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除盐水洗脱强碱阴树脂二氧化硅的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倩[1](2016)在《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对于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阴阳离子交换树脂于高温下的理化性能、树脂油污染及其复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选取两种符合电力行业标准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及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在65℃、70℃、75℃、80℃、85℃的条件下进行动态模拟实验,测试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含水量;阳离子交换树脂工作交换容量及强酸基团交换容量;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基团交换容量、最大强型基团再生容量以及湿基强碱基团下降率。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随温度升高各项性能变化不大,耐温性能较好;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会随着受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有所下降,受热温度越高,其性能下降程度越大。德国凝胶Ⅰ型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优于国产型树脂,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性能变化比较稳定。油污染及其复苏的的实验表明,随着油浓度的升高,树脂的复苏效果不明显,比较两种树脂发现,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抗污染能力低于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的抗污染能力。
王霄[2](2015)在《电厂给水处理中不同除盐工艺研究、经济性比较与针对不同水质的方案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电厂规模的增加和发电机组压力的提高,为了防止热力设备管道腐蚀、结垢,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对于给水和蒸汽质量的要求也有相应提高,这就对电厂化学水除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针对电厂化学水除盐系统现有的离子交换除盐工艺和膜法除盐工艺进行研究和比对,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通过调研,取得了大量目前国内电厂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和膜法除盐系统的组成、投资和运行状况的一手数据。2.以国内投运多年的成熟电厂除盐系统为依据,对两种除盐工艺的系统组成、投资估算、技术现状、常用参数以及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占地面积、厂房要求和安装工艺进行分析比较。3.通过对工艺的固定成本、造水曲线、装置投运率、厂址水源对工艺系统和造水成本的影响分析以及对工艺的检修维护特点的分析,对两种除盐工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除盐工艺的发展和国产化进程进行了描述和展望。4.针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这两种国内电厂常用作除盐系统原水的典型水质,分别设计100 t/h规模的离子交换除盐系统和膜法除盐系统,并对其吨水制水成本进行分析。5.通过对两种除盐工艺的优缺点分析和比较,给出了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和人为需求的最佳工艺选择。通过本文对离子交换除盐工艺和膜法除盐工艺的比较研究,给出了我国电厂除盐系统工艺技术选择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对除盐系统的设计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
周瑜[3](2012)在《电厂阳树脂氧化分解产生硫酸根的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众多电站都出现了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投运后,水汽系统硫酸根升高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漏入高温分解,或者树脂有机链上磺酸基团的脱落,导致硫酸根含量升高。针对电站由强酸阳树脂导致的硫酸根问题,本文通过采用动态循环法、静态浸泡法,对几种进口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过氧化氢和余氯条件下的溶出实验。过氧化氢的选择主要是针对PWR核电站一回路化容系统中离子交换树脂,而余氯主要是针对电站原水杀菌处理所加入的次氯酸盐等氧化性余氯对系统树脂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化环境下,动态循环实验进行了为期120小时的循环,四种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溶出的硫酸根及TOC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溶出速率随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其中大孔型树脂SP112H的溶出量及溶出速率要小于其他三种凝胶型树脂(S200、650C、1500H);650C型树脂在1ppm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循环120小时后,其溶出量达到了60mgSO42-/L湿树脂以上,是12小时溶出量14.11mgSO42-/L湿树脂的4倍还多。通过氧化环境下四种进口强酸阳树脂动态循环实验的结果,得出四种树脂动态溶出硫酸根的量由大到小为:650C > 1500H > S200 > SP112H。各树脂在空白、氧化环境下硫酸根及TOC的动态溶出结果还表明,阳树脂溶出硫酸根与TOC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空白实验时的TOC与硫酸根的比值(d)呈不稳定上升趋势,SO42-的溶出量要远小于TOC的溶出量,随着时间延长,d值越来越大,说明硫酸根的溶出速率减小幅度大于TOC;而在H2O2环境中(0.1ppm及1ppm)d值趋向稳定,且H2O2浓度升高d值减小。这说明,H2O2对大孔型树脂的脱磺化作用要大于其对有机碳链的影响。因为在树脂的有机链中,α碳的活性要大于其他碳原子,所以氧化剂会优先与α碳产生脱磺化反应。