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地区溪流生态基础流量推估——和平溪上游案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竹丽凡[1](2020)在《“需求-适应”视野下杭州胥口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发展结构形成了兼具城乡特点与问题的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小城镇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纵观小城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追求大城市脚步的有之,盲目照搬他人的有之,无法找准定位停滞不前的有之,小城镇发展亟需适宜的营建导向。自2015年提出全域旅游概念之后,文旅小城镇的比重超过半数,而浙江作为文旅小城镇密集地带,更是面临着文旅小城镇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窘境。由此可见,制定适宜的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策略迫在眉睫。本文以文旅小城镇的发展为切入点,选取杭州市胥口镇为实证研究对象,试图探索当代背景下文旅小城镇的人居环境营建策略。通过基础调研与文献阅读,明晰小城镇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重要地位与当前发展所存在的误区,梳理小城镇人居环境、地域文脉、体验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基础与相互关系,形成“需求-适应”体系的研究构架与方法。研究相关国内外成功案例,归纳得出“产业+旅游”、“过去+现在”的发展经验。在对胥口镇的人居环境现状与问题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利用辩证系统性、在地性、比较优势等基本营建原则,制定统筹多维视角、角色适度转换的主体系统,研选比较优势、传承地域文脉的体验吸引物子系统,动态调控配置、优化全域景区的体验服务设施子系统以及动态识别调整、互动反馈指导的外部环境系统等文旅城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策略,并将之应用于胥口镇的具体规划设计中。通过五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主体系统转换,文脉传承、体验真实的体验吸引物营造,动态调控、品质提升的服务设施配置以及因势利导、与时俱进的外部环境适应,综合提升胥口镇人居环境。本研究在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中提出了“需求-适应”体系,制定了相应的营建策略,并实践应用于杭州市胥口镇,是对文旅小城镇营建的积极尝试。希望未来有更多不同类型小城镇的研究,更好的指导城乡建设。
汤西子[2](2018)在《“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小规模、分散布局是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存在的普遍形式,用地固有属性与山地地域及城市边缘区域特征叠加,使其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具有较高的复合服务潜能。适应山地起伏地形及城乡梯度环境变化的小块农田耕地,相较于集约农业生产区,能够提供更为多元且健康的食物选择,确保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小用地影响国民健康大战略;结合山脊、谷地、崖线等地貌单元分布的小块林地,能够为物种提供多元生境并加强大型斑块间的联系,同时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组分,维持并调节其中物质能量流动;农林斑块交织布局所形成的区域景观,层次丰富、结构鲜明,为休闲游憩服务打下基础。边缘区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山地农林用地提供的复合服务惠及城乡全域,但因斑块规模较小,未达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刚性控制区域的标准,其中小规模农林用地更容易遭到集约农业生产、城市内部环境问题转嫁所带来的蚕食与破坏,甚至成为建设区外围的环境症结。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具有高服务价值却未受保护的现状,文章引入“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试图以公园的形式,引导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通过用地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保护。整合传统农林用地规划与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手段,以复合功能为导向,构建形成由小块农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小块林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并从系统视角,强调其与区域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系统的功能及用地衔接,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品质及效能,同时提出优化现行用地管控策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并提出以公园形式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合理性,明确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第2-3章,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主要策略并形成规划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了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以点带面”、“顺应自然”、“兼顾并蓄”、“纵横衔接”的破题思路,借此引出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明确公园规划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功能发挥与复杂问题解决间存在的关联。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利用及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奠定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基础,并提出公园规划的目标导向及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4-7章,从用地选择、空间组织、用地布局、产业引导、规划管控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及管控方法。第4章从用地内在属性及关联自然生态过程分析着手,识别对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产出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却未受到有效保护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构建公园空间体系。第5章以强化生态系统复合服务产出为目标,通过自然林地生境网络、生态过程支撑网络及农林生产景观网络构建与叠加,形成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其与城区的联系与服务效能。第6章结合城乡梯度沿线用地功能及空间特征分异,对构成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关键部分的公园枢纽单元进行分类建设引导,实现用地复合利用与保护兼容,建设串联各枢纽单元及城乡空间的复合绿道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第7章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入,强化与相关规划的横向与纵向衔接,并通过适当利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规划管控措施落地。第四部分为第8章,总结了研究的重点、要点,并提出研究不足。
