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丁静[1](2018)在《汉晋颂文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秦汉魏晋颂文为研究对象,侧重于颂的“文本”细读与解析,分析研究重点作家及作品,并结合社会历史、政治文化背景,探讨不同发展阶段颂文的创作特征及艺术风貌。论文从具体的文本切入,企图揭示出颂文之于士人追寻社会文化价值、抒发个体心灵感受,寄寓人生理想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兼以纵向的动态考察,对由汉而晋的颂文进行历时性的整体观照,探索颂文发展、演变的趋势与规律。通过以上的研究,全面把握汉晋颂文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发展线索,正确评价其在古代颂文史和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本文包括《绪论》、结语和六章正文:《绪论》:在梳理归纳了古今学者对于“颂”体特点的认识、述评古今学界既有颂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颂”与赋、赞、铭等相近文体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先秦及汉晋创作的文本实际,界定了“颂”的文体特征及本文的研究范围、主要内容,也明确了相应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颂”的渊源与“颂文”的形成》:首先,在叙论古今学人探讨“颂”体起源的学术成果的同时,着重考辩了《国语》《左传》《周礼》《毛诗序》等文献资料对“颂”的解释及记载,简要地阐明了颂文的起源问题。接着,论述了《诗经》中的“颂诗”及其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和对后世颂文的影响。然后,对战国时期《管子》“国颂”及《庄子》“有焱氏颂”进行辨析,得出“国颂”章不是“颂体”之文、“有焱氏之颂”是庄周论道之辞的看法。最后,重点论述屈原《橘颂》为第一篇以“颂”名篇的颂文作品,并且奠定了颂文在题材内容、表现方法及文体形式、风格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标志着颂文的正式形成。第二章《秦及西汉颂文的兴起》:秦刻石文内容上“祗颂秦德”,艺术上有着“质而能壮”、“文泽有疏通之美”的文学价值,是颂文史上一次重要的变迁;受时代思潮、社会文化以及文体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汉代的赋、颂两体出现相互交叉、互渗的情况。西汉颂文虽然不多,但是在题材、表现手法、功能等方面开拓了很多。董仲舒《山川颂》以经学的方式抒写山水之德,作者在颂扬山川的时候,也阐释了儒家的思想和观念。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歌颂了圣主与贤臣相互依存的重要关系,全篇使用说理文的常用手法,以论为主,寓情于理。扬雄《赵充国颂》和刘向《列女传颂》,与王褒之颂一样,内容上以歌颂贤臣及列女为主,在形式上沿袭《诗经》“颂诗”的四言句式,而语言古朴、风格庄重典雅。第三章《东汉颂文的发展》:东汉颂文在“颂汉”的思潮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此时期臣僚文人积极创作,颂文类型丰富多样。首先,班固、傅毅、崔骃等人的征巡颂是东汉前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班固的征伐颂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仅打破了传统颂文的立言之体,“备颂别格”,而且极尽笔墨描写战争,“变为序引”。崔骃《四巡颂》以一组完整系列的作品呈现,在创作体制和艺术表现上,代表了巡狩颂创作的最高水平;其次,崔瑗《南阳文学颂》注重序文的文辞,正文简短,而马融《广成颂》以劝谏为题旨,写法上“以铺为颂”,有着“雅而似赋”的艺术特色。东汉中后期,碑刻之风盛行,王升《石门颂》长于写序,正文语言华丽丰腴,具备此类颂文的典型特征;最后,汉末蔡邕不仅将歌颂对象由帝王将相推广至民间的贤人君子,进一步扩大了写作对象,而且还创新了颂文的写作体例,注重颂文的叙事技巧,融入了较多的感情色彩。第四章《三国颂文的衍变》:三国时期,主要是曹魏时期,颂文在两汉的基础上,内容题材又有所扩展延伸,凸显作家的个人情感,且作者越来越注重颂文的形式美,逐渐开始讲究辞藻、音律等方面。本章重点分析了曹植的颂文,其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有着“因物制巧、随变生趣”的创作特征,以及“文义相扶,音情顿挫”的艺术特色;三国时期,美物颂增多,如曹魏的王粲、繁钦、何晏及吴国的薛综等人的祥瑞颂,歌颂一些自然现象或珍稀的动植物,并赋予其高尚的品德和神化色彩,是美物颂的衍变;魏晋之际,刘伶《酒德颂》以“解嘲”为“颂”,题旨新颖,想象奇特,在诙谐幽默中蕴含深意,寄托作者情志。而江伟《襄邑令傅浑颂》则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与烘托,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融情于景,感人至深。这些作品对颂文的革新及衍变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五章《晋代颂文的繁荣》:晋代颂文作者及作品繁多,内容题材丰富多彩,同类作品争相斗艳,艺术手法臻于成熟,呈现出百花齐放,争相斗艳的繁荣景象。西晋陆机、陆云颂文的成就最为显着。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体式宏大,辞采纷呈,有着“褒贬杂居”、“文繁理富”的创作特征,对后世颂文的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陆云的古今人物颂乃鸿篇巨制,辞采华丽繁缛,讲究韵律,更倾向于语言形式美的追求;还有傅咸、潘尼等祭圣典礼的释奠颂,挚虞、张载的平吴征伐颂,以及东晋孙绰、慧远、苏彦及辛萧等的人物、佛法及美物等不同题材的颂,通过对以上各类颂文分析比较,深入把握晋代颂文“辞藻绮靡,繁富密丽”的整体创作特征与艺术风貌。第六章《汉晋颂文的艺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汉晋颂文虽然是一种以褒扬功德为题旨的实用文体,但是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一方面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一方面汲取文学艺术的营养,呈现出新颖独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构思;铺陈描写,虚实相接的表现手法;以及庄重典雅,绮丽丰腴的语言风格等艺术价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晋颂文不仅具备多样的功能价值,丰富了文学题材和语言形式美,而且对四言诗、楚辞、汉赋、骈体文、碑铭等文体有着重要的影响。颂文所继承和发扬的美颂传统,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奋斗的力量,在当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汉晋颂文在实际的发展中,一方面遵循文体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规律,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从秦及西汉的兴起,东汉的蓬勃发展,三国时期的衍变,到晋代的繁荣,汉晋颂文不断吸取前代成果以适应新的时代特征,不断开拓变革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最终走向成熟与完善。
