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滑坡右岸工程地质研究

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滑坡右岸工程地质研究

一、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琳[1](2021)在《一种在覆盖层上建造拱坝地基处理新措施的研究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

程露[2](2021)在《苏基-克纳里大坝防渗结构体系静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李乐[3](2021)在《前咀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北方多沙河流上建设的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泄洪排沙设施不全和调度管理不善等问题,随着运行年代久远,各种病险危害隐患日渐突出。除了传统的坝区建筑物需要从结构安全方面进行除险加固外,由于原设计先天不足等诸多原因,水库库区泥沙淤积问题也十分严重,尤其是小型水库淤满报废现象在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已经十分普遍。解决小型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实现小型水库水源工程的长期可持续使用,是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面临的一个长期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前咀子水库坝区建筑物常规除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该水库已经淤满报废的特点,围绕小型水库泥沙淤积,这一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小型水库库区安全隐患,开展库区淤积泥沙清淤除险方案的分析研究。同时,针对大量年久失修的小型水库改建时需要增设放水排沙洞这一现实要求,在现有多沙河流水库排沙洞泄流规模确定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研究,探讨了多沙河流水库高浓度含沙水流对放水排沙洞泄流能力的影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主要成果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坝区各类建筑物除险加固工作的基本要求,针对该水库工程水文资料相对不足的现状,在现行规范规程的指导下,对前咀子水库所在流域水文基础资料进行了复核分析与确认,同时根据相近区域各主要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对前咀子水库坝址区域和地质条件进行了复核分析和确认,为该水库工程坝区建筑物除险加固和库区泥沙问题处理方案的分析论证提供依据。2.针对该水库坝区建筑物的病情险况,通过对坝顶高程、坝体渗流、坝体稳定性复核计算,提出了坝顶加高并将坝体上游原有干砌石拆除重筑,并对坝下游戗台整修并增加排水设施等一系列坝体加固方案;针对安全鉴定意见中的相关结论与建议,提出了溢洪道加固按不改变原有建筑物的等级、位置及形状为原则,在满足泄洪要求的情况下,对两侧边墙进行加固处理和底坡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案;放水排沙洞洞身和底板进行浆砌石衬砌,外墙用沙浆抹面,内墙与风化浆砌石基岩面之间密实回填;针对原有工程对外交通条件差严重影响防汛安全等问题增设了防汛公路与外界连接;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大坝实际情况,坝区建筑物除险加固方案明确提出了后期需开展变形观测、坝基、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和水文气象观测等长期监测项目。3.针对前咀子水库库区泥沙大量淤积,导致水库淤满报废库区泥沙危害十分严重的现状,综合吸收借鉴国内外水库排沙清淤的经验,尤其是考虑到小型水库淤满报废后泥沙清淤施工作业的特点,提出了运用水力挖沙技术与管道水力输送技术相结合进行前咀子水库淤积泥沙清淤工作的初步方案。4.针对水利工程相关技术部门一直关心的多沙河流水库,挟沙水流的含沙量是否影响泄洪排沙洞过流能力的问题,通过概化水工模型试验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论证,初步得出了含沙量对排沙洞泄流能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的初步结论,该结论可作为排沙放水洞过流能力设计时的参考。

张晓松[4](2021)在《罗家沟山塘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及结构计算》文中指出结合罗家沟山塘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投资经济性等因素,本研究优选筑坝材料丰富、埋石率高、坝体温控效果好和综合投资较优的C15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方案。大坝结构计算结果表明,坝体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高,应力分布均匀,可为工程高效优质的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指导。