通过不同氧化剂种类、浓度的动态循环实验及静态浸泡实验,发现所加氧化剂的种类不同,对树脂溶出硫酸根及TOC的影响不同,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树脂溶出硫酸根的量越大,这表现为余氯条件下树脂的溶出量及速率大于过氧化氢条件下的值;这也与强酸阳树脂有机链中α碳的活性有关,氧化剂会直接影响α碳的稳定性,氧化剂越强,其影响更显着;且随氧化剂的浓度增加,树脂溶出硫酸根及TOC的量及速率都增加。树脂在不同温度下的静态浸泡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氧化剂环境中,温度对强酸阳树脂的影响大于氧化剂;这表现为,各温度下,树脂空白、过氧化氢、余氯的三条溶出曲线呈射线状,且随温度升高,三条曲线所组成的夹角越来越小。通过大孔型树脂与凝胶型树脂溶出数据的对比,发现大孔型树脂硫酸根及TOC的溶出量及溶出速率都要小于凝胶型树脂;大孔型树脂较凝胶型树脂,有更宽松的网状结构,其残留的低分子有机短链较少,其对表面污染具有很强的抗性;另外,树脂的交联度也是影响树脂溶出物的重要因素,但这个过程非常复杂。综合动态循环实验及静态浸泡实验四种强酸阳树脂溶出硫酸根的数据,发现四种树脂抗氧化性能的强弱依次为:SP112H > S200 > 1500H > 650C。综上所述,氧化剂会致使强酸阳树脂溶出硫酸根及TOC的行为加剧,其溶出物会增大离子交换系统的负担,对阴树脂造成污染,使阴离子漏入系统,从而对水汽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建议各电站对系统中氧化性物质进行必要的监测,并选用具有抗氧化稳定性能高、抗渗透冲击性能强的树脂作为离子交换系统离子交换剂。
吴琳[4](2011)在《阴双层床再生优化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提高阴床再生时二氧化硅的洗脱率,不仅能提高阴树脂的再生效果,而且能提高阴床的运行周期,进一步提高阴床出水水质,从而减轻混床负担,降低碱耗。
刘伟伟[5](2011)在《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树脂耐温性能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大型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在高温下的理化特性及前置过滤器中滤元材质的耐温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选取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953-2005,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三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并选取空冷机组常用的三种阳离子交换树脂模拟电厂精处理阴、阳分床系统,在70℃、75℃和80℃的恒温水浴中进行耐温性能研究。实验测定了大型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包括体积交换容量、含水质量分数、均一系数、渗磨圆球率、强碱基团下降率、最大再生交换容量等;同时测定了三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在70℃和80℃下循环运行中溶出物的变化,考察了阴离子交换树脂热稳定性能;并且将三种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测定其除硅效果。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采用灰色关联及层次分析法从树脂热稳定性、理化性能、工业应用三个方面对凝结水精处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优选凝结水精处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实验还研究了前置过滤器中绕线滤元材质和折叠滤元材质在高温下的耐热性能;并测定了上安电厂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进出水中的铁、硅含量,将电厂测定的铁、硅值与质谱仪的测定值进行对比,得出仪器校正系数,并分析铁偏高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受温度影响不大,耐温性较好;德国进口凝胶Ⅰ型苯乙烯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性能最佳;折叠滤元耐高温性优于绕线式滤元。实验结果为优化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经济运行提供了参考。
佟海林,马永红[6](2010)在《锅炉补给水一级除盐系统的性能优化试验》文中提出离子交换除盐是目前应用广泛的锅炉补给水处理方式,其运行效果的优劣与电厂经济性密切相关.提出一级除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试验表明:除盐系统的再生剂流量与浓度更加合理,阳床与阴床的反洗、正洗流量减少,水耗降低;使再生酸、碱用量分别下降41.5%,47.1%,较大提高了补给水系统经济性指标.
曾惠明[7](2009)在《循环冷却水软化微碱化协同防垢防腐防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上用水量最大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最常见的问题是结垢、腐蚀、微生物污染、浓水排放与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的循环冷却水软化微碱化处理方法,无需外加化学药剂,通过杂质减量和水质调节,协同防垢、防腐蚀、防微生物污染。取得“三防”功效,同时实现节水和污染物减排。本文通过系列模型计算和试验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方法及工艺文中计算了铁、铜、锌—碳酸盐溶液三个体系中的热力学平衡,进行了碳钢和黄铜的腐蚀控制试验,结果显示:在全碱度为6-10mmol/L (pH为9.2-9.5)的钠型碳酸盐溶液中,碳钢和黄铜表面都形成稳定氧化膜,腐蚀速率低于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控制国家标准。同时进行了RHCO3型树脂特性试验,研究了RHCO3型树脂中HCO3-/CO32-反应机理和平衡常数,优化了其运行及再生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小型循环冷却水系统(如中央空调循环冷却系统)的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方法,设计了针对两种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微碱化工艺:对无铜循环系统,补给水处理采用RNa型树脂和RHCO3型树脂串联工艺;对有铜循环系统,补给水处理采用2个串联流程进行并联的工艺,分配流量调节水质,一个是RNa型树脂和ROH型树脂串联,另一个是弱酸树脂、RH强酸树脂和弱碱树脂串联。同时研究了工艺的经济性,结果表明:与加药法相比,该工艺运行费用节省35%-44%。2、提出了纳滤—阴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方法及工艺对于大型循环冷却水系统(如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系统),文中提出了利用纳滤去除水中全部硬度和部分一价离子,再利用RHCO3型树脂将产水中阴离子交换成碳酸氢根,实现软化微碱化。