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街地下车行系统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评估(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宫伟军[2](2019)在《基于不同火灾场景的城市隧道人员疏散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跨区域交通出行需求增大,为完善城市交通路网,提升城市商业群的交通设施服务品质,城市公路隧道在交通建设中被大量采用。城市隧道交通具备以下交通特点,即常发性、周期性交通拥堵/阻塞,朝夕现象明显,交通流量大、人员基数多,交通合流、分流交织区段复杂等,城市隧道交通环境的封闭性又与普通道路不同,一旦发生火灾,后果极其严重。城市公路隧道火灾场景的发生概率、燃烧规模、火灾引燃发展规律、人员疏散组织等与非城市隧道有较大区别,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理论计算、公式推导、交通调查、随机抽样模拟、数值仿真等方法,对城市隧道燃烧规模的发生概率与多因素影响下城市隧道火灾人员疏散安全性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疏散安全设计参数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对城市公路隧道火灾事故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得到车辆自燃原因占66.7%,车辆相撞起火原因占25.5%。从城市交通隧道车辆火灾蔓延机理理论分析,得到仅考虑一次引燃情况时,单向交通两车道隧道内不同火灾场景下可引燃的车辆数目为0辆或1辆或2辆,单向交通三车道隧道不同火灾场景下可引燃的数目为0辆或1辆或2辆或4辆。2)编写了基于蒙特卡洛思想的两车道隧道和三车道隧道燃烧规模发生概率的模拟代码,利用MATLAB平台实现了百万次不同工况火灾场景数值模拟,得到了两车道隧道25MW燃烧规模引燃场景的发生概率在15%以上,三车道隧道25MW燃烧规模的引燃火灾场景发生概率在20%左右。从火灾发生概率和燃烧规模两方面考虑,5MW、20MW、25MW、30MW、40MW、60MW的发生概率较高。3)以上6种燃烧规模分别作为火源边界条件,开展对多因素(通风因素、交通因素、隧道坡度)影响下隧道火灾人员疏散安全性的可用时间A数值模拟,分析出火灾发生时刻隧道内的通风状态是影响人员疏散可用时间的主导因素。对隧道不同横断面位置可用时间对比,得到不同火灾场景不同疏散通道间距下的可用时间安全值A,为人员疏散通道间距的设计参数研究提供数据支撑。4)利用专业疏散仿真软件分析了不同疏散通道间距下人员安全疏散的所需时间R,以疏散安全性指标RA作为判定人员疏散安全性程度高低的依据,给出城市公路隧道不同火灾场景下安全疏散通道设计参数的建议值。利用研究结果对依托工程的火灾安全评估,得到依托工程中疏散安全参数设计安全性较高。论文结论可为同类型城市公路隧道火灾疏散安全参数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潘洁[3](2016)在《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通风方式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的兴建,其通风排烟系统的设计日益受到关注。由于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比一般隧道更为复杂,因而其排烟模式的研究备受瞩目。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的通风方式,对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原则提出了建议。总结了自然通风方式、全横向通风方式、半横向通风方式以及纵向通风方式的适用范围。通过数值模拟,对比不同间距的射流风机组对风速的影响,提出了射流风机组的间距不宜过大,且宜靠近送风端以及数值模拟中网格划分时可采用非结构化网格与结构化网格相结合的观点。
张彤彤[4](2017)在《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类超高层建筑逐年增多,近几年发展尤其快速,并多以超高层综合体的形式出现于各中大型城市。超高层综合体以其巨大的空间拓展能力和功能集合能力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密集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建设超高层综合体是现代城市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超高层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如:建筑高度过大,内在人数过多,建筑结构复杂,交通体系多样等)增加了其自身和周边城市空间的火灾危险性,在我国现有的消防救援技术水平下,一旦发生超高层综合体火灾,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周边建筑交通的影响均是难易预计的并且及其惨重的。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相关技术条文虽对高层建筑在防火设计方面做了极限值的规定,但对于超高层综合体这种不断更新的建筑类型而言,因其结构,功能,造型和空间形式的极端性的特殊要求,现有规范的对其规范性控制依旧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因此,运用现有规范难以确保超高层综合体一类建筑的各空间在火灾中的安全性,对某些建筑空间甚至尚无条款对其规范。性能化防火方法的提出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此方法可对具体的某一工程进行火灾全过程的模拟,主要可模拟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弥补了现有规范的不足和局限,不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更有助于推动新技术的发展。本论文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章对国内外超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现状进行的综述。