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首经济体制改革历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秋[1](2021)在《工业意识烛照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工业题材文学创作一时间曾陷入瓶颈,几乎成为学界诸多学者的共识,并纷纷对此展开多方面的回顾与反思。作为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贫弱现状的回应,蒋子龙提出了“泛工业题材”的概念,为工业题材文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本论文即在此基础上,对实行工业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表现天津现代工业生产的文学作品展开探究,从产生机制、文本内容及其叙事艺术等方面追寻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中展露的工业意识。工业题材文学最显着的特点即时代性,作为“社会思潮晴雨表”,它与工业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天津现代化工业进程稳步推进,并以背景性存在进入文学世界,成为天津作家们在“泛工业题材”写作中培育工业意识的“温床”。笔者以历史的整体视野回顾天津工业题材文学的流变及作家们对现代化内涵逐步清醒的认知,探寻其中萌动的工业意识内核。无论是社会语境的宏观变动,还是文学发展的内在诉求,都对天津作家提出了具有时代内涵的创作要求,彻底转变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审美情感,关注现代工业体制下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与进化等成为天津作家思考的要义。于是“泛工业题材”文学呈现了对现代工业体制的认可与接纳、对积极的入世精神和竞争意识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表露出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乡土文化的冲击所带来的焦虑和隐忧。这些复杂交织的要素构成了工业意识的深层意涵。天津作家们以理性的工业化情感批判地审视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管理方式对天津工人群体人格个性的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信仰、精神思想危机,因而其话语方式、创作观念的转变无疑带有了工业意识的烛照。首先,在作家笔下出现了形象各异的工人百态,光辉的“工人阶级”被拉下政治神坛,成为芸芸众生中沉沦于欲望主义之下的都市男女。在现代工业逻辑的侵袭和多元的价值取向之下,出现了以交换为本质的“非正常男女关系”,本应和谐交融的夫妻关系在现代工业伦理支配下走向破裂。残酷的现代工业逻辑和工业管理体制,与天津工人群体内在的“机器崇拜”的文化心理产生了全面冲突,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下甚至产生了人格个性的变异。但同时我们也见识到了商品经济社会下继“分享艰难”之后真正具有现代意识的女工形象,她大胆抛却传统伦理价值观对女性的要求,追逐自我的情感欲望。除此之外,作为“时代过渡者”的退休老工人群体获得了作家们的关注,他们在已被城市化遮蔽了的三条石大街苦苦寻觅着天津传统工业文化的足迹,更能凸显现代工业文明的急遽发展对老工人传统思想观念、情感精神的冲击。其次,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天津作家们在“泛工业题材”写作中显露的工业意识决定其独特的文学叙事方式。在时间维度上凸显了鲜明的“史诗性”创作倾向,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以工人家族的传承与变迁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直观展示不可逆转的现代化工业进程对老一代工人及其后辈所产生的生活形态、工业观念的颠覆与转变。“空间性”的叙事转向则体现在作家们自觉地从工人生活居住空间、近代工人生产劳作空间等维度书写天津工业生活,因此本节从工人新村、工业博物馆等建筑与工人的关系建构角度剖析作家在“泛工业”写作中彰显的工业意识。除此以外,限制性叙述的运用如工厂学徒视角、设置悬念和留白等策略,无疑提升了工业题材文学的叙事水平,具有文学性与可读性。最后,我们应该看到,在工业意识烛照之下的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在中国工业文学史上开辟蹊径,一方面它延续了津门作家的底层情结,在这座独具平民性格的城市中建构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底层工人世界,不仅发掘了注入现代工业特质的文学素材,也在社会学层面上留下了可借鉴的宝贵资料。另一方面,伴随全球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天津工业东移战略的实施,现代工业的聚集地——滨海新区逐渐赢得世人青睐,而标识着天津传统工业的海河成为昨日往事,传统工业文化被年轻人群体置于危险的边缘。天津作家在小说文本中以自觉的地缘文化意识思索天津传统工业历史文化的归处,即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覆盖下葆有天津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但同时由于写作者自身的创作水平、受众群体的审美趣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主题、叙事等层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导致家庭、情感等通俗流行元素的泛滥,为接下来的“泛工业题材”文学创作敲响警钟。
李智利[2](2021)在《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革命性的理论品格,是一百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胜利的力量源泉和重要法宝。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发扬党的斗争精神问题,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发扬党的斗争精神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学说的坚持和传承,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党的斗争精神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实践的凝练和升华。立足新时代,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势,充分发扬和践行党的斗争精神于党、人民、国家、民族乃至世界而言都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多层次的困难与挑战对党的斗争精神的发扬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滞效应,严重妨碍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敢于斗争精神的传承和善于斗争能力的发挥。当前,为有效克服影响党的斗争精神发扬的阻滞因素,亟需从斗争的方向、意识、意志、艺术和能力等方面构建起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体系框架,为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夺取斗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贾佳[3](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研究说明
耿阳[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文中认为民生关乎国运,民生象征生机。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民生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奋斗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将民生建设置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始终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其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经过四十多年的积极探索,我国民生建设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民生建设实践也获得巨大突破。首先,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渊源入手,并将其理论渊源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精髓的汲取,以及对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传承。其次,本文分别将我国民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贯穿全文的两条主线,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总结。在理论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主题不断演进的过程,深刻阐述了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和民生建设的新要求,不断调整民生建设主题、发展和创新民生建设理论,规划符合民生发展需要的民生建设道路的过程。在实践方面,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建设实践历程总结为探索---开拓---深化---完善四个阶段,并分别论述了不同历史阶段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探索历程。再次,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建设历程的历史考察,本文又对不同主题民生建设各自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突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过程。最后,通过对以上民生建设主题演进历程的整体把握,本文初步探索出了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与时俱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统筹兼顾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基本方法;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价值取向。