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毛友良,何晓明[1](2017)在《激光加工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各行各业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汽车制造行业已发展地相对成熟,在汽车这种高科技产品中肯定用到很多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本文就激光加工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做一个论述。经分析认为,在车身制造上应用激光加工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以及提升竞争力。
吕德龙[2](2013)在《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为推动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新产品开发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积极探索新产品开发工作,在改进新产品开发体制、改善新产品开发运行状态、提高新产品开发在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大胆创新,总结新产品开发成果经验,弘扬新产品开发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促进新产品开发工作方法。探讨新产品开发现代化。
Assess and Review Expert Team of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of China Die and Mould Association[3](2012)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对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参展的各类模具、模具标准件及模具材料等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我国模具、模具标准件、模具材料和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进步,分析了我国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
DMC 2012模具评定评述专家组[4](2012)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文中认为对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上展出的各类模具、模具标准件及模具材料等的水平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我国模具、模具标准件、模具材料和模具CAD/CAE/CAM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
辛晨光[5](2012)在《激光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制造技术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柔性、绿色制造技术。阐述了目前激光制造技术在不同制造领域、不同工艺范围的应用现状,包括激光焊接、激光熔覆及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淬火、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切割、激光快速成形、激光打孔和激光纳米制造,并展望了激光制造技术未来的研究及发展趋势。
叶军,单秉俊,陈德忠,林建平,李德群,张孝民,张顺福,吴玉道,蔡紫金,张华禹,于平良,祝云[6](2010)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上展出的各类模具、模具标准件及模具材料等的水平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我国模具、模具标准件、模具材料和模具CAD/CAE/CAM的发展现状和技术水平。
肖荣诗[7](2009)在《激光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激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十分活跃。综合分析了激光连接、金属零件激光快速成形、激光表面改性、激光微纳制造、激光切割等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殷浩[8](2009)在《基于逆向工程开发模式的工业设计流程研究》文中认为论文探讨逆向工程开发模式下的工业设计流程,提出了产品开发过程中应当采用正向和逆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新的开发模式可以实现设计师与产品的设计互动,对产品的人机工程学测试,设计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论文分析了传统工业设计流程的特点及存在的设计问题,就逆向开发模式的流程、系统构成及关键技术做了全面的梳理,同时对正向和逆向的开发流程做分析和对比,并阐述逆向开发模式不是简单的模仿而应是基于原型的创新设计。接着就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流程中的优化作用做研究,提出基于逆向开发模式中的产品开发能使流程得到优化,实现设计师与产品的互动,并利于产品的人机工程学测试和产品的设计评价。最后通过三个实例,进一步阐述了逆向工程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于君[9](2007)在《激光快速成形沉积层几何参数监测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目前为止,已经在设备、材料等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开始应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为了满足其成形零件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的要求,需要建立该技术的实时监测与闭环控制系统,因此,获得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参数与沉积层几何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对于沉积层几何参数具有显着性影响的工艺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在闭环控制系统中,调整显着性工艺参数将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响应时间。同时,在该系统中应用沉积层几何参数和显着性工艺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作为调整依据有利于提高成形精度。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揭示了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参数对沉积层几何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引入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两个物理量,考察了它们对沉积层几何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对于沉积层高度和宽度,在激光能量满足的条件下,扫描速度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且其影响比激光功率的影响显着,因此扫描速度是激光快速成形闭环控制中最重要的调整参数。 2.结合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的优点,设计了回归正交试验。并利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分析回归正交试验结果,建立了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对沉积层几何参数具有显着性影响的因素。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在激光能量满足的前提下,对沉积层高度影响最显着的因素是送粉率和扫描速度,对单道沉积宽度影响最显着的因素是光斑直径、扫描速度、激光功率与光斑直径的交互作用。同时获得了显着性影响因素与沉积层参数的定量关系:Hc1=0.646-0.00165V+0.0391F;Hc2=1.322-0.00284V+0.0488F;Hc3=1.543-0.00384V+0.0938F;Hc4=1.924-0.00460V+0.1156F;Hc5=2.387-0.00569V+0.1459F;W=-0.184+1.2895 D-0.0013V+0.0011 P-0.0005 P*DΔHc=0.4774-0.001138V+0.02918F
