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重大传播事件回顾

2000年重大传播事件回顾

一、2000年通信大事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齐蔓[1](2020)在《英汉学术着作自译叙事建构研究 ——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例》文中认为自译现象历史悠久,但长期处于学术研究边缘地位,最近才引起翻译界学者的关注,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文学文本的自译,而忽略了对于学术文本自译的研究,但目前学术自译日益普遍。本文便将研究焦点置于学术着作的自译,通过案例对学术着作自译进行研究。黄仁宇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其历史着作《万历十五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原着英文版被美国多所大学列为教科书,中文自译本在国内畅销几十年,创下史学读物的销售纪录。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面对各种冲突,通过建构可以更好地应对冲突,达到自己的目的。黄仁宇在自译过程中,面对中西方文化冲突,又是将英文版中国历史着作翻译到中国语境,其中的建构值得研究。本文从蒙娜·贝克提出的叙事建构理论出发,通过对比中文自译本与英文源文本,探讨黄仁宇在自译过程中采取哪些建构策略,其他参与者如何参与建构,以及这些策略产生了何种作用。本研究发现,中文自译本与英文源文本差异较大,黄仁宇主要采取了三种建构策略:选择性采用、标示建构以及人物事件再定位。作为赞助人的中华书局亦从宏观层面通过文本内及副文本参与了建构。选择性采用策略的采取凸显了学术性叙事,传播了传统历史文化。标示建构使得文本彰显了多种文化元素,贴合中国文化。通过人物事件再定位,译者有效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文本更易赢得目标读者认可。中华书局在宏观上的建构使得文本能够满足目的语要求,迎合了公共叙事。

陈丽伟[2](2019)在《天津爱情》文中提出楔子"张硕,要还认我这个姑,就赶紧去和梦津扯了结婚证。这都什么事儿?一起过了十来年,就不结婚,你让乡亲们知道了,不被骂死?""我的亲姑!哪是我不结?每当我要结婚,他那儿准出幺蛾子,让这婚结不成!""哪那么多幺蛾子?要不是看着他长大,心里有底数,我怎会撮合你们俩。跟人家睡了十来年不结婚,让别人知道谁还要你?""十来年怎么了?您别那么传统,有人一辈子谈恋爱不结婚呢,这都什么年代了!"

靳瑞芳[3](2019)在《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端木蕻良的多元文化背景构成主要包括五四启蒙文化和独特的东北原始文化。从五四启蒙文化角度对其所做的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文学和抗日文学等类属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从东北原始文化角度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仍然很不充分,因此论文选择从东北原始文化的视角研究端木蕻良的小说。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我们研究扎根于东北女神原始文化传统之上极具个性的端木小说提供了重要的视角。神话原型理论重视识别归纳文学中反复出现的、可交际的原型性的文体、叙述或表现形式,使个别作品的研究在文化整体中得到更为透彻的理解。根据这一理论,本论文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端木小说中人与地的宗教性神话原型,从意象、叙事、形象、审美等几个方面对端木小说潜隐的神话原型展开多维透视,力图探寻端木小说独特的文化意蕴及其表现形式,重点关注端木是如何从人与大地的关系透视当时东北地区独特的社会面貌和东北民众复杂精神世界的历史变迁过程。从端木个人经历、亲历的民俗仪式、熟悉的萨满故事和从小阅读的《红楼梦》延展至对东北西辽河女神文明的联系,以宏观的视野全面观照端木小说中女神神话原型的独特韵致及其叙事意义,从而梳理出“地之子”神话原型对意象、叙事、形象和风格所造成的制约作用和独特性,并深入细致分析和阐释了“地之子”神话原型对小说整体叙事结构和审美的意义,结合作者的传统资源文化背景探究端木女神神话原型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小说所表现出来的的独特而浓郁的女神文化精神,进而发现小说独特且重要的贡献。本论文包括绪论、主体部分五章、结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从历史与神话、现代与传统两个问题的讨论入手,阐述了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研究端木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梳理了端木研究的现状,确定了论述的起点。第一章旨在先行廓清端木创作文化背景受到女神文化传统影响的可能性和必然性等基本问题,为论述端木小说大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的选题奠定基础。端木的文化构成是深厚、多元的,女神文化背景是他书写东北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图式,他是从两方面获得女神文化背景的:一方面是从文化大传统那里获得的神话原型,这表现在母亲那里获得的浸染着母亲自身经历的故事,民间听到的萨满女神故事,亲历的民间风俗和仪式形成的大文化传统,这些超越文字的文化构成又与远古西辽河文化传统紧密相连,是远古东北文化的现实置换变形。这些文化背景为端木创作提供了土壤和营养,形成了端木特殊文化背景,并形成了端木小说的神话原型,使端木的小说有了极为特殊的主题意蕴。另一方面,从书面文字如《红楼梦》的女神神话、郭沫若的《女神》、希腊女神故事中获得的神话影响是小传统文化营养,形成了端木用神话来想象现实生活状态的创作手法。在大文化传统和书面小文化传统的共同影响下,端木形成了非常独特的女神神话创作观。第二章从端木小说《大地的海》描写的“落草”生育民俗是东北远古神话原型的象征,落草即为落地,大地是女神母亲原型的象征,地之子是神之子原型的象征,系统地探讨端木小说隐含的“地之子”神话原型。具体论述了大地是女神母亲原型的特征:“丰乳肥臀”的女神形态、“创造生命、创造生活”的母性功能。地之子的神话原型是由这样几方面构成的:第一,端木不仅描写了大地的女性——母性化特征,也表现了大地生殖功能与创造功能,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人与大地之间的母子关系,写出了农民对土地——大地母亲的无意识认同。第二,农民与土地——大地母神、女神的认同关系,已经不是农民对土地纯生产资料的认识,而是包含了一种相当于女神崇拜的宗教思想情感。第三,农民对土地的母子关系的认同还连着远古神话,即女神崇拜、地母崇拜。第四,农民对土地的母子关系的认同还包含着对一种女性文明模式的悠远记忆。女神是以女性为原型的一种神话形象,女神神话是以女性的孕育、创造、奉献、容纳、和谐为原型的生活模式。之后对大地女神神话原型的历史文化传统做了进一步论述。第三章论述了大地故事的深层结构是地之子神话原型。大地的故事表层结构是大地作为自然物质资料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大地的现实故事,而深层结构是地之子神话原型故事的重演,表现的是大地女神与大地之子的关系,是母神与神之子的关系,表现了地之子对大地母神在宗教信仰、情感意识层次的依恋、眷恋,表现了大地作为母神、女神对神之子的创生、重生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大地之子为了保卫地母而爆发的最深刻、最原始、最“野蛮”的反抗力量。我们发现端木从地之子的神话原型出发,从农民与大地宗教虔诚的信仰关系,从女神与神之子的宗教神话关系中找到了东北民众在当时水深火热的时代生存、成长、反抗的内在力量,这是端木超越同时代启蒙作家的独特所在。进而论述了女神神话原型的叙事意义和文化意义。第四章从大地-女性的关系出发,论述了端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女神的置换变形。从女性形象的四个序列入手,论述了大地与女性的同一性。当大地母亲现身为人时,她是人类母亲的一种隐喻。从神话原型意义上看,人们把生与再生的特权同归于大地母神和人间女性,因为大地母亲和人间女性在神话思维中是等值的、相互认同的。探讨了女性在男权文明倾轧下的悲剧命运和女性在创造、孕育、包容等生命价值的神圣性的对比,提出在阶级倾轧和战争频繁的时代,回归女神信念带有精神拯救和文化治疗的特点,对和平的渴望、对生命创造的尊重,是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渴望的生存状态,对这种文化的表现使得端木的小说可以跨越时代的局限,成为永恒文化的一部分。进而探讨了端木塑造女性形象被神圣化的文化传统。第五章在对端木小说中潜隐的女神结构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探讨了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形式表征。通过对端木小说诗性特征的分析,探讨端木小说的诗性形式和神性内涵之间的关系,神性是诗性的原型内核,诗性是神性的表现形式。端木小说在萨满神话的影响下一直存在神性文化的因子,神性是大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表现。并在神性的框架内,探讨了忧郁的风格与回归意识之间的关系。

