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地区中太古代变泥质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鞍山地区中太古代变泥质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一、Zircon SHRIMP age of Mesoarchaean meta-argilloarenaceous rock in the Anshan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吴迪[1](2021)在《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连山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铀成矿省辽东铀成矿带,是研究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的重要窗口。已知铀矿床均分布在连山关花岗岩体与辽河群接触带附近,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前人对连山关地区铀矿成因分歧较大,对剪切带控矿缺少深入、细致的研究,对矿床中的基性岩与铀矿的关系研究处于空白。鉴于此前的成果,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连山关地区典型铀矿、基性岩和周缘韧性剪切带。采用岩相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方法,探讨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单元对铀矿的控制作用,丰富造山带铀成矿基础理论,完善研究区铀成矿模式,对铀矿找矿工作提出新的思路。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连山关岩体遭受三期构造变形改造。第一期变形表现为连山关岩体隆升,上覆辽河群发生顺层滑脱;第二期变形为南北向挤压导致沿岩体南缘和辽河群接触带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北西向韧性剪切带;第三期为北西向挤压变形,形成北东、北东东向脆性断裂构造。岩体南缘的右行韧性剪切带为压扁应变类型,属于一般压缩-平面应变范围,Flinn指数K值介于0.19~0.69,属于S/SL类型构造岩。研究区内铀矿体均为隐伏盲矿体,主要赋存于沿着连山关岩体和辽河群接触带右行剪切作用形成的背斜褶皱核部,和北东东向断裂关系密切。2.连山关岩体为混合花岗杂岩体,组成杂岩体主体为红色钾质混合花岗岩,其间有少量残留体,为早期钠质花岗片麻岩,且鞍山群残留体在其中大量分布,岩体边部分布有灰白色重熔混合岩。通过锆石U-Pb年龄频谱图,表明峰值年龄主要为1760~1940Ma、~2275Ma、2500Ma。其中,~2500Ma的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岩体的主体形成时代,标志着大陆克拉通化及其地壳分异的重要事件;~2275Ma的峰值年龄代表了连山关地区一期基底岩石重熔事件;1780~1990Ma的峰期年龄代表了吕梁运动作用下,基底岩石再次发生强烈的重熔,该期事件可能有利于铀的活化、运移,这与连山关铀矿形成年龄相吻合。3.研究区发育强烈的围岩蚀变作用,有明显的热液活动现象。最常见的围岩蚀变包括水云母化、绿泥石化、赤铁矿化,其他蚀变包括黄铁矿化、钠黝帘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等。水云母主要由斜长石蚀变而成,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成。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作用是绿泥石化和赤铁矿化,绿泥石蚀变后叠加棕褐色赤铁矿化与铀矿化的关系最为显着。4.研究区铀矿赋矿围岩经重熔形成的混合岩有四种类型,主要特点是石英含量高,绿泥石含量变化大,石英与绿泥石的含量往往呈负相关;具有富Si、略富Al、富Na、富K和低Mg、低Ca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富集Be、Mo、Pb、Y、Ba、La、Cu,亏损Co、Ni、Zn、Cr、Ti、V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相对亏损等特征,具有较显着的Eu负异常;与U关系密切的共生元素有Pb、Mo、V、Be。5.钻孔深部基性岩以变辉绿岩和辉绿玢岩为主,具有钾、钠含量相当,过铝质等特征,属于碱性–过碱性系列岩石;总稀土元素含量偏高,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作用不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有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微弱负Ce异常;微量元素Ba、La、Zr、Hf相对富集,而U、K、P、Ti相对亏损。研究区基性岩,依据地球化学特征,应属于板内碱性玄武岩,源区为过渡型地幔,形成于大陆碰撞后伸展裂解的构造环境,并在上侵过程中存在地壳混染作用。连山关岩体南缘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及相伴生的张性破裂为基性岩的就位提供空间,基性岩同时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矿化剂及部分成矿流体。6.综合分析认为,一级控矿构造为连山关岩体南缘走向北西的右行韧性剪切带,剪切带作为区内铀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其边部的晚期NEE向断裂则是铀矿储存空间;太古宙古风化壳可能作为铀源;铀的运移、富集成矿受控于大型韧性剪切活动(提供热液运移通道)和基性岩侵入作用(提供热源和还原剂)等综合因素。结合铀成矿模型,指示连山关岩体南部辽河群覆盖区岩体隆起处与北东东向断裂交汇部位可作为下一步重点找矿靶区。

甘保平[2](2021)在《敦煌地块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敦煌地块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衔接部位,为中亚造山带南缘具有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一个微陆块。敦煌地块在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并形成了一些复杂的岩浆-变质杂岩,被认为与古亚洲洋南部俯冲-闭合过程中相关的造山事件密切有关,且其中的花岗质岩浆的成因和动力学机制对于揭示敦煌地块大陆地壳的演化和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过程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本论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研,选取敦煌地块北部的古生代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开展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Sr-Nd-Pb-Hf)研究,试图揭示研究区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阐明古生代不同时期的岩石单元的成因机制、构造背景及深部动力学过程,从而为探讨敦煌地块古生代地壳演化和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依据,且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在敦煌地块东北部梁湖-小宛-大坡口子地区识别出了一套寒武纪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其侵位年龄约为510±2 Ma,为目前报道敦煌地区古生代时期最古老的深成侵入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准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具有正的εHf(t)值(+11.0~+14.7)和εNd(t)值(+2.3~+5.6),对应的模式年龄分别为754~520 Ma和970~740 Ma,以及高的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特征,表明岩浆起源于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并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其中的大坡口子细粒花岗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如Sr=730–733 ppm,Y=1.84–1.93 ppm和Yb=~0.21 ppm,Sr/Y=380–398,属于加厚的新生地壳(至少大于40 km的地壳深度)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本研究认为敦煌地块中这些寒武纪岩体形成于一个大陆弧的构造背景,为古亚洲洋南缘俯冲作用相关岩浆事件的产物,推测古亚洲洋南缘的初始俯冲时间可能发生于早寒武世。(2)敦煌地块奥陶和志留纪的岩浆岩主要出露在北部瓜州南地区,以梁湖石英闪长岩和十工二长花岗岩为代表,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其侵位年龄分别为455±3 Ma和431±3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都属于准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岩石,且具有高Sr和低Y含量,以及高的Sr/Y比值,指示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石英闪长岩具有负的εNd(t)值(-1.3~-3.2)和正的εHf(t)值(+3.8~+8.0),对应的模式年龄分别为1120~1090 Ma和1165~906 Ma,较高的Mg O-Cr-Ni含量和Mg#值以及Ba/La和La/Sm比值,表明其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板片(沉积物熔体+流体)部分熔融作用,随后与上覆地幔楔内的橄榄岩发生相互作用,后续在上升过程中同化了地壳物质,形成于俯冲相关的构造背景。二长花岗岩具有负的εNd(t)值(-3.6)和正到负且变化较大的εHf(t)值(-2.5~+3.0),对应的模式年龄分别为1320 Ma和1197~547 Ma,低的Mg O,Mg#值以及Cr-Ni-Co含量,表明其岩浆源区是由加厚的新生地壳和中元古代地壳物质混合而成,并且伴有少量的地幔物质参与,属于同碰撞构造背景下的岩浆产物。通过地壳厚度的初步估算,结果显示敦煌地块早志留世地壳厚度可高达50~55 km,推测是由古亚洲洋俯冲过程中幔源岩浆底侵以及后续敦煌地块和北山造山带最南部石板山地体大约在440~430 Ma发生碰撞所致。(3)敦煌地块泥盆纪花岗岩类主要分布在三危山-东水沟-蘑菇台地区,其中东水沟岩体为复式岩体,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锆石U-Pb年代学结果表明其侵位年龄为390~380 Ma,侵入花岗闪长岩中的晚期英安斑岩形成年龄为367±4Ma。早期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晚期侵入体英安斑岩具有岛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中-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岩系,其中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具有正的εNd(t)值(-0.73~+0.38)和εHf(t)值(+3.12~+10.7),对应的模式年龄分别为1.12~1.04 Ga和1.15~0.83 Ga,以及显示下地壳属性的Pb同位素组成。这些岛弧岩浆岩均被认为是在镁铁质幔源岩浆底侵作用下,诱发新生玄武质下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Sr,低Y含量以及高的Sr/Y比值,表明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属性。此外,它们还具有高的Cr-Ni含量和Mg#值,正的εNd(t)值(+3.0),负到正且变化较大的εHf(t)值(-3.67~+12.2,大部分大于0),对应的模式年龄分别为1.34~0.57 Ga和0.82 Ga,以及低的Pb同位素组成,这些特征表明其可能起源于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作用,随后与上覆地幔楔橄榄岩发生相互作用,并且岩浆上升期间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中元古代地壳的混染。(4)本研究从三危山-黄水沟北地区敦煌群中厘定出了450~440 Ma的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属于第二、三岩组)和368±3 Ma的酸性火山岩(属于第四岩组)。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具有岛弧岩浆的特征,显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U和Pb),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和Ti)的特征,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εHf(t)值(-9.7~+10.4),表明岩浆起源于新生地壳物质和古老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作用。三危山酸性火山岩有负的εHf(t)值(-5.6~-1.9),古元古代的模式年龄(平均年龄为1640 Ma),指示岩浆起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熔融。结合已有的研究,表明敦煌群可能最晚形成于晚泥盆世(~368Ma),并非之前所认为的形成于1.95~1.83 Ga。(5)综合已有的研究,本论文认为敦煌地块属于中亚造山带南部的一个具有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微陆块。在早寒武世沉积盖层形成之后,在古生代乃至中生代其遭受了古亚洲洋南部俯冲-增生造山作用过程的强烈改造,使其地壳发生活化,在整个敦煌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寒武纪-二叠纪岩浆岩和晚奥陶世-泥盆纪变质岩。其中古生代岩浆作用大致可划分为六期:中寒武世(~510 Ma),晚奥陶世-早志留世(~440 Ma),早泥盆世(~410 Ma),晚泥盆世(390~360 Ma),中石炭世(~335 Ma),中-晚二叠世(~250~280 Ma),这些时代所发育的岩浆岩大部分属于富钠、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的I型花岗质岩石系列。敦煌地块经历了早古生代俯冲-碰撞造山过程和晚古生代俯冲-碰撞-伸展的两期构造演化过程,并在志留纪和石炭纪发生了两次地壳增厚事件(厚度达50~55 km)。此外,敦煌地块小宛地区和三危山地区分别属于寒武纪和泥盆纪时期的岩浆弧,该弧岩浆作用可能对敦煌地块北部古生代的地壳生长起了重要作用,而敦煌地块南部晚志留世-石炭纪岩浆作用事件主要以古老地壳再造为主。

