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贴近百姓求实求新(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窦星辰[2](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导意识形态的传播,内涵丰富、结构多元、特征鲜明,具有舆论导向和价值引领的重要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时代体现,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话语是作为语言实践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用以描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符号系统,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交流过程中使用的符号体系,具有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灌输、价值观引领使用和保障使用的符号系统,包括内容体系、表达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评估体系五个方面,具有输导功能、转换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和引领功能,呈现政治性与学术性、科学性与人本性、恒定性与动态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内背景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背景,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体现时代性,即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抓住机遇,探索创新,同时直面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复杂化、话语权主体位移、公众认同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带来一定的挑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话语主体“空场”、话语“泛意识形态化”、普遍性掩饰了“精准性”、话语转换无序等现实问题,有“主导”与“主体”关系认识不到位、教育者素质及转换能力有待提升、资源开发程度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话语环境的影响等多重归因。建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益于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话语思想为思想基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理论指南,吸收借鉴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和西方话语资源,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以突出思想性、坚定自信心、提升亲和力、掌握主导权和彰显实效性为目标建构的话语体系。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是个复杂的工程,要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与政策引领机制、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多维联动,确保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目标明确、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着。新时代是信息时代,是全媒体时代,要培养平等对话交流的新型话语主体,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丰富话语载体、拓展话语空间以创新话语介体,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以优化话语环体,充分利用全媒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新时代的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建构立足时代、面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中国话语体系,是中国精神家园之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源同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明确话语为人民、话语说中国,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积极应对“话语陷阱”,努力提升文化话语权,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建构“话语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健步走向世界。
郑腾尧[3](2021)在《艾轩学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是理学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在学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理学家。这些理学家多以集团或学派的形式出现,他们创作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学精神,如北宋“程朱理学”和南宋“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等。艾轩学派也是南宋别具特色的理学学派之一,“终宋之世别为源流”[1],主要代表人物共有四人,为林光朝、陈藻、林亦之、林希逸,主要活动于南宋高宗至理宗时期,第一代学者林光朝生于政和四年(1114年),最后一代学者林希逸卒于咸淳七年(1271年),时间跨越一百五十多年。据《全宋文》统计,四人共有散文作品六百七十一篇,其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有较为深刻的文化意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部分讨论艾轩学派的背景和选题意义与价值,并综述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首先对南宋理学大环境进行介绍,明确艾轩学派散文作品的大致情况。其次,对艾轩学派四个代表人物进行整体介绍,使学者对这一学派有整体的认识。对他们的作品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目的。同时,对论文写作中拟突破的难点和创新点进行说明。最后,对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艾轩学派的散文内容。将其散文分为“谈经论道阐发性理”“直陈政事关心百姓”和“交游唱和吟咏性情”三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使读者对艾轩学派散文的内容有大体的认识,并为后面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介绍艾轩学派的散文理论。主要从复古宗经、实用功能、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等方面对艾轩学派文学理论进行详细分类解读,探讨他们散文创作理论的深刻内涵,与下文所论的具体的文学创作相呼应。第三章着眼于艾轩学派散文的特色。重点关注散文作品的节奏、语言和创作手段等方面的特色,论述他们散文以文为戏的创作手法、纡徐和缓的节奏以及具有的中和之美等特点。第四章探讨艾轩学派散文内容、散文理论和创作特色产生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将文本与多个领域相结合,从文本单纯表现的内容上升到价值层面的分析。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从学术思想、各个学术流派、闽地的地域特征等方面对艾轩学派的散文进行深一层的研究。第五章主要概述艾轩学派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民俗价值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拟将论述由单纯的文本关注上升到价值层面的分析,对艾轩学派文学作品进行深一层的研究。
