶血弧菌的染病三疣梭子蟹的肝胰腺组织制成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后于荧光显微镜下拍照记录。结果显示,3个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肝胰腺细胞的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均有分布,且基因在感染病原后靠近管腔的位置呈明显聚集,与肝胰腺发挥免疫功能时转运泡的运动方向一致,表明PtCht-1、PtCht-2和PtCht6基因均可作为免疫基因参与三疣梭子蟹的病原防御。成功构建PtCht4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tCht4-pET28a,进行蛋白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及复性,利用复性后不同浓度的PtCht4蛋白进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蛋白浓度的增高,抑菌率显着增加,且相同浓度的蛋白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率显着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PtCht4对病原菌的增殖有显着的抑制效果,验证了该基因作为免疫基因参与机体免疫防御的推断。4.几丁质酶基因在盐度影响梭子蟹免疫中的功能研究盐度是三疣梭子蟹养殖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研究PtCht-1、PtCht-2、PtCht4和PtCht6基因是否在低盐度影响三疣梭子蟹免疫力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我们设置了低盐(72h半致死盐度11)胁迫下的病原感染实验。发现在低盐胁迫条件下,PtCht-1、PtCht-2和PtCht6的表达量在48h前的肝胰腺和血细胞中主要为显着下调(P<0.05),而PtCht4的表达量在72h前的肝胰腺中均为显着下调(P<0.05),最高下调了73倍。在低盐胁迫下注射WSSV后,PtCht-1在肝胰腺、血细胞中的表达量均于72h达到峰值,PtCht-2、PtCht4和PtCht6均于24h、72h达到峰值,PtCht-1比正常情况下感染WSSV的肝胰腺中达到峰值的时间最高延迟了24h,PtCht-2和PtCht4均比正常情况下感染WSSV的血细胞中达到峰值的时间最高延迟了69h,而PtCht6全部比正常情况下感染WSSV的肝胰腺和血细胞中达到峰值的时间最高低迟了12h。在低盐胁迫下注射副溶血弧菌后,由于其对三疣梭子蟹的强致死性,与正常情况下感染同样浓度的副溶血弧菌的蟹(72h全部死亡)相比,单位时间内死亡率显着提高(P<0.05)。研究结果预示着低盐胁迫可能抑制或延后几丁质酶等免疫基因的正常表达,从而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更加深入地了解甲壳动物几丁质酶的免疫功能提供了数据参考。

二、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研究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渔业资源管理及其政策研究
        2.1.1 渔业资源衰退的原因
        2.1.2 渔业资源管理的目标
        2.1.3 渔业资源管理的政策
    2.2 海水养殖保险的理论基础
        2.2.1 生产风险评估理论
        2.2.2 保险定价理论
        2.2.3 政府补贴理论
        2.2.4 指数型保险理论
    2.3 海水养殖保险的实证研究
        2.3.1 海水养殖生产风险评估
        2.3.2 海水养殖保险市场的失灵
        2.3.3 海水养殖保险政府补贴
        2.3.4 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
    2.4 综合述评
3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事实描述、分析框架与理论假说
    3.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事实描述
        3.1.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发展历程
        3.1.3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基础内容
    3.2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分析框架
        3.2.1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视角研究的原因
        3.2.2 保险机构和政府视角的分析框架的提出
    3.3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的理论假说
        3.3.1 保险机构承担工作的理论假说
        3.3.2 政府承担工作的理论假说
4 中国海水养殖生产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4.1 海水养殖生产风险的测度方法
        4.1.1 单产趋势
        4.1.2 分布建模
        4.1.3 概率求解
    4.2 研究区域与数据
        4.2.1 研究区域
        4.2.2 数据
    4.3 测度结果与解释
        4.3.1 海水养殖总生产风险分析
        4.3.2 四大种类的海水养殖生产风险分析
        4.3.3 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的生产风险分析
        4.3.4 评估结果的解释
    4.4 评估结果对海水养殖保险开展思路的启示
        4.4.1 是否应该开展海水养殖保险
        4.4.2 应该开展什么类型的海水养殖保险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研究
    5.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的基本情况
    5.2 海水养殖保险费率厘定方法
        5.2.1 经验费率法
        5.2.2 对经验费率法的改进
    5.3 研究区域与数据
    5.4 不同方法费率厘定结果的比较
        5.4.1 经验费率法的结果
        5.4.2 分布拟合法的结果
        5.4.3 费率结果的比较
    5.5 费率的调整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政府补贴政策研究
    6.1 中国海水养殖保险政府补贴的背景与问题
    6.2 政府补贴的分析方法
        6.2.1 保险机构定价
        6.2.2 海水养殖户的参保决策
        6.2.3 引入政府补贴
    6.3 研究区域与数据
    6.4 实证结果
        6.4.1 保险定价结果
        6.4.2 政府是否应该补贴
        6.4.3 政府补贴比例的分析
        6.4.4 政府补贴是否可持续
    6.5 本章小结