贾珂程[5](2021)在《基于数值模拟的地质灾害链动力学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大型滑坡由于滑坡体积大、运动距离远、灾害链效应显着,常造成巨大的危害。我国大江大河峡谷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灾害链源区位能巨大,物质沿程运移能量汇聚与消散过程变化多样,其形成演化过程与机理复杂,一旦发生“滑坡-堵江-溃决”灾害链事件将对流域的基建设施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反演大型滑坡的灾害动力学过程,揭示大型滑坡灾害链成灾过程与机理,对于灾害情景分析和未来大型滑坡灾害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以黄河上游戈龙布滑坡和金沙江上游肖莫久潜在滑坡为研究对象,开展“滑坡-堵江-溃决洪水”灾害链过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分析获取研究区域滑坡特征及地形地貌数据,采用无人机获取的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建立了滑坡模型,研究了滑坡的动力学过程,将滑坡模拟堆积形态作为堰塞坝导入HEC-RAS软件中进行洪水演进模拟,再现和预测了滑-堵-溃灾害链全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岩石高速摩擦试验得出的摩擦衰减规律,提出了对速度与摩擦系数关系的处理方法并应用到滑坡模拟中,实现了对滑坡过程中摩擦系数降低并加剧高速运动现象的模拟。(2)根据“戈龙布滑坡-堵江-溃决洪水”灾害链野外调查和模拟结果,戈龙布滑坡持续了103s,前部颗粒的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都要高于后部颗粒,最大速度可达57 m/s。滑坡在运动过程中呈现破碎程度区域差异性等动力学特性,堵塞河道的前缘滑体多为单个颗粒,后部存在着大小不一的块体团簇。滑坡堵塞黄河形成堰塞坝高达143 m,上游形成面积128km2,库容4.87×109m3的堰塞湖。通过模拟不同大坝破坏程度下洪水演进过程,推算出大坝破坏程度为15%,25%,50%和75%时,溃口最大峰值流量分别为15137.9 m3/s、52192.9 m3/s、157375.5 m3/s和326703.6 m3/s,并分析了下游各重要断面的洪峰流量、河道宽度和水位等情况。讨论了洪水演进与喇家遗址的关系,发现在25%溃坝时,溃口洪峰流量为57782.3 m3/s,喇家遗址处水深为27.1 m,超过遗址古地面6.1m;75%溃坝时,到达小浪底的最大流量相当于百年一遇洪水流量。(3)对影响川藏铁路安全运行的肖莫久滑坡进行了野外调查、监测和情景模拟,肖莫久滑坡失稳后滑动持续时间为65s。后缘颗粒的最大速度和平均速度均高于中部和前缘颗粒,最大速度可达78.2 m/s。根据模拟,滑坡堆积区长约2023 m,宽约900 m,最大高度约为149 m;滑坡滑动后将堵塞金沙江,形成高程为2940 m,库容4.13×109m3的堰塞湖。对比了引入摩擦衰减经验公式和使用固定摩擦系数的滑坡堆积区特征,引入摩擦衰减经验公式后较好的反映了滑坡的高流动性和连续性。通过模拟不同大坝破坏程度下洪水演进过程,推算出大坝破坏程度为15%,25%,50%和75%时,溃口最大峰值流量分别为12051.7 m3/s、43451.4 m3/s、148635.6 m3/s和304544.7 m3/s,分析了下游各断面的洪峰流量和抵达时间等情况,并制作了川藏线沿岸洪水淹没范围分布图,研究结果对川藏铁路和金沙江沿岸滑坡灾害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陈旭[6](2021)在《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中小河流众多且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防洪安全是河流防洪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河流的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山区河道源短流急且季节性强,汛期防洪压力大,而非汛期经常断流,不少河道景观生态效果较差,治理当中需兼顾防洪、生态和景观效果,无疑增加了治理设计的复杂程度。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牤牛河为例,对山区河道生态整治工程进行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牤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河段进行了水文、气象、洪水、地质等资料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生态治理的目标和原则为防洪除患;生态优先,接近自然;保护为主,适当考虑开发。(2)将传统工程设计与生态景观元素融合,在防洪工程设计的同时进行了河道沿途及重要节点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而对工程设计中不同材料的运用、不同工程设计方案的选取进行行洪要求、景观效果、工程安全、经济技术综合分析比选,优选了工程设计方案。(3)在通过一维水力计算推求河道水面线的同时,基于MIKE21建立了设计河段的二维水动力模型数学模型,计算了设计工况下的河道水位分布、断面流速场,为工程设计提供精细指导。(4)在对河道进行数值模拟时,选取同时具备顺直段、分叉段、弯道段的标志性河段,使计算结果更具有代表性。为地形复杂的山区河道的水力学计算提供了更加精细的计算方法。融合工程安全与景观生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实施河道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流空间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洪水数值模型建立二维水动力模型的研究为复杂山区河道的水力学计算以及工程设计的优化探寻了可行的方法。

万海燕[7](2020)在《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水库以及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的温度变形进行研究,在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69017、51969018)的资助下,将数学、力学理论与方法、大坝安全相关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多种手段相结合,基于大坝原型观测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和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对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水库,探求国内外三种无温度监测设施的水库垂向水温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在探究水库水温分层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水库垂向水温特性,基于Boltzmann拟合模型,提出无温度监测设施的坝前垂向水体温度计算方法。