李诗白[4](2017)在《民国杜诗学研究》文中指出杜诗学在中国诗歌史、文学史、学术史上流泽深远,近代以来,清朝衰亡,民国肇造,社会巨变,学术替嬗,杜诗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并在新旧文化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作为杜诗学发展史上的一大关捩点,古典杜诗学日渐衰落,现代杜诗学逐步开启,随着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吴芳吉、闻一多、钱锺书等此期诸多着名学者对杜甫及杜诗的深入研究,杜甫研究逐渐成为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股热潮。这一时期的杜甫研究成果丰厚,众多相关文献资料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杜诗学思想。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内容、结语三大部分,拟从梳理民国杜诗学学术史的角度,展开对此期杜诗学的深入讨论。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阐述本论题的选题意义;综述研究现状与研究动态,如有关民国时期杜诗学文献的整理研究、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的综述、民国学者对杜甫及杜诗的研究、杜诗对近现代诗歌发展的影响;界定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杜诗学”、研究阶段“民国时期”,以及本论题研究的可行性;提出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分析本论的价值,创新与不足。正文第一章展开民国时期杜甫与杜诗学研究。简介民国时期的杜诗学发展概况,如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发展情况与杜诗学文献的基本概况,对民国时期的杜诗学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介绍,将文献分为此期与杜诗学相关的文献情况和专门的杜诗学文献情况来讨论,深入考察民国学人对杜诗学研究形式的创新、对杜诗学研究范围的开拓,以及民国学人的杜诗选本注本的特点。并从民国学人的杜甫思想研究、杜甫评价研究、杜甫卒年及死因研究、“李杜”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论述民国学人的杜甫研究概况,深入讨论此期学者对杜甫的“诗史”、“诗圣”地位、人格、诗歌作品、诗歌思想性、诗歌艺术性的评价。正文第二章讨论民国学人对杜甫的接受与阐释。分别以民国学人对杜甫思想和对杜甫诗歌的接受与阐释两个角度为研究出发点。在对杜甫思想的接受与阐释的研究中,通过考察此期学人对传统杜甫思想的接受与阐释,以及对杜甫爱民与反抗思想的挖掘,紧紧围绕平民诗人杜甫、杜甫的爱民思想和杜甫的反抗精神等话题展开论述分析,深入探究民国学者对杜甫思想的激烈讨论与争议之因。而在对杜甫诗歌的接受与阐释这一问题上,本文以此期学者对杜诗艺术手法、杜诗语言特色、杜诗题材类型、杜诗风格,以及对“诗史”地位的探讨等诸问题为研究视点,系统论述了民国学人对杜甫及其诗歌作品、诗歌思想等的接受与阐释概况。正文第三章谈论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分别从现代研究方法在民国杜甫研究中的运用、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在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传记撰写法在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三个主要方面的对民国杜诗学展开考究,并在研究中具体讨论了民国前后,学人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接受及运用情况,着重对H·A·丹纳的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在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深入探讨,并对民国前后的传记写作概况特点以及对传记作者的研究态度、写作视角等的思考分析,系统地归纳总结了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中代表性的研究手段。正文第四章主要考察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民国始建,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大潮,新思想之流风涌开来,杜诗学研究界正值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传统杜诗学研究方法继续被部分民国学者运用于学术研究实践之中,与此同时,在新的政治思想环境和学术文化环境的共同作用,特别是现代传播方式的直接推动下,新兴诗学思想迅速渗透古典文学研究,并流行于“整理国故”运动之际,此期以梁启超和胡适为代表的卓识之士纷纷把科学方法运用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对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进行创世纪的探索和研究标准的提出,开启了此期杜诗学研究的新风气,别具源远流长之影响作用。正文第五章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范式的现代建构。分别论述了民国着名学者吴芳吉的杜诗学研究范式、闻一多的杜诗学研究范式,以及陈寅恪的杜甫研究范式和钱锺书的杜甫研究范式的建构。并对诸学者研究杜甫之原由、得失、转变情况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分析梳理,进而充分考察和肯定了吴芳吉、闻一多、陈寅恪和钱锺书四位学者所建构的杜诗学研究范式在杜诗学史上的学术史价值与借鉴意义。结语则对民国时期的杜甫及其诗歌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客观评价与论述,并梳理和总结了这一时期杜诗学的特点,及此期杜诗学在杜诗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提出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在理论、方法论等诸多方面的建树上对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启示意义,对当代杜甫及杜诗研究的继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