张人佶,颜永年,林峰,吴任东,卢清萍[10](2006)在《无模铸型制造技术在快速模具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无模铸型制造(PCM)是一种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且应用广泛的快速成形(RP)技术。概述了近年来PCM技术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两种基于PCM的快速模具新技术,即基于PCM原型的金属喷涂快速模具技术和基于PCM铸型的金属模具快速制造技术。它们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车身试制模具快速制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塑料模 |
2 冲模 |
3 汽车车身覆盖件模 |
4 铸造模 |
5 快速经济模具与快速成形技术 |
6 模具标准件 |
7 模具材料 |
8 模具CAD/CAE/CAM技术 |
9 我国模具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5)激光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激光焊接 |
2 激光熔覆及激光表面合金化 |
3 激光淬火 |
4 激光表面改性 |
5 激光切割 |
6 激光快速成形 |
7 激光打孔 |
8 激光纳米制造 |
9 展望 |
9.1 高功率激光器的发展 |
9.2 激光加工工艺的发展 |
(8)基于逆向工程开发模式的工业设计流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主要方法与思路 |
1.4.1 主要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正向的工业设计开发流程 |
2.1 正向工业设计开发的过程 |
2.2 正向工业设计开发流程的特点 |
2.3 正向工业设计开发流程中的设计问题 |
2.3.1 体验因素 |
2.3.2 信息损失 |
2.3.3 现代设计对正向开发流程的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逆向工程开发模式 |
3.1 逆向工程的概念 |
3.2 逆向工程的应用领域 |
3.3 逆向工程系统构成 |
3.3.1 原型数字化 |
3.3.2 CAD 模型重构 |
3.3.3 模型、模具输出 |
3.4 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技术 |
3.5 正向与逆向设计流程比较 |
3.5.1 正向、逆向设计流程的比较与分析 |
3.5.2 逆向工程中的设计创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
4.1 逆向工程在开发流程中的作用 |
4.1.1 必要性和可能性 |
4.1.2 缩短开发周期 |
4.1.3 快速反映市场需求 |
4.1.4 提高曲面质量 |
4.2 逆向工程对工业设计的提升 |
4.2.1 优化工业设计开发流程 |
4.2.2 实现设计者与产品的互动 |
4.2.3 导入逆向工程的产品人机工程学测试 |
4.2.4 导入逆向工程的产品设计评价 |
4.3 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范例 |
4.3.1 案例之一车身设计流程 |
4.3.2 案例之二仿生胶带台设计 |
4.3.3 案例之三吹塑模具制造及验证 |
4.4 有关新技术对工业设计影响的思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逆向工程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激光快速成形沉积层几何参数监测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文中涉及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及特点 |
1.3 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4 激光加工闭环控制发展 |
1.4.1 沉积层高度监测 |
1.4.2 送粉监测 |
1.4.3 熔池监测 |
1.4.4 激光参量和光束质量在线监测 |
1.4.5 实时监测及系统 |
1.5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2 实验系统的建立 |
2.2.1 激光快速成形系统 |
2.2.2 实时监测系统 |
2.3 实验材料及试样处理 |
2.3.1 实验材料 |
2.3.2 试样制备 |
2.3.3 分析仪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对沉积层几何参数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回归分析的数学理论 |
3.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2.2 统计学上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
3.3 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参数对沉积层几何参数的影响 |
3.3.1 工艺实验 |
3.3.2 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对单层沉积高度的影响规律 |
3.3.3 激光快速成形工艺对单道沉积宽度的影响规律 |
3.4 沉积层几何参数实时监测闭环控制的讨论 |
3.4.1 复合工艺参数对沉积层几何参数的影响 |
3.4.2 应用于实时监测调整方案的定性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归正交试验及逐步线性回归模型的验证 |
4.1 激光快速成形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
4.1.1 回归正交试验 |
4.1.2 数据统计软件 SPSS概况 |
4.1.3 激光快速成形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
4.2 激光快速成形回归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回归正交试验结果 |
4.2.2 回归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 激光快速成形逐步线性回归模型验证 |
4.3.1 逐步线性回归模型显着性影响工艺参数验证 |
4.3.2 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关系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致谢 |
(10)无模铸型制造技术在快速模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无模铸型制造 (PCM) 工艺改进 |
1.1 提高扫描线的质量 |
1.2 设置合适的分层厚度 |
1.3 改进铺砂装置和振动筛 |
1.4 提高铺砂的紧实度和均匀度 |
1.5 防止错层 |
1.6 砂型的分块造型 |
2 基于PCM原型的金属喷涂快速模具 |
2.1 陶瓷/金属RP基模的制造 |
2.2 喷射沉积工艺与参数优化 |
2.3 材料梯度背衬工艺 |
3 基于PCM铸型的金属模具快速制造 |
4 结论 |
四、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加工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J]. 毛友良,何晓明. 饮食科学, 2017(16)
- [2]新材料与新技术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A]. 吕德龙. 第五届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发展论坛;2013船舶及海洋工程甲板舱室机械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3
- [3]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J]. Assess and Review Expert Team of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of China Die and Mould Association. 模具工业, 2012(12)
- [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J]. DMC 2012模具评定评述专家组. 电加工与模具, 2012(05)
- [5]激光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辛晨光. 现代制造工程, 2012(09)
- [6]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模具水平评述[J]. 叶军,单秉俊,陈德忠,林建平,李德群,张孝民,张顺福,吴玉道,蔡紫金,张华禹,于平良,祝云. 电加工与模具, 2010(05)
- [7]激光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 肖荣诗. 第13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
- [8]基于逆向工程开发模式的工业设计流程研究[D]. 殷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 [9]激光快速成形沉积层几何参数监测与控制研究[D]. 于君. 西北工业大学, 2007(01)
- [10]无模铸型制造技术在快速模具中的应用[J]. 张人佶,颜永年,林峰,吴任东,卢清萍. 电加工与模具, 2006(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