针对本文提出的无实测温度资料的坝前垂向水体水温计算公式,探究参数A1、A2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Month、A1、A2、depth、area五个因素作为主成分,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构建了未知参数x0、△x的回归预测模型。(2)探究了传统温度分量因子存在的不足,基于物体内部的热传导定律和傅里叶热传导理论研究环境温度为变量时的坝体混凝土内部温度场解析方法。探究了环境温度在混凝土坝体中热传导滞后效应,建立了单个脉冲环境温度变化引起坝体内部变形的表达式,将连续变化的环境温度离散化,基于线性叠加原理,改进了温度分量表达式,构建了精度较高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3)以某混凝土重力坝2#、4#及5#坝段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无水温实测资料的水库坝前垂向水温计算表达式及其相应的参数,构建了改进后的温度变形分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水压分量和时效分量,进一步构建了大坝安全监控模型,实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库水温计算方法和采用改进温度分量表达式的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精度均较高。

杜丽荣[8](2020)在《粘土心墙土石坝监测资料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除险加固是保障己建土石坝工程安全的主要措施,对坝体进行加高加固是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除险加固形式。有些大坝甚至经历多次坝体加高加固,不同加高填筑体之间往往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间隔时间长的多次加高填筑使土石坝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土石坝的填筑特点,将对坝体的力学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多次加高加固土石坝进行安全评价研究,对进一步指导土石坝的除险加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经历多次加高加固的某粘土心墙土石坝开展监测资料分析,进而采用数值方法计算坝体力学性状,从应力变形、渗流及坝坡稳定等几个方面对某粘土心墙坝开展安全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实测资料对坝体沉降和坝体渗漏性状开展监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大坝水平位移和大坝沉降呈现逐步稳定趋势;测压管测值较为稳定,渗流量在6.0 L/s以内周期变化,粘土心墙及坝基高喷防渗墙起到了明显的防渗作用,大坝运行状况良好。(2)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大坝开展了三维应力变形计算,研究了坝体分期加固填筑对坝体应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粘土心墙坝应力变形分布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大坝多次分期加高加固填筑后运行良好。多次加高加固填筑对变形大小影响较小,但是在不同加高填筑体之间引起一定的应力突变效应,前后两期坝体存在变形协调问题。(3)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粘士心墙坝在不同工况下的三维稳定-非稳定渗流进行了分析。所得成果表明,该工程水利枢纽的水头值低,渗流的量小,位于心墙逸出点的渗透坡降值小于渗透坡降允许值,渗透失效不会出现。多次加高加固使心墙形态与直心墙存在差异,引起一定的渗流场分布差异,但不会对整体渗流场产生显着影响。(4)考虑坝体分期加高加固填筑的分区特点,采用有限元强度中的折减法对河床坝段和岸坡坝段上下游边坡稳定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多次加高加固的粘土心墙坝具有较好的坝坡稳定性,挡土墙增强下游坝坡安全系数的效果很明显。

刘飞[9](2020)在《引汉济渭深埋隧洞岩爆孕育特征与微震监测预警研究》文中指出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目的为解决关中地区渭河沿岸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秦岭输水隧洞为调水工程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全长81.77 km,穿越秦岭主脊段长约39 km,最大埋深约2000 m。输水隧洞地应力高、开挖扰动强、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过程中岩爆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和设备财产安全,岩爆已成为制约秦岭输水隧洞安全高效开挖的瓶颈问题。岩爆是岩体渐进破坏的过程,微震监测技术能捕捉围岩的微破裂,计算微震事件发生的时间、位置和能量等震源参数,通过分析大量微震事件震源参数的演化特征,可评估岩体损伤状态,进而预测岩爆。本文以微震监测和RFPA数值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揭示了秦岭输水隧洞岩爆的发生规律,以及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微震序列和能量释放特征;研究了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的频谱变化规律,以及岩爆波形的时频和能量特征;模拟了不同尺度结构面破裂可能诱发岩爆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洞周隐伏结构面的识别和验证方法,并给出基于定量地震学统计参数的结构面型岩爆前兆信息;评价了能量释放技术在岩爆防控工程应用的效果。