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的探索历程中深刻把握我国民生建设思想的精髓和实践的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民生事业,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韩阜霖[5](2020)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命运走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取得这样优异的成就背后,是人民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指导改革实践的结果。世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伴随着矛盾的存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当中也贯穿着繁多的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地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所以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过程当中,所运用、掌握和使用的方法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并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思想直接关乎着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成与败。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展过程当中所产生的问题,改革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得以深化,虽然解决了旧问题,但新的问题也在不断的产生,因此改革不可能一劳永逸,并且伴随着发展的过程当中,还会面临着一系列新矛盾与新挑战,改革的道路中充满了诸多困难和问题,若想破解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难题,寻求哲学思想上的解答,必须运用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理论根源,参考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方法论,深入研究了新时代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相关内容,为加强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打好理论功底,做好方法论准备。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郭坤[6](2020)在《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历史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由解决原来经济发展需求的问题转化到了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问题,这是我国社会发展重要的里程碑。体育社会组织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是实现国家体育资源配置、增强公民社会体育素养、建设体育强国的制度保障。但由于体育全球化带来的公民社会冲击以及传统的官僚化管理使得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渐渐成为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桎梏。在某种意义上,当前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存在阻滞继续深化改革的缺陷。因而,回顾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解读时代背景下的逻辑理路,以此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未来改革的理论借鉴。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创新在于:对建国以来70年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通过完整的回顾与梳理,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将其整体历程划分为五个演进阶段,从根源上明晰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演变逻辑,并且剖析每个阶段的体制目标指向与社会效应,这样加强了对目前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现存问题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借鉴第三部门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对未来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具体的优化策略。本文认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征及需要进行演进的。依据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演进特征,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的演进:1949-1966年破旧立新阶段:传统单位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1966-1976年发展重创阶段: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混杂期;1976-1992年复苏与调整阶段:体育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生发期;1992-2004年法规化阶段:市场经济主导的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2004-至今治理发展阶段: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体制。本文在主体部分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指导意义。第二部分,从阶段体制概述、形成背景、演进历程、取得成效四方面对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第三部分,在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基础之上深入剖析演进的规律及其内在逻辑。第四部分,对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历史成绩和经验教训进行整体评价。第五部分,对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未来走向进行预测。其一,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向治理体系转变,主要在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理念和治理体制主体结构上。其二,构建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体系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优化策略重点在于进一步加强改革,可以通过明确体育政府部门在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中的职能边界,简化体育政府管理体育社会组织的登记程序;加快体育政府部门下放权力于社会,让体育社会组织发挥更多的话语权;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能力,拓展其自主发展的渠道;加强体育社会组织顶层设计,站在更高的起点对体育社会组织进行改革;培育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机制不断发展的公民社会组织。
荣震[7](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腐败治理,围绕着如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搞好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心问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腐败治理道路,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腐败治理体制。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把握新时代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新任务新要求,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为理论基础,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纵向历时分析和横向要素分析两个维度。以理论分析框架为依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演变历程。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划分为1978年至1992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2年至2002年的适应性改革阶段、2002年至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阶段。每一个历时时期内的分析则以横向要素为依托,从制度环境、制度需求、制度供给三个展开论述。其中,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环境,制度需求主要是从腐败形势对腐败治理体制提出的治理任务角度切入,而制度供给则包括腐败治理指导思想、组织体系和具体制度规范供给三个内容展开论述。