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自然光效果控制

室内环境自然光效果控制

一、室内环境的天然光效果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林少妆[1](2021)在《汕头大学图书馆光环境的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据统计,能源的最大消耗来自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类的公共建筑,建设规模大,使用时间长,建筑耗能多,如何科学利用天然采光,减少建筑照明,实现绿色节能是当下图书馆光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图书馆是学校的典型建筑,是文献检索、学术交流、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图书馆光环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视觉健康。汕头大学图书馆被媒体誉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代表作之一,本次选题以它作为典型个案,通过实地考察、现场实测与问卷调研全面了解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现状,综合地评价汕头大学图书馆的光环境质量。本文的探究对于今后高校图书馆建设及节能优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光环境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汕头大学图书馆的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特色、结构材料及光环境设计。(3)通过现场实测了解图书馆的各个区域在不同时间段的具体照度、平均照度、均匀度等重要指标,定量分析其光环境情况。(4)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读者对汕大图书馆光环境的满意情况,从主观数据及访谈反馈了解用户的真实使用评价。(5)综合以上实地考察、实地测量与问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与资料,结合我国《图书馆采光设计规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评价标准分析图书馆的光环境,总结归纳图书馆精彩与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图书馆的整体光环境较好,实测达标率是86.66%,用户对光环境的满意度约74.21%。客观实测与主观问答结果基本一致。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阅览厅、中庭展厅的夜间平均照度低于标准值且照度不够均匀,一楼自习区域昼夜照度差异大且存在桌面眩光,临窗眩光等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影响身体健康。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分析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优化光环境以缓解用户视觉疲劳。主要可以从5个方面着手:(1)通过遮阳设施、补换照明灯具等办法调节光线;(2)改变饰面材料,更换灯具类型减少或防止工作面眩光;(3)设计智能感应系统分区调节照度改善照度不均;(4)基于自然采光针对性地补充中庭底部人工照明;(5)根据不同区域使用多元冷暖节能灯具并加强节能管理与宣传。

郑殿炀[2](2021)在《哈尔滨近代东正教教堂建筑天然光环境研究》文中认为十九世纪末开始沙俄在哈尔滨建造了大量的东正教教堂建筑,在哈尔滨众多教堂建筑中东正教教堂是建造数量最多的建筑,也是对城市建造风格影响最深的;这些东正教教堂见证了哈尔滨城市建造的发展脉络,是珍贵的建筑遗产。对于东正教教堂的内部空间天然光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哈尔滨东正教教堂内部空间的天然采光环境不仅具有中西合璧的采光特点,还有神秘的宗教神学氛围。本文首先对东正教教堂建筑的建造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从东正教教堂内部天然光环境为切入点揭示教堂内的天然光环境特征,以此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通过对东正教教堂建筑空间光环境实地调研照度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归纳出现今东正教教堂天然光环境所存在的问题与在教堂内的分布趋势。选取具有标志性的东正教教堂,以Grasshopper为平台建立参数化模型进行对内部的光环境模拟分析,并结合Ladybug与Honeybee的天然采光模拟技术对东正教教堂的模型进行材质赋值的仿真实验,以动态光环境指标对东正教教堂以空间次序对内部天然光环境照度及亮度优化进行剖析,分析东正教教堂内部天然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探究哈尔滨近代东正教教堂建筑天然光环境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静态光环境指标分析东正教教堂的内部空间氛围塑造与舒适度,与实地调研照度测试互为补充。并用SPSS、Origin等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关联性和照度比对分析,为东正教教堂及其它教堂建筑室内空间天然光环境的氛围营造提供一定的指导。目前,对东正教教堂天然光环境进行系统化的研究还没有展开,之前的研究仅是针对东正教教堂进行历史发展介绍,本研究通过以东正教教堂的建造设计角度与教堂内部的天然光环境实地照度测试和参数化建模分析,也为东正教教堂建筑的修复和仿教堂建筑的内部空间修建提供参考。

张冠华[3](2021)在《开放式办公空间天然光环境质量的均衡性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开放式办公空间需容纳多人进行办公,其在被动式设计阶段往往被赋予较大的开间进深以及开窗面积,这导致其内部天然光质量通常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由于接收天然光过量,靠窗用户通常会长时间关闭窗帘遮挡天然光并且采用人工光照明,这样降低了开放式办公空间对天然光的利用效率,而且增加了大量额外的照明能耗。为提高开放式办公空间内天然采光质量,并降低照明能耗,本文提出了全年尺度下动态的开放式办公空间采光遮阳系统控制优化策略。本文基于有效天然采光照度时间百分比(UDI)以及采光均匀度,提出一种新的开放式办公空间室内天然采光均衡性评价指标:开放式办公空间整体天然采光分数。本文在进行走访和实地调研后,选取深圳市一天然采光不均衡问题较为突出的开放式办公空间,作为目标办公空间进行研究。利用建模软件Rhino对目标办公空间进行几何建模,利用光学模拟引擎Radiance、Daysim以及光环境分析插件Ladybug、Honeybee对其室内天然光环境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通过实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通过办公室有无遮阳状态的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目标办公空间原有的遮阳方式会降低其内部天然光质量的均衡性。针对目标开放式办公空间所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光窗4×3网格化透射率精细控制与窗帘多方向控制相结合的采光遮阳精细化控制方法。通过在典型气象年中对目标办公空间进行采光遮阳精细化控制,并对比分析精细化控制前后目标办公空间中天然采光质量,验证了采光遮阳精细化控制模式能够起到优化开放式办公空间室内天然光环境的效果。本文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能够在真实天空条件下预测工作平面天然光照度的LGBM天然光照度预测模型,提出了一套全年尺度下动态的开放式办公空间采光遮阳系统控制优化策略,在真实天空条件下通过对比优化前后室内天然采光质量的均衡性,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

苏昕元[4](2020)在《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下,认知症已成为发达国家第4位的死亡原因,我国人口老龄化数量规模呈现逐年升高趋势,认知症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提供的养老服务需求也逐日攀升,在当今普遍的家庭结构现实背景下,家庭照护存在一定的局限,应意识到养老设施对认知症专业支持的重要性。光照疗法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通过光照调节人体激素分泌从而延缓认知症发展,对认知症老人的日常看护起到积极影响,甚至可从源头上对认知症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但光照疗法具有患病暗示性,且其所提供的高强度光照并不属于认知症老人的日常生活情景。因此本文针对认知症老人群体,从建筑角度研究认知症老人的日常生活情景可应用的天然光照参数,试图提供以“疗愈性”为目的的认知症建筑天然光环境设计手段。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光照疗法以及国内外光的非视觉效应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概述,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与内容,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也是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部分则对认知症照护专区进行实态调研,对认知症老人行为活动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认知症照护专区天然光环境进行实测,并为后续使用的模拟软件进行可行性验证提供数据支撑。