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烦人”的思考

关于“烦人”的思考

一、关于“烦”的随想(论文文献综述)

兰颐[1](2021)在《二胡演奏音色美探究 ——以《秦腔主题随想曲》、《江南春色》为例》文中认为

刘广利[2](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王忠民[3](2021)在《王一亭花鸟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一亭(1867-1938)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海派重要的写意花鸟画家之一,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其写意花鸟画风与任伯年、吴昌硕画法风格一脉相承,并吸收了西洋画法特点,又与民间美术相融,雅俗共赏。作为主体和研究对象的王一亭,在民国的场域中是多重身份的集合体,并非是后世所建构的艺术家或商人这样较为单纯和片面的身份。因而,我们对于王一亭的解读,应把其置放在整个海派的背景下。在民国时期不仅延续了金石入画这一传统画学,而且在写意花鸟画的现代化实验领域和现代展览机制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晚清到民国时期政坛复杂而又多变,王一亭身兼书画家、艺术活动家以及艺术赞助人为一身的综合身份以及在海上画坛的位置和影响力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多重身份建构的主题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形塑了王一亭的花鸟画风,而花鸟画创作,亦成为王一亭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相互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博涉与精取”的高度。本文详细梳理和探讨王一亭绘画早期的博涉与日常生活及交游之间的形构关系,并将之置放于民国上海这一具有“世界场域”的租界城市的历史情境中进行细致考察,探讨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写意花鸟画带来的重大影响。其一,笔者对于王一亭花鸟画风格特征以及散见于画跋中的艺术思想进行理论透视,从中管窥王一亭的绘画观念和审美思想;其二,在此论述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王一亭日常生活、交游与画风建构的关系,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风格成因的背后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形塑。最后,笔者以其花鸟画创作中福寿吉祥题材为例,着重探讨并试图厘清王一亭花鸟画创作题材、风格与心理认同的关系。微观而言,探讨作为主体的王一亭在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进行的个体选择与价值认同;宏观而言无疑是民国时期历史语境下“文化转型”这一时代大潮对于类似王一亭——作为多重身份交融的个体的“投射”。总之,本文在探讨王一亭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新检视王氏在近代美术史的文化转型中的问题和现象;王一亭的博涉与精取为其花鸟画风格演变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王一亭的绘画经历和实践中得来的宝贵经验在探索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朱福芳[4](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指出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杨绍军[5](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徐燕芳[6](2019)在《巴金文学创作的序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金非常重视序跋的写作,在其一生丰富曲折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写下大量的序跋。作为一种文体,巴金序跋承担十分全面的功能。作者在序跋中向读者说明介绍作品相关情况,以引导读者进入文本阅读;阐释创作意图、揭示主题,并阐明文学创作与现实经验的关系,这一切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并向读者辩白,纠正误读,使其接近作家本意和文本中心。这些序跋是对作品文本的延伸,进一步丰富了文本内涵。同时,巴金选择书信体、散文诗、抒情小品等多种文体样式表达自我。他的序跋叙事抒情杂以描写议论,并以浓郁深厚的个人情思贯穿始终,增强了表达效果,充分感染读者,扩展了序跋的表现力,提高了序跋的文学审美价值。尽管有多种不同话语方式的选择,但与其他作家的序跋不同的是,巴金的序跋有着鲜明的对话意识,“对话式”是巴金序跋内在的深层的话语模式。巴金期待读者,有着强烈的交流欲望。他始终自觉关照读者的阅读体验,注意在序跋中与读者对话交流,在序跋中定位心目中的读者,并与不同层次的读者形成互动。当序跋面对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自我,共时言说和历时言说也有所不同。巴金的文学创作序跋在文体功能和形式上既继承又发展了传统序跋,为现代文学序跋写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臧昉[7](2019)在《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日语体学方面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然而纵观这些研究不难发现,语言学家们热衷于探讨表示具体的、在某一时刻或时段发生的事件和过程的动词体意义(以下称限定性时间表达),而非具体性和非确定性的,即重复性、习惯性或时间概括性的动词体意义(以下称非限定性时间表达)却被束之高阁,留下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譬如完成体的非限定性时间表达中存在一种名为“直观示例意义”的体意义,至今鲜有研究者论及。