研究为引汉济渭工程及其他工程深埋隧洞岩爆的监测、分析、预警和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秦岭输水隧洞的工程布置、地质条件和施工特点,构建可移动式微震监测系统,实现对掌子面开挖卸荷诱发围岩微破裂的实时和连续监测,通过人工敲击试验校正应力波波速,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对几种常见的震动信号进行波形分析,准确识别有效微震事件,提高围岩稳定性评估和岩爆预测预报的准确性。(2)揭示了秦岭输水隧洞3号洞K33+873.3-K36+979.6洞段298次岩爆的发生规律,分析了沿隧洞轴向和洞周岩爆密集区的成因;基于大量岩爆和微震监测数据,研究了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和微震序列类型,定量分析了不同等级岩爆对应微震事件的能量释放特征,为现场岩爆等级预测提供参考依据。(3)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S变换研究了秦岭输水隧洞3号洞连续两次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的幅频和时频变化规律,寻求岩爆发生的频域前兆信息;根据所选3号洞89次岩爆波形的时频特征,将岩爆波形划分为持续型、单震型和多震型,并运用S变换的逆变换重构岩爆波形信号,研究了不同类型岩爆波形的能量分布特征。(4)采用RFPA软件模拟了不同力学性质大尺度结构面滑移和包含锁固段结构面破裂过程能量释放特征及可能诱发岩爆灾害的机制;将静态载荷和动态扰动作用下围岩的破裂视作一个完整过程,运用RFPA动-静组合版研究了不同位置和产状的洞周结构面对隧洞围岩破坏失稳的作用机制。(5)结构面对岩爆的发生和强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结构面型岩爆的孕育过程和前兆信息也区别于应变型岩爆。根据秦岭输水隧洞4号支洞大量微震事件在左侧边墙的异常集聚推测隐伏结构面的存在,通过掌子面揭露的照片和微震事件的S波与P波释放能量比值(ES/EP)进行验证;采用每天微震事件个数、平均能量水平(AEL)、能量指数(EI)和事件密度云图结合SSS原理(应力累积、应力释放和应力转移)研究了 3次连续强烈岩爆的孕育过程;以定量地震学统计参数b值为预警指标,分析3次连续强烈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b值的变化规律,给出结构面型岩爆的前兆信息。(6)研究了秦岭输水隧洞4号支洞和4号洞施工过程中采用钻孔应力解除爆破和洞周径向应力释放钻孔措施主动防控岩爆的工程实践,通过分析现场试验前后围岩微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和释放能量变化规律评价能量释放技术在岩爆防控中的工程应用效果。

王跃[10](2019)在《湖库沉积物酶活性和功能菌群结构研究》文中指出沉积物中的酶是湖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驱动者,可作为评价湖库水体营养水平和微生物活性的指示因子。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北秀公园(HLJ)、北京市植物园(BJ)、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公园(XA)、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NJ)和广东省深圳市荔枝公园(GD)5个城市内湖、李家河水库和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物理化性质和酶活性,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和BIOLOG方法对湖库沉积物中功能菌群多样性进行诊断,揭示湖库沉积物酶活性和功能菌群结构多样性的偶联机制。通过探究人工诱导系统对水库沉积物酶活性调控,以期为人工充氧技术控制湖库内源污染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5个城市内湖沉积物的有机氮污染均较为严重。不同城市内湖沉积物酶活性差异极显着(P<0.01),有机质与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极显着相关。BIOLOG结果表明:沉积物细菌种群碳代谢差异显着,代谢能力依次为GD>BJ>NJ>HLJ>XA,碳代谢活性与脱氢酶活性显着正相关(r=0.851)。主成分分析表明NJ和BJ的代谢能力差异性较小,GD和XA代谢能力差异显着。(2)李家河水库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及营养盐的浓度较高,碱性磷酸酶、脲酶、脱氢酶和蔗糖酶酶活性具有空间异质性。DNA测序结果表明,Sigarispora(4.15%)、木霉属(2.13%)和假散囊属(1.93%)是优势菌属。冗余分析可知,沉积物中脱氢酶与Mucoromycota、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均呈显着正相关,有机质、总氮和铁与捕虫霉门呈正相关,其中有机质是影响酶活性和真菌群落的主导环境因素。(3)金盆水库沉积物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在表层富集,垂向剖面均呈降低趋势。沉积物酶活性季相差异显着(P<0.01),且随深度的增加,酶活性降低。DNA测序结果表明:水库沉积物7月细菌种群丰度高于3月,细菌种群丰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厚壁菌门、变形菌、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菌群。乳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是优势菌属。冗余分析表明,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酶活性对蓝细菌和疣微菌门影响显着。(4)人工诱导机制(扬水曝气系统)运行期间表层沉积物中总氮含量降低了2.08%,总磷、铁和锰含量分别增加了1.71%、16.29%和19.97%,有机质在运行期间的显着降低了53.19%。运行期间表层沉积物酶活性显着高于运行前的酶活性,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活性依次活性提高了12.85%、44.30%、34.47%和29.96%,4种酶活性垂向剖面降低。总氮、总磷和有机质与4种酶活性显着相关,该系统有效抑制沉积物氮磷释放,降低有机质含量和增强酶活性。(5)电缆细菌是近几年新发现的参与沉积物硫循环的重要功能微生物。目前,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电缆细菌属于脱硫球茎菌科(Desulfobulbaceae),属水平系统发育分类尚未明确。本研究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初步构建电缆细菌的检测方法,选用特异性探针DSB706进行杂交,发现沉积物中存在电缆细菌。

