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用的数值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长山,张志谦,李牧桥,刘人杰[1](2021)在《CFG复合地基群桩扩桩前后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CFG桩复合地基是新兴的地基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CFG桩复合地基属于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相比,能较好地加固地基,降低地基沉降量,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本文主要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CAE,建立了筏板、褥垫层、桩和土层的有限元模型,针对CFG桩单桩理论研究不适用于群桩理论,通过分析扩桩前和扩桩后筏板、褥垫层、桩和土层的受力状态,分析研究群桩的复合地基工作机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何洋[2](2021)在《钢渣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试验研究》文中认为
邢宏侠[3](2021)在《深基坑“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现阶段岩土工程专业承担基坑支护设计,主体建筑结构由结构工程专业完成。基坑支护是主体地下结构安全施工的条件,主体地下结构是基坑支护存在的前提。同一项目的基坑支护与主体地下结构均为主体建设目标的组成部分,属同一地下结构系统。基坑工程的临时性与地下工程岩土、结构专业的分离,导致基坑支护极大浪费,不符合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论文定位支护构件为地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明确了支护构件和地下室外墙的功能定位,构造了以单排和双排支护桩为核心构件的永久支护结构,依托案例进行计算分析,明确各阶段主要设计计算内容,取得如下进展:1.提出了深基坑支护永久化理念,定义“岩土结构化”设计方法,明确永久支护体系包含的开挖、构建和使用三阶段形成过程及其各阶段承担的主要荷载,阐明了永久支护体系的设计原则;2.根据竖向支护构件永久使用和地下室外墙仅承担肥槽回填土压力的设计定位,利用水平楼板构造外伸支撑,形成了水平楼板与永久支护桩结合的永久支护体系,明确永久构件与临时构件对应的荷载组合原则及其荷载分项系数,阐明了永久支护结构开挖、构建、和正常使用工况下的计算方法和结构分析内容,确定了主要构件的内力以及变形规律,得到的永久构件裂缝宽度验算结果满足耐久性要求;3.利用复合地基和被动区群桩的侧向刚度,构造了双排桩与复合地基相结合的永久支护结构,阐释了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结合的“岩土结构化”设计方法。得到了双排支护桩兼作复合地基桩各阶段的内力以及变形规律,提出了通过差异性的褥垫层厚度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通过群桩遮拦效应的研究,揭示主动区复合地基和被动区群桩对于支护结构主、被动土压力以及内力、变形的影响规律,进一步阐明了复合地基与基坑支护的集约化设计方法。
王英华[4](2021)在《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广西首府南宁市城市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南宁市涌现出大量高层建筑及大荷载构筑物。此类高、重、大的建(构)筑物所涉及的基础工程问题日益复杂,其对持力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上的浅层地基无法承受如此大的上部结构荷载,进而第三系泥岩层取代了以往的第四系地层作为主要的地基持力层。由于第三系泥岩生成及赋存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后期人类活动扰动等各类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其试验参数离散性、变异性很大,实践中其力学特性往往表现出很大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第三系泥岩中的硬软互层或夹层层理构造泥岩,具有更复杂的力学特性,硬软互层中的软层泥岩对地基强度和变形影响特别大;加之硬软互层泥岩相关理论研究现阶段并不太成熟,地区性条例与规程也不多见,若仅仅套用一般规范和经验,一味地采用深挖及桩基,就使得浅部的泥岩承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而深基坑及深桩基施工中又有水的不利作用及人工扰动,常有泥岩持力层承载特性发生较大变化的隐患出现,这就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及重大浪费。鉴于此,本文提出用干钻植入注浆微型钢管桩来加固处理硬软互层泥岩地基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并对此微型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以某高层筏基的微型桩复合地基设计为例,计算出合适的桩长及地基沉降计算深度值,以此为依准,建立四组36个桩单元地基模型;先用分层总和法公式分别算出四组天然地基和两组微型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值,再从36个桩单元地基模型中选取30个进行建模,并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验证,从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揭示微型桩与泥岩的相互作用机理。桩单元小筏基模型研究后又拓展到大筏基模型的研究,在对多个大筏板地基模型的分析中得出其地基沉降性状。研究表明微型桩复合地基相对于原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控制沉降变形也有较好效果,采用注浆微型钢管桩处理此特殊泥岩地基是可行的,能达到预期目的。研究还得出:小尺寸基础下浅层硬软互层泥岩天然地基的强弱变化越快均匀性越差,其承载力越低,沉降变形越大;大筏板下深厚硬软互层泥岩天然地基的均匀性对沉降变形影响不大;桩端持力层的强弱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变形都有一定影响;增加桩长对控制沉降比较有效;筏基的差异沉降明显,中部大、周边小;微型桩桩身受力复杂,要注意桩身强度足够等一些规律,以期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仝云蒙[5](2021)在《CFG桩网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路与桥梁间的不均匀沉降会引发高频的桥头跳车问题,威胁公路设施和行车安全。由于桥台刚度和路基刚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且路基的沉降与桥台相比要大上许多,基于以上原因,会导致连接处出现错台现象。而CFG桩网复合地基有具有沉降变形小,工后沉降容易控制,降低工程成本等优势,所以本文采用CFG桩网复合地基来处理桥头跳车问题。CFG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地基处理形式,由桩、筋带、土体三者协同作用承担荷载,因此具有排水、加筋、防护等多种功能。但综合前人此方面的研究情况来看,桩网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有待更深层的探究,因此针对桩网复合地基,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基本含义及组成以及桩网复合地基各部分的作用机理、设计参数、沉降的计算方法以及施工工艺。(2)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模拟平台建立CFG桩网复合地基静力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不同桩间距、桩径、桩长、桩体模量以及褥垫层模量等参数,来探究这些参数对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轴力以及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并对比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3)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CFG桩网复合地基在冲击荷载作用下不同车辆荷载和行车速度的动力响应分析模型。经分析发现在冲击荷载作用下路面各位置的振动响应有很大的差异,车辆载重和行车速度对桩网复合地基有比较大的影响。
