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珍珠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论文文献综述)
孙宗广[1](2021)在《评台湾版《大地》的哈金序言》文中提出美籍华人作家哈金为台湾版《大地》作序言《不朽的〈大地〉》,篇幅不长,但涉及赛珍珠研究若干较为重要的问题。哈金与赛珍珠有相似的跨文化生活与写作经历,其评述总体客观精彩,但在赛珍珠一家的国籍问题、华语界对《大地》褒贬的原因、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长篇小说结构的"病因"等方面的观点有待商榷。
郭新辰[2](2019)在《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赛珍珠作为第一位因描写中国故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声名鹊起,并以她的中国题材小说而享誉文坛。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共创作了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传记、剧本以及译作高达百余部,对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纵观当下我国赛珍珠着作的诸多译本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出版的赛珍珠着作译本版本众多,印刷与装帧也良莠不齐,加大了读者选择的难度也在无形之中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浪费。赛珍珠着作作为其思想的媒介与承载,对认识赛珍珠及其着作的文化思想与学术价值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集中整理了赛珍珠着作在国内的出版情况,并结合图表就赛珍珠着作在国内的译版进行量化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对国内赛珍珠着作的出版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梳理,理清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发展脉络。为读者的阅读选择提供依据,为学者的研究对象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界定研究范围,结合线上线下的数据收集、考察调研工作,以附录的形式将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理和呈现。以历史时间与内容形式分别为线索对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情况进行了总括性的阐述和总结,归纳了不同时期的特征和规律。通过网络调研和电话调查等途径,理清赛珍珠着作的版权现状,为国内的出版业提供版权数据的参考和出版形势的分析。全貌性的梳理以外,本研究针对热门作品《大地》《爱国者》《龙子/龙种》的各个版本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大地》的几个主要译本通过比较细节的异同总结版本的特征,评价版本的优劣。对赛珍珠着作的版本封面进行了收集、归纳、总结。本研究以版本研究的角度从全貌和细节上勾勒了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情况,作为赛珍珠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以扎实的版本信息为基础,为赛珍珠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新的可能性。
吴玉英,刘文斌[3](2016)在《煞费苦心的胡吹乱捧——再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文中研究指明吴玉英(以下简称吴):刘老师,我最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总书记关于文艺界"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的错误倾向的批评,感触较深。联想到上次我就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请您做的访谈(《别有用心的借题发挥——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年第5期),觉得您上
张宝林[4](2016)在《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文中提出美国文学是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资源。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就有必要深入考察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选择和安排、彰显和遮蔽美国文学,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对照的“他者”形象。本文旨在还原和阐释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历史文化语境、具体过程、主要着眼点及最后结果。在1930年代,随着美国迅速崛起和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文人在接受美国文学时,出现了从粗浅介绍到深入剖析、从轻视到重视的整体性过渡。尽管这一时段依然有人无视美国文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和良好发展态势,但质疑和否定的声音明显减弱,美国文学也开始在中国呈现出全新的形象。与此同时,在“政治场”和“文学场”严重分化的语境下,不同倾向的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和阐释,构建出了不同的美国文学形象。整体来看,1930年代中国文人构建出的美国文学形象既发生了历时性变迁,又呈现出共时性差异,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既参入了对美国国家的认知和想象,又曲折地表达出对中国现实的思考和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设计。