黄源成[3](2018)在《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郑杰文[4](2018)在《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聚焦传统村落与其丰富多样的风水林空间共同产生的生态经验与文化遗产,构建了适应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空间类型体系,并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获取各类型风水林村落与案例村落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置于同一体系下观察,发现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形成规律和生态经验。研究涉及风水文化、历史信息、地域地理特征、宗族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活动等多种村落影响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地反应出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原貌,并总结出能够通过图示说明解读的生态经验和乡村遗产。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传统村落与其风水林相交织而成的丰富多样的人文空间,因此从以下四部分研究其二元关系:第一部分,梳理风水理论的源流和派别、风水林的内涵与外延,从风水林与村落空间的关系来重新定义村落风水林与风水植栽,使对村落风水林的研究更能够结合其所处的村落空间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第二部分,从人文地理视野,横向观察对比世界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特征。首先探讨亚洲范围受风水文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再分析我国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传统村落;最后将视线聚焦到村落风水林空间类型丰富、保存完好的闽西山区风水林村落中,并选取中川古村落为案例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梳理中川古村落总体规划布局及风水林的总体分布。从地理因素、宗族与侨乡文化、历史发展等角度,通过对中川古村落的时代演变、风水格局、民俗习惯、生态情况等进行剖析,分析村落风水林空间的产生、演变、培植机制和规划布局,发掘风水林空间深度参与到文化传承与日常生活的生态经验。第四部分,多角度地阐释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具体建设。中川古村落的风水林村落类型丰富,对研究其他村落的风水林空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将每种空间类型择一例剖析清楚,然后分析其生态价值和衍生价值。第五部分,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再继承。反思在新的发展思路下,村落风水格局面临的解体危机和伴随而来的风水林空间被削弱、消失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引导生态永续保护意识、吸引华侨和公益组织长期投入、订立有操作性的风水林保护导则和建议等保护性发展方法。
郑伟斌[5](2018)在《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文中认为本文以两个“台湾原住民族”——“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生成历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脉络性的建构论(contextual constructionism)分析视角检视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在历史变迁过程中如何“族群化”(ethnicitization)。研究分成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先对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首先回溯花莲地区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源流及其早期的社会文化,接着以重大历史事件——“加礼宛事件”作为切入点,探究造成今日花东地区噶玛兰后裔和撒奇莱雅后裔的分布格局与社会文化形貌背后的历史原因。最后,以回顾原住民族命名-分类体系的演变作为衔接,进入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围绕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族群建构实践进行考察与分析。研究内容以1970年代末期开始的台湾政治转型发展过程为背景,分别从族群运动和文化政治两个方面考察“噶玛兰族复名运动”和“撒奇莱雅族正名运动”的历程,以及当代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透过文化政治路线开展族群建构的社会实践。本研究力图呈现历史、文化、社会与政治等多重力量建构“噶玛兰族”和“撒奇莱雅族”的过程,同时也将此过程放在台湾社会历史的整体演进脉络中进行审视。研究指出,近十几年来台湾原住民社会出现的族群再分类现象,本质上是台湾内部政治秩序调整的产物,它与台湾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过程,以及“台独”势力企图在当代国际秩序中寻求“国家”身份认同的理念与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无论是“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还是其他“台湾原住民族(群)”,本质上都是历史过程中关于人群命名、分类的权力政治协商的产物。台湾原住民的“族群化”建构在历史过程中产生,同时也是再创造历史的过程。
卞梁[6](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指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烨[7](2018)在《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乡村聚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见证,因受到地域特征、宗族思想、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意义。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来自不同主体的需求和意愿使传统乡村聚落的生存空间遭受不断挤压,并呈现出两大乱象:“格式化”抹杀了乡村已存的多样性和乡土特色;任由村民乱搭乱建的改造导致乡村风貌凌乱无序。如何兼顾保护与发展,在建设发展中保留多元化和多样性,是目前中国传统乡村聚落需要解决的共性科学问题,也是研究难点。基于上述现实问题与价值取向,论文尝试将性能化设计思路引入保护规划,把“合理性灵活”的理念与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完整性相结合,寻求互动的规划技术,在谋求发展、提升性能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形态完整与传统风貌。