二、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前咀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水文资料的复核
        1.3.2 现有水库泥沙处理技术对小型水库的适用性
        1.3.3 邻近区域小型水库排沙经验
        1.3.4 排沙洞泄流规模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路线
第二章 工程现状调查与水文资料复核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基本资料
    2.3 降雨与径流复核
        2.3.1 降水、径流、气象资料审查
        2.3.2 径流系列的一致性及代表性分析
        2.3.3 樊家河水文站年径流量频率计算
        2.3.4 前咀子水库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计算
    2.4 设计洪水复核计算
        2.4.1 洪水特性
        2.4.2 历史洪水调查
        2.4.3 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2.4.4 用水文比拟法推求设计洪水
        2.4.5 用洪峰面积相关法推求设计洪水
        2.4.6 成果评估及采用
    2.5 泥沙
    2.6 蒸发与水温
        2.6.1 水面蒸发
        2.6.2 水库蒸发增损量计算
        2.6.3 水温
第三章 前咀子水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3.1 区域地质概况
    3.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3.3 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3.3.1 地质概况
        3.3.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3.3 坝址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3.4 放水排沙洞工程地质条件
        3.4.1 地质概况
        3.4.2 放水洞工程地质条件
    3.5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
        3.5.1 地质概况
        3.5.2 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
        3.5.3 边坡稳定性评价
第四章 坝区建筑物除险加固方案分析研究
    4.1 大坝加固设计方案分析
        4.1.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4.1.2 坝顶高程、坝体渗流、稳定复核
        4.1.3 坝体加固设计
    4.2 溢洪道加固设计
        4.2.1 溢洪道原设计的概况
        4.2.2 原溢洪道存在问题
        4.2.3 加固设计原则
        4.2.4 溢洪道水力计算
    4.3 放水排沙洞加固设计
    4.4 防汛道路设计
        4.4.1 技术标准
        4.4.2 路线
        4.4.3 路基
        4.4.4 路面
        4.4.5 涵洞
    4.5 坝区绿化美化设计
    4.6 大坝变形观测设计
        4.6.1 监测项目
        4.6.2 观测点的布设
    4.7 除险加固工程投资分析与评价
        4.7.1 编制依据
        4.7.2 设计概算
    4.8 经济评价
        4.8.1 经济评价依据及参数
        4.8.2 国民经济评价
        4.8.3 评价结论
第五章 水库库区泥沙清淤方案分析研究
    5.1 常用的机械挖沙技术
        5.1.1 挖泥船疏浚技术
        5.1.2 水库淤积泥沙常用机械清淤技术
        5.1.3 河道淤积泥沙的机械清淤技术
    5.2 前咀子水库库区淤积泥沙清淤方案分析
        5.2.1 水力挖沙成本效率的分析计算
        5.2.2 前咀子水库高浓度泥浆管道输送可行性分析
        5.2.3 前咀子水库高浓度泥浆输送相关参数分析
    5.3 关于前咀子水库清淤外运泥沙浓缩处理方案的建议
第六章 高含沙量对排沙洞泄流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6.1 排沙洞概化模型及坝区入洞高含沙水流的特点
    6.2 中小型水库坝区高含沙水流的流变特性
        6.2.1 坝区高含沙水流的流行分类
        6.2.2 亭口水库坝区高含沙水流的流变特性
        6.2.3 亭口水库所在流域高含沙水流流变参数的测定
    6.3 高浓度宾汉体水流阻力问题研究现状
    6.4 高含沙量对排沙洞泄流能力影响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6.4.1 对比试验观测方法的设计
        6.4.2 试验工况及观测结果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罗家沟山塘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及结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 坝型适宜性分析比选
3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
    3.1 挡水建筑物
    3.2 溢洪道
    3.3 取水兼放空管
4 大坝结构设计计算
    4.1 坝顶高程计算
    4.2 大坝稳定及应力分析
        4.2.1 坝体抗滑稳定分析。
        4.2.2 坝体应力分析。
5 结论