王慧[2](2016)在《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盛顿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康达维(DavidR.Knechtges),是生长于美国的当代着名汉学家和汉魏六朝辞赋研究专家。在近五十年的从教和治学生涯中,他用英文和中文发表了二十多篇研究中国辞赋的论文,英译了八十余篇辞赋作品,出版了《汉赋:扬雄赋研究》《昭明文选赋英译》《汉代宫廷文学与文化探微》(自选集)等多种赋学专着和英文译着,总字数逾百万言,还培养了近六十名研究中国古代诗文辞赋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主持英译了四卷本的《中华文明史》,为推动中囯文化在西方的交流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康达维在长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翻译、研究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形成了颇为系统的赋学思想和翻译理论。因此,总结探讨康达维辞赋翻译和研究的成就及其学术贡献,无论是对于当今的赋学界与翻译学界,还是从繁荣中西文化学术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现有对康达维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介绍或评论,与其作为欧美汉学名家及中国辞赋研究领军人物的成就和学术地位影响远不相称。有鉴于此,本文才以"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为题,拟对于康达维的学术历程、赋学思想和赋学成就,对其英译《文选》赋的翻译学贡献,作一较为全面深入的总结探讨。全文共包括《绪论》和六章正文,主要论述了如下内容:"绪论"主要是综述东西方学界对于康达维及其赋学成就的关注与评论,然后申述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方法。西方学界对康达维辞赋翻译和研究的评论始于1977年,近四十年间有近10篇关于《汉赋:扬雄赋研究》和《昭明文选赋英译》的书评;东方学界自1980年代中期起,陆续有何沛雄、何新文、龚克昌等研究者在各自的赋学论着中绍介康达维的赋学成果,至本世纪初期又有苏瑞隆、孙晶、蒋文燕、马银琴等发表了几篇概述性的文章或访谈录。但总体而言,现有的康达维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学界的相关研究,大多是"评介"式的文章,对于其代表性的成果如《昭明文选赋英译》则因为没有中译本而鲜有论述,研究康达维的专门论着或学位论文尚不见问世。第一章《康达维的学术历程》:在概述康达维之前约70年间欧美辞赋研究状况的背景下,叙论康达维投身中国辞赋研究的学术历程。康达维对于中国文学的兴趣爱好始自其高中时代,上大学时则放弃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化学专业的录取而进入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东亚语文系学习中文。接下去,又在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师从着名汉学家攻读中囯语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以博士学位论文《扬雄、赋和汉代修辞》进入汉赋研究领域,后来又逐渐扩展到汉魏六朝及唐代赋的翻译和研究。他用15年时间完成的三巨册的《昭明文选赋英译》,更是在西方汉学界极具影响的成果。晚年的康达维,又主持翻译《中华文明史》,继续为传播中国古代辞赋和文化贡献力量。因而康达维被遴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且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汉学翻译家大雅奖"的殊荣。第二章《康达维的赋学观及其翻译思想》:康达维对于"赋"体本质属性和赋体源流的探讨论述,突破欧美前辈汉学家将赋归于"诗"或"散文"的藩篱,强调赋有"诵读"的特征,并由此而将"赋"英译为"rhapsody",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又最终将赋音译为"Fu"。他同时认为赋体的起源具有多元性,由先秦的诸多文体融合形成赋的典型形式汉大赋,而后又继续生发出其他赋体形式。康达维的辞赋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异化的翻译观" "语文学的翻译策略"及其对于"汉赋描写性复音词"的翻译原则、方法等方面。他关注源语的语言和文化,将翻译视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充分强调译文的准确性;他总结了《文选》赋翻译的难点,指出要用语文学翻译的方法,加上充分的注释以呈现出忠实原文的翻译;关于赋中描写性复音词的翻译,则总结出了坚守不可拆解、利用注释注音和"变体"、找寻契合语境的英文对应词、用"头韵法"翻译等原则。第三章《康达维对赋家扬雄的研究》:对于赋家扬雄的研究是康达维辞赋研究的起点,也是其研究重点之一,历时达十余年。取得的成果相当丰富,包括他的博士论文《扬雄、赋和汉代修辞》,后来出版的《两种汉赋研究》《汉赋:扬雄赋研究》《扬雄的汉书本传》等2种专着和英译本,以及《扬雄<羽猎赋>的叙事、描写和修辞》等多篇论文;还翻译了扬雄的全部赋作,并且先后推出了四个不断改进的译本。在这些成果中,康达维以文学为本位,考察扬雄的辞赋及其赋论,肯定扬雄在创作上的模拟与创新,并用"劝说性修辞"和"修饰性修辞"来解读扬雄赋中的"讽谏"内容,认为扬雄是一个实践自己赋论的赋家,客观地定位扬雄在赋史上的地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康达维的《扬雄赋研究》一直是海内外最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当时美国辞赋研究的最高水平。第四章《康达维的汉魏六朝赋论述》:在扬雄之外,康达维研究其他汉魏六朝赋篇的论文有20余篇,涉及这一时期30余位作者的六十余篇辞赋作品,包括辞赋发轫期的隐语、辞、七体,及汉代成熟期的散体大赋,再到魏晋赋风转变期的抒情小赋。