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价值工程原理降低超稠油开采成本(论文文献综述)
王学忠[1](2020)在《浅层超稠油挖掘开采设想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浅层超稠油及沥青开发难点,从新的角度提出借鉴开采固体矿藏的方法和技术来加以开采。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环烷基稠油是国防军工和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原材料。《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而油水过渡带、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水淹区边际稠油、沥青亟需替代开发技术。在提出挖掘开采设想基础上,研究了挖掘理论技术和规划计划以及小型试验。研究区资源丰富,毗邻煤矿和炼油厂,具备挖油条件。
于伟男[2](2020)在《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L油田Y区块属于浅层特稠油复式背斜油藏,历经数十年热采阶段后日益凸显较多的开发问题,如边水推进程度过高导致近边水区域的吞吐井含水上升以及垂向和水平方向油层动用不均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等。Y区块经过高周期吞吐后,近边水区域剩余油逐渐推进至远离边水区域,剩余油整体分布不均,急需措施对区块低部位做到稳油控水,对高部位进行潜力挖掘。应用Petrel re地质建模软件以及CMG数值模拟软件对Y区块目的层分别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与油藏数值模型并对储量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对模型参数进行不断地修正。在完成数值模型全区及单井的历史生产动态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了分类,并对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布顺序。结合Y区块的开发现状及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对目前开发方案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分析其全区及单井的周期产量递减规律。针对区块整体蒸汽吞吐高周期后产量下降、油汽比降低和高含水等现象需要将吞吐井的生产动态、生产参数与地质因素相互结合,分析高周期蒸汽吞吐收效差的原因。通过对高周期蒸汽吞吐井生产周期优化后对生产井进行细分类别逐步优化,分别优化蒸汽吞吐注采参数和氮气辅助注采参数后综合得出最佳优化方案及结果。结果表明,稠油油藏开发适应性评价适是经济有效提高浅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最佳前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井条件,以提高蒸汽吞吐后期单井产能及油汽比为出发点,论证对不同周期不同类型的井分别进行参数优化的开发意义和开发效果,综合优化后采出程度提高3.32%,提采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对稠油油藏的后期开发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吕文东[3](2020)在《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常规能源的储备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性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重视对稠油的研究。其中关键在于稠油的开采与运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设计制备了纳米Fe3O4催化剂和Mg3Y2Ge3O12:Bi3+/Ti O2光催化体系应用于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纳米Fe3O4催化剂是一种反式尖晶石结构,同时含有Fe2+和Fe3+,随着尺寸的减小,从多畴结构变为单畴结构,表面原子数占全部原子数的比例增加,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原子配位不能满足高的表面能,导致其催化活性改变。本文通过高温热解法和低温双相回流法制备了4种不同尺寸的纳米Fe3O4催化剂,应用于辽河油田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分析不同尺寸纳米Fe3O4催化剂在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为研发更高效的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还在光催化领域研究了一种新型发光晶体,它不仅能显示出高效的紫外线(UV)发光性能,还可用于降低稠油粘度。我们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等方法对Mg3Y2Ge3O12:Bi3+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g3Y2Ge3O12:Bi3+晶体的粒经约为30μm,在波长为270 nm的光激发时会出现一个宽的Bi3+相关发射带,并且在300 nm处达到峰值。虽然Mg3Y2Ge3O12:Bi3+晶体只显示一个发射带,但这个光谱带几乎可以覆盖从290 nm到410 nm的整个紫外光谱区,所以这种晶体能够覆盖吸收波长为387 nm的Ti O2半导体带隙,从而作为一种有效的紫外辐照源应用于光催化领域。Mg3Y2Ge3O12:Bi3+/Ti O2光催化体系可以先吸收紫外光,再有效地发射出紫外光,紫外光可以被Ti O2再吸收,再次辐照增强Ti O2的催化性能,可应用于催化领域。
李菲菲[4](2020)在《改性聚乙烯亚胺基稠油乳化降粘剂的合成及降粘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常规油田的日益开采,轻质石油资源日渐减少,原油价格逐年升高,而稠油等非常规石油资源因其丰富的储量而备受关注。但由于稠油粘度大、密度高、流动性差等特点给稠油的开采带来了很多的困难,而解决这一困难的关键在于降低稠油的粘度。乳化降粘技术因其能够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被广泛地应用于稠油的开采、管道运输、井筒降粘等方面。考虑到稠油重组分结构模型中含有的芳香环与支链结构,本文以聚乙烯亚胺(PEI)为骨架,选取4-甲基苄溴(4-MB)、溴代正庚烷(HP)作为亲油基团对PEI进行改性,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聚乙烯亚胺基乳化剂,然后采用1H NMR、FT-IR、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乳化剂的组成与结构进行表征。以胜利油田超稠油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4-MB接枝、4-MB和HP同时接枝对乳化剂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光学显微镜、乳液稳定性试验、临界胶束浓度和界面张力等手段分析了性能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乳化降粘机制;最后,以正庚烷、1-甲基萘、胶质和沥青质配制出不同重组分含量的模拟油,通过分析重组分(沥青质和胶质)浓度对乳液形成的难易程度、油水界面张力和重组分在油水界面处吸附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提出了的乳化降粘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4-MB接枝PEI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通过4-MB与PEI反应制备了新型两性表面活性剂4-MB-PEIs并通过FT-IR、1H 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成功制备。