李梦媛[4](2021)在《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文中指出“雅”“俗”作为审美范畴,在中国历史上被普遍用于人物臧否和艺文鉴评。“雅”有正统、官方、优美、文雅、典雅等含义,“俗”则有风俗、流俗、粗俗、浅俗、庸俗等含义。立足具体的历史语境,结合社会文化及时代思潮,古代书法雅俗观在其生成与递嬗中的意涵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而书法美的意义和价值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被证实。综合来看,古代书法“雅俗”品评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聚焦于“书”,“雅俗”是对笔墨语言及风格形式的评价;聚焦于“书家”,“雅俗”是对主体精神及人格学养的评价;二者并不割裂。通过对历代书论的爬梳,雅俗观既是书家对雅正传统和书脉统绪的认定,又包涵着书家高雅的精神旨趣和超越尘俗的审美理想。关于书法“雅俗”的探讨,可追溯到东汉,魏晋南朝在对书法认识的不断深入中形成了诸多围绕“雅俗”的相关范畴、概念及命题。到了唐朝,随着唐太宗对王羲之的推崇,加之孙过庭等在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王羲之的书圣地位得到了确立,帖学的雅正传统得以明确;其后,张怀瓘较为客观且辩证的看待王羲之书法,对书法“雅俗”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辨析,并提出“与众同者俗物”。宋明书法雅俗观大抵呈现三种旨趣:其一,北宋文人极重“雅俗”区分,探讨围绕主体德性学问之“雅俗”展开,以书写自然、表达自我精神为“不俗”;其二,“道统”影响下,朱熹、郝经、赵孟頫等人求雅求正、崇尚古法,郑枃、项穆致力于对书法正脉及书学统绪的梳理与总结;其三,心学背景下,“真”“生”“拙”“丑”“奇”等范畴成为理论讨论重心,主体之真性情、真本色成为破“俗”的方法论。清代碑学范式下,传统书学观和品评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碑学的合法化也导致了书法雅俗观的丕变。由于“雅俗”意涵也不是恒定不变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相互转化,书法中还有着“过雅则俗”和“化俗为雅”的问题。
王福军[5](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辉[6](2020)在《论丝路文化语境中的西北丝路文学》文中提出在丝路文学中,西北丝路文学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西北丝路文学是源于西北丝绸之路地带的文学创作,表达了西北社会的风貌、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更书写着生活在西北丝绸之路地带的人们的种种人生经历,表达着他们被西北地域文化浸染的思想感情。本文以西北丝路文学中长安丝路文学为例,探讨了西北丝路文学的主要特征,并探析了其在当代如何发展等问题。
温丽华[7](2020)在《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和主战场,面对大量网络信息鱼目混珠,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也借助网络进行传播。为此研究社会思潮在网络传播的方式及其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引导,保证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与网络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开展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其目的是为了透过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现象去看本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信息,自觉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矛盾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索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及引导的要素、特征、模式、原则和方法,全文包括导论、正文的六章内容和结语。导论部分提出了本论题研究的缘起及其重要性,阐述了国内外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这一问题的研究综述,并论述了本论题的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研究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概述。首先分析社会思潮和网络社会的内涵,阐述了社会思潮的科学定义和各要素组成,以及网络的定义与特征;其次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进行概述,分析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特征;最后对社会思潮的网络引导进行概述,界定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对象,同时分析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呈现出阶级性与交互性的并存、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破与立的统一等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理论基础与借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和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为本论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同时,传播学中有效传播的五大原则、整体互动传播模式理论、威廉斯的媒介文化理论,心理学中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等为本论题提供了理论借鉴。第三部分是对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现状分析。