第三部分则从建筑天然光的相关基础知识出发,确定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的天然光环境设计影响因子;对国内外当前主要的天然光评价方法进了回顾与介绍,对本文中的天然光评价方法进行了筛选与进一步定义;以第二部分天然光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循证设计方法,从建筑影响因子入手,建立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模型;第四部分则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展开,对第三部分中建立的典型模型进行模拟与分析,并对典型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的客观评价,提出认知症照护专区天然光环境设计策略。本文探讨了建筑设计因子对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采光效果的影响,为我国认知症照护专区天然光设计方面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以期在未来能实现人性化的、充满日常经验的“疗愈性”建筑天然光环境,最终达到隐性、长期、积极的干预作用,实现认知症老人一定程度的自理,避免照顾过度引起的机能加速丧失,减少其负面暗示,延缓认知症病情发展,进而使认知症老人有尊严的度过晚年,这对认知症的预防和治疗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鑫[5](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航站楼天然采光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天然采光作为航站楼的主要采光形式之一,对航站楼的室内空间环境以及节能等多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由于航站楼自身体量巨大,导致其内需空间缺乏光照,而现阶段我国航站楼的采光设计主要是针对照明设计,缺乏对天然采光的重视,同时建筑师在进行采光设计时一般都是从美学的角度出发,更侧重形式上的虚实对比,缺乏对节能和光学设计的思考。而随着BIM技术在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基于模型共享技术,实现一模多算,高效快捷的完成光环境模拟已成为可能。因此,本文以航站楼天然采光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BIM技术模拟、量化分析航站楼的天然采光效果,从而辅助建筑设计,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本文在天然采光理论的基础上,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航站楼建筑的天然采光优化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航站楼天然采光进行了基本解析,并着重分析了航站楼天然采光的主要设计因素,包括玻璃幕墙采光系统、天窗采光系统、中庭和庭院采光系统以及遮阳系统等。其次,对BIM技术、光环境模拟以及在航站楼建筑中的应用做了总结。最后,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的天然采光设计为实例,通过BIM技术,模拟分析其天然采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优化设计,再次进行模拟,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得出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优化的策略,包括玻璃幕墙采光设计优化,天窗采光设计优化,中庭采光设计优化以及遮阳设计优化四部分。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BIM的光环境模拟技术,对一个航站楼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并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对航站楼建筑天然采光设计优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徐畅泽[6](2020)在《北京地区高校单侧窗矩形平面教室采光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如今随着教室中人工照明技术的过度介入,教室的进深被设计得越来越大,造成进深深处的天然光常常不足,对使用者的视力等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都带来了消极影响。同时过度依赖人工照明也加大了教室的运行能耗。高校普通单侧窗教室以内廊式单侧采光为较常见的布局形式,教室内采光较差的地方一般位于进深深处远离采光窗的位置。如何提高该位置的采光水平成为提升单侧采光窗教室整体采光效果的关键,在经过对多种改善性措施模拟分析后作者提出采用弧形反光板可以作为采光优化的一种途径。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北京地区多间高校教室的实地调查,分析出该地区单侧窗矩形平面教室在天然光采光上的一般现状,并将这些教室空间的主要建筑参数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核对,找到现存采光不足背后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2、通过建立教室空间的建筑模型,分别预设了常见的采光改善措施,即增加层高、改变顶棚倾斜度、加建遮阳板(兼反光作用),还预设了作者设计的弧形反光板。之后借助光环境模拟软件对这四种采光改善措施进行模拟和深入分析,并对各种措施带来的采光影响进行多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和规律的总结。经过模拟分析与比较研究,最终得出加装弧形反光板在晴天、阴天和多云天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内采光水平这一结论。3、将弧形反光板运用到对部分调研教室的采光设计优化上,即光环境改造上。在掌握原教室空间和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原教室模型,并加装弧形反光板,通过加装前后的采光模拟和比较研究,进一步验证该采光优化措施的有效性。

黄宏梅[7](2020)在《结合天然采光的室内智能照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近一些年来,照明系统的节能和智能效果越来越好,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不仅能使得建筑中光环境的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也得到了改善,更有助于对建筑的能源进行管理与控制。本文将某地区的办公室作为研究的对象,提出一种将天然采光与人工调光相结合的智能照明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照明以及天然采光的基本知识,以某地区办公室为例,使用Ecotect Analysis软件构建某办公楼的模型并对建筑采光的气候因素和建筑自身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并研究室内采光特性。其次,利用DIALux evo分别在不同的天空模型下,在往房间深度方向与平行于侧边窗户的这两个方向上,对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室内工作面的照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得到了在不同方向上照度不均匀的采光特点。所以在设计照明控制策略的时候需要考虑窗户对天然采光的影响,来实现照度的均匀性。然后,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来实现照明控制策略,使用MATLAB构建基于此算法的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不论在分区还是分点控制应用中,都能够很好地减弱受窗户影响的不均匀现象,能够使室内各工作面均能够实现具有恒定的标准照度的目的。经过仿真计算,并以某办公楼为例,将建筑中采用传统照明控制方式产生的总能耗与采用本文控制策略产生的总能耗进行比较,最终证明此策略与算法具有可行性。最后,为了验证上述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基于天然采光的办公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系统总体结构的设计以及主控单元与从控单元的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中有控制器设计,电源模块、步进电机驱动、灯具调光驱动等;在硬件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软件设计,包括主从控制单元主程序、主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信、步进电机驱动、调光数据处理等程序的设计思路与流程,结合第五章的改进粒子群的只能调光策略,实现结合天然光的室内灯具的调节以及窗帘的调节。最终,实现了智能照明控制电路以及展示了本课题设计的实验模型,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高金峰[8](2020)在《基于动态采光评价的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优化设计 ——以济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生活标准的提高,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效率逐渐成为当今建筑研究的重点。天然采光相较于传统人工照明,不仅更有利于室内光环境质量的提高与视觉舒适度的改善,而且能够降低20%50%的建筑照明能耗。