4-MB-PEIs对胜利2#超稠油(50℃粘度为161800m Pa?s)的乳化降粘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乳化剂4-MB-PEI-10-1对于稠油具有非常好的乳化降粘效果。在50℃下,当加剂量为0.8 wt.%时,在油水比60:40和70:30的条件下可使原油粘度从161800 m Pa?s分别降至21 m Pa?s和44 m Pa?s,降粘率均在99.9%以上。此外,该乳状液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光学显微镜照片结果表明降粘机理是乳化剂水溶液和原油形成了O/W小液滴;临界胶束浓度和界面张力结果表明4-MB-PEI-10-1乳化性能最佳的原因是4-MB-PEI-10-1具有最佳的溶解度和界面活性。(2)4-MB和HP同时接枝PEI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在PEI骨架上同时接枝不同摩尔比的4-MB和HP,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乳化剂4-MB-HP-PEIs。将乳化剂4-MB-HP-PEIs用于胜利2#超稠油的乳化降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乳化剂4-MB-HP-PEI-7-3-1具有最低加剂量,在油水比60:40、加剂量为0.6 wt.%的条件下即可完全乳化胜利2#超稠油,并形成稳定的O/W乳液。与前面工作只接枝4-MB的乳化剂4-MB-PEI-10-1相比,最低加剂量降低了0.2 wt.%,这可能是因为乳化剂4-MB-HP-PEIs同时接枝了芳香环结构的4-MB和支链结构的HP基团,在分子结构上与重组分具有更好的相似性,使乳化剂和稠油重组分在界面处产生更强的范德华力,增强O/W乳液界面膜的强度。(3)模拟油重组分含量对O/W乳液界面性质及乳化性能的影响从稠油中分离出胶质和沥青质,并利用FT-IR、1H NMR、元素分析和同步荧光对胶质和沥青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胶质和沥青质组成中含有极性基团和芳香环状结构,且沥青质的极性和稠合度要大于胶质。以正庚烷和1-甲基萘分别作为饱和分和芳香分的模型化合物,与分离出的胶质和沥青质混合配制出不同重组分含量的模拟油。以浓度为1 wt.%的乳化剂4-MB-PEI-10-1水溶液与模拟油进行混合,研究了重组分含量对O/W乳液形成难易程度、油水界面张力、重组分在界面处的吸附以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组分含量越高,越容易乳化,不含重组分时,模拟油很难乳化;同时,随着重组分含量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明显降低,O/W乳液的稳定性也随之增加;且对降低沥青质与4-MB-PEI-10-1之间的界面活性的能力要远远大于胶质的。原因可能在于重组分含有的表面活性基团以及乳化剂的结构与重组分(尤其是沥青质)结构上的相似性,重组分含量的增加能加速物质在油水界面处的吸附,油水界面张力迅速降低,进而形成稳定的O/W乳液。
高彦芳[5](2020)在《SAGD开采过程中的克拉玛依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有效缩短预热时间,提高蒸汽腔发育速度/质量,合理判断转入生产时机,评价地质力学因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是当前克拉玛依超稠油SAG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开采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从地质力学角度探讨以上难题的解决方法。前人对克拉玛依油砂剪胀和张性扩容的力学/温度条件、微观变形机理和应力-渗流耦合关系认识不清。本文通过三轴剪切实验、等向压缩-膨胀循环加载实验、电镜扫描实验、渗透率实验等,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砂在储层改造和SAGD开采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微观结构和渗流特征。三轴剪切实验发现,常温下0.5~2 MPa有效围压下存在应变软化和剪胀,剪胀量随围压降低而增加;45~70 oC时,0.5 MPa有效围压下应变软化和剪胀明显;100 oC下,0.5~5 MPa有效围压下均发生了明显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等向加载实验显示,随着孔隙压力增加,油砂体积膨胀,体积扩容量随温度增加而降低。电镜实验显示,原状油砂颗粒间的接触点/面稀少,粒间充填大量沥青/粘土混合物,具有沥青基底式胶结结构;常温和0.5 MPa有效围压下剪切带发育明显,砂粒显着翻转,形成粒间大孔隙;高温下沥青排出孔隙后,角砾状颗粒充分接触,形成“互锁”结构,提升剪胀潜能。渗透率实验显示,在低有效围压下发生剪胀有利于提高渗透率;随着平均有效应力降低,张性扩容诱导渗透率在半对数坐标中呈线性增加趋势。传统油砂本构模型未充分考虑温度、沥青相变和孔隙塌陷。本文改进了一种沥青基底式胶结油砂弹塑性本构模型,及考虑温度和有效含油饱和度的盖帽Drucker-Prager(D-P)模型。研究发现,从20 oC到70 oC,油砂弹性模量降低,体积模量和泊松比增加;70 oC到100 oC,弹性模量增加,体积模量和泊松比降低。随温度增加,D-P内摩擦角和粘聚力降低,剪切屈服面和盖帽屈服面均收缩。剪胀诱导渗透率与体应变呈近似线性关系。张性扩容诱导渗透率随体应变增加而增加,温度较高时渗透率增加幅度更大。采用Touhidi-Baghini公式拟合渗透率-体应变关系的效果较好。体积扩容后,岩石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均增加。传统模型没有考虑SAGD不同开采阶段稠油热-流-固耦合机理的差异性,没有考虑稠油相态变化对热-流-固耦合分析的影响。本文建立了SAGD全生命周期内储层改造-预热-生产各个阶段的热-流-固-相变耦合模型,给出了各阶段骨架热孔隙弹塑性变形方程、渗流方程和相变传热方程,推导了耦合有限元方程,给出了求解耦合方程组的数值算法。依据改进模型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挤液扩容阶段,模拟井底压力与现场实测数据相符,储层温度传播范围较小,井壁岩石应力路径沿着向左靠近剪切屈服面的方向移动,储层中仅有热孔隙弹性变形,井间区域孔隙度增加量最大。若不考虑井筒传热效应,则应力路径整体向左上平移,更接近于剪切屈服面,但储层同样仅有热孔隙弹性变形,最大孔隙度增加量位于井壁处。对更深储层进行挤液改造,其应力路径整体向左上平移,更接近于剪切屈服面。预热阶段,井间热力连通充分,沥青相变区呈椭圆形,最大Mises应力位于井壁下方,井周附近半米范围内出现塑性区。若不考虑相变传热,则井间温度增加速度更快。蒸汽突破和蒸汽腔上升阶段,腔外压力传播比温度传播快,蒸汽腔正上部孔隙度增加量最大,蒸汽腔及其边缘位置发生塑性屈服;蒸汽腔横向扩展和蒸汽腔衰减阶段,泄油区体积增加,蒸汽腔外两侧孔隙度增加量最大。本文提出了一套SAGD全生命周期内施工效果的评价建议,提出了一种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工程设想,并在理论上给予了佐证。研究表明,在挤液扩容阶段,增加注液压力或体积扩容量将扩大水力波及范围,增加井底距、井间距或注液粘度将缩小水力波及范围。在预热阶段,沥青相变界面移动速度和井壁热流量随时间逐渐降低,井间中点温度达到80 oC时即可转入生产。在生产阶段,考虑地质力学因素的预测产量高于传统模型。对含泥质夹层储层进行挤液扩容,上夹层正上部的孔隙压力基本没有增加,井壁岩石应力路径沿着向左接近剪切屈服面的方向移动,储层只有热孔隙弹性变形,两夹层中间的孔隙率增加量最大;沿着注汽井延伸方向,孔隙率差异大,导致不同井段预热阶段的初始蒸汽腔非均匀发育。采用直井辅助技术对含泥质夹层储层进行挤液扩容后,上夹层上部储层孔隙压力有明显提升,水平井井壁岩石应力路径向左移动,更加接近于剪切屈服面;对于含夹层段储层,孔隙比在纵向上整体增加,上夹层上部储层孔隙率显着改善。对于采用直井辅助挤液扩容后仍无法有效开采的储层,应当调整生产策略,将水平井改造为注汽井,直井改造为生产井进行开采。