进行了NF90纳滤膜与RHCO3树脂串联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同时实现部分脱盐(脱盐率约为80%)和软化微碱化,产水达到软化微碱化系统补水要求,预处理可采用超滤。3、研究了微碱化系统稳定性及“三防”效果本文进行了微碱化水中CO2传质模型计算和动态模拟试验,模拟计算了循环系统水质水量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运行中的微碱化系统受到弱酸性补水冲击时,系统将在1-2h内与空气中CO2达成平衡而恢复。循环流量上升或系统碱度增大都有助于提高系统抗冲击性能,保持水质和水量稳定。之后,研究了调质水的“三防”效果,黄铜试片表面成膜动力学研究表明:微碱化调质水中,黄铜表面氧化膜稳定化过程只需24h,膜层致密,对电子传递起阻隔作用,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微碱化循环系统防微生物污染效果试验表明:微碱化方法控制了循环冷却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同比之下,微生物总量减少了68%;去除硬度在防止污垢生成同时,使好氧异养菌总量减少33%。试验研究结果证实了循环冷却水软化微碱化方法的可行性,基于2个技术创新点,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可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实用性新技术。
张国辉[8](2009)在《电厂水处理除硅工艺完善》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水中的氧化硅会对电力生产过程产生严重危害,容易酿成事故,所以电厂用水必须进行专门的除硅处理。目前用于电厂水处理的方法有混凝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超滤法、反渗透法等,其中混凝法适应性强,操作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低,因而使用最为普遍。然而,目前人们对自然条件下江海湖泊中氧化硅形态变化的规律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明明补给水的在线硅表数据正常,却突然出现炉水二氧化硅数据异常偏高、阳、阴离子交换器莫名其妙大面积失效等情况。根据上述实际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衢州市巨化地表水源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氧化硅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变化规律。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及不同处理单元的特点,对电厂现有的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改进,很好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碰到的难题。研究表明,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当水温升高时,地表中的二氧化硅可大量溶于水体,造成水体中二氧化硅浓度升高。单分子硅酸在较低pH值条件下转化成胶体硅,当水体pH值在4~8范围下转化率最高。在溶解度范围内,单体硅酸总体稳定,聚合为胶体硅的比例较低,全硅浓度高则胶体硅的比例增加。自然界中溶解于水的硅酸盐受环境温度或pH值变化,是胶体硅含量变化的原因,由于在线硅表目前只能监测活性硅,不能用于检测胶体硅的变化趋势,因此不能有效指导生产人员调整工艺。温度升高,胶体硅转化为活性硅的比例升高,最终在炉水中全部转化为活性硅。故造成了炉水中二氧化硅浓度的突然升高。对衢州市巨化热电厂而言,混凝—离子交换系统胶体硅去除率较高,滤池出水胶体硅的去除率可达90%,其余部分主要通过阳、阴床的吸附或过滤方式去除,除盐水中仍含有少量的胶体硅。然而,因原水水质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大,全硅、胶体硅、碱度等指标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数倍,当胶硅去除率保持不变时,带入系统的胶体硅增加,造成炉水呈季节变化特征。矾花或淤泥包裹树脂,严重时能造成阳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交换能力大幅下降,是造成离子交换器大面积集中失效的原因。根据阴离子与强碱性阴树脂的选择性次序分析,系统无脱炭器,当原水中的碱度突然升高时,会加重阴离子交换树脂除硅负担。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对原有生产中的水处理路线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具体措施有:(1)增加原水全硅和碱的监测;(2)胶硅变化时的加药调整措施;(3)防止浊度变化对离子交换器影响的措施;(4)树脂的防污染措施;(5)澄清池稳定运行的技术措施;(6)锅炉查漏等。经实际生产的运行试验表明,上述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各种自然条件下原水氧化硅含量变化对除硅效果的影响,使电厂用水的氧化硅浓度始终保持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武琳[9](2008)在《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锅炉排污水的处理回用为研究目的,通过文献及水质调研发现该水属于软化水,含盐量少,且不含有悬浮物、油类、有机物等,同时水中硅以溶解硅形式存在。水质情况分析表明:锅炉排污水易处理,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针对锅炉排污水中硅含量较高,含盐量低的特点,本人对目前除硅,脱盐处理技术进行了文献调研分析,最终确定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锅炉排污水,根据锅炉排污水的特点确定了离子交换法的处理工艺并进行探索实验。硅含量是脱盐水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该水中硅含量相对较高的现象,首先对水中硅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筛选出的四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样中硅的去除效果研究。静态树脂筛选及影响因素实验发现凝胶型树脂对该水中硅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其中201×7凝胶型阴离子交换树脂最适于该水中硅的处理,并得出其最佳处理条件。除上述静态实验,还进行了动态操作条件的考察。实验结果表明,20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该水中硅处理效果好,运行周期长。流量为5L/h时处理达到最佳效果。树脂运行失效后采用NaOH强碱液对其进行顺利再生,再生最佳操作条件为再生液浓度2mol/L,用量为树脂体积2.5~3倍。混床采用阴,阳树脂外移体外再生。根据水样特点拟定采用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的处理工艺并进行了实际废水串联工艺实验。考察了强酸H床+双强碱OH床工艺及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工艺的出水情况,进行了混床树脂配比筛选实验。结果表明,混床阴阳树脂装填比例为2∶1时适合该工艺使用。串联工艺实验表明:该工艺对实验废水处理效果稳定,混床出水pH为6.8~7.3,电导率在1.5μs/cm以下,SiO2含量低于0.04mg/L,可作为做为脱盐水回用。本文最后对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该水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主要分析了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硅的反应过程及离子交换柱中的反应及排带过程。
