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表“即时状态”的语用义(论文文献综述)
盛蕾[1](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郝剑昌[2](2021)在《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能VP1就不VP2”格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VP1就不VP2”格式是现代汉语中比较较典型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格式,由“能VP1”和“就不VP2”前后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分别以能愿动词“能”和结构副词“就”、否定副词“不”所引导,主要表达说话人的态度、建议、评价等,主观性较强,多用于口语之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立足于各大语料库的语料基础,旨在以构式语法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语义学和语用学等相关理论,从多个角度对“能VP1就不VP2”这一格式进行描写及分析。本文结合语义学、语用学、语言教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旨在对“能VP1就不VP2”格式进行详细的描写及解释,全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从句法、语义、语用、汉语教学四个方面着手,论述了关于“能VP1就不VP2”格式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经研究后我们发现,“能VP1就不VP2”格式是一种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化程度较强的、具有标记性和紧缩性的格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主要从“能VP1就不VP2”格式本身出发,研究内容具体为:对“能VP1就不VP2”格式的性质、格式的构件分析以及格式变式类型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结合语义学、语用学相关理论对“能VP1就不VP2”格式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包括:句法层面上,论述了“能VP1就不VP2”格式充当句法成分、单独成句、充当分句三种情况。语义层面上,详细分析了“能VP1就不VP2”这一格式的语义特征、语义关系、语义类型几方面内容。语用层面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能VP1就不VP2”格式的语用功能分析、语用特点分析以及“能VP1就不VP2”格式的连用分析。第四部分从语言教学角度出发,论述了“能VP1就不VP2”格式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教学现状及教学价值,并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对“能VP1就不VP2”格式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期望对汉语教学能起到有益的指导价值。进而对教学资料编排等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和举措。
申文雅[3](2020)在《瑞金方言叹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叹词作为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经常出现于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虽然学界对叹词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叹词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叹词的口语性极强,语义丰富,对叹词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说话人的情感认识。特别是对特定地域方言的叹词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汉语叹词研究成果,而且有利于呈现某一地域的语言文化特色。本文以瑞金方言特色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语音、语义、话语功能交际、指示叹词专题、戏曲叹词运用等角度出发,对瑞金方言特色叹词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描写、分析。力求拓宽汉语方言研究领域,并为普通话叹词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与支持。本文总共分为七章,如下:第一章绪论。先是介绍瑞金方言及瑞金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次从普通话叹词、方言叹词、古汉语叹词、戏曲叹词运用等方面入手,.揭示叹词的研究概况,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瑞金方言语料库建设与实验语音学软件的使用。介绍了 ELAN、Praat软件,着重介绍如何利用ELAN自建瑞金方言语料库、利用Praat实验语音学软件分析叹词的音高和调长,并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分析瑞金方言的特色叹词。第三章瑞金方言叹词的本体研究。以瑞金方言中的20个典型特色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章的音高、调长的实验结果,并将瑞金方言特色叹词按照语气意义分类,分为表情叹词、表意叹词、表态叹词三类,详细描写分析其语义特征。第四章瑞金方言叹词话语功能研究。从静态社会因素和动态交流因素两个方面分析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基调中的体现,并进一步讨论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功能作用。第五章瑞金方言指示叹词专题研究。通过比较法,将瑞金方言指示叹词“嘚”“呔”“[en33]嗯3”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三个叹词的相同和不同用法。另外,分析三个指示叹词的语用功能。第六章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先对赣南采茶戏、瑞金山歌、古文说唱等瑞金文化艺术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别从音节结构、句法分布、功能作用的角度重点分析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情况。第七章理论思考。内容包括:注重鲜活纯正方言语料的搜集;注重实验语音学测定叹词声调的科学性;注重叹词研究领域的延伸;注重叹词单点研究的拓展。最后是结语。对瑞金方言叹词的研究进行总结,从而得出规律和结论。并对研究进行整体回顾,反思论文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陈诗语[4](2020)在《基于范畴观的“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多维考察》文中指出“想”义双音动词作为典型的高频心理动词,语言演变的长河中表现出“异彩纷呈”的多样化特征,本文以“范畴观”理论和“系统论”方法论为统摄,将“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动态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同时综合运用语义语法学、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流派理论,以横向和纵向立体化维度,从内部和外部探究其范畴的生动表现,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具象地描写与解释。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对选题意义、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和任务进行了简明的概述,同时也针对诸如“范畴”、“词群”、“心理动词”等术语,明确了其在本文中的内涵。第一章:从内部视角,首先对研究对象“想”义双音动词词群进行了分类与界定,然后分别从纵向维度,阐释了单音词“想”与“想”义双音动词词群间上下位的范畴层级关系;从横向维度,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构拟出各词群的动—形连续统。从而全面探究“想”义双音动词词群内部的范畴化。第二章:从外部视角,根据“双向选择”的理论原则,选择“程度范畴”、“时间范畴”、“语气范畴”这三类认知范畴为代表,研究“想”及“想”类双音动词词群在与它们组配时的语法表现特点及适配度,同时结合心理学和语用学理论,研究其中的交际意义。再者,笔者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句模”,此时,重点在各类句模的基础上考察“想”类双音动词作为动核成句的结构类型及关系,并对其中“经事”、“涉事”进行归类讨论,从而将句法平面类化,有助于交际的实际应用。第三章:将范畴置于微观动态连续统中,则非范畴化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在此基础上,选取“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中含“想”的双音动词,考察其在跨层词汇化历程中非范畴化的生动表现,并对其共性进行归纳和探析,以此推进词群的词汇化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明确了重要结论及创新点,并反思了本文有待完善之处。此外,余论还指出了“X想”、“想X”等可待挖掘研究方向。