历史演进分析之后,综合运用制度分析范式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历程进行理论透视,从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动因分析、行动者分析、变迁模式和路径依赖五个逻辑线条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在进行透彻的历时演变分析和变迁逻辑分析后,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特征、基本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最后,从战略、策略和基本着力点三个层面提出了新时代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路径。具体而言,文章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在阐释腐败、腐败治理、体制与机制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界定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内涵、基本功能与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模式。然后,基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三个理论流派主要理论支撑点构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包括横向历时性分析维度和纵向要素性分析维度两个组成部分。第二章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十八大迈入新时代四个党史发展的“关键节点”为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史演进划分阶段,结合官方腐败治理体制改革表述话语体系及学术界现有研究的阶段和命名划分,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划分为1978年至1992年的恢复重建阶段、1992年至2002年的适应性改革阶段、2002年至2012年的深化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阶段。对每个阶段内腐败治理的政治生态环境、腐败形势、腐败治理体制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主要基于制度分析理论范式对腐败治理体制变迁进行理论透视,从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动因分析、行动者分析、变迁模式和路径依赖五个逻辑线条探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基于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变迁历程和变迁内在逻辑,对我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经验、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总结与分析;第五章则是在上述四章的基础上,从战略、策略和基本着力点提出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发展与完善的基本路径。
王帅[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开启新征程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是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1)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大学生以独特的社会角色参与其中,社会发展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强烈撞击着大学生之思想,影响其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时代风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面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及形成变化过程,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样态、时代特质,全面了解他们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进而更深刻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变化发展规律,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聚焦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热点,系统回顾和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历程,研究其现实样态、发展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其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研究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人的思想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思想热点因其带有的价值反映、对立和冲突,是个体观念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集中突显的部分,是日常生活中不同主体意图、动机相互作用的结果。(2)人的思想和行为受所处时代条件的影响、制约甚至支配。同时,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可以通过人的劳动实践,或者通过影响和指导人的实践而改造现实世界,甚至创造时代主题。作为大学生价值观集中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其变化发展特点更深刻地反映出这一作用规律。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大学生代际特征愈加明显,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不断显现。“赢得青年,赢得未来”,从社会历史发展中描绘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图景,从时代变迁过程中把握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从青年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规律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党的十九大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了新时代“两步走”的战略安排(3)。从时间发展上看,当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担当者。高等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复杂时代课题,这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关系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能否后继有人这一重大而根本性的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大意义之所在。论文内容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对思想热点的基础性问题进行解析。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出发点,阐释思想热点的涵义、形成特点和表现样态。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过程,从主体、介体、场域等要素入手,论述大学生思想热点“萌芽、汇聚、成型、释放、沉寂”的发展过程,探索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机理。思想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思潮和风气的前沿,正因如此,研究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二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以启动和探索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新时代以来为划分,具体梳理各个历史阶段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变化脉络和发展轨迹,描绘其在大学生政治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基本样态。第三章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影响、制约甚至支配人们思想热点和行为倾向的因素各种各样,既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本章主要对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变化的动因进行时代背景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入手,从社会宏观环境、文化发展、教育改革、主体特征四个方面,追寻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的根源和动力。第四章凝练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特征规律。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变化发展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规律,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热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集中反映,彰显出最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变化和演进体现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与主体需求相一致、与价值形态变迁相协同、并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等规律和特征。第五章从网络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特点和演进规律,并以此分析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主要趋势。