在第三章中,结合超高层综合体空间要素以及现有防火规范中的不足,提炼超高层建筑的五大类典型空间,即竖向贯通空间、超大水平开敞空间、水平狭长空间、地下空间和外部空间,并对每种典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章节,以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视角,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超高层综合体五大类典型空间进行了火灾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对比模拟实验,对“超规范”的设计方案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安全评价,对条文式规范框架内的设计方法进行优化。第九章为结论与展望。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防火设计,它是更注重全过程设计中烟气蔓延和人员疏散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防火设计方案,本文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试图探索超高层综合体中不同空间类型的防火优化策略,更有效的保障了超高层综合体及周边城市空间的防火性能。
李思成[5](2016)在《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火灾烟气运动特性及优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Urban Traffic Link Tunnel)通常位于城市繁华地带,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由于交通量大、空间密闭等特点,UTLT隧道火灾一旦发生,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发生的案例表明,火灾产生的有毒烟气是隧道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和影响火灾扑救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UTLT隧道火灾的烟气流动特性及其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UTLT隧道具有独特的尺寸特征和结构形式,再加上隧道内纵向风速的作用,使隧道内烟气流动和一般隧道相比更为特殊。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UTLT隧道的高宽比对最高温度、火灾烟气回流和火焰长度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小尺寸实验,初步探讨了纵向排烟和横向排烟的控制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1)采用量纲分析方法,考虑了隧道当量直径和高宽比的影响,得到了UTLT隧道火灾烟气回流长度函数表达式,并通过FDS数值模拟,建立了UTLT隧道火灾烟气回流长度预测模型与限制速度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指导UTLT隧道排烟的工程计算。2)考虑了火源高度和隧道高宽比的影响,引入了新的当量直径计算方法,建立了适用于UTLT隧道火灾最高温度预测模型。所建模型可用于指导UTLT隧道顶部结构防火的工程计算。3)考虑了高宽比的影响,建立了UTLT隧道火灾在较高的纵向速度下和较低的纵向速度下火焰长度预测模型。所建模型可用于UTLT隧道车辆安全间距的管理。4)通过小尺寸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风机排烟量大小、射流风机的风压、排烟口布置距离、排烟口的尺寸等参数对排烟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UTLT隧道的排烟策略设计。
李小菊[6](2016)在《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烟流运动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地下交通环道作为目前新兴起的新型地下联络通道,属于狭长受限空间,其主要由主环道、连接环道及环道进出口等组成;环道内空间结构、通风等设施设备及车辆通行量均比一般隧道更为复杂独特,火灾危险性更大。目前,国内外尚无完善系统的城市地下交通环道专业防火设计规范,隧道火灾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地铁、铁路隧道和山岭公路隧道方面,而在其他形式隧道研究方面如曲线型隧道火灾相关方面研究尤为少见,针对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联系环道火灾烟流运动机理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相关研究较为有限。因此开展曲率及通风条件对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烟流运动机理相关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以某城市地下交通环道作为研究背景,结合实地调研、理论分析及CF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交通环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现场调研并结合地下交通环道国内外已有相关火灾探究内容,总结其结构特点及与常规隧道异同点,并讨论了其起火成因、火场环境中引发的危害结果等。(2)采用FDS及Pyrosim软件,构建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烟流运动物理模型,并结合国内外隧道防火设计相关规范及隧道火灾相关研究确定火源功率及各工况参数,总结火灾模拟工况。(3)根据不同曲率及不同纵向通风风速等16种火灾工况下城市地下交通环道模型的计算,分析研究不同曲率、不同纵向通风风速对城市地下交通环道内烟流蔓延扩散规律及温度、可见度等火灾动力学相关数值的影响,探讨曲率及不同纵向通风风速对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的影响。