论题阐述了网络中广泛传播的几种社会思潮以及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包括威胁国家的长治久安、动摇群众的“四个自信”、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阻碍个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经历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成功经验,包括注重用马克思主义评析网络上的多元社会思潮、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动力作用、注重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建设、注重引导方式的与时俱进等。随后,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面临的挑战,包括主导力不足、创新力不足、协同力不足和出现“圈层化”,并分析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尝试构建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主体互动”模式。在分析了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切入,构建“主体互动”的社会思潮网络引导模式。文章分析了“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核心圈层、次要圈层和边际圈层,详细阐述了“主体互动”模式的三大要素,即引导者、受众和重要平台。最后从引导者的角度分析如何促进互动和协同,主要包括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作用、发挥主流媒体的融合作用、发挥网络意见领袖队伍的风向标作用。第五部分论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三个重要原则:一是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实现引导、在扬弃发展中凝聚共识;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即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促进引导者与受众的共同发展;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即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原则、推动大众化与时代化的融合原则、实现多元载体的一体化发展原则。第六部分探索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结合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从扩大红色阵地、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一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方法,包括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法、网络品牌打造法、网络服务供给法;二是提高辨析社会思潮能力的方法,包括网络交互对话法、网络舆情引导法、网络监管治理法;三是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技巧,包括化整为零法、以小见大法和情景模拟法。结束语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的未来展望。开展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落脚点在于更好地开展社会思潮网络引导。要推进社会思潮网络引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需求,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现象,从现象出发总结本质。这些内在的本质是可认识的,但也是隐蔽、开放、变化的,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入脑、入心、入行。
脱彩琴[8](2020)在《《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诗经》作爲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一直备受学界的关注,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都曾作出了不少努力和贡献。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诗旨的解读都産生了一定的影响,加之出土文献资料如阜阳汉简、龙岗秦简、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等出土简牍材料的公布,爲《诗经》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亟需对《诗经》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合出土资料进行研究。《国风》部分前人评述资料较爲详实,且相关的出土材料也较多。故本文以《诗经·国风》的篇章诗旨爲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受到出土文献资料的启发而産生的《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爲主进行汇辑与整理,并做相关问题的研究。《诗经·国风》的篇章诗旨新説,主要是对自《毛序》後的主要新説观点汇辑和对相关出土文献资料的研究。每个《国风》部分总述其包含诗篇、地理方位、国风特徵等内容,针对有较多争议和较多出土文献资料的诗篇进行详细的论证,并且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其余诗篇作简要论述处理,有较多资料者较爲详细论述。通过对《关雎》《葛覃》《卷耳》《柏舟》《木瓜》《采葛》《将仲子》《东方未明》《蟋蟀》《黄鸟》《隰有苌楚》《下泉》等十二篇诗歌的详细论述,尽可能探求诗经主旨,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关雎》教育世人,合乎礼法的感情才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规范。《葛覃》是讲“见其美必欲返其本”的人之共性。《卷耳》的诗旨问题还需更多出土文献资料来作爲旁证,解释爲“祭祀”或者“后妃之志”都是合乎情理的。《柏舟》篇可以参看上博简《孔子诗论》中相关的内容,孔子对此篇的评价可谓精准,仅仅一个“闷”字就表明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境和现状,从纷杂的説法中寻得真谛。孔子对於这种怀才不遇之人是感到怜惜的,是感同身受的。《木瓜》是讲礼尚往来是人际交往应有的礼节,是一种情谊的表达。《采葛》的“爱妇”思想鲜明,应是传达相思之情,相恋的人之间一日不见犹如隔三秋之长,表达出主人公对采葛女子的强烈思念之情。《将仲子》是女子因礼教而拒絶男子的爱情诗,因此成爲宣扬女子教化的典范。根据最新的研究结论,《东方未明》是对辛勤官吏的赞美,此诗一改往日的怨刺説,应作爲赞美诗而言。《蟋蟀》一诗的思想主旨应当是作者在叹息时光易逝,同时隐含着劝诫人们应珍惜当下时光并及时行乐的一种复杂情绪。《黄鸟》是对人殉制度的厌恶和对“三良”的惋惜之情,认爲高尚品德之人都应有羞耻之心,用以警示劝谏後人。《隰有苌楚》是庆幸自己“无家”、“无室”,表现出主人公可与心上人婚配的喜庆激动之情。《下泉》当是爲“美荀跞”而作。