本文先综合考察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再重点分析美国文学形象在中国的多元呈现和整体变迁,阐释不同形象构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前两章主要考察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第一章分析美国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文学发展的现实状况如何影响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二章立足于中国语境展开,考察文学现代化诉求、文坛变迁和都市文化发展如何影响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中间四章主要基于重要案例,阐释不同话语形态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以郭沫若翻译辛克莱为例,阐释阶级/革命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四章主要以杨昌溪研究黑人文学为例,阐释民族/国家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五章主要以《现代》杂志的《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为例,阐释自由主义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六章主要以刘易斯热为例,阐释多种话语形态如何交织在一起共同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最后两章主要考察文学史写作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七章着眼于中国文人撰写和翻译的多部世界文学史着,考察中国文人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认定美国文学的性质和地位、选择和安排具体的美国作家。第八章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两部美国文学专史,考察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特点在1930年代中国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语部分先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再简单分析美国文学对于1930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参照性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通过爬梳、整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形象构建的角度还原和阐释1930年代的中国文人如何接受美国文学,如何融入对中美两国的认知和想象。这不仅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中美文化交流史。
周锡山[5](2015)在《诺贝尔文学奖与比较文学——兼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的三个理论错误》文中提出诺贝尔文学奖与比较文学,这是一个大题目,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性的大奖,其本身即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的角度简述这个题目,因为对于中国学者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研究诺贝尔文学奖与比较文学最重要的论题。我今天着重谈的内容是其中四位获奖者,他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有着正面的意义,其中两位与上海有着很深的缘分。一、泰戈尔(1861-1941)与中国和中国文化
陈学超,杨彩贤[6](2015)在《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文中提出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释放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化焦虑,更引发了我们对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复杂关系的再思考。诺贝尔文学奖的建立,是对文学的钟爱和鼓舞,但它不是文学的冠军,仍然是一个可以怀疑的权威。中国百年来的战乱和动荡,致使文学界难以参与世界文学的各种评介和推广,是一个极大的缺憾。1938年,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裔作家赛珍珠以描写中国农民的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00年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以中文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曾经向世界文学打开过认识中国的窗口,研究者不可集体失语。莫言作为第一个真正的中国作家以中国农民社会的现实描写,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得到海内外华文文学界的普遍认可,对于中国文学融入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张丽红[7](2014)在《书写中国的美国作家——赛珍珠》文中提出1938年,一位美国人因写了一本关于中国人的小说(以及两本传记)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赞美道:"因其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史诗般描写……为西方世界打开一条路,使西方人用更深的人性和洞察力,去了解一个陌生而遥远的世界。"她就是美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赛珍珠。一些学者认为,在描写中国题材而产生巨大影响的西方作家中,第一是马可·波罗,第二便是赛珍珠。赛珍珠(1892—1973),本名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美国作家。1932年以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茹静[8](2014)在《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文中认为在我国译介的外国作家之中,赛珍珠是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她身为美国人,却在中国长大并度过前半生,并以写作中国题材闻名于世界。由于她和她的作品与中国的密切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赛珍珠的译介状况也发生着变化。论文详细梳理了赛珍珠译介的翻译史料,通过史料呈现出赛珍珠译介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态势。