7 政府天气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政策的有效性评估
    7.1 天气指数保险及其在海水养殖的实践
        7.1.1 天气指数保险的缘起与特点
        7.1.2 天气指数保险在海水养殖的实践
    7.2 研究区域与数据
        7.2.1 研究区域
        7.2.2 数据
    7.3 梭子蟹降水指数保险的设计
        7.3.1 指数选择
        7.3.2 赔付结构
        7.3.3 保险定价
        7.3.4 参数优化
    7.4 梭子蟹降水指数保险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7.5 实证结果
        7.5.1 赔付参数的选择与保险定价
        7.5.2 海水养殖户视角的有效性评估
        7.5.3 政府补贴视角的有效性评估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拟穴青蟹、斑节对虾和缢蛏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场地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饲养管理
    1.4 分析方法
        1.4.1 水样和间隙水分析
        1.4.2 养殖生物、底泥、饲料的分析
        1.4.3 养殖数据收集
        1.4.4 其他项目测定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各处理组养殖效果
    2.2 养殖生物及饲料干质量及氮、磷含量
    2.3 各处理组底泥干质量、密度及氮、磷含量变化
    2.4 各处理组氮、磷输入情况
    2.5 各处理组氮、磷输出情况
    2.6 各处理组氮、磷利用率
3 讨 论
    3.1 氮、磷总输入与总输出
    3.2 三元混养系统养殖效果分析
    3.3 氮、磷利用率分析
4 结 论

(3)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养殖池塘概况
    1.2 沉积物采集和DNA提取
    1.3 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
    1.4 测序数据处理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测序基本信息
    2.2 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微生物群落差异
        2.2.1 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分析
        2.2.1 不同中国对明虾混养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
    2.3 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主要微生物组成
    2.4 不同中国明对虾混养池塘微生物群落功能差异
3 讨论

(4)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树林生态系统特征及重要性
    1.2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起源
    1.3 红树林利用的主要模式
        1.3.1 不毁林养殖
        1.3.2 毁林养殖
    1.4 红树林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1.4.1 红树林生境丧失
        1.4.2 海区环境恶化
        1.4.3 互花米草入侵严重
    1.5 水产养殖系统机理研究进展
        1.5.1 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的作用
        1.5.2 水产养殖系统重要元素收支研究
        1.5.3 水产养殖系统容量研究
    1.6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概况
        1.6.1 水产养殖排放通量估算方法
        1.6.2 水产养殖的排放通量
        1.6.3 生物因子的响应机制
    1.7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概述
        1.7.1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发展
        1.7.2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原理
        1.7.3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可用范围
        1.7.4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的技术优势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8.3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8.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内部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实验地点及养殖概况
        2.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养殖管道内部水质变化规律
        2.3.2 管道清洗对养殖水体环境的维持作用
    2.4 讨论
        2.4.1 水体
        2.4.2 沉积物
    2.5 小结
第三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的碳、氮、磷收支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实验地点
        3.2.2 实验设计
        3.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4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地埋管道系统水体的碳、氮、磷
        3.3.2 地埋管道系统养殖鱼类的碳、氮、磷
        3.3.3 地埋管道系统饵料的碳、氮、磷
        3.3.4 地埋管道系统沉积物的碳、氮、磷
        3.3.5 地埋管道系统其他的碳、氮、磷
        3.3.6 地埋管道系统的碳、氮、磷收支
        3.3.7 生长评价和碳、氮、磷利用率
    3.4 讨论
        3.4.1 水体环境因子对碳、氮、磷收支的影响
        3.4.2 投喂策略对碳、氮、磷收支的作用
        3.4.3 沉积物对碳、氮、磷收支的贡献
        3.4.4 其他碳、氮、磷收支分析
        3.4.5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收支比较
        3.4.6 不同养殖模式的碳、氮、磷利用率
    3.5 小结