曾育松[9](2019)在《清末士绅心态与教育近代化研究 ——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清末变革时代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以士绅为对象探索教育近代化发展的研究屡见不鲜,但从心态的角度探索士绅与教育近代化发展的并不多见。温州教育在清末大变局中异军突起,成为士绅创办和领导新式教育的典范。本文立足于微观层面,从心态视角切入到清末教育变革中,通过勾勒温州士绅心态,探索个体与历史环境之间的互动,分析心态与教育近代化的关系。这既可以深化士绅群体研究,也可以还原历史场景,探究教育近代化的细微之处。将历史理解融入到现实情境之中,从士绅心态相对应的教育群体心态中引出经验教训,是当代人增长智慧,引导变革的有用途径。清末社会的急剧变革,给温州士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冲击。作为风气先开之地,温州受西潮冲击较早,促使经世思想的复兴,士绅开始加强对现实的关照。战败的耻辱加深了社会危机感,教育救国成为士绅现实中的最佳选择。新政改革后官方放权给士绅,使其能够顺势成为地方教育的推动者。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进民退趋势的出现,士绅只能让位,在官方领导下辅助办理教育事务。从教育自主化到规范化的进程中,温州士绅的生活与教育变革愈加密不可分。面对社会变革,温州士绅表现出多种典型心态,它随着社会动荡发展不断波折、磨合、调适。从横向上看,士绅突出的心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从积极救世到进退维谷,从求实固本到淡泊无私,从强硬果决到孤傲自守,从随波逐流到守旧退缩。种种心态是士绅在时代变革中的情绪反应、思想抉择和现实应对。不同阶段士绅心态总体呈现出从纷繁复杂,到积极面对,最后又由于遭受挫折复归于杂味纷呈。探索温州士绅种种心态背后的原因,可以从六个方面找到线索,即:新思潮的洗礼与科举旧制的批判为士绅求变心向提供了思维逻辑;信息流通中的时务西学知识为士绅趋新心向提供了智力支持;强势争夺教育话语权背后爆发的群际冲突使士绅心态出现失衡;管理、教学、经济等方面的学务问题使士绅挫折丛生;道德不适和师生矛盾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让士绅陷入深层次的不安;个体性格的差异则成为士绅心态千变万化的直接心理因素。心态体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综合的精神世界,在显性、隐性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温州士绅面临社会变革产生的种种心态,无疑对温州教育近代化发展起到了或推进、或阻碍的作用。具体而言,表现为:社会变革初期,士绅因思维和心理尚未完成准备心中踟蹰,在教育方针举措上徘徊不决,相应的对教育近代化带来的影响就是不能形成合力,进取和保守并存。清末新政后,士绅积极顺应改革的大潮,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使得教育体制、类型、内容、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最后,士绅在兴学中不断积累挫折感使得温州教育近代化的步伐有所放缓。但由于他们能做出自我调适,最终使得教育近代化逐渐回归正轨。士绅作为与教育紧密相关的群体,其心态对办学、管理、教学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方面,心态使士绅能够保持教育初心,凝聚和谐的教育集体,迸发出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心态使教育失去方向,引发群体冲突,降低教学效果。这使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心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以及积极调适心态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性。
魏宁宁[10](2019)在《“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传统文化呈现研究》文中认为语文教材作为学习语文的工具,不仅起到传播语文知识的作用,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日益加强,语文教材这一载体理应更加重视语文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呈现与发扬。“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现今已正式投入使用,在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的“现代文”篇目对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来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中传统文化的呈现状况。针对已经开始使用的六本教材中的现代文篇目进行文本精读和相关语句择选,根据这些表述发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在“不同年级”、“不同文体”、“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态度”上特点鲜明、态度各异。研究发现: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倾向于以“传统文学”和“传统风俗与生活方式”为外在表现类型,以“天人合一”思想和“积极进取”思想为内在核心理念;教材中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现代文篇目均匀地分布在不同年级,每一篇选文的主题思想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加深,不同年级教材中择选出的语项数量有增有减,在九年级达到数量顶峰;教材中包含传统文化内容的现代文篇目多集中于“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小说”篇目虽少,但相比于其他文体的传统文化内容密度更加集中;教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不同年级、不同文体和不同文化类型中表现不同,七、九年级文化态度较八年级更加鲜明,散文、诗歌和散文诗正面态度居多,而小说和戏剧中性态度居多,此外频次相对均等的文化类型,文化态度总是差异较大。这些特点不仅与不同年级学生学情、不同文体自身特点以及不同文化类型的特点息息相关,也传达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保证现有数量和频次,确定各年级各文体必选内容”、“开展现代文中传统文化内容研究,丰富类别真实呈现”等建议,为今后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文化呈现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的分析视角。
二、贴近百姓求实求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贴近百姓求实求新(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主要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理论解读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话语 |
2.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2.1.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结构 |
2.2.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体系 |