宁柏慧[5](2019)在《该X就X构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X就X”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高,运用范围广,颇具特色的一个构式,本研究在认知构式语法以及历时构式语法、语法化、词汇化、语言历时演化等为核心的新构式理念以及其他认知语言理论基础上采用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对比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对“该X就X”构式进行研究。“该X就X”构式作为一个局部图式性的有标紧缩构式,其基本构式义可概括为当执行某事件或产生某结果的条件具备且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时,按照这种条件顺其自然有序去执行某事件或得到某结果;构式语用义可概括为表建议、表劝导、表无所谓、表不满、愤怒;构式在已然事实、未然事实的语义类型中均能使用,表现出[+事理性]、[+条件性]、[+强调性]、[+主观意愿性]的语义特征。构式内部由情态助动词“该”、副词“就”、变项“X”构成,构式中的“该”除了表“理应如此、应该”义的同时还表示“必要”义,但不表“推测”义。构式中的“就”是个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特点的副词,客观上“就”具有衔接作用,对前后部分的“X”进行衔接;主观上“就”辅助强调后部分的“X”,带有强烈主观性。两个常项的意义在构式中影响着构式义的形成。构式中的变项“X”有同形、异形两种情况,其音节类型多为单音节、双音节,少数为五音节以上;词项类型多为谓词性成分,少数为体词性成分。构式与构件成分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构式整体对构式变项进行压制;另一方面,构式中各构件成分自身词汇义在“词汇压制”影响下自下而上地对构式义造成影响。构式具有能充当句子谓语、宾语、主语、定语,作复句的分句,独立成句的句法功能;具有主观表达、语义语用预设、突显焦点、语篇衔接的语用功能;具有言简意赅、简洁凝练、韵律和谐、增强语势、新颖别致、生动形象、活泼风趣的修辞功能。从共时视角对构式语义、句法、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动态地从历时视角探究了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发现其历经准备、形成、发展三阶段,这三阶段是一个渐变演化过程,处于“复句>紧缩结构>紧缩构式>习语构式”中。在演化过程中构式化、构式性演化、语法化、主观化常伴其中。在此影响和作用下,诱发了构式形成的内部动因,即构式内部句法经过省缩,小句非句化内部边界消除,逐渐演变成一个紧凑凝固的紧缩结构;语义经历构式常项语义、构式义的虚化、泛化、抽象化、主观化;语用频率增加,构式发展成为一个为人熟知并大量使用的一个口语性构式。除语言内部动因外,语言经济性、象似性、突显性这三大重要原则与图式范畴化、重新分析、类推、概念整合等语言机制共同促使构式形成。从形式、语义、功能三方面对构式及其相似构式“该XX”、“X就X”进行异同对比,发现构式间存在共时性的外部承继关系与内部承继关系。其中“该X就X”与“X就X”构式承继了构式源形式“S1(“该”),S2(“就”)复句”的语义逻辑关系;“X就X”构式承继了“该X就X”构式的部分理据,这属于构式的外部承继。三个构式在基本构式义的基础上都发生了语义偏离,出现了以基本构式义为基础的引申语用义;“该XX”构式作为“该X就X”构式的变式,承继了“该X就X”构式的部分理据,这属于构式的内部承继。
蒋梦园[6](2019)在《资阳方言“讲”的多功能用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资阳方言的“讲”及其相关的多功能用法。资阳方言作为西南官话的一个次方言,属于成渝片,但其远离城区的乡镇受老派湘语的影响较大。该区域内表达言说行为的动词同时使用“说”和“讲”,本文主要研究日常口语中的“讲”及其相关用法。在立足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对“讲”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合理的功能定性,发现“讲”在读音上呈现讲1[?ia??3]、讲2[ka??3]共存的文白异读现象,且“讲”存在实义动词、话题标记、话语标记,自我表述标记、引语标记,标句词、信源传信标记、反预期标记、断言语气词等多种功能用法,其及物性特征、文白读音及语用变体形式在不同功能间呈有规律的分布,反映出其正处在语法化进程中。本文借助词义学、语法化、广义传信等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把“讲”的多种功能与其词义、结构义、语用义联系起来,借助前人的相关研究,对各种用法的来源和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并对其语法化路径进行构拟。本文对资阳方言“讲”的多功能描写分析,不仅能反映方言区内言说动词用法的概貌,还能为汉语言说动词的系统化研究及语法化理论提供更多佐证。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资阳及资阳方言进行概述,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讲”和研究范围,接着介绍言说动词及传信范畴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说明研究方法、研究步骤及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描写和梳理资阳方言中“讲”的文白异读情况以及动词“讲”的词义系统。首先梳理和比对了标准语的“说”与“讲”在该方言区的使用情况,描写“讲”的文白异读现象。接着根据“讲”后所带宾语性质的区别将动词“讲”分为基本言说动词、转述动词(进一步分为表述义和引述义)两个义类。梳理言说义动词“讲”的语法特征,归纳其宾语类型,描写“讲”在常用语境中由不同义素的增减引申而来的三类相关语境义:讲究、看重;引介、说媒和嫁;提醒、批评、骂。根据宾语来源把转述义动词“讲”分作自我表述和引述他人两个次类,并分别描写其语法特征。最后归纳实义动词“讲”的词义演变机制。第三章描写资阳方言中由言说义动词虚化而来的话题标记“讲”及其功能。梳理话题、话题标记的定义,对“讲/要讲”能够成为并顺利成为话题标记的可能性和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并描写“讲”与情态动词“要”的组合,对形成关系从句标记“要讲/讲”的重要性。描写一个资阳方言中的次类话题标记——举例标记。对“讲”后的话题与其述题的语义关系进行描写,把“讲”后话题分为论元共指、语域式等四类。第四章主要描写和分析资阳方言中,关涉第一人称的表述义主谓结构“我讲”和完整小句“我跟你讲”在特殊语境中主观化而来的话语标记及其功能。用回归语境的方式对自我表述结构“我讲+X”细致描写和分析,区分话语表述和观点表述并理清其关系,提出一种特殊语境是话语标记“我讲”基本功能的来源。提出结构义和特殊语境义的抽象复合最终形成“我讲”的“提醒听者注意”的话语功能,并建立起一个特殊语境模型。对歧义句中“我跟你讲”提出引入语境的区分、辨别方式。细致描写不同位置的话语标记“我跟你讲”所具有的不同话语功能,并将其分为后重提示型,过度补充型和前重重申型三个大类。通过具体的会话分析,明确了在会话交际中各个不同位置的“我跟你讲”可表达的不同主观态度。第五章梳理和论证引述义动词的“讲”向句首位置的标句词“讲”语法化的机制和过程。提出进入连动结构并且前项动词的词义、词性变类是促使“讲”不断发生虚化的诱因和机制。借助语音实验,观察实义动词、引语标记、标句词“讲”读音的不同程度弱化,构拟“讲”的语法化路径。第六章主要描写和梳理资阳方言中向句末位置发展并成为传信标记“讲”的过程及其传信功能。首先,描写引述义动词“讲”及其变体在不同传信语的引导句中发挥的不同传信功能。通过对会话语篇的分析,以及对“讲”的读音分布、变体形式的分布描写和统计,发现“讲”变体形式的使用和读音分布规律主要由转述者有意识地进行选择。追补语的形式主要有“VP讲2”和“(NP)两类,并结合语篇对各自的传信功能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描写和分析了句末超预期传信标记的“讲”,指出其是由间接转述的“(NP)讲”类追补语主观化而来的过程和原因,主要关涉到结构位置、合作原则以及语境义的吸收。最后描写和分析了资阳方言中表达否定断言的一个特殊句式,并指出“讲”在这种句式中的高频使用,使其虚化成一个句末的否定语气词。第七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刘思琪[7](2018)在《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文中指出语用学是研究语言运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近年来,随着语用学在国内的深入发展,国内语文教育界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关注并探索将语用学理论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语文教改路径,试图改善传统的语文导读教学模式,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能力和在现实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语用学的介入将改写语文导读教学的模式,更加凸显语文教育在思维提升、人格塑造、育人成才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对于语文教学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要求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文导读的语用教学目标。