陈会军,付俊彧,钱程,庞雪娇,钟辉[3](2021)在《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文中研究表明通过东北1∶150万、1∶250万地质编图,系统梳理总结了东北地区花岗岩类时空格局。东北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分布广泛,活动时代漫长,从太古宙直到新生代呈多幕式展现。收集、梳理了394件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同位素测年数据,锆石年龄总体上出现3350 Ma,3150 Ma,2550~2450 Ma,2200 Ma,1800 Ma,950 Ma,800 Ma,500 Ma和300 Ma九个明显高峰值和大于3600 M a,2900~2700 M a,2400~2250 M a,2100~1900 M a,1700~1500 M a,1400~1300 M a,和1150~950 M a 7个空白年龄段,年龄数据的高峰值恰好与研究区基底形成、陆壳生长、超大陆汇聚及分离、地块俯冲、碰撞、拼贴等主要构造事件时间点吻合,反映了研究区构造演化历史。在时空分布上,太古宙花岗岩类主要分布于华北古陆区的辽东鞍山、本溪、清原,辽西建平、锦州,辽南大连和吉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类集中分布在额尔古纳、佳木斯、张广才岭、大兴安岭北端,但在华北古陆上较少;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分布在额尔古纳、大兴安岭主脊、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延边-绥芬河及沿索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一线两侧。

张成立,苟龙龙,白海峰,胡漾,武春英[4](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基底研究新的思考与认识》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地块基底岩芯岩石组合、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和全岩Nd同位素组成以及航磁异常和地壳速度结构特征表明,该地块中部沿大同-华池基底断裂带存在一航磁异常梯度带,沿该带南缘发育一条2.2~2.0Ga古元古代弧岩浆活动带,并经历了1.96~1.85Ga的变质作用改造,与东缘中部带古元古代中晚期构造演化过程一样,可能代表该地块内部古元古代中晚期形成的一条构造活动带。该活动带以北为东西向展布的正航磁异常带,基底由混合岩化的变泥质和杂砂质片麻岩、片岩及大理岩和石英岩等变质表壳岩和一些花岗片麻岩类构成,记录了新太古代末~2.50Ga和古元古代中期2.2~2.0Ga两期岩浆活动及古元古代末期1.95~1.85Ga变质作用等地质事件,为一主要由新太古代陆壳物质构成的陆块。活动带南部为北东向不规则正、负相间航磁异常带,基底除少量副变质岩外,多为花岗片麻岩类,记录了古元古代中期2.2~2.0Ga岩浆热事件以及1.95~1.85Ga的变质作用改造,除新太古代物质外,还存在古、中太古代陆壳物质,是由一定规模中太古代和部分古太古代陆壳物质以及新太古代新生陆壳添加构成的古老地块。因此,鄂尔多斯地块中部沿大同-华池断裂带成为分割该地块一条重要分界带,其北部地块与其北缘孔兹岩带构成同一构造带,可能代表新太古代陆壳基底之上于古元古代晚期发育的一条大陆边缘活动带。南部则为古、中太古代陆壳与新太古新生陆壳增生而成的古老地块,代表鄂尔多斯地块古老基底陆壳的主体。

薛昊日[5](2020)在《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地处古亚洲洋构造体系、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及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共同影响区域,区内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伴随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动力学演化,形成了大量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这些岩体中孕育着一批铜镍硫化物矿床,其中红旗岭、赤柏松等大中型岩浆熔离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的发现,奠定了吉林省镍资源大省的地位,为国家镍资源保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近年来,吉林省在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中并无重大找矿突破,这表明在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及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程度上仍然存在差距,尤其是成岩成矿岩体年代学特征、地球动力学背景及成矿作用等,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严重制约着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本文以现代成矿理论为基础,野外勘查调研与室内测试分析相结合,探讨不同时期地球动力学演化,综合分析研究典型矿床,通过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为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系统的总结了吉林省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认为其经历了太古宙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元古代辽吉洋构造演化,中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构造域的发展与演化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2.通过地质学及年代学研究,将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5个阶段:(1)新太古代晚期(25892398Ma),代表岩体有荏田6号、9号岩体,小陈木沟含矿岩体,新太古代晚期发生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闭合后的造山伸展环境是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形成的主要地球动力学背景;(2)古元古代中期(22371820Ma),代表岩体有赤柏松1号岩体,形成于辽吉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3)中元古代中期(1200Ma),代表岩体有汉阳沟岩体,其所在的龙岗地块在中元古时期处于强烈的伸展环境,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最终裂解时限相对应;(4)中晚三叠世(245206Ma),代表岩体有漂河川4、5号岩体、长仁-獐项5、6、11号岩体、西北岔115号岩体以及石人沟含矿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5)早侏罗世(191175Ma),代表岩体有福洞15、26号岩体,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弧后伸展环境的产物。3.通过对吉林地区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认为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原生岩浆起源于受地壳混染或流体交代的亏损型地幔,在熔融期重力分异作用明显,矿石中存在的角砾,代表其形成于动荡的岩浆环境之中,通过年代学研究,该矿床为全国最古老的铜镍硫化物矿床(2589±10 Ma)。对成矿时代争议较大的赤柏松铜镍矿进行矿床成因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确定该矿床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2237±62 Ma),属于熔离-贯入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对红旗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石人沟开展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兴蒙造山带东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时间应起于245Ma,止于206Ma。其中长仁-獐项、漂河川、二道沟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硅、低钛、高镁、贫碱、低∑REE的特征,富集LILE、亏损HFSE,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部分源区遭受富集地幔混染。S主要来自于上地幔,原始岩浆来源于原始地幔10%20%的部分熔融,深部熔离作用导致铂族元素亏损,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成度地壳物质的混染。4.通过对早侏罗世福洞岩群进行成矿潜力分析,认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局部熔融比例太小,硫化物在源区发生熔离,无法在地壳聚集成矿。5.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很强的成矿专属性,表现在(1)含矿岩体主要受深大断裂控制;(2)分异充分的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有利于成矿,辉石岩相是主要的含矿岩相,橄辉岩、辉橄岩、苏长岩次之,辉长岩一般不含矿;(3)含矿岩石发育贵橄榄石和古铜辉石,Fo≈En,镁铁质岩m/f值介于0.52,超镁铁质岩m/f值介于26之间,对成矿非常有利;(4)含矿岩相具有高镁、低硅、低钙、低∑REE,富集LILE、亏损HFSE的特征,Cr、Co和Ni含量较高;(5)地幔源区发生较大比例的部分熔融,达到高镁玄武质或苦橄质玄武岩浆的范畴。6.在判别含矿岩体与非含矿岩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评价指标的建立,对各个时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的成矿与找矿潜力作出客观评价,认为中-晚三叠世是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重要的成矿期,该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数量较多,岩体分异程度高,岩相复杂,含矿率高,找矿潜力最大;古元古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自北向南展布,岩体形成的构造背景与中—晚三叠世岩体相似,形成于大洋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同样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新太古代晚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由于岩体形成时代古老,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发展、变化过程,对矿体的保存条件要求苛刻,找矿难度较大;中元古代中期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分异程度较差,矿化程度较弱,国内同一时期形成的铜镍硫化物矿床较少,该期的成矿潜力不清,在勘查中每个岩体要结合岩体形态、分异程度、侵位深度和矿化特征等具体分析;早侏罗世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在兴蒙造山带东段零星分布,岩相相对单一,绝大部分为辉长岩(脉),岩体的矿化较弱,因其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比例太小,导致大量硫化物滞留在地幔而无法形成富含金属元素的硫不饱和原始岩浆,因而不具找矿潜力。