(4)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总结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交通联系环道火灾烟流运动机理,最终提出系列针对性烟控措施及建议。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地下交通联系环道火灾通风方式的选取及设计提供参考,为其火灾预防及人员疏散预案等的编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为其他相关曲线隧道在火灾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同时对相关地下环形受限空间火灾及通风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陈智聪[7](2016)在《城市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国内城市地下道路规划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合理有效的疏散逃生通道布置,是保证地下道路火灾时人员成功自救与外部快速救援的必要前提。然而疏散逃生通道的适用性与有效性仍未明确,且尚缺乏相应的设计标准可依。基于人员安全疏散准则与最不利疏散工况,针对人行横向联络通道与同洞上下层互通逃生楼梯两类常规疏散型式,综合采用典型工程案例调研、现场人员疏散试验、人员疏散数值仿真和疏散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对人员疏散基础参数、疏散通道合理断面形式及安全间距限值等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1)在系统整理大量工程实例基础上,结合城市中心区地下道路一般特征,以疏散能力、疏散风险以及救援便利性等为评价指标,建立地下道路疏散逃生方式优劣分级体系,回答了不同疏散型式在城市地下道路的适用性,为地下道路逃生设施的选型提供基本依据。(2)借助横向人员疏散试验平台开展不同通道宽度与间距下的疏散模拟试验,通过连续观测1.2m~2.0m净宽横通道通行能力变化情况,得出了通道净宽与人员逃生效率相关关系、寻找到横通道临界出口宽度;通过对人员疏散过程的节点分解,观测了200m~400m不同横通道间距人员净逃生时间,获得了人员完整疏散时间,分析得出横通道间距与安全疏散时间的相关关系。(3)借助纵向人员疏散试验平台开展0.8mm常规逃生楼梯宽度下的疏散模拟试验,探明了逃生楼梯的疏散性能、揭示出人员群集流动规律与瓶颈排队现象,以此提出同洞上下层互通逃生楼梯的合理布置形式及人群疏解建议。(4)消化继承地下道路人员疏散仿真经典模型,引入人员疏散速度、通道通行能力等疏散分析关键参数实测值进行模型修正,提高疏散仿真准确度与可信度。通过对200m-500m不同横通道间距的疏散仿真,验证了安全疏散时间与通道间距关系,提出了横通道安全间距上限控制值;通过对0.8mm-1.4m四组逃生楼梯在不同楼梯间距下的疏散仿真,获得了楼梯净宽与人员逃生效率变化关系,提出了有效楼梯宽度值与可接受楼梯间距上限值。(5)考虑人员疏散行为理论与疏散试验特征现象,在仿真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类疏散通道设置模式的优化方案,为地下道路疏散逃生通道的性能化设计提供科学指导。
夏勇,王伟,华高英,李思成[8](2016)在《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排烟方式探讨》文中提出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Urban Traffic Link Tunnel,UTLT)主隧道一般呈环形,交通流量大且隧道高度较低等特点决定了其火灾风险性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如何把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快速有效的排出隧道成为UTLT工程设计的难题。目前常采用的依靠射流风机单方向诱导通风排烟的方式不能完全解决UTLT通风排烟问题。本文以北京市CBD UTLT为工程依托,在综合分析了前人对UTLT排烟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火源附近竖井排烟,两侧射流风机相向平衡压力的通风排烟方式。利用CFD软件Fluent 13.0对典型火灾场景不同工况下烟气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火源附近竖井排烟,合理开启两侧射流风机相向平衡压力的通风排烟方式可以将烟气控制在较小范围之内。
施孝增[9](2015)在《地下车库联络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分析》文中认为地下车库联络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交通道路,其通风系统设计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对地下车库联络道的火灾危险性分析,对地下车库联络道方面研究的综述,提出了地下车库联络道的通风系统设计原则,通风方式及设计思路。
张阅文[10](2015)在《北京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建设密度的不断提升,地下空间的开发强度也越来越大。在此时,针对包含道路、广场和公共绿地的城市公共用地的地下开发,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然而,公共用地在公共权属上和公益性功能上的特殊性,使得在其地下开发的实际建设案例中,也出现了很多设计之初未预料到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国内公共用地地下空间开发的背景出发,参考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分析北京现有的开发实践的问题,以及背后的政策法规、投融资模式和管理机制。并从各个功能体系出发,分析了北京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实践,最后总结出开发的策略,并在取得城市综合效益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公共用地”这一特殊性质的用地地下开发的概念。