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直观示例意义展开论述,通过分析直观示例意义与其他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的差异,探明这一意义在非限定性时间表达范畴中的位置。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对直观示例意义进行详细论证,考察其语法意义及功能。本文由“理论研究”和“实例研究”两大部分构成。首先,在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的第一章节中,着重介绍日本语言学界就文学篇章中的时态问题所作的阐述,并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长期以来,语言学家们通常认为文学篇章中的非过去时属于“历史性现在”亦或“眼前描写”等用法,然而经考察发现,其中不乏一些属于直观示例意义却被误读误判的。究其原因,主要是语言学家们往往关注于时态的变化,却忽视了体意义的作用力。通过对先行研究中被误读例句的重新解读,本研究指出,过去被解释为“历史性现在”及“眼前描写”的语言现象中存在一部分属于本研究所探讨的直观示例意义,动词非过去时完成体具有“使具体事件典型化”的直观示例意义,应当从形态论的角度予以分析和解释。第二章节主要内容是直观示例意义的研究史。首先介绍了俄罗斯语言学界有关直观示例意义的重要研究,指出这些研究的分析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中法国语言学家A.Mazon.所着《俄语动词体的用法》一书中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对于包含直观示例意义在内的动词体意义研究有着深远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接着介绍了日本语言学家铃木泰的研究。铃木泰率先将俄语中直观示例意义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日语中,提出直观示例意义属于古代日语中动词完成体的体意义之一。本章中还对日语语言学界对于“例示(日语)”这一概念如何阐释做了详尽的调查和研究,指出在过去的研究中,所谓“例示(日语)”,主要是指“?でも”“?とか、?とか”“?たり、?たり”等表示例举或并列关系的语言现象,与本文所探讨的直观示例意义有着本质性差别,应当予以区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第三章探讨了日语语言学界有关重复性这一体意义的先行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在过去的研究中,语言学家们对于重复性的解释发生了质的变化。早先的研究坚持从体意义的角度予以解释,渐渐地,语言学家们开始从情态的角度来解释重复性,甚至有学者提出重复性不应被视为形态论层面的动词体意义。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现代日语中,持续体的本质意义是“持续性”,这与重复性并无冲突,因此重复性可以由持续体来表达很容易理解。有趣的是重复性也可以由完成体来表示。表达事件周而复始、反复发生的重复性与“完整性=极限性”这一完成体的基本意义是有冲突和矛盾的。因此如何从体意义角度解释重复性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使得语言学家们不得不另辟蹊径,转向从情态的角度予以解释。面对这一现状,本文指出,重复性意义中两体对立关系消失,发生了体的中和这一当今日语体学界较为主流的观点值得商榷。并例举强有力的实例,论证了表示重复性这一体意义时两体之间的差别:用持续体描述事件的重复性时,说话人置身于由一次次间断反复发生的事件汇集成的大规模事件的过程之中,强调的是过程意义。而完成体则可以在排除过程意义的情况下表示重复性。当使用完成体描述事件的重复性时,说话人关注的不再是反复这一过程,而是把由一次次间断反复发生的事件汇集而成的大规模事件看成一个整体加以描述。可以说,从体意义角度对重复性作出的这一阐释是本论的重要观点之一。第四章承接前一章所述内容,首先说明在过去的研究中,语法学家们仅关注到了简单重复性这一类别的重复性,却忽略了直观示例意义这一类别的重复性的存在。接着,通过对比分析直观示例意义与简单重复性及一般恒常性等体意义的差异,阐述其在非限定性时间表达范畴中所占的位置。直观示例意义与简单重复性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简单重复性单纯地表示事件的反复发生,而直观示例意义则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表示典型性事件,因此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是一种包含了“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性”和“反复性”这两个要素的复合性时间意义。(2)简单重复性描述单个行为的反复发生,而直观示例意义描述的是由两个以上有着继起、因果等关系的行为所构成的事件的反复发生。(3)简单重复性可以由持续体和完成体两种体来表示。而直观示例意义原则上只能用完成体来表示。这是因为,尽管直观示例意义表现的不是特定时间点(段)上发生的具体的事件,但“一次性事件的完成性”这一要素显得尤为突出。(4)使用简单重复性的动词进行表达时,说话者将反复发生的事件“等大小”地重现。而使用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进行表达时,说话者通过想象力的作用将反复发生的事件聚合为一个整体来看待。(5)简单重复性的动词句中,常常出现“毎日、时々、いつも、ずっと”等表示频率的副词。然而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通常不会与这些副词共起。(6)简单重复性存在时态的对立,直观示例意义则没有。(7)简单重复性与直观示例意义均具有时间非限定性特征,然而只有简单重复性与情态的不确定潜在性有着密切关联。我们将直观示例意义划归为非时间限定性范围,并不是因为直观示例意义具备在任意时刻均有可能发生这一不确定潜在性,而是因为其具有使具体事件典型化这一重要特征。