陈爽[6](2020)在《华北克拉通胶北地块高压麻粒岩与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文中认为胶北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胶-辽-吉活动带的南段,是前寒武纪重要核心地体。TTG片麻岩中以捕虏体形式产出的高压基性麻粒岩和空间位置与之密切相关的高压长英质麻粒岩以及斜长角闪岩,是构成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后续变质作用的重要信息。本文系统地对高压基性麻粒岩及相关高压长英质麻粒岩及斜长角闪岩进行了研究,从岩石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全岩地球化学、变质作用和锆石U-Pb定年分析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结合岩石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使用相平衡模拟和传统地质温压计的方法重新估算了基性麻粒岩的P-T条件。基性麻粒岩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其中包括两个超高温阶段和一个亚绿片岩相阶段。早期峰前(M1)进变质阶段为石榴石中包裹体相矿物组合,由单斜辉石+斜长石±石英±钾长石组成,P-T条件稳定在~9-10kbar/740-770℃。根据观察到的典型矿物组合石榴石+单斜辉石+金红石+斜长石+石英和测量的基质相斜长石成分,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峰期(M2)P-T条件限制为15-17.6 kbar/907-1040℃。此外,传统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显示,峰期阶段P-T最大值为15-16.3 kbar/999-1006℃。峰后(M3)阶段以石榴石的分解反应形成单斜辉石+斜方辉石+斜长石+钛铁矿后成合晶矿物组合为特征,单斜辉石中的CaM2和斜长石中的XAn限定P-T范围变化于2.4-7.2kbar/960-1055℃之间。后期角闪石±石英±黑云母的生长代表等压冷却的麻粒岩相最终阶段(M4),根据测得的矿物成分(包括斜辉石中的CaM2、角闪石中的Ti和黑云母中的Ti),确定等压冷却阶段P-T条件为2.2-6 kbar/821-867℃。晚期亚绿片岩相阶段(M5),矿物组合为阳起石+葡萄石+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方解石+榍石,使用有效全岩成分限定为0.51-1.57 kbar和300-316℃。基于不同阶段的矿物组合,基性麻粒岩相应地总结出一个顺时针的P-T轨迹。P-T条件的估算结果高于以往研究中的估算值。长英质麻粒岩保留了两个期次的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峰期阶段(M2)表现为石榴石+反条纹长石+石英+钛铁矿的矿物组合,相平衡模拟的P-T条件限定在14-16.5kbar/985-1077℃,二长石温度计估算的温度范围在1041-1081℃之间。随后,峰后阶段(M3)保留了最后固相线矿物组合石榴石+斜方辉石+钾长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钛铁矿,P-T范围为7.8-9 kbar/889-902℃岩石学矿物学研究表明,斜长角闪岩记录了三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期变质矿物组合(M1)为角闪石+斜长石+榍石,根据NCKFMASHTO体系的成分视剖面图和角闪石压力计估算出温度条件T=660-715℃,压力条件P=6.5-7.1 kbar;其后经历了退变质作用(M2),矿物组合为阳起石+绿帘石+斜长石+绿泥石+钠长石,估算温压条件为537-630℃/4.1-5.8 kbar;晚期发生亚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M3),其矿物组合为钠长石+葡萄石+绿泥石+方解石,其温压条件与基性麻粒岩中的亚绿片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一致。高压基性麻粒岩中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微量元素及U-Pb定年结果记录了三个期次的古元古代变质事件。胶-辽-吉带基性麻粒岩记录的变质事件207Pb/206Pb年龄分别为2.0-1.9 Ga的峰期变质作用时代,1.86-1.84 Ga的退变过程,随后是1.76-1.74Ga的造山后伸展作用相关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事件,导致麻粒岩折返至上地壳。长英质麻粒岩中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记录了两个期次的变质事件,显示为~1.88 Ga的近峰期年龄和1.86-1.83 Ga的退变年龄。斜长角闪石的CL图像显示其具有较弱的阴极发光效应和弱震荡环带,Th/U比值相对较小(0.06-0.43),锆石形态和内部结构指示锆石形成于深熔作用过程,21个锆石的LA-ICP-MS定年研究的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记录的最老206Pb/238Pb年龄为 2075±25Ma,上交点年龄为 1845±23Ma(MSWD=0.35),该组年龄记录了斜长角闪岩峰期变质作用时代的上限。斜长角闪岩在原岩形成以后,可能曾经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记录了在胶-辽-吉带~1.85Ga碰撞闭合过程中的深熔事件,此后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及其二次退变质作用,终结于亚绿片岩相的变质温压条件。三类岩石共同构建出完整的顺时针的P-T-t轨迹,具有典型碰撞造山带特征。超高温变质作用阶段的发现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胶-辽-吉带的形成演化的认识。

