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中国雕刻艺术节”活动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龙,于浩[1](2021)在《大数据背景下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聊城运河文化带承载了当地宝贵的文化记忆,形成了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体现了当地特色的地方文化。为了有效扩大聊城运河文化非物质遗产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关注,需要做好译介工作,充分挖掘内在的文化内涵,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实现非遗资源的有效整合,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推动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人们增收。因此,本文首先分析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然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就如何做好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展开论述,为新开发和翻译途径提供借鉴和帮助。
梁婷婷[2](2021)在《京剧现代戏《华子良》艺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杨振宇[3](2021)在《当代篆刻话语研究 ——以《中国书法》《书法》杂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毕晓卉[4](2021)在《伊朗巴列维王朝的文化整合与民族建构研究》文中提出
王梦琪[5](2021)在《赵小刚舞蹈剧场“肥唐瘦宋”系列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石梦玲[7](2020)在《毛南族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的角色转换和文化自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南族作为广西世居、少小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毛南族傩面具。毛南族傩面具在毛南族傩文化中代表着神的面孔,这些面具造型不一,形式多样,色彩艳丽,表情有慈祥、搞怪,亦有凶神恶煞;规格上,大小不一,有长达一米,也有小至十厘米;面具造型和规格的巨大差异,十分考验傩面具雕刻者的技艺。随着毛南族傩面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及认可,毛南傩面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目前,自治区级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方文展、市级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谭建新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仅有的两位由官方认定的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伴随时代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征是通过口传心授来传承,是无形的,以人为载体的文化样式,其核心在于通过传承人达到世代相传。在非遗传承工作中,肩负重要使命、发挥关键性作用的非遗保护传承人受到诸多关注。毛南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在傩面文化传播及宣传中,扮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知识和精湛技术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如何更有效制定保护传承人传承机制,并能促进传承人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认识及了解,进而把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人亡歌息、人亡艺绝的濒危绝境中抢救回来,实现民族复兴、促进文化多元共生,这是本文写作的初衷。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为: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创新点、重点和难点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对当前非遗傩面的相关研究做简单梳理,同时回顾了前人对广西非遗传承人的研究。正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当前人口概况,经济生活及宗教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第二章总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环江毛南族傩面的历史记载,毛南傩面具雕刻技艺,毛南傩面具的分类依据,毛南傩面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及在当下社会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傩面具在“毛南肥套”中承担重要角色,第二部分重点介绍流行于毛南族民间的“毛南肥套”祭祀活动,以便更好地了解毛南傩面在毛南族傩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为更一步增强对傩面具的整体认识,第三部分介绍傩文化中的傩音乐及服饰等。第三章以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方文展、谭建新为中心,分析当下毛南族傩面使用传承人及负责进行傩面雕刻的技艺传承人数量及发展现状,并梳理了雕刻传承人其历史传承和当代培训班及进校园等传承方式。