旨在通过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开发项目中,更深入地总结经验,为之后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二、金融街地下车行系统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评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街地下车行系统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基于不同火灾场景的城市隧道人员疏散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隧道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 |
1.2.2 隧道火灾人员疏散可用时间 |
1.2.3 隧道火灾人员疏散所需时间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隧道火灾基本理论 |
2.1 隧道火灾燃烧理论 |
2.1.1 火源特性 |
2.1.2 烟气输运特性和烟温分布规律 |
2.2 城市隧道火灾蔓延机理 |
2.2.1 火源辐射热模型 |
2.2.2 烟气扩散模型 |
2.2.3 车辆引燃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城市隧道火灾场景分析 |
3.1 蒙特卡洛法基本理论 |
3.2 城市隧道火灾场景分析 |
3.2.1 隧道火灾随机变量分析 |
3.2.2 交通组成数据准备 |
3.3 城市隧道燃烧规模发生概率模拟 |
3.3.1 两车道隧道燃烧规模概率模拟 |
3.3.2 两车道隧道不同VZ:VD模拟结果 |
3.3.3 三车道隧道燃烧规模发生概率模拟 |
3.3.4 三车道隧道不同VZ:VD模拟结果 |
3.4 城市隧道火灾引燃模拟 |
3.4.1 数值模拟基础 |
3.4.2 FDS介绍 |
3.4.3 火灾仿真流程 |
3.4.4 仿真建模与参数标定 |
3.4.5 隧道火灾引燃发展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因素影响下城市隧道火灾仿真与疏散边界确定 |
4.1 隧道火场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
4.1.1 高温烟气 |
4.1.2 能见度 |
4.1.3 有毒气体 |
4.2 人员安全疏散的判定准则 |
4.2.1 临界条件确定 |
4.2.2 安全疏散准则 |
4.3 模型建立及仿真工况设计 |
4.3.1 火源设置与测点布设 |
4.3.2 仿真工况 |
4.4 火灾仿真与疏散边界分析 |
4.4.1 人员高度处高温烟气 |
4.4.2 人员高度处能见度 |
4.4.3 人员高度处烟气毒性 |
4.4.4 可用时间综合分析 |
4.5 不同燃烧规模不同断面可用时间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隧道火灾人员疏散仿真 |
5.1 仿真软件 |
5.1.1 软件介绍 |
5.1.2 仿真流程 |
5.2 疏散环境设定 |
5.2.1 疏散过程分解 |
5.2.2 人员特征设定 |
5.2.3 疏散门启闭时间 |
5.3 人员疏散安全性影响因素 |
5.3.1 客观影响因素 |
5.3.2 主观影响因素 |
5.4 疏散过程 |
5.4.1 机械通风间歇期发生火灾 |
5.4.2 机械通风换气期间发生火灾 |
5.5 疏散结果分析 |
5.5.1 全员疏散所需时间确定 |
5.5.2 燃烧规模60MW疏散安全性分析 |
5.5.3 其他燃烧规模下疏散安全性分析 |
5.5.4 人员荷载对疏散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
5.6 案例工程疏散安全性评价 |
5.6.1 工程参数 |
5.6.2 疏散安全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交通调查表 |
附录 Ⅱ 概率模拟代码 |
在校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加项目 |
(3)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通风方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UTLT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2 UTLT不同通风排烟方式的对比分析 |
3 数值模拟 |
4 结论 |
(4)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的背景 |
1.1.2.1 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 |
1.1.2.2 超高层的发展趋势 |
1.1.2.3 建筑防火是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超高层综合体 |
1.2.1.1 建筑高度的界定 |
1.2.1.2 超高层综合体 |
1.2.1.3 超高层综合体的火灾特点及危害 |
1.2.2 性能化防火设计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超高层综合体性能化防火研究综述 |
2.1 国内外建筑性能化防火的研究概况 |
2.1.1 国外研究概况及综述 |
2.1.2 国内研究概况 |
2.2 我国超高层综合体防火研究现状 |
2.2.1 我国超高层的防火现状 |
2.2.2 我国超高层防火规范的问题 |
2.2.2.1 规范的矛盾性 |
2.2.2.2 规范的局限性 |
2.2.2.3 规范的滞后性 |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模拟 |
2.3.1 火灾与疏散模拟软件 |
2.3.1.1 现有的模拟软件介绍 |
2.3.1.2 本论文采用的模拟软件 |
2.3.2 火灾烟气蔓延计算与模拟 |
2.3.2.1 火灾荷载的计算 |
2.3.2.2 火灾发展过程介绍 |
2.3.2.3 烟气发展过程 |
2.3.2.4 安全评估指标 |
2.3.3 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与模拟 |