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对赋篇真伪的辨析、对赋中名物的考证、对赋篇主旨的揭示、对赋家审美和思想观点的阐释、对赋篇叙写宫廷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分析,以及对赋篇翻译的探讨。康达维使用语文学和历史主义的方法,由微观而宏观、遵循赋体发展进程、重视探本清源等,从而使他的汉魏六朝赋论述表现出鲜明的文学史家的史学思维特点。第五章《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上):《昭明文选赋英译》是康达维辞赋翻译和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叙论康达维对《文选》及"选赋"的认识,认为《文选》将"文"分为37类,表明萧统文学概念的范围比《文心雕龙》要窄,在选文时更倾向于"精致、典雅"而具有文学性的作品;第二节论《文选》"京都之赋"的英译,指出译者多用"大词"显现京都的庄严和空间规模,以突出赋颂汉朝的思想主题;第三节论《文选》"郊祀、畋猎、宫殿、江海之赋"的英译,依不同的类别分别译出赋的"讽谏"意味、物象描摹和磅礴气势;第四节论《文选》"论文、哀伤、情之赋"的英译,分别译出了论文赋的理论特色、哀伤赋的悲情和"情"赋中女神的高雅美丽。第六章《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下):总结康达维对《文选·赋》的英译的特点。其译文既以大量考辨性的注释和用词的准确性以实现译文忠实于原文,又能够译出赋铺陈体物、唯美抒情的文学意味,可谓是"学者型英译"与"文学性英译"有机结合的代表作品,为中国古典文学英译树立了新的标准和经典范例。最后是本文的"结语"。总结康达维在古代辞赋翻译和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理论贡献,以及对于当代赋学研究和辞赋英译的示范作用。
林家骊,李凯娜[3](2013)在《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所收刘珍《东巡颂》考》文中研究表明刘珍是东汉较为有名的史学家,同时也撰有文学作品,但因为时代久远多散佚不存,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收有刘珍《东巡颂》一首,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其他文献中均无收录记载,因此此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高士琦[4](2012)在《汉赋与文学自觉》文中指出赋是中国古代文体史上的一朵奇葩,其亦韵亦散的文辞特点加之铺张扬厉的文风,使得赋文洋洋洒洒易于吟诵,汉赋便是在诗经、楚辞及先秦诸子等文学养料的滋养下,孕育发芽,在汉代吐露芬芳,最终成为一代文学。而关于“文学自觉”的问题,目前为止学术界仍未有统一的定论,自鲁迅先生起,文学自觉就同“魏晋”纠缠在一起,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坛中,“魏晋说”似乎已成定论,并无任何质疑之音,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龚克昌先生率先举起了“汉代说”之大旗,更多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文学自觉的真正时代,诸多观点竞相迸发,犹如百家争鸣之势,但就目前的主流观点而言,中国的文学自觉起源时期仍在“魏晋说”与“汉代说”之间争论不休。本文亦先归纳总结文学自觉判定的依据,再将相关评判准则代入汉代文学之中加以论证,其中我们不难发现,汉代学者不仅主观上对文学有了独特的认识,将文学同其他学科独立出来,并且还掌握汉代文学之宗—赋的艺术特色,更能娴熟的将赋的所特有艺术形式运用到实际的创作当中,从史料上来看,汉代的赋作与传统的诗经相比,已由民间文学转向了宫廷文学,不仅如此,作家也由之前的业余作家转变成了专业群体,“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足已见赋作之大盛,当然,赋在汉代的兴盛又与其社会原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就是借助文学自觉的研判标准视图证明—“汉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
张影[5](2009)在《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文中认为汉代文学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从创作理论来看,都显示出不同于前代文学的性质和特点。总的来看,是政治化、哲学化的文学。非文学的因素贯穿于两汉文学的始终,同时它又具有文学自觉化的倾向,在中国文学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汉代文学不只是纯粹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与我们今天的文学完全不同,它包含很多方面,各种学术文化都融在其范畴之内,所以,研究汉代文学不仅要关注文学,更要关注文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究古代文化不能不关注祭祀文化。两汉时期宗教、谶纬迷信猖獗,巫术方士盛行,祭祀活动频繁。并且各项祭祀活动,在上承古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史籍所见两汉时期的祭祀活动不仅是当时人精神生活的头等大事,而且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文化对汉代社会方方面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样汉代祭祀文化对汉代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并丰富了汉代文学的发展。我的论文试图从宏观、系统的角度考察汉代祭祀现象在文化与文学中的表现,汉代祭祀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祭祀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等等。因此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回顾和综述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本课题的写作缘起、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加以阐述。第二部分:即本文的第一章,考察和梳理对汉代祭祀产生重要影响的几种思潮。第三部分:即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四章,汉代祭祀兴盛促进了《郊祀歌》、《安世房中歌》等祭祀文学作品创作的兴盛,因此,我的论文第二章对汉代的祭祀文学进行梳理和研究。祭祀礼仪不仅是国家的一项政治礼仪活动,同时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的展现。因此,我的论文第三章对汉代的重要祭礼,如郊祀、封禅、农业祭祀进行研究和考察,力图发掘其祭祀的文化内涵和兴盛的原因。汉代祭祀的发达促进了神灵崇拜的兴盛,神灵崇拜兴盛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文学的发展。在研究汉代文学时不能不关注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所以第四章我对汉代的一些重要神灵,如太一、伏羲、女娲、西王母等诸神进行研究,考察汉代这些神灵祭祀崇拜兴盛的原因及这些神灵信仰兴盛给汉代文学所带来的影响。