王婷[5](2016)在《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机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扩大了人际传播的影响和范围,颠覆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路径,取代了闹钟、钱包、手电筒、日历等日常用品,丰富了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选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媒介。与此同时,其平等、兼容和开放的特性对文化多元、社会互动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与规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手机媒介既是现代社会多种媒介融合的典范,又是消弭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界限的推手;既使人跨越时空障碍而与他人取得联系,又使人在中介化的交流中日渐疏远;既融多种实用的物质功能于一身,又能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和精神产品;既为人类排忧解难,又产生许多复杂难题……为了厘清手机媒介拥有的多重角色,对手机媒介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十分有必要。研究以对如下四方面的思考为切入点进行:第一,手机何以成为人须臾不离的媒介?换言之,手机在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探寻手机媒介传播规律和功能融合是研究的第一个思路。第二,手机媒介的融合性将人“捆绑”在手机上,人的社会关系也依附于手机媒介。手机媒介重构的社交方式和人际关系是研究的第二个思路。第三,仅凭社交上的便利还不足以催生出沉迷于手机的“低头族”,丰富的内容和应用也是令他们乐此不疲使用手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以手机游戏、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为代表的手机内容产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其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是研究的第三个思路。第四,在新媒介形态产生之初,政策的鼓励和法律的宽松都是为了促进其更快发展,但在媒介逐渐发展成熟时应对其产生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手机媒介的融合性与传统媒体规制的分业性相冲突,加大了管理与规制的难度。如何理顺政府机关、手机媒介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用户个人之间的关系,建立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框架是研究的第四个思路。在这四个思路的指导下,研究以技术文化史为纲分析手机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当时的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首先将手机媒介置于媒介进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以功能升级和系统更新为标准划定手机媒介的发展分期。手机媒介从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的实验室概念产品发展到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将人从特定的空间解放出来,赋予人在行走中与不在场的人交流的自由。进入2G功能机时代,手机媒介从语音通话工具发展为拥有文字、图片、音频以及简短视频的多媒体终端,其塑造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逐渐消弭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的界限。3G智能手机延伸为物联网的中心设备,媒介杂交固然可以释放巨大能量,但是其相伴随的破坏性也绝不容忽视。手机媒介带来的多任务处理将媒介的人性化逆转为人的机械化,媒介对人的物化值得人们警醒和深思。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无论从基因选择还是从习得体验而言,人际交往在个体进步和社会发展中都有其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时期的人际沟通工具总是与这个时期个体移动的频繁程度和活动范围的远近相适应。手机媒介作为人际沟通工具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产物,它将即时或延时、同步或异步等多种社交方式融为一体,其建构的移动性和半虚拟性情境一方面赋予主体与他人的连接自由,另一方面又弱化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和唯一性。在人与媒介形成的相互形塑与共同演化的关系中,呈现出媒介的人性化演化和人的机械化发展趋势,这在抬高媒介地位的同时无疑降低了人的地位。手机媒介超越时空限制使人处于永远在线的状态,刷新了亲密与孤独的界限,长期的中介化社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舍近求远”的人际关系,最终致使人们忽视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只有将手机媒介还原到工具位置,通过“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用线下活动转化线上虚拟关系,发挥手机媒介的组织与协调功能,将真正的社交还归现实生活,才能恢复人之为人的本性。手机媒介在通讯功能与社交功能之外,还因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产品和文化服务而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现代社会是媒介社会,移动互联网络的升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被海量的信息包围,手机媒介内容产业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游戏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需要优秀的游戏以获得深度的、持久的乐趣。手机游戏契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操作、微体验与微社交的“微文化”,受到不同年龄阶用户的欢迎。手机媒介的便携性特征和视听播放功能使音乐成为手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保护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在“三网融合”政策的推动下,兼容多种视频资源的手机媒介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关注的焦点。手机视频产业虽然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在内容生产与运营、用户喜好与培养以及盈利模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借助大数据思维,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合、挖掘以及分析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手机媒介在使用与传播中产生了种种仅靠市场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垃圾短信泛滥和社交网络谣言四起、闯入公共空间和侵犯私人空间、色情内容屡禁不止等等,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规制。现阶段,从纵向上看,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以及各级政府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构成手机媒介规制的五大层面;从横向上看,每个层面中涉及的管理与规制内容又可以分为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提供者管理、个人信息保护和传播内容管理四大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手机媒介规制的基本框架,尽管如此,作为融合性媒介和新媒介代表,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无论从政府的他律、行业的自律还是从用户的自我约束和监督而言,依然存在不少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新媒介规制的先进经验,从立法约束、政策规范、行业协会以及用户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我国手机媒介的规制办法,对于推动我国手机媒介恰当使用和内容健康传播大有裨益。手机媒介绝不仅仅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创新或当下社会的潮流写真,人们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接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态度和立场具有深远的意义。手机媒介不仅对人作为真正社会人的生存提出挑战,也对既有的文化生态、社会秩序和经济形态造成一定的冲击,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张陆洲[6](2015)在《王元化晚年文化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王元化是一位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思想文化大家,是真正有力量并且充满现实关怀的知识人。本篇论文以王元化晚年(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病逝)的反思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他的文化思想进行剖析。引言部分,对王元化的生平、本论文所指“晚年”和“文化”的定义作出解释,对王元化研究所取得的已有成果、研究现状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简要说明。第一章,王元化文化思想的渊源。这里并非是王氏生平事迹的普泛介绍,而是对王氏学术思想渊源——中国文化的再认。以后两章所论述的问题,都可以从这一章中找到发端。第二章,重估“五四”。以杜亚泉、鲁迅、胡风三个中国近现代思想人物为个案,对王元化晚年的核心思想成果进行总体论述,并对王元化应如何对待“五四”思想文化传统的态度进行阐述,以窥见王元化学术思想的大体。第三章,王元化晚年文化思想的当代意义及其局限性。具体论述王元化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中的当代意义,此中每一个点,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最终落实在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上。所列各节,尽量显示王氏在各专题研究中的重新阐释,并试作一些扩展,对王氏思想中的局限性加以发掘。结语部分,对之前的论述进行小结,再度肯定了王元化晚年文化思想的整体成果。论文力求透过三个层面进入王氏思想体系:第一,王元化本人的层面。把一些重要问题的脉络梳理清晰,也是本篇论文的基本层面。第二,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史层面。以王氏晚年反思为出发点,可以通向许多学术问题的讨论和解释。从这一层面,更能在比较中映照出王氏学术的渊源及其特有价值。第三,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对王氏晚年的学术反思加以疏通,显示王氏晚年思想的前后整体贯穿性及其意义,最终落实在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上。