毛云[10](2004)在《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硒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体硒超标现象严重,和对水资源缺乏地区开发利用含硒量高的水资源,采用离子交换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为解决原水中硒超标的问题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研究课题为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E0020M),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 选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树脂的投加量、溶液PH值、搅拌时间、溶液温度、原水浊度等对硒的去除率的影响因素进行静态实验;(2) 对树脂进行了除硒的动态实验,测定了树脂除硒的穿透曲线,并对树脂除硒的机理进行的初步研究;(3) 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实验,并得出了离子交换树脂除硒的吸附模型;(4) 对树脂的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树脂的再生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最佳条件是树脂的投加量为4. 00g/L,溶液的PH值在7. 0-13. 0之间,搅拌时间在1小时以上,溶液温度在20℃,硒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但是原水的浊度对硒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对等温线实验数据处理,证明了除硒吸附等温线所属的类型,得出了除硒Freundlich公式常数,从而得到Freundlich吸附模型。实验结果还表明,对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混合液三种再生溶液比较,用6%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树脂再生效果最好,树脂再生后交换能力得到恢复。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的硒具有操作比较简单、高效,实用性强等特点。上述结果表明,用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的硒是可行的。
二、热除盐水洗脱强碱阴树脂二氧化硅的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除盐水洗脱强碱阴树脂二氧化硅的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2.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
1.2.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
1.2.3 树脂的分类及相关型号 |
1.3 离子交换树脂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 |
1.3.1 离子交换树脂工作原理及过程 |
1.3.2 影响离子交换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 |
1.4 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2.1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2.1.1 凝结水精处理工艺 |
2.1.2 凝结水精处理装置 |
2.2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用离子交换树脂 |
第3章 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实验 |
3.1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取及处理 |
3.1.1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取 |
3.1.2 离子交换树脂的处理 |
3.2 动态模拟实验 |
3.2.1 实验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离子交换树脂油污染及复苏实验 |
4.1 树脂油污染的概述 |
4.1.1 油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
4.1.2 油污染的危害 |
4.1.3 油污染复苏机理 |
4.2 实验内容 |
4.2.1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电厂给水处理中不同除盐工艺研究、经济性比较与针对不同水质的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离子交换除盐的简介 |
1.1.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
1.1.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
1.1.2.1 按活性基团的性质分类 |
1.1.2.2 按离子交换树脂的孔型分类 |
1.1.2.3 按单体种类分类 |
1.1.3 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 |
1.1.4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 |
1.1.5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
1.1.5.1 外观 |
1.1.5.2 粒度 |
1.1.5.3 孔径、孔度、孔容和比表面积 |
1.1.5.4 密度 |
1.1.5.5 含水率 |
1.1.5.6 溶胀和转型体积改变率 |
1.1.5.7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
1.1.5.8 交换容量 |
1.1.6 离子交换除盐的原理 |
1.1.6.1 离子交换反应 |
1.1.6.2 离子交换平衡 |
1.2 反渗透简介 |
1.2.1 工业给水中反渗透膜的主要种类 |
1.2.1.1 二醋酸纤维素膜 |
1.2.1.2 芳香族聚酰胺膜 |
1.2.1.3 复合膜 |
1.2.2 反渗透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原水除盐系统的工艺选择及技术比较 |