目前我国建筑采光领域仍以人工照明为主,建筑天然采光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天然采光评价指标也较为落后,因此本文结合教室空间的天然采光设计,引入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动态采光评价指标与全年动态采光模拟方法,以推动我国建筑动态采光评价研究与天然采光设计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建筑的光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整理汇总了济南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光气候特点,对部分济南高校教学楼光环境水平进行实地调查测量,发现了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的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室内天然采光的“量”不足;2)室内天然采光的“质”不高;3)天然采光辅助措施应用不足。因此,济南地区高校教室内常常会出现照度不均、易眩光等现象,影响室内光环境水平与视觉舒适度。然后,本文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建立济南地区典型教室空间模型,并以地理方位与朝向为变量对典型教室空间进行全年采光动态模拟,验证了采光量(Daylight Autonomy)、连续采光量(Continuous Daylight Autonomy)、最大采光量(Maximum Daylight Autonomy)、有效照度(Useful Daylight Illuminance)相较于采光系数(Daylight Factor)的优越性,动态采光评价指标对自然光线的变化更敏感,更能表现天然采光的真实状况。为优化济南地区高校教室的天然采光,本文以动态采光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对影响侧窗采光的因素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济南地区典型教室空间不同朝向、不同侧窗尺寸、位置、形状、排列方式、玻璃透光率、采光辅助措施(反光板遮阳长度、导光深度、导光高度、导光角度)的变动对室内天然采光效果的影响趋势,对动态采光评价指标进行横向对比与综合分析,为教室侧窗采光影响因素设计和采光辅助措施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最后,本文将以上所得理论应用于济南地区高校教室实例的天然采光优化设计,调节教室单元侧窗采光参数并选用合适的采光辅助措施,探究不同教室单元室内光环境的相对最优参数方案。本文综合以上动态模拟与参数优化全过程提出了既有建筑采光优化的通用性流程,该采光优化策略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教室空间的采光设计中。

黄博超[9](2020)在《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动态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天然采光是将天然光引入建筑内部,形成良好室内光环境的一种采光方式。但近年来,高校教学楼数量急剧增多,大规模的快速建设使得教室室内眩光现象严重、室内照度不均匀等天然采光问题严重。而目前专门针对不同地区的光气候特点进行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的研究还不足,呼和浩特地区处于光气候Ⅱ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资源,无论是从节能角度还是使用者健康的角度,其地区的高校教学楼教室天然采光优化研究都应得到充分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利用文献调研与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呼和浩特地区光气候特征,确定天然采光主要影响因素,筛选适用的模拟软件与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天然采光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其次,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高校132间教室的实地测量与数据分析,建立教室典型模型,并依据照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室天然采光问题。再通过Ecotect、Radiance和Daysim软件模拟探究教室空间几何尺寸、采光窗形式、侧窗排列方式和遮阳等动态天然采光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影响规律对一典型教室进行动态天然采光优化设计模拟并验证优化效果。以期为今后的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本研究归纳分析了呼和浩特地区光气候特性,总结了教室天然采光的主要影响因素,筛选出合适的动态天然模拟软件和评价指标。第二、本研究分析了目前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天然采光存在的问题,测试了教室空间形态数据并对数据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典型模型。第三、本研究从教室全年动态天然采光质量的角度探究天然采光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规律。依次从教室遮阳方式、教室空间几何尺寸、采光窗形式和侧窗排列方式这四个方面,对教室动态天然采光进行优化设计及验证。本研究综合主要影响因素的规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能够丰富高校教室天然光环境优化理论体系。此外,能够给予相同光气候区下的教室天然采光设计以指导性意义,使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与空间设计有机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的创新点有:基于地域性光气候特点对教室天然采光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对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室内天然采光环境进行系统测试,对其特征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动态模拟软件及动态评价指标对高校教室全年天然采光进行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

范晴[10](2020)在《基于参数化平台的高校体育馆天然采光设计研究》文中提出体育馆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数量众多”,“利用率高”的特点。然而,现存高校体育馆存在“采光设计粗放”、“采光缺陷明显”、“视觉舒适度差”、“人工照明能耗过高”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引起采光问题的原因有天然光的变化、建筑周围环境遮挡和采光布置方式。但是对体育馆进行合理采光设计并充分利用天然光不仅能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室内采光环境提高视觉舒适度,还能有效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针对体育馆建筑而言,天然采光对提高运动员的体育训练和比赛水平有很大帮助。新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提出了体育馆采光指标要求,为改善体育馆采光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多目标优化分析的学校体育馆天然采光设计理论研究》(51578368),针对如何实现采光标准的要求,提升采光质量,展开关于体育馆天然采光的设计理论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1.调研广州、武汉、大连三个城市的高校体育馆的建筑空间信息、采光指标(照度、采光系数、采光均匀度)。总结出目前高校体育馆2种主要天窗采光形式(集中式、均匀分散式),3种侧窗(高、中、低侧窗)采光形式和条件。2.并基于前期研究和调研数据,并结合体育建筑设计规范,提出高校体育馆的典型空间模型。其平面尺寸为矩形46m×70m,总赛区尺寸为38m×44m,两侧设有固定看台,建筑高度18m,屋顶剖面形式为平行式,并界定高校体育馆室内界面材质及特性数据。3.在上述典型模型基础上,通过参数化平台建立,采光模拟分析天窗、侧窗两种采光口形式在不同面积、位置、朝向情况下采光数量与采光质量的变化趋势。得出不同采光条件下采光口布置与室内照度、采光系数、采光均匀度、不舒适眩光指数的关系。4.基于以上研究,获取典型空间模型条件下的采光优选方案及相应采光设计指标。通过以上工作,研究了上述采光仿真模拟计算的运行流程,提出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采光口参数化模拟计算的关键节点和适用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高校体育馆采光口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对指导体育馆采光设计、科学检测评估采光质量、提高体育馆采光品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室内环境的天然光效果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环境的天然光效果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汕头大学图书馆光环境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评价标准
    2.1 天然采光
        2.1.1 光气候分区
        2.1.2 窗洞口
        2.1.3 采光设计
    2.2 建筑照明
        2.2.1 照度
        2.2.2 照度均匀度