杜欣睿[7](2013)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以《新青年》为中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青年》(1915年9月-1926年7月)原名《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新青年》,由陈独秀创办并任主编,1920年9月,《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1923年6月成为中共中央机关的理论性刊物。本文从《新青年》的内容、影响、核心内容及代表思想入手,详细考察了《新青年》发展的历史进程,对其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了系统整理与总结,并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贡献做出简要评价。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新青年》产生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诞生的原因,对早期在国内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和代表性刊物进行介绍,总结得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长期的一个过程。第二部分系统介绍《新青年》发展历程,内容包括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阐述了以陈独秀为核心的《新青年》的新闻实践,总结其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特点与规律。第三部分一方面分析《新青年》的作者群,对他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了详细论述,另一方面描述读者群与读者群互相沟通,进行思想的交流,总结出《新青年》在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第四部分联系当下、展望未来,从《新青年》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到今天舆论发挥的巨大作用,倡导要重视媒介的先导作用,重视舆论的宣传引导力量。

杜翠叶[8](2010)在《《新潮》月刊的社会改造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围绕着中国社会改造问题,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结社并借助报刊杂志这一近代“文人论政”的舆论平台,积极探索中国社会改造之路。《新潮》就是这样一份在当时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杂志。《新潮》创刊于1919年元旦,1922年停刊,先后出版过三卷二号。《新潮》月刊的主要创办人傅斯年、罗家伦,主要撰稿人有罗家伦、傅斯年、康白情、顾颉刚等;陈独秀、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蒋梦麟等名噪一时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刊物供过稿。它以《新青年》为楷模,宣传科学精神和民主思想,倡导“学术救国”,热情推进以白话文为核心的文学革命事业,努力探讨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劳工问题、教育改造问题。因此,它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却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我们探讨那个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重要资料。本文以《新潮》为研究对象。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原则,通过文本解读,并根据历史发展的逻辑以及人物思想发展脉络,以多重视角对《新潮》的社会改造思想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和探讨。第一章是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大背景入手,揭示《新潮》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创刊的目的,阐明《新潮》月刊的创办与新文化运动的时代主题是相契合的。第二章依次阐述《新潮》月刊中的民主观和科学观,指明《新潮》从微观操作层面上对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给与了支持和补充。第三章和第四章阐述了《新潮》的社会主义观和实验主义观,探讨《新潮》月刊在对中国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和选择问题。第五章对《新潮》月刊社会改造活动作全面剖析,依次阐述了《新潮》对文学革命、妇女解放、劳工问题、教育问题等近代社会改造活动所持的主张和观点的研究。最后结合当时《新潮》的社会反响及人们的评价,分析论证《新潮》社会改造思想的影响和历史地位;同时,力图对《新潮》的局限性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总之,《新潮》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探讨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是五四时期从属于新文化阵营的一份进步刊物。该刊中的一些文章以当下的眼光来审视,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并不足以影响其在当时的进步性。

慕名[9](2009)在《变与不变——聚焦新中国成立60周年通信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回眸60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是"变"吧。60年斗转星移,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几乎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了一幅无比辉煌壮丽的时代画卷。60年时光荏苒,我国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共和国建设的恢宏画卷上,写下了绚丽的一笔。伴随着新中国60年的风雨历程,通信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走向成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道路。60年后的今天,中国通信业已经拥有世界第一的网络规模和现代化的通信能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均跃居世界首位。光缆走青藏,移动上珠峰,网络入乡村……通信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通信基础设施瓶颈,还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便利和实惠。在慨叹巨变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变"同样也是通信业60年发展中的一个主基调。无论是行业坚持的"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服务理念,还是历代领导人给予的亲切关怀与高度重视,或是通信人秉承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战斗精神……许多"不变"成为60年通信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通过聚焦"变"与"不变",我们不仅能深刻理解60年通信业的跨越式发展,更对通信业未来的美好前景满怀信心。

许可[10](2009)在《亦真亦幻,格局依旧》文中认为不可否认,刚刚过去的2008年,注定将成为中国百年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系列接蹱而至的大事让业界眼花缭乱:工信部成立、电信业重组、全业务运营、TD运营、三网融合、号码携带、资源共享、电信业转型……2008年的中国通信业可谓赚足了眼球。可以确认,如期而至的2009年,不管是政府上一年出台的政策,还是运营商上一年制定的战略,或是推出的新技术、新业务,都将在这一年全面落地、执行和推出。而这些政策、战略或技术、业务究竟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会遇到哪些问题,解决方案应该怎样,等等,更让人关注。