丁静[6](2008)在《汉代颂体文学研究》文中提出颂是一种褒美功德显示形容的文体,颂体文学则是指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早在远古时期,颂是以歌辞的形式依附于宗教祭神祭祖仪式,并配合着乐舞共同完成仪式的内容,所以原始宗教祭祀的乐舞辞、祝颂词、祷词等是孕育颂的最早萌芽和最初源头。《诗经》里的《颂》是保存着最早的颂体文学。在周代礼乐制度比较完备的文化氛围里,作为宗庙祭祀祖先、神明的舞乐合一的乐歌,《颂》具备了礼乐政教功能,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统一政权的工具。可以说,颂在最初的创作中是一种具有明确政治功能指向的文体,它的生成与发展和维护封建政权合法性的礼乐制度紧密相关。本文研究的是汉代颂体文学,这一时期的颂体文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礼乐诗教在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承担着封建帝王对王权的肯定与维护,也体现了儒士对君权的依赖和规范,是国家政治理想的集中表达。这一特性,使这一时期的颂体文学的发展轨迹以及审美特征都呈现出随政局随礼乐变化而演变的情况。本文在绪论部分概述了颂体文学的本义、起源以及研究现状和方法。全文共分四章,都分别围绕着与颂体文学紧密相关的礼乐文化展开论述。第一章着重分析颂体文学与礼乐文化之间内在的关系。周人在“制礼作乐”的过程中,赋予乐歌政教功能,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诗经》里的三颂可以说就是礼乐文化的衍生。其后,以孔子为代表的西周礼乐文化的继承者们又为颂体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儒家的诗教脱胎于礼乐传统,主要从诗之“正乐”、“政教”、“中和”等为颂体文学的正统性、功用性开辟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第二章重点从汉代的礼乐文化背景入手,从而探讨汉代颂体文学生成的文化背景。“移风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汉代模仿周代确立了采诗制度,后又设乐府,都是出于礼乐政教目的。其次,在汉代复兴礼乐的思潮中,士儒们以“大汉继周”自居,有着强烈的颂汉意识。在他们的诗学体系中,《诗经》三颂便是儒学正统政治作品的代表,他们用礼乐精神和儒家的政教观去诠释《诗三百》,力求发挥诗歌的政教功能。因此,汉代颂体文学较多失去了文辞的独立意义,而被再诠释为政治和权力话语,从意识形态上肯定了统治阶级的政权合法性,成了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第三章分期重点论述汉代颂体文学在礼乐文化下的发展与流变。由上两章分析的结果可知,汉代颂体文学有着内在的礼乐政教功能,它在汉代的发展和演变更多程度受国家的礼乐文化、政治制度等影响,当一个朝代的政治步入正轨,统治者大力宣扬以“礼乐教化”为治国之本时,颂便被奉为“正声”之典范,象征其政权合法性的颂体文学就会兴盛;当国家政治情况恶化,统治者难以维持礼乐的时侯,颂体文学就会丧失其内在的政治功能,变质而衰败。因而它在汉代有一个规律性的发展过程:即“西汉前期是继承,中后期是发展,东汉前期是繁荣,中后期转向衰落”。第四章主要论述汉代颂体文学的审美特征。由于受外部礼乐文化的影响,汉代颂体文学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审美特征,概括地讲,汉初颂体文学主要是一些郊庙祭祀诗歌,它们继承秦以前的体制,风格古朴典雅;西汉武帝时期对正统的礼乐进行大胆的变革,以新声代雅乐,使颂体文学在内容、体制上都有了新的开拓和发展,此时的颂体文学形式活泼,风格多样;东汉前期,以典美为风尚的颂体文学创作水平超越前代,在规模和品质上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东汉中后期,出现了贤臣清官颂和书写日常器物,建筑,普通人物的咏物颂。颂逐渐丧失其政治功能的精神品格,内容泛化,风格杂质化,颂体文学走向了衰微。
段立超[7](2007)在《上古“颂类”文学精神及其体类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所要研究的“颂”,不是同以往一样的,立足于可见的文化成果:形诸典册、金石者;口耳传承者;甚或条畅于一家学派,一个大的显性文化传统等。例如把《诗经·三颂》作为核心的“颂诗”的诗歌史研究或相关的知识研究。本文的研究,将转变视点,以“人”为本位和起始点,从“人”开始重新对全部问题做出探讨和现象还原式的认识。本文要将“颂”作为一种“文类”,以上古华夏文明的演进为基本依据,在尊重已生成的“颂”类文学、文化的全部历史内容的基础上,综合反映“颂”在生成期的样态与流衍。以期还原“颂”在文学史中应有的“大文类”的本来面目;并通过论证,对“颂”蕴含的独特文学和文体特征、“颂”在华夏文明中独一无二的精神地位,做出新的理解、描述和说明。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1、引言。说明此研究的缘起、目的和主要方法。2、论文主体。共用七个部分,首先通过述评的方法反省并革新了原有的对“颂”的认识观念和研究方式;接着论述了“颂”字作为单纯词,在上古华夏文明史中的意涵;“颂”作体例的三级“体类”划分标准阐述——以历史生态发展为依据;在新的认识与界定下,“颂”类文本目前可见的,在先秦、两汉的创作情况、使用情况和体貌特征、精神品格;并讨论了“颂”的作者群与其文体形式、功能、创作指向、风格等的演变之间的关系;“颂”之体类特征的“常”、“变”和创作指向的多样化等;最后一部分,则论证了先秦、两汉“颂”类文学所涉及并表现出来的“向‘道’而生”的独特人文精神。3、结论。说明此题目研究的结论,及其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启示性价值与意义。论文主体的七大部分主要论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先秦、两汉“颂”的文本、体类特征研究情况述评及方法论反思。本部分以综述的方式,按时间顺序,介绍古往今来先秦两汉“颂”的创作、整理和研究情况,并提出自己对已有观点、方式的理解和反省。第二部分:“颂”作体例的三级“体类”划分标准阐述——以历史生态发展为依据。本部分主要是为全体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不同于以往“着手即作文体归类”的研究方式,本文首先尝试阐释“颂”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内涵指向:辨析“颂”在金甲文中的造字意义、在初期文献语境中的使用情况、从文字、词义发展史的角度梳理“颂”与“诵”、“容”、“讼”的相互关系,得出结论——“颂”最早造字的“字形结构”是一个人屈膝低头,并开口说话;“字的本义”是言者恭顺卑下地在对对象表达:其“词义”范畴的核心,是“人对其所认识的‘最高者’或‘终极’的衷心称美歌扬”。