网络大数据调查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海量网络文本数据,数据量大、较为客观;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便于调查设计,易于开展交叉因素分析。两者互相配合,能更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热点状况,为实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综合方法。第六章重点研究探讨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针对性实效性的策略。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出应重视和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关切,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趋势,强化理论武装打牢大学生的科学思想基础,改进方式方法,把握重点环节,提升思想热点的引导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因而,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深刻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并以此来进一步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正是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演进,关照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视角,基于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历史性梳理和对当下大学生思想热点样态和特质的实证分析,着力描述大学生思想热点的现象特征,着力探究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本质核心,着力分析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演进的历史特点及制约其发展变化的主客观要素,着力把握大学生思想热点发展的演变规律和内在机理,最后落脚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现实目标上,从而深刻彰显出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论文研究分析的逻辑闭环。
彭巨水[9](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张瀚月[10](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8年)》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各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的推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因而,随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与日俱新,远程高等教育逐步兴起。由于二十世纪末,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远程高等教育的实施逐渐成为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式,成为提高人民素质、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推进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逐步完善远程高等教育法规政策体系,从而对有效促进远程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而,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法规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78-2018年期间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发展变迁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维度探究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变革轨迹。以丁兴富教授对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为参考,结合本文研究的时代特点,对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划分几个关键时期,分别为:萌芽与准备时期、创建与中断期、起步与推进期、战略革新与起飞期、调适与深化期。并对每个时期关于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背景、改革内容及价值取向进行分析与总结。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远程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果与成效以及面临的重大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展望。文章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为本研究的绪论,主要包含相应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等板块。文献综述主要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对远程高等教育研究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的研究现状主要从文献发布时间,统计高产作者和作者工作单位等数据,以此来分析和探究。第二章,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起飞与推进期的研究。由于远程教育萌芽较早,这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开始论述以1978年为起点的远程高等教育之时,本研究对1978年以前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明了的阐述,使之为一个连续不断、有始有“终”的发展历程。在起飞与推进期,随着“三个面向”、“恢复高考”等战略的实施,广播电视大学快速发展,同时也初步使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第三章,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战略革新与起飞期的研究。远程高等教育逐渐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开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实现“开放、共建、协同、共享”的价值观,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建设基础设施与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也开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第四章,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调适与深化期的研究。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21世纪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也随之发生变化。“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大量创新,大数据也开始在教育领域的实施应用,在线教育产业也随之风起云涌。第五章,分析与总结改革开放40周年远程高等教育取得的成果与成效,同时,也归纳出远程高等教育当前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展望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二、回首经济体制改革历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首经济体制改革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工业意识烛照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困境与“泛工业题材” |
二、天津——中国北方近代工业先锋 |
三、天津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 |
四、论文选题的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创新点 |
第一章 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中工业意识的产生语境 |
第一节 时代温床:天津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
第二节 文学摇篮:天津“工业题材”文学的发展诉求 |
第三节 突破“禁区”:以人为本与天津作家的创作观 |
第二章 工业意识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众生百相 |
第一节 “机器崇拜”与“人遭物役”:天津青工的生存悖论 |
第二节 现代化都市的“三条石大街”:退休工人的工厂怀旧 |
第三节 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重构:新时代天津女工的幸福观 |
第四节 工业科层管理制下现代工人的畸形爱恋 |
一、情妇与男性力量的消逝 |
二、双职工夫妻的婚姻危机 |
第三章 工业意识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史诗性”: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史诗品格 |
第二节 “空间性”:工业叙事新转向 |
一、“铁山工人新村”:天津市井工人性格的生活空间表征 |
二、“三条石历史博物馆”:作为天津近代工业历史标识物 |
第三节 “探索与发现”:限制性叙述 |
第四章 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的价值功效与创作思考 |
第一节 “津门”作家的底层情结与普通工人世界 |
第二节 “津味”的淡化与天津地域文化的发掘 |