二、2000年通信大事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通信大事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学术着作自译叙事建构研究 ——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0.1 Research Background
    0.2 Research Questions
    0.3 Research Methodology
    0.4 Research Significance
    0.5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Ⅰ Literature Review
    1.1 Previous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1.1.1 Previous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abroad
        1.1.2 Previous studies on self-translation in China
    1.2 Previous studies on Ray Huang and his self-translation of1587 ,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Chapter Ⅱ Introduction to Ray Huang and his self-translation of 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2.1 Introduction to Ray Huang
    2.2 Introduction to self-translation of 1587, A Year of No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2.2.1 Background of the Chinese self-translation
        2.2.2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self-translation
        2.2.3 Value of the Chinese self-translation
        2.2.4 Selection of the version under study
Chapter Ⅲ Narrative Fram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3.1 Narrative framing
    3.2 Application of framing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3.3 Suitability of narrative framing in the study of self-translationof 1587
Chapter Ⅳ Narrative Framing in the Chinese Self-translation of 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4.1 Selective appropriation of textual material
        4.1.1 Addition
        4.1.2 Omission
    4.2 Framing by labelling
        4.2.1 Titles
        4.2.2 Names
    4.3 Repositioning of participants
        4.3.1 Repositioning of paratextual commentary
        4.3.2 Repositioning within the text
    4.4 Patrons
        4.4.1 Framing within the text
        4.4.2 Framing by paratexts
Chapter Ⅴ The Functions of framing in the Chinese Self-translation of 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
    5.1 Highlighting the conceptual narrative and promo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5.2 Reflecting cultural elements and getting close to Chineseculture
    5.3 Shortening distance with readers and gaining readers' acceptance
    5.4 Meeting requirements of target culture and being consistentwith the public narrative
Chapter Ⅴ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2)天津爱情(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古董爷爷
    英子姑姑
    张硕
    英子姑姑
    苟财爹
    苟财
    霍疆
    苟财
    梦津
第一章
    梦津
    霍疆
    梦津
    白荷
    李东
    梦津
    张硕
    梦津
    霍疆
    苟财
    张硕
    李东
    霍疆
    苟财
    白荷
    李东
    苟财
    李东
    梦津
    白荷
    霍疆
    白荷
    霍疆
    苟财
    梦津
    霍疆
第二章
    梦津
    苟财
    梦津
    李东
    张硕
    李东
    魏凌
    霍疆
    梦津
    魏凌
    苟财
    英子姑姑
    苟财
    李东
    苟财
    李东
    梦津
    张硕
    梦津
    霍疆
    张硕
第三章
    张硕
    洪柳
    梦津
    张硕
    梦津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张硕
    苟财
    李东
    霍疆
    苟财
    李东
    洪柳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苟财
    张硕
    霍疆
    洪柳
    霍疆
    梦津
    张硕
第四章
    霍疆
    梦津
    霍疆
    张硕
    霍疆
    梦津
    许湘
    梦津
    霍疆
    张硕
    霍疆
    梦津
    霍疆
    梦津
    霍疆
    张硕
    英子姑姑
    苟财
    霍疆
    张硕
第五章
    霍疆
    梦津
    霍疆
    梦津
    霍疆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梦津
    霍疆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梦津
    霍疆
    张硕
第六章
    李东
    霍疆
    步春涛
    苟财
    梦津
    张硕
    梦津
    霍疆
    张硕
    苟财
    霍疆
    苟财
    梦津
    霍疆
    张硕
    霍疆
    苟财
    霍疆
    张硕
    霍疆
第七章
    梦津
    张硕
    霍疆
    张硕
    霍疆
    张硕
    梦津
    霍疆
    张硕
    梦津
    张硕
    苟财
    梦津
    张硕
    梦津
    张硕
    梦津
第八章
    张硕
    霍疆
    苟财
    张硕
    梦津
    张硕
    苟财
    梦津
    梦津
    张硕
    霍疆
    梦津
    霍疆
    梦津
    张硕
    霍疆
    张硕
第九章
    霍疆
    梦津
    霍疆
    梦津
    英子姑姑
    霍疆
    苟财
    霍疆
    英子姑姑
    王小花
    霍疆
    英子姑姑
    王小花
    苟财
    王小花
    苟财
尾声
    霍疆
    梦津
    苟财
    梦津
    霍疆
    苟财
    梦津