(8)简单重复性与直接观察或观察在记忆中的重现相关。尽管其描述的事件无法与具体的某一时刻绑定,但事件的反复发生是可观察的。然而在直观示例意义中,典型性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所得,而是作为由人的心智确定的信息出现的。直观示例意义与一般恒常性的差异主要有如下三点。(1)一般恒常性所表达的是事件可以不受量的限制无休止重复,因此可以说这一意义与简单重复性是有共通之处的,然而究其本质,一般恒常性本质上表现的不是事件的重复发生,而是具有指示某一事件的功能,因此,这种用法与着重表现事件典型性的直观示例意义有着本质性差异。(2)一般恒常性表示事件可以在时间轴上的任意时刻或时段发生,也就是说表现的是一种恒常不变的特性。而直观示例意义表达的是事件非个例发生的典型性特征。(3)一般恒常意义表示事件有100%的可能性发生,即事件的恒常性,因此无法与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高低的频率副词共起。直观示例意义动词同样无法与频率副词共起,这是由于典型性与事件重复发生的频率并无关联。第五章节中,探讨了日语小说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研究表明,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可将直观示例意义细分为“习惯型”“类型型”“偶发型”这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直观示例意义各有特点,但在以下几点上是共同的。a.表示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通常不会单个出现,而是数个动词连用。直观示例意义中,所表示的事件被聚合为一个整体看待,事件的结果意义被强化,因此这些动词表示的事件之间有着时间上的先后关系。b.数个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所表示的数个事件组成一个连贯的统一体,生动具体地描述某一典型事件的步骤或过程。c.以段落为单位来呈现事件的典型性。d.直观示例意义动词所在的句子或上下文中或多或少需要有提示事件反复发生的说明语,这些说明语是我们判断其是否是直观示例意义的重要标识。经考察,日本社会派小说家石川达三的作品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尤为突出,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动词对其作品文体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以小说《破碎的山河》为例,分析探讨了石川达三如何运用直观示例意义动词描述人物的行为,使得人物的行为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体现象,更是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淋漓尽致地凸显在读者面前,客观上起到了引发读者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去思考的积极意义。第六章探讨翻译文学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选取了屠格涅夫小说《猎人日记》的日译本中《幽会》以及《森与旷野》这两篇文章进行了考察分析。二叶亭四迷曾先后两次翻译《幽会》,第一次几乎通篇使用过去时,第二次则采用了过去时和非过去时混用的表达方式。对于前后两次译稿中动词时态的变化,过去的研究给出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地从叙述者视点切换的角度出发。然而本研究考察发现,文章开篇的景色描写部分被改译为非过去时与直观示例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次译稿的该部分描写中有六处采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可以说正是因为二叶亭四迷意识到了这部分描写的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自然景象,继而舍“形似”而求“神似”地采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非过去时完成体动词,将屠格涅夫笔下雨后森林典型的自然景象生动而具体地再现出来。同时,研究发现《森与旷野》一文中贯穿全文地使用了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可以说直观示例意义在文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时间表达的角度来看,该篇由两种类型的语段构成,最主要、所占篇幅最长的是以非过去式完成体动词谓语句为主要句式的语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非过去式完成体动词绝大部分表示的都是直观示例意义。另一种则是以非过去式持续体动词谓语句为主要句式的语段,这种类型的语段尽管在文中占据篇幅较少,但是作用却不可小觑,非过去式持续体动词的使用使得叙事得以停留,说话者可以对一个场景中同时发生的不同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之外,赋予所描写事件以普遍意义的无人称叙述也是该篇的一大特色。直观示例意义动词与无人称句,二者相辅相成,将叙述者感知到的自然风景作为一种典型,绘声绘色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第七章探讨非虚构类文章中直观示例意义动词的使用情况。根据文本的时体特点的不同,将非虚构类文章分为体验型和非体验型两类进行考察分析。经考察,和文学作品一样,非虚构类文章中也存在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然而与体验型非虚构类文章不同,非体验型的说明类文章中,直观示例意义的动词完成体所表现的事件虽具有典型性,但具体性几乎全无。典型的直观示例意义表示的重复性事件是兼具典型性和具体性的,因此,不得不认为诸如操作指南、菜谱之类的非体验型非虚构类文本中的直观示例意义属于边缘化的、非主体的用法。