在此基础上,论文运用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相关理论,以《大地》和《爱国者》的翻译为个案,运用描写的方法具体分析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尤其是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译者的改写以及这种改写对作品接受的影响。论文还研究了新中国建立后对赛珍珠的批判和否定,结合赛珍珠的有关作品和相关研究资料,指出当时中美冷战局势和批判的政治意识形态标准。改革开放后赛珍珠的重新译介起初显得小心翼翼,之后才正常开展开来,论文总结了这一时期赛珍珠译介和研究的特点,并将《大地》的王逢振、马传禧新译本与民国时期的胡仲持译本进行了对比,揭示出两个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译文面貌的不同。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等。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我国译介赛珍珠的概览,将赛珍珠的作品分为生活题材与抗战题材对其作品的中译本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此外,这一时期大量期刊刊载了赛珍珠作品的中译文,论文对此进行了收集、整理。报刊杂志对赛珍珠的报道也进行了归纳,这些都表明民国时期赛珍珠是一位受到相当关注的美国作家,我国对她的作品的译介也非常兴盛。第三章以《大地》的译介作为生活题材的代表进行个案研究,探讨我国知识分子追求现代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赛珍珠的译介。通过对胡仲持、由稚吾和张万里、张铁笙三个译本的分析和对比,在考察文本的基础上说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是如何影响到译文的生成的,并讨论了《大地》的译介引起的评论和争议。第四章是对抗战语境下译介赛珍珠的研究,以《爱国者》为个案展开讨论,描述了这部小说引起的“抢译”潮,通过对朱雯和哲非两种译本详细的文本分析,讨论了两种译文对原文的折射,以及这种折射如何影响了当时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和接受。第五章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对意识形态强化控制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赛珍珠在我国受到的否定和批判。论文追溯了我国知识界对赛珍珠的批判文章,通过对赛珍珠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革命观、对传教活动的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结合批判文章,探讨赛珍珠之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被我国彻底否定的原因。第六章考察了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新时期社会文化语境下对赛珍珠的译介,具体来说,是从1982年她的作品被翻译出版开始。此时赛珍珠的作品新译本得到出版,对赛珍珠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我国学者开始从中西文化融合、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视角对赛珍珠的作晶进行研究。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下产生的王逢振《大地》新译本具有同民国时期的胡仲持译本不同的风貌,通过对比研究,论文探讨了不同的译文效果及其背后的原因。最后一章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我国译介赛珍珠的特征。赛珍珠译介入中国的作品绝大部分都与中国相关,无论是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策略还是译本的接受和影响都与中国当时的社会语境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对我国来说,赛珍珠的身份是多重化的,并且随着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变化而调整。
秦永丽[9](2013)在《赛珍珠诺贝尔晚宴答谢辞的文体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的两个祖国》是赛珍珠在1938年诺贝尔颁奖典礼晚宴上发表的一篇答谢致辞。该答谢辞虽篇幅短小,但语言朴素,结构清晰,行文简洁平易,情感真挚而厚重,反映出演讲者的独特语言风格。本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该答谢辞进行分析,从文体学角度解读赛珍珠独特的语言风格。
徐清[10](2013)在《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的经典化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赛珍珠的《大地》自1931年出版迄今已八十余年。国内的赛珍珠研究方兴未艾,对《大地》的研究不可谓不多,但鲜有对其经典化问题的关注。本文借助国内外文学经典理论,探讨《大地》在中国文化场域中经典化的可能性以及难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作者认为作为美国畅销书的《大地》,却呈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意蕴、可供阐释的广阔空间及艺术风格的独创性等经典性特征。在中国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学院派的持续关注、文学理论与批评观念的变更,都使得《大地》的经典化成为可能。尽管如此,《大地》要成为真正的经典尚需大众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时间的验证;另外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必须把它纳入某种文学传统中去。
二、赛珍珠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赛珍珠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论文提纲范文)
(1)评台湾版《大地》的哈金序言(论文提纲范文)
1 赛氏一家的国籍问题 |
2 华语界对《大地》褒贬的原因 |
3 赛珍珠长篇小说结构的“病因” |
4 结束语 |
(2)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赛珍珠及其着作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版本的定义 |
2.1.2 版本学的定义 |
2.2 理论基础 |
2.2.1 版本学理论 |
2.2.2 目录学理论 |
2.2.3 文献计量学理论 |
3 赛珍珠着作中国版本纵览 |