论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乡村建设历程回顾、村镇规划发展梳理和他国保护经验总结,提取目前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发展主题——持续现代化、保护与发展、传统性特征、性能条件改善。然后,对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和完整性进行了论述和系统建构,以“在地性、时间性、社会性、传承性”表述传统性特征,以“要素完备、结构完整、功能完善、关系完好”解释形态完整性特征,最终落实到环境条件、历史脉络、人文因子、基底要素、结构单元、标志节点六大形态落点。论文结合发展现状和村民调研,提出了围绕保护与发展的具体四大目标:保存空间结构、确保安全格局、改善使用功能、提高设施效率;建构了性能化提升规划编制的技术框架和路径,将“性能化”概念及其“合理性灵活”的技术理念从宏观思路转化为规划技术并融入整个规划过程。通过三次导入,分别从“宏观价值判断——中观项目集合——微观设计操作”对传统规划的定位、目标、内容、项目集合、参变量指标等内容进行技术拓展,完成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性能提升。论文着重通过乡村的街巷网络的适应性和可达性提升优化、地块格局的二维及三维指标反馈,阐述了操作层面上的主动调整与被动响应之间的互馈作用与意义。最后,论文以福建武夷山曹墩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其进行了性能化提升规划,对产业发展、性能改善、环境保护、风貌存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和反思。论文的研究创新点在于:首先通过对传统性和完整性的解读确定传统乡村聚落的物质提升落点,将性能化提升与传统保护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导入结合的工作路径、“多性能指标合集”和“双向构建与互馈”的技术方法,对传统规划方法及主要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使传统乡村聚落的性能提升与形态保存的平行推进得以实现。
黄艺娜[8](2017)在《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其干流北溪中下游地区作为福建少有的平原地带,是早期福建外来移民的重要聚居地。移民与土着的冲突与融合,移民族群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在北溪这块山海之间的缓冲地带交织成复杂的社会网络。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本地区的山海之利,成了当地乡族的重要课题。由于社会史研究的线索繁多,不易索解,本文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等四个村落作为典型进行考察,探讨不同历史阶段中北溪流域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策略。在北溪流域的开发史上,这四个村落相次代迭,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大放异彩,足以充当特定历史阶段的代表。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按时间顺序对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进行勾勒,主要内容有.:考察唐代陈元光父子平定九龙江两岸的“蛮獠之乱”并建置漳州的事件所蕴含的拓荒精神,考证追随陈氏父子的部分开漳将士后裔“北溪四乔木”在北溪中下游一带肇基繁衍的时间;以“北溪四乔木”之一的碧溪杨氏为例,详细论述宋代开漳部将后裔肇基的历史渊源及开发山林等举措;从被誉为“北溪先生”的朱熹门生陈淳及其撰写的民间信仰系列文章观察该区域民众精神文化世界的建构;以银塘赵氏为例,分析明代该区域的家族社会强化历程,探究其经营空间的扩展历史;以浦南墟为例,探讨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考证浦南墟兴衰嬗变的时间,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影响、与漳州地方社会的关系等;复原雍正三年(1725)发生在北溪中下游的碧溪、玉兰两村的宗族械斗及其善后处理的历史,探讨清初闽南家族势力的消长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进而归纳宗族械斗频发的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借助以上内容的考察,可以发现: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程,从蛮荒一片,到军事建置、山林开发、文化养成、家族建构、墟市经营,皆需排除万难的拓荒精神去面对。在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开发的不同阶段,当地乡族必须针对社会形态的变迁,适时采取与之相应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本区域山海之利,方能取得更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在九龙江北溪中下游流域的开发过程中,本区域民众广泛吸收传统文化和外来思想,逐渐建构起以理学和民间信仰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世界,形成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慎终追远、安土重迁、崇文尚武、柔中带刚的性格,又反过来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李肇基(Lee Chao Chi)[9](2016)在《推动古圳修复之研究 ——以台北市瑠公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古至今,不论是生活上或是情感上,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两百多年前,汉人到台北盆地开发,陆续开辟了水圳以供灌溉农田,提供了农业所需的水源,开发了一亩亩的良田,而这些水圳不仅灌溉农田,也提供了人民洗衣、戏水、钓鱼的空间,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台北盆地的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形塑了先民的文化,生活与开垦历史。早期台北市是一座由许多河流交织合成的盆地城市,而台北平原的开发与水、农业和水圳设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瑠公圳为台北过去最重要的水利灌溉系统,是郭锡瑠父子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起探勘兴建,至今已有270余年历史。全长约二十多公里,由新店溪上游的青潭口成功引水后,灌溉台北盆地东半部千余甲农田。因此,本研究从水圳的历史着手,了解台湾台北市的瑠公圳相关的历史背景与现况发展。此外,本研究也分析了数起国外的水岸复苏案例,包含英国爱丁堡、美国圣安东尼奥市、日本港湾再生,以及台湾瑠公圳台湾大学段。而相关文献理论也指出,都市发展与当代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台湾地区的人口大量集中于台湾西部地区,并集中在都市地区,又逐渐发展出三大都会区。三大都会区的面积占台湾地区的13﹪,但居住人口高达50﹪以上,其产业、经济活动、人口密度之高,为台湾之最。由于聚集经济效果的发挥,都市规模不断扩张,为了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进行扩大都市计划、新订都市计划或以发展许可的方式,于非都市土地开发新小区。所以,都市发展常以牺牲古圳路为代价。而且,要重现古圳路的风华,有其结构上的困难。据此,本研究以实地勘查搭配相关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理论构筑瑠公圳在台北市东区段的复苏可能性与实践性。研究结果显示,古圳复兴必然与地景现况有关,而重视地景现况与相关使用情境,更可能让古圳复兴获得更高实践的可能性。