李崎[6](2019)在《聚乙烯亚胺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规石油资源日益减少,而稠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因其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引起研究者们广泛关注。但是稠油粘度大、密度高、流动性差,导致其难以被有效开采和运输。目前,乳化降粘技术因操作简单、效果显着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常被用于油层开采、井筒降粘和管道运输中。本文以聚乙烯亚胺(PEI)为乳化剂分子骨架,通过Hofmann烷基化反应在PEI分子上接枝不同亲油基团,调控产物的亲水亲油性能,制备得到了系列PEI基聚合物乳化剂,并利用FT-IR、1H NMR、XRD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胜利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苄基接枝、正构烷基接枝和PEI分子量对乳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动态光散射、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等手段分析了乳化剂性能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乳化降粘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苄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通过PEI和溴化苄反应制备了系列两亲聚合物,其亲水/亲油性可通过改变接枝在聚合物分子上苄基的数量来调控,将其作为乳化剂用于胜利超稠油乳化降粘中,考察了聚合物的亲水/亲油性、油水质量比、乳化剂加剂量、地层矿物水以及温度对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水比60:40,加剂量1.8 wt%时,高HLB值的BP-1-5、BP-1-10和BP-1-20三种乳化剂均可与胜利超稠油形成稳定的O/W乳状液,其在50℃的粘度低于100 mP·s。这三种聚合物不仅具有优异的抗盐性能,而且其乳化性能优于商用表面活性剂AEO9、Tween40和油酸钾。此外,BP-1-5与其他四种不同粘度的稠油亦能形成稳定的O/W乳液,显示出一定的普适性。究其原因,适量乳化剂的加入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形成O/W小液滴,继而降低稠油粘度。(2)正构烷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在PEI分子链上分别接枝碳数为3、7、12、16的线型烷基支链,制备了不同支链长度的PEI基两亲聚合物,将其作为乳化剂用于稠油降粘中,考察了支链长度、乳化剂浓度、温度对不同粘度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烷基支链长度的增加,乳化剂完全乳化稠油所需量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乳化稠油的能力依次为HP-1-5>DP-1-5>CP-1-5>PP-1-5。对于短支链的PP-1-5由于其表面活性较差,而长支链的DP-1-5和CP-1-5因长支链间相互缠绕交织,并且支链过短或过长都会使乳化剂亲油基与稠油结构不匹配,从而使油滴间相互聚集形成大颗粒,最终导致乳化剂乳化能力减弱。对于支链长度合适的HP-1-5而言,其在油水比60:40,加剂量为0.9 wt%时,即可完全乳化胜利超稠油,形成稳定的O/W乳状液,降粘率可达99%以上。此外,其还能乳化其他4种稠油,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3)不同PEI分子量的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除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分子量为10000的PEI,我们另外选择了分子量为1800和600的PEI为乳化剂分子主链,通过分别在其分子上接枝苄基和正庚烷基,考察了PEI分子量或主链长度、接枝基团(芳香基和线型烷基)对乳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I分子量的减小,乳化剂乳化稠油能力逐渐变差,并且PEI分子量对苄基接枝的PEI基聚合物乳化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正庚烷基接枝的聚合物。这可能是由于当乳化剂分子主链较长时,加入较少的乳化剂即可形成稳定O/W液滴,而当乳化剂分子量减小之后,完全包覆油滴需要加入更多的乳化剂,因为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小,其很快便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致使其难以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此外,乳化剂与稠油形成的O/W液滴的界面膜强度也进一步减弱,故而,聚合物的乳化能力变差。
宋卓[7](2019)在《AEO-15复配体系在超稠油乳化降黏中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国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经过几十年的连续开采,常规原油储量越来越少,基本已经进入枯竭状态。因此,稠油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构成部分,正在被世界各国广泛利用。由于稠油具有黏度高,沥青质、胶质含量大等特征,而且稠油在常温常压下极易凝固,严重影响了稠油的开采和运输。因此,如何高效的开采和运输稠油成为当下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选取了辽河油田某区块超稠油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乳化降黏研究。通过对质量分数为0.5%的AEO-15进行实验,确定了本论文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油水比为7:3,降黏剂所需要的乳化温度为60℃、乳化时间为60min,搅拌器所需要的搅拌速率为200r/min、搅拌时间为5min。根据稠油降黏效果和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等因素,通过对AEO-15、SDBS、SAS、石油磺酸盐、三聚磷酸钠、油酸钠、司班80、OP-10和正丙醇等表面活性剂做单一和复配实验,最后筛选出了AEO-15、SDBS、SAS和OP-10四种表面活性剂做正交实验。正交实验主要结论:得出的最优配方为SAS、OP-10、AEO-15和SDBS,它们质量分数分别为1%、1%、0.7%和1%。最优降黏剂配方与稠油形成的乳状液在两个小时的平均黏度为125.39mPa·s,平均降黏率为99.36%。通过耐盐性和耐高温性实验,最优降黏剂配方符合本实验要寻找的耐温、耐盐、降黏效果好、与超稠油形成乳状液稳定性好的降黏剂。