张保飞[6](2021)在《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地域辽阔地震频发,频发的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的破坏,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十分必要。桩基础是最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因其造价低、承载力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下结构、基坑工程等领域,对建筑物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其抗震性能对建筑的安全也不容忽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超高层建筑、深大基坑等复杂结构越来越多,支护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也常用在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复杂基坑支护等工程中。目前对支护结构能否有效减少地震作用对建筑的影响研究较少。进行地下连续墙对桩基抗震性能研究,对确保工程安全性、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的影响分析十分必要。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在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的影响规律。主要通过改变地下连续墙深度、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和桩基埋深三个方面的参数进行模拟,对桩基的桩身弯矩、剪力、轴力、水平位移和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研究。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地震作用下桩顶的内力时程分析显示,有地下连续墙时桩顶内力峰值小于无地下连续墙时桩顶内力峰值。桩顶内力时程值随着地下连续墙的深度、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和桩基的埋深改变而改变。(2)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能够有效减小桩身内力值和桩身水平位移值。桩1(角桩)的桩身内力最大值和桩身水平位移值最大值随着地下连续墙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桩4(中桩)的桩身内力值和桩身水平位移值均较小,无明显规律。(3)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改变时,桩身内力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桩顶处,其中桩身的弯矩最大值和剪力最大值均出现在桩顶处,桩身轴力最大值部分出现在桩顶处。桩1(角桩)的桩身内力最大值和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随着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增加而增大。桩4(中桩)的桩身内力值和桩身水平位移值均较小,无明显规律。(4)地震作用下,桩基埋深不同时分析显示,有地下连续墙时桩身内力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桩顶处,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均出现在桩底处。桩1(角桩)和桩3(边桩)的桩身内力最大值随着桩基础埋深的增加而增大,桩身水平位移最大值随着桩基埋深增加而减小。桩4(中桩)的桩身内力值和桩身水平位移值均较小,无明显变化规律。(5)对上部结构时程分析显示,地下连续墙深度改变时,有地下连续墙时的加速度峰值比无地下连续墙时的加速度时程峰值大。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峰值随着地下连续墙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有地下连续墙时位移时程峰值比无地下连续墙时位移峰值小,且随着地下连续墙深度的增加而减小。(6)对上部结构时程分析显示,地下连续墙距桩基的距离改变时,上部结构加速度时程峰值随着地下连续墙距离桩基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对位移时程峰值的影响较小。(7)对上部结构时程分析显示,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埋深改变时,上部结构加速度峰值和位移时程峰值随着桩基埋深的增加而增大。
于荣科[7](2021)在《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目前,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房建、公路及市政等城市建设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复合地基应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预制桩复合地基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尚缺乏活跃的研究及应用。在软土地区,以往的水闸、泵站等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设计中,预制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措施,但在进行预制桩设计时通常不考虑天然土层参与和分担上部荷载的作用,从而使得设计安全度较大、整个工程偏于安全,进而使工程在投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为此,应用复合地基技术进行闸站地基处理设计很有必要,可达到“物尽其用”和减少工程投资的效益。本文根据以上观点,就具体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依据广义复合地基基本定义和分类原则,概述了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和几个常用概念,且介绍了刚性桩(预制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基本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分析说明了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理论及思路。