第四章以毛南族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所在地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洛阳镇江口村大河屯为主要调查点,并通过走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相关文化部门,拜访毛南学者蒙国荣、覃自昆等,指出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发展原因:法律保护力度不足,资金短缺,传承人自我身份不明确,社会认同感不强,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机会少,相关文化部门监督机制不到位等。第五章就傩面传承人现存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传承人方面,首先需要传承人本身加强对本民族傩文化的认识和解读,其次需要提高自我身份的认同;其他方面,一是需要傩面传承人保护条例,二是传承人应得到社会的支持认同,三是高校、政府、企业应联合强化对傩面传承人的研修研习培训,四是有关文化部门需严格执行傩面传承人监督机制。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毛南族傩面具雕刻技艺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对自我角色有明确的认知,对本民族文化需持一定的了解。
杨睿奕[8](2020)在《富平县阿宫腔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西关中一带作为地方文化优秀的矿产资源区,拥有形式多样的民俗曲艺文化,阿宫腔作为陕西关中的民俗曲艺文化之一,又名“窝工腔”、“遏工腔”或“遏宫腔”,1960年正式更名为“阿宫腔”。历来流传于关中平原的泾阳、三原、耀县、铜川和富平一带,兴起于富平县。并于2006年6月,阿宫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中。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地方曲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其中阿宫腔面临的威胁尤为突出。作为陕西省地方剧种之一,阿宫腔的发展和存在的方式对其他地方剧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论文以田野调查、实际追踪为基础,运用三重证据法,即文献、文物和田野调查的材料相互参证,从戏曲史学,民俗音乐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对阿宫腔的历史源流、班社艺人、艺术特征、剧本剧目以及剧种的生存现状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作为梆子声腔系统之一的阿宫腔,由于受到日渐壮大的秦腔影响,而逐步“秦腔化”。其中,早期皮影的表演形式随着1958年戏曲的创新而发生了变迁,皮影艺术因自身的局限性,在阿宫腔登上大舞台后,逐步退出了阿宫腔的表演。同时,在发展和流布的过程中,由于灾荒,阿宫腔随着流散艺人从礼泉传至富平。后又因为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所导致的灾荒升级,使得阿宫腔仅留下富平的段天焕一脉进行传承。通过对明清时期和建国前、后阿宫腔的班社艺人进行梳理,使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班社艺人们重现光彩,也使阿宫腔的艺术特征更加清晰。常与秦腔、碗碗腔以及弦板腔等曲艺文化一起在关中地区流动演出的阿宫腔,因为常有艺人间相互调班的情况,所以产生了与其他戏曲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可能。唱腔上,旦角和小生真假声相结合,吐字用真声、拖腔用假声等等一系列唱法,与碗碗腔同类角色的演唱方式和表现婉转优雅的饶舌唱法十分相似。须生、净角和老旦等角色皆用真声的唱法与秦腔的同类角色相似,都是通过多元、激越的腔调来表达莽莽苍老的气概和慷慨激昂的悲切之情。这些同中有异之处,也让阿宫腔产生了比之秦腔以优雅细腻见长,比之碗碗腔以慷慨激昂为优,虽然风格和韵味独特,情调却十分统一的艺术特征。作为一个地方剧种,阿宫腔三百余本繁多的剧本剧目具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但由于早期艺人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老艺人一旦谢世,又后继无人的话,剧目基本就会失传。虽然建国后的阿宫腔工作者创作了一批符合时代特色、根植于群众的优秀曲艺作品,但是古老剧目的失传,对于一个有着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曲艺文化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缺憾。如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市场竞争本身对文化产生的冲击导致了地方曲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阿宫腔的传承和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
张莞[9](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高牧星[10](2019)在《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文中指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社会变革时期,被动的对外开放也使得中国社会发展形成了重大转型。此段历史即可作为一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肇始与发展的窗口,亦可作为反观当代美术教育的明镜。中国的现代西画基础教学先借鉴日本、西方的教育模式体系,之后与中国传统画学融合,以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发现”与创造为目的,在相互吸收与逐步改良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风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试图通过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学校西画基础教学中所包含的诸如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为研究内容,在文化大背景下分析中西方之差异,解析民国时期的教学采用何种中西融合的方法来处理此类差异。