第三节 作家的成长基地与纯文学审美探求的局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
(一) 研究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一) 党的斗争精神基本内涵的演进 |
(二) 新时代党的斗争精神的基本内涵 |
二、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二) 列宁关于永葆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精神的思想 |
(三) 中国共产党历届主要领导人关于永葆斗争精神的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必要性 |
一、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内在要求 |
(一) 坚定全面从严治党决心信心的内在要求 |
(二)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 |
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保证 |
(一)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
(二)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保证 |
三、防范化解国内各种风险与挑战的现实需要 |
(一) 化解国内各种风险的现实需要 |
(二) 化解国内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一) 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必然选择 |
(二) 克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阻力的必然选择 |
五、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保障 |
(一) 抵制西方霸权主义的坚实保障 |
(二) 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坚实保障 |
第三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阻滞因素 |
一、生活条件的优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 长期处于和平的环境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 生活条件的显着改善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影响 |
二、市场经济的功利性构成的主要挑战 |
(一) 经济利益至上的观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二) 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对斗争精神发扬的挑战 |
三、国内各项任务的艰巨性引起的重大考验 |
(一) 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二) 维护稳定的艰巨任务对斗争精神发扬的考验 |
四、党内突出问题的严峻性造成的严重危害 |
(一) “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二) “四种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危害 |
五、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性带来的巨大冲击 |
(一) 西方社会思潮的入侵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二) 西方文化霸权的推行对斗争精神发扬的冲击 |
第四章 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的路径选择 |
一、提高政治意识,把准斗争方向 |
(一)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二) 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
(三) 坚定“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
二、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斗争意识 |
(一)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
(二) 加强对“四史”的学习 |
(三)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 |
三、勇于自我锻造,锤炼斗争意志 |
(一) 培养敢于直面问题的勇气 |
(二) 培养临危不乱的气魄 |
(三) 培养长期斗争的毅力 |
四、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 |
(一) 善于把握斗争形势 |
(二) 善于掌握斗争规律 |
(三) 善于调整斗争策略 |
五、加强实践淬炼,提升斗争能力 |
(一) 在斗争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 |
(二)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
(三) 在斗争实践中进行自我改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民生与民生建设概述 |
1.2.1 民生 |
1.2.2 民生建设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梳理 |
1.3.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梳理 |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理论传承及实践历程 |
2.1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理论传承 |
2.1.1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2.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1.3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2.2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历程 |
2.2.1 筚路蓝缕的探索阶段 |
2.2.2 继往开来的开拓阶段 |
2.2.3 渐入佳境的深化阶段 |
2.2.4 卓有成效的完善阶段 |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 |
3.1 “生存型”民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1.1 社会主义本质论: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
3.1.3 改革开放:民生建设的内在动力 |
3.1.4 “三步走”战略:民生建设的战略步骤 |
3.1.5 共同富裕:民生建设的价值追求 |
3.2 “发展型”民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民生建设的理论基石 |
3.2.2 依法治国:民生建设的安全网 |
3.2.3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民生建设的新途径 |
3.2.4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生发展的新动力 |
3.2.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新变化 |
3.3 “和谐型”民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3.1 科学发展观:民生建设的理论指南 |
3.3.2 “三民”思想:民生建设的新理念 |
3.3.3 建设服务型政府:民生建设的新途径 |
3.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建设的新目标 |
3.4 “幸福型”民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 |
3.4.1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民生建设的理论依据 |
3.4.2 社会主要矛盾纾解:民生建设的主要任务 |
3.4.3 全面深化改革:民生建设的新要求 |
3.4.4 底线思维:民生建设的新思维 |
3.4.5 生态民生观:民生建设的新理念 |
3.4.6 实现美好生活:民生建设的新追求 |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主题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1 “生存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1.1 “生存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1.2 “生存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 “发展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2.1 “发展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2.2 “发展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 “和谐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3.1 “和谐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3.2 “和谐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幸福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
4.4.1 “幸福型”民生建设取得的成就 |
4.4.2 “幸福型”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实践经验 |
5.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顺利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 |
5.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5.1.2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