(5)基于数值模拟的地质灾害链动力学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滑坡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2 溃坝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滑坡灾害链研究方法
    2.1 滑坡模拟计算方法
        2.1.1 概述
        2.1.2 PFC3D简介和基本假设
        2.1.3 接触本构模型
        2.1.4 细观阻尼机制
        2.1.5 伺服控制
        2.1.6 变量记录
        2.1.7 摩擦衰减
    2.2 溃坝洪水模拟计算方法
        2.2.1 一维计算原理
        2.2.2 二维计算原理
第三章 戈龙布滑坡灾害链过程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质条件
        3.1.2 气象水文
    3.2 滑坡特征
        3.2.1 启动区特征
        3.2.2 堆积区特征
    3.3 滑坡动力学模拟
        3.3.1 模型建立
        3.3.2 运动特征
        3.3.3 堆积特征
    3.4 堰塞坝溃决洪水演进模拟
        3.4.1 库容曲线计算
        3.4.2 演进过程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金沙江潜在滑坡灾害链过程研究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质条件
        4.1.2 气象水文
    4.2 肖莫久滑坡特征
        4.2.1 滑坡滑源区
        4.2.2 变形分区特征
        4.2.3 滑坡形变特征
    4.3 滑坡动力学模拟
        4.3.1 模型建立
        4.3.2 运动特征
        4.3.3 堆积特征
    4.4 堰塞坝溃决洪水演进模拟
        4.4.1 库容曲线计算
        4.4.2 演进过程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5.2 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河道生态整治研究现状
        1.2.2 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及其在河流洪水计算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工程概况及基础计算分析
    2.1 牤牛河河道工程基本概况
        2.1.1 河道现状及工程位置
        2.1.2 气象与水文
        2.1.3 工程地质条件
    2.2 工程建设必要性
    2.3 设计思路与原则
        2.3.1 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2.3.2 设计原则
    2.4 工程规模及总体布置
        2.4.1 工程总体布置及任务
        2.4.2 工程任务
    2.5 设计洪水
    2.6 天然水面线计算
        2.6.1 计算公式
        2.6.2 糙率的选取
        2.6.3 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成果
    2.7 小结
3 牤牛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3.1 防洪堤线布置
        3.1.1 堤线布置原则
        3.1.2 堤线比选
    3.2 河道工程设计
        3.2.1 断面设计
        3.2.2 生态型岸墙及岸坡工程设计
    3.3 生态景观工程设计
    3.4 设计水面线成果
    3.5 小结
4 基于MIKE21的河道二维洪水数值模拟
    4.1 MIKE21模型简介
        4.1.1 控制方程
        4.1.2 数值解法
    4.2 模型构建
        4.2.1 模拟计算范围的确定
        4.2.2 网格划分
        4.2.3 边界控制条件
        4.2.4 模型合理性验证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4.3.1 分叉区域模拟结果
        4.3.2 弯道区域模拟结果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7)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库水温预测研究进展
        1.2.2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处理
        1.2.3 大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坝前垂向水体温度计算方法研究
    2.0 概述
    2.1 无温度监测设施的水库垂向水温计算方法
    2.2 水库水温分层判定方法
        2.2.1 水库水温分层类型
        2.2.2 水温分层结构判别
    2.3 水库垂向水温特性分析及计算方法
        2.3.1 S型生长曲线方程
        2.3.2 水库垂向水温分布公式
    2.4 库水温垂向深度分布公式参数的确定
        2.4.1 参数A_2的确定
        2.4.2 参数A_1的确定
        2.4.3 参数x0、△x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构建
    3.0 概述
    3.1 传统温度位移分量因子的不足之处
    3.2 物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规律
    3.3 混凝土坝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求解
        3.3.1 环境温度为常量的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求解
        3.3.2 环境温度为变量的傅里叶热传导方程求解
    3.4 环境温度为变量时坝体内部温度场及其解析解
        3.4.1 环境温度为变量时的坝体内部温度场的解析解