        2.2.3 灯具选择与布置
        2.2.4 灯具眩光
    2.3 光环境的评价标准
        2.3.1 采光设计标准
        2.3.2 照明设计标准
        2.3.3 非量化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场实测与调研
    3.1 实地考察
        3.1.1 考察时间和地点
        3.1.2 考察计划与流程
        3.1.3 考察内容和目的
    3.2 现场实测
        3.2.1 测量时间
        3.2.2 测量地点
        3.2.3 测点分布
        3.2.4 测量工具
        3.2.5 测量方法
        3.2.6 材料光性质测量
    3.3 问卷调研
        3.3.1 问卷对象及方式
        3.3.2 问卷时间
        3.3.3 问卷内容及目标
        3.3.4 实地访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考察结果分析
        4.1.1 项目设计理念
        4.1.2 项目地理气候
        4.1.3 项目空间规划
        4.1.4 建筑材料特色
        4.1.5 建筑光线设计
    4.2 实测结果分析
        4.2.1 数据统计
        4.2.2 整体数据分析
        4.2.3 各区域数据分析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1 调查对象基本概况
        4.3.2 图书馆各区域光环境评价
        4.3.3 读者行为习惯喜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结果与优化策略
    5.1 综合结果
    5.2 解决建议
    5.3 设计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汕头大学图书馆光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2 图书馆管理人员访谈表
    附录3 图书馆各个区域实测数据
    附录4 图书馆实测、问卷调研工作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2)哈尔滨近代东正教教堂建筑天然光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
2 东正教教堂建筑光环境相关背景与理论研究
    2.1 东正教的发展与传播
        2.1.1 东正教形成
        2.1.2 东正教在俄罗斯地区的发展
        2.1.3 东正教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2.1.4 近代东正教在哈尔滨教区的发展
    2.2 哈尔滨及周边地区东正教教堂的历史发展沿革
        2.2.1 初期的东正教堂建筑(1898年——1917年)
        2.2.2 后期的东正教堂建筑(1917年——1945年)
    2.3 东正教教堂天然光环境与建筑空间特征
        2.3.1 天然光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3.2 天然光营造的教堂氛围特征
        2.3.3 教堂建筑光环境发展概况
        2.3.4 东正教堂建筑中的天然光特征
    2.4 东正教教堂空间设计手法
        2.4.1 教堂穹顶与平面形式
        2.4.2 教堂帆拱构造与立面形式
        2.4.3 教堂色彩
        2.4.4 教堂建造材料类型
    2.5 本章小结
3 哈尔滨近代东正教教堂实地调研分析
    3.1 哈尔滨东正教教堂建筑光环境实地调研与分析
        3.1.1 哈尔滨气候概况与光气候特征
        3.1.2 天然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3 天然光环境评价指标
        3.1.4 建筑天然光环境评价规范与标准
    3.2 哈尔滨东正教教堂调研与数据采集
        3.2.1 调研对象
        3.2.2 问卷调查
        3.2.3 材质光反射比测量
        3.2.4 照度测量
        3.2.5 调研设备
    3.3 东正教教堂建筑天然采光实测
        3.3.1 圣母守护教堂
        3.3.2 圣母守护教堂晴天与阴天时的照度分布
        3.3.3 圣母守护教堂内材质及其光反射比
        3.3.4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内部空间
        3.3.5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的建筑材料系数
        3.3.6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晴天与阴天时的照度分布
    3.4 东正教教堂实测数据分析
        3.4.1 建筑窗地面积比
        3.4.2 东正教教堂光环境问卷调查
    3.5 本章小结
4 哈尔滨近代东正教教堂建筑采光模拟分析
    4.1 光环境模拟介绍
        4.1.1 建筑光环境模拟软件的选择
        4.1.2 Ladybug与Honeybee与其它采光模拟软件比较
    4.2 东正教教堂照度分布特征模拟分析
        4.2.1 教堂参数设置
        4.2.2 东正教堂模拟数据统计分析
        4.2.3 教堂建筑窗地比
        4.2.4 教堂内部照度统计分析
        4.2.5 五座教堂室内的照度均匀度分布趋势
        4.2.6 全自然采光百分比(DA)及有效自然采光照度百分比(UDI)分布
        4.2.7 教堂亮度分布对比
    4.3 本章小结
5 东正教教堂天然光环境影响因素及光照氛围营造
    5.1 东正教教堂模型构建
    5.2 东正教教堂室内侧窗窗地比对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2.1 鼓座侧窗窗地比对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2.2 墙体两侧窗窗地比对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3 东正教教堂的侧窗透光率对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3.1 鼓座侧窗的透光率
        5.3.2 墙体两侧侧窗透光率
    5.4 东正教教堂室内材质光反射比对教堂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4.1 墙体材质反射比的变化对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4.2 地板反射比的变化对天然光环境的影响
        5.4.3 多项技术因素对比分析
    5.5 东正教教堂内部光照氛围营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开放式办公空间天然光环境质量的均衡性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发展
        1.1.2 开放式办公空间内天然光不均衡性
        1.1.3 天然采光重要性
        1.1.4 天然采光对照明能耗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开放式办公空间研究现状
        1.3.2 室内光环境控制手段研究现状
        1.3.3 办公室内光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1.3.4 开放式办公空间物理环境研究现状
        1.3.5 开放式办公空间光环境控制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开放式办公空间天然光环境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开放式办公空间
        2.1.2 天然光质量的均衡性
        2.1.3 精细化控制模式
        2.1.4 全年控制策略优化
    2.2 室内天然光均衡性评价指标
        2.2.1 现有室内天然采光评价指标分析
        2.2.2 室内天然光均衡性评价指标选取
    2.3 开放式办公空间天然光模拟方法
        2.3.1 模拟方法的选取
        2.3.2 模拟计算方法和原理
        2.3.3 天空亮度分布模型
    2.4 采光遮阳控制行为概率模型
        2.4.1 概率模型的描述
        2.4.2 概率模型的实现
    2.5 机器学习照度预测方法
        2.5.1 机器学习算法概况
        2.5.2 机器学习预测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开放式办公空间内天然光模拟实验
    3.1 办公空间模型的搭建及校验
        3.1.1 目标办公空间概况
        3.1.2 办公空间模型描述
        3.1.3 模拟条件设定
        3.1.4 模型适用性验证
    3.2 无遮阳状态下室内天然光环境
        3.2.1 无遮阳全年室内照度
        3.2.2 有效天然采光照度时间百分比(UDI)
        3.2.3 典型日中室内采光均匀度
        3.2.4 开放式办公空间整体天然采光分数
    3.3 优化前理想控制下的室内天然光环境
        3.3.1 优化前遮阳系统理想控制模式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3.4 优化前人为控制下的室内天然光环境
        3.4.1 人为控制遮阳系统模式
        3.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3.5 优化前各模式下天然光质量均衡性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采光遮阳系统精细化控制模式