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三所中学的高中师生为调查对象,对当前高中语文导读现状和语用型导读教学现状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第二章,分析传统导读教学的特征与局限,对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进行价值评述。引入语用型课文导读常见的五大理论基础,将语用学理论中的指示照应理论、会话含意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与语用型导读教学相结合,为本研究寻求理论依据。第三章,根据当前语文导读现状和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提出高中语文语用型导读教学的四个策略,并对语文课程目标、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展开讨论,提出实施建议。第四章,选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三篇课文进行个案设计。结合语用学理论,梳理分析课文的语用教学点,设计导读过程并进行设计反思。本论文研究的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模式,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力求转变传统以讲读、感悟为主的语文教学,倡导以“语用”为核心的导读教学模式,提升当前语文导读教学的实效性,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思辨能力、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
巴丹[8](2018)在《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注性副词是副词研究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较之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评注性副词受到学界更为热烈的关注。但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多局限在单句内部,重点从主观化、语法化和情态范畴等角度来展开研究。对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的研究则相对单薄,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散的单个副词、以及传统意义上的典型的“关联副词”的研究。而对于整个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则相对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功能主义语言学思想为指导,篇章语言学理论为出发点,植根于现代汉语副词的事实,对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进行系统性与专题性、多层次与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从单纯的句子层面扩展到复杂的篇章层面,采取共时分析与历时考察、总结归纳与演绎推理、静态描写与动态呈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中具有篇章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共有十二章,前三章从总体层面论述了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的篇章功能与相关现象:确定了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和研究范围;总结了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论述了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趋势,揭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与语法化、人际互动以及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探讨副词与连词、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阐释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进而展示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演化逐层渐进的风貌,揭示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与其它连接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差异。在前三章的基础上,第四到十二章共九章,分别选取“最好、确实、似乎、自然、反而、敢情、反正、只好、无怪乎”等九个评注性副词进行篇章衔接功能的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涵盖了六种衔接类型,包括解注关系、增补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让步关系、转折关系等。此外,通过对语义相近的副词进行辨析,将副词的个案研究范围延伸到“迟早、高低、好歹、横竖、死活、早晚、左右、管情、当然、反倒、无怪、难怪、怪不得”等十三个评注性副词。以期通过个案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对前三章的理论认识,达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理论提升和个案描写相佐证、典型副词与同类副词相比较的研究目的。对汉语中具有衔接功能的副词从句法分布与语义关系、衔接功能与情态功能、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探索。最后的结语对全文的基本观点与主要创见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并进一步反思了研究的局限与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王林哲[9](2018)在《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确立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地位,尝试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的范畴框架,并对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范畴进行系统描写和解释。我们将国外对意外情态范畴的研究成果与汉语实际情况联系起来,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以功能话语语法理论为纲、以关联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为辅,对汉语中能够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言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详细解释。本文着力从意外情态的编码、理解和使用三个角度对汉语意外情态不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首先将汉语中的意外情态表达手段归入统一的范畴,并按照交际功能和表达手段进行分类;然后针对范畴框架中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描写和解释;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汉语意外情态表达及使用策略。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具体研究两大部分,除绪论和结语两个章节外,2到4章为理论铺垫部分,5到11章为系统分析部分,第12章为理论升华部分。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前人研究综述与研究思路与方法的概述。第2章: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我们首先将意外情态范畴与言据范畴切分开来;接下来我们确定了意外情态范畴在情态范畴中的地位,它属于“语用情态”范畴;之后我们讨论了三组与意外情态范畴研究有关的概念:情态、语气和口气,反预期,以及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第3章:理论基础。主要确定本文研究的心理学和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首先根据国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将惊讶的种类进行细分,接下来对本文研究采用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以及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进行介绍。第4章: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目的是勾画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的基本框架。首先分析了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确定我们的研究范围;接下来从功能和形式角度划分出汉语意外情态范畴各个下位层级;最后对意外情态的表达和使用策略进行了介绍。第5章: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本章主要着眼于对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发现能够独立表达意外情态的语调通常伴随是非问和独立叹词句存在。具体语调特征因伴随的句法形式不同而各有差异。