孙诗翔[10](2016)在《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帝内经》为中国养生学奠基之着,早在几千年前便提出“天人相应”的观点,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其休养生息需与自然环境相应相参,遵循自然变化之规律,此为养生的重要前提和法则。但近年来,由于对经济发展的急功近利,台湾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以及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迫切追求,使养生,特别是自然养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主要以《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天人相应”、“形神共养”的思想为理论指导,结合道家“返朴归真”的养生观点,指出养生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通过以自然物养其身体的精、气、神,从而尽享天年。并以此观点对台湾自然养生的类型和功效加以探讨、论述。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养生与自然养生的相关论述论述养生的概念和源流,诠释对自然养生的概念及内容,以及二者的发展和观点,阐述养生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总结出自然养生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对自然规律及自然资源的运用,是对传统养生的深入认识和发展。2.研究背景分析与台湾养生概论综述自然养生在台湾的现状和需求,指出以自然资源为题材的自然养生研究和论述相对局限和缺乏。以台湾养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丰富的自然养生资源,探析、归整自然养生法,使其趋于系统和完善,为本文之研究目的。3.台湾自然养生及方法探析通过深入分析台湾自然养生的发展条件、兴起背景和发展现况及发展优劣势等,探析梳理台湾各历史阶段资料,将台湾自然养生方法归纳为:饮食养生、能量养生、休闲养生三种类型,并详加论述其方法和功效。如饮食养生主要介绍台湾特色饮食保健、食养、茶饮养生;能量养生详细论述矿石养生、香气养生;休闲养生重点阐发森林浴、温泉浴、音乐养生等。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以自然养生之法来调整偏颇的机体,可调摄情志,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正气,使机体恢复自然防御抗邪的功能,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祛病抗老延年的实践意义。4.自然养生的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台湾诸多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原理和作用效果,更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性应用方面,说明自然养生的经济可行性。并对台湾自然养生的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
二、台湾地区溪流生态基础流量推估——和平溪上游案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地区溪流生态基础流量推估——和平溪上游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需求-适应”视野下杭州胥口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源起 |
1.1.2 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1.1.3 小城镇建设误区 |
1.1.4 全域旅游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概述 |
1.2.2 小城镇概念界定 |
1.2.3 文旅小城镇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指导文旅小城镇营建的目的 |
1.3.2 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 |
1.4.2 多维融合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 |
2.1 小城镇人居环境相关理论 |
2.1.1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 |
2.1.2 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基本认知 |
2.1.3 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的要素提取 |
2.2 体验视角下的“需求-适应”体系 |
2.2.1 复杂适应系统的概念认知 |
2.2.2 体验复杂适应系统的构架体系与基本特征 |
2.2.3 人居环境系统与体验复杂适应系统耦合的“需求-适应”体系 |
2.3 地域文脉与体验真实性理论 |
2.3.1 地域文脉“新解” |
2.3.2 基于体验的真实性理论 |
2.3.3 地域文脉传承与体验真实性 |
2.4 国内外文旅小城镇营建研究 |
2.4.1 国内外文旅小城镇研究综述 |
2.4.2 国外案例研究:“产业+旅游”——格拉斯小镇的蜕变 |
2.4.3 国内案例研究:“过去+未来”——乌镇的传承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3 “需求-适应”体系下胥口镇的人居环境解读 |
3.1 胥口镇基本概况 |
3.1.1 便捷的地理区位 |
3.1.2 优越的社会经济 |
3.1.3 生态的自然环境 |
3.1.4 丰富的历史人文 |
3.2 基于“需求-适应”体系的胥口镇要素解析 |
3.2.1 主体系统的辨析 |
3.2.2 体验吸引物的提取 |
3.2.3 体验服务设施的供给 |
3.2.4 外部环境的支撑 |
3.3 当前胥口镇面临的发展困境与挑战 |
3.3.1 体验服务设施薄弱,品质有待提升 |
3.3.2 同质化竞争激烈,体验吸引物亟需升级 |
3.3.3 体验时段分布不均,客群单— |
3.4 本章小结 |
4 胥口镇基于“需求-适应”体系的人居环境营建策略研究 |
4.1 胥口镇发展思路与人居环境营建目标 |
4.1.1 全域景区发展思路 |
4.1.2 人居环境营建目标 |
4.2 基于“需求-适应”体系的人居环境营建原则 |
4.2.1 整体与部分统—的辩证系统性 |
4.2.2 扎根真实文化的在地性 |
4.2.3 “后天动态”的比较优势原则 |
4.3 胥口镇基于“需求-适应”体系的营建策略 |
4.3.1 系统:梳理旅游资源,规划体验格局 |
4.3.2 主体:统筹多维视角,角色适度转换 |
4.3.3 体验吸引物:传承地域文脉,体验在地真实 |
4.3.4 体验服务设施:动态调控配置,优化全域景区 |
4.3.5 外部环境:精准识别调整,互动反馈指导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需求-适应”体系的胥口镇规划设计 |
5.1 主体——五位一体,融合发展 |
5.1.1 各主体间的角色转换 |
5.1.2 主体融合发展 |
5.2 体验吸引物——文脉传承,体验真实 |
5.2.1 生态资源重生:两洞一湖综合体的策划 |
5.2.2 农业文化融合:高山田园综合体的设计 |
5.2.3 宗教文化传承:小叠空文化综合体的营建 |
5.2.4 医药产业升级:药谷小镇综合体的规划 |
5.3 体验服务设施——动态调控,品质提升 |
5.3.1 服务设施:现代品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
5.3.2 公共空间:促进交往,积极弘扬特色文化 |
5.3.3 交通设施:便捷高效,缩短旅游心理距离 |
5.4 外部环境——因势利导,与时俱进 |
5.4.1 遵循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 |
5.4.2 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潮流 |