黄波[7](2020)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启示》文中指出地球早期地壳形成和生长过程以及地球动力学演化是固体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难点。华北克拉通经历了早期的陆核形成、新太古代地壳生长、地体拼合与古元古代裂解-陆陆碰撞的克拉通化过程,是探索大陆地壳生长和早期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天然实验室。然而,由于早前寒武纪岩石出露有限以及研究方法的侧重性不同,目前对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古元古代大地构造演化的精细过程,尤其是对太古宙末期(~2.5 Ga)这一重要构造事件的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仍存在诸多不同观点。华北克拉通南缘发育典型的新太古代中低级花岗绿岩带,是探讨华北克拉通构造演化和太古宙晚期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关键地区。本研究选取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段的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登封杂岩和安沟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同位素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变质相平衡模拟等综合方法,对花岗绿岩带开展了系统解剖,厘定不同岩石构造单元的时代、岩石成因、变质变形特征和大地构造背景,并探讨~2.5 Ga构造事件的性质和背景。通过识别洋内岛弧-弧前-增生杂岩和双变质带等汇聚板块边缘典型标志,提出华北克拉通南缘在新太古代末期经历了洋内俯冲、弧前增生和弧陆碰撞等增生碰撞造山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并表明板块构造体制在太古宙末期已经启动。该研究为深化理解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构造演化、地壳增生历史以及太古宙末期地球动力学体制等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关键地质约束。主要认识概述如下:(1)对登封绿岩带开展系统的野外填图、构造解析、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工作,厘定其形成时代、构造变形和大地构造背景,识别出洋内岛弧-弧前-增生杂岩构造组合。登封绿岩带包括超镁铁质、镁铁质及长英质火成岩、浊积岩、硅泥质沉积和少量条带状含铁建造(BIF)。这些岩石普遍遭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变质,并被2.50–2.42 Ga未变形-弱变形的镁铁质到长英质岩体和岩墙侵入。野外填图以及构造解析显示,登封绿岩带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岩石构造单元:1)变基性岩为主的西部单元;2)变沉积岩为主的东部单元。不同岩石构造单元以逆冲断层接触,发育多期次脆性、韧性变形。登封绿岩带西部单元发育变玄武岩,具有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特征。结合伴生的赞岐质高镁闪长岩、埃达克质花岗岩席和岩墙,西部单元可以解释为构造肢解的弧前杂岩。绿岩带东部单元包括较为连贯的片岩-变基性岩序列、变浊积岩序列和不连续的混杂岩序列,其岩性组合和构造特征与显生宙增生杂岩十分类似。据此提出登封绿岩带代表了一个在汇聚板块边缘通过构造叠瓦作用形成的新太古代弧前及俯冲增生杂岩组合。此外,西部登封杂岩发育2.54–2.51 Ga的TTG(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片麻岩,推测为中部造山带内洋内岛弧地体核部;而东部登封杂岩时代相对较老(2.66–2.55 Ga),推测为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一部分。增生杂岩运动学标志和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格架表明了向西的洋内俯冲体系。洋内岛弧与东部陆块发生弧陆碰撞,并增生至东部陆块西缘。变质年龄和镁铁质-长英质侵入体表明碰撞发生于约2.50 Ga。增生的岛弧和增生楔被古元古代嵩山群碎屑沉积楔不整合覆盖,最下部的底砾岩和石英岩具有约2.45 Ga的最大沉积年龄,代表了与此次碰撞相关的前陆盆地序列。新太古代登封洋内岛弧-弧前-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表明了在新太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南段发生了洋内俯冲、大洋板块地层增生和弧陆碰撞事件,代表了华北克拉通早期的一次重要增生碰撞造山事件。(2)通过岩石学、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及榍石U-Pb年代学和相平衡模拟等方法,限定了登封杂岩2.54–2.51 Ga变基性岩、变泥质岩和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的变质时代和峰期变质温压条件,表明其可能代表一个新太古代双变质带。位于登封杂岩西部洋内岛弧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混合岩化强烈,发育浅色体和淡色花岗岩脉。相平衡模拟表明其部分熔融峰期温压条件为~750–810°C/5.6–8.8 kbar,对应较高地温梯度(875–1400°C/GPa)。位于登封绿岩带西部弧前高应力带的含榴角闪岩也保存了部分熔融证据,其峰期变质温压为685–755°C/6.3–8.4 kbar,也反映了较高地温梯度(925–1190°C/GPa)。登封绿岩带东部的增生杂岩包括一些含榴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岩块和含榴变泥质岩基质。2个含榴斜长角闪岩和3个含榴变泥质岩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9.8 kbar/525–655°C,对应中等地温梯度~425–600°C/GPa。SHRIMP和LA-ICP-MS锆石及榍石U-Pb年代学数据显示峰期变质作用发生于2.52–2.50 Ga。因此,变质岩证据表明位于登封杂岩西部的洋内岛弧-弧前杂岩记录了较高地温梯度变质,而位于东部的增生杂岩则记录了中等地温梯度变质,二者可共同解释为一个时空相伴、构造叠置的新太古代双变质带。增生杂岩记录的峰期温压条件表明俯冲增生杂岩被卷入到至少30 km的深度,对应中等地温梯度,与新元古代-显生宙热俯冲带板片顶部地温梯度一致。新太古代登封洋内岛弧-弧前-俯冲增生杂岩的厘定以及新太古代双变质带的识别,表明板块构造至少在新太古代末期已经启动。(3)对安沟杂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相平衡及微量元素模拟等研究,限定了不同岩石构造单元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识别出离散和汇聚板块边界岩石构造组合。野外填图以及构造解析显示,安沟杂岩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岩石构造单元:1)以TTG片麻岩和少量斜长角闪岩为主的西部安沟杂岩;2)以斜长角闪岩和变火山沉积岩为主的中部安沟杂岩;3)以斜长角闪岩和变沉积岩为主的东部安沟杂岩。不同岩石构造单元以逆冲断层或剪切带接触,遭受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变质,面理化强烈,并被钾质花岗岩侵入。锆石U-Pb年代学数据表明安沟杂岩形成时代为~2.54–2.51Ga,变质时代为2.50–2.48 Ga。斜长角闪岩原岩为玄武岩,根据地球化学组成可分为与MORB和岛弧玄武岩(IAB)相似的两种类型。MORB型变玄武岩位于东部安沟杂岩,其全岩成分以近平坦的稀土配分型式和无明显的高场强元素异常为特征,表明其可能形成于MORB型地幔在尖晶石橄榄岩域的部分熔融。IAB型变玄武岩位于中部安沟杂岩,具有富集的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显着的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负异常,表明其可能形成于俯冲流体/熔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楔在石榴石-尖晶石橄榄岩域的部分熔融。安沟和登封地区TTG片麻岩具有强烈分馏的轻重稀土元素组成,显着的高场强元素负异常。相平衡和微量模拟表明TTG可能形成于俯冲的MORB型变玄武岩在750–900°C/1.35–2.0 GPa条件下的部分熔融,源区主要残余矿物为石榴石–单斜辉石–金红石–石英±角闪岩±斜长石,熔融深度约45–65 km,对应中等偏低的地温梯度(450–600°C/GPa)。该熔融温压条件表明太古宙俯冲带相对较热,俯冲角度相对较缓。变长英质火山岩位于安沟杂岩中部,包括变安山岩、变英安岩、变流纹岩,和少量变基性岩。变火山岩具有富集的LREE和LILE,亏损的HREE和Nb、Ta和Ti,较高Sr/Y比值,与典型俯冲带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可能为俯冲板片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上述地球化学及野外构造特征,提出西部安沟杂岩(TTG和变玄武岩)可能代表洋内岛弧核部,中部安沟杂岩(IAB+变火山沉积岩)为岛弧-弧前杂岩,而东部安沟杂岩可能为增生的大洋板块地层(MORB+BIF+硅泥质岩+少量灰岩)和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序列。因此,安沟杂岩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岩性-构造-地球化学分带,自东向西包括被动陆缘沉积、MORB为主的大洋板块地层和洋内岛弧-弧前杂岩。不同构造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运动学数据,指示了向西的俯冲极性。安沟杂岩这种构造叠置的岩石构造单元分带记录了完整的离散和汇聚板块边界岩浆和构造过程,指示了现代风格的动力学体制至少新太古代末期已经启动。(4)综合对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登封杂岩和安沟杂岩的研究,以及对区域上最近数据的综述,提出了一个向西的洋内俯冲、弧前增生和弧陆碰撞模型来解释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大地构造和动力学演化过程。在新太古代晚期(2.54–2.50 Ga),沿着东部陆块西缘存在一个洋内岛弧地体(五台-登封岛弧),岛弧核部发育TTG岩石,沿着岛弧东侧发生向西的洋内俯冲和弧前增生事件,在登封地区发育玄武岩-高镁闪长岩-埃达克质岩席等弧前杂岩,而安沟地区保存了岛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等岛弧-弧前火山岩组合。部分大洋板块地层增生至弧前地区形成构造肢解的增生杂岩,并记录了与热俯冲带一致的中等地温梯度变质,可与岛弧弧前地区较高地温梯度变质一起构成新太古代双变质带。在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早期(2.50–2.47 Ga),发生弧陆碰撞造山事件,五台-登封洋内岛弧地体增生至东部陆块西缘,形成新太古代中部增生-碰撞造山带。新拼贴的造山带地壳被钾质花岗岩侵入和古元古代嵩山群前陆盆地序列不整合覆盖。中部造山带北段的赞皇杂岩、遵化杂岩和建平杂岩等也记录了相似的俯冲碰撞事件,它们与登封和安沟杂岩一起形成了南北向的新太古代线性弧陆碰撞缝合带。这次岛弧增生和弧陆碰撞造山作用指示了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末期的一次重要增生-碰撞造山事件,对于华北克拉通的侧向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区域上同期变质、岩浆和沉积记录,这次造山事件可能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在太古代末期经历了较为广泛的微陆块/岛弧拼贴碰撞,形成了包括东部陆块和中部造山带岛弧地体等在内的原华北克拉通。年轻岛弧增生至陆核可能是华北克拉通侧向地壳生长的主要机制。在~2.8–2.5 Ga期间,全球范围内很多克拉通均发育相似的变质和岩浆事件,可能指示了新太古代晚期微陆块-岛弧增生碰撞拼合导致的克拉通/超级克拉通形成事件,这可能与板块构造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启动有关。