(3)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女神文明与端木蕻良小说研究
    二、端木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第1章 故事与仪式、神话与红楼:端木的文化背景
    1.1 口头文学文化传统的浸染
        1.1.1 母亲的故事
        1.1.2 萨满的故事
        1.1.3 民间民俗故事
    1.2 少年时代阅读的文化背景
        1.2.1 《红楼梦》的阅读
        1.2.2 神话着作的阅读
    1.3 地域历史文化的滋养
        1.3.1 民间风俗和仪式的亲历
        1.3.2 残存的西辽河文明的滋养
第2章 大地:女神母亲原型的象征
    2.1 落草”:大地之子神话原型的象征
        2.1.1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象征符号
        2.1.2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宗教性仪式
        2.1.3 “落草”:地之子神话原型的文化符号
    2.2 大地即女神:端木大地意象的独特性
        2.2.1 丰乳肥臀:大地女神的形象
        2.2.2 创造与再生生命:大地女神的功能
        2.2.3 创造生活:大地女神的宗教文化功能
        2.2.4 大地即女神:大地意象的象征
    2.3 端木“大地”意象的继承与开创
        2.3.1 “地母神”祭祀仪式
        2.3.2 满族泥土造人神话
        2.3.3 “地之子”神话原型的继承与开创
第3章 大地的故事:地之子神话原型结构
    3.1 大地故事的深层结构:地之子女神神话原型
        3.1.1 《科尔沁旗草原》深层结构:“大地之子”丁宁的复活史
        3.1.2 《大地的海》深层结构:“地之子”失去母神的复仇史
        3.1.3 《大江》深层结构:“地之子”的成长史
    3.2 大地故事神话原型的叙事意义
        3.2.1 大地的矛盾:自然-社会
        3.2.2 大地的选择:五四启蒙文化-东北原始文化
    3.3 地之子神话原型的生命观
        3.3.1 地之子神话原型生命观的文化传统
        3.3.2 地之子神话原型生命观的现实意义
第4章 大地——女人:女神的置换变形
    4.1 端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4.1.1 大野女性形象系列
        4.1.2 母亲形象系列
        4.1.3 被男权文明反化的女性形象系列
        4.1.4 失去大地之根的女性形象系列
    4.2 女性形象是女神原型的置换变形
        4.2.1 女性形象是女神原型的变形
        4.2.2 女性形象的女神意义功能
        4.2.3 女神崇拜的叙事功能
    4.3 端木构建女性形象的文化传统
        4.3.1 《红楼梦》的女神崇拜思想
        4.3.2 “女人如水”的文化来源
        4.3.3 女性神话与圣化的文化传统
第5章 神性与回归:女神神话原型的审美意义
    5.1 神性与诗性
        5.1.1 诗性的表现形式
        5.1.2 神性的内在架构
    5.2 忧郁与回归
        5.2.1 神性的忧郁
        5.2.2 诗意的回归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民国杜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界定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杜甫与杜诗学研究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杜诗学发展概况
        一、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发展情况
        二、民国时期的杜诗学文献概况
    第二节 民国学人的杜甫研究概况
        —、民国学人的杜甫思想研究
        二、民国学人的杜甫评价研究
        三、民国学人的杜甫生卒年及死因研究
        四、民国学人的“李杜”比较研究
第二章 民国学人对杜甫的解读与阐释
    第一节 民国学人对杜甫思想的解读和阐释
        一、民国学人对传统杜甫思想的解读与阐释
        二、民国学人对杜甫爱民与反抗思想的解读
        三、民国学人对杜甫非战思想的阐释与争论
    第二节 民国学人对杜甫诗歌的解读和阐释
        一、民国学人对杜诗艺术手法的阐释
        二、民国学人对杜诗语言题材的挖掘
        三、民国学人对杜诗“诗史”地位的探讨
        四、民国学人对杜诗风格的分析研究
第三章 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第一节 现代研究方法在民国杜甫研究中的运用
    第二节 社会历史研究方法在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
        一、民国学人对社会历史研究方法的接受及运用
        二、民国时期的杜甫研究中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第三节 传记撰写法在民国时期的杜诗学研究中的表现
        一、民国以前杜甫传记的写作概况
        二、民国时期杜甫传记的着作情况
        三、民国时期杜甫传记的撰写特点
第四章 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传统杜诗学的延续和新诗学思想
        一、传统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延续
        二、民国时期新诗学思想对杜诗学研究的渗透
    第二节 民国时期杜诗学研究的探索和标准
        一、梁启超的杜诗学探索
        二、胡适的杜诗学研究标准
第五章 民国杜诗学研究范式的现代建构
    第一节 吴芳吉的杜诗学研究范式
        一、吴芳吉推尊杜甫的原因
        二、吴芳吉杜诗研究的得失
    第二节 闻一多的杜诗学研究范式
        一、闻一多早期的杜甫研究
        二、杜诗批评标准转变之因
        三、闻一多后期的杜甫研究
    第三节 陈寅恪与钱锺书的杜诗学研究范式
        一、陈寅恪的杜甫研究
        二、钱锺书的杜甫研究
        三、陈寅恪与钱锺书的杜诗研究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手机媒介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境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概述
        一、理论基础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概述
    第四节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手机媒介的传播与功能融合
    第一节 手机媒介发展史
        一、无线电技术与交换电话系统的融合:手机的前身
        二、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时代(1G):固定电话的补偿
        三、第二代数字功能手机时代(2G):小型多媒体
        四、第三代移动互联手机时代(3G/4G):智能的世界
    第二节 从单一到多元:手机语言的演变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
        一、语音通话:有声语言
        二、短信服务:文字语言
        三、表情图片和照片:视觉语言
    第三节 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手机成为媒介融合的典范
        一、媒介的融合逻辑
        二、媒介融合的意义
        三、手机媒介融合在传播领域的表现
    第四节 由通讯终端到数据处理终端: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
        一、手机的搜索功能
        二、手机的娱乐功能
        三、手机的支付功能
        四、手机功能“杂交”释放新能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手机媒介构建的社交形态与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沟通工具的历史演变
        一、社会联系的重要性
        二、社会的变迁:从熟悉的乡镇社会到陌生化的都市空间
        三、时空距离的缩短和“永远在线”的连接
    第二节 手机媒介塑造的交流情境与主体特性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演变:从人机分立到人机共同体
        二、情境的移动性与主体的去中心性
        三、情境的半虚拟性与主体的多重性
    第三节 手机媒介刷新亲密与孤独的界限
        一、分享自我
        二、三种社交形态
        三、密切连接性及其缺陷
    第四节 手机社交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
        一、“舍近求远”人际关系的内涵
        二、新型人际关系出现的主客观因素
        三、新型人际关系的弊端:忽视现实世界
    第五节 未来手机媒介社交的趋势
        一、陌生社交的两种形式
        二、社交泛在化:以尊重自身的方式塑造技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手机媒介内容产业
    第一节 手机媒介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历程
        一、“文化产业”和“内容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手机内容产业繁荣发展的背景