2.1 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
2.1.1 一级除盐系统 |
2.1.1.1 系统流程 |
2.1.1.2 进水水质 |
2.1.1.3 出水水质 |
2.1.1.4 交换器的再生 |
2.1.1.5 技术经济指标 |
2.1.2 混合床除盐 |
2.1.2.1 混床除盐原理 |
2.1.2.2 混床树脂 |
2.1.2.3 混床的工作特性 |
2.2 反渗透除盐系统 |
2.2.1 反渗透除盐系统工艺流程 |
2.2.2 反渗透除盐预处理系统 |
2.2.2.1 无机物污染及其处理办法 |
2.2.2.2 微生物污染及其处理办法 |
2.3 除盐技术特征比较 |
2.3.1 系统组成和投资 |
2.3.1.1 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
2.3.1.2 膜法除盐系统 |
2.3.1.3 离子交换法与膜法技术现状 |
2.3.1.4 离子交换与膜法除盐系统常用参数比较 |
2.3.2 离子交换工艺和膜法除盐系统工程建设 |
2.3.2.1 系统占地面积比较 |
2.3.2.2 系统所需厂房比较 |
2.3.2.3 系统设备安装工艺比较 |
2.4 除盐技术经济性比较 |
2.4.1 固定成本分析 |
2.4.2 造水曲线分析 |
2.4.3 装置投运率影响 |
2.4.4 电厂选址对于除盐系统选择的影响 |
2.4.5 电厂水源对于除盐系统选择的影响 |
2.4.6 废水排放量分析 |
2.4.7 造水成本分析 |
2.5 除盐技术可靠性比较 |
2.5.1 离子交换除盐系统检修特点 |
2.5.2 膜法除盐系统检修特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原水的电厂除盐系统设计及经济性比较 |
3.1 以地下水为原水的电厂除盐系统 |
3.1.1 项目概况及水质描述 |
3.1.2 地下水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
3.1.2.1 混床 |
3.1.2.2 双室阴浮床 |
3.1.2.3 除碳器 |
3.1.2.4 双室阳浮床 |
3.1.2.5 石英砂过滤器 |
3.1.2.6 凝聚剂加药装置 |
3.1.2.7 主要设备清册 |
3.1.2.8 原则性系统图 |
3.1.2.9 设备布置 |
3.1.2.10 吨水成本分析 |
3.1.2.11 系统出水水质 |
3.1.3 地下水膜法除盐系统 |
3.1.3.1 预处理系统 |
3.1.3.2 一级反渗透系统 |
3.1.3.3 二级反渗透系统 |
3.1.3.4 EDI除盐系统 |
3.1.3.5 主要设备清册 |
3.1.3.6 设备布置 |
3.1.3.7 吨水成本分析 |
3.1.3.8 入口水温影响 |
3.1.3.9 系统出水水质 |
3.2 以地表水为原水的电厂除盐系统 |
3.2.1 项目概况及水质描述 |
3.2.2 地表水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
3.2.2.1 混床 |
3.2.2.2 阴浮床 |
3.2.2.3 除碳器 |
3.2.2.4 阳浮床 |
3.2.2.5 石英砂过滤器 |
3.2.2.6 凝聚剂加药装置 |
3.2.2.7 主要设备清册 |
3.2.2.8 原则性系统图 |
3.2.2.9 设备布置 |
3.2.2.10 吨水成本分析 |
3.2.2.11 系统出水水质 |
3.2.3 地表水膜法除盐系统 |
3.2.3.1 预处理系统 |
3.2.3.2 一级反渗透系统 |
3.2.3.3 EDI除盐系统 |
3.2.3.4 主要设备清册 |
3.2.3.5 设备布置 |
3.2.3.6 吨水成本分析 |
3.2.3.7 入口水温度调节 |
3.2.3.8 系统出水水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电厂阳树脂氧化分解产生硫酸根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硫酸根对热力设备水汽系统管材的危害 |
1.2 给水硫酸根的来源 |
1.3 给水硫酸根的控制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树脂溶出物的研究方法 |
1.5.2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溶出 |
1.5.3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热分解 |
1.6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氧化剂的种类、浓度及测量方法 |
2.1 氧化剂种类的选择 |
2.2 氧化剂浓度的确定 |
2.2.1 过氧化氢浓度的确定及测量与维持 |
2.2.2 余氯浓度的确定及测量与维持 |
2.3 过氧化氢、余氯浓度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1 过氧化氢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2 余氯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阳树脂动态循环氧化溶出实验 |
3.1 树脂型号的选取 |
3.2 树脂的预处理 |
3.2.1 水洗 |
3.2.2 酸、碱处理 |
3.3 动态循环氧化溶出实验 |
3.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3.2 动态循环氧化溶出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计算 |
3.4 硫酸根的检测 |
3.4.1 硫酸根测定方法概述 |
3.4.2 离子色谱法 |
3.5 TOC 的检测 |
3.5.1 TOC 仪检测法及原理 |
3.6 氧化环境下动态溶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1 空白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2 过氧化氢环境中树脂的动态溶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3 余氯环境中树脂的动态溶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4 各树脂在不同氧化条件下的动态溶出实验结果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树脂静态浸泡氧化溶出实验 |
4.1 静态浸泡实验 |
4.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2 实验过程 |
4.1.3 实验结果计算 |
4.2 氧化条件下静态浸泡结果分析 |
4.2.1 SP112H 型强酸阳树脂静态浸泡硫酸根数据 |
4.2.2 1500H 型强酸阳树脂静态浸泡硫酸根数据 |
4.2.3 S200 型强酸阳树脂静态浸泡硫酸根数据 |
4.2.4 650C 型强酸阳树脂静态浸泡硫酸根数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理分析 |
5.1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过程 |
5.2 树脂磺酸基及 TOC 在氧化环境中的溶出机理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详细摘要 |
(5)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树脂耐温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离子交换树脂概述 |