崔晓庄[8](2020)在《扬子陆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对超大陆旋回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扬子陆块西南缘,即传统意义上的“康滇地轴”,保留了华南最为完整的前寒武纪地质记录,一直是开展前寒武纪地质学与超大陆重建研究的理想工作区。本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扬子陆块西南缘元江地区撮科杂岩的变花岗质岩以及会理地区通安组和会理群的火山-沉积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层学、沉积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分析。确定了撮科杂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变质过程,恢复了扬子陆块西南缘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地壳演化史,探讨了扬子陆块初始克拉通化与Nuna超大陆聚合的时空联系;揭示了通安组和会理群的地层时代、沉积物源及火山岩成因,解析了扬子陆块西南缘中元古代的盆地动力学演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对全球超大陆旋回的响应。撮科杂岩是最近在扬子陆块西南缘识别出的早前寒武纪基底杂岩,对探究早期大陆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6件变花岗质岩样品的锆石颗粒具有清晰振荡环带、较高的Th/U比以及岩浆REE模式,指示其为岩浆成因。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3件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3061±23、3073±23和3110±6 Ma,是目前已知的整个扬子陆块南部的最古老基底岩石。它们的εHf(t)值介于-3.2与2.6之间,对应的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TDM2)年龄为3.52~3.43 Ga,指示来自古太古代地壳物质的再造。2件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1件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2855±16、2853±14和2857±9 Ma,指示一期重要的~2.85 Ga岩浆事件。这些样品具有正的εHf(t)值(0.2~5.0)和较年轻的TDM2年龄(3.26~2.97 Ga),指示它们形成自新生陆壳的重熔。这些锆石Hf同位素数据揭示,撮科杂岩记录的地壳增生事件最早发生于古太古代早期(~3.5 Ga),随后于中太古代早期(~3.1 Ga)同步发生了显着的地壳增生和再造事件,最后于中太古代晚期(~2.85 Ga)再次经历了地壳改造。综合已发表的扬子陆块太古代基底杂岩的锆石U-Pb-Hf数据,确认它们具有不同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古元古代岩浆岩对研究扬子陆块早期演化及其在全球超大陆构型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揭示2件变二长花岗岩结晶于~2.22和~2.35 Ga,1件变花岗闪长岩结晶于~2.36 Ga,1件花岗质片麻岩结晶于2.34 Ga,并记录了~1.96 Ga变质作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2件变二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1.94和~1.89 Ga。这些样品具有负的锆石εHf(t)值(-14.0~-1.9)和明显老的TDM2年龄(3.50~2.93 Ga),指示大量古-中太古代地壳物质参与了古元古代的多期次地壳再造。结合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确定它们为古老地壳源岩部分熔融形成的过铝质花岗岩。2.36~2.33 Ga变花岗质岩代表一次碰撞事件终止后的后碰撞岩浆作用,而~2.22 Ga A2型花岗岩则可能产自与增生事件有关的弧后伸展环境。整合、对比扬子陆块东部与西部的古元古代锆石年龄数据,证实二者具有不同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其中,西部以广泛发育早古元古代(2.5~2.2 Ga)岩浆作用为特色,并经历了多期区域变质作用(2.50,2.36,1.97~1.95和1.86~1.83Ga);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部仅经历了2.15~1.85 Ga与俯冲、碰撞相关的岩浆和变质作用。扬子陆块广泛分布的2.0~1.9 Ga岩浆和变质记录可能响应于其初始克拉通化过程,与全球Nuna超大陆的聚合有关。火山-沉积序列可形成于各种类型的沉积盆地中,是探究超大陆聚合与裂解过程中地球深部动力学与表层盆地响应的关键记录。通安组是扬子陆块西南缘最具代表性的中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序列之一。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通安组一段底部变变玄武岩结晶于1.73~1.72 Ga,显示类似于OIB的地球化学性质;而三段中上部变凝灰岩和变玄武岩的形成时代为1.55~1.45 Ga,变玄武岩具有可与E-MORB相对比的地球化学特征。详细的野外观测和沉积学研究证实,一段为形成于陆内裂谷盆地的洪积扇-辫状河-滨岸相沉积,二段代表后裂谷热沉降阶段的稳定台地环境,三段已演化为深海盆地,可见发育于大陆斜坡的浊流沉积,四段为海洋环流不受限制的陆表海环境。碎屑锆石形态学与U-Pb年龄指示,通安组的碎屑物源主要为扬子陆块与多期碰撞事件有关的古元古代岩浆岩。综合区域岩浆-变质-沉积事件记录,确认以通安组为代表的中元古代早期火山-沉积序列较为完整地记录了1.75~1.40 Ga期间扬子陆块西南缘由陆内裂谷盆地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是全球Nun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岩石圈长期伸展的结果。通过系统研究盆地沉积序列中碎屑锆石的特征年龄和Hf同位素,可揭示沉积物源和盆地动力学的转换过程。会理群作为扬子陆块最具代表性的中元古代晚期地层之一,被认为是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沉积响应。采自会理群层型剖面的变碎屑沉积岩的碎屑锆石最年轻峰值年龄将其沉积时代大致限定为1.1~1.0 Ga。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会理群内部碎屑物源发生了急剧转变。其中,力马河组以2.34~1.72 Ga的碎屑锆石为主,具有多个物源供给区,如中元古代早期地层的沉积再循环;相比而言,天宝山组的物源具有双向性,主要剥蚀自邻近的岩浆岩,特别是同沉积作用的岩浆岩比例显着增加。基于本文新数据和区域地质观察,提出了一种新的中-新元古代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方案,即由早期(约1.18~1.06 Ga)的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演变为晚期(约1.05~0.94 Ga)的弧后伸展盆地。此外,认为扬子陆块中元古代晚期地层序列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之前的沉积记录。