周亚欧[8](2019)在《凤子主编的《人世间》杂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着名女编辑、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凤子在桂林时期和上海时期主编的文学期刊《人世间》的考察,旨在对现代文学史上的这份知名文学期刊能有一个深入的研究。本文第一章考察桂林版《人世间》的办刊背景,并对桂林版《人世间》的刊物基本面貌和编辑、印刷、发行情况进行说明和探究。第二章考察上海版《人世间》的办刊背景,并对上海版《人世间》的刊物基本面貌和编辑、印刷、发行情况进行说明和探究。第三章探究了凤子的文学编辑思想,而且对刊登的具体文学作品进行了分类探究和系统分析,以此来论述《人世间》的创作实绩。结语部分则考察了《人世间》的历史意义。

李林荣[9](2018)在《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文中提出一进入现代以来,散文成了文坛的小摆设。唐弢先生总结的现代文学创作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体并包"的格局里,口头或书面罗列起来,散文虽说固然坐不了第一把交椅,却也从不曾落得叨陪末座的地位。但实际上,在表面看来不分位次尊卑、品阶高下的现代及至当代文学体裁系统里,依人们的心理感受和阅读期待而言,无论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的评论家、研究者,多会不由自主地把散文摆在文体系统的底层或边缘,排在文体价

章涛[10](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二、关于“烦”的随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烦”的随想(论文提纲范文)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3)王一亭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关于王一亭花鸟画研究的现状
        一 关于王一亭生平的研究
        二 关于王一亭交游的研究
        三 关于王一亭绘画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视角
第一章 “博涉”之“博”——王一亭绘画的取法与师承
    第一节 王一亭绘画的早期蒙养
        一 家庭书画氛围的影响
        二 晚清金石学的余绪
        三 王一亭早期花鸟画的师承
    第二节 王一亭与“海上画派”
        一 拜师任伯年与徐小沧
        二 与吴昌硕的师友情缘
        三 王一亭对海派风格的继承
        四 王一亭在海上画派中的位置
        五 王画吴题:采访中对相关问题的再认识
第二章 中西共鉴——王一亭绘画的积学与互融
    第一节 王一亭对西方绘画理念的接受
        一 对景写生观念的理解
        二 油画的新尝试
        三 王一亭花鸟画中西方绘画观念自然生成
    第二节 东方传统艺术门类的融通与互补
        一 诗、书、画、印的审美综合
        二 笔墨与程式的互衬
    第三节 中国画科的边界与交融
        一 山水、花鸟、人物的边界
        二 以线塑形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第三章 “博涉”到“精取”之变的内外因
    第一节 王一亭花鸟画转变的形式
        一 从“小写意”到“大写意”
        二 笔法转变的契机与表现
    第二节 文化认同——艺术观念转变的内因
        一 王一亭绘画思想承变的境遇
        二 文化认同的自律性
    第三节 环境、条件与个人抉择的外因
        一 民国时期海上画坛和美术教育的赞助人
        二 绘画风格的继承与个性化推进
        三 民间审美文化的借鉴与再创造
第四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新变
    第一节 题材的扩展
        一 从生活到画面
        二 绘画题材扩展的表现
        三 笔墨与题材的适应调和
    第二节 笔墨语言的创新
        一 水、色、墨破染与勾勒技巧的分期演进
        二 色彩语言的融合发展
        三 个性化的构图手法
        四 笔墨程式的突破
    第三节 中西绘画融合的拓展
        一 西洋造型手法的吸收
        二 背景渲染与光色意识
第五章 王一亭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与时代意义
    第一节 境界高远: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题材的范围
        二 主题的提炼
        三 寓意与象征
    第二节 画为心声:悲悯情怀的表现
        一 从生活体验到笔墨转换
        二、悲悯情怀与精神寄托
    第三节 孑然独立:王一亭绘画的意义与回响
        一 王一亭花鸟画的时代内涵
        二 时代审美观视野下王一亭花鸟画的格调
        三 王一亭花鸟画的现代性与当代意义
        四 王一亭花鸟画的价值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王一亭现存作品图录
附录二 访谈资料汇总
附录三 笔者考察王一亭故居影像资料
附录四 王一亭常用印索引
附录五 吴昌硕曾孙吴越先生提供影印资料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巴金文学创作的序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条无声的河流
    第一节 巴金序跋的写作概况
    第二节 巴金序跋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从文体的角度深化巴金序跋研究
第一章 巴金序跋的文体功能
    第一节 说明以引导阅读
    第二节 诠释与自我诠释
    第三节 回应误读与辩污
第二章 巴金序跋的文本形态
    第一节 多彩的文体样式
    第二节 作家心灵的镜子
第三章 巴金序跋的深层结构
    第一节 鲜明的对话意识
    第二节 隐含读者的确认
    第三节 作者与读者的互动
    第四节 共时言说与历时言说
余论 独具个性的艺术创造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中文摘要
要旨
序章
    1.问题の所在
    2.本稿の构成
第一部 理论的研究——例示的用法を中心に——
    第1章 语りの时制の研究
        1.问题の所在
        2.テンス·アスペクトの観点から言及される研究
        3.语りの问题とのかかわりで言及される研究
        4.结び
    第2章 「例示的用法」の研究史
        1.ロシア语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1.1 マスロフの説
        1.2 ボンダルコの説
        2.3 アンドレ·マゾンの説
        2.古代日本语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3.従来の研究における「例示」という概念
        3.1 名词的要素のとりあげかた
        3.2 并列形式による例示
    第3章 〈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の见直し——例示的用法との関连において
        1.问题の所在
        2.アスペクトとテンスという文法的カテゴリー
        3.〈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の再検讨
        3.1 金田一春彦の研究
        3.2 吉川武时の研究
        3.3 铃木重幸の研究
        3.4 高桥太郎の研究
        3.5 工藤真由美の研究
        3.6 须田义治の研究
        3.7 铃木泰の研究
        3.8 〈くりかえし〉の研究における问题点のまとめ
        4.アスペクト的な観点からみた〈くりかえし〉について
    第4章 非アクチュアルな时间表现の区别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の位置付け
        1.问题の所在
        2.例示的用法と単纯な反复用法との相违
        3.例示的用法と一般的恒常的な意味との相违
第二部 実例研究
    第5章 日本语の小説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1.はじめに
        2.资料及び调査方法
        2.1 .例文の収集方法
        2.2 .出典と用例数の详细
        3.例示的用法のタイプ
        4.実例分析
        4.1 .[1]「习惯型」
        4.2 .[2]「类型型」
        4.3 .[3]「偶発型」
        5.石川达三の用いた例示的用法
        5.1 .石川达三の作品
        5.2 .実例分析??『伤だらけの山河』を対象に
    第6章 ツルゲーネフ作『猟人日记』の訳本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1.はじめに
        2.资料について
        3.「あひゞき」の例示的用法
        3.1 .全体の构成
        3.2 .例示的用法の使用実态
        3.3 .时制形式の选択と例示的用法の相関
        4.「森と旷野」の例示的用法
        4.1 .全体の构成
        4.2 .例示的用法の使用実态
        4.2.1 .基本的パターン
        4.2.2 .周辺的パターン
        4.3 .例示的用法の継起性と同时性
    第7章 ノンフィクションのテクストにおける例示的用法
        1.はじめに
        2.体験的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2.1 .通信文
        2.2 .随想文
        2.3 .児童作文
        3.非体験的ノンフィクション
        3.1 .案内书
        3.2 .自然科学文
        3.3 .マニュアル·レシピ
        4.结び
终章 まとめと今後の课题
参考文献