5.2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 |
5.2.1 经济发展是民生之基 |
5.2.2 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
5.3 与时俱进是推进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 |
5.3.1 民生建设思想一脉相承 |
5.3.2 民生建设主题因时而变 |
5.4 统筹兼顾是切实改善民生的基本方法 |
5.4.1 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发展 |
5.4.2 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 |
5.5 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价值取向 |
5.5.1 坚持“人民至上”的民生理念 |
5.5.2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现状辨析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形成的理论根源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关社会变革的原理及方法论 |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
(二)社会基本矛盾促使社会改革与发展 |
(三)关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及方法论 |
三、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及方法论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
(二)改革开放理论 |
(三)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中蕴含的方法论 |
第三章 新时代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思想 |
一、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人民性目的 |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一切为了人民 |
二、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方向性原则 |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
(二)坚持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中国特色 |
三、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实践性目标 |
(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辩证性关系 |
(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辩证统一 |
(二)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辩证统一 |
(三)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辩证统一 |
(四)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辩证统一 |
(五)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辩证统一 |
五、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检验标准及科学性 |
(一)是否推进经济社会整体性发展 |
(二)是否给人民带来切实的获得感 |
第四章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启示 |
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理论价值 |
(一)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
(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了实践指南 |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启示 |
(一)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方法 |
(二)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为相关国家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研究,是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
1.1.2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研究,是建设体育强国的要求 |
1.1.3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研究,是体育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体育社会组织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
1.4.2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1.4.3 体育社会组织功能及价值研究 |
1.4.4 体育社会组织体制相关研究 |
1.4.5 “国家-社会”框架下体育社会组织相关研究 |
1.4.6 体育社会组织现实困境相关研究 |
1.4.7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策略相关研究 |
1.4.8 研究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历史研究法 |
2.2.3 比较分析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3 整体分析思路 |
3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3.1 理论基础 |
3.1.1 第三部门理论 |
3.1.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1.3 治理理论 |
3.1.4 理论基础对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3.2 概念界定 |
3.2.1 社会组织 |
3.2.2 体育社会组织 |
3.2.3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历程 |
4.1.1 1949-1966年破旧立新阶段 |
4.1.1.1 阶段体制概述 |
4.1.1.2 阶段体制形成背景分析 |
4.1.1.3 阶段体制演进分析 |
4.1.1.4 阶段体制成效分析 |
4.1.2 1966-1976年发展断裂阶段 |
4.1.2.1 阶段体制概述 |
4.1.2.2 阶段体制形成背景分析 |
4.1.2.3 阶段体制演进分析 |
4.1.2.4 阶段体制成效分析 |
4.1.3 1978-1992年复苏与调整阶段 |
4.1.3.1 阶段体制概述 |
4.1.3.2 阶段体制形成背景分析 |
4.1.3.3 阶段体制演进分析 |
4.1.3.4 阶段体制成效分析 |
4.1.4 1992-2013年法规化阶段 |
4.1.4.1 阶段体制概述 |
4.1.4.2 阶段体制形成背景分析 |
4.1.4.3 阶段体制演进分析 |
4.1.4.4 阶段体制成效分析 |
4.1.5 2012-至今治理发展阶段 |
4.1.5.1 阶段体制概述 |
4.1.5.2 阶段体制形成背景分析 |
4.1.5.3 阶段体制演进分析 |
4.1.5.4 阶段体制成效分析 |
4.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历史演进的规律及其内在逻辑 |
4.2.1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主要以国家权力结构为主线展开 |
4.2.1.1 权力结构始终是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集中表现 |
4.2.1.2 权力结构边缘区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争取公共管理制度空间 |
4.2.2 社会体制转型成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主要推动力 |
4.2.3 传统政治观念成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阻力 |
4.2.4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以社会关系联结为纽带 |
4.2.5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运行主体呈现“上下结合”发展趋势 |
4.3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历史评价 |
4.3.1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历史成绩 |
4.3.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经验教训与不足 |
4.4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未来走向 |
4.4.1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向治理体系理念转变 |
4.4.2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体制主体结构 |
4.4.3 构建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
4.4.3.1 简化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有效运转的政府职能体系 |
4.4.3.2 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内部治理能力 |
4.4.3.3 加强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设的顶层设计 |
4.4.3.4 培育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机制不断发展的公民社会组织 |
5 结论 |
5.1 结论 |
5.1.1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内涵 |
5.1.2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历程 |