第四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养殖容量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实验地点
        4.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限制因子甄别
        4.3.2 中华乌塘鳢摄食的最低溶解氧值
        4.3.3 生物量、流量和溶解氧关系方程拟合
        4.3.4 单套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4.3.5 纳潮混养塘可驱动地埋管道系统的养殖容量
    4.4 讨论
        4.4.1 影响水体溶解氧输入与消耗的主要通道
        4.4.2 溶解氧是决定地埋管道系统养殖容量的首要因子
        4.4.3 水体更新是提高溶解氧供给,改善水质的有效途径
        4.4.4 通过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增加养殖容量的设想
    4.5 小结
第五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实验地点
        5.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养殖排放通量
        5.3.2 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5.3.3 对周边沉积物的影响
        5.3.4 对周边红树植物生长的影响
        5.3.5 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5.3.6 模拟实验的同位素分析
    5.4 讨论
        5.4.1 地埋管道系统向海区排放碳、氮、磷的源
        5.4.2 水质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3 沉积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4 红树植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4.5 大型底栖动物对养殖排放物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升级优化
    6.1 引言
    6.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研究背景
    6.3 装置设计方案及使用
        6.3.1 装置设计方案
        6.3.2 装置使用方案
    6.4 优化效果分析
        6.4.1 混养塘和地埋管道系统的溶解氧分布
        6.4.2 富氧水自动输送装置的优化效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闽江河口围垦养虾塘养殖期碳、氮、磷元素的收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养殖塘C、N、P元素收支研究
        1.2.2 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滞留研究
        1.2.3 养殖塘温室气体通量研究
    1.3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闽江河口概况
        2.1.2 养虾塘概况
    2.2 实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水样采集与测定
        2.3.2 沉积物样品采集与测定
        2.3.3 生物、饲料样品采集和测定
        2.3.4 气体样品采集与测定
        2.3.5 沉积物呼吸作用的室内培养实验
        2.3.6 数据现场咨询与调查
        2.3.7 数据计算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养虾塘养殖期水体理化因子动态特征
    3.1 养虾塘养殖水水温和DO
    3.2 养虾塘养殖水体p H、盐度和Chl-a浓度
    3.3 养虾塘养殖水体C动态
    3.4 养虾塘养殖水体N、P营养盐动态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养虾塘C收支
    4.1 养虾塘C输入
        4.1.1 进水及大气降水输入C
        4.1.2 初级生产合成C
        4.1.3 养殖生物及投喂饲料输入C
    4.2 养虾塘C支出
        4.2.1 水-大气界面C排放
        4.2.2 浮游植物呼吸输出C
        4.2.3 沉积物呼吸输出C
        4.2.4 收获养殖生物输出C
        4.2.5 放水输出C
    4.3 养殖期C在沉积物中的滞留特征
    4.4 养虾塘C元素收支核算
    4.5 饲料转化率、养分利用率及C负荷
    4.6 讨论
        4.6.1 养虾塘C输入
        4.6.2 养虾塘C输出
        4.6.3 养虾塘C滞留
        4.6.4 养虾塘C元素的利用效率及养殖水体环境负荷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养虾塘N收支
    5.1 养虾塘N输入
        5.1.1 养殖生物及投喂饲料输入N
        5.1.2 进水及大气降水输入N
    5.2 养虾塘N输出
        5.2.1 水-大气界面N排放
        5.2.2 收获养殖生物输出N
        5.2.3 放水输出N
    5.3 养殖期N在沉积物中的滞留特征
    5.4 养殖期养虾塘N收支核算
    5.5 饲料转化率、养分利用率及N负荷
    5.6 讨论
        5.6.1 养虾塘N输入
        5.6.2 养虾塘N输出
        5.6.3 养虾塘N滞留
        5.6.4 养殖塘N元素的利用效率及养殖水体环境负荷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养虾塘P收支
    6.1 养虾塘P输入
        6.1.1 养殖生物及投喂饲料输入P
        6.1.2 进水及大气降水输入P
    6.2 养虾塘P输出
        6.2.1 收获养殖生物输出P
        6.2.2 放水输出P
    6.3 养殖期P在沉积物中的滞留特征
    6.4 养殖期养虾塘P收支核算
    6.5 饲料转化率、养分利用率及P负荷
    6.6 讨论
        6.6.1 养虾塘P输入
        6.6.2 养虾塘P输出
        6.6.3 养虾塘P滞留
        6.6.4 养殖塘P元素的利用效率及养殖水体环境负荷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贝类生态修复作用
        1.1.1 控制浮游藻类数量
        1.1.2 降低氮磷含量
        1.1.3 富集重金属元素
    1.2 微藻生态修复作用
    1.3 文蛤养殖现状
    1.4 脊尾白虾养殖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质影响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2.1.3 样品采集
        2.1.4 指标测定
        2.1.4.1 生长性能分析