这种差异通常受到语境以及心理重音的影响而产生。语调属于信息结构标记,建构时被看作是强调操作成分,通过程序编码被附加在命题内容之上。第6章: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本章以表达意外的原生叹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叹词表达放置在意外心理图式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叹词与意外产生原因、后续句在心理图式中的阶段表征,总结出了汉语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第7章: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本章以次生叹词“好家伙”为例,探索“好家伙”的叹词化路径。通过历时和共时研究,并从主观量和交互主观化的角度全面分析次生叹词“好家伙”作为意外情态标记的用法。第8章: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本章主要研究评注性副词作为意外情态标记在话语中的表达特征。我们将评注性副词按照表征意外矛盾心理图式中的不同阶段,分为非弥合类和弥合类两个大类。非弥合类主要表征聚焦和矛盾验证阶段,弥合类主要表征因果分析和图式升级阶段,并分别对两类副词中的典型副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9章: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本章主要通过话语标记“怎么”、“怎么着”和“你猜怎么着”在会话中表现出的意外情态功能来证明在汉语会话中,还存在着一种通过话语标记表达意外的手段。我们尝试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框架内,为其找到合理的位置。第10章: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本章所介绍的是在这些寄生性表达中,已经逐渐具有规约性表达功能的常用口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由于高频使用,其命题意义在交际中已经不再重要,信息意图逐渐被交际意图所替代。听者结合语境不需要通过复杂推理即可分辨出言者要表达的意外态度。第11章: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本章主要针对话语交际中非标记性的意外情态表达方式进行研究。我们的研究仍旧在意外矛盾心理图式的框架内进行。分析了在不同的心理图式阶段我们如何用回声问、是非反问、“怎么”问以及感叹形式表达意外的。第12章: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本章实际上是对全文意外表达方式的做了一个简要的概括。我们将之称为表达策略和使用策略,并且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总结,发现语言演变汇中一条可能的规律,就是“递弱代偿”原理。第13章: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意外”对人类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陈艳[10](2018)在《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相关构式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汉语疑问代词构式是指含有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构式,简称为“疑问代词构式”。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构式化、主观化等理论,考察疑问代词构式。文章首先对疑问代词构式作出分类。从形式角度出发,分出实体性构式和图式性构式,以及叠用构式和非叠用构式;从意义角度出发,分出肯定义构式和否定义构式,以及低透明度构式义构式和高透明度构式义构式;从功能角度出发,分出能够独立成句的构式和不能独立成句的构式;从语用功能方面,分出有话语标记功能的构式和没有话语标记功能的构式。第二章考察意义特异性明显的“否定义疑问代词构式”。否定义构式在疑问代词构式中数量众多,以往构式个案研究成果较多。我们作整体把握:分析否定义的来源,辨析了构式否定与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之间的区别,指出“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说法的不合理性。同时也考察了构式否定义的固化程度,以及否定义构式的识解。第三章考察形式上特点明显的“疑问代词叠用构式”。我们将疑问代词叠用构式的构式义归纳为“以次第扫描方式突显疑问代词所指代对象个体的复现”。叠用构式经常出现在两种语境中:“任指语境”和“转述语境”。在任指语境中,叠用构式能够实现为“叠用任指”用法,但与单独使用的疑问代词的“任指”用法存在差异;在转述语境中,叠用构式能够实现“叠用模糊指”用法,与单独使用的疑问代词的“虚指”用法也存在不同。第四章考察低意义透明度的“习语性疑问代词构式”。分析了习语性构式的特点及类型。个案考察诘醒构式“哪多哪少”,并将“咱俩谁跟谁啊”与“哪儿跟哪儿啊”两个有共同特点的构式一起考察。第五章从语言变化角度考察疑问代词所在句法结构的构式化。在简要介绍构式化理论相关内容以后,个案主要考察了新兴的主观极性评价构式“没谁了”的构式化和非典型疑问代词“怎么着”的构式化,指出“怎么着”内部是同形异质的,是组合性、整体性及话语标记三种性质在共时平面的共存。
二、“着”表“即时状态”的语用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表“即时状态”的语用义(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过程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
2.2.1 “拷贝”的范围 |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
参考文献 |
中文着作期刊 |
外文着作期刊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能VP1就不VP2”格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性质及构件分析 |
第一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性质 |
一、“能VP_1就不VP_2”格式具有图式性 |
二、“能VP_1就不VP_2”格式具有标记性 |
三、“能VP_1就不VP_2”格式具有紧缩性 |
第二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构件分析 |
一、格式的定项“能”与“就不” |
二、格式的变项“VP_1”与“VP_2” |
第三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变式分析 |
一、 “能VP_1就不VP_2”及其变式的区分标准 |
二、 “能VP_1就不VP_2”及其变式的意义分析 |
第二章 基于三个平面理论的“能VP_1就不VP_2”格式分析 |
第一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句法分析 |
一、充当句法成分 |
二、充当分句 |
三、单独成句 |
第二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语义分析 |
一、“能VP_1就不VP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二、“能VP_1就不VP_2”的语义类型分析 |
三、“能VP_1就不VP_2”的语义关系分析 |
第三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语用分析 |
一、“能VP_1就不VP_2”的语用功能分析 |
二、“能VP_1就不VP_2”的语用价值分析 |
三、“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连用分析 |
第三章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教学分析 |
第一节 “能VP_1就不VP_2”的教学现状和价值分析 |
一、“能VP_1就不VP_2”的教学现状 |
二、“能VP_1就不VP_2”的教学价值 |
第二节 “能VP_1就不VP_2”格式的教学建议 |
一、“能VP_1就不VP_2”教学内容的建议 |
二、“能VP_1就不VP_2”教学方法的建议 |
三、“能VP_1就不VP_2”教学阶段的建议 |
四、“能VP_1就不VP_2”教学课型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瑞金方言叹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瑞金方言与瑞金方言研究概况 |
1.1.1 瑞金方言 |
1.1.2 瑞金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2 叹词研究概况 |
1.2.1 普通话叹词研究概况 |
1.2.2 方言叹词研究概况 |
1.2.3 古汉语叹词研究概况 |
1.2.4 戏曲叹词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研究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瑞金方言语料库建设与实验语音学软件的使用 |
2.1 瑞金方言语料库建设 |
2.1.1 ELAN介绍 |
2.1.2 叹词考察 |
2.2 实验语音学软件的使用 |
2.2.1 Praat介绍 |
2.2.2 音高研究 |
2.2.3 调长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瑞金方言叹词的本体研究 |
3.1 本体研究方法 |
3.2 以音节为纲 |
3.2.1 [a]啊 |
3.2.2 [en]嗯 |
3.2.3 [xa]哈 |
3.2.4 [ie]耶 |
3.2.5 [xe]嘿 |
3.2.6 [t(?)~hie]切 |