5.1.3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规律与内在逻辑 |
5.1.4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演进的历史评价 |
5.1.5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未来走向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1.1 研究资料未能进一步穷尽 |
5.2.1.2 缺乏实证性现实支撑 |
5.2.2 研究展望 |
5.2.2.1 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为体育社会管理体制提供持久的动力 |
5.2.2.2 加强对西方国家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经验的研究 |
5.2.2.3 系统完善有关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腐败 |
(二)腐败治理 |
(三)体制与机制 |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内涵 |
(一)腐败治理体制的界定 |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价值及功能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基本典型 |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腐败治理的思想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历程 |
一、腐败治理体制的恢复重建时期(1978-1992) |
(一)腐败治理体制恢复重建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私利的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蔓延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恢复重建 |
二、腐败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变革时期(1992-2002) |
(一)腐败治理体制适应性变革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权力寻租、资金密集型领域的多样化腐败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适应性变革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深化改革时期(2002-2012) |
(一)腐败治理体制深化改革时期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从争夺经济利益到争夺政治权力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深化改革 |
四、腐败治理体制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时期(2012—今) |
(一)腐败治理全面协同深化改革的制度环境 |
(二)腐败形势:高层化、群体化、家族化、多元化 |
(三)腐败治理体制的全面协同深化改革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逻辑 |
一、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整体趋势 |
(一)从治标主导到标本兼治的腐败治理战略取向 |
(二)从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到系统反腐的核心理念 |
(三)从反黑色腐败到全方位反腐的腐败治理行动策略 |
二、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动力机制 |
(一)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外生因素 |
(二)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内生因素 |
三、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行动主体 |
(一)党、政、司法机关为主的专门腐败治理机构 |
(二)人大和政协等监督机构 |
(三)社会参与主体 |
四、腐败治理体制变迁方式分析 |
(一)供给强制性腐败治理体制变迁 |
(二)需求诱致性腐败治理体制变迁 |
五、腐败治理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 |
(一)权力结构不均衡的路径依赖 |
(二)腐败治理手段的路径依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特征、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主要特征 |
(一)中国共产党高度反腐自觉的变迁底色 |
(二)腐败治理制度体系建构与完善的变迁核心 |
(三)兼具时代性与历史传承性的变迁历程 |
(四)党纪国法互联互通的变迁协同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正确政治方向 |
(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推动腐败治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
(三)明确核心理念,锁定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定位 |
(四)与中国政治发展环境相适应,保证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的时代回应性 |
(五)寓腐败治理于制度建设之中,促进腐败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 |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腐败治理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
三、改革开放以来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腐败治理的认识存在误区 |
(二)腐败治理机构职能协同不足 |
(三)腐败治理制度规范有待完善 |
(四)腐败治理体制的社会参与不足 |
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现代化治理理念不牢固 |
(二)体制自主性困境的制约 |
(三)腐败治理体系不完整 |
(四)腐败治理能力总体偏弱且不平衡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 |
一、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战略分析 |
(一)坚持以政党为中心的反腐逻辑支点 |
(二)坚持法治思维为主导的反腐价值理念 |
(三)坚持多元主体协同的反腐行为取向 |
二、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策略分析 |
(一)强化反腐倡廉思想教育 |
(二)推进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 |
(三)促进腐败治理的社会参与 |
(四)加强腐败治理的国际合作 |
三、新时代我国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与完善的基本着力点 |
(一)强化腐败治理主体责任 |
(二)强化反腐制度落实 |
(三)创新廉政教育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8)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概览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热点研究的基础性问题解析 |
一、思想热点相关概念释义 |
(一)思想热点的基本涵义 |
(二)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三)思想热点的表现形态 |
二、思想热点研究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 |
(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关于思想及相关问题的主要论述 |
(三)思想热点研究的多学科理论借鉴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形成及演进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的主要条件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形成和运行过程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价值蕴涵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时代发展的协同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历史图景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78 年-1992 年) |
(一)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推进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1992 年-2002 年) |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思想热点及特征 |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02 年-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2012 年至今) |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代特征 |
(二)这一时期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现象 |
(三)这一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热点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宏观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政治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 |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建设成就 |