根据这种范畴内涵,重新认识和界定“颂”作为文字语言符号的任务,可以明确,“颂”在汉语中代指一种高远的人文精神表达,这种表达,涉及终极依据、终极价值和终极情怀。基于此,本文的涉猎范围将超出“五四”以来“纯文学”意义上的文体研究,而以“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大文化视野,尊重“颂”的真实文化历史生长进程,将先秦两汉历史文献中符合“颂”之字源意蕴也即人文精神意蕴的全部文本都纳入认识与讨论的范围。由于这种新的定义与范围划分,本文将反思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文体”认识与划分方式,反对将“颂”的文本类型简单地划成一种“文体”。而创制“三级分类法”:(1)颂类(2)颂体(3)颂属第三部分:先秦“颂”作的体性界定、体貌风格及人文情怀特征。本部分在对先秦(含秦代)“颂”作按时间顺序做出文献收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这些“颂”作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创作观念、用途等,界定先秦“颂”的体性特征为“歌颂扬美式的终极表达”,文本中表现的价值判断依据在“最高者”,叙述的主要内容则是最高终极的人间实现。由于《诗经·三颂》于此种解释较易理解,论者将着重对《管子·国颂》、《楚辞·桔颂》与秦刻石做出探讨。并综合论述先秦“颂”,常谐韵,语句整齐,气格“端昂清朴”,透发出信笃诚悦的人文情怀的特点。并说明这些“颂”作为滥觞期文本的奠基功能。第四部分:先秦、两汉(重点在两汉)“颂”作观念与体类的个案分析:诗颂、赞颂、论颂、辞颂、赋颂、碑颂——兼及“颂”之体类特征的“常”、“变”和创作指向的多样化。“颂”的“三级体类研究”的分类:(1)具有比较典型文体特征,并以颂命名的颂,如诗颂(《诗·颂》、屈原《桔颂》、扬雄《赵充国颂》等)、论颂(如《管子·国颂》、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颂》、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等)、辞颂(崔驷《四巡颂》等)之类。(2)符合根本精神意蕴,并表现出相应现实用途,但不一定以颂命名的颂,如秦刻石(泰山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等)、汉郊祀辞(《安世房中歌》、《西极天马歌》等)之类。(3)被“双重命名”,或不以颂命名,而实际是“颂”作的作品——如赋颂(《洞箫赋》等)、碑铭(班固《高祖泗水亭碑铭》);或不以颂命名,而其中包含“颂”作的组合型文本(指由两种或以上文体组合而成的文本)——如碑颂(蔡邕《光武济阳宫碑》等)、传颂(刘向《烈女传》等)、文颂(司马相如《封禅文》)之类。(4)以“颂”命名,但精神指向与现实用途恰恰相反的颂,如马融《广成颂》、刘伶《酒德颂》等。其中,亦将论述相应时代、文化背景、作者、主题、理论的“颂”作观念;“赋、颂”、“碑、颂”的相互关系等。在此基础上论证,①“颂”体类之“常”是由先秦贯穿而下的体性与体貌状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诗颂”。②其“变”之样态和形成的原因。③“汉颂”多样化的创作指向及其成因。第五部分:论述典型的汉“颂”的几种形态,对代表作品,做出个案分析:董仲舒《山川颂》、崔駰《四巡颂》、蔡邕的“颂”作。并论述了“颂”文类与其它相近文体类别的关系。第六部分:“颂”类作品作者群的独特性及由此带来的文体功能与文体形式的分离和文体风格的“叛用”。“颂”之作者群可划分为“国君”类直接统治者和“臣子”类统治辅佐。这些作者的身份、地域、所处时代、与权力核心的相互位置、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创作目的等的不同,导致了由先秦到东汉末:“颂”的文体用途渐宽;文体形式与功能逐渐剥离;作者身份、颂美对象的地位逐渐下移;甚至出现对文体风格反其道而行之的“叛用”。第七部分:向“道”而生——先秦、两汉“颂”类文学精神以论证的方式,定义几个基础性的理论范畴:“文学”、“人文精神”、“道”等,在本研究中的独特概念内涵与外延。在此基础上辩证并结合全篇得出结论:上古“颂类”文学,是艺术起源时期的文艺样式。其核心的文字字形,可以追溯到古文明发源的文字创造阶段;其文献对口头创作的记载,始于神话古史时期;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则具有人类早期性灵状态所特有的宗教性、原型性特征。在汉民族文化形态生成的早期,“颂”是华夏祖先沟通人神、省视自身的最高依据;其表达,总是与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相关;其散发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明最独特而根本的“向‘道’而生”。
蒋文燕[8](2003)在《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文中指出在汉代的史籍中 ,赋、颂或是在名称上相互指代、互换使用 ,或是二字连用、同指一体 ,这种混淆的状况给后人带来很多疑惑。从目前存留汉颂作品的文本可以看出 ,汉颂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明显受到了《诗经》中的“颂”的影响而重新回复于四言体的作品 ;第二类是变颂式而近于文的作品 ;第三类是在写法上以铺陈展开颂美 ,具有明显赋法特征的作品。总体而言 ,汉颂在写作手法上继承了《诗经》中的“颂”的庄重典雅 ,汲取了当代汉赋的铺排渲染 ,在作品内容上则反映出汉代大一统封建专制社会中以颂扬为宗的精神导向 ,所以汉颂实际上是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再现。
二、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汉晋颂文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颂”的文体特点及其研究范围 |
二、汉晋颂文研究现状综述 |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方法 |
第一章 “颂”的渊源与“颂文”的形成 |
第一节 古今学人对于“颂”体起源的探讨 |
一、《周礼》“六诗”及《毛诗序》对“六义”之“颂”的解释 |
二、《国语》《左传》记载西周至孔子之前已有“颂”诗之称 |
三、现当代研究者关于“颂诗”起源的探讨 |
第二节 《诗经》的“颂诗”及其影响 |
一、“颂之正体”:告神敬祖的《商颂》与《周颂》 |
二、“颂之变体”:“奚斯颂僖”的《鲁颂》 |
三、《诗经》“颂诗”的句式及表现手法 |
第三节 《管子》“国颂”及《庄子》“有焱氏颂”辨析 |
一、《管子·牧民》“国颂”章不是“颂体”之文 |
二、《庄子·天运》“有焱氏之颂”当是庄周论道之辞 |
第四节 屈原《橘颂》以“颂”名篇的意义 |
一、“江陵千树橘”与《橘颂》的产生 |
二、颂橘与颂人相融汇的情感内容 |
三、“美橘”与“喻德”并重的艺术特点 |
四、屈原《橘颂》以“颂”名篇的文体意义 |