        2.1.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2.1.4.3 体成分的测定
        2.1.4.4 水质指标测定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2.2.4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2.2.4.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COD含量的影响
        2.2.4.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氮(IN)含量的影响
        2.2.4.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磷(IP)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3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2.3.4 不同饲料投喂方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2.4 结论
第三章 文蛤滤水作用对养殖水质的影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单因素试验
        3.1.2.1 单胞藻种类及密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3.1.2.2 温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3.1.2.3 盐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影响试验
        3.1.3 多因素试验
        3.1.4 水质试验
        3.1.5 指标测定
        3.1.6 数据统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3.2.1.1 不同藻种类及其密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3.2.1.2 不同温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3.2.1.3 不同盐度对文蛤幼贝滤水率的影响
        3.2.3 多因素试验响应面法分析
        3.2.4 模型验证及水质实验
    3.3 讨论
        3.3.1 盐度、温度和藻种类及其密度对滤水率的影响
        3.3.2 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野生群体生长对比
        3.3.3 文蛤水质净化效果
第四章 文蛤及微藻协同作用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2.1 定性试验
        4.1.2.2 定量试验
        4.1.3 指标测定
        4.1.4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文蛤及微藻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2.2 文蛤及微藻对水体ERIN及ERIP响应面法分析
        4.2.3 模型验证
    4.3 讨论
        4.3.1 文蛤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3.2 微藻对水体无机氮及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虾贝串联养殖模式中的水质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构建虾贝串联养殖系统
        5.1.2 养殖管理及试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会议情况
致谢

(7)罗氏沼虾对氨氮的胁迫响应及其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甲壳动物对氨氮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1.1.1 渔业水资源氮素污染状况
        1.1.2 甲壳动物体内的氨氮代谢
        1.1.3 氨氮对甲壳动物的毒性作用
        1.1.4 甲壳动物氧化胁迫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1.1.5 代谢组学在水生动物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1.2 虾类养殖模式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1 池塘粗养及其环境效应
        1.2.2 高位池精养及其环境效应
        1.2.3 工厂化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1.2.4 小棚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1.2.5 综合养殖及其环境效应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氨氮短期胁迫对罗氏沼虾毒性及抗氧化系统、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氨氮急性毒性试验
        2.1.3 氨氮亚急性毒性试验
        2.1.4 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测定
        2.1.5 Realtime-PCR检测基因表达
        2.1.6 Tunel法检测肝胰腺细胞凋亡
        2.1.7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氨氮对罗氏沼虾急性毒性试验
        2.2.2 氨氮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3 氨氮对罗氏沼虾MDA含量的影响
        2.2.4 氨氮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2.5 氨氮对罗氏沼虾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2.6 氨氮对罗氏沼虾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2.2.7 氨氮对罗氏沼虾肝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氨氮对罗氏沼虾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2.3.2 氨氮对罗氏沼虾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2.3.3 氨氮对罗氏沼虾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三章 氨氮短期胁迫与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氨氮急性毒性试验
        3.1.3 氨氮亚急性毒性试验