3.2.7 [te]嘚 |
3.2.8 [tε]呔 |
3.2.9 [ts(?)]啧 |
3.2.10 [o ke]哦给 |
3.2.11 [o xo]哦嚯 |
3.2.12 [(?)]晓休 |
3.2.13 [li t(?)~hi]哩嘁 |
3.2.14 [yu si]有□ |
3.2.15 [ai io]哎呦 |
3.2.16 [i (?)]咦呃 |
3.2.17 [kuε uε]该歪 |
3.2.18 [ai ia le]哎呀嘞 |
3.2.19 [k~ha si ke]家□给 |
3.2.20 [ko mo ke]锅么给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瑞金方言叹词话语功能研究 |
4.1 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基调中的体现 |
4.1.1 静态的社会因素 |
4.1.2 动态的交流因素 |
4.2 瑞金方言叹词在话语交际中的功能 |
4.2.1 会话组织作用 |
4.2.2 人际协调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瑞金方言指示叹词专题研究 |
5.1 叹词“[te~(42)]嘚”“[tε~(53)]呔”“[en~(33)]嗯~3”使用情况 |
5.1.1 相同用法 |
5.1.2 不同用法 |
5.2 叹词“[te~(42)]嘚”“[tε~(53)]呔”“[en~(33)]嗯~3”,语用功能 |
5.2.1 语篇衔接功能 |
5.2.2 证言指示功能 |
5.2.3 话语标记功能 |
5.2.4 人际共情功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 |
6.1 瑞金民间文化艺术介绍 |
6.1.1 赣南采茶戏 |
6.1.2 瑞金山歌 |
6.1.3 瑞金古文说唱 |
6.2 赣南采茶戏中瑞金方言叹词的运用 |
6.2.1 叹词的音节结构 |
6.2.2 叹词的句法分布 |
6.2.3 叹词的功能作用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论思考 |
7.1 注重鲜活纯正方言语料的搜集 |
7.2 注重实验语音学测定叹词声调的科学性 |
7.3 注重叹词研究领域的延伸 |
7.4 注重叹词单点研究的扩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基于范畴观的“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多维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意义 |
0.1.1 范畴观视角 |
0.1.2 词群聚合理据 |
0.1.3 句模的语义类型化 |
0.1.4 “想”义双音动词的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关于“范畴”的研究 |
0.2.2 关于“词群”的研究 |
0.2.3 关于句模的研究 |
0.2.4 关于“想”义语词的多维描写 |
0.3 研究的任务 |
0.4 研究方法 |
0.4.1 基本原则 |
0.4.2 研究方法 |
0.5 基本术语的界定 |
0.6 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内部视角考察 |
1.1 引言 |
1.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界定 |
1.2.1 原型范畴理论概说 |
1.2.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确立 |
1.3 “想”与“想”义双音动词词群 |
1.3.1 单音词“想”核心地位的确立 |
1.3.2 单音词“想”语义的共时考察 |
1.3.3 “想”与“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范畴系联 |
1.4 “想”义各双音动词词群间的范畴系联 |
1.4.1 动态范畴理论概说 |
1.4.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连续统的构拟 |
1.5 小结 |
第二章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外部视角考察 |
2.1 引言 |
2.2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与认知范畴的组配 |
2.2.1 “双向选择”理论概说 |
2.2.2 “想”义双音动词与程度范畴的选择性组配 |
2.2.3 “想”义双音动词与时间范畴的选择性组配 |
2.2.4 “想”义双音动词与语气范畴的选择性组配 |
2.2.5 小结 |
2.3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与句模范畴的组配 |
2.3.1 语义选择限制 |
2.3.2 “想”义动核的语义选择 |
2.3.3 “想”义双音动词词群句模的配置与分析 |
2.3.4 小结 |
第三章 “想”义双音动词的非范畴化观照 |
3.1 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的关系 |
3.2 词汇化、语法化与非范畴化的关系 |
3.3 “想”义双音动词的跨层词汇化演绎 |
3.3.1 “X想”的跨层词汇化 |
3.3.2 “想X”的跨层词汇化 |
3.3.3 跨层词汇化中的非范畴化统摄 |
3.4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同义词词林(第二版)》“想”义动词条目 |
附录二 李秋杨(2014)基于语义范畴的心理动词分类 |
附录三 苍黎黎(2012)基于《动词用法词典》的心理动词分类 |
附录四 本文“想”义双音动词词库 |
附录五 全文中英术语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该X就X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
三、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该X就X”构式的界定及语义考察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界定 |
一、构式的界定标准 |
二、“该X就X”的构式界定 |
三、与“该X就X”构式相似的构式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的语义考察 |
一、“该X就X”的构式义 |
二、“该X就X”构式的语义类型及特征 |
第二章 “该X就X”构式的构件成分考察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常项考察 |
一、构式常项“该” |
二、构式常项“就”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的变项考察 |
一、变项“X”同形 |
二、变项“X”异形 |
第三节 构式与构件的互动关系 |
一、构式对构式变项“X”的选择压制 |
二、构式常项、变项的词汇义与构式义的融合 |
第三章 “该X就X”构式的功能考察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句法功能 |
一、“该X就X”构式作句法成分 |
二、“该X就X”构式作复句的分句 |
三、“该X就X”独立成句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的语用功能 |
一、主观表述功能 |
二、预设功能 |
三、突显焦点功能 |
四、语篇衔接功能 |
第三节 “该X就X”构式的修辞功能 |
一、“该X就X”构式构成平行结构 |
二、“该X就X”构成超常搭配 |
第四章 “该X就X”构式历时演变及形成动因和机制 |
第一节 “该X就X”构式的历时演变 |
一、准备阶段 |
二、形成阶段 |
三、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该X就X”构式形成的动因 |
一、“该X就X”构式形成的内部动因 |
二、“该X就X”构式形成的外部动因 |
第三节 “该X就X”构式形成的认知机制 |
一、图式范畴化 |
二、重新分析 |
三、类推 |
四、概念整合 |
第五章 “该X就X”构式与相似构式对比分析 |
第一节 “该X就 X”与“该XX”构式的对比分析 |
一、形式上的异同 |
二、语义上的异同 |
三、功能上的异同 |
第二节 “该X就 X”与“X就 X”的对比分析 |
一、形式上的异同 |
二、语义上的异同 |
三、功能上的异同 |
第三节 三个构式的承继关系分析 |
一、构式的外部承继 |
二、构式的内部承继 |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资阳方言“讲”的多功能用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资阳方言概述 |
1.1.1 资阳地理历史和人文概况 |
1.1.2 资阳方言的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研究 |
1.2.1 资阳方言的“讲”及研究范围 |
1.2.2 言说动词研究概况 |
1.2.3 传信范畴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步骤 |
1.4 语料来源和体例说明 |
1.4.1 语料来源及信息 |
1.4.2 体例说明 |
第二章 资阳方言的言说动词“讲”及其词义系统 |
2.1 资阳方言中“说”和“讲”的使用概况 |
2.1.1 资阳方言“说”的使用概况 |
2.1.2 资阳方言“讲”的使用概况 |
2.2 资阳方言“讲”的言说义 |
2.2.1 “讲”的言说本义及其语义小类 |
2.2.2 言说义“讲”的相关语境义 |
2.3 资阳方言“讲”的转述义 |
2.3.1 言说义与转述义“讲”的界定 |
2.3.2 表述动词 |
2.3.3 引述动词 |
2.4 词义演变机制 |
第三章 “讲”类话题标记及其功能 |
3.1 话题、话题标记的定义 |
3.2 言说义“讲”与话题标记“要讲/讲” |
3.2.1 言说义“讲”的语法化机制 |
3.2.2 言说义“讲”的语法化过程 |
3.3 “要讲/讲”的话题标记功能 |
3.3.1 “要讲/讲”的话题标记功能 |
3.3.2 “讲”与“讲比”的举例标记功能 |
3.4 “讲/要讲”所标话题的小类划分及其功能 |
3.4.1 论元共指性话题 |