3.1 基本现状及着作分布 |
3.2 出版机构分布 |
3.3 出版时间分布 |
3.4 译者分布 |
4 赛珍珠着作中国版本脉络研究 |
4.1 基于历史的时间脉络 |
4.2 主要题材内容的演变脉络 |
4.3 赛珍珠主要着作版权现状 |
5 赛珍珠主要着作中国版本研究 |
5.1 主要着作国内版本特色分析 |
5.1.1 《大地》 |
5.1.2 《龙子》/《龙种》 |
5.1.3 《爱国者》 |
5.2 主要作品国内外影响与评价研究 |
5.2.1 国内评价研究 |
5.2.2 国外评价研究 |
6 赛珍珠着作版本封面装帧研究 |
6.1 《大地》 |
6.2 其他着作 |
6.3 赛珍珠着作封面设计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赛珍珠主要着作版本目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4)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他者”崛起: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外部语境 |
第一节 美国崛起及其影响力在中国的扩散 |
一、美国的崛起历程及现实状况 |
二、美国影响力在中国的扩散 |
第二节 美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 |
一、20 世纪之前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
二、20 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繁荣景象及意义凸显 |
第二章 “自我”症候: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内部语境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诉求 |
一、现代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意识的形成 |
二、美国文学: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借镜” |
三、美国文学译介的整体状况 |
第二节 1930年代中国的文坛情势 |
一、中国文坛的多元格局与多型话语 |
二、美国文学译介队伍壮大及分化 |
第三节 1930年代中国的都市文化发展 |
一、新市民阶层与美国文学消费 |
二、现代传媒与美国文学传播 |
三、现代教育与美国文学传播 |
第三章 辛克莱热:1930 年代中国的阶级/革命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1930年代中国的阶级/革命话语与辛克莱热 |
一、阶级/革命: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的重要尺度 |
二、辛克莱:新文学、文化偶像 |
第二节 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变化 |
一、“五四”高潮期的狂飙诗人身份定位 |
二、“革命文学”时代的自我调整 |
第三节 从翻译选择到政治实践 |
一、翻译选择与阶级/革命话语彰显 |
二、从文学实践到政治实践 |
第四章 休士热:1930 年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美国黑人及其文学:1930 年代中国的公共议题 |
一、关注黑人现实境遇 |
二、关注黑人文学发展状况 |
三、黑人文学译介的特点 |
第二节 杨昌溪的黑人文学形象构建 |
一、研究实绩考辨 |
二、民族/国家话语与黑人文学阐释 |
第三节 休士:民族革命还是阶级革命斗士? |
一、民族革命斗士 |
二、阶级革命斗士 |
三、休士形象差异的实质 |
第五章 “自由”的文学:1930 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杜衡与“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生成 |
一、“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立场 |
二、杜衡在“专号”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专号”中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策略 |
一、现代、独立、自由、创造的美国文学 |
二、多元竞生的美国文学 |
三、“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主要策略 |
第三节 “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诉求 |
一、新文学建设构想 |
二、政治和文化路径设计 |
第六章 刘易斯热:1930 年代中国的多元话语交织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诺奖情结”与刘易斯热 |
一、刘易斯:1930 年代中国文坛的又一个热点 |
二、“诺奖情结”生成的内在逻辑 |
三、获奖与刘易斯热 |
第二节 美国获奖:相关争论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一、从民族/国家的角度阐释诺奖 |
二、“美国”获奖与中国文人的意外之感 |
三、关于美国获奖资格及获奖原因的争论 |
第三节 刘易斯获奖:相关争论与刘易斯形象构建 |
一、刘易斯获奖与中国文人的意外之感 |
二、关于刘易斯获奖资格及获奖原因的争论 |
三、关于刘易斯作品批判性的争论 |
第七章 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史书写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定位美国文学 |
一、基本积极的美国文学形象 |
二、基本消极的美国文学形象 |
第二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安排美国作家 |
一、世界文学史着中的美国“经典”作家 |
二、“经典”序列:彰显与遮蔽 |
三、文学观、史观与“经典”选择 |
第三节 外来话语影响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一、《文学大纲》中的美国文学论述 |
二、《世界文学史纲》中的美国文学论述 |
第八章 从“ABC”到“新传统”: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整体变迁 |
第一节 《美国文学ABC》与美国文学“旧”形象 |
一、《美国文学ABC》——“《英国文学ABC》的第三册” |
二、真美善统一的纯文学观与美国文学消极形象生成 |
三、编译、漠视与美国文学消极形象生成 |
第二节 《新传统》与美国文学“新”形象 |
一、“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内容”: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之一 |
二、“民族主义的形式”: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之二 |