5.4.3 把握市场环境的反馈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总结 |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现时代规划发展亟待农林用地保护 |
1.1.2 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分布特征 |
1.1.3 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服务价值体现 |
1.1.4 小规模用地蚕食动摇生态功能基础 |
1.1.5 既有保护管控效能与复合利用导向 |
1.2 农业-自然公园是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有效途径 |
1.2.1 概念引入与适应性 |
1.2.2 公园主要用地构成 |
1.2.3 规划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及“农业-自然公园”概念内涵 |
2.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溯源 |
2.1.1 农业生产破坏 |
2.1.2 城市问题转嫁 |
2.1.3 规划管控缺失 |
2.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破题思路 |
2.2.1 用地保护“以点带面” |
2.2.2 过程整合“顺应自然” |
2.2.3 复合功能“兼顾并蓄” |
2.2.4 规划管控“衔接适应” |
2.3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概念内涵 |
2.3.1 规划本体认识 |
2.3.2 规划思想内涵 |
2.3.3 规划契入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农业-自然公园相关研究及规划框架构建 |
3.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
3.1.1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
3.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
3.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探索 |
3.2.1 系统整体保护导向 |
3.2.2 用地复合利用导向 |
3.2.3 法规政策补充护航 |
3.2.4 研究趋势及缺口 |
3.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公园目标体系与规划框架构建 |
3.3.1 用地保护路径确定 |
3.3.2 公园复合目标体系 |
3.3.3 公园规划框架构筑 |
3.4 本章小结 |
4 小规模农林用地现状分布模式甄别与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
4.1 用地识别要点与系统功能发挥 |
4.1.1 景观模式与功能产出 |
4.1.2 系统支持型景观模式特征 |
4.1.3 公园高价值用地识别要点 |
4.2 小规模农林用地分布模式及高价值甄别 |
4.2.1 生物多样性支撑 |
4.2.2 农副产品就近供给 |
4.2.3 城郊游憩空间提供 |
4.3 自然过程空间模式甄别与关联用地保护 |
4.3.1 地表水文过程关联空间 |
4.3.2 大气循环过程关联空间 |
4.4 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管控衔接 |
4.4.1 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组成 |
4.4.2 与既有用地管控的衔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特征的农业-自然公园复合服务功能设定 |
5.1 景观网络构建与复合功能提升 |
5.1.1 生态系统公益性产出类型 |
5.1.2 农林网络与服务产出效能 |
5.1.3 农林景观网络构建策略 |
5.2 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分类农林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
5.2.1 林地自然生境网络 |
5.2.2 生态过程支撑网络 |
5.2.3 农林生产景观网络 |
5.3 三网叠合构建地区景观网络及公园空间布局衔接 |
5.3.1 地区农林景观网络构建与管控 |
5.3.2 公园空间衔接与关键区域管控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自然公园游憩空间组织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利用 |
6.1 城乡空间与功能分异及公园应对策略 |
6.1.1 边缘区空间及功能分异 |
6.1.2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对策 |
6.2 公园枢纽单元低影响建设引导 |
6.2.1 城乡环境提升型枢纽单元 |
6.2.2 田园文化体验型枢纽单元 |
6.2.3 城市活动扩展型枢纽单元 |
6.2.4 梯度沿线分段控制与衔接 |
6.3 复合绿道规划及设施布局 |
6.3.1 复合绿道系统构建 |
6.3.2 重要网络节点建设 |
6.4 公园产业组织及支撑系统 |
6.4.1 产业发展契机及策略 |
6.4.2 产业发展支撑性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7 凸显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农业-自然公园土地利用管控 |
7.1 环境影响评价与过程管控 |
7.1.1 边缘区现行环评侧重与实效 |
7.1.2 环评流程优化与评价要点 |
7.1.3 影响评价与规划过程衔接 |
7.2 城乡规划衔接与落地管控 |
7.2.1 城乡规划协调与衔接 |
7.2.2 城市增长管控与引导 |
7.2.3 边缘区用地管控落地 |
7.3 公众参与及用地保护管控 |
7.3.1 公众参与导向的管控思路 |
7.3.2 公园规划行动者网络组织 |
7.3.3 促参与的政策及空间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3)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缘起 |
1.1.1 激变的中国作为多元国家需回顾历史以拓展精神容量 |
1.1.2 实证的历史史实需要借助文化的诠释获得理论参照系 |
1.1.3 闽南地域文化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融入世界进程 |
1.1.4 漳州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 |
1.1.5 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基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探索多元文化交汇下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 |
1.2.2 研究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化与形态演变相关研究 |
1.3.2 传统村落形态的相关研究 |
1.3.3 漳州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1.3.4 上述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
1.4 研究对象界定与内涵 |
1.4.1 研究对象范畴与研究层面界定 |
1.4.2 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与交汇逻辑 |
2.1 漳州自然环境参与文化生成地域性建构 |
2.1.1 山海同构地形地貌塑造文化的封闭性与互动性 |
2.1.2 差异明显的土壤与耕地资源孕育不同经济形态 |
2.1.3 多元气候分区影响沿海与内陆的生产方式差异 |
2.1.4 自然灾害多样性引发人口迁徙与祈福文化现象 |