2.2.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体系 |
2.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体系 |
2.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保障体系 |
2.2.5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评价体系 |
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功能 |
2.3.1 输导功能 |
2.3.2 转换功能 |
2.3.3 激励功能 |
2.3.4 辩护功能 |
2.3.5 引领功能 |
2.4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特征 |
2.4.1 政治性与学术性 |
2.4.2 科学性与人本性 |
2.4.3 恒定性与动态性 |
2.4.4 统一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及意义 |
3.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背景 |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3.1.2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时俱进的发展 |
3.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与归因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现实问题 |
3.2.2 新媒体语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 |
3.2.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意义 |
3.3.1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3.3.2 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需矛盾 |
3.3.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实效性 |
3.3.4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3.3.5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思想资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思想 |
4.1.1 话语的社会属性理论 |
4.1.2 话语的阶级属性理论 |
4.1.3 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理论 |
4.1.4 话语功能理论 |
4.1.5 话语权力与话语传播理论 |
4.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4.2.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4.3 可资利用的中西文化资源 |
4.3.1 中华传统教化思想 |
4.3.2 西方话语资源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 |
5.1.1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2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5.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
5.1.4 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5.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原则 |
5.2.1 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
5.2.2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 |
5.2.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5.2.4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
5.2.5 学术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
5.2.6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5.3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 |
5.3.1 突出思想性 |
5.3.2 坚定自信心 |
5.3.3 提升亲和力 |
5.3.4 掌握主导权 |
5.3.5 彰显实效性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多维联动机制 |
6.1 组织领导与引领保障机制 |
6.1.1 组织领导机制 |
6.1.2 宣传引领机制 |
6.1.3 政策保障机制 |
6.2 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机制 |
6.2.1 舆论监督机制 |
6.2.2 社会协同机制 |
6.2.3 公众参与机制 |
6.3 高校主导与融合育人机制 |
6.3.1 全科育人机制 |
6.3.2 管理育人机制 |
6.3.3 队伍建设机制 |
6.3.4 综合评价机制 |
6.4 多维联动机制综合分析 |
第七章 应用全媒体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 |
7.1 培养新型的话语主体 |
7.1.1 提高施教者的基本素养 |
7.1.2 培养新型主体关系 |
7.2 建构具有时代特色的话语客体 |
7.2.1 掌握话语之“因” |
7.2.2 整合话语资源 |
7.2.3 丰富话语内容 |
7.3 创新话语介体 |
7.3.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载体 |
7.3.2 话语表达生活化、生动化、多样化 |
7.3.3 拓展话语空间 |
7.4 优化话语环体 |
7.4.1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 |
7.4.2 营造健康雅正的校园语境 |
7.4.3 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语境 |
7.4.4 优化开放包容的对外语境 |
7.4.5 打造绿色活跃的网络语境 |
7.4.6 建造温馨和谐的家庭语境 |
第八章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国际视野 |
8.1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思路 |
8.1.1 建构由中国人民言说的话语体系 |
8.1.2 建构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 |
8.1.3 建构为中国人民代言的话语体系 |
8.1.4 建构立足中国实际的话语体系 |
8.2 凝聚中国话语优势 |
8.2.1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
8.2.2 应对“话语陷阱” |
8.2.3 提升文化话语权 |
8.3 建构“话语中国” |
8.3.1 用中国话语重塑中国形象 |
8.3.2 用中国话语传播中国声音 |