(8)凤子主编的《人世间》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桂林版《人世间》的办刊历程、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办刊历程
        1.桂林版《人世间》的前身
        2.时代环境
        3.办刊经过
    (二)刊物分析
        1.内容统计
        2.副文本
二、上海版《人世间》的办刊历程、内容统计与分析
    (一)办刊历程
        1.时代环境
        2.办刊经过
    (二)刊物分析
        1.内容统计
        2.副文本
三、凤子的文学编辑思想与《人世间》的文学实绩
    (一)从《人世间》看凤子的文学编辑思想
    (二)《人世间》的文学实绩
        1.小说创作
        2.散文(杂文)创作
        3.诗歌创作
        4.戏剧创作
        5.文学理论与批评
        6.翻译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凤子主要文学出版活动简表(1936-1949)
附录2:桂林版《人世间》目录
附录3:上海版《人世间》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论文提纲范文)

(10)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第二节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第二章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第一节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第二节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第三节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第三章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第三节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第四节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第一节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第四节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第五章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第二节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第三节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结语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四、关于“烦”的随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二胡演奏音色美探究 ——以《秦腔主题随想曲》、《江南春色》为例[D]. 兰颐.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3]王一亭花鸟画研究[D]. 王忠民.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6]巴金文学创作的序跋研究[D]. 徐燕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现代日语非限定性时间表达研究 ——以“直观示例意义”为主[D]. 臧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凤子主编的《人世间》杂志研究[D]. 周亚欧. 温州大学, 2019(01)
  • [9]散文风云40年——从招魂、乞灵到述史、纪实的一段话语史[J]. 李林荣.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5)
  • [10]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关于“烦人”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