2.2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结构 |
2.2.1 地理约束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
2.2.2 国籍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 |
2.2.3 民族差异下的汉族文化与闽越文化 |
2.2.4 民系分支下的闽海文化与客家文化 |
2.3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历时性演变 |
2.3.1 先秦时期:闽越土着文化在封闭地理阻隔下自然发展 |
2.3.2 秦汉时期:少量北方移民下中原汉族文化的初步介入 |
2.3.3 唐宋元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下中原汉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
2.3.4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与宗法制度下宗族村落的大规模发展 |
2.3.5 清末至民国:华侨迁徙下中国文化外溢与南洋文化的引入 |
2.4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交汇性特征 |
2.4.1 中心与边缘:基于空间区位与信息密度的文化迁徙 |
2.4.2 一体与多元:基于空间层叠与时间承传的文化共生 |
2.4.3 内生到外溢:基于人口增长与商业贸易的文化溢出 |
2.4.4 化外到化内:基于行政管理与儒家教育的文化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
3.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划分 |
3.1.1 基于文化视野下的民系类别与经济形态 |
3.1.2 基于物质层面下的村落规模与历史风貌 |
3.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 |
3.2.1 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 |
3.2.2 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 |
3.2.3 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
3.2.4 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 |
3.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整体特征 |
3.3.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 |
3.3.2 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 |
3.3.3 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 |
4.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 |
4.1.1 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 |
4.1.2 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 |
4.1.3 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 |
4.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 |
4.2.1 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 |
4.2.2 沿海海禁迁界以及卫所屯田国家制度 |
4.2.3 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 |
4.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 |
4.3.1 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 |
4.3.2 “王化”与“儒化”政策的共同推动 |
4.3.3 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 |
4.4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 |
4.4.1 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 |
4.4.2 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 |
4.4.3 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 |
5.1 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变迁 |
5.1.1 从解构到转型到重构的历史脉络 |
5.1.2 从全球到地方的多维性驱动因素 |
5.1.3 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影响机制博弈 |
5.2 文化变迁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现状解析 |
5.2.1 传统村落形态存续现状 |
5.2.2 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困境 |
5.2.3 传统村落形态发展机遇 |
5.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探索 |
5.3.1 多元价值作为保护发展基础 |
5.3.2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 |
5.3.3 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
5.3.4 空间策略与协同性策略结合 |
5.3.5 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传统村落概况信息表 |
附录二:调研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 |
附录三:漳州古代历史行政区划图 |
附录四:漳州调研传统村落问卷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特色之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的特色之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风水林空间内涵的研究 |
1.3.2 境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研究动态 |
1.3.4 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路线 |
第2章 村落风水林概说 |
2.1 风水理论与村落风水林 |
2.1.1 东汉的成型与魏晋大融合 |
2.1.2 郭杨风水术的分化与外传 |
2.1.3 村落植栽的风水意义 |
2.2 村落风水林的概念 |
2.2.1 喻吉避煞的风水内涵 |
2.2.2 形态多样的风水植栽 |
第3章 地理视野下的古村落风水林 |
3.1 亚洲传统村落风水林地域分布 |
3.1.1 风水理论的流传与变异 |
3.1.2 韩国传统村落讲求背山面南 |
3.1.3 日本传统村落重视氏神村境 |
3.1.4 东南亚传统村落以青龙为尊 |
3.1.5 亚洲各国家村落风水林空间特征 |
3.2 我国各地的传统村落风水林发展 |
3.2.1 区域地理影响风水林形态 |
3.2.2 黄土高原沟壑区呈阶梯状分布 |
3.2.3 江南平原地带重视水口营林 |
3.2.4 闽西与西南少民村落采多点布局 |
3.2.5 川西林盘风水林沿溪护宅 |
3.3 闽西传统村落风水林的区域形态 |
3.3.1 闽西山区地理决定村落大致形态 |
3.3.2 闽西风水习俗影响村落规划形式 |
3.3.3 闽西森林结构提升村落生态价值 |
3.3.4 山地河谷内的向心型村落 |