        三、大力发展手机内容产业的必要性
    第二节 手机游戏产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一、手机游戏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二、手机游戏产业的规模与现状
        三、手机游戏产业链与利益分配模式
        四、手机游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思路
    第三节 内容保护与用户价值:手机音乐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内容保护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用户价值是手机音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节 “三网融合”与大数据指导下的手机视频产业
        一、手机视频产业要素概述
        二、从从文化学意义上解读手机视频
        三、手机视频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的产物
        四、大数据指导下手机视频产业生态的重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手机媒介的管理与规制
    第一节 手机媒介传播的失范表现
        一、失范表现之一:垃圾短信和社交网络谣言
        二、失范表现之二:公共空间的“插足者”和私人空间的“闯入者”
        三、失范表现之三:色情内容屡禁不止
    第二节 我国手机媒介管理与规制的现状
        一、五大层面构建的手机媒介法治框架
        二、四大方面涵盖手机媒介管理范围
    第三节 手机媒介的行业自律现状
        一、手机媒介自律会议
        二、手机媒介自律公约
    第四节 我国手机媒介规制的不足与域外借鉴
        一、管理机构的设置
        二、立法的完善
        三、自律机制的建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王元化晚年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王元化文化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得天独厚的家学背景
        一、得外来风气之先
        二、士大夫传统与基督教义的浸染
        三、“清园”:永恒的精神故乡
    第二节 师承脉络缕析
        一、国学堂奥的登堂入室
        二、问学熊十力:务实精神与思辨思维的会通
        三、问学韦卓民:哲学的拯救与超越
第二章 重估“五四”
    第一节 由杜亚泉引起的反思
        一、对激进主义的反思
        二、对意图伦理的反思
        三、对功利主义的反思
        四、对庸俗进化论的反思
    第二节 鲁迅研究的重新开展
        一、王元化的“鲁迅情结”
        二、对鲁迅思想的全面认识
        三、对鲁迅思想中局限性的反思
    第三节 反思胡风
        一、与胡风的交往
        二、“组织”与“宗派”
        三、对胡风思想的反思与保留
    第四节 传统与反传统:辩证地评判“五四”
第三章 王元化晚年文化重建的当代意义及其局限性
    第一节 有限理性:现代性的新释
        一、“理性”的辨析
        二、意识形态化启蒙心态的再认
    第二节“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从《新启蒙》到《学术集林》
        一、《新启蒙》:“五四”思想启蒙的延续
        二、《学术集林》:知识分子构建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尝试 . 57 三、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三、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第三节 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
        一、中西人文精神的沟通
        二、知识分子生命形态的探究
        三、人文素质的重塑
    第四节 王元化晚年文化思想的局限性
        一、学术与政治之间的纠结
        二、复杂多岐的精英意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以《新青年》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新青年》产生的时代背景与贡献
    2.1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2.1.1 革命史代表性刊物一览表
        2.1.2 党刊的性质及发展历程
        2.1.3 《新青年》发展历程
    2.2 国内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情况
        2.2.1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2.2.2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
    2.3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
        2.3.1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刊物——《新青年》
        2.3.2 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其他刊物
第三章 《新青年》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1 《新青年》的传播途径
        3.1.1 《新青年》的传播背景
        3.1.2 《新青年》与其他刊物的交流
        3.1.3 《新青年》的传播方式
    3.2 《新青年》传播内容
        3.2.1 《新青年》传播地域范围
        3.2.2 《新青年》传播的内容
        3.2.3 《新青年》传播内容的局限与贡献
第四章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报刊《新青年》
    4.1 《新青年》的作者群
        4.1.1 《新青年》的代表性作者群
        4.1.2 《新青年》作者群形成的原因
    4.2 《新青年》的读者群
    4.3 《新青年》对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4.3.1 《新青年》核心人物对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4.3.2 《新青年》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论战
        4.3.3 《新青年》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面所做出的探索
第五章 《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今天的启示
    5.1 媒介对思想文化变革的先导作用
        5.1.1 媒介的定义与特点
        5.1.2 影响媒介的因素
        5.1.3 媒介对思想变革的先导作用
    5.2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
    5.3 重视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和思想启蒙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创新点
        6.1.2 结论
    6.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8)《新潮》月刊的社会改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的社会改造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本文研究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新潮》的诞生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改造道路的新探索
    第二节 知识分子言论空间的开放
    第三节 《新潮》创办
    第四节 《新潮》的停刊
第二章 《新潮》对新文化运动旗帜的呼应
    第一节 "民主"与"科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潮》与民主思想
    第三节 《新潮》与科学思想
    第四节 《新潮》译介各种西方学说以呼应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 《新潮》对社会主义的评判与选择
    第一节 对俄国式社会主义革命的赞同
    第二节 由对俄式社会主义的认同转向其他社会主义思潮
    第三节 对科学社会主义疏离的原因
第四章 《新潮》对实验主义的崇尚
    第一节 实验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节 以实验主义建构"实效的哲学"
    第三节 以实验主义的精神整理国故
    第四节 以实验主义解决人生观的问题
第五章 《新潮》对社会改造运动的支持和赞扬
    第一节 《新潮》与文学革命活动
    第二节 《新潮》与妇女解放运动
    第三节 《新潮》与劳工问题
    第四节 《新潮》与教育改造运动
结语:《新潮》及其社会改造思想的影响与评价
    第一节 《新潮》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对《新潮》社会改造思想的评价
参考文献
    一、工具书、档案、资料汇编、文史资料
    二、文集、日记、年谱、回忆录
    三、研究专着
    四、研究论文
    五、会议报告、讲稿
    六、报刊文章
后记