2.3.3.1 超高层的交通组织模式 |
2.3.3.2 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 |
2.3.3.3 人安全疏散参数的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层综合体空间构成及火灾危险性分析 |
3.1 典型空间的提炼 |
3.1.1 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
3.1.2 典型空间的提炼 |
3.1.3 典型空间的描述 |
3.2 典型空间的火灾和危险性分析 |
3.2.1 典型空间中常见材料及物品热值 |
3.2.2 竖向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3 超大水平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4 水平狭长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5 地下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2.6 外部空间的火灾危险性 |
3.3 超高层典型空间的组合分布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
4.1 竖向贯通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4.1.1 中庭空间的防火难点 |
4.1.2 交通核的防火难点 |
4.1.3 竖向缝隙空间的防火难点 |
4.1.4 设备竖井的防火难点 |
4.2 竖向贯通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4.2.1 模拟中庭高度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1.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1.3 结论与建议 |
4.2.2 模拟中庭界面方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2.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2.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2.3 结论与建议 |
4.2.3 模拟中庭的底面形状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3.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3.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3.3 结论与建议 |
4.2.4 模拟玻璃幕墙与楼层间的缝隙宽度和层高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4.2.4.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4.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4.2.4.3 结论与建议 |
4.2.5 模拟火灾中核心筒的人员疏散情况 |
4.2.5.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4.2.5.2 运算结果及分析 |
4.2.5.3 结论与建议 |
4.3 竖向贯通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中庭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2 交通核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2.1 交通核前室的优化策略 |
4.3.2.2 消防楼梯间和电梯井的优化策略 |
4.3.2.3 客梯辅助消防疏散的探索 |
4.3.2.4 疏散电梯的设计要求 |
4.3.2.5 疏散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
4.3.3 缝隙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3.3.1 玻璃幕墙的优化策略 |
4.3.3.2 夹心墙与可燃材料的隔热层的优化策略 |
4.3.3.3 外墙外保温的优化策略 |
4.3.4 管道井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 |
5.1 超大水平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5.1.1 避难层的防火难点 |
5.1.2 标准层的防火难点 |
5.2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5.2.1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火灾烟气的影响 |
5.2.1.1 火灾场景设计 |
5.2.1.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5.2.1.3 结论与建议 |
5.2.2 模拟核心筒的位置对标准层人员疏散的影响 |
5.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
5.2.2.2 人群的设置 |
5.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5.2.2.4 结论与建议 |
5.2.3 模拟标准层的平面形状对其火灾烟气的影响 |
5.2.3.1 火灾场景的设计 |
5.2.3.2 运算结果对比及分析 |
5.2.3.3 结论和建议 |
5.3 超大水平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3.1 避难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3.2 标准层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平狭长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6.1 狭长空间的分类与防火难点 |