8.3.3 用中国话语阐释中国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教师) |
关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的访谈提纲 (学生)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艾轩学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 |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内容 |
第一节 谈经论道阐发性理 |
一、对经典的讨论 |
二、阐述理学观点 |
三、宣扬自身的佛道观点 |
第二节 直陈政事关心百姓 |
一、战争军事 |
二、社会民生 |
三、科举及官员任免 |
第三节 交游唱和吟咏性情 |
一、醉心山水之文 |
二、诗文品评 |
三、涉佛类篇章 |
第二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理论 |
第一节 复古宗经的散文理论 |
一、回归圣人经典 |
二、学习儒家以外的诸子经典 |
三、学习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 |
第二节 关注散文作品的实用功能 |
一、文道并重 |
二、重内容而轻形式 |
三、作文要关注现实 |
第三节 关注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 |
一、强调“心悟理”的过程 |
二、追求“自然”的心理状态 |
三、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 |
第三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特色 |
第一节 “以文为戏”的创作手法 |
一、“以文为戏”的表现 |
二、“以文为戏”的原因 |
三、艾轩学派散文“以文为戏”的实质 |
第二节 节奏纡徐和缓 |
一、运用虚词减缓节奏 |
二、夹叙夹议,放缓语势 |
三、文章结构的层层深入 |
第三节 以才学为文 |
一、着重关注天文、地理知识 |
二、广泛引用史学材料 |
第四节 散文力求中和之美 |
一、恰到好处的典故运用 |
二、简易明了的佛语使用 |
三、雅中有俗的表达 |
第四章 艾轩学派散文的深层文化意蕴 |
第一节 散文中对不同时代学术思想的呈现 |
一、散文中表现出的学术继承与创新 |
二、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佛道思想的认同 |
第二节 散文呈现了各个学术流派间的交流 |
一、艾轩学派对复古派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
二、艾轩学派对道学派理论的改造和完善 |
三、对事功派观点的深入论述 |
第三节 散文中对闽地独特地域特征的反映 |
一、展现了闽地兴学重教之风 |
二、承载了闽地独特的士林风气 |
第五章 艾轩学派散文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一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文学价值 |
一、散文成为表达理学思想的载体 |
第二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民俗价值 |
一、对民间祭祀礼仪的表现 |
二、对婚礼仪式的描写 |
三、对丧葬礼俗的表现 |
第三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之选题缘起 |
二、本课题之相关研究概述 |
三、本课题之研究问题与内容 |
四、本课题之研究路径及方法 |
第一章 “雅俗”之文化原论 |
第一节 何为“雅”“俗” |
一、“雅”之义 |
二、“俗”之义 |
第二节 先秦时期关于“雅”“俗”命题的郄视 |
一、“由礼则雅”“中和”:儒家雅俗观及其对雅正审美的基奠 |
二、“独异于人”“贵真”:道家雅俗观及其对脱俗审美的妊育 |
第二章 汉唐:书法雅俗观的萌蘖与生成 |
第一节 “离经而趋俗”:赵壹“雅俗”的提出及其反艺术立场 |
第二节 魏晋“雅”的意涵构成 |
一、“规矩”“工巧”:“雅”与“法” |
二、“书乃吾自书”:魏晋风度与雅士的贵族精神 |
第三节 南朝“优劣”论辩中的书法雅俗观 |
一、“锺、张、羲、献”:“妍雅”与“古雅”的公案 |
二、“寒乞”与“一纸不可得”:士庶身份与雅俗评判 |
第四节 唐代雅俗观的多维度阐发 |
一、“尽善尽美”:唐太宗与书法雅正传统的确立 |
二、“文质彬彬”:孙过庭“雅”的旨趣 |
三、“妙各有最”“众同者俗”:张怀瓘雅俗批评的发微 |
第三章 宋明:书法雅俗观的发展与衍化 |
第一节 “唯不可俗”:北宋文人的雅趣范式与反俗精神 |
一、对书法传统的承续及对新楷模的推扬 |
(一)《淳化阁帖》以“二王”为雅正经典 |
(二)欧阳修统绪意识下的书学救弊 |
(三)苏、黄对传统的认识及对颜真卿继正脉的阐扬 |
二、“与秋霜争严”“万卷书气象”:德性学问向度的雅俗标准 |
三、文人的雅趣之旨与“不俗”的核心表达 |
(一)“举措自若”:贵“自然” |
(二)“不践古人”:以“精神为上” |
第二节 道统的深化与以“正”为雅的统绪观的发展 |
一、“游艺不苟”“自然而中”:朱熹的道学立场与书学正统观 |
二、“心正”“则古”:郝经、赵孟頫论书的雅正之度 |
三、《衍极》与《书法雅言》:书法正统谱系的梳理与总结 |
第三节 “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正统观的动摇与雅俗观的变奏 |
一、“真”“生”“拙”“丑”:“违礼从情”的“貌俗心雅” |
(一)徐渭“越俗越雅”论与书学“求真面”的脱俗主张 |
(二)董其昌以“生”破“熟俗” |
(三)傅山“宁拙毋巧”的雅俗观 |
二、“以奇为正”与“正极奇生”:对“奇正”的不同诠释 |
(一)董其昌以“正局”为俗、以“奇宕”为雅 |
(二)傅山“正入变出”理论的拈出 |
三、“奴”:作为“俗”的内涵流变与士人反“奴俗”的话语表征 |
第四章 清代:范式的变革与书法雅俗观的捩变 |
第一节 经典另立:前碑派雅俗观的质疑与反叛 |
一、金石考证的遗惠与对汉碑的推崇和美感赋予 |
二、对正统权威之“雅”的非议与推重非名家的审美转向 |
第二节 秩序重塑:碑学视野下雅俗观的建构 |
一、从阮元对“书统”的新排列看其对雅俗的诠释 |
二、包世臣碑帖观中的雅俗倾向 |
(一)“篆分遗意为上”与“以右军为至奇”:评判的两面性 |
(二)以俗为雅:火镰店招牌字“优入妙品” |
三、康有为“碑学入缵大统”下的雅俗观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论题研究缘起及价值 |
(一)本论题研究的缘起 |
(二)本论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本论题的研究方法 |
(二)本论题研究的重难点 |
(三)本论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概述 |
一、社会思潮和网络的内涵 |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 |
(二)网络的内涵 |
二、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内涵 |
(一)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 |
(二)社会思潮网络传播的特征 |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内涵 |
(一)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对象 |
(二)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特征 |
第二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理论基础与学科借鉴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 |