(2)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根据闸站工程稳定计算进行了常规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依据桩基础计算方法完成了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说明。(3)联系具体工程实例,构建了预制桩复合地基和闸站底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研究了荷载效应下预制桩复合地基的应力、应变以及预制桩体的力学性能,并比较了预制桩复合地基与常规桩基设计的沉降值。(4)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考虑闸站底板结构的作用,研究不同工况下底板-桩-桩间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性状。分析了外荷载、桩间土层刚度、预制桩刚度以及闸站底板刚度的变化对预制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桩顶水平位移及桩间土荷载分担份额产生的影响,并就相关影响参数做了曲线拟合,得出了与之对应的变化规律。
葛建东[8](2021)在《CFG桩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设高铁具有任务重,线路里程较长,跨越区域大等特点。高速铁路的高速运行对其地基稳定性要求比较高,而我国领土广阔,软土地基分布广泛,很多高速铁路建设势必会出现在软土地基地区,针对该软基,大量工程实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相较于常规的钻孔灌注成桩,CFG桩复合地基不仅具有强度大、工期短、效率高等优点,而且在桩体混凝土配制中使用了粉煤灰,避免资源的浪费,具有更高的工程经济性。但同样较多工程实践表明,CFG桩加固的复合地基力学特性并未充分发挥,其计算理论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文针对高铁建设中的软基处理问题,以潍莱高铁DK69+420.77~DK72+571.30段为工程背景,从CFG桩加固机理、计算理论、现场检测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对CFG桩在理论、试验及数值模拟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总结现阶段CFG桩存在的主要问题。对CFG桩承载特性、加固机理、承载力及沉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论证CFG桩加固软基的高效性,总结在工程应用中各计算方法的优缺点。(2)结合实际工程,进行该软基加固方案比选,确定CFG桩加固方案。依据工程地质及理论计算对CFG桩的主要参数进行适用性设计,使用该参数加固地基后进行单桩承载力抗压静载试验、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及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并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及分析。(3)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FG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试验进行模拟,对各级荷载下检测试验沉降结果与数值模拟沉降结果作对比分析,论证该条件下数值模拟的合理有效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工作提供有效支撑。(4)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CFG桩加固软基的三维模型,在列车循环荷载下,通过加固前后的模拟对比,论证该软基进行CFG桩处理的必要性及有效性。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地基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布桩方式、桩长、桩身强度、桩径、桩间距、褥垫层厚度),分析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计算对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参数进行优化。
赵尔升[9](2021)在《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使得西部这片黄土聚集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社会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今天,黄土地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黄土湿陷性引发地基承载力不足、沉降过大,甚至部分原处理地基受地下水攀升浸湿,发生次生病害等方面。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是针对兰州地区某工程既有交通工程运营背景下,在类似限高限宽狭小空间内对黄土地基下层浸水饱和发生次生病害所采取的的一种处治手段,即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复合地基,它属于一种新型、桩体具有较高粘结强度的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本文核心内容为室内设计不同工况下的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二者结合的方式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为今后更好地在实际工程中推广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室内模型试验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兰州榆中地区重塑黄土作为模型填土。模型试验具体设计为:采用抽气、注水结合的方法使原本夯实充分的下层土体饱和;通过圆形塑料管预留桩孔,向孔内分层灌入混合料,振捣、夯实成桩;模型箱填筑完成后对未浸水地基、下层部分土体不同程度浸水饱和地基以及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单桩复合地基、群桩复合地基等多种工况分别进行加载试验,通过测试处理前后地基沉降、桩和土不同深度处应力、变形,对比分析处理前后承载性能以及水泥级配碎石桩单桩、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本文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通过室内基本土工试验,明确模型填土、碎石材料力学性质,选取合理的模型试验相似比,运用量纲分析法推导模型试验中各个几何物理参数取值,在此基础上,设计试验方案,规划试验流程;2)分别对原处理地基和下层浸水饱和地基进行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地基下层浸水至20cm时,受土样饱和强度骤减影响,地基变形较大,产生次生病害,此时需对病害地基进行加固处理;3)采用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对病害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随后对单桩、群桩复合地基分级加载,分析沉降特征,得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性能提升,解决了由次生病害引发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又通过分析单桩、群桩复合地基不同深度处的桩、土应力分布情况,得出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具有明显的群桩效应;4)借助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桩长、桩径、褥垫层厚度模型,在改变桩体参数的多种工况下,对比单一变量下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徐扬[10](2021)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式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既可以满足承载力与沉降设计的要求,又兼顾了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方面的研究相对滞后,尤其是桩体加固区土体的沉降规律与桩土应力特征,仍有待探究。