    4.1 精细化控制模式概述
    4.2 采光遮阳措施选取
        4.2.1 采光遮阳措施研究概况
        4.2.2 采光遮阳系统优化措施选取
    4.3 采光遮阳构件精细化优化及控制
        4.3.1 采光窗精细化控制
        4.3.2 窗帘精细化控制
        4.3.3 精细化控制仿真及结果
    4.4 典型气象年中精细化控制均衡性验证
        4.4.1 典型气象年中全年精细化控制
        4.4.2 精细化控制前后UDI对比分析
        4.4.3 精细化控制前后采光均匀度对比分析
        4.4.4 精细化前后整体天然采光分数对比分析
        4.4.5 精细化前后天然光质量均衡性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采光遮阳系统全年控制策略优化
    5.1 基于机器学习的全年控制策略优化思路
    5.2 机器学习照度预测模型训练前数据预处理
        5.2.1 数据清洗
        5.2.2 定性数据量化处理
        5.2.3 归一化处理
    5.3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与描述
        5.3.1 线性回归LR
        5.3.2 K近邻算法
        5.3.3 决策树梯度提升算法LGBM
    5.4 机器学习多算法照度预测模型的搭建
        5.4.1 模型输入
        5.4.2 模型参数
    5.5 机器学习多算法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5.5.1 算法评价指标
        5.5.2 三种算法预测结果对比
    5.6 采光遮阳全年控制优化策略提出
        5.6.1 实际天空条件下全年策略优化原理
        5.6.2 基于机器学习的全年策略有效性验证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无遮阳条件下典型日内各工作平面照度模拟结果
附录二 采光遮阳精细化控制方案组合详情
附录三 典型气象年中精细化控制前后UDI对比
附录四 典型气象年中精细化前后采光均匀度对比
附录五 典型气象年中精细化前后开放式办公空间整体天然采光分数对比
附录六 三种机器学习算法预测结果对比
附录七 参数化编程过程
附录八 机器学习照度预测模型代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发展现状
        1.1.2 认知症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1.3 我国认知症养老模式与现状
        1.1.4 认知症传统治疗与光照疗法
        1.1.5 天然光优势与光照疗法局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相关基础
        1.3.1 相关概念解析
        1.3.2 研究范畴界定
        1.3.3 相关规范概述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简析与本文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认知症照护专区老人行为活动特征与天然光环境调研
    2.1 调研理论背景与阶段概要
        2.1.1 调研目的与意义
        2.1.2 调研对象的确定
        2.1.3 调研内容与方法
    2.2 认知症老人行为活动特征及空间偏好
        2.2.1 认知症照护专区调研与基础资料分析
        2.2.2 认知症照护专区存在问题与解决方向
        2.2.3 认知症老人行为活动特征与空间偏好
    2.3 认知症老人偏好空间属性及特征分析
        2.3.1 活动流线与视线的开放性特征
        2.3.2 空间形态与布局的多层次特征
        2.3.3 利于活动的可达与易达性特征
        2.3.4 天然光环境与色彩适宜性特征
    2.4 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实测与分析
        2.4.1 实测内容与实测地点
        2.4.2 实测相关仪器的选取
        2.4.3 实测及测点布置方法
        2.4.4 截面照度实测与分析
        2.4.5 实测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基础
    3.1 天然光评价指标分析与确定
        3.1.1 天然光静态评价指标
        3.1.2 天然光动态评价指标
        3.1.3 非视觉效应评价方法
        3.1.4 本文评价指标的确定
    3.2 天然光模拟软件分析与选择
        3.2.1 模拟软件的介绍
        3.2.2 模拟过程与步骤
        3.2.3 模拟结果的处理
        3.2.4 软件适用性分析
        3.2.5 全局参数的设定
    3.3 天然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影响天然采光效果的相关要素
        3.3.2 天然采光影响因子类型的确定
    3.4 公共活动单元典型模型建立
        3.4.1 典型模型空间形态设计
        3.4.2 典型模型空间尺度设计
        3.4.3 典型模型采光方式设计
        3.4.4 典型模型单层净高设计
        3.4.5 典型模型窗口尺寸设计
        3.4.6 典型模型窗地比例设计
        3.4.7 典型模型开间进深设计
        3.4.8 典型模型室内材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与设计策略
    4.1 不同朝向条件下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研究
        4.1.1 朝向的确定
        4.1.2 模拟分析
        4.1.3 朝向设计策略生成
    4.2 不同层高条件下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研究
        4.2.1 层高的确定
        4.2.2 模拟分析
        4.2.3 层高设计策略生成
    4.3 不同窗口尺寸下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研究
        4.3.1 窗口尺寸的确定
        4.3.2 模拟分析
        4.3.3 窗口尺寸设计策略生成
    4.4 不同窗地比例下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研究
        4.4.1 窗地比的确定
        4.4.2 模拟分析
        4.4.3 窗地比设计策略生成
    4.5 不同开间进深下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研究
        4.5.1 开间进深的确定
        4.5.2 模拟分析
        4.5.3 开间进深比例设计策略生成
    4.6 不同室内材质下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模拟研究
        4.6.1 材质的确定
        4.6.2 模拟分析
        4.6.3 材质设计策略生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基于BIM技术的航站楼天然采光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1.1.2 航站楼建筑的高能耗现状
        1.1.3 天然采光设计的节能效用
        1.1.4 BIM模拟技术辅助建筑采光设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计算机模拟量化法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航站楼与天然采光设计概述
    2.1 航站楼建筑分析
        2.1.1 航站楼的功能与流程
        2.1.2 航站楼建筑构型
        2.1.3 航站楼建筑特征
    2.2 天然采光设计分析
        2.2.1 天然采光设计影响因素
        2.2.2 采光设计标准
    2.3 航站楼天然采光分析
        2.3.1 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的发展
        2.3.2 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的动因
        2.3.3 航站楼玻天然采光设计的原则
        2.3.4 航站楼天然采光的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航站楼建筑天然采光设计因素分析
    3.1 天窗采光系统
        3.1.1 航站楼天窗主要设计形式类型
        3.1.2 天窗采光形式
        3.1.3 天窗采光布置方式
        3.1.4 天窗与吊顶的结合
    3.2 玻璃幕墙采光系统
        3.2.1 航站楼玻璃幕墙主要玻璃材料应用类型
        3.2.2 玻璃幕墙材料采光性能
        3.2.3 玻璃幕墙材料类型
    3.3 中庭和庭院采光系统
        3.3.1 航站楼采光中庭剖面主要设计形式类型
        3.3.2 航站楼庭院主要采光形式
    3.4 遮阳系统
        3.4.1 航站楼玻璃幕墙遮阳以及天窗遮阳类型
        3.4.2 航站楼玻璃幕墙遮阳形式
        3.4.3 航站楼屋顶天窗遮阳形式
        3.4.4 智能化遮阳系统
    3.5 其它技术措施
        3.5.1 导光技术
        3.5.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3.5.3 定向反射膜