1.2.1 离子交换树脂的理化性能 |
1.2.2 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原理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凝结水精处理 |
2.1 凝结水精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 |
2.2 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性能要求 |
2.3 凝结水精处理流程及设备 |
2.3.1 凝结水精处理流程 |
2.3.2 凝结水精处理设备 |
2.4 凝结水精处理目的 |
第3章 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实验 |
3.1 树脂样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树脂性能测试方法 |
3.3 95℃短周期耐温实验 |
3.3.1 95℃短周期耐温实验内容 |
3.3.2 95℃短周期耐温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未受热阴、阳树脂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动态长周期实验 |
3.5.1 树脂样品制备 |
3.5.2 实验装置流程 |
3.5.3 实验内容 |
3.5.4 树脂动态长周期实验性能测定 |
3.5.5 树脂动态长周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树脂在动态运行中的溶出物实验 |
3.6.1 实验内容 |
3.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 阴离子交换树脂除硅效果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滤元耐热性能实验 |
4.1 聚丙烯线绕式滤元耐温实验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内容 |
4.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 折叠式滤元耐温实验 |
4.2.1 实验内容 |
4.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温度对折叠式滤元除铁率的影响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进出水铁、硅测定试验 |
5.1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铁的测定 |
5.1.1 取样 |
5.1.2 铁的测定方法 |
5.1.3 铁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5.2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硅的测定 |
5.2.1 硅的测定方法 |
5.2.2 硅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5.3 校正系数的确定 |
5.3.1 铁的校正系数 |
5.3.2 硅的校正系数 |
5.4 凝结水中铁含量偏高原因分析 |
5.4.1 酸腐蚀 |
5.4.2 氧腐蚀 |
5.4.3 机组运行过程造成铁含量偏高 |
5.4.4 水汽系统对凝结水精处理含铁量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运用灰色层次分析理论评价离子交换树脂 |
6.1 灰色-AHP 综合评价核心理论 |
6.1.1 单层次分析评价 |
6.1.2 多层次分析评价 |
6.2 综合评判评价离子交换树脂 |
6.2.1 综合评判评价指标 |
6.2.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6.2.3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6.2.4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的计算 |
6.2.5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锅炉补给水一级除盐系统的性能优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性能优化试验 |
1.1 一级除盐系统运行状况查定 |
1.2 一级除盐系统再生剂用量的理论计算 |
1.3 一级除盐系统再生洗脱试验 |
1) 运行调整前的试验结果. |
2) 运行调整后的试验结果. |
3) 一级除盐的大反洗调整试验. |
1.4 一级除盐系统调整前后效果比较 |
1.5 调整试验效果分析 |
2 结论 |
(7)循环冷却水软化微碱化协同防垢防腐防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问题 |
1.1.1 循环冷却水系统概述 |
1.1.2 循环冷却水系统结构及特点 |
1.1.3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
1.1.4 循环冷却水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
1.2 循环冷却水系统防腐、防垢、防微生物污染工艺发展概况 |
1.2.1 循环冷却水系统防腐蚀研究进展 |
1.2.2 循环冷却水系统防结垢研究进展 |
1.2.3 循环冷却水系统抑制微生物研究进展 |
1.2.4 循环冷却水给水处理和零排放 |
1.2.5 小型循环系统冷却水处理技术现状 |
1.2.6 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殊应用研究 |
1.2.7 纳滤膜应用研究 |
1.3 现有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概述 |
1.4 微碱化工艺基础研究 |
1.4.1 “碱性水工况”防腐技术 |
1.4.2 离子交换微碱化处理发电机内冷水技术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1.5.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2章 软化微碱化方法原理 |
2.1 软化微碱化原理 |
2.1.1 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 |
2.1.2 纳滤软化微碱化 |
2.2 微碱化循环水系统稳定性原理 |
2.2.1 蒸发浓缩水质稳定性 |
2.2.2 动态循环水质稳定性 |
2.2.3 动态循环水量稳定性 |
2.3 “三防”原理 |
2.3.1 防腐蚀 |
2.3.2 防垢防微生物 |
第3章 软化微碱化水质调节要求 |
3.1 试验目的和准备条件 |
3.1.1 试验目的 |
3.1.2 试片和电极制备 |
3.1.3 分析项目及仪器 |
3.1.4 试验条件 |
3.2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3.2.1 微碱化溶质选择 |
3.2.2 金属腐蚀控制对水质调节要求初探 |
3.2.3 软化微碱化初始过渡期水质调节 |
3.2.4 动态挂片试验优化调质参数 |
3.3 小结 |
第4章 离子交换软化软化微碱化工艺 |
4.1 试验目的和准备条件 |
4.1.1 试验目的 |
4.1.2 树脂准备 |