        3.1.4 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含量测定
        3.1.5 Realtime-PCR检测基因表达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氨氮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急性毒性
        3.2.2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MDA含量的影响
        3.2.4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酶基因和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3.2.5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氨氮对罗氏沼虾幼虾的急性毒性
        3.3.2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幼虾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3 氨氮胁迫和恢复对罗氏沼虾热休克蛋白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代谢酶及代谢组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案
        4.1.3 SOD、CAT活性和MDA含量测定
        4.1.4 代谢酶活性、蛋白含量和尿素氮含量测定
        4.1.5 代谢组测定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2.2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肝胰腺代谢酶活性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4.2.3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肌肉GOT和 GPT的影响
        4.2.4 氨氮长期胁迫对罗氏沼虾肌肉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4.2.5 代谢组学方法评价
        4.2.6 氨氮胁迫下罗氏沼虾差异离?筛选
        4.2.7 氨氮胁迫下罗氏沼虾主要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分析
    4.3 讨论
        4.3.1 氨氮对罗氏沼虾生长、存活和糖代谢的影响
        4.3.2 氨氮在罗氏沼虾中的代谢途径
第五章 不同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和水质指标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设置
        5.1.3 饲养管理
        5.1.4 水样采集与水质指标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5.2.2 整个养殖周期不同养殖模式水质参数均值比较
        5.2.3 不同养殖模式下DO、pH、CODMn和 TOC动态变化
        5.2.4 不同养殖模式氮和磷的动态变化
        5.2.5 不同养殖模式Chl-a的动态变化
        5.2.6 Chl-a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养殖模式对罗氏沼虾增重率和成活率的影响
        5.3.2 不同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水质参数的动态变化
        5.3.3 养殖模式对水质参数的影响
        5.3.4 Chl-a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第六章 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菌群结构及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养殖模式设置
        6.1.2 饲养管理和水质测定
        6.1.3 肠道样品采集与基因组DNA提取
        6.1.4 高通量测序分析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罗氏沼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水质指标
        6.2.2 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分析
        6.2.3 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组成及结构
        6.2.4 基于门水平的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组成及结构
        6.2.5 基于属(或科)水平的不同养殖模式罗氏沼虾肠道细菌组成及结构
        6.2.6 罗氏沼虾肠道细菌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6.3 讨论
        6.3.1 罗氏沼虾肠道核心菌群
        6.3.2 水质因子对罗氏沼虾肠道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其他成果
致谢

(8)虾类两种新发疫病病原生态学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野田村病毒的研究进展
    1.2 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的研究进展
    1.3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研究进展
    1.4 病原生态学
第二章 CMNV在我国主要养殖虾类中的传播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2 样品组织中总RNA提取
        2.1.3 逆转录巢式PCR检测
        2.1.4 组织病理学分析
        2.1.5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
        2.1.6 透射电镜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部分沿海省市养殖虾类中CMNV的流行情况
        2.2.2 CMNV阳性分离株系统进化树分析
        2.2.3 患VCMD养殖虾类的组织病理及组织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2.2.4 患VCMD养殖虾类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CMNV自然感染水母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样品组织核酸提取
        3.1.3 逆转录巢式PCR检测
