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汪煜[1](2021)在《腹股沟疝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approach,TAPP)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approach,TEP)的临床疗效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以明确哪种手术方式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04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4例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三组(Rutkow组、TAPP组、TEP组),每组68例。Rutkow组、TAPP组、TEP组的患者分别接受Rutkow术式、TAPP术式、TEP术式。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炎症因子、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腹膜前/补片前间隙引流管引流量)、术后近期并发症(血清肿、血肿、切口或补片感染、术后急性尿潴留)发生情况、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疝复发率、住院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本研究中测定的炎症因子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计分法。归纳数据并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研究过程中有18例患者脱落,最终完成本次研究全程的患者共186例,其中Rutkow组58例,TAPP组65例,TEP组63例,各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以下各项数据均按照Rutkow组、TAPP组、TEP组的顺序进行介绍,不再赘述。手术时间:各组数据依次为(52.16±7.72)min、(66.31±6.94)min、(49.25±9.66)min,P<0.001,成对比较得TAPP组长于Rutkow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utkow组和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切口长度:各组数据分别为6.22(5.75,6.84)cm、2.03(1.92,2.26)cm、2.18(2.00,2.38)cm,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长于TAPP组(P<0.01)和TEP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和TE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74)。术中出血量:各组数据分别为(31.98±12.10)ml、(25.15±10.04)ml、(19.68±9.15)ml,P<0.001,两两比较得Rutkow组多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TAPP组多于TEP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24小时CRP:各组数据依次为0.62(0.37,0.89)mg/L、0.71(0.41,0.96)mg/L、0.76(0.27,1.03)mg/L,P=0.5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CRP:各组的数据依次为16.20(10.57,19.02)mg/L、11.83(8.48,14.68)mg/L、10.38(8.11,12.61)mg/L,P<0.001,成对比较得出Rutkow组高于TAPP组(P=0.002)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和TEP组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209)。术后72小时CRP:各组数据依次为13.21(7.45,20.36)mg/L、8.18(4.56,11.10)mg/L、7.52(2.85,9.54)mg/L,P<0.001,成对比较得Rutkow组高于TAPP(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和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7)。术前24小时IL-6:各组数据依次为2.77(1.93,3.23)ng/L、2.91(2.30,3.16)ng/L、2.85(2.26,3.47)ng/L,P=0.4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IL-6:各组数据依次为33.57(29.66,35.93)ng/L、24.06(21.78,25.62)ng/L、19.88(18.61,21.38)ng/L,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高于其他两组TAPP(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高于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72小时IL-6:各组数据依次为17.75(13.09,20.87)ng/L、13.23(11.68,14.97)ng/L、10.78(9.39,12.20)ng/L,P<0.001,Rutkow组差值高于TAPP组(P=0.001)及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高于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苏醒即刻VAS评分:各组依次为3.00(1.75,4.00)分、3.00(1.50,4.00)分、3.00(2.00,4.00)分,P=0.7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 VAS评分:各组依次为5.00(4.00,6.00)分、4.00(2.50,5.00)分、4.00(2.00,5.00)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的评分大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与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术后72h VAS评分:各组依次为4.00(2.00,5.00)分、3.00(2.00,4.00)分、3.00(1.00,4.00)分,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可得Rutkow组的评分大于TAPP组(P=0.011)和TEP组(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PP与TEP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ADL评分:术后第1天ADL评分:Rutkow组、TAPP组、TEP组依次为65(65,65)分、70(65,75)分、70(65,80)分,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的ADL评分高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与TE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6)。术后第2天各组ADL评分分别为70(70,70)分、85(85,85)分、85(85,85)分,术后第3天各组ADL评分分别为90(80,90)分、95(90,100)分、100(95,100)分,术后第2天和第3天各组比较的差异与术后第1天一致。术后腹膜前/补片前引流管引流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各组分别为(70.55±26.44)m L、(77.32±23.12)m L、(83.56±24.82)m 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成对比较得TEP组的引流量高于Rutkow组(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APP组与Rutkow组(P=0.132)和TEP组(P=0.15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2天各组患者的引流量分别为(37.48±14.98)m L、(42.60±14.41)m L、(40.63±17.75)m L,各组患者之间成对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99);术后第3天各组患者的引流量分别为(16.48±8.92)m L、(17.91±8.69)m L、(19.56±7.18)m L,各组患者之间成对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27)。术后近期并发症:三组患者共26人出现术后近期并发症,并发症例数为26例,三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比较的差异分别为血清肿(P=0.566),血肿(P=0.117),切口感染(P=0.003),术后急性尿潴留(P=0.906),Rutkow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TAPP组和T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和TE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切口感染外的其他三项并发症,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合计人数进行成对比较,Rutkow组的并发症人数多于其他两组(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与TEP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慢性疼痛及疝复发:所有患者中仅Rutkow组出现了2例术后慢性疼痛和1例疝复发,术后慢性疼痛(P=0.096),疝复发(P=0.31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各组数据分别为(7625.71±493.59)元、(10850.33±587.50)元、(10039.78±615.80)元,P<0.001,差异有统计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费用低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TEP组的住院费用低于TAPP组(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各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数据依次为7.00(7.00,8.00)d、4.00(4.00,5.00)d、4.00(4.00,4.00)d,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成对比较得Rutkow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时间长于TAPP组(P<0.001)和TEP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与TEP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1.相比较于TAPP和TEP,开放式的Rutkow手术有着住院费用较低、操作相对简单的优点,其缺点在于手术切口较大、炎症反应较重、术后急性疼痛较重、并发症较多以及住院时间较长。2.相比较于Rutkow手术,TAPP和TEP有着切口较小、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和住院时间较短的优点,而缺点在于住院费用较高和操作较复杂。3.相比较于TAPP,TEP的操作可能更为复杂且学习曲线可能较长,但其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炎症反应等方面均优于TAPP,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