许王[9](2019)在《中朝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的构造演化 ——来自岩浆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中朝克拉通由狼林-辽南、龙岗、鄂尔多斯、阴山等微陆块沿着三条造山带(胶-辽-吉带、中部造山带和孔兹岩带)在古元古时期(约1.9 Ga)碰撞拼贴而成。三条古元古代造山带也因此记录了有关哥伦比亚超大陆陆块聚散复杂演变过程的重要信息。其中,胶-辽-吉带是华北克拉通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古元古代造山带,是研究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聚散过程、揭示华北克拉通和朝鲜半岛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的立典靶区。多年来,尽管众多地质学家致力于理解胶-辽-吉带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但由于多期显生宙构造热事件(例如古太平洋俯冲)的改造,其完整的构造演化历史及相关的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仍然存在很大争议,包括(1)陆内裂谷打开与闭合模式,(2)陆-弧-陆碰撞模式,和(3)陆内裂谷打开-初始洋形成-大洋俯冲-碰撞造山模式。聚焦上述关键问题,本论文以胶-辽-吉带内形成时代明确并且具有较大时间跨度的古元古代岩浆岩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中出露于辽东半岛的变基性岩和长英质火山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研究,与此同时,对前人已发表的岩浆岩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而系统对比总结,并结合辽河群下部浪子山组碎屑锆石的详细年代学研究,首次揭示古元古代胶-辽-吉带完整的构造演化历史,建立其复杂演变过程的构造演化模式,为中朝克拉通东部陆块早前寒武纪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前人根据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空间分布和变质特征,将胶-辽-吉带划分为南、北两个亚带(在辽东半岛分为南辽河群和北辽河群)。其中,南辽河群变基性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局部为石榴斜长角闪岩;而北辽河群变基性岩则由变辉长岩、变辉绿岩和少量(石榴)斜长角闪岩所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南、北辽河群变基性岩具有相近的岩浆结晶年龄(约2130 Ma)和变质年龄(约1900 Ma),并显示出相似的全岩地球化学和Sm-Nd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是同一期岩浆活动在相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并且共同经历了古元古代后期的变质热事件的改造。进而揭示南、北辽河群(亚带)在古元古时期应该形成于相同的构造环境。全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辽河群变基性岩来自于受有限俯冲相关流体或熔体交代的亏损软流圈地幔,在尖晶石稳定域部分熔融而成,并且在其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广泛的结晶分异和地壳混染。这些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同于与现代陆内裂谷以及前寒武纪超大陆裂解相关的镁铁质岩石,也不同于典型的弧岩浆岩(包括大陆弧和大洋岛弧),表明它们不可能形成于陆内裂谷或者与火山弧相关的构造环境。这些同时具有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和部分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基性岩更有可能形成于弧后伸展环境。北辽河群的长英质火山岩主要为凝灰岩,多表现为夹层状产出于里尔峪组,呈近东西向带状分布,面积约300km2。SHRIMP锆石U–Pb年龄结果显示,这些变火山岩的原岩形成于约2170 Ma,早于弧后伸展环境的变基性岩。它们具有典型钙碱性英安岩-流纹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类似于现代的大陆弧安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这些长英质凝灰岩是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酸性岩浆(例如辽吉花岗岩)与少量基性岩浆(例如辽河群变基性岩)混合后,经过广泛结晶分异的产物,它们应该形成于弧后伸展之前的大陆弧环境。对目前已发表数据的综合研究表明,胶-辽-吉带的古元古代岩浆事件主要分为2190–2160 Ma、2160–2110 Ma、2110–2080 Ma、2000–1895 Ma和1875–1850 Ma等五期,它们的岩石学成因可以与相关构造演化阶段一一对应。(1)在狼林-辽南-Gyeonggi地块东南侧古元古代大洋板片向西北俯冲的早期阶段,强烈的板片回转导致海沟后撤以及上覆大陆岩石圈(即龙岗-辽南-狼林地块)的伸展,诱使软流圈地幔上涌并伴随减压熔融产生基性岩浆。与此同时,上覆的大陆地壳被底垫的基性岩浆加热,发生部分熔融产生2190–2160 Ma的铝质A2-型花岗岩,而少量基性岩浆与这些地壳熔体混合形成2180–2160 Ma的钙碱性英安质-流纹质凝灰岩。(2)随着上覆板片继续伸展并减薄,弧后盆地(或裂谷)打开并逐渐加宽,受有限俯冲相关流体或熔体交代的软流圈地幔上升至尖晶石稳定域并发生部分熔融,产生同时具有洋中脊玄武岩和部分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2160–2110 Ma基性岩。(3)东(北)侧的北澳大利亚克拉通与西侧的俯冲带在约2110–2080 Ma发生碰撞使得弧后伸展相关的基性岩浆活动停止。持续的碰撞和挤压进一步导致弧后盆地内新的初始俯冲,并出现弧前伸展。受俯冲板片和古老沉积物起源熔体交代的弧下地幔减压熔融形成2110–2080 Ma具有钙碱性和拉斑质特征的基性岩。同时,上覆大陆地壳受基性岩浆底垫并加热,发生部分熔融并形成2110–2080 Ma铝质A2-型花岗岩。(4)东(北)侧的北澳大利亚克拉通、中间的大陆弧(狼林-辽南-Gyeonggi地块)以及西侧的龙岗地块持续碰撞并开始造山,伴随有区域性的高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的峰期变质作用,加厚的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并产生2000–1895 Ma的埃达克质花岗岩。(5)古元古代晚期,陆-弧-陆之间的碰撞造山过程停止,紧随其后的是广泛的造山后伸展事件,与此同时,在狼林地块和胶-辽-吉带产生巨量的1875–1850 Ma岩浆岩,随后区域变质岩石发生了广泛的退变质作用(即折返与冷却)。浪子山组属于辽河群最下部地层单元,仅见于靠近龙岗地块的北辽河群北侧。对其中8件沉积岩样品进行的703个碎屑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浪子山组具有一个明显的约2529 Ma的年龄峰值,以及2700 Ma、2347 Ma和2198 Ma的次要年龄峰值。该年龄分布特征完全不同于辽河群的其它地层单元(2.2–2.1 Ga的年龄主峰)。物源区分析表明浪子山组沉积物主要来自北侧相邻的龙岗地块,仅极少部分可能来自胶-辽-吉带的早期岩浆活动。相关岩石组合与碎屑锆石年代学分布特征进一步表明,浪子山组在约2205–2190 Ma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由此可将胶-辽-吉带早期大洋板片俯冲的时限限定在2205 Ma之后。综上所述,东部陆块在古元古代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包括大洋板片初始俯冲、弧后伸展、弧后盆地(或裂谷)闭合、陆-弧-陆碰撞造山以及造山后伸展。

付俊彧,孙巍,汪岩,钟辉,那福超,杨帆,张广宇,于宏斌[10](2018)在《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吉林省永吉县头道沟地区出露许多与头道沟岩组相伴产出的镁铁—超镁铁质岩,鉴于其处于长春-延吉构造带附近而受到业内关注,但由于缺少高精度年代学资料,制约了对区域大地构造的深入研究。本文采用锆石U-Pb(LA-ICP-MS)方法,对镁铁—超镁铁质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变质辉绿岩年龄为270±5 Ma,变质橄榄岩中捕获锆石最小年龄为297 Ma,考虑岩石组合及二者紧密相伴产出,认为二者均形成于中二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岩中捕获的锆石记录了华北克拉通及其北缘多次重要的构造热事件。其中,变辉绿岩中获得446±6 Ma的年龄与变质橄榄岩中获得的不一致线下交点434±240 Ma年龄共同对应了华北克拉通北缘早古生代的重要构造岩浆热事件;大量的1.82.4Ga年龄对应古元古代辽吉造山带热事件;1377 Ma、1542 Ma与蓟县系建造时代对应;869997 Ma与青白口系建造时代对应;在变质辉绿岩中还存在众多3.03.2Ga锆石年龄。分析上述年龄结构及龙岗陆块北缘古生代地质体分布特征,推测研究区深部可能存在古老的变质基底,同时也表明研究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形成于陆内构造环境,而非蛇绿岩的组成成分,这对深化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Zircon SHRIMP age of Mesoarchaean meta-argilloarenaceous rock in the Anshan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ircon SHRIMP age of Mesoarchaean meta-argilloarenaceous rock in the Anshan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1.1.2 华北克拉通与成矿
        1.1.3 前寒武纪铀矿及构造背景
        1.1.4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思路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本论文依托的科研项目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量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地层
        2.1.2 构造
        2.1.3 岩浆岩
    2.2 区域放射性场特征
        2.2.1 参数特征
        2.2.2 放射性场特征
    2.3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早前寒武纪地质单元形成时代及成因探讨
    3.1 研究区地质特征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3 岩浆岩
    3.2 连山关岩体及辽河群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3.2.1 测试样品描述及U-Pb测年结果
        3.2.2 U-Pb年龄地质意义讨论
    3.3 韧性剪切带发育特征
        3.3.1 宏观变形特征
        3.3.2 微观变形特征
        3.3.3 有限应变测量
    3.4 古元古代基性岩发育特征
        3.4.1 基性岩样品的岩相学特征
        3.4.2 基性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
        3.4.3 基性岩的构造环境与物质源区
第4章 典型铀矿特征及铀成矿作用
    4.1 典型铀矿床特征
        4.1.1 连山关铀矿床
        4.1.2 黄沟铀矿床
        4.1.3 玄岭后铀矿床
    4.2 铀矿石特征
        4.2.1 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物质成分
        4.2.2 矿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
    4.3 铀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4.3.1 铀矿体围岩
        4.3.2 围岩蚀变特征
        4.3.3 微量元素特征
        4.3.4 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
    4.4 铀成矿作用
        4.4.1 铀成矿时代
        4.4.2 铀成矿温压、pH和Eh值
        4.4.3 铀源及热液来源
        4.4.4 铀的活化迁移
        4.4.5 铀的沉淀机制
第5章 构造演化与铀矿关系研究
    5.1 韧性剪切带与铀矿关系
        5.1.1 一级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
        5.1.2 二级控矿构造-脆性断裂带
    5.2 古元古代基性岩及与铀矿关系
        5.2.1 基性岩与铀矿的时空关系
        5.2.2 基性岩与铀矿的成因关系
    5.3 构造变形期次与演化历史
    5.4 铀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敦煌地块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大陆地壳生长与花岗岩类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现状
        1.2.3 中亚造山带大陆增生机制
        1.2.4 敦煌地块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及研究成果
        1.4.1 论文主要工作量
        1.4.2 研究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侵入岩特征
    2.4 变质作用特征
第三章 敦煌地块中寒武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3.1 引言
    3.2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3.3 分析结果
        3.3.1 锆石U-Pb年代学
        3.3.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3.3.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4 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3.4 讨论
        3.4.1 深成岩体的结晶年龄
        3.4.2 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
        3.4.3 构造背景
    3.5 小结
第四章 敦煌地块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4.1 引言
    4.2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4.3 分析结果
        4.3.1 锆石U-Pb年代学
        4.3.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4.3.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4 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4.4 讨论
        4.4.1 岩浆的形成温度
        4.4.2 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
        4.4.3 构造背景
    4.5 小结
第五章 敦煌地块古生代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和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5.1 .引言
    5.2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5.3 .分析结果
        5.3.1 锆石U-Pb年代学
        5.3.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5.3.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4 讨论
        5.4.1 形成时代
        5.4.2 岩石成因
        5.4.3 构造意义
    5.5 小结
第六章 敦煌地块东水沟泥盆纪复式岩体成因机制及地质意义
    6.1 引言
    6.2 野外地质及岩石学特征
    6.3 分析结果
        6.3.1 锆石U-Pb年代学
        6.3.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3.3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3.4 全岩Sr-Nd-Pb同位素组成
        6.3.5 矿物化学特征
    6.4 讨论
        6.4.1 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
        6.4.2 构造背景
    6.5 小结
第七章 敦煌地块构造属性
    7.1 敦煌地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演化
    7.2 构造归属探讨
第八章 敦煌地块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对中亚造山带南缘构造演化的启示
    8.1 敦煌地块古生代岩浆-变质作用时空分布规律
        8.1.1 古生代岩浆活动时空分布规律
        8.1.2 古生代变质作用演化规律
    8.2 敦煌地块古生代地壳厚度的变化
    8.3 敦煌地块古生代地壳生长
    8.4 中亚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
主要认识及展望
    1.主要认识
    2.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1 测试分析方法
        A.1.1 锆石阴极发光图像
        A.1.2 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
        A.1.3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A.1.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A.1.5全岩Sr-Nd-Pb同位素测试
        A.1.6 矿物化学分析
    A.2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2.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致谢
作者简介