    3.6 本章小结
4 BIM技术光环境模拟及其在航站楼建筑中的应用
    4.1 BIM概述
        4.1.1 BIM的概念
        4.1.2 BIM特点
        4.1.3 BIM软件
    4.2 建筑光环境模拟概述
        4.2.1 光环境模拟的概念
        4.2.2 模拟方法
        4.2.3 光环境模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3 BIM技术在航站楼建筑光环境模拟中的应用
        4.3.1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
        4.3.2 北京大兴机场
        4.3.3 BIM技术在航站楼建筑光环境模拟中的应用优势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技术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天然采光分析
    5.1 项目概述
        5.1.1 项目背景
        5.1.2 建筑设计
        5.1.3 采光设计
    5.2 BIM基本模型
        5.2.1 建模软件介绍
        5.2.2 东航站楼建筑BIM模型建立
    5.3 基于BIM技术的天然采光分析
        5.3.1 光环境模拟软件软件介绍
        5.3.2 参数设置
        5.3.3 天然采光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天然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1 BIM技术下基于气象数据的天然采光设计优化
        6.1.1 气象数据
        6.1.2 基于BIM技术的气象数据下的气候环境分析
        6.1.3 地理及气候环境分析策略
    6.2 天窗采光设计优化
        6.2.1 采光天窗的窗地面积比
        6.2.2 采光天窗的分布
        6.2.3 采光天窗的形式
        6.2.4 天窗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3 玻璃幕墙采光设计优化
        6.3.1 玻璃幕墙的材料
        6.3.2 玻璃幕墙的层高
        6.3.3 玻璃幕墙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4 中庭采光设计优化
        6.4.1 采光中庭剖面形式
        6.4.2 中庭采光设计优化策略
    6.5 遮阳措施设计优化
        6.5.1 屋顶出挑
        6.5.2 玻璃幕墙倾斜
        6.5.3 玻璃幕墙遮阳构件形式
        6.5.4 天窗遮阳形式
        6.5.5 遮阳措施优化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6)北京地区高校单侧窗矩形平面教室采光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环境与健康问题的突显
        1.1.2 教室设计中对天然采光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框架
    1.6 章节安排
    1.7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普通单侧窗教室
        2.1.2 第Ⅲ类光气候区
        2.1.3 Ⅲ级采光等级
    2.2 理论基础
        2.2.1 主要术语
        2.2.2 主要评价指标
    2.3 光环境设计要求
        2.3.1 国家标准和规范中的规定
        2.3.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规定
    2.4 计算机软件模拟介绍
        2.4.1 计算机模拟天然采光的必要性和目的
        2.4.2 计算机模拟软件的选择
        2.4.3 模拟总步骤
        2.4.4 模拟结果的呈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地区高校单侧窗矩形平面教室采光调查
    3.1 调研目的与调研对象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对象
    3.2 调研方法与调研说明
        3.2.1 测量工具、测量依据和测量频率
        3.2.2 教室采光朝向的选取
        3.2.3 室外天然光照度的多样性
    3.3 各调研教室的基本情况
        3.3.1 教室所属建筑的概况
        3.3.2 评价的客观性
        3.3.3 各调研教室的实景概况
        3.3.4 实测工况与各教室基本尺寸
    3.4 照度测量反馈与分析
        3.4.1 晴天时照度情况
        3.4.2 天气较差时照度情况
    3.5 结合调研来分析采光不良背后的原因
        3.5.1 层高、净高和采光有效进深偏低
        3.5.2 窗地面积比偏低
        3.5.3 窗间墙过宽
        3.5.4 地面、墙面、顶棚和家具反射比偏低
        3.5.5 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偏低
        3.5.6 室外树木、高楼的影响
        3.5.7 桌椅布局的朝向不佳
        3.5.8 秋冬季易发的雾霾
        3.5.9 缺少有效的采光改善性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采光改善措施下教室的采光模拟和分析
    4.1 建立初始教室模型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4.2 初始教室模型的建筑参数设定
        4.2.1 教室采光类型的限定
        4.2.2 采光朝向的设定
        4.2.3 教室所在楼层与教室位置的设定
        4.2.4 窗台高与窗间墙的设定
        4.2.5 室内净高的设定
        4.2.6 开间、进深与层高的设定
        4.2.7 窗保温、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与窗玻璃污染折减系数的设定
        4.2.8 顶棚、墙面、地面、黑板和门反射比的设定
    4.3 初始教室模型的参数表与模型呈现
        4.3.1 初始教室模型的参数表
        4.3.2 初始教室模型呈现
    4.4 模拟前的相关设定
        4.4.1 天空模型的选择
        4.4.2 照度模拟时刻与计算网格的确定
    4.5 采光改善措施的预设、模拟和分析
        4.5.1 增加层高
        4.5.2 改变顶棚倾斜度
        4.5.3 采用固定式遮阳板(兼反光作用)
        4.5.4 采用弧形反光板
    4.6 不同改善措施下采光效果的比较
        4.6.1 必要说明
        4.6.2 在采光系数上的比较
        4.6.3 在不同天气下照度的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地区高校教室采光设计优化验证研究
    5.1 北京林业大学第二教学楼705室
        5.1.1 原教室空间分析
        5.1.2 建立教室模型
        5.1.3 模拟参数设置
        5.1.4 光环境模拟分析与结论
    5.2 中国农业大学第三教学楼407室
        5.2.1 原教室空间分析
        5.2.2 建立教室模型
        5.2.3 模拟参数设置
        5.2.4 光环境模拟分析与结论
    5.3 北京语言大学5教206室
        5.3.1 原教室空间分析
        5.3.2 建立教室模型
        5.3.3 模拟参数设置
        5.3.4 光环境模拟分析与结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A:实测教室平面图及测点布置图
附录 B:照度测量记录表(单位:lx)

(7)结合天然采光的室内智能照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智能照明控制的研究现状
        1.2.1 照明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2.2 照明控制系统硬件与软件
    1.3 天然采光与照明控制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1.4 存在的问题分析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第二章 照明系统
    2.1 光学原理
        2.1.1 光通量
        2.1.2 发光强度
        2.1.3 照度
        2.1.4 照度均匀度
    2.2 照度计算
        2.2.1 点照度计算
        2.2.2 平均照度计算
    2.3 智能照明控制
    2.4 小结
第三章 天然采光影响因素分析
    3.1 天然光的来源
    3.2 天然光的特性分析
        3.2.1 直射阳光
        3.2.2 天空光
    3.3 不同影响因素下天然采光分析
        3.3.1 模型建立
        3.3.2 对气候因素进行采光分析
        3.3.3 建筑自身因素对采光影响的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改进的基于天然光的智能照明控制策略
    4.1 常见的照明控制策略
    4.2 研究对象的建立与仿真
        4.2.1 DIALux软件介绍
        4.2.2 办公室模型的建立
        4.2.3 不同天空模型下房间照度仿真计算
    4.3 改进的控制策略的确定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改进粒子群的智能恒照度控制策略研究