周碧华,陈栋[2](2020)在《优质护理辅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辅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9年1月,海南省定安县人民医院治疗腹股沟疝90例肾衰竭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肾衰竭伴腹水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予以院内常规护理;优质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并予以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镇痛药应用率、术后疼痛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复发率。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手术时间略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1、3、7 d VAS评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患者术后镇痛药应用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辅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显着,减轻术后疼痛,促进病情恢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严伯轮[3](2020)在《老年人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施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的老年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随访,对比两种术式对老年人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工作中如何选择适合老年患者的手术方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腹股沟疝个体化治疗原则及患者意愿,对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治疗。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承德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自2018.11-2019.11收治的老年(年龄>60岁)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中收集行TAPP术式患者60例和行Rutkow术式的患者60例,分为TAPP组及Rutkow组。TAPP组患者行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应用美国巴德3D max补片;Rutkow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加强化麻醉,应用意大利赫美H2T25补片。记录指标:1.两组患者术后是否应用镇痛药物、有无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2.分别于术后24小时内(应用镇痛药物之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统计VAS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3.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统计诺丁汉健康量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的评分。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所有分析中,当P<0.05表示差异明显,在统计学上视为有意义。结果:12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麻醉意外及术中副损伤。研究中有14例患者失访(TAPP组6例,Rutkow组8例),共106例患者顺利完成随访及各项调查问卷。经过数据整理、分析后,结果如下:1.TAPP组和Rutkow组在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比Rutkow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但住院费用高。2.在术后24小时内和术后1周的VAS疼痛评分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术后24小时内和术后1周的疼痛程度小于Rutkow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和Rutkow组在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3.TAPP组术后有5人应用镇痛药物,Rutkow组术后有9人应用镇痛药物,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应用镇痛药物方面无明显差异。4.TAPP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Rutkow组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7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5.TAPP组和Rutkow组在术后1周、术后2周、术后1个月的NHP量表评分比较中,两组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Rutkow组;在精力水平(EL)、睡眠(S)、社会隔离(SI)、情绪反应(ER)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在上述方面的术后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6.TAPP组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NHP量表评分的自身对比中,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躯体活动(PA)和疼痛(P)方面的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术前;在精力水平(EL)、睡眠(S)、社会隔离(SI)、情绪反应(ER)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TAPP组在上述方面的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7.Rutkow组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NHP量表评分的自身对比中,在躯体活动(PA)维度方面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Rutkow组在躯体活动(PA)方面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术前;在精力水平(EL)、疼痛(P)、睡眠(S)、社会隔离(SI)、情绪反应(ER)方面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Rutkow组在上述方面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别。结论:1.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均可以改善老年人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2.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的老年人能更早的恢复日常活动,承受更小的疼痛程度,获益更大。3.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短,但住院费用高。
武志强[4](2020)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补片材料的不同,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组)20例,对照组(聚丙烯补片组)3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疝修补的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术后慢性疼痛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疝复发(P>0.05)。但对照组异物感发生率9例(30.0%)明显高于观察组1例(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肿发生率为5例(35.0%)、住院花费为(20197元),对照组血清肿发生率为2例(6.7%),住院花费为(15495元),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应用于腹股沟嵌顿疝修补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异物感发生率,但治疗费用增加。