3.4.2 语域式话题 |
3.4.3 拷贝式话题 |
3.4.4 分句式关系话题 |
3.5 言说义“讲”的虚化路径构拟 |
第四章 “讲”类话语标记语及其功能 |
4.1 话语标记语和话语标记的定义 |
4.2 表述义的“讲”与“(X)讲”类话语标记语 |
4.3 话语标记语“我讲”的形成机制 |
4.3.1 话语标记语“我讲”的来源 |
4.3.2 自我表述结构“我讲+X” |
4.3.3 话语标记语“我讲/讲” |
4.3.4 再谈话语标记“我讲”的成因 |
4.4 话语标记语“我跟你讲”的话语功能 |
4.4.1 “我跟你讲+X”结构 |
4.4.2 “我跟你讲X”歧义结构与语境识别 |
4.4.3 我跟你讲”的变体及位置分布 |
4.4.4 后重提示型“我跟你讲”及其话语功能 |
4.4.5 过渡补充型“我跟你讲”及其话语功能 |
4.4.6 前重重申型“我跟你讲”及其话语功能 |
4.5 表述义“讲”的语法化路径构拟 |
第五章 引语标记、标句词的“讲”及其功能 |
5.1 引语标记“讲”的语法化过程及机制 |
5.1.1 引述动词到引语标记的语法化环境及过程 |
5.1.2 引述动词到引语标记的语法化动因 |
5.2 引语标记到标句词的语法化过程 |
5.2.1 引语标记到标句词的语法化环境 |
5.2.2 引语标记到标句词的语法化机制 |
5.3 标句词的“讲”及其句法功能 |
5.3.1 标句词“讲”的句法识别 |
5.3.2 标句词“讲”的篇章衔接功能 |
5.3.3 标句词“讲”的语法化路径构拟 |
第六章 传信范畴中的“讲”及其传信功能 |
6.1 引语传信语中的“讲”及其传信功能 |
6.1.1 引语传信语的整体分布及其传信功能 |
6.1.2 变体“讲给、讲咧”的传性功能 |
6.1.3 间接引语中的“讲给、讲咧”及其传性功能 |
6.1.4 直接引语中的“讲给、讲咧”及其传信功能 |
6.1.5 引语中变体的分布差异及其传信功能的差异 |
6.2 传闻传信语中的“讲”及其传信功能 |
6.2.1 传闻传信语与引语传信语 |
6.2.2 信源泛指与信源缺失 |
6.2.3 会话语篇的举例分析 |
6.2.4 传闻传信语中“讲”及其变体的传信功能 |
6.3 追补语的“讲”及其传信功能 |
6.3.1 追补语的定义及“(NP)/VP讲” |
6.3.2 “VP讲”追补语及其传信功能 |
6.3.3 “(NP)讲”追补语及其传信功能 |
6.3.3.1 “NP讲+所述信息+(NP)讲” |
6.3.3.2 所述信息+(NP)讲” |
6.4 超预期标记的“讲1”及其传信功能 |
6.4.1 超预期和反预期的定义 |
6.4.2 超预期传信与“讲”的整体分布 |
6.4.3 超预期标记“讲1”的主观化来源和机制 |
6.5 断言语气词的“讲”及其传信功能 |
6.5.1 事实依据与绝对反预期标记 |
6.5.2 绝对反预期标记与断言语气词“讲” |
6.5.3 “讲NP都 VP咾讲”类否定性断言句式 |
结语 |
7.1 主要观点及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第五节 研究现状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内容及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目标 |
一、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用能力的目标要求 |
二、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目标取向 |
第二节 当前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现状及反思 |
一、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现状调查 |
二、当前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二章 语用型课文导读的特征解读及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特征解读 |
一、传统课文导读模式的局限分析 |
二、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育人价值 |
第二节 语用型课文导读的理论依据 |
一、指示理论与语用型课文导读 |
二、会话含意理论与语用型课文导读 |
三、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用型课文导读 |
四、关联理论与语用型课文导读 |
五、认知发展理论与语用型课文导读 |
第三章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教学策略及实施建议 |
第一节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教学策略 |
一、依据文本体式,寻找合适的语用教学点 |
二、置身文本语境,创设言意相融的教学模式 |
三、体会言语智慧,强化言语表达的迁移和运用 |
四、锤炼教学语言,师生共同对话提升语用水平 |
第二节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实施建议 |
一、课程目标层面 |
二、教材编写层面 |
三、教学实施层面 |
四、教学评价层面 |
第四章 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的个案设计 |
第一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
一、设计背景 |
二、语用教学点分析 |
三、语用型导读课例呈现 |
四、设计解读与反思 |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陈情表》教学设计 |
一、设计背景 |
二、语用教学点分析 |
三、语用型导读课例呈现 |
四、设计解读与反思 |
第三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囚绿记》教学设计 |
一、设计背景 |
二、语用教学点分析 |
三、语用型导读课例呈现 |
四、设计解读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8)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与任务 |
0.2 研究现状与意义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4 相关概念的梳理 |
0.5 研究语料和体例 |
第一章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界定标准与研究范围 |
1.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界定标准 |
1.1.1 双重性 |
1.1.2 隐含性 |
1.1.3 居前性 |
1.1.4 建构性 |
1.1.5 独立性 |
1.2 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的范围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2.1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的性质 |
2.2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类型 |
2.2.1 解注关系 |
2.2.2 增补关系 |
2.2.3 选择关系 |
2.2.4 因果关系 |
2.2.5 条件关系 |
2.2.6 转折关系 |
2.2.7 让步关系 |
2.3 评注性副词的衔接方式 |
2.3.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2.3.2 连续使用与配合使用 |
2.3.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2.3.4 跨句衔接与跨段衔接 |
2.3.5 间隔衔接与紧邻衔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成因与发展 |
3.1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影响因素 |
3.1.1 语法化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1.1 评注性副词自身的语法化 |
3.1.1.2 评注性副词系统的语法化 |
3.1.1.3 评注性副词的去范畴化 |
3.1.2 篇章结构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2.1 完形结构与表层结构 |
3.1.2.2 核心层次与扩展层次 |
3.1.2.3 篇章组块与信息重心 |
3.1.3 人际功能与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1 主观性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1.3.2 情态与评注性副词的衔接功能 |
3.2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发展 |
3.2.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与联系 |
3.2.1.1 副词与连词的区别 |
3.2.1.2 副词演化为连词的机制 |
3.2.2 副词与话语标记的区别与联系 |
3.2.3 评注性副词衔接功能的形成机制 |
3.2.3.1 句位变迁 |
3.2.3.2 配合共现 |
3.2.3.3 语用类推 |
3.2.3.4 语境吸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最好”的追补性衔接功能及其语篇模式 |
4.1 引言 |
4.2 追补性衔接功能 |
4.2.1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界定 |
4.2.2 追补性衔接功能的类型 |
4.2.2.1 承接性追补 |
4.2.2.2 解注性追补 |
4.2.2.3 递进性追补 |
4.3 语义背景与语境类型 |
4.3.1 语义背景 |
4.3.1.1 对必然事实的追补 |
4.3.1.2 对已然事实的追补 |
4.3.1.3 对虚拟事实的追补 |
4.3.2 语境类型 |
4.3.2.1 在目的复句中的运用 |