以往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中,对于地基沉降的观测主要集中在地表,地基内部土体的沉降规律却无法观测。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室内模型试验,并借助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复合地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思路。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进行了“2长2短”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设计了沉降标尺,用于测量地基内部土体的沉降。对不同长桩长度、桩身直径、桩间距的模型复合地基沉降规律及桩土受力特征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增加长桩长度、减小桩距、减小桩径可减小复合地基的总沉降。增加长桩长度主要减小了长桩单独加固区的土体沉降;减小桩间距对改善下卧层(非加固区)土体沉降效果显着,对组合加固区与长桩单独加固区的沉降改善不明显。(2)模型复合地基加载过程中桩间土应力增幅较平缓,桩顶处的土体应力最大,随着深度加深而降低。当上部荷载较大时,长桩与短桩的应力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桩身应力峰值出现在长短桩组合加固区。出现应力峰值的原因是桩土的差异沉降形成了负摩阻区,桩身应力在正负摩阻区交界处达到最大。加载过程中长桩应力比随着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出现峰值后逐渐降低;短桩应力比数值上小于长桩,短桩应力比随荷载增加而提高,但增幅较小,并且短桩应力比受桩身尺寸等参数影响较小。(3)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模型,模拟了竖向受荷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当长桩长度为短桩的2~2.3倍时,复合地基总沉降最小,继续增加长桩长度,地基总沉降无明减少;调整桩身强度对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无明显影响。(4)短桩的上刺入量总是小于长桩,实际工程中为避免出现褥垫层的冲切破坏,不宜选用模量较小的材料作为褥垫层。褥垫层的流动补偿能力对调节桩土荷载分担有积极作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中的褥垫层模量存在最优值,当褥垫层模量取30~40MPa时,复合地基总沉降量达到最小。
二、群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用的数值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用的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CFG复合地基群桩扩桩前后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概述 |
1 三维模型的建立 |
1.1 工程概况 |
1.2 计算参数 |
1.3 外围桩编号 |
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2.1 竖向应力对比 |
2.2 水平方向应力对比 |
3 结论 |
(3)深基坑“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深基坑支护结构发展与现状 |
1.2.2 深基坑支护计算理论 |
1.2.3 深基坑支护理念现状 |
1.2.4 深基坑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深基坑“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设计 |
2.1 深基坑支护永久化理念及其设计方法 |
2.1.1 深基坑支护永久化理念 |
2.1.2 “岩土结构化”设计方法 |
2.2 永久支护结构体系 |
2.2.1 永久支护结构体系示意 |
2.2.2 永久支护结构体系构造 |
2.3 永久支护结构体系计算分析 |
2.3.1 深基坑分类 |
2.3.2 设计原则 |
2.3.3 计算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支护桩与楼板支撑的深基坑永久支护结构实践 |
3.1 有限元法计算分析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岩土结构化”设计 |
3.1.3 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 |
3.1.4 永久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规律 |
3.1.5 耐久性与永久化分析 |
3.2 弹性支点法案例计算分析 |
3.2.1 工程概况 |
3.2.2 计算工况 |
3.2.3 结构计算及耐久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排桩与复合地基结合的永久支护结构实践 |
4.1 双排桩永久支护体系设计 |
4.1.1 工程概况 |
4.1.2 永久支护结构“岩土结构化”设计 |
4.2 结构计算分析 |
4.2.1 三维有限元模型 |
4.2.2 永久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规律 |
4.2.3 永久化关键问题分析 |
4.3 基坑支护与复合地基集约化认识 |
4.3.1 有限元对照模型设置 |
4.3.2 群桩遮拦作用 |
4.3.3 主动区和被动区土压力规律 |
4.3.4 群桩遮拦作用对双排桩内力及变形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岩力学特性与层状岩体研究现状 |
1.2.2 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基础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地基桩的研究现状 |
1.2.4 微型桩的研究现状 |
1.3 复合地基理论综述 |
1.3.1 复合地基的形成条件 |
1.3.2 复合地基的作用效应 |
1.3.3 复合地基的传力机理 |
1.3.4 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
1.3.5 面积置换率 |
1.3.6 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 |
1.3.7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1.3.8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3.9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微型桩复合地基设计 |