第二章 秦及西汉颂文的兴起 |
第一节 “只颂秦德”的秦代刻石文 |
一、秦始皇巡游与李斯“秦德颂”的创作 |
二、东巡之《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 |
三、东游之《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门刻石》 |
四、秦始皇晚年南游越地之《会稽刻石》 |
五、仆射周青臣《进颂》及淳于越、李斯的评议 |
六、秦刻石文“质而能壮”而“文泽有疏通之美”的文学价值 |
第二节 西汉颂文的创作概况 |
一、汉代“赋、颂”关系考辨 |
二、西汉颂文创作概况及其题材的扩展 |
第三节 董仲舒《山川颂》及东方朔《旱颂》 |
一、董仲舒颂山水之德的《山川颂》 |
二、东方朔《旱颂》与贾谊《旱云赋》的关联 |
第四节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及其《甘泉宫颂》 |
一、王褒颂文的创作背景 |
二、《圣主得贤臣颂》“蕴理博喻”的艺术成就 |
三、《甘泉宫颂》及《碧鸡颂》 |
第五节 扬雄《赵充国颂》和刘向《列女传颂》 |
一、扬雄《赵充国颂》 |
二、刘向《列女传颂》等颂文 |
第三章 东汉颂文的发展 |
第一节 东汉颂文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 |
一、“光武中兴”与“明章之治”背景下的“汉颂”之风 |
二、臣僚文士的热情创作与丰富多样的颂文类型 |
第二节 班固、傅毅、崔骃等征巡颂 |
一、班固《东巡颂》《南巡颂》等颂文 |
二、傅毅《西征颂》及《显宗颂》等颂文 |
三、崔骃《四巡颂》及《明帝颂》等颂文 |
四、班固、傅毅、崔骃等三篇同题《窦将军北征颂》的比较 |
五、史岑及其《出师颂》考述 |
第三节 崔瑗《南阳文学颂》与马融《广成颂》等颂文创作 |
一、崔瑗的《南阳文学颂》 |
二、马融《广成颂》“雅而似赋”的艺术特色 |
三、马融《东巡颂》与《西第颂》 |
第四节 王升《石门颂》和东汉中后期的碑刻颂 |
一、东汉中后期的碑刻颂文 |
二、王升的《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 |
三、碑刻颂的写作特点 |
第五节 汉末蔡邕别具一格的贤臣清官颂 |
一、当朝名臣之颂——《胡广黄琼颂》 |
二、地方良吏之颂——《京兆樊惠渠颂》 |
三、祖先盛德之颂——《祖德颂》 |
四、蔡邕对颂体文学的贡献 |
第四章 三国颂文的衍变 |
第一节 三国颂文内容题材的变化 |
一、内容题旨驳杂 |
二、注重抒怀叙志 |
三、美物颂明显增多 |
第二节 曹植因物制巧、随变生趣的颂文 |
一、讽谏讥评之作:《皇太子生颂》《宜男花颂》《柳颂》 |
二、抒怀叙志之作:《社颂》《郦生颂》《学宫颂》 |
三、歌颂赞美之作:《孔子庙颂》《冬至献袜颂》《母仪颂》等 |
四、曹植颂“文义相扶,音情顿挫”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魏王粲、繁钦、何晏和吴国薛综的祥瑞颂 |
一、王粲及其《太庙颂》《灵寿杖颂》 |
二、繁钦《砚颂》及阙名氏《柑颂》 |
三、何晏与他的《瑞颂》 |
四、吴薛综的《麟颂》《凤颂》等 |
第四节 魏晋之际刘伶《酒德颂》及江伟《襄邑令傅浑颂》 |
一、魏晋名士刘伶与酒 |
二、《酒德颂》以“解嘲”为“颂”的特色及创新意义 |
三、江伟《襄邑令傅浑颂》 |
第五章 晋代颂文的繁荣 |
第一节 晋代颂文的主要特征 |
一、作者及作品繁多 |
二、内容题材丰富多彩,同类作品争相斗艳 |
三、艺术手法臻于成熟 |
第二节 西晋陆机“褒贬杂居”的《汉高祖功臣颂》 |
一、“文繁理富”:绘写汉初建国功臣“三十一人”群英谱 |
二、“褒贬杂居”:叙事述功状貌论德再现历史人物生动形象 |
三、《汉高祖功臣颂》对后世颂文创作的艺术影响 |
第三节 陆云鸿篇巨制的古今人物颂 |
一、揄扬汉高祖刘邦辉煌帝业的《盛德颂》 |
二、追美东吴重臣名将功勋的《祖考颂》《张二侯颂》 |
三、赞颂古今神仙隐逸登仙的《登遐颂》 |
四、陆云颂文的思想艺术成就 |
第四节 傅咸、潘尼叙赞祭圣典礼的《释奠颂》 |
一、傅咸的《皇太子释奠颂》 |
二、潘尼的《释奠颂》 |
第五节 挚虞、张载歌颂平吴征伐的《太康颂》与《平吴颂》 |
一、挚虞的《太康颂》 |
二、张载的《平吴颂》 |
第六节 东晋孙绰、慧远、苏彦及辛萧等人的颂文 |
一、人物颂:孙绰《聘士徐君墓颂》等 |
二、佛法颂:慧远《襄阳丈六金像颂》等 |
三、美物颂:苏彦《女贞颂》和辛萧《芍药花颂》等 |
第六章 汉晋颂文的艺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汉晋颂文的艺术价值 |
一、新颖独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构思 |
二、铺陈描写,虚实相接的表现手法 |
三、庄重典雅,绮丽丰腴的语言艺术 |
第二节 汉晋颂文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一、颂文的功能价值 |
二、对其他文体的影响 |
三、美颂传统的发扬 |
结语 |
一、颂文在自身的革新演变中不断发展 |
二、颂文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近四十年来西方学界对康达维赋学论着的评论综述 |
二、近三十年来康达维赋学成果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影响 |
三、本文选题的学术意义及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以辞赋研究闻名的汉学家:康达维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康达维之前欧美的辞赋研究(20世纪前70年) |
一、从韦利到华兹生的辞赋翻译 |
二、卫德明与海陶玮的辞赋研究 |
第二节 康达维作为辞赋学者的灿烂人生(1960—2002) |
一、青年康达维的选择:修学中文与步入汉赋 |
(一) 在华盛顿大学攻读中文学士学位 |
(二) 在哈佛大学师从汉学家杨联陞攻读硕士学位 |
(三) 重返华盛顿大学完成博士论文《扬雄、赋和汉代修辞》 |
二、任教耶鲁与威斯康辛 |
(一) 在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中国文学 |
(二) 转任威斯康辛大学中文助教 |
三、回到西雅图:辞赋翻译与研究成绩斐然的三十年 |
(一) 从助教到晋升为教授前的学术历练(1972-1980) |
(二) 岂止"十年磨一剑":翻译《文选·赋》的十五年(1981-1996) |
(三) 深化与总结:从英译《汉赋研究》到《自选集》问世(1997-2002) |
第三节 康达维的晚年:向文化传播领域拓展(2003—2015) |
一、由辞赋研究扩展向更宽广的领域(2003—2006) |
二、主持完成《中华文明史》的英译(2007-2012) |
三、荣获"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汉学翻译家大雅奖"(2013-2015) |
第二章 "石楠花"与"异域旅行":康达维的赋学观及其翻译思想 |
第一节 康达维对赋体本质属性的认识 |
一、"诗"或"散文":欧美前辈汉学家的认知 |
二、赋的本质特点在其能"诵读":康达维的界定 |
三、"赋"的英译名:从"rhapsody"到"fu" |
第二节 康达维对赋体源流的探讨 |