    5.1 智能照明控制策略的算法
        5.1.1 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
        5.1.2 粒子群算法
    5.2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智能控制策略
        5.2.1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5.2.2 粒子群算法的不足
        5.2.3 带交叉因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5.2.4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智能调光控制算法
    5.3 仿真实验分析
        5.3.1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灯具分区控制的仿真
        5.3.2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灯具分点控制的仿真
    5.4 改进控制策略下的建筑照明节能效果分析
        5.4.1 依靠人工的照明能耗
        5.4.2 天然采光与智能照明结合控制策略下的照明能耗
    5.5 小结
第六章 结合天然采光的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6.1 基于天然采光的照明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6.1.1 系统概述
        6.1.2 系统框架
    6.2 基于天然采光的照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6.2.1 主控制器硬件设计
        6.2.2 传感器模块硬件
        6.2.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6.2.4 灯具调光驱动电路
    6.3 基于结合天然采光照明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6.3.1 步进电机驱动程序
        6.3.2 灯具调光驱动程序
    6.4 系统仿真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8)基于动态采光评价的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优化设计 ——以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能耗问题
        1.1.2 教学建筑天然采光优势
        1.1.3 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现状
        1.1.4 动态采光评价的新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天然采光与教学建筑
        1.3.2 动态采光评价研究
        1.3.3 采光模拟软件发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高校教室光环境及动态模拟的相关理论
    2.1 高校普通教室光环境设计要求
        2.1.1 天然采光设计要求
        2.1.2 人工照明设计要求
        2.1.3 光环境舒适度要求
    2.2 天然采光评价
        2.2.1 传统采光评价指标
        2.2.2 动态采光评价指标
    2.3 动态采光模拟
        2.3.1 动态采光模拟背景
        2.3.2 动态采光模拟软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济南地区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现状调研
    3.1 济南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3.1.1 地理气候特征
        3.1.2 光气候特点
    3.2 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现状调研
        3.2.1 调研对象概述
        3.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3.3 实地调研结果
        3.3.1 山东建筑大学逸夫楼
        3.3.2 济南大学第十教学楼
        3.3.3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综合教学楼
        3.3.4 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公教楼
        3.3.5 主观问卷调查结果
    3.4 调研结果分析
        3.4.1 教室天然采光实测总结
        3.4.2 侧窗采光优化可用措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典型教室空间天然采光动态模拟分析
    4.1 典型教室模型及参数设置
        4.1.1 典型教室模型建立
        4.1.2 天气条件设定
        4.1.3 DAYSIM设定
        4.1.4 研究方法
    4.2 典型教室空间光环境模拟分析
        4.2.1 动态采光评价指标优越性验证
        4.2.2 典型教室天然采光现状分析
    4.3 典型教室侧窗采光因素分析
        4.3.1 侧窗有效高度分析
        4.3.2 侧窗有效宽度分析
        4.3.3 侧窗位置分析
        4.3.4 侧窗形状分析
        4.3.5 侧窗排列方式分析
        4.3.6 玻璃透光率分析
    4.4 典型教室采光辅助模拟分析
        4.4.1 采光辅助系统选择
        4.4.2 不同朝向教室反光板采光辅助模拟
        4.4.3 基于反光板系统的遮阳长度模拟
        4.4.4 基于反光板系统的导光深度模拟
        4.4.5 基于反光板系统的导光高度模拟
        4.4.6 基于反光板系统的顶棚设计模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济南地区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优化设计
    5.1 项目概况
    5.2 项目采光现状分析
        5.2.1 采光现状概述
        5.2.2 教室模型建立
        5.2.3 动态模拟分析
    5.3 项目天然采光优化分析
        5.3.1 E-1、E-3 教室单元天然采光优化
        5.3.2 E-2、E-4 教室单元天然采光优化
        5.3.3 E1~E4 教室单元天然采光优化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山东建筑大学逸夫楼天然采光实测数据
附表2 济南大学第十教学楼天然采光实测数据
附表3 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综合教学楼天然采光实测数据
附表4 齐鲁工业大学长清校区公教学楼天然采光实测数据
附录5 济南地区高校教室空间天然采光现状调查问卷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动态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能耗问题
        1.1.2 高等教育建筑的大量兴建
        1.1.3 天然采光的重要性
        1.1.4 天然采光模拟技术的发展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天然采光
        1.4.2 教室天然采光
        1.4.3 天然采光模拟技术
        1.4.4 总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调研法
        1.5.2 现场测试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模拟分析法
        1.5.5 比较研究法
    1.6 论文框架
    1.7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理论基础研究
    2.1 呼和浩特地区光气候特征分析
    2.2 天然采光设计相关要求
        2.2.1 教育建筑天然采光相关规范
        2.2.2 教室天然采光设计要求
    2.3 天然采光影响因素分析
        2.3.1 教室空间几何尺寸
        2.3.2 采光窗形式
        2.3.3 侧窗排列方式
        2.3.4 采光窗口遮阳
    2.4 天然采光模拟软件筛选
        2.4.1 静态天然采光模拟软件
        2.4.2 动态天然采光模拟软件
        2.4.3 动态天然采光模拟技术优势分析
    2.5 天然采光模拟的评价指标
        2.5.1 静态天然采光评价指标
        2.5.2 动态天然采光评价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天然采光现状分析
    3.1 现场测试及主观评价问卷分析
        3.1.1 现场测试概况
        3.1.2 天然光照度测试
        3.1.3 主观评价问卷调查
    3.2 天然采光影响因素调研及分析
        3.2.1 教室空间几何尺寸现状
        3.2.2 采光窗形式现状
        3.2.3 教室侧窗排列方式现状
        3.2.4 教室遮阳现状
    3.3 高校典型教室模型分析
        3.3.1 教室空间数据分类研究
        3.3.2 典型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教室动态天然采光影响因素研究