4.1.3 分析方法及仪器 |
4.1.4 试验条件 |
4.2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4.2.1 RHCO_3强碱阴树脂性质 |
4.2.2 循环冷却水系统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工艺 |
4.3 小结 |
第5章 纳滤—阴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工艺 |
5.1 试验目的和准备条件 |
5.1.1 试验目的 |
5.1.2 试验水源 |
5.1.3 试验流程及设备 |
5.1.4 检测方法及仪器 |
5.2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5.2.1 超(微)滤预处理试验 |
5.2.2 纳滤—阴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试验 |
5.3 小结 |
第6章 微碱化循环冷却水系统稳定性 |
6.1 试验目的和准备条件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补充水制备 |
6.1.3 常规检测项目及使用仪器 |
6.1.4 试验条件的选择 |
6.2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6.2.1 循环冷却水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 |
6.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软化微碱化调质水"三防"效果 |
7.1 软化微碱化调质水防金属腐蚀及防垢效果 |
7.1.1 研究内容 |
7.1.2 试验条件 |
7.1.3 试验方法 |
7.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2 软化微碱化防微生物污染效果 |
7.2.1 试验设计 |
7.2.2 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1. 理论推导结果 |
2. 软化微碱化水质调节要求 |
3. 离子交换软化软化微碱化工艺 |
4. 纳滤—阴离子交换软化微碱化工艺 |
5. 软化微碱化循环冷却水系统稳定性 |
6. 软化微碱化调质水的“三防”效果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电厂水处理除硅工艺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电厂用水的水质要求及处理工艺 |
1.1.1 电厂用水的水质要求 |
1.1.2 电厂用水的处理工艺 |
1.2 电厂水中氧化硅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
1.3 水中氧化硅的特性 |
1.3.1 氧化硅的水溶液行为 |
1.3.2 氧化硅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 |
1.3.3 氧化硅与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 |
1.3.4 氧化硅在水溶液中转化的动力学 |
1.3.5 火力发电厂的水、汽系统 |
1.3.6 氧化硅在火力发电厂水、汽系统中的行为 |
1.3.7 氧化硅对火力发电厂的影响 |
1.4 电厂水处理除硅常用方法 |
1.4.1 铝盐除硅 |
1.4.2 铁盐除硅 |
1.4.3 镁剂除硅 |
1.4.4 石灰除硅 |
1.4.5 反渗透法除硅 |
1.4.6 微光浮先(气浮)除硅 |
1.4.7 电凝聚除硅 |
1.4.8 离子交换除硅 |
1.4.9 阻垢剂抑制硅垢的形成 |
1.4.10 除硅或抑制硅垢的其他方法 |
1.4.11 各种除硅方法比较 |
1.5 课题的提出及重要性 |
1.5.1 课题的提出 |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巨化热电厂水处理系统介绍 |
2.1 厂区自然条件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气象 |
2.1.3 供水水源 |
2.2 水质情况 |
2.3 系统简介 |
2.4 预处理系统除硅设备 |
2.4.1 澄清池技术规范 |
2.4.2 无阀滤池技术规范 |
2.5 离子交换系统除硅设备 |
2.6 炉内水处理概况 |
2.7 巨化水处理除硅过程的机理分析 |
2.8 无机混凝剂选用 |
2.9 有机絮凝剂选用 |
2.10 巨化地区低浊度水除硅难点 |
2.11 运行中出现过的问题及分析 |
2.1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氧化硅问题拓展研究 |
3.1 水中硅酸定义 |
3.2 试验方法及材料 |
3.3 PH对氧化硅形态的影响 |
3.4 浓度对氧化硅形态的影响 |
3.5 温度和压力对氧化硅形态的影响 |
3.6 巨化地区全年原水硅变化规律研究 |
3.7 混凝-离子交换法系统中各阶段硅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 |
3.8 生产异常情况硅含量测试 |
3.9 试验和分析结果小结 |
第四章 除硅工艺优化和强化措施 |
4.1 无机絮凝剂加药量对胶体硅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添加PAM对除硅效果的影响 |
4.2.1 阴离子PAM对除硅效果的影响 |
4.2.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对胶体硅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低浊度水去除胶体硅的强化措施 |
4.3 其它除硅工艺完善补充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效果检查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原水水质分析报告 |
(9)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锅炉及锅炉排污水 |
1.1.1 锅炉水循环 |
1.1.2 工业锅炉水质指标及锅炉水处理 |
1.1.3 锅炉排污水的来源 |
1.1.4 锅炉排污水的水质特点 |
1.1.5 锅炉排污水的回用现状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除硅脱盐的处理工艺 |
2.1 除硅工艺 |
2.1.1 混凝脱硅 |
2.1.2 离子交换脱硅 |
2.1.3 气浮脱硅 |
2.1.4 电凝聚脱硅 |
2.1.5 超滤脱硅 |
2.1.6 反渗透脱硅 |
2.2 脱盐工艺 |
2.2.1 蒸馏法 |
2.2.2 电渗析法 |
2.2.3 反渗透 |
2.2.4 连续电再生除盐技术(EDT) |
2.2.5 离子交换 |
2.3 锅炉排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2.4 离子交换树脂 |
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及分类 |
2.4.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指标 |
2.4.3 离子交换原理 |
2.4.4 离子交换平衡 |
2.4.5 离子交换速度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材料 |
3.1.1 实验仪器及装置 |