6.1.1 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
6.1.2 非疏散走道的防火难点 |
6.2 狭长空间的火灾性能化模拟 |
6.2.1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 |
6.2.1.1 火灾场景的设置 |
6.2.1.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6.2.1.3 结论与建议 |
6.2.2 商业内街的布置形式对人员逃生的影响 |
6.2.2.1 几何模型的对比设置 |
6.2.2.2 人群的设置 |
6.2.2.3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6.2.2.4 结论与建议 |
6.3 水平狭长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3.1 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3.2 非疏散通道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地下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7.1 地下停车库的防火难点 |
7.2 模拟地下车库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 |
7.2.1 火灾场景的设计 |
7.2.2 模拟结果对比及分析 |
7.2.3 结论与建议 |
7.3 地下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外部空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 |
8.1 超高层综合体外部空间特征 |
8.1.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 |
8.1.2 外部城市交通体系 |
8.1.2.1 超高层综合体周边交通调研 |
8.1.2.2 裙房与地上系统的关系 |
8.1.2.3 屋顶与停机坪的关系 |
8.1.2.4 地下空间与城市隧道的关系 |
8.2 超高层外部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2.1 外部城市开敞空间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2.2 外部城市交通系统的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致谢 |
(5)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火灾烟气运动特性及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隧道的发展与分类 |
1.1.2 隧道火灾的特点 |
1.1.3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的发展及特点 |
1.2 研究现状 |
1.2.1 隧道顶部最高温度 |
1.2.2 火灾烟气回流长度 |
1.2.3 隧道火焰长度 |
1.2.4 隧道火灾烟气控制策略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UTLT隧道火灾烟气流动基本数学模型及相关软件 |
2.1 引言 |
2.2 基本数学方程组 |
2.3 湍流数值模拟分类 |
2.4 FDS数值模拟软件 |
2.5 ANSYS数值模拟软件 |
2.6 隧道火灾小尺寸模型实验 |
2.6.1 相似性原则 |
2.6.2 控制方程的无量纲化 |
2.6.3 无量纲参数数组的选择 |
2.6.4 火灾模拟中的相似准则 |
2.6.5 小尺寸模型实验台介绍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火灾烟气回流长度与限制风速研究 |
3.1 火灾烟气回流长度的相关研究 |
3.2 数值模拟方案 |
3.2.1 模拟隧道尺寸 |
3.2.2 模拟网格的确定 |
3.3 回流长度 |
3.3.1 回流长度的确定方法 |
3.3.2 回流长度的模拟数据 |
3.3.3 模拟数据分析 |
3.4 量纲分析 |
3.5 火灾烟气回流长度分析 |
3.5.1 火灾烟气回流方程式的确定 |
3.5.2 理论预测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3.6 限制速度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UTLT类隧道顶棚最高温度预测 |
4.1 前人的研究概况 |
4.2 隧道火灾最高温度分析 |
4.2.1 通风速度对最高温升的影响 |
4.2.2 平均火焰高度 |
4.2.3 火焰温度随高度的变化 |
4.3 最高温度的模拟数据分析 |
4.3.1 最高温度的模拟数据 |
4.3.2 模拟数据分析 |
4.4 最高温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4.1 模型的建立 |
4.4.2 隧道顶部最高温度的相关实验 |
4.4.3 隧道顶部最高温度模型与实验的比较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UTLT类隧道顶棚火焰长度预测 |
5.1 引言 |
5.2 前人的研究现状 |
5.2.1 敞开环境和着火房间的火焰长度 |
5.2.2 隧道火灾中的火焰长度 |
5.3 UTLT隧道中的火焰长度 |
5.3.1 火焰长度模拟数据 |
5.3.2 模拟数据分析 |
5.4 UTLT类隧道火焰长度分析 |
5.4.1 较高风速火源下游火焰长度方程式的确定 |
5.4.2 较低风速火焰长度方程式的确定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UTLT类隧道烟气控制的优化策略 |
6.1 引言 |
6.2 UTLT类隧道烟气控制方式介绍 |
6.2.1 主隧道的烟气控制方式 |
6.2.2 连接隧道的烟气控制方式 |
6.2.3 出入口隧道的烟气控制方式 |
6.3 UTLT类隧道烟气控制设计参数 |
6.3.1 火灾规模 |
6.3.2 火灾增长速率与烟气生成速率的确定 |
6.3.3 排烟量的确定 |
6.4 纵向排烟控制策略 |
6.4.1 模拟设置 |
6.4.2 模拟结果分析 |
6.5 横向排烟控制策略 |