洪绍昆,张思宇[5](2019)在《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85例》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Milikan术式)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9月29日-2017年3月21日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85例(共89侧)。观察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切口局部积血积液、疼痛感、切口感染、补片对腹腔内脏器侵蚀情况、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 3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76 d。6例局部肿胀较明显或有血肿形成,经局部热敷,观察2周后逐步吸收。疼痛感较轻,能较快恢复日常生活及工作。无手术切口感染。无补片对腹腔脏器侵蚀表现。随访均无复发。结论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难度不大,对内环及腹横筋膜缺损不大(<3 cm)的腹股沟疝,相较传统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修补方式。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应用可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可达到日间手术要求。
王安朋,李新力,邸军[6](2019)在《腹股沟疝气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开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腹股沟疝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实施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1.3±2.5)ml显着高于对照组患者(30.5±2.6)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3%vs94.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股沟疝气的治疗,可根据患者实际症状选择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这两种手术方式均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振[7](2019)在《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技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该种手术方式。通过回顾性分析,应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而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手术病人的病历资料(包括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需要的各项临床指标资料),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TAPP组47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3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指数、疝的病损分型及解剖变异等特征性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通过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神经损伤、膀胱损伤、阴囊水肿、尿潴留、浆液肿、术后慢性疼痛、切口感染、疝复发(随访1年)及对手术的满意度等临床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势及不足。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得出:(1)TAPP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2.87±34.43(min)及75.48±15.82(min),TAPP组手术时间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0.05)。(2)TAPP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45±3.19(ml)及5.97±1.36(ml),TAP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5)。(3)TAPP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5.43±0.82(d)及6.48±0.96(d),TAPP组住院天数少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4)TAPP组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7796.62±3322.36及12729.66±2095.56,TAPP组住院费用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TAPP组阴囊水肿3例,发生率6.4%;术后慢性疼痛1例,发生率2.1%;膀胱破裂1例,发生率2.1%。开放无张力疝修补组术后出现腹股沟异物感2例,发生率6.1%;尿潴留1例,发生率3.0%;切口感染2例,发生率6.1%;阴囊水肿4例,发生率12.1%;血清肿1例,发生率3.0%;术后出现慢性疼痛2例,发生率6.1%。两组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TAPP组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0.6%,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6.4%,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总例数经统计分析,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统计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TAPP组患者手术满意度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术式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由于全身麻醉及腔镜器材的使用,TAPP术式住院费用较高,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TAPP术式腹部切口较小,术后较为美观,恢复较快。两种术式对腹股沟疝修补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均能很好的修补腹部薄弱、缺损部位。临床上对于选择何种术式,应参考患者自身意愿、经济条件等,综合各种因素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术式。图0幅;表5个;参88篇。
蔡和杰,李智,蔡仲达,谢尚锦[8](2019)在《老年男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股沟斜疝老年男性患者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特点、手术技巧及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因原发腹股沟斜疝在本院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162例60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3~92 min,均值(53.85±8.64)min,术中出血20mL~60 mL,均值(32.74±8.21)mL,术后1周活动时的VAS疼痛评分1分~5分,均值(2.46±1.09)分,住院时间2 d~8 d,均值(3.30±1.09)d。4例患者术后1 d~3 d出现阴囊水肿,发生率2.47%,1例患者术后1年出现手术部位局部线头排异反应,发生率0.61%,3例患者术后3 d~7 d出现阴囊积液,发生率1.85%。所有全程随访患者均未出现疝复发、补片感染及补片排异反应。结论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老年男性原发腹股沟斜疝疗效可靠,患者经济负担小。
张士节[9](2019)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open tension-free herniorrhaphy,OT FH)术式及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术式在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资料差异,分析两种术式各自的优点,为术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选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30例行OTFH的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的30例行LIHR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电话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一天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术后远期并发症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手术时间:OTFH组与LIHR组统计结果:(62.8±7.95)min VS(79.5±24.65)min,(P<0.01)。OTFH组手术时间短于LIHR组;2.术中出血量:OTFH组与LIHR组统计结果:(44.0±13.09)ml VS(52.5±12.2)ml,(P<0.01)。OTF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IHR组;3.总住院费用:OTFH组与TEP组(17779.7±468.6)元VS(21932.7±616.4)元,OTF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IHR组;4.术后住院时间:OTFH组与LIHR组统计结果:(4.43±1.52)d VS(2.7±0.79)d,LIHR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OTFH组;5.术后第一天NRS疼痛评分:对照组与观察组统计结果:(4.1±1.18)point VS(3.13±1.01)point,LIHR组术后第一天疼痛评分低于OTFH组。6.