4.3.2.2 在因果复句中的运用 |
4.3.2.3 在假设复句中的运用 |
4.3.2.4 在多重复句中的运用 |
4.4 衔接功能的性质与启示 |
4.4.1 衔接功能的性质 |
4.4.2 篇章研究的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然口语中“确实”的话语衔接功能 |
5.1 引言 |
5.2 话语功能 |
5.2.1 延续话题 |
5.2.2 应答功能 |
5.2.3 话题前景化 |
5.2.4 拟对话功能 |
5.3 人际策略 |
5.3.1 礼貌原则 |
5.3.2 话语指向 |
5.3.3 话轮持有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1 引言 |
6.2 句法功能与共现成分 |
6.2.1 组合与分布 |
6.2.2 共现与连用 |
6.3 肯定性用法 |
6.4 否定性用法 |
6.4.1 肯定与否定的判别 |
6.4.2 无标式否定性用法 |
6.4.2.1 现实性与非现实性 |
6.4.2.2 有界量与无界量 |
6.4.3 否定性用法的成因 |
6.4.3.1 从显化预设到否定预设 |
6.4.3.2 从对比转折到预设否定 |
6.5 篇章衔接与语篇特征 |
6.5.1 从语篇衔接看“似乎”的肯定与否定 |
6.5.1.1 递进型推测 |
6.5.1.2 预转型推测 |
6.5.1.3 解注型推测 |
6.5.2 从语用情况看“似乎”的语篇特征 |
6.5.2.1 承启结构与语篇层次 |
6.5.2.2 衔接强度与典型程度 |
6.5.2.3 言者立场与代言立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从确认到容让:副词“自然”的衔接功能 |
7.1 引言 |
7.2 衔接方式和衔接类型 |
7.2.1 衔接方式 |
7.2.1.1 位于句首与位于句中 |
7.2.1.2 连续使用与组配使用 |
7.2.1.3 粘连前句与粘连后句 |
7.2.2 衔接类型 |
7.2.2.1 因果性衔接关系 |
7.2.2.2 追补性衔接关系 |
7.2.2.3 让步性衔接关系 |
7.3 衔接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
7.3.1 情态范畴与衔接功能 |
7.3.2 信息结构与语篇结构 |
7.3.3 语境诱发与信息转换 |
7.4 “自然”与“当然”的辨析 |
7.4.1 句法特征的差异 |
7.4.2 语义基础的差异 |
7.4.3 话语功能的差异 |
7.4.4 语气强度的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反而”的篇章语义结构与衔接功能 |
8.1 引言 |
8.2 语义结构与语用特征 |
8.2.1 语义基础与反预期特征 |
8.2.2 语义特征与意象图式 |
8.2.2.1 对照性对比 |
8.2.2.2 相对性对比 |
8.2.2.3 矛盾性对比 |
8.2.2.4 参照性对比 |
8.3 衔接类型和衔接方式 |
8.3.1 衔接类型 |
8.3.1.1 反转性转折 |
8.3.1.2 反递性转折 |
8.3.1.3 假设性转折 |
8.3.2 衔接方式 |
8.3.2.1 间隔衔接 |
8.3.2.2 紧邻衔接 |
8.4 “反而”与“反倒”的语篇差异 |
8.4.1 语义特征与对比类型 |
8.4.2 衔接类型与衔接频度 |
8.4.3 主观情态与语体特征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敢情”的反预期用法及其篇章衔接功能 |
9.1 引言 |
9.2 句法表现和句子类型 |
9.2.1 句法搭配与居前连用 |
9.2.2 句法位置与连接成分 |
9.2.3 句子类型与统计分析 |
9.3 反预期用法 |
9.3.1 反预期要素的分析 |
9.3.2 反预期标记的产生 |
9.3.3 反预期类型的特征 |
9.4 主观化与衔接功能 |
9.4.1 “敢情”的主观化 |
9.4.2 应答功能与衔接功能 |
9.4.2.1 认同性应答功能 |
9.4.2.2 衔接类型 |
9.5 “敢情”与“管情”的纠葛 |
9.5.1 成词先后 |
9.5.2 语音相近 |
9.5.3 语义相通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只好”篇章功能的形成及其衔接类型 |
10.1 引言 |
10.2 语义背景与语篇结构 |
10.2.1 语义背景 |
10.2.2 语义类型 |
10.2.2.1 信息C的类型 |
10.2.2.2 信息B的类型 |
10.2.2.3 信息A的类型 |
10.3 衔接类型 |
10.3.1 基本衔接类型 |
10.3.1.1 承接性结果 |
10.3.1.2 目的性结果 |
10.3.1.3 假设性结果 |
10.3.2 派生衔接类型 |
10.3.2.1 对比性转折 |
10.3.2.2 无奈式转折 |
10.4 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 |
10.4.1 语法化与词汇化 |
10.4.1.1 “只好”的语法化 |
10.4.1.2 “只好”的词汇化 |
10.4.2 情态功能与衔接功能 |
10.4.2.1 “只好”的情态功能 |
10.4.2.2 “只好”的衔接功能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反正”篇章衔接功能的形成及其功能演化 |
11.1 引言 |
11.2 衔接功能的形成 |
11.2.1 词汇化的过程 |
11.2.2 篇章功能的形成 |
11.3 衔接功能的类型 |
11.3.1 条件型衔接 |
11.3.2 因果型衔接 |
11.3.3 衔接类型的影响因素 |
11.4 反素副词的功能演化 |
11.4.1 结果的唯一性 |
11.4.2 原因的恒定性 |
11.4.3 摹状的差异性 |
11.4.4 情态的肯定性 |
11.4.5 话语的连贯性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无怪乎”的因果性衔接功能及其发展 |
12.1 引言 |
12.2 衔接方式与衔接类型 |
12.2.1 衔接方式 |
12.2.1.1 单用式 |
12.2.1.2 合用式 |
12.2.1.3 兼用式 |
12.2.1.4 居中式 |
12.2.2 衔接类型 |
12.2.2.1 推理性因果关系 |
12.2.2.2 说明性因果关系 |
12.2.2.3 追补性因果关系 |
12.3 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
12.3.1 语义特征 |
12.3.2 语用功能 |
12.3.2.1 显化结论 |
12.3.2.2 延伸注解 |
12.3.2.3 引证补充 |
12.4 “无怪(乎)”的语法化 |
12.4.1 “无怪(乎)”的词汇化 |
12.4.1.1 从形容词性短语到动词性短语 |
12.4.1.2 从短语结构到凝固成词 |
12.4.1.3 从介引宾语到分界转移 |
12.4.1.4 从评注性副词到关联副词 |
12.4.2 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
12.4.2.1 跨层结构词汇化 |
12.4.2.2 分界转移引发附缀化 |
12.4.2.3 语境吸收诱发关联化 |
12.4.2.4 韵律制约导致零形化 |
12.4.2.5 主观性增强触发主观化 |
12.5 “怪”类副词的功能差异 |
12.5.1 “无怪乎”与“无怪” |
12.5.1.1 结构形式 |
12.5.1.2 衔接功能 |
12.5.1.3 语用特征 |
12.5.2 “无怪(乎)”与“难怪、怪不得” |
12.5.2.1 发展趋势的差异——用频下降 |
12.5.2.2 典型程度的差异——连词化倾向 |
12.5.2.3 语体风格的差异——重书面语 |
12.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具有衔接功能的评注性副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意外情态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1.5 本文语料来源 |
第2章 意外情态相关概念界定 |
2.1 剥离——言据(传信)范畴与意外情态范畴 |
2.1.1 言据范畴 |
2.1.2 意外情态范畴 |
2.1.3 共性与区别 |
2.2 区别之一——情态、语气与口气 |
2.2.1 情态和语气 |
2.2.2 口气 |
2.2.3 三者的关系 |
2.3 区别之二——意外情态与反预期 |
2.4 分析之一——语义情态与语用情态 |
2.5 分析之二——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1 Jan Nuyts的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
2.5.2 Traugott的主观性、客观性和交互主观性 |
2.5.3 Langacker的主观识解与客观识解 |
2.5.4 三组概念之间的联系 |
2.5.5 我们使用的概念 |
2.6 小结 |
第3章 基本理论介绍 |
3.1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心理学基础——惊讶研究 |
3.1.1 惊讶的性质和功能 |
3.1.2 惊讶的形成 |
3.1.3 惊讶的基本分类 |
3.2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法学基础——功能话语语法研究 |
3.2.1 理论特征 |
3.2.2 理论框架 |
3.2.2.1 整体框架 |
3.2.2.2 语法成分框架 |
3.2.2.3 FDG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2.3 FDG的扩展 |
3.3 意外情态范畴研究的语用学基础——关联理论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意外情态范畴的理论框架 |
4.1 意外情态范畴的存在基础 |
4.1.1 心理学基础 |
4.1.2 语言学基础 |
4.1.3 类型学证据 |
4.2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及判定标准 |
4.2.1 意外情态的基本特征 |
4.2.2 意外情态的判定标准 |
4.2.3 高阶谓词句不属于意外情态范畴 |
4.3 意外情态范畴的类别系统 |
4.3.1 西方语言学的类别系统 |
4.3.2 汉语的意外情态的类别系统 |