6.5.1 小尺寸实验设计 |
6.5.2 模拟设置 |
6.5.3 结果分析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6)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烟流运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2.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5.1 本文创新点 |
1.5.2 本文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
2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讨论及通风探究 |
2.1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相关案例统计及其分析 |
2.2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结构特点 |
2.2.1 一般结构特点 |
2.2.2 特有结构特点 |
2.3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主要起火成因及其分析 |
2.4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特点及危险性探究 |
2.5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环道曲率与通风分析 |
2.5.1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曲率相关讨论 |
2.5.2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环道通风 |
2.6 本章小结 |
3 模拟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
3.1 数值模拟理论 |
3.1.1 大涡模拟 |
3.1.2 基本守恒方程组 |
3.1.3 燃烧模型 |
3.1.4 热辐射模型 |
3.1.5 热边界条件 |
3.2 工程概况 |
3.3 数值模拟基本参数设定 |
3.3.1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的设定 |
3.3.2 火灾增长速率的确定 |
3.3.3 火灾规模确定 |
3.3.4 网格的划分 |
3.3.5 火源位置设定 |
3.3.6 探测点设置 |
3.3.7 环道火灾危险临界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火灾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4.1 FDS模型建立 |
4.2 火灾模拟工况确定 |
4.2.1 通风风速的设定 |
4.2.2 火灾模拟工况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1 曲率为 1/10不同通风条件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2 曲率为 1/20不同通风条件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3 曲率为 1/30不同通风条件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4 曲率为 1/40不同通风条件下模拟结果分析 |
4.3.5 不同曲率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火灾烟流运动机理总结及烟控措施的提出 |
5.1 一般隧道火灾烟流特点 |
5.1.1 一般隧道火灾烟气发展特点 |
5.1.2 一般隧道火灾烟气层化高度分布 |
5.2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烟流运动机理的总结 |
5.2.1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势发展的基本过程 |
5.2.2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烟流运动机理分析总结 |
5.3 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烟气控制措施的提出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城市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行隧道疏散技术要求规定 |
1.2.2 安全疏散时间及合理通道间距研究进展 |
1.2.3 实体人员疏散模拟试验研究进展 |
1.3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隧道常规疏散通道型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
2.1 城市交通隧道人员疏散主要方式 |
2.1.1 横向疏散逃生 |
2.1.2 纵向疏散逃生 |
2.1.3 同洞上下疏散逃生 |
2.1.4 纵横向并用疏散逃生 |
2.2 城市交通隧道疏散通道典型设置案例研究 |
2.2.1 人行横向联络通道 |
2.2.2 纵向疏散通道 |
2.2.3 同洞上下互通逃生楼梯 |
2.2.4 纵横向结合疏散通道 |
2.3 城市交通隧道常规疏散方式适用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员疏散逃生安全影响因素 |
3.1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 |
3.2 人员疏散主客观影响因素 |
3.2.1 人群疏散行为 |
3.2.2 人员疏散速度与疏散通道通行能力 |
3.2.3 隧道疏散辅助设施 |
3.3 火灾报警发布时间及司乘人员开始疏散时间 |
3.4 人员疏散最不利火灾场景 |
3.5 本章小结 |
4 疏散通道合理设置模式疏散试验研究 |
4.1 试验场景要素组成 |
4.1.1 试验隧道 |
4.1.2 试验人员 |
4.1.3 试验车辆 |
4.1.4 隧道照明及疏散标识 |
4.2 地下道路人员疏散试验系统 |
4.2.1 横向人员疏散试验平台 |
4.2.2 纵向人员疏散试验平台 |
4.2.3 试验视频采集系统 |