(3)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格架
    1.1 前寒武纪花岗岩类年龄
        1.1.1 太古宙花岗岩类年龄
        1.1.2 元古宙花岗岩类年龄
    1.2 古生代花岗岩类年龄
        1.2.1 早古生代花岗岩类年龄
        1.2.2 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年龄
    1.3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格架
2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空间分布
    2.1 前寒武纪花岗岩类分布
    2.2 古生代花岗岩类分布
        2.2.1 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分布
        2.2.2 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分布
3 前中生代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特点

(4)鄂尔多斯地块基底研究新的思考与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鄂尔多斯地块基底构造及岩石类型
    1.1 地块基底构造
    1.2 钻井基底岩芯岩石类型
2 讨论
    2.1 基底组成
    2.2 基底属性及构造单元划分
        2.2.1 鄂尔多斯地块北部基底
        2.2.2 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基底
3 结论

(5)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项目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1.3.2 吉林省铜镍硫化物矿床勘查及研究现状
        1.3.3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实验测试方法
    1.6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2.1 太古宇
        2.2.2 古元古界
        2.2.3 新元古界
        2.2.4 古生界
        2.2.5 中生界
        2.2.6 新生界
    2.3 区域构造
        2.3.1 伊通—舒兰断裂
        2.3.2 辉发河—古洞河断裂
        2.3.3 敦化-密山断裂
        2.3.4 集安—两江断裂
    2.4 区域侵入岩
        2.4.1 太古宙
        2.4.2 元古代
        2.4.3 古生代
        2.4.4 中生代
        2.4.5 新生代
    2.5 区域变质岩
        2.5.1 新太古代
        2.5.2 古元古代
        2.5.3 新元古代
        2.5.4 早古生代
    2.6 区域矿产分布
第3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产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3.1 太古宙陆核的形成与发展
        3.1.1 华北克拉通太古宙陆核演化发展过程
        3.1.2 华北克拉通基底形成与演化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3.2.1 “辽吉洋”大地构造属性
        3.2.2 “辽吉洋”的构造演化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
        3.3.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3.2 年代学与Hf同位素特征
        3.3.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3.3.4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
        3.4.1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3.4.2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3.5 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3.5.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5.2 年代学特征
        3.5.3 地球化学特征
        3.5.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3.5.5 成岩构造背景
    3.6 吉林地区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相关的构造演化史
第4章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典型矿床研究
    4.1 吉林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
    4.2 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研究
        4.2.1 小陈木构铜镍硫化物矿床
        4.2.2 赤柏松铜镍硫化物矿床
        4.2.3 中-晚三叠世铜镍硫化物矿床
        4.2.4 早侏罗世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分析
第5章 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
    5.1 区域成矿条件
        5.1.1 地层条件
        5.1.2 构造条件
        5.1.3 岩浆岩成矿专属性
    5.2 成矿规律
        5.2.1 时空分布规律
        5.2.2 矿化富集规律
    5.3 找矿潜力与找矿方向
        5.3.1 找矿潜力评价
        5.3.2 找矿方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华北克拉通胶北地块高压麻粒岩与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区域地质概况
    2.2 胶-辽-吉带地质概况
    2.3 采样位置
    2.4 胶北地块的矿产资源
3 岩相学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3.2 高压基性麻粒岩
    3.3 长英质麻粒岩
    3.4 斜长角闪岩
    3.5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4 矿物化学特征
    4.1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4.2 高压基性麻粒岩
    4.3 长英质麻粒岩
    4.4 斜长角闪岩
5 变质温压条件估算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原理
    5.2 高压基性麻粒岩
    5.3 长英质麻粒岩
    5.4 斜长角闪岩
6 年代学
    6.1 高压基性麻粒岩中的锆石U-Pb定年及其REE特征
    6.2 长英质麻粒岩中的锆石U-Pb定年
    6.3 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U-Pb定年及其REE特征
7 讨论
    7.1 基性和长英质麻粒岩及角闪岩的变质作用演化与P-T轨迹
    7.2 高压麻粒岩及其相关岩石的变质年代
    7.3 P-T-t轨迹及高压-超高温变质作用的构造意义
    7.4 胶-辽-吉带的形成与演化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前景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TTG和绿岩带成因及动力学机制
        1.2.2 板块构造起源的地质记录和研究方法
        1.2.3 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3 研究课题的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华北克拉通大地构造单元特征
    2.2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花岗绿岩带
        2.2.1 登封杂岩
        2.2.2 安沟杂岩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矿物化学
    3.2 全岩主微量元素
    3.3 单矿物U-Pb同位素定年
第四章 登封杂岩构造变形、时代及构造背景
    4.1 引言
    4.2 岩石构造单元及野外地质特征
        4.2.1 TTG片麻岩
        4.2.2 登封绿岩带
        4.2.3 变闪长岩
        4.2.4 同构造-后构造侵入岩
    4.3 构造变形及运动学特征
        4.3.1 面理及线理
        4.3.2 不对称组构
        4.3.3 逆冲、双重和基质夹岩块构造
    4.4 地球化学
    4.5 年代学
    4.6 讨论
        4.6.1 形成、变形和变质时代
        4.6.2 登封绿岩带构造环境
        4.6.3 与显生宙增生杂岩的差异
        4.6.4 俯冲极性与侵位过程
        4.6.5 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4.7 小结
第五章 登封杂岩变质P-T演化及构造意义
    5.1 引言
    5.2 野外地质特征与岩相学
        5.2.1 西部岛弧-弧前单元
        5.2.2 东部增生杂岩单元
    5.3 矿物化学
    5.4 年代学
    5.5 相平衡模拟与温压计
        5.5.1 西部岛弧-弧前单元
        5.5.2 东部增生杂岩单元
    5.6 讨论
        5.6.1 变质P–T演化
        5.6.2 变质时代
        5.6.3 对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的启示
        5.6.4 对新太古代地球动力学体制的启示
    5.7 小结
第六章 安沟杂岩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
    6.1 引言
    6.2 岩石构造单元及野外地质特征
    6.3 岩相学
    6.4 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
    6.5 地球化学
    6.6 讨论
        6.6.1 形成、变质和变形时代
        6.6.2 元素活动性与地壳混染评估
        6.6.3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6.6.4 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6.7 小结
第七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构造及其动力学演化
    7.1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
    7.2 对太古代末期地球动力学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8.3 问题及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清单