翟文琪[8](2019)在《碱剂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稠油乳化降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稠油资源丰富,稠油储量大。稠油中一般含有较高质量的胶质沥青质、石蜡以及重金属等成分,使稠油变为黏稠的、不易流动的液体或半固态物质,给稠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限制了稠油的有效利用。因此,降低稠油的黏度,改善稠油的流动性是解决稠油开采、运输等问题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辽河油田某区块脱水脱气稠油进行乳化降粘的实验探究,研究该区块稠油的基本物理属性及条件,明确达到最佳降粘效果时的物理参数条件。鉴于稠油在亲水性的表面活性剂等试剂下可形成O/W型乳状液,降低稠油的粘度,探究稠油在表面活性剂等其它化学试剂下形成O/W型乳状液的原理,利用表面活性剂与其它化学试剂复配研制复配出一种新型的降粘剂。对比各个表面活性剂在乳化性质方面的不同与优劣,分析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稠油乳化降粘上的区别。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对比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稠油的乳化作用更稳定,效果更好,更有助于形成稳定的O/W型乳状液。研究了4种无机碱(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氨水(NH3·H2O)和碳酸铵((NH4)2CO3))和3种有机碱(甲醇钠(CH3ONa)、乙醇钠(C2H5ONa)和叔丁醇钠(C4H9ONa))对稠油黏度和稠油与碱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对比无机碱与有机碱对稠油乳化性能,发现有机碱在稠油乳化降黏及提高稠油采收率方面较无机碱更具有优势。本文采用有机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正构醇三元复配,对稠油进行乳化降粘,效果显着,降粘率达到98.1%。正构醇可以延长乳状液稳定的时间;有机碱可与稠油中的石油酸(脂肪酸、环烷酸等)反应生成界面活性物质石油羧酸盐,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表面活性剂可生成油水界面分子膜,促进O/W型乳状液的生成以及稳定。
陈方轩[9](2019)在《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复合化学吞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蒸汽吞吐作为稠油热采的常用开采方式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但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蒸汽无效循环、井间汽窜严重、含水率高、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凸显,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提高采收率。本文以胜利油田单56区块为例,利用CMG软件的STARS模块建立实际生产模型,根据含油饱和度场及温度场分布,确定剩余油分布位置,选取适宜的开采方式。进行热复合化学吞吐开发机理的研究,包括蒸汽、CO2、N2、降粘剂在热复合化学吞吐中的作用。选取单56区块平均地质参数建立均质数学模型,设计正交实验,进行热复合化学吞吐影响因素评价。在分析了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的弊端后,选择灰色关联分析对热复合化学吞吐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得到影响热复合化学吞吐的主要因素为地层压力、注汽干度、油层厚度、注汽温度。基于之前建立的均质模型,进行降粘剂与CO2注入方式、注入量、注入时机的优化。降粘剂应选择与蒸汽段塞式注入,CO2应选择与蒸汽同时注入;质量浓度为0.5%wt的降粘剂与CO2的周期注入量均为50t;降粘剂宜在开采初期注入,CO2宜在开采进行到中期时注入。分析油藏静态参数对热复合化学吞吐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热复合化学吞吐开采的油藏。考虑不同油价下,油藏静态参数对热复合化学吞吐开采的影响,综合考虑两个因素,绘制经济界限组合图版,以期为类似油藏提供开发方案及经济评价。
黄轶[10](2020)在《超稠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辽河油田作为全国最大的超稠油生产基地,采出液具有“三高一低”的典型特征,即重度高、粘度高、沥青及胶质含量高、含蜡量低,在国内其他油田的原油开采及地面集输工艺中并不常见,也导致了超稠油的处理要比普通原油相对困难,因此,针对超稠油脱水处理技术的优化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特一联作为辽河油田最大的超稠油集中处理站,目前面临着破乳剂适用性差、老化油处理效率低、破乳剂投加稳定性差、换热系统能耗大的生产难题,影响着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通过对特一联超稠油物性分析,在室内开展超稠油脱水及污水处理模拟实验,并在特一联进行现场应用,研究发现:当脱水环境温度90℃、一级破乳剂加药浓度170mg/L时,一级罐出油含水率均值为17.15%、出水含油量均值为2161mg/L、悬浮物含量均值为9400mg/L;当脱水环境温度95℃、二级破乳剂加药浓度450mg/L时,二级罐出油含水率均值为1.32%,满足原油销输要求;当污水处理温度89℃、净水剂加药浓度200mg/L时,污水罐出水含油量均值为225mg/L、悬浮物含量均值为252mg/L,满足污水外输要求。经过参数调整和现场验证,明确了两段式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处理特一联超稠油的有效性,同时针对老化油高效处理工艺、动态自控加药系统及SAGD高温换热器进行了流程改造,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技术工艺对提升超稠油处理工艺质量和降低综合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二、应用价值工程原理降低超稠油开采成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价值工程原理降低超稠油开采成本(论文提纲范文)
(1)浅层超稠油挖掘开采设想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现状和对策 |
1.1 问题的特殊性 |
1.2 一些有益的启示 |
2 设想具体内容 |
2.1 方法原理 |
2.2 配套技术研究 |
2.3 小型试验研究 |
3 结论 |
(2)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蒸汽吞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油藏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层序 |
2.1.2 构造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1.4 温压特征 |
2.1.5 流体性质 |
2.2 开发现状 |
第三章 工区油藏数值模拟 |
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3.1.1 构造模型的建立 |
3.1.2 属性模型的建立 |
3.1.3 储量拟合 |
3.1.4 地质模型粗化 |
3.2 数值模型建立 |
3.2.1 网格模型的建立 |
3.2.2 流体模型的建立 |
3.2.3 数值模型初始化 |
3.3 储量及生产历史拟合 |
3.3.1 储量拟合 |
3.3.2 生产动态模型的建立 |
3.3.3 单井历史拟合结果 |
3.3.4 全区历史拟合结果 |
第四章 高周期吞吐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
4.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
4.1.1 剖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4.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
4.2 剩余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