        3.4.2 环境温度为变量时的坝体内部位移场的解析解
        3.4.3 混凝土坝位移场的有限元求解
        3.4.4 环境温度的脉冲峰值不同取值时的温度位移量
    3.5 偏态分布函数
        3.5.1 瑞利分布函数
        3.5.2 卡方分布
    3.6 连续型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坝体位移的影响
        3.6.1 混凝土坝温度位移的叠加分析
        3.6.2 环境温度场的量化及其对坝体温度位移的影响
    3.7 大坝位移统计模型的建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1 概述
    4.2 工程概况
        4.2.1 自然环境条件
        4.2.2 地质环境条件
        4.2.3 大坝变形测点的布置
        4.2.4 环境量监测资料分析
    4.3 坝前垂向水温预测
    4.4 大坝位移安全监控模型的建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粘土心墙土石坝监测资料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粘土心墙坝应力变形分析研究现状
    1.3 粘土心墙坝渗流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某粘土心墙坝监测资料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安全监测布置
    2.3 安全监测资料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粘土心墙坝稳定-非稳定渗流分析
    3.1 渗流计算原理
    3.2 渗流计算模型及工况
    3.3 渗流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粘土心墙坝应力变形分析
    4.1 坝体应力变形计算理论
    4.2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4.3 坝体应力变形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粘土心墙坝坝坡稳定分析
    5.1 坝坡稳定计算的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5.2 坝坡稳定计算模型及工况
    5.3 坝坡稳定计算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引汉济渭深埋隧洞岩爆孕育特征与微震监测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岩爆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爆的定义
        1.2.2 岩爆的机理
        1.2.3 岩爆的分类
        1.2.4 岩爆孕育过程和预测
        1.2.5 岩爆的控制
    1.3 微震监测与应用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工程背景与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2.1 工程背景与地质条件
        2.1.1 引汉济渭工程概况
        2.1.2 秦岭输水隧洞工程地质特征
        2.1.3 4号支洞工程地质特征
    2.2 微震监测岩爆预测原理
    2.3 秦岭输水隧洞微震监测系统构建
        2.3.1 系统组成及拓扑图
        2.3.2 传感器选型及安装
        2.3.3 微震定位原理及波速校正
    2.4 波形分析与信号识别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输水隧洞岩爆及微震活动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秦岭输水隧洞岩爆特征
        3.2.1 岩爆的空间分布规律
        3.2.2 岩爆沿洞周分布规律
        3.2.3 岩爆与掌子面距离
        3.2.4 岩爆微震预测结果统计
    3.3 秦岭输水隧洞微震释放能量特征
        3.3.1 不同等级岩爆微震释放能量特征
        3.3.2 不同等级岩爆微震释放能量对比
    3.4 秦岭输水隧洞微震序列特征
    3.5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时空分布规律
    3.6 本章小结
4 微震频谱和岩爆波形时频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幅频变化规律
    4.3 岩爆孕育过程中微震活动时频分析
        4.3.1 时频分析理论
        4.3.2 微震活动时频分析
    4.4 秦岭输水隧洞岩爆波形时频与能量分布特征
        4.4.1 岩爆波形分类与时频分析
        4.4.2 岩爆波形能量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隧洞围岩破坏结构面作用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RFPA软件简介
    5.3 大尺度结构面破裂能量释放特征
        5.3.1 断层力学性质对能量释放的影响
        5.3.2 含锁固段结构面破裂能量释放特征
    5.4 动静载荷作用下围岩破坏洞周结构面作用机制
        5.4.1 结构面位置对隧洞围岩破坏的影响
        5.4.2 结构面产状对隧洞围岩破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构面型岩爆孕育过程及预警研究
    6.1 引言
    6.2 隐伏结构面识别与验证
        6.2.1 隐伏结构面识别
        6.2.2 隐伏结构面验证
    6.3 结构面型岩爆孕育过程分析
        6.3.1 4号支洞结构面型岩爆概述
        6.3.2 岩体应力变化的SSS原理
        6.3.3 微震事件个数、能量和能量指数
        6.3.4 微震事件密度云图
    6.4 基于定量地震学的结构面型岩爆预警
    6.5 本章小结
7 能量释放岩爆防控技术工程应用
    7.1 引言
    7.2 钻孔应力解除爆破工程实践