3.3.5 深谷流域边的山地型村落 |
3.3.6 平原田野上的散居型村落 |
3.4 四种风水林形态模式与村落空间的组合 |
3.5 中川作为风水林村落代表的示范性意义 |
3.5.1 闽西、岭南和云贵山区风水林村落的特殊地位 |
3.5.2 结构完整、类型丰富的中川风水林空间和风水文化 |
3.6 小结 |
第4章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总体布局 |
4.1 中川古村落的地理区位 |
4.1.1 村落地理的区位条件 |
4.1.2 村落格局的历史文化 |
4.2 风水林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 |
4.2.1 明初草创期:枫林谷地初步布局 |
4.2.2 明末发家期:山林景观有序改造 |
4.2.3 清初繁荣期:村落布局中心东扩 |
4.2.4 清末饱和期:村落的南北向伸展 |
4.3 风水林总体布局的空间特征 |
4.3.1 风水林在村落布局的有机渗透 |
4.3.2 风水林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
4.4 风水林总体布局规划方案融入村落文化体系 |
4.4.1 风水传说传承风水林格局方案 |
4.4.2 风水林空间承载婚丧年节民俗 |
4.5 风水林总体布局维持村落规划体系 |
4.5.1 风水林布局影响建筑排布与方位 |
4.5.2 风水林布局交织道路、溪水和山林体系 |
4.5.3 风水林布局维护生活和农业用水系统 |
4.5.4 中川风水林布局强大的防洪抗灾能力 |
4.5.5 风水林与经济林的关联与转换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具体建设 |
5.1 村落风水林空间类型介绍 |
5.2 作为风水格局节点的公共风水林空间 |
5.2.1 风水格局核心——宗祠风水林空间 |
5.2.2 风水格局边界节点——水口、牌坊和山脚土地庙风水林空间 |
5.2.3 风水格局特殊节点——风水塔空间 |
5.2.4 呼应巩固风水格局——坟墓风水林空间 |
5.3 与溪、渠、路、田相结合的片区风水林空间 |
5.3.1 土地伯公风水树空间寄托祈愿 |
5.3.2 溪岸桥头风水林空间藏风遮阳 |
5.3.3 水塘风水林空间巩固水土 |
5.3.4 农田坡地风水林空间防风应急 |
5.3.5 道边风水树与风水植栽空间补缺挡煞 |
5.4 民居庭院内外的私人风水林空间 |
5.4.1 传统民居庭院外部的护宅风水林空间 |
5.4.2 传统民居后院的风水树空间 |
5.4.3 传统民居内院天井的列植风水盆栽空间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再继承 |
6.1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现实意义和当代危机 |
6.1.1 风水林继承的必要性 |
6.1.2 中川风水林概念的弱化与收窄 |
6.1.3 风水林与村落空间的关系被割裂 |
6.1.4 沿水泥道路产生的风水林格局秩序破坏 |
6.2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继承 |
6.2.1 对中川风水林空间成体系认知 |
6.2.2 专家与公益组织制定规划保护导则 |
6.2.3 宗族与华侨共建新村规民约 |
6.2.4 改造传统村落适应现代生活和生产 |
6.2.5 建立风水林保护奖惩与监督机制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川风水传说 |
附录B 中川风水格局赞 |
附录C 中川胡氏宗祠赞 |
附录D 中川村风水林告示与条例各一则 |
附录E 调研过程中重要参考资料和访谈对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构想 |
一、噶玛兰人的相关研究 |
二、撒奇莱雅人的相关研究 |
三、理论探讨与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篇章结构 |
第二章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来源与分布 |
第一节 花莲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原住民族群 |
一、区位空间与自然环境 |
二、行政沿革与原住民族群分布 |
第二节 宜兰南徙花莲的噶玛兰人 |
一、南迁花莲的噶玛兰人与加礼宛六社 |
二、噶玛兰人的社会文化 |
第三节 世居花莲平原的撒奇莱雅人 |
一、花莲平原撒奇莱雅人的早期历史 |
二、撒奇莱雅人的社会文化 |
第三章 “加礼宛事件”与两个人群的流散迁徙 |
第一节 “开山抚番”与国家力量介入后山 |
一、清廷“开山抚番”与汉人入垦花莲 |
二、花莲地区原住民人群与清廷官军的初遇 |
第二节 “加礼宛事件”的历史图像 |
一、清廷官方文书的记载 |
二、口述史中的“达固湖湾战争” |
第三节 人群的流徙与身份的隐匿 |
一、事件后清廷的处置 |
二、人群的流散、迁徙与活动空间变迁 |
三、身份的隐匿与“集体失忆” |
第四章 族群运动与“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
第一节 原住民族群运动的历史背景 |
一、原住民族称与分类体系的历史演变 |
二、原住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族群正名”风潮 |
第二节 “返去做番”: 噶玛兰人的“复名”运动 |
一、潘朝成及其家族的寻根之路 |
二、新社加礼宛后裔的族群意识转化 |
三、偕万来寻亲与“噶玛兰族”的“复名” |
第三节 脱离阿美族: 撒奇莱雅人的“正名”运动 |
一、帝瓦伊·撒耘家族与撒奇莱雅人的“正名” |
二、离散族裔的聚合与“撒奇莱雅族”的生成 |
第五章 当代原住民政策变迁下的族群建构 |
第一节 当代台湾政党政治下原住民政策的嬗递 |
一、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1983-2000) |
二、民进党执政时期的原住民政策(2000-2008) |
三、国民党及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原住民政策(2008-2018) |
第二节 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的文化复振与族群建构 |
一、文化的转型与调适: 噶玛兰人的Gataban(猎首祭-丰年节) |
二、断裂与接续: 撒奇莱雅人的Palamal火神祭与文化复振 |
第三节 文化政治整合与族群发展路径的探索 |
一、族群精英与族群发展的文化政治路线 |
二、政治结构困境与族群发展的路径探索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田野调查图集 |
附录二: 2016年8月1日蔡英文向台湾原住民道歉演讲全文 |
附录三: “总统府原住民族历史正义与转型正义委员会”设置要点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
三、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
3.1.4 台湾的植物 |
3.1.5 台湾的动物 |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
4.1.1 台湾医疗 |
4.1.2 台湾音乐 |
4.1.3 台湾教育 |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
4.2.5 风水迷信 |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传统乡村发展概述 |
1.1 中国乡村发展与城镇化 |
1.2 全球各国乡村与城镇发展 |
1.3 国内外历史城镇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保护理念的引入 |
2.1 传统乡村聚落的现状问题分析 |
2.2 意大利历史村镇保护实践与经验 |
2.3 性能提升方法介入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完整性视角下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分析 |
3.1 传统乡村聚落的传统性与完整性 |
3.2 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分析 |
3.3 中意村镇样本分析与比较 |