三、多元共生、一元独秀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生成逻辑 |
四、从美国国家形象构建到中国自我认知和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可怀疑的权威 |
二、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作家 |
三、《大地》和《灵山》上生长的诺贝尔文学奖 |
四、莫言何以得到斯德哥尔摩的“金苹果” |
(7)书写中国的美国作家——赛珍珠(论文提纲范文)
美国孩子的中国童年 |
为母亲写书给她带来愉悦 |
《大地》关注中国社会重要议题 |
《水浒传》经她译为英文版《四海之内皆兄弟》后闻名全球 |
晚年访华的申请被拒绝 |
(8)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赛珍珠的文学创作 |
1.2 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综述 |
1.3 我国目前对赛珍珠译介研究的不足 |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章节结构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国时期赛珍珠译介兴盛态势概览 |
2.1 生活题材作品中译本 |
2.2 抗战题材作品中译本 |
2.3 期刊登载的赛珍珠作品译文 |
2.4 报纸期刊对赛珍珠的报道 |
2.5 小结 |
第三章 《大地》的译介及其分歧与争议 |
3.1 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翻译 |
3.2 作为改写的翻译:《大地》的三种译本 |
3.2.1 王龙的辫子:译者对“负面”的不同译法 |
3.2.2 王龙形象的变形 |
3.2.3 译文中的外国人 |
3.2.4 乡农生活诗意色彩的失落 |
3.3 《大地》引起的争论 |
3.3.1 关于真实性的争论 |
3.3.2 眼镜的颜色:赛珍珠的身份与用心 |
3.4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语境下《爱国者》的翻译和接受 |
4.1 《爱国者》的“抢译”:呼应抗战 |
4.2 多译者合译的《爱国者》译本 |
4.3 两种代表性译本研究 |
4.3.1 慌不择译:明显的语言错误 |
4.3.1.1 朱雯等的译本 |
4.3.1.2 哲非等的译本 |
4.3.2 译本中人物形象的变形 |
4.3.2.1 以璜:爱国者形象的弱化 |
4.3.2.2 恩来:共产党员形象的丑化 |
4.3.2.3 牡丹:旧女性特质的添加 |
4.4 《爱国者》的接受 |
4.5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境与批判:建国后我国对赛珍珠的否定 |
5.1 破产的“中国通”:批判的基调 |
5.2 《赛珍珠反动作品选辑》:批判的材料 |
5.2.1 编写目的 |
5.2.2 书的内容 |
5.2.3 为批判而翻译的作品 |
5.3 文艺期刊发起的批判 |
5.3.1 《美国反动文人赛珍珠剖视》 |
5.3.3 《赛珍珠——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
5.4 小结 |
第六章 解禁与重生:改革开放以来的赛珍珠译介与研究 |
6.1 赛珍珠作品的新译与重译 |
6.1.1 破冰之作:《生命与爱》 |
6.1.2 《大地》的重译与出版 |
6.1.3 赛珍珠其它作品的翻译和出版 |
6.2 历史遗留影响与突破 |
6.3 赛珍珠研究的多重视角 |
6.3.1 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 |
6.3.2 女性主义视角 |
6.3.3 后殖民主义视角 |
6.4 社会文化语境对译文的影响:《大地》两种译本的比较 |
6.4.1 对“辫子”和“裹脚”的无保留再现 |
6.4.2 外国人:乐善好施还是无知? |
6.4.3 乡农生活诗意色彩的再现 |
6.4.4 从浙东方言到普通话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赛珍珠作品中文译本一览表1(1932-1949) |
附录二: 赛珍珠作品中文译本与译文一览表2(1982-2013) |
附录三: 赛珍珠非文学作品在期刊上的译文一览表(1932-1949) |
后记 |
(9)赛珍珠诺贝尔晚宴答谢辞的文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汇分析 |
二、句法分析 |
(一) 句子长度 |
(二) 句子类型 |
三、语篇层面 |
(一) 语篇结构 |
(二) 情景语境 |
(10)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的经典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地》的经典性特征 |
二、《大地》经典化的可能性 |
三、《大地》经典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四、赛珍珠 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论文参考文献)
- [1]评台湾版《大地》的哈金序言[J]. 孙宗广. 镇江高专学报, 2021(01)
- [2]赛珍珠着作在中国的版本研究[D]. 郭新辰. 江苏大学, 2019(02)
- [3]煞费苦心的胡吹乱捧——再评刘再复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言论[J]. 吴玉英,刘文斌.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6(03)
- [4]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D]. 张宝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诺贝尔文学奖与比较文学——兼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的三个理论错误[J]. 周锡山.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02)
- [6]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J]. 陈学超,杨彩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7]书写中国的美国作家——赛珍珠[J]. 张丽红. 世界文化, 2014(10)
- [8]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赛珍珠在中国的译介和接受[D]. 茹静. 复旦大学, 2014(03)
- [9]赛珍珠诺贝尔晚宴答谢辞的文体分析[J]. 秦永丽.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0]中国文化场域中《大地》的经典化问题[J]. 徐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