第一章溯本清源,简述西画教育形成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及民国时期西画教育的概况与分类;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具体就西画基础课程中的解剖与透视、明暗与色彩、写生与创作及艺术理论与修养等课程展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将代表性的中西融合教学典型案例具体内容及成果进行分析、梳理与横向比较,厘清技法与图像背后文化担当之精神,同时对如何培养艺术新人等诸多方面问题进行讨论。第六章对民国时期基础教学的特色与缺憾进行总结,并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对现今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反思与帮助借鉴。研究力求立足原始文献,紧密结合实践学科特点,从文化背景与教学方法角度出发,以教育学、美术史学、中西画学等理论与方法做支撑,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民国时期美术基础教学方法与实践,旨在以西画专业各类课程内容为主线,以具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为典型案例,追溯其原因,阐述其内容与特色,分析其得失,思考其对当下及未来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启示,力求可引发更多对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如何良性发展的思考。
二、“2000中国雕刻艺术节”活动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中国雕刻艺术节”活动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背景下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聊城杂技 |
(二)聊城木板年画 |
(三)聊城雕刻葫芦 |
(四)聊城鱼山梵呗 |
(五)临清架鼓 |
(六)郎庄面塑 |
(七)临清贡砖烧制技艺 |
(八)体育查拳 |
(九)临清烧卖 |
(十)东昌府运河秧歌 |
二、大数据背景下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 |
(一)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的原则 |
(二)采用音译的方法 |
(三)采用阐译的方法 |
(四)采用摘译的方法 |
(五)采用编译的方法 |
(六)打造聊城数字化非遗译介平台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7)毛南族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的角色转换和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重点、难点 |
三、文献综述 |
(一)非遗傩面的研究 |
(二)广西非遗传承人的研究 |
第一章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概况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概况 |
四、经济生活 |
五、宗教与风俗习惯 |
第二章 毛南民间傩 |
一、毛南傩面 |
(一)毛南傩面的历史 |
(二)毛南傩面的雕刻技艺 |
(三)毛南傩面的分类 |
(四)毛南傩面的文化内涵 |
(五)毛南傩面在当今社会的艺术价值 |
二、毛南族肥套 |
(一)娱人 |
(二)娱神 |
三、傩音乐、服饰及道具 |
第三章 毛南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 |
一、传承人在傩面中的地位、作用 |
(一)傩面使用传承者 |
(二)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 |
二、父传子承的历史传承 |
三、师徒传承的当代传承 |
(一)登门拜师 |
(二)雕刻技艺培训班 |
(三)傩面进校园 |
第四章 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角色转换与文化自觉影响因素 |
一、传承人保护力度不足 |
二、传承人身份认同感不强 |
(一)传承人自我身份认知 |
(二)传承人社会身份认同 |
三、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欠缺 |
四、监督机制不到位 |
第五章 促进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角色转换及文化自觉的对策 |
一、把握傩面雕刻行业发展趋势 |
(一)提高雕刻技艺 |
(二)开发潜在市场 |
二、傩面传承人保护主体多元化 |
(一)政府出台传承人保护条例 |
(二)非政府团体发挥主观能动性 |
三、提高傩面传承人的身份认同 |
(一)传承人自我身份认同 |
(二)传承人社会身份认同 |
四、强化对傩面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 |
五、严格执行傩面传承人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8)富平县阿宫腔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阿宫腔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阿宫腔剧种考源 |
第一节 阿宫腔的起源发展 |
一、1959年之前阿宫腔所用戏名 |
二、阿宫腔和曲牌体的关系 |
三、阿宫腔与秦腔的异同 |
第二节 “一戏多样”:阿宫腔表演形式的变迁 |
一、1959年之前皮影的表演形式 |
二、1959年之后的舞台表演形式 |
第三节 阿宫腔的发展和流布 |
一、阿宫腔的发源地 |
二、灾荒对戏曲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阿宫腔从皮影到舞台形式的演变过程 |
第二章 阿宫腔班社艺人 |
第一节 阿宫腔班社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班社 |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班社(剧团) |
第二节 阿宫腔艺人 |
一、新中国成立前代表性艺人 |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性艺人 |
第三章 阿宫腔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阿宫腔的舞台美术 |
一、阿宫腔皮影形态的舞台美术 |
二、阿宫腔大舞台形态的舞台美术 |
第二节 阿宫腔的音乐特色 |
一、阿宫腔皮影时期的音乐特色 |
二、阿宫腔大舞台时期的音乐特色 |
第三节 阿宫腔的表演艺术 |