    4.1 模拟概述
        4.1.1 模拟软件及设置
        4.1.2 影响因素的参数设置
    4.2 空间几何尺寸影响规律研究
        4.2.1 教室进深
        4.2.2 教室开间
        4.2.3 教室净高
    4.3 采光窗形式影响规律研究
        4.3.1 窗数量
        4.3.2 窗宽度
        4.3.3 窗高宽比
    4.4 侧窗排列方式影响规律研究
        4.4.1 窗台高度
        4.4.2 窗间墙宽度
        4.4.3 不等窗宽排列
    4.5 遮阳方式影响规律研究
        4.5.1 板式遮阳
        4.5.2 搁板遮阳
        4.5.3 百叶遮阳
    4.6 影响规律总结
        4.6.1 教室空间几何尺寸影响规律
        4.6.2 采光窗形式影响规律
        4.6.3 侧窗排列方式影响规律
        4.6.4 遮阳方式影响规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育学院教室动态天然采光优化设计及验证
    5.1 教育学院主楼教室概况
    5.2 教室采光现状
        5.2.1 现场测试数据分析
        5.2.2 动态采光模拟分析
    5.3 动态天然采光模拟优化设计
        5.3.1 教室遮阳优化设计
        5.3.2 教室空间几何尺寸优化设计
        5.3.3 采光窗形式优化设计
        5.3.4 侧窗排列组合方式优化设计
    5.4 教室优化设计模拟验证
    5.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图录
附录C 表录
附录D 内蒙古大学教室实测数据
附录E 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室实测数据
附录F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室实测数据
附录G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室实测数据
附录H 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室实测数据
附录I 优化后教室的UDI和 DA的计算值
附录J 成果展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10)基于参数化平台的高校体育馆天然采光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主要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性工作
第2章 高校体育馆光环境模拟分析理论基础
    2.1 光气候与天空分布模型
        2.1.1 CIE标准天空模型
        2.1.2 Perez天空模型
    2.2 天然采光的评价指标
        2.2.1 静态评价指标
        2.2.2 动态评价指标
    2.3 天然采光参数化模拟分析
        2.3.1 模型搭建平台
        2.3.2 建筑采光模拟平台
        2.3.3 参数化编程平台
    2.4 体育馆现有采光方式
        2.4.1 侧界面采光
        2.4.2 顶界面采光
        2.4.3 顶、侧界面协同采光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校体育馆采光现状调研分析
    3.1 研究背景
    3.2 调研方案
        3.2.1 调研目的与对象
        3.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3.3 调研数据
        3.3.1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综合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2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综合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3 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综合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4 暨南大学(老校区)邵逸夫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5 广州体育学院综合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6 华中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7 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8 武汉大学工学部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9 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0 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1 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东区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2 大连理工大学综合体育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3 大连医科大学风雨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4 大连医科大学羽毛球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5 大连外国语大学球类馆测试基本信息
        3.3.16 大连海事大学球类馆测试基本信息
    3.4 调研结果统计及分析评价
        3.4.1 数据处理
        3.4.2 数据分析
        3.4.3 综合评价
    3.5 影响原因及优化建议
        3.5.1 采光问题引起原因
        3.5.2 采光方式影响因素
        3.5.3 采光口优化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校体育馆典型空间模型建立
    4.1 目的与适用范围
    4.2 参数选取
        4.2.1 筛选关键参数
        4.2.2 6项参数梳理
    4.3 典型模型设计参数
        4.3.1 环境参数
        4.3.2 室内空间尺寸
        4.3.3 室内界面材质及特性
    4.4 建立高校体育馆典型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模型采光研究的参数化模拟分析
    5.1 软件选取
    5.2 模拟参数设置
        5.2.1 天气气象数据
        5.2.2 时间设置
        5.2.3 模型参数
        5.2.4 模拟工况及计算指标
    5.3 模拟过程
    5.4 侧窗采光模拟结果
    5.5 天窗采光模拟结果
        5.5.1 相同占屋顶面积比的不同天窗形式采光分析
        5.5.2 同一天窗形式下不同占屋顶面积比采光分析
    5.6 模拟初步结论
        5.6.1 侧窗采光模拟
        5.6.2 天窗采光模拟
        5.6.3 采光口布置方案优选建议
    5.7 本章小节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调研数据表
附表B 模拟实验数据表
附表C 不舒适眩光指数(DGI)数据处理表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室内环境的天然光效果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汕头大学图书馆光环境的调查与分析[D]. 林少妆. 汕头大学, 2021(02)
  • [2]哈尔滨近代东正教教堂建筑天然光环境研究[D]. 郑殿炀.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开放式办公空间天然光环境质量的均衡性优化研究[D]. 张冠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认知症照护专区公共活动单元天然光环境设计研究[D]. 苏昕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5]基于BIM技术的航站楼天然采光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东航站楼为例[D]. 李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北京地区高校单侧窗矩形平面教室采光设计优化研究[D]. 徐畅泽.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7]结合天然采光的室内智能照明控制策略研究[D]. 黄宏梅.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7)
  • [8]基于动态采光评价的高校教室天然采光优化设计 ——以济南为例[D]. 高金峰.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9]呼和浩特地区高校教室动态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研究[D]. 黄博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参数化平台的高校体育馆天然采光设计研究[D]. 范晴. 天津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室内环境自然光效果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