(9)变与不变——聚焦新中国成立60周年通信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发展在变关怀重视不变
规模在变服务为民不变
时代在变不负使命不变

(10)亦真亦幻,格局依旧(论文提纲范文)

1.价格竞争由北京市场打响, 并迅速蔓延至全国
2.运营商加强在终端、用户、内容层面的竞争, 积极抢夺存量用户市场
3.三家运营商投资总规模至少2000亿
中国电信的劣势及主要竞争策略
    1.中国电信的主要问题
    2.中国电信的主要策略
中国移动的劣势及主要竞争策略
    1.中国移动的主要问题
    2.中国移动的主要竞争策略

四、2000年通信大事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学术着作自译叙事建构研究 ——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为例[D]. 齐蔓.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5)
  • [2]天津爱情[J]. 陈丽伟. 时代报告(奔流), 2019(12)
  • [3]端木蕻良小说的神话原型研究[D]. 靳瑞芳. 吉林大学, 2019(10)
  • [4]民国杜诗学研究[D]. 李诗白.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5]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手机媒介 ——基于技术文化史的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6(10)
  • [6]王元化晚年文化思想研究[D]. 张陆洲. 湖北师范学院, 2015(11)
  • [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以《新青年》为中心的研究[D]. 杜欣睿.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7)
  • [8]《新潮》月刊的社会改造思想研究[D]. 杜翠叶. 复旦大学, 2010(01)
  • [9]变与不变——聚焦新中国成立60周年通信业发展[J]. 慕名. 中国电信业, 2009(10)
  • [10]亦真亦幻,格局依旧[J]. 许可. 通信企业管理, 2009(01)

标签:;  ;  ;  ;  ;  

2000年重大传播事件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