        7.2.1 4号支洞钻孔应力解除爆破试验方案
        7.2.2 4号支洞钻孔应力解除爆破试验结果
    7.3 高岩爆风险区径向应力释放钻孔工程实践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摘要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湖库沉积物酶活性和功能菌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沉积物酶活性研究进展
        1.2.2 湖库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1.2.3 人工诱导机制(扬水曝气系统)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2 城市内湖沉积物酶活性和微生物代谢特征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区概况
        2.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城市内湖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
        2.2.2 城市内湖沉积物酶活性分析
        2.2.3 城市内湖沉积物微生物代谢活性特征
    2.3 小结
3 李家河水库沉积物酶活性和真菌种群结构空间异质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样区概况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李家河水库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分布特征
        3.2.2 李家河水库表层沉积物酶活性分析
        3.2.3 李家河水库沉积物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3.2.4 李家河水库沉积物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3.2.5 沉积物理化性质、酶活性和真菌偶联关系分析
    3.3 小结
4 金盆水库沉积物酶活性和细菌群落垂向演替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采样区概况
        4.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金盆水库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垂向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4.2.2 金盆水库沉积物酶活性的垂向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4.2.3 金盆水库微生物多样性的垂向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4.2.4 金盆水库沉积物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分析
        4.2.5 细菌群落与理化性质以及酶活性的偶联关系分析
    4.3 小结
5 人工诱导机制(扬水曝气系统)对水库沉积物酶活性调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采样区概况
        5.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3 实验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期间沉积物理化性质垂向特征分析
        5.2.2 扬水曝气系统运行期间沉积物酶活性垂向变化特征
        5.2.3 系统运行期间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5.3 小结
6 水源水库沉积物中电缆细菌检测方法初探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采样区概况
        6.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6.1.3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右岸滑坡工程地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在覆盖层上建造拱坝地基处理新措施的研究与评价[D]. 陈玉琳.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苏基-克纳里大坝防渗结构体系静动力分析[D]. 程露. 三峡大学, 2021
  • [3]前咀子水库除险加固方案设计及相关问题的分析研究[D]. 李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罗家沟山塘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及结构计算[J]. 张晓松. 河南科技, 2021(11)
  • [5]基于数值模拟的地质灾害链动力学过程研究[D]. 贾珂程. 长安大学, 2021
  • [6]北方山区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以滦平县牤牛河为例[D]. 陈旭.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7]无实测水温资料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 万海燕. 南昌工程学院, 2020
  • [8]粘土心墙土石坝监测资料分析及安全评价研究[D]. 杜丽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9]引汉济渭深埋隧洞岩爆孕育特征与微震监测预警研究[D]. 刘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10]湖库沉积物酶活性和功能菌群结构研究[D]. 王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黑河金盆水库工程大坝滑坡右岸工程地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