(8)扬子陆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对超大陆旋回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超大陆旋回
        1.2.2 华南早前寒武纪地质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论文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2章 太古代结晶基底形成与演化
    2.1 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概况
        2.1.2 撮科杂岩
    2.2 岩石学特征
    2.3 分析结果
        2.3.1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LH12
        2.3.2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LH14
        2.3.3 奥长花岗质片麻岩样品LH15
        2.3.4 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样品LH18
        2.3.5 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样品LH20
        2.3.6 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样品LH22
    2.4 讨论
        2.4.1 扬子陆块南部中太古代基底
        2.4.2 地壳增生与再造事件
        2.4.3 对扬子陆块早期演化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古元古代多期次碰撞事件
    3.1 地质背景及样品
        3.1.1 区域地质概况
        3.1.2 岩石样品描述
    3.2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
        3.2.1 SHRIMP U-Pb年龄及Hf同位素
        3.2.2 LA-ICP-MS U-Pb年龄及Hf同位素
    3.3 全岩地球化学
        3.3.1 变二长花岗岩样品CK01
        3.3.2 变二长花岗岩样品CK02&变花岗闪长岩CK03
        3.3.3 花岗质片麻岩样品MJC03
    3.4 讨论
        3.4.1 变花岗质岩的岩石成因
        3.4.2 构造热事件的时空格架
        3.4.3 早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3.4.4 对Nuna超大陆聚合的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元古代早期板内伸展作用
    4.1 地质背景
        4.1.1 区域地质概况
        4.1.2 通安组
    4.2 岩石学特征
    4.3 分析结果
        4.3.1 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4.3.2 全岩元素地球化学
    4.4 讨论
        4.4.1 通安组沉积时限
        4.4.2 变玄武岩的岩石成因
        4.4.3 变碎屑沉积岩的物源
        4.4.4 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化
        4.4.5 对Nun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元古代晚期盆地动力学转换
    5.1 地质背景
        5.1.1 区域地质概况
        5.1.2 会理群
    5.2 岩石学特征
    5.3 分析结果
        5.3.1 锆石形态学与Th/U比
        5.3.2 锆石U-Pb年代学
        5.3.3 锆石Lu-Hf同位素
    5.4 讨论
        5.4.1 会理群沉积时限的约束
        5.4.2 会理群沉积物源转换
        5.4.3 沉积盆地动力学演变
        5.4.4 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9)中朝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的构造演化 ——来自岩浆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2.1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2.2 胶-辽-吉带构造演化的研究现状
        1.2.3 胶-辽-吉带内岩浆岩的研究现状
        1.2.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主要工作量、实验测试方法以及文献数据来源
        1.3.1 主要工作量
        1.3.2 测试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部陆块区域地质
        2.1.1 龙岗地块
        2.1.2 辽南-狼林地块
    2.2 胶-辽-吉带
        2.2.1 古元古代地层
        2.2.2 古元古代沉积岩的沉积时代
        2.2.3 古元古代变质岩
第三章 辽东半岛古元古代变基性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
    3.1 野外产状和岩石学特征
        3.1.1 野外产状
        3.1.2 岩石学特征
    3.2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3.2.1 北辽河群变基性岩
        3.2.2 南辽河群变基性岩
    3.3 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
        3.3.1 变质作用和后期蚀变对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
        3.3.2 主、微量元素和Sm–Nd同位素组成
    3.4 讨论
        3.4.1 南、北辽河群的关系:两类变基性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对比
        3.4.2 结晶分异
        3.4.3 岩浆源区和成因
        3.4.4 构造环境
    3.5 辽河群变基性岩小结
第四章 辽东半岛古元古代长英质凝灰岩的成因
    4.1 野外产状和岩石学特征
    4.2 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
    4.3 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
        4.3.1 变质作用和后期蚀变对地球化学组成的影响
        4.3.2 主、微量元素和Sm–Nd同位素组成
    4.4 河栏长英质凝灰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
    4.5 河栏长英质凝灰岩小结
第五章 胶-辽-吉带的构造演化
    5.1 文献数据来源
    5.2 地球化学结果
    5.3 古元古代岩浆岩的年代学格架
        5.3.1 ~2190–2160 Ma片麻状花岗岩和长英质凝灰岩
        5.3.2 ~2160–2110 Ma变基性岩
        5.3.3 ~2110–2080 Ma花岗岩和变基性岩
        5.3.4 ~2000–1895 Ma花岗岩
        5.3.5 ~1875–1850 Ma花岗岩和中-碱性岩石
    5.4 岩浆岩的成因与胶-辽-吉带构造演化
        5.4.1 ~2190–2160 Ma岩浆岩与俯冲早期阶段
        5.4.2 ~2160–2110 Ma变基性岩与弧后伸展
        5.4.3 俯冲极性与大陆弧
        5.4.4 ~2110–2080 Ma花岗岩和变基性岩与弧后盆地(或裂谷)初始闭合 · 1085.4.5 ~2000–1895 Ma埃达克质花岗岩与碰撞造山
        5.4.5 ~2000–1895 Ma 埃达克质花岗岩与碰撞造山
        5.4.6 ~1875–1850 Ma岩浆岩与碰撞后伸展
第六章 辽东半岛浪子山组碎屑锆石:约束俯冲起始的时限
    6.1 岩石学特征
    6.2 碎屑锆石测试结果
    6.3 讨论
        6.3.1 浪子山组碎屑锆石的年龄分布特征
        6.3.2 浪子山组的沉积物源
        6.3.3 浪子山组的沉积时代
        6.3.4 浪子山组的沉积环境:约束古元古代俯冲起始的时限
    6.4 浪子山组碎屑锆石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背景
2锆石U-Pb (LA-ICP-MS) 年龄
    2.1分析方法
    2.2样品描述及分析结果
        2.2.1 PM002LT68样品 (变辉绿岩)
        2.2.2 PM004LT17样品 (变辉绿岩)
        2.2.3 PM002LT102样品 (透闪石蛇纹石滑石化橄榄岩)
        2.2.4 PM003TC60样品 (蛇纹石化透闪石化橄榄岩)
3讨论及意义
4结论

四、Zircon SHRIMP age of Mesoarchaean meta-argilloarenaceous rock in the Anshan are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辽东连山关地区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D]. 吴迪. 吉林大学, 2021
  • [2]敦煌地块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对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响应[D]. 甘保平.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东北地区前中生代花岗岩类年龄与时空分布[J]. 陈会军,付俊彧,钱程,庞雪娇,钟辉. 地质通报, 2021(06)
  • [4]鄂尔多斯地块基底研究新的思考与认识[J]. 张成立,苟龙龙,白海峰,胡漾,武春英. 岩石学报, 2021(01)
  • [5]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D]. 薛昊日. 吉林大学, 2020(01)
  • [6]华北克拉通胶北地块高压麻粒岩与斜长角闪岩的变质作用及年代学研究[D]. 陈爽.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7]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增生碰撞造山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启示[D]. 黄波.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8]扬子陆块西南缘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其对超大陆旋回的响应[D]. 崔晓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9]中朝克拉通古元古代胶-辽-吉带的构造演化 ——来自岩浆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约束[D]. 许王.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10]吉林永吉县头道沟地区镁铁—超镁铁质岩U-Pb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J]. 付俊彧,孙巍,汪岩,钟辉,那福超,杨帆,张广宇,于宏斌. 地质学报, 2018(09)

标签:;  ;  ;  

鞍山地区中太古代变泥质岩锆石SHRIMP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