2.1 工程地质概况 |
2.2 南宁盆地泥岩工程力学特性 |
2.2.1 硬软互层泥岩的力学特性 |
2.3 微型桩处理硬软互层泥岩地基的设计计算 |
2.3.1 微型桩的桩长计算 |
2.3.2 地基沉降计算 |
2.3.3 地基沉降计算值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型桩桩单元地基数值建模 |
3.1 有限元法及ABAQUS软件概述 |
3.2 数值模型详述 |
3.2.1 基本假定 |
3.2.2 模型分类编号 |
3.2.3 地基模型建模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桩单元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1 单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1.1 单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
4.1.2 泥岩体竖向应力分布 |
4.1.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比 |
4.1.4 桩侧土压力 |
4.1.5 桩侧摩阻力 |
4.1.6 桩身应力分布 |
4.1.7 桩端应力 |
4.2 三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2.1 三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及桩顶位移变化曲线 |
4.2.2 泥岩体竖向变形和应力分布 |
4.2.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2.4 桩侧土压力 |
4.2.5 桩侧摩阻力 |
4.2.6 桩身应力分布 |
4.2.7 桩端应力 |
4.3 四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3.1 四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
4.3.2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3.3 桩侧土压力 |
4.3.4 桩侧摩阻力 |
4.3.5 桩身应力分布 |
4.3.6 桩端应力 |
4.4 二十五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4.4.1 二十五桩单元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及桩顶位移变化曲线 |
4.4.2 泥岩体竖向应力和沉降分布 |
4.4.3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4.4 桩侧土压力、侧摩阻力和桩身应力分布 |
4.4.5 桩端应力 |
4.4.6 桩间土剪应力 |
4.5 不同组同类型桩单元地基承载特性对比分析 |
4.5.1 基础板底中心点p-s曲线 |
4.5.2 桩土应力比及桩土荷载分担 |
4.5.3 桩侧土压力和桩侧摩阻力 |
4.5.4 桩端应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1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设计计算 |
5.1.1 大筏基下天然地基沉降计算 |
5.1.2 大筏基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
5.2 大筏基下硬软互层泥岩地基模型数值模拟 |
5.2.1 大筏基下天然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2.2 大筏基下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CFG桩网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桩网复合地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基本理论 |
2.1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 |
2.1.1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定义和组成 |
2.1.2 CFG桩的作用机理 |
2.1.3 褥垫层的作用机理 |
2.1.4 土工格栅的作用机理 |
2.1.5 路堤填土的土拱效应 |
2.2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参数 |
2.2.1 影响CFG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
2.2.2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参数设计 |
2.3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 |
2.3.1 CFG桩配合比 |
2.3.2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
2.3.3 CFG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计算 |
2.3.4 CFG桩网复合地基下卧层压缩量的计算 |
2.4 CFG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 |
2.4.1 CFG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 |
2.4.2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施工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静力有限元分析 |
3.1 Midas GTS NX软件的介绍 |
3.1.1 Midas GTS NX软件的特点 |
3.1.2 Midas GTS NX软件的功能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模型的基本参数 |
3.2.3 计算工序 |
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CFG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因素的分析 |
3.5 桩间距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 |
3.5.1 桩间距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5.2 桩间距对桩网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3.6 桩长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 |
3.6.1 桩长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6.2 桩长对桩网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3.7 桩径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 |
3.7.1 桩径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7.2 桩径对桩网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3.8 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 |