(三)习近平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
二、传播学的理论借鉴 |
(一)有效传播的五大原则 |
(三)整体互动传播模式 |
(三)威廉斯的媒介文化理论 |
三、心理学的理论借鉴 |
(一)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三)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
第三章 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现状分析 |
一、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及其不良影响 |
(一)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 |
(二)网络中广泛传播的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 |
二、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实践经验 |
(一)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经验总结 |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面临的挑战 |
(一)网络引导的主导力不足 |
(二)网络引导的创新力不够 |
(三)网络引导的协同力较弱 |
(四)网络“圈层化”导致引导效果不佳 |
第四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主体互动”模式探索 |
一、“主体互动”模式的内涵 |
(一)主体间性: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新视角 |
(二)“主体互动”模式的构建标准 |
(三)“主体互动”模式的基本结构 |
二、“主体互动”模式的要素分析 |
(一)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引导者 |
(二)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受众 |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主要平台 |
三、引导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 |
(一)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 |
(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与实践引领作用 |
(三)发挥主流媒体的融合作用 |
(四)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风向标作用 |
第五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原则 |
一、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原则 |
(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 |
(二)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实现引导 |
(三)在扬弃发展中凝聚共识 |
二、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原则 |
(一)结合受众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
(二)统筹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性 |
(三)促进引导者与受众的共同发展 |
三、坚持“创新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原则 |
(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方向 |
(二)推动大众化与时代化的融合 |
(三)实现多元载体的一体化发展 |
第六章 社会思潮网络引导的方法 |
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以扩大红色阵地 |
(一)网络文化产品开发法 |
(二)网络品牌打造法 |
(三)网络服务供给法 |
二、提高辨析能力以转化灰色阵地、压缩黑色阵地 |
(一)网络交互对话法 |
(二)网络舆情引导法 |
(三)网络监管治理法 |
三、社会思潮网络引导中的技巧 |
(一)化整为零法 |
(二)以小见大法 |
(三)情景模拟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课题 |
致谢 |
(8)《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创新之处 |
一、《周南》篇章诗旨新说辑考 |
1.《关雎》 |
2.《葛覃》 |
3.《卷耳》 |
4.《樛木》 |
5.《螽斯》 |
6.《桃夭》 |
7.《兔罝》 |
8.《汉广》 |
9.《汝坟》 |
10.《麟之趾》 |
二、《召南》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鹊巢》 |
2.《采蘩》 |
3.《草虫》 |
4.《行露》 |
5.《殷其靁》 |
6.《摽有梅》 |
7.《小星》 |
8.《江有汜》 |
9.《野有死麇》 |
三、《邶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柏舟》 |
2.《緑衣》 |
3.《燕燕》 |
4.《终风》 |
5.《击鼓》 |
6.《凯风》 |
7.《雄雉》 |
8.《匏有苦叶》 |
9.《谷风》 |
10.《式微》 |
11.《旄丘》 |
12.《静女》 |
13.《新台》 |
四、《鄘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柏舟》 |
2.《墙有茨》 |
3.《桑中》 |
4.《蝃蝀》 |
五、《卫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考盘》 |
2.《硕人》 |
3.《芄兰》 |
4.《有狐》 |
5.《木瓜》 |
六、《王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君子於役》 |
2.《扬之水》 |
3.《兔爰》 |
4.《葛藟》 |
5.《采葛》 |
6.《大车》 |
7.《丘中有麻》 |
七、《郑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缁衣》 |
2.《将仲子》 |
3.《叔于田》 |
4.《大叔于田》 |
5.《羔裘》 |
6.《遵大路》 |
7.《女曰鸡鸣》 |
8.《有女同车》 |
9.《山有扶苏》 |
10.《蘀兮》 |
11.《狡童》 |
12.《褰裳》 |
13.《丰》 |
14.《东门之墠》 |
15.《风雨》 |
16.《子衿》 |
17.《扬之水》 |
18.《出其东门》 |
19.《野有蔓草》 |
20.《溱洧》 |
八、《齐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鸡鸣》 |
2.《还》 |
3.《着》 |
4.《东方之日》 |
5.《东方未明》 |
6.《甫田》 |
7.《卢令》 |
8.《猗嗟》 |
九、《魏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葛屦》 |
2.《汾沮洳》 |
3.《园有桃》 |
4.《十亩之间》 |
5.《伐檀》 |
十、《唐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蟋蟀》 |
2.《山有枢》 |
3.《扬之水》 |
4.《杕杜》 |
5.《无衣》 |
6.《有杕之杜》 |
7.《葛生》 |