一、"石楠花"之喻:赋体起源的多元性 |
二、对赋体的认识 |
三、康达维赋体论述的学术意义 |
第三节 "异域旅行":异化翻译观 |
一、重视文化传播 |
二、"准确性"——翻译的基本要求 |
三、"险境"——对翻译难点的认知 |
(一) 流播久远,版本众多 |
(二) 包含众多文学体裁和风格 |
(三) 文字艰深难懂 |
第四节 "语文学"的翻译 |
一、文本的选择 |
二、文意的理解 |
三、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
第五节 赋中描写性复音调的翻译策略 |
一、坚守"不可拆解"原则是理解描写性复音词的前提 |
二、利用注释注音和"变体"把握整体词义 |
三、根据具体语境找寻英文对应词 |
四、用"头韵法"及同义词重复方法翻译以体现赋的效果 |
第三章 初露锋芒:康达维对赋家扬雄的研究 |
第一节 康达维的博士论文及后出专着《扬雄赋研究》 |
一、历史上的扬雄评价与康达维的扬雄研究选题 |
二、《扬雄、赋和汉代修辞》与《扬雄赋研究》 |
三、扬雄赋创作的模拟与创新 |
四、扬雄的赋论与他的作赋实践 |
第二节 康达维日滋月益的扬雄赋篇翻译 |
一、二十年间四次修改扬雄赋的英文翻译 |
二、以《甘泉赋》为例比较四次英译文本的变化精进 |
(一) 用词趋向准确、精炼,凸显音韵效果 |
(二) 表达趋向简洁,句子长度增加 |
(三) 风格趋向古雅,并向原作靠拢 |
三、康达维的英译《扬雄的汉书本传》 |
第三节 康达维扬雄研究的其它论着及其批评方法 |
一、扬雄赋的劝说性修辞和修饰性修辞 |
(一) 解析"劝说性修辞"的成因、来源及呈现方式 |
(二) 强调劝说性修辞与修饰性修辞的相互作用 |
(三) 康达维修辞学理论的来源和意义 |
二、扬雄《剧秦美新》的文学诠释 |
四、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赋学批评方法 |
(一) 新批评的研究方法 |
(二) 结构主义诗学的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继续拓展:康达维的汉魏六朝赋篇论述 |
第一节 汉赋与汉代宫廷文学活动 |
一、激发皇子:枚乘《七发》中的贵族宫廷生活描写 |
二、皇帝与文学:汉武帝与汉赋的兴盛及其在宫廷的传播 |
三、鸿都门学与东汉末期的宫廷文化 |
四、扬雄、赵壹等赋家对汉代宫廷的批评 |
(一) 扬雄《甘泉》《羽猎》《长杨》《解嘲》诸赋"委婉的讽谏(讽刺)" |
(二) 赵壹《刺世疾邪赋》对当时朝廷的指控 |
第二节 对于汉魏六朝赋篇的多元考辨 |
一、司马相如《长门赋》、班婕妤、班昭赋背景及主旨考辨 |
二、《西京杂记》所收赋篇真伪考证 |
三、鲍照《芜城赋》的创作时间和"芜城"的场合 |
第三节 从主题学和文化角度切入的两汉晋宋赋篇探讨 |
一、纪实或想象:刘歆《遂初赋》与张衡《思玄赋》的"旅程"主题 |
二、颂汉或"汉颂":东汉前期京都赋的时代主题 |
三、晋人《饼赋》《酒赋》中的中国饮食 |
四、谢灵运《山居》诸赋中的中国花园的描写 |
第四节 康达维汉魏六朝赋研究的学术特点 |
一、穷源竟委循序渐进的史学思维 |
二、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相结合的学术风格 |
三、语文学和历史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第五章 集大成者: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上) |
第一节 康达维对《文选》及"选赋"的认识 |
一、中国古代文学选本对于文体分类的意义 |
二、萧统的《文选》编撰及其文体分类的思想 |
三、康达维对《文选》赋篇解题及赋家小传的撰写 |
(一) 《文选》所录五十六篇赋的《解题》 |
(二) 《文选》所录赋篇三十七名作者的《小传》 |
第二节 康达维《文选》"京都之赋"的英译 |
一、康达维对"京都赋"的认识 |
二、用大词体现"京都"大赋的庄严典重 |
三、在形式上凸显赋的宇宙空间模式 |
四、晓畅灵动地书写并置的物象 |
第三节 康达维《文选》"郊祀、畋猎、宫殿、江海之赋"英译述议 |
一、显现扬雄《甘泉》《羽猎》《长杨》诸赋的"讽谏"意蕴 |
二、精致描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的种种物象 |
三、用头韵及同义词重复方法表现"江、海"之赋的磅礴气势 |
第四节 康达维《文选》"论文、哀伤、情之赋"英译 |
一、准确重现陆机《文赋》中的比喻 |
二、关于宋玉《神女赋》中女神形象的塑造 |
三、对潘岳《寡妇赋》、江淹《别赋》中悲情的生动抒发 |
第六章 实臻信达雅:康达维的《昭明文选赋英译》(下) |
第一节 "学者型英译"的代表作 |
一、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是第一位的 |
二、丰富详实的学术性注释 |
三、着录异文并校原文之失 |
四、详考赋中的语言和内容 |
第二节 "文学性英译"的生动体现 |
一、对赋铺陈性的展现 |
二、对赋形式美的摹拟 |
三、对赋抒情性的表达 |
四、对赋文化韵味的传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康达维学术年表 |
附录二、本文作者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所收刘珍《东巡颂》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4)汉赋与文学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汉赋的源流论及文学自觉说 |
第一节 汉赋产生的渊源与流变 |
一、 诗经说 |
二、 楚辞说 |
三、 诸子说 |
四、 隐语说 |
第二节 文学自觉的概念与观点 |
一、 传统的“魏晋文学自觉说” |
二、 新派的“汉代文学自觉说”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观念上的自觉 |
第一节 汉代文学分科独立 |
一、 诗赋独立划分 |
二、 文学与学术的分离 |
第二节 汉赋作家群体的形成 |
一、 皇帝言语侍从形成辞赋赋家群体 |
二、 帝王及门客形成专业作家群体 |
第三节 汉赋体裁的区分 |
一、 同赋异名体的出现 |
二、 明确的文体功用 |
小结 |
第三章 艺术形式的自觉 |
第一节 虚构问答的写作形式 |
一、 假设问对、客主对答 |
二、 以神话传说意象入赋 |
第二节 夸张藻饰的表现手法 |
第三节 自铸新词的文字特点 |
第四节 汉赋文本的描绘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汉代祭祀文化及制度的研究 |
(二) 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 |
(三) 汉代思想及其对汉代文学的影响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代的思潮与祭祀 |
第一节 大一统及天人感应思想对祭祀的影响 |
一、汉代大一统思想的提出及其对祭祀的影响 |
二、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及其对祭祀的影响 |
三、灾异思想对汉代帝王的影响 |
四、符瑞思想对祭祀的影响 |