3.1.2 实验药品材料 |
3.2 分析测定方法 |
3.2.1 硅的测定 |
3.2.2 pH的测定 |
3.2.3 DD的测定 |
3.2.4 其他参数的测定 |
3.3 实验方法 |
3.3.1 静态树脂筛选实验 |
3.3.2 静态影响因素实验 |
3.3.3 动态流出曲线 |
3.3.4 过柱流量影响实验 |
3.3.5 树脂再生实验 |
3.3.6 一级脱盐工艺比较实验 |
3.3.7 混床树脂配比筛选实验 |
3.3.8 连续产水实验 |
第4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硅实验研究 |
4.1 离子交换树脂选择 |
4.1.1 选择树脂的基本要求 |
4.1.2 树脂种类选择 |
4.1.3 树脂功能基团的选择 |
4.2 树脂的预处理 |
4.3 静态实验研究 |
4.3.1 树脂筛选实验 |
4.3.2 树脂用量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
4.3.3 振荡时间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
4.3.4 pH值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
4.3.5 温度变化对硅去除率的影响 |
4.3.6 磷酸盐含量对硅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 动态实验研究 |
4.4.1 流出曲线 |
4.4.2 过柱流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3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
4.4.4 再生剂浓度、用量确定 |
4.4.5 再生流量确定 |
4.4.6 再生温度确定 |
4.4.7 混床再生工艺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离子交换树脂除硅机理探讨 |
5.1 离子交换过程 |
5.2 再生反应影响分析 |
5.3 离子交换带的形成及移动 |
5.4 离子交换柱的交换过程及机理分析 |
第6章 离子交换法处理锅炉排污水的实验研究 |
6.1 工艺方案原理 |
6.2 工艺方案 |
6.2.1 工艺方案及工艺流程 |
6.2.2 实验条件 |
6.2.3 效果指标 |
6.3 一级脱盐工艺比较 |
6.4 实际废水的连续产水实验 |
6.4.1 强酸H床+双强碱OH床工艺实验 |
6.4.2 混合树脂配比实验 |
6.4.3 强酸H床+双强碱OH床+混床工艺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
1.1 硒 |
1.2 硒的生产 |
1.2.1 提取 |
1.2.2 精炼 |
1.3 硒的应用 |
1.4 硒的营养作用与毒性 |
1.5 硒的形体及水体中硒的来源 |
1.6 含硒水处理的现状 |
1.7 离子交换树脂 |
1.7.1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特征 |
1.7.2 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类 |
1.7.3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
1.7.4 离子交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实验研究意义和方案的选择 |
2.1 研究的意义 |
2.2 方案的选择 |
第三章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及预处理 |
3.1 树脂的选用 |
3.1.1 选择树脂的基本要求 |
3.1.2 树脂种类选择 |
3.1.3 树脂功能基团的选择 |
3.1.4 阴离子交换树脂 |
3.2 树脂的预处理 |
第四章 离子交换法除硒的实验内容 |
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2.1 仪器 |
4.2.2 主要试剂和材料 |
4.3 分析方法 |
4.3.1 硒的检测方法 |
4.3.2 干扰及消除 |
4.3.3 方法的使用范围 |
4.3.4 实验过程 |
第五章 离子交换法除硒的实验结果分析及性能研究 |
5.1 离子交换法除硒的影响因素 |
5.1.1 静态实验的影响因素 |
5.2 树脂吸附硒的性能研究 |
5.2.1 吸附平衡 |
5.2.2 吸附速率 |
5.2.3 吸附穿透曲线 |
第六章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研究 |
6.1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
6.1.1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的方法 |
6.1.2 离子交换再生工艺 |
6.1.3 201×7树脂的再生的方法选择 |
6.2 实验方法 |
6.2.1 饱和树脂的制备 |
6.2.3 树脂的再生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1 再生溶剂的选择 |
6.3.2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树脂的洗脱再生影响 |
6.3.3 树脂再生性能的测定 |
第七章 离子交换法除硒的机理研究 |
7.1 吸附的理论基础 |
7.2 离子交换树脂除硒的机理分析 |
7.2.1 离子交换 |
7.2.2 离子交换平衡和选择性系数 |
7.2.3 离子交换速度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四、热除盐水洗脱强碱阴树脂二氧化硅的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研究[D]. 王倩倩.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2]电厂给水处理中不同除盐工艺研究、经济性比较与针对不同水质的方案设计[D]. 王霄.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4)
- [3]电厂阳树脂氧化分解产生硫酸根的特性研究[D]. 周瑜.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 [4]阴双层床再生优化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吴琳. 科技风, 2011(15)
- [5]空冷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树脂耐温性能实验研究[D]. 刘伟伟.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6]锅炉补给水一级除盐系统的性能优化试验[J]. 佟海林,马永红.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0(03)
- [7]循环冷却水软化微碱化协同防垢防腐防污研究[D]. 曾惠明. 武汉大学, 2009(09)
- [8]电厂水处理除硅工艺完善[D]. 张国辉.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8)
- [9]锅炉排污水离子交换法处理回用工艺研究[D]. 武琳. 兰州理工大学, 2008(10)
- [10]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硒的研究[D]. 毛云. 昆明理工大学, 2004(04)