4.3 人员疏散基础参数研究 |
4.3.1 紧急状态下人员下车时间 |
4.3.2 防火门通行折减系数 |
4.3.3 疏散通道通行能力 |
4.3.4 人员疏散速度 |
4.4 完整人员疏散时间研究 |
4.4.1 人员疏散时间节点分解 |
4.4.2 对侧隧道不同交通模式疏散时间 |
4.4.3 不同横通道间距人员疏散时间 |
4.4.4 不同逃生楼梯间距人员疏散时间 |
4.5 本章小结 |
5 疏散通道合理设置模式数值仿真研究 |
5.1 STEPS行人交通仿真软件介绍 |
5.2 现场人员疏散试验数值仿真分析 |
5.2.1 疏散仿真模型建立 |
5.2.2 疏散场景及工况 |
5.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 经典人员疏散模型修正仿真模拟 |
5.3.1 横向联络通道人员疏散模型修正仿真 |
5.3.2 纵向逃生楼梯人员疏散模型修正仿真 |
5.4 现场试验与数值仿真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道路逃生系统及人员疏散安全评价 |
6.1 疏散通道型式及构造有效性 |
6.2 疏散通道疏救功能有效性 |
6.3 地下道路人员安全疏散评价 |
6.3.1 评价指标构成与分级 |
6.3.2 综合评价参数建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排烟方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介绍与火灾场景设置[10] |
2 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3 瞬态模拟 |
3. 1 工况设定 |
3. 2 结果分析 |
1) 工况1 与工况2 对比 |
2) 只开启近端射流风机相向平衡隧道压力情况 |
3) 同时开启近端和远端射流风机相向平衡隧道压力情况 |
4 结论 |
(9)地下车库联络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下车库联络道火灾危险性研究 |
2地下车库联络道通风系统选择与设计 |
3结语和展望 |
(10)北京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范围 |
1.3.1 公共用地 |
1.3.2 公共绿地 |
1.3.3 市政用地 |
1.3.4 研究对象的范围 |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北京中心城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
2.1 北京公共用地地下开发历程及特点 |
2.2 北京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地下开发现状 |
2.2.1 基本信息 |
2.2.2 地下空间功能 |
2.2.3 地面景观 |
2.2.4 问题总结 |
2.3 北京中心城区道路地下开发现状 |
2.3.1 中关村西区 |
2.3.2 金融街 |
2.3.3 奥体公园 |
2.3.4 问题总结 |
2.4 政策法规、投融资模式和管理机制 |
2.4.1 政策法规 |
2.4.2 投融资模式 |
2.4.3 管理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
3.1 项目简介及背景 |
3.1.1 北京CBD核心区地下空间建设历程 |
3.1.2 北京CBD地下空间开发现状 |
3.1.3 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
3.2 各体系要素分析 |
3.2.1 景观系统 |
3.2.2 人行交通及商业 |
3.2.3 机动车交通及停车库 |
3.2.4 综合防灾系统 |
3.2.5 市政管线系统 |
3.3 绿地与地下空间竖向结合设计 |
3.3.1 地下开发之上绿地生态功能探索 |
3.3.2 地下空间的地面要素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开发策略 |
4.1. 开发策略 |
4.1.1 综合评估 |
4.1.2 因地制宜 |
4.1.3 高度整合 |
4.1.4 公共优先 |
4.1.5 政府主导,多方协同 |
4.2 项目评价 |
4.2.1 环境效益 |
4.2.2 社会效益 |
4.2.3 经济效益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金融街地下车行系统消防安全性能化设计评估(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基于不同火灾场景的城市隧道人员疏散仿真研究[D]. 宫伟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基于数值模拟的地下交通联系隧道通风方式的研究[J]. 潘洁. 低碳世界, 2016(27)
- [4]基于性能化防火的超高层综合体典型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张彤彤. 天津大学, 2017(05)
- [5]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火灾烟气运动特性及优化控制研究[D]. 李思成.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2)
- [6]不同曲率通风条件下城市地下交通环道火灾烟流运动机理研究[D]. 李小菊. 四川师范大学, 2016(02)
- [7]城市地下道路逃生救援系统有效性研究[D]. 陈智聪.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7)
- [8]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排烟方式探讨[J]. 夏勇,王伟,华高英,李思成. 建筑科学, 2016(02)
- [9]地下车库联络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分析[J]. 施孝增.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5(06)
- [10]北京CBD核心区公共用地地下空间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D]. 张阅文. 北京建筑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