一、阿宫腔皮影形式的表演艺术 |
二、阿宫腔大舞台形式的表演艺术 |
第四章 阿宫腔的剧本剧目 |
第一节 皮影剧目 |
一、《猪八戒入洞房》 |
第二节 改编移植剧目 |
一、《王魁负义》 |
二、《青天女巡按》 |
第三节 现代剧目 |
一、《红梢林》 |
第五章 阿宫腔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
第一节 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二节 发展可行性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阿宫腔历史剧《青天女巡按》演出稿 |
二、阿宫腔折子戏《白蛇传·断桥》剧本 |
三、阿宫腔折子戏《白蛇传·游湖》剧本 |
四、阿宫腔古典剧《王魁负义》剧本 |
五、阿宫腔古典剧《王魁负义》演出服饰 |
六、阿宫腔古典剧《王魁负义》曲谱 |
七、阿宫腔打击乐《十样景》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10)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缘起 |
二、概念厘定 |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意义 |
四、本课题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溯本清源”—西画教育形成的背景及概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西画渐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西画教育概况 |
一、民国时期美术教育的分类 |
二、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入学招生要求及考试内容 |
三、民国时期主要美术教育思想及影响 |
第三节 西画专业基础教学及内容概况 |
第二章 “科玄之融”—科学精神指导下的解剖与透视 |
第一节 解剖教学:西方解剖学与中国骨相学之融合 |
一、理想的人体比例与秩序 |
二、含蓄与夸张并存的表达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解剖教学 |
第二节 透视教学:西方透视学与中国远近法之融合 |
一、“真实”的幻觉空间 |
二、“想象”的流动空间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透视教学 |
第三章 “虚实之融”—自然变化奥妙中的明暗与色彩 |
第一节 明暗教学:光影氛围与意象阴阳之融合 |
一、动人心魄的气氛 |
二、神光离合的阴阳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明暗教学 |
第二节 色彩教学:自然光色与随类赋彩之融合 |
一、心灵的真实映照 |
二、抽象的灵感表达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色彩教学 |
第四章 “象意之融”—生命的体验、永恒的表达 |
第一节 写生教学:“观察”与“发现”之融合 |
一、灵魂的描绘 |
二、以形写神、乾坤之理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写生教学 |
第二节 创作教学:“传情”与“达意”之融合 |
一、理想的神境 |
二、意在笔先、画外之意 |
三、民国时期西画专业的创作教学 |
第五章 “道技之融”—理论、修养与活动融合教学 |
第一节 史学与画论:专题讲解与文化本源之融合 |
一、永无止境、追求真理 |
二、独辟灵境、返璞归真 |
三、民国时期的美术史、论教学 |
第二节 文化与修养:专业素养与道德品格之融合 |
一、文化课程及修养教育 |
二、西方美术教育中基础素养类课程 |
三、中国传统素养课程 |
四、民国时期基础素养类课程 |
第三节 社团与展览:固定课程与柔性氛围相融合 |
一、校办刊物 |
二、展览活动 |
三、学生社团 |
第六章 “借古观今”—当代美术基础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展望 |
第一节 民国后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的发展 |
一、建国后的苏联式教学体系 |
二、改革开放后的美术教育 |
三、具有实验探索精神的当代美术基础教学 |
第二节 “造型基础的中国语境”—民国时期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特色与缺憾 |
一、“一个体系”—具有“中国精神”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
二、“两种文化”的融合探索—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尝试 |
三、“三技基础”与写生融合训练—重方法而非技法的基础教学内容 |
四、“多种素质”之融合培养—综合素养内容与多形式教学的统一 |
第三节 当代美术基础教学发展的帮助与借鉴 |
一、招生方式的改革 |
二、当代美术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2000中国雕刻艺术节”活动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背景下聊城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研究[J]. 李海龙,于浩. 今古文创, 2021(35)
- [2]京剧现代戏《华子良》艺术分析[D]. 梁婷婷. 天津音乐学院, 2021
- [3]当代篆刻话语研究 ——以《中国书法》《书法》杂志为例[D]. 杨振宇.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4]伊朗巴列维王朝的文化整合与民族建构研究[D]. 毕晓卉. 西北大学, 2021
- [5]赵小刚舞蹈剧场“肥唐瘦宋”系列创作研究[D]. 王梦琪. 北京舞蹈学院, 2021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毛南族傩面雕刻技艺传承人的角色转换和文化自觉[D]. 石梦玲.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富平县阿宫腔调查与研究[D]. 杨睿奕.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中西之融 ——民国时期国、公立美术院校西画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 高牧星. 上海大学, 2019(02)
标签:毛南族论文; 艺术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