3.8.1 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8.2 桩体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3.9 褥垫层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 |
3.9.1 褥垫层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9.2 褥垫层模量对桩网复合地基力学性状的影响 |
3.10 CFG桩网复合地基实测数据与数值模拟比较 |
3.10.1 工程概况 |
3.10.2 软土地基的处理 |
3.10.3 桩网复合地基的试验结果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分析 |
4.1 桩网复合地基动力分析理论和稳定性分析方法 |
4.1.1 桩网复合地基动力分析理论 |
4.1.2 桩网复合地基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 |
4.1.3 桩网复合地基动力计算模型的确定 |
4.2 基于车辆冲击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分析 |
4.2.1 车辆冲击荷载的简化 |
4.2.2 冲击加载及影响参数分析 |
4.3 基于车辆载重下的桩网复合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
4.4 基于行车速度下的桩网复合地基动力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6)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桩基的抗震研究现状 |
1.2.2 地下连续墙对桩基的影响研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 |
2.1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 |
2.2 桩-土-结构共同分析方法 |
2.2.1 子结构法 |
2.2.2 有限元法 |
2.2.3 桩体内力分析 |
第3章 有限元简介和模型参数选择 |
3.1 ABAQUS介绍 |
3.1.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3.1.2 分解反应谱法 |
3.1.3 时程分析法 |
3.2 ABAQUS动力求解方法 |
3.2.1 显示求解法 |
3.2.2 隐式求解法 |
3.2.3 显示分析与隐式分析的比较 |
3.3 模型建立 |
3.3.1 本构选取 |
3.3.2 阻尼选取 |
3.3.3 边界选取 |
3.3.4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
3.3.5 网格划分 |
3.4 模型参数 |
3.4.1 上部结构和地下连续墙参数 |
3.4.2 桩基和土的参数 |
第4章 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的影响分析 |
4.1 地应力平衡结果 |
4.2 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深度对桩基的影响 |
4.2.1 地下连续墙深度对桩基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2.2 地下连续墙深度对桩基的内力和位移影响分析 |
4.3 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对桩基的影响 |
4.3.1 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对桩基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3.2 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对桩基的内力和位移影响分析 |
4.4 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埋深的影响 |
4.4.1 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埋深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4.2 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埋深的内力和位移影响分析 |
4.5 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 |
4.5.1 地下连续墙深度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5.2 地下连续墙与桩基的距离对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4.5.3 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埋深的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复合地基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有限元法在水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历史及现状 |
1.2.3 桩土荷载分担比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4 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 |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
2.1 复合地基的定义及分类 |
2.1.1 复合地基的定义 |
2.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2.2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及几个常用概念 |
2.2.1 复合地基形成条件 |
2.2.2 复合地基几个常用概念 |
2.3 复合地基承载力 |
2.3.1 复合地基承载力概述 |
2.3.2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3.3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实用计算方法 |
2.3.4 垫层在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工程的效用 |
2.4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
2.4.1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2 工程中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2.4.3 闸站预制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
2.5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 |
2.5.1 优化理论 |
2.5.2 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思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闸站预制桩基常规计算 |
3.1 工程概况 |
3.1.1 基本资料 |
3.1.2 闸站布置设计 |
3.2 常规桩基础设计 |
3.2.1 桩基承载力计算 |
3.2.2 桩基沉降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闸站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分析 |