3.4 基于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形态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性能化提升规划编制技术研究 |
4.1 传统乡村聚落保护与发展的讨论和完整性作为前提 |
4.2 性能化的引入时机与运用原则 |
4.3 性能化规划技术的梳理与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性能化视角下的聚落街巷网络建构 |
5.1 街巷系统规划与形态格局保护的关系 |
5.2 街巷系统基础性建构——结构与需求转译 |
5.3 街巷系统基础性建构——结构分析与优化 |
5.4 街巷功能的完善与调整——效率与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性能化视角下的聚落地块形态反馈 |
6.1 地块作为反馈主体的可能性 |
6.2 地块肌理与形态 |
6.3 形态反馈系统 |
6.4 基于地块格局反馈的两种路径操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研究:武夷山九曲溪上游村庄保护规划——以曹墩村为例 |
7.1 案例背景及村落形态分析 |
7.2 性能化保护规划 |
7.3 街巷格局优化与地块形态反馈 |
7.4 性能化规划成果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中国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再认识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第二节 社会环境 |
第二章 唐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族群演变 |
第一节 早期居民及其族群演变 |
第二节 陈元光父子与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 |
第三节 “北溪四乔木”与开漳将士后裔肇基考 |
第三章 宋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开发与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开发与人文科举——以碧溪杨氏为例 |
第二节 南宋北溪中下游地区的理学与民间信仰 |
第四章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的强化与经营空间的扩展——以银塘赵氏为例 |
第一节 明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家族社会强化概况 |
第二节 银塘赵氏家族经营述略 |
第三节 明代银塘赵氏诗书传家 |
第四节 明代银塘赵氏通婚网络 |
第五节 银塘赵氏与龙潭十八景、龙潭墟的经营 |
第五章 明清以降北溪社会的商业化转进——以浦南墟为例 |
第一节 明代漳州的商业氛围 |
第二节 明清浦南墟的商业发展 |
第三节 浦南墟与漳州地方社会 |
第六章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宗族势力的消长与地方秩序的重建——以玉兰、碧溪宗族械斗为例 |
第一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的宗族械斗 |
第二节 清代北溪中下游地区玉兰、碧溪宗族械斗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推动古圳修复之研究 ——以台北市瑠公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0 研究缘起 |
1.1 研究动机与目的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3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第2章 国内外水岸再造案例探讨 |
2.1 水岸复苏趋势 |
2.2 英国案例 |
2.3 美国案例 |
2.4 日本案例 |
2.5 台湾案例-瑠公圳台大段 |
第3章 都市发展与水圳的关系 |
3.1 都市环境与城乡发展 |
3.2 都市水圳环境分析与古圳复原的相关性 |
第4章 瑠公圳复原之可能性分析 |
4.1 台北盆地的圳路发展 |
4.2 台北盆地内瑠公圳之系统 |
4.3 可能规划圳路复原之适合性分析 |
第5章 瑠公圳水岸复苏的规划构想 |
5.1 水岸空间构想 |
5.2 亲水系统与商业区串联构想 |
5.3 住宅区与水圳系统串联构想 |
5.4 整体配置构想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限制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关于养生与自然养生 |
一、养生的概念和源流 |
(一)养生概念 |
(二)养生源流 |
(三)养生内容 |
二、自然养生 |
(一)自然养生概念 |
(二)自然养生内容 |
(三)自然养生与中医养生学的关系 |
三、环境与养生的关系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社会人文环境—人和 |
第二部分 台湾自然养生探析 |
一、台湾的自然条件 |
(一)地理和气候条件 |
(二)自然及物产资源 |
(三)人文资源 |
(四)特色饮食 |
二、台湾自然养生的背景、源流和发展渊源依据 |
(一)发展背景分析 |
(二)台湾自然养生源流 |
(三)发展渊源依据 |
三、台湾自然养生发展优劣势 |
(一)发展优势 |
(二)挑战劣势 |
四、台湾自然养生的发展现况 |
五、小结 |
第三部分 台湾自然养生类型 |
一、饮食养生 |
(一)自然健康的素食 |
(二)地中海饮食结构的台湾模式 |
(三)食养保健 |
(四)养生茶饮 |
(五)小结 |
二、能量养生 |
(一)矿石养生 |
(二)香气保健 |
(三)小结 |
三、休闲养生 |
(一)森林浴 |
(二)温泉浴 |
(三)音乐养生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自然养生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一)饮食养生 |
(二)能量养生 |
(三)休闲养生 |
二、实践意义 |
(一)提升正气固本延年 |
(二)调养偏颇机体 |
(三)多视角和多元化发展 |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五)自然资源的利用开发 |
(六)如何保护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四、台湾地区溪流生态基础流量推估——和平溪上游案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需求-适应”视野下杭州胥口文旅小城镇人居环境营建策略[D]. 竹丽凡. 浙江大学, 2020(02)
- [2]“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 汤西子. 重庆大学, 2018(09)
- [3]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 黄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4]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D]. 郑杰文. 华侨大学, 2018(01)
- [5]东台湾的噶玛兰人和撒奇莱雅人:历史变迁中的族群建构[D]. 郑伟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6]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7]基于形态完整性的传统乡村聚落性能化提升规划技术研究[D]. 赵烨. 东南大学, 2018(05)
- [8]唐宋以降九龙江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研究[D]. 黄艺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9]推动古圳修复之研究 ——以台北市瑠公圳为例[D]. 李肇基(Lee Chao Chi). 清华大学, 2016(07)
- [10]台湾自然养生法探析[D]. 孙诗翔.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