术后近期并发症OTFH组术后近期并发症主要阴囊肿胀1例、切口红肿1例、术区皮下瘀斑2例。LIHR组近期并发症主要有阴囊肿胀2例,切口渗液1例,泌尿系感染1例。7.术后随访周期为8-30个月,平均16.32个月。OTFH组慢性疼痛2例,异物感3例,僵硬感1例,神经感觉异常1例,牵拉感2例,复发1例;LIHR组慢性疼痛3例,异物感2例,僵硬感1例,神经感觉异常1例,牵拉感1例,无复发病例。结论:对于成人双侧腹股沟疝患者,OTFH组相比LIHR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总费用低(P<0.05),LIHR组术式比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的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所需时间短、术后第一天NRS疼痛评分低(P<0.05),LIHR组近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与OTF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朱黄玲[10](2019)在《使用两种手术方法对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江苏省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REF组和OBS组。为REF组患者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为OBS组患者使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VAS(视觉模拟量表)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病情的复发率相比,P>0.05。与REF组患者相比,OBS组患者VAS的评分、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更低,P <0.05。结论:使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降低此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疼痛感。
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腹股沟疝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腹股沟疝的手术方式及修补材料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优质护理辅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对象 |
二、方法 |
1. 手术方法: |
2. 护理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一、2组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
二、2组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
三、2组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四、2组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腹股沟疝复发率和镇痛药使用的比较 |
讨论 |
(3)老年人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回顾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诺丁汉健康量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分组情况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临床病例基本情况 |
1.4 临床病例疝分型标准 |
2 治疗方法 |
3 术后处理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5)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85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腹股沟疝气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
3 讨论 |
(7)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资料与方法 |
1.1.1 病历资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
1.2.2 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
1.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
1.2.4 两组手术满意度比较 |
1.3 讨论 |
1.3.1 TAPP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疗效对比 |
1.3.2 TAPP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
1.3.3 TAPP术式展望 |
1.3.4 本次研究不足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腹股沟疝研究及治疗进展 |
2.1 疝修补术相关解剖结构 |
2.1.1 肌耻骨孔 |
2.1.2 重要解剖结构和标志 |
2.2 腹股沟疝形成的因素 |
2.3 腹股沟疝的分类及分型 |
2.3.1 腹股沟疝分类 |
2.3.2 腹股沟疝分型 |
2.4 腹股沟疝的诊断及误诊情况 |
2.5 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 |
2.5.1 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 |
2.5.2 无张力疝修补术 |
2.5.3 腹腔镜疝修补术 |
2.5.4 达芬奇机器人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
2.5.5 腔镜疝修补术在小儿中的应用 |
2.6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相关并发症与处理 |
2.6.1 术后相关并发症 |
2.6.2 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
2.7 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及处理 |
2.8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老年男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
1.1 对象 |
2 结果 |
2.1 手术及术后情况 |
2.2 并发症及处理 |
2.3 随访 |
3 讨论 |
3.1 |
3.2 手术技巧 |
3.3 老年人腹股沟疝特点及围手术期治疗经验 |
3.3.1 生理特点 |
3.3.2 心理特点 |
(9)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写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术前准备 |
2.3 麻醉方法 |
2.4 手术方式及修补材料的选择 |
2.5 手术方法 |
2.6 术后处理 |
2.7 主要对比的临床资料 |
2.8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手术时间比较 |
3.2 术中出血量比较 |
3.3 术后住院时间比较 |
3.4 总住院费用比较 |
3.5 术后第一天NRS疼痛评分比较 |
3.6 近期并发症比较 |
3.7 远期并发症比较 |
4.讨论 |
4.1 麻醉方式的选择 |
4.2 术式的选择 |
4.3 疝修补术手术技巧及经验 |
4.4 住院和手术相关指标 |
4.5 术中常见并发症 |
4.6 关于术后并发症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使用两种手术方法对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VAS评分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
3 讨论 |
四、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股沟疝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D]. 汪煜.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优质护理辅助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肾衰竭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J]. 周碧华,陈栋.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03)
- [3]老年人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对比研究[D]. 严伯轮. 承德医学院, 2020(02)
- [4]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D]. 武志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改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85例[J]. 洪绍昆,张思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35)
- [6]腹股沟疝气充填式无张力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效果对比[J]. 王安朋,李新力,邸军. 黑龙江医学, 2019(09)
- [7]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研究[D]. 高振.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老年男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行改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体会[J]. 蔡和杰,李智,蔡仲达,谢尚锦. 中国校医, 2019(03)
- [9]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双侧腹股沟疝的对照研究[D]. 张士节.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10]使用两种手术方法对单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J]. 朱黄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