4.1 复合地基三维有限元计算原理 |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
4.1.2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方程 |
4.2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4.2.2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4.3 计算实例模型及参数 |
4.3.1 计算实例模型 |
4.3.2 材料特性及物理力学参数 |
4.3.3 作用效应及计算工况 |
4.4 预制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力分析 |
4.4.1 预制桩复合地基位移分析 |
4.4.2 预制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3 预制桩桩体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
4.5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向承载力分析 |
4.5.1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4.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水平应力分析 |
4.5.3 预制桩水平向承载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桩复合地基与闸站底板相互作用分析 |
5.1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桩-土相互作用原理 |
5.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1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竖向荷载分担比分析 |
5.2.2 预制桩复合地基桩-桩间土水平荷载分担比分析 |
5.3 预制桩复合地基-闸站底板相互作用性状分析 |
5.3.1 外荷载的影响 |
5.3.2 地基土层刚度的影响 |
5.3.3 预制桩刚度的影响 |
5.3.4 底板刚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CFG桩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FG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试验研究现状 |
1.2.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CFG桩复合地基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CFG桩复合地基理论分析 |
2.1 CFG桩复合地基概述 |
2.1.1 CFG桩复合地基的定义及组成 |
2.1.2 CFG桩受力特性 |
2.2 CFG桩复合地基褥垫层作用机理分析 |
2.2.1 褥垫层概述 |
2.2.2 褥垫层作用机理 |
2.3 CFG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分析 |
2.4 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 |
2.4.1 规范法计算公式 |
2.4.2 基于规范法的改进公式 |
2.5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分析 |
2.6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方法 |
2.6.1 复合模量法 |
2.6.2 应力修正法 |
2.6.3 桩身压缩量法 |
2.6.4 规范法 |
2.7 CFG桩复合地基下卧层沉降计算 |
2.7.1 应力扩散法 |
2.7.2 当量层法 |
2.7.3 等效实体法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潍莱高铁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地质情况 |
3.1.2 水文情况 |
3.1.3 气候与气象特征 |
3.2 方案选择 |
3.3 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
3.4 CFG桩复合地基施工 |
3.5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
3.5.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5.2 检测依据 |
3.5.3 试验方法 |
3.5.4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检测 |
3.6.1 检测仪器及设备 |
3.6.2 低应变法检测原理 |
3.6.3 试验方法 |
3.6.4 试验结果分析 |
3.7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
3.7.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7.2 检测依据 |
3.7.3 试验方法 |
3.7.4 试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第4章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有限元分析 |
4.1 有限单元法概述 |
4.2 基于本文建模的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4.2.1 弹性模型 |
4.2.2 Mohr-Coulomb弹塑性模型 |
4.3 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数值模拟 |
4.3.1 工况及材料参数选取 |
4.3.2 模型基本假设及边界条件 |
4.4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研究 |
5.1 CFG桩复合地基计算模型 |
5.1.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5.1.2 模型基本假设及边界条件 |
5.1.3 列车循环荷载 |
5.1.4 接触单元参数设置 |
5.1.5 材料模型及参数选取 |
5.2 CFG桩复合地基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5.2.1 CFG桩加固及布桩方式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5.2.2 桩长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5.2.3 桩身强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5.2.4 桩径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5.2.5 桩间距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5.2.6 褥垫层厚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
5.3 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参数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黄土与饱和黄土特性 |
1.1.2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 |