        3.1.4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3.1.5 组织病理学分析
        3.1.6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
        3.1.7 透射电镜分析
    3.2 结果
        3.2.1 水母样品的逆转录巢式PCR检测结果
        3.2.2 钩手水母CMNV阳性片段测序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3.2.3 水母样品的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结果
        3.2.4 钩手水母样品的组织病理和组织原位杂交结果
        3.2.5 钩手水母样品透射电镜观察和分析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CMNV媒介生物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媒介生物样品采集
        4.1.2 组织核酸提取
        4.1.3 逆转录巢式PCR检测
        4.1.4 组织病理学分析
        4.1.5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
        4.1.6 透射电镜分析
    4.2 结果
        4.2.1 媒介生物中CMNV的流行率
        4.2.2 媒介生物中CMNV的变异及分子进化分析
        4.2.3 患病虾苗和野生生物样品的组织病理和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4.2.4 透射电镜观察和分析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养殖三疣梭子蟹自然感染Vp_(AHPND)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池塘养殖发病三疣梭子蟹样品采集
        5.1.2 组织核酸提取
        5.1.3 多种病原的核酸检测分析
        5.1.4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
        5.1.5 组织原位杂交探针制备
        5.1.6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
    5.2 结果
        5.2.1 探针制备相关结果
        5.2.2 患病三疣梭子蟹症状
        5.2.3 多种病原的检测结果
        5.2.4 Vp_(AHPND)性片段测序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5.2.5 发病三疣梭子蟹的组织病理和原位杂交结果
    5.3 讨论
第六章 池塘养殖中Vp_(AHPND)媒介生物的初步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品采集
        6.1.2 组织核酸提取
        6.1.3 套式PCR检测
        6.1.4 荧光定量PCR检测
        6.1.5 组织病理学分析
        6.1.6 组织原位杂交分析
    6.2 结果
        6.2.1 媒介生物中Vp_(AHPND)的流行率
        6.2.2 套式PCR检测结果
        6.2.3 Vp_(AHPND)阳性片段测序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6.2.4 患病样品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样品的组织原位杂交结果
    6.3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的易感宿主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虹彩病毒科
    1.2 甲壳动物中的虹彩病毒
    1.3 虾血细胞虹彩病毒的研究进展
    1.4 宿主介绍
        1.4.1 脊尾白虾
        1.4.2 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细螯沼虾
        1.4.3 中华锦绣龙虾、克氏原螯虾
        1.4.4 三疣梭子蟹、天津厚蟹和寄居蟹
        1.4.5 卤虫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创新性
    1.7 研究展望
第二章 脊尾白虾对DIV1的易感性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用虾
        2.2.2 制备病毒悬液
        2.2.3 攻毒实验
        2.2.4 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2.2.5 组织病理切片
        2.2.6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2.2.7 原位地高辛标记环介导等温扩增(ISDL)
        2.2.8 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2.3 实验结果
        2.3.1 发病症状和累计死亡率
        2.3.2 TaqMan探针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3.3 组织病理学
        2.3.4 LAMP引物设计和反应
        2.3.5 In situ Dig-labeling LAMP(ISDL)
        2.3.6 TEM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多种水生甲壳类动物对DIV1 的易感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来源
        3.2.2 病毒悬液制备
        3.2.4 人工感染
        3.2.5 样品固定
        3.2.6 病原检测
        3.2.7 组织病理切片
        3.2.8 ISDL
        3.2.9 超薄透射电镜TEM
    3.3 实验结果
        3.3.1 人工感染结果
        3.3.2 病原检测情况
        3.3.3 ISDL
        3.3.4 超薄透射电镜
        3.3.5 组织病理学
    3.4 讨论与小结
        3.4.1 关于DIV1 的宿主
        3.4.2 关于DIV1 的垂直传播途径
        3.4.3 小结
第四章 一批患“白头”病罗氏沼虾的病例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采样
        4.2.2 DNA和 RNA提取
        4.2.3 病原检测
        4.2.4 组织病理学检测
        4.2.5 ISDL
        4.2.6 超薄透射电镜
        4.2.7 自然感染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DIV1 的定量检测
        4.2.8 DIV1 在不同组织的相对丰度
    4.3 结果