第二节 阴阳五行、谶纬在祭祀中的体现及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阴阳五行观念的根深蒂固及对祭祀思想的影响 |
二、谶纬的兴起及其对祭祀的影响 |
第三节 求仙长生思想在祭祀中的体现及文人对汉代鬼神祭祀的批判 |
一、求仙长生思想及其在祭祀中的体现 |
二、唯物论思想对鬼神思想的批判 |
第二章 汉代祭祀文化与文学 |
第一节 祭祀诗的创作与发展 |
一、祭祀诗体的发展 |
二、汉祭祀诗内容的转变 |
三、《郊祀歌》文学与文化考察 |
四、《安世房中歌》的道德伦理教化意义 |
第二节 汉赋的兴起及其对祭祀文化的体现 |
一、汉赋的兴起与创作 |
二、汉赋与汉代祭祀礼仪 |
三、汉赋祭祀描写的文化内涵 |
第三节 汉代小说及散文中所体现的祭祀现象 |
一、汉代小说的发展及其对祭祀的描写 |
二、汉代散文对祭祀的记录 |
第四节 汉代祭祀文学对楚文学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一、楚文化与文学对汉代文学及文化的影响 |
二、楚人“畏鬼”、“信巫”之风对汉代祭祀文化及文学的影响 |
第三章 汉代的重要祭礼与文学 |
第一节 汉代郊祀礼与文学 |
一、汉代郊祀礼概况 |
二、郊祀的祭祀意蕴 |
三、郊祀对汉代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汉代封禅与文学 |
一、封禅礼溯源 |
二、封禅的政治意义 |
三、封禅祭祀的文化意蕴及对文学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几种农业祭祀礼略论 |
一、社稷礼 |
二、藉田礼 |
三、桑蚕礼 |
四、祭祀求雨 |
五、祭祀止雨 |
六、灵星祭祀 |
第四章 汉代的神灵崇拜 |
第一节 汉代太一神略论 |
一、先秦太一神溯源及其神格 |
二、汉代太一神的神格及其形成原因 |
三、汉代太一神的祭祀及其意蕴 |
第二节 汉代伏羲研究 |
一、先秦及汉代的伏羲称谓 |
二、先秦及汉代的伏羲形象 |
三、伏羲的文化学意蕴 |
第三节 女娲研究 |
一、女娲神话演变历程 |
二、女娲原型及发源地考察 |
三、汉代对女娲的祭祀及其认识 |
第四节 西王母神格演变与汉代西王母崇拜 |
一、先秦至汉代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
二、西王母神格的演变 |
三、西王母信仰在汉代兴盛的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汉代颂体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颂体文学概述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颂体文学与礼乐文化的关系 |
一、《诗经》开创了颂体文学的礼乐文化精神 |
二、礼乐文化对颂体文学的理论支持——儒家的诗教观 |
(一) 思无邪——诗之正乐 |
(二) 兴观群怨——诗之政教 |
(三) 温柔敦厚——诗之中和 |
三、颂体文学的礼乐政教功能 |
第二章 汉代颂体文学的礼乐文化背景 |
一、采诗与风俗教化 |
二、文儒的颂汉意识 |
三、汉代颂体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 |
第三章 汉代颂体文学在礼乐文化下的发展与流变 |
一、汉代颂体文学作品的创作概况 |
二、汉代颂体文学的发展与流变 |
(一) 颂体文学的继承期 |
(二) 颂体文学的发展期 |
(三) 颂体文学的繁荣期 |
(四) 颂体文学的衰落期 |
第四章 汉代颂体文学的审美特征 |
一、继承期 |
二、发展期 |
三、繁荣期 |
四、衰落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上古“颂类”文学精神及其体类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上古“颂”之相关学术史述评 |
一、对“颂”的文本创作认识述评 |
二、对“颂”的理论认识的述评 |
三、现当代的“颂”研究情况 |
小结 |
第二章 “颂”文学研究反思及本文的方法论 |
一、“颂”文学研究反思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三章 “颂”字本义新考 |
第四章 “颂”作体例的三级“体类”划分标准阐述——以历史生态发展为依据 |
一、学术史上“文体”的基本含义 |
二、以往研究方式的反省 |
三、新的研究中对“颂”的理解 |
四、“三级”“体类”划分 |
第五章 先秦的“颂” |
一、“颂”字在先秦的用法和字义 |
二、先秦“颂”的体类梳理 |
三、先秦“颂”的用乐与其风格特点(略) |
第六章 “颂”在先秦的精神特质(略) |
第七章 汉代“颂”类文学文献梳理 |
一、存世文献及作家作品综述 |
二、汉代“颂类”文学的划分 |
三、汉代颂文的体类辨析 |
四、“颂类”文学的发展脉络 |
五、汉代“颂类”文学的认识与评价 |
小结 |
第八章 道统作为千年承传的整一性本然 —《山川颂》,董仲舒对本己体认的经学式表达 |
一、对《山川颂》理解的途径:方法论反省 |
二、《山川颂》解读:经学式呈露的整一性本然 |
小结 |
第九章 崔骃《四巡颂》 |
一、汉代“巡狩”制度与“巡颂”的发展 |
二、崔驯的“巡颂”创作与东汉的政治、文化 |
三、《四巡颂》的创作 |
四、四巡颂传达的政治观 |
五、四巡颂的文学特征和文体特征以及文学史定位 |
六、《文心雕龙》未提到崔胭的问题 |
小结 |
第十章 蔡邕“颂”研究 |
一、蔡邑其人及文学创作 |
二、汉末士风文风之变与蔡岂的文学创作 |
三、蔡岂的·“颂类”文学创作 |
四、碑颂文体之辩与碑颂的提出 |
第十一章 “颂”文类与相近文体的关系(略) |
第十二章 “颂”文学与政权的关系(概) |
一、先秦的宗教文化与颂体文学 |
二、秦汉之际的文化融合与颂体文学 |
三、西汉中期以后的儒教帝国与颂体文学 |
第十三章 “颂”类文学作者群的独特性及其导致的文体形式与功能的离合(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颂作品的基本状况及产生背景 |
二、汉颂作品的类型分析 |
三、结论 |
四、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晋颂文考论[D]. 丁静. 湖北大学, 2018(04)
- [2]美国汉学家康达维的辞赋翻译与研究[D]. 王慧. 湖北大学, 2016(06)
- [3]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所收刘珍《东巡颂》考[J]. 林家骊,李凯娜. 职大学报, 2013(02)
- [4]汉赋与文学自觉[D]. 高士琦.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5]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D]. 张影. 东北师范大学, 2009(07)
- [6]汉代颂体文学研究[D]. 丁静. 中南民族大学, 2008(06)
- [7]上古“颂类”文学精神及其体类特征[D]. 段立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6)
- [8]汉颂:汉代颂扬主题的另一种表现——兼谈汉颂与汉赋的关系[J]. 蒋文燕. 南都学坛,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