4.3.2.1 言者意外与非言者意外 |
4.3.2.2 表达型意外与交际型意外 |
4.3.2.3 非寄生意外与寄生意外 |
4.4 汉语意外情态的范畴化框架 |
4.5 意外情态策略概述 |
4.5.1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4.5.2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4.6 小结 |
第5章 意外情态的语调表达 |
5.1 语调概说 |
5.1.1 定义与功能 |
5.1.2 构成与分类 |
5.1.3 关系与地位 |
5.2 语调表现 |
5.2.1 语调轮廓 |
5.2.1.1 陈述+调型 |
5.2.1.2 叹词+调型 |
5.2.2 重音位置 |
5.2.2.1 语调重音的特点 |
5.2.2.2 重音对语调轮廓的影响 |
5.2.2.3 重音对意外表达的影响 |
5.2.3 无意识停顿 |
5.2.4 调幅和音长 |
5.3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与理解 |
5.3.1 建构 |
5.3.1.1 语调建构在意外表达中的地位 |
5.3.1.2 意外情态的语调建构分析 |
5.3.2 理解 |
5.4 小结 |
第6章 意外情态的原生叹词表达 |
6.1 叹词概述 |
6.1.1 叹词的本质 |
6.1.2 叹词的分类 |
6.2 意外叹词的心理表征 |
6.2.1 处理意外的心理过程 |
6.2.2 意外叹词心理表征的差异 |
6.2.2.1 叹词与图式矛盾类型的关联 |
6.2.2.2 叹词与抑制成分类型的关联 |
6.3 意外表达的话语模型 |
6.4 意外叹词话步的建构与理解 |
6.5 小结 |
第7章 意外情态的次生叹词表达 |
7.1 “家伙”——指称泛化 |
7.1.1 “家伙”的定型过程及动因 |
7.1.2 “家伙”的指称泛化 |
7.1.2.1 指称义的泛化 |
7.1.2.2 指称功能的泛化 |
7.2 “这(那)家伙”——准叹词化 |
7.3 “好家伙”——叹词化 |
7.3.1 “好家伙”的主观超量特征 |
7.3.2 “好家伙”的交互主观化 |
7.4 小结 |
第8章 意外情态的评注性副词表达 |
8.1 意外情态涉及的预期类型 |
8.2 副词性意外情态标记的分类 |
8.3 非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3.1 “违识”“违愿”与“超量” |
8.3.2 违识类意外情态标记“竟然”“居然” |
8.3.3 违愿类意外情态标记“反而”“偏偏” |
8.3.4 超量类意外情态标记“甚至” |
8.4 弥合类意外情态标记 |
8.5 评注性副词表示意外的建构与理解 |
8.6 小结 |
第9章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1 意外情态话语标记分类 |
9.1.1 意外体验核心 |
9.1.2 汉语意外情态话语标记的分类 |
9.2 意外情态的话语标记表达 |
9.2.1 基于言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怎么”和“怎么着” |
9.2.2 基于听者核心的意外话语标记——“你猜怎么着”、“谁知道”和“你(还)不知道(呢/吧)” |
9.3 小结 |
第10章 意外情态的习语性表达 |
10.1 习语性表达是半规约的表达 |
10.2 意外心理过程及其半规约化表达 |
10.2.1 信息中断和重新聚焦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3 因果分析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2.4 图式调整或升级阶段的习语表达 |
10.3 控制感与意外表达手段 |
10.4 小结 |
第11章 意外情态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与认知语境 |
11.1.1 示意性话语行为 |
11.1.2 认知语境 |
11.2 意外矛盾图式各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 重新聚焦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1.1 重复型回声问 |
11.2.1.2 推测型回声问 |
11.2.2 验证图式矛盾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2.1 “不是......吗”类反问句 |
11.2.2.2 “没”类反问句 |
11.2.3 因果分析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3.1 因果分析开启阶段——溯因问句 |
11.2.3.2 因果分析推论阶段——推论问句 |
11.2.4 图式调整和升级阶段的示意性话语行为表达 |
11.2.5 真实语境中的表达示例 |
11.3 意外与否定、疑问、感叹范畴的关系 |
11.4 小结 |
第12章 意外情态策略与语言的递弱代偿性 |
12.1 意外情态策略 |
12.2 意外情态的表达策略 |
12.2.1 语音策略 |
12.2.2 词汇策略 |
12.2.2.1 叹词 |
12.2.2.2 评注性副词 |
12.2.3 话语策略 |
12.2.3.1 话语标记 |
12.2.3.2 习语 |
12.2.3.3 话语行为 |
12.2.4 交际策略 |
13.2.4.1 延时策略 |
12.2.4.2 核心转移策略 |
12.3 意外情态的使用策略 |
12.4 递弱代偿 |
12.5 小结 |
第13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相关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疑问代词研究综述 |
二、疑问代词构式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四、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构式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一节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构式的界定 |
一、构式中疑问代词的范围 |
二、关于疑问代词是必有成分的说明 |
第二节 现代汉语疑问代词构式的分类 |
一、形式角度的分类 |
二、意义角度的分类 |
三、功能角度的分类 |
四、按疑问代词的类别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否定义疑问代词构式 |
第一节 构式的否定义分析 |
一、否定义疑问代词构式具体内容 |
二、否定义的来源 |
三、否定义的固化程度 |
四、构式否定与疑问代词的“否定用法” |
五、常规否定与构式否定 |
第二节 否定义疑问代词构式的识解 |
一、句法表现 |
二、语音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疑问代词叠用构式 |
第一节 疑问代词重叠研究综述 |
一、关于重叠 |
二、疑问代词重叠研究状况述评 |
第二节 疑问代词叠用构式的确定及构式义 |
一、构式命名说明 |
二、现代汉语疑问代词叠用构式的范围 |
三、疑问代词叠用构式的构式义 |
第三节 疑问代词叠用构式的具体运用 |
一、叠用任指 |
二、叠用模糊指 |
第四节 “谁谁”和“谁谁谁” |
一、语义表现 |
二、句法表现 |
三、韵律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习语性疑问代词构式 |
第一节 习语性构式 |
第二节 诘醒构式“哪多哪少” |
一、“哪多哪少”的构式义 |
二、构式义的浮现 |
三、“哪多哪少”的表意特点 |
第三节 “咱俩谁跟谁啊”与“哪儿跟哪儿啊” |
一、构式义分析 |
二、构式义的形成机制 |
三、构式的变体 |
四、与“什么跟什么”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疑问代词所在句法结构的构式化 |
第一节 关于构式化理论 |
第二节 主观极性评价构式“没谁了”的构式化 |
一、构式资格及构式义 |
二、“没谁了”构式化过程 |
三、“没谁了”的句法表现 |
四、促成“没谁了”构式化的其他因素 |
第三节 “怎么着”的构式化 |
一、“怎么着”的性质分析 |
二、三种性质的“怎么着”句法语义分析 |
三、“着”的语音变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要点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着”表“即时状态”的语用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2]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能VP1就不VP2”格式研究[D]. 郝剑昌.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瑞金方言叹词研究[D]. 申文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范畴观的“想”义双音动词词群的多维考察[D]. 陈诗语.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该X就X构式研究[D]. 宁柏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资阳方言“讲”的多功能用法研究[D]. 蒋梦园.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高中语用型课文导读教学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D]. 刘思琪.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8]现代汉语评注性副词篇章衔接功能研究[D]. 巴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现代汉语意外情态范畴研究[D]. 王林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相关构式研究[D]. 陈艳. 黑龙江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