1.2 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1 柔性桩、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
1.2.3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 |
1.2.4 半刚性桩轴力传递特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计算设计理论 |
2.1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 |
2.1.1 桩体的置换作用 |
2.1.2 褥垫层的应力调整作用 |
2.1.3 排水作用 |
2.1.4 桩间土性质改良 |
2.2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计算方法 |
2.2.1 半刚性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2.2.2 复合地基中对于β值得影响因素总结 |
2.2.3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 |
2.3 本章小结 |
3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模型试验设计方案 |
3.1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及相似比推导 |
3.2 模型箱与反力架制作 |
3.3 室内模型地层与填土处理 |
3.3.2 重塑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物理指标控制 |
3.3.3 黄土注水饱和过程 |
3.4 模型桩成桩工艺 |
3.4.1 模型桩碎石材料参数 |
3.4.2 模型桩成桩过程 |
3.5 模型试验测试系统 |
3.5.1 土压力计布置及采集系统 |
3.5.2 沉降量测 |
3.6 试验加载系统 |
3.6.1 试验加载系统介绍 |
3.6.2 试验加载步骤及方式 |
3.7 本章小结 |
4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原则 |
4.2 不同工况下地基载荷试验沉降分析 |
4.3 复合地基承载沉降分析 |
4.4 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1 单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2 群桩复合地基应力分析 |
4.4.3 单桩复合地基与群桩复合地基应力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数值模拟分析 |
5.1 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介绍 |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5.2.2 定义材料及属性 |
5.3 模型的建立步骤 |
5.4 不同桩长的数值分析 |
5.4.1 沉降特征 |
5.4.2 桩身应力分布情况 |
5.4.3 桩土应力比 |
5.5 不同桩径的数值分析 |
5.5.1 沉降特征 |
5.5.2 桩身应力分布情况 |
5.6 不同褥垫层厚度的数值分析 |
5.6.1 沉降特征 |
5.6.2 桩身应力分布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及现场试验研究现状 |
1.2.2 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复合地基沉降理论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试验装置的制作 |
2.2.1 模型桩的选材与制备 |
2.2.2 模型箱体及加载系统 |
2.2.3 数据采集系统 |
2.2.4 试验用土物理力学参数 |
2.3 模型试验步骤 |
2.3.1 复合地基的制作 |
2.3.2 模型试验分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结果 |
3.1 引言 |
3.2 试验数据处理 |
3.3 复合地基沉降规律的研究 |
3.3.1 长桩长度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3.2 桩径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3.3 桩距变化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 |
3.4 桩土应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
3.4.1 长桩长度对桩土应力的影响 |
3.4.2 桩径对桩土应力的影响 |
3.4.3 桩距对桩身应力的影响 |
3.5 桩土应力比变化规律的研究 |
3.5.1 长桩长度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3.5.2 桩径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3.5.3 桩距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Midas GTS NX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
4.3 复合地基模型的建立 |
4.3.1 本构模型的选择 |
4.3.2 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3 试验参数的验证 |
4.4 复合地基沉降数值模拟分析 |
4.4.1 地基沉降规律的研究 |
4.4.2 桩土应力比规律的研究 |
4.4.3 桩身强度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4.4 褥垫层模量对地基沉降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群桩复合地基褥垫层效用的数值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CFG复合地基群桩扩桩前后的对比研究[J]. 王长山,张志谦,李牧桥,刘人杰. 建筑结构, 2021(S2)
- [2]钢渣桩单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试验研究[D]. 何洋.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深基坑“岩土结构化”永久支护体系研究与实践[D]. 邢宏侠. 山东大学, 2021(09)
- [4]硬软互层泥岩地质条件下的微型桩复合地基模型数值模拟研究[D]. 王英华. 广西大学, 2021(12)
- [5]CFG桩网复合地基处理桥头跳车问题研究[D]. 仝云蒙.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地震作用下地下连续墙对桩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D]. 张保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7]预制桩复合地基在桃园闸站工程中的应用分析[D]. 于荣科. 扬州大学, 2021(08)
- [8]CFG桩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葛建东.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9]水泥级配碎石夯挤桩处理黄土地基次生病害试验研究[D]. 赵尔升.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10]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D]. 徐扬. 扬州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