(三)利益结构调整与社会阶层分化 |
(四)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地位提升 |
二、文化发展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思想文化冲击 |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 |
三、教育改革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引导 |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思想热点的涵育 |
四、主体自我因素的影响作用分析 |
(一)知识结构变化速度加快 |
(二)心理因素复杂特征突出 |
(三)价值取向多元化构成明显 |
(四)社会角色多样性转变衍生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规律性表征 |
一、时代环境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逻辑起点 |
(一)社会经济发展决定思想热点演进样态 |
(二)社会意识形态主导思想热点演进方向 |
(三)科学技术进步改变思想热点演进速率 |
二、发展需求是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内在动因 |
(一)大学生成长诉求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反映 |
(二)大学生个性特征在思想热点演进中的体现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与价值观形态变迁的协同效应 |
(一)价值目标务实化与思想热点内容的通俗化 |
(二)价值标准多维化与思想热点评价的差异化 |
(三)价值取向多样化与思想热点类型的多层次化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差异发展的反作用 |
(一)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不同步变化 |
(二)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非线性变化 |
(三)大学生思想热点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
第五章 当前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实证研究 |
一、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互联网大数据调查的数据描述与分析 |
二、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实证研究 |
(一)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法概述 |
(二)问卷调查的样本情况 |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思想热点数据描述与分析 |
三、调查反映的大学生思想热点的主要特征 |
(一)思想热点的多样主题中凸显情感内核 |
(二)思想热点的态度价值总体积极向上 |
(三)思想热点的表达方式深受网络亚文化影响 |
(四)思想热点集中反映大学生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
四、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的发展趋向 |
(一)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更加突出 |
(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影响更加深刻 |
(三)文化融合创新的影响更加广泛 |
第六章 增强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针对性实效性 |
一、积极回应大学生思想热点的问题关切 |
(一)理解和尊重大学生个性特征 |
(二)把握和满足思想热点的合理性需求 |
(三)正视和应对思想热点的非理性表达 |
二、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热点的发展趋势 |
(一)增强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科学性 |
(二)建立大学生思想热点趋向研判的联动机制 |
三、打牢学生成长发展的科学思想基础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
(二)坚持以优秀中华文化增强自信 |
(三)坚持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培养导向 |
四、把握提升思想热点引导能力的关键环节 |
(一)遵循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
(二)在增强课堂内外协同中加强引导 |
(三)在强化网络主旋律传播中加强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论文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
一、宏观制度层面 |
二、中观体制层面 |
三、微观机制层面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图表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10)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 |
1.4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核心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起步与推进(1978 年-20 世纪90年代中期) |
2.1 改革开放前远程高等教育政策萌芽与中断的概述 |
2.1.1 萌芽与准备期 |
2.1.2 创建与中断期 |
2.2 起步与推进阶段的政策环境 |
2.2.1 “三个面向”...教育改革的战略方针 |
2.2.2 “恢复高考”——教育秩序重建和高等教育需求被唤醒 |
2.3 内容分析 |
2.3.1 广播电视大学的推进与快速开展 |
2.3.2 初步使用现代化手段发展远程高等教育事业 |
2.3.3 明确国家发展远程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针 |
2.4 价值取向分析 |
第3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战略革新与起飞(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2010 年) |
3.1 战略革新与起飞期的改革背景 |
3.1.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3.1.2 开启教育体制(高等教育)改革 |
3.2 内容分析 |
3.2.1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
3.2.2 大力实施开放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 |
3.2.3 初步建立开放式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
3.2.4 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 |
3.2.5 面向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
3.3 价值分析 |
第4章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调适与深化(2010 年—2018 年) |
4.1 调适和深化期的改革背景 |
4.1.1 “互联网+”——教育的颠覆性创新 |
4.1.2 “核心素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
4.2 内容分析 |
4.2.1 在线教育产业的兴起 |
4.2.2 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应用 |
4.2.3 致力于新兴“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创新 |
4.3 价值分析 |
第5章 回首40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成效、挑战与展望 |
5.1 远程高等教育政策的成效与经验 |
5.1.1 远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
5.1.2 远程高等教育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5.1.3 远程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宏观国家价值取向相融合 |
5.2 远程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展望 |
5.2.1 远程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5.2.2 展望远程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回首经济体制改革历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意识烛照下当代天津“泛工业题材”文学研究[D]. 王艳秋.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新时代发扬党的斗争精神研究[D]. 李智利. 扬州大学, 2021(09)
- [3]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建设的主题演进及其经验探析[D]. 耿阳.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研究[D]. 韩阜霖.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历史演进研究[D]. 郭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腐败治理体制变迁研究[D]. 荣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7)
- [8]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热点演进研究[D]. 王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远程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研究(1978-2018年)[D]. 张瀚月.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