十一、《秦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车邻》 |
2.《小戎》 |
3.《蒹葭》 |
4.《终南》 |
5.《黄鸟》 |
6.《晨风》 |
十二、《陈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宛丘》 |
2.《东门之枌》 |
3.《衡门》 |
4.《东门之池》 |
5.《东门之杨》 |
6.《防有鹊巢》 |
7.《月出》 |
8.《泽陂》 |
十三、《桧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素冠》 |
2.《隰有苌楚》 |
3.《匪风》 |
十四、《曹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蜉蝣》 |
2.《下泉》 |
十五、《豳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 |
1.《七月》 |
2.《鸱鸮》 |
3.《东山》 |
4.《破斧》 |
5.《伐柯》 |
6.《九罭》 |
7.《狼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末士绅心态与教育近代化研究 ——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清末 |
(二)士绅 |
(三)心态 |
四、文献综述 |
(一)史料概述 |
(二)国内研究概述 |
(三)国外研究概述 |
五、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末社会变革下的温州教育及士绅生活 |
一、西潮涌入后的温州风气之变 |
(一)通商开放下温州经世思想的复兴 |
(二)甲午之耻后温州教育转型的初步尝试 |
二、新政改革中的温州兴学热潮 |
(一)清末新政下的温州兴学大潮 |
(二)国进民退下温州“新式教育”的调整 |
第二章 社会变革下的温州士绅心态 |
一、积极救世与进退维谷 |
(一)挽救危局,奋勇而起 |
(二)身处夹缝,倦怠为难 |
二、求实固本与淡泊无私 |
(一)担负道义,求实矜持 |
(二)戒求名誉,淡泊纯一 |
三、强硬果决与孤傲自守 |
(一)自有主见,强势激进 |
(二)维护自尊,孤傲寂寥 |
四、随波逐流与守旧退缩 |
(一)心念功名,顺从大势 |
(二)浅尝辄止,眷恋传统 |
五、士绅群体心态的纵向分析 |
(一)千年未有之变局下的心态纷呈 |
(二)新政改革中积极调适顺应潮流 |
(三)遭遇挫折再现众生相 |
第三章 温州士绅心态成因分析 |
一、文教转向:新潮涌动与科举停废 |
二、信息冲击:新闻流通与西学传播 |
三、权势转移:角色转变与话语争夺 |
四、学务困境:管教无序与经济窘绌 |
五、认知矛盾:道德难题与师生冲突 |
六、性格特质:价值判断与行为倾向 |
第四章 温州士绅心态对温州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
一、士绅的心态纷呈与温州近代教育的徘徊与徐行 |
二、士绅的积极面对心态与温州近代教育的跃进与摩擦 |
三、士绅的挫折心态与温州近代教育的阻滞与调适 |
第五章 士绅心态与教育发展问题引发的思考 |
一、办学方面 |
(一)家国情怀和健康心态助力回归办学初心 |
(二)盲目从众导致办学资源浪费和功利化 |
二、管理方面 |
(一)“甘为人梯”实现和谐管理 |
(二)权力心态下教育领域冲突激化 |
三、教学方面 |
(一)与时俱进的态度促使教育内容方法改良 |
(二)急于求成使得学务繁重和职业倦怠加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传统文化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建设 |
2.进一步深入解读部编新教材 |
3.大众已有认知有待完善 |
4.现代文呈现传统文化具有间接性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语文教材的研究 |
2.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
3.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中国传统文化 |
2.教材与部编版语文教材 |
3.现代文和现代文中的语项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文本分析法 |
3.比较研究法 |
(六)研究思路 |
一、中国传统文化识读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
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分类 |
1.外在表现形式 |
2.内在核心理念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
1.深厚的文明价值 |
2.丰富的育人价值 |
3.深远的强国价值 |
二、现代文中不同传统文化类型呈现 |
(一)现代文中传统文化类型分布特征 |
1.频数不均 |
2.交织错杂 |
3.有所衍生 |
(二)不同文化类型呈现特征之意义 |
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
2.构建独立价值体系 |
3.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
三、现代文中传统文化年级分布呈现 |
(一)不同年级传统文化分布的特点 |
1.不同年级篇目数量比较均衡 |
2.单元能力要求与年级成正比 |
3.语项项数在九年级数量激增 |
(二)不同年级呈现特征之意义 |
1.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 |
2.一切以学生学情为基础 |
四、现代文中传统文化文体分布呈现 |
(一)不同文体传统文化分布的特点 |
1.篇数最多的“散文”成为主要文体 |
2.“小说”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密度较高 |
(二)不同文体呈现特征之意义 |
1.散文兼具可读性与知识性 |
2.小说适应学生阶段喜好 |
五、现代文中传统文化态度分布呈现 |
(一)文化态度在不同年级、文体与文化类型中的特点 |
1.七、九年级文化态度较八年级鲜明 |
2.散文、诗歌正面居多,小说、戏剧中性为主 |
3.频次均等的文化类型态度差异悬殊 |
(二)不同文化态度呈现特征之意义 |
1.符合不同年级学情特点 |
2.符合不同文体自身特点 |
3.符合不同文化类型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课本内容 |
附录B 符合标准的选文题目与单元能力要求 |
致谢 |
四、贴近百姓求实求新(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研究[D]. 窦星辰. 河北大学, 2021(09)
- [3]艾轩学派散文研究[D]. 郑腾尧.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4]中国古代书法雅俗观嬗变研究[D]. 李梦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论丝路文化语境中的西北丝路文学[J]. 张辉. 大西北文学与文化, 2020(01)
- [7]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及引导研究[D]. 温丽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诗经·国风》篇章诗旨新説辑考[D]. 脱彩琴.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清末士绅心态与教育近代化研究 ——以温州为中心的考察[D]. 曾育松. 河南大学, 2019(01)
- [10]“部编版”初中语文现代文传统文化呈现研究[D]. 魏宁宁. 河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