        4.3.1 患病罗氏沼虾的临床症状
        4.3.2 样品病原检测
        4.3.3 组织病理学
        4.3.4 ISDL
        4.3.5 TEM
        4.3.6 罗氏沼虾不同组织中DIV1 的定量检测
        4.3.7 DIV1 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丰度
    4.4 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待发表论文

(10)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功能鉴定及其响应盐度变化的免疫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三疣梭子蟹生态学特征概述
        1.1 分类地位与地域分布
        1.2 结构特征
        1.3 生活习性及繁殖习性
        1.4 经济价值与养殖现状
    2 甲壳动物几丁质酶基因家族
        2.1 甲壳动物几丁质酶基因的序列结构
        2.2 甲壳动物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
        2.3 甲壳动物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3 甲壳动物的免疫防御机制
        3.1 物理屏障
        3.2 细胞免疫
        3.3 体液免疫
    4 低盐度胁迫下影响甲壳动物的免疫机制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三疣梭子蟹5种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1.2 总RNA的提取
        1.3 RACE模板第一链的合成
        1.4 5种几丁质酶基因c 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1.5 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5种几丁质酶基因c 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2 5种几丁质酶基因氨基酸序列及同源性分析
        2.3 5种几丁质酶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及归类
    3 讨论与小结
第二章 三疣梭子蟹5种几丁质酶基因功能的初步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处理
        1.2 总RNA的提取及RT-qPCR cDNA模板合成
        1.3 5种几丁质酶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几丁质酶基因PtCht-1 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2.2 几丁质酶基因PtCht-2 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2.3 几丁质酶基因PtCht4 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2.4 几丁质酶基因PtCht6 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2.5 几丁质酶基因PtCht8 的组织表达分析及功能鉴定
    3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的免疫功能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主要溶液配制
        1.3 几丁质酶基因PtCht-1、PtCht-2和PtCht6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1.4 几丁质酶基因PtCht4 原核表达及体外抑菌实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几丁质酶基因PtCht-1、PtCht-2、PtCht6 的荧光原位杂交
        2.2 几丁质酶基因PtCht4 的原核表达
    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几丁质酶基因在盐度影响三疣梭子蟹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样品RNA的提取及RT-qPCR cDNA模板合成
        1.4 PtCht-1,PtCht-2,PtCht4,PtCht6,PtCht8 基因mRNA表达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自然海水及低盐胁迫下不同病原感染后几丁质酶基因PtCht-1 的表达特征
        2.2 自然海水及低盐胁迫下不同病原感染后几丁质酶基因PtCht-2 的表达特征
        2.3 自然海水及低盐胁迫下不同病原感染后几丁质酶基因PtCht4 的表达特征
        2.4 自然海水及低盐胁迫下不同病原感染后几丁质酶基因PtCht6 的表达特征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水养殖保险研究 ——基于保险机构和政府的视角[D]. 强朦朦. 浙江大学, 2021(01)
  • [2]拟穴青蟹、斑节对虾和缢蛏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研究[J]. 赵艳飞,钟声平,王贤丰,黄凌光,刘旭佳,熊向英. 水产科学, 2021(04)
  • [3]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J]. 关晓燕,王摆,蒋经伟,田甲申,董颖,陈仲,高杉,王旭达,孙冰,段萍,赵泽龙,周遵春. 海洋通报, 2020(06)
  • [4]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关键过程研究[D]. 苏治南. 广西大学, 2020
  • [5]闽江河口围垦养虾塘养殖期碳、氮、磷元素的收支研究[D]. 赵光辉.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6]文蛤水质净化作用研究及虾贝养殖模式建立[D]. 张志东.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7]罗氏沼虾对氨氮的胁迫响应及其不同养殖模式的环境效应[D]. 董学兴.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虾类两种新发疫病病原生态学的初步研究[D]. 郝景伟.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的易感宿主调查[D]. 陈形.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10]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功能鉴定及其响应盐度变化的免疫机制[D]. 宋柳.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斑节对虾与梭子蟹混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