4.2.1 储层非均质性 |
4.2.2 井网控制不住 |
4.2.3 边水锥进过快 |
4.3 高周期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
4.3.1 油藏地质因素 |
4.3.2 油藏开发因素 |
4.3.3 主控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
第五章 注采参数优化 |
5.1 目前注采参数适应性评价 |
5.1.1 全区生产动态分析 |
5.1.2 单井生产动态分析 |
5.1.3 全区开发特征分析 |
5.1.4 单井开发特征分析 |
5.1.5 边水油藏开发方式 |
5.2 注采参数优化 |
5.2.1 生产周期优化 |
5.2.2 注采参数优化 |
5.2.3 衰减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
5.2.4 衰减后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
5.3 氮气辅助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
5.3.1 注氮量优化 |
5.3.2 衰减期注氮方式优化 |
5.3.3 衰减后期注氮方式优化 |
5.4 综合优化方案及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稠油的基本特征及性质 |
1.2.1 稠油的特征及分类标准 |
1.2.2 稠油的性质 |
1.3 稠油的常规开采方法 |
1.3.1 稠油热采降粘技术 |
1.3.2 稠油物理降粘技术 |
1.3.3 稠油微生物降粘技术 |
1.3.4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 |
1.3.5 稠油催化降粘技术 |
1.4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 |
1.4.1 油溶性催化剂 |
1.4.2 水溶性催化剂 |
1.4.3 双亲型催化剂 |
1.4.4 纳米催化剂 |
1.4.5 油藏矿物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2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性能研究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
2.1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
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3 稠油性质分析 |
2.3.1 稠油含水量测定 |
2.3.2 稠油粘度测定 |
2.3.3 稠油芳烃、饱和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分析 |
2.3.4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制备 |
2.3.5 纳米Fe_3O_4催化剂应用于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 |
2.4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2.5 纳米催化剂的纳米效应 |
2.5.1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磁学性能 |
2.5.2 纳米Fe_3O_4催化剂的表面效应 |
2.6 Fe_3O_4催化剂(9nm)的表征 |
2.6.1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6.2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TEM表征 |
2.6.3 Fe_3O_4 催化剂(9 nm)的FT-IR表征 |
2.7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实验 |
2.8 最佳反应条件分析 |
2.8.1 催化剂用量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8.2 反应温度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8.3 反应时间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8.4 水油质量比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的影响 |
2.9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产物分析 |
2.9.1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四组分变化分析 |
2.9.2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气体产物分析 |
2.10 稠油催化改质降粘机理分析 |
2.11 本章小结 |
3 锗酸盐Mg_3Y_2Ge_3O_(12):Bi~(3+)的近紫外发光及其催化性能 |
3.1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 |
3.2 基本概念 |
3.2.1 发光定义 |
3.2.2 光致发光 |
3.2.3 发光材料 |
3.2.4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 |
3.3 Bi~(3+)离子的发光原理 |
3.4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的制备 |
3.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4.2 样品的制备 |
3.5 Mg_3Y_2Ge_3O_(12):Bi~(3+)晶体的表征方法 |
3.5.1 X射线衍射(XRD) |
3.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5.4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 |
3.5.5 光致发光(PL) |
3.6 Mg_3Y_2Ge_3O_(12):Bi~(3+)发光材料性能研究 |
3.7 Mg_3Y_2Ge_3O_(12):Bi~(3+)结果与讨论 |
3.7.1 结构与形貌 |
3.7.2 光学性质分析 |
3.8 Mg_3Y_2Ge_3O_(12):Bi~(3+)/TiO_2 陶瓷基应用于稠油降粘 |
3.9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问题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4)改性聚乙烯亚胺基稠油乳化降粘剂的合成及降粘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稠油的性质 |
1.2.1 稠油的定义 |
1.2.2 稠油的组成与结构 |
1.3 稠油的开采现状概述 |
1.4 乳化降粘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研究进展 |
1.4.1 碱溶液 |
1.4.2 Gemini表面活性剂 |
1.4.3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4.4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1.4.5 两性表面活性剂 |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4-MB接枝PEI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乳化剂4-MB-PEIs的合成 |
2.2.3 乳化剂4-MB-PEIs的表征 |
2.2.4 乳化剂4-MB-PEIs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4-MB-PEIs的 FT-IR分析 |
2.3.2 乳化剂4-MB-PEIs的1H NMR分析 |
2.3.3 乳化剂4-MB-PEIs元素分析 |
2.3.4 乳化剂4-MB-PEIs接枝比例对其乳化性能的影响 |
2.3.5 乳化剂4-MB-PEIs加剂量对其乳化性能的影响 |
2.3.6 O/W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
2.3.7 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4-MB与 HP同时接枝PEI基乳化剂的合成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乳化剂4-MB-HP-PEIs的合成 |
3.2.2 乳化剂4-MB-HP-PEIs的表征 |
3.2.3 乳化剂4-MB-HP-PEIs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乳化剂4-MB-HP-PEIs的 FT-IR分析 |
3.3.2 乳化剂4-MB-HP-PEIs的1H NMR分析 |
3.3.3 乳化剂4-MB-HP-PEIs的元素分析 |
3.3.4 乳化剂4-MB-HP-PEIs接枝量对乳化性能的影响及其最低加剂量 |
3.3.5 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拟油重组分含量对O/W乳液界面性质及乳化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胶质和沥青质的提取 |
4.2.2 胶质和沥青质结构的表征 |
4.2.3 模拟油的配制 |
4.2.4 界面张力的测量 |
4.2.5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胶质和沥青质的元素分析 |
4.3.2 胶质和沥青质的FT-IR分析 |
4.3.3 胶质和沥青质的1HNMR |
4.3.4 胶质和沥青质的同步荧光光谱 |
4.3.5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 |
4.3.6 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对O/W乳液界面吸附的影响 |
4.3.7 胶质和沥青质对于模拟油乳化性能的影响 |
4.3.8 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
(5)SAGD开采过程中的克拉玛依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定义及分类 |
1.2.2 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实验及机理 |
1.2.3 稠油储层岩石力学本构模型 |
1.2.4 温度对油砂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 |
1.2.5 SAGD开采过程中的稠油储层热-流-固耦合响应 |
1.2.6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目标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SAGD开采条件下的稠油储层岩石力学性质研究 |
2.1 实验准备 |
2.1.1 样品来源及井下取芯信息 |
2.1.2 标准天然岩样的制备方法 |
2.1.3 重塑油砂岩样的制备方法 |
2.2 高温高压三轴压缩力学及渗透率实验 |
2.2.1 实验测试设备 |
2.2.2 实验参数确定 |
2.2.3 三轴剪切实验及结果分析 |
2.2.4 三轴等向压缩实验及结果分析 |
2.3 物理化学实验 |
2.3.1 细观结构观察实验 |
2.3.2 油砂储层物理化学性质 |
2.4 本构模型 |
2.4.1 沥青相变和油砂骨架的定义 |
2.4.2 油砂弹塑性本构的一般形式 |
2.4.3 考虑温度和沥青相变的盖帽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 |
2.5 岩石力学参数模型 |
2.5.1 弹性参数模型 |
2.5.2 塑性参数模型 |
2.5.3 渗流参数模型 |
2.5.4 热力学参数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AGD开采过程中的稠油储层热-流-固耦合力学分析 |
3.1 稠油储层热-流-固耦合力学模型 |
3.1.1 挤液扩容储层改造阶段的热-流-固耦合方程 |
3.1.2 SAGD预热阶段的热-流-固-相变耦合方程 |
3.1.3 SAGD生产阶段的热-流-固-相变耦合方程 |
3.2 数值模拟方法与验证 |
3.2.1 热-流-固-相变耦合分析的有限元解法 |
3.2.2 储层改造阶段多场耦合分析 |
3.2.3 预热阶段地层传热和变形分析 |
3.2.4 SAGD生产阶段热-地质力学耦合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稠油储层改造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及直井辅助SAGD技术的工程应用 |
4.1 均质储层SAGD各阶段施工效果评价方法 |
4.1.1 挤液扩容阶段水力波及范围的定量评价模型 |
4.1.2 预热阶段井间温度场快速预测模型 |
4.1.3 生产阶段考虑地质力学因素的产量评价模型 |
4.2 含泥质夹层储层挤液扩容改造效果评价 |
4.3 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工程设想 |
4.4 直井辅助SAGD井改造含泥质夹层稠油储层的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聚乙烯亚胺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稠油油藏概况 |
1.2.1 稠油概况和分类 |
1.2.2 稠油分布 |
1.3 稠油的主要开采及降粘方法 |
1.3.1 稠油热采法 |
1.3.2 稠油冷采法 |
1.4 聚乙烯亚胺(PEI)的应用领域 |
1.4.1 PEI在水质处理方面的应用 |
1.4.2 PEI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 |
1.4.3 PEI在油田领域的应用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2 原油基本性质 |
2.2 PEI基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2.2 核磁共振氢谱表征(1H NMR) |
2.2.3 元素分析表征(EA) |
2.2.4 接触角测试 |
2.2.5 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XRD) |
2.3 稠油乳状液的制备及粘度测量 |
2.3.1 稠油乳状液的制备 |
2.3.2 稠油和稠油乳状液粘度测量及计算方法 |
2.4 稠油和乳状液的分析方法 |
2.4.1 光学显微镜照片测量 |
2.4.2 流变性测试 |
2.4.3 粒径分布测量 |
2.4.4 表面张力(SFT)测试 |
2.4.5 界面张力(IFT)测试 |
第三章 苄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B-PEI乳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3.3.3 元素分析(EA) |
3.3.4 分离固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3.3.5 接触角(CA)分析 |
3.3.6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分析 |
3.4 乳化降粘性能评价 |
3.4.1 苄基接枝量对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
3.4.2 水含量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
3.4.3 乳化剂浓度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
3.4.4 流变性对原油和BP-1-20 形成乳液的影响 |
3.4.5 盐度对乳化降粘的影响 |
3.4.6 不同稠油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
3.4.7 乳液稳定性 |
3.4.8 商用表面活性剂与B-PEIs乳化剂的性能对比 |
3.5 乳化降粘机理 |
3.5.1 光学显微镜照片分析 |
3.5.2 粒径分布分析 |
3.5.3 临界胶束浓度(CMC)与界面张力分析 |
3.5.4 乳化降粘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正构烷基接枝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不同支链长度PEI基聚合物的制备 |
4.2.3 不同支链长度PEI基聚合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4.3.3 元素分析(EA)分析 |
4.3.4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4.3.5 支链长度对PEI基聚合物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
4.3.6 加剂量对PEI基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的影响 |
4.3.7 不同粘度稠油对HP-1-5 乳化性能的影响 |
4.3.8 稠油乳状液的稳定性 |
4.4 机理分析 |
4.4.1 光学显微镜照片分析 |
4.4.2 粒径分布分析 |
4.4.3 表面张力(SFT)分析 |
4.4.4 界面张力(IFT)分析 |
4.4.5 机理推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PEI分子量两亲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2 不同PEI分子量两亲聚合物的制备 |
5.2.3 不同PEI分子量两亲聚合物的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3.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5.3.3 元素分析(EA)分析 |
5.3.4 PEI_(10000)、PEI_(1800)和PEI_(600)基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对比 |
5.3.5 不同接枝基团PEI基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 |
5.4 机理分析 |
5.4.1 光学显微镜照片分析 |
5.4.2 表面张力(SFT)分析 |
5.4.3 界面张力(IFT)分析 |
5.4.4 机理推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A |
(7)AEO-15复配体系在超稠油乳化降黏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基本知识 |
1.2.2 国内外对稠油乳化降黏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探究主剂AEO-15 的最佳实验条件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过程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油水比对超稠油黏度影响 |
2.3.2 乳化温度对超稠油黏度影响 |
2.3.3 搅拌速率对超稠油黏度影响 |
2.3.4 搅拌时间对的超稠油黏度影响 |
2.3.5 乳化时间对的超稠油黏度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单一降黏剂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过程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AEO-15 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2 OP-10 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3 OP-15 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4 Na_2CO_3 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5 石油磺酸盐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6 SDBS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7 SDS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3.8 SAS质量分数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复配型降黏剂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4.1 二元复配型降黏剂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4.1.1 实验目的 |
4.1.2 实验过程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多元复配型降黏剂对超稠油降黏效果影响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碱剂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稠油乳化降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稠油的概述 |
1.3.1 稠油的性质 |
1.3.2 稠油的种类 |
1.4 稠油乳化降粘方法 |
1.4.1 物理降粘法 |
1.4.2 微生物降粘法 |
1.4.3 化学降粘法 |
1.5 稠油乳化降粘机理 |
1.5.1 表面活性剂乳化降粘机理 |
1.5.2 乳状液形成及稳定机理 |
1.6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2 测量稠油乳状液的最佳实验条件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目的 |
2.4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2.4.1 温度对乳状液的影响 |
2.4.2 搅拌速度对乳状液的影响 |
2.4.3 乳化时间对乳状液的影响 |
2.4.4 搅拌时间对乳状液的影响 |
2.4.5 油水比对乳状液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实验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的研究 |
3.3.2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有机碱和无机碱对稠油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 实验机理 |
4.4 碱剂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4.4.1 不同种类的无机碱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4.4.2 不同种类的有机碱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4.5 碱剂对稠油与碱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5.1 无机碱对稠油与碱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5.2 有机碱对稠油与碱间动态界面张力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三元复配体系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与粘度测量 |
5.3三元复配体系对稠油乳化降粘影响实验 |
5.3.1 不同类型正构醇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5.3.2 不同类型有机碱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5.3.3 最佳复配体系对稠油乳化降粘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复合化学吞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轮次吞吐阶段油藏动用程度分析 |
2.1 单56块地质概况 |
2.2 地质模型建立 |
2.2.1 模型建立 |
2.2.2 参数设置 |
2.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2.3.1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 |
2.3.2 剩余油分布情况 |
2.3.3 剩余油挖潜措施 |
2.4 小结 |
第3章 热复合化学吞吐开发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蒸汽吞吐加热半径研究 |
3.1.1 理论公式推导 |
3.1.2 计算步骤及程序框图 |
3.1.3 数值模拟分析 |
3.2 CO_2在热复合化学吞吐中的作用 |
3.2.1 体积膨胀作用 |
3.2.2 溶解降粘作用 |
3.2.3 溶剂抽提作用 |
3.2.4 酸化解堵作用 |
3.3 氮气在热复合化学吞吐中的作用 |
3.3.1 保持地层能量 |
3.3.2 降低油藏热损失 |
3.3.3 改善流度比 |
3.4 降粘剂在热复合化学吞吐中的作用 |
3.4.1 水溶性降粘剂 |
3.4.2 油溶性降粘剂 |
3.5 热复合化学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均质模型建立 |
3.5.2 正交实验设计 |
3.5.3 直观分析 |
3.5.4 方差分析 |
3.5.5 灰色关联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多轮次吞吐后热复合化学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
4.1 注入方式优化 |
4.1.1 降粘剂注入方式优化 |
4.1.2 CO_2注入方式优化 |
4.2 注入量优化 |
4.2.1 降粘剂注入量优化 |
4.2.2 CO_2注入量优化 |
4.3 注入时机优化 |
4.3.1 降粘剂注入时机优化 |
4.3.2 CO_2注入时机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多轮次吞吐后热复合化学吞吐技术界限研究 |
5.1 原始地层压力影响 |
5.2 地层渗透率影响 |
5.3 原油粘度影响 |
5.4 含油饱和度影响 |
5.5 油层厚度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多轮次吞吐后热复合化学吞吐经济界限研究 |
6.1 经济评价方法 |
6.2 单因素分析 |
6.2.1 油层厚度 |
6.2.2 原油粘度 |
6.2.3 孔隙度 |
6.2.4 含油饱和度 |
6.2.5 渗透率 |
6.3 双因素组合图版 |
6.3.1 油层厚度渗透率组合筛选图版 |
6.3.2 油层厚度含油饱和度组合筛选图版 |
6.3.3 原油粘度初始含油饱和度组合筛选图版 |
6.4 实际区块可行性预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平均地层压力计算公式 |
附录 B 水平井内流动计算公式 |
附录 C 解析模型计算流程图 |
附录 D 正交设计表 |
附录 E 灰色关联分析表 |
致谢 |
(10)超稠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稠油集输现状 |
1.2.1 稠油降粘技术 |
1.2.2 稠油集输工艺流程 |
1.3 国内外稠油脱水技术 |
1.3.1 稠油脱水技术 |
1.3.2 稠油脱水工艺流程 |
1.3.3 稠油脱水主要处理设备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特一联超稠油物性分析 |
2.1 特一联概况 |
2.1.1 中控系统 |
2.1.2 原油脱水系统 |
2.1.3 污水处理系统 |
2.1.4 原油销输系统 |
2.1.5 导热油伴热系统 |
2.2 特一联进液物性分析 |
2.3 超稠油脱水处理难点分析 |
第三章 特一联超稠油脱水实验 |
3.1 破乳剂的筛选 |
3.1.1 实验原料 |
3.1.2 破乳剂的合成 |
3.1.3 破乳剂破乳性能评价 |
3.2 超稠油脱水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器材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超稠油污水处理实验 |
3.3.1 净水剂作用机理分析 |
3.3.2 超稠油污水净化实验 |
3.3.3 净水剂配伍实验 |
第四章 特一联超稠油脱水工艺优化 |
4.1 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及参数 |
4.1.1 热化学脱水工艺流程 |
4.1.2 热化学脱水工艺指标参数 |
4.2 超稠油脱水现场效果 |
4.2.1 一级原油脱水效果 |
4.2.2 二级原油脱水效果 |
4.2.3 脱出水处理效果 |
4.3 老化油处理工艺优化 |
4.3.1 老化油处理新工艺 |
4.3.2 老化油处理效果对比分析 |
4.4 加药系统自控化升级 |
4.4.1 原加药系统运行状况 |
4.4.2 自控化加药系统原理 |
4.4.3 自控化加药系统实施效果 |
4.5 SAGD热源回用工艺优化 |
4.5.1 特一联热源分布情况 |
4.5.2 SAGD热源回用工艺改造 |
4.5.3 SAGD热源回用工艺实施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应用价值工程原理降低超稠油开采成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浅层超稠油挖掘开采设想及配套技术研究[J]. 王学忠. 科技和产业, 2020(11)
- [2]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 于伟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D]. 吕文东.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4]改性聚乙烯亚胺基稠油乳化降粘剂的合成及降粘机理研究[D]. 李菲菲. 河南大学, 2020(02)
- [5]SAGD开采过程中的克拉玛依稠油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及应用[D]. 高彦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聚乙烯亚胺基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超稠油乳化性能研究[D]. 李崎. 河南大学, 2019(01)
- [7]AEO-15复配体系在超稠油乳化降黏中的性能研究[D]. 宋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8]碱剂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对稠油乳化降黏影响研究[D]. 翟文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19(06)
- [9]稠油油藏多轮次